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高考湖北卷

时间:2019-05-14 04:4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高考湖北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高考湖北卷》。

第一篇: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高考湖北卷

注重基础,积极引导中学教学

注重基础考查是湖北卷的优良传统,今年得以发扬光大。

第一大题五个小题落实考纲的五个考点;每小题中的四个选项,各有对应知识点,不交叉、不重复。如第2小题考查字形,四个选项依次考查音同而别、形近而别、义近而别、音同形近而别的错别字。又如文言文考查中的第13题,三个句子翻译,涉及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倒装、成分省略等。对考纲知识点的全面覆盖,既能增强试题的测试功能,也能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基础知识。

能力立意,渐进渗透课改理念

能力的检测力求全面而有层次,湖北卷兼顾了难易不同的考查。科技文阅读第6题考查概念理解,第7题考查文意理解,第8题考查理解基础上的推断,第9题考查理解基础上的概括,同样是考理解,却由浅入深,有易有难。新课程规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散文阅读试题的设计,力求把“三维目标”考查融为一体。《才子赵树理》出自大家手笔:状人则白描勾画,惟妙惟肖;叙事则干净利索,简洁畅达。四小题,第16题由“题眼”切入,要求归纳作品对赵树理“才气”的描写;第17题要求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和人物特征;第18题要求体会作品细节描写的效果;第19题要求把握最后一段大意及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四题相关,全面检测考生赏析文学作品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第20题“为校园内公共场所写一条禁烟提示语”,关注时代热点。第21题以宜万铁路的开通为背景推导结论和原因,彰显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开拓创新,彰显博大人文情怀

稳定,是为了传承;传承,又必须创新。湖北卷一直致力于在传承中开拓创新,寻求新的思路和创意。

试题编拟以丰厚的审美意蕴彰显人文情怀。古诗词鉴赏今选用的两首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意境有别,情趣各异。题型由常见的两小题变为三小题,即填空题、结构分析题和审美鉴赏题,综合检测考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考查,用“刘诗优美,苏诗壮美”提示考生,可谓匠心独运。

作文题“旧书”体现了命题者的创意。不给材料,不出引言,就一个意蕴深厚的题目,审题没有干扰,行文没有羁绊,给考生叙事怀人、议人论事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一部旧书,会打开青春学子尘封的记忆,引发温馨的回忆和深入的思考。他或许会想起爷爷留下的《菜根谭》,想起扉页上爷爷用毛笔工整书写的“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她或许会想起箱底那本《红楼梦》,想起那年暑假躲进“红楼”,伴着林妹妹流了多少眼泪„„“旧书”可实写也可虚写,过往的一切都可比作一部旧书。翻开这部旧书,或回顾人生经历,或审视“旧我”,或鉴往知来,或怀想美好的岁月„„翻过这部旧书,或书写人生新的篇章,或展望明天,或塑造“新我”„„那些文化积淀和生活积累较为深厚的考生,自能如鱼得水,一展才华。引导青少年远离现代社会的“喧哗与骚动”,守一方静土,珍惜旧书,热爱新书,专心读书——这,正是“旧书”寓意所在,也应是青年一代应有的文化担当!

数学

导向鲜明新旧有效对接 立足教材,导向鲜明

今年的数学试卷的题型结构与近几年基本一致,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略加延伸而不盲目拔高。文理科试卷均有100分左右的题,是由教材的例题习题加工改造而成的。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理科卷第2、3、6、10、17、21题,文科卷第3、6、9、19、20题,都直接考查函数与导数及其综合应用;理科卷第8、15、18、20题,文科卷第21题,都是以函数思想立意,蕴含函数的思想和方法。对数列的考查,回避技巧性过强的递推数列,将重点放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上。对不等式的考查力度较往年有所加大,除考查其作为工具的应用性之外,还考查以不等式为结论的证明题(理科卷第21题)和恒成立问题(文科卷第20题)。立体几何题型题量稳定,难度有所降低,考查最基本的线面位置关系及其空间想象和推理论证能力,理科卷第18题的第(Ⅱ)问在动态变化中考查合情推理意识;理科卷第14题与解析几何交汇,考查应变能力。解析几何的比例比去年有所增加,难度略有提高,文理科试卷(理科卷20题、文科卷21题)的解答题,主考查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推理运算能力,及分类、整合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概率与统计试题题量适中,难度适中,基本都是课本习题的改编,充分体现了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关注课本、跳出题海的命题指向。

新旧融合,有效对接

今年的数学试题,在关注社会热点、强调应用意识、引入数学史料、创设开放情境、体现大众数学、拓展数学视野、考查探究能力等多方面不失时机地渗透新课程理念,为实现与明年新课程卷的自然对接,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纵观全卷,试题的选材立意与时俱进,文科卷第15题的地震问题,理科卷第10题的核辐射问题,理科卷第12题和文科卷第13题的食品安全问题,理科卷第17题和文科卷第19题的交通堵塞问题等,题型多样,题量分值加大,既兼顾了新旧教材内容的结合,又让考生在丰富多彩的试题背景中,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工具性和实用性。

为了与新课程卷接轨,今年的数学试卷,一方面采用多元化、多途径、开放式的设问方式,全面检测考生观察、试验、联想、猜测、类比、探究等思维品质。如理科卷第19题以考生熟悉的等差、等比数列知识为基础,采用是否成立的方式设问;文科卷第20题以函数、导数和方程根的分布知识为载体,采用恒成立的方式设问,多视角地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对接新课程的大众数学思想,如理科卷第13题和文科卷第9题取材于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的“竹九节”问题,文科卷第7题采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估算体积问题。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在知能并重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英语

注重基础着力内容创新 依纲据本,侧重夯实基础

今年英语试卷命题贴近我省中学英语教学实际。全卷实义词覆盖量为1128个,约占我省“补充说明”词汇表的35.3%,较去年有进一步提高。此外,试卷还涉及运用合成法、转化法、派生法构成的词汇,适于检验考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试卷注重对课本的覆盖,如“词汇知识运用”部分的考点,涵盖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动词词组、介词词组和连词等,“完成句子”部分涉及时态、语态、分词、不定式、倒装、祈使语气的条件句等,考查的都是教材中的常见用法。此外,“多项选择”部分的第22题题干和“短文写作”的英文提示语,均直接摘自高三教材。

难易适中,利于选拔人才

今年英语试卷的试题难度比例合理,布局科学,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有效参照。

试卷中,“听力”的前5题有意降低难度,以便考生更快进入状态。“多项选择”按照词类排列试题,和往年同类试题相比总体平和。“完形填空”选材注重上下文联系,有着较好的区分度。“阅读理解”选用的五篇文章,分别为记叙文、科普类说明文、新闻评论、书评和科技说明文,难度呈坡型上升,试题以细节理解推断题为主,适量穿插意图态度、主旨大意、词(句)义推断等中高难度的题目。

开拓视野,构建文化意识

试卷的选材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完形填空”讲述的是因战争而残疾的玛佳,身残志坚,克服困难与海豚共舞的励志故事;“阅读理解”的主题分别为诚信、狼嚎的意义、垃圾处理、不同的世界观以及智能手机的支付功能,主旨涉及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试卷的另一特点是题材具有国际视野,充满时代气息,所涉及的多项事件都是新近的热门话题。例如,“听力”的最后一篇独白,是英国伦敦某旅行社的导游词;“阅读理解”C篇是有关英国爱丁堡政府建立垃圾焚烧厂的报道;与此主题类似的新闻多次出现在今年5月的《楚天都市报》上。

全面考查,实现平稳过渡

试卷内容进一步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短文写作”要求考生结合校园生活的事例,谈谈与人合作的话题。这是在“考试大纲”范围内,针对“课标”提出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和“关注情感态度的发展”的理念,对考生学习情况的显性考查。考生只有达到“课标”关于“情感态度”的要求,才会有在校园生活中与他人合作的经历,才能举出真实生动的事例,流露真情实感,运用相应的语言知识和技巧,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第二篇: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

今年是湖北省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自主命题第8年,也是现行高考模式的收官之年,明年将迎来课改后的首轮新高考。今年湖北卷继续贯彻“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传承七年来命题积累的经验和特色,同时力求在传承中创新,试题平和朴实而富有创意,渐进渗透课改理念,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有力发挥高考甄别选拔的功能。语文:精心建构彰显人文情怀

精心建构,保持试卷总体稳定

稳定是保证试卷质量、考生正常发挥和高考平稳过渡的前提。命题者精心建构,从三个方面保持试卷总体稳定。

一是试卷的板块结构、考点分布和题型配置上,与去年基本一致。二是试题编拟的语言,表述规范严密,指向具体明确。三是精心调控选文和设题的难度,确保难度稳定。文言文阅读选用西汉文学家刘向上汉成帝疏。文章说理透彻,被古人誉为“西京第一书疏”。命题者精心删改以排除疑难、疏通文脉,添加标题注释、归并古今字,使文本难易适度。科技文阅读选用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文章将中国建筑特殊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比作“文法”,论述生动有力、层次分明,能够激发考生的阅读兴趣。命题者按文章递进层次布置考点,有利于考生答题。

注重基础,积极引导中学教学

注重基础考查是湖北卷的优良传统,今年得以发扬光大。

第一大题五个小题落实考纲的五个考点;每小题中的四个选项,各有对应知识点,不交叉、不重复。如第2小题考查字形,四个选项依次考查音同而别、形近而别、义近而别、音同形近而别的错别字。又如文言文考查中的第13题,三个句子翻译,涉及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倒装、成分省略等。对考纲知识点的全面覆盖,既能增强试题的测试功能,也能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基础知识。

能力立意,渐进渗透课改理念

能力的检测力求全面而有层次,湖北卷兼顾了难易不同的考查。科技文阅读第6题考查概念理解,第7题考查文意理解,第8题考查理解基础上的推断,第9题考查理解基础上的概括,同样是考理解,却由浅入深,有易有难。

新课程规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散文阅读试题的设计,力求把“三维目标”考查融为一体。《才子赵树理》出自大家手笔:状人则白描勾画,惟妙惟肖;叙事则干净利索,简洁畅达。四小题,第16题由“题眼”切入,要求归纳作品对赵树理“才气”的描写;第17题要求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和人物特征;第18题要求体会作品细节描写的效果;第19题要求把握最后一段大意及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四题相关,全面检测考生赏析文学作品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第20题“为校园内公共场所写一条禁烟提示语”,关注时代热点。第21题以宜万铁路的开通为背景推导结论和原因,彰显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开拓创新,彰显博大人文情怀

稳定,是为了传承;传承,又必须创新。湖北卷一直致力于在传承中开拓创新,寻求新的思路和创意。

试题编拟以丰厚的审美意蕴彰显人文情怀。古诗词鉴赏今选用的两首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意境有别,情趣各异。题型由常见的两小题变为三小题,即填空题、结构分析题和审美鉴赏题,综合检测考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考查,用“刘诗优美,苏诗壮美”提示考生,可谓匠心独运。

作文题“旧书”体现了命题者的创意。不给材料,不出引言,就一个意蕴深厚的题目,审题没有干扰,行文没有羁绊,给考生叙事怀人、议人论事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一部旧书,会打开青春学子尘封的记忆,引发温馨的回忆和深入的思考。他或许会想起爷爷留下的《菜根谭》,想起扉页上爷爷用毛笔工整书写的“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她或许会想起箱底那本《红楼梦》,想起那年暑假躲进“红楼”,伴着林妹妹流了多少眼泪……“旧书”可实写也可虚写,过往的一切都可比作一部旧书。翻开这部旧书,或回顾人生经历,或审视“旧我”,或鉴往知来,或怀想美好的岁月……翻过这部旧书,或书写人生新的篇章,或展望明天,或塑造“新我”……那些文化积淀和生活积累较为深厚的考生,自能如鱼得水,一展才华。引导青少年远离现代社会的“喧哗与骚动”,守一方静土,珍惜旧书,热爱新书,专心读书——这,正是“旧书”寓意所在,也应是青年一代应有的文化担当!

数学:导向鲜明新旧有效对接

立足教材,导向鲜明

今年的数学试卷的题型结构与近几年基本一致,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略加延伸而不盲目拔高。文理科试卷均有100分左右的题,是由教材的例题习题加工改造而成的。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理科卷第2、3、6、10、17、21题,文科卷第3、6、9、19、20题,都直接考查函数与导数及其综合应用;理科卷第8、15、18、20题,文科卷第21题,都是以函数思想立意,蕴含函数的思想和方法。对数列的考查,回避技巧性过强的递推数列,将重点放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上。对不等式的考查力度较往年有所加大,除考查其作为工具的应用性之外,还考查以不等式为结论的证明题(理科卷第21题)和恒成立问题(文科卷第20题)。立体几何题型题量稳定,难度有所降低,考查最基本的线面位置关系及其空间想象和推理论证能力,理科卷第18题的第(Ⅱ)问在动态变化中考查合情推理意识;理科卷第14题与解析几何交汇,考查应变能力。解析几何的比例比去年有所增加,难度略有提高,文理科试卷(理科卷20题、文科卷21题)的解答题,主考查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推理运算能力,及分类、整合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概率与统计试题题量适中,难度适中,基本都是课本习题的改编,充分体现了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关注课本、跳出题海的命题指向。

新旧融合,有效对接

今年的数学试题,在关注社会热点、强调应用意识、引入数学史料、创设开放情境、体现大众数学、拓展数学视野、考查探究能力等多方面不失时机地渗透新课程理念,为实现与 明年新课程卷的自然对接,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纵观全卷,试题的选材立意与时俱进,文科卷第15题的地震问题,理科卷第10题的核辐射问题,理科卷第12题和文科卷第13题的食品安全问题,理科卷第17题和文科卷第19题的交通堵塞问题等,题型多样,题量分值加大,既兼顾了新旧教材内容的结合,又让考生在丰富多彩的试题背景中,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工具性和实用性。

为了与新课程卷接轨,今年的数学试卷,一方面采用多元化、多途径、开放式的设问方式,全面检测考生观察、试验、联想、猜测、类比、探究等思维品质。如理科卷第19题以考生熟悉的等差、等比数列知识为基础,采用是否成立的方式设问;文科卷第20题以函数、导数和方程根的分布知识为载体,采用恒成立的方式设问,多视角地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对接新课程的大众数学思想,如理科卷第13题和文科卷第9题取材于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的“竹九节”问题,文科卷第7题采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估算体积问题。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在知能并重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英语:注重基础着力内容创新

依纲据本,侧重夯实基础

今年英语试卷命题贴近我省中学英语教学实际。全卷实义词覆盖量为1128个,约占我省“补充说明”词汇表的35.3%,较去年有进一步提高。此外,试卷还涉及运用合成法、转化法、派生法构成的词汇,适于检验考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试卷注重对课本的覆盖,如“词汇知识运用”部分的考点,涵盖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动词词组、介词词组和连词等,“完成句子”部分涉及时态、语态、分词、不定式、倒装、祈使语气的条件句等,考查的都是教材中的常见用法。此外,“多项选择”部分的第22题题干和“短文写作”的英文提示语,均直接摘自高三教材。

难易适中,利于选拔人才

今年英语试卷的试题难度比例合理,布局科学,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有效参照。试卷中,“听力”的前5题有意降低难度,以便考生更快进入状态。“多项选择”按照词类排列试题,和往年同类试题相比总体平和。“完形填空”选材注重上下文联系,有着较好的区分度。“阅读理解”选用的五篇文章,分别为记叙文、科普类说明文、新闻评论、书评和科技说明文,难度呈坡型上升,试题以细节理解推断题为主,适量穿插意图态度、主旨大意、词(句)义推断等中高难度的题目。

开拓视野,构建文化意识

试卷的选材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完形填空”讲述的是因战争而残疾的玛佳,身残志坚,克服困难与海豚共舞的励志故事;“阅读理解”的主题分别为诚信、狼嚎的意义、垃圾处理、不同的世界观以及智能手机的支付功能,主旨涉及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试卷的另一特点是题材具有国际视野,充满时代气息,所涉及的多项事件都是新近的热门话题。例如,“听力”的最后一篇独白,是英国伦敦某旅行社的导游词;“阅读理解”C篇是有关英国爱丁堡政府建立垃圾焚烧厂的报道;与此主题类似的新闻多次出现在今年5月的《楚天都市报》上。

全面考查,实现平稳过渡

试卷内容进一步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短文写作”要求考生结合校园生活的事例,谈谈与人合作的话题。这是在“考试大纲”范围内,针对“课标”提出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和“关注情感态度的发展”的理念,对考生学习情况的显性考查。考生只有达到“课标”关于“情感态度”的要求,才会有在校园生活中与他人合作的经历,才能举出真实生动的事例,流露真情实感,运用相应的语言知识和技巧,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第三篇: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2年高考湖北卷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2年高考湖北卷

坚持守正出新

彰显课改理念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2年高考湖北卷

今年是湖北省高考自主命题第九年,又是告别传统高考、实施新高考的第一年。今年湖北卷继续贯彻“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以新课改为契机,在试卷的内容和题型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较好地处理了基础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将学科知识和能力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学科素养,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中学素质教育,有力发挥高考甄别选拔的测试功能。

一、坚持守正出新,确保平稳过渡

今年试卷始终坚持在以下两个方面坚持守正出新,以实现向新高考的平稳过渡。

一是试卷以2012年高考湖北卷语文科《考试说明》为命题主要依据,以2012年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为重要参照,确保了由“旧”向“新”的平稳过渡。全卷六个大题23个小题,考查内容、题型和赋分以及试卷排序的变与不变都在预期之中,既延续了“旧”高考试卷的特点和优势,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和变化。试卷注重新增考点的平稳导入。文言文断句是今年新增的题型,为了控制试题的难度,命题选择了一段与前面文言文阅读选文有关联的材料,叙述的是与王湛同时代的另一位名士魏舒的故事,篇幅简短,表意相对独立和完整,便于考生联系上文来把握这段文字的意思,更易入题。

二是试卷选材和试题编制注重发扬湖北卷多年形成的传统特色:深厚的文化蕴涵、高雅的审美追求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在传承中实现平稳过渡。

如第一题考字音,四个选项中的词语,不仅字数相同排列整齐匀称,而且所有考读音的带点字都居于词首。这样既便于考生答题,又增添了试卷的形式美。可谓用心良苦。

论述类文本阅读选用的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选文既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又特别彰显了中国哲学的民族文化特性,对考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大有裨益。试题的编制也十分讲究,每个题都有明确的阅读区间,既方便考生阅读作答,也体现了试题设计的层次感。每个小题中的四个选项,不仅表述的角度紧扣题干,且字数相当,整齐对称,呈现出一种建筑美。

又如文言文考查,选文由刘义庆《世说新语》选段和刘孝标的注解组合而成。《世说新语》为古代笔记小说的范本,鲁迅称其“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所写人物性格独特,气韵生动。刘孝标注亦为传世之作。命题文本选取二者组合为一,形式新颖别致,内容相得益彰,命题空间得以进一步拓展。

二、回归课程本体,引导中学教学

第一,增强与教材的联系,引导中学教学务本求实。如第1、2题中考查字音、字形的词语大都出自课文。第5题的文学常识,或源于教材注释、知识短文,或源于名著导读。第14题诗歌鉴赏题干中的“贾岛注重用字推敲”一句,与必修5第44页的《“推敲”的来历》相互应和。第21题的材料“宝黛初会”也来自必修教材。凡此种种联系,或隐或显,都是要给中学教学以明确的导向:远离题海,立足教材,用好教材。

第二,关注新课程“三维目标”,引导中学教学全面提高考生语文素养。首先注重基础考查,知能覆盖全面。音、形、义、句、篇、章,必修、选修等均有涉及;《考试说明》规定的五大内容和六大能力,试卷全面覆盖。其次是注重在“三维目标”的交叉点上命题。例如14题鉴赏贾岛诗,选材难易适度,设题自然合理又独具匠心,两个小题落实了三个考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巧妙地将文学鉴赏中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融于一题。

第三,注重语言运用,引导中学语文学以致用。第20题要求为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写阅读宣传语,关注当代生活,富有地域特色,在语言运用中传递了“书香荆楚,文化湖北”的文明新风。第21题要求用对偶句描述“宝黛初会”的情景,第22题为漫画“题诗或配文”,结合考生的语文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来检测语言运用能力,具有浓郁的“语文味”。

三、突出能力立意,彰显课改理念

新高考如何彰显课改理念?突出能力立意,尤其是突出探究能力、写作能力的考查,是试卷的着力点。

散文《耳边杜鹃啼》人文蕴涵丰富,探究点较为密集。命题以文末“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作为切入点,切口虽小但可以洞察全文。题干要求“选取一个角度探究原因”。考生只要细读全文,就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多向度解读杜鹃被美化的原因。这样的设计给考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便于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选定探究视角,进行有创意的解读,发表个性化的见解。

作文试题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一段关于“书信”的试题材料以语文课堂教学实录片段的形式呈现,以背诵篇目《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作为议论的触发点,与考生的生活实际及语文学习实际紧密联系。材料以“看法”为中心,考生思维可以多向展开。比如,在紧密联系现实的前提下,可以分别从老师的“家书消失”、生甲的“不可替代”、生乙的“更便捷”、生丙的“形式变了”、生丁的“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等见解中选取角度立意作文;也可将师生的“看法”进行整合提炼,进一步明确“看法”的哲理内涵和现实指向,并能由此及彼地广泛联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实际说开去,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守望与扬弃、回归与疏离、物质与精神(情感)等层面展开对“变”与“不变”的理性思辨。总之,考生对于试题材料的理解和认识的深浅以及作文立意定向的广度和深度可以体现作文试题考查的层级性要求。

一、突出新增内容,强化主干知识

试卷紧扣《考试说明》,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基础与能力并重,稳定与创新兼顾。对常用逻辑用语、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三视图、定积分、算法初步、几何概型、条件概率、不等式选讲、几何证明选讲以及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等新增内容的考查在文理科试卷中都分别占有相当的比例。

试卷在突出新增内容考查的基础上,仍将主干知识内容作为考查的重点。文理全卷将函数思想、算法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统计与随机思想等作为主线,试题贴近教材,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导向。

二、突出几何直观,正视文理差异

试卷将课程标准重视“图形的语言”和几何直观凸现得淋漓尽致。两份试卷都力求在几何直观、数形结合和动态变化过程中设置问题,全面检测考生的观察、直觉、联想、猜测、类比、探究等思维品质。

命题仍坚持文科重视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和形象性,理科突出数学概念的深刻性和抽象性的定位,进一步加大文理试题的差异。文理试卷中完全相同的试题和姊妹题各有5题,完全不同的试题共计有12题。从整卷上看,今年文科试卷切实地控制了的绝对难度,使其更加适合我省文科考生的现实特点。两份试卷布局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小题只要考生概念清楚,基础扎实,就能够顺利得到基本分数。大题仍坚持一题多问,层次分明,梯度合理,较好地控制了入口难度,使考生易于上手,达到了“难度适中、坡度平缓”的效果。

三、突出贴近教材,彰显数学文化

试卷沿袭了“在丰富背景下立意,在贴近教材中设计”的命题风格,文理科试卷中以教材的素材为依据,经组合加工、改造整合和延拓提高而成的试题分数均超过了90分。如文16(理12)与数学3第15页程序框图如出一辙;文19题改编于数学2第29页习题A组第5题;理18(文20)以数学5第44页例2为素材加工而成;文理共用第21题取材于数学2-1第41页例2的背景等,同时试题的表达方式与语言叙述尽可能与教材保持统一。这种做法可以为中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宽松的环境,为高考复习提供“依纲靠本”的导向。

试卷讲究素材背景的文化性和数学美的呈现。如 “古希腊毕达歌拉斯学派研究的三角形数”、“《九章算术》中 ‘开立圆术’与近似计算”、“回文数求个数”、“黄金分割数与优美双曲线”、“保等比数列函数”等,让考生在丰富多彩的试题背景中,实现知识和信息的迁移,体验数学美和数学文化。

总之,今年高考文理卷进一步展现了“平稳中重基础,朴素中透灵气,平实中见真功”的命题特色,较好地实现了“选拔”、“区分”和“导向”功能。

一、依“纲”据“本”,考查全面

今年英语试卷的考查注重对教材中的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的覆盖,全卷总词量为4395个,有效词数为1101个,约占我省《考试说明》词汇表的31.3%。“词汇知识运用”部分的考点涵盖名词、形容词、动词(词组)、副词、介词(词组)等,对试题中可以依据《考试说明》所列的构词法规则而了解掌握的“新”词汇并未加以中文标注,可以有效地检验新课改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成果;“完成句子”部分涉及了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倒装、虚拟语气、表语从句、状语从句、强调句型以及代词,其中代词和表语从句是自2007年以来试卷中第一次考查到的两个语法点。这两个大题考查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都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

“听力”、“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要求考生在听懂、读懂材料的基础上答题,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考查点覆盖全面,如对材料的主旨和要义、对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对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理解和推断。

因此,今年高考英语试卷依“纲”据“本”,考查全面。这对于引导我省高中英语教学“关注课本,回归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语料真实,贴近生活

在注重考查基础的同时,本次高考英语湖北卷也很注意语料的选择和编写,并体现了湖北省高考英语试题的一贯风格:语料真实,语言地道,表达准确、规范。如“听力”材料有关于国际交换生、电视采访、某大学图书馆迎新解说词等一些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内容。“完形填空”的选材是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的啼笑皆非、事与愿违的消费经历。五篇阅读材料中,A篇涉及人们对家乡变化的关注;B篇作者的经历折射出西方父母从小就让子女多方面地接触和了解社会,从而培养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现实;C篇讲述的是一封女子求学信件引发了英国高等教育的改革;D篇是有关同一家庭中不同子女的成长情况和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影响的调研报告;E篇议论文的作者根据观察,发现了人们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短文写作”要求考生用英语提示语,结合生活事例进行个性化解读与阐释。简练的提示内容和开放式的写作要求赋予考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从对英语提示的理解到对写作素材的选择,再到文章的谋篇布局、字词句段,思维容量丰富,既考查了考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又考查了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这也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情感态度”实施的显性考查。

总之,这些精心挑选的材料和编写的句子与《课程标准》中的“话题项目表”和教材内容吻合,贴近生活,可读性强。

三、稳中有变,精益求精

相比前几年的英语试卷,今年的英语试卷在内容、题量及赋分等方面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稍有变化:“词汇知识运用”中的“完形填空”从每题1.5分降为每题1分,“书面表达”中的“完成句子”从每题1.5分提高为每题2分,“短文写作”由25分提高到30分。这些改变,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它提醒中学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要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和培养学生基础技能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在“完成句子”大题中给每个小题提供了全句的汉语提示,语言更加完整、流畅,试题更加完善。这表明高考英语(湖北卷)精益求精,日趋成熟。

第四篇: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解析高考“湖北卷”

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解析高考“湖北卷”

今年是湖北省高考自主命题第八年,也是现行高考模式的收官之年,明年将迎来课改后的首轮新高考。今年湖北卷确保考试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同时力求在传承中创新,试题平和朴实而富有灵动创意,理性回归学科测试本体,渐进渗透课改理念,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中学素质教育,有力发挥高考甄别选拔的测试功能。

数学:导向鲜明 新旧有效对接

百分取自教材例题习题

今年的数学试卷结构稳定,题型结构和各题分值与近几年基本一致,八大主干知识的重点内容接近全卷的90%,既保持稳中有变,常考常新,平淡之中见真功的特点,又坚持依纲靠本,源于、高于和激活课本的命题特色。试题的表述方式尽可能与教材保持一致,使考生有亲切感,更能发挥应有的水平。文理科试卷均有100分左右的题是取自教材的例题习题经加工改造而成的。

主干知识的考点仍注重基础加灵活。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对它的考查在文理科试卷中都占有较大比例。文理科卷中有大量题都直接考查函数与导数及其综合应用。对数列的考查,回避技巧性过强的递推数列,将重点放在基本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上。理科卷第19题取自课本例习题,立意时适度引申,考查基本数列的通性通法和基本量的思想。

新旧融合 有效对接

对不等式的考查力度较往年有所加大,除考查其作为工具的广泛应用性之外,还考查以不等式为结论的证明题(理科卷第21题)和恒成立问题(文科卷第20题),体现了考查学生潜能和贴近新课标的命题思路。

立体几何题型题量稳定,难度有所降低,考查最基本的线面位置关系及其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解析几何的比例比去年有所增加,难度略有提高,文理科试卷相同(理科卷20题、文科卷21题)的解答题,是由课本题整合加工形成的一个一般性结果,两问有机衔接,几何味道浓,主要考查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推理运算的能力,以及分类与整合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概率与统计试题题量适中,题型常规,难度适中,基本都是课本习题的改编,充分体现了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关注课本、跳出题海的命题指向。

今年的数学试题,在关注社会热点、强调应用意识、引入数学史料、创设开放情境、体现大众数学、拓展数学视野、考查探究能力等多方面不失时机地渗透新课程理念,多样化、宽角度、多视点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为实现与2012年新课程卷的自然对接,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有意识地对接新课程的大众数学思想,融入新课标教材选修3-1《数学史选讲》的素材。

纵观全卷,试题的选材立意与时俱进,实际应用背景和数学文化凸显得淋漓尽致。文科卷第15题的地震问题,理科卷第10题的核辐射问题,理科卷第12题和文科卷第13题的食品安全问题,理科卷第17题和文科卷第19题的交通堵塞问题等,既兼顾了新旧教材内容的结合,又让考生在丰富多彩的试题背景中,实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工具性和实用性,体验数学的建模思想、应用价值和人文精神。

英语:注重基础 着力内容创新

难易适中 利于选拔人才

试卷考查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命题贴近我省中学英语教学实际。全卷实义词覆盖量为1128个(重复出现的词算一个),约占我省“补充说明”词汇表的35.3%,较去年有进一步提高。除了上述词汇,试卷还涉及运用合成法、转化法、派生法构成的词汇,适于检验考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的真实能力。

试卷注重对课本的覆盖,如“词汇知识运用”部分的考点,涵盖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动词词组、介词词组和连词等,“完成句子”部分涉及时态、语态、分词、不定式、倒装、祈使语气的条件句等,考查的都是教材中的常见用法。

今年英语试卷的高难、中难、低难试题比例合理,布局科学,以良好的区分度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有效参照。

试卷中,“听力”的前5题有意降低难度,以方便考生更快进入考试状态。多项选择按照词类排列试题,和往年同类试题相比总体平和。阅读理解选用的五篇文章,分别为记叙文、科普类说明文、新闻评论、书评和科技说明文,难度呈坡型上升。

另外,试题把常规词汇和语法知识放在全新的语言情境中呈现给考生;《补充说明》词汇表附录中单词的合成法、转化法、派生法等在试卷中也都有所涉及。这样的命题方式突破了“题海”的桎梏,能检验出考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的真实能力,有利于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层级。

开拓视野 构建文化意识

试卷的选材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完形填空篇章讲述的是因战争丧失一条腿的残疾女子玛佳,身残志坚,最终克服困难实现与海豚共舞的励志故事;阅读理解的五篇文章主题分别为诚信、狼嚎的意义、垃圾处理、不同的人不同的世界观以及智能手机的支付功能,主旨涉及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从正面唤起考生的人文意识。

试卷的另一特点是题材具有国际视野,充满时代气息,所涉及的多项事件都是新近的热门话题,且语言地道,语料真实,表达准确、规范。

虽然今年的试卷在题型上与去年保持一致,但在内容上进一步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短文写作要求考生结合校园生活的一个事例,谈谈与人合作的话题,充分体现了“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

语文:精心建构 稳中开拓创新

稳:选材立足语文本体

语文卷从三个方面保持试卷总体稳定。一是在试卷的板块结构、考点分布和题型配置上,确保与2010年基本一致;二是试题编拟的语言表述规范严密,指向具体明确,符合测量学的要求;三是精心调控选文和设题的难度,确保难度稳定。

文言文阅读选用西汉文学家刘向上汉成帝疏。经命题者精心删改排除疑难、疏通文脉,添加标题注释、归并古今字以扫除阅读障碍,使文本难易适度;科技文阅读选用建筑大师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文章论述生动有力且层次分明,能够激发考生的阅读兴趣。

试卷注重基础考查,立足语文本体。加强试题与中学教材的联系,引导中学教学远离题海,务本求实。第22题“为感动心灵的课文人物撰写颁奖词”,设计新颖别致,在检测考生语言素养的同时,也检测考生对课文人物的熟悉和理解程度。

新:渐进渗透课改理念

试卷还从能力立意,渐进渗透课改理念,全面检测考生的语文素养。全卷覆盖了考纲规定的A、B、C、D、E五个能力层级,兼顾了难易不同的考查。科技文阅读第6题考查概念理解,第7题考查文意理解,第8题考查理解基础上的推断,第9题考查理解基础上的概括,同样是考理解,却由浅入深、有易有难。

新课程规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散文阅读试题的设计,力求把“三维目标”考查融为一体。《才子赵树理》出自大家手笔,行文如流:状人则白描勾画,惟妙惟肖;叙事则干净利索,简洁畅达。四个小题,第16题由“题眼”切入,要求归纳作品对赵树理“才气”的描写;第17题要求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和人物特征;第18题要求体会作品细节描写的效果;第19题指向最后一段,要求把握该段大意及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四题相关,可全面检测考生赏析文学作品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第20题“为校园内公共场所写一条禁烟提示语”,贴近学生实际,关注时代热点。第21题图文转换以宜万铁路的开通为背景推导结论和原因,彰显了湖北卷鲜明的地域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第4、5题考查语病和标点,选用语料涉及信息技术、抗震救灾、汉绣风格、网络社区和书窗夜读,内容鲜活,富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诗词鉴赏今年的选材和题型有新意。选用的两首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意境有别,情趣各异。题型由常见的两小题变为三小题,即填空题、结构分析题和审美鉴赏题,综合检测考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考查也有新意。用“刘诗优美,苏诗壮美”提示考生,引导考生去品味江南那水墨丹青般的柔美景致,去体验江南那“雨过潮平”、电驰雷鸣的壮观景象,可谓匠心独运。

奇:“旧书”意蕴深厚

以“旧书”为作文题,不给材料,不出引言,就一个意蕴深厚的题目,审题没有干扰,行文没有羁绊,给考生叙事怀人、议人论事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每个人都有他的旧书。一部旧书,会打开青春学子尘封的记忆,引发温馨的回忆和深入的思考。“旧书”可实写也可虚写。过往的一切,无论个人的还是社会的,无论事大事小,都可比作一部旧书。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引导青少年远离现代社会的“喧哗与骚动”,守一方静土,珍惜旧书,热爱新书,专心读书——这,正是“旧书”的寓意所在,也应是青年一代应有的文化担当!

编者按:昨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外语等三门考卷亮相,本报特邀三镇省示范高中名师,对所涉共七科的考题进行了点评。

英语:生活气息很浓

英语卷的总体难度与去年持平,试卷选材和结构以及难易程度方面都很能体现平稳过渡的特点。试卷的难度适中,生活气息很浓,让考生很容易找到亲近感。这一点在英语听力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其中谈到搬家、室友、乐器、住旅店和零花钱,这些熟悉的话题让考生基本上能够听得懂。

卷中的词汇量也比较适中,选择题中的选项多涉及到高三的词汇,是高三考生经常会使用和复习的。完形填空选用的是一篇记叙文,让考生在看一个故事的时候能够较轻松地完成词汇的填写。阅读理解的词汇量与去年高考相当,约1900字左右,其中的A篇和C篇的篇幅较长,但涉及的生词不多。题干中的选项都比较常规,难度并不是很大。阅读理解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速度、技巧。

在英语试卷中,最能拉开考生距离的通常是主观题。试卷中的完成句子不难,成绩好的学生几乎可拿满分,中等以上学生得分应该偏高。考生之间要拉开距离就在写作部分。和去年一样,今年的作文属于开放性作文,要求学生结合校园生活中的事例,谈谈与人合作。虽然话题可能在意料之外,但在课本中都涉及过,学生的团队合作也不乏例子,应该有可写的内容。但如果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差一点的,就可能“肚里有货说不出来”。(整理:记者肖丽琼 通讯员林中卉 实习生樊元元)

物理:计算题打破出题常规

今年的理综全国卷物理试题出得很有水平,特别是三道大题打破了常规出题模式,反映出了今后的高考命题的趋势。物理试题难度总体与去年基本相当,压轴题比去年难度略低,虽然是全国卷,但是也能和今年我省高中课改前最后一届高考平稳过渡的主题相契合。此外,从考生走出考场后的反应来看,多数学生都认为物理试卷做得比较顺手。

在选择题中,第18题提到了“第一激发态”,很多学生对这一概念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如果说起“n=2的能级”这一概念,考生们或许就明白了。这题很可能成为考生们的一个拦路虎。

此外,计算题的非常规出题方式也大大出乎老师们的预料。在计算题中,历年的物理第一道计算题通常是考查力学和运动学,但今年的全国卷却考查的是电磁感应考点。此外,第25题也非常规地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考点。这两道题都没有落入以往出题模式的窠臼中。因为考点的转变,虽比去年难度有所提高,但考查的也都是物理中的主干知识。这样出题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地区老师研究出题者的思路押题,也能反映出将来物理命题的一种趋势。

化学:实验题得分机会更多

2011年理综化学卷的难度与去年高考难度相当。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验题难点的处理上,出题者给了考生更多的得分机会,令试题显得更为人性化。

在化学试题中,实验题一直是考生们的难点,今年也不例外。从考生们出考场后的反应来看,理综第29题的第二问确实考倒了不少考生。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最适合”与“简易”,其中简易还打了重点符号,考生很容易强调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为了达到最好的实验效果,反而选了相对复杂的装置。

此外,在考查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点的同时,试题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例如选择题的第13题难度并不大,考生只需看清题干,分析各选项中哪项是概念错误就可以找出正确的答案。有的审题能力强的学生只读完题目就有了答案,但有的成绩好的学生却没有仔细分析题目的意思,而是花了5分钟来进行计算,十分可惜。

以往的实验题通常为一个整体,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整道题零分。值得庆幸的是,今年的出题者打破了这一常规,将实验题分解成了若干小问,且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即使这一问没有选对,也不会对后面的两问造成太大的影响。(整理:记者肖丽琼 通讯员林中卉 实习生樊元元)

生物:不回避高频考点

理综生物试题与往年比,难度稳中有降。不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也不回避历年的高考热点知识。试题紧扣中学教材,十分重视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进行考查,哪怕是前几年反复考查的内容。例如细胞的分化、植物的新陈代谢、免疫调节、遗传和生态的知识。这些全是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识,是平时教学和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历年高考中的高频考点,今年仍然出现。其中,第31题以酶的知识为载体,考查实验设计思路,第33题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为载体,考查实验设计中的基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新陈代谢和遗传的知识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在今年的试题中仍占很大的比例,新陈代谢考了33分,占45.8%,遗传考了10分,占14%,生态考了17分,占23.6%。

此外,试题对考生的审题、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如第31题从未经检疫的外来物种要考虑到带有微生物,进一步才能答出寄生关系。第32题表格数字中隐含能量传递效率。第34题的基因型Bb在男女中表现型不一样、题目描述的表现型包括性别,所以写基因型时需要写上性别等。(整理:记者肖丽琼 实习生樊元元 通讯员林中卉)

地理:难度平和 图片唱“主角”

试题总体上比较平和,没有出现难度稍大的地球运动部分内容。但与去年相比,总体难度并没有降低,有些看似简单的试题,其中却暗藏陷阱,考生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失分。

试题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火山、工业区位、农业区位、交通、气象与气候等方面,这些都是地理课的最基本的内容。试题一共有8幅插图,其中区域地图4幅,等值线和坐标统计图各1幅,景观图2幅。用图片唱起“主角”,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

今年是传统教材的最后一次高考,此次地理高考试题有着浓浓“课改味”。如36题从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递进到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最后引出有关发展黄麻纺织工业有利条件的讨论。其实,这就是一个小型课题,与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案例学习相呼应。这需要考生掌握孟加拉湾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知识,来分析有关影响黄麻生产与相关麻纺织工业方面的具体问题。

高考不回避社会热点,如冰岛火山、我国高铁是今年高考备考中的热点。两大热点同时出现在一份试卷上,这在过去是比较少见的。(整理:记者郭会桥 通讯员吴小平)

政治:难度持平但拿高分不易

与去年高考相比,文综政治部分难度基本持平。试题体现文科“大融合”特点,如“第6题到底是政治题,还是地理题?”许多考生感到疑惑,其实体现了高考试题改革的趋势——打破“学科壁垒”。

试题有了“新旧课程”转化的衔接味道,既考查重点知识,也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和社会参与的公民意识。如背景材料运用了“国务院公开财政预算”、“金砖国家”会议、“建党90周年”等问题,鼓励考生关注社会,走向社会。试题还涉及社会生活多个领域,如企业经营、物价民生、环境生态、科学前沿、民主权利、党建与民族、内政与外交等,突出一定的理论深度。

试题不回避热点,也适当考“冷点”。“国内物价”、“用工荒”等,这些都是特别热的事件或话题,但命题也适当考“冷点”。如民族专题是今年许多学校复习中不很重视的“冷点”,但高考题第38题围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考查,力度是近年最大的一次。

客观题难度不大,除第31题有理论难度外,其余各题都比较基础。第39题对综合能力考查力度大,多数考生想答好此题不易,这将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主观题想拿高分不容易。

在课改高考前,此套试题有探路的味道。试题涉及“农业的‘菜贱伤农’”、延安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出路、党组织的新闻发言人等,考生既要立足生活,又要运用知识,试题有开放性,单靠书本知识很难拿高分。(整理:记者郭会桥 通讯员吴小平)

历史:难度略降 重视“新情景”

与去年高考卷相比,今年文综历史卷难度略有降低,更重视“新情景”材料的运用。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文综试题,仍保持了“考重点知识”、体现“课改味”的趋势。

今年高考,历史卷难度略有降低。如第12题文化常识关于经史子集的分类问题,在高三调考中已出现过。客观题第37、39题材料阅读难度降低,考生容易读懂。

试题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运用,已成为高考命题的趋势。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和客观题都是以材料形式呈现,有课外文献、地图、数据等多种材料。考生既要读懂,也要会用相关知识分析。面对这些题目,死记硬背是无济于事的。

试题“课改味”更浓了,试题设计以文明史为核心。如第14题考查美国政治制度的创新对晚清知识分子的影响。另外,历史试题命题不回避社会热点,如第37题以民本思想为切入点,既考先秦民本思想的内涵,也将早期维新派与革命派民本思想进行对比,进而提出古代与近代“民本思想”的关系。此题立意高、跨度大,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查,难度也颇大。

第五篇:湖北: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

湖北: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年高考湖北卷

2011年06月09日 14:05 来源:楚天都市报

今年是湖北省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自主命题第8年,也是现行高考模式的收官之年,明年将迎来课改后的首轮新高考。今年湖北卷继续贯彻“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传承七年来命题积累的经验和特色,同时力求在传承中创新,试题平和朴实而富有创意,渐进渗透课改理念,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有力发挥高考甄别选拔的功能。

语文

精心建构彰显人文情怀

精心建构,保持试卷总体稳定

稳定是保证试卷质量、考生正常发挥和高考平稳过渡的前提。命题者精心建构,从三个方面保持试卷总体稳定。

一是试卷的板块结构、考点分布和题型配置上,与去年基本一致。二是试题编拟的语言,表述规范严密,指向具体明确。三是精心调控选文和设题的难度,确保难度稳定。文言文阅读选用西汉文学家刘向上汉成帝疏。文章说理透彻,被古人誉为“西京第一书疏”。命题者精心删改以排除疑难、疏通文脉,添加标题注释、归并古今字,使文本难易适度。科技文阅读选用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文章将中国建筑特殊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比作“文法”,论述生动有力、层次分明,能够激发考生的阅读兴趣。命题者按文章递进层次布置考点,有利于考生答题。

注重基础,积极引导中学教学

注重基础考查是湖北卷的优良传统,今年得以发扬光大。

第一大题五个小题落实考纲的五个考点;每小题中的四个选项,各有对应知识点,不交叉、不重复。如第2小题考查字形,四个选项依次考查音同而别、形近而别、义近而别、音同形近而别的错别字。又如文言文考查中的第13题,三个句子翻译,涉及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倒装、成分省略等。对考纲知识点的全面覆盖,既能增强试题的测试功能,也能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基础知识。

能力立意,渐进渗透课改理念

能力的检测力求全面而有层次,湖北卷兼顾了难易不同的考查。科技文阅读第6题考查概念理解,第7题考查文意理解,第8题考查理解基础上的推断,第9题考查理解基础上的概括,同样是考理解,却由浅入深,有易有难。

新课程规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散文阅读试题的设计,力求把“三维目标”考查融为一体。《才子赵树理》出自大家手笔:状人则白描勾画,惟妙惟肖;叙事则干净利索,简洁畅达。四小题,第16题由“题眼”切入,要求归纳作品对赵树理“才气”的描写;第17题要求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和人物特征;第18题要求体会作品细节描写的效果;第19题要求把握最后一段大意及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四题相关,全面检测考生赏析文学作品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第20题“为校园内公共场所写一条禁烟提示语”,关注时代热点。第21题以宜万铁路的开通为背景推导结论和原因,彰显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开拓创新,彰显博大人文情怀

稳定,是为了传承;传承,又必须创新。湖北卷一直致力于在传承中开拓创新,寻求新的思路和创意。

试题编拟以丰厚的审美意蕴彰显人文情怀。古诗词鉴赏今选用的两首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意境有别,情趣各异。题型由常见的两小题变为三小题,即填空题、结构分析题和审美鉴赏题,综合检测考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考查,用“刘诗优美,苏诗壮美”提示考生,可谓匠心独运。

作文题“旧书”体现了命题者的创意。不给材料,不出引言,就一个意蕴深厚的题目,审题没有干扰,行文没有羁绊,给考生叙事怀人、议人论事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一部旧书,会打开青春学子尘封的记忆,引发温馨的回忆和深入的思考。他或许会想起爷爷留下的《菜根谭》,想起扉页上爷爷用毛笔工整书写的“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她或许会想起箱底那本《红楼梦》,想起那年暑假躲进“红楼”,伴着林妹妹流了多少眼泪……“旧书”可实写也可虚写,过往的一切都可比作一部旧书。翻开这部旧书,或回顾人生经历,或审视“旧我”,或鉴往知来,或怀想美好的岁月……翻过这部旧书,或书写人生新的篇章,或展望明天,或塑造“新我”……那些文化积淀和生活积累较为深厚的考生,自能如鱼得水,一展才华。引导青少年远离现代社会的“喧哗与骚动”,守一方静土,珍惜旧书,热爱新书,专心读书——这,正是“旧书”寓意所在,也应是青年一代应有的文化担当!

数学

导向鲜明新旧有效对接

立足教材,导向鲜明

今年的数学试卷的题型结构与近几年基本一致,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略加延伸而不盲目拔高。文理科试卷均有100分左右的题,是由教材的例题习题加工改造而成的。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干知识,理科卷第2、3、6、10、17、21题,文科卷第3、6、9、19、20题,都直接考查函数与导数及其综合应用;理科卷第8、15、18、20题,文科卷第21题,都是以函数思想立意,蕴含函数的思想和方法。对数列的考查,回避技巧性过强的递推数列,将重点放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上。对不等式的考查力度较往年有所加大,除考查其作为工具的应用性之外,还考查以不等式为结论的证明题(理科卷第21题)和恒成立问题(文科卷第20题)。立体几何题型题量稳定,难度有所

降低,考查最基本的线面位置关系及其空间想象和推理论证能力,理科卷第18题的第(Ⅱ)问在动态变化中考查合情推理意识;理科卷第14题与解析几何交汇,考查应变能力。解析几何的比例比去年有所增加,难度略有提高,文理科试卷(理科卷20题、文科卷21题)的解答题,主考查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推理运算能力,及分类、整合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概率与统计试题题量适中,难度适中,基本都是课本习题的改编,充分体现了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关注课本、跳出题海的命题指向。

新旧融合,有效对接

今年的数学试题,在关注社会热点、强调应用意识、引入数学史料、创设开放情境、体现大众数学、拓展数学视野、考查探究能力等多方面不失时机地渗透新课程理念,为实现与明年新课程卷的自然对接,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纵观全卷,试题的选材立意与时俱进,文科卷第15题的地震问题,理科卷第10题的核辐射问题,理科卷第12题和文科卷第13题的食品安全问

题,理科卷第17题和文科卷第19题的交通堵塞问题等,题型多样,题量分值加大,既兼顾了新旧教材内容的结合,又让考生在丰富多彩的试题背景中,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工具性和实用性。

为了与新课程卷接轨,今年的数学试卷,一方面采用多元化、多途径、开放式的设问方式,全面检测考生观察、试验、联想、猜测、类比、探究等思维品质。如理科卷第19题以考生熟悉的等差、等比数列知识为基础,采用是否成立的方式设问;文科卷第20题以函数、导数和方程根的分布知识为载体,采用恒成立的方式设问,多视角地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对接新课程的大众数学思想,如理科卷第13题和文科卷第9题取材于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的“竹九节”问题,文科卷第7题采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估算体积问题。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在知能并重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英语

注重基础着力内容创新

依纲据本,侧重夯实基础

今年英语试卷命题贴近我省中学英语教学实际。全卷实义词覆盖量为1128个,约占我省“补充说明”词汇表的35.3%,较去年有进一步提高。此外,试卷还涉及运用合成法、转化法、派生法构成的词汇,适于检验考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试卷注重对课本的覆盖,如“词汇知识运用”部分的考点,涵盖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动词词组、介词词组和连词等,“完成句子”部分涉及时态、语态、分词、不定式、倒装、祈使语气的条件句等,考查的都是教材中的常见用法。此外,“多项选择”部分的第22题题干和“短文写作”的英文提示语,均直接摘自高三教材。

难易适中,利于选拔人才

今年英语试卷的试题难度比例合理,布局科学,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有效参照。

试卷中,“听力”的前5题有意降低难度,以便考生更快进入状态。“多项选择”按照词类排列试题,和往年同类试题相比总体平和。“完形填空”选材注重上下文联系,有着较好的区分度。“阅读理解”选用的五篇文章,分别为记叙文、科普类说明文、新闻评论、书评和科技说明文,难度呈坡型上升,试题以细节理解推断题为主,适量穿插意图态度、主旨大意、词(句)义推断等中高难度的题目。

开拓视野,构建文化意识

试卷的选材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完形填空”讲述的是因战争而残疾的玛佳,身残志坚,克服困难与海豚共舞的励志故事;“阅读理解”的主题分别为诚信、狼嚎的意义、垃圾处理、不同的世界观以及智能手机的支付功能,主旨涉及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试卷的另一特点是题材具有国际视野,充满时代气息,所涉及的多项事件都是新近的热门话题。例如,“听力”的最后一篇独白,是英国伦敦某旅行社的导游词;“阅读理解”C篇是有关英国爱丁堡政府建立垃圾焚烧厂的报道;与此主题类似的新闻多次出现在今年5月的《楚天都市报》上。

全面考查,实现平稳过渡

试卷内容进一步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短文写作”要求考生结合校园生活的事例,谈谈与人合作的话题。这是在“考试大纲”范围内,针对“课标”提出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和“关注情感态度的发展”的理念,对考生学习情况的显性考查。考生只有达到“课标”关于“情感态度”的要求,才会有在校园生活中与他人合作的经历,才能举出真实生动的事例,流露真情实感,运用相应的语言知识和技巧,写出高质量的作文。通讯员沈考

下载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高考湖北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专家评析2011高考湖北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届浙江教育考试院高考抽测生物卷(带解析)

    2014届浙江教育考试院高考抽测生物卷(带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产生于线粒体外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B.植物体内的葡萄糖是植物细......

    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附件2. 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本人自愿参加国家和本省统一组织的教育考试,我愿意在考试中自觉遵守各项考试规定,现郑重承诺: 一、遵守国家和本省制定的有关本次考试的规定和守则,保......

    2013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以下为2013年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

    2009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

    2009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站在__门口 请以《站在____的门口》为题写作文。(60分)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 3)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

    2014高考语文 湖北卷

    201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试卷类型: 各种玉器,是十士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钢器,也是 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是到裏宝.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

    2013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2013湖北卷高考作文题: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

    2012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解析

    2012年高考已拉开大幕,7日中午,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的两位语文名师刘纯老师和王乃中老师第一时间在微博独家 点评了本年度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说明了其破题立意的角度及升华方......

    2009年普通高考英语试题(湖北卷)

    学习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心得 ——文明 长期以来,为人民服务是一个永盛不衰的话题,是一个永不过时的激励机制,是我们党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的一项重要举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