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概论名词解释
社区概论名词解释2010.10.08
1.社会学: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工作:遵循社会工作价值观念和专业伦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实施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一点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
3.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
4.社区经济:社区经济作为一种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可将社区内互不相联的各种经济成份变为利益共同体,建立一种新的经济生产方式,从而带动社区乃至更广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地域性、社会性、服务性的特点。
5.社区发展:广义的社区发展乃泛指国家或者某个地区所有事物的发展与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包括城市、乡村等居民居住的地理范围等。狭义的社区发展指基层社区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事项与过程,以及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
6.社区服务: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在社区范围内实施的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的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主要面向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及其家庭,也包括面向全体居民的公益性服务活动。一般为无偿或抵偿提供。
7.社会发展:以社会大众为基础,以人为本,重点是大众福利的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8.社区: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的人群及其社会性活动的总成。3个要素:特定的地理空间、生活在其中的一群人、各种社会性活动。小到一个村庄,大到一个国家,都可以称之为社区。
9.居委会: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和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之一。在中国的城市地区有4亿多居民通过这一制度直接行使宪法赋予的自治权和民主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10.街道办:市辖区政府或县级市政府的派出机关,代表县(市)政府行使管理权。
11.物业公司:专门从事地上永久建筑物、基础设施及其周边环境的现代化管理,为业主或用户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并以此获得报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12.住宅小区:住宅小区也称“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以及自然支线(如河流)划分,并不为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居住地段。住宅小区一般设置一整套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专业服务设施和管理机构。
13.城市社区:城市社区是指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它是人类居住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
立的社会共同体。
14.科层制:又称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描述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特征为:① 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② 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③ 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④ 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⑤ 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 是工作关系.
15.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内,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内开展活动,满足社区成员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
16.社区环境:社区环境是相对于作为社区主体的社区居民而言的,它是社区主体赖以生存及社区活动得以产生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人文条件和经济条件的总和。它可理解为承载社区主体赖以生存及社会活动得以产生的各种条件的空间场所的总和,它属于物质空间的范畴
17.社区信息化:
18.电子社区:
19.社区志愿者:以社区为范围,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的时间的人。
20.市区街居:
21.虚拟社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
第二篇: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名词解释
1、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城市或都市圈范围内以轨道结构进行导向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
2、正线:
正线是指供载客列车运行的线路,贯穿所有车站和区间。正线是独立运行的线路,一般按双线设计,采用右侧行车制。大多数线路为全封闭,与其他交通线路相交处,一般采用立体交叉。
3、折返线:
全线客流分布不均匀时,可组织区段运行,即在尽端站与中间站或中间站与中间站之间进行列车折返调头,在这些地方需要为列车设置折返线。
4、渡线:
渡线(crossover),又称作横渡线、过渡线、转辙段,是指在上下行正线之间(或其他平行线路之间)设置的连接线,通过一组联动道岔达到转线的目的。渡线有单渡线和交叉渡线之分。
5、联络线:
在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要使同种制式线路可以实现列车过轨运行,这种过渡一般需要通过线与线之间的联络线来实现。
6、限界:
限界是指列车沿固定的轨道运行时所需要的空间尺寸。是一种规定的轮廓线,这种轮廓线以内的空间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安全运行所必需的空间。
7、车辆限界:
车辆限界是指车辆最外轮廓的限界尺寸。就是车辆横断面的最大极限。具体来说,当车辆停留在平直铁道上,车体的纵向中心线和线路的纵向中心线重合时,其任何部分不得超出规定的极限轮廓线。
8、建筑限界:
建筑限界是在行车隧道和高架桥等结构物的最小横断面的有效内轮廓线基础上,再考虑其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等因素,为满足固定设备和管线安装的需要而必须的限界。
建筑限界中包含隧道建筑限界、高架桥限界、车站建筑界限。
9、设备限界:
设备限界是指线路上各种设备不得侵入的轮廓线。设备限界是为保证轨道交通系统的列车等移动设备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所需要的限界。设备限界要在车辆限界的基础上,考虑轨道出现状态不良而引起的车辆偏移和倾斜;此外,还要考虑适当的安全预留量。
10、联锁:
是指在有调车作业的轨道交通车站(或车辆基地等部门),为保证行车安全,而将车站的所有信号机、轨道电路及道岔等相对独立的信号设备构成一种相互制约、互为控制的连带环扣关系,即联锁关系。
11、闭塞:
所谓区间,是指两个车站(或线路所)之间的轨道线路。相邻两站之间的区间称为站间区间。为了确保列车在区间内的运行安全,列车由车站向区间发车时,必须确认区间内没有列车,并需遵循一定的规律组织行车,以免发生列车正面冲突或追尾等事故。这种按照一定规律组织列车在区间内运行的方法,叫做行车闭塞法,简称闭塞。
12、进路:
是列车或调车车列在站内运行时所经由的路径,所有进路都有起点和终点。终点通常是下一个信号机、终点站、调车场或车厂。
13、动力制动:
所谓动力制动,是把电动车中的牵引电机在制动时使之成为发电机,把车辆运行的动能变为电能。
14、再生制动:
如果把这部分因制动而发出的电能送回到接触网,则称为再生制动。
15、地下迷流:
流经牵引轨的牵引电流泄漏到隧道或道床等结构钢上的电流就是杂散电流,也称作迷流。
16、轨道交通线路负荷强度:
路网线路上的客运量要与其运能相适应,这往往以路网上的线路客流负荷强度来衡量,它是反映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线路负荷强度是路网
上每公里线路每日平均承担的客运量,其表示式为:
RqL
Q:线路负荷强度,万人次/日·km;R:轨道的全日客运量,万人次/日;L:轨道的线路总长度。
17、高峰小时最大断面量:
是指高峰小时最大客流断面的客流,是行车组织和车站设备容量确定的一项基础资料。
18、列车交路运行计划:
列车固定运行的回路即为列车交路。列车交路计划会定了列车的运行区段、折返车站以及按照不同交路运行的列车对数。列车交路可分为长交路、短交路、混合交路三种类型。
19、车辆基地:
20、轨道电路:
轨道电路是利用一段铁路线路的钢轨为导体构成的电路,用于自动、连续检测这段线路是否被机车车辆占用,也用于控制信号装置或转辙装置,以保证行车安全的设备。
21、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是利用坐标原理表示列车运行状况的一种图解方式。
第三篇: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
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4.决策权力,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0.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1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1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基本掌握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14.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政策方案是粗线条的设计。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15.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6.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7.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8.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19.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20.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
21.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这种思维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22.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23.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24.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25.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26.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从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27.“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28.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和彼德G.W.基恩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29.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系统化和高新化、高效化的科研体系为后盾,以追求知识价值的不断更新为目标的经济。
30.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31.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32.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33.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34.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35.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36.公共责任意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2、元政策:是指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
3、基本政策:是用以指导方面政策的主导性政策。构成基本政策的主要因素。(1)在层次上,制定和发布政策机关的规格或级别(2)在范围上,政策的适用面是否广泛。(3)在时间长度上,政策是否具有相当的稳定性。(4)在权威性上,政策是否构成相关政策的依据。
4、方面政策:方面政策亦称为部门政策或具体政策,主要指针对特定而具体的公共政策问题作出的政策规定。
5、社会政治法权主体:是指那些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了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并且法律对他们的合法参与提供保护,但由于地位的限制,他们自己并不拥有合法的权力去做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的社会行为主体。
6、社会非法权主体:是指那些其宗旨不在于参与制定公共政策,却有能力在需要的时候直接和强有力地影响公共政策的社会行为主体。
7、国家公共法权主体:是指居于法律规定的法权地位、获得法律授权、享有公共权威以制定公共政策的机关和职位(个人)。通常,他们被称之为官方的决策者。
8、系统议程:又称为公众议程,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系统成员普遍认为值得公众注意,同时又与现存政府的法定职权内的事务直接相关的一切问题。
9、政府议程:又称为正式议程,是指那些引起了政府官员的深切关注并在政府议程过程中被提起的政策问题。政府议程包括界定问题议程、规划议程、议价议程和循环议程。
10、政策执行:是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11、政策决定是指经由完整的法定程序,由法定的公共权力主体用自然语言表述出来并昭示公众的、关于某一特定政策问题的具有社会公共权威性的规定。
12、政策执行环境:是指除政策执行机构自身之外的诸多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总和。
13、政策的合法性:主要指既定政策的两种属性:即是否符合法律;是否符合传统。
14、政策可行性:是指既定的政策具备执行所需要的基本的客观条件,经过政策执行者的主观认同和努力,可以属性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即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
15、政策终结:是政策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多余的、不必要或无效的政策的过程。政策终结在政策过程中具有双重的地位。
16、政策议程:称之为政策日程,通常是指某一引起公共政策决定者深切关注并确认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被正式提起政策讨论,决定政府是否需要对其采取行动、何时采取行动、采取什么行动的政策过程。
17、政策问题:是指由于客观情势发生了变化,特定的主体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并由于自觉价值标准、经济利益、自我意识等受到伤害而发生困惑、不满、愤怒等,于是向政府提起有关政府公共政策的既定诉求。
18、政策诉求:是指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非官方的社会行为主体或者公共权力主体,就上述某一面临的问题向政府提出来的、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的要求。
19、政策分析:是指政府面对复杂的政策诉求和复杂的价值标准,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起以政策问题专家为主体的政策分析者的组织,而政策分析者会根据一定的理念、应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预测研究、可行性研究,并以此作为政策选择和决定的选择基础。
20、政策选择:是指在政策分析者所提出的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的基础上,政策决定者根据自己的价值偏好、人生态度、谋略思想判断客观情势、权衡利弊、确定价值,择优选择自认为最佳的政策方案。
21、政策决定:是指政策决定者最终作出的、用以“确立公共政策行动的法律地位、指导公共政策的活动方向、确定公共政策的活动内容的决定”。
22、政策宣示:是指在政策决定最终作出之后,通过一定的法定的或约定俗成的方式。
23、政策规划:指的是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而提出~系列可接受的方案或计划,并进而制定出政策的过程。
24、政策可行性:是指,既定的政策具备执行所需要的基本的客观条件,经过政策执行者的主观认同和努力,可以属性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即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
第四篇:工业设计概论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
答:工业设计是一个外来名词,由英语Industrial Design直译而来。在我国曾被称为工业美术设计、A:工业设计:
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等。近年统一称为“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的定义是动态发展的,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定义。
在1954年布鲁塞尔举办的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上所定义的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旨在确定工业产品的外形质量。虽然外形质量也包括外观特征,但主要指同时考虑生产者和使用者利益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这种关系把一个矽统变成为均衡的整体。同时工业设计包括工业设计产生所需的人类环境的一切方面。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为工业设计下的定义为: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凭借训练、技术、经验及视觉感受,赋予产品以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新的质量和规格、性能,叫工业设计。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市场开发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时,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
2001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2001年的《设计的定义》目的: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综合考虑并提高物品、过程鼓舞以及他们在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的质量。因此,设计即使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B:水晶宫
水晶宫是英国伦敦一个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主要建材的建筑,是十九世纪的英国建筑奇观之一。
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在1851年,由维多利亚女王和他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发起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工业产品博览会。会上展出了各种工业产品(包括传统手工业产品)25万件,会场便是著名的“水晶宫”。
当时由于时间关系,博览会的主办者被迫接受了来自皇家园艺总监约瑟夫·派克斯顿的救急方案——由钢铁骨架和平板玻璃组装而成的花房式大厅。
派克斯顿擅长用钢铁和玻璃来建造温室。他采用装配温室的方法建成了“水晶宫”玻璃铁架结构的庞大外壳。“水晶宫”总面积为60万平方英尺;建筑物总长度达到563 m(1851ft),用以象征1851年建造;宽度为124.4 m,共有5跨,以2.44 m为一单位。其外形为一简单的阶梯形长方体,并有一个垂直的拱顶,各面只显出铁架与玻璃,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在整座建筑中,只用了钢铁和玻璃两种材料,施工从1850年8月开始,到1851年5月1日结束,总共花了不到9个月时间便全部装配完毕。1936年毁于大火。
水晶宫适宜做成功的建筑,不仅在技术上是一次创新,在美学上也有重要的转折意义。这个建筑与往的建筑的不同:
一、他使用了现代建筑两个最基本的材料,钢铁和玻璃替代了传统的土、木、砖、石等建筑材料;
二、它改变了现在建筑建造的方法,水晶宫不是建造起来的,而是经过严密计算加工出来的标准构件,运至现场用螺钉和铆合的办法进行组装。
这两点使得这个建筑变成了现代建筑的转立点。
C:德国工业同盟
1、德国工业设计的兴起
德国工业现状和设计的落后,引起德国政府的重视,并进行改革。至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工业和技术上已超过了英国,但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设计存在外观设计丑陋的问题。2.德国工业同盟组织与设计主张
(1)创建背景: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同盟组织的开创者,他通过对英国设计发展状况的考察,发现工艺美术运动存在对工业化否定的局限性。认为机械化与新技术是提高德国设计的前提,宣传功能主义设计原则,并提出对传统的美术教育进行彻底改革。(2)德国工业同盟组织规模与设计主张
德国工业同盟的成员都是应邀加入的,组织复杂、庞大。1908年,同盟成员为492人,1929年达3000人。在同盟内部要保持一致的观点很困难。穆特休斯和威尔德周围形成了两种尖锐对立的思想。
穆特休斯:希望设计师们更加致力于发展标准或者说规范化的形式,亦即生产那些能以高质量而满足出口贸易所需求的东西。
威尔德:认为标准化会扼杀创造性,使设计师降格为绘图员,并且为制造商支配和控制设计师的活动提供了口实。反对者甚至憎恨德国应努力大规模出口的理想,因为这意味着在迎合低劣的外国趣味的同时,德国的民族特色将丧失殆尽,还意味着为了便宜而牺牲质量。德国工业同盟的六点设计主张:
(1)明确提出艺术、工业、手工业相结合;
(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德国设计艺术的水平,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3)强调联盟走非官方路线,保持联盟作为艺术界行业组织的性质,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4)要求在德国设计艺术界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并接受现代工业;(5)在设计中,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
(6)主张标准化下的批量化,以此作为设计艺术的基本要求。
D:流线型设计
流线型设计是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流行的一种设计风格,以圆滑流畅的流线体为主要形式,最初主要运用在汽车、火车交通工具上,后来广泛流行,几乎波及到所有的产品外形。
科技发展与消费主义促成了流线型风格的产生和流行。科技发展经常给现代设计提供以灵感,流线型本是空气动力学中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态。这种线状,因为能够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所以被运用到交通工具的设计上。20世纪30年代塑料盒金属模压成型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加上较大的曲率半径和便于脱模和成型,为这一造型方法的形成提供了生产条件,流线型设计的发展也与消费市场密切相关。
3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出现了大萧条,但很快随着罗斯福政府的实施和继之而来的国家福利体制的建立得以缓解,并进入了空前的经济告诉发展时期,随之出现了庞大的中产阶级阶层。工业化大生产造成了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设计伴随着产品进入了千家万户,30年代中期设计已经开始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对这几风格有了日益明显的要求,尤其是中产阶级这个社会的主要阶层,巨大的需求引发了设计的飞速发展:而设计师又通过式样的不断改变刺激着他们的需求,诱导着消费,供求双方形成了良好的不断改变刺激着他们的需求,诱导着消费,供求双方形成了互相刺激的良性循环。由于流线型设计的形式给人以速度感和机器的活力感,所以成为一种象征速度和现代精神的造型语言,受到美国设计师和消费者的青睐。
流线型风格的魅力在于它给经济大危机下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解脱,成为走向未来的标志。流线型的情感价值超过了实用功能。对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设计从根本上说不是形式问题。而是充分地利用系统资源,在组织完美新形式的同时,实现人类的需求理想。
二、简答题
A:北欧设计的特点:
北欧设计阵营主要是指瑞典、丹麦、芬兰、挪威等国家。他们将本民族手工艺传统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富民族情感又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风格。北欧设计回归自然,崇尚原木韵味,外加现代、实用、精美的艺术设计风格,反映出现代都市人进入后现代社会后的另一种思考方向。可以用“人情味”这三个来概括北欧设计的特点,人情味透过
1、家庭气氛,2、传统风格,3天然材料,4、手工艺,5、简约造型这五点体现。北欧设计还有独创性、生态性、科学性、不随风、工业化等特点。
北欧的设计属于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简约主义所代表的思维似乎是包涵一些永恒的价值观,如对材料的尊重,细部的精准及简化繁杂的设计元素等。北欧简约主义设计风格在以下几点也表现出特殊个性: 1.线条利落简洁
简约风格中通常线条简单,除了橱柜为简单的直线直角外,沙发、床架、桌子亦为直线或简洁流畅的曲线条,造型简单,富含设计或哲学意味但不夸张。2.色彩多为单色
黑与白是极简主义的代表色,而灰色、银色、米黄色等原色,无印花、无图腾的整片色彩带来另一种低调的宁静感,沉稳而内敛。3.材质更多样化
木质、皮质是主要的基本材质,还可见到现代工业的新材质,如铝、碳纤维、塑料、高密度玻璃„„ 4.光照效果的功能性
北欧简约风格中灯具是非常重要的。它强调光照体本身的形象质感和光源对象内不同光环境的功能性。5.功能设计
虽然线条与颜色简单,但简约风格多功能可不简单。每一物件都强调相对与人的机理功能学和储物合理性,显示设计者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能力和纯熟的设计应用能力。
B:无障碍设计、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barrier free 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无障碍设计首先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以及指示系统中得以体现,例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触觉指示地图,为乘坐轮椅者专设的卫生间、公用电话、兼有视听双重操作向导的银行自助存取款机等,进而扩展到工作、生活、娱乐中使用的各种器具。这一设计主张从关爱人类弱势群众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创造的产品更趋于合理、亲切、人性化。
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
障碍设计不是由无障碍设计对立产生的。障碍设计其本意是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有意给产品添加一定的障碍性元素(功能、结构,材质、颜色等),例如提高操作的复杂性等等,从而给人的使用造成一定的“障碍”。障碍设计是充分建立在人机工程学的基础之上,通过研究人与物品的关系——“人-机”关系进行的产品设计。例如最常见的红绿灯,或一些保密、保险设施等都是障碍设计。
C:科技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给工业设计带来了艺术上的创新。当汽车时代来临时设计最简陋的汽车也很快取代了人们使用发展多年、设计精妙的马车,工业化满足了人们的使用心理,于是科学开始刺激艺术的灵感,艺术与科学联系的更为紧密,为工业文明带来了巨大变革,实现了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并带来了设计和制造的分工,一级标准一体化产品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也是工业设计进步的基础。
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想法转化为了现实,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让我们的设计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无论是外形还是功能,都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科技的进步不仅使我们的设计变得更美,也减少了设计生产中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让设计更绿色,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性不断提升,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美好。简而言之,工业设计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D:后现代设计有那些设计流派?选择其一简要分析,它的行程背景、设计特点等。
E:分析日本设计发展的原因及其设计特点。
三、论述题
A:现代主义设计生产的背景、涉及特征及其影响。
B:谈谈你对绿色设计的理解。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是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是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
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与时俱进: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求真务实:不断追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3.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1)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是补充
(2)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的许可范围内进行自由生产是补充,(3)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提出了计划指标必须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的观点,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直盯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的观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三步走战略
1.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社会主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不搞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长资料面前的平等。在公有制范围内,对生产资料的支配、使用,以及由此取得的收益都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他们共同的意志和需要。任何个人或少数人都不能利用生产资料为自己牟取私利。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个体劳动者的收入:凭借自己的劳动和占有的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取得的收入。
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实际上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产品,按劳动力价值得到的收入。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利有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
政体: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体裁。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明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明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香港澳门的立场:香港,澳门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不承认外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对于这一历史问题,将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予以解决;为解决之前暂时维持现状。归结为“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工作方针。
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国的方针: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表明了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卓越能力。
“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新世纪的三大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核心),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
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胡锦涛2005四个决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世界多极化: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于形成多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走和平发展之路: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三大方针”(毛泽东):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一条线”外交战略: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洲国家、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努力,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外交工作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同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应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这个社会大多数成员都应该倡导、推崇、遵循、践履的价值体系。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在一系列价值观念中,那些居于主导地位的,被社会大多数人认可并发挥重大影响的若干价值观念的集合。它是我们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根本的价值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主题)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当代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指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即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依据: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历史要求,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要把我下面几个方面: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体现了即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