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时间:2019-05-14 04:2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情况调查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第一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以鹿寨县农村学校为例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的背景

近年来义务教育学校阶段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教师行业中的师道尊严没有引起社会、学生和家长的重视。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而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而言,生理需求和尊重需求都是奢望,那自我实现需求就更加遥不可及,这更导致了教师流出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教师流出的问题尤为明显。为了遏制这种情况的恶化,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鼓励现有教师长期从教,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2008年12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上审议并原则上通过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2009年起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开始全面实施绩效工资政策,绩效工资改革才真正落到实处。

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与之前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两个意见为教师的绩效工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由于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地方性政策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了解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以来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提供依据,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本课题对鹿寨县的3所学校做了调研。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的现状

这次调研的方法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这三所学校里包括两所初中和一所小学,其中小学是鹿寨县的一所乡镇小学,初中是乡镇初中和县级初中。本次调研总共发放问卷130份,有效回收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为86%。其中,男教师占39.29%,女教师占60.71%;高级职称占9.82%,中级职称占74.11%,初级职称15.18%,无职称占0.89%。本问卷取得的数据是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平台统计分析得来,综合问卷所得的调查结果如下。

1、教师对绩效工资政策的态度

本调查中,对于是否了解绩效工资制度的问题,有47.32%的被调查者不太了解绩效工资制度,很想了解但没有途径了解的占12.5%,没有关注绩效工资制度的也占了2.68%,而所有的被调查者中,了解绩效工资的只有37.5%。有63.39%的人认为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有利于教师的管理,而选择其他答案的调查者分别占了28.57%,35.71%和34.82%。

对于奖励性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比例问题,76.79%的被调查者认为30%这一比例比较合理的,而选择奖励性工资占工资总量70%和50%的均占9.82%,100%的只有3.57%。

2、教师工资收入变动情况

对于实施绩效工资后工资的变化问题,70.54%的人选择了工资比没有实施绩效工资时减少了,大致持平的占25.89%,只有3.57%的人认为工资有所增加。

3、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情况

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是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和依据,各学校都要依据上级传达的指导性文件制定本校的考核方案。绩效工资由两部分组成,即基础性工资和奖励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的70%,具体项目和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人事、财政、教育部门确定,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在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方面,并在考核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占教师工资的30%。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绩效工资中设立班主任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的现状研究——基于对27个省77个县279所学校的调查

赵宏斌 惠祥凤 傅乘波: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31卷(2011年)第10期 第24-27页)

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认为最主要的考核指标是教学成绩、承担班主任、考勤、教学工作量、获奖,分别有78.57%、77.68%、69.64%和66.07%、61.61%的人选择。对于学校绩效考核的评价者构成,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和同事是三大主题,分别有95.54%,40.18%和13.39%的参与者选择。

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存在的问题

1、绩效工资制度落实仍存在较大的困难和阻力。要使得绩效工资制度能顺利的推行,教师的满意度是最重要的,只有解决了教师对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不满和抵制,绩效工资制度才能得到深入发展。根据本次调查表明,约有80%的教师对国家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是比较欢迎的,但是真正落到地方,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是对于奖励性工资发放存在不满,绩效工资包括基础性工资和奖励性工资,各占70%和30%,奖励性工资是暂停发放的。很多教师认为,既然叫绩效工资,那就工资的一部分,为什么要拿出来搞绩效考核浮动,这相当于把我口袋里的钱拿出来发给别人,就是在抢我的钱,我是肯定不愿意的。要搞绩效评价也可以,该给我的工资先给我,学校再另想办法筹钱。(《绩效工资,我有话说》邱三和

湖北教育 2010年第1期)其次是绩效工资向资历老、教龄长的老教师倾斜。调查显示,中低职称与高级职称的教师工资差别较大,教龄越长工资也越高,而在一线工作的多是初级和中级职称的年轻教师,高级职称的教师一般都是领导或是快退休的老教师,这使得许多年轻教师产生不满情绪。问卷中最后一题是主观题,绝大多数教师反映的是绩效工资不公平,绩效工资成为领导的“官效工资”。

2、绩效工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第二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问题探析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问题探析

摘要: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调查发现,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执行者未能制定出及时而有效的执行计划也未能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这两个问题。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找出引发这两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政策目标要求过高,二是政策内容笼统不具体,三是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不力,缺乏纠偏机制。进而提出了执行者应适当调整政策目标、使之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完善政策内容,使之具体、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健全的政策监督、纠偏机制三项对策。

关 键 词:绩效工资 义务教育 政策实施

2008年12月2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教育部据此出台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对国家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的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实施绩效工资。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是为了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顺利实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该《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广大教师的深切关怀。该《指导意见》分别从教师考核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考核方法、教师考核结果的合理运用以及绩效工资的组织领导这五个方面来对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进行规定。其实,早在国家出台该《指导意见》之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为教育界注入新鲜的活力,激发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也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政策,但收效甚微。鉴于此种情况,《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应运而生。但是,由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受一些地方政策本身原因以及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故该项政策在实施的一年多时间里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教育乃立国之本,教师乃立教之本,充分做好教师的后勤保障工作乃是搞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该项政策的出台诣在通过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我国教育水平的最终目的。从政策发布之日起,各地区结合自身情况积极的实施了该项政策,但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以下是沈阳市皇姑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现状

教师的绩效工资是由基础性工资和奖励性工资共同组成,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具体项目和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财政、教育部门确定,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并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绩效工资

中设立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

就目前的实施现状来看,以沈阳市皇姑区各小学为例,在实施该《指导意见》以前,教师们在奖励性工资这部分都是相同的,大约为610元左右,但在政策实施之后,班主任拿的奖励性工资大约为700多元,而科任教师的这部分工资相对之前却减少了100多元。由此可见,政策实施之后并未改善教师们的实际工资待遇,反倒使一些教师的工资比以前更少了。

除此之外,《指导意见》中规定,改革后的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但笔者在实际调查之后发现,即使是在政策实施之后,教师的工资水平与当地的公务员工资水平还是相差1000多元左右。还是以沈阳市皇姑区各小学为例,教师们的工资几乎是没有什么提高,以前是2000多元,实施政策之后是2100多元。

该《指导意见》中还规定了要切实做好深入而细致的教师思想工作。要严肃考核工作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考核失真失实的,实行责任追究。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绩效考核方法,努力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保证绩效考核机制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而通过这次的调查,笔者发现教师们对实施这项新政策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教师因为奖励性工资比以前少了,就对新政策抱以消极的态度,十分不认可此政策;而有的教师认为实不实施新政策都无所谓,因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新政策并没有提高他们的工资收入;还有一部分教师对新政策是抱以希望的,他们认为由于新政策实施的时间不长,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是可以理解的,随着政策内容的不断完善,他们相信不久的将来该项政策的效果就能体现出来了。除此之外,各个学校对教师考核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而且考核的内容也相对比较单一,无外乎就是教师是否按时上下班、是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已,更有甚的是一些学校的中层管理干部和校长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并不在全校的考核范围之内。

(二)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问题

根据对我国现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现状的分析可知,现行的政策主要有如下两个问题:

1.没能制定出及时有效的执行计划

计划是通向政策目标的必经之路,是实施政策的重要步骤之一,是政策执行的基础。一项教育政策方案,往往只是提出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基本原则和大致轮廓,是比较抽象的。为了有效地实施政策,还必须在此原则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编织出具体的执行工作计划,明确任务的范围,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制定实施步骤,安排进度,规定期限,将政策进一步具体化。而国家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并没有出台与之相配套的一些具体实施计划,致使地方只能根据这一项政策,来摸索着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细

则。例如,调查中显示出的政策实施效果以及考核标准都体现出了这一问题。国家虽然制定了这项政策,但各地方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执行计划,以沈阳市为例,目前的执行计划也只有该《指导原则》,具体的考核标准也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改动。

2.没能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

在实际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往往由于执行者认识上的差异,造成对政策理解的失误,或者由于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差别的影响,常常会使政策执行活动出现偏离政策目标的不良现象。例如,教师和学校管理层的考核标准并不一致,而且教师的考核标准太过单

一、陈旧,不能全面、正确的反应教师们的工作效果。这些现象并没能及时反馈给上级,也没得到及时的纠正。

二、我国现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我国现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政策目标要求过高

国家此次出台该《指导意见》就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待遇,使之与当地公务员待遇不相上下。但从实际调查中发现,改革后教师工资与公务员的工资还是相距甚远,表面上看这是由于财政问题,但深究原因可知是由于国家制定的政策目标要求过高,导致政策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即政策的执行者和政策的受众群体的知识水平、经验技能和思想觉悟都未能达到政策所要求的程度。从目前政策实施的现状可知,由于政策执行者对政策文本分析的不透彻,对相关的政策了解不够,又缺乏经验,故一些地方不得不降低政策目标和要求,以沈阳市皇姑区义务教育学校为例,该区是从2010年4月才开始实施该项政策,与国家规定的时间相距一年多之久,政策实施后的效果也不显著。

(二)政策内容笼统不具体

政策内容具体明确,并依其重要性分别列序,不仅是政策评估不可缺少的基础,而且也是执行人员明确执行指令,赢得支持的源泉。否则,执行者就会基于各自不同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念和认识水平而产生不同的理解,甚至是相互背离的。因此,明确具体的政策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施政策。但就目前针对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的相关政策来看,对各个地方的具体实施策略、政策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一些具体的考核方法以及相应的法律文本都没有明确的规范标准。纵观国家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文中并没有对具体的执行内容做出规定,而是让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相应的政策,这无疑会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从调

1查的结果可知,国家放权于地方,而地方制定的相关政策只是为了草草了事,故致使政策执行不到位。由此可见,政策内容的笼统不具体,是影响政策执行的关键所在。

(三)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不力,缺乏纠偏机制

一项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阻碍或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该项教育政策偏离原来方向发展。因此,科学、完善的教育政策必然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和纠偏机制。当该项教育政策没有得到正确、有效实施时,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进行纠偏,使其能按照预定方案实施,最终达到政策目标。然而,我国现行的《指导意见》就缺少这样的监督纠偏机制。如在调查中发现,沈阳市在实施该项政策时,根本就没有一套及时、有效的反馈纠偏机制,因而造成部分教师抵触情绪较为强烈。例如,有些科任教师的工资不升反降的现象,以及考核特殊化现象等等。

三、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政策问题的对策

通过对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政策问题的分析,找出原因,进而提出以下三项对策:

(一)适当调整政策目标,使之与实际情况相吻合通过对教育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必然会发现现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且其中相当多的问题是由教育政策目标不符合实际所引起的。为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就必须要适当的调整政策目标,进而使之改进、补充和完善整体政策。就目前沈阳市的情况而言,要想在短时期内使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不相上下,是不可能的,故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政策目标,层层递进式的调整教师工资待遇。

(二)完善政策内容,使之具体、明确

政策执行者是政策对象的直接接触者,政策执行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策执行的效果,决定着政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为了使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必须提高政策执行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通过媒体宣传、专家讲解等途径,让政策执行者真正领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精神。另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人文关怀,切实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使教师的意愿能及时上达,把矛盾扼杀在摇篮中,避免对教师造成任何心里上的伤害。现行的政策内容并不完整、具体,尤其是对一些考核标准规定的并不具体,这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考核的结果,进而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所以,地方政府应针对现状,应及时完善政策内容,使之具体、明确。

(三)建立健全政策监督、纠偏机制

建立健全政策监督、纠偏机制是有效实施教育政策的重要手段。政策的监督、纠偏机制包括制定严密的政策、畅通的沟通渠道、有效的监督、检查等等。政策的纠偏机制是政策得到正

确、有效实施的保障环节。一项教育政策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往往由于政策执行者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对该项教育政策的错误理解,或者由于教育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经常会使教育政策的执行偏离原来的政策目标,因此必须对教育政策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教育政策的正确、有效的实施。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讲,加强教育政策的监督、检查,对出现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保证民意上传渠道的畅通,是减少教育政策被偏执执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在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在实施中还是存在没能及时制定出执行计划,没能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等问题,这其中有地方政策本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2.曹纲,义务教育学校现行绩效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网络财富,2009,(3)

3.师玉生 安桂花,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的学校管理学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4.刘昕,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政策背景及实施建议[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1)

5.成长群 肖昊,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问题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Compulsory education school faculty performance salary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blems

probing

DONG XIAO

Abstract:Ministry of education issued 《In the education school teacher preparation for duty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guiding opinions 》, decided from 2009 as of January 1st, education schools in our countries’s compulsory faculty performanced salary policy.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author discovered that the policy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existing executives not been able to formulate the timely and effective execution plan, failed to set up corresponding to th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mechanism these two problem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it is known that cause these two problems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policy goal requires high, policy content general not specific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supervise and inspect poor, lack of mechanism rectifing deviation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nd adjusts the policy goal, to coincide with actual situation, Perfect policy content, make specific, explicit, Establish the policy surveillance, mechanism rectifing deviations three countermeasures, the hope can improve obligation education faculty performance salary system provides reliable reference opinions.Key Words:Performance-based payCompulsory educationPolicy implementation

第三篇: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

编者按 2009年1月1日,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开始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这一政策旨在保障和改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教师的待遇,促进教育公平,同时奖勤罚懒。

但是,3年了,一些地方的教师质疑绩效工资拉大了地区教师待遇差距,一些地区的乡镇教师迫于生活压力选择逃离讲台,不少孩子为了追逐更好的教育资源甚至从小学起就“背井离乡”,增加了教育成本,损害了教育公平。

是什么原因让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效果打了折扣?记者深入调查,通过剖析湖南邵东县这个诞生“富县穷师”怪现象的样本,寻找答案。

简家陇乡旱冲中心小学教语文的王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年轻20岁,“能干力气活”。

这个在湖南省邵东县乡镇的讲台上守了34年的人,之所以希望当个劳力者,原因很简单,靠教书劳心,“太穷”。

2009年起,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在全国实施,一度令他对“改善待遇”充满希望。但3年来,尽管自己所在的邵东县是邵阳市下辖的三区九县中最富的一个县,但他却感到自己变成了一名“富县里的穷老师”,身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逃离”乡镇讲台。

“国务院文件说绩效工资是‘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我理解这是省和中央财政全额拨款的,为啥各县发的都不一样?”

在邵东,简家陇乡、野鸡坪乡、灵官殿乡等多个乡镇的数十名中小学老师,见到记者后,都会拿出记载着他们工资收入的银行存折,问上一个问题:

“咱涨的工资,为啥还不如一个贫困县的?”

教师们口中所谓“涨的工资”,是指绩效工资。

从2009年1月1日起,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式工作人员开始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文件规定,教师的绩效工资由两部分构成:70%是基础性的,主要体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和岗位职责等因素;30%是奖励性的,主要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贡献。

然而,这项被视作“依法保障和改善义务教育教师,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的举措,在记者接触到的邵东县乡镇中小学教师眼里,却是另一番摸样。

灵官殿乡毛荷殿中学校长宁顺华告诉记者,在绩效工资实施的第一年,毛荷殿中学的在职教师每月工资卡里多了500元,年终一次性发了3962.4元;第二年,每月多的500元没变,年终一次性发了5957元。退休教师按78%的标准发放,人均一年约有8580元。

“这个数字是全县统一的。平均算下来,在职教师每人每年大概能发1.1万元,摊到每个月是916元。”宁顺华校长说,但之前的600元津补贴被“覆盖”了,“所以每月也就‘净增’了300多元。”

记者了解到,在实施了绩效工资后,邵东县在职中小学教师的月工资,一般能在1600~2300元左右。

虽然工资总量涨了,但记者接触的大部分老师,并不满意。因为“应该发给我们多少?不知道。”不少教师担心“应发”和“实发“之间有水分。

教师何出此言?原来,不比不知道,同属邵阳市的洞口县,2009年教师的绩效工资平均能拿到1.22万元,2010年达到了1.46万元。洞口县教育局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证实,此数字不虚。

“我们的绩效工资,莫不是被县里扣发了?”从野鸡坪镇中心小学退休的校长曾泉,指着国务院《指导意见》中的一段话,对记者说出了一个盘绕在县里26个乡镇、不少教师心中的问号。

老师的疑问不是没有“根据”。因为《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按照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落实到位。”

“既然咱的绩效工资是‘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我理解省里和中央财政是全额拨款的,各县就充当个管理者,为啥每个县发的标准还不一样?”曾泉质疑道,“不知道这个规定也就罢了,知道了就成了心结。”

邵东县与洞口县的贫富对比,在老师心中也成了一个反讽。经记者查询,洞口县至今还比照着湖南省级贫困县的待遇,而根据2011年中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2010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邵东县在湖南省县域经济强县市中排名第12,是邵阳市各区县中唯一“上榜”的富县。

“省级统筹”成了“县里埋单”?

邵东县教师的绩效工资,真的被“扣发”了吗?

中国青年报记者为此走访邵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邵阳市教育局以及邵东县人事局、财政局、教育局时,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告诉记者一个老师们从文件上,读不出来的“关键信息”。

“按照《指导意见》的字面理解,这笔经费‘省级统筹、中央支持’没有错,但政策‘落了地’,大头都靠县财政解决,这里面的地区差异可就大了!”

各地绩效工资的标准如何定?

“每一个市县教师的绩效工资,具体数额都是由各市县的人事、财政等部门制定的,报市里审批。省里跟市里的标准不一样,每个县也都不一样,有高有低。”

湖南省教育厅人事处、邵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工资福利科,都向记者表示,由于县级财政成了这项经费的实际担纲者,只要满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的红线,本县的财政状况,才是影响教师绩效工资高低的最主要因子,“不是教师们理解的‘一刀切’。”

在邵东县,记者发现,盖着财政局大红章的《2010年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标准表》上显示,在职公务员的人均发放水平,就是每年1.1万元,退休人员为8580元。这与同一邵东县教育局的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教师绩效工资标准”,处在同一水平。

这样看来,邵东县每年人均1.1万元的标准,合法也阳光,但这些乡镇教师仍然“绕”不明白一件事儿——国务院文件中的“省级统筹”,凭啥执行起来,就成了“县里埋单”?

记者就此向湖南省财政厅询问,该厅综合处苏科长的解释是:“‘省级统筹’在中央文件中确实有规定,但‘省级统筹’并不是说省里就要全部包干。”

湖南省财政厅在回函中进一步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是“分级财政”,各级政府根据各自所承担的事权配置与之相适应的财权。“而义务教育属于县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其经费保障,也应首先立足于县级财政。”

“‘管理以县为主’,就是明确县级财政直接承担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经费管理工作,在经费保障方面也要承担主要责任。”湖南省财政厅表示,至于“经费省级统筹”,“就是明确省级财政强化调控省以下财力水平差异的责任,进一步加大对财力薄弱地区的补助力度。”

那么,来自“上面”的补助力度究竟如何呢?

湖南省财政厅告诉记者,从2009年至今,中央每年对湖南实施义务教师绩效工资的补助,一直维持在6.07亿元“未变”。而湖南省级财政在2009年,安排的补助县及县以下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资金总额为14.652亿元,2010年和2011年,这一数字略升为14.7亿元。

第四篇: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资阳市雁江区老君镇中心小学 张道文

内容提要:教师实施绩效工资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如何把好事办好。由于绩效工资数量较大,而且直接牵涉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所以,要想做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满意,是根本不可能的。为了能更好地在农村学校实施绩效工资,让它真正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让教育事业这棵“大树”长盛不衰,本人对农村基层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进行了近半年的调查与思考。关键词:绩效工资

农村

教师

调查

从2009年1月1日起,由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正式施行。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它对于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意义重大,是党和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近两年,随着绩效工资制度的逐步落实,教师的工资整体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逐步成为现实。从百姓的街谈巷议看,羡慕教师职业的人比比皆是;从近两年“高等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的居高不下,也可佐证这一政策成功的导向作用。

然而,由于教育这一行业的特殊性,也由于绩效工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某些偏差,绩效工资制度在教育行业内部,特别是在农村基层学校,并未完全取得预期的激励效果。它所引发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使得“一边吃肉,一边骂娘”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教师群体中。下面,是本人对农村基层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调查与思考。

一、调查对象。

老君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普通的乡镇驻地的公办小学。全校共有13个教学班,690名学生。全校共有教职工38人,其中离岗休息教师4人,重病教师2人,休产假教师1人。教师中,有党员11人,专科以上学历有26人,女教师19人,年龄在20-30岁的5人,31—40岁的6人,41—50岁的12人,50岁以上的15人。

二、调查过程。

这次调查采取了座谈和问卷相结合的形式。一是通过拉家常的形式,就教师对绩效工资关注的话题展开讨论,气氛热烈,畅所欲言;二是对每一位教师下发调查问卷,就绩效工资的比例、考核指标、差距大小、发放形式等设计选项,收集分析;三是通过书面征求了部分老中青教师的意见。

三、调查结果。

尽管绩效工资制度在农村基层学校操作上比较复杂,效果上也不尽人意,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与导向作用,但“绩效”概念却已深入人心。正是由于“观念先行”与“制度滞后”的碰撞,也使得农村基层学校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经过近半年的调查,本人将其概括为:一种新情况、三个新问题、四对新矛盾。

(一)一种新情况。

由于“绩效”观念的“萌动”,带来了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具体表现在教师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对于能够给自己带来“高绩效”的岗位(如班主任、“三长”等)竞争较为激烈,而对于那些不能带来“高绩效”,或《绩效考核细则》未涉及的“额外工作”,以及那些不宜、不便进行绩效考核的工作则“相对消极”甚至“懈怠”。教师关注自身利益是无可厚非,如果制度健全、引领得当,这或许能成为开发教师潜能的重要杠杆。但是,由于实施绩效工资以来的

现实情况,农村基层学校教师中甚至出现了“按酬付劳”、“无酬不劳”的现象。当然,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社会和人类进步的表现,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大趋势。但是,对于制度尚不健全、管理尚不规范、资金尚很缺乏的农村基层学校来讲,这种“觉醒”无疑是把“双刃剑”,需要学校在绩效考核方案的修订,以及实绩考核与评价过程中,予以高度关注,加以充分、全面的考虑。

(二)三个新问题

1、责任意识淡化问题。实施绩效工资以来,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对自己的“利”和“权”主张的较多,而对自己的“责任”,一些教师则要靠学校领导要求、督促和检查。再加上教师绩效考核的复杂性、和所谓的“民主性”等造成了农村基层学校领导“权威的缺失”,因此,也就出现了上面提到的“按劳付酬”、“无酬不劳”等责任意识淡化的问题。

2、“绩效”考核“死角”问题。尽管各基层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方案、细则订得都很具体,但还是有考虑不到的“死角”。譬如:艺体科教师和工勤人员的绩效考核问题。目前,农村基层学校艺体科教师和工勤人员不同于科任教师,因为这一部分教师和职工没有教学质量的考核,因而,绩效工资远远低于科任教师水平。对艺体科教师和工勤人员绩效考核的“死角”,是农村基层学校健康发展的暗礁。

3、教学“绩效”很难“量化”问题。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特别指出,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然而,通过调查本人发现:教师绩效本身缺乏相对客观的评定标准,几乎“无尺可量”。教育不同于其他工作,“绩效”不能够马上体现出来,而且教育工作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所以要评定绩效,最后还是只能与学生考试分数、升学率等挂钩。而这又

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是教育部明令禁止的。

(三)四对“新”矛盾。

1、既定《方案》与“额外”工作的矛盾。

尽管各基层学校都制定了《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与《考核细则》,但总会有考虑不到的“细节”和新增的“额外”工作,而且这些临时性新增工作,往往要求严、时间紧,甚至需要教师搭上自己的业余时间。而这些“额外”工作不仅《方案》、《细则》未曾涉及,而且不宜、不便纳入绩效考核,因为它仅仅涉及到个别教师。如果这对矛盾处理不好,影响学校工作只是迟早的事。

2、领导权威与民主监督的矛盾。

农村基层学校制定的《方案》与《细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民主的成分,也实施了民主监督机制,但最后都得由领导们集中定夺。这里所谓的“民主”其实也包含着复杂的人为因素,不可能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都能从工作、大局、事业的高度实施监督与评价,光就农村基层学校时时事事讲“民主监督”,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领导们在利益这个问题上,是不愿意让自己吃亏的。通过本校两年绩效考核的情况来看,领导们的绩效工资普遍比一线教师高出许多,有的甚至多出两三千。这一矛盾在实施绩效工资后显得尤为突出。

3、“物质”刺激与精神激励的矛盾。

一段时间以来,主管部门把实施绩效工资,作为激励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主要“抓手”,而精神激励则逐渐被人淡忘。调查发现:其实“物质刺激”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和短暂的。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的激励作用对多数人来说,则更为久远。因此,这对矛盾仍然是需要兼顾两面,而不可偏废其一的。

4、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

调查发现:实施绩效工资以来,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对个人利益的维权意识

不断增强,而对于学校整体的利益却关注不够。譬如:教师缺课、代课一事。在以往,如果有科任教师缺课,班主任会义不容辞地“顶上去”,现在,则不仅需要领导安排,甚至出现“讨价还价”的现象。这固然有回避“责任事故”的考虑,但也怕自己“劳而无获”的“反思”。无论怎么讲,这些都是无视集体利益,只顾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思想在作怪。从长远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矛盾”整体。说它“新”,主要是这对矛盾在实施绩效工资后显得更尖锐了。

四、意见和建议。

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实施绩效工资近两年来,虽然教师工资整体水平、社会羡慕程度大幅提升,但是,在农村基层学校却没能取得预期的激励作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更是需要正视和妥善处理的。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处理不好,绩效工资就会“胎死腹中”,影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那么,实施绩效工资的真正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唯有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唯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对于实施绩效工资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态度。

1、深入学习领会《指导意见》的精神实质。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打破大锅饭,奖勤罚懒。

2、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实施绩效工资并非“万能”,农村基层学校仍要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提倡奉献精神,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反对拜金主义。

3、联系农村基层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实施绩效工资必须联系农

村基层学校的实际,联系农村教师的觉悟程度与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完善绩效工资制度与考核细则,并做到通盘考虑、不留死角。确保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分配原则的落实,同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拉开“绩效差距”。真正做到“把好的政策落实好”,以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4、实行民主监督管理下的“校长负责制”。农村基层学校要选聘、培训合格校长,适度放权,真正实现有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校长负责制”。

5、改革教师聘任、管理体制。引进社会“源头活水”,实现“评、聘”尽早分离,让教师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走向真正的“专业化”。

2011-9-23 6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1

关于昌吉市硫磺沟镇中心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教师实施绩效工资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如何把好事

办好。由于绩效工资数量较大,而且直接牵涉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所以,要想做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满意,是根本不可能的。为了能更好地在学校实施绩效工资,让它真正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让教育事业这棵“大树”长盛不衰,针对农村基层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进行了近半年的调查与思考。

从2009年1月1日起,由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正式施行。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它对于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意义重大,是党和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近两年,随着绩效工资制度的逐步落实,教师的工资整体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逐步成为现实。从百姓的街谈巷议看,羡慕教师职业的人比比皆是;从近两年“高等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的居高不下,也可佐证这一政策成功的导向作用。

然而,由于教育这一行业的特殊性,也由于绩效工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某些偏差,绩效工资制度在教育行业内部,特别是在农村基层学校,并未完全取得预期的激励效果。它所引发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使得“一边吃肉,一边骂娘”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教师群体中。下面,是对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调查与思考。

一、调查对象。

硫磺沟镇中心学校是一所普通的乡镇小学。全校共有7个教学班,216名学生。全校共有教职工29人,其中有党员12人,年龄在20-30岁的6人,31—

140岁的4人,40岁以上的19人。

二、调查过程。

这次调查采取了座谈和问卷相结合的形式。一是通过拉家常的形式,就教师对绩效工资关注的话题展开讨论,气氛热烈,畅所欲言;二是对每一位教师下发调查问卷,就绩效工资的比例、考核指标、差距大小、发放形式等设计选项,收集分析;三是通过书面征求了部分老中青教师的意见。

三、调查结果。

尽管绩效工资制度在农村基层学校操作上比较复杂,效果上也不尽人意,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与导向作用,但“绩效”概念却已深入人心。正是由于“观念先行”与“制度滞后”的碰撞,也使得学校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将其概括为:一种新情况、两个新问题、三对新矛盾。

(一)一种新情况。

由于“绩效”观念的“萌动”,带来了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具体表现在教师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对于能够给自己带来“高绩效”的岗位(如班主任、“三长”等)竞争较为激烈,而对于那些不能带来“高绩效”,或《绩效考核细则》未涉及的“额外工作”,以及那些不宜、不便进行绩效考核的工作则“相对消极”甚至“懈怠”。教师关注自身利益是无可厚非,如果制度健全、引领得当,这或许能成为开发教师潜能的重要杠杆。但是,由于实施绩效工资以来的现实情况,农村基层学校教师中甚至出现了“按酬付劳”、“无酬不劳”的现象。当然,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社会和人类进步的表现,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大趋势。但是,对于制度尚不健全、管理尚不规范、资金尚很缺乏的农村基层学校来讲,这种“觉醒”无疑是把“双刃剑”,需要学校在绩效考核方案的修订,以及实绩考核与评价过程中,予以高度关注,加以充分、全面的考虑。

(二)两个新问题

1、责任意识淡化问题。实施绩效工资以来,学校教师对自己的“利”和“权”主张的较多,而对自己的“责任”,一些教师则要靠学校领导要求、督促和检查。再加上教师绩效考核的复杂性、和所谓的“民主性”等造成了学校领导“权威的缺失”,因此,也就出现了上面提到的“按劳付酬”、“无酬不劳”等责任意识淡化的问题。

2、教学“绩效”很难“量化”问题。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特别指出,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教师绩效本身缺乏相对客观的评定标准,几乎“无尺可量”。教育不同于其他工作,“绩效”不能够马上体现出来,而且教育工作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所以要评定绩效,最后还是只能与学生考试分数等挂钩。而这又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是教育部明令禁止的。

(三)三对“新”矛盾。

1、既定《方案》与“额外”工作的矛盾。

尽管各基层学校都制定了《绩效工资实施方案》与《考核细则》,但总会有考虑不到的“细节”和新增的“额外”工作,而且这些临时性新增工作,往往要求严、时间紧,甚至需要教师搭上自己的业余时间。而这些“额外”工作不仅《方案》、《细则》未曾涉及,而且不宜、不便纳入绩效考核,因为它仅仅涉及到个别教师。如果这对矛盾处理不好,影响学校工作只是迟早的事。

2“物质”刺激与精神激励的矛盾。

一段时间以来,主管部门把实施绩效工资,作为激励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主要“抓手”,而精神激励则逐渐被人淡忘。调查发现:其实“物质刺激”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和短暂的。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的激励作用对多数人来说,则更为久远。因此,这对矛盾仍然是需要兼顾两面,而不可偏废其一的。

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

调查发现:实施绩效工资以来,农村基层学校教师对个人利益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对于学校整体的利益却关注不够。譬如:教师缺课、代课一事。在以往,如果有科任教师缺课,班主任会义不容辞地“顶上去”,现在,则不仅需要领导安排,甚至出现“讨价还价”的现象。这固然有回避“责任事故”的考虑,但也怕自己“劳而无获”的“反思”。无论怎么讲,这些都是无视集体利益,只顾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思想在作怪。从长远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矛盾”整体。说它“新”,主要是这对矛盾在实施绩效工资后显得更尖锐了。

四、意见和建议。

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实施绩效工资近两年来,虽然教师工资整体水平、社会羡慕程度大幅提升,但是,在农村基层学校却没能取得预期的激励作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更是需要正视和妥善处理的。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处理不好,绩效工资就会“胎死腹中”,影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那么,实施绩效工资的真正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唯有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唯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对于实施绩效工资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态度。

1、深入学习领会《指导意见》的精神实质。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

斜,打破大锅饭,奖勤罚懒。

2、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实施绩效工资并非“万能”,农村基层学校仍要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提倡奉献精神,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反对拜金主义。

3、联系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实施绩效工资必须联系学校的实际,联系农村教师的觉悟程度与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完善绩效工资制度与考核细则,并做到通盘考虑、不留死角。确保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分配原则的落实,同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拉开“绩效差距”。真正做到“把好的政策落实好”,以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昌吉市硫磺沟镇中心学校工会

2012-10-25

下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情况调查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情况调查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