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组讨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荐)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①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低、多层次又不平衡,决定了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要实行按劳分配,而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②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要兼顾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各方面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关系: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为前提。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普遍实行,它存在于我国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意味着劳动者只是受雇于企业主,他们只能作为劳动要素的提供者参与生产和分配。两种收入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不同,因此区分二者首先要看是哪一类经济形式再作判断。(3)对比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①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的性质:
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内容与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原因: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4)意义:
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
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b、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包括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
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3)原因: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论依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依据的基本理论是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图示:
如何完善分配制度,实现公平分配:
1、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保证。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此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调节和整顿收入分配。(低、中、高、合法、非法)
4、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5、个性问题:
行业收入差距——加快垄断性行业改革,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缩小城乡差距 区域收入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缩小区域差距
第二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尚不完善,但发展迅速、潜力巨大。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更为繁重,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的机会也更多。大力发展农村保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和部署,积极参与农民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为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作出应有贡献。
充分认识加强农民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社会保障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必须着力补长这一“短板”。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我国城乡社会保障资源配置不均,占总人口43%的城镇居民享有80%的社会保障,而占总人口57%的农村居民只享有20%的社会保障。必须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切实重视和加强面向农民的社会保障能力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当前,我国约有1.4亿农民工、4000万被征地农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其数量还会扩大。只有着力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才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同时,加强农民保障能力建设,将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风险保障,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任务,将结束数千年来农民没有社会保障的历史,化解农民生存发展面临的各类风险,使农民贫有所济、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灾有所救,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以发展农村保险提升农民社会保障能力
近年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把发展农村保险作为履行社会责任、服务“三农”的重大战略举措,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今年9月,完成农险保费收入12.5亿元,累计承担农业风险责任2408亿元,在提升农民社会保障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协调。发展农村保险,不能仅从自身业务发展的角度考虑,还应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为此,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在发展农村保险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各级政府沟通协调,了解政府在加强农民社会保障能力建设方面的难点和需求,争取政府在宣传引导、沟通协调、组织推动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规避农业灾害风险、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近年来积极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经营,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保险经营方式,实行保本经营,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
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针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积极创新经营模式,开发新型农村保险产品,先后在河北保定与当地交管机关联合开展“保险服务网”、“交通安全网”双网建设,在山东与当地公安机关合作开展农村社区治安保险,在全国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业务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进一步发挥在农民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树立保险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服务的观念。发展农村保险,必须着眼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将科学分析影响农村保险发展的各种因素,借鉴国际经验,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不断扩大农村保险覆盖面,保障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尽责出力。
从为党和政府分忧出发,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借助商业保险资源和保险机制优势,有效补充或替代政府的社会保障服务职能,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增加农民保障的制度供给,降低农民保障制度运行成本。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将积极协助政府建立健全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力度,并广泛参与农村社保体系运转流程,减少农村社保部门机构设置和运行成本。
从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出发,找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点。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发展农业保险、参与农民社会保障能力建设,根本目的是履行好国有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将对农村市场实行保护性开发,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方面不以营利为目的,实行保本经营,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封闭运行,农业保险当年的资金盈余全部用于下一的保险给付或农村地区的保险基础设施建设。
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强化为农民服务的意识。深入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是保险公司为农民提供保险服务的基础。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将积极做好调研工作,及时了解农民生产生活中面临的保障困难,把保险的功能与农民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开发新的保险产品,努力使农村保险产品做到保费低廉、保障适度、保单通俗、投保简便,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第三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在加强支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基层党支部是我们党的细胞,是不可或缺的组织基础,通过我们的努力,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是保持和发挥党的先进性的非常重要的条件。在新形势下怎样做好支部工作,我们有几点粗浅的体会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一、明确支部工作的目标、要求和任务,大胆创新,积极创意是争“五星”,创“五好”切实加强支部组织建设的重要前提。
市直机关党工委开展的创建“五好”支部活动,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的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市总工会机关党委按照“五好”支部的要求,开展的以绩定星、按星评优的星级考评为主要内容的争创“五星”级支部活动,是加强支部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创建“五好”支部活动在市总工会机关的具体化,这两项活动是新时期加强支部建设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
作为基层支部,我们把建设“五好”支部作为支部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在具体实施中,努力按照“五星”级支部评选的量化标准,积极创意,把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支好队伍、养成一种好作风、构建一套好机制、创造一份好业绩落到实处。联系工业工会的实际,我们在加强支部组织建设中着重把握四个要点:一是严格按照选举程序按时换届,配好支部班子。由担任行政副(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职(或相当于行政副职级)的同志任书记,发挥其在资历、经验、能力方面的优势,支委中配一名优秀年轻同志,把支部工作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平台,以老带新,做到老中青相结合。二是把机关党委创建五星级支部的标准,转化为对党员的要求,突出党员的主体作用。机关党委制定星级支部的考评标准,有五个大项28个小项每年对支部进行星级考评,我们就把考核的标准细化为对党员的具体要求,如用学分制督促每位党员按时参加各项学习活动,参加党课报告会,撰写学习体会;机关党委规定各支部每月15日前交纳党费,我们要求党员在发工资当日就自动把党费缴到小组长处;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参加机关党委举行的各项活动,如机关举行反腐倡廉征文评比选拔,支部就要求每位党员撰写征文,并在支部大会交流演讲后选送机关党委;在作风建设实践活动中,为增强服务意识,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轮流值日,利用业余时间承担打扫楼面盥洗室清洁卫生的工作。三是改进“三会一课”的形式,充实新的内容,增强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支部建有两个党小组,退休党员每月一次集中活动,在职党员结合政治学习和行政办公会每周召开党小组会,重要事项召开支部大会。在创建文明机关活动中,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党课教育,组织党员到钱江新城参观城市阳台和市民办事中心,到油漆公司听取公司董事长关于创造洁净工作场地的经验介绍,请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知识型职工标兵”蒋兴权同志,介绍他爱岗敬业,当个好工人的事迹。四是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工作台帐,力求基础工作扎实有序。支部工作也要有序管理,制度和台帐不仅反映了支部工作状况,也体现了支部工作的水平。几年来,支部日常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活动有方案,工作有台帐,减少了工作的随意性,年底在支部大会上,向全体党员通报全年的工作,接受党员的评议。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五好党支部事迹材料》相关的文章。
二、积极发挥党支部组织、协调、督促功能,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是争“五星”,创“五好”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重要任务。
争创五星级支部,其内涵是要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根据党章的规定,要通过支部的各项工作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我们逐步形成了几项工作机制。以日常学习制度和政治学习积分考核制度结合公务员教育培训学分制形成了政治学习及考核机制;以三会一课、支部主题活动制度和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形成党员教育活动机制;以双争双评、公务员考核结合机关内部综合考评(满意单位评选)形成监督考核机制。
几年来我们基本做到:一是根据机关党委的安排,组织好党员日常的政治理论学习,支部每月制订学习计划,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督促党员安排好工作参加机关党委举行的党课和报告会、观看电化教育片等活动,XX年本支部党员参加上述的各类学习活动出席率达到98%以上(因工作和身体原因请假除外),撰写学习十七大精神心得体会人均两篇以上,全体党员都参加了市直机关干部十七大报告学习测试题和机关党委举行的创建文明机关知识竞赛,无一人缺席。二是认真组织党员开展三联系活动。市总工会去年在生活品质之城大讨论和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提出了在机关内“建立‘三联系’制度”,规定机关每位党员和干部,确定一个企业一名职工和一户困难家庭,每季度联系一次。为落实这项制度,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讨论,统一思想,联系树立工会干部新时期五种新形象的要求,学习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深刻领会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作风,支部制订实施方案,落实联系单位和人员,具体实施中,每月召开会议,进行小结,交流汇报。一年来,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今年市总工会召开的作风建设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三是积极组织党员参加机关内外的各项公益活动,把组织好每一次活动都当作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作用的现实行动,把无形的正确观念融入有形的活动中去。支部除了组织好党员积极参加每一次春风行动、慰问困难家庭、送清凉、广场为民服务,扫雪抗雪灾等大型活动外,还选派党员参加机关党委组织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在为劳模休养体检服务中,参加服务的两位同志细心周到,对老劳模扶上搀下,受到市总相关部门的表扬。在今年的抗震救灾献爱心捐款活动中,支部全体党员包括退休老同志交纳捐款、特殊党费和特别工会会费达19420元。
三、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全局,实现让基层满意、让职工满意,是争“五星”创“五好”切实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的重要目标。
围绕产业工会的中心工作,努力为工会机关的全局服务是我们支部工作一贯坚持的原则。支部在围绕中心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中,主要发挥了三个作用:一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行动,积极贯彻市总工会和本产业工会工作思路和决策的作用,为完成产业工会工作目标提供政治思想保障。二是营造正气向上、氛围和谐、团结协调的工作环境的作用,促进全体党员干部心畅气顺,工作形成合力。三是组织党员参与产业工会工作思路、重大活动的决策和实施的作用,较好地激发了党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五好党支部事迹材料》相关的文章。XX年以来,支部组织党员开展了“创造一流业绩,奉献在岗位”的竞赛活动,根据市总提出的“三大工程、一项建设”的要求,围绕本会每年确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积极创新,努力为基层服务,在参与企业改制搬迁,解决改制遗留问题,维护职工权益,提高职工技能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如率先提出并实施工会会员评议基层工会工作,让基层工会接受会员和职工的监督,促进基层工会为职工服务的意识,为职工和会员群众办了许多好事、解决了许多难事,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这一做法被全总领导充分肯定,作为经验予以推广;积极推行会员优惠待遇制度,极大的激发了外来务工人员要求加入工会的热情;实施职工素质工程,选聘职业技能带头人,举办职工技术论坛、举办工会主席“学习新知识”系列讲座;研究指导职工持股会的运作和管理,使职工持股会股权在企(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业再次改制中得到有序调整有序退出,受到基层党政工的认可,职工的欢迎,得到中国机冶建材工会领导的肯定。还开展职工生活后勤保障工作试点,为职工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方便;通过与公司行政联合开展“安康杯”竞赛,降低了事故隐患,确保了企业生产安全和职工的生命安全。
工业工会的各项工作得到公司党政领导充分肯定,在市总工会内部开展的满意单位评选和综合考评中连续五年被评为满意单位和优胜单位。
在争创五好支部的活动中,我们通过制度、机制、活动和管理,在加强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和制度建设,着力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在市总工会机关连续三年考评为五星级支部,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离五好支部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创新,坚持以党员为本,不断提高支部工作水平,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五好党支部事迹材料》相关的文章。
第四篇:四德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建设提到事关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建设和谐文化指明了方向。
解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建设提到事关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建设和谐文化指明了方向。关系
必须以个人品德修养为基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这四个道德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外延由大到小,内涵由浅到深,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在四德建设中,人的能动性及个人品德建设是事关重要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和谐文化体系的进程,个人的修养特别是个人品德的修养是树立四德意识、规范言行举止、建设和谐家庭、模范地做好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可以说,个人品德修养犹如石投水中引起环形水波一样,是四德建设的波源和基点。实际上,这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在道德建设过程中自觉地以自身品德修养为起点,首先向内作工夫。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为一种系列关系,个人品德是系列之始,亦即个人品德、修养、构建和谐家庭、建设和谐社会有内在的统一性,个人品德修养是社会公德的扩大,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个人品质的外化与扩大。不仅如此,在道德建设与人的关系中,人还是道德的体现者,只有个人具备优良品德修养才能由己及人,才能由己及家庭、集体和社会。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和谐文化中道德建设也是如此。从公务员队伍来说,加强公务员个人品德修养就是旨在通过修养个人品德,使我们的公务员既是一名称职的人民公仆,又是一名受到公民学习、模仿、关注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尤其是个人品德修养的好坏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要求
必须培养践行四德的能力。我们不仅要有建设四德、实践四德的愿望,还要具备践行四德的能力。为此,必须培养公民践行四德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公民具有自觉践行四德的社会责任感。为此,一定要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全社会加强对公民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信念和信心。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文化思潮,汲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要自觉地用道德规范言行,必须学习;要成为道德楷模,更要不断地学习;要坚持向历史和现实学习,向人民和实践学习,不断升华、超越自我,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实践到老,使学习与实践相互激荡、相互提升,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践行四德的素质和能力。
第五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建设提到事关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建设和谐文化指明了方向。
四德教育
“四德”一词见于《周礼 天官 内宰》,内宰是教导后宫妇女的官职,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阴礼”、“妇职,其中较高职位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本来是宫廷妇女教育门类,后来与“三从”连称,成为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即“三从四德”。
“四德”工程建设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基本内容,阐释出十二种标准要求。具体概括为“4.12”工程。
(一)以“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突出“忠诚企业、诚实敬业、诚信待人”三个方面。
(二)以“爱”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设:突出“关爱他人、爱护环境、奉献社会”三个方面。
(三)以“孝”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建设:突出“孝敬老人、爱抚幼小、和睦邻里”三个方面。
(四)以“贤”为核心的个人品德建设:突出“贤达高尚、豁达宽容、修身感恩”三个方面。
四德工程,即建设应该走向生活,走向民众,突出榜样的力量,利用好新的宣传平台,创新评价体系等四种方法指导。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民众为基本原则,大胆改革,勇于探索,从创新机制入手,构建具有多元化的创新评价体系。建设“四德工程”,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第一,道德建设与法律建设的关系。“法治”和“德治”要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第二,处理好道德与经济、文化、社会的关系。第三,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开展“四德工程”建设应该将继承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广泛吸纳全人类的道德文明成果,在扬弃的基础上,创造和繁荣先进思想文化,推进道德建设的不断发展。重视道德建设是我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宝贵的历史经验,实施“四德工程”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实践。“四德工程”是培育文明风尚的需要,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四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