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全市医疗保障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
关于我市医疗保险工作有关情况的
汇 报
市政府纠风办:
按照市政府纠风办《关于全市医保工作调研的通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职责、业务及开展情况
焦作市社会医疗保险中心成立于2000年,现为副县级单位,内设七科一室,现编数 人,实有在编人员 人,承担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工伤保险、职工生育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业务经办工作和市直离休干部医疗费统筹管理等工作,管理使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我们根据职责范围,先后开展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生育保险、职工工伤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市直单位离休人员医疗费统筹管理等业务经办工作。初步在全市建立起了覆盖全体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和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截止到2014年8月底,市直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职工人数分别为23.6万人、万人、32.2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7.62万人,以 上各项保险的参保率均达95%以上;市直单位离休干部835人(其中离休干部776人,二等乙级及以上革命伤残军人59人)全部纳入了医疗费统筹管理。2011年1-12月市直共征收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共计 亿元,按规定支付相应保险待遇 亿元。其中,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指引下,经过积极努力,我市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工作和离休干部医疗费统筹管理工作多次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彰。市医保中心2007年被评为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全市医保工作连年被评为全省医疗保险工作优秀经办单位和全省工伤保险工作优秀经办单位,2007、2008、2009、2011年被市纠风办评为“焦作市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2010、2011年被评为行风效能热线优秀上线单位。
二、2010、2011年度医疗保障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情况
2010年,全市职工医保基金收入57345万元,其中按规定划入统筹基金33999万元,划入个人账户23346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42338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出22902万元,个人账户支出19436万元;全市医保基金累计结余56245万元,其中统筹基金累计结余31216万元,个人账户累计结余25029万元。2011年,全市职工医保基金收入62049万元,其中按规定划入统筹基金35216万元,划入个人账户26833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56474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出32138万元,个人账户支出24336万元;全市医保基金累计结余61820万元,其中统筹基金累计结余34294万元,个人账户累计结余27526万元。
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收入主要来源项目:一是全市参保单位及在职职工按规定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二是各级级财政对我市解决国有集体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的补助、奖励资金;三是医保基金的银行利息收入;四是职工转移等其他收入。2010年,全市医保参保单位4022家,参保职工40.7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9.35万人),征缴医保费49573万元;各级财政对我市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问题的补助,奖励资金6823万元;银行利息收入918万元,职工转移等其他收入31万元。2011年,全市医保参保单位4470家,参保职工44.09万人(其中在职职工32.63万人),征缴医保费62049万元;各级财政对我市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问题的补助,奖励资金2939万元;银行利息收入877万元,职工转移等其他收入69万元。
按照《焦作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焦政[2000]24号)规定,职工医保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参保单位 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划入的比例为:45周岁以下的在职职工以个人缴费基数的1.1%划入(加上个人缴纳的2%为3.1%);45周岁以上(含45周岁)的在职职工以个人缴费基数的1.5%划入(加上个人缴纳的2%为3.5%);退休人员按本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平均缴费工资的3.7%划入。
个人医保账户金额主要用于门诊医疗和定点零售药店购药,也可用于住院医疗的个人自付部分。个人医保账户本金和储蓄利息归个人所有,用于医疗支出,可以结转和继承,但不得提取现金和挪作他用;无继承人的划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
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由参保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扣除划入个人账户部分后构成,主要用于支付参保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和部分门诊慢性病医疗费。2010年,全市医保统筹基金为5.1万人支付住院医疗费20964万元,为1.43万人支付重症慢性病门诊医疗费2223.77万元。2011年,全市医保统筹基金为6.64万人支付住院医疗费26936.49万元,为1.82万人支付重症慢性病门诊医疗费3178.01万元。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我市是国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第二批试点单位,2008年7月开始实施《焦作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市政府2008年8号令)。2009年,居民医保基金收入6099万元,支出3007万元,累计结余5208万元。2010年,居民医保基金收入7727万元,支出4542万元,累计结余8393万元。
按照我市居民医保试行办法和市政府办公室焦政办[2008]83号文件,2010年度、2011年度居民医保的筹资标准为:城镇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和其他18周岁以下城镇居民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05元,其中个人缴纳20元,财政补助85元;18周岁及以上城镇居民筹资数额为每人每年225元,其中个人缴纳140元,财政补助85元;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个人缴纳60元,财政补助165元。享受低保人员和重度残疾人员,其医疗保险费按以上标准由财政全额负担。居民医保基金收入主要是参保人员个人缴费和各级财政补助,其次还有银行利息收入。2010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1416.6万元,各级财政补助6266.6万元,银行利息收入43.7万元。2011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1614万元,各级财政补助9390万元,银行利息收入73万元。
居民医保基金支出项目,一是为参保人员报销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二是为参保人员报销符合规定的重症慢性病门诊医疗费;三是支付参保人员门诊统筹费用。2010年,全市居民医保基金为2.04万参保人员报销住院医疗费4302.6万元,为181名重症慢性病患者报销门诊医疗费73.64万元,为29.7万人次参保人员支付门诊医疗费(或药费)1283.79万元。2011年,全市居民医保基金为2.38万参保人员报销住院医疗费 6095.45万元,为243名重症慢性病患者报销门诊医疗费122.85万元,为24.46万人次参保人员支付门诊医疗费(或药费)1216.28万元。
(三)职工工伤保险
2010年全市职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3635.4万元,基金支出2266.6万元,累计结余6058万元。2011年全市工伤保险基金收入、支出和累计结余分别为8135万元、7404万元和6788万元。
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国家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29号),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国家规定风险较小行业、中等风险行业、风险较大行业工伤保险基准费率分别为用人单位工资总额的0.5%、1%和2%。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2010年参保单位2583家,参保人数25.10万人,征缴工伤保险费3577万元,工伤保险基金利息收入58.39万元。2011年参保单位2750家,参保人数28万人,征缴工伤保险费4072万元,工伤保险基金利息收入84.07万元。
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主要有:工伤职工工伤医疗费、劳动能力鉴定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辅助器具费、1-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及护理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等。2010年,全市工伤保险基金为1441名工伤(含工亡)职工支付工伤保险待遇2266.6万元,其中工伤医疗费1424.8万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86.9万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352.8万元,丧葬补助金38.6万元,辅助器具费7.83万元,劳动能力鉴定费14.5万元,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护理费等(含工亡职工的供养亲属抚恤金)长期待遇241.2万元。2011年,全市工伤保险基金为1916名工伤(含工亡)职工支付工伤保险待遇4066.7万元,其中工伤医疗费1863.9万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60.7万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303.5万元,丧葬补助金61万元,辅助器具费12.7万元,劳动能力鉴定费20万元,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护理费等(含工亡职工的供养亲属抚恤金)长期待遇430.8万元。
(四)职工生育保险
2010年全市职工生育基金收入、支出和累计结余分别为2098万元、903.6万元和5101.4万元。2011年全市职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支出、累计结余分别为2727万元、1265万元和6676万元。
按照《河南省职工生育保险办法》(省政府令2008年115号)、《焦作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焦政[1998]25号)、《焦作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焦政[2002]40号),生育保险基金按工资总额的1%征缴,机关事业单位按上年度工资总额的0.5%征收。我市生育保险基金由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的利息构成。2010年,全市参加生育保险的的单位有2912家,参保职工24.2万人,全市生育保险基金为1514名职工支付生育保险待遇904万元,其中生育津贴为660万元,生育医疗费243.6万元。2011年,全市参加生育保险的的单位有3092家,参保职工25.05万人,全市生育保险基金为2488名职工支付生育保险待遇1422.59万元,其中生育津贴为1062.6万元,生育医疗费359.99万元。
(五)强化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
为确保基金安全,干部安全,全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基金财务和内控制度,职工医疗保险、职工工伤保险、职工生育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同时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按照加强廉政建设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要求,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内控制度,并认真执行。市医保中心在全面梳理权责流程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具体工作岗位所承担的工作事项及每一事项包含的环节中的风险点,制定防范风险的应对措施,努力形成责任到人、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
经办机构征收的各项保险费用全部按规定及时转入社保基金财政专户,所有基金支出的项目由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依据政策规定对定点医疗机构(或其他相关单位)开出的票据及相关资料初审、科室负责人复审,主管主任、主任批准后方可支付。同时财政部门还要对每月各项基金支出情况进行审核,然后批准将这部分资金从财政专户转入经办机构支出户。我们经办的各项保险基金的每一笔支出都可以追索到相应的责任人。近年来,在各项财务大检查、审计中均未出现违纪现象。
三、2012年度医疗保障工作的安排
今年我市医疗保险工作的思路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市医改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以实施《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为契机,以实现市级统筹为重点,以推进精细化管理为支撑,加强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扩面征缴和基金管理,逐步提高参保人员待遇水平,全力做好重大改革政策实施的经办工作,大力推行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确保完成各项扩面任务。进一步扩大城镇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基本实现全民医保,确保省下达我市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即全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3.7万人以上。确保全市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29.9万人以上,其中农民工7.3万人。确保全市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26.4万人以上。
(二)加强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征缴,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征缴任务。2012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征缴金额要分别达到6.1亿元、4000万元和2890万元以 上。进一步开展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稽核工作,改进和完善保险费征缴方式,加大征缴力度。
(三)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市级统筹工作。按照《焦作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焦政办[2011]100号)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标准,建立基金共济、分级管理、预算调剂、运行一体的市级统筹模式,实现管理制度、服务标准、信息系统的统一,参保人员在全市范围内的两定单位”就医购药实现“一卡通”和及时结算。积极推进市级统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实际统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细化制度措施,确保市级统筹工作的平稳运行。
(四)进一步改进完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总额预付办法,加强监管,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一是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提高“两定单位”主动管理的积极性,降低住院率、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二是建立信息公开披露制度。
(五)继续做好我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我市城镇居民医保的各项政策,努力提高医保居民医保服务水平;二是着力做好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试点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进一步加强医保中心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医疗工伤、生育保险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经办机构重 点岗位、重点业务环节的监督和检查,认真落实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制度。
(七)进一步加强对“两定单位”的监督管理。一是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建立健全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管理机制;二是依据《社会保险法》和医保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规范医疗行为;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现象。
(八)继续开展政风行风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医保经办机构。
四、医疗保险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1、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实行以总额预算为主要内容的结算办法。根据国家医改要求,我们结合近三年医疗费用水平、增长幅度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关于调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有关结算办法的通知》(焦人社[2011]205号)文件,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付费方式改革,促进了定点医疗机构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遏制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进一步缓解了参保人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行新办法后,2011年第三季度与第二季度相比,市直职工医保人均住院费用由6830元降为5729元,降幅16%;人均统筹费用由3882元降为3328元,降幅14%;人均住院天数由24.6天降为18.2天,缩短6.4天。
2、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工作成效明显。作为国家第二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我市探索出了依托社区卫生服中心,开展居民医保工作的新道路,形成了“参保缴费在社区,就医结算在社区”的管理服务模式。2010年,我市又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居民门诊统筹试点工作。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工作全面展开,有效减轻了参保居民的门诊费用负担。我市的居民医保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被称作“焦作模式”,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推广。居民医保工作的有效开展,使我市初步实现了“全民医保”的目标,为解决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扩大参保受益面,缓解参保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按照“新医改”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我们按照“新医改”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一是提高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降低了参保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从2011年1月1日起,连续两次大幅度提高参保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参保居民在一级定点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报销的起付标准,由原来的300元降低为200元,参保居民一个年度内的累计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了6万元。加上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一个结算年度的最高支付限额为12万元。超过了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6倍以上。参保居民在一级、二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由原来的 75%、65%、60%,提高到了85%、75%、65%。二是调整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标准。从2011年7月起,参保职工在一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由原来的600元调整为200元,参保职工在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由原来的650元调整为600元,参保职工在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由原来的750元调整为800元。通过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进一步减轻了参保群众的医药费负担。一个结算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补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为24万元,超过全市在岗职工上年平均工资的6倍以上。
4、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工作。我们根据市政府出台的《焦作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焦政办[2011]100号),统一了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各项政策规定,从10月1日起实施,有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之中。特别是对用人单位医疗保险费征缴比例从6%提高到了7%,取消了征收退休人员超比例调剂金的规定,解决了欠费单位退休人员无法正常享受住院医保待遇和失业职工在领取失业金期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问题。
5、工伤保险工作进一步完善。从2002年1月起我市开始实施工伤保险统筹工作,2010年12月实行了全市统筹,分级管理。2011年我市全面完成了“老工伤”人员的接收工作,并确保了“老工伤”人员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截止到2011年12月底,4013名“老工伤”人员已经全部登记并录入信息库,应由工伤 基金支付的待遇,都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全市“老工伤”人员享受工伤保险待遇249人,基金支付 280.72万元,其中享受工伤医疗人数194人,基金支付213.68万元。我们通过实施“平安计划”,以农民工参保扩面为重点,积极推动高风险企业和商贸、餐饮、住宿、文体娱乐等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进一步扩大了工伤保险的覆盖面,有效化解了用人单位的用工风险。截止到2011年12月底,全市高风险企业参保207家,参保48220人,其中农民工28814人。同时,我市还在全省较早探索开展了工伤康复工作,为最大限度的恢复和提高工伤职工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促进伤残职工全面回归社会和重返工作岗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面临一定困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扩面难度较大。由于新农合坚持要求在城镇学校就读的农村学生必须随全家参加新农合,同时又将城镇农转非人员纳入了参保范围,今年又大幅度提高了参保待遇,对城镇居民医保扩面工作影响较大。
2、由于医改尚不到位,“两定单位”逐利违规现象较为普遍,管理难度很大。一是定点医疗机构为追求盈利,过度医疗和放宽住院标准、挂床住院等现象非常普遍,导致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基金支出和个人负担增长较快,这是造成参保群众“看 病贵”的主要原因。二是定点零售药店违规刷卡销售日化用品、食品等现象屡禁不绝。
3、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严重影响医保市级统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由于上级要求使用全省统一的“金保”软件,而现有的“金保”软件功能不全,已严重影响医保经办工作,特别是市级统筹工作。一是金保工程软件功能缺失,统计报表等功能不能使用,不仅严重影响医保办事效率,同时给基金安全造成隐患。二是各县(市)区信息系统不统一,是制约市级统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实施“一卡通”的主要问题。
4、经办任务重,人员编制少,制约医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居民医保工作和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的开展,市医保中心经办工作的业务量急剧增长,任务越来越繁重,现有的人员编制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五、政风行风建设的基本情况和打算
我们按照市纠风办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政风行风建设,通过宗旨教育、创新机制、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医保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政风行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我们将政风行风建设纳入重要日程,成立政风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动员部署,设立意见箱,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情况,加强督导,并实行责任制,在各科室设立政风行风建设 联络员,做到了政风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统一部署,同步检查,把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作为否决性指标纳入科室和工作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保证了政风行风建设措施落到实处。二是高度重视行风热线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我们始终把行风热线作为医保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服务岗”、“监督台”。每次直播前,都在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准备,做好上线预案。直播时,领导带队亲自到直播间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对一般性的当日解决,较复杂的一周内办结并及时反馈,对不符合政策的问题,耐心解释求得群众的理解,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办结率达100%。对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及时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进一步改进了鉴定方法,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重症慢性鉴定问题我们通过调研,调整了鉴定方法,2010年以后只对新申请享受重症慢性病待遇的人员进行鉴定,以前已经通过重症慢性病鉴定的患者,今后不再进行鉴定,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参保人员中的重症慢性病患者。针对医保中心搬到人社大厦后医保卡挂失不方便的问题,我们将医保卡挂失延伸到7家定点药店,方便了群众挂失,对此参保人员非常满意。三是努力为参保人员办实事办好事。我们按照“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的总体要求,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10年以来,通过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费用统筹试点、把城镇居民的 生育医疗费和手足口病的医疗费用及时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范围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基本解决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全面接收企业、事业单位的“老工伤”人员;进一步简化零星报销程序,缩短报销等待时间,方便外转住院病人。通过这些惠民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四是进一步加强窗口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我们把“增强窗口意识,提高经办能力”作为政风行风建设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窗口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以思想素质的提高促进窗口服务意识的提高。通过持续地学习和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做到了接待热心,解答耐心,助人贴心。把文明窗口建设同“行风评议”相结合,以行风评议工作推动文明窗口创建。在具体工作中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站式”服务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活动,优化经办业务流程,建立健全投诉受理机制,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在工作中,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不推诿、不扯皮。制定了规范严明的办事程序。先后制定了《焦作市社会医疗保险中心科室岗位工作流程》等10余项工作制度,重新修订并印发《市医保中心服务承诺》,做到了照章办事、文明办公、热情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二)下步打算。继续努力,保持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努力将市纠风办确定的我单位重点评议科室工伤与生育保险管理科、基本医疗管理科建设成为 “群众满意的科室”。一是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和“两转两提”工作,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二是进一步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强化服务理念,积极推动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三是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确保参保人员合法权益。特别是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医疗费用“总额预付”以后,有可能出现医疗机构推诿参保住院病人、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预防此类问题发生,并做好有关投诉的处理工作。四是认真做好政策咨询和投诉处理工作,定期开展“文明服务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沟通,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五是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强督导,注重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打造“学习、创新、服务、和谐、廉洁”的专业化医保队伍。
我们经过积极努力,医疗保险经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市医保中心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工伤保险2010年底实现了市级统筹,今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均要全面实现市级统筹,工作头绪多,现有工作在编人员根 本无法完成,抽调临时帮助工作的人员较多,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服务质量有时不够稳定。二是“两定单位”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查处难度很大。三是宣传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保险各项政策规定也在不断调整,因此需要及时向人民群众进行解释和说明,宣传工作非常重要。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二年,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开局之年,我们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关键在做、关键在实、关键在效”的要求,努力工作,开拓创新,把我市医疗保险工作推上新台阶,为保障全市人民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焦作市社会医疗保险中心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四日
第二篇:医疗保障协议书
医疗救护及医疗废弃物处理协议书
甲方:
乙方: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甲方为更好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确保员工因受工伤或在其它意外情况下能得到及时救治和处理,同时规范急救药品的安全使用和处置,特与乙方签订本协议:
1、甲方员工在工作中因工伤或突发急病,持甲方证明到乙方就诊,乙方须为其提供挂号、诊断、检查、治疗一站式服务;
2、乙方根据甲方需求,提供院前急救、电话出诊等特色服务;
3、乙方指导甲方保健药品和设施的配备,开展医学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
4、乙方为甲方员工特殊情况的急诊就诊开辟了绿色通道。
5、甲方员工的医疗费由甲方派专人定期和乙方结算。
6、甲方平时使用的急救药品需统一向乙方采购,甲方平时产生的医疗垃圾统一交给乙方按国家要求处理。
上述协议经双方协商,同意从签订盖章之日生效,有效期限叁年。
甲方签名盖章:乙方签名盖章:
2012年5月11日2012年5月11日
第三篇:离休干部医疗保障
离休干部医疗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高定点零售药店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质量,保障离休干部的购药要求,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离休干部的医疗管理本着“保证质量、方便就医、加强管理、防止浪费”的原则,采取住院相对固定、门诊相对灵活,医疗费实行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二、离休干部就医购药实行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管理,离休干部住院定点医院设在呼市第一人民医院,对特殊重症、疑难症患者实行转院制度。
三、离休干部门诊就医购药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为呼市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门诊和定点零售药店就医购药。
四、离休干部门诊就医,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需持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中心核发的信息卡,住院时须同时持市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中心核发的医疗证。
五、离休干部医疗费实行独立核算、单独管理。
六、离休干部内门诊及零售药店购药费用超出个人账户资金额度的,于下一个第一季度,持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就诊、购药收据和处方,到市保险资金管理中心审核报销。
七、离休干部就医购药必须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及《自治区离休干部用药报销范围》,目录以外的诊疗项目和药品费用,一律不予报销结算。
第四篇:医疗保障问题
2010年9月7日-8日,以“新形式、新理念、新挑战——探索合作共赢之路”为主题的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在京开幕。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熊先军在“专题研讨会之五:社会保障——新挑战、新机遇、新发展”上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对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
熊先军:尊敬的东进部长、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对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我的主要观点是当前应当加快推进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救助制度构成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其中三个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覆盖了90%的人群,从制度的覆盖人群程度来看,初步实现了全体居民有一个医疗保障制度的目标。从现实意义上来看,为参保人群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从长远意义看,为建立全民公平享有医疗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3+1”的构架存在的城乡制度分设,管理分离、资源分散,所引发的待遇不均衡、城乡不衔接、流动不适应等问题,以医疗保障制度作为二次分配调节差距的功能作用是相悖的。当前,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构建全民公平医保为目标的新阶段。如何解决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之间不均衡的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如何看待当前的制度框架。我认为新型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是我国经济社会制度改革历史的合理选择。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形成目前的城乡分割的局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所决定的,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医疗保障制度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其改革进程也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尤其经济体制改革的状况。一是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求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费、劳保和农村合作医疗,不适应当时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并对经济体制改革造成了障碍。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选择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采取以社会保险为主的主要制度模式,而不是其他的模式。三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转型时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必然是优先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突出的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而推进,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农合到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过程,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新形势下,构建全民公平医保,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历史,在坚持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任何无视否定历史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第二,当前为什么要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全民公平医保的内在要求。进入新世纪(32.05,0.95,3.05%),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民收入普遍提高,而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城市化、人口自由流动和就业方式多元化,使城乡的边界逐步模糊,但是城乡二元管理的社会结构依然存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人群差异、地区差异和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的滞后,即使建立全民公平医保的外在约束,也是建立公平医保最大的难题。缩小一次分配差异,是建立包括医疗保障制度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义和根本所在。而目前基于城乡差异现实,建立起的继续维持城乡差异的医疗保障制度显然与建立制度的本意相悖,也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悖。同时医疗保障制度分设导致的重复参保和重复建设也造成了政府投入浪费和管理系统的效率低下。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任务迫切,挑战严峻,同时也具备了基本的条件。一是中央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奠定了政策的基础。二是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了经济基础。三是十几年的医疗保障制度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制度基础、管理基础。四是使得地方的探索、实践为统筹城乡提供了工
作的基础。
第三,如何推进城乡统筹,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从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到实行基本制度的统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民公平医保的目标,关键是要立足现实,统筹规划,逐步推进,逐步完善政策,从管理整合到体制统合到制度融合,最终实现基本制度的统一。一是整合管理资源,在完善“3+1”政策衔接的同时,统一城乡医疗保险经办管理、统一管理队伍,统一管理办法,统一费用结算和服务监管,统一信息网络。目前,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已经建立了一套在城市延伸到社区,在农村延伸到乡镇的管理网络,将新农保并到城镇医保统一管理,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保障待遇,为城乡制度融合奠定管理的基础。二是要理顺管理体制,将“3+1”行政管理统一到一个部门,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实施。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问题,而非医学问题,要按照坚持从现实国情出发,尊重历史,着眼效率的原则,从有利于将医疗保障问题和就业、养老、工伤等其他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和筹资政策等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应当明确由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3+1”的制度。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将新农合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统一为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现在有很多地方正在积极地实践,将两项制度合并为一个制度,在很多地方由“3+1”变成了“2+1”。四是逐步通过筹资政策和待遇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消除参保身份界线和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城乡制度统一,保障项目可选择的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中国医疗保障
中国医疗保险模式的历史沿革的详细内容
悬赏分:15见习魔法师 二级 最佳答案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公费、劳保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公费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制度是根据1952年政务院发布的《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建立起来的。政务院《指示》明确规定国家对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工青妇等团体,各种工作队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经济建设等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和革命残废军人,实行公费医疗预防制。医疗费用由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的卫生机构,按照各单位编制人数比例分配,统收统支,不能分给个人。门诊、住院所需的诊疗费、手术费、住院费、门诊费或住院期间经医师处方的药费,由医疗费拨付,住院的膳食费、就医的路费由个人负担。1952年8月,政务院又将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人员范围扩大到在乡干部和大专院校的在校生。同时,为了控制用药与不必要的检查,国家还制定了十一类西药和大部分中成药的基本药物目录、大型设备检查的规定及公费用药报销范围。
公费医疗制度是我国对享受对象实行的一种免费医疗保障制度。由于公费医疗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因此,这项制度实质上是国家或政府保险型的保险制度。
2、劳保医疗制度
劳保医疗制度是根据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及1953年劳动部公布试行的《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等相关法规、政策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适应范围主要是全民所有制工厂、矿场、铁路、航运、邮电、交通、基建等产业和部门的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参照执行。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企业医疗所、医院、特约医院医治时,诊疗费、住院费、手术费及普通药费由企业负担,贵重药费、住院的膳食费及就医路费由本人负担。
劳保医疗制度是我国五十年代初建立起来的另一种福利型医疗社会保险,它是我国劳动保险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企业职工实行免费、对职工家属实行半费的一种企业医疗保险制度。
3、公费、劳保医疗的历史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它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缺医少药的历史,较好地保障了职工的基本医疗,提高了职工的健康水平。我国的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4岁提高到1999年的71岁。另一方面,公费、劳保医疗制度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
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这种传统医疗保障体制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是职工医疗费用由国家和单位包揽,缺乏合理的医疗费用筹措机制和稳定的资金来源。二是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三是医疗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覆盖面亟待拓宽。
(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索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
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传统的医疗保障制度日益显露出机制上的弊病,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目前,我国已基本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框架。这一改革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以前,以控制费用为中心,对公费、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完善
(1)1985年以前,主要针对需方,实行费用分担措施。例如,个人要支付少量的医疗费用,即所谓的“挂钩”,但各地分担的比例不同,一般为10%--20%。此后,职工个人的费用意识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
(2)1985年—1992年,重点转向对医院进行控制,加强对医疗服务供方的约束。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改革支付方式,将经费按享受人数和定额标准包给医院,节支留用,超支分担,激励医院主动控制成本和费用开支;②制定基本药品目录和公费医疗用药报销目录,以控制药品支出;③加强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管理,即提供经费的政府和享受者所在单位等,都要承担部分经济责任。除此之外,一些地区还建立了大病统筹制度,即以地区和行业为单位,由企业缴纳保险费,形成统筹基金,对发生大额医疗费用的患者给予补助,使医疗保障的社会化程度有所提高,企业之间互助共济、分担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这些措施对控制费用的迅速增长,缓解经费紧张和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现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阶段:1992年—1998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试点
1992年,广东省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职工医疗保险改革,从而拉开了对我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序幕。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在我国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为加强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国务院成立了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领导小组。1994年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在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进行了试点。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体改委等四部委《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意见》,在58个城市进行了扩大试点。我省淮北、芜湖、铜陵三市列入国务院扩大试点城市范围。
几年来,各地的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也逐步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一些试点城市筹资水平偏高,财政和企业负担比较重,基金征缴困难,导致覆盖面窄,企业参保率低,推动试点工作的难度大。二是医疗机构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滞后,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行为不规范,药品价格虚高,这是造成医疗服务成本高,费用支出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从制度的改革和机制的建立上来考虑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
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全面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1998年11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这是国务院在总结各地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决定》明确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政策框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国务院国发〔1998〕44号文件的发布为标志,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省劳动保障厅 童宗伦 本文节选作者在省厅劳动保障政策法制讲座上的发言提纲)帮我想篇关于医疗保险的论文
悬赏分:100-解决时间:2009-2-1 02:43
具体是关于我国医疗保险与改革!没写过论文.帮我想出个大体提纲!要怎么写论文~~谢谢!
提问者: 匿名最佳答案
我国医疗保险改革现状的分析
一。我国医疗保险改革的背景及进程
建国以后,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企业实行劳保医疗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制度的弊端愈发明显。首先,医疗费用的增长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跟不上消费水平。不仅如此,这种医疗制度还造成企业之间负担差距过大:新兴产业老职工少,医疗开销相对少,而老企业背上的是总也甩不掉的包袱。另外,个人也被免费医疗制度惯出了毛病。“一人看病,全家吃药”,“小病看成了大病,没病看成了有病。”图的是什么?报销。赚的是谁的钱?国家和企业。造成了什么后果?浪费。
基于日益沉重的医疗费用包袱,1994年国务院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并于1998年底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双方负担”即基本保险由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统账结合”即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已实行40多年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就此告终。到2000年底,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口5000万。
2002年4月份在哈尔滨召开的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国各地加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工作进程,切实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确保完成今年医疗保险90%以上统筹地区启动,覆盖8000万人的工作目标。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取得相当成效,到今年6月底,全国349个地级以上统筹地区中,307个已经启动实施,占全国的88%;覆盖人数达到5026万人,占全国应参保人数的30%.二。新医疗保险制度中现实存在的问题
1.会带来医疗风险
新制度仅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并不是覆盖所有的医疗费用,所以,享受了几十年免费医疗的老百姓似乎一下子难以接受自己要交钱看病这个“残酷”的现实,明显地流露出对过去医疗制度的留恋。以个人账户为例。规定要求个人交纳月平均收入的2%,单位总共承担垫,其中的30%以内划入个人账产,也就是总数的1.8%,折算一下是个人月收入的38%以内。北京市员工平均年收入是一万多元。因此中等水平的职工个人账户只有不到300元。这就是他一年的门诊医疗费用。社会统筹还好,可是,要是得一场大病个人帐户的资金就很捉襟见肘了。因此,可能很多人舍不得看病而影响到自己的健康。
另外,新制度中没有把小孩包括进去,而以往的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孩子的医药费用基本是父母所在单位共同承担的。
新医疗制度对预防问题准备也是不足的。以前的医疗重视预防,单位有定期的体验,有固定的医务室、还有儿童防疫站。这些在新医疗保险中属于门诊的范畴。也就是说要从个人账户中花钱。这样很可能导致:本来应该看的病没看,本来是小病结果耽搁成大病。而国外历来将“预防是控制大病的最有效方法”视为至理名言。
2.医院可能拖医保改革的后腿
医疗保险改革是所有社会保障项目中最复杂的,它牵涉到社会保险机构、医院、个人、企业和医疗行业。错综复杂的关系再加上过去医院医药不分,就变得更复杂。医疗保险改革难,不是难在本身,而是难在医保之外。医院体制的改革和医药体制的改革很可能会拉医疗保险改革的后腿。
医疗保险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用较少的费用为老百姓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满足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控制费用是医疗保险的根本问题。这是医保本身无法解决的,只能诉诸于医院。造成目前医疗费用过高的主要原因是药品价格太高。医院是出售药品的主要渠道,向出售药品是医院收入的重头戏。医院作为非赢利性机构,要维持日常运转,国家财政拨款只能满足它50%的需要。另外50%则主要靠卖药。
另外,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是另一个突出问题。抛开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占总人口不到30%的城市人口享有全国70%的医疗卫生资源),就城市医院的结构来说,就相当不科学。90%的人生的是一股的小病,没必要去综合性的大医院看。而现在恰恰是大医院过多,服务于社区的小医院少。大医院多,建设成本高,收回成本的愿望就更强烈。没有发达的社区医院医疗网络,个人疾病医疗的代价更高,医疗保险的代价也会更高。
3.新制度规定中本身的漏洞
依据新的医保制度,当事人只要付相当少的一部分费用,便可在不超过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额(以上海为例:新医保为累计超过上职工平均工资4倍,2000年为5.6万元)内随意使用医药费。一些医院和医生为了将更多的医保资金划进自己医院的账户上,也不限制开出药品的数量和金额。这样,持卡人就有可能与医院或某些医生联手将国家医保资金骗入私囊或小团体的账户中。另一种情况则是一人医保,全家享用,因为医保卡划账时,医院并不要求持卡者本人到场。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处于道德失范的混乱阶段,新规矩和老规矩并存,原有的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底线受到侵蚀和破坏在所难免。
三。针对问题初步探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案
中国医疗保险改革确实有难点。承认难是为了慎重、积极地改。中国医疗保险改革会非常艰难,不会一步到位,可能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需要不断提出适应的方案。
方案1 要坚持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三改并举”(三个方向一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二是医药公开核算,分别管理;三是医院分类管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医疗服务管理。
近期社会保障会议指出,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可以先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对无力缴费的困难企业职工也可以采取先参加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基本医疗保险的办法,解决好职工住院和大病医疗问题,使医疗风险达到最小化。
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必须解决当前存在的以药养医问题,必须切断医疗机构和药品营销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联系。医院的门诊药房要改为药品零售企业,独立核算,照章纳税。中国卫生部已经明确要求药品要集中招标采购,以后逐步将基本用药目录中和临床用量大的药品都纳入集中招标采购的范围。
医院改革首先要求医院分类管理。非赢利性医疗机构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并执行政府规定的医疗服务指导价格,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赢利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这样有利于医院之间的竞争,并且有利于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系统。
方案2 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使用效率。要对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实施真正的竞争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据统计,中国医院的脑CT机拥有量是美国、日本的好几倍。每个医院都想通过给病人做CT来赚钱。不仅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负担,也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对高档医疗设备,国家应该统一配置和管理。而针对大型医院相对过剩社区医疗服务相对不足的情况,应该倒入真正的竞争机制,按照市场法则优胜劣汰,政府则不宜保护过度!
方案3 要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和负担。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大力推进医疗保险化进程:在中心城市建立数据库,通过网络扫描等方式对各统筹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进行监控和预测: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目前,北京、上海的大中型医院已全面推广住院费用计算机查询,尊重患者对检查、治疗、用药和价格的知情权。电脑还将担负起规范医疗行为、监督医生不要滥用药的重任。值得欣慰的是,我国正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购药无序状况,大力推行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及卫生材料。建立医药价格数据库,瞬时向所有计算机联网的医疗单位发送价格信息,并公布国家收费标准。这对于降低医保费用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方案4 还应探索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妥善解决有关人员的医疗待遇;积极探索社会医疗救助途径和办法,妥善解决特困人群有关医疗问题。医疗保险制度应该是多层次的医疗保障系统。除了政府保障的基本医疗水平之外,还应该有补充医疗保险,商业性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系统。儿童、失业者、社会贫穷阶层应该被纳入医疗救助系统。
总之,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虽然已然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革,但是仍存在制约整体社会保险体系完善的许多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改革的进程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要求政府及社会各界作出极大的努力。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