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应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时间:2019-05-14 04:3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学生应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学生应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篇:一年级学生应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年级学生应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几年来的教学,特别是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要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

一年级学生应该这样落实小组合作学习: 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初次尝试合作学习时,对小组活动感到陌生,不能迅速适应这种活动方式,可先以同桌2人为一组。当学生们有一些这方面的经验时,再运用规模大一些的小组。我觉得:以上下两桌4人为一组,课堂上需要展开合作时,只要上桌的2个同学向后一转,就可迅速运作,方便灵活。当两人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协调、配合的前提下,再过渡到3人组、4人组„„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选拔和培养合作组长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课堂组织纪律容易散乱,学生为合作而合作,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选拔和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

第一,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强,口齿清楚,说话流利,行动利索,且表现**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平时进行观察了解,选好苗子,重点锁定6个左右,还可以备选一些作为后备力量。

第二,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小组长的培养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计划的培训。

第三,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调控,当出现想法不同时,组长应问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再现冷场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当出现小组成员都想不出办法时,组长应带领组员参与到其他小组中,进行跨小组合作学习。

3、灵活调配合作小组的成员

一年级学生小组成员的确立,人员安排一定要均衡合理,在4个人的小组中,力求使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能力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尽可能使各小组之间保持平衡。合理的分配应该是:优等生、学困生各一个,中等生两个。在分组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学习伙伴,因为这样做往往是好学生选好学生,女生选女生,造成差生只能选差生,甚至个别学习进度慢的和有缺陷的学生没人选,这样不利于小组活动。在教学初期,由教师来进行分组比较合适,小组一旦成立,最好使它们保持相对的稳定。

4、角色分工,示范指导

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与群体活动,逃避工作的“责任扩散”现象,小组就成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因此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4人小组中对每人进行角色分工,可设主持人、总结发言人、联络员和记录员,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角色可以进行互换。

5.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技能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一年级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主要有9项。①听取发言不插嘴,注视对方认真听。②说明不东拉西扯,有根有据说清楚。③求助别人要有礼,得到帮助表感谢。④反思自己有勇气,肯定别人要虚心。⑤人自控守纪勿喧哗,依次发言顺多数。⑥帮助同学要热情,耐心周到把难除。⑦说服别人表理由,态度诚恳不嘲笑。⑧建议大胆有设想,人人献策解问题。⑨协调组员共商量,分配任务齐努力。

合格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低年级不同于中、高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都不是很强,因此在合作学习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第二篇:一年级小组合作学习

一年级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 董志芳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童话教学在小学教材中的存在价值的分析,证明了童话在小学阶段中的重要性。又结合新课标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提出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对童话教学有积极作用,并指出了童话教学中运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童话 互助 小组合作 童话教学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气,适合儿童想象和趣味的情节、形象创作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且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的虚构的故事。可以看出,童话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幻想,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大多处于6至7岁,这个年段的学生善于幻想并乐此不疲。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孩子的生活天地,就不难发现,他们的想象力是十分惊人的。他们会想象自己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也会想象自己跟奥特曼一起打怪兽;他们会学着老师的样子,为自己批改作业,会对着玩具娃娃说话;有时还会和小猫、小狗一起玩耍,也会把椅子排起来当作火车开。因此,童话故事正好与其年龄特点相契合,所以低年级学生喜欢童话,爱读童话。再加上童话语言多是浅显易懂、活泼动人,童话人物形象多鲜明便于儿童理解,因此童话凭借着其幽默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儿童易于接受,易于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和启发儿童的心智。

一、小学童话教学在小学教材中的存在价值

在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童话故事,上册有:《秋姑娘的信》、《北风和小鱼》、《小河与青草》;下册有:《蘑菇奖给谁》、《小松树和大松树》、《这儿真好》、《世界多美呀》、《三个小伙伴》、《蚂蚁和蝈蝈》、《乌鸦喝水》等。

新课改中将更多的童话故事编入教材,其实际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对于童话课文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的朗读与复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童话教学在塑造小学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过程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在童话教学中使用的重要性

童话是儿童成长的精神摇篮,它能打开儿童的思维之窗,为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而小学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童话的更是尤其喜爱,犹如鱼儿对水的渴求一般。但是,在传统的童话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 采取的是对童话故事的精读、精讲,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串讲问题及分析课文内容,因而,往往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童话的深层寓意向学生层层剥开,这样虽然使学生领悟到了精神层面上的哲理性的知识,但是其造成的负面后果却是使原本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变得枯燥乏味,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很少,主动探索的机会更少,对童话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兴趣。

因此,对于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童话故事,教师除了需要研读教材,为学生的学架设好一座华丽的桥梁之外,我认为,在目前新课程标准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下,教师更应该要选择一种行而有效,能获得大多数学生认可,使大多数学生易于并且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基于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研究实践,我谈谈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在童话教学中使用的重要性:

1.童话教学中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情节的探索欲望。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童话故事的这种鲜明的形象、简洁平实的语言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虚构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往往表现出来的是对童话故事有着特别的喜爱。传统童话教学中,教师的“教”大于学生的“学”,在课堂上学生是在老师精心设计设计的模式中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大大束缚了学生对于新知的探索欲望。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则是把四十分钟的课堂还给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观众”,而是学习的主体。在这样的小组中,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经验、疑问的传递、交流、总结,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并融其他同学的知识、经验、疑问为自己所得,使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我要学”的学习动力,进而对于故事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我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三个小伙伴》时,我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观察课文第二张插图,然后与生活中人们种树的图片进行对比讨论,再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手上没工具是怎样把小时栽好的?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更加强烈了,也使他们提起了学习的欲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童话教学中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结局的再造想象。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童话具有幻想的特质,其本身的文本特征就非常有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中“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特点决定了组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为学生提供开展互助合作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得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彼此合作、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激发。

我在教学《蚂蚁和蝈蝈》时,就依据童话的文本特征,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续编童话:到了第二年夏天„„;到了第二年冬天„„。我发现,把这个问题用在小组互助合作中讨论比让学生自己单独思考再回答的效果更佳,学生对于续编童话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所以说,在童话教学中,小组互助合作的教学方式能够与童话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上相得益彰。

3.童话教学中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意识。

学习在本质上是一个小组成员自行组织,个体参与,集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流过程。这种交流既发生在小组的各个成员之间,也发生在组与组之间,既是学生之间主体与主体的交流与对话,也是师生之间以相互信赖为基础的交流与对话。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不仅可以实现优秀生与后进生相互之间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使后进生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在童话教学课堂中,教师对于小组互助合作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学生以一个个体的形式参与到六人小组的活动中,这就势必要求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不能因为怕动脑经或者因为害羞胆怯而退出活动。

三、童话教学中运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策略

众所周知,读、演、说、悟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在设计童话教学中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时候,也能够从读入手,演、说、悟结合,将学生带入瑰丽的童话世界。

1.在小组中品读人物语言,突显故事内容。

童话的语言浅显、生动、简练、质朴。童话中简洁、流畅的语句,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是有它的积极作用的。此外,童话中的对话比较多,又能表现出不同形象的特点,有利于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如《小松鼠找花生果》中:小松鼠问蚯蚓:“这是什么呀?”蚯蚓说:“这是花生。”小松鼠睁大眼睛,自言自语地说:“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啦?”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笑着对小松鼠说:“谁也没有摘,花生果全在泥土里呢!”这几句都是两个动物形象的对话,所以,我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站起来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坐着读旁白。这样一来,全班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朗读,在自己读,和听别人读中体会到小松鼠找不到花生果的焦急,以及明白花生果是长在泥土里的科学常识。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分角色朗读更是童话教学的重要方法。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结合课文具体语言环境,提高朗读能力,增强语感,理解课文内容。

2.在小组中分享内心体验,精心表演情节。

儿童的内心世界与童话的幻想世界距离甚小,他们总会不自觉地将童话中的一切视为真实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将自己纳入童话故事,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新课标中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让学生从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既然如此,在教学时,我们大可以利用儿童的这种天性,为他们在小组中安排一个角色或者让学生自己为自己选取喜欢的角色,将他们带入童话情景中。这样,全班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对课文的表演中来。通过自己亲身的表演,加上自己对所要表现的人物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准确、到位了。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时,当一个学生表演到“把小石子一个个放进瓶子里” 时,同学们才体会到乌鸦喝到水时的喜悦,从而懂到要做好一件事要动脑筋。演童话让学生更走进了童话世界所有的那种氛围。

3.在小组中续编童话故事,自由表达心声。

一年级的学生是好奇的,他们富于想象。在童话里,有许多奇异的情节,有一种自由的、积极的力量来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因此儿童从童话里能寻找到欢乐。所以说,童话在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方面,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童话的语言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续编故事。

如:在教学《三个小伙伴》时,在课堂将近尾声的时候,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讨论假如这颗小树是一颗苹果树,那么等一年、两年后,苹果树上长满了苹果,这三个小伙伴会用什么好办法把苹果运回家呢?让学生先交流再讨论,这样学生讨论就不会流于形式,讨论也更加高效。在之后的小组交流汇报的环节中,我让小组内的成员每人说一两句话为这个续编一个结尾,这样做,使每个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4.在小组中咀嚼文章精髓,理解文字内涵。

童话,作为一种儿童文学,其语言文字总是贴切着儿童的认知发展的。而儿童对语言文字的习得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在同一年龄段的儿童中,他们的语言习得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如何才能够在课堂40分钟时间内对这些有着不同能力水平、知识积累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童话进行语言文字的指导、分析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有效的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模式,对童话语言进行指导、分析。郭思乐教授认为,在生本教学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应该是由传统教学中的“纤夫”形象转变为“牧者”形象。学生不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纠正下自主地学。

例如:在教学《三个小伙伴》时,我让学生先找到小动物们遇到的困难。不一会儿,很多同学都能轻而易举地把三个困难准确地找出来。而在对三个困难进行分析讲解时,我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第一个困难我带领同学进行分析,重点对小野猪的动作和所说的话进行教学。理解这个“拱”字,我让学生结合小野猪特征做动作,这样,全班同学都能了解这个“拱”的意思。第二个困难,我是请学生自己找表示动作的词语和所说的话,并试着进行表演,在学生起来回答时,我再适当加以指导、纠正。而第三个困难,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找到表示动作的词语,并加上动作演一演。我发现,经由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后,学生对于童话文字的品味更加到位了,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学习效果也就跟着提高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一年级童话教学中,只有运用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这种较为有效又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学生才能在童话的乐园里可以得到逐步发展与成熟,学生对童话学习的兴趣才能被激发。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课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年级数学课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11-03-07 20:30:49| 分类: 默认分类 阅读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合作学习很大程度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转过身来,满教室里嗡嗡声一片,小组内学习好的同学争着抢着张嘴说话,差一点的学生干脆只顾自己玩弄小动作,谁也听不清谁说了些什么。交流时,站起来发言的同学一张口仍然在说“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像这样的,学生之间没有相互合作,没有共同任务中的探讨和个人责任,更没有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总结和评估。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我认为,必须从一年级抓起,为他们今后的合作学习、合作共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很抓一年级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一、一年级上学期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分析

1.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自己说自己的,大家都在说。只有说的,没有听的更谈不上分享。这说明一年级的学生还不会倾听,不会交流,不会合作。他们只是争着说,似乎谁说的声音大,谁就做得

好。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

2.在小组操作学具过程中,学生争着当组长、争抢学具,抢到学具后只顾自己操作不与他人合作,甚至出现以强欺弱的现象。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总是不同步的,完成得有快有慢,有早有晚。一旦出现“空档”,学生就“乱说”起来。这说明学生的自制能力很差。

4.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了旁听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学生情绪低落,活动不主动,不积极。这样更易于造成学生各方面的“两极分化”。

5.在小组合作中,分工做“记录员”时,由于一年级上学期学生会写的字太少,记录的能力很有限(只

能记一部分),因此存在客观上的困难。

6.合作意识差,小组观念弱。有些学习好的学生愿意独立学习,认为合作学习耽误时间。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对小组集体的荣辱不关心。

总而言之,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几乎是零起点,组织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起点及以上现状。教师的组织管理策略一定要建立在这一起点之上,不仅要“放开”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二、一年级上学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示范性

示范性是指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活动模型。这种形式主要用在对于练习性、游戏性、有一定难度的内容的小组活动。虽然是练习性的内容,由于学生不知如何合作,操作,需要示范指导。如上册第82页“乐园”,其中的一个活动“对口令”,就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水平,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选一个比较听话,声音又宏亮的学生和我做示范(其余学生观察、倾听、学习、评价):要求我说的数和你说的数合起来是10,“我出1”,学生接着说:“我出9”,最后两人同时说出:“1和9组成10”。这样依次进行:2和8组成10”,“3和7组成10”……,没等10的组成口令对完,下面的学生就开始小声对起口令,这说明学生已经知道如何活动了,于是我就随机放开各小组,让各小组进行活动。这时我抽出时间,深入到各小组,发现学生活动得很有序,很成功。

(二)要注意合作学习小组内人数的起点是两人

在学习的初期,学生不会合作。我也经历过“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失败。究其原因,就是小组内的人数过多。改为2人一组,情况就变了,一人说,另一人听,并监督评价,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判,然后换位进行。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家都说没人听的现象。必要时,教师还可讲究合作策略,促使学生合作。例如,讲“6的组成与分解”时,每人只发给5根小棒,并启发学生:我们需要6根小棒,可每人只有5根怎么办呢?这就促使学生只有合作才能成功,使每个学生受到人人需要合作的教育。当两人合作有了一定的基础,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协调、配合的前提下,再过渡到3人组、4人组……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要注意,由2人组过渡到3人组是学生合作能力的一个飞跃,一定要周密设计,不然就会乱。

(三)评价要准确,要注意全员性

对于学生的评价,无疑是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但还应注意,评价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这就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把握,实事求是,不能只为了激励和鼓励学生,就只说“好”“很好”“真棒”,弄得学生无所适从,乱喊乱叫,没有思维的导向,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学生还

不是真理解、真明白。

尤其是各小组之间,在班上进行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要求全班学生:对汇报者的发言要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当然要注意有序性和谦让)。让全员参与评价,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人人都有“活”干),这样既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全员共享,又能使全员掌握堂教学中进行思维的主导方向,不掉队,还能防止少数学生开小差,乱说话。

(四)学习的活动设计要注意周全性

教师要充分考虑每次小组活动的可行性。从学生认知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否适应;从学生的合作能力考虑,学生能否合作起来,可能会有什么意外情况出现,要做什么补救措施准备;从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上考虑,给学生多长的时间,不能提出问题就匆匆活动;从活动的意义上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效果更好;从小组的人员建设上考虑,人数多少为宜,是同质搭配还是异质搭配;从小组活动的次数上考虑,本节要活动几次为宜;从活动的内容上考虑,每次活动的内容是否值得进行合作;从活动的秩序上考虑,尤其是需用学具操作的活动,一定要交代清楚先活动什么,再活动什么,响亮地提出要求,做到字字说清,句句入耳,最后再发给学生学具,不然,就会造成混乱。

三、合作学习要顺利进行,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

有了良好的习惯,才能提高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合作学习来说也一样,只要有了良好的合作习惯,才能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我认为,合作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以下四个习惯:

(1)积极思考的习惯

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思考之上,在学习之前,学生必须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思考当中去,是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和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质量。

(2)主动参与交流讨论的能力和习惯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角的敞亮、思路的宽阔。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处予以指导,让学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方案或想法,也不迷信权威,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3)认真倾听的能力和习惯

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能力和习惯。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并加以思考,从而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合作学习,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教师要逐步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自己收集他人发言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4)善于肯定别人优点并敢于质疑的习惯

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敢于质疑都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有利于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特别是刚入学不久的学生,我们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要有目的分阶段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合作,自主去探究,通过老师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相互探讨,不断反思、相信一年级小组合作学习一定会走向成功。

【关 键 词】 新课标 探索 合作 模式

我国古语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见我国教育已在古代对合作学习就有先见之明。所谓合作学习是以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共同探讨某个问题为出发点,达到通过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而取得整体效果的目的。在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本人运用合作学习的理论和模式进行数学教学,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交流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要求,主要采用了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员合作和课外合作的模式进行教学,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有更多的发言、交流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数学运用的技能和技巧。

一、同桌互动合作的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我任教班级中的学生尤其突出。

同桌合作是指:以自然班级中同桌的两位学生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学生交往的范围较小,在课堂中组织的时间不长,容易操作,特别适用于数学课。同时我发现:好朋友的同学关系是最密切的关系,也是最容易交流学习体会。针对这个特点,比如,我在教学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以下一道计算题:907×90+9070,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后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结果就出现了以下两种解法:一种是907×90+9070=8163+9070=90700;另一种是907×90+907=907×90+907×10=907×(90+10)=907×100=90700;这样,学生通过与同桌的互动交流学习,未掌握第二种解答方法的学生也一下子掌握了简便的方法,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证明,同桌搭配这种互动的合作学习模式易于组织,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二、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模式操作中遵循自主性原则、个性化原则、交互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达到了面向全体与个别化教育的和谐统一,自主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小组,一般是指邻座4至8人组合的学习小组,这是常用的数学学习单位,通常一个班大致可分为4至6个小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用得最多、最熟悉的模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它能直接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班级人数居多的情况下授课的问题,同时也符合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数学知识前后连贯性较强的特点,常用到固定性小组的模式来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我把班上的五十多位同学分成8个小组,让学生选择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组成一组,然后教师对小组中的同学作适当的调整,选出小组长,为每个小组配上相应的号码,这样编组,既能注意合理调整各成员之间的差异和互补,又能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方便运用。这样,一个个小集体的雏形就出来了。这种分组较固定,通常可作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学习单位,能有效地防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一人包揽所有的学习任务,而能力不强的学生产生自卑心而厌学,达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行程应用题中相遇问题的时候,就采用了这种分组法进行教学。我出示了以下这道题:上午10时,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下午2时,一辆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当客车开出4小时后与货车相遇。已知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我首先让学生读题,并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找出相遇点的位置;二是体会两车行驶的方向和行驶的轨迹。其次是分小组进行合作讨论或上台“走秀”,让同学们多次体会上述两点要求,并把体会画成线段图,同学们从线段图中很快就找出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就是货车8个小时与客车4个小时行驶的路程的和,同时学生还列出不同的式子:50×(4+4)+60×4,或(50+60)×4+50×4。这样,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列出不同的解答方法,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力,这也是新课标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真正体现。

又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学生已对圆和周长有初步的认识,课前,我先安排每位学生先准备一个圆,课上,我就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知道你们手中的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学生感到非常好奇,于是我就让同学们分小组动手操作和讨论,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尺子、绳子,有的拉绳,有的拉尺,有的把圆滚动一周,很快就把圆的周长量出来了。趁着这个时候,我又问:是不是以后计算每个圆的周长都要去量,去把圆滚动呢?你们能不能找出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我又一次激起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讨论研究,从而发现了圆的周长就是圆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规律。至此,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既能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简单化,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全员互动的合作模式。

全员互动的合作模式是指教师与全班同学在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的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全体成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形成了课堂全体成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

比如,我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时,到课后留有十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计算比赛。把全班按行分成八个小组,把预先编制好的计算题(每组题目相同)分发下去,比赛统一开始和结束时间,每小组每人“开火车”按顺序做题目,比赛既看计算速度,也要看计算的准确性。实践证明,这种全员动手合作的方法,既能体现愉快教学,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四、课外合作学习的模式。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主要表现为教师统一调控下组内互助,同学交流和沟通大致限于认知范围内。如果要学生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就必须打开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的通道,拓展学习交流的空间,增加实践的机会,构成一个开放式的数学学习世界。课外,学生合作学习的天地更广阔。如:调查家庭或工厂的水电费、银行的存款利率、一个月中家庭的总收入等等。

又如,我在教学了《利息》这一内容后,就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到家里附近的银行调查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利率,通过小组合作去计算本金相同的情况下,怎样的存款方式得到的利息最多,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如,我在教学了《比例》这个内容后,先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先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观察学校,再根据学校的大小,确定适当的比例尺,把我们美丽的学校画出来,学生就通过小组多次讨论、多次的尝试,最后选择了1:2000的比例尺,画出了学校的平面图,从一幅幅漂亮的平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学生合作劳动的成果。

当然,无论采用什么分组的模式,教师的“指导者”的作用是无何代替的。如果在学生互动合作活动时,教师及时有效地点播,不仅可以释疑,而且可以启智。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正好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学习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我的舞台,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第四篇: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址坊镇中心小学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建设

为了在我校“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建设中,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起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特制定此工作细则:

一、编组基本原则

合作学习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编组。在分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高低、心理素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档,再按2:2:2比例搭配分组、小组人数一般以6人为宜。座位应调整为AABBCC相邻、相向。每个学期可以根据学情变化进行2~3次的适当微调,要尽量做到每个小组的水平接近。

二、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目标

应将合作小组建设成为一个有效学习的组织、有效管理的团队,应该建设具有:时刻有竞争、时刻有管理、时刻有目标,事事有控制、事事有评价,同时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学习小组。

三、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职责

1、每个小组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分别设立组长,如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等。

2、是根据班级日常事务分工,每个组中设立若干事务组长,如纪律组长、卫生组长、作业组长等。各组长要明确职责,参与小组管理。班主任要支持和指导他们的工作,让各小组长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四、合作学习小组的文化建设

为了强化合作学习小组的团队功能,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小组要 1

进行必要的文化建设。小组文化建设包括制定组名、口号、组训、组规、组徽、组歌、目标等项内容,并要做到能够大声背诵出这些内容。

五、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基本形式

基本形式一般有三种:同质互学、异质帮学和小组群学。同质互学就是同一组内A与A、B与B、C与C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异质帮学就是同一组内A帮B、B帮C进行学习上的指导和帮扶;小组群学就是在组长的共同带领下,就共性的重点问题组织小组成员穷尽智慧,分析讨论,研究解决。

六、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培训

1、统一培训。年级组、班主任要有计划的开展小组成员的统一培训,逐步培养学生善于交流、敢于表达、乐于展示、勇于合作的精神。引导他们养成通过自主学习,锻炼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锻炼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展示、点评和质疑,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习惯。

2、优生培训。班主任、科任教师要培养优生成为小组的学习领袖,从而有效带动全小组的学习。

3、待优生培养。待优生的培养是小组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待优生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才能保证小组学习的良性循环,高效课堂的目标才能实现。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有效实施待优生的培养。

七、小组成员素质的培养目标

1、会收集。能够收集和积累与教材息息相关的、对学习有重要帮助作用的信息和资料,开拓知识视野,增强理解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2、会思考。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思考教材的编排意图,思考学习的重点,思考切入的方法,思考要解决的问题,思考学习达到的目标。

3、会讨论。针对学习的内容和问题,能够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懂得讨论的方法。

4、会倾听。在小组讨论时,会倾听同学的分析和意见是否合理;在小组展示时,会倾听对展示的问题的分析和讲解是否到位;在同学和老师点评时,会倾听点评得是否准确和精当。

5、会表达。对讨论和展示的问题能够声音洪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

6、会质疑。能够针对同学的讨论和展示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大胆质疑,敢于挑战。

7、会协作。能够与同学共同协作,充分利用群体的智慧,高效快捷地解决个人单打独斗难以解决的问题。

8、会归纳。对学习的内容会梳理,对学习的方法会归纳,对学习的规律会总结,对学习的过程会反思,对存在的问题会归类。

9、会评价。能够对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过程、激情投入、积极参与、交流展示、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八、小组组长的选拔的标准和方法

一个优秀的小组长就是一个优秀的学习小组。小组长的选拔在小组建设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选拔组长的标准主要有四点:一是富有亲和力,二是组织管理能力强,三是责任心强、四是学业优秀。选拔方式要多样。3

可自荐、可老师指定、也可组员评选。

九、小组长的培训

小组组长的培训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第二、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第三,培养各学科组长,在某些学科上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学科组长,这样既能给小组组长减负,又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第四,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源泉。

十、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激励

1、评价原则

(1)整体性评价,包括三个指标:

① 参与率:指小组成员在讨论或展示过程中的参与广度与程度。如果有一个同学游离于小组之外,本小组优秀一票否决。

② 精彩度: 指展示者语言、姿态、神情以及对内容展示的精彩展示程度以及观摩方自发为展示方鼓掌喝彩的次数。

③ 含金量:指展示学生在展示内容的知识量、思维量、创新量综合体现程度。

(2)累积性评价,包括三个指标:

① 课堂表现:小组全体成员在课堂表上的综合表现。

② 小组成绩:根据平时的诊断成绩、单元测试以及大型考试小组平均成绩。

③ 综合评价:根据自主学习力、自主生活力、自主管理力等方面 4 的表现,对小组进行的累积评价。

2、评价主体

班主任、学科教师、班委会、团支部是小组评价的主体。

3、评价方法。

学科教师负责对每堂课上各小组“五步三查”各环节学习表现、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在展板上呈现。

学习委员:负责评价并记录各学科教师对各小组的课堂评价结果,周六反馈给班长。

生活委员、文体委员:分别对个小组的自主生活力、文娱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考核记录,周六汇总反馈给班长。

团支部:负责对个小组的文明礼貌、团结协作、友爱感恩等方面的考核和记录,周六汇总反馈给班长。

正付班长:每天对各学习小组总体情况进行了解观察和记录,结合各块负责人反馈的考核和记录,评出三个最佳学习小组。

班主任:负责对学科小组长、学科班长、值周班长的培训、管理和评价;关注学习小组的结构、动态、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上周班级学习小组的情况进行综合性点评,表彰最佳学习小组,促进“待优小组”和“反思小组”。

3、激励原则及办法

(1)、即时性。小组活动后,及时对小组活动情况给予肯定和评价,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等形式使小组得以积极向上地健康发展。(2)、激励性。一节课结束后,对各小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可以用评价板展示出各小组的情况;每周结束后,进行一次自主学习之星、展 5

示之星、助人之星、明星小组评定,将每周评出的最佳学习个人和学习小组公布在班级光荣榜上;每学期结束时,根据全学期的综合评价结果,评定出高效学习之星、学习进步之星、展示之星、助人之星以及各类明星小组。学校要根据实际采取一些新颖有效的奖励措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第五篇:一年级小组合作

一年级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在小组成员间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是最佳的学习模式。而对于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操作起来是有很多技巧性的,需要老师花很多揣摩的心思去发掘。半年下来,感觉在一年级实行小组合作也是方便可行的。下面就说说我们实行小组学习的情况。

一、刚开始的现象

但对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弱,理解力差,导致刚开始困难重重,主要体现在:

1.学生集体合作意识不强。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步入小学,在小组合作任务的完成中,没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小组。有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态度漠然,不能融入小组中;有的学生往往习惯于单独作业,认为自己做完了就行,而不去考虑小组成员是否完成任务。

2.小组缺乏合理分工。

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甚至因为小组成员固执己见而发生“内讧”,不欢而散。

3.在进行合作学习时纪律较难控制。

学生往往会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大声喧哗,有的学生趁机随意离开座位,与其它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还有的学生交流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

针对这些现象,我只能试探摸索,挖空心思的去想、去问,做了不少的工作。

一、具体做法

1.选拔并培养小组“带头人“至关重要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很差,贪玩好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其次,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第一,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二,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三,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第四,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2.小组内的分工要明确。

合作学习小组8人或10人一小组,选两名组长,一名语文组长,一名数学组长。组长必须是从全班挑选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很强的,其次是组长助

手,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层次感。教师要先在上课的前一天,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在这次小组合作学习环节里,我们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小组长应该怎样去支配组里的每个人?怎样让组里的成员有顺序,有组织的进行合作?让组长在交流时帮着助手,让助手尽量和成员互帮,这样就提高了学困生的能力。

3.教师的引导不可缺少

一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少,对合作交流的认识几乎为零。那么,要在他们大脑中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概念,教师必须事先作好示范。如在教学对口令时,我先和全班学生对,接着请一名学生和我对,然后再请两名学生自由对,使对口令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模式,给学生一个导向,最后才放手让学生同桌互对,小组自由对。这样由于教师示范在先,学生合作起来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同时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还要求学生做到:①一个一个地说,说出自己的见解;②别人说过的,尽可能不重复;③轻轻地说,不影响别人,只要组内成员能听清楚;④注意听,听不懂的马上问;⑤整理小组研究成果,准备大组交流。如果是没有规则的活动,看似气氛活跃,但实效不佳。这就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活动前向学生提出合作建议。

4.选择恰当时机,是有效交流的保证

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效率高。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一般说来,同类型的几道题,小组成员先每人做一道,然后互相交流,让人人都有得到练习的机会,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整理书包时,让小组合作,按一定的分类标准拿,结果,一个小组中,有的组员拿来数学书和数学作业本,有的拿语文书和语文作业本,其余拿非语、数书和作业本;还有的小组,有的拿大书大作业本,有的拿小书小作业本„„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调动了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合作得以有效进行;在题目的答案多样时进合作交流,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新教材有很多开放性的题目,其答案多样化,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这种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5.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所在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总的而言,主要应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1)学会搜集资料。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搜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

(3)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

关键之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小组成员间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成员都要明确争议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地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

(5)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必不可少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6)是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观念与做法。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7)重视整体评价,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要及时给学生以适时的点拨和帮助以明确活动的目标,并且要争取与更多的学生交流的机会。评价要准确,要注意全员性。

对于学生的评价,无疑是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但还应注意,评价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这就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把握,实事求是,不能只为了激励和鼓励学生,就只说“好”“很好”“真棒”,弄得学生无所适从,乱喊乱叫,没有思维的导向,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学生还不是真理解、真明白。

尤其是各小组之间,在班上进行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要求全班学生:对汇报者的发言要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当然要注意有序性和谦让)。让全员参与评价,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人人都有“活”干),这样既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全员共享,又能使全员掌握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的主导方向,不掉队,还能防止少数学生开小差,乱说话。

(8)平时每天对小组内学生的表现都有记录,与积分挂钩,每周进行一次总结,优胜小组将获得“明星组”的称号,可要知道,学生对这一荣誉的重视程度。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的积极性要调动起来,在课堂上的表现也非常积极。讨论、展示、抢答,忙的不亦乐乎。上课睡觉的、做小动作的明显要减少。回答问题要异常活跃,主要是学困生的能力要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教师就得给孩子提供了让学生充分展示这一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要让孩子到达预期的效果。总的来说,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 年 级 小 组 合 作 学习

四完小

一年级

下载一年级学生应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学生应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一年级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心得 启东市新安小学 黄允娟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有着常重要的作用。 一直以来,我认......

    小组合作学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伦学冬 小组合作学习应经成为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种常见的课堂学习方式,为了促进合作学习的效果,对小组整体的评价与考核,激励每位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有这么一句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

    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5篇)

    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共中 张加芬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步骤上有很多共同性,如课前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小结、巩固练习等;但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天津市大港区第一小学 王瑞华 新课标中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

    浅谈聋校一年级数学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合集)

    浅谈聋校一年级数学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重要的。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从一年级就要开始抓好......

    小组合作学习

    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好小组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将班内学生分小组管理,这种方法已被广泛使用。事实也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课改逐渐成熟的时候,小组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地......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自从今学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新课堂的教学模式后,我在这一学期的实践过程中,感觉到有成功的喜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就这一教学模式谈几点意见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