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阳产业扶贫三大模式精准破解产业脱贫难题
陕西省千阳县脱贫攻坚工作经验材料之六
三大模式精准破解产业脱贫难题
千阳县是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也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共有贫困人口8001户2.5万人,贫困发生率22.3%。
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千阳县针对贫困人口实际情况,因户施策,量身定制,探索建立“开发式、带动式、搭载式”产业扶贫模式,使产业扶贫措施更加精准,有效破解了产业扶贫难题。全县共投入财政扶贫产业发展资金5400多万元,整合各类涉农产业资金2.2亿元,扶持、带动、搭载76个贫困村6640户贫困户,发展种植业4.92万亩、养殖业7.19万头(只),有效地拓宽了贫困人口增收渠道,为贫困人口如期、稳定、持续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分类划定三大类型
劳动力、资金、技术是实施产业扶贫的“三大要素”。面对全县76个贫困村、2.5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重任,通过对全县贫困人口产业发展能力的调查,将贫困人口分为A、B、C三类,A类是有劳力、有技术、缺资金的贫困户;B类是有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的贫困户;C类是无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的贫困户。全县共划定A类贫困户2236户,B类贫困户3125户,C类贫困户2640户。通过调查分类,准确掌握了贫困户家庭发展脱贫产业的能力,为探索产业扶贫模式,推进精准施策奠定了基础。
二、量身定制三大模式
产业扶贫作为贫困人口脱贫的关键措施,贫困地区没有现成的
路可以走,也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学。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产业扶贫不能“一刀切”,必须探索建立适合不同类型贫困人口的产业扶贫模式,才能做到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精准脱贫。
全县依托苹果、奶畜、工艺品、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对于A类贫困户,定制“开发式”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资金直补方式,扶持发展脱贫产业;对于B类贫困户,定制“带动式”产业扶贫模式,通过产权到户方式,扶持建成脱贫产业园;对于C类贫困户,定制“搭载式”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资金入股方式,扶持搭上“产业脱贫快车”。
一是开发式产业扶贫模式。针对A类有技术、有能力、缺资金的贫困户,积极帮助解决土地、资金、技术等瓶颈,扶持引导发展苹果、核桃以及奶山羊养殖等优势产业,参与全县脱贫产业发展。近年来,已累计在张家塬镇宝丰、水沟镇英明、崔家头镇黄里等村,整合各类资金1.2亿元,扶持贫困户建成苹果、葡萄、鲜果、核桃产业示范园20多个,带动了2000多户贫困户实施产业脱贫。
二是带动式产业扶贫模式。针对B类有能力、缺技术、缺资金的贫困户,采取技术包管、服务托管等方式,推动发展脱贫产业。如先后投入资金1500万元,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矮砧密植立架栽培技术,在张家塬镇双庙塬村、晖川村、观明村建成高标准苹果示范园1361亩,将产权全部落实到381户贫困户名下,其中56户贫困户自己作务,325户1145亩果园交由65个专业大户托管经营,从第五年开始,每年将果园收益的20%分成给托管贫困户,同时贫困户优先在果园务工,挣取务工费。
三是搭载式产业扶贫模式。针对C类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 的贫困户,依托锦泰现代农业园区、陕西飞天乳业有限公司、千云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天力德公司等企业,搭载贫困户从产业扶贫中受益。先后投入2850多万元,组织公司和贫困农户建立了参股经营分红的产业扶贫机制。锦泰公司扶持的700户贫困户每年可从公司获得不低于400元的保底分红;陕西飞天乳业有限公司、千云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扶持的750户贫困户预计每年每户可获得不低于1667元的参股分红。
三、合力搭建三大平台
在脱贫攻坚中,千阳县依托“三大产业扶贫模式”,积极探索,大胆试点,组建产业扶贫快车、搭建电商服务平台、构建多元保障机制,打造了产业精准扶贫“千阳模式”,有效破解了产业精准扶贫难题,使贫困人口在产业扶贫中淘到了“第一桶金”。
一是组建产业扶贫快车。锁定贫困村和贫困户,选中优势产业,重组优势企业,把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贫困村、贫困户“捆绑”在一起,让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为产业扶贫领军,使更多的贫困人口搭上“产业扶贫快车”。依托现有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以飞天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辐射20个贫困村,带动540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快车”。新组建了千云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形成了以千绿养殖专业合作社、丰源奶畜专业合作社、有机王蔬菜专业合作社、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等5个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覆盖16个贫困村,带动210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快车”。支持飞天乳业有限公司引进低温巴氏奶生产线1条,建成红升村千只奶山羊养殖场1座、闫家村、宝丰村等现代化奶山羊挤奶站20个,养殖奶山羊5200只,引导540户贫困户将1800万元到户补
助资金作为股金入股企业,由企业为贫困户代购奶山羊,实行托管经营,贫困户保底分红,使入股贫困户有了自己的“扶贫银行”。
支持金达莱刺绣合作社建成了工艺品制作室、展销室,购臵了制作设备,组织贫困村37名留守妇女从事工艺品制作。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委托加工协议,进行技能培训,提供制作原材料,按照不低于市场价的50%进行回购,使贫困村妇女实现了就业与顾家“两不误”。
支持有机王蔬菜专业合作社在产业园区,新建蔬菜大棚30座、农产品监测室1座、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50亩,吸纳35名贫困村劳动力到产业园务工。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劳务协议,按高于市场价10%向贫困户支付工资,使贫困劳动力实现了稳就业和保增收“双赢”。
产业扶贫快车的组建,加快了产业扶贫的顺利推进,使千阳的产业扶贫逐步走出困境。截至目前,全县11个产业化龙头企业、45个农村合作组织,使56个贫困村3851户贫困户搭上了产业扶贫的快车,有了脱贫致富的“娘家”。
二是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千阳县主动发挥政府服务和部门职能作用,积极为贫困户与企业“共同体”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完善产业链条,让产业扶贫与市场经济有效“接轨”,使电子商务逐步成为产业扶贫的“加速器”。
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通过电商平台,发布信息,对外展示,吸引北京、广东、四川等地商家来我县考察。仅半年时间,成功谈接订单86万元,在淘宝网店售出工艺品1000多件,是电商服务最大的“受益者”。
千阳县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电子商务产业园,与阿里巴巴合作开设店铺,建立了千阳老百姓自己的农特产品“超市”,吸纳21户企业和合作组织、35户产业大户加盟,使千阳农产品成功走向世界。投资120万元,建成了电商和实体店铺相融合的“千誉商城”,使千阳农产品更加贴近市民生活。还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园,在全县97个村建成了“村淘”,121名返乡青年、3200多名贫困户已经成为“村淘”创业者。
在千誉商城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实体店铺:有飞天乳业有限公司的飞天羊奶粉系列产品,有有机王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各种有机蔬菜,有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各式各样的工艺品。还可以通过触摸屏,点击进入千阳农特产品淘宝网店,关注千阳农产品的信息,订购您需要的农产品。
电商服务平台的搭建,有力的加快了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壮大,千阳农产品销售渠道更加顺畅,也使产业扶贫效益不断彰显。全县11户龙头企业、65个合作组织、76个贫困村2100多户贫困户加盟电商,成为电子商务的直接“受益者”和“创业者”。
三是构建多元保障机制。为了使产业扶贫资金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产生预期效益,实现良性循环,千阳县建立双向投资机制、项目监管机制、到户扶持机制“三大机制”,多途径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使贫困人口真正在产业扶贫中受益。
县上制定出台了《千阳县产业扶贫政策》,对参与产业扶贫的贫困户、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除给予专项扶贫资金扶持以外,按授信额度,再给予5至500万元3年期财政全额贴息的金融扶贫资金支持,给贫困户、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放手发展吃上了“定心丸”。
县上成立了产业扶贫专项工作组,制定出台了《千阳县产业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扶贫部门牵头、财政和金融部门支持、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共同参与推进的具体责任,为产业扶贫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县上把产业扶贫到户扶持机制作为关键来抓,通过深入企业调查、与贫困户座谈、多次讨论修订,制定出台了《千阳县产业扶贫试点到户扶持办法》,明确了企业每年对贫困户按入股资金5%分红、吸纳贫困户到企业和产业园区务工、企业对贫困户发展同类产业给以扶持,并按保护价格代收产品等要求,拓展了贫困户分红收入、工资收入、产业收入“三大增收渠道”。
县委书记何玲说:保证贫困人口能脱贫、不返贫是脱贫攻坚的难点。“三大产业扶贫模式”是我们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针对不同贫困程度、不同劳动能力、不同贫困家庭探索建立的一种精准脱贫模式,已经成为破解产业脱贫难题的有效途径。
据统计,至目前全县2130户贫困户有了自己稳定的增收产业,2750户贫困户有了自己的产业扶贫示范园,1860户贫困户在企业的“全托式”帮扶下,成功搭上了“产业扶贫快车”。贫困户与产业扶贫政策和“搭载主体”成功“攀亲”,如期脱贫有了盼头,迈向小康有了奔头。
第二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发展典范
扶贫主打油牡丹,脱贫致富促发展
--石人河村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纪实
从昔日精明的煤矿小老板到如今敢想敢做的产业能人,在人们的印象里王大平一直在忙碌操劳着自己的事业。不过在人群中,王大平倒也亲切可爱,身材肥胖的他显得憨态可掬,认识他的人对他无不翘首称赞。王大平说,借着国家精准扶贫的东风在家发展,既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又照顾了家人,也免受奔波之苦,还能惠及乡亲们。
现在王大平的200亩油牡丹育苗基地已绿意盎然,300余亩种植基地早已一片花海,规模化效益十分明显,形成石人河村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不少此轮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并帮助管理大大拓宽了经济收入来源。据了解,油用牡丹是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兼具食用、药用、观赏等价值。现在王大平正在充分开发利用油牡丹花观赏旅游价值,同时通过养蜂获取蜂蜜、采籽榨油等获取经济价值,切剥根皮等获取药用价值,预计丰产期基地年产值可达千万元。
王大平是郧西县河夹镇石人河村村民,前些年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在山西的小煤矿发展,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淘汰落后产能、传统产业升级浪潮提前到来了,他不得不放弃那个曾经无限风光的煤炭行业。回到家乡的他总想做点事业,然而面对凋敝的农村现状却又没有任何思路。
2014年底,随着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政策的实施,郧西县发改局精准扶贫河夹镇六个重点贫困村之一的石人河村,这让王大平看到了希望。在郧西县发改局扶贫工作队的悉心指导下,他迅速理顺思路,随同郧西县发改局考察了安徽、山东等地的油用牡丹产业,看到国家、湖北省、郧西县出台的相应政策支持,他随即下定决心抓住机遇一定要把油牡丹产业做大做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为节约成本并最大程度降低经营风险,王大平流转村里一百多户的五百余亩闲置土地注册了郧西县众帮生态农业家庭农场,与郧西县昌晖木本油料专业合作社共建种植基地。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农场具体负责经营管理,双方协议按照实际投入比例分配收益。资金方面,县发改局扶贫工作队主动协调对接银行,帮助农场解决资金难题。
在王大平家庭农场的带动下,石人河村现已注册多个经济主体,主要发展农村电商、马头山羊养殖,土杂鸡养殖等产业,还有些农户未正式注册但也积极响应政策主动发展合适产业。据统计油牡丹这个龙头产业带动的其它产业共计解决了102户269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预计将使这些贫困人口大幅增加收入,大大加快石人河村的整体脱贫致富步伐,促进石人河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创新工作思路破解产业难题
创新工作思路破解产业难题
---青川县油橄榄产业发展探索与实践
中共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
青川县从1999年开始,以退耕还林政策为支撑,按照“以保促退、以退促调、以调促收”的油橄榄产业发展思路,在宝珠寺水电站淹没区6个乡镇引导农户发展油橄榄基地8万亩。近几年,面对农户对油橄榄产业的期望,我们在探索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创新思维,一步步地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取得较好成效。2006年,全县油橄榄开花株率达到30%,座果株率达到14%,鲜果产量20吨,实现产值50余万元。
成立“四个机构”,强化技术服务
---成立了我县油橄榄产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分别成立了工作组,做到了县乡上下联动,一把手亲自抓,有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队伍。
---成立了油橄榄产业推进办公室和油橄榄研究所,从大专院校引进林学专业大学生1人,从县内部门中选调林学专业人员6人,配备了专业服务队伍,专门负责全县油橄榄产业发展工作。
---成立了乡镇油橄榄产业技术服务站,分片负责油橄榄管护技术指导工作。
---成立了沙州油橄榄协会,截止目前,协会按照“三民四自”的原则,吸纳会员240户,涉及10多个村。建立健全了油橄榄产业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
实行“四种模式”,推进集约化经营
---实行“公司+基地+农民工人”的模式。在发展产业之初,我们为积极引导农户种植油橄榄,以广元市蜀北橄榄油公司为龙头企业,先在沙州镇江边村、营盘乡江岸村租赁土地350亩,建立公司基地,招收当地农民进行基地管理,企业支付农民工人务工工资。
---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农户自主经营自己的油橄榄,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及产品回收合同,农户按照公司制定的标准进行规范化生产和管理,公司实行保底价回收产品。
---实行“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2003年,在政府的引导下,沙州镇三堆村农民余文君自发成立了沙州油橄榄协会,协会根据《油橄榄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标准,指导协会成员户按标准管护,组织农户生产,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
---实行大户经营模式。鼓励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济头脑的户扩大经营规模,政策支持和扶持成为油橄榄大户,截止2006年底,全县培育100亩以上的经营大户5户,20亩以上的大户86户,大户经营面积2000多亩。
结合“四个来源”,健全投入机制
创新油橄榄投入机制,充分利用好民间资金、信贷资金、招商引进资金和政府扶持资金,统筹政策,打捆项目,整合资金,想办法破解油橄榄产业发展投资大的难题。2006年,我县出台了《关于加强油橄榄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油橄榄产业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鼓励民间闲散资金投入油橄榄产业120万元,招商引进资金668万元,水利、移民、财政、林业、扶贫等各渠道项目投资300万元。
采取“四条措施”,推进产业发展
---走典型示范之路。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培育现有油橄榄基地为主,稳步发展新增面积为辅”的工作思路,确立了三年内不再新发展面积,全力试点管护1万亩,力争三年内全面挂果,幅射带动全县油橄榄产业发展。一是建好一个科技推广园,将油橄榄丰产栽培技术和高接换优技术推广应用,增强油橄榄产业 科技含量。二是建好一个母本园,优选适宜我县生长和推广的优质油橄榄品种,培育和繁殖成为青川,乃至四川省的优质品种。三是搞好油橄榄示范园区建设,加强大投资,完成1万亩油橄榄果水配套,实行标准化生产,把沙州和木鱼两镇建成全省油橄榄示范乡镇,其他的每个乡镇建成一个不低于500亩的示范点,力争三年见效,五年创建中国油橄榄之乡。
---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按照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坚持国家、集体、个体一齐上,拓展思维,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经营油橄榄。
鼓励和扶持多家龙头企业流转油橄榄林地,开发油橄榄项目。目前,我们已引进一家企业愿意流转油橄榄林地3万亩,正在建设橄榄油加工厂房。同时,我们又在多方面引进其他大型企业来青川考察油橄榄项目,营造良好竞争氛围,打破垄断经营。
---走科技强产业之路。一是加强与国外油橄榄专家的交流,去年9月,我们接待了国际橄榄协会副主席、澳大利亚橄榄协会主席皮特尔先生对我们县油橄榄产业发展进行访问,现场进行了管护技术交流。二是与国内大专院校共建科研基地。2006年4月,中国林科院徐纬英教授来我县考察了油橄榄生长情况,从2005年起,我县与四川农大签定了油橄榄栽培与管理科研项目协议,与川农大共建油橄榄科研基地,帮助我们完成了油橄榄休花促果试验、优树筛选。三依靠科技优化品种。是根据专家建议和意见,依靠四川农大的科技力量,邀请四川农大经济林试验场专业技术人员在沙州镇三堆村、幸福村、营盘乡新南村、木鱼镇文武村实施油橄榄高接换优2000亩,嫁接成活率达到96%以上,目前树势生长良好。四是培育乡土人才队伍。去年,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在油橄榄乡镇培训农民1036人,其中有25人基本掌握了油橄榄的修剪等管护技术,建立健全了一批乡土人才库。
---走多样化发展之路。创新种植模式,多样化开发油橄榄产业,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走林经、林菜、林禽发展模式,发展立体循环产业。
第四篇: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产业开发处全体同志贯彻落实全市脱贫攻坚决策方针和办党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增收”这一目标,以建立产业精准扶贫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为主线,立足全产业链发展扶贫特色产业,巩固提升乡村旅游扶贫,大力培育网上村庄推进电商扶贫,促进革命老区贫困区县农村发展,积极探索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乡村旅游成为贫困地区优势主导产业,凸显强劲的造血和带动功能
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渝府办〔20xx〕xx7号),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实现了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多赢局面。目前,已在全市XXX个片区XXX个村实施了乡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其中xx7个高山贫困村建设成为乡村旅游专业村,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XX.X万户。近3年来,接待各类游客量都稳定地达到近1XXX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近XXX亿元。其中,建卡贫困户直接经营农家乐xxXXX户,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贫困户就近参加农家乐务工常年保持在5XXX人以上,人均工资收入XX.X万元。乡村旅游扶贫在扶贫攻坚中凸显出强劲的造血和带动功能。
(一)围绕精准扶贫制定特惠的扶持政策,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到村到户精准扶贫的意见》和《关于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坚持了“两个瞄准、八个到户”。两个瞄准,即: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要求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必须以建卡贫困户为主体,贫困村和高山移民搬迁点为核心连片实施。八个到户,即:规划到户、项目资金到户、帮扶到户、营销到户、设施建设到户、金融到户、培训到户、管理到户,为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整合资源,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xx年全市安排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8XXX万元,重点支持贫困村乡村旅游、贫困区县旅游宣传营销等。启动了奉节兴隆镇六垭村、彭水鞍子镇新式村、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秀山涌洞乡楠木村、丰都高家镇方斗山村等5个贫困村的试点工作,整合各类资金总计投入XX.X亿元。发挥扶贫小额信贷专属产品优势,为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优惠利率、财政贴息”的银行贷款。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四年累计为开州两个发展乡村旅游贫困村的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XXX万元,发展避暑休闲接待床位788张,贫困户累计增加收入XXX万元。
(二)围绕精准扶贫探索多形式带动机制,破解“富民不扶贫”的难题。一是支持独立发展。对有意愿有能力独立发展产业的建卡贫困户,进行分类指导,积极支持独立发展产业。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支持发展农家乐;有条件发展休闲观光产业的,支持发展配套产业;不具备独立发展产业的,支持就近务工等。城口县兴田村,20xx年以来,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XXX户,支持XXX人发展中蜂、板栗、高山土豆等特色产业。XXX人实现就近务工。二是引导合作发展。积极支持采用股份制、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项目资金XX%用于补贴贫困农户。同时,支持建立村级互助资金组织和电商扶贫合作组织。形成专业户、专业村和专业合作社,进行生产合作、金融合作和消费流通合作的“三专三合作”的合作模式。开县长沙镇齐圣村采用“参股入社、配股到户、按股分红、脱贫转股、滚动使用”的方式,以村为单位组建专业合作社,将XXX户建卡贫困户发展为合作社社员,按照每户2000—5XX元给予配股。三是鼓励带动发展。石柱县石家乡石龙村XXX个贫困户将XXX万元财政扶贫专项补助资金借给乡村旅游龙头企业。企业按借款总额XX%的比例每年向合作社缴纳XX.X万元占用费,所需的40多个用工岗位首先满足XXX户贫困户的务工。同时,企业对贫困户农业生产进行指导,产品由企业收购。
(三)围绕精准扶贫探索“互联网+旅游”新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农业独木支撑的格局,逐步建立起了以乡村旅游为龙头,依托农村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广网上村庄电商扶贫平台,在试点村建设电商扶贫平台,把试点村的农家乐和农副产品数据采集上网,在网上宣传当地的乡村旅游资源,推销本地优质土特产品。体验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特色水果、高山蔬菜等配套产业基地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奉节县兴隆乡村旅游示范区,三个乡镇连片发展,建成蔬菜基地XX.X万亩。其中,600
户贫困户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3000亩,实现产值2500余万元。发展家庭牧场xx0多家,高山冷水鱼养殖基地xx个,观光花卉基地3000亩。一些企业还和贫困村联合搞起了避暑地产开发。
二、大力培育网上村庄推进电商扶贫,着力破解贫困地区农产品“卖难”问题
大力培育以网上村庄为龙头的市场主体,注重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上行,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化运作“两条腿”走路,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农村电商发展实际的电商精准扶贫体系。截止20xx年xx月底,全市XXX个贫困区县已建成或在建网上村庄服务站xx5个,合作农户6XXX户(其中贫困户2XXX户、占比42%);平台上线农家乐4865余家、用户数量达XXX万人次;组织电商培训45次、受众达6000余人次;网上村庄线上线下实现交易额达到XX.X亿元(其中农产品交易额过亿元)、覆盖农户xxXXX户(其中贫困户4000余户)。城口、武隆、黔江、奉节等XXX个网上村庄服务站实现农产品交易额xxXXX万元,覆盖农户2xx9户(其中贫困户XXX户占XX.X%),户均增收XX元。
(一)帮贫困村“土货”走出大山,助贫困户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截止xx月底,网上村庄在城口县东安镇黄金村、新建村销售当地蜂蜜、核桃、板栗、中药材、土豆、腊肉等,实现交易额XXX万元,覆盖XXX户农户(其中贫困户XXX户),户均销售收入近万元。涪陵龙潭镇义和村网上村庄销售土鸡、土鸡蛋、大米及当地农副土特产品10多种,服务站销售额达1xx万元,并以销定产培育订单农业,以合作社发展与农户的养殖合作,10月签订土鸡合同养殖达到9800只。奉节县康乐镇河水村服务站通过网上销售奉节脐橙,实现交易额XXX万元,覆盖XXX户农户(其中贫困户XXX户)。采取“会员制”模式将彭水县桐木村贫困农户的高山优质疏菜销售到大城市,价格提高了50%。据统计,网上村庄采取农村电商新模式帮助贫困村农产品销售实现了“一高一低”:农户销售高山蔬菜和肉类销售价格提高XX%,但同比超市低XX%;板栗核桃干果类提高XX%、蜂蜜提高XX%,但同比超市分别低XX%、XX%。
(二)促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变绿水青山为农户的“金山银山”。网上村庄组织活动71场次,直接和间接带动了约xx万辆车、XXX万余人次到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实现线上线下消费销售XX.X亿元。一是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深入挖掘乡村独特的民俗、特产、风貌,拓展市民农园、民宿等新业态旅游。采取线上平台下单、线下服务站服务的方式,增强消费者对农村的亲近感和归属感。通过微信互动、朋友圈宣传、新媒体推广吸引大众广泛参与,并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发展订单农业推动农旅融合。以网上村庄为平台,酉阳县毛坝村发展农家乐200多家,高山蔬菜1000多亩;城口县东安镇兴田村、新建村和黄金村,发展高山土豆3000亩,养殖中锋4000多群,发展花卉1000多亩,新发展农家乐50多户。三是变农村资源为农户增收“财源”。创新乡村旅游模式,大力培育XXX个乡村旅游扶贫电商示范村,通过组织常态化的系列活动,春季踏青、赏花、采笋,夏季避暑、纳凉、休闲,秋天采板栗、摘核桃、拔花生、赏彩叶,冬季杀年猪、购年货、过大年,让贫困村春夏秋冬四季有活动,让贫困户勤劳致富有盼头。
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扶贫特色效益农业,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
(一)大力发展扶贫特色产业。以“柑橘、榨菜、草食牲畜、生态渔业、中药材、茶叶、调味品”等七大特色产业链为重点,支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向贫困地区、贫困户延伸。20xx年全市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XXX个,在重点区县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22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XX.X亿元,增长XX.X%,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xxXX元。全市发展蔬菜1xxXX.X万亩1875.xx万吨、柑橘产量XXX万吨、牛出栏XX.X万头、生猪出栏2XX.X万头、羊出栏XX.X万头、家禽出栏XX.X亿只、中药材产量XX.X万吨、茶叶产量XX.X万吨、调味品产量XXX万吨、生态渔业产量XX.X万吨。
(二)加大扶贫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农业项目资金聚焦扶贫,重点向贫困区县倾斜,市级支农资金65%以上支持贫困区县。据统计,全年市级以上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XX.X亿元,较上年增长xx.2%。投入现代特色效益农业资金XX.X亿元,推动七大特色产业链向贫困地区延伸,增量部分用于贫困区县比重达XX%,扶持范围放宽到贫困区县所有扶贫产业。支持贫困区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由区县根据本地产业精准扶贫规划,自主确定扶持的产业和项目。
(三)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将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扩大到所有贫困区县,每个区县每年不少于3XXX万元资金用于改革,连续实施5年。全市已开展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的农业项目有xxXXX个,涉及财政补助资金XX.X亿元,流转土地XXX万亩,已量化资金XX.X亿元;持股集体经济组织1xx9个,持股资金XX.X亿元;持股集体经济组织成员xx.XXX万户,持股金额XX.X亿元(其中贫困户XX.X万户,持股金额5XXX万元)。部分项目已兑现分红XXX万元,流转土地亩均分红XX元以上。
四、积极探索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引导金融服务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
金融是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活水之源。我们将金融扶贫作为推动“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强大动力,立足于为贫困群众量身提供特惠金融服务,积极探索、创新机制,从“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两方面着手,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取得新进展,超额完成工作目标任务。全市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规模达到XX.X亿元,在XXX个贫困区县实现了全覆盖,全年新增发放扶贫小额贷款xx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XX%,直接帮助XX.X万余户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各区县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涌现出一批“符合政策、接地气、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小额信贷新模式。彭水县与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签订金融扶贫战略合作协议,以政府为主导,降低银行成本和风险,开发了“金穗惠农”专属信贷产品,全年发放扶贫小额信贷7亿余元;酉阳县针对贫困户信用基础薄弱探索了“借款启动、奖补巩固、贷款提升”新机制;巫溪县探索“产融结合”促发展。将金融资金与光伏、构树、生猪3类扶贫主导产业有机结合,促进产业发展;开州区、武隆县创新农村资金互助模式,将互助中心设在贫困乡镇、贫困村,采取会员制、封闭式的运转方式为贫困户提供周转资金;石柱县建立金融扶贫利益衔接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每5万元贷款带动1个贫困户,贷款总额XX%用于贫困户就业务工、原材料收购、固定分红等;丰都县推出“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四位一体联动模式,较好平衡了政府、银行、企业和贫困户的利益及风险;梁平县组建全市首家村级扶贫担保公司,通过扶贫资金主导、社会资本参与、村级注资补充的三方合作,为扶贫产业提供融资担保贷款。
(二)开展农村住房保险试点,为防止贫困群众因灾致贫返贫提供了经验做法。安排XXX万元扶贫资金为试点区县XXX万贫困人口购买农村住房保险,全年1xx7户受灾贫困户及时获得保险赔偿XX.X万元,赔付率达到XX%,有力发挥了商业保险在开展救灾救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保险保障内容基本涵盖农村住房可能发生损坏或倒塌的主要风险,赔付额针对农村住房建筑材料不同,采取差异化赔付限额标准,最高可达到6万元。我们出台了《建卡贫困户农村住房保险赔付标准》和《整间房屋损毁认定标准》,会同保险公司研究制定了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增强工作队伍力量,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实现3分钟受理、24小时内抵达受灾现场、72小时内确定赔付额度、xx个工作日内赔付款拨付到位。同时,对特别紧急的情况,提供就地报案、就地查勘定损、就地支付赔款的即时保险服务。
(三)信贷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重点突出精准扶贫带动作用。一是下达扶贫项目贷款贴息资金xxXXX万元,补助项目XXX个,撬动扶贫贷款资金XX.X亿元,带动5XXX户贫困户发展生产。二是协调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向贫困地区村镇银行发放扶贫再贷款XX.X亿元支持扶贫企业发展生产,直接带动贫困户XX.X万余户。三是出台《关于做好金融扶贫示范点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已成功创建XXX个市级金融扶贫示范点,贷款余额合计6亿余元,通过提供就业岗位、产业发展带动、股份分红、信贷支持等方式带动贫困户1万余户。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20xx年,我市将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基本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将成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为此,我们将始终瞄准一个目标,坚持两条主线、发展三大产业、培育四类主体。即:紧紧围绕“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脱贫增收”这一目标,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机制为主线,着力发展“一村一品”、乡村旅游扶贫和电商扶贫三大产业,积极培育贫困户、致富带头人(大户)、农民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等四类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完善贫困户巩固脱贫成果持续不断发展产业的长效机制。
一是深化产业扶贫行动。加大特色效益农业资金投入力度,推动七大特色产业链向贫困地区延伸覆盖,让扶贫对象分享更多的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扶持建设一批扶贫对象参与度高、带动性强的特色优势农业基地。
二是提升乡村旅游扶贫实效。加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片、示范村、示范户创建力度,完善乡村旅游扶贫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特色效益农业培育、新农村建设等融合发展机制。深化开展赶年体验、踏青赏花、民俗民风等乡村旅游休闲体验活动。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资本入股、发展农家乐、务工、销售农副产品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三是加大电商扶贫力度。加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和村级电商扶贫站点建设,实现全市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乡镇和行政村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全覆盖。大力培育网上村庄电商扶贫,注重农产品上行,促进商品流通,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拓宽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渠道着力。
四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区县探索利益联结新机制,强化市场主体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总结推广入股分红、订单种养、村企共建、托管代养、联户带动等有效模式。研究出台资产收益扶贫指导意见,推进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农业设施权属改革试点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等,推动贫困村、贫困户获得稳定资产性收益。选择一批水电、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实施资产收益扶贫试点。
五是全面推广扶贫小额信贷。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在XXX个贫困区县全面推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不断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扶贫部门+驻村工作队+银行+保险+担保+贫困户”六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提高贫困群众扶贫小额信贷获贷率,力争全年向贫困户新增发放贷款XXX亿元。
第五篇:产业精准扶贫及案例分享试题答案
产业精准扶贫及案例分享
o o o o o o o o 1.产业扶贫的目标是()。(单选题3分)A.绝对收入要提高
B.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都要提高 C.相对收入要提高
得分:3分
D.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至少一项提高
2.贫富发生的理论框架包括结构主义和()。(单选题3分)A.文化主义 B.沙文主义 C.宗教主义 D.自由主义
3.1978年至1985年,农业增长7%,经济增长13%,几亿人减贫,这属于减贫机制中的()。(单选题3分)
得分:0分
得分:0分
o o o o o o o A.农业为主体动力的减贫 B.非农业产业和劳动力转移 C.综合性动力
D.工业为主体动力的减贫
4.扶贫对象分成贫困人口和()。(单选题3分)A.没住房人口 B.没工作人口 C.低收入人口
得分:3分 o D.中低收入人口
5.政府将税收做成公共物品,例如教育、卫生等,然后再通过社会公正地分配到大家,这属于()。(单选题3分)
得分:0分
o o o o A.瞄准性的经济开发 B.社会公平再分配 C.社会保护性的再分配 D.瞄准性的政府投入
6.从2001年到2006年,因采用现价标准,每年都根据物价上涨进行微调,标准介于()元间。(单选题3分)
得分:0分
o o o o o o o o A.300—400 B.400—500 C.500—600 D.600—700 7.贫富发生的理论框架包括文化主义和()。(单选题3分)A.爱国主义 B.沙文主义 C.结构主义 D.自由主义
8.2011年,扶贫标准增加到2300元,这个标准已经()世界银行每天1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得分:0分
o o A.非常接近B.高于 o o C.低于 D.持平
9.贫困是一种文化,而且可以传递。这种说法是基于()。(单选题3分)分:3分
得o o o o A.结构主义的框架 B.文化主义的框架 C.非结构主义的框架 D.非文化主义的框架
10.产业扶贫的核心是通过(),拉平穷人与富裕人的能力差异,从而使得穷人在市场中增加收入。(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o o o o o o o o o A.瞄准性的资源投入 B.政府补贴 C.企业补贴 D.税收优惠
11.开发式扶贫主要做三件事,包括()。(多选题3分)A.基础设施 B.技术开发 C.人力资源开发 D.人员开发
12.产业扶贫的风险包括()。(多选题3分)A.投资不均 B.寻租
得分:0分
得分:3分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C.市场
D.差距可能拉大
13.下列()属于瞄准性的经济开发。(多选题3分)A.免税 B.信贷 C.教育培训 D.就业
14.开发式扶贫机制的具体内容包括()。(多选题3分)A.提高穷人的知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B.政府为农民的产业多投钱
C.公共资源投入消除或缓解穷人获取收入的瓶颈 D.赋予穷人能够产生收入的技术
15.产业扶贫的模式包括()。(多选题3分)A.公司+农户 B.销售合作社 C.完全的生产合作 D.投资农户
16.产业扶贫的启示包括()。(多选题3分)
得分:3分 得分:0分
得分:3分 得分:0分
A.绝收收入提高与相对收入增加的问题 B.产业扶贫可能导致的收入分化 C.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D.谁是产业扶贫的最大受益者 17.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庞大,不可能采取收入补贴式的扶贫的原因是()。(多选题3分)得分:3分
A.财力达不到 B.人数不清 C.管理困难 D.逆向激励
18.缓解贫困的框架包括()。(多选题3分)A.社会保护性的再分配 B.瞄准性的经济开发 C.政策支持 D.税收优惠
19.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减贫机制包括()。(多选题3分)A.工业为主体动力的减贫 B.农业为主体动力的减贫 C.非农业产业和劳动力转移 D.综合性动力
20.海晏县甘子河乡俄日村的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包括()。(多选题3分)0分
得分:
得分:0分
得分:0分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A.参与式 B.订单式 C.分红式 D.入工培训式 21.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国有些贫困问题是属于结构性的。(判断题3分)分:3分
得o o o o 正确 错误
22.贫困是一种文化,而且可以传递。(判断题3分)正确 错误
23.消除我国的贫富差异一定要通过巨大的社会变革来实现。(判断题3分)分:3分
得
得分:3分
o o 正确 错误
24.马克思主义的基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认为在资本主义的体制下,无产阶级的贫困化是不可避免的。(判断题3分)
得分:0分
o o o o 正确 错误
25.进人21世纪以来,农村扶贫标准一直比较固定。(判断题3分)正确 错误
26.保护式扶贫主要是针对没有开发能力的,例如五保户、残疾户等。(判断题3分)得分:3分
正确 错误
得分:3分
o o 27.社会保护性的再分配是现代国家解决结构性的贫困问题的一种方法。(判断题3分)得分:3分
正确 错误
28.在社会中公平分配公共物品属于瞄准性的经济开发。(判断题3分)分
得分:3o o
o o 正确 错误
29.政府将税收做成公共物品,例如教育、卫生等,然后再通过社会公正地分配到大家,这属于社会保护性的再分配。(判断题3分)
得分:3分
o o o o 正确 错误
30.开发式扶贫是中国农村扶贫的主要特点。(判断题3分)正确 错误
得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