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河颂学案赵素梅
《黄 河 颂》学案
赵素梅 2013.3.21
【教学目标】:
知识:反复诵读,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能力:提高朗读能力;理解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振兴中华民族的豪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一、激情导入:
黄河——中华民族的根,这根维系着我们,哺育着我们,它把中华大地串联起来;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催发了最优秀的文化,留下了光辉的思想和智慧;它经历了最频繁的战争,造就了无数的英雄与史诗;黄河就像母亲,黄河就是母亲,每一个炎黄子孙心里都有一条黄河,华夏儿女纷纷赞美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黄河的诗歌——《黄河颂》
二、检测预习
展示交流收集的黄河资料
【也可放在后面】
三、听歌(《黄河颂》)入情
要求同学们在歌声中体会歌词内容,体会作品情感。师点拨过渡:
1、点出写作背景,2、提出学习目标
黄河惊涛澎湃,一泻千里,具有恢宏的气势,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他的人都会为之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的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四、自主学习
朗诵诗歌,整体感知 先口头回答:
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2、第二节【从歌词开始】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在朗读中感知:
1、诗人在歌词前还加了一段内容,这段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学法提示:【有感情朗读、思考:从抓关键词句入手】
2、歌词中,哪些诗句集中写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学法提示:(1)找出文中集中写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的地方,用声音来表现它的英雄气魄。参考答案:作者从三方面赞美黄河的英雄气概:
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万丈狂澜
地理环境:九曲连环、绵延万里 历史贡献:文化摇篮、英雄辈出、民族屏障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问:在哪些词句上我们需要特别的注意,把它读好?
【“望”、“奔”、“掀”、“劈”、“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小结:我们要读好诗歌,一定要读好关键词句。(生齐读))
(2)找出最能体现诗人对黄河赞颂之情的诗句。体会它们的读法是否一样?
(三个“啊,黄河”。追问:“三个‘啊,黄河’”读法是不是一样处理的呢?为什么?
第一个“啊,黄河!”应读的舒缓深沉(重点词:摇篮)。第二个“啊,黄河!”应读的坚强有力(重点词:屏障)。第三个“啊,黄河!”应读的高亢激昂(重点词:臂膀)。最后两句“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号召我们向黄河学习,充满战斗决心,要读的铿锵有力。指三名学生读,评点。齐读,提示:语气逐渐加强,感情逐渐加深,——由深情、坚定、激昂,读出变化!
3、小结读好诗歌的方法:【抓住关键词、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五、品读诗歌,深入探究
1、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2、为什么说黄河是我们的民族的屏障?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成方,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制胜法宝
3、诗人为什么写此诗?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号召黄河儿女要发扬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保卫黄河,抵抗日本侵略者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黄河儿女要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同时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感情,为拥有黄河而骄傲,为自己是黄河哺育下的中华儿女而骄傲!
六、拓展延伸:
1、同学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有数不清的骚人墨客赞美她以寄托情怀,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歌颂她以抒发抱负。让我们来收集吟唱黄河的美妙辞章,大家共享;也让我们试着抒写黄河,一抒热爱之情,好吗?
2、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黄河出现了严重的缺水和水污染等问题。请你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生态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板书设计:
序
曲 黄
河
颂
→
主
体
→
尾 声
写
法
伟大坚强
望——颂
黄河精神
【直抒胸臆】
教学反思:对于诗歌教学,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抓住主问题,简洁明了,加上老师的激情感染,学生很自然得到情感熏陶,能够掌握住朗诵的技巧和感情的运用,达到了诗歌的理想效果。美中不足的是:学生课堂上由于听课人多稍有些紧张,没有放得太开。
《黄 河 颂》 学 案
光未然
赵素梅 2013.3.21 【教学目标】:
知识:反复诵读,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能力:提高朗读能力;理解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振兴中华民族的豪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一、激情导入:
二、听歌入情(《黄河颂》)
要求同学们在歌声中体会歌词内容,体会作品情感。
三、自主学习
朗诵诗歌,整体感知
1、诗人在歌词前还加了一段内容,这段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学法提示:【有感情朗读、思考:从抓关键词句入手】
2、歌词中,哪些诗句集中写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学法提示:(1)找出文中集中写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的地方,用声音来表现它 的英雄气魄。
(2)找出最能体现诗人对黄河赞颂之情的诗句。体会它们的读法是否一样?
3、小结读好诗歌的方法:
四、品读诗歌,深入探究
1、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学法提示:根据诗歌内容并结合相关学科来理解
2、为什么说黄河是我们的民族的屏障?
3、诗人为什么写此诗?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五、拓展延伸,展示才华
(1)黄河故事知多少?(说一说)
(2)同学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有数不清的骚人墨客赞美她以寄托情怀,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歌颂她以抒发抱负。让我们来收集吟唱黄河的美妙辞章,大家共享;也让我们试着抒写黄河,一抒热爱之情,好吗?(诵一诵)
(3)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黄河出现了严重的缺水和水污染等问题。请你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生态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写一写)
第二篇:黄河颂学案
《黄河颂》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朗读诗歌的方法,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掌握从抓关键词、语气的轻重缓急、内容情感的理解等方面来读诗的方法。
3、感悟本诗直白抒情的方法。
4、通过听诗、析诗、读诗,深刻领悟黄河的精神和作用。【学习重点】 在深情的朗读、画面联想中深刻领悟黄河的精神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学习难点】
1、读出情感。
2、真正领悟黄河精神及作者写作的现实意义。【学习方法】 听音乐、看画面、读课文、谈体会 【知识链接】
1、写作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反动派对侵略者采取了可耻的不抵抗政策,放弃了东北的广大疆土,出卖了上海军民的抗战结果,又听任日本军队侵入华北。中国共产党提出团结抗日的主张,但国民党反动派竭力设法打击领导抗战的中国共产党,并在1939年底发动了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投降倾向和反共活动作了斗争,在斗争里坚持了团结抗日的方针,保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还发动了规模巨大的百团大战。抗战跟投降、团结跟分裂的斗争,贯穿了抗日战争的全部历史。抗战开始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组织了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艺工作者热情地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斗争里。冼星海、光未然在这个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歌唱黄河、歌唱祖国、歌唱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在当时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中,激发了人民与日寇斗争到底的决心,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作者简历: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3、《黄河大合唱》:共八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学习过程】
一、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高山之颠
2、填字组词。.()九曲连环 .()狂 澜.()澎. 湃.(.)屏 障.()哺.育()不屈不惊涛浪 发扬长一千里浊流转 意气发文明国 奔腾不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3、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4、从演唱歌词的角度考虑,在演唱前安排一段朗诵的目的是什么?
三、精读课文,重点赏析
5、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望黄河”时描写了黄河的哪些表象?在这些表象中,哪些字词最能体现黄河的雄伟气概?
6、“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从哪个方面歌颂了黄河,从哪些语句中体现出来的?我们应该怎样读出这三个层次的情感与气魄呢?
三、赏析语言
7、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四、理解主题
8、作者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9、分析黄河的精神,除了伟大坚强,还有什么?
【学习反思】
10、学了这一课,我的收获是:
还存在的疑惑是:【当堂检测】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它属于什么写作手法?
2、写出与黄河有关的古诗文名句两句,并标明出处。
第三篇:《黄河颂》导学案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2.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自学内容】
1.了解作者简介。
2.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3.思考: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 教学课时 1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到过黄河吗?(生回答)我们现在就来看看黄河。(出示黄河资料)这就是黄河,1938年9月,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了壶口瀑布,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
一、说黄河
背景介绍:《黄河大合唱》是诗人光未然在抗战初期转入敌后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黄河险峡急流,目睹黄河的恢弘气势后创作的,当时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千千万万英雄儿女投入了抗日洪流,诗人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人民的顽强不屈。《黄河颂》是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歌词唱出了黄河的气魄,颂扬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
二、颂黄河
配乐朗读《黄河颂》,读准字音,揣摩感情。教师配乐示范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试读,教师做朗读指导。
①全诗的感情基调是豪壮激越的。②注意朗读词和歌词之间的停顿。③注意重点词语的重读。如“望”、“掀”、“奔”、“劈”等 ④“啊!黄河!”反复了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要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
指名朗读,展示自我风采,小组评议。
三、研读诗歌,体会情感美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
(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四、品读诗歌,赏析语言美 你喜欢诗歌中的哪些语句,为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比较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新课时的音乐做到了渲染气氛,调动情绪的作用,学生带着热情走进课文,所以学习效率高了。《黄河颂》音乐壮阔、热情、深切,表现了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学生听后,激情澎湃,情不可遏,在其中激越飞腾,在其中濡染陶冶。
2、学生了解了歌词的写作背景,一种爱国豪情油然而生,所以情绪高涨,使课堂上多了一此豪壮气概。
3、学生带着激情诵读,加深了对歌词的理解,而对歌词的理解又反过来使诵读显得更有感情。美读现代诗,首先必须把握其思想内容,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黄河颂》唱出黄河的雷霆万钧之势,奔腾咆哮之声,更写出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联系时代特征,读出激昂、雄健、悲壮!再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读出诗歌的韵味。形式灵活多样,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分组读、齐读,„„
从这节课的成功可以想到,课堂效率的提高,最重要的还是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主动的学习效率最高。
课后作业
1.给加点字注音 巅 澎湃 狂澜 屏障 哺育 ......2.谈谈你想象到的画面和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3.全诗分成朗读词和歌词两部分,朗读词可以看出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 作用:引出下文颂歌)
4.歌词中那些内容是用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歌颂的?(从“啊!黄河!”开始到“发扬滋长。”分别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黄河是我们民族的屏障、黄河是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几个方面进行歌颂的。)5.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6.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第四篇:黄河颂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课题:《黄河颂》
备课时间2014-2-27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阅读诗歌体会语言,体会作者澎湃激越的感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黄河现为各种水道通称为“河”,但在文言文或古诗中,“河”专指黄河。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自古以来,赞颂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是我们的母亲河,你对这条河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结合提示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1、黄河概况以及名称的由来
2、诗中赞颂黄河“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这样说有什么历史依据?你能举出一些在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历代王朝建都位置等史实,说明黄河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远关系吗?
3、为什么说黄河“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你能否具体说出黄河是从哪儿发源,流到哪
4、、黄河为什么称之为母亲河?
5、诗中说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铁的臂膀”指什么?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
6、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整理出来,与同学交流。
7、搜集关于黄河的诗
8、关于《黄河大合唱》:背景、词、曲作者、每乐章内容等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内容探究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3、歌词中哪些语句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根据你掌握的资料,模仿《话说长江》写一段黄河的解说词,题目《黄河之水天上来》
二、下面一段是黄河对口曲的歌词,结合背景,改变成一个有趣的话剧
(朗诵词)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但是,我们难道永远逃亡?你听听吧,这是黄河边上,两个老乡的对唱.(对唱,合唱)张老三,我问你, 你的家乡在哪里?
我的家,在山西, 过河还有三百里.我问你,在家里, 种田还是做生意?
拿锄头,耕田地, 种的高梁和小米.为什么,到此地, 河边流浪受孤凄? 痛心事,莫提起, 家破人亡无消息.张老三,莫伤悲, 我的命运不如你!为什么,王老七, 你的家乡在何地?
在东北,做生意, 家乡八年无消息.这么说,我和你, 都是有家不能回!
仇和恨,在心里, 奔腾如同黄河水!黄河边,定主意, 咱们一同打回去!为国家,当兵去, 太行山上打游击!从今后,我和你 一同打回老家去!
三、朗诵比赛: 满怀激情的朗诵《黄河颂》,小组自主选择朗诵方式,评出最佳。
四、拓展延伸
1、寄语母亲河,倾诉黄河情
近年来,由于受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以及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我们的母亲河面临了重大的生存灾难。请你写一条诉说情怀,保护母亲河的公益广告,来拯救黄河
2、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画里
听《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二乐章,画一幅画表现我们对音乐的理解
第五篇:《黄河颂》导学案
《黄河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文基调,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
学习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学法指导
(1)学习前搜集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介绍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加强对诗歌内容的详细理解。
(2)注意结合平时阅读、参观和观看影视作品等知识积累,知道中华儿女感人的英勇事迹,为解读诗歌的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3)注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做到在读中了解内容,在读中品味鉴赏,在读中培养感情。
(4)品析诗歌的语言,用想象丰富其内涵。学习课时:
2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生字注音
气魄()哺育()山巅()澎湃()...... 劈开(). 狂澜()屏障()浩荡()臂膀.....()九曲连环().2资料链接:
(1)、关于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 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相关知识:《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二、自主学习
(一)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1. 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诵读。3.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
(二)诗歌的朗诵要点
质疑: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如:
学生再次自由朗诵,将刚才的所得加以体会。
三、合作释疑
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3、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四、质疑交流
学习贵在发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难或疑惑?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五、迁移延伸
1、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2、再次朗读: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齐读诗歌,共同赞颂黄河,歌颂伟大的中华民族!
六、同步达标
1、根据你平时的积累,写出三个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并标明作者及出处。
2、和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名言很多,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条,并简要介绍相关的故事。
《黄河颂》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由朗诵课文,小组朗诵展示,推荐课堂朗诵展示。
三、合作释疑
在大量朗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并展示。⑴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⑵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⑶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⑷这首诗歌是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什么历史和现实意义?
四、质疑交流
学习贵在发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难或疑惑?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五、迁移延伸【类文品读·黄河颂】
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澎湃,流经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是黄种人滋生繁衍的地区,也是轩辕黄帝居住营卫的所在。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得到这份自然的恩赐,瓜瓞绵延,永无止境,与山川相辉映,与日月共长久。
据远古记载,黄河流经壶口、华阴、孟津、流入渤海。而砥柱则岿然屹立于浊浪怒涛之中,显示出坚忍不拔的气概。砥柱之北的大阳县也因处于大河之阳而得名,又以在大河之北,遂定名为河北县,其后乃改称平陆。小县得大名,实为鲜见。
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的经营。炎黄子孙得天独厚,在此肥沃的土地上,经之营之,日臻文明。淳朴勤俭的风俗,早见于《诗经·国风》的歌育;也深得吴国季札的称道;太史公著《货殖传》、班孟坚撰《地理志》,4 亦皆颂扬不止。而关西尚雄武,山东称儒雅,两汉将相洵出其间,称为盛世,隋唐而后,更见发扬。
自远古时起,黄河流域即为都城所在。三皇五帝的传说,就未远离此城,夏商周三代更辗转迁徒于其间。由秦汉以迄唐宋,咸阳、长安、洛阳、开封,迭为建都之地。都城所在,人文荟萃,历久不衰。奔腾的黄河,激励人民向外发展,齐鲁方士,期望三神山,秦皇汉武,亲临东海上。虽说是景慕神仙,实际是谋图海外开拓。而张骞凿空,甘英远行,始知西域的广大无垠。海上三神山诚渺茫难稽,日南交趾的设郡,汉迁使者遂得远至已不程国。以今地按之,已达到印度南部海岸。这种向往开拓的精神,历隋唐而至于近世,初未稍泯。
黄河流域,既是肥沃的地区,又有瑰丽的文化,但与北方草原相毗邻,不免引起游牧族类骚扰。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也为了使农业地区不受蹂躏,从战国时起,就修建了长城,历秦汉而至明代,皆有所修建。由于有了长城,黄河流域的文化不仅受到了保护,而且更显得采。长城并未使黄河流域受到封闭,也并未使人趋于保守。霍去病驰骋于祁连山下,徐自为筑城于卢胸山旁,窦宪勒铭于燕然山侧,王越取胜于红盐池畔,都是不以长城为限。而参于可汗道的建筑,丝绸之路的畅通,又皆显示出没有受到任何的阻隔。这些都是开拓和进取,而不是封闭和保守。黄河的激荡和奔放,是不会使人封闭和保守的。
近世以来,黄河屡经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这是人为作用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的造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愈至挽近而愈形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如果除旧布新,有所改革,黄河必能充分恢复它原来的哺育力量,中华民族也必能因之早日得到振兴,益臻于繁荣富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浩瀚()繁衍()缅怀()泛滥()蹂躏()......
2、两篇《黄河颂》虽体裁不同,但都会激起我们自豪之感,读罢全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3、本文向我们介绍了黄河哪些方面的知识?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可是近世以来,黄河屡经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以唤起人们对黄河的保护?
附:《黄河颂》(参考答案)
一、类文阅读:
1、略
2、热爱祖国,热爱黄河,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3介绍了黄河流经地域,黄河流域的气候,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以及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不断向外发展等几个方面。
4、语言通俗,应有一定的震撼力。
二、合作探究
⑴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⑵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⑶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⑷这首诗歌是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什么历史和现实意义?
诗是从歌颂黄河、赞美中华儿女的角度来表达爱国之情的。因为黄河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象征。1938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这首诗歌曾激发着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在今天它仍能激起中华儿女建设强盛祖国的豪情。
六、交流收获:
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学生思考、讨论)师生共议得出。如:
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2,时代背景的把握 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4,调节自己的感情。
七、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