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行政服务中心在权力运行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浅析行政服务中心在权力运行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行政服务中心是政府为进一步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改革审批方式、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政务环境,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原则成立的政务服务部门。行政服务中心把各部门的行政审批集中起来联合办公,“管理、组织、协调、监督”各职能部门窗口,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行政服务中心是新形势下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行政审批权是行政权力的集中体现,行政审批权在行政服务中心的高度集中,使行政服务中心在权力运行监督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合理配臵行政资源,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行政服务中心把过去的分散审批转变为集中审批,把“过去的群众围着政府转”转变成“政府围着群众转”,充分体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通过对行政审批事项的进行多轮清理,再造办事流程,使办理时限在原来法定时限的基础上大大压缩,极大节省了群众办事时间。群众申请行政审批事项,到了中心就知道了该怎么办、到那里办,不再像原来那样在政府部门之间来回奔波跑冤枉路;群众用电话或在中心的触摸屏上就可以了解自己所办事项的进度。“有事找中心”将会成为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重要渠道,群众的不理解和有怨气的问题在中心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加强了群众与政府的联系沟通,行政服务中心推动了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落到实处。
二、再造审批流程,推进审批管理方式的创新。中心对进驻的行政审批事项的各环节都经过了流程再造,办理程序、申报材料、办结时限等全部进行了精简规范,按照“与群众、与社会、与企业联系密切的事项必须进中心”的原则,协调进驻行政审批项目,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的办事模式,有效地解决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复审批。各部门集中在一起办公,窗口围绕百姓转、部门围绕窗口转、中心围绕社会转,部门之间不再各自为战,实现集中办理,程序衔接,环节相扣,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有效推进了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
三、坚持政务公开,体现行政管理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行政服务中心将政策法规、申办事项、申报材料、审批程序、办结时限、承办部门、办理人员、办理进度、收费标准及投诉监督等通过政务公开网站、电子触摸屏和服务手册全部向群众公开。在事项办理上坚持首问负责、申报登记、一次告知、限时办结、联审会办等办事原则,许可(审批)事项实行六件办理: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报批件、退办件、代办件,审批过程完全臵于监督之下,削弱了人为干预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杜绝“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和“潜规则”,充分体现行政管理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四、强化监督管理,促进行政效能的提高。
行政审批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的过程,就是对每个行政审批事项依法进行审定的过程;实施行政审批的过程,就是必须按照规定的办事程序、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进行操作的过程,并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措施,保证了审批工作的依法规范运作。行政服务中心把行政活动过程和行政权力的运作公开化,是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再深化,是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行政审批权由分散到向集中,通过行政服务中心的平时监督、办件跟踪、责任追究等措施,行政监督可以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对于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对加强民主监督、纠正不正之风产生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五、优化政务环境,促进投资环境的改善。政务环境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服务中心用“热情服务、高效运作、廉洁规范、重民亲商”的理念,监督、约束和激励工作人员爱岗敬业、勤政为民,工作人员在中心工作的好坏,与本部门业绩挂钩,与自身利益挂钩,克服“门难进、脸难 看、话难听、事难办”等“衙门”作风。通过这种全新的工作机制,使各项审批和服务能够全部按标准规定、按承诺日期在中心办结,使公众真正享有规范、便捷、高效的服务,为投资者营造一个开放的、优越的发展环境。
总之,把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在一起办理和监督,对于规范行政审批权力运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有效地整合行政资源。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以及审批方式的创新,实现了行政审批从无限期到限时办结,从分散到集中,从串联到并联,从部门及其内部机构分割审批到整体统一行使的转变。而且配套建立了多层次立体监督和政务公开体系,臵行政审批行为于政务服务中心、监察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多重监督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体制弊端和部门利益,实现了透明运作与诚信服务,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树立了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行政服务中心变革了行政审批的方式与运作流程。针对以往存在的“重收费、轻服务”、“重审批、轻监管”,审批环节多、时限长,重复审批、交叉审批的现象,行政服务中心以创新作为重点,变“严入宽管”为“全程监管”,从“注重审批”转变为“注重服务”,从直接和微观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和宏观调控,以精简、效能为着力点,再造审批运作流程。
行政服务中心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产物,是政府自下而上的自身革命。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设立,符合经济社会 发展要求和趋势,获得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百姓的大力支持。但按照国务院关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差距”的背后,折射的是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管理机构普遍定性为“政府派出机构,授权行使行政职能”,按照政府的授权,中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组织、管理、协调、监督、服务”,核心职能是“协调和监督”,工作对象主要是行政部门及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组织、管理”,是对不相隶属的同级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组织、管理,这些窗口工作人员既非行政服务中心的直管工作人员,又不一定是长期驻窗口的工作人员,组织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协调”,是指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对部门之间、部门与办事人之间出现的一些某一单位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协调。这些问题往往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部门或者个人利益紧密,协调起来难度较大。“监督”,是对部门或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实施监督,而实施监督是法律或党章规定所赋予的权力。所以,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实施“组织、管理、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能,不赋予一定的权力,没有一定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是难以实施的,有的是无法实施的。一些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构的负责人为了工作,往往通过个人关系与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和协调工作,而部门负责人往往是出于私人情面暂时或部分地支持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把中心的正常工作建立在一种 不正常的关系之上,实际上是对行政服务中心存在合理性的一种否定。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离不开职能部门的支持,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的初衷就是要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并对部门的行政许可权进行规范。既要规范部门的行政行为,又要取得部门的支持配合,在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这是一对很难协调甚至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中心管理机构在履行政府授予的权力时,往往面对非常严峻的困难和压力,出现“四个不到位”现象的发生。
一是业务职能和协调不到位。由于认识和体制原因,窗口审批功能弱、程序未优化、办事授权差,部分单位窗口办事功能弱,只起“收发室”作用,项目审批“两头受理、两头办理”,“体外循环”时有发生。服务中心由于对跨部门、跨层级的并联审批协调权限不够,难以真正发挥集中“一站式”办公的优势。
二是审批监管不到位。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心”对部门违规审批的监管没有得力手段和措施,存在真空。
三是全程办理不到位。审批窗口运行,部门只能从某个科室抽调人员,由于科室工作职责所限,导致窗口人员只能办理本科室的审批事项,其余的项目只能收下来,传回部门办理;涉及到多科室的审批事项,往往拖延时间不能按期办结,影响到审批工作效率。
四是中介服务不到位。一些中介机构没有真正与行政机 关脱钩,实质上仍是其下属机构,而且一个地方往往只有一家经营;作为行政许可前臵条件的鉴定、检测、评估等结果,往往因中介机构不在“中心”而使审批链条不闭合、监管不力。
作为在行政服务中心一线工作的实践者,希望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对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明确主管部门,统一建设和考核标准。具体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运作机制创新,积极推动“二集中、二到位”的工作探索,要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关键是要提高中心行政审批的集中度,着力解决中心体制与部门体制运作中的矛盾。要坚持“二集中二到位”,即:各部门要整合内部科室,成立集中行使审批权的职能科室,实现审批与监管职能分开;部门行政审批科室向中心集中,使中心更加高效便民;坚持“能进则进,进彻底、彻底进”的原则,将与企业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进中心落实到位,不允许“截流”、“回流”、“分流”;各职能部门对中心的办事窗口要授权到位,对即办件要授予即办权,承诺件授予督查权,联办件授予协调权,上报件授予初审权,退办件授予把关权等,确保中心窗口能办事、真办事、办成事。没有进中心办公的部门窗口,也要按照中心的管理规范运作,作为中心的分中心管理。
二、把握服务中心功能定位,解决好国家、省垂直管理 部门进中心服务的问题。在国家和省垂直管理部门进中心集中办事上,差异很大,多数都进得不全,既给企业和群众带来了不便,也使这些部门缺乏一种外在的监督机制。
三、加快电子政务步伐,加快实施网上审批。推行网上审批,完成资料查询、表格下载、网上申报、网上监督等功能是一个大趋势。
四、抓紧建设省级行政服务中心,做到上下对应。建议国务院对省级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做出统筹考虑,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改进政府的工作方式,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许可权集中剥离成立独立的许可机构,实现许可与监督的分离,以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适时成立全国性行政许可权政策的研究机构,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促进行政许可权政策更加规范、更加符合实际、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更好发挥行政服务中心在权力运行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篇:农业执法大队行政执法权力运行管理制度
农业执法大队行政执法权力运行管理制度
一、责任单位
浏阳市农业执法大队
二、责任人
浏阳市农业执法大队实行岗位分工责任制,大队长负责全面工作,大队其他工作人员按照分工分别承担各自工作任务,并对所承担的工作负责。
三、行政执法权力行使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五)《农药管理条例》
(六)《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七)《肥料登记管理办法》
(八)《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九)《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
(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十一)《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
(十二)《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
四、农业违法案件查处相关程序和制度
(一)农业行政执法程序(附件1)
(二)重大农业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制度(附件2)
(三)农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附件3)
五、责任追究
按《浏阳市农业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见附件4)的规定执行。附件1:农业行政执法程序
2:重大农业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制度
3:农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
4:浏阳市农业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附件1:
农业行政执法程序
一、简易程序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农业行政处罚决定。
二、一般程序
实施农业行政处罚,除适用简易程序的外,应当适用一般程序。
附件2:
重大农业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农业行政处罚,保障和监督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农业系统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是指农业部门作出的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
前款所指的较大数额罚款,是指对非经营活动中公民违法行为处以500元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上,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以20000元以上的罚款。
第三条 在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之日的次日起十五日内,报浏阳市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条 向浏阳市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时,应提交备案报告,主要证据材料复印件、处罚决定书复印件。备案报告应包括主送机关、备案内容的简要说明、备案年月日等内容。
第五条 浏阳市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查过程中,需要调阅有关行政处罚的案卷和材料应予配合。
第六条 对浏阳市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按有关规定改正。
第七条 对浏阳市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理意见有异议的,可以向该级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第八条 本制度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附件3:
农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农业行政执法,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的监督检查是指农业行政执法领导小组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实施监督检查。
第三条 局行政监察室会同法制科具体负责实施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 执法监督检查主要采取不定期方式,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进行,但每年不少于两次。
第五条 执法监督检查分为现场行政执法检查和归档案卷检查两种。
第六条 执法监督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一)执法主体是否合法;
(二)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
(三)适用的依据是否正确;
(四)执法程序是否合法;
(五)执法文书填写制作是否规范;
(六)执法人员是否风纪严整,文明执法;
(七)是否履行了法定职责。
第七条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一)对执法活动中存在违法行为的,监督执法人员立即予以纠正。
(二)对执法人员不履行或者不严格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令其履行。
(三)对由于执法人员违法或者不当的执法行为给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责令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四)对应当给予过错责任追究的人员,提出责任追究意见。
第八条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拒不接受执法监督检查或执法监督决定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九条 本制度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附件4:
浏阳市农业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对农业行政执法监督和执法过错追究工作,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行政执法过错,是指农业执法机构及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作出的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损害,而应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
第三条 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是指对承办错案的单位或有关责任人员追究其行政、经济责任的制度。
第四条 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过责相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过错的认定
(一)经过行政诉讼,被人民法院判决认定为错案的。
(二)经过行政复议,复议机关作出决定认为是错案的。
(三)上级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备案审查,调阅执法案卷,受理当事人申诉等
途径认定为错案的。
(四)《浏阳市行政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办法》规定需追究责任的违法行为。
第六条 过错责任的承担
(一)由于案件承办人违法行政或滥用职权或徇私舞弊或敷衍失职,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或者使违法者逃避法律制裁的过错责任由承办人承担,单位主管领导负连带责任。
(二)由于案件承办人的领导索贿受贿、徇私舞弊,利用职权指使案件承办人枉法裁定,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或者使违法者逃避法律制裁的,过错责任由相关领导负责,案件承办人负连带责任。
(三)行政执法案件调查事实不清,导致行政处罚错误的,由案件承办人员承担责任。
(四)案件承办人办案正确,而主管领导予以否决的案件,由单位或行政首长承担错案责任。
第七条 过错责任的追究方式
(一)情节较轻的,可由主管部门对错案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情节较重的,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取消执法资格和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送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给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损害的,主管单位赔偿损失后,责令有关责任人员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费用。
第八条行政执法机构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执法检查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行政过错责任
(一)不按法定职责和权限实施执法检查的;
(二)超越或者滥用法定权限实施执法检查的;
(三)放弃、推诿、拖延、拒绝履行执法检查职责的;
(四)无具体理由、事项、内容、对象实施执法检查的;
(五)未取得行政执法资格或者不出示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实施执法检查的;
(六)不依法履行市场监督职责,造成市场秩序严重混乱或者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
(七)与违法经营者相互勾结,在执法检查前通风报信或泄露工作秘密的;
(八)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隐瞒、包庇、袒护、纵容的;
(九)为违法经营者说情,使其减轻或者免予行政处罚,或者阻挠对违法者查处的;
(十)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收取执法检查费用,损害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
(十一)发现上述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和纠正的;
(十二)其他违反行政执法检查规定的行为。第九条 行政执法机构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一)未取得政执法主体资格实施行政处罚的;
(二)未取得行政执法资格和行政执法证件实施行政处罚的;
(三)无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依据实施行政处罚的;
(四)违法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
(五)实施行政处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六)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的;
(七)擅自改变处罚种类或者改变处罚幅度的;
(八)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的;
(九)实施罚款处罚不使用法定票据的;
(十)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自行收缴罚款的;
(十一)扣押或没收财物不出具通知书或者决定书及清单的;
(十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将收缴罚款据为已有的;
(十三)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而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的;
(十四)对应当予以制止或者进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或不予处罚的;
(十五)不依法组织听证,或者违法收取听证费用的;(十六)未依法告知被处罚人法定救济权利和途径的;(十
七)其他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第十条 行政执法机构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一)无法定依据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或者超过法定时限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
(三)违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四)使用、丢失或者损毁扣押、封存的财物的;
(五)其他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第十一条 行政执法机构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在履行行政复议职责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一)对符合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无正当理由拒绝受理或者不予答复的;
(二)不按照规定转送行政复议申请的;
(三)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
(四)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或者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第十二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
(一)不依法受理对行政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或者受理后不及时查处的;
(二)行政执法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和制定的行政措施有违法情形,被主管机关依法撤销的;
(三)不履行或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
(四)在行政复议中不依法提出书面答复或不提交、不如实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
(五)阻挠、变相阻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对复议申请人进行报复陷害的;
(六)不落实行政复议建议书的;
(七)未按规定报送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处罚决定、重大行政许可决定备案的;
(八)其他依法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的行为。
第十三条 本制度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
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
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行政服务中心贯彻落实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服务体制,完善一站式服务,行政审批服务和窗口服务质量、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截止到4月15日中心已运行四个月,现将中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心运行情况简介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和部署,8月行政服务中心开始进行升级改造工作,12月15日投入运行,目前中心进驻单位19个;进驻审批与便民事项71项。截止到4月15日,共受理各类事项142件,已办结138件,其中便民事项36件,行
政审批106件。
二、中心主要工作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中心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强化责任意识,组织教育全体工作人员,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和创优发展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强化业务技能培训,请专业人员现场讲解审批系统的功能、操作程序和业务知识;三是狠抓工作纪律,中心实行指纹考勤制度,一天四点名,同时把每月的出勤情况汇总报送给各窗口单位主要领导。实施了电子监察系统 建设电子监察系统,目的是为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营造更优的投资发展环境,电子监察系统可以对每一件行政审批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五个环节的全过程监督,可以查询具体审批业务的申请人、申请时间、受理时间、受理意见、承办人意见、审核人意见、批准人意见、办结时间、证照情况等信息。对行政审批超时限、违规收费、违反审批程序、违反政务公开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不予批准等违规行为,分别发出预警信号、“黄牌“和“红牌“信号,并自动通过系统通知承办人、审批人等责任人,监察机关进行监督整改和追究责任。对网上运行情况可以进行在线评估和效能考核,进一步提升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质量和效果,定期对窗口各部门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在区编办的要求下申请了中心的中文域名,增加中心的知名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1、中心进一步对各窗口《服务指南》的格式进行了统一标准,统一印制,达到了整齐美观实用的效果。
2、中心编发了《行政服务中心规章制度》,以此来约束窗口人员行为,调动各窗口工作人员积极性,提高自身工作态度和服务质量,使窗口管理工作,更细致更有可操作性。
3、中心定期编发简报制度,向区领导和各窗口单位汇报中心启用以来工作开展情况,通报各单位进驻情况和业务开展情况等,对进驻单位起到了鼓励和督促的作用。
4、完善“矿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在坚决执行考评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分析服务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完善绩效考核办法。
5、制定“矿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小组长工作职责“。为进一步加强中心大厅管理,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充分发扬民主,通过民主投票产生小组长名单,制定了小组长的工作职责。
6、制定《关于建立重点项目审批手续代办制度的意见》。为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我区重点项目的推进速度,由园区办、监察局、发改局、住建局、环保局、安监局、行政服务中心等共同成立了“矿区重点项目审批手续代办办公室“,代办办公室在矿区行政服务中心内办公,对代办事项的组织、协
调,全程跟进并负责对代办项目全程督办。从3月上旬起配合区园区办协调相关部门为常恒能源公司代办2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
7、完善请销假制度 结合中心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中心请销假制度,加强中心工作人员的组织纪律,工作人员请假半天天,由所属单位负责人和中心副主任批准;请假一天以上,由所属单位和中心主任批准。领取出门证后方可出门。
增加了满意度测评箱
为客观的了解各个窗口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办事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中心制作了满意度测评表,每个事项办完后让申请人填写满意度测评表,中心会根据来中心办事的企业和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的做一些调整。
成立了党支部,加强中心的组织领导 为了更好的开展党组织活动,四月上旬,成立了中心党支部。中心拟进驻第二批窗口单位
现正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初步拟定社保局等部门作为第二批进驻单位进驻中心,现社保局正在做入驻前的准备,中心正在积极筹备中。
三、存在的不足 四个月以来,中心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部分单位存在体外循环现象,入驻中心的一些审批部门或单位,往往“只挂号、不看病“,形成“体外循环“的审批模式,办事效率低下,承诺时限失控。申请人跑了窗口又跑部门,“一站式“服务变成了“多此一站“,中心个别窗口成了徒有其名的“收发室“。具体表现在:
1、窗口人员没有任何现场办结的权力,只能充当“收发员“、“二传手“的角色,只在中心受理事项,其余环节均在原单位办理;个别窗口甚至都不在中心受理,出现了只是派驻窗口人员在中心应付的现象,窗口人员没有起到作用,一件未办,形同虚设;有些窗口在原单位办理结束后,在中心审批系统上进行登记,监察系统失去应有的作用。
2、事项不完整。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事项不完整、程序不配套、办事不及时等等问题。有些部门在选择进驻事项上往往“避重就轻“,有些单位把不经常办理的事项放到大厅。
中心的ab角制度不能很好落实。部分窗口人员会经常接到单位通知,回单位办事,b角不能及时的接替工作,窗口岗位造成空缺。由于窗口人员的工资、福利、行政隶属关系等仍在原单位,只是现场办公接受中心管理、考核,导致少数窗口人员存在不服管、不怕管现象,加大了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难度。
部分入驻中心窗口单位领导观念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尽管行政服务中心已经成立,但是有些部门领导的思想观念并没有真正转变。有个别窗口单位领导认为入驻中心是在应付差事,甚至觉得入驻中心是一种夺权行为,这种思想是各个审批与便民事项不能进驻中心的阻力所在。
有的单位对窗口工作不重视,人员没有固定,轮流值班,随意变动,工作没有连续性,出现“一问三不知“的问题;有的甚至把即将退休,业务不精、无事业心的临时、闲散人员等派驻服务中心,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阻碍了服务中心发展。
四、下一步的措施及工作计划
进一步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中心的硬件已经到位,软件就要靠窗口的工作人员支撑,所以窗口人员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都要到位,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创建富有特色的学习型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代表中心的形象。中心将开展工作学习化,学习常态化的措施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考勤考核办法和业务相关知识;坚持党课和业务培训相结合,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分层次、按类别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
政治过硬、业务精湛、高素质的服务型干部队伍。中心管理人员要做到一专多能,要求大家既能胜任本职岗位工作,有能做好多个岗位的事情。继续抓好日常工作
1、对工作人员上班到岗、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情况进行不定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解决。严格请销假制度,维护中心各项制度的严肃性。
2、做好中心网站的管理工作,做好各种申请表格、示范文本在网上公开和下载的工作,总结和探索审批系统和监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确保系统发挥最佳效能。
3、按照机关作风建设要求,利用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个别谈话教育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自律教育,促进廉洁自律,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办事速度。落实好区纪委的安排部署,做好实时监控工作。
4、加强中心的文化建设,在党建工作、文体活动、宣传报道方面下功夫,充分
发挥中心的资源优势,开展各种争优先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进一步的增加凝聚力、向上力。
5、跟进代办项目进展情况。中心及时召开代办协调会议,由代办中心领导组织集中听取各部门意见及代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协调各部门工作,对项目集中会审、集中审批,并与代办办公室全程跟进,直到审批完成。建立代办台账,要求办理代办事项的各个部门定期向服务中心提交书面汇报,报告事项办理情况,记录代办事项的流程,方便中心对代办工作全程监督管理并确保代办事项的落实,确保代办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前一阶段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措施
1、杜绝体外循环,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统一认识。要提高各相关部门特别是一把手的思想认识,正确认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意义。建议区领导召开针对体外循环的座谈会,二是已进驻中心事项务必在中心进行受理工作,杜绝在
原单位受理。三是保证申办事项第一时间进入办理程序。推行受理通知书,直接将事项办理的启动权交给了办事企业和群众,保证申办事项在第一时间内进入程序。
2、处理好中心与窗口人员的关系。一是窗口人员在中心工作要相对稳定,调换工作人员必须要经中心同意,批准后方可调换。二是完善窗口工作人员双重管理制度。重申窗口工作人员接受派驻单位和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双重管理和领导;三是推行窗口服务效能多重考核制度。建议区纪委将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服务工作列入机关效能考核指标之一,赋予分值列入对派驻单位的机关效能考核。
3、提高行政效率。增加即办件的数量,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许可项目的文书表格发放、申请、受理、核准、发证、经费缴交结算等各环节都在行政服务中心内办结;对确需报请单位负责人签批的,也应采取事项的咨询、申请、受理、发
证在中心办理,审批、签字在原单位办理;需现场踏勘、论证的,中心窗口受理后,由许可机关内部自行协调办理。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行政服务中心.
第四篇: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行调度会上的讲话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行调度会上的讲话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行调度会上的讲话2007-01-27 04:40:07
(2006年8月3日)
同志们:
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我市把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从去年9月份开始着手建设,经过10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于今年7月17日投入试运行,目前看,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我们也看到,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相协调的问题,运行的质量和效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值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对建设行政服务中心重要性和
必要性的认识,分析研究和解决当前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措施,落实责任,进一步把各项进厅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政务大厅规范操作,高效运转。下面,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的重要意义
建设行政服务中心是我市转变政府行政管理服务方式上的一次重要变革,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效途径,更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加快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区域间竞争日趋激烈,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间的竞争就是政府效能的竞争、行政方式的竞争、软环境的竞争。而要增强我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实现“连年进位、三年翻番,十五年后成为长春市昆山” 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努力破除阻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的弊端,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速推进行政服务方式的改
革。我市建立市行政服务中心,不仅仅是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从深层次上讲,正是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推进政府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优化软环境、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市现实发展的需要,是顺乎民意,合乎民心的必然之举。因此,大家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的重要意义,从根本上实现由心动到行动的转变。
1、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是践行“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具体落实上,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把&&经济发展得更快一点,投资环境改善得更好一点,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得更实一点。作为政府来讲,就是如何运用正确的行政权力,更加有效、快捷为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努力使企业满意、群众
满意、社会满意。成立市行政服务中心,把分散在各部门的、与群众和企业联系十分紧密的审核、审批等项目集中在一个大厅办理,变分散服务为集中服务,并通过公开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实行一站式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东跑西跑重复跑,你批我批多头批”的状况,让企业与广大群众在需要到政府部门办事时,只进一家门,只找一个人,以最短时间和最简便的程序办完事情,从而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最简捷的行政服务便利。因此,把行政服务中心办实办好,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是推进政府自身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要求政府工作要依法行政,建设行政服务中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政务公开,这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
必然要求,也是深化政府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在全市推行了建筑招投标、收支两条线、项目评审、政府采购、土地交易管理、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和规范行政性收费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对优化经济环境、推动政府改革和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传统体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政府部门审批项目过多、审批程序过繁、审批时间过长、收费过多过滥、多头执法、多层执法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很好解决。市行政服务中心将全市各行政机关的审批审核事项集中在一栋楼内办理,实行“一个窗口办事、一个口子收费、一门式服务”,将有效促进政府机关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把行政活动过程和行政权力的运作公开化,是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再深化,是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这对于加强民主监督,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
行政管理体系和树立公务人员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3、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
衡量一个地区是否有竞争力,投资环境是重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哪里的投资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哪里的经济就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硬环境是基础,软环境是关键。目前,我市相邻县域的硬环境相差无几,吸引投资的关键是办事规则、办事方式、办事效率。近几年来,尽管我们在改善经济环境方面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解决了一些阻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但总的来讲,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何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解决好环境不优的问题,就成为我们改善投资环境的关键。特别是前一段省级下放、委托了多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长春市级又下放、委托了多
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再加上县(市)部门原来职责范围内的权限,我们县级行使的权力已达到了1000多项。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县级行使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最多、最集中的时期。而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就是解决改善投资环境的一个枢纽,就是确保用好下放权限最有效的手段。行政服务中心可为落实下放权限和投资服务提供更好的公共平台和制度规范,能够让投资者跑最短的路、找最少的人、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使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能够更加顺畅地进入&&。
4、建设行政服务中心,是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现实选择。
从上级的要求看,近年来,国家、省及长春市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日益重视。去年省政府在敦化召开政务大厅建设现场会,今年4月份又召开了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工作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最近省委、省政府又要召
开了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会议,全力加速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步伐。长春市政府在今年6月9日也召开了全市政务公开会议,并要在8月上旬对各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必须把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好、运作好。
从外地的发展看,南方发达地区早在十几年前就实施了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模式,实践证明确实对经济发展和转变政府职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省内来看,目前全省41个县(市)已建成32个,并且有一些县(市)已经运作的较为成型成功。从长春地区看,在外四县一区中,由于我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筹备时间较长、标准较高,因此我们&&组建相对较晚,在启动运行上落后于其他县(市),但标准我们是一流的。因此,在建设行政服务中心上,必须要树立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利用设施投入最多最好、面积最大最优、进入审批收费项目最多的优势,在行政服务中心
建设上迎头赶上,而且还要后来居上。
因此,各部门尤其是各部门的一把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充分认识到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优化环境、培植优势竞争力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顺应形势、深得民心、广受欢迎、影响深远的一件民心工程;是全面优化环境、推进“快走”变“快跑”的当务之急;是转变机关作风、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坚持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
二、针对问题,落实责任,扎实推进行政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行
从前段的工作情况看,工作进展大体是顺利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运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进展不平衡。从近段时间的试运行情况看,各部门的工作进度不够平衡。一些部门工作进度较快,进驻较为积极,比如地税局、土地局、建设局、民政局、交通局、计经局、物价局等部
门运作的较好。具体表现就是人员到位及时、设备配置及时、项目到位及时,并已开展了实质性工作。但一些部门进度不快,行动迟缓,有的是应该进驻的还没进驻,该配置的设备还没配置,该到位的项目还没到位。还有的部门虽然进驻了,但不较真、不动真格的,该落实的没落实,该操作的没操作。从统计的情况看,应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是47个部门,已进驻的33个,占应进驻部门的%;应进入的审批项目是506项,已进入355项,占应进入项目的%;应进入的收费项目是156个,已进入70项,占应进入项目的%。同时,目前行政服务中心共设有113个办事窗口,而各部门所利用的只有81个窗口,还闲置了近一层楼。可以看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差距很大,工作的进展很不平衡。
二是认识不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不解放,无从谈发展。认识的问题解决不了,无从谈落实。现在看,思想认识问题仍然是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
一个突出问题。解决不好,不但可以滞缓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程,而且可能导致这项工作的半途而废。当前,一些部门和单位主要表现出三种不良思想倾向:第一,存在应付心态。有的部门认为,建行政服务中心是讲过场、走形式,认为政府不能动真格的,打算应付一下了事;第二,存在畏难情绪。有的部门认为涉及到审批档案多,到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存储难,还有的认为自己部门的贵重票据多,怕丢失等等,以一些实际难题为由,迟迟不肯进驻。第三,存在观望心理。有个别应进未进的部门在看市里的态度,如果市里要求的严就进,要求不严就拖,态度不积极,工作不落实。
三是行动不积极。主要表现是,有的部门在进中心项目上有虚报和瞒报的现象,应该进入的审批项目没进来;在授权上有授权不放权、放权不到位的现象;在行动上采取应付态度,进人不进事或进事不授权,把窗口当作收发室的现象;在业务衔接上有两头受理,里一
半、外一半,搞体外循环的现象;在人员安排上,有随意配置现象。有的部门派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不是业务骨干,仅从归口单位抽调代替。
透过这些现象,分析存在的原因,主要是一些部门领导存有“三怕思想”:
第一,怕失权。一些部门存在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把行政服务当成管理,把行政管理当作权力,甚至是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认为把行政审批权都放到行政服务中心,自己就没权了,把着权力不放,见到利益就争,不愿意接受监督。
第二,怕失控。认为把权力授给窗口人员,自己不能到现场跟踪审批,担心工作人员搞不好造成工作失误。事实上,我们建设行政服务中心首先考虑的就是审批权集中后的监管问题。由于实行了网上办公,工作人员操作的电脑与原单位办公室的电脑是有网络平台连接的,在单位办公室可以随时监控到窗口办公的业务流程、办理进度和办结效果。
如果工作发现问题,可以随时指导,随时纠正,不存在失控的问题。
第三,怕失业。有的认为把审批和收费职能拿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部门机关就没有具体的业务可干了,余下的人员就会闲置起来。需要指出的是,全面实行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后,省里将出台部门内设机构精简调整的政策,部门的职能也要随之发生转变,主要是发挥管理、监督、指导、协调、调研等方面的作用。对此,各部门,特别是一把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上要把握主动,争当推进者,别当挡路人。
要高起点、高标准的把我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好、运行好,真正达到预期效果,真正便民利民改善我市投资环境,就必须彻底解决好以上存在的问题。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和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是鲜明的、坚决的。各部门在下步的运作中必须要做到“三个不
准”:“一是不准应进不进;二是不准明进暗不进,人进权不进;三是不准双轨运行,体外循环”。这“三不准”是条铁的纪律,各部门没有任何理由讨价还价。同时,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必须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应进部门和项目到位。要严格按照“进厅是原则,不进厅是例外”的原则,凡是能进厅的必须全部进厅办理,实行集中审批。原来职权范围内的行政审批(包括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要全部进厅,省市下放的审批管理权力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也要纳入政务大厅集中审批,坚决杜绝“里一半,外一半”的现象,严禁“两头受理”。凡是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受理的行政审批项目,原单位一律不得再行受理,必须实行中心一个窗口对外。对于各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和收费项目要汇编成册,政府最后要进行核查。如果有厅外审批的册外项目,政府视为违规操作,不但不承认、不支持、不保护,还
要责成纪检监察部门严查,对责任人要给予党政纪处分。会后,凡原来要求缓进的部门和打算不进的部门,要把应进的项目和不进的理由形成书面材料,在两日内报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室,由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报送政府办公会研究决定。各部门、各单位要以实行集中审批为契机,调整机关内部原有的审批方式和操作程序,做好协调工作,真正让企业、群众只进中心一个门就能把事办成。我市的行政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后,市政府要发出公告,对应进部门的审批项目,企业和群众将会到行政服务中心去办理。如果群众在行政服务中心得不到到位有效的服务,政府将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如果是行政不作为,要对相关领导给予处分。
二是一把手授权到位。我们推行 “阳光政务”,实行审批权相对集中,就要求各部门把项目拿到窗口实行公开办公,集中审批。窗口是部门设在中心的办事机构,不是传话筒,更不是收发室。
各部门要自觉服从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充分放权到窗口,使窗口工作人员有责有权。按照省政府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工作会议的要求,各部门必须成立行政审批办公室,一把手要充分授权给审批办主任,实行审批办主任在窗口审批制度。我们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就是要简化传统的多头、多层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一个部门所有的审批事项都要集中到行政审批办公室,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到一枚审批章上。所有进入中心的、县级权限范围内的审批项目,其受理、审批、发证等环节必须在中心履行。真正实现“进一个门办事,交规定费办成,按承诺日办结”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三是窗口工作人员到位。进驻的各职能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行政审批、收费事项的多少,任务的轻重,“窗口”的数量,来确定进厅工作人员。要按照“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服务优”的原则派驻进厅人员。调入后,除党团关系迁入
政务大厅外,人员性质不变,行政关系不转,仍享受原单位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各部门或单位,要确定带队领导和“窗口”首席负责人各一名,带队领导必须是分管业务的副职领导,每周在“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不少于两天,“窗口”首席负责人为中层干部,与工作人员一道工作在“窗口”。窗口人员要相对稳定,不许自行调换,不许轮流坐庄,不许空位。尤其要注意的是,在选人上不能由业务不精通、没有行政审批资格的人员顶替,即使现在已经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不合格人员也要马上撤换,如果因工作人员不符合要求而影响工作的,部门领导要公开做出检讨,并在全市通报批评。一定要选好人、用好人,确保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真正发挥行政审批中心便民和推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强化领导,步调一致,全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运营
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行政服务中
心不是行政审批职能的平行移动,而是政府职能的一次重新整合,是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涉及到部门的权力和利益调整,涉及到资金、人员和内部机构设置等许多实际问题。因此,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只有各部门高度重视,抓在手里,采取措施,合力推进,才能保证行政服务中心顺利进行。无论是入驻的前期工作,还是今后的运行管理,主要领导都要亲自抓,绝不能将人员、职能简单交给大厅了事。要经常过问和调度进厅项目、窗口设置、进厅人员、设施建设等准备情况,加强进厅后的监管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规范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顺利进行。目前,行政服务中心即将开业,时间紧、任务重,各部门一把手必须高度重视起来,亲自参与,立即行动。
二是要保证协调运作。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前方后方、大厅内外、上下左右形成合力,才能保证大厅的规范高效
运转。在正式揭牌前这一阶段,是试运行阶段,也是磨合阶段和规范阶段,一定要搞好内外协调和内部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增强全局观念,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进厅前后各项工作任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市监察局要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监察室,负责行政服务中心和分中心的行政效能的监察;公安局要在行政服务中心成立警务室,派驻2名公安干警负责日常保卫和大厅内的治安秩序管理;信用联社要在行政服务中心派驻1—2名日常物业管理人员,负责水、电、热等后勤保障的畅通无阻。部门内部要做好各项正式运营前各项准备工作。比如,在工作流程的规范、工作业务的交接,窗口人员的配合,都要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做好准备,决不能因为工作业务的不衔接,审批项目的不明确,工作职责的不到位而影响以后的运行效果。从现在开始,各部门就要从实战出发,群
策群力,真正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使我市的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早日运营、早见成效。
三是要确保内外一致。根据实际情况,我市除了在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外,还设了五个分中心,分别是公安局、社会保险局、交警大队、交通稽查所和就业服务局等五个单位。市政府做出这样的决策,主要是考虑这些单位办公业务量相对较大,来往人员多,行政服务中心容纳不下,而且这些单位都有单独的办公场所,为此设置分中心独立办公。在接受管理上,无论是入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单位窗口,还是独立办公的五个单位窗口,必须接受市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的统一管理,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敷衍办公室的管理。对于五个分中心,虽然设的是分区,但不是特区,要参照行政服务中心的标准,在管理上要做到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要求,保证协调一致,统一规范。设分区的部门重点要做好审
批项目清查公开工作,要把行政审批收费项目报行政服务中心登记备案,统一汇编向社会公开。
同志们,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运转,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各部门一定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顾全大局,全力以赴,扎实工作,确保行政服务大厅健康有序运作,为加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五篇: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关于加强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几点看法
孟德斯鸠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而在我国,各级“一把手”既当“导演”,又当“演员”,还当“评委”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仍然是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不愿接受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较为突出,根源就在于缺乏系统有效的监督机制。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看出,我国对打造阳光政府的决心和信心。
农村工作,恰恰又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大局的关键所在。乡镇党政“一把手”的为政修养与履职水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着许多直接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基层单位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为此,加强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看都显得尤为必要。
一、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存在问题探析
(一)监督意识匮乏。一是“一把手”主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一些一把手党的宗旨观念淡薄,习惯了一个人说了算的“一言堂”情况,视自己为不受监督、不被监督的“特殊干部”,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淡化了手中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意识。二是工学矛盾突出,存在着重视工作和业务,轻视学习的倾向。尤其是乡镇“一把手” 1
处于基层工作的前沿,忙于具体事务,以干代学的倾向比较普遍,对理论学习往往是走过场的形式。
(二)监督流于形式。一些党政一把手没有摆正自己的位臵,发挥带头作用,没有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致使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生活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着领导干部讲成绩多,摆问题少的现象,使集中领导、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破坏,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有名无实,削弱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助长了一把手的主观主义和家长制作风,给一把手监督工作带来不利。
(三)监督体制弱化。现行的监督体制是以上级监督下级为主,以同级、下级及群众的自下而上的监督为辅的双向式监督体制。从上级监督来看,对一把手的管理和监督以工作上的事项居多,而思想政治方面则相对要少,存在重任用轻管理的现象;从同级监督来看,我国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一般都受上级业务部门和同级党委、行政机关的双重领导,并以同级党委、行政机关的领导为主,这样一来,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应有的权威性,监督必然软弱无力;而自下而上的监督,由于受到监督的内容和形式上的限制以及担心打击报复,往往又形同虚设,也就存在着一般干部群众无法监管的状态。由此看出,在权力高度集中的环境下,这样的监督体制就显得不尽合理,严重弱化了对一把手的监督效果。
二、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对策思考
(一)不断提高“一把手”的政治素养,努力增强全民监督意识。要从监督的主体以及监督的对象出发,树立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正确意识,从主观上摆正好两者的角色,才能使监督自觉
有效的落实到实处。一是要继续强化对一把手的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不断创新对党的政治理论学习的方式,提高宣教教育的效果,使党的理论与纪律要求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摆正位臵,消除特殊化心理,自觉地在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切实增强乡镇“一把手”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二是要增强广大群众、党员和干部的监督意识。在全社会加强监督教育,普及监督意识,尤其对监督职能部门人员,要做好职业道德教育,明确自己担负的职责和使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一把手实施监督的最佳途径,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能够监督和敢于监督一把手的氛围。
(二)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监督网络,拓展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首先在形式上加大利用网站和其它媒体推进行政权力公开的力度,加强社会舆论对一把手权利的监督,促进乡镇“一把手”依法行政。其次对权力运行的内容公、程序、结果也要保障公开,权力的运行和具体构成不仅包括领导干部的收入、财产情况,也包括有关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情况,更包括一些公共事务管理、审批、决策等方面的情况,这些内容都是人民群众有权知道和掌握的情况。对此,我县近年来积极在媒体上推行的政府信息公开业务、电子政务以及“书记论坛”等,都为权力的公开、透明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同时还要坚持乡镇“一把手”驻村制度、定期开展乡镇领导大接访活动、对疑难信访件由领导包案处理等方式,让一把手的工作更多地直接臵身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拓展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乡镇领导班子内部监督。
从同级监督来看,领导班子成员在一起共事、生活,对彼此的性格爱好等方面的情况比较了解,班子内部的监督往往比其他监督形式更直接、更准确、更有效。而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是否有效,关键要看是否切实坚持民主集中制,努力做到“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为此,要通过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等方式,使乡镇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在机制上得到健全与完善。首先,一把手要自觉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在重大问题上一把手个人不能擅自作决定,同时要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提高党组民主生活会质量,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挥领导班子内部的互相监督作用,自觉接受党员群众对领导班子的监督。其次,乡镇领导班子要加强对重大决策的监督,对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重要建设项目等都要坚持集体研究决策,防止一把手权力滥用。同时,乡镇党政一把手要坚持每年开展公开述职述廉,接受民主测评,使广大干部群众对一把手的工作拥有知情权、发言权和评判权。
(四)加强各监督部门间的配合,增强监督工作合力。一是加强上级组织对一把手的监督,要充分运用考察、谈话等手段,认真检查和掌握一把手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廉政勤政等方面存在的苗头性问题,使他们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避免小错误发展为大错误;二是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对乡镇领导干部考察、任用的全过程,纪检监督机关要始终参与并进行监督,并坚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一把手要早预防,勤提醒,拉好一把手的袖子;三是加强人大对一把手的监督,要真正落实人大所享有的监督权,对
不称职甚至触犯刑律的一把手应有效行使弹劾权、罢免权;四是宣传部门要加强对管理监督工作的舆论宣传,要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创造有利于开展监督工作的舆论环境,增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监督意识。
综述,要让权力在让光下运行,不仅要在主观上树立一把手和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的监督意识,更要充分发挥好上级和同级职能机关的监督作用,并注意进一步发挥内部以及外间各种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的力量,利用好报刊、电视广播以及网络等新型媒体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性,更多地让人民群众对一把手权力的具体运行情况不断发表意见,才能更好的提高一把手廉洁自律的意识和执政水平,才能进一步增强乡镇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为打造群众信赖和拥护的阳光政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筑造坚实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