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第六章 社区概论

时间:2019-05-14 04:0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第六章 社区概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第六章 社区概论》。

第一篇:社区·第六章 社区概论

第六章

社区概论

第一节

社区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一、社区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一)社区的含义 1.“社区”一词的由来

“社区”的概念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著作。1887年,他在社会学名著《社区与社会》中使用了“社区”一词,从此,“社区”成为社会学中的专用概念,滕尼斯也因此成为社区理论的创建者。滕尼斯认为,社区首先是在血缘、家庭、家族的自然基础上建立的血缘共同体,逐步发展和分离为人们居住在一起的地缘共同体,最后进一步发展为精神共同体。

2.社区的定义

第一次给“社区”定义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Robert Ezra Park)。他认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一个社区不仅仅是人的汇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帕克对社区的定义主要从两个角色讲:一是从功能主义观点出发,认为社区是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二是从地域性观点出发,认为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群体。

我国社区概念最早是由费孝通翻译过来的。他将英文community翻译成“社区”,意在用“社”表示群、群体的意思,用“区”表明一个位置,具有地理上的意义。

社区是社会学中概念最复杂、歧义最多的词之一,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性、出发点和理论依据的不同,对社区可以进行不同的定义,社会学对社区定义有100多种。2000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的辖区”。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我们所讲的社区应该是与整个社会密切相连,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关系密切的社会生活群体或社会生活共同体。在这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生活共同体中,人们具有共同的权利义务、共同的生活空间、共同的精神纽带,感情相依、利益相连、出入相连、守望相助、危困相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把社区规模界定在居民委员会的辖区范围层面。

(二)社区与社会、社区社会组织、行政区划单位的关系 1.社区与社会

滕尼斯认为“社区”是人与人“自然的”、“本质的”和“有机的”连接,依靠情感纽带,彼此之间亲密无间、相互认同,沉浸在共同的世界之中,其典型是母子、夫妻、兄弟姐妹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进一步地扩展,在邻里、朋友以及宗教信徒之间也会存在类似的联系;“社会”的联系则是“人为的”目的性的连接,人与人只是通过契约来达成彼此之间的交往,市场交换关系和都市生活便是典型的社会联系。

两者的区别具体表现为:其一,在空间地域、组织范围角度,社区比社会小,社区的地域范围比社会小,更具体,社区是个人与社会相连接的桥梁或纽带,社区成员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其二,在成员关系角度,社区比社会更具凝聚力,同一社区的居民普遍具有共同归属感,具有共同的目标,相互间的关系较一般社会成员间更加亲密,甚至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其三,在社会功能上,社区比社会的功能更加具体和专门化,社区更加接近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则更多执行国家的功能,在功能方面更接近于国家。

在对两者的区别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社区与社会关系非常密切,以至于有人将社区等同于社会,或者说社区是社会的一部分。这种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其一,社区是社会的一部分,社区所拥有的人口、地域和设施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其二,社区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社区内部人口、地域等具体因素的多少和大小决定了其内部关系的复杂程度。社会不是社区的简单相加,社区也不能反映出社会的整个内涵,但是整个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体系,社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社区中的关系可能有社会的特点,而社会中的关系也可能在社区中得以反映。2.社区与社区社会组织

社区是按照地域来划分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生活在一个社区的居民由于其频繁的交往而产生共同体的意识,并同时产生比较稳固的社会关系。在社区共同体意识和较为稳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会产生出一定的组织形态,并且需要一定的组织去发挥社区功能,维系社区关系以及推动社区发展。

社会组织在社会学中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社区社会组织是指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成员,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为目的,由居民自发成立并自觉参与,以公益或共益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形态。其基本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1)组织成员主要是本社区的居民;(2)活动区间通常只限于本社区范围内;

(3)基于社区居民的内在需要建构起来,因此具有较强活力;(4)组织成员自由进入、退出,组织结构较为松散。

由此看出,伴随着社区从传统向现代的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始终承担着完善社区功能、维系社区关系的职责。传统农业社区中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比较简单,所需要的服务一般通过家庭、家族和邻里就可以满足,社区社会组织表现为广义的社会组织;进入工业化社会,社区人员构成、经济活动类型、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日趋复杂化,一般性的家庭和邻里无法满足社区管理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对社区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逐步就形成了各种社区组织,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个组织体系,在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社区与行政区划单位

社区与行政区划单位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社区属于社会学范畴,强调依靠血缘、地缘关系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而行政区划单位属于政治学范畴,强调依靠行政力量法定形成的用以实现各种职能的政权机构。两者的区别非常清晰。

由于行政区划的划分要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因此,行政区划单位在一定范围内与社区出现了交叉,出现了基层法定社区,即在自然性社区的基础上,出于社会管理的需要而建立的共同体,具有明确的社区边界和法定的社区组织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党组织、居委会等。这些法定社区是为了实施行政管理而人为划定的,有明确的界限,并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自然社区相对提出。

(三)现代社区的特征 通过对社区与社会、社区社会组织、行政区划单位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出社区含义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传统社会的社区相比,现代社区具有这样的特征:

1.社区是一个“小社会”

从社区与社会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一个成熟的社区不仅包括一定的人口、一定的地域、一定的产生生活设施、一定的社区群体意识和一定的社区文化等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而且包含人们的多种社会关系、多种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多种社会活动,有着完整的组织机构和自己的运行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具备一定功能的完整的“小社会”。

2.社区是人类活动的承载体

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社区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社交活动的处所,也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人类社会生活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社区这一地域空间内进行的。

3.社区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社区居民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文化现象,它受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社区文化是社区与社区之间相互区别的关键。社区是社区文化的生产地、生存地和传播地,社区文化无不带有本社区特有的烙印。

4.社区具有多种功能

社区是人们生活和交往的基本场所,人们在社区进行生产、生活、交往、娱乐等各种活动,这些都体现了社区所承载的功能。概括起来,社区的主要功能有服务、保障、参与、教育和社会控制等功能。5.社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社区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它的变化是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表现。进入现代社会,社区的变迁速度不断加快,并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步入良性运行阶段,社区环境不断改善,社区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尤其是职能化社区的出现成为社区变迁过程的一个崭新形式。

二、社区的基本要素

(一)人口要素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要素是社区的第一要素。人口是社区发展的承担者,社区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社区的人口要素进行分析,主要从数量、质量、人口结构、分布和流动等方面进行。

社区人口数量是指生活在某一时期社区的人数。人口数量决定了社区社会关系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它既是衡量社会规模的重要标志,又是确定社区层次的重要依据。人口质量是指一定时间、地域和一定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所具有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人口质量既是社会进步的力量和基础,又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和表现。人口结构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社区人口的内部组合状态,如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民族、宗教等方面的情况。社区的人口结构有时间上的规定性,没有具体时间标志的社区人口结构是不存在的。人口分布是指居民及其活动在社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状况,即社区内人口的自然或地理分布情况,包括人口密度大小、距离、互相交往或其他社区相互联系的方式。人口流动是指社区内居民数量的进出和增减,及其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

(二)地域要素

地域是人们从事各项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人们基本的生存空间,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互相作用形成的综合体。不同的地域会形成不同的镜子,反射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地域要素是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相区别的根本之处,社区要求有一定面积的区域,有明确的地域界限。社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包括地势、气候、动植物等,对整个社区的性质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三)组织要素

社区内成员在一起生活,需要有一定的机构来协调人们的行为,这样就产生了社区组织。社区组织保证了社区内人们共同、协调地生活在一起,它也是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社区组织是指社区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以满足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种团体和机构。根据社区内组织的人际关系性质的不同,社区组织科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大类。正式组织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严格的组织制度、体系和运行方式,以及固定的场地、设备、资源等特点,如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中心、银行、学校等;非正式组织具有自然形成、规模较小、组织规范约束力弱、成员间关系紧密和认同感强等特点,如社会合唱团、舞蹈队等。

(四)文化要素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文化反映了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全部,包括社区内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内容。社区文化能使社区成员获得相似的行为或价值观念,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并使社区产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五)心理要素

社区的心理要素是指社区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社区产生的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同社区的不同结构会对社区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人们对生活的社区会产生或自豪或羞耻的情感,这就是社区的归属感;一个人与他人互动,把自己看成是社区的成员并承担一定的义务,这就是社区的认同感,与血缘、地缘、业缘等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紧密相连,使社区居民与社区荣辱与共。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帮助,有助于社区共同行为的产生,使社区共同体的生命得以发展。

(六)物质要素

社区的物质要素主要是指为社区成员生活、活动和发展所提供的一整套相对完备的基本服务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如各种商业设施、文化娱乐中心、医疗卫生机构等。它是保障社区成员生存的必要手段,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第二节

社区的类型和功能

通过对社区进行分类可以明晰不同类型社区的特点,把握不同类型社区的工作规律。通过对社区分类的梳理可以了解为我国社区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分类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区理论。

一、社区的基本类型

(一)按照经济结构、人口密度、社会组织形态等多元标准进行划分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农村和城市的出现都是在进入以农耕和定居为特征的文明社会以后,伴随着非农业劳动人口的出现和壮大,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就开始逐渐分化,工业化革命加速推进了这两种社区的差异,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成为人们居住的最主要的两种方式,两种社区在经济活动、人口、社会组织和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种现象在全世界都带有普遍性,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也成为社区分类中最为重要的类型。

1.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的形成,受自然进化的影响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血缘为纽带的自然起源,即一个农业家族按自然进化过程扩大为一个农村社区;或者由若干独立的农业家庭迁移、组合而形成村落;或者在群体运动的推动下产生一个新社区。

在生产方式上,农村社区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是农村社区的主导产业,即农林牧渔业。在经济活动方式上,农村社区是一家一户分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生产上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生产效率低,季节性强,劳动分工不明晰,社区经济活动简单。

从地域和人口的特征来看,农村社区人们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流动性小,人口的职业结构比较简单,人口结构的同质性强。

从社会组织形态来看,农村社区是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以及长期在一起生活形成的乡亲关系。农村内部的权力结构和社会组织都是建立在家庭体系的基础上,甚至完全以家庭体系的结构来行使社会组织的功能。家庭在生产、生活中既是生产单位,也是消费单位和娱乐单位。农村生活自给自足的特点,使家庭、亲属、邻里在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上作用突出,因此农村社区中家庭、亲属、邻里等初级关系和初级群体非常重要。

从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看,农村社区生产方式简单,生活方式单调,生活节奏缓慢,人们活动的范围较小,交往面较窄,因而获得的信息较少,思想上偏于保守。

2.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出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步的结果。从经济活动方式来看,城市社区以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城市的经济活动特点促进了人口集中,加速了人际间的交流,促进了社会分工,加快了专业化生产、服务行业的发展。

从地域和人口方面来看,城市往往建设在交通要道、军事要塞,或是具有某种丰富自然资源的地方,地貌特点通常是比较平坦且有充足易取的水资源,同时城市之间的地理位置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城市沿交通线成长形成;城市社区人口密度大,人口结构的异质性特点突出。城市人口相对集中,有利于人们的相互交往和服务,有利于人口智力资源的开发,但过于集中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如住房、交通、犯罪等问题。同时,城市社区人口流动性大,生活多样化,限制了人们之间的充分互动与直接接触,人际交往多向而且频繁,因此社会关系趋向表面化、匿名性、短暂性。

从社会组织形态上来看,城市社区由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分工精细,专业化强,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一个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人口稠密,各种组织、机构林立,盛产和生活的社会化需要有规模庞大、内部职能分工和权力分层复杂的科层制管理结构。所以相比之下,城市社区人际关系复杂。

在文化和生活方式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社区中不同职业、阶层、文化背景的人居住在一起,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都呈现出较大差异,使城市社区文化表现为多元化、异质化和现代化的特点。

(二)按照空间特征进行划分 1.法定社区 为了实施行政管理而人为划定的,有明确的界限,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的统治区域和社会群体组织,是国家对于基层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或管理形式,也可称为行政社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政府强大的管理力量是社区和社区发展不可忽视的基本事实,法定社区就是政府管理力量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当然,法定社区的划分也可以自然地域为参照确定,在城市,行政区划就是国家行政的分级管理形式,我国现行城市化社区基本都是按照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法定社区。

2.自然社区

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聚落,是非人为的、人们在长期生活中自然形成、共生共存的社会地理空间。由于自然社区是人们为了谋生自然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规模小,家庭为社会核心单位,人的行为主要受习俗和传统的约束,社区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3.专能社区

是指人们从事某些专门活动而形成于一定地域空间上的聚集区,也可指在社区的多重功能中,某一功能具有主导地位,形成独有的社区特色的社区。按照社区所承担的功能进行划分,如城市中经济特区、文化社区、工业社区、旅游社区等,就是具有或多或少的功能特色的社区。专能社区的划分主要以主导行业从业人数比例为标准。

4.虚拟社区

即出现在互联网时代的非现实社区。它是由有共同需要的社会成员(网民)组成,依托互联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并形成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

虚拟社区提供的功能与现实社区有相似之处:具有新闻传播、社区通信、网络聊天、讨论、投票等功能,进入虚拟社区的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地获得所需的服务,进行个人间的人际互动。虚拟社区具有人际互动的非地域性、匿名性等特征,是人类活动空间扩展的一个飞跃。

(三)按照社区的层次进行划分 1.微型社区(初级社区)

微型社区是指那些人口数量少、地域面积小的自然村或城市居民委员会辖区共同体;初级社区是指那些人口数量较少、地域面积较小的乡镇、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共同体等。

2.中型社区(二级社区)

是指人口数量、地域面积较大的中小城市。3.大型社区(三级社区)

是指人口数量、地域面积更大的大城市。

二、社区的功能

社区有五大主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和社会支持等社会功能,这是作为社区在任何时期都必须实现的功能。

1.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是社区最基本的功能。社区必须设立与生产、分配和消费有关的制度结构,以满足当代和下一代对物质和服务的需求。不同类型的社区实现经济功能的产业不尽相同,农村社区主要以农业产业为主,城市社区主要以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为主。

2.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自然人学习和传递一定的社会文化,学习做人的过程。通过社会化,个人能够学习和获得其所处的社会的知识、共享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能够学习多种社会角色。社区中的家庭、邻里和学校等正式和非正式组织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阶段的社会化主要在学校和社区中受同龄群体的影响,社区的各类文体活动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人格的形成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区文化教育可以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人格理想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社区的社会化功能,形成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通过各种社区组织和设施广泛开展各种社区文体活动,例如社区中的剧院、公园、游乐场以及各种健康娱乐活动,使人们强健体魄、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在潜移默化中使社区居民受到教育,从而形成共住共生,相互依存,守望相助的社区生活理念。

3.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社区通过社区控制使其成员遵守社区规范,并对违规的人进行教育或惩罚,使社会生活保持一定的秩序。

社会控制分为软控制和硬控制两种。软控制是通过风俗习惯、规范和道德对个人的行为产生控制力量。这种控制在社区中一般是通过赞誉、谴责、舆论、亲近或孤立等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起控制作用,承担这些功能的机构通常是邻里、社团等。硬控制是指社区所拥有的一套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组织相结合的社会控制体系及运行机制,通过行政执法、司法机关与社区治安、保卫、帮教配合,打击和预防犯罪。社区通过社会控制功能的实现,达到维护合乎社会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同时协调社区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社区系统正常运转。

4.社会参与

社区是连接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桥梁和纽带,个人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感受各项社会生活,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是形成和谐社区的基础。同时,社区参与是社区实践的核心,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社会要素,也是参与式民主的根本,通过社会参与,形成和发展社区性格,传递和实现社区的价值观。

5.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社区在其成员及其家庭遇到困难,且不能依靠自己的家庭和个人关系获得帮助时,向居民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传统社区中,初级和次级群体是提供社会支持和帮扶的第一道保障,随着现代社区的发展,社区中出现了一些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组织来实现和履行社会支持的功能,如福利机构、保险公司、志愿者队伍、教育机构等。

第三节

社区发展

一、社区发展的含义和原则

(一)社区发展的含义

关于社区发展的概念有多种说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致力于推动社区发展工作,1960年联合国出版的《社区发展和经济发展》一书,提出了关于社区发展的操作定义:“‘社区发展’这个词已经变成为一个国际习惯用语,用以指依靠人民自己的努力和政府当局的努力,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并把这些社区整合进国家生活,使其全力以赴对全国进步作出贡献的过程。”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徐永祥教授认为:“所谓社区发展,概指居民、政府和有关的社区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社会质量的过程,是塑造社区居民归属感(社区认同感)和共同体意识、加强社区参与、培养互助与自治精神的过程,是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过程,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黎熙元认为:“社区发展是社会行为过程在社区中的具体化。它是人类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具体社区中,将社区各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根据社区的共同需求,协调社区中的各种力量,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采取一系列的步骤,更好地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从而使整个社区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总之,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来看,社区发展是指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社区发展的原则

联合国1995年出版的《经由社区发展获得社会进步》中提出了十项原则:(1)依照社区居民的根本愿望及需要,来拟定初始的工作计划;

(2)建立多目标的计划及各方面的配合行动,以求全面和均衡的社区发展工作的进行;

(3)在推行社区发展初期,社区居民自信心的加强及自动自发精神的培养,与物质建设同样重要;(4)社区各种计划的拟订、执行,均应由社区居民共同参加;(5)注重地方领导人才的运用和训练;

(6)发动并组织妇女与青年参加各种社区发展工作;(7)对于社区所提出的自助计划,政府应当给予重点或全面的积极协助;

(8)全面性社区发展计划的建立,应有完整的政策和完善的行政组织,并应同时注重工作者的挑选、培训,地方与国家资源的利用,及研究实验、考核等工作;

(9)在社区发展计划中,应充分利用地方性、全国性及国际性的民间组织,因为这些力量,对于社区发展工作的推行,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0)地区性与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应给予密切的配合,协调发展。

为了使社区发展更符合我国社区工作的原则,社区发展中应遵循如下工作原则: 1.民主过程原则

民主过程原则是指社区发展目标的确定以及实现目标的步骤与方法是民主的,是由社区居民的自由意志决定的,这一过程的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基本符合多数人的兴趣和意志。

在民主过程中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政府处于协助的地位,而不是采取强制命令。民主选举时社区民主的一个基本表现,社区居民有权通过一定的形式选举和被选举为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及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成员、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民主决策是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决定社区的重大事项(特殊情况下还必须召开全体社区成员大会进行表决),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执行。民主管理是由居民委员会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代表社区居民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民主监督是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承担的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及其成员进行监督。

2.全体参与原则

全体参与是指社区全体居民参与本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是社区居民对自己社区责任的分担和对自己社区成果的分享。居民参与不仅是社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衡量社区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也就无所谓社区发展,社区成员的参与状况决定着社区发展的效果。参与必须坚持自愿原则,决不能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强迫居民参与。社区公众的参与是社区民主自治的基础,由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和监督社区发展事务,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少数人操纵社区发展。因此,居民的广泛参与在社区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广泛合作原则

广泛合作原则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社区自治不是拒绝援助和支持,而是广纳资源,不仅包括社区内部的资源整合,外部资源也需要吸收进来为社区发展服务。社区发展需要多种合作途径才能实现,这是由社区发展的内部需要和外部条件所决定的。

4.自下而上原则

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社区组织:理论与原则》中指出,“社区发展工作要符合社区多数人的利益;工作组织应具有社区各方面的代表”。因此,自下而上原则是需求导向原则的体现,这一原则要求真正从社区居民的需要出发,从他们的角度和心态创造适合他们需要的社区发展项目,避免行政部门或某些高层人士为了个人或者某些群体利益损害多数居民的利益。在社区发展中,推进社区自治,必须建设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社区的领导人要依据居民的意见,提出社区发展目标,先由居民进行讨论,然后做出决策并贯彻执行。

当然,自下而上的原则在实现社区发展目标过程中,也离不开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还要积极争取政府机构或其他社会团体的援助。自下而上原则还要求社区发展要选好自己的领导人才,避免偏离了社区发展目标。

5.问题解决原则

罗斯在《社区组织:理论与原则》一书中认为,社区发展的工作原则首先就是从发现社区问题入手。问题解决原则也是需求导向原则,社区发展应该指向解决是社区问题,促使社区能够自主地解决问题,否则发展就不能有效地改进社区的现实生活,也难以合乎社区的迫切需要。社区的问题复杂多样,首先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评估,因为对社区居民而言这些问题有大小、轻重和缓急之分1,从长远看,社区发展目标应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在短时间内人力、财力、资源及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原则上先解决居民迫切需要的问题,就是那些不解决就会较严重威胁到多数人利益的问题,那些不解决就会危害居民生活最基本层面的问题。

6.协调发展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主要指社区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社区建设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社区发展的最终目标。在社区发展中,不同社区群体之间存在各种矛盾,为实现发展目标,社区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兼顾各方利益,平衡各方关系,不能顾此失彼。社区协调发展原则包含内容非常丰富,宏观方面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等,微观方面如社区发展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社区资源配置和利用,居民自治与政府主导的关系协调等。和谐社区是现代社区发展的目标。

二、社区发展的程序

根据社区发展的原则,社区发展的程序应该是自下而上、全民合作的民主过程。

(一)了解社区

了解社区是制订社区发展计划的首要步骤。主要了解社区的四个方面: 1.社区的基本情况

包括社区的发展历程,社区的区域特点、人口特点,社区的经济情况,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等。

2.社区的需求

采取各种社会调查方法了解社区需求。在了解过程中要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和愿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居民的需求能否得到可持续性满足,是判断一个社区是否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社区的重要标志。

3.社区的问题

社区问题非常复杂,有的问题比较明显,有的问题比较隐蔽,需要调动社区各方力量、采取多种方法及时发现问题,还要能预见到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但在众多的社区问题中,首要应了解的是居民亟需解决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4.社区资源

社区资源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社区的各种设施及其利用情况,如教育、医疗卫生、娱乐与休闲、社会福利、宗教、体育等各种设施,还包括社区可以利用的外部潜在资源。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资源重置,整合管理资源、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调动和整合社区内外一切可利用的潜在资源,使之变成社区发展的现实资源。

(二)制订发展计划

为了社区发展目标进行有效地安排,必须制订周密完善的发展计划。制订有效的社区发展计划必须让全体居民都能了解并广泛参与;必须考虑其适合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必须做到目标明确与整体规划;必须考虑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必须考虑到社区各机构、各组织之间的协调,计划各阶段的衔接等方面的因素。

(三)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社区发展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过程。如果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发现计划不当或有偏差时应立即讨论、研究并改进计划。作为居民要积极参与、推动和监督计划的实施,也可推荐合适的人才来实施计划。作为实施计划的工作人员不能违背居民的意愿而独断专行。专职社区工作者要从专业化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调控计划实施进度;居民委员会应起到组织和协调的作用;街道办事处起到指导与协调的作用,共同推动社区计划的实施,促进社区发展。

(四)评估工作成效

评估是检验社区发展成效的重要方法,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发展目标是否实现、工作方法是否得当、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等。社区发展工作的评估以居民的满意度为核心,社区发展工作的评估主体是社区居民,社区组织的评估人是居民和街道办事处,也可以请其他社区主体作为评估人表达意见。评估有助于随时修正方案,使发展计划更加完善;有利于客u观地观测社区工作的成效与不足,便于未来工作的开展与方案设计。

第二篇:社区概论

1.社区的概念:

是指集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社区的基本特征:

有共同的权利义务、共同的生活空间、共同的精神纽带,感情相依、利益相连、出入相邻、守望相助、危困相扶。

3.社区的基本要素:

人口要素、地域要素、组织要素、文化要素、心理要素、物质要素

(一)社区的分类和功能

4.社区的分类(类型)

① 按照经济结构、人口密度、社会组织形态等多元标准进行划分,可分为:

农村经济;城市社区

② 按找空间特征进行划分,可分为:

法定社区;自然社区;专能社区;虚拟社区;

③ 按照社区的层次进行划分,可分为:

微型社区(初级社区);中型社区(二级社区);大型社区(三级社区)

5.社区的功能:

经济功能、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和社会支持

16.社会发展的含义:指居民、政府和有关的社区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质量的过程。

17.社区发展的原则:(两种答法)

第一种答法:(简单答法)

民主过程原则;全体参与原则;广泛合作原则;自下而上原则;问题解决原则;协调发展原则

第二种答法:(具体答法)

①社区各种活动必须符合社区基本需要,并以居民的愿望为根据制订首要的工作方案;②社区各个方面的活动可局部地改进社区,全面的社区发展则需建立多目标的行动计划和各方面的协调行动;③推行社区发展之初,改变居民的态度与改善物质环境同等重要;④社区发展要促使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提高地方行政的效能;⑤选拔、鼓励和训练地方领导人才,是社区发展中的主要工作;⑥社区发展工作特别要重视妇女和青年的参与,扩大参与基础,求得社区的长期发展;⑦社区自助计划的幼发展,有赖于政府积极的、广泛的协助;⑧实施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须有完整的政策,建立专门行政机构,选拔与训练工作人员,运用地方和国家资源,并进行研究、实验和评估;⑨在社区发展计划中应注意充分运用地方、全国和国际民间组织的资源;⑩地方的社会经济进步,须与国家全面的进步相互配合。

18.社区发展的程序:

了解社区(社区的基本情况,社区的需求,社区的问题,社区资源);制定发展计划;实施计划;评估工作成效

19.社区发展的历程(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9年),基层政权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初步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现在社区工作的确立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现代社区发展的改革和调整阶段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现代社区发展和改革的逐步深入阶段

第三篇:社区概论复习题

社区概论复习题 概念(5×5’)1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社区成员精神活动,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社区文化包括社区居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状态、风俗习惯。公共道德等思想形态,以及学习、交往、娱乐、健身、休闲、审美等日常活动。2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指一些国家实行的把罪犯释放或留在社会,依靠社会力量对罪犯进行矫正、帮助、监督的行刑制度 3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发动和组织社区成员,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开展各种福利服务和便民服务,以不断满足社区成员的生活需求的过程。简而言之,主要是指社区开展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的生活服务的过程 4社区工作: 广义的社区工作是指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的社区工作是社区社会工作的简称,特指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及社会工作者关于社区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及其应用过程。5社区医疗

社区医疗又称为第一线医疗,是指一般的医疗保健,即病人在转诊到医院或专科前的一些医疗。社区医疗为提供整合的便利的医疗保健服务;医生的责任是满足绝大部分个人的医疗需求,与病人保持长久的关系,在家庭和社区的具体背景下工作。6社区发展的涵义

社区发展是指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集合本社区的力量,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过程。7社区社会问题

指社会关系失调,影响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还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是被人们感知,察觉到的状况,是由于价值,规范和利益冲突引起的,需要加以解决的状况,是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8社区保障

社区保障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围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居民而开展的社会保障活动

Ps:(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事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9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10网络社区

网络社区是指一群主要借电脑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资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批次关怀,所形成的团体

简答(4×10’)

1什么是新农村社区建设?

答:新农村社区建设是以农民为根本,以满足社区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基础,为农民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机制和环境,继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的过程。

它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民、社区和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把社区建设成一个经济繁荣、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方便、治安良好、人际关系融洽的全面发展的新型文明社区, 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其原则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答: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形成良好的城市氛围,可以增强城市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形成对外来文化的亲和力、包容性和融合性,从而使城市间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2.提高居民道德与文化水平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社会活动更频繁,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领域更加广泛,社区文化建设在全面提高城市居民道德与文明素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加强社区文化的建设,才能有效改观社区环境,加强社区管理,形成良好的社区风气,推动城市文明和现代化。

3.有效解决城市社会问题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能从根本上化解城市中的各种矛盾,在人们的文化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中,达到对社会问题的重视,从而自觉的从事到改善城市环境的工作中来。4.增强社区的活力和亲和力

社区文化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缓解精神紧张和工作压力。

3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一:移交衔接过程中,对接收标准的尺度把握不准。矫正对象的接收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物的接收即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的接收;二是对人的接收即与矫正对象见面并办理登记手续。

二:宣传不深入,社会认知度不高。从目前的情况看,社会上对社区矫正工作认知度并不高,还心存疑虑。

三:机构不健全,司法行政系统陷于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社区矫正是执法工作,又是教育矫正人的工作,涉及到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和心理矫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政策性。它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要将社区矫正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健全社区矫正机构,配齐工作人员。

四: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社区矫正的质量难以保证。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和工作量的增加,经费的需求问题也日益突出。

五:立法工作滞后,社区矫正要完成刑罚的有效执行,教育 矫正罪犯,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的任务,必须有非常完备的法律保障,而我国《刑法》、《刑法诉讼法》、《监狱法》对此内容规定的几乎空白,明显滞后。

4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区别 答1.家庭养老

中国是崇信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家长的主导地位、几代同堂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们,他们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零。

但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的脆弱性显示出其历史的局限性。现代社会的人际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担加重,致使家庭养老的人力成本剧增,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赡养者疲惫不堪;加上“421型”家庭的增多、空巢家庭等等问题的出现,家庭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方式必将随家庭结构的变化而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

2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务服务和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相对于机构养老,更为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的社区为老服务的新路子。

5社区管理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一、社区行政化倾向。我国在社区层面所推行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是一种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的行政单一型组织管理模式,实质上是国家行政的方式和手段在社区社会生活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政府的介入和对全能政府的依赖,使得作为社区自治组织主体的居委会不仅没有成为居民的“头”,反而成了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基层政府的“腿”。

二、社区居民参与不足,居民对社区的活动和事务大都表现出冷漠情绪,缺乏热情。社区对居民来说是具有“地域”的概念而不具有“共同体”的意义,认为社区管理是政府的事,自己是局外人,对社区管理也就表现出了理所当然的冷漠。

三、出现社区单位化现象。单位制占主导的局面尚未被完全打破,虽然社区建设已经在悄然兴起,但它的兴起更多的是为了承接单位转移出来的大量社会事务,这与社区发展的基本路向——实现自治是有差异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有成为另一个单位的潜在可能。

简述目前社区医疗状 主要问题有:

(1)机构设施不完善:完善的社区医疗机构,应该具有一般医院所具备的基本医用器械和严格的消毒程序等必备的卫生条件,否则就不具备会诊资格。一些社区医疗机构尽管干净方便,但医疗设施不太完备,对于非常关注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宁可到大医院。这就失去了社区医院存在的意义。

(2)价格不透明:社区医疗机构应该是“平价医院”,但事实上部分医疗机构的药价和其他服务价格往往不相统一。有的地方虚报高价,使得诊者寥寥无几;如果按照要求降低价格,却可能因为价格过低无法补偿其他费用而亏损。

(3)医疗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人们往往对社区医生的能力仍存顾虑,造成目前大多数社区医院仍显冷清,而大医院又异常拥挤的局面。对于多数医生来讲,自身并不具备全科医生所要求的素质,在处理所有病人时,不可能完全得心应手,在一些患者心目中,无法留下良好的印象。

(4)相关制度缺失:社区医疗服务是定位在“小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对没有能力诊治的重大疾病应及时转到大医院就诊。但是现阶段缺乏这种“双向转诊”制度,衔接和沟通机制还没有建立完整,也就使得社区医疗能够承担的责任极其有限。而且,现行的医疗保险政策还没能有效解决社区就医报销问题。

什么是社区社会问题 社区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一、人类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注重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探讨人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社区空间分布和活动规律;

二、人类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侧重考察社区文化和生活方式;

三、社会体系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社区是个相对完整的社会互动体系,从互动的结构功能、关系以及地域等方面着手分析社区;

四、社区的实际调查方法:包括社区调查法、实地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论述(2)怎样认识社区管理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 街道办是国家机关的最基层的政府,属公务员.日常处理街道辖区的杂务,譬如开“一孩证明”,“社保”,“人口户籍”及其他处理居民日产起居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是代表区级政府在辖区内实行社会管理的基层组织,其管理手段是行政手段。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治组织,代表居民在社区内进行社区管理,其管理手段是自我管理。由于受历史等原因的影响,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之间存在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其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区地域范围界定不清,社区组织管理职能不明,导致街道管理层面政社不分,工作量大增。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行政区域作为社区区域,于是街道办事处一身二任。作为城市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代表政府对基层社会行使全方位的综合行政管理职能,同时它又作为社区居民的代表行使社区自治管理职能。街道管理层面的政社合一,加上自身的管理范围没有用明确的制度来规范,使无权管理或越权管理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办事处工作量大增,经常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第二,居委会职责模糊,工作方式的行政管理色彩浓厚,导致街道办事处越位走轨。街道办事处原本只履行一部分行政职能,但现实中却承担了行政、执法、经济发展等各项任务,使它从一级基层政权派出机构演变成一个集行政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综合性机构。另外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关系也变成事实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使得居委会的日常工作不得不服从于街道办事处的安排,从而陷入了大量繁杂的具体事务之中。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之间应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转变为“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都是基层自治组织,公务员的序列没有明确规定该编制,现在一般都是事业性质,享受公务员待遇,也就是有固定收入,享受医疗保险等等。村官一般是到城市的街道办、社区委员会工作,到乡村的农村居民委员工作,通常是公开招录。

社区养老目前存在问题有哪些?。

(一)社区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方面所提供的服务不足。但是,目前在社区养老服务中日常照顾服务缺失,也表明了老年人对这种服务的需求和潜在的巨大市场。

(二)社区医疗服务网络不全,老年医疗保健体系仍有待完善,老年人行动不便,如果去正规医院看病,外出及其困难。即使到了医院以后,又因为大医院看病手续繁琐,还得跑上跑下不断排队,做各种检查,十分麻烦 所以当务之急是完善社区医疗上门服务为老人们设立建在家门口的护理中心和康复院。

(三)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休闲活动内容单一,且缺乏组织性和社会参与性,老年人对晚年价值的认识与是否参与社会活动是紧密相关的,即参与社会活动的老人对自己晚年的价值较多是持积极的态度,而不参与社会活动的老人更多是持不积极的态度,所以是否参与社会活动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晚年价值的认识。

网络社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使人际交往的结构发生转变

1. 形成了一种全新形式的人际关系。既依存于现实社会,有拓展了人类的现实空间,超越了工业时代的人际交往困境,实现了“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结构形态。2. 交往媒介的改变。网络社区中的人际交往是一种不直接面对面,而是经由网络这一媒体中介形成的人际关系。

3. 人际交往不会因匿名性而变得任意和虚幻。人们可以在网络社区的交往中隐藏自己一部分或全部的信息,又可以选择其他的交往社区中重新选择和塑造自己的身份认同。

2.使人们在网络交往中重塑自我 1. 网络交往是一场重塑自我认同的游戏

在网络社区中,开放的社区空间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隐藏部分甚至全部的真实身份,自由选择自己呈现给他人的面貌,使人际交往超越了地域的限制。2. 网络社区中使人们的自我认同出现流动、多变的特征

由于身体匿名和想象性,网民可以在网络空间内呈现多个自我,而这多个角色扮演之间,不会产生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角色冲突 3.增强了陌生人的互动交往

1. 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交往是借助文本实现的局部的人格交流,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实现自己的交往需要,建立局部互动的陌生人关系。

2. 在网络社区,网民之间的交往也像陌生人之间的活动一样,可以和其中每一个人建立联系,却又不会和任何人建立有机联系。

3. 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特征,网民可以在网络空间不受外界条件约束而与其他人进行交流。

4.使交往伦理面临全新的境遇

1. 感性的狂欢:在网络交往中,人们所需要的就是基于想象的感觉,满足感性的享受是网络交往伦理最首要的原则。

2. 价值规范的弱化和消解:本来在现实交往中的价值规范、价值判断和价值原则,在网络世界有可能全部消解。3. 交往规则的多元性:不同的网络团体或虚拟社群,有着不同交往规则和交往伦理。4. 新的网落交往原则:公正原则、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兼容原则、人性原则。

农村社区建设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履行职能基本一致,但工作量要大于城市社区,不仅肩负着居民的服务,大多是村社合一,还担负着农业生产、企业经营等任务。农村社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差异性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需求具有多样性,这也决定农村社区建设面临任务更重。

2、农村社区既没有享受城市社区的待遇,又没有完全纳入政府对村委会的支持力度。虽然有部分转移支付资金,但没有转移支付之外补贴。各级政府资助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区也不在其列,所以影响了农村社区的发展

3、农村社区建设主观上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不足、村民缺少民主自治意识、党政组织对社区建设管理越位和错位、社区的隶属关系不明确、社区建设的义务与权利不对等、社区干部与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不高等因素也是影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缓慢的重要原因。

4、三农建设需要新鲜的力量,那就是有文化的年青一代。他们应成为农业科技的实践与推广者,农业产业化的创新与开拓者,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升华者。

第四篇:现代社区概论

《现代社区概论》 , 第1页

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兴起于20世纪初,其时,在美国,现代化和城市化促使社会结构和功能急剧变迁,旧有的田园牧歌式的宁静被城市的喧嚣所打破,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面纱被涂上了功利的、理性的色彩。面对这个现实,不同的社区和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反应:认同、观望、疏离,从面在社会主流文化的背后.存在着社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既构成了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也成为滋生社会问题的土壤。社会学者义不容辞地挑起了研究社区、改善社区、解决社区问题的重任,杜区研究因此得到较快的发展。

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社区研究在社会学研究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世界发展潮流和它的特殊性质决定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变迁着,而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从各国封闭到国际化、区域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杜区作为一个具有一定地理范围的具体社会、经济共同体,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学者和决策者从立足本社区、把握发展机会的目的出发,越来越重视社区个案的研究。

在我国,社区研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我国民族众多,地形复杂,在广阔的平原和高原地区干百年来发育出适应于自然环境的、成熟的农业文化。这种文化不但有别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化,而且在我国主流文化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分支文化也有不同的倾向性。因此.我国的现代化不仅没有现成的外国模式可以照搬,面且,即使在同一种改革开放的政策之下,各地区的社会经济也呈现出不同的运作程序与速率,从而使我国的发展比其他国家更为复杂和艰难。因此,我国的学者和决策者必须多作社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不同社区的特殊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c已具有社会学专业知识和个案研究技能的社会学者尤其应走在众人的前面。

从学科的角度看,社区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杜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区域。A1门在社区中出生、成长,在社区中工作、安家、交往,从出生到终老,始终生活在一个或多个社区中,其一言一行,均从社区习得,并得到强化。一个人可以脱离家庭而生活,却难以脱离社区而生活。杜区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易重要的位置,社会学者要了解社会、了解人群,只能从研究社区人手。

社区是数量最多、分布易广的社会实体。它可以是一个村、一个乡或一个县,

第五篇:第六章社区概论(推荐)

第一节 社区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一、社区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一)社区的含义

1、“社区”一词的由来:“社区”的概念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他在社会学名著《社区与社会》中使用了“社区”一词,社区首先是血缘、家庭、家族的自然基础上建立的学院共同体,逐步发展和分离为人们居住在一起的地缘共同体,最后进一步发展为精神共同体。

2、社区的定义:第一次给“社区”定义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Robert Ezra Prark)。他认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限定了的地域上的 人群汇集”,“一个社区不仅仅是人的汇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帕克对社区的定义主要从两个角度讲:一是从功能主义观点出发,认为社区是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二是从地域性观点出发,认为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群体。我国社区概念最早由费孝通翻译过来。“community”翻译成“社区”,“社”表示群、群体的意思,“区”表明一个位置,具有地理上的意义。

社会学对社区的定义有100多种。2000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的辖区”。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把社区的规模界定在“居民委员会的辖区”范围层次。

(二)社区与社会、社区社会组织、行政区划单位的关系

1、社区与社会

滕尼斯认为“社区”是人与人自然的、本质的、有机的连接,依靠情感纽带,彼此之间亲密无间、相互认同,沉浸在共同的世界之中,其典型是母子、夫妻、兄弟姐妹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进一步地扩展,在邻里、朋友以及宗教信徒之间也会存在类似的联系;“社会”的联系则是“人为的”目的性的连接,人与人只是通过契约来达成彼此之间的交往,市场交换关系和都是生活便是典型的社会联系。区别具体表现为:空间地域、组织范围角度,社区比社会小;成员关系角度,社区比社会更具凝聚力;社会功能上,社区比社会功能更具体和专门化。社区是社会的一部分,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不是社区简单的相加。

2、社区与社会组织:

社区是按照地域来划分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会组织在社会学中分广义、狭义两种,广义社会组织:家庭、氏族、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狭义社会组织: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

社区社会组织是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成员,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为目的,由居民自发成立自觉参与,以公益或共益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形态。基本要素:组成成员主要是本社区的居民;活动区间通常只限于本社区范围;基于社区居民的内在需要构建起来,因此具有较强活力;组织成员自由进入、推出,组织结构较为松散。

社区社会组织承担着完善社区功能、维系社区关系的职责。

3、社区与行政区划单位

社区属于社会学范畴,行政区划单位属于政治学范畴。

(三)现代社区的特征

1、社区是一个“小社会”

2、社区是人类活动的承载体

3、社区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社区文化是社区与社区相互区别的关键,社区是社区文化的生产地、生存地、传播地。

4、社区具有多种功能:社区主要功能服务、保障、参与、教育和社会控制。

5、社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区变迁速度加快,职能社区的出现成为社区变迁的一个崭新形式。

二、社区的基本要素

(一)人口要素

人口要素是社区的第一要素,从数量、质量、人口结构、分布和流动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人口数量决定社区关系的数量和复杂程度,是衡量社区规模的重要标志,也是确定社区层次的重要依据。

(二)地域要素

地域要素是社区与社区组织、社会群体相区别的根本之处。

(三)组织要素

社区组织是指社区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以满足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种团体和机构。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严格的组织制度、体系和运行方式,以及固定的场地、设备、资源等特点,如: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中心、银行、学校等。非正式组织具有自然形成、规模较小、组织规范约束力弱,成员之间关系紧密和认同感强等特点,如:社区唱团、舞蹈队等。

(四)文化要素

社区文化反映了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全部,包括社区内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内。

(五)心里要素

社区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产生的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六)物质要素

为社区成员生活、活动和发展所提供的一整套相对完备的基本服务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如各种商业设施、文化娱乐中心、医疗卫生机构。他是保障社区成员生存的必要手段,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节 社区的类型和功能

一、社区的基本类型

(一)按照经济结构、人口密度、社会组织形态等多元标准进行划分

1、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的形成,受自然进化的影响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学员为纽带的自然起源。生产方式上,农村社区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是农村社区的主导产业,身缠上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生产效率低,季节性强,劳动分工不明晰,社区经济活动简单。从地狱和人口特征来看,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流动性小,人口职业结构比较简单,人口结构同质性强。从社会组织形态来看,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以及长期在一起生活形成的乡亲关系。家庭在生产、生活中既是生产单位,也是消费单位和娱乐单位。从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看,农村社区生产方式简单,生活方式单调,生活节奏缓慢,人们活动的范围较小,交往面较窄,因而活得信息较少,思想上偏于保守。

2、城市社区

以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城市的经济活动特点促进了人口集中,加速了人际间的交流,促进了社会分工,加快了专业化生产、服务行业的发展。从地域和人口方面来看,城市往往那个建设在交通要道、军事要塞、或者具有某种丰富自然资源的地方,地貌特点通常是比较平坦且有充足易取的水资源。城市社区人口密度大,人口结构的异质性突出。人口流量大,生活多样化,限制了人们之间的充分互动与直接接触,人际交往多向而且频繁,社会关系趋于表面化、匿名性、短暂性。从社会组织形态上来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分工精细、专业化强、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人口稠密,各种组织、机构林立、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化需要有规模庞大、内部职能分工和权力分层复杂的科层制管理结构,人际关系复杂。从文化和生活上看,城市社区文化表现为多元化,异质化和现代化。

(二)按照空间特点进行划分

1、法定社区:为了实施行政管理而认为设定的,有明确的界限,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的统治区域和社会群体组织,是国家对基层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或管理形式,也可以成为行政社区。政府强大的管理力量是社区和社区发展不可忽视的基本事实,法定社区是政府管理力量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我过现行行政社区基本都是按照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法定社区。

2、自然社区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聚落,是非认为的,人们在长期生活中自然形成,共生共存的社会地理空间,特征:规模小,家庭为社会核心单元,人的行为主要受习俗和传统的约束,社区同质性强。

3、专能社区

主导行业从业人数比例为标准的划分

4、虚拟社区

人际互动的非地域性、匿名性特征。

(三)按照社区层次进行划分

1、微型社区(初级社区)自然村,居民委员会辖区,乡镇,街道办事处辖区

2、中型社区(二级社区)中小城市

3、大型社区(三级社区)大城市

二、社区功能

1、经济功能:社区基本功能

2、社会化:一个自然人学习和传递一定的社会文化,学习做人的过程。

3、社会控制: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

3、社会参与:连接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桥梁和纽带,个人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感受各项社会生活,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是形成和谐社区的基础。

4、社会支持:社区在其成员及其家庭遇到困难,且不能依靠自己家庭和个人关系获得帮助时,向居民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如:福利机构,保险公司,志愿者队伍,教育机构。

第三节:社区发展

一、社区发展的含义和原则

(一)社区发展的含义

1960年联合过出版的《社区发展和经济发展》提出:“社区发展”这个词。指居民、政府和有关的社区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社会质量的过程,是塑造社区居民归属感,认同感,共同体意识,加强社区参与、培养互动与自制精神的过程,是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过程,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我国社区发展实际: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本社区的力量,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二)社区发展的原则

联合国1955年出版的《经由社区发展获得社会进步》中提出事项原则:

1、依照社区居民的根本愿望及需要,来拟定出是的工作计划;

2、建立多目标的计划及各方面的配合行动,以求全面和均衡的社区发展工作的进行;

3、在推行社区发展初期,社区居民自信心的加强及自动自发精神的培养,与物质建设同样中要;

4、社区各种计划的拟定,执行,均应由社区居民共同参加;

5、注重地方领导人才的运用和训练;

6、发动并组织妇女与青年参加各种社区发展工作;

7、对于社区所提出的自主计划,政府应当给予重点或全面的积极协助;

8、全国性社区发展计划的建立,应有完整的政策和完善的行政组织,并应同时注重工作者的挑选,培训,地方和国家资源的利用,及研究实验,考核等工作;

9、在社区发展计划中,应酬能股份利用地方性,全国性及国际性的民间组织,因为这些力量,对于社区发展工作的推行,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0、地区性与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应给予密切的配合,协调发展;

我国社区工作的原则:

1、民主过程原则: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政府协助而不强制命令。

2、全体参与原则:全体居民参与本社区的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

3、广泛合作原则:社区内部资源整合,外部资源吸收进来为社区发展服务。

4、自下而上原则: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社区组织:理论与原则》中指出:社区发展工作要符合社区多数人的利益,工作组织应具有社区各方面的代表。

5、问题解决原则:罗斯在《社区组织:理论与原则》中认为,社区发展的工作原则首先就是想哦那个发现社区问题入手。

6、协调发展原则: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社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社区是现代社区的发展目标。

二、社区发展的程序

(一)了解社区

1、社区基本情况

2、社区需求

3、社区问题

4、社区资源

(二)制定发展计划:必须考虑适合性,可行性,可接受性。目标明确,整体规划。

(三)实施计划

居民要积极参与,推动和监督计划实施,专职社区工作者要从专业化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调控计划实施进度,居民委员会应起到组织和协调作用。街道办事处起到指导和协调的作用。

(四)评估工作成效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目标是否实现,工作方法是否得当,经费使用是否合理。以居民满意度为核心,评估主体是社区居民,社区组织的评估人是居民和街道办事处。

下载社区·第六章  社区概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第六章 社区概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学社区概论[合集]

    1. 社区:国外社区概念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功利定义的观点认为社区是由具有共同 目标和共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另一类是地区性的观点,认为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共同生......

    社区概论名词解释

    社区概论名词解释2010.10.08 1.社会学: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研究社会......

    安全社区概论

    引言 社区安全是社会安全、生产安全的基石。长期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全社会安全意识薄弱,社区安全基础差。通过建设安全社区,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

    社区概论读书笔记

    杨懋春先生的《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是一部带有民族志意义的作品,该书取材自作者出生成长的故乡——山东台头村,作者凭着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超乎寻常的敏锐眼光抓住了传统农村......

    社区警务概论

    社区警务概论社区: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生活的、具有相同价值取向的、同质性较强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社区警务的含义分析:1、 社区警务是一种警务理论2、 社区警务是一种警务工......

    社区概论读书报告

    社区概论读书报告 题 目 下岬村的经济体制、公共生活与社会关系班级名称 : 社工1202班 学生姓名: XXX XXX XXX 指导教师: XX 报告时间: 2014/03/26 1 摘要 阎云翔著的......

    社区社区概论复习重点

    0社区概念和理论 1社区定义:社区就是具有一定人口和区域,通过一定社会联系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的特殊的具体化的社会。简而言之,即具体而微的社会或区域性的社会。 2社区......

    社区概论总结五篇

    社区概论 1、 社区应该是与整个社会密切相连,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关系密切的社会生活群体或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的特征:(1社区是一个小社会。(2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3社区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