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岚山区初中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岚山区初中学段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初中调研组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中小学课程实施行为,促进中小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山东省教育厅在印发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鲁教基字„2007‟20号)的基础上,又印发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鲁教基字„2007‟21号,以下简称《方案》),该文件就课程实施评价的原则、评价信息采集的方式、评价结果的处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它既是课程实施水平评价的标准,也是课程实施的指导性、规范性标准。该文件的颁布实施旨在以课程实施水平评价为切入点,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全面评价我省中小学的课程实施状况,力求实现“以评促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并强调本评价原则上3年进行一轮,省直接评价高中,并对市、县(市、区)评价进行抽查和监督;市直接评价初中,并对所辖县(市、区)评价进行抽查和监督;县(市、区)直接评价小学。今年秋季即将启动首轮对全省三分之一学校的评价。市、区教育局相继转发了该文件,并就文件的指导精神和要求,提出了落实意见。为深入了解新课改以来,特别是《方案》执行以来我区中小学的新课改实施情况,认真总结、推广有益的经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反映当前我区在课程实施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矛盾,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促进全区中小学课程改革持续、健康、深入地发展,全面做好迎接省、市两级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价准备工作,根据区教育局年度工作计划安排,9月16日~9月24日,区教育局责成教研室、督导室、基教科联合组成了督查组,分成中学、小学两个小组,就全区的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进行了调研和过程性督导,现将初中学段的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二、调研的过程和方式方法
本次调研历时6天,以区教育局转发的《方案》(岚教发„2008‟24号)中“山东省初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为依据,从课程理念、课程开设、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实施方面的特色等 方面对全区12处初中学校的课程实施状况进行调查和了解。调研组的同志实行分工负责,调研、督查的途径采用了以下几个方面:
1、听取学校关于课程实施情况的汇报;
2、现场询问课程实施方面的有关情况;
3、查阅课程实施方面的文件、规章制度、教师业务档案(如学习笔记、教案或教学设计、教研教改论文、公开课、优质课证件、课题研究的资料等)、学生成长档案、作业本等;
4、实地查看校园、教师、办公室、实验室以及体育、艺术、技术、图书、网络等设施设备。调查组的同志对于学校在严格贯彻落实课程实施要求方面的坚定态度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就某些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和指导。
总体上看,各学校都非常重视本次调研、督查活动,在时间较为短促的情况下,作了相对充分的准备工作。广大教干教师,特别是校长对于课程实施的重要意义有了重新的认识,课程实施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学年初各校都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就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内容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做出了积极的、实质性的探索,在确保开全课程的基础上,保证课时数足量、规范地开设,新学年全区初中学段课程实施方面开端良好,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了新的气象。
三、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课程理念和课程开设方面:
1、各校都坚持了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重视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培训工作,能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向师生宣传、渗透课改理念。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环境宣传教育功能,积极营造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2、各校都能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要求开齐了国家课程科目,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和音体美等课程,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其中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科目的开设都按计划以固定的形式在各年级中得以普遍开设。
绝大多数学校能够按照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要求的周课时数编排课程。各科目的周课时数符合有关规定,没有随意增减课时数的现象。
3、半数以上的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省教育厅近期关于地方课程建设和管理的通知要求,并按照省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意见的要 求开设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且课时数能够符合要求。全区统一选订了部分必修地方课程的教科书(如六年级的《国学启蒙》、七年级的《中国传统文化》、八年级的《齐鲁文化名人》、九年级的《发明与设计》、《生命教育》等),确保了必修地方课程的正常开设。各校都能结合学校的实际开设学校课程,如岚山头二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虎山中学的青春期教育、碑廓中学的社会实践等,加强了学校课程的建设和开发,编撰了学校课程中相应模块的学习指导书,在开课方面能够有时间上的保证。
4、碑廓中学、巨峰二中、安东卫街道一中、安东卫街道二中等学校制定了学校课程方案,该类课程的目标较明确,内容较为具体,对学校课程开设的重视程度已大为提高。
(二)课程资源方面:
各校能够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配齐、配足各门课程的专(兼)职任课教师,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音体美课程、地方课程已经有了稳定的师资保证,学历与职称结构较为合理。加强了教师培训的制度建设,有较为详细的培训计划,档案中有关教师考核方面材料比较充实,措施细化、有效,部分学校实行了校内岗位双向选择,考虑到了教师的专业特点,避短扬长,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各校都能正常召开家长会,采取了家校互访、设立家长接待日、电话访录等多种方式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注重了对学校所在地域、社区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且能与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学习领域设置紧密相连。
(三)课程实施方面:
1、大多数学校能够根据指标要求建立了相应的教研机构和教研网络;部分学校出台了较为完善的教研制度以及相关的分项制度(如:教干教师听评课制度、备课制度、教研组评价细则、教研组长岗位职责等);多数学校能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实际制定了学校教研活动计划和学科组教研活动计划;并能根据活动计划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如优质教案评选、优秀课堂教学反思评选、课堂教学导入设计、板书设计、绿色评语设计等评选、教研组长论坛、骨干教师论坛、教研组反思周记等),教研活动开展丰富多彩,记录较为翔实;多数学校能有效地开展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部分学校制定了先周集体备课实施方案,能对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和基本要求进行指导,并对学科组教师进行考勤和监控,确 保集体备课在质和量上落到实处;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教研成果或经验的发表;多数学校重视课题研究工作,能针对研究的课题制定实施方案、撰写课题报告并及时进行阶段总结。有的学校根据学校实际自创课题,并将研究课题与课堂教学实际紧密结合,使课题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各校都能利用班会、团会、专题会、校会与升国旗等方式定期开展爱祖国、爱家乡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活动,档案中材料充实、丰富,并且能利用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以及某些有着特殊意义的纪念日等开展教育活动,突出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形式活泼多样,现实性、时代感强,教育效果良好。多数学校能够根据学校实际和时令,举办艺术节、运动会等艺体系列活动,开展各类兴趣小组、师生才艺展演等活动、丰富了第二课堂,陶冶了师生情操,活跃了校园氛围,并且注重了活动材料的积累。
3、各校都严格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管理,严格执行市教育局制定的作息时间,做到了双休日和节假日不上课。对于学科书面作业的设计在内容和数量上进一步加强了监控,采取了灵活方式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内容,学生集体体育锻炼的时间有了一定的保证,课业负担步入良性运作状态。
(四)课程评价方面:
全区各初中学校能严格考试和竞赛活动的管理,未参加未经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考试、联考和竞赛、考级活动。每学期学校组织的统一考试不超过两次,通常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部分学校只进行了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已经取消了分数的量化方式,实行了等级制。单元测试等日常质量检测主要用于反馈教与学的信息,没有用来评价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期学业发展的过程性资料加以分析和利用。部分学校学业成绩评价开始实行了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方式,注重了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初步确立了发展性评价的机制。各校不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学校的教师考核方案中没有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和奖惩师生的主要标准。全部初中学校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对学生定期进行了体检,并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档案。多数学校已经开始计划、筹备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评价方案、评价标准和办法以及学生的评价档案。目前做得较好的学校有碑廓中学、后村中学、高兴中学和安东卫街道一 中。
四、存在问题和不足
1、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
多数学校在课程理念学习方面尚未制定专门的学习制度,少数学校的学习制度只是“拿来主义”,内容空洞,行文粗疏,反映学校开展专题理论学习的材料缺乏,更少有对家长开展“新课程理念”宣传的印迹。
2、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着模糊认识,有关规定不甚了解,课程开设方面仍欠规范。
档案中有关课程实施的文件不全,课程表设置不科学,科目名称不规范,还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部分学校的周课时数存在与省颁课程安排表不符的现象,从课程表上反映出周课时数超量、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超时的现象。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的开设的规定不明确,相关文件的精神要求把握不准确,特别是关于必修地方课程中的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在各年级开课内容的模块要求不了解,开课存在着随意性。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部分领域特别是没有现成教科书的科目,如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课程,学校在开设和指导上存在着盲目、粗放的现象。
多数学校还没有制定学校课程方案,已有的学校课程方案也现得形式粗疏,内容单一,系统性不强,缺乏相应的课程规划和开发的具体措施以及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校都还没有关于学校课程管理的具体措施。多数学校在学校课程和课程实施的特色方面起步缓慢,多为空白。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地方课程多由教师兼任,只能说是勉强开课,上课质量难以保证,并且年龄结构不够合理,30岁以下青年教师很少,出现断层。在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多数学校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长效的机制,有关材料也是少之又少。
3、教学设施设备仍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绝大部分学校的图书、实验器材、体育器械、教学场所、网络等设施设备陈旧、短缺,条件亟待改善。设施设备的短缺、陈旧,限制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特别是部分学校由于正在进行校建,原有的各种用室被拆除,新的尚未建好,出现了功能用室空白的现象。教学设施设备的短缺、陈旧非但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学习需要,也制约了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发挥,师生满意度较低。
4、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不强,教科研的质量不高。
多数学校的教研机构和教研网络重合在一起,缺乏学校领导层面的专门筹划和安排教研方面的领导机构。个别学校的教研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学校的教研计划针对性不强,虚的成分过多,缺少各月份具体活动安排表,开展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表现为主题不鲜明,目的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而且监控措施跟不上或监控力度不到位,部分教师对开展的活动采取应付态度,有的学科组教研计划或活动记录出现雷同。多数学校对本年度的教研成果没有认真汇总和统计,部分学校教师只热衷于论文评选,不重视论文成果的发表。部分学校在教研课题研究认识上不到位,重视程度差。还有的学校搞课题研究存在着务虚现象,表现为课题立项后将课题束之高阁,档案中除一份课题立项申请书外,没有过程性研究材料。
5、作业布置的监控力度不足。
相当数量的作业内容仍表现为机械性、随意性,缺乏层次性,大部分学科的作业还是以知识巩固型练习题为主,探究性、实践性的题目很少甚至没有。部分学校对于作业布置的监控措施不力,多数情况下没有履行规范、有序的审查、审批程序,更没有做到登记备案。
6、档案整理规范性欠缺。
很多学校没有按评价指标建立相关档案,档案材料交错混杂,主题不明确,针对性、条理性欠缺,并且材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都不到位,缺少体现各种活动的总结性材料。
部分学校的教师业务档案仍有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实施要求的资料,调研中发现仍有按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排列名次的现象。绝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制定有关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评价方案、评价标准和办法;除后村中学外其他学校都还没有为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评价档案。
六、反思和建议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关于课程理论、法规、文件通知等内容的学习。学校的业务管理人员,应该做课程实施的明白人,把准有关课程开设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2、进一步加强课程实施的培训,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研究和指导。学校应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课的教 师加强培训,要从课程开设的内容、课程资源的开发、搜集和利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评价等方面给教师以具体、明确的指导和培训,且应注重学习领域的系统性、连续性。同时学校应加强对该类课程日常教学活动的监控,制定出具体、详细的考核办法和管理措施,调动该类课程任课教师的积极性,提高认识,增强主动性,确保该类课程能够正常开设。
强化学校课程方案的研制工作,使学校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既能体现科学性,又能突出针对性,使学校课程方案切实成为实施学校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成为学校课程开设的依据和标准。同时,通过学校课程的实施进一步来充实、丰富学校课程方案,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3、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的管理和指导。学校要成立学校领导层面的专门的教研机构,并将教研机构和教研制度以版面形式上墙。教研计划要实际并且将具体的活动以表格形式安排到各月份中,以便在平日工作中去落实。要加大教研监控力度,切实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并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部分学校要重视论文成果的发表及课题研究,加大课题争引力度,注重材料、数据的整理与积累并及时做好报告与阶段性小结。
4、加强档案建设。要对各类教育活动材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进一步加以完善,主题教育与常规教育活动应进行合理的分档处理,体现条理性。进一步加强活动过程性材料的积累与整理,使之眉目清晰,充实完整。如:对于相关活动要确定活动主题、活动目的,要有活动通知、实施方案、过程性材料及音像资料、活动小结等。
5、各校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评价方案,为学生建立相应的评价档案,在评价的方式、评价的内容以及评价标准方面尽快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路子,开创出课程实施的特色。
6、逐步改善教学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增添、完善设施设备,尽快满足新课程实施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设必要的硬件环境。
2008年10月8日
第二篇:岚山区教研室2010年工作总结
岚山区教研室2010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市教研室的关心支持下,区教研室坚持“质量立教、管理强教、改革兴教、活动促教”的教研教改思路,紧紧围绕推进新课程改革这一工作中心,着力突出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深化校本教研、构建有效课堂三项工作重点,积极履行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服务、教学指导四项工作职能,全区新课程实施水平、教师专业化水平以及教科研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一、努力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新课程实施稳步发展
1、开展课程实施水平调研,加强课程方案落实情况的监控。新学期伊始,教研室对全区中小学在落实课程方案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督查,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校本课程的管理和评价等重点,提出了整改建议和措施,指导相关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全面落实课程方案,进一步巩固新课程实施成果。
2、顺利通过省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验收。为了做好今年全省课程实施水平评估,自11月中旬起,教研室全体同志先后18个工作日深入学校全力督查全区中小学迎接省课程实施水平的准备工作,针对各校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课程开设等薄弱环节,现场对被评估学校进行口头反馈,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并及时督促相关学校根据评估意见认真整改。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了我区的迎检准备工作,为我区提高迎检水平,确保评估圆满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12月8日的省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估检查中,评估组专家对我区的课程实施水平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此次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的顺利通过,标志着我区课程实施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提升我区课程实施水平,促进我区课程改革与实施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深化我区素质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展现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
1、成功举办了全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为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促进全区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更好地展示各校素质教育经验和成果,新学期开始,我们对全区中小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就部分学校特色和亮点的确立、提炼、打造进行了指导,并召开了素质教育现场会准备会议暨中小学校长论坛,会议上,各镇(街道)着眼下半年全区的素质教育现场会,围绕各自确立的教育教学工作亮点和特色,阐述、交流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相关经验、做法和设想,为全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现场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半年自7月份开始,教研室的同志在分管局长的带领下,组成两个指导小组,历时3个月,先后20余次深入学校对各校的准备工作进行调度并实地考查、指导。并以此为契机,组织了部分中小学教干到枣庄等地进行学习,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为我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10月初对各单位形成的文本交流资料进行初审,结合实地考查,最终确立特色与亮点。11月18日至19日,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全区教干教师分成四个观摩组先后参观了28处学校现场,此次活动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评价,集中展现了我区近年来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同时也增强了全区中小学校教育干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继续做好素质教育大文章的信心和决心,对我区素质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大力开展各类活动,积极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全面展示我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从4月份开始,由区宣传部牵头、区教育局和区文联共同主办岚山区第二届少儿艺术大赛和国学经典诵读大赛活动,吸引了全区近800名中小学生参加,活动历经1个月的时间,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广泛关注,为全区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起到了良好的影响。经过精心组织筹备,9月份又成功举办了以庆祝第26个教师节为主题的全区师生书画作品展活动,为期10天,共展出作品有1238副,活动期间邀请了区领导和社会各界进行参观,并组织评委对本次参赛的作品进行了认真评选给予了表彰。浓化了节日氛围,社会反响良好,充分展现了我区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创意。
四、多层次、多渠道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1、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继续开展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一方面通过教研员深入学校、深入教学一线,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集中培训,研讨课改实施过程的问题和困惑。7月份对去年招考的新教师进行了教学常规专业培训,12月份,参与组织了全市名师送教下乡活动。一年来,共举行不同形式的讲座和研讨会达20场次,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的理论素养和新课程的实施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调研、网络、过程性督导等方式指导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校本培训活动,及时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一年来,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达900余人次,同时严格督促外派人员搞好“二次培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极大地开阔了教干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了专业素养。继续加大市级教研活动在我区举办的争引力度,2010年,全市初中化学、和生物优质课以及高中段的语文、政治体育教学研讨会都在我区举行,进一步扩大了我区教育在全市的良好形象,便捷了我区教师 的学习。暑假期间,教研室还将根据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会同师训科,就初中理、化、生和高中全部学科教师的全员网络培训进行指导,组织好7~8月份的小学、初中相关学科的市级集中参训活动,通过各类形式的培训,引导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2、大力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和评比活动,积极营造“苦练内功、强化素质”的浓郁治学氛围。本,在配合师训科搞好全区中小学教师 “三字一画一话”基本功考核验收的同时,着力开展专业教师的基本功比赛活动。6月份,进行了全区音乐、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共有30余名教师参赛,充分展示了我区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赛后选拔出的4名优秀选手代表我区参加了全市的专业教师基本功比赛,其中有 人获市级二等奖。
3、加大学科带头人、教学新秀的培养步伐。10月底组织了岚山区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和教学新秀的推评。教研室会同相关科室在评委会的组织下,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从评选标准的制定到参评档案的审查,从证件的量化到材料的管理,每个环节都做到严格把关、实事求是、严谨稳妥,得到了局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参评教师的认可。其中档案的梳理和呈报工作更是琐碎繁杂、头绪众多,很多工作都是靠加班完成的。
五、突出研究重点,构建高效课堂
1、积极推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是本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以实施有效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核心的实验与研究,加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人人关注课堂教学实效、个个正当教学尖兵”的良好氛围。积极配合市教研室对我区课题实验学校的实验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和指导,定期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初步积累了课题实验的阶段成果,目前全区中小学逐步涌现出岚山头街道二中、后村中学、碑廓中心小学等一大批课堂教学改革典型学校。两处高中学校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方面更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其中岚山一中积极推行“两案三段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日照三中借鉴创新永威教学模式,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成为高中学校快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课堂教学呈现一片新气象。
2、大力开展课堂教学评比和观摩活动,切实发挥“两引三带”作用。3月组织参加市初中思品、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音体美优质课,成绩优异,截至目前,已有 人获省级奖; 人获市级奖,其中有 人获一等奖,人获二等奖,获奖等次位列各区县之首。
3、积极承办市级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我区教学教研工作的档次和水平。1月份承办了全市初中语文、数学课题研讨会,3月份化学、物理和生物优质课在我区举行,5月份、10月份和11月份,分别争引了全市高中语文、高中政治、高中体育研讨会;在承办学校的密切配合下,各项活动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市教研室领导、专家和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这是设区以来我区承办市级教研活动最多的一年,进一步树立了我区教育工作在全市的良好形象。
六、加强过程管理与调控,提高管理效能 管理的重点是把工作落实到位。为了促使我区的教学工作在管理中出质量、出效益,我们倡导注重过程与实效,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
1、加强新课程实施的调研,强化过程管理。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新课标教材的预研工作,学期初就新教材的施教提出先期建议和要求,特别对初中2007级、2008级级学生的学业考试问题和教学计划进行了研讨,指导初中学校把握相关政策规定,增强教学活动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二是积极开展教学调研活动,积极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3月份、5月份和11月份,教研室分赴日照三中、岚山头街道、虎山中小学、巨峰一中等学校进行调研和教学管理诊断达15个工作日,通过课堂听课、评课,师生座谈、交流,查看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情况等形式,共听课30余节,组织评课、座谈会42组次,较好地掌握了教学管理与学校教学的情况,同时也对教学、管理中的不足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真正实现了“重心下移、靠前指导”的角色变化,切实服务一线教学。三是大力开展教学视导活动。4月初,教研室对全区十二处初中学校的毕业年级教学进行了专题视导。教研员同志通过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了解教情、学情,采取查、听、评、议的方式,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研讨,今年我区中考成绩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在视导过程中,积极总结、推介学校的典型管理经验和有效措施,指导学校提炼、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素质教育教研和成果。11月底至12月初,依托全区教学专项督导评估,对全区中小学、职业中专常规教学进行了一次集中视导,通过听课和查阅档案材料,全面了解和分析了学校在常规教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现场反馈给被评估学 校,保证了视导活动的实效性。
2、加强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的研究和管理,进一步完善适应课改要求的备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以及课外辅导制度,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常规。学期初,教研室开展了关于《日照市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日照市中小学常规教学基本要求》落实情况的督查活动,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使全区中小学教学行为的规范性、科学性进一 步增强,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升。为加强教学的过程管理,增强质量意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面向初中毕业年级的教学质量检测活动,增强了学校管理的务本意识,撬动了学校质量管理的杠杆。年底,按照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又完成了对全区8处中心小学的抽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为全局的综合评估工作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
3、为加强校本教研的指导和管理,推动我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在认真抓好《岚山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落实的同时,加大了学校的教研组织建设,健全了各级校本教研组织机构,校本教研制度体系得以初步确立,形成了教学、教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研支持网络,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明显增强。安东卫街道一中、后村中学、碑廓中心小学等学校的校本教研方式灵活、扎实深入,形式多样的教师论坛、教学沙龙、电子备课研讨、反思札记等活动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教师的职业生活,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4、加强高中教学指导和管理,认真抓好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努力增强办学行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特别突出《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制度的意见》、《山东省普通高中选课指导意见(试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学校二年级课程实施指导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教学管理、教学指导文件的落实情况。指导各高中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不断完善高二年级课程实施计划,在确保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开设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同时坚持边落实、边完善的指导原则,认真组织高中学校搞好以选课走班为主要内容的总结和反思。加强高三年级的备考工作,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严密组织高考模拟考试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市教研室开展了高一年级、高三二轮教学视导活动,组织了高中教师全员参加了市级教学研讨会、备课会商会,及时汲取了教学经验,明确了教学的方向。
5、为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以创促建,以评促改,我们开展了省级“教学示范校”申报推评上报活动。月份,转发了《山东省普通高中第 批、小学初中第 批教学示范校评选通知》,同时依据评选标准,对 处申报学校进行了初评,经过综合评估,确定安东卫明珠路小学、后村中心小学参加“山东省教学示范校”的评选,以上学校正待验收。
五、大力实施课题研究,促进科研成果创新
1、坚持以课题引领教学研究的做法,促进“校本教研主题化、课题化”实 施,把学校作为新课程实验的基地,形成在学校层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学会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加强课题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工作,切实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
2、积极开展市教研室关于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活动,以承担课题研究的学校为龙头,广泛开展了以实施有效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核心的实验与研究。4月份,对全区校本基地实验学校的实验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和指导,初步积累了课题实验的基础性材料,取得了初步成果。6月份又成功申报了后村镇、岚山头街道一中、岚山区一中3处学校作为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在全市数学小课题展评活动中,我区有9项课题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有力的展示出我区在课题研究方面的成果与活力。12月份,岚山区第一中学还成功承办了山东省教育厅课改重点课题“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指导”定点联系学校研讨会暨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精致管理研讨会,对我区加强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指导的课题和促进学校精致管理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3、积极引导中小学校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全区中小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全区共申报各级课题 项,有 项课题确立为省“十一五”规划2010课题,占全市课题立项数量的40%。继续加强对立项课题的跟踪管理,开展立项课题前期实验情况的调研活动,组织了课题主持人参加了省级培训,同时积极做好“十五”课题滚动结题的准备工作,其中黄墩中心小学、安东卫街道明珠路小学两校开展的省“中国教学学会‘十一五’教科研课题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现已结题。
4、大力开展优秀教学论文、案例和课件教具、学具制作等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三月份组织了高中教师参加了全市高中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其中共有85篇参赛作品分获市级一、二等奖;四月份组织了“菁华杯”首届全国新课程教学案例评选活动,同时又组织了中小学英语、体育学科的优秀课件、政治小论文参评活动;五月份组织了市级优秀学科论文、教学案例参评活动,广大教干教师踊跃投稿,共征集优秀论文、优秀教学案例400余篇,经严格细致的初评后呈报到市级参评。5月份征集了6项教科研成果参加了本的省级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
七、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与全局工作
1、积极落实教研人员的“八个一”要求,努力增强教研员专业素质。半年来,教研员同志深入研读各类教科研书籍,有多篇论文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积 极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和培训活动,增强了自身的专业素质。教研员参与了《中小学生活》的编写和《2010年日照市初中生学业考试说明》的修订工作,2名同志参与了《2010年日照市初中生学业考试》试题命制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2、积极参与全局工作,服从工作需要,尽职尽责。教研室的同志在认真履行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根据局整体工作的需要和安排,参与了全区春季运动会、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教师基本功考核验收、迎接国家语言文字二类城市验收、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高考、中考、督导室的示范校验收、督导评估等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文化艺术活动,协同区宣传部、区文联组织了岚山区第二届少儿艺术大赛,向社会成功展示了我区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社会反响良好。
第三篇:岚山区劳动合同文本(最终版)
劳动合同
岚山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印制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1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通讯地址:
联系人:电话:
乙方(职工姓名):性别:
身份证号码: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
合同法》)和有关配套法规的规定,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同意签订本劳动合同。
第一条本合同期限
(一)合同期限
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第种方式确定本合同期限:
1、有固定期限: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2、无固定期限:从年月日起至法定的终止条件出
现时止。
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从年月日起至工作任务完成时止,并以为标志。
(二)试用期限
双方同意按以下第种方式确定试用期期限(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内):
1、无试用期。
2、试用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第二条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一)乙方的工作内容:。
(二)甲方因生产经营需要调整乙方的工作内容,应协商一致,按变更本合同办理,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的协议书或依法变更通知书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三)乙方工作地点:。
(四)除临时性工作或者短期学习培训外,如甲方需要乙方到本
合同约定以外的地点或单位工作和学习培训,应按本合同第七条处
理。
第三条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一)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第种方式确定乙方的工作时间:
1、标准工时制,即每日工作小时,每周工作天,每周正
常工作不超过40小时,并至少休息一天。
2、不定时工作制,即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乙方所在岗位实行
不定时工作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3、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即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乙方所在岗
位实行以(填“是”):年()、半年()、季()或月()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二)甲方因生产(工作)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后可以延
长工作时间。除《劳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外,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最长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三)甲方执行法定的及企业依法自行补充的有关工作、休息、休假制度,按规定给予乙方享受节日假、年休假、婚假、丧假、产假、看护假等带薪假期,并按本合同约定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计算方法支付工资。
第四条劳动报酬
(一)乙方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按
下列第()种形式执行,并不得低于日照市最低工资标准及本单位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
1、计时工资:元/月(元/周);
2、计件工资:(70%以上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可以完
成的,本项约定方为成立);
3、其他形式:。
(二)乙方试用期工资为元/月(不得低于第(一)款约定工资的80%或单位同一岗位最低档工资,并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三)甲方依法安排乙方加班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四)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或其他有价证券等
形式替代货币支付。
(五)甲方与乙方可以依法根据本单位的经营状况、物价指数情
况,经过双方协商或者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工资正常增长的具体办法。
(六)甲方给乙方发放工资的时间为:每月日(或周)。
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到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第五条社会保险
(一)甲、乙双方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
纳社会保险费,乙方依法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二)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甲方应按国家和地方的规定给予乙方医疗期和享受医疗待遇,并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三)乙方患职业病、因工负伤或者因工死亡的,甲方应按国家和地方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六条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一)甲方按国家和地方有关劳动保护规定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
劳动卫生标准的劳动作业场所,切实保护乙方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如乙方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甲方应如实告知乙方,并应切实按《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保护乙方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二)甲方按国家有关规定,发给乙方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并
按劳动保护规定安排乙方进行体检。
(三)甲方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做好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
动保护工作。
(四)如甲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人身安全的,乙方有
权拒绝,并可以随时解除本劳动合同。对甲方及其管理人员漠视乙方安全和健康的行为,乙方有权要求改正并向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第七条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
(一)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或者经甲、乙双方协商一
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或者解除固定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合同。
(二)除因乙方不胜任工作,甲方可以依法适当调整其工作内容
外,变更劳动合同,双方应当签订《变更劳动合同协议书》。
(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终止本劳动合同。
第八条经济补偿金、医疗补助费的发放
解除或者终止本合同,经济补偿金、医疗补助费等发放按《劳动
合同法》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通知和送达
甲乙双方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相互发出或者提供的所有通知、文
件、文书、资料等,均可以当面交付或以本合同所列明的通讯地址履行送达义务。一方如果迁址或变更电话,应当及时书面通知另一方。
第十条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纠纷的解决办法
乙方认为甲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可以先向甲方提出,或者向
甲方工会反映,寻求解决。无法解决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属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应当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自争议发生之日起15日内向甲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1年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一条本合同未尽事宜,凡属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的,按国
家和地方规定执行。本合同的条款与国家和地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不符的,按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执行。
第十二条双方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本合同(含附件)一式两份(鉴证时需一式三份,其中鉴证机构留存一份),双方签字后,甲方必须将其中一份交给乙方持有,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签名):
法定代表人(盖章):
签订本劳动合同时间:年月日
鉴证机关(盖章):鉴证人(盖章):
鉴证时间:年月日
第四篇:岚山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汇报
岚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情况汇报
一、去冬今春小农水项目完成情况
今春以来全区共开工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78项,已完成110项,共完成投资2360万元,扩大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改善农村饮水人口28057人,建成节水灌溉面2200亩。
二、主要做法
(一)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性高。
去年面对半年不遇的旱灾,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区掀起了大兴水利工程、保证农业灾年增收的建设热潮。全区新建、扩建了大批小型水利工程,在抗旱保丰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去冬今春广大群众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热情不减,今春掀起了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潮。巨峰镇邱后村自筹资金40余万元,新建扬水站2座,解决了该村近千亩农田和经济园林的灌溉困难问题。日照金玫花生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100余万元,建设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发展农田节水灌溉面积1100亩。
(二)整合资金,加大资金投入。
建设在积极争取上级水利投入的同时,坚持水利建设分级负担原则,保障重点项目配套资金及时到位。鼓励农民“一事一议”投工投劳兴修水利。按照“政府规划、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农民受益“的原则,加大对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以奖代补支持,引导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参与水利建设和经营管理。后村镇结合土地治理工程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建成了凤凰岭流域一批小农水项目。黄墩
镇结合烟草项目,投资近200万元新建高标准塘坝6座,解决了2500余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困难。
(三)突出重点,着力建设“五个水利”。
一是民生水利体系。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首要任务,优先解决边远山区饮水困难村庄的水源和集中供水工程覆盖范围内的村庄的村内管网建设;二是安全水利体系。加强病险塘坝的除险加固工作,切实保证小型水利工程的防洪安全;三是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水利体系。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新建、扩建一批小型水利工程,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的配水设施,保障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四是构建节水体系。加大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力度,指导和发动群众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五是加强生态文明示范村的水利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生态文明示范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示范村的带动力量。
(四)明确部门分工,制定实施方案。
水利部门加强对水利建设的规划和业务指导。财政部门积极措施资金,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制定水利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本地水利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
(五)强化管理,着力提升工程档次和效益。
一是强化项目管理。强化工程建设质量、资金监管,确保将每处工程都建设成为经得起洪水考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安全、效益工程;二是增加水利建设科技含量。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开发应用,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高水利工程数字化控制管理水平;三是加强水利工程长效管理。落实好建后工程的管理主体、维护经费来源,积极推行社会化管理、市场化管理,搞好水利与市场的对接,走“以水养水”的路子,确保工程效益不减、永续利用。
第五篇:山区乡镇调研报告
求真务实 把握契机 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洪江市塘湾镇是位于洪江市东部的一个偏远小镇,素有怀化市东大门之称,全镇土地面积66.8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3万人,因为各方面综合原因,导致我镇农民经济收入依然以农业为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目前,我镇农业发展现状如何,全面推进现代农业面临什么困难,围绕这些问题,最近,我们通过走访、调查、收集相关信息等方法,对我镇的这些情况作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镇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气候环境、农民素质偏低等因素严重制约我镇农业发展。正视农业发展现状,全方位推进特色农业是我镇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镇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十五”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我镇粮食总产量年均稳定,单产年均超过600斤,高出“九五”38.9%。从调查结果看,受到国家的粮食综合补贴、畜牧业生产补贴和免除农业税政策的农民分别占到94.2%、86.0%和96.7%。
二、存在问题依然突出
虽然我镇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总体看,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仍是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最突出的矛盾。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我镇农业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收、机电灌溉率不高。农民出售农产品多以原粮、活畜为主,农产品深加工少,附价值很低。从调查结果看,我镇农业生产“地力差,部分地区水资源缺乏”、“农业灌溉条件差、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的原因分别占到了55.3%、36.9%和44.5%。目前仍有78.2%的农民以散养的方式从事养殖业,有95.6%农民以承包耕地为载体从事种植业,有91.3%的农民“出售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目前,在近1万多农村劳动力中,文盲率为0.6%,小学文化程度占17.4%,初中文化程度占64.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7.4%。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
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三)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是农户走入市场的最大障碍。塘湾镇的农民仍然沿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思想观念保守,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当的严重。相当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
(四)受固有观念的制约,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模式停留在初级水平。偏远山区人地矛盾相对突出,资源的利用成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一些干部的视角仍停留在种植业的发展和有限的土地开发上,对广大的山林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所忽视,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而对土地资源的深度开发,充分利用尚有所忽视,从而陷入“山区资源缺乏”的怪圈。资源开发视角及经济发展思路的不同,导致山区乡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户营经济模式单一。
(五)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集体实力日渐削弱,对户营经济的扶持存在误区。这里的“短视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摆官架子的不利倾向。由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户营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近年山区集体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塘湾镇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缩小乡村致富的差距,就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遏制山区农民致富缓慢的势头。
三、村庄层面村民的全方面合作是新农村建设的契机
合作的本质就是弱势小农通过联合而组成组织,在市场经济中集中力量,互帮互助,共担风险,最后实现共沾利益。
村民合作组织可以是专业化的,比如购销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生产型合作社。但是实践证明由于村民观念还不够新,合作意识还不到位,所以成效都不是很显著。
从实际出发,在村庄建立综合性的合作社效果会更明显。因为农民大多数还是兼业化小农,他们不仅耕种着土地,种植着各种粮食作物,而且绝大部分家里还搞些养殖。如养些猪、羊、鸡、鸭、鹅等家禽家畜。结合农民这种兼业化经营的特点,合作组织要尽可能为社员提供综合服务,所以,合作组织要在实践中摸索出综合服务形式,有资金互助服务,有以图书借阅、电脑查寻、电视放映、专家技术人员讲座等形式的信息服务,各个种植、养殖小组的内部技术互助(如统一防疫)和农资统一购销服务以及产品销售信息的收集与发布等等。
而且,从完整意义上来讲从完整的意义上讲,合作组织是一个人群共同体,具有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合作的经济与合作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合作的经济就没有合作的文化,反之亦然。“奉献、劳动、参与、团结”的合作理念,以及地方传统戏、大众化的舞蹈、群体演唱等等平民化的集体文艺,本身就是对大多数人既“经世”又“济用”,大家聚在一起开心了,精
神世界丰富了,身体健康了,本身就是“经济”。总之,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在劳动人民那儿,两者是一体的。这也是在发育农民合作组织时必然产生农民文艺队的原因。
同时,因为合作组织实质是群体的自治动员机制的表达,所以当前由于农业税全免等而导致的村“两委”的功能转变也是与合作社一致的。甚至,在中国农村特有的小农村社的地理状况和制度沿袭下,一个少则不到千人,多则三五千人的村子,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村“两委”班子如果一心地想解决群众的事,那就必然是协调、服务等合作上的事了,难道还有什么别的事吗? 其实,合作的政治、合作的社会、合作的经济、合作的文化是四位一体的。这也是合作组织发育过程中积极借用村“两委”等体制内资源,促进村两委职能转变为地方自治功能、促进村民(如阶层、代际)关系改善的原因所在。
农民的全面性合作是进行村庄建设、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核心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塘湾镇的农村经济一定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