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革词语 早请示、晚汇报
文革词语 早请示、晚汇报
点击数:517 次 录入时间:2005-12-23 13:18:00 编辑:bmc0918 一种对毛泽东“表忠心”的祝颂礼仪、例行程序。在当时人们看来,要贯彻、体现毛泽东思想照耀、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就要有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因此发明了这样一套程序:每天早晨向毛泽东请示一天该怎么生活、怎么做事,晚上汇报一天做了什么、做得怎样、有什么问题。
这样的崇拜礼仪虽然不是官方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但全社会都如此流行,成为风俗、习惯化的软制度。大致流行于1966年—1971年间;比较明确的下限,以“九一三事件”和随后的批林运动为界。[注1] 早请示是在机关上班、学校上课、商店开门、生产队出工以前,全体参与者都站在毛主席像前,站成一个方阵,鞠躬行礼,手握红宝书举过头顶三呼:“敬祝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敬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我们的林副统帅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唱《东方红》,朗读毛主席语录。“晚汇报” 则是机关下班、学校放学、商店关门后、生产队收工前,检讨自己一天有无缺点错误,向毛主席他老人家忏悔。歌曲改为《大海航行靠舵手》。
家庭里也有这样的礼仪制度(据李南央报道),早饭、晚饭前都要这样做,类似基督教的饭前祷告。虽然机械无趣、一成不变的例行公事让人疲倦、厌烦,但也没有人敢于提出废弃的建议。连精神病院也不能例外。牛鬼蛇神一类“坏人”、犯罪分子没有“早请示,晚汇报”的资格,就“早请罪,晚请罪”:在毛泽东像前低头弯着腰站着,保持着请罪的姿势。用别人给自己定的罪行、罪名大声诅咒自己。[注2] 有学者认为,这一仪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先人的祭日仪式。[注3] 除简单的情感表达方式外,其功能,承担着建立统一的文化制度、语言模式、思维定势等等更根本、更广泛的社会功能。它以仪式的不变的、统一的、单调的表演更能消蚀人们的全部活动力、判断力和批判的识别力,并攫走人的情感和个人责任感。通过这样的仪式,崇拜和臣服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政治组织形式,而且被内化为一种惰性生活方式、一种奴化精神类型。
2000年代,喜欢标新立异的新一代修辞家把它作为家书情信的代称;也以此戏称事无巨细、雷打不动地汇报情况,比如员工对老板、丈夫对妻子、子女对父母(表示无可奈何、只能服从的厌恶)。
[注1] 有人认定,主要的流行的时间段仅在1968年的春天到秋天。
[注2] 林昭对这种宗教仪式非常厌恶。每次“请罪”她就去厕所。并说:“我觉得这个地方比那个地方(指请罪的礼堂)还干净一点。”被认定“恶毒诬蔑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她的被“从重、从快”处决,与此有关。
[注3] “殷人于日之出入均有祭,„„殷人于日,盖朝夕礼拜之”(郭沫若著:《殷契粹编》,科学出版社1965年年版,355页)。比较——还有日本式的“早请示晚汇报”:早请示即集体背诵“社是”(公司的宗旨、经营方针、经营理念),晚汇报即员工向老板打小报告。
(参考资料:王毅《“万物生长靠太阳”与原始崇拜 》,《青年思想家》1999年第1期;魏风晋骨《文革岁月·早请示和晚汇报》“五月风论坛” 2005-4-29 http://www.xiexiebang.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15&id=3460;《想你的时候,早请示晚汇报》,“北大中文论坛”“散文原创” 2005-5-14 http://www.xiexiebang.com/redirect.php?tid=134283&goto=lastpost;张超英《东瀛留学记识》http://www.xiexiebang.com 2001年9月)
第二篇:如何理解“早请示、晚汇报”?
如何理解“早请示、晚汇报”?
如何理解“早请示、晚汇报”?企业高层、中层与基层的看法截然不同。1.员工:
事实上“早请示、晚汇报”在多数员工心中已经成了小人所为,或者是因为能力不足、溜须讨巧,或者是心有野心、使绊用坏。
他们汇报过程的潜台词,无非是两种用意:其一是表示尊重领导,自己不是自行其事的人,请领导放心;其二是告知工作的难度,向领导求教反衬出领导更有水平,当然也算是为失败提前讨得谅解。2.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不能事事汇报,大事不能不讲,小事不能多讲。这是一个有效率的组织对独挡一面的干部的基本要求。
不少经理人却这样认为:在你规定的范围内,我做出结果给你看就是了,既然老板给我授权了,就不应该过多干涉。如果经常汇报,意见与领导一致还好,不一致时听还是不听?出了问题又是谁的责任?所以,越是有能力的经理人,越倾向于将老板拒于细节与过程之外。3.老板:
在要害部门,如营销、采购、财务,老板越是授权就会越担心,“这家伙别给我捅出天大的娄子呀”!
所以,那种“用人不疑”的话多是对下属的一种安慰----到哪里去找那么多又信任又有能力的人呢?在企业中,更常见的往往是“疑人也用”,只是一边用一边观察。
事实上老板了解过程还有两个现实意义,一是要知道下属是不是在行动,防止拖延误事;二是要知道方向有没有做错,以便于及时纠偏,所以,过程很重要!
案例:
Q企业的领导班子换届,营销中心渠道总监老张觉得的出头之日也就到了。
新总裁上任伊始就对全公司反复说:不要没事总往领导身边跑,大家工作怎么样,要用结果说话。不是早请示、晚汇报就好,你们的岗位应在一线,而不是在领导身边。
这让不擅言谈的老张很是感动。以前由于“会做的不如会说的”,自己部门的工作一直得不到公正评价,此次新老板有了如此表态,看来无后顾之忧了。
在老张的带领下,这一年渠道部门在促销活动上屡有创新,全年破天荒地形成了5次销售高峰,销售大幅攀升,结束了连续4年的下滑颓势,增长超过30%,成绩有目共睹。
老张也曾发觉老板有时对一些促销方案有不同想法,但凭借
自己多年对市场的了解,每每坚持自己的想法,结果证明自己的决断没有错。
到了年底,论功行赏,老张却大惊失色:平时与老板汇报沟通多的那些干部,几乎都获得了提拔与重奖,有人还连升两级;而劳苦功高的渠道部人员却在原地踏步,连部门的年终奖也仅是公司平均数而已。
老板不是看结果的吗?怎么结果又不重要了?
“早请示、晚汇报”背后的三种角度
老张面临的功大而赏薄实际上是一种危险信号。在老板心目中,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也不可完全忽略,老张在过程中缺乏沟通,老板就会对他“功过相抵”,而最大的“过”,就是擅作主张。
链接:
要不要请示汇报?
员工:
我绝不会自行其事,沟通制胜嘛,请您放心!
工作有难度,还要多向您这样的前辈请教啊!
经理人:
不能事事汇报,大事不能不讲,小事不能多讲。
给任务,看结果,管那么多干什么?不是授权给我了嘛!
老板:
用人要疑,疑人也用。
这么大的权力给了他,别给我捅出天大的娄子呀!
老板的授权只是暂时借出
现实中,非常注意过程汇报的人虽然让老板多少有点烦,但他们最后往往都会受到赏识,Q企业也不例外。
难道问题是都出在老板们识人不明、奖罚不分吗?
这就是职业经理人与老板在思维上的区别。
老板是企业利益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最大损失方。在其用人尺度上,永远有两个标准是不可少的:一是能力,二是信任。能力是授权的开始,信任则是授权的持续。
然而,越是得到授权就越要汇报过程。那么授权还有什么意义?
实际上,许多职业经理人没有意识到这种“权”是向老板“借”来的,是有限的权。借的东西不是自己的,要让主人知道它还在、还安全,主人随时还可以控制,他才会放心。
这和银行业务是一样的。刚开始可能只是“小额活期”,但信任度高了变成“大额定期”,这样职业经理人才能有更多的支配权。
遗憾的是我们经常看到,现实中意气风发的职业经理人正在被老板“咱俩谁跟谁”的话感动着,身正不怕影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可最终一两个小人的出现就能把他们打入深渊。因为授权以后,老板对信息的渴求是前所未有的,你既然不勤请示、勤汇报,总有别人会补这个缺,那时真实性就很难保证了。
老板发出的“三关”考验
在企业中要得到中长期稳定的授权,必须让老板在心理上过“三关”。
第一关:他有能力吗?
这是能否成为一般干部的关键。不要把老板都想得那么任人惟亲,在中层和基层干部的任命上,他们并不糊涂。老板会通过某人过去的经历,或是目前的关键事件来观察。要在千百人中脱颖而出,必须做出让老板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形成最初的能力认可。
第二关:他是我的人吗?
这是能否成为重要干部的根本。此时不论事而论心,也就是说,事做错了不要紧,心意对了就行。夫妻之间就有这种典型的例子,明明气候不冷,但丈夫出差时,妻子还是拼命地向箱子里塞衣服。这些都是累赘,做老公的一边恨得要死,一边却在想“还是媳妇疼我呀”!那么,想成为重要干部的人无妨也自问一句,老板感觉到你心疼他了吗?
第三关:他能按我的意思做事吗?
这是能否成为高级干部的分水岭,即使目标相同,方法不一致也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二战后,斯大林之所以对内部进行惊世骇俗的“大清洗”,主要不是因为和其他领导人目标不同,而只是在如何建设国家上的方法不同,但这种分歧就足以让弱者致命。
三关当中,最重要的是后面两关,而这两关恰恰都是需要用过程来体现的。职业经理人出于自信,忽视过程沟通与心理交流,也就很难得到持续性的授权。
过程汇报的尺度一样重要
得到中长期稳定授权后,可以适度减少过程汇报,但针对不同的上司,具体做法还是大相径庭。
总体上讲,如果领导人一线经验很丰富,专业性强、信息全面,那么下级只汇报结果或阶段结果是可以的。因为上下级之间不存在原始信息上的分歧,所以跳过细节会提高效率。
但如果领导人掌握的信息过少或信息不真实(比如外行管理内行时),下级就一定要汇报过程,否则双方对具体思路就很难达成一致。这个时候,扛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大旗,坚持自己的方式,即使成功了也是代价惨重的。
心理学中有一个原理----“恐惧产生攻击”,老板在信息不足时,总是会有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式的恐惧,这时候你还略过过程中的信息汇报,会使老板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进而不
自觉地做出攻击行为。故而,过程汇报的尺度和被授权的程度有关,更与授权者的能力水平相关。
今日切记:
1、对老板来来说:
小事听结果,大事听过程,这是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风险的最有效方法。老板离实践越近,越能减少下级在信息沟通方面投入的精力,从而使那些不擅长后方协调的将帅也能专心打好战役。没有明主何来名将?企业提高效率要先从老板做起。
2、对下级来说:
坚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是可以的,遇到明主或可以生,产生些芥蒂罢了,遇到庸主则必死。为将者的生存之道,有时明知降低效率、易出分歧,也不能不汇报过程。古往今来多少名将不谙此道,没有针对皇帝的优劣而调整自己精力分配的比例,只善谋事不善谋身,身首异处也不稀奇。遍翻史书,凡是枉死的将帅如秦之白起、明之袁崇焕等人,背后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的管理战略问题。
在运转良好的企业,老板是不需要多听过程的。因为老板有全方位的信息渠道和约束机制,但越是管理不健全的企业,就越需要过程汇报。在刘备手下做将领和在刘禅手下做将领,策略当然应是不同的。
第三篇:如何汇报和请示工作
第一,多汇报,特别是要主动、及时汇报,如何汇报和请示工作。要知道,每一个上级最苦恼的事情之一就是不知道下级在干什么、干得如何——如果上级总是直接问下级,下级就会认为上级不信任他/她,上级也会担心给下级造成不要的压力;如果上级不问,下级也不主动汇报,上级也会闷得慌,担心下级是否认真执行,是否有什么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重要问题,以防出现措手不及的事情。于是,作为称职的下级,就必须主动、及时的向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汇报是下级的义务,听不听是上级的选择。一定不要担心上级没时间听而不主动汇报!汇报时,要着重两个方面:一是,做了什么,有什么结果或者成果,不要讲细节;二是,还要打算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也不要讲细节,工作汇报《如何汇报和请示工作》。不要在汇报中夹带请示事项,也不要把汇报当成请功。不仅要报喜,更要报忧!如果上级关注具体细节的话,他自然会问你;如果上级有什么具体要求或建议的话,他自然会提出来。切记,在上级的面前,一定要让自己的工作透明,让上级随时知晓下级在做什么,做的如何,有什么需要支持或者指导的地方。等到上级直接问下级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下级汇报晚了,上级实在等得不耐烦了。^_^第二,少请示。对于超越自己的管理权限和审批权限的事项,下级必须请示,不能先斩后奏,越权办理。请示时,必须要给出上级至少两个可供选择的建议,而且必须有自己明确的主张。绝不能只把问题抛给上级,自己却没有任何主见!第三,不请示。对于属于自己管理权限和审批权限之内的事项,特别是日常的、例行的工作,自己只要主动去做就行了,只需向上级汇报结果即可。如此,上级会认为下级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有魄力的人,有领导力的人。如果出于对上级的“敬畏”而事事请示,上级就会对下级的工作主见、工作魄力甚至领导力产生疑问。总之,汇报要经常,请示要偶尔。如此,就会让自己尽享工作中的乐趣。否则,就会自找无趣。^_^
第四篇:今天再晚也是早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体现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热情。事实上“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这不仅对于党员领导干部,也对于单位或部门,对每一个社会群体或者说社会上所有谋求发展的成员个体,这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提醒。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提醒我们,今日事今日毕。今天要办的事情,决不拖到明天;上午该到位的事情,决不拉到下午;今天有今天的事情要办,明天有明天的事情要做;如果今天的事情做不好,而拖到了明天后天,那么明天后天要办的事情肯定会大大增加。“明日复明日,明日问其多。”长此以往,万事纠缠,恶性循环,剪不断、理还乱,而且精神紧张,思想崩溃,总会导致干事创业手忙脚乱,事与愿违。
背着包袱赶路,怎么能轻松?今日事今日毕,意味着我们做事要集中精力,一往无前,一竿子到底,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左顾右盼,更不能旁生枝节。烧开水要大火紧烧,不能烧到八九十度就停下来缓缓劲,如此也许永远烧不开水。诚然,有时候搁置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但大多数时候,搁置问题有害无益。千万不要让遗留问题日积月累,最终把自己压垮。现代社会的焦虑症,大多由此而生。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也提醒我们,明天的事情今天做。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明天要做的事情提前到今天来做,这样明天可有充足的余地更好地做别的事情。而今天的事情,昨天就已经完成了。这样,你无疑能更好地掌控全局,赢得主动,把握明天,预知未来。
也许有人会说,不管提不提前,要做的事情还不是差不多?其实并非如此。做今天必须做的事情和做明天才需要做的事情,两者截然不同。前者可能精神紧张,要赶进度,疲于应付;而后者可以掌握主动,稳如泰山,胸有成竹。长此以往,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超人一筹的工作绩效,还有从容不迫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当然也有许多你平时无暇欣赏的美好事物。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还提醒我们,做事要雷厉风行。有人说,当今社会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快一步制胜,慢一拍挨打。很多时候,大家的智慧都差不多,快如闪电的行动,才是你取胜的关键。“高效执行”已被许多成功机构奉为至上经典。许多单位或个人,不乏战略制定者,缺的是高效执行者;不乏高瞻远瞩的领导,缺的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战略决定生死,细节决定成败,战略和细节之间,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执行者,其地位的举足轻重不言而喻。雷厉风行,也意味着我们处事要当机立断,不能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更提醒我们,做事要注重规划。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生需要规划,工作也需要规划;时间需要规划,生活需要规划;家庭需要规划,单位需要规划......事实上任何事情都需要规划。“不成规矩,何以成方圆。”只有懂得规划,做起事情来,才不至于头冷顾头,脚痛医脚,才能高效率、高起点,完美地达成既定目标。一个善于规划的领导干部,必定是一个时间观念极强、善于把握时间的人;一个善于规划的领导干部,才会生发“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感慨。一个单位、一个个体,应该在第一个季度就应对大半年,至少是半年的工作胸中有数或稳操胜券,如此,最晚也要到第四季度,你就可以轻松谋划来年了。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一个“早”字,可让践行者占尽先机,可让落后者后来居上,可让平庸者崭露头角。早能补拙,早能化劣,早能让你更上一层楼,早能让你离成功更近些。所谓“笨鸟先飞”,就是应了一个“早”字。对追求成功的领导干部来说,良好的时间观念、时间自律,已成为干事创业、攀登顶峰,必不或缺的关键一环。
第五篇:早教汇报
教育局2010—2011年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工作总结
根据《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方案》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公办早教机构”,为推进我市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指导家长、看护者和学前教育工作者科学的开展0—3岁儿童教育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为家长提供早期教育指导服务,根据我市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局与计划生育协会紧密配合,着力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围绕实验重点,抓点促面,不断引领早教机构沿着科学规范的方向开展0—3岁早期教育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部署工作,制定计划
要求各幼儿园及时传达市教育局精神,认真组织学习《福建省 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试行)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家长指导手册》内容,明确2011年我市早期教育工作任务。各中心幼儿园以及市、县级示范性幼儿园要做好所在辖区社区、村居0—3岁婴幼儿情况的摸底工作,制定出2011年的0—3岁早期教育实验方案。
(二)确定实验基地,以点带面
我市已确立**幼儿园、**幼儿园两所福州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为实验基地,**中心幼儿园为农村实验基地;以点带面,共同推进0—3岁早期教育的实验工作。目前又增加了4所**市示范性幼儿园、4所***市示范性幼儿园,实验基地数量增加。
(三)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带动
根据融教„2011‟21号文件——《关于在示范性幼儿园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局充分发挥各级示范性幼儿园的优质教育资源作用,积极探索开展早期教育的新方法,要求示范性幼儿园要启动早教工作,做到每学期至少有两次面向社区的家长进行早期教育的咨询、指导及培训,形式多样(举办讲座、咨询服务、板报宣传、发放传单等),内容丰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加强师资培训,定期观摩研讨
近几年我市已成功举办了三期育婴师培训,目前约有150名左右的教师持有高级育婴师证,同时定期邀请省内外早教专家前来讲学,定期组织现场观摩研讨会,并开展各实验基地园的联动互访工作,以城区开展的早教经验为启发借鉴,有效开展早教工作,不断充实0—3岁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的资料。
(五)总结经验,互动交流
要求各实验基地幼儿园定期做好阶段实验工作的总结,及时调整实验方案,评选并汇编早教优秀论文和活动案例。
附:(2011年6月前)我市托班幼儿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民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