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课堂案例反思
«打造高效课堂实践探究»案例反思
郭 清 坡
高效课堂教学已经开展多年,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课题组在结合先进的经验的基础上也对此进行了探究,一些教改比较早、比较先进的地区也给我们带来了他们摸索的一些教学模式,当前我国较好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1.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及“四清”模式2.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 三 六”及“10+35”模式; 3.江苏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模式;等。
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他们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该少讲的不多讲,但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学生自谋自学策略。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兵带兵,兵强兵”,精诚合作,在兵教兵中,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互相提高。教师精心备课,教师的形象、气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文化课是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其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去渗透实施。
东庐中学模式:“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课程,是“教学合一”的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产物。研制过程分为:寒暑假备课;备课组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
总体要求:首先是“讲学稿”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第三,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第四,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第五,“讲学稿”要区别于教案和讲义,不能把“讲学稿”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第六,大体上说“讲学稿”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讲学稿”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杜郎口中学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前“三”为:“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整体性教学。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学习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示模块就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多种效果。
后“三”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在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课,展示课上学生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
综合先进学校的教学模式,要想达到高效课堂还要满足以下要求:
1.高效课堂必须符合三个标准:(1)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2)在具体的一节课里达到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3)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
2.高效课堂要符合三个“量”:(1)信息量。(2)思维量。(3)训练量。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1)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2)心动,思维在动。(3)神动,思想在动。以上三“标准”、三个“量”和三“动”,是高效课堂的本质。3.高效课堂要符合三个原则:
三讲:讲重点、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学生自主学习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合作学习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不讲。
4.高效课堂的特点:
(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2).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3).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4)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5).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6).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5.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1).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2).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3).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4).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6.高效课堂的五项策略:
(1).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2).教学从“学情”调查开始,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环节;(3).注重对抗质疑,落实小组评价;(4).注重当堂纠错,及时矫正反馈;
(5).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如需布置,只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
7.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1).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2).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8.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1).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2).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3).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4).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5).三种利器:又称“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达到以上要求还要看判断一堂课是不是高效课堂的标准,主要有“八看”:一看教学目标是不是落实了“三维”要求,二看教学程序是不是实现了“先学后教”,三看课堂上是不是由“教教材”变成了“用教材”,四看教师的角色是不是由“主演”变成了“导演”,五看学生的角色是不是由“观众”真正变成了“主角”,六看教学手段是不是实现了现代化,七看教学过程是不是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八看课堂教学效果是不是实现了“堂堂清”。
我校结合先进学校的经验创设“创学拨练”四环教学模式:
一、创: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时间大致4分钟)
1、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既扣课题又能使学生精神振奋,产生强烈求知欲望的情景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
3、出示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以口述、多媒体或小黑板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创设情景是一节课埋下的包袱,学生能否激发兴趣对于一节课的开始非常重要,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学对象来选择和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通过创设不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苦学”变成“乐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益。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创设与教学目的内容、学生认知结构有关的事物,以激起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思维、探究的理想状态。教师要通过创设比较性问题情境、设过程性问题情境、思维性问题情境、兴趣性问题情境、经验性问题情境等,创设各种新颖的、灵活的、巧妙的、有趣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并要逐步地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层次,不断吸引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能够激起学生思维“高峰”的条件与机会,以激起学生思维的高度兴奋,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开放性、多向性、流畅性、灵活性与独创性,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最佳的灵感状态或准灵感状态,期待“奇迹”的发生,以便探寻课堂教学的高潮。以演示创设情境、以多感官参与创设情境等活动创设情境,理解现实内涵,增强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习乐趣。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根据学科内容、课程特点、教学环境等因素,创设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先学)。(时间大致15分钟)1、教师出示学生自学指导。2、学生自学(读书看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点拨。(自学形式应灵活多样)3、合作学习,交流展示。
4、反馈自学成果(提问、演板、题组训练或其他)。
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说、讲;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写、做;解放学生的眼、耳,让学生看、听;解放学生的脑,让学生思、疑。在课堂中,学生的展示无处不在:课前活动由学生组织、主持,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课中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上黑板展示、汇报,鼓励学生质疑、解答。这样学生在说、讲、写、做、看、听、思、疑这些展示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收获显著不同。看一遍的收获是10%。听一遍的收获是20%。说一遍的收获是70%。动手做一遍的收获是90%。(如操作、演练等)减少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的时间,增加学生说、做、互动的时间,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策略。
通过展示交流可以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并相互启发、沟通,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在分享中实现共赢。课堂上教师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交流,形式要多种多样,教师注重适时、中肯的评价,学生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学生自主学习中有疑惑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在班内形成“兵教兵”的浓厚学习氛围。过程中,教师要汇总交流展示中的问题,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易错点等,为下一步点拨做好准备。
三、拨:教师点拨提升(后教)。(时间大致10分钟)
1、基础知识的点拨;2、做题技巧的点拨;3、典型例题的点拨;4、变式训练或拓展提高。
教师抓住知识的关节点、关键点、易错点、疑惑点等,讲出知识的精华,讲得精彩。把握住了“这四点”就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全面开花,到处点火,则徒劳而无益。法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卢梭道:“我觉得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从哲学角度,深刻地强调了人做为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要求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要充分认识自己。教师在教学前的教学设计中反思和设计自己。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和认识过程,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使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减少到最低点,以最佳的心态和形象投入到教学氛围中,全面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教师要虚心学习和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从中吸收有价值的、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看;要结合教学内容和自己的个性特长、性格特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风格。结合自己的教学个性,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注重教学风格的有效性。新课程教师在认真而全面认识自己基础上,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达到长善救失的效果。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能力特征等方面准备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己弱点。
四、练:当堂训练。(时间大致16分钟)
1、巩固性训练;2、拓展性训练;3、学生畅谈收获;4、作业或测评。
当堂检测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训练题组,并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班级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当堂检测中巩固自己的所学,找到知识的遗漏点,在矫正、总结中提升素质,实现“堂堂清”。中国学生其实不缺少才华,更不缺少智慧,缺少的就是展示的机会。高效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不断满足学生渴望展示的特性。学生在展示中建立自信,在展示中不断进步,在展示中健康发展。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成长的过程,每一次展示都是学生进步的阶梯。作为教师,千万别小看学生的每一次展示,说不定一次不经意的展示就能改变学生的命运,影响学生的一生。我校结合各自教研组实际情况可以设计与我校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模式使用,我校大多数教师在授课时,结合导学案更能突出课堂的高效性。
对照高效课堂的标准,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是:
1、教学目标没有很好的落实三维目标,只注重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缺乏对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视。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教师只关注书不关注人,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被淡化,忽视了教学的生成性和学生的差异。
2、教学观念落后,教改意识淡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缺少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讲得多,与学生互动少,教师包办代替多,学生思考、感悟少。
3、教学手段单一,没有很好的利用实验、挂图等教学辅助手段,特别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录音、录像等)更是很少使用。
4、讲练关系处理不好,表现在:教师独霸课堂,以“满堂灌”为主。教师对学生不放心,对自己所教授的内容不放心,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我只要讲了,学不会是你自己的事。”成为有些老师的挡箭牌。课堂练习设计不精,教与练脱节;以讲代练,教与学脱节;有布置无反馈,练与评脱节。不能实现“堂堂清”。
5、课堂教学的行为不规范,影响教学效果,表现在:⑴教学语言不规范,缺少精心设计;⑵板书、板画不规范;⑶课堂教学组织不力、监控不严,对学生规范化的要求过低。⑷课堂教学环节不完整。6.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学科备课组的智慧。即使教研活动搞得比较好的学校和学科,教师默默地教好自己班级,不愿把自己的成果完全与他人分享。
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课前投入不足,表现在:(1)集体备课研究力度不够,有的流于形式,甚至应付公事,难以提高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2)个人备课不充分,教学环节设计不精,缺少问题情景的创设以及学生活动的精心设计等,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自主学习的方法欠缺,大多数学生没有把学习变成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认为,我们应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正确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必须要与教学目标相契合,要考虑实际的教学条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来选择教学模式,不应拘泥于一种模式。每一课课堂教学要上出各自特点的味道,比如数学课堂的活跃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的活跃上,教学中应力求“神”而不是“形”,只有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不同的课有不同的特点,所以不论采用何种模式,只要能在一节课中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与发展,就是“高效课堂”。经过学习,让我认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总之,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最终的目的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味的照搬他人的教学方法,最终只会适得其反,教学方法说来说去只是一个形式,真正有效的教学还是要建立在教师精湛的业务水平和对学生熟悉的基础上,我们只有不断的熟悉教材,熟悉学生,才能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第二篇:高效课堂反思
高效课堂培训反思
高一政治 刘青
高效课堂已在我校高一年级的全面推进,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和两次高效课堂培训,结合本学科特色和我个人在“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推进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在此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一、深入研究高效课堂 精心编写学案
按照“五步三查”的教学环节。课前独学抽查、评价、二次备课;课中关注学情、学法指导、调整教学进度;课后批阅、辅导、反思、修订。备好每堂课。备课是上课的重要前提,只有熟知、真知教材的框架结构,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才能上好课,讲好课。注重导学案的使用,避免五个误区即:重显性目标,轻隐性目标;重课前预设、轻课堂生成;重导学案使用,轻导学案再设计;重导学案使用、轻教材的使用;重统一性评价,轻差异性评价。
二、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参加互听课活动,教研活动和互听课活动是借鉴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己不足的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坚持才能修正自己。积极学习本专业的教研理论,阅读最新的时政新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给人一碗水,自己就应有一桶水,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才能给学生解答、释疑,才能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另一方面,政治课的时政性和时效性很强,所以,每天要阅读、收听、收看大量的时政新闻,用新鲜的时政知识辅佐理论,用理论解决时政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重视学法指导,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法、情境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化解学生厌学情绪,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所以,要转变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多关心、多关怀学生,以自己的爱心感动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喜欢你,他才会喜欢你的课,学习你的课,使课堂产生良好的效果。对各类不同的学生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尤其是对学生,要分析成因,透析病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克服学生厌学情绪,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作为课任老师,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学艺术和技巧,走进学生心灵,才能教好每堂课,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第三篇:高效课堂反思
自主高效课堂改革的一点思考
冯俊亮
【内容提要】本篇反思主要针对目前我校开展的“自主高效课堂”改革,谈一点自己的思考,以此来纠正在自主高效课堂改革存在的一些片面的认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什么是自主高效课堂;为何要打造自主高效课堂;如何实现自主高效课堂。希望能借此思考激发更多老师的课改热情,把我校的课堂改革搞的扎扎实实、轰轰烈烈。
【关键词】自主高效课堂思考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教改活动。高效课堂的三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三是如何检测反馈信息,是否真正做到了高效。
一堂高效课的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的容量大小。
二、目标的达成度高低。三看学生的参与面宽窄。我觉得自主学习首先看学生的参与面,其次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再次看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我觉得一节高效的课,就是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从“不会”到“会”,衡量的唯一标准就是当堂检测。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我已总结出了自主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现在正在逐步完善。下来我把自己自主课堂教学上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与大家交流一下。思考一:什么是自主高效课堂?
今年初我校大力推进“自主高效”课堂改革,我亲自参加了高
二年级有关“自主高效”课改会议,并亲自参与了高二年级课改实施方案的起草,所以对“自主高效”课堂内涵的理解较为深刻一些。
“自主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那种教师满堂灌、题海战术、时间加汗水和只注重基础知识、轻视学习能力、忽视兴趣爱好、漠视个性特长的低收效的应试教育课堂而言的。自主高效课堂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彻底改变教师的“一言堂”,改变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课堂教学方式,倡导“师退生进,先学后教”,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二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点拨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学习为主”向“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转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从而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从真正意义上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自己尝试了一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不错的自主高效模式。因为“先学”和“当堂训练”都是自主学习,“后教”是合作学习,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还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前,先让学生独立看书、自主学习,课上教师检测自学效果,从中发现学生在自学当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然后,教师再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学习,最后当堂训练。这一系列过程都体现了自主学习这一原则,而且效果远大于从前的“先教后学”。
思考二:为什么要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是现实的需要。从今年起教育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取消了星期六上课,节假日补课也成为历史。以往靠时间上慢慢熬的灌输式复习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我们只能在效率上
做文章,那么怎样提高效率,只能实行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提前学习,而且是小组合作学习,提出问题,教师只是解决学生的疑难,不再从头到尾一讲到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是人才的需要。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的前列,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声誉日益提高。然而,我们的发展是以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于是,我国要努力“实现两个战略转变”。那么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经济体制的转变都要依赖于人才,依赖于一大批拥有高新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型人才。这意味着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愈来愈多,也愈来愈高。然而,我们的教育仍旧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在唯分数的整体氛围下,学生除了听课、做作业、应付考试,几乎没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成了掌握解题术、应考术的过程。学生成了知识的奴隶,而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创造性被泯灭,学生身心遭到摧残。两极分化的课堂成就了少数精英,而大多数学生成了“陪读”,部分学生讨厌知识,厌恶学习。这样的课堂模式已经失去了教育人、培养人的真正意义。所以说,我们的课堂教学离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差之甚远,已经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了。试想想,若我们还无动于衷,那我们不都成了时代的阻碍了吗?我认为,“打造自主高效课堂”的课改活动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千万不能简单理解成就是提高学习成绩,多考几个大学。现在我们有些教师尝试了几天,认为很麻烦,还
是自己准备上一桌菜,让学生品尝来的自如。教师一定要目光远大,着眼未来,不然我们成了新时期发展的阻力。假如我们的学生再重复我们的老路,那不是罪加一等。
思考三:如何实现“自主高效课堂”?
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宣传教育,转变观念。我们高二年级组为了开展自主高效课堂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我们班就开展了一次辩论赛,辩题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辩论异常激烈,收到很大的效果。学生充分认识到以前的被动学习已经让人很疲倦,学习兴趣也逐渐消失,只是一味强迫自己学习,只是为了考大学而学习。其次,我们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自主高效模式。我校的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宣传,部分教师已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尝试。但还做得不够,有些教师在尝试一段后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教学模式,缺乏恒心毅力。
2、改变评价,着眼长远。
评价制度不改革,它将严重制约“自主高效课堂”的实现。长期以来,社会对学校,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就是考试成绩。社会看学校主要是看每年上大学的学生有多少。学校看教师主要看他的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教师看学生主要看他在班上的成绩排位先后,而学生的其它方面的考察几乎大同小异,甚至忽略。这种唯考试成绩的评价制度不从根本上改革,现在的自主高效课堂只能是一时的热闹而已。因为评价是导向、是动力,只有我们的评价着眼点
放在人的身上,在关注人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我们的课堂才会真正实现高效,才会真正变成培养出具有创新的人才。当然我们所说的高效肯定要考虑学生学习成绩,老师也应该把此作为重点,但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3、自主学习,及时反馈。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完全就是被动的听,被动的记,很少质疑,很少争论,这样的被动学习,很快就有学生失去了耐心,就有学生失去兴趣,就有学生感到厌倦。那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学生可以充分支配自己的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放任自流,教师要有效的组织学生学习,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学生学完后教师要精讲,要拔高。更重要的是及时反馈,了解信息,最好办法是当堂检测,题要少而精,速战速决。
4、认真学习,提高素质。
钱老说:“现在的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老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教育是不行的,教材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教师。”钱老的话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教学行为。我们的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过早地就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性,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的教师,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太强势,是我们的教师长期霸
占课堂的结果。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转变自己的观念。假如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自主高效课堂”最终会中途夭折。
第四篇:高效课堂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计划,我校于2012年6月15日举行了师徒结队效果展示的高效课堂观摩活动,7位老师淋漓尽致的表演让我学到了很多。每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他们都能熟练驾驭、掌控课堂每一个环节,使他们的课堂展现出了各自不同的闪光点:
一、有针对性的备课
1.能吃透教材,抓住教学重难点
把整个教学看作一个整体,了解每个阶段要掌握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李秋萍老师在《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中就图片中小女孩一双充满无限渴望的大眼睛,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生怕”、“忧郁”、“渴望”、“三十里路”等指导学生怎样读好这些重点词语做具体的指导,通过形式多样的“读”,让学生从心底感受到小女孩内心那种渴望读书的欲望,使学生情感达到了共鸣。
2.设计理念新,以学生为主
教师在课前全面了解本班学生的能力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并且落实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组织学生有效的探究预设的知识载体。比如颉建宏老师在《游戏公平》中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预设的游戏进行活动,在富涵知识的游戏活动中感悟新知,从宏观上形
成模糊的知识,知其然但学生描述不清楚,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加以归纳,总结出完整的知识。
3.三维目标联系贴近生活。
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从贴近生活的话题入手,让学生从身边的真实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学生学的“愿意”、轻松。比如杨淑珍老师在《包装中的学问》中,从给妈妈的礼物入手,让学生自己说礼物不包装不好看,需要包装,然后很自然的引入“怎样包装合理”,紧接着展开一系列学生活动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只是适时时行引导,按欲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自主的合作探究中获取真知,学生学的轻松老师教的轻松。
二、艺术般的上课模式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本来就爱玩,对自己不感兴趣的问题就算你怎么怎么的教、即便你讲的再怎么滔滔不绝而对学生或许只是置若罔闻,本次活动中教师的每节课都跳出了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他们以学生为主,通过有趣的活动为载体去让学生探究其中蕴涵的知识,教师只是适时的进行启发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本身的载体感兴趣,课堂也变的生动活泼,整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教学效果也就达到预期的目的。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
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
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比如颉建宏老师在《游戏公平》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活动去在玩中发现什么时候游戏就公平什么时候就不公平,老师只是对形成后的知识进行适时归纳总结。可见合作学习很有好处:
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4.分层次教学,让课堂变得满园花开。
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抛弃“一刀切”,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起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提高。如此坚持下去,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杨淑珍老师在《包装的学问》中先从简单的一个长方体的包装中入手让学生都知道怎么样的包装就合理、科学,然后引申到两个长方体、三个长方体的探究中,大部分学生了解了一般的包装学问。而把四个
长方体的包装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当作知识的升华,从而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人人有的吃人人能吃饱。
诚然,美中不足也无可厚非。
1.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预设太繁,让不必要的环节浪费了学生练习的时间。
2.旧课的翻新欠创新立异。
3.课堂的语言在专业术语上欠佳,板书书写功底有待发展。4.识字课在重点方面时间分配太少,集体朗读太多。通过对本次高效课堂的学习,相信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能上一个新的台阶,相信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会充分运用这种模式,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探索出一条既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能体现自己教学的个性特征的教学方式,使我校的教学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准,让每个老师在平凡的教学中展现不平凡的教育永恒。
2012.6.21
第五篇:高效课堂实施方案案例
扫描新课堂,感悟新理念
镜头一:
“我要青蛙!”一声充满童趣的喊声,激发了蕴藏在孩子们心底的天真,四十几双好奇的眼睛,争相观察着那些装在瓶子里的小生命,“这是蜜蜂、蚂蚁、青蛙……”“还有蚯蚓、泥鳅……”“噢,这好像是蝗虫……”“呵,这里还有蚱蜢呢!”“那是海螺,老师,这条长着胡须的是什么鱼呀?”
这些小动物就这样被孩子们亲近着,接下来的实验更是忙坏了这帮孩子,他们一个个按照老师的要求:把瓶子里的小动物倒出来,可是不管怎么亲密接触,就是没能把那些“小生命”“吸引”出来。这下可急坏了那些急性子的学生,“老师,真的能倒出来吗?”“肯定行的!老师已经试过了。”……说着,这帮孩子纷纷地跑出了教室又飞快地跑回了课堂……
镜头二:
你瞧,一群头戴画有稻谷、小鸟、蛇、鼠、昆虫、鹰、青蛙、狮子、羚羊、人、狼、草……的同学们正在快乐地游戏着;哦,还有老师呢,也乐在其中。一团红线球在他们的手中飞快地传来传去,他们在干什么呢?噢,原来他们正在精心编织一张“生命网”呢,当这张红红的“生命网”高高举过他们头顶的时候,同学们已经感悟到了:大干世界,每一个生命之间只是这其中的一个“结”,生命与生命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而当其中的某一个结消失的时候,“老虎死掉了”“狮子也没法活了”……慢慢地,整张网就坍塌了…… 镜头三:
咦?教室里怎么没有课桌?老师呢?也没有站在高高的讲台边,而是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正促膝交谈……大伙儿不时地翘起大拇指比画着……
镜头四:
“青春少年是样样红,你是主人翁,要雨得雨要风得风……”阳光般的大男孩手拿话筒,唱得那么投入,那么自如……“小姚明”大展球艺、“口技大王”咧嘴吹响《义勇军进行曲》、看似文静的小姑娘翻起跟斗来一个接一个,“小记者”们忙着作现场采访……“我真的很不错”“我真的很不错”,欢快的节奏声里,师生又一起跳起手语舞蹈……
与过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满堂灌”“一言堂”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相比,今天的新课堂确实令你大开眼界:实验、游戏、谈话、歌舞……应有尽有,令你目不暇接,你能想到以上的四组镜头就呈现在我们思想品德课的课堂中吗?笔者有幸聆听了2004年浙江省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精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所有参赛的老师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下我们就刚才所撷取的这几朵小浪花与你共享。
一、活用教材,拓展知识
教材已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惟一依据,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功能由“教师讲授的文本”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文本”,在设计方面充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求,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教材,提高解读教材、分析教材、整合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正确的教材观。值得一提的是张老师的课堂组织形式别具一格,独具匠心,镜头三中“没有了课桌,教师也没有站在高高的讲台边,而是与学生围坐在一起,想说就说,实话实说的聊天形式,俨然一个电视节目的主持人的形象”,这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不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吗?张老师大胆创新,善于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共享着与学生同感受、同体验的乐趣,畅谈自己被赞扬的感受,显得那么可信可亲。
师:你给过别人赞扬吗?你给别人的赞扬多吗?(现场调查)师: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前面已调查),但我们给别人的赞扬却不多,这不就是一对矛盾吗?怎样解决呢?
当一个学生谈到“别人给我的不多,我也就……”,随即老师的问题紧跟而上。
师:赞扬是等价交换吗?
学生众说纷纭:赞扬别人是一种快乐,你快乐,我也快乐;赞扬应该是一种互动,不是一种交换;我赞扬别人,那是因为我有一双慧眼!赞扬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赞扬与人的性格有关……此刻张老师又适时设问。
师:赞扬与个人的性格不无关系,那么赞扬的话是说出来好呢,还是放在心里?
这时学生的参与欲已无法抑制,当有人说到“赞扬的话多了,会有种拍马屁的感觉”时,老师的问题又来了。
师:“你的赞扬,别人不领情,你认为问题的症结在哪?” 生:“我知道赞扬很好,但我不知道怎样去赞扬别人,那怎么办?”……
张老师就这样极为自然地,以聊天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环境,立足于教材,又拓展了教材,让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生成,把教材讲“活”,把学生激“活”,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丰富活动,提升体验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看过蚂蚁、捉过蛐蛐、挖过蚯蚓、玩过鱼,那他对人类和自然的感觉会完全不一样。”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了课堂活动的重要性: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镜头一便是王老师执教的“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场景,王老师将鲜花和装有活生生的小动物的瓶子带进了教室,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芬芳美丽的鲜花,激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感情,学生通过放生行动善待生命。在活动中,有了实践书本知识的机会,通过践行助于掌握知识、陶冶情感、提高觉悟,使教学活动真正走向学生生活、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体验中领悟,让关爱生命、维护生态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而另一堂“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课堂同样精彩,亲切的徐老师更是迎合了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将比较抽象的食物链方面的知识形象地通过游戏方式与学生一起来编织,激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让“枯燥”的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悟生命与生命的息息相关、环环相扣,这种“乐中学、学中乐”的做法,不仅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更提升了学生的体验:生命是珍贵的,也是脆弱的!生命需要关爱,需要人人付出一份爱!
三、倾情互动,深化情感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有参赛的教师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从学生成长需要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设置许多互动性的活动。如镜头四中的情景,就出现在来自湖州的陆老师所执教的“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一课堂教学中,阳光朝气的教师形象,一会儿娓娓道来,述说自己感人的亲身经历,一会儿大展歌喉教学生学唱《样样红》,让动听的歌声在教室回荡,一会儿与学生纵情学跳手语舞,大方的舞姿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亲切风趣的语言、活泼自然的氛围,无不让学生感到欣喜与亲切,倾情的师生互动:教师教得投入,学生学得开心,动得欢欣,使课堂充满活力,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融洽的师生情谊也随之深化,老师在同学们的眼中不再只是“老师”,而是他们的一个知心大朋友!是啊,当陆老师最后把留在他亲自签名和通信地址的书送给大家的时候,同学们的欢呼雀跃已经把一切告诉了我们: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师,喜欢这样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