对城市与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调查报告[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4:2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城市与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城市与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第一篇:对城市与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对城市与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摘要: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当前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我们暑期实践队在暑假期间在海宁范围内对居民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遇到的食品问题以及处理方式;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 食品安全意识;城乡比较;

一、调查背景

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趋严重,频频见诸媒体和走进公众视野的如广东“毒大米”案件、“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等。

我们进行此次关于居民食品安全的调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海宁各地区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观念进行一次比较详细的调查,了解在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和教育都比较发达的省份,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状况以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差别。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访谈法为辅。另外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我们还采用了观察法与文献法。观察法主要是我们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在农村或城市生活获得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除此之外,我们还用到文献法,在浏览一些资料,文献,尤其是网络资源、报刊等二手资料,甚至直接查找了一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话题调查活动及论文作为参考。

本次调查对象基本包含了各个职业,包括学生、工人、商人、农民、教师、行政官员及其他等。被调查者年龄从20岁到70岁,以20-40岁为主;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食品安全的消费意识;遇到的食品问题以及处理方式;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等。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98份,有效率为98%。参与调查的居民中,男42名,女58名,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24%,20-30岁的占30%,30-40岁的占26%,40岁以上的占20%。调查对象基本包含了各个职业,包括学生、工人、商人、农民、教师、行政官员及其他等。

2、消费者眼中的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发现,对于近几年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农村居民中有35%认为是逐年好转的,而城市居民中有高达59%的居民认为是逐年好转的。20%的农村居民和11%的城市居民认为食品安全状况的一年不如一年。

四、消费过程中曾遭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农村城市食品不清洁加工12%17%转基因食品24%37%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44%32%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高残留8%10%食品过期变质28%33%据调查现阶段居民在食品安全方面最担心的问题主要有食品过期变质,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高残留,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食品不清洁加工等。

在被问及已经暴露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否被解决的时候,有34%的农村居民和46%的居民认为有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只有3%的农村居民和11%的城市居民认为产生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3、食品安全意识调查表明大多数居民都十分关注食品安全,其中64%和62%城市和农村居民表示对食品安全十分关注。少部分的居民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一般,但是仍有35%的农村居民和39%的城市居民表示无所谓,很多人认为只要吃不死人就无所谓。不少群众还存在“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落后观念。尤其在农村地区,卫生意识缺乏的情况令人担忧,农家宴多而杂的剩菜剩饭等都 “舍不得丢”,卫生质量难以保证,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一般来讲,消费者对购买农产品的地点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要求。调查发现,有35%的城市居民平时选择在大型超市购物,而农村居民为25%。有30%的城市居民选择在小商店购物,而农村居民高达38%。另外有小部分居民选择在摊点等其他商店购买商品。

56%的农村居民选择在小商店、小摊点等购物,这与农村的食品销售方式以小型商场、各式的小卖部,小摊点等为主有关。这也导致农村食品市场结构较为复杂,安全管理难度很大购买食品主要关注的方面:农村城市生产日期、保质期82%92%品牌30%36%价格63%67%认证标志15%25%外观1%2%净含量0%0%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在购买食品是最关注的是价格和保质期。因为农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很少关注产品标识,容易形成对假冒伪劣等食品存在认知缺陷。

4、维权意识当被问道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会通过什么方式解决时,有46.7%的农村居民和40.8%的城市居民表示会与生产经营者协商解决;有17%的农村居民和35.7%的城市居民表示会通过消费者协会解决;有12.7%的农村居民和21%的城市居民表示会向行政部门申诉;有29%的农村居民和35% 的城市居民表示不严重的话则自认倒霉,以后小心(见下图)。

可见,城市居民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的维权意识高于农村居民。我们这一问题时多选题,但只有36%的城市居民会选择请消费者协会调解,21%的城市居民会向行政部门申诉。这主要是由于相关部门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且程序复杂。在遇到食品质量问题时,他们不愿去投诉,去索赔,更谈不上追究生产者、经营者的责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制假售假者以可乘之机。

5、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众多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众多的原因:农村城市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46%49%惩罚力度不够26%35%主管部门职责不明21%25%各执法部门沟通不畅13%11%购买者鉴别能力不高27%16%消费者维权意识落后29%25%近半成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认为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是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众多的原因。政府因加强对不法加工企业的查处和取缔,同时企业应加强自身的自律行为,重建和增强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信心。

政府及企业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提高民众的消费信心:

经调查, 在政府及企业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提高民众的消费信心这个问题上,47%的城市居民和41%的农村居民认为政府和企业应当严格食品检验检测。38%的城市居民和37%的农村居民认为应当通过国家有关食品认证

6、总结通过这次调查,让我们了解到了食品安全对人们的影响,同时也加深了群众对有关食品安全的关注和了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饮食卫生及安全。食品安全的保证离不开政府,社会,以及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

“食品安全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益,只有懂得理性消费、文明消费理念,善待农民,食品安全才有保障”。广大市民是食品消费的主体,能否保障他们“吃”得安全,是政府各级部门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并力求使人们从观念的转变到他们的行为意识上去,以引导人们健康消费,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促进全民健康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居民的无助和无奈,了解到他们的现状和真实想法。很多居民对于食品安全的现状十分不满,但苦于没有反应的途径,他们希望我们能把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带给相关部门,我们也希望居民们的疑虑最终能依靠某些部门得到落实。

第二篇:农村居民调查报告

农村居民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1/07/20——2011/7/25

调查对象:

调查目的:对于农村居民收入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整个调查在乌珠花嘎查广泛进行,在农民提供准确数据的情况下完成了本次调查。并在其中选择了三户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所提供调查获得数据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处理。因此调查具备广泛性和准确性。在此,作出此份报告以说明乌珠花嘎查农民收入/支出情况的基本状况。

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数据

调查结果:人均纯1520元。

调查结果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展,标志国家对农业方面愈加的重视,可以这么说:农业是经济、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去我的老家做了一些关于农村现在的收入研究。

对于出出生于农村,一直生活于农村的我说,农村的情况我是非常的清楚。农民的收入影响着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它就是我一切费用的来源,也是一个家庭的全部经济来源。农民是一个大的群体,占我国人口的,也是政府关注的一个集体,近几年国家政府针对农村的现实情况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比如:减免税收、退耕还林、低保、贫困家庭资助等经济补助,今年新增加了孩子多、身体不好、年岁大的家庭给予一定的补助等。从而对家庭的经济负担减轻了一小部分,那么大部分的收入的来源是什么呢?

A.工资性收入

1.农村居民中有少数人是在村委会、乡村教师上班的,他们会有固定的工资收入。

2.外乎打工的人数在在农村是越来越多了。他们每个人每月所得到的报酬是不一样,会在1000——4000不等。有的家庭外出打工的人数不一样,有的是一个人,有的是两个人,有的是全家出去打工的。

B.家庭经营收入

一.农业收入。

1.农民在耕地上生产农产品,就是他们收入的一部分。像是种大豆、玉米、五谷杂粮、土豆等。因为地主要是以旱地为主,水浇地也并不能种水稻。玉米成为了主要播种物。

2.养殖家禽家畜等。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每家每户都有一定数量的家禽家畜。有鸡、鸭、猪、牛、羊、马、驴等。家家户户的养殖情况不一,还会有养殖专业户。他们会看自己家庭情况出售家禽家畜。

3.家里有 有农业先进的机器,如播种机、收割机、割草机等。他们会通过帮别人工作而得到相应的工资。

二.建筑业收入。像我们村,有许多的泥瓦匠,铁木匠,他们一般是在长期为别人修房子和装修房子,他们的收入一般较为稳定,而且收入还不错,就我们这里来说,一个有手艺的人,每天的收入不等有壹佰元整的还有一百五十元整的,因每个人的工作而定。一个月的收入1000——1500不等(当然是要每天都有事情做),如里按每年6个月的满工计算的话,他们一年的收入6000——15000元。

三.运输业收入。在村里有几户人家是有面包车的,他们会做一些拉客的生意,他们会随时的出客,他们的工资会不是固定,范围是在每月500——1500不等。

四.批零贸易饮食业收入。在我们这儿的主要是商店。商店每月平均收入(纯收入)大约是2000左右。每个月的收入是不同的。最低的时候是1000元左右,最高的时候 会到达10000元左右。

五.社会服务业。有理发店,维修家电。理发店的每月平均收入是500元,维修家电的每月平均收入是600。

六.文教卫生业收入。有个人诊所。他们每月的平均收入是1500元。

七. 工业收入。包括出售工业产品收入和工业加工费收入。C.财产性收入。会有外出打工家庭把地部分或全部租出去。他们每年的租金是

D.转移性收入。亲友曾从收入,如果家里有特别的事情的花才会产生的,如孩子考上大学,家里有老人做

寿,在新年,家里有年岁小的孩子,过本命年的等。救济金,贫困家庭的补助金,低保等。E.其他来源收入。如银行借款或个人借款,婚丧嫁娶礼金等。

虽说收入来源很多,但是纯收入并不多。每月的收入会在2500元,在物价上涨的现在,从这里减除生活费等各类型的费用的后,在农民手中所剩余无几。对于如何改善这种情况有一下几点建议。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我村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为并没有多余的工作岗位而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会经过很长的时间来得以解决。

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再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我村接受教育的书评在小学程度占56.3%,初中教育的占32.6%,受高中教育的占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我村农民的科技素质可以说是零,农业主要是靠经验的以维持,接受过农业先进科技的不到1%。三是思想观念。我村农民思想保守,严重的缺乏进取精神,只要求可以温饱。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78.6%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从这四方面可以看出,我村的整体素质并不高。

生产力低下,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且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无力面对市场竞争。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村官选举问题重重,村委服务不到位。村干部成了美差,有人为了当上村干部,花巨额送礼,有点甚至打来了“选票价格战”,花费大量的钱坐上村长的座位,但是没有太大的作为。在引导种植结构、引导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导加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并没有做出贡献。还有在农村项目竞争上不能做到很好,所以失去慢慢改善村子情况的机会。

在养家畜方面没有专业的知识都是在依靠先前的经验。所以在养畜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收获。

在有如此众多的不足之处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善它呢?

现下最为严重的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村委可以积极的申请项目,如果在申请到项目之后,做好的话会有一定的收入来改善生活。或者村里组织性的进行农业方面或养畜方面的知识,虽说先前会花费一定的金钱,但是之后会有明显的成绩。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文化知识对于农民对于先进物的认识了解会变得深刻。思想素质方面都会产生变化,对接收新鲜的事物比较容易。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解决农民农业产品的销售问题;

多发展养殖方面的农业好手;

第三篇:对当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

摘要:消费是一个社会最关注的话题,在改革开放这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也发生了巨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消费日趋多元化,借此时机,以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在这个暑假中,本人通过对我县经济发展网上资料的查阅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了十六以来我县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并由此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的措施和建议,据此做出报告。

一、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演变。我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演变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XX—XX年为消费水平缓慢增长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前两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产品价格低,农民负担高。因此,进入新世纪的前三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二是XX年为消费水平快速增长阶段。我市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使我市的农业经济迅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

(二)消费结构的演变。调查显示,受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低、支出预期高的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还是以一般性消费为主,衣食、居住消费等占的比重较大。随着收入的大幅增长,消费支出也大幅增加,消费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变。一是伴随着连续几年婚嫁高峰的过去,农村旧房改造已基本结束,建房热已开始降温,在消费支出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居住消费却大幅度减少。二是食品和衣着消费的比例有了突发性增长。由XX年的人均700元上升到1038元,增幅达48%,比重由37.2%上升到43.6%。三是交通通讯支出平稳增长。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和通讯工具不断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民外出频繁,对外交往不断扩大,使得农民的交通通讯支出在XX年就大幅增长。

(三)消费方式的演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而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方式转变的结果,消费方式的转变反过来又促进消费结构的变化,并转化为拉动消费市场的动力。近年来农民消费方式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由满足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转变。在食品结构上,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各种副食消费不断增加,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型发展。在衣着消费上,农民穿衣在成衣化的基础上,更注重时尚化。XX年人均衣着支出140.1元,同比增长35%。二是由重食物消费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食物消费更多表现为生存型消费,而服务型消费更多表现为提高型和享受型消费。服务消费比重逐年上升,反映出农民消费观念的积极转变,也反映出农民消费方式的多元化。三是由自主性与市场化结合消费向更高的市场化消费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消费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金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

二、扩大农民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农民收入问题。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以收入的提高为前提的。近两年,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的购买力提高了,对收入的预期也提高了,消费水平就明显提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现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还要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并保持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收支预期的不稳定,是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近几年,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保障体系,但这些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普及率也不高,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存钱养老、存钱防病的思想在农民中还普遍存在。另外,收支预期的不稳定,越来越高的教育投资,婚丧嫁娶的盲目攀比,也使得农民不敢贸然消费。

(三)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和消费环境欠佳是影响消费的重要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设备、日用品等有赖于新型业态如连锁超市在农村的延伸,而目前农村商业流通组织方式落后,商品流通不畅,成本过高,商品价高质次、假冒伪劣严重等问题,不能满足农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和适应农民消费方式的转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讯、自来水等近几年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远远落后于城镇,运行成本、运行费用高也使得农民对一些耐用消费品买得起用不起,限制了农民的消费。

三、进一步推动农村消费的措施和建议

(一)增加农民收入。从长远看,增加农民收入是推动农民消费的根本措施。要增加农民收入,既要全面贯彻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又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随着近几年农民增收各项政策的全面、强力出台,今后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支持将进入常规阶段,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也是间接的、有限的。今后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不再是由政策决定的生产积极性,而是农民生产经营水平。因此,今后农民增收的核心应转向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水平上来。

(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体系,使更多的农民从传统的储蓄养老、家庭养老的方式中解脱出来;使更多的农民参入医疗保险,看得起病,吃得起药,降低因病致贫的风险。进一步理顺农村信贷关系,落实农村信贷政策,简化信贷手续。进一步降低学生“学杂费”,特别是高中、大学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民不致为了让孩子上学而贫困或债台高筑。

(三)降低收费门槛和价格,使大多数农民能消费的起。近几年所兴起的耐用消费品以及与人们生活极其相关的医疗、教育、住宅、汽车等高消费领域,其价格与收费门槛仍然过高,有的收费标准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住宅等方面,人们对现行的消费标准又不得已而从之。因此,下一步,首先在教育、住宅等方面,对超出居民承受能力的部分要合理降低,能规定收费上限的要予以明确,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乱收费的监管力度,严控超范围、超标准收费。其次在医疗、汽车等特殊服务、特殊商品方面,要合理地降低商品、服务价格,使老百姓能够在这些方面都能消费的起。

总之,在研究促进消费需求和调整消费结构的对策措施时,要根据我市目前农民已形成的高、中、低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这一实际,并把握不同群体消费需求走势,着力启动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力度,主要应以稳定收入和改变其心理预期为主。对中等偏上收入者,可用消费信贷等方式,引导一部分人向城镇转移,鼓励他们首先购房、买车;对中等收入者,可增加其文化娱乐消费;而对中等偏下收入者,则可增加其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与换代。

第四篇:农村居民对养老认知的调查报告

农村居民对养老认知的调查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课题组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学

摘要:近年来,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养老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生活照料、精神生活等方面仍然存在困难和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居民对养老问题的认知,我们对徐州市下属各县市不同职业的农村居民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农村居民养老方式的选择、子女赡养状况以及居民对于外来人员介入的态度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提出了提高居民的养老认识和完善社会养老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居民、农村老年人、养老、认知

中图分类号:D

当前,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凸显。据2007年的人口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1.53亿,超过全国人口的10%,其中农村老年人占70%以上,而且增长速度要比城市快得多。然而,绝大比例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至今没有可靠保障。他们的养老保障也逐渐从家庭层面上升为社会问题,从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社会稳定,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种经济尚不发达、家庭功能弱化、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背景下,再加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以及近年来浮现的农村人口流动问题,如何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农村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没有出现一种能够替代家庭养老的养老制度方式,家庭养老还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下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一些居民对养老的态度和认知也逐渐的发生了变化。那么,现阶段农村居民对于养老问题有哪些认识?农村居民主要依靠什么方式进行养老?如何提高农村居民对社会养老的认识?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为了了解农村老人养老服务的需求状况以及更好的构建农村养老的社会工作体系,我们于2009年9月13日至20日对徐州市下属各县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9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

1.调查结果分析

1.1 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202位居民中,农民人数占总人数的44%,学生、个体经营者和教师分别占样本总体的17%、13%和13%。其中,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占61%。由此可见,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调查数据显示,分别有53%和31%的居民将支出优先用于基本生活和教育,仅有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养老。农村居民对于养老问题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与其职业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国家公务员和个体经营者因为有较高的稳定收入,对养老问题关注较少,由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较低和巨额的教育、医

疗等消费开支,使多数农村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养老便成为困扰农村居民的主要因素。

1.2 农村居民对于养老问题的认知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徐州市农村居民对养老问题的认知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民对养老认识缺失,医疗保健意识较差。

据调查,67%的农村居民选择依靠自己或子女来养老,仅有9%的居民选择依靠养老保险养老。其中,国家机关公务员和教师希望依靠养老保险来养老;个体经营者和学生更强调以后依靠自身养老;而农民对于社会养老没有认识。

调查中发现,尽管大多数老年人感觉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但57%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而且定期做检查或治疗的仅有22%。虽然有97%的农村老人加入了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但由于受到保障低水平和高限制的影响,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实惠。这样的现状更加深了农村居民“靠人不如靠己”的养老观念。

2、对于由谁赡养,农村居民存在偏见。

近30%的居民选择应该由儿子来履行赡养义务。农村老年人自养能力较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在劳动年龄阶段创造的财产收入基本上都用于子女婚嫁和盖房上,而不是用来储蓄养老。因此,到了老年,经济上只能依赖子女,使农村老年人生活非常艰难,只能靠“养儿防老”。而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村老年人面临的压力更大,甚至只能依靠配偶。

3、对精神慰藉认识淡薄,农村老人闲暇生活单调。

34%居民认为给钱给物就是孝顺,而42%的老人对自己的精神生活不满意,他们普遍认为很少与子女进行交流,尤其是面对面的交流。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与迁移,直接导致了农村老年父母身边子女数减少,虽然这些流迁人口仍能在经济上接济父母,但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受到了较大影响。

当前农村老人的闲暇生活以消遣娱乐为主,大多是传统的休闲方式,如看电视、串门聊天,或搓麻将、玩扑克,几乎没有现代科技的踪迹。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农村老人文化程度偏低,不能正常地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第二缺少必要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器材;第三缺乏组织和引导。

4、农村居民对敬老院“敬而远之”。

56%的农民认为子女健在却将老人送敬老院是不孝的表现,会受到亲戚邻居的嘲笑。更有72%的老人选择在家养老,不希望到养老院。这其中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有儿有女,到养老院去是给自己和子女脸上抹黑,怕儿女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或者有的居民经济条件较好,不符合政府规定的到养老院养老的条件,另一些人则认为养老院条件和服务水平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所以不愿选择养老院养老。

5、对外来介入人员认知的偏见。

在解决赡养老人问题时,往往需要有一些外来人员参与进来。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以及外部介入工作效率的低下,人们对外部介入人员还存在一定的排斥和不信任。

受调查居民的态度表明,他们不希望邻居或熟人介入自己的家庭问题,可接受的外部人员主要是政府工作人员、亲戚和社会志愿者,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老人寻找物质支持,提高老人的精神生活水平如陪老人聊天、组织老人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以及关注提高老人的健康水平(提供健康知识和医疗保障)。而不

希望“外人”去调节家人关于养老的矛盾或解决无人赡养等问题。外界介入的仅仅是一些“面”的工作,没有“质”的深入。

二、调查体会及思考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居民在养老方式的选择、精神慰藉的认识以及对待外界介入人员的态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社会养老认识的缺失、农村老人经济缺乏足够支持、对精神慰藉的忽视。这种情况说明,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为了提高农村居民对于养老问题的认识和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之所在。无论是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一个家庭对老年人的赡养程度与子女的经济支付能力密切相关,而且农村经济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社会和家庭养老的质量。虽然政府会在农村养老上投入一些资金,但这只是治标而不治本,只有农村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资金不足的现象。因此,用好用足国家的惠农政策,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各级政府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第一要务。要加大力度,深化“多予少取放活”惠农政策,对农村尽最大限度地予以政策、资金倾斜和提供技术、信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二)发挥农村土地和家庭所应有的养老保障辅助功能,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并举。虽然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已不能承担所有的养老任务,正受到来自于计划生育政策、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转变和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共同引发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结构核心化、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严峻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正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惑。然而家庭养老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经济根源和思想道德基础,根据我国农村当前的经济水平、社会服务状况和传统文化等的实际情况,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养老的基础,应该在巩固原有家庭养老模式的前提下,在农村大力推广社会养老,建立“家庭养老保障社会养老,社会养老促进家庭养老”的养老格局。

(三)强化政府责任

明确政府责任,完善与之相应的政策、法规在构建农村新型社会保障体制的过程中,国家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职责。政府责任主要是政策制定和财政支持。政府必须在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立和实施中起主导作用,对农村尽最大限度地予以政策、资金倾斜和提供技术、信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第一,政府鼓励与支持专业性的居家养老服务商产生。

第二,打破由政府主导的模式,适当引入一些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进而使服务快速覆盖到更多老年人。第三,鼓励和扶持街道与社区开发属于自己的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如:培养居家养老护理员、日托中心、社区医院等。

第四,对特困老人适当提高资助额度,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质量。

第五,简化现在的一些行政执行程序,让一线工作人员有更多时间去发展服务商和监督服务质量。

(四)制定各项法律法规,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法制化,以法律的形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以规范。目前,大部分农村社会养老体制尚未确立,社会养老尚未立法,更没有形成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养老工作无法可依。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必须加快农村社会养老立法工作,依法建立社会养老制度。因此,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财政、金融和税收体制改革,尽快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对基金构成、保障标准、收支程序等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社会养老问题。

(五)关注和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老年人的文化贫困状况不容忽视。首先,加大力度搭建农村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平台。加大工作力度,在巩固现有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室)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建立功能完善的农村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和老年人活动站,为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构筑坚实的平台。其次,大力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加强老年学校学制、教学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充分利用老年教育资源,举办多种形式的内容健康的老年人培训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品位。农村曾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品的发源地。目前,全国各地的许多优秀的文化精品还流传于农村,其中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传承于农村。要保持开展经常性的老年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和城乡文化互动活动,举办大型的乡村老年文化艺术节等精品活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展示才艺和精神文化交流的舞台。同时,广播电视音像制作部门、文化部门要多深入农村,源于农村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中提炼和创造出老年文化艺术精品,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品位。

(六)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质量,提高养老满意度。

首先要引导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正确的认识养老问题,发挥老年人的特长和优势,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帮助他们真正的“俏夕阳”。同时要大力发展老年服务机构,为老年人调节家庭矛盾、寻求物质支持等提供帮助,并且提高老人的精神生活,如组织当地老人开展活动,开办老年协会,促进更大范围内实现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为了给养老机构的老人们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极力改善乡镇养老机构的设备和环境。首先,要搞好农村老人的医疗保障服务,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通过社会福利保障机构和乡镇医疗点,为老人提供健康知识,提供医疗保障,帮助他们预防和应对老年性疾病,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要保证每个养老机构都配有合格的医生和护理人员以及必备的医疗设备,做好医疗保健服务。其次,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对已经上岗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仅针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培训,还要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真正做到对老人负责。

参考文献

[1]李宏,单学勇.农村养老保障从家庭到社会[J].经济与管理.2004(9):10

[2]陈玉荣.我国社会保障的缺陷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4)

[3]刘志诚.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困境及思考[J].中国审计,2003(2)

[4]朱凤丽.社会主义新农村养老保障探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9)

[5]栗志强,姚兆余.农村老年人生存状态调查报告[J].南方论坛.2009(2):72

[6]曹云清,张占平,李斯.和谐社会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9(3):26

[7]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方军,汪雷.转型期中国农村行政伦理研究:基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的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2):179

[9]张腊梅.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8(12)

[10]崔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J].社会调查:2008(5):46

[11]公维才.中国农村养老保障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第五篇:农村居民健康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居民健康情况调查报告

摘 要:湘潭县白托乡细古塘生产队,原来是一个有穷生产队,是有名的“三多村”,即茅屋多、泥巴路多、荒地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给全队带来了幸福,村民富起来了,2—3层的楼房也盖起来了,水泥路纵横相贯,山青水秀,生机勃勃,是有名的模范致富队和有名的卫生先进队。

关键词:改革开放 勤劳致富 改变穷队面貌 生机勃勃。

调查时间:2011年7月10日-20日。

调查对象:湘潭县白托乡细古塘生产队村民。

调查背景:当前农民身体健康情况是全国人民最关注的问题,他们所承担的农业生产任务是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农业丰收就会促进百业兴旺,国家强盛。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三农”政策的落实,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农业正在崛起。农业也要发展,农民身体健康是重中之重。

调查内容:细古塘生产队总户数12户;总人口56人;其中按年龄分60岁以上共10人;40——59岁20人;男的23人,女的33人;其中学生共17人;未入学共3人。

健康状况调查:原来这个队,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又不发达,是一个较穷困的生产队。居住条件差。土砖茅屋多,生活环境差。生活水平低,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村民在党的领导下,摘掉“穷困”的帽子,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有的外出“跑生意”;有的外出当上了“小包头”;有的外出打工。也致富了,使这个生产队也改变了面貌。

1居住条件也改变了。队里原来有个姓周的人家,一家三代、六口人,挤在三间茅屋里,真是“三个合一”:堂屋和卧室和合一,猪舍和灶屋合一,两代人挤在一间屋里。而现在呢,却大变特变了。旧茅屋也拆掉了,在原地基上建成两层楼六间大屋,外搭柴房和猪舍等等。堂堂皇皇,屋的外墙都贴上了瓷片,既美观又卫生。真的有点像城市里的“小别墅”和“小洋房”一样。这个队过去那种茅草盖顶土砖墙,烟熏得黑黑的、矮塌塌的房子也是没有了。全队是十二户,家家也有新房。

2交通条件改变了。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改变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条件。全队积资,修建了水泥路,路成网状,又宽又扎实,可走摩托又走汽车。路把各家大门也连了起来,一直修到村外,直通十公里外的小镇。交通的发展,使全村人们生活发生显著变化。既方便又轻松又好。

3生活环境也改变了:他们积资修渠,打井引水,封山育林。这样:山青了,水秀了。过去喝地塘泥巴水,现在喝井水了,既清又甜,水源也没有污染了。

4医疗卫生条件变了。过去看病难,买药难,上医院更是难上加难了。如今大不同了。前年,本队有个黄阿公,他患上了白内瘴病,到城里去看病,正碰上医院搞“光明行动”,真是幸运,黄阿公只住了一个星期的院,没花一份医疗费,便把眼病治好。黄阿公高兴极了,逢人便说:“我家两代人,时代不同,际遇不同”。原来黄阿公的父亲也是得了眼病,但无钱医治。眼睁睁变成了光眼瞎子,也丧失了劳动力。

如今,队里也搞上了医保了,政府对医疗费有了很大补助。村民们再也不靠土方、偏方治病了。有小病的上卫生院,有大病的就往城里中心医院送。

以上综合所述,全体村民的身体素质也渐渐提高了,健康状况也显著大的变化,劳动力也增强了。

当然,这个村的村民健康状况,也不是没有忧患的。如有一位老人,不幸患上了癌症逝世;还有几位老年人也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老年病,这与平时缺少检查,有病未能早治、及时治有关。可见,保证身体健康,与思想认识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个别人认为病是命运不好,病灾是命里注定的。这种封建残余思想,还有一定的影响。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医药贵,看病难,难支付,打一针要支付几十上百元,贵的吓人,有些力量不足的户头,就更难以对付突发事故。

这些问题,还需要也进一步解决,但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经济生活也进一步富裕,生活素质也进一步提高来解决。1

文佶,女,1992生,湖南湘潭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系1009班,电话***,电子邮件:wenji424330@123.cn

下载对城市与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调查报告[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城市与农村居民食品安全调查报告[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1 在中国不断与世界扩大交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今天,法律开始走进并更近的影响农民的生活,那么,农民的法......

    长兴县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

    关于长兴县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建立,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并针对贫困人口建立了最低生......

    关于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实践主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 时间8月1日—8月15日 现将此次实践调查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调查目的 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关于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以安义县石鼻镇居民为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足部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作用日益彰显。劳动力市场调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伤残系数*赔偿年限【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认定】一般以户籍登记地为准,但登记为农业......

    关于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科技兴趣小组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流经我校的龚巷河是全镇境内最长的人工河。以前它曾为人们的农田灌溉和水......

    关于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背景 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的同时,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日益严重,垃圾排放量增大,种养殖业废弃物逐年增加,化肥农药使用量居......

    关于农村居民的社会道德素质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居民的社会道德素质的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农村居民的社会道德素质 调查对象: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部分居民 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农村居民的社会道德素质 调查时间:201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