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分析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分析
作者:欧凤阁
摘要: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部分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和城市地区在教育各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等,已经威胁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演变历程的回顾及其对政策的内容、价值和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以便为政策的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提供政策调整的参考。
关键词:免费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分析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部分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和城市地区在受教育权、资源分配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呈现严重的两级分化趋势,这种教育不平等已威胁到社会稳定和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鉴于上述原因,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政府努力确保让所有的儿童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教育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以保证儿童的受教育权力,并且下拨巨款以改善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1]。我国2007年在农村地区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并于2008年免除城市义务教育的学杂费 ,这些举措将会对义务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2]。本文就农村免费义务教育项目的内容、价值和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为政策的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提供政策调整的参考。
一、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文本的演变[3]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随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对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
2005年11月10日,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确定了‚农村优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原则,首次明确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免费教科书和住宿生活补助,力争到 1
2010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1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05年11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EFA)高层会议上表示,‚从明年开始,中国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学杂费。‛将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又提前了两年。2005年月26日,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召开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两年全部免除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除直辖市之外,按财务状况分省确定。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全额承担,东部地区由地方自行承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地方承担。‛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修订的《新义务教育法》第2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第44条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人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至此,国家层面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出台并经过了政策合法化的程序,目前已经进入付诸实施的环节。
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内容分析
分析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内容可以看出,我国义务教育的免费范围包括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费、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宣布实行法定义务教育的170多个国家中免交杂费的有160多个国家;免书本费的有40到50个国家;有的国家还免校服费、校车费、午餐费、医疗费(包括心理医疗费)等[4]。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应该逐步扩大免费范围,真正实现作为公共产品的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属性。
以前我国没有明确规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担义务教育经费项目和比例,使各级
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方面责任模糊,无法可依,甚至相互推诿,造成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项目、按比例的分担机制,明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分担责任。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范围和步骤,与国家经济实力紧密相关,当一个国家财政能力不可能承担全国范围的免费义务教育时,通常从经济落后的处境不利地区开始,遵循社会贫弱阶层优先、初等教育优先的原则,免费往往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5]。
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趋势和财政收入水平的基础出发,免费义务教育也只能逐步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国免费义务教育政策顺应国际社会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策略,采取分年度、分地区推进的渐进步骤,避免出现教育资源骤然紧张,教育承担压力增大的新问题,使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具有可行性。
三、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
中国存在城乡两大利益集团,义务教育政策的城市偏向是代表城市利益压力集团的利益保护决策在教育上的反映。长期以来,国家采取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扭曲了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其结果是国家的责任被转嫁在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身上,不仅使农村义务教育公共产品的属性发生了变异,也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短缺,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失衡,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存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教育政策如何处理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关系,尤其是如何对待教育弱势群体,反映着教育政策对教育平等理念的理解和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如果教育政策不能全面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如果弱势群体因现实的不平等受到损害而不进行有效的补偿,就会削弱教育政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我国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采取了‚农村优先城市‛原则,对教育弱势群体进行了扶持和倾斜。‚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内容体现了‚弱势补偿‛价值取向,彰显出一种强烈的教育平等的政策导向。
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
1、关于乱收费问题
教育乱收费,有违国家政策。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对于违反乱收费行为严格查处;另一方面,关键还要调整分配制度,合理解决部门、行业之间分配不公的问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由政府统一发放,取消各单位自行解决工
资奖金福利的权力。学校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入不得用于发放奖金福利等。学校的工资福利奖金有了保障,且与其他公职人员持平或略高,就去掉了乱收费的原动力。
2、提高农户对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认知水平
农户作为政策对象,应加大对其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等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应发挥基层干部的作用,利用他们和农户的关系对农户进行及时地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农户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增强农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在遇到问题是能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能通过合法途径积极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对政策有效实施起到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3、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
实施新政策,办好农村义务教育,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其一,要根据国家财力状况,不断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其二,要从财政上确保教师津补贴的发放;其三,依法做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地方各级政府用于义务教育的资金要全额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单独列项,切实到位,便于人大的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其四,强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五,加强督促检查,各级政府和教育、财政、物价、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建立和完善监督举报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和论监督。加强专门监督,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五、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意义[7]
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实行农村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由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将为社会主义的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减轻农民教育负担,首先要免除农民子女缴纳的学杂费。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是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所作出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也是继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科学、合理配臵义务教育资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是党中央利国利民的重大决策。要把中央的政策目标化成现实 把好事办好,必须通过扎实有效的政策执行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义务教育定会实现均衡发展快速发展的目标[8]。
参考文献:
[1]丁克贤.免费义务教育项目实施的现状及政策效应分析.决策咨询.2008(9):8-14.[2]王建梁,许晓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马拉维和加纳的影响初探.教育与经济.2009
(1):58-62.[3]贾晓静.张学仁,马爱丽.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改革.2007(4):1-6.[4]秦晓文.国际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教育科学研究,2006(9).[5]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0-328.[6]尤婧.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法制与社会.2008(7).[7]汪厚旬.农村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之政策及意义.经营管理者.2008.[8]杨润勇.‚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思考与建议.决策参考.2006(5).附录:农村义务教育政策
一、免除学杂费
2007年春季起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只收取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学校除向自愿住校学生收取寄宿费和自愿在校就餐学生收取伙食(搭餐)费外,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强行向学生收取其他费用。
二、免除贫困家庭学生教科书费
从2005年起每年按实际征订教科书价格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书费。
三、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
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困家庭学生每人每年补贴寄宿生生活费200元。
(一)可享受免除课本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学生有: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
2、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的家庭子女;
3、父母患有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
4、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5、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
6、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
7、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严重困难的学生;
8、政策规定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
(二)农村贫困学生申报补助程序:
1、学生申请;
2、村组证实;
3、学校审批并公示;
4、报县教育局备案。
四、实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特困生扶助政策
(一)补助标准:
从2006年秋季起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按在校学生的10%实施特困生补助,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从2007年秋季起,国家助学金资助所有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国家资助两年,第三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二)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特困生申报补助程序:
1、学生申请;
2、村(居)委签字证明;
3、学校审核并公示;
4、报县国家助学金评审小组备案。
第二篇: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行与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很快,我国保障机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改革和发展的时期,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既面临机遇同时也接受着挑战,如果能够更好地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就能更好地解决中国教育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本文阐述了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阐明了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经费
教育改革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保障力度,通过乡村教师工资上划,县级财政统发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过程、义务教育阶段免收书本费、学杂费等重大举措的实施,对稳定教师队伍、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确保农村中小学入学率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投入机制不完善、经费保障责任不明、财政体制不尽合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促使农村义务教育走出低谷,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各级、各部门乃至整个中华民族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国家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出台以来,
第三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以鹿寨县农村学校为例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的背景
近年来义务教育学校阶段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教师行业中的师道尊严没有引起社会、学生和家长的重视。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而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而言,生理需求和尊重需求都是奢望,那自我实现需求就更加遥不可及,这更导致了教师流出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教师流出的问题尤为明显。为了遏制这种情况的恶化,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鼓励现有教师长期从教,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2008年12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上审议并原则上通过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2009年起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开始全面实施绩效工资政策,绩效工资改革才真正落到实处。
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与之前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两个意见为教师的绩效工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由于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地方性政策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了解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以来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提供依据,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本课题对鹿寨县的3所学校做了调研。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的现状
这次调研的方法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这三所学校里包括两所初中和一所小学,其中小学是鹿寨县的一所乡镇小学,初中是乡镇初中和县级初中。本次调研总共发放问卷130份,有效回收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为86%。其中,男教师占39.29%,女教师占60.71%;高级职称占9.82%,中级职称占74.11%,初级职称15.18%,无职称占0.89%。本问卷取得的数据是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平台统计分析得来,综合问卷所得的调查结果如下。
1、教师对绩效工资政策的态度
本调查中,对于是否了解绩效工资制度的问题,有47.32%的被调查者不太了解绩效工资制度,很想了解但没有途径了解的占12.5%,没有关注绩效工资制度的也占了2.68%,而所有的被调查者中,了解绩效工资的只有37.5%。有63.39%的人认为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有利于教师的管理,而选择其他答案的调查者分别占了28.57%,35.71%和34.82%。
对于奖励性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比例问题,76.79%的被调查者认为30%这一比例比较合理的,而选择奖励性工资占工资总量70%和50%的均占9.82%,100%的只有3.57%。
2、教师工资收入变动情况
对于实施绩效工资后工资的变化问题,70.54%的人选择了工资比没有实施绩效工资时减少了,大致持平的占25.89%,只有3.57%的人认为工资有所增加。
3、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情况
教师绩效工资的考核,是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和依据,各学校都要依据上级传达的指导性文件制定本校的考核方案。绩效工资由两部分组成,即基础性工资和奖励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的70%,具体项目和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人事、财政、教育部门确定,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在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方面,并在考核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占教师工资的30%。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绩效工资中设立班主任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的现状研究——基于对27个省77个县279所学校的调查
赵宏斌 惠祥凤 傅乘波: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31卷(2011年)第10期 第24-27页)
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认为最主要的考核指标是教学成绩、承担班主任、考勤、教学工作量、获奖,分别有78.57%、77.68%、69.64%和66.07%、61.61%的人选择。对于学校绩效考核的评价者构成,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和同事是三大主题,分别有95.54%,40.18%和13.39%的参与者选择。
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存在的问题
1、绩效工资制度落实仍存在较大的困难和阻力。要使得绩效工资制度能顺利的推行,教师的满意度是最重要的,只有解决了教师对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不满和抵制,绩效工资制度才能得到深入发展。根据本次调查表明,约有80%的教师对国家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是比较欢迎的,但是真正落到地方,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是对于奖励性工资发放存在不满,绩效工资包括基础性工资和奖励性工资,各占70%和30%,奖励性工资是暂停发放的。很多教师认为,既然叫绩效工资,那就工资的一部分,为什么要拿出来搞绩效考核浮动,这相当于把我口袋里的钱拿出来发给别人,就是在抢我的钱,我是肯定不愿意的。要搞绩效评价也可以,该给我的工资先给我,学校再另想办法筹钱。(《绩效工资,我有话说》邱三和
湖北教育 2010年第1期)其次是绩效工资向资历老、教龄长的老教师倾斜。调查显示,中低职称与高级职称的教师工资差别较大,教龄越长工资也越高,而在一线工作的多是初级和中级职称的年轻教师,高级职称的教师一般都是领导或是快退休的老教师,这使得许多年轻教师产生不满情绪。问卷中最后一题是主观题,绝大多数教师反映的是绩效工资不公平,绩效工资成为领导的“官效工资”。
2、绩效工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第四篇: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演变与效果分析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演变与效果分析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2005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通过的,并形成后来的二十字方针,农村义务教育是实现乡风文明的必要条件。因此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最重要、最基础方面,其发展好坏与新农村建设成败息息相关,从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分析其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看农村义务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的重要意义及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教育公平中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演变;参考价值
1978年一声春雷巨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人民的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自此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现在,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体系,“两免一补”真正落实,即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农庭困难学生享受寄宿补助生活费。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国家“两基”攻坚计划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肓基本完成。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历程,借鉴得与失,总结取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未来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提供积极参考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落实党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和“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i]的历史性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价值,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根据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进程、改革的深度,从1979到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3年为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推进阶段,第二阶段1994-2005年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深入阶段,最后一阶段为2006年至今为农村全面义务教育新阶段。
一、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推进阶段(1979-1993)
(一)主要内容和特点
1、管理体制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村的义务教育改革亦在其中,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亦由计划变为以民为主: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由地方负责分组管理的财政体制,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同进提出谁办学谁掏钱,但并未对各级政府作出具体规定。到1993年的时候中国教育的发展纲要写到要继续完善分组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只是明确了发展方向,仍没有具体的责任分工。
2、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及投入
这一时期的农村教育改革把教育资源向重点地区集中,加之以民为主的办学体制其政府的投入在农村偏远地区远远不足,教育经费也无法得到充分保证。沿着以往建设重点中小学为考大学的思路,经费偏向于重点小学,偏远地区的学校被大量削减或合并。199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细则进一步把以地方为主负担教育经费的特征加以明确。
3、教育质量和教材
受历史和政策影响,这一时期农村老师质量和教学质量总体上比较差;教材全国统一性程度高、更新速度较慢、比较程式化,但由于一直沿用,所以有教师们有较深刻的教学实践经验,同学们则在不同级别间有共同的话题。曾于1966-1976年下乡的教育人才和教育基金,因发展重点为考大学准备的中小学而转移到城市。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若干决定,提出要基本普及小学教育。
4、基础设施
教学楼,教学器材除了重点中小学有较大改善外,其他变化不大。198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等部门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农村中小学建
设投资,以乡、村自筹建设为主。当地人民政府有困难的地方,酌情予以补助。各地方政府缺乏资金,转向民间筹资,全国范围内新建校舍较少,但呐喊声越来越强烈。
(二)政策出台原因
从1979年到1993年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政策的出台,其一是为了适应历史环境的需要,新的历史时期到来改变过去的历史原因造成基础教育落后包括教学质量差、学习氛围不浓厚,因此1980年是中共中央强调发展基础教育。其二是适应改革开放大的背景潮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下各项事业都需要支持经济的发展,人才作为其基础作用,基础教育不可忽视,这一时期中央特别重视发展为考大学作准备的重点中小学,虽然造成一定的偏差。其三教育自己的特点决定其要改革,教育具有其社会的属性,每一个公民都需要有受教育的权力也即是发展自己的权力,宪法规定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
(三)政策产生效果
1、就学率
由于经验和考虑不足,这一时期政策出台与整体发展环境不相协调,就学率反而下降。其一是政府投入不足,造成偏远地区义务教育畸形发展,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和学校为了教学的正常运转,在投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转向学生收取过重的学费。学费偏高,许多人读不起书。其二是经济形势变化太快,改革开放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城乡之间收入也逐步扩大,农民为摆脱贫困,开始进城务工,而城市正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刺激了进城务工的农民,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读书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方式,失学率由原来的4.8%上升到7.3%。其三是因非重点中学投入不足,造成教学质量较差,升学率下降,1977年的升学率为90.8%到1982年只有62.6%,因而失义务教育就学率也下降[ii],其中1987-1993年全国县乡小学的在校生人数由1168万人减少到10903万人,同比减少6.7%;中学生在校人数由3568万人减少到3393万人,同比减少4.9%[iii]。
2、教育质量
重视课堂教学、重视教师的中心作用、重视书本知识传授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抓双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但对教育质量在发展方向上比较重视和关注: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1985年5月,我国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三个面向”为指针,阐述了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框架,同时指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教育主张和宗旨。1993年2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使邓小平同志的关于“三个面向”的教育战略思想得以进一步落实,确立了新时期乃至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内容和步骤,其所贯串的思想仍然是以“三个面向”为指导的素质教育思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3、均衡性发展
政策不均衡,对重点中小学校特别是对为考大学作准备的中小学校在资金、人才、教学设备设施方面都有较大的倾斜。地域不均衡开始扩大,东、中、西经济水平发展越来越不平衡,经济对人才的诱惑势不可挡,加之以民为主的教育投资方式使不发达地区限入困境。有学者认为:对不发达地区给予较少或不予资助的做法实际上是实行变相的对发达地区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发达地区吸纳的高素质人才,其义务教育的培养成本来自于欠发达和落后地区。因此,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教育成本分担原则,将本应给予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转向非发达地区也是合理的。
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深入阶段(1993-2005)
(一)主要内容和特点
1、管理体制上
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为主,并走向成熟。国家为了挽回重心过低而造成的损失,明确农村县级政府经费统筹管理权,并且加大了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iv]。
2、教育经费上收费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及投入
1994年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指出:县级政府在组织义务教育方面负有主要责任,包括统筹经费,调配和管理中小学校长、教师;乡镇负责义务教育的具体工作,包括征收教育附加费、筹措初中基建费;村负责小学基建费。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在03年农村税费改革前基本上采取了“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办学模式,作为义务教育部分的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费用实际上是由农民来承担。农村税费改革后,明确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体制,保证了教师工资的发放,但由于县乡财政的普遍困难,教师工资部分占据了财政支出的相当部分,普遍在50%以上,财政投入严重满足不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
(二)政策出台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和国家税费政策不断变化是造成这一时候农村义务教育不断发展改变的重要原因。继东南沿海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及扶持政策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GDP连年增长保持在10%以上,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逐步加大。由于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产值分别超过第一产业,并且比重越来越大。城乡差距扩大,税费改革进一步一进行,先是农村税收支持城市逐步转向减轻税费甚至免除税费支持农村。
(三)政策产生效果
1、就学率
就学率波动起伏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并认为教育是未来的希望所在,积极送孩子上学。但另一方面因投入较高,税费较重,贫困地区读不起书的依然较多,通过社会途径的社会募捐虽然起了很多作用,像希望工程等,但仍不是釜底抽薪的做法。尽管政府通过各种努力,规范管理制度,改革税费制度。如:1995年8月,国家教委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各地应当针对农村教育附加费征收、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法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附加费的征管办法,加强管理,切实做到足额征收,并保证主要用于义务教育,不得挪作他用[v];从2001年开始税费改革,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三取消”是指取消乡统筹和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vi];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两基”仍然没有办法达到90%。农村中小学就学率也只有90%多一点。
2、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颇受非议,并认为这一时间期教育教育不符合发展要求,素质教育被轰轰烈烈地推上台。1999年2月,国务院批转实施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更是在突出位置再次重申关于“素质教育”的思想,其第一部分,以“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为标题,强调“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其主题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又是在此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浪潮,又在我国形成。又过了一年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布,再次强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在中小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拉开了素质教育从典型示范转向整
体推进和制度创新的序幕。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了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2001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vii]。
3、均衡性发展
教育投入在经济总量中分配不均衡,我国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仅为2.82%,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低于最不发达国家水平[viii]。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严重失衡。其一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及不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和占有的非均衡性[ix]。有限的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投向城镇,城乡差别较大,且有扩大的趋势。1993年,我国城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941.7元,农村为472.8元。差距分别为2倍。1999年,两者的差距都扩大到3.1倍,1999年全国教育经费支出和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构成为例,在全国5721.57万在校初中生中,农村学校的比重是57.2%,而教育经费支出占初级中学总经费支出的47.8%;全国初中学生均教育费支出(含城镇和农村)为1102.50元,其中城镇为1423.85元,农村为861.64元,农村初中生人均支出仅为城镇初中生人均支出60.5%;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378.72元,其中城镇为515.27,农村为310.58元,农村生均支出为城镇的60.3%[x]。其二,高等学校与义务教育投入的非均衡性。目前,中国义务教育在校生占各类在校生总数近80%,而经费投入却不足60%,其中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低于30%.国家教育教育投资过于向高等教育倾斜,义务教育投资比例相对偏低。其三,国家与农民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比重失衡。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有的学者指出,在中国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中,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所占比重维持在50%-60%之间,其它40%-50%来源于集资、摊派、教育费附加及捐款和学杂费等11。
4、基础设施
改革开放以来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仍然是以民为主。在没有税费改革前,教育部门向学生收取教育附加费等税费,税费改革后跃然有一程度的减轻,但政府的投资并没有增加,义务教育开支仍旧依靠收费和筹资,甚至借债。因此,学校为了缓和矛盾,积极向社会筹资。口号十分响亮,比如:集资建校合理合法,为官一任 兴教一方。1991年以来希望工程行动,向社会各界捐资,在为校舍建设和其他配套设施建设上取得一定成绩。
5、经费保障
以县为主的体质,在政府挑大头的作用下,向农民征收各种税费,向社会集资是这一时期经费的主要来源。从1995年到1999年的5年间,全国义务教育总投入6944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3713亿元(不含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数额),教育费附加965亿元,农村捐集资经费达到596亿元,杂费631亿元,其他1039亿元。一些地方教育经费仍入不敷出,各地普遍出现举债办学、拖欠教师工资,以及向农民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等现象,这成为加重农民负担的重要根源12。
三、农村全面义务教育新阶段(2006年至今)
(一)主要内容和特点
1、管理体制上
2006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规定核心在于强调教育公平,明确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基本内容,即由国务院和地主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13。两免一补(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及对其中的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在全国全面推开。
2、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及投入
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由国家负担,地政府配套,省、自治区、直轄市负责统筹。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规定分项目、按比例负担。2007年7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财 [2007]10号)规定:针对义务教育经费机制改革存在的问题,要求进一步严格规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行为,禁止各种变相收费;要求进一步细化农村中小学预算工作;要求确保“一补”政策落实到位;要求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合理收入,要求积极做好“普九”债务清理化解工作14。2006年,提前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了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给农民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使得农民有更多的经济能力偏向教育。
3、教育质量
各种声音此起彼伏,素质教育在农村开始发展。国家努力为农村义务教育创造条件,配备教师先后采取措施有:专业师范类、高校定向招培、青年志愿者、三支一扶等,教师水平改善较大。到2009年秋季,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新课程,各省份基本上进入新课程。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又规定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教师,开足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课程改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核心和关键作用,带动了基础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考试评价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整体推进。各地注重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开展阳光体育,增进学生体质,加强美育熏陶,塑造高尚情操,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局面逐渐形成,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正在形成,中小学素质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15。
(二)政策出台原因
经济形态已经发展到工业化时期,新农村建设是历史的必然,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亦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工业化时期已经达到也必然要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所以国家对三农采取“少取”“放活”“多予”的方针,新农村建设走到历史的前沿,自然让人民群众特别是一直奉献的农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国家有财力对义务教育承担起责任,农村义务教育亦真正地进行全面义务教育,即不收学费、杂费。
(三)政策产生效果
1、就学率
农村中小学就学率基本实现预期目标,九年义务教育达到95%以上。由于义务教育的实现以及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使得因穷困和外出农民工子女有条件读书,打破了因无钱读不起书和城乡差别的义务教育。
2、均衡性发展
均衡发展是这一时期取得义务教育的突出成就。表现在:其一是城乡格局下的因户籍制度造成异地就学难问题得到解决;其二是农村内部教育条件不均衡问题——因无钱读不起书亦有所缓解。
3、基础设施
校舍建设基本满足中小学生的需求,主要是对旧房屋的修缮,以及危房改建上。在税费改革前,学校发动各级力量:政府、社会、特别是向农民征收教育附加费等,校舍基本到达小学各村覆盖,初中各乡镇覆盖。税费改革后,不再向农民征收各种税费,但政府加强投资力量,社会也越来越重视对学校的支持,旧房修缮,危房改造基本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
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
[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年鉴1977-1982
[3]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78-1993年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1993年
[4] 孔祥智编著、崛起与超越——中国农村改革过程及内在机理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资料来源:国家教委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教策[1995]5号)
[6] 摘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2859.htm?fr=ala0_1
[7]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 王善迈、袁连生主编:《2001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 张谋贵:“农村税费改革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深层分析”,《中国研究》2002年第12期。
[10] 教育部:《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报》,2003年12月16日。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81。
[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的调查报告,参见杨瑞春:“谁在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南方周末》2002年3月14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
[14] 摘自中国教育和计算机信息网http:///zong_he_778/20070815/t20070815_249069.shtml
[15] 马戎,《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
第四章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中共中央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现了“两基”目标,建立起了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但是在义务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却与经济水平严重失衡,城乡差距尤为显著。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以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改变其弱势地位,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为此应建立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4.1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不足。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自我国实施义务教育以来,在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投资比例中,中央政府负担的部分仅为2%,省和地区(包括地级市)的负担部分合计也只有11%,县和县级市的负担为9%,而乡镇则负担了全部的78%。税费改革后,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则意味着乡镇承担的绝大部分要转移到县级财政,但是县域经济的薄弱和分税制改革等使县级财政缺乏稳固而坚实的收入基础。因县级财政客观上无力完全承担投入责任,从而产生抵制情绪,容易使得教育管理成本升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等问题。
目前,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均等化水平极低。转移支付 1
中1/3作为税收返还,各地税收返还数额取决于向中央缴纳税收的数量,不取决于各个辖区人口、支出需求等因素。在转移支付的另一部分直接补助中,中央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安排的专项转移支付不但额度小,而且挤占、截留、挪用时常发生,这种直接转移支付多具有临时性、应急性特点,缺乏制度保障。
4.2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及各地教育资源占有的差别是城乡与
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表现。
由于中央投入不足,教育投入的过分地方化,不可避免导致各地区教育投入的不平衡。一方面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政府间财政收入及筹资能力的差别,进而也造成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公共财政的投入的差别;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及多元办学体制下,一些经济和社会发达地区,学校拥有更多的机会吸收民间资金,这也造成民间教育资金的筹措能力和占有水平的差距。同时,长期以来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是以税收返还为主的,富县经济水平高,得到的返还就多;从而加剧了不同地区教育投入的非均衡性,穷县都是农业县,得到的返还就少;结果“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尤其是中西部地方经济相对落后,义务教育主要靠财政支持,但地方财政困难,难以承担和保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也由于社会经济落后,制约着民间资本的教育投入。从而造成与发达地区教育投入及教育资源占有的不平衡。
对农村地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各个农村县、区在教育事业性经费上的投入的差距也主要是因省内差异引起的。小学和初中的预算外事业性经费的地区性差异大于预算内事业性经费的地区性差异。在地方财力相同的情况下,中部“二片”省的县、区对小学教育的投入比西部“三片”省的县、区更依赖于预算外资金。这表明教育投入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但是,从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教育投入不足的相关性依然存在。
4.3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难以优化
农村经济水平发展缓慢,一些地方政府缺乏长远发展眼光,将转移支付的财政资源多用于发展地方经济和增加本地财政收入领域,其结果造成对义务教育投入的不足,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由此一来就不得不面临监督体制失灵的局面,因缺乏有效监督的意识和行动,客观上造成腐败行为滋生等问题。
第五章 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问题的对策。
5.1必须建立、健全现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为了规范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这一制度必须建立在对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作明确合理的划分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要求及其应对措施,要求加快形成“权、责、利”及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新局面。建立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体制的核心是规范中央、省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其基础是确定各县义务教育的最低经费需求和测定各县的财政负担能力,计算义务教育经费供需差额。确定供需差额后,凡是需求大于财政供给能力的县,其差额由上级政府补助。省级政府应根据本省各县(市、区)的财政状况,负责平衡各县(市、区)的义务教育投人水平,由省级财政按均等化原则给予各县(市、区)专项转移支付。中央和省级政府实行分级测算,在县一级义务教育经费差额确定后,再确定省级政府的负担能力;凡是省级政府无力负担义务教育经费差额的,再由中央政府负担平衡全国各省份财政收支状况,给予专项补助。
5.2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力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国家需不断增加转移支付的总量,扩大转移支付的规模,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强设置专项的转移支付方式。例如可设置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专项资金、自然灾害专项资金等,以突出中央地区对弱势地区的特别支持,全
力资助和扶持农村及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5.3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在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法定增长的同时,适当加大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比例。要着力于缩小中小学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应以城市学生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额来确定农村学生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保证教育财政资源的城乡分配的均衡化。拓宽财政支持范围,设立财政专项基金,用于关注和资助弱势群体,保证教育财政资源公平分配。在使用转移支付提供的经费过程中,还应注意各项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尽量合理、科学地进行配置。只有这样,农村地区各个学校的各项费用才有制度上的保证。
5.4健全监督机制,“阳光”转移。
提高转移支付的透明度,不仅有利于提高财政的总体透明度,增强地方财政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可预期性,而且对于转移支付制度本身的规范化也有促进作用。可降低转移支付资金的漏损;促进地方政府合规使用资金,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一是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强化自我约束,规范职能行为。要健全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二是加强政府监督。主要是由各级审计部门对各级财政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审查,确保资金运用到位。三是加强人大和社会的监督。要充分发挥人大财经委员会和预算委员会的监督作用,扩大公开化程度,增强财政转移支付过程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加大老百姓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参与力度,建立自上而下的地方政府责任监督机制,建立
独立的义务教育评枯委员会,实现自下而上的地方政府责任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