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高效课堂反思
高效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原则。1.1 高效化教学情境应该是合理的情境。
曾听老师在上《生活中的图表》时用了这样的情境导入:同学们,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你们进入初中快一学期了,还记得你们第一次踏入这所学校时的情形吗?当你面对新的陌生的环境,你是如何找到你学习的教室的呢? 学生在下面大声的回答:“问门卫”。还有呢,“我问了同学”,“我问了比我高一级的哥哥”,“我问了老师”……老师有点急了,还有呢,还能通过什么方式来找到你的教室?同学们沉默了会,终于有个男生说了声,“可以通过地图吧。”“太对了,我们可以通过地图来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
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来……” 这位老师想通过创设的这样一个情境来导入主题,但这位老师创设情境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情,不仅没有能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反而产生了负干扰,这样的情境是低效的无效的。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情境中的信息应符合现实生活和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它应该是合理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所包含的问题也应该是最适合知识教学的需要,最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建构的兴趣。
1.2 高效化教学情境应该是实用的情境。
美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要有利于学生美术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美术课堂上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通过引入鲜活的题材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有效的构建新知体系,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美术语言提炼出问题,而不流于形式。上《角色游戏》时,笔者先跟同学们宣布:“上课前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场别致的秀。”振奋的音乐响起,带着面具的学生从门口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一跳进教室,别致的面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目光,激起了他们非常想要了解这么别致的面具是如何制作的? 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等强烈的求知欲望,笔者再由此引入这课的内容,开始了这课的学习。情境的创设要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仅仅为了让课堂热闹而让情境变成课堂的装饰品、花架子。高效化教学情境的特点。
2.1 体现针对性,有利于学生明确自主探究的目的。
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主体探索、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携带着观察、分析、实践、迁移等探索性的举动。因此教师要根据探究的需要,围绕探究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创设能引发学生主动探究,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提高自主探究能力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同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上《变迁中的家园》一课时,笔者安排学生去了解我们的家乡江阴周庄的历史、家园的变迁,用文字和图片形式来展示周庄的变化,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激起他们热爱家乡,并产生用自己的笔来描绘家乡自然风光的冲动。此外,利用电脑课件把景物分解、组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使学生在感觉、视觉、听觉等交叉感应中轻松有趣地充分感知景物的特点,在描绘的过程中,笔者适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注意抓住典型特征,思考如何才能最恰当地把它表现出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笔者再做示范讲解。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规律,提高学生运用形象表达感受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形象记忆力。
2.2 体现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我们知道初中生上课易于疲劳,精神易分散,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实物或者音乐等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来。上《中国古代花鸟画赏析》一课导入时,笔者用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感受曲子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的同时,让学生说说曲子中我们听到了那些鸟类的叫声。随后利用课件展示学生最熟悉的鸟———麻雀,分析麻雀的特点,并安排了一次小小的比赛:根据你对麻雀的了解、印象,参考屏幕上的图案,看谁能又快又好的在纸上用线条表现一只麻雀,限时为3 分钟。学生们快速地在纸上画了起来,三分钟后,请每组组长挑选本组体现麻雀特点较好的1-2 张作品交到讲台上进行展示。学生们看着自己或自己同学的作品,兴趣盎然地讨论着,笔者最后作了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每个同学都表现了自己心目中的麻雀,想必心中各有感触。下面,笔者要给大家介绍同样是表现麻雀的一幅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从而开始了新课内容的学习。设计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游戏,能使他们轻松地接受新知识。这些游戏不仅学生喜闻乐见,而且很快会让学生“置身其中”和“身临其境”,这样的开场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3 体现启发性和思考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解决美术问题的核心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这就要求创设的情境必须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能激活认知,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思考,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上《奇妙的肌理》一课时,笔者准备了两盆清水,然后请学生在一只盆里滴上几点墨汁,另外一只盆里滴上油性颜料,然后分别轻轻搅动水面,随即迅速地在水面上铺上一层宣纸,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宣纸上出现了似幻似真的美丽图案。欣喜之余,疑问产生了,这是为什么?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学生立刻选择喜爱的材料,尝试肌理的创作。有的学生做出了各种奇幻漂亮的图案,有的学生却失败了。失败的学生不服气,这是为什么呢?问题产生了:制作肌理可以选择哪些材料?如何选用材料本身的肌理?颜料和水的用量该如何掌握?综合材料的运用效果如何?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由操作、探讨交流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不断提出疑问,并寻求解决方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作业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猜想、操作、观察、思考、交流、验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在情境中学到知识,还体验了构建知识的过程。
2.4 体现人文意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价值观。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比较注重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训练,形成了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模式。学生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认为美术学习没有意义,甚至排斥美术学习。新教材注重了人文意义,如阅读材料介绍了中国古代美术家所取得的成就;介绍了艺术大师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性格及追求,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奇妙;具有时代特征的名画名作则唤起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笔者在给学生介绍中国古老动画———皮影戏的同时,让学生欣赏皮影戏短片《指鹿为马》,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皮影戏的魅力。《当一回蔡伦》通过视频了解纸的制作工序,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南屏纸;《寻古探幽》随着历史的足迹了解画像石画像砖的发展……这些创设了人文化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美术世界,开阔视野,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发展了学生的价值观念,养成学生崇尚文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学习态度。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创设高效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从现代教学论观点看,美术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开动脑筋进行学习。虽然目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新理念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相信我们一定能创设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的教学情境,实现高效的美术课堂教学。
第二篇:高效课堂反思
高效课堂培训反思
高一政治 刘青
高效课堂已在我校高一年级的全面推进,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和两次高效课堂培训,结合本学科特色和我个人在“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推进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在此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一、深入研究高效课堂 精心编写学案
按照“五步三查”的教学环节。课前独学抽查、评价、二次备课;课中关注学情、学法指导、调整教学进度;课后批阅、辅导、反思、修订。备好每堂课。备课是上课的重要前提,只有熟知、真知教材的框架结构,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才能上好课,讲好课。注重导学案的使用,避免五个误区即:重显性目标,轻隐性目标;重课前预设、轻课堂生成;重导学案使用,轻导学案再设计;重导学案使用、轻教材的使用;重统一性评价,轻差异性评价。
二、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参加互听课活动,教研活动和互听课活动是借鉴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己不足的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坚持才能修正自己。积极学习本专业的教研理论,阅读最新的时政新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给人一碗水,自己就应有一桶水,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才能给学生解答、释疑,才能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另一方面,政治课的时政性和时效性很强,所以,每天要阅读、收听、收看大量的时政新闻,用新鲜的时政知识辅佐理论,用理论解决时政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重视学法指导,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法、情境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化解学生厌学情绪,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所以,要转变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多关心、多关怀学生,以自己的爱心感动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喜欢你,他才会喜欢你的课,学习你的课,使课堂产生良好的效果。对各类不同的学生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尤其是对学生,要分析成因,透析病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克服学生厌学情绪,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作为课任老师,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学艺术和技巧,走进学生心灵,才能教好每堂课,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第三篇:高效课堂反思
自主高效课堂改革的一点思考
冯俊亮
【内容提要】本篇反思主要针对目前我校开展的“自主高效课堂”改革,谈一点自己的思考,以此来纠正在自主高效课堂改革存在的一些片面的认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什么是自主高效课堂;为何要打造自主高效课堂;如何实现自主高效课堂。希望能借此思考激发更多老师的课改热情,把我校的课堂改革搞的扎扎实实、轰轰烈烈。
【关键词】自主高效课堂思考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教改活动。高效课堂的三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三是如何检测反馈信息,是否真正做到了高效。
一堂高效课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的容量大小。
二、目标的达成度高低。三看学生的参与面宽窄。我觉得自主学习首先看学生的参与面,其次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再次看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我觉得一节高效的课,就是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从“不会”到“会”,衡量的唯一标准就是当堂检测。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我已总结出了自主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现在正在逐步完善。下来我把自己自主课堂教学上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与大家交流一下。思考一:什么是自主高效课堂?
今年初我校大力推进“自主高效”课堂改革,我亲自参加了高
二年级有关“自主高效”课改会议,并亲自参与了高二年级课改实施方案的起草,所以对“自主高效”课堂内涵的理解较为深刻一些。
“自主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那种教师满堂灌、题海战术、时间加汗水和只注重基础知识、轻视学习能力、忽视兴趣爱好、漠视个性特长的低收效的应试教育课堂而言的。自主高效课堂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彻底改变教师的“一言堂”,改变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课堂教学方式,倡导“师退生进,先学后教”,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二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点拨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学习为主”向“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转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从而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从真正意义上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自己尝试了一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不错的自主高效模式。因为“先学”和“当堂训练”都是自主学习,“后教”是合作学习,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还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前,先让学生独立看书、自主学习,课上教师检测自学效果,从中发现学生在自学当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然后,教师再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学习,最后当堂训练。这一系列过程都体现了自主学习这一原则,而且效果远大于从前的“先教后学”。
思考二:为什么要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是现实的需要。从今年起教育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取消了星期六上课,节假日补课也成为历史。以往靠时间上慢慢熬的灌输式复习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我们只能在效率上
做文章,那么怎样提高效率,只能实行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提前学习,而且是小组合作学习,提出问题,教师只是解决学生的疑难,不再从头到尾一讲到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是人才的需要。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的前列,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声誉日益提高。然而,我们的发展是以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于是,我国要努力“实现两个战略转变”。那么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经济体制的转变都要依赖于人才,依赖于一大批拥有高新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型人才。这意味着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愈来愈多,也愈来愈高。然而,我们的教育仍旧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在唯分数的整体氛围下,学生除了听课、做作业、应付考试,几乎没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成了掌握解题术、应考术的过程。学生成了知识的奴隶,而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创造性被泯灭,学生身心遭到摧残。两极分化的课堂成就了少数精英,而大多数学生成了“陪读”,部分学生讨厌知识,厌恶学习。这样的课堂模式已经失去了教育人、培养人的真正意义。所以说,我们的课堂教学离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差之甚远,已经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了。试想想,若我们还无动于衷,那我们不都成了时代的阻碍了吗?我认为,“打造自主高效课堂”的课改活动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千万不能简单理解成就是提高学习成绩,多考几个大学。现在我们有些教师尝试了几天,认为很麻烦,还
是自己准备上一桌菜,让学生品尝来的自如。教师一定要目光远大,着眼未来,不然我们成了新时期发展的阻力。假如我们的学生再重复我们的老路,那不是罪加一等。
思考三:如何实现“自主高效课堂”?
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宣传教育,转变观念。我们高二年级组为了开展自主高效课堂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我们班就开展了一次辩论赛,辩题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辩论异常激烈,收到很大的效果。学生充分认识到以前的被动学习已经让人很疲倦,学习兴趣也逐渐消失,只是一味强迫自己学习,只是为了考大学而学习。其次,我们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自主高效模式。我校的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宣传,部分教师已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尝试。但还做得不够,有些教师在尝试一段后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教学模式,缺乏恒心毅力。
2、改变评价,着眼长远。
评价制度不改革,它将严重制约“自主高效课堂”的实现。长期以来,社会对学校,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就是考试成绩。社会看学校主要是看每年上大学的学生有多少。学校看教师主要看他的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教师看学生主要看他在班上的成绩排位先后,而学生的其它方面的考察几乎大同小异,甚至忽略。这种唯考试成绩的评价制度不从根本上改革,现在的自主高效课堂只能是一时的热闹而已。因为评价是导向、是动力,只有我们的评价着眼点
放在人的身上,在关注人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我们的课堂才会真正实现高效,才会真正变成培养出具有创新的人才。当然我们所说的高效肯定要考虑学生学习成绩,老师也应该把此作为重点,但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3、自主学习,及时反馈。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完全就是被动的听,被动的记,很少质疑,很少争论,这样的被动学习,很快就有学生失去了耐心,就有学生失去兴趣,就有学生感到厌倦。那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学生可以充分支配自己的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放任自流,教师要有效的组织学生学习,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学生学完后教师要精讲,要拔高。更重要的是及时反馈,了解信息,最好办法是当堂检测,题要少而精,速战速决。
4、认真学习,提高素质。
钱老说:“现在的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老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教育是不行的,教材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教师。”钱老的话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教学行为。我们的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过早地就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性,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的教师,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太强势,是我们的教师长期霸
占课堂的结果。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转变自己的观念。假如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自主高效课堂”最终会中途夭折。
第四篇:高效课堂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计划,我校于2012年6月15日举行了师徒结队效果展示的高效课堂观摩活动,7位老师淋漓尽致的表演让我学到了很多。每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他们都能熟练驾驭、掌控课堂每一个环节,使他们的课堂展现出了各自不同的闪光点:
一、有针对性的备课
1.能吃透教材,抓住教学重难点
把整个教学看作一个整体,了解每个阶段要掌握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李秋萍老师在《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中就图片中小女孩一双充满无限渴望的大眼睛,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生怕”、“忧郁”、“渴望”、“三十里路”等指导学生怎样读好这些重点词语做具体的指导,通过形式多样的“读”,让学生从心底感受到小女孩内心那种渴望读书的欲望,使学生情感达到了共鸣。
2.设计理念新,以学生为主
教师在课前全面了解本班学生的能力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并且落实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组织学生有效的探究预设的知识载体。比如颉建宏老师在《游戏公平》中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预设的游戏进行活动,在富涵知识的游戏活动中感悟新知,从宏观上形
成模糊的知识,知其然但学生描述不清楚,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加以归纳,总结出完整的知识。
3.三维目标联系贴近生活。
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从贴近生活的话题入手,让学生从身边的真实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学生学的“愿意”、轻松。比如杨淑珍老师在《包装中的学问》中,从给妈妈的礼物入手,让学生自己说礼物不包装不好看,需要包装,然后很自然的引入“怎样包装合理”,紧接着展开一系列学生活动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只是适时时行引导,按欲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自主的合作探究中获取真知,学生学的轻松老师教的轻松。
二、艺术般的上课模式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本来就爱玩,对自己不感兴趣的问题就算你怎么怎么的教、即便你讲的再怎么滔滔不绝而对学生或许只是置若罔闻,本次活动中教师的每节课都跳出了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他们以学生为主,通过有趣的活动为载体去让学生探究其中蕴涵的知识,教师只是适时的进行启发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本身的载体感兴趣,课堂也变的生动活泼,整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教学效果也就达到预期的目的。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
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
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比如颉建宏老师在《游戏公平》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活动去在玩中发现什么时候游戏就公平什么时候就不公平,老师只是对形成后的知识进行适时归纳总结。可见合作学习很有好处:
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4.分层次教学,让课堂变得满园花开。
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抛弃“一刀切”,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起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提高。如此坚持下去,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杨淑珍老师在《包装的学问》中先从简单的一个长方体的包装中入手让学生都知道怎么样的包装就合理、科学,然后引申到两个长方体、三个长方体的探究中,大部分学生了解了一般的包装学问。而把四个
长方体的包装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当作知识的升华,从而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人人有的吃人人能吃饱。
诚然,美中不足也无可厚非。
1.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预设太繁,让不必要的环节浪费了学生练习的时间。
2.旧课的翻新欠创新立异。
3.课堂的语言在专业术语上欠佳,板书书写功底有待发展。4.识字课在重点方面时间分配太少,集体朗读太多。通过对本次高效课堂的学习,相信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能上一个新的台阶,相信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会充分运用这种模式,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探索出一条既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能体现自己教学的个性特征的教学方式,使我校的教学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准,让每个老师在平凡的教学中展现不平凡的教育永恒。
2012.6.21
第五篇:浅谈如何构建美术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美术高效课堂
周锐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面临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形成高效、持久的课堂教学效益,越来越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所谓高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在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最大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最大收获,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最大效益。高效教学不一定是教师认真负责程度的具体体现,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一、在预设中体现多元思考
一堂高效、有序的课,应该是活而不闹,也就是说,课堂气氛要宽松,学生思维要活跃,创作表现时要静心、细心、耐心。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
在每次上课前,除了要小干部检查工具材料的配备外,我往往会让学生做好相应的课前预习工作。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前就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加学习的热情。如在上《包的世界》一课,布置学生收集家里的包。在课前自学课本中包的制作方法,也可自己动手做一做,上课时,让学生罗列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课上交流,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老师的建议。再让学生把带来的包展示出来,分析它们的外形和组成部分,颜色的搭配、材质等,最后老师再给予学生一定的学法指导和示范。通过从学生自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比老师提供现成的资料,学生收益更大,学生自然学得主动。
课前,可以问问学生“你喜欢这一课吗?你了解这一内容吗?”让学生事先动手画一画,了解大致的情况。如《车》这一课,我让学生把自己会画的汽车先在纸上画一画,学生基本已经能画出几种汽车的外形特点,把公交车是长方形,小轿车画成梯形和长方形,卡车是正方形加长方形。有的画了车窗和轮子,但没有车门和车灯,有的把两个车轮画在了一起,也有的同学知道汽车的功能,但不会表现。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老师就有了课堂的准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二、在课堂中体现主体性实践 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绘画作品更具有童趣性。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我在上《诱人的瓜果》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个大篮子,要求学生将各种诱人的瓜果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篮子”中。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体验,任其在自我探索的活动中发掘创造的灵感。
三、在作业中体现积极评价
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教师要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针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用具体的语言
启迪学生打开思路。
对于学生绘画不好的特别需要注意,重要的是对于绘画不好的学生作出富于鼓励的语言,从而保持引发活动的非评价性的特点。如“画得不错”,“可以画得更好”等鼓励性话语。类似这样的回复能够使画得不好的学生能够有自信,而不因为学生画得不好受到批评。学生行为之后紧跟着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绘画学习和迁移。在尽可能非评价性的氛围中引发学生自由绘画,这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只要给以恰当的反馈和纠正,都能成为绘画学习的起点。
总之,构建高效美术课堂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这里需要教师的对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懈追求,课堂上促使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只有当学生的人格得到尊敬、智慧得以显露的同时,才能形成真正的活跃和谐高效的课堂。美术课堂有独特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教师要充分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探索教学艺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