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报告(共5篇)

时间:2019-05-14 04:2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报告》。

第一篇: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3-2014年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完成时间:2014年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第一章:养生、养老、健康保健产业相关概述

1.1、养生概述

1.1.1、养生的目的及要求 1.1.2、养生的基本原则 1.1.3、养生方法

1.1.4养生产业的发展历程

1.2、养老概述

1.2.1传统的养老方式 1.2.2养老方式的转变 1.2.3养老机构的分类 1.2.4主要养老机构产业概述

1.3、健康产业概述

1.3.1、认识健康产业 1.3.2、健康产业的界定和特征 1.3.3、健康产业的领域细分

1.4、月子中心概述

1.4.1、月子中心的服务方式

1.4.2、月子中心、母婴护理、月嫂比较

1.4.3、月子中心市场容量分析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1.5、医学美容概述

1.5.1、医学美容行业几种形式

1.5.2、医学美容行业前景增长态势

1.5.3、医学美容行业发展模式

第二章:养生产业

2.1、国内外养生产业的发展状况

2.1.1、中国养生行业的发展现状

2.1.2、国外及港澳台特邀嘉宾分享养老养生发展状况

2.2、老年养生产业与中国养生产业现状分析

2.2.1、老龄化社会现状

2.2.2、老龄人口所面临的困难及社会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2.2.3、发展养生产业的好处 2.2.4、发展养生健康产业链 2.2.5、产业机遇与结构调整

2.3、2012-2013年中国养生市场运营态势分析

2.3.1、12-13年中国养生市场分析

2.3.2、12-13年中国养生市场供需分析

2.3.3、12-13年中国养生基地建设情况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2.4、12年—13年中国养生产业发展问题、对策及品牌营销

2.5、中国养生行业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2.5.1、人口环境

2.5.2、中国养生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5.3、经济环境

2.5.4、文化环境

2.5.5、2013-2017年中国养生产业发展趋势探析

2.6、中国养生行业状况分析

2.6.1、行业竞争状况

2.6.2、中国养生产业面临的阻碍

2.7、养生产业发展案例及典型企业分析

第三章:养老产业

3.1、我国养老产业的现状分析

3.1.1、我国养老产业的供需现状 3.1.2、我国养老产业存在的问题 3.1.3、制约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因素 3.1.4、我国养老产业供需对比分析 3.1.5、我国养老产业SWOT分析

3.2、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

3.2.1、人口老龄化总体趋势 3.2.2、中国社会支持体系 3.2.3、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问题

3.2.4、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分析

3.3、国内外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3.3.1、国外的养老服务模式 3.3.2、中国养老服务模式 3.3.3、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选择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3.4、我国养老机构的研究分析

3.4.1、我国养老机构的生存现状 3.4.2、我国养老机构生存的问题

3.5、养老机构细分产业及典型企业案例分析

3.5.1、老年社会福利院

3.5.2、养老院 3.5.3、老年公寓

3.6、中国养老产业投资战略研究

3.6.1、养老产业行业投资概况 3.6.2、养老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3.6.3、养老产业投资建议

第四章:健康产业

4.1、国内外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

4.1.1、部分国家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4.1.2、国内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4.2、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 4.2.1、中国已身处“财富第五波” 4.2.2、我国健康产业未来十年将达兆亿产值

4.2.3、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市场升级将成为健康产业的新焦点4.3、健康产业的发展意义

4.3.1、发展健康产业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手段

4.3.2、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4.3.3、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

4.4、健康产业的需求状况分析 4.5、健康产业发展案例及典型企业分析

4.5.1苏州:环球国际健康产业园(SIHP)

4.5.2珠海:世界健康产业原材料城

4.5.3印第安纳州健康产业集群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4.5.4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构想

第五章 养老、养生、健康产业的综合分析及总结

5.1、养老、养生、健康综合产业的可行性 5.2、养老、养生、健康综合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5.3、关于养老、养生、健康产业的几点建议

第六章 月子中心及医学美容

6.1、月子中心需求分析

6.1.1、我国月子中心的供需现状 6.1.2、我国月子中心供需存在的问题 6.1.3、美国月子中心的盈利模式

6.2、我国月子中心的市场分析

6.3、国内月子中心模式研究

6.4、中国月子中心投资价值分析

6.4.1、月子中心行业投资前景

6.4.2、月子中心投资风险

第七章 医学美容

7.1、医学美容发展趋势 7.2、中国医学美容产业的现状 7.3、医学美容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3.1、医疗美容行业面临的问题

7.3.2、医疗美容品牌的竞争分析

7.3.3、中国医疗美容产品技术分析

7.4、2012-2013年中国整形美容市场存在的推广优弊端分析

7.4.1、弊端分析

7.4.2、优势分析

7.5、广州整形技术引领整形美容产业 7.6、医疗美容国内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7.6.1、医疗美容国内价格走势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7.6.2、影响因素分析

7.7、中国医疗美容产品技术分析 7.8、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存在的问题

7.8.1、国内医疗美容产品市场遭遇瓶颈

7.8.2、医疗美容产品市场遭遇的规模问题

第七章 月子中心及医学美容产业的综合分析及总结

7.1、月子中心及医学美容产业的可行性 7.2、月子中心及医学美容产业的几点建议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第一章:养生、养老、保健产业相关概述

1.1、养生概述

1.1.1、养生的目的及要求

养生的目的是延年益寿,而要求则是对寿命,对健康的,不同年龄的养生要求。

1.1.2、养生的基本原则

是指实施养生活动时所遵循的总的法则。

1.1.3、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法、道家养生法、自然养生法等等

1.1.4、养生产业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养生保健以足疗为主,90年代开始食用保健,但规模小,服务单一,2000年后,天然养生开始兴起,如:韩国汗蒸、日本岩盘、印度油疗等。

1.2、养老概述

1.2.1、传统的养老方式

传统的养老方式主要是家庭养老,子女在生活上照顾、经济上上赡养以及精神的交流。其中,家庭收入是最基础的物质保障。在城市中,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多为离休或退休人员,他们可以依靠退休金生活。而在农村,家庭养老仍是最普遍的养老方式,虽然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开始为老年人发放一定的退休金,但数额较少,只能作为日常生活的补贴。

1.2.2、养老方式的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正在从传统的家庭养老转向以多种养老机构为主要方式的养老模式。

1.2.3、养老机构的分类

一、技术护理

主要接收需要24小时精心医疗照顾但不需要医院提供经常性医疗服务的老人。

二、中级护理

主要接收没有严重疾病,需要24小时护理但不需要技术护理照顾的老人。

三、一般护理

主要收养需要提供膳食和个人帮助但不需要24小时生活和医疗护理的老人。

1.2.4、主要养老机构产业概述

一、老年社会福利院

老年社会福利院,是由国家出资兴建的享受国家经济补助,为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主要接纳“三无”老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通常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二、敬老院

敬老院,是安排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主要接纳五保老人、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入院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的供给,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贫困地区享受国家补助。

三、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是符合老年各项生活特征的综合管理式的住宅类型,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室内设备齐全,布置与一般家庭居室 8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大体相同。

四、托老所

托老所,为老年人提供寄托性养老服务的设施。主要收容人群:一是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二是生活可部分自理,还需要部分照颐的老人;三是生活上不能自理,患有各种慢性病或残废的老人。

1.3、健康产业概述 1.3.1、认识健康产业

1.3.2、健康产业的界定和特征 1.3.3、健康产业的领域细分

1.4、月子中心概述

1.4.1、月子中心的服务方式

产妇膳食

宝宝护理

产后心理调节

精心于“漂亮妈妈”

1.4.2、月子中心、母婴护理、月嫂比较

1、月嫂:

主要负责照顾婴儿,包括辅助妈妈喂养婴儿、给婴儿洗澡、清洁婴儿衣物,给产妇做饭。

2、母婴护理:

母婴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服务行业,指对孕妇分娩后的心理、健康、饮

食、体形及婴儿成长发育、健康成长等的一种服务,等同月嫂服务!

3、月子会所:

除了提供更为细致的服务外,还提供产后修复服务,包括美容护肤、产后瘦身、乳房保养、私密保养等

1.5、医学美容概述

1.5.1、医学美容行业几种形式

1.整形美容

2.医学整形

3.医疗整形

4.生活美容

5.美容美体美发

1.5.2、医学美容行业前景增长态势

1.生活美容领域

2.医学美容领域

3.美容教育

1.5.3、医学美容行业发展模式

1.连锁经营

2.直销公司介入美容市场

3.美容经营电脑化

4.导入心理美容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5.推行整合性服务

6.美容与医学结合更加紧密

7.男士美容蔚然成风

8.美容、造型整体流行化

9.美容专业化、个人化、提供美容环境及咨询高附加值

10.美容院经营模式的趋势

A.会员制美容

B.休闲式综合美容中心 C.专门店

D.复合美容院 E.家庭式美容院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第二章:养生产业

2.1、国内外养生产业的发展状况

2.1.1、中国养生产业的发展现状

1、行业规模稳步上升,——养生保健企业数量超过10万,吸纳就业人员1000多万,市场空间规模大。

2、连锁经营步伐明显加快——集休闲、娱乐、餐饮、保健和美容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养生保健企业剧增,品牌连锁企业增多。

3、多元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经营业态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服务功能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所有制形式由单一向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外资经营等多种形式转变

4、养生形式:(1)自然疗法

(2)人工理疗

(3)生态疗法

2.1.2、国外及港澳台特邀嘉宾分享养老养生发展状况

来自环宇房车技术集团公司执行董事丁沪生的调查显示,房车旅游是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欧洲、北美洲老年人开着房车去旅游很普遍。”丁沪生说,作为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养生养老方式,房车旅游正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青睐,与之相配套的移动健康护理中心也开始发展起来。

2.2、老年养生产业与中国养生产业现状分析

2.2.1、老龄化社会现状

2.2.2、老龄人口所面临的困难及社会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2.2.3、发展养生产业的好处 2.2.4、发展养生健康产业链 2.2.5、产业机遇与结构调整

2.3、2012-2013年中国养生市场运营态势分析

2.3.1、12-13年中国养生市场分析

1.养生市场分析

(1)朝阳产业

(2)市场规模空间极大

(3)多元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中医养生存在的问题

(1)专业空白,人才短缺

(2)学术、科研匮乏

(3)产业布局不合理,行业制度不完善

(4)市场巨大,消费盲从

3.养生保健市场亟待规范

(1)正规的市场准入制度

(2)养生书编辑错误

2.3.2、12-13年中国养生市场供需分析

1.健康养生需求拉动未来新商机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2.社会中存在巨大中医养生需求

3.亚健康催生巨大中医养生需求

4.中医养生服务需求水涨船高

2.3.3、12-13年中国养生基地建设情况

1.全国高科技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基地

2.中国健康产业新高地

3.国际健康养生休闲文化名区

4.养生之都

2.4、12年—13年中国养生产业发展问题、对策及品牌营销

问题:

(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增长潜力巨大,产业体系相对完善

(二)仿制生产能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弱

(三)相关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四)养生市场培训不到位

对策:

(一)发展养生服务业

(二)发展养生节目

(三)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和监管力度

(四)养生行业标准和考核指标

(五)重视养生理论和实践的传承与创新

品牌营销:

(一)倡导公众的个性化养生消费观念

(二)考虑人群的体质需要

(三)养生定制业务

2.5、中国养生行业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2.5.1、人口环境

1.人口数量,我国拥有13亿人口,决定与人口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健康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人口年龄结构,目前,我国60岁人口达3亿,占2/5,很多大城市,出现丁克家族,为健康产业提供良好的市场前景。

3.亚健康人群增多,目前中国亚健康人群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中年人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

4.企业已经行动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2.5.2、中国养生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国家政策支持:1.“十一五”中明确提出“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

2.卫生部部长陈竺“大力加强生命科学研发,发展健康产业。

对健康投入不应该视为社会的消费性支出,要作为国家最

重要的战略性投资”国家政策的倾向与支持,将有力推动

健康养生产业产生巨大的经济发展。

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4.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

5.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

6.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2.5.3、经济环境

目前,我国经济总体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未来经济还将继续保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步骤。据13年经济环境分析,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消费市场增长平稳,就业和居民收入继续提高,财政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2.5.4、文化环境

1.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养生“生病靠医生,保健靠自己;医生难可靠,不病

是最好;身病尚可治,心病最难熬;百事皆致病,心行习惯最重要,健心健

行命才好”

2.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 3.人们的现实健康需求非常大

2.5.5、2013-2017年中国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趋势探析

1、中国健康养生前景预测

(1)养生培训(2)养生餐饮(3)养生居住(4)养生疗养

2、中国健康养生发展趋势

(1)综合性养生休闲中心概念开始流行,并得到迅速发展(2)家庭SPA假期奖日益增多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3)城市郊区型养生休闲度假产品市场营销力巨大(4)男性消费者数量将逐渐增多

(5)豪华养生休闲度假目的地日渐流行

(6)政府、公司、组织以及团体的养生休闲度假市场日渐庞大

(7)疾病治疗假期将成为养生产业发展的最快领域

(8)养生休闲度假将与第二居所全面融合 2.6、中国养生行业状况分析

2.6.1、行业竞争状况

1.现有竞争者分析,健康养生行业涉及众多相关产业,在休闲娱乐、洗浴、足

疗、健康护理、养生等行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竞争相对不强。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人们对健康养生消费品的购买更多基于广告和口碑。

目前,由于健康养生产品的科技含量还比较低,所以相对容易转向其他企业。3.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由于目前健康产业处于相对松散和无序竞争状况,未形成一批市场领导力和影响力突出的企业,总体来说,健康养生产业的供

应商的议价能力比较弱,除了涉及专利技术的。

4.替代品的威胁分析,与健康消费品和健康器材相比,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健康

护理和服务类产品,相对于比较个性化和定制化,其替代性较小,如果能设计 出独特的个性化服务项目,则替代性会更小。

5.新进入者的威胁分析,由于进入健康养生产业,相对需要大量的资金,更需

要符合国家健康安全准则,其渠道成本也比较大,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市场也

越来越规范,所以新进入者的威胁也相对较小。

2.6.2、中国养生产业面临的障碍

1.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和消费者本身健康知识的匮乏所造成的矛盾。

2.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产品及服务的同质化

现象的矛盾。

3.消费者理性的消费需求和当前健康行业缺乏诚信度、导致全行业信任危机的矛盾。

4.传统营销模式生存艰难和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的矛盾。5.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和国家医疗体制滞后所造成的矛盾。6.行业内缺乏能提供“整体健康解决方案”,提供消费者所有健康需求的机构。

2.7、养生产业发展案例及典型企业分析

明骏养老养生项目说明

明骏颐添年生态保健养生基地集居家、托养、旅游、度假、疗养、娱乐、饮食、保健、生态养殖等多功能生态养老养生服务于一体。

1.中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速,据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 2.中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预测值不断攀升,2010年老年人消费超过1.4万亿元 3.养生养老服务业面临巨大缺口,据2009年数据显示,我国养老机构床位缺口达300百万张之多。4.国家政策支持

5.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四大标准: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1)高级别的生态养生基地和高品质的专业配套设施(2)内涵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开心快乐的活动氛围(3)专业化的老年健康服务和专家级的健康服务团队(4)回归自然地营养美食和极具针对性的药膳配搭 6.养老养生个性化服务目标:

(1)全面身体健康检测,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2)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恢复身体机能正常化

(3)改善身体机能,调节睡眠,体重,饮食习惯

(4)促进新陈代谢功能,增加抵抗力,减缓身体老化进程,延缓慢性病恶化(5)强健身体活力,防止肌肉萎缩,预防疾病产生(6)愉悦身心,结交朋友,心灵不再孤独(7)养生讲座,了解科学知识,改善健康理念

(8)琴棋书画,养生禅悟,身心灵完美结合 7.建立养老养生特色基地:竹海养生

亲水养生

溪谷养生

快乐养生

膳食养生

天序养生 8.养老养生基地服务特色:(1)远离都市,便利不改,全程安保,安心放心

(2)暂别社区,知己仍在,集体记忆,纯真年代

(3)异地养生,亲人犹在,践行孝心,贴心关怀 9.明骏.颐添年会员管理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第三章:养老产业

3.1、我国养老产业的现状分析

3.1.1、我国养老产业的供需现状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养老问题成为事关公平与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

图表

2014-2018年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预测***002000881.6995.6床位(万张)626.2751.4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3.1.2、我国养老产业存在的问题

1、老年人对院舍服务需求大、增长快、要求高与全社会养老机构数量少质量差、增速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2、养老机构服务对象的市场化定位与最需要机构长期照料护理服务的老人支付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3、日益拓宽的开放的社会化发展思路和经办方式与相对禁锢、保守的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4、机构住养老人对照料护理的专业化服务需求与机构中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3.1.3、制约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因素

1、老年人的收入偏低,资金来源渠道少

2、传统思想的束缚

3、养老机构自身不足

3.1.4、我国养老产业供需对比分析

1、短期内供求矛盾突出

2、长期内供求基本平衡

3.1.5、我国养老产业SWOT分析

1、优势:产业结构可控。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2、劣势:对设备、服务和资金的要求比较高。

3、机遇:当今社会老龄化严重,大批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已经成为趋势。而养老机构数量少,床位严重缺乏,而且质量不高,布恩能够满足需求。此外,国家鼓励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

4、挑战:老年人的传统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变,与家庭养老方式相比,养老机构明显难以取得老人的信任。而且养老机构的前期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

3.2、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

3.2.1、人口老龄化总体趋势

1、人口老龄化总体趋势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个群体所占比重不断加大,老年人的生活供养、医疗保健、精神抚慰、文体活动等,已经成为日趋重要的社会问题。

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比例图8%12%15%0-14岁15-59岁60岁65岁及以上65%

2、城乡差异

老龄化人口的地区差异较大,西部老年人口比例大。大量乡镇的年轻人涌入城市,导致农村老龄化更加严重。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变,到2050年,农村老龄人口的比例将是城镇的两倍。

3.2.2、中国社会支持体系

1、养老保险

2、医疗保险

3.2.3、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问题

1、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加重。

2、社会负担加重。

3、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3.2.4、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分析

1、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2、创造保障老年人权益的良好社会环境。

3、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4、倡导和孤立老年人自立,发挥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充分开发老年劳动资源。

3.3、国内外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3.3.1、国外的养老服务模式

1、美国养老服务模式

大致可以分为公寓型服务、日间照料型服务、护理康复型服务(分为介助型和特护型)、社区居家养老型服务。

2、英国养老服务模式

英国形成了企业、政府和个人共担的养老模式,但由于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政府财政紧缩,这种模式正面临挑战。

3、德国养老服务模式

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三部分。

4、瑞士养老服务模式

瑞士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互为补充的三支柱模式上。长期以来,这种制度以其健全、完善和覆盖面广的特点成为瑞士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3.3.2、中国养老服务模式

2、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

以家庭养老为主的服务模式。

3、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社区养老是指老年人住在家里或社区养老机构里,在继续得到家庭成员照顾的同时,由社区承担起养老工作或者托老工作的一种养老服务形式。

4、机构养老服务模式

机构养老则是指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备的形式获得经济来源,由养老机构统一为老年人提供有偿或无偿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以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养老方式。

3.3.3、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选择

5、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加强家庭养老的功能。

6、以社区养老为依托,补充家庭养老的不足。

7、以机构养老为补充,让老人体验家的感觉和专业化服务。

3.4、我国养老机构的研究分析

3.4.1、我国养老机构的生存现状

在我国随着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机构养老已经成为养老事业的必然选择。现今养老机构的名目繁多,例如有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老人院、福利院、老年护理院等。

近年来,随着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推进,在政府的倡导、组织、支持和必要的资助下,我国的养老机构,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形势,异军突起,蓬勃发展,日益成为推进福利社会化的生力军。但养老服务事业,由于先期投入较多,利润较低,周转较慢,周期较长,因此整体的运营状况不容乐观。

3.4.2、我国养老机构生存的问题

1、社会养老的观念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2、政府的政策不统一。

3、养老机构定位混乱。

4、缺乏专业化管理。

5、社会志愿服务意识不强。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3.5、养老机构细分产业及典型企业案例分析

3.5.1、老年社会福利院

一、老年社会福利院产业建设现状

由于中国曾是年轻化社会,老人服务的需求不大,政府建设的社会福利院数量极少,而且大都为健康的孤寡老人服务,专业的长期照护人才队伍成长不起来。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逐渐进入老龄社会,是社会需求推动了老年服务社会供给的成长,也为民办老人院开辟了市场生存发展的空间。

二、典型案例

1、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

上海市第三福利院暨上海市民政老年医院,是上海市民政局所属的市一级福利院,占地面积266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629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187平方米。

院内有老人住宿楼、公寓楼、医疗楼、痴呆老人生活楼、多功能楼等主要设施,并有中心花园曲廊庭榭,假山喷泉小桥流水相互成映,各种花草树木点缀其间,绿化面积11877平方米,绿化率达44.7%,整体布局合理,设施功能齐全,被评为市级机关文明单位和市级花园单位。

该院主要收养社会退休孤老以及自费寄养的老人,实行医、护、养一条龙全方位服务。现核定床位400张,按照老人生活能力和需求实行等级护理,同时提供文化、娱乐、康复等服务内容,是老人颐养天年的生活乐园。

上海市民政老年医院是市一级医院,属医保约定单位。共有床位150张,主要功能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康复,并以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为专业特色,拥有较先进的医疗诊断设施,较强的医资力量。

良好的服务特色,向全社会老人开放,并优先照顾离休干部、老知识分子、老劳模,有贡献的社会孤老以及海外华侨、港澳同胞住院医疗康复。

2、重庆市第三社会福利院

重庆市第三社会福利院隶属重庆市民政局,作为重庆市首家“四星级福利机构”,主要担负重庆市主城区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老年人的公费收养任务;同时有偿为社会上的老年人提供养护、康复服务。

重庆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歌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旁,四周群山环抱,院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悠悠山泉叮咚响,清新的空气泌人心脾。

全院占地面积75亩,建筑面积28539平方米,其中老年公寓22000平方米,床位500张。按照老人的身体情况分设为四个休养区。现有医师8人,主管技师2人,护师3人,护士4人为老人提供高超的医疗服务。43名护理保健师为老人提供周到细致的生活护理。为了让老人闹中取静,颐养天年,为老人营造一个舒适、方便、清净的居住、餐饮、娱乐环境,我们认真贯彻《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热忱为老人提供下列服务:

(1)护理服务:各休养区都设有服务值班室,护理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按护理等级分别提供生活、卫生等服务。

(2)餐饮服务:伙食实行包伙制和买票制。每天均有5至10种菜肴供应,并提供小炒、寿席、宴请等餐饮服务。

(3)医疗服务:医务所是市卫生局批准的医保定点机构,设门诊部和住院部,医护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定期帮助老人测量血压、体温、血糖等,一旦有危重病情,即送医院观察治疗或转送介护区照顾护理。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4)生活服务:住房分单人间、标准间和套房(一室一厅),内设有热水器、空调、彩电、电话、独立卫生间等,床上用品齐全。对不能自理的介护老人实行喂饭喂水,并帮助排大小便、洗澡等。

(5)康复娱乐服务:设有健身房、门球场、钓鱼池、棋牌室、书画厅、图书室等场所供老人锻炼、文化娱乐。专职康复员每天组织老人开展健身、钓鱼、跳舞、下棋、打牌等活动,并不定期举办游园文娱竞赛。休闲广场设有健身器供老人自由选择使用。

(6)安全服务:工作人员定时与老人谈心沟通思想掌握情况,帮助排忧解难。贵重物品和大额现金可委托工作人员保管储蓄。外出须请假,介助、介护老人须专人陪护。

(7)二休养区(培训中心)可接待小型会议、异地养老,同时还是经重庆市劳动局批准成立的现全市唯一的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可为养老护理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

3.5.2、养老院

一、养老院现状

民营太贵,公办太少。

二、典型案例

1、北京金鹤养老院

金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第一家由民政局重点扶持的大兴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位于本市城南西红门桥东300米曙光民营企业园区益民巷1号,距市区驱车只需10分钟,多条公交线路直达,交通极为便利。室内和公用设施齐全,保健室、娱乐室、书画室、洗衣房、餐厅(另设清真餐厅)、多功能厅及健身房、乒乓球室等齐备。前后院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入住老人、起居、用餐活动极为方便,是集居家、养老、娱乐、保健、修身养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老人居住场所。可同时容纳120张床位,并具备一支经过专业化培训的高素质年轻化服务团队,引用港台先进的管理经验,打破陈旧的传统模式,运用现代超前的经营理念,使每一位居住的老人得到科学、周到、有序的呵护

2、大连工人养老院

大连工人养老院是大连市总工会所属的社会福利性事业单位,总院位于国家著名风景区星海公园西部,毗邻东北财经大学,门前是学苑广场,占地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下设四个分院,床位总数达1000余张。

依山傍海,景色宜人,是疗养、休闲养老的理想场所。大连工人养老院工作人员编制70人,31名专业医务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名,中级职称24名,组成了一支具有丰富老年病临床经验和专业化护理知识的医疗队伍,形成了我院“就医不出门,服务到床前”的高效、便捷的就医条件。同时,五十余年的创院历史,不但使大连工人养老院在养老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5.3、老年公寓

一、老年公寓现状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国家对社会资金兴办养老服务业的鼓励支持,民办养老院前景看好。但目前许多民办养老院面临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优惠政策难落实到位、护理人员奇缺等难题,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与支持。

二、知名企业

1、北京汇晨老年公寓

汇晨老年公寓为健康型老人提供优质服务,无微不至、真诚护理犹如亲人般至 20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诚的关怀,成就 “养生首选,健康老年公寓样板”的大家风貌。老年人在此能充分享受优雅的生活氛围,亲切的关怀和照料,并与相仿年龄、相仿家庭的乐龄老人为伴,享受国际化服务理念,获得身心最舒享的晚年。

整个园区规划用地813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一期汇晨老年公寓占地147亩,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包括一个近万平米的综合服务中心,养生、医疗、休闲、娱乐、餐饮等配套设施完备。

2、上海浦东新区爱心养老公寓

浦东新区爱心养老公寓是一所集医疗、住院、护理康复、休闲养老为一体的老年公寓,它位于浦东新区合庆镇奚阳路885号(万国驾驶员培训中心对面),占地面积87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绿化面积两千平方米,公寓由三幢大楼组成,每幢大楼均有电梯,其中一座为观光电梯。该养老公寓的筹建被列为浦东新区重大实事工程,为浦东最大的养老院之一。

3、广州南国颐景老年公寓

广州南国颐景老年公寓是由由广州市民政局老年人服务中心、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和广东瑞华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广州地区目前最高档的一所综合性的老年公寓。南国颐景老年公寓位于风景优美、具有“广州市肺”之称的白云山麓。总投资6000余万元,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集老人托养、康体娱乐、医疗保健于一体,公寓按宾馆格局设豪华套间、双人间和单人间。房间内配有无线应急呼叫系统和独立卫生间,彩电、空调、电话、书桌、沙发等高级家具,公寓还设有多功能厅、阅览室、书画棋艺室等康体设施。

南国颐景老年公寓内设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区,省第二中医院是省公费医疗和医保定点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全省规模最大和实力最强的中西医结合康复专科。公寓将以省第二中医院为依托,提供特色中西医保健康复医疗服务,配以专业护理人员以及先进的医疗救护设备。

3.6、中国养老产业投资战略研究

3.6.1、养老产业行业投资概况

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面对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的现状,缺失的养老服务成了最大的“危机”。面对中国超过三千万需要护理的老人,投资养老产业成了新的“蓝海”。

3.6.2、养老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1、全国老龄化的严重成就了养老行业的辉煌,也预示着所有加入养老事业光明的财富之路。

2、中国老龄人口将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加,2014年中国老龄人口将增加到2亿。

3、投资或资产管理业界都要变阵,积极举办讲座吸纳退休人士市场,主动招揽中产银发族,加快养老事业的发展。

4、前来进行“美丽投资”的人群中不乏“银发族”的身影,这样的老年人数量要比往年多。老年人恰当而适宜地修饰与美容有益身心健康,潇洒大方的仪容常会使他们感到年轻,而这种“还我年轻”心理,会给老年人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对促进健康、延年益寿很有益处。养老产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3.6.3、养老产业投资建议

1、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投资风险和投资建议

由于我国近年内不可能依赖养老保险来缴纳养老机构的费用。养老机构的收费 21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标准在相当长时期内必须维持较低水平,这不仅制约了福利型养老机构的发展,也束缚了非福利型民办养老机构在养老市场的发育。一些民办养老机构为了与实力悬殊的国有养老机构竞争,普遍压低入住价格,同时为了保证利润的获得,又将各种服务项目化解后另行收费,这些费用包括护理费、空调费等多项杂费。虽然入住老人对有些费用的支付拥有自决权,但对于那些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来说,有些费用也是必须付的。

2、中国老年住宅开发投资风险和建议

(1)投资仅有使用权的老年住宅,在性价比上不划算。因为客户花了近000元/平方米的价格购得使用权,而按同样价格,完全可在当地买到中高档的住宅。

(2)老年住宅投资商或开发商,如实力不济,资金链断裂,入住后能否兑现当初承诺的各项养老服务,以及休闲保障,这还得打个问号。

(3)受郊县交通、医疗、信息等所限,主城区中老年人一年究竟有多少时间入住,也需要盘算。如入住率低,难免得不偿失。

3、开发老年旅游保险产品

(1)现实需求旺盛。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这种更高层次的休闲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青睐。老年旅游已成为旅游客源市场的一大热点,正在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2)潜在需求巨大。我国老年旅游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随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退休金等制度的建立和逐渐完善,了却了很多后顾之忧,加上时间的宽裕,使他们的旅游愿望日趋强烈,绝大部分退休后的老年人在经济、身体等条件的允许下都会有出游的欲望。另外,子女孝敬老人的方式也有所改变,从单一的送钱、送物,变得更为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积极支持他们旅游,进一步加大了老年游市场的潜力。

(3)需求受限较多。老年旅游不同于一般的常规旅游,客观上存在着不少阻碍或限制老年人参与旅游的因素。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下降,面对旅游很多老年人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在旅游过程中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调适。其次,家庭结构的变化使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日益增多,使老年人与社会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减少,导致他们对参与旅游等社会活动存在心理障碍。此外,旅游中的许多具体问题也是限制老年旅游的重要因素,如通往某旅游目的地的交通是否存在不便,目的地是否安全等。

4、研制老年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在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老年人的大量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骨骼健康和胃肠健康等,都是最流行的功能性食品的主要关注领域。这些产品包括了可降低胆固醇的浓缩产品、益生菌产品以及钙和维生素D产品等。但是对于功能性食品对老年人的营养利用效果和信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同时还应当调查研究医生以及其他的卫生护理人员对功能性食品的态度等。

功能性食品在保证老年人的营养需求,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老年人和功能新食品之间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政府、公众以及私营部门应当加大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第四章:健康产业

4.1 国内外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

4.1.1 部分国家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日本2000年通过“21世纪全民健康促进运动”,发布“2006年健康促进之健身活动指导”,实施“专门健康体检制度”及“特定健康指导制度”。美国从实施健康美国2010项目活动开始,就积极推动健身运动,并于2008年颁布了《健身运动指南》。英国于2000年后制定了健身活动策略;加拿大目前正在实施一项“全政府”活动——现在行动,它是探索通过全政府操作的健康促进活动来控制健康关键风险因素;芬兰实施了25年的成人健康促进项目,其中特色健身活动就是温泉和芬兰浴;东南亚各国,如泰国、菲律宾的疗养产业成绩突出,泰国一直向外国游客作为旅游特色来推荐的泰式保健按摩服务。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管理理论,美国实行了20多年的健康管理揭示出一个规律,即健康管理以及健康服务可使患者及健康人更好地拥有健康,以及有效地降低医疗支出。健康产业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美国1/7的成年人从事健康产业,美国未来几年健康产业值有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6.9%。日本从1979年开始倡导中老年健康运动,于1988年提出了全民健康计划,其中包括健康测定、运动指导、心理健康指导、营养指导、保健指导等,2000年制定出国民健康运动,2002年通过了《健康促进法》。在日本,不到2亿人就有60多万名营养师提供专业服务。并且其他的健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如疗养产业每年产值就高达3000亿美元,成为日本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英国的国民卫生服务体系是社会福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所有纳税人和在英国有居住权的人都有免费享受该服务体系的权利。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们对健康质量要求的提高国民卫生服务的开支占GDP的比重也逐年升高,由1975年3.8%,提高到了2003年的7.7%,到2008年占到9.4%。

4.1.2国内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健康产业二十年来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开始的十年处于初级阶段,其特点是散在的没有整合的松散型结构和并不清晰的概念。后来进入健康产业中期,其特点是逐渐清晰的概念和开始成长的服务。体检中心开始出现并带动其健康咨询服务的诞生。后期为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期,出现了健康管理、集成式医疗保健等,健康产业链逐步形成。我国的健康产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在产业经济方面,包括规模和总容量都在不断扩大。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我国13亿人口形成了健康产业巨大的市场需求。

4.2 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

4.2.1 中国已身处“财富第五波” 众所周知,每10年就会有一些配合时代的伟大新产品出现。20世纪70年代是微波炉,80年代是录像机,90年代是电脑和互联网。世界顶尖经济学家保罗·比尔兹预计,到2010年,与健康相关的产业就将为美国经济带来每年1万亿美元的收益,这些收益来自大众提供令人更健康、更美丽、延缓衰老或预防疾病的产品和服务等等。

在20年前健康产业并不存在,但今天,健康产业的收益达2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整个汽车产业的收益的一半。从2000年到2010年,健康产业的消费将由2000亿增长至1万亿美元,足足有5倍的增长。在过去的20年中,二战后出现的新生族主宰了经济的发展。这是否就是你值得把握的机会呢?

这群新生族正是今天37至55岁的人。他们正值事业高峰,收入非常可观,消费力庞大。就是他们促使房地产增长,也是他们刺激了运动用品、汽车、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消费。23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目前美国经济总产值是10万亿美元,其中5万亿就是由他们创造的。

但是,在健康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诚信危机和商业模式落后已经成为瓶颈和桎梏。对于很多健康产业的企业来讲,甚至是致命的。如果不能寻求突破,不能推陈出新,前景是在堪忧。

3年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的大作《财富第五波》中文版首次在中国大陆面世,在国内产业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此书之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至今已重印4次。在书中,保罗·皮尔泽先生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通过大量翔实生动的案例分析、市场论证,向人们展示了即将到来的健康产业的财富浪潮,并大胆预测美国未来几年健康产业年产值将达1万亿美元。值得思考的是,在经济飞速增长的中国,健康产业会不会成为中国的“财富第五波”?中国健康产业的新机遇在哪里呢?。从有关方面最新的资料显示:中国的GDP是以11%的速度递增,可见中国已身处“财富第五波”。健康这个产业的商机是无限的,据了解。就国际投资基金来讲,他们现在对新媒体、新能源以及健康等三个领域是投资非常热衷的产业。就健康产业来讲,在这个过程当中占的比例很高,就大家知道的例子来讲也有很多例子,包括联想弘毅投资投资的一家公司南京先声药业,已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包括后来投了石药集团等等。

2007年的时候美国有1/7的成年人口从事健康医疗产业,但大多数是着重治疗,而不是在预防这一块,我想预防这一块愿景也很大。从我们的经济水平和人们的观念来看,还是重医、轻防,很多老百姓是有病了才看,对于平时的预防比较忽视。这本书给我们的最大冲击可能是一个保健概念的冲击、观念的冲击。现在DNA技术那么先进,在人的舌头上轻轻一刮,就可以知道你遗传哪些疾病,比如说缺钙或者是骨质疏松症,年轻的时候就可以预防。包括现在一些白领大量服用维生素,这也是一个大的概念上的预防。我觉得国内可能缺乏对于预防产业的关注,我想预防产业、服务产业会有很大的商机。

健康产业其实涵盖面很宽,既包括保健品、健康食品,也包括健康服务项目,比如大家疲劳以后做的SPA、足疗等等。

作为健康产业重要构成的保健品行业,更因蕴涵无限商机而被业界资本所看好。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保健品销售总额已突破300亿元大关,比上年猛增近50%。而最吸引人的保健品产业财富故事当属当年的商界“巨人”史玉柱。在沉寂了多年之后,曾经跌得很重的史玉柱正是在保健品行业找回了自己的英雄气概,凭借保健品产业巨大的投资回报,不仅弥补了当年地产投资的巨大亏空,更一举成为健康产业的“财富榜样”。业界人士人为,国内的保健品市场在经历了几年的低迷之后,目前已经开始复苏。新一轮的保健品热,正伴随着老百姓对健康消费的强劲需求而升温。

有人保守估计,仅目前,我国健康产业市场年销售收入就在3500亿元以上。巨大的市场必然吸引着火热的投资。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当前媒体中连篇累牍的保健品、药品、美容化妆品广告,正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国内健康产业热得烫手的景气度。

4.2.2、我国健康产业未来十年将达兆亿产值

人民网上海7月4日的文章写到:健康产业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有资料显示:未来10年,中国健康产品的消费额将在目前的基础上以几何级增长,将形成全球引人注目的一个兆亿价值的市场。

据介绍,2005年,中国保健食品的销售额为800亿元(约合100亿美元),按照人均计算约为61元/年;而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数已达1000美元。据此,保健食品在我国无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兆亿市场。然而,由于目前中国保健品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横行、标准和信息滞后等,消费者对保健品的“信誉危机”而导致保健品市场出现了大幅滑坡。不仅如此,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仍然面临挑战。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目前影响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有五大问题:一是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二是过分依赖广告促销;三是产品开发力量薄弱,较少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四是难以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五是产业法规不完善。目前,保健品产业还没有统一的行政归口管理部门,即没有一个操作性强的行业标准及规范统一的检测手段,在审查程序和管理办法方面,也是无所适从。

此外,国外健康产品在中国市场以7%的品种占有4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众多国外优秀的健康产品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进入中国市场,这对人们的健康和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浪费和损失。

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国际健康保障”,目的是敦促政府、组织和工商企业“投资于健康,建设更安全的未来”。为了保证保健食品的质量,经国务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制定了新《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务院还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对食品安全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4.2.3、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市场升级将成为健康产业的新焦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已成为继食品、教育之后的第三大消费支出,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总体规模仅占到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的比例,与发达国家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这也使医疗健康产业成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

美商联讯创投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周德虔博士在谈到“为什么选择投资中国的医疗器械公司”时表示,中国的医疗市场离饱和还很远,独特的市场可以造就世界创新的医疗器械。

据美国IrvingLevin公司的一份研究表明,2005年,国际资本向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呈上升趋势,风险投资达到7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5%。其中,生物制药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数量最多,达到21亿美元;医疗器械和化学药物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均为14亿美元,分列第二、第三位。分析师认为,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在2006年仍是风险投资的热点。

除了风险投资家对巨大市场的兴奋外,中国医疗健康企业本身也有着较强的资本需求,他们期望通过开拓资本通道,实现海外上市、并购等跨越式发展。

朗生制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朱迅表示,中国医药产业变数巨大,充满机遇和挑战,快速增加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是并购和研发投入,除大、中型医药公司对小型公司的兼并外,非医药公司对制药公司的收购与重组也占较大比例。未来若干年,中国医药领域的并购将更加频繁。在成熟的药品市场中,药业并购的主流为两类:以产品为导向的小规模并购,表现为大的医药公司对小型公司(特别是研发公司)的整体收购;大、中型医药公司间的强强合并,共享品种及渠道资源。

可以预见,医疗健康产业与IT产业融合已成大势所趋,数字健康概念同样让投资者们跃跃欲试。

陈竺先生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讲到:“对21世纪生命科学一日千里的发展前景,中国应该转变观念,大力加强生命科学研发、发展健康产业。对健康的投入不应该视为社会的消费性支出,而要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健康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蕴涵无限前景,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使之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8%左右,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陈竺认为,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在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外,国家应该增加对健康产业、尤其是生命科学研发的投入,给予免税等鼓励性政策措施,改变不利于产业发展的现状,比如审核程序复杂导致药物研发周期漫长,在药品招标中唯”价低"是取等。

陈竺表示,中国在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测序等领域取得了瞩目成就,同时,在新世纪的生命科学研究中也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巨大挑战,而这将对整个国家的竞争力产生战略性的影响。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中国产业增长预测模型也显示,今年我国医药工业增长景气走势将保持稳步增长的格局。预计今年上半年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可达1500亿元,可望实现20%的同比增长;预计可实现利润85亿元。今年全年我国医药工业的销售收入有望达到3100亿元,实现利润255亿元。人们对健康保健产业需求的旺盛势头,将会持续推动医药消费结构的升级,医药工业的潜力无疑还会逐步增大,有待挖掘的底蕴自然也会更丰富。而专家则进一步预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医药产业有望保持15%的高速增长。

随着新医疗改革的发展,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我们投资行业带来诸多机会。

4.3 健康产业的发展意义

4.3.1、发展健康产业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手段

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本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先决条件。健康投资不仅是一种改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消费性投入,更是一种全面保护和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的生产性投资,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5%,而我国目前大体为35%,说明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我国今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重点加强的领域。

4.3.2、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增加有效供给,扩大有效需求,能够卓有成效地拉动社会总需求的扩容。目前,我国因为供给能力和需求能力不足被抑制的医疗服务需求和保健需求总规模达6400多亿元,其中医疗服务需求4400多亿元,保健需求2000多亿元。相关研究测算表明,每1元医疗保障方面的财政投入能够拉动8元以上的社会消费总额。

4.3.3、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

健康产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就业是民生之本。目前,我国健康护理、基层卫生、公共卫生领域具有提供上千万就业岗位的潜在能力,其中包括:老年人健康护理人员400万人,医疗机构护理人员400万人,基层医疗机构助理医师和全科医师160万人,精神卫生专业人士30万人。物价稳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而健康产业具有稳定物价的重要作用。如大力发展我国自主医药产业,最大限度地提高国产药品和器械的市场占有率和临床应用的比重,必将大幅度减轻群众医药负担。

4.4 健康产业的需求状况分析

发展健康产业是国内强大需求的需要。强有力的需求是健康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相比其他行业的回报率,健康产业依然表现最好。在我国,预计未来5年的GDP仍将会继续增加,2015年人均GDP将会超过5000美元,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以及沿海一带,估计将会有上亿人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愈加旺盛。但目前我国却存在医疗费高涨和人民健康需求得不到满足、人民健康素养不高并存的局面,2010年的“悟本堂事件”就在于背后的巨大市场需求得不到正确引导而出现的一个事件。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有利于引导国内资源聚集和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健康产业发展面临西方国家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和开发中国市场的巨大压力。他们正在以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与中国习俗的差异为基础,制定不同的市场拓展策略,进入中国市场。外商对中国投资,已从来料加工、合资办厂发展到兼并中国企业独资办厂的阶段。他们不仅利用中国的市场,而且也在整合中国的资源,整合我国不多的技术积累和国家培养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掌握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以及生产可靠性好、高性能、价位低的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在策略上,他们不再是仅仅追求推销原公司的高性能、高价格的高档治疗类精密医疗器械,而是转向发展中国市场需求量大面广的常规治疗类精密医疗器械。由此更增加了 26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我们发展健康产业的紧迫性。因此,我国应及时启动健康产业规划,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等进入健康产业领域。发展健康产业有助于应对即将到来的严峻挑战。2009年,我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的比重已上升到8.3%,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等老年性疾病增多,乙肝、癌症、白血病、心脑血管疾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居高不下。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性传染病的出现,表明我们正面临诸多潜在、不确定性疾病的威胁,城市化带来的人口集中,又会加速流行疾病传播。各类精神疾病、职业性危害在不断增加,地方病的危害依然存在。环境污染给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少年儿童群体健康状况、3亿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等不容乐观。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给精神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抑郁症、亚健康普遍存在,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导致的问题逐渐增多,尤其是在人口流动和网络信息迅速传播的今天,任何小比例的事件就有可能引发极大的问题,健康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发展健康产业有利于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的健康产业必将为保证医疗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支撑与技术推动力。医药产业和医疗产业是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将促进经济、简便的预防、诊断、治疗设备与药物的开发与应用,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改革重点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改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长期薄弱状况,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作出具体贡献。

4.5健康产业发展案例及典型企业分析

4.5.1苏州:环球国际健康产业园(SIHP)

1、苏州概况

苏州,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历史名城,以“崇文、融和、创新、致远”为城市精神。它东连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长江,地处目前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中心腹地大上海地区内,占有中国健康产品市场约三分之一的份额。苏州有极佳的适合健康产业发展的生态人文环境,政府已经把建设健康城市纳入全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苏州环球国际健康产业园是苏州建设健康城市的龙头项目,一直获得苏州市政府的鼎力支持。

2、环球国际健康产业园(SIHP)

SIHP是苏州市政府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核心典范。作为中国健康产业的全新势力,是目前中国唯一以健康产业链整合概念为主题的国际化行业园区。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健康企业进入中国的通道与窗口 中国最重要的健康产品加工与科研的基地 中国最重要的健康产品营销和物流的枢纽

3、健康产业工业园区效应

SIHP已形成有北京大学盛名学院资深专家团队、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资深专家团队、中国营养学会资深专家团队等3个核心学术团队支持,30余位在健康领域中居权威地位的健康专家们,将为健康产业园的未来引领方向;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等健康产业园的战略合作伙伴,形成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力量,将为健康产业园提供申报检测等专业性服务;商务部医药保健品商会、中国保健营养理事会等将为健康产业园的入园企业提供系列营销策划、国内外贸易、物流流通服务。这里正在建设的中国提取物基地,为入园企业的研发提供了配套保证。美国的保健行业巨子,日本保健的顶级产品,国内保健零售业的巨头都对健康产业园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达了合作意愿,共同打造中国健康产业集聚群。

4.5.2珠海:世界健康产业原材料城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1、园区位置简介

世界健康产业原材料城位于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海,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距香港36海里,南与澳门陆地相连,北距广州市140公里。珠海市陆海总面积76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87.8平方公里,共拥有146个岛屿,享有“百岛之市”的美誉。

2、世界健康产业原材料城

“世界健康产业原材料城”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健康产业原材料专业市场,由中国保健协会、珠海潮人海外联谊会、北京天宝物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珠海经济特区潮联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是一个集会展、贸易、标准、信息、技术、科研于一体,专门为国内外健康产业原材料生产企业、经销商、代理商提供一个集中交易的国际性平台,也是专门为健康产品生产企业提供一个原材料品种齐全、质量保证、一站式采购的服务中心。

(1)广阔的原材料采购市场(2)企业的技术支撑(3)融资渠道

4.5.3印第安纳州健康产业集群

健康产业的核心产业如制药、医疗设备制造及医疗服务等都具有内在的联系,产业集群对健康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印第安纳州健康产业是集群式组织模式及发展的典型代表。

1、健康产业带动就业水平的提高

健康产业是印第安那州产业发展的重点,它所包含的行业包括制药业、医疗器械和设备、健康医疗服务、医疗保险及医学研究等。2003 年,印第安那州从事制药、医疗器械及设备制造、健康医疗服务以及医疗保险的人数超过 27 万,占州就业人数的 9.06%,在四类行业中,以健康医疗服务为最多,超过 22 万人。与健康产业相关的总就业人数近58 万,占印第安纳州的 19.14%。健康产业税收还占了印第安纳州税收的 20.18%。

2、核心企业促使产业供应链完善

印第安纳州健康产业的发展主要围绕两个核心企业——德布易矫形公司(DePuy Orthopaedics)和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公司,围绕它们的需求,供应链不断完善,供应商不断集聚,并成为美国重要的健康产业发展基地。在其健康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支持服务部门、供应商、技术支撑机构等在核心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发展,同时,医疗服务等也迅速发展起来。

德布易公司和礼来公司分别是著名的医疗器械生产公司和全球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医药公司。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为之服务的行业也持续扩大。研究表明,在德布易公司等医疗器械公司持续扩大、原料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印第安纳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如生产塑料和金属的企业,调整了其产品生产,转而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服务。就总体情况来看,印第安纳健康产业发展核心企业所需的原材料主要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如 Suros Surgical Systems(生产微创活检与组织切除设备的公司)生产的自动组织切除及收集设备的 80% 的材料来源于印第安纳州其他企业的产品。企业对技术的需求还进一步促进了一些相关机构的发展,如商业化的技术孵化组织、研究园区、行业协会及高等学校的技术转让部门等,这些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不断完善,进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的研究成果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的制度及政策也逐步完善,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在投资支持方面,公共基金组织及私人组织大力支持在医疗产业方面的技术创新,如印第安纳未来基金(Indiana Future Fund)就是由政府及印第安纳州的一些著名医药企业共同出资形成的,28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它拥有近亿美元的资金,用以支持印第安纳乃至美国全国生命科学的发展。总之,围绕医药制造和医疗器械制造的核心企业,印第安纳州内形成了健康产业发展完整的产业链和完善的产业制度,健康产业实现了集群式发展。

4.5.4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构想

1、神户市概要

神户群山连绵海水环绕,被誉为“美丽都市”之称的国际大都市。人口∶152万6,788人,其中外国人登记人数:4万4,791人、116个国家(截止2005年10月31日统计数据)。全年温度适宜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7.1℃,年降水量823.5mm。

每年来神户市旅游的观光游客约有2,800万人,是日本屈指可数的观光城市之一。这里有绿色浓郁的六甲山,可以享受海水浴场的须磨海岸、可供游艇巡游的海港、著名的温泉胜地“有马温泉”、以及最适合购物的旧居住地和港湾等等,在市内一带的区域内散布着多处充满魅力的观光景点。

2、拥有巨大商业市场的最佳地点

神户市是日本第二大经济圈,又是关西圈的核心城市,体现神户市经济规模的市内生产总值约为6兆2千亿日元(截止2001年),约汇集了7万6千多家事务所。仅关西圈的生产总值约为93兆日元,超过了加拿大一个国家的生产总值。随着2006年2月神户机场的开航在即,交通枢纽的愈加便利将随之带来更大的商机。

设立在市内的7万6千多家事务所主要以批发业·零售业、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居多,其中有外资事务所约130家。食品生产厂商的Nestle、日用消费品·日用。

化学厂家的P&G等全球性企业在这里设立了日本总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外资企业的投资建厂在日本全国也处于较高水准,所有这些形成了神户经济的最大特点。

虽然1995年1月发生的阪神·淡路大地震对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震后复兴的速度令人为之瞠目结舌,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好评。

3、汇聚了从传统的当地产业乃至最先进的新兴产业

在当地产业延绵不断发展扩大的神户的产业史上,又新增添了运用科学技术和IT的新兴产业,不断保持着神户的强大潜在力。其强大的优势在于汇集了从世界知名大企业乃至中小型制造业等广泛的产业。

以港口为轴心取得不断发展的神户的产业,不仅支撑着城市的发展,还为形成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做出巨大贡献。即使在今天,造船、机械、钢铁等重工业,以及西服、塑料鞋、珠宝、欧式家具、咖啡、西洋点心、日本酒等当地产业,也对城市注入新的活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第五章 养老、养生、健康产业的综合分析及总结

5.1、养老、养生、健康综合产业的可行性

1.养老养生是当今社会普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2.我国养老养生服务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缺口,养老机构、老年医院、老年住宅、老年服务体系,都面临着考验。

3.中国的养老养生产业起步较晚,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服务体系都还不够完善;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未富”的背景下迎来了人口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5.2、养老、养生、健康综合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养老养生产业结构极不合理,继续转型和改变。老龄人口面临的困难,福利机构数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养老资金严重不足。

5.3、关于养老、养生、健康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旅游+养老养生,这种模式的结合,是比较理想的。

(二)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的意义,老有所养是民生的重要内容。政府、社会都要积极支持并探索、创新多元化的养老模式,解决在创新养老模式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更好地满足老龄人口的需求努力奋斗。

(三)要突出工作重点,坚持社会化方向。发展养老服务要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家居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服务体系。这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工作、政府、社会、家庭都要参与,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四)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大力加强对养老产业的研究和规划,制定养老服务产业标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及时发布产业信息;建立老年用品研发机制,鼓励和支持多元化资本投资养老产业;优化公共财政投向,完善养老保障网络,提振部分消费者信心。

(五)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积极支持以公建民管、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

(六)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在公益用地和建设用地中优先安排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所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都要减免各项配套费。针对目前国家对民办非企养老机构税收优惠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建议明确税费减免的具体税种和比例,给与水电气等与居民用户同价的优惠。

(七)加大融资帮扶力度。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养老产品生产企业、民办养老机构及其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并提供优惠利率。对于规模较大、前景较好、市场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财政部门应给与必要的贴息贷款和信用担保。

(八)加快培育专业化服务队伍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标准,加快培育老年服务中介组织,大力支持老年人服务志愿队伍建设。再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门的养老护理专业,培养中高级研究和管理人才。

(九)加强对社会养老机构的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制定关于养老行业的法规和政策,出台行业服务标准,从而保证我国养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第六章

月子中心及医学美容

6.1、月子中心需求分析

6.1.1、我国月子中心的供需现状

目前,在中国产后恢复行业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中国每年约有1600万新生儿降生,按照专业人士预计,产后恢复的全国市场潜力超过600亿元。考虑到产后恢复在我国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当前甚至未来几年,接受这项服务的还只限于城市里的高消费人群。保守预计,按照高消费人群占城市产妇的10%计算,如果每个顾客平均消费1.2万元,全国城镇产妇对产后恢复的消费潜力仍可达50.4亿元。随着中国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这个市场在2015年之前还在不断高速成长。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很多现在的二线或三线城市都将逐渐步入发达城市的行列。

6.1.2、我国月子中心供需存在的问题

1、相类似的护理中心的跟进速度。

2、初期融资数额较高。

3、国家法律对相关医疗药品的限制

4、价格在一定程度影响部分服务对象

5、在创业初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管理风险。

6、建立初期的客源不稳定。

6.1.3、美国月子中心的盈利模式

1.价格低廉的民宿经营模式 2.公寓式月子中心 3.合住HOUSE月子中心 4.酒店经营模式

5.高端独栋别墅包栋模式 6.高端会所经营模式 7.月子寄宿家庭类

6.2、我国月子中心的市场分析

(一)中国大陆从事月子护理主要是妇幼保健医院和小型但不专业的家政中心

(二)新型月子护理中心通过科学护理和育儿方法,可为顾客提供专业的特色的服

务,市场潜力巨大

(三)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月子产业将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且上升趋势

(四)月子产业盈利模式 1.月子会所收取服务费

2.直销母婴护理产品:月子汤餐、纸尿布、奶粉等

3.育婴师培训费

4.对家庭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后收取的服务费用

6.3、国内月子中心模式研究

盈利模式:

月子会所收取服务费

直销母婴护理产品:月子汤餐、纸尿布、奶粉等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育婴师培训费

对家庭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后收取的服务费用

6.4、中国月子中心投资价值分析

6.4.1、月子中心行业投资前景

1.现阶段中国大约每年有1600万婴儿出生,按每对母子坐月子期间消费3000 元计算,中国每年将在坐月子和相关产业消费480亿元。2011年发布的中国

保健服务业发展经济发达地区选择到价格不菲的月子会所“坐月子”者已占

全部分娩孕妇的5%左右。

2.传统育儿观念和坐月子理论不能满足“80后”准父母的要求,现代父母对

孕妇、婴儿健康更注重心理调适、心灵沟通及科学育儿文化熏陶,需要多功

能、多样化的产品,高品质的服务和专业指导。

6.4.2、月子中心投资风险

1.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

2.政策法规风险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第七章

医学美容

7.1、医学美容发展趋势

(一)高端化

1.会员制预约

2.天然成分

3.品牌

4.细节

(二)连锁经营

(三)目标客户群体定位

7.2、中国医学美容产业的现状

(一)国内整形美容的现状

全国美容市均基本成型,整形业刚刚起步。再高利润高成长的市场背景下面

临者国外先进整形美容企业、技术的输入,国内市场失范,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严峻挑战。

(二)2011——2013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2011——2013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三)医疗美容行业相关政策

(四)2011——2013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五)中国整形美容的发展思路:

1.制定全国和各地区的行业发展规划,明确结构布局,合理分层设置网点。

2.培养专门人才,与国际接轨。

3.以生活美容和技术培训、开发综合美容技术、开发研制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优

质产品为重点。

4.采取保持价格优势、培养专业医师、配套保险服务、推广连锁模式、加强文

化、制度和队伍建设、应用网络和影视技术推广等手段。

5.配套保险服务迄今为止,仍未见我国有保险公司共公开为整形美容行业担保.因此,推动两业联手,是两业共同发展的双赢举措,各级政府和两业主要为此

积极努力。

6.开辟男性市场,当前,男性崇拜爱美的观念在发展,男性接受美容的愿望和

需求在上升。

7.寻找优质原材料整形美容行业要增强其信誉度,就必须寻找更好的整容材料,减少负面影响杜绝后遗症。

8.采用连锁经营模式。

7.3、医学美容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7.3.1、医疗美容行业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整形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利润和成长空间,导致企业膨胀过于迅速,企业的决策意识、管理水平、软硬件设施设备急需提高;另一方面,企业又不得不面对激烈的同质化市场竞争,急于先行抢占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地位;在一方面,企业还得面对专业技术市场不成熟甚至匮乏的问题以及民营企业难以吸引到高级技术人才的现实问题。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7.3.2、医疗美容品牌的竞争分析

构成品牌竞争合力的是经营实力、管理效率、销售以及服务能力、宣传的影响力,而不是像目前这样主要靠广告竞争。

7.3.3、中国医疗美容产品技术分析 1.职高与高校互补性加强

2.“知本”时代职业培训理念的创新 3.医疗美容学员消费更加理性 4.就业导向成首要关注点 5.认证培训势头依旧热力不减

6.医疗美容课程标准化成为重要趋势 7.行业将更注重提升就业推荐能力

7.4、2012-2013年中国整形美容市场存在的推广优弊端分析

7.4.1、弊端分析

1.整形美容消费偏高

2.整形美容机构知名度高,可信赖度不高

3.促销手段单一,市场开拓能力较弱

4.缺乏对消费者资源的深入调查 7.4.2、优势分析

1.突破传统模式,建立网络形象

2.互动人性化服务

3.时间短、成本低、定位准确

4.覆盖面广,资讯全面、透明化

7.5、广州整形技术引领整形美容产业

提到整形,一直以来圈外人都以为上海、北京的技术比广州娴熟。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上海的医疗机构对烫伤、烧伤类的畸形整形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是谈到整形美容,广州整形行业却是起步早,技术娴熟的代表。

1、广州整形业起步很早

从技术层面来讲,整形美容是整形外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整形外科而言,北京起步最早,早在上世纪50年代,北京为了治疗抗美援朝士兵的畸形伤疤,特地成立了北京整形外科医院。而南方医院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成立了整形外科,算是广东整形业最早的专科诊室。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东整形美容业也开始蓬勃发展,当时南方医院、陆军总院、中山医是广东最权威的整形美容机构。到了2000年,民营资本进入广东整形业,广东整形行业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

当前广州整形机构是全国最多的,这是广州整形行业的一大特色,而且,广州整形美容在全国来讲起步较早,这与广州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有关系。以广州、上海、北京三地比较而言,上海整形界在畸形整形领域比较权威,广州的整形美容无论是从技术还是设备,都是走在全国同行前面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整形美容也是一种技术活,只有消费的人多了,医生的技术和对设备的掌握才可以娴熟,而广州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有大批的消费者消费整形,因此广州在很大程度上,都引领了整形美容产业的潮流。

2、整形业技术广州领先

很多内地的整形机构都纷纷到广州来寻求合作。特别是广州整形行业在成功打造“人造美女”后,广州整形业无疑成了国内整形美容流行的“风向标”-广州的整形专家被内地整 34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形机构请去做手术,而内地很多机构也打出广东合作的招牌,招揽生意。可以代表广州整形界技术水平的依然是一些学术机构,每年全国整形会议,广州学术机构的代表排名都在全国的前三位,这说明了广州整形技术在国内整形业的“江湖地位”。

3、大多机构拥有最先进设备整形行业对设备的要求并不高,一般投入高的就是激光设备,最好的彩光设备也是500万-600万元;而手术室的投入超过200万元就已经非常好了。目前广东各整形机构在设备投入上,都非常到位。广州整形业在多年前设备就非常先进了,与发达国家相比,设备的差距只有1-2年。

7.6、医疗美容国内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7.6.1、医疗美容国内价格走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速度日趋增长,国内价格走势逐步上涨。

图表

国内价格走势******20102011201220***016价格7.6.2、影响因素分析

1、费用

整形费用较大,有整形愿望且又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只是一小部分人。

2、传统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对人们影响较大,消费者在进入整形场所消费时有很多顾虑,需面对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以至潜在顾客很多,一时还未能成为主顾。

3、风险

风险是当前阻碍整形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当前国内整形业的平均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还比较低,消费者不敢轻易冒险尝试。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整形美容业一方面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局面,一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7.7、中国医疗美容产品技术分析

1、职高与高校互补性加强

2、“知本”时代职业培训理念的创新

3、医疗美容学员消费更加理性

4、就业导向成首要关注点

5、认证培训势头依旧热力不减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6、医疗美容课程标准化成为重要趋势

7、行业将更注重提升就业推荐能力

7.8、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存在的问题

7.8.1、国内医疗美容产品市场遭遇瓶颈

1、消费者心理因素对整形美容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

(1)标准是客人琢磨出来的,就医者的心理标准往往成为评判治疗效果的首要标准。(2)术后的心理并发症。(3)术后的心理变化两极化。

2、整形手术费用过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

整形手术的费用较高,有整形愿望且又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这就造成了目前整形手术市场的受众面过窄。

3、传统观念对消费者有一定的影响

4、整形手术存在较大风险

整形风险对于任何一位来整形美容机构求美的消费者都是存在。无论整形的技术如何发展,这毕竟是手术,只要是手术,就一定存在风险。在现行的医疗水平下,任何手术或治疗都有可能发生并发症。

5、市场龙蛇混杂,良莠不齐

由于目前整容行业还缺乏严格、科学的管理,不少江湖医生滥竽充数;再加上整容手术本身的风险极大,容易致使部分患者整容不成反致残。虽然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得到了极大的规范,但还是有少数不规范的医疗机构还在使用已经淘汰或违法、违规材料,聘用技术水平低下的医生,通过诱人的违规广告、动人的低廉价格来吸引欺骗消费者。

7.8.2、医疗美容产品市场遭遇的规模问题

1、战略发展机会和获利机会之间的抉择;

2、现有硬件设备设施以及营业场所环境跟不上品牌发展的需要;

3、品牌知名度较高,但美誉度和忠诚度不高;

4、整形及美容产品多样化不够,手术质量不高;

5、人才匮乏,包括专业医师技术力量、专业营销管理人才、专业销售及培训人才等;

6、企业文化缺乏,对员工而言企业缺乏凝聚力和归属感;

7、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的作业及考核流程;

8、缺乏系统的培训规划及相关考核制度;

9、促销手段单一,市场开拓能力较弱;

10、缺乏科学的市场和管理意识、广告投入产出不合理、没有长远品牌发展规划;

11、缺乏对客户资源的深入调查、多次开发和形成良好的人际传播循环。

中国养老养生健康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第七章 月子中心及医学美容产业的综合分析及总结

7.1、月子中心及医学美容产业的可行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服务行业的需求日趋增长,在中国月子中心和医学美容行业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考虑到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当前甚至未来几年,接受这项服务的还只限于城市里的高消费人群。以城镇人口计算,目前全国城镇人口超过6亿,按平均人口出生率0.7%计算,每年城镇产妇420万人(以北京为例,据监测统计,2012年全市分娩量为18万多,2013年分娩量达到20万,预计2014年还会有所增加。),如果平均每个产妇用于产后恢复的消费是3000元,那么市场潜力就是126亿元。此外据统计,目前20-45岁女性消费者占整形美容消费者的80%,城镇消费者占总数的80%,因此,目前全国整形美容目标消费群总数估计为13970万人,占全国女性总数的22%。此数据随市场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成熟将逐年递增。

综上所述月子中心及医学美容产业的前景十分光明,可行性较高。

7.2、月子中心及医学美容产业的几点建议

1、投资在大中城市、消费能力强的地区,一线城市重点区域的白热化,二线城市将是下一个争夺的战场。

2、投资细分市场,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满足顾客个性需求。

3、做好定价工作,将价格合理化,让消费者可以接受。

4、配套保险服务,保障消费者合理化权益。

5、配置高科技安全设备及技术。

第二篇:关于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期,市合作与招商局国内招商二部对我市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旨在摸清现状,为养老产业招商引资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资料和工作建议。

一、我市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优势

(一)养老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我市老龄化趋势逐渐突出,高龄化、空巢化和失能失智老人的增多,使家庭和社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发展养老服务业,已成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近年来,为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有备而老”,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省关于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产业体系有关政策的要求,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在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框架,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养老产业正呈日益升温趋势。

(二)发展养老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因“蓝天、碧海、金沙滩”而享誉,地处东部季风区,素有“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之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润宜人,风景秀丽,生态良好,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度假胜地。2009年我市因出色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规划而获得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荣誉——联合国人居奖。我市发展面向全国各地的休闲养老养生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其“山海兼备”的优势自然资源,建设面向全国的高端养老养生休闲项目,打造具有特色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

(三)发展养老产业的市场优势。目前,中国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2015年末老年人数量将增至2.21亿,占比将达到 16%;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占比将达到约20%。作为全国老年人口第一大省,截至去年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00万。我市目前也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截至去年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53万,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8.27%,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60万,约占总人口的20%,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比例接近11%,而该部分老年人也基本进入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状态。同时,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中年,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城市家庭子女外出求学、工作、出国定居,农村家庭子女外出打工、到城镇定居等原因,城乡空巢老年家庭数量快速增加,亟需照看护理。因此,社会老龄化的现实为养老产业奠定了雄厚的市场基础。我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从2003年开始起步,经过10余年的持续发展,至2014年底,全市累计投入运营民办养老服务机构10家,总床位1670张;公办养老机构6家,其中已运营的2家,正在建设的4家,总床位2480张。目前,我市养老机构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老龄化的需要。应对人口老龄化、有效解决养老问题,必须立足我市实际,加快发展养老产业,尤其要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

(四)发展养老产业的政策导向优势。老龄化社会的深度发展,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聚,形成发展合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鼓励发展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等家庭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2013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发〔2013〕35号)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在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进一步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公开信息,行政许可和登记机关要核定其经营和活动范围,为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鼓励境外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机构,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对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用于养老服务。去年5月份,省政府又专门出台《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以下简称鲁政发〔2014〕11号),要求坚持政府引领,完善政策体系,激发社会活力,大力推动养老方式多样化,培育养老产业集群,支持养老服务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养老知名品牌,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的养老产业集群。我市先后出台了《日照市社会养老服务建设规划(2011-2015年)》、《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日政发〔2014〕17号)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并将目标任务按分解到各个区县、部门。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在沿海地带规划旅游养老养生中高档社区,规划建设特色休闲养生、医疗康复、文化教育养老基地,把旅游业与养老服务业充分结合,形成日照特色“山、海、温泉”养老养生产业带。并且要推动养老服务企业集聚发展,打造集老年产品研发、检测、生产、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展览展销等一体化的养老服务产业园区。

根据国发〔2013〕35号和鲁政发〔2014〕11号的发展目标要求,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将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敬老院等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乡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30%以上,基本形成政策健全、机制完善、标准规范、平等参与、竞争有序的养老服务业市场环境。

二、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

(一)推出土地供应政策,保障养老设施建设用地。国家、省和市的养老产业实施意见中都指出,要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计划,合理安排用地需求,可将闲置的公益性用地调整为养老服务用地。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按照国家对经营性用地依法办理有偿用地手续的规定,优先保障供应。鼓励以租赁方式供应养老用地,降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成本。

(二)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占用耕地的免征耕地占用税。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要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要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免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有线(数字)电视一次性建设费(入网费),减半缴纳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符合条件的各类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组织,按规定享受国家和省对中小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家庭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等其他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转业退役军人创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5年内,免收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落实补贴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养老服务评估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政策导向,要求各区县政府都要设立发展养老服务业专项资金,地方福利彩票公益金50%以上要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鼓励各级采取公私合营模式,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健康养老服务业领域,推动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的深度融合,促进建立多元有效的投融资体制,共同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按照日政发〔2014〕17号文件规定,对“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或投入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新增养老床位达到20张并且符合有关部门资质要求的,享受市级财政资金建设补助、运营补助;对建筑面积 300平方米(含)以上、750平方米以下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给予5万元一次性建设补助;对开业运营半年以上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等服务,建设配备规范、运营管理良好、服务达标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视规模给予3—5万元的一次性开办补助;对“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的内部设有护理院、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利用医院、镇卫生院等现有医疗资源兴办的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专门为智力、康复期精神病和重度残疾人(二级以上视力、听力、言语、肢体和多重残疾人)提供康复治疗、生活照料的托养服务机构,除按规定享受建设、运营补助政策外,再给予10—100万元开办补助;同时,为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素质,市财政也会对取得从业资格的护理人员分情况给予补助。鲁政发〔2014〕11号规定,自2014年起,省财政对新增养老床位不少于20张,并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每张床位给予4500元的一次性补助;对已运营且床位不少于20张的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按实际入住的自理、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数量,省财政分别给予每人每年360元,600元和720元的运营补助,连补三年。

(四)简化审批程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将营利性养老服务列入工商部门登记范围,纳入财政补助扶持范围。允许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提取一定比例的盈余收益,用于奖励投资者。除国家有明确规定外,涉老组织、机构审批及立项、环保、卫生、消防等手续办理一律下放到区县,养老机构固定资产项目立项一律实行备案制。推行并联审批,必要时可集中会签会审,提高审批效率。连锁经营的养老服务企业,允许由企业总部统一办理企业登记手续。

(五)拓宽投融资渠道,确保养老服务业项目顺利开展。通过完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培育和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发展。各金融机构须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抵押担保方式,强化同业合作,统筹各类金融资源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融资担保,应享受省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政策补贴。政府出资建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要优先为养老机构提供贷款担保服务。鼓励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探索以“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建设养老服务设施。鼓励养老服务企业上市融资,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农村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

三、我市发展养老产业项目的五个适宜地块

(一)太公山风景区:位于市区东北部,与青岛市为邻,东临国家4A级风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距海岸线3公里,南接日照大学科技园区,景区占地1万多亩,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度假旅游、康体益智、祈福求安为一体的综合性近海山岳生态旅游区。

(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是1995年9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融旅游度假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行政管理于一体的省级旅游度假区。东濒黄海,西邻日照大学科技园,北连青岛市黄岛区。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是避暑、度假、疗养、会议和发展“3S”旅游的理想胜地。今年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将养老服务业定为主导产业,目前正在商讨规划养老服务产业园区。

(三)河山景区:位于市区北郊,南依日照大学科技园和日照高科技工业园,北临青岛,交通便利。景区内树木苍翠葱郁,小溪四季长流,自然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怡人,河山岩壁上“日照”二字的摩崖石刻为世界之最,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该景区是避暑、度假、旅游投资的极佳选择。

(四)五莲山、九仙山旅游度假区: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濒临黄海,东毗青岛,北邻潍坊,南接日照市区,是市委、市政府依托北部山岳旅游资源,实施“山海”联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山、海、泉”等自然资源优势。整个区域规划面积17.91平方公里,规划以旅游大项目建设为中心,包括山地运动区、生态旅游区、休闲度假区、茶文化体验区、风情古镇等多种功能区。

(五)莒县沭河公园风景区:始建于2007年,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水利风景区,是结合沭河综合治理兴建的一处大型城市休闲公园、生态森林公园和植物园。该园区集生态旅游、文化观光、影视拍摄、休闲娱乐于一体,适合投资建设养生养老项目。

四、我市发展养老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从总体上看,我市养老产业发展正处于起步爬坡阶段,特别是养老产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尚有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

一是认识不到位,缺乏整体合力。相关部门对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性及如何发展养老产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没有把养老产业作为一个产业来谋划、推进。很多企业对养老产业的特点及内在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既想涉足养老产业但又心存顾虑,持观望态度。

二是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动力不足。政府对养老产业发展支持态度是明确的,但在产业发展所涉及的生产、流通、经营、消费等具体环节上,有些扶持政策过于笼统、可操作性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部门利益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落实难的问题。

三是开发层次低,供需矛盾突出。现有的养老服务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养老机构仅限于提供吃、住等基本服务,基本上以照顾和护理老人为主,服务品种尚不丰富,缺乏护理、医疗、康复、教育等综合化服务,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

四是发展养老产业投资主体单一。我市现有养老服务基本定位在福利性、公益性原则上,养老服务设施大部分靠政府财政支出负担,来自社会、民间团体投资的养老服务机构太少,投资主体单一;有些优惠政策过于强调福利性和公益性,影响社会力量兴办养老产业的积极性。

五是养老产业空间布局不明确。从招商引资角度看,我市在哪些适宜地块发展养老产业目前没有明确界定,来我市洽谈考察的投资者大多因此而不了了之。

针对我市发展养老产业存在的上述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建议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行业服务”作用,激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产业,逐步实现政府基本保障以外的、适合产业化经营的领域向社会办转变,实现产业化经营。

2、依托基础,发挥优势。建议准确把握我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发挥我市现有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和生态人居环境等优势,培育发展以老年人养生保健、异地休闲养老、医养配套、健康保险、金融服务、养老地产、文体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养老产业。

3、强化招商,项目带动。建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知名企业和国外先进理念,做大做强养老产业。以政府保障性养老项目为引导,以社会资本投资养老项目为主体,推进养老社区建设,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4、明确布局,示范带动。建议在市区近郊环境优美的合适地段,规划建设1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态养老养生基地,打造一种集养老养生、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于一体的新型休闲养老产业模式,吸引全市及全国各地中高收入的老年人到此休闲养老,并通过延伸链条,扩大规模,发挥生态养老养生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市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养老项目建设,形成养老产业集群。

5、因地制宜,集约发展。建议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兴办规模合理、设施齐全、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老机构。鼓励发掘现有设施潜力,有效利用其他设施资源及存量土地发展养老产业。

2016年关于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健康养老养生产业是一个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以维护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为目标,涉及医疗服务、保健休闲、营养食品、康体健身、养老养生、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连的生产和服务领域。该产业涵盖面广、辐射力强,兼具智力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环保节能型产业之长,具有拉动内需增长、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生活质量等重要功能。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其著作《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养生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郴州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生态资源,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发展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其势已成、其时已至。

一、郴州市健康养生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1.医疗服务业发展较快。基本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的医疗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医疗机构4820家,其中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33家,中医院10家,妇幼保健院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2家,乡镇卫生院243家,村卫生室3456家,其他医疗机构1415家,共有编制床位2.46万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56万人。全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本市患者基本上“就医不出市”,邻近的衡阳、永州等地不少患者亦慕名来郴就医。中医医院得到长足发展,市中医医院通过“三甲”中医院验收并授牌,宜章、桂阳等6所中医医院通过“二甲”中医院评审验收,市中医院骨伤科等9家中医医院临床科室被确定为中、省、市中医重点或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儿童孕产妇保健服务等已逐步开展。

2.养老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引导和推动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目前全市基本构建居家养老、集中供养等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底,全市建成乡镇敬老院204所,床位9949张;公办福利机构10所,床位1440张;民办养老机构4所(福城老年公寓、飞天山老年公寓、资兴湘煤集团老年公寓、颐心老年人护理照顾中心),床位400张;农村幸福院359所,床位1220张;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所,床位220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38个,床位552张,医院护理床位719张,共计14500张。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有序推进。

3.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业初具规模。全市目前有保健食品经营企业1444家,以保健食品批发企业、超市和药店为主,其经营产品涵盖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减肥等27类保健功能食品,全市还没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规模普遍较小、科技含量不高,全市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家,批发企业64家,兼营医疗器械的零售药店1177家。

4.中药材种植加工、绿色食品业异军突起。受健康生活理念和中药材原料价格上涨影响,全市中药材种植加工业发展较快,已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涌现了湖南(安仁)湘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郴州大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桂阳济草堂药材种业有限公司等成长性能良好、市场前景广阔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济草堂公司生产的“本草茶”、大成公司的杜仲保健茶颇受市场亲睐。另外,除已颇具盛名的东江鱼、临武鸭、冰糖橙、玲珑茶外,以资兴长寿宴、清江桔,桂东黄菌干,汝城富硒米(茶),莽山红茶、蕨根粑等为代表的有机绿色食品被市场热捧。

5.体育健身业持续升温。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加上市委、市政府创建“体育之城”的号召,全市掀起全民体育健身热潮,“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全市已有篮球协会、足球协会、太极拳协会等体育社团组织137个,全民健身指导站325个,健身活动点823个,社会体育指导员3000余人。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已占总人口的28%,市民健康素质普遍提高。体育消费日趋活跃,全市体育用品经营单位500多户,年销售额3.3亿元以上,各类体育经营场所300多家,固定资产8.6亿元,从业人员1000多人,涉及球类、游泳、高尔夫、攀岩等近50个项目。

6.健康养生旅游业势头强劲。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中国温泉之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温泉旅游产业,形成以汝城热水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以仙岭高铁温泉文化园为重点,以苏仙区许家洞镇、宜章县一六镇、安仁县龙海镇、永兴县悦来镇、资兴市汤溪镇、嘉禾县珠泉镇等六大温泉小镇为支撑的温泉产业整体格局。大力推动休闲农业旅游,全市共有农业庄园1140处,涌现了北湖区三合村、桂阳县神农峰庄园、临武县龙归坪生态农庄等较为有名的休闲农庄品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发展认识不足,未形成推动合力。由于健康养老养生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兴起和影响扩大是近几年之事,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其重要性和发展前景认识不足。部分党政领导还存在把健康养生理解为医疗服务的片面认识,部分部门不清楚本单位存在推动健康养老养生产业的职能职责。虽然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但全市至今未出台推进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发展的文件,未形成共同推进产业发展的部门协作机制。市县两级均未制定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发展规划,统计部门也未将健康养老养生产业纳入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2.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发展不平衡,规模普遍不大。目前全市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处于自发成长和起步阶段,产业规模普遍不大。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市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占GDP比重约为4.2%,高品位、优品质、上档次的企业不多,且健康养生服务业发展远优于健康养生制造业(比例约为1:9)。具体行业而言:(1)医疗服务业侧重于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对于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养老康复、营养干预、美容整形等泛医疗服务重视不够且无暇顾及。这些泛医疗服务机构大都衍生或依附在各类医院中,只是其中一个专科或一个领域,特色化、专业化不明显。全市只有1家专门健康体检机构。(2)养老服务业虽然体系比较健全,但供给严重不足,且尚未实现医养融合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人70.24万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10.26万人,空巢老人28.48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11万人。80岁以上老人、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是特别需要照料的群体,基本上应进行集中养老。但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床位仅14550张,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市城区公办养老机构只有一家市本级与北湖区共建的社会福利中心,苏仙区没有区级社会福利中心,全市是全省市州中唯一一个没有独立市本级社会福利中心的市州。(3)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业规模偏小。目前全市没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只有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保健食品经营企业规模也不大,大都依附于超市、药店、医院,且非法经营现象不少。医疗器械业大多为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仅9家,产能偏小、科技含量不高,整体发展水平有限。(4)中药材种植加工和绿色食品业营销不够。中药养生饮品、绿色食品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一定品质和知名度。但是普遍品牌策划包装意识不强、力度不大。除济草堂、东江鱼、临武鸭、冰糖橙、玲珑茶外,还没有更多更响亮的品牌,影响力仅局限在省内甚至市内,在全国层面影响不大,未形成辐射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5)体育健身业没有形成品牌效应。虽然全民体育健身掀起热潮,也开展多项国际国内赛事活动,但郴州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较强品牌效应和经济拉动效力的运动赛事品牌。比如东江湖具有举办自行车赛、龙舟赛、马拉松赛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目前也举办了环东江湖国际自行车赛、湖南省首届群众性龙舟赛预赛,但未成为基地、未形成品牌。若持续用力、强化策划,环东江湖系列赛事完全可以成为与环青海湖系列赛事相媲美的赛事品牌。(6)旅游业与健康养老养生融合发展不够。郴州虽拥有众多“山水洞泉石”旅游资源,但旅游与健康养生融合度不够,旅游览胜没能与养生养老、疗养保健、康复休闲等服务项目融合发展。在目前这个体验旅游大行其道之时,全市没有一个游客集散中心,没有一个旅游景点建立自驾游营地,飞天山、仰天湖、八面山等适合露营的景区也没有设立露营基地。众旅游景区没有依托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建立高端的疗养、养老、养生基地。

3.部分健康养老养生产业社会资本进入不足,市场化趋势不够,政府压力巨大。比较突出的是医疗服务业、养老服务业、体育场馆建设业。全市现有民营医院50家,编制床位2232张,仅占全市床位总数的10.2%,业务收入近1.2亿元,医疗服务量只占全市总额的3%左右。民营医院普遍起步晚、底子薄,规模小、信誉低,市场竞争力弱,社会办医积极性没有充分体现。全市现有民办养老机构4家,床位数400张,约占全市总床位数的2.8%,且目前这4个民办养老机构均只能勉力支撑。全市还没有一个社会资本建设的体育场馆。社会办医、社会办养老、社会建体育场馆发展如此步履维艰,关键还是其与公办医院、公办养老机构、公建体育设施未享受同等待遇,处于竞争不平等地位。由于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养老、体育场馆建设领域不足,使得政府财政压力巨大。

二、郴州市发展健康养老养生产业的机遇和优势

(一)郴州发展健康养老养生产业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健康养老养生产业是个“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理念逐步转变,人们对健康养老养生需求越来越大,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健康养老养生产业主要由六大产业集群构成:①以医疗服务、药品器械产销应用为主体的医疗产业;②以健康检测、咨询顾问、健康理疗、康复调理、美容化妆为主体的泛医疗产业;③以保健食品、功能性饮品、健康用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④以体育休闲、养生旅游、健康养老为主体的健康管理产业;⑤以消杀产品、环保防疫、健康家居、有机农业、生态美食为主体的新型健康环保产业;⑥“健康养生+”相关产业,如养老地产、养生地产、旅游地产等行业细分产业。上述产业在全市基本都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少数产业是空白。目前全市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占GDP比重约为4.2%,而在发达国家健康养老养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美国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超过10%。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的消费偏好和结构发生变化,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市场将迅速扩大。全市人均GDP早已超过3000美元,健康养老养生产业潜力十分巨大。二是产业扶持政策日渐清晰。国务院和省政府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出台了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从市场准入、科技创新、要素保障、人才支撑、税收政策等方面对健康服务业发展予以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健康和养老服务业的思路。今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健康和养老服务业列为2015年“十大经济增长点”。2015年市委第6次常委会议指出,要突出抓好健康养生养老等四大产业发展。相信不久全市具体支持政策也将会出台。三是产业发展契合转型需求。截至2015年全市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同期9.7:56.8:33.5调整为9.7:54.7:35.6,呈现“一产持平、二产萎缩、三产缓增”的格局,而二产中资源相关产业仍占很大比重。某种意义上说,全市长久以来致力破解的资源路径依赖仍是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在。总书记指出:“促进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第三产业、拉动消费、推动科技创新将成为下一步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兼具智力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环保节能型产业所长,具有产业链条长、低能耗低污染等多重优势,有利于将全市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对于全市兴产业促转型、提品质保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郴州发展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具有独特优势。一是生态秀美宜人。1.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山水洞泉石之精华,凝奇险秀美幽之神韵,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广东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山好水好空气好”是四方来客对郴州的评价。森林覆盖率达67.7%,5个县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风景名胜区110多处,市城区已建成118个公园、游园、绿地广场并免费向市民开放,真正做到了“开窗见绿色、出门进游园”。全市控制断面水质均达到功能区划要求,东江湖淡水蓄量81.2亿立方米,常年保持国家饮用水一级标准,是湖南省战略性水资源地。空气质量常年优良,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1.77%,排名全省第一,桂东、汝城等地更有“天然氧吧”的美誉。二是养生资源丰富。由于历史文化沉淀、自然资源禀赋、长期培育形成,郴州具有各式各样且初具规模的养生资源,主要有:以东江湖、莽山、八面山为代表的生态养生资源;以神农尝百草、橘井泉香、安仁药王节为代表的中医文化养生资源;以热水、悦来、龙女、一六温泉为代表的温泉养生资源;以苏仙、无量寿佛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养生资源;以长寿宴、玲珑茶、富硒米为代表的健康美食养生资源;以排球五连冠精神为代表的体育养生资源;以通天玉、七彩石、黄龙玉等为代表的玉石养生资源;以北湖三合村、桂阳神农蜂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养生资源,等等。三是区位交通便捷。郴州处于纵向“长株潭地区—珠三角地区”、横向“闽三角—海西经济区—大西南”两条经济带的交汇腹地。境内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及复线和106、107国道纵贯南北,厦蓉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加上即将兴建的郴州机场,郴州已成为区域交通枢纽。郴州进入了与广州、长沙的“同城时代”,是粤鄂赣桂自驾游的重要目的地。

三、郴州发展健康养老养生产业的建议

(一)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崛起”理念,持续发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聚核打造“生态福城·康养天堂”城市品牌。经过几年持续发力大规模投入,“生态郴州”这一招牌越来越响亮,“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优美环境成为郴州人最引以为傲的资源,这是郴州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最关键因素,也是发展健康养生产业的最大优势。平心而论,全市要在短期内在工业方面赶超长沙、岳阳、株洲、衡阳等底蕴深厚的工业城市难度很大,但生态优势我们得天独厚。因此必须按照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在郴调研时“始终坚持环保绿色发展理念,在保护绿水青山中加快发展”的指示精神,持续发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全市生态这篇文章做精做优做强,把郴州打造成一个生态精品城市。一要以生态优先作为产业发展标准。无论是发展一产、二产还是三产,都要以促进生态建设为要求,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底线。积极推进二产入园工作,将园区打造成产业洼地、企业洼地和财源洼地,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污染集中处理的目标。执行最严格的环保监管制度,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严格控制“两高”企业上马,尤其对桂东、汝城及东江湖等重点生态区域进行重点监管,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二要持续发力推进各项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农村建房,继续大力植树造林,落实“五禁”措施,打造“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村庄”。强力开展“绿城攻坚”活动和城市绿荫行动,推进老城区增绿补绿平衡工程,确保城市园林绿化持续增量提质,实行市城区最严格城市管理整治,加大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序化工作力度,将市城区这一“城市客厅”提质升级为“城市花园”。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三是聚核打造“生态福城·康养天堂”城市品牌。城市品牌于城市而言,是画龙的点睛之笔,是城市精髓所在。这些年郴州有很多城市品牌,但都未能叫响叫亮,究其原因,关键是未能聚核持续打造。建议把“生态福城·康养天堂”作为城市品牌,举全市之力,久久为功,通过中省主流媒体、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持续开展品牌策划、舆论宣传,使之成为郴州最响亮的名片,使“郴州即生态”意识深入人心,将郴州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此带动郴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抢抓机遇,尽快出台推动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建议市委、市政府把健康养老养生产业作为未来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出台推进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从市场准入、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人才保障、信息建设、用地保障、资金支持、税收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将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列入“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专节形式予以阐述。根据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特色化的要求,高起点编制《郴州市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按照“招商引资要精、专、实”的理念,梳理一批健康养老养生产业招商项目(包括健康养老、疗养康复、养老养生旅游地产、休闲旅游、绿色食品、休闲农业庄园等),赴珠三角、长三角开展健康养老养生专场招商,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开发全市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市县两级建立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发改、经信、财政、卫计、文化、旅游、民政、食药监管、商务、金融等部门协作推动产业发展的合力。市县两级统计部门将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发展纳入统计指标体系,开展数据统计和监测分析,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三)强化“健康养生+”思维,做好融合文章,努力推动健康养老养生相关产业科学跨越发展。

一是积极发展医疗服务业。在不断优化医疗服务能力和满足公共卫生需求的基础上,鼓励各级各类医院开展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康复调理、营养干预、美容整形等泛医疗业务,加快建设郴州康复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大力鼓励社会办医,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上规模、上档次的骨科医院、口腔医院、整形美容医院、妇女儿童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等专科医院和专业体检中心。优先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制定倾斜政策措施,将以“治未病、重预防”为核心理念的中医保健模式发扬光大。将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医保、农合报销范畴,拓展中药自制药品、中药饮品、中药膏方使用范围,经协定后在市内各家医院互相流通使用。鼓励市中医医院积极开展“治未病健康体检中心”业务。

二是推动养老服务业加速发展。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尽快建设市本级社会福利中心,督促苏仙区尽快建设区级社会福利中心,稳步有序增加集中养老床位。大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抓紧制定出台“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养老机构优惠政策,逐步提高财政对民办养老机构基本建设一次性补助标准,对已开展业务且社会认可的民办养老机构严格落实运行经费补贴政策。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推动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房、开展老年康复业务,鼓励部分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纳入卫生行政部门指导范畴,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

三是推动中医药、保健食品和医药器械业规范发展。鼓励中医药、保健食品、医药器械生产企业加快发展,扶持湖南(安仁)湘众药业有限公司、湖南(郴州)大成中药饮片公司等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在现有中药饮片基础上,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保健食品。鼓励桂阳济草堂药材种业有限公司加大产品研发、营销策划工作力度,将“济草堂”品牌经营成能与加多宝、王老吉媲美的功能性饮品。鼓励华润三九中药材原料种植基地、桂东铁皮石斛养生园等种植基地建设发展。以宜章阳普医疗为龙头,加大上下游产业招商,做大做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规范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发展,强化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依法打击违法经营行为。

四是强化营销策划,唱响郴州养生食品品牌。充分挖掘全市丰富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副产品资源,按照“先培育、后认定”的原则,鼓励企业创建“名、优、精、特”品牌。对获得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等称号的企业,在项目建设、产品研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企业上市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重点扶持。鼓励县市区开展“一县一品”建设。市本级适时开展“郴州市十大健康养生食品”等评选认定活动,除已颇具名气的东江鱼、狗脑贡茶、临武鸭、坛子肉、玲珑茶、冰糖橙外,重点将苏仙的金朵菊花,资兴的长寿宴,汝城、桂东的富硒系列产品,宜章莽山红茶、蕨根粑等品牌打响。尤其要将目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汝城、桂东富硒系列产品重磅推出,富硒农产品在富硒环境中生长,其硒元素含量比同类农产品高出几倍乃至几十倍,食用后能达到补硒作用(硒被称为“生命的奇效元素”,具有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癌变、抑制肿瘤等奇效)。积极引导企业、经销商借助展会、农博会和互联网等平台,构建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逐步扩大名气和影响力。

五是推动旅游和健康养老养生融合发展。旅游和健康养老养生融合发展,其实质就是变以往观赏式旅游为体验式旅游,在现有旅游资源中注入运动健身、养生怡情、休闲保健、疗养康体、娱乐美食等元素,延长旅游链条,提升旅游附加值。其一,以安仁、桂东为重点,以中药养生为主题,打造“中华药都”品牌,深挖药材养生文化,通过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集散基地、观赏园、药膳中心等,打造中药养生旅游目的地。其二,以汝城、宜章、北湖为重点,以温泉养生为主题,辅之中草药、茶叶、食疗等手段,打造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其三,以桂东为重点,以避暑养生为主题,打造避暑养生旅游目的地。其四,以资兴、桂阳为重点,以运动养生为主题,持续举办环东江湖自行车赛、马拉松赛、龙舟赛和桂阳油山越野车、山地车赛,将东江湖打造成堪与青海湖媲美的运动基地。其五,鼓励北湖区三合村等农业庄园提质提效,建设养生餐厅,打造一批五星级农业庄园。推动资兴狗脑贡茶、桂东玲珑茶、宜章莽山云雾茶、汝城富硒茶生产企业,由单纯的茶叶生产向茶叶种植加工、茶文化展示、采摘体验、茶叶膳食、茶疗康体等综合业务拓展,形成一批高品位、上档次的茶叶养生观光园。其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市本级游客集散中心。对飞天山、仰天湖、八面山、通天山等适合露营的景区,配套建设露营基地。对东江湖、莽山、热水温泉、飞天山等自驾游客较多的景区,配套建设自驾游营地和房车营地。

六是推动养老地产、养生地产、旅游地产发展。近两年由于商品房供求关系变化,商品房库存严重,房地产业步履维艰。但在此形势之下,苏仙岭景区旁的保利·苏仙林语、南岭植物园旁的青城美林、小埠古村的金科·钻石山等房地产项目销售情况依旧火爆,其原因在于这些项目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这些年人们生活理念逐渐转变,“逆城市化”趋势越来越盛行,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向往去环境优雅的郊区或类郊区生活居住。调查数据显示,近七成的居民购买第二套改善房的意愿是环境优雅的郊区或类郊区。房地产市场进入细分时代,养生、养老、旅游地产仍是前景乐观的房地产细分市场。建议:一方面在不影响景区建设发展的前提下,在景区周边或附近适当整理出部分建设用地,布局高端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养生地产和度假酒店,为长株潭、珠三角都市人群建设第二居所。重点把东江湖区域、桂东、汝城打造成康体疗养圣地、养老养生天堂。另一方面,将健康生态、养生休闲理念渗透到房地产开发中,“建房先造景”,以优雅环境、美丽景致赢得市场竞争。

(四)强化产业发展保障。一是强化资金支持。在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引导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集中支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公共卫生、养老、体育等公共产品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提供,逐步增加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类别和数量。鼓励社会资本进军健康养生产业,对社会办医、社会办养老、社会建体育场馆等行为实行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二是强化土地支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健康养生产业发展需要,扩大健康养老养生产业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健康服务机构用地。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规定在公共服务设施中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健康服务设施配套。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健康服务机构享受与公立健康服务机构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营利性健康服务机构用地,以市场配置方式获取。在不影响生产、教育的前提下,鼓励学校工矿、农林场所的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对外经营开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三是强化税费支持。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养老养生企业,依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民办健康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实行与公办健康服务机构同价政策。对非营利性健康服务机构建设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健康服务机构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四是强化人才支持。高薪引进健康养生产业的高端规划、策划、营销专家。积极开展健康养生产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重点培育护士、养老护理员、药剂师、营养师、育婴师、按摩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技能人才。对参加相关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补贴。建立健康养老养生产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第三篇: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6)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6)

一、2016年政策名录及趋势分析

2016年是全国及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各地“十三五”相关规划政策频发,同时,许多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文件也陆续出台。在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国及各地方省市养老产业相关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今年全国及大部分地方省市养老产业相关的宏观引导政策数量变少,政策内容重点也越来越向针对养老产业各方面的专项规范偏移。

(一)透析“十三五”规划:把握政策全局导向,甄别产业发展机会

2016年是全国及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各地“十三五”相关规划政策频发,同时,许多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文件也陆续出台。截至2016年10月底,已有北京市、福建省、海南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杭州市、厦门市、上海市、石家庄市、苏州市、长春市12个省市相继颁布了本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纵观全国及各地方省市已出台的养老产业相关“十三五”专项规划的内容,可以总结提炼未来养老产业政策倡导的重点方向如下所示。

1、企业、社工、志愿者等,养老服务队伍逐渐体系化

对于部分发达省份与城市的社会福利工作,已经不再强调老人、儿童、贫困人口的区分,而是将此打包为社会福利事业进行外包,外包对象除了企业,还有社工与志愿者。这使得养老产业中的社区照料板块逐渐成为体系化服务,这将成为我国社会服务,尤其是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

2、人才服务、医疗康复设备、机构建设等仍是产业发展关键点

在老年保障方面,政策给予的机会信号明显。例如,在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践中,可以看到政策将从提升服务能力(包括社区、居家与机构三者)、建立服务体系与康复场所等方面发力。由此可看出人才、机构建设与设备是其中难以绕过的环节,拥有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仍为行业缺口,能够提供专业的、拥有资质的人才培训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要点。

3、社区养老共享合作将再进一步,社区服务站与养老中心将整合 从各省市的十三五规划文件中也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养老的结合是下一步社区养老的重点工作。同时,医疗机构将开启为老服务内容,对于原有的医疗后勤企业,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建立为老服务系统与体系,延伸其服务能力与端口成为未来5年的重点工作。同时康复医疗是医养结合工作中发展的重点,会逐步由医院主导深入基层医疗与养老系统。

4、“标准”频现,政府产业管控与监督将更加严格,产业标准将陆续出台

各地十三五规划中,多次提到建立标准的医养结合机构。这表明,政府认为养老产业已经度过了野蛮发展阶段,管控将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2017年起,各种相关服务规范将开始逐步实施。标准的建立有待与实际的操作与运营相结合,能够参与相关养老标准制定的企业会站在产业的制高点上。

5、“上下”两条腿走路,线上信息化与线下硬件设施建设将提前完成布局 从产业规划的时间节点上看,各地的养老硬件与信息化部分会走在体系建设的前面,并借此掌控产业发展,因此这一部分将于2017年底前完成,多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将完成建设。在此期间,各类适老化改造企业面临巨大市场空间。

“十三五”结束之日,养老产业的体系建设将基本完成,各类机构的模式定型,管理运营期来临,养老企业将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与走向繁荣。

(二)精准化、专项化引导政策频发,各项专项发展规划有望陆续出台

从全国和各地方省市截至2016年10月底出具的相关政策数量及重点内容可以看出,“大健康、社区居家养老、长期护理险、老年教育、康复辅具”成为国家层面养老产业重点关注的领域,其中“大健康”与“社区居家”在也成了2016年全养老产业的关键词。以养老产业为核心,向大健康产业蔓延,丰富和延长健康养老产业的“全老龄生命周期”产业链,成为2016年整个大健康产业和养老产业的热议点。另外,相对于前几年的机构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成为今年政府主推的产业方向,以北京为代表,在各地方省市的相关产业政策中,“社区与居家”也成为重点引导的产业内容。同时,“长期护理险、康复辅具、老年教育”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势必会导致未来的一年相关产业细分市场的繁荣和规范。中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2014年推出全国及地方养老政策汇编,并坚持持续更新,如需了解,请点击文尾阅读原文,查阅和订购全国及地方省市养老政策汇编,全套资料共九本,约300万字。汇集了2012年以来,全国及地方政府重要的健康养老相关政策。

(三)2016全国重点政策解析

1、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

2016年10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到2020年,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形成若干知名品牌等。这是第一部专门针对康复辅具的多部委联发国家政策。同时,《意见》中指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民政部牵头的部级联席会议制度,以便统筹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足见国家对该行业的重视。为了解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意见》中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中国制造”等目标,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这对于相关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不啻为一个福音。通过政策支持,康复辅助器产业相关公司可以更快地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相关公司可以借助政策支持,尽快建立自己的专利技术,设置自己的“专利丛林”,以便于自己在该产业快速地发展壮大,成为知名品牌。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全文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细化为2030年的具体目标,即人均预期寿命较目前的76.34岁增长到7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5年的10%增长到30%;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下降30%;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16万亿元等。规划纲要将“推动健康科技创新”作为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可推断,科技创造与改革创新将成为健康养老产业驱动力,围绕居民健康生活所需的科技创新也将成为康养产业结构革新的原动力。另外,“健康中国2030”将围绕“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进行健康干预和渗透,要求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全民健康的逐步开展,也势必意味着养老产业目标群体的扩展,“全生命周期”和“全时空”概念的养老体系需要快速建立。3、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 2016年10月21日,《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正式发布,拟通过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有效增加供给总量,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本次整合改造的社会闲置资源主要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改制调整后的办公用房、培训中心以及废弃的厂房、医院,间接显示了国家“养老筑底”的角色定位和动作力度,“政府搭台企业扮角儿”的产业配合将在近几年全面展开。另外,继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新政起,下半年全国层面养老产业专项政策不断出台,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完成全国层面的养老产业“底层骨架”搭建,大平台上的企业角逐,即将开启“后半场”。

4、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

2016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强调老年教育的供给、体制创新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老年教育新格局。从规划内容来看,2020年前主要为政府主导的社会老年教育体系及制度建设的“筑底”期,企业可积极提前进入,待对社会全面开放时,第一时间抢占端口。另外,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方面,规划将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促进学校开办老年教育,以及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作为主要手段,积极鼓励养教结合新模式,由此可预见,老年教育产业的“政-企-校-协”融合模式,将逐渐展开。5、25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6年10月14日,全国老龄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5个部委联合发布我国首个《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此《意见》的发布,将会促进养成产业的发展。会对未来养老机构及社区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老人生活环境的改善也会带动养老服务人员工作环境的改善,相应缓解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还会为适老化设计及适老化改造等公司带来更大商机。另外,此《意见》的发布,也将加快我国社会的适老化进程,养老市场不再局限于一定的服务与机构中。对于先行一步的养老机构,凭借自身专业能力与社会影响力,有机会挖掘更大的全社会老年宜居建设的需求市场。

二、往年全国性政策回望及脉络总结

2013年被公认为养老产业市场化的元年,而养老相关政策从2012年以前便开始颁布。纵观2016年前若干年的全国性养老产业政策主题内容的演变脉络,其过程也间接反应了整个养老产业市场化发展的脉络路径。1、2012年前:市场化孕育期,养老更多是政府的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政策主题内容多为养老保险等基础性老年社会权益问题的保障,养老尚未形成市场化,更多的为政府性社会福利事业。2、2012年:市场化萌芽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更多政府部门参与,多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养老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开始进入萌芽期。3、2013年:市场化推进期,多部门多方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构建

政策数量渐多,从各个方面出台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指导意见,其中《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以及一系列相关补贴的出台,引发了市场对机构养老的重点关注和投资。4、2014年:市场化繁荣期,促进跨界产业间融合,打破外资进入障碍 2014年为全国养老相关政策的井喷年,从养老用地、养老信息系统构建、养老服务标准化、养老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养老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5、2015年:市场化理性期,医养结合、产业金融支持、智慧养老成重点

人才培训、养老服务管理标准化、医养结合、养老产业金融等成为全年政策扶持的重点。政府政策从鼓励和推动社会资本力量的全面参与,向引导和纠正社会资本的理性参与转移。

第四篇: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6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

人口篇

一、人口规模递增,2017年或将实现城乡养老“保底”体系全覆盖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2.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1%。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该比例将达到28%,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约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激增,健康养老市场蓝海依旧。

“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养老目标是“城市日间照料社区全覆盖,农村覆盖率超过50%,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到45张,城市日间照料社区全覆盖,农村覆盖率超过50%”,即到2020年我国养老床位数量应在800万张以上,目前国内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约26张,城市日间照料社区覆盖率70%,农村覆盖率为37%,整体床位缺口高于200万张。由此可见,健康养老产业不管是从市场覆盖率还是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量,都存在很大的缺口和不足,养老服务产业未来空间巨大。

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整个健康养老产业将期待实现“基础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基础保障床位数量”等政府“保底”养老服务体系的全覆盖。在政府“筑底”完成之后,整个健康养老产业将迎来市场化参与和竞争的黄金时代。

二、人口结构化问题凸显,围绕需求端的多维供给配置成必然

我国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老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进而导致针对不同类型养老群体的细分产业上机会与挑战并存,中国老年人口变动趋势将向“城镇多、女性多、失能多、学历高、消费水平高、空巢多、丁克老人、康复医疗”等方向发展,企业应根据老年人口相关特征及需求的人口变动趋势,进行健康养老产业的多维配置。

1、高龄化严重:在2010年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为1900万,目前我国高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500万,这一数据将持续增加到2020年的2900万、2030年的4300万及2050年的1.08亿。

2、未富先老:从老龄人口比重由7%到14%所花费的时间来看,中国和日本均只花了25年,而德国花了42年,美国则花了69年。从进入老龄化社会时的人均GDP来看,中国为2800美元,而按照不变价的GDP核算,日本的数据则为15100 美元。

3、空巢问题: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数据显示,目前空巢老人比例达到51.3%,未来该比例将达到70%,特别是针对“421结构家庭”。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则持续递增到2020年的1.18亿、2030年的1.8亿以及2050年的2.62亿。

4、健康问题:老年人的平均余寿为19年,其中10年以上都是带病状态。

5、失独问题:由于421家庭结构和计划生育,到2050年,没有子女、需要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将有7900万。

6、失能问题:据新华社报道,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2016年10月9日在京共同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我国失能老年人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的4200万、2030年的6168万以及2050年的9750万。

7、失智问题:目前我国有超过4000万失智老人,2020年将达到4700万,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年即2053年,失能老人口总量将超过1亿。

三、人口总抚养比递增,2030年前将是涉老企业的黄金15年

我国的老年人口规模将从目前的2.22亿增长到2050年的4亿多,并长期保持在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3上下。2030年或将是我国老人数量多过少儿数量的拐点,我国将有26个省出现人口零增长,2015年是健康养老产业大发展的元年,至2030年间的15年将是实体企业切入健康养老进行创业的黄金15年,应快速布局,抢占市场端口。

政策篇

一、2016年政策名录及趋势分析

2016年是全国及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各地“十三五”相关规划政策频发,同时,许多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文件也陆续出台。在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国及各地方省市养老产业相关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今年全国及大部分地方省市养老产业相关的宏观引导政策数量变少,政策内容重点也越来越向针对养老产业各方面的专项规范偏移。

(一)透析“十三五”规划:把握政策全局导向,甄别产业发展机会

2016年是全国及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各地“十三五”相关规划政策频发,同时,许多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文件也陆续出台。截至2016年10月底,已有北京市、福建省、海南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杭州市、厦门市、上海市、石家庄市、苏州市、长春市12个省市相继颁布了本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纵观全国及各地方省市已出台的养老产业相关“十三五”专项规划的内容,可以总结提炼未来养老产业政策倡导的重点方向如下所示。

1、企业、社工、志愿者等,养老服务队伍逐渐体系化

对于部分发达省份与城市的社会福利工作,已经不再强调老人、儿童、贫困人口的区分,而是将此打包为社会福利事业进行外包,外包对象除了企业,还有社工与志愿者。这使得养老产业中的社区照料板块逐渐成为体系化服务,这将成为我国社会服务,尤其是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

2、人才服务、医疗康复设备、机构建设等仍是产业发展关键点

在老年保障方面,政策给予的机会信号明显。例如,在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践中,可以看到政策将从提升服务能力(包括社区、居家与机构三者)、建立服务体系与康复场所等方面发力。由此可看出人才、机构建设与设备是其中难以绕过的环节,拥有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仍为行业缺口,能够提供专业的、拥有资质的人才培训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要点。

3、社区养老共享合作将再进一步,社区服务站与养老中心将整合 从各省市的十三五规划文件中也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养老的结合是下一步社区养老的重点工作。同时,医疗机构将开启为老服务内容,对于原有的医疗后勤企业,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建立为老服务系统与体系,延伸其服务能力与端口成为未来5年的重点工作。同时康复医疗是医养结合工作中发展的重点,会逐步由医院主导深入基层医疗与养老系统。

4、“标准”频现,政府产业管控与监督将更加严格,产业标准将陆续出台

各地十三五规划中,多次提到建立标准的医养结合机构。这表明,政府认为养老产业已经度过了野蛮发展阶段,管控将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2017年起,各种相关服务规范将开始逐步实施。标准的建立有待与实际的操作与运营相结合,能够参与相关养老标准制定的企业会站在产业的制高点上。

5、“上下”两条腿走路,线上信息化与线下硬件设施建设将提前完成布局

从产业规划的时间节点上看,各地的养老硬件与信息化部分会走在体系建设的前面,并借此掌控产业发展,因此这一部分将于2017年底前完成,多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将完成建设。在此期间,各类适老化改造企业面临巨大市场空间。

“十三五”结束之日,养老产业的体系建设将基本完成,各类机构的模式定型,管理运营期来临,养老企业将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与走向繁荣。

(二)精准化、专项化引导政策频发,各项专项发展规划有望陆续出台

从全国和各地方省市截至2016年10月底出具的相关政策数量及重点内容可以看出,“大健康、社区居家养老、长期护理险、老年教育、康复辅具”成为国家层面养老产业重点关注的领域,其中“大健康”与“社区居家”在也成了2016年全养老产业的关键词。以养老产业为核心,向大健康产业蔓延,丰富和延长健康养老产业的“全老龄生命周期”产业链,成为2016年整个大健康产业和养老产业的热议点。另外,相对于前几年的机构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成为今年政府主推的产业方向,以北京为代表,在各地方省市的相关产业政策中,“社区与居家”也成为重点引导的产业内容。同时,“长期护理险、康复辅具、老年教育”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势必会导致未来的一年相关产业细分市场的繁荣和规范。

(三)2016全国重点政策解析

1、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

2016年10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到2020年,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形成若干知名品牌等。这是第一部专门针对康复辅具的多部委联发国家政策。同时,《意见》中指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民政部牵头的部级联席会议制度,以便统筹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足见国家对该行业的重视。为了解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意见》中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中国制造”等目标,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这对于相关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不啻为一个福音。通过政策支持,康复辅助器产业相关公司可以更快地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相关公司可以借助政策支持,尽快建立自己的专利技术,设置自己的“专利丛林”,以便于自己在该产业快速地发展壮大,成为知名品牌。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全文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细化为2030年的具体目标,即人均预期寿命较目前的76.34岁增长到7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5年的10%增长到30%;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下降30%;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16万亿元等。规划纲要将“推动健康科技创新”作为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可推断,科技创造与改革创新将成为健康养老产业驱动力,围绕居民健康生活所需的科技创新也将成为康养产业结构革新的原动力。另外,“健康中国2030”将围绕“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进行健康干预和渗透,要求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全民健康的逐步开展,也势必意味着养老产业目标群体的扩展,“全生命周期”和“全时空”概念的养老体系需要快速建立。3、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

2016年10月21日,《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正式发布,拟通过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有效增加供给总量,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本次整合改造的社会闲置资源主要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改制调整后的办公用房、培训中心以及废弃的厂房、医院,间接显示了国家“养老筑底”的角色定位和动作力度,“政府搭台企业扮角儿”的产业配合将在近几年全面展开。另外,继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新政起,下半年全国层面养老产业专项政策不断出台,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完成全国层面的养老产业“底层骨架”搭建,大平台上的企业角逐,即将开启“后半场”。

4、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

2016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强调老年教育的供给、体制创新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老年教育新格局。从规划内容来看,2020年前主要为政府主导的社会老年教育体系及制度建设的“筑底”期,企业可积极提前进入,待对社会全面开放时,第一时间抢占端口。另外,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方面,规划将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促进学校开办老年教育,以及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作为主要手段,积极鼓励养教结合新模式,由此可预见,老年教育产业的“政-企-校-协”融合模式,将逐渐展开。5、25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6年10月14日,全国老龄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5个部委联合发布我国首个《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此《意见》的发布,将会促进养成产业的发展。会对未来养老机构及社区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老人生活环境的改善也会带动养老服务人员工作环境的改善,相应缓解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还会为适老化设计及适老化改造等公司带来更大商机。另外,此《意见》的发布,也将加快我国社会的适老化进程,养老市场不再局限于一定的服务与机构中。对于先行一步的养老机构,凭借自身专业能力与社会影响力,有机会挖掘更大的全社会老年宜居建设的需求市场。

二、往年全国性政策回望及脉络总结

2013年被公认为养老产业市场化的元年,而养老相关政策从2012年以前便开始颁布。纵观2016年前若干年的全国性养老产业政策主题内容的演变脉络,其过程也间接反应了整个养老产业市场化发展的脉络路径。

1、2012年前:市场化孕育期,养老更多是政府的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政策主题内容多为养老保险等基础性老年社会权益问题的保障,养老尚未形成市场化,更多的为政府性社会福利事业。

2、2012年:市场化萌芽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更多政府部门参与,多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养老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开始进入萌芽期。3、2013年:市场化推进期,多部门多方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构建

政策数量渐多,从各个方面出台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指导意见,其中《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以及一系列相关补贴的出台,引发了市场对机构养老的重点关注和投资。4、2014年:市场化繁荣期,促进跨界产业间融合,打破外资进入障碍

2014年为全国养老相关政策的井喷年,从养老用地、养老信息系统构建、养老服务标准化、养老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养老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5、2015年:市场化理性期,医养结合、产业金融支持、智慧养老成重点

人才培训、养老服务管理标准化、医养结合、养老产业金融等成为全年政策扶持的重点。政府政策从鼓励和推动社会资本力量的全面参与,向引导和纠正社会资本的理性参与转移 产业篇

经过2014年的大肆建设与2015年的逐步淘洗,到2016年,养老产业整体由躁动走向平静、由冲动走向理智,虽然新建项目依然不断增多,但产业主题由建设转为落地运营,并不断改革,在奔跑中调整姿态,产业发展经历了初创阶段,开始由规模化阶段向资本推动下的集聚阶段过渡。

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各地纷纷制定了养老产业相关十三五规划,并从政府层面开始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划落地实施,并逐步强化自身兜底的功能特征,加强多种形式、多种层面与社会资本间的合作。

一、社会保障:社保改革开始,兜底功能凸显

在基础社保方面,2016年,截至目前共有12省公布了养老金上调方案,首先从提高收入角度为老年人提供保障,同时,养老金入市步伐加快,10月底人社部宣布计划在年内组织第一批省份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合同,此次规模基本会为3-5个省份,加上在2015年8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出台前已签约的山东省与广东省,根据估算,首批资金至多有4000亿,投资对象以保障性为主,不超过30%的资金将会流向股市。在管理方面,也会由社保基金理事会牵头组织评审委员会,优选出第一批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正式启动投资运营工作。北京市开始实施老人分类保障措施,灵活调整养老保障服务。

针对我国养老保险费率偏高的问题,人社部表示将在今后适时调整降低养老保险等社保费率。按照国务院在2015年的安排,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可以阶段性降低至19%,按照上述要求,全国共有21个省市符合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的条件,其中上海可从21%降至20%。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甘肃和宁夏可以由20%降低到19%,各省目前已纷纷开始对这一部分养老保险进行调整。北京、天津、河北等26个省级单位出台了相关的高龄津贴等相关政策,加强对于特殊人群的补贴工作。

此外,另一广受关注的延退问题在2016年也有了新的进展。2016年,人社部表示,延迟退休的方案将在2017年正式出台,出台后会拥有5年的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有预测表示,延退将繁荣老年人就业等方面市场,同时延退可能会为老年人带来更加丰厚的退休金,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消费能力保障。

在养老服务业方面,公立养老体系加快其改革的步伐,部分开始凸显其兜底功能,或扩大覆盖范围。其中,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正式转变为只接受失独老人入住的养老机构,从此不再招收其他老人,首批符合要求的失独老人已经入住。同时,国家卫计委表示,要建立和完善帮扶联系人制度,提出“为每一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确定一名街道领导干部和一名居委会干部作为帮扶联系人。联系人要明确联系方式,畅通联系渠道,联系对象遇到困难时可随时获得帮助。联系人要根据联系对象的需求,通过登门走访、电话联络、网络沟通等多种方式,经常联系慰问联系对象,协调相关部门解决联系对象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联系对象发生意外、重病、受灾、亡故等重大情况时,联系人要及时上门,帮助排忧解难;逢重要传统节日,要以联系对象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慰问和关怀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要为特殊家庭建立基本信息档案,以掌握其生存状况及需求”。黑龙江、福建、陕西等省份出台对失独家庭进行帮扶的具体政策,辽宁省则将通过建立计生特殊家庭档案等方式。

在社保层面,2016年最被关注的政策是关于长期护理险的试点工作,在6月人社部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公布试点省份城市名单后,山东青岛首先开始试点工作。而北京市海淀区则已开始正式签约。目前,北京的长期护理险还主要针对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在“十三五”期间,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与推广,受惠的养老企业也会从居家辐射到社区与机构养老。

二、政府参与:规范不断出台,多种方式加强社会资本合作

2016年,江苏省特别提出关于农村养老改革等方面政策,要求在“年底前确保五成以上农村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公立养老机构的兜底功能,将公立养老机构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农村地区。

从2015年开始,政策出台不断向社区居家养老倾斜,这一趋势在2016年更加明显。在北京与苏州出台《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后,陕西省、河北省、合肥市、乌鲁木齐市纷纷出台相应条例,并经过多次修改审议。此外,在2016年,社区居家养老开始引入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北京、江苏、山西等省份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支持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其中北京、太原、大连等城市更是将原有由社区或政府部门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公开向社会招募运营方,引入成熟社会力量进行运营服务工作。

此外,由北京率先出台的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养老设施并移交政策,这将进一步加强民政部门对于城市养老配套建设的控制能力,并通过选拔有运营能力与资质的企业进行运营的方式保证后续服务质量。

以北京为首的城市在2016年对于社区居家养老进行了大量改革工作,其中发布北京养老服务标识,并将在全市养老企业统一推广使用,加强全市养老设施的品牌建设,在9月成立养老驿站管理集团,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的连锁化运营,在城六区开展试点中医药社区养老服务,在八城区不同模式分别试点养老助餐服务等,而上海则加快布局“15分钟社区生活圈”,同时发布“养老地图”方便老人使用身边的养老服务。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改革将由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普及到更多地区,各地将借鉴北京、上海改革经验,根据自身城市特点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制定相应改革措施。

在养老机构建设方面,2016年,公建民营与医养结合成为其中热点。在9月决定开展第二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后,公建民营成为本次改革的重点内容,各地陆续开始对原有公办养老进行改革尝试。在2016年,浙江省与湖北省分别发布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措施。

在医养结合方面,自国务院在2015年底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后,先后2批共90个城市(区)成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共有18个省(市、区)发布相关政策。目前,各地区医养结合工作发展极不均衡,北京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覆盖率已经达到98.8%,上海也将在2017年实现全覆盖,而部分省市在2016年才逐步开展此项工作。“十三五”期间,这一工作的推进速度将会飞速加快。

在与社会资本合作方面,2015与2016年出台的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政策逐步落实,优惠补贴政策、国开行贷款、PPP项目、专项债、省级养老产业基金目前成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从资本方面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手段。截至2016年9月底,全国共有养老PPP项目264个,其中1亿以下的项目66项,10亿以上项目43项。大多数养老项目尚处于识别或准备阶段,按照PPP项目建设周期预测,从2018年开始,将有一批养老PPP项目集中进入落地运营阶段,养老服务机构,特别是中大型养老机构供给迅速提升。

三、国企发力:大举进入,改变竞争格局

2016年,大量国有企业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养老产业,其中特别是以北京市为代表的地区,超过10家国有企业以不同方式进入养老产业各个领域,促进产业内改革与企业转型。大型国企进入带来大量资源与资金,同时能够更好应对养老产业投资额度大、周期长的问题,快速在产业内进行布局并扩张。

国企进入养老产业目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

收购与并购:2015年底,北控集团收购福建金太阳,光大控股收购北京汇晨,中金瑞华收购夕悦。此类以金融资本类企业为主,通过大量资本注入进入养老企业,同时辅助原有民营养老企业实现连锁化经营、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与快速扩张。

成立专业公司或提供专业服务:诚和敬是北京市国资委下属专业投资与运营养老产业的企业,首钢集团则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开展中央厨房服务为起点进入养老产业,中信国安下属的国安养老则在北京等地运营多家社区微机构及养老服务中心,金隅集团则在开发的物业中开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二商集团则一方面开发老年食品等,另一方面进行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此类企业基本以运营与服务切入养老产业,特别是社区居家养老板块,目前以积累自身专业能力为主,可预见未来将会依靠自身扎实的运营服务能力与国企强大的资源资本背景进行产业布局。

与成熟养老品牌、企业合作:北控集团与万科合作怡园光熙长者公寓,首开集团与寸草春晖合作首开寸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海尔则与亲和源合作开发智慧养老项目。这类企业通过合作方式引入成熟的品牌、运营管理及服务能力,以合作开发新项目为主要业务,切入养老产业。

其他:同仁堂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北辰集团则举办“第四届中国湖南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这些企业从自身原有优势业务出发,拓展养老相关服务内容,提供相关专业服务,切入养老产业。

此外,对于养老PPP项目,特别是资金规模较大,需要承接地方养老服务职责的部分,依然以国有企业为主要投资者与建设者,成为部分国有企业进入养老产业的方式之一。

四、先行企业:持续运营与拓展,不断尝试改革

对于已经在养老产业耕耘多年的企业来说,2016年是持续保持并加以调整改革的一年。特别是养老地产与大型机构类企业,以及在养老产业开始多点布局的险资企业。

万科在全国各地运营多个养老品牌线,如幸福家、智汇坊、嘉园、怡园、橡树汇、榕悦、蕙心康复等,其中涵盖大型机构、长者照料、康复、社区嵌入、社区服务中心等多种业态。2016年,万科除继续开设更多养老机构外,和北控集团合作怡园光熙长者公寓,开启轻资产运营的模式,养老业务将正式逐步走向盈利时代。

除万科外,乐成、绿城、保利、远洋在2016年均有新项目投入运营,并与原有项目在运营模式等方面形成明显差异。

险资方面,泰康之家目前已确定9个城市的养老社区项目,2016年,随着申园投入运营,楚园、蜀园的落地,成为国内险资养老布局的领跑者。同时为了解决人才这一养老产业发展的掣肘,泰康与北京、上海等地20余所开设护理等专业的高校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开启校企合作模式,多层次培养养老人才。而太平养老则与湖南女子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保险公司以合作的形式从培训端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人才短板问题。新华保险在北京开始运营自己的第一个养老项目,成为又一家开展机构养老服务的险资企业。

此外,联想集团在9月低价出售自身养老业务板块安信颐和,联想集团2011年成立子公司进入养老产业,是中国养老产业元老级参与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全面推出养老产业的大型企业。

五、后进企业:立足自身优势,以创新的姿态进入养老产业

与以地产公司、保险公司为主的元老级参与者不同,2016年,养老产业的新进入者行业背景更加多元化,更多企业以自身原有业务为基础,延伸发育养老板块。

大型企业方面,除大举进入养老产业的部分国企外,华为与国寿签订“智慧养老联合创新实验室”合作协议,将在智慧养老创新方面进行合作,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分别有部分城市分公司参与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提供相应服务与支持。Airbnb则与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并成立的华寿之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促进中心签订谅解备忘录,成为少数进入中国养老产业的国外独角兽企业之一。

新三板企业中,部分以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始转型进入养老产业,青鸟软通,光宝联合,山源科技,思锐股份为其中代表性企业,而以家政服务为主营业务的木兰花也开始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六、并购整合:资本并购与跨界打劫成为主旋律

2016年养老产业最为关键的事件,便是以宜华健康、北控、光大控股、中金瑞华、首开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国有资本及实力民营集团对养老产业的跨界打劫,其基本手段已不再是自我发育与孵化养老产业的实体项目,在抢占养老产业市场端口的角逐中,以上资本雄厚的企业选择了“并购重组”的捷径,直接摘取前几年养老产业的“胜利果实”,取得在产业内的话语权。未来几年,养老产业的并购重组将会更加频繁,已然成为资本跨界打劫进入养老产业的首选路径。

养老产业自2013年正式进入市场化竞争以来,各类企业纷纷涉足,从2014年地产、保险、医疗服务、康复辅具等企业的蜂拥而入,到2015年地产、保险、医疗、康护、器械、互联网、大健康等产业链相关企业的群雄乱舞,再到2016年国有大型企业和民营实力集团的资本介入与跨界打劫,逐年演变的市场竞争主角,彰显养老产业参与企业主体多元性的同时,也逐步显现着养老产业未来竞争格局。

经过2013年到2016年近4年的发展演变,最早进入养老产业的企业中,地产与保险企业历经产业淘洗,目前仍然坚挺在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并逐步显现出先行者的优势。同时,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等新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不断创新出新的养老产品形态,也在逐渐延展养老产业的产业边界。另外,国有企业和民营实力集团的兼并重组和跨界打劫,成为2016年整个养老产业的最大亮点。

一、地产企业的模式创新

沿着社会发展阶段看产业变迁规律,以养老、医疗为热点的大健康相关产业,成为“老龄社会”产业演变的必然趋势。面对下行市场,地产企业纷纷以各种方式寻求转型,按转型力度与方式可分为“基于地产业务进行服务延伸”、“保持地产业务谋求业态多元化”和“剥离地产业务实现全面转型”三种类型,其中以“保持房地产业务谋求业态多元化”为最多数,且在转型的上市地产公司中,养老也成为潮流选择。地产企业一直是养老产业的重要参与主体,也是养老产业的先行者,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万科、保利、远洋、绿城、绿地等企业,其中也不乏宜华地产(现在的宜华健康)等上市公司。

截至2015年底,布局进入养老地产的房地产企业已有80余家,其中百强企业中进入养老行业的有23家。经过若干年的市场竞争和产业淘洗,一大批的养老地产企业在产业发展进程中被淘汰,而至今仍然坚挺的地产企业,则分别在养老产业中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模式路径。

二、保险企业的稳扎稳打

今年的养老产业,相对于地产企业的火热进入与高举高打,与地产企业同步布局养老产业的保险企业却冷静很多。纵观国寿、人寿、平安、泰康、合众、太平等一大批早年积极布局养老产业的险企,虽然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按照各自的节奏和模式布局养老产业,但动作明显谨慎很多,不少已然停下脚步处于观望状态。相对而言,2016年涉足养老产业的险企中,泰康的成绩是业界公认的,也是最值得研究和效仿的创新模式。另外,相对于泰康之家式的典型模式,不少险企已然将参与养老产业实践的重点从养老服务运营向基于自身保险专业能力的养老相关保险产品设计上,未来几年,养老相关商业保险产品的推出,也必然对整个养老产业产生深刻影响。

三、国有企业的全面参战

养老产业本质上属于社会福利事业的一种,政府在整个养老产业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与其说养老产业是朝阳市场,不如说是一项政府主导事业。自2013年养老产业元年以来,政府在整个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处于“托底”的角色,各种政策的出台,搅动了市场的热情与活力,各类型企业纷纷参与,跑马圈地。经历了2014年的“市场进入期”、2015年的“市场混战期”,在养老产业一片红火的同时,代表政府意志的国有企业却仿佛总在“冷眼旁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言表示,国有企业涉足养老产业让人放心。随着养老产业逐渐由混沌走向理性,由乱战走向群雄割据,加之国企改革与转型的压力剧增,相对于以往的“屏息观望”,2016年各类国有企业开始纷纷大举布局,依托政策着重支持,基于自身原有业务、资金和人才团队优势,多角度、全方位参与养老产业的市场化竞争。

从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上来说,各类国有企业的参与,无疑给整个养老产业注入了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本资源,激活了产业发展的活力,通过国企实力和资本的撬动力量,以及“政策+国企+落地机构”的系统化“筑底”作用,使得我国整个养老产业更加的体系化,产业竞争逐渐走向理性与有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有资本的全面参战,也同样带来了民营企业生存空间的骤减。养老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大资本”企业主导竞争规则的产业,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本来就小,而国企及大资本企业集团的陆续进入,无疑将会使得一大批中小从业企业被迫转型,甚至退出产业角逐。

四、实力集团的兼并重组

2016年以来,南京新百收购安康通、宜华健康收购亲和源、光大控股收购北京汇晨、中金瑞金收购夕悦养老、首开与寸草春晖合作、鹏瑞利收购人寿堂,养老产业的并购重组持续升温,其中养老地产等实体项目成为并购对象“排头兵”。对资本方来讲,并购养老地产项目有助于其内部的产业重组与业务调整,以资本撬动自身养老业务快速成规模并占领市场。对养老地产等实体项目来讲,微盈利及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行业特征,使得被资本并购成为充实资金实力、进而完善服务质量、延展服务链条的最佳途径,并有望“借壳上位”,撬动自身资本运作能力。

与国企大举进入养老产业竞争类似,大企业及实力集团的并购重组,同样会给整个养老产业带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并购重组梳理了产业竞争格局,推动着产业自身的重新“洗牌”,有利于产业整体的良性进步。但另一方面,大资本方的强势进入和跨界打劫,使得养老产业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减,也同时打压了中小企业的模式创新和技术革新动力。因此,不管是国企还是民营实力集团,国家都应从产业顶端对其进入时序、速度以及方式进行统一调控,合理维持养老市场的良性竞争。

五、技术企业的边界突破

除了地产、保险等养老产业的先行者,以及国企、民营实力集团等后来的跨界打劫者,2016年以来,养老产业不乏智慧养老、信息系统、养老器械等类型的企业进入,并获得了市场和资本的广泛关注。此类养老产业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嫁接“互联网、O2O、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不断进行产品革新,间接推动着养老产业边界的外延,不断凸显着技术革新对产业的重要意义。综上所述,从最早以地产、保险为主的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多点性、标准化、连锁化布局,到后来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边界的拓展,再到目前大型国企及民营实力集团的大举进入,不难看出,未来10-20年养老产业的主体参与者将逐渐演化为两类,一是拥有大资本、大市场的民营实力集团和国有大型企业,一类则是康复护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将技术精炼和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为老服务企业,前者负责并购重组与资源整合,后者负责养老服务的一线垄断,两者一上一下,奠定整个产业参与者的竞争格局。而中间的中小微企业,将在以上竞争格局中经历多轮的产业“淘洗”,要么被并购抱上“资本”的大腿,从此大树底下好乘凉;要么便要“术业有专攻”,凭借高竞争壁垒的专业技术能力在产业竞争中立足。而整个养老产业的市场格局,将在此两极分化中,进一步升级与定型。资本篇

经过2015年资本盲目进入养老产业,2016年资本逐渐回归理性,没有成熟商业模式的小型机构逐渐淡出投资者的视野,而优质的养老标的被资本争相追投。在资本寒冬下,由于人口结构改变而换发生机的成熟养老企业或将是资本追逐的下一轮热潮。盘点2016年资本市场动态,可总结如下。

一、政府发力,通过PPP鼓励社会资本助力区域养老产业发展

PPP模式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私营合作制的缩写,它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PPP模式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第一,PPP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项目PPP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第二,PPP融资模式可以使更多的民营资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第三,PPP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民营资本有利可图;第四,PPP模式可在减轻政府初期建设投资负担和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质量。

养老产业与PPP项目对接,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首先,国家出台政策鼓励PPP模式对接养老服务产业。比如,放宽市场准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健康养老服务工程;新增健康与养老服务项目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在公共资源丰富的地区,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多种途径采取PPP的模式,参与医疗、养老、体育健身设施和公立机构改革等。除政府政策支持外,PPP模式与养老服务产业还具有许多共通点。例如:养老产业属于公共服务领域,而PPP模式适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因而两者在适用领域方面具有一致性。第二,养老产业和PPP模式具有相同的投入产出特征,即两者都具有投资金额较大,收益缓慢的特征,因此PPP模式和养老服务产业具有相同的对接基础。除此之外,PPP模式和养老服务产业都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特点。

截至2016年9月30日,国家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公布出来的养老PPP项目共计264个,我国东部地区以山东省、江苏省、北京市三省项目数量名列前三,分别为50个、13个和10个;中部地区以贵州省为首,有养老PPP项目41个,河南省位列第二,共有22个,内蒙古自治区和江西省同列第三,都有13个养老PPP项目;西部地区四川省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以19个养老PPP项目并列第一,云南省13个位列第二,甘肃省6个养老PPP项目位居第三。综合全国来看,山东省、贵州省和河南省的养老PPP项目数量之和为113个,占据了全国养老PPP项目总数额的42.8%。

根据国家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目前公布出的172个养老PPP项目,多数养老PPP项目仍然处于识别阶段。在172个项目中,有109个项目处于识别阶段,33个项目处于准备阶段,11个处于采购阶段的项目,19个项目处于执行阶段,没有项目进入移交阶段。养老PPP项目投资金额相差较大,其中,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九顶山养老服务和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投资金额最多,高达1,307,830万元;云南省爱晚工程国际养老基地项目以680,000万元的投资金额位居第二;位居第三的是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山东天湖养生养老旅游项目,投资金额为375,645万元。在172个养老PPP项目中,北京市大峪街道黑山养老照料中心项目投资金额最少,为600万元。

目前我国的养老PPP项目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养老PPP项目投资领域集中在养老服务业和医养结合的领域,其他领域涉及较少。而目前,养老服务业呈现出综合性发展趋势,除去传统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专项用品开发以外,还包括老年食品、用品、保健、保险、旅游、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因此,政府应该集合社会多方资本,鼓励建立大型的养老服务机构,把资源和专业人员统一起来,形成养老服务综合产业园。第二,现有的养老PPP项目以BOO和BOT为主要的项目运营方式,养老服务领域的公司合作项目应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收益模式,使得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都能够尽力达到最大化。除此之外,养老PPP项目由于初期投资金额大,收益时间长,应从多方面下手,注重项目的风险管理。

二、国内优质养老标的被资本争抢

继今年年初安康通被南京新百收购后,掀起了一阵养老产业资本投资热潮,深耕一线城市多年、运营较为成熟的养老机构纷纷被并购,这些养老机构被注入充沛的现金流后,开始加快连锁化布局,服务覆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

(一)宜华健康收购亲和源

2016年1月18日,宜华健康发布公告,以4.08亿现金收购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的58.33%的股份,成为亲和源的控股股东,这是宜华健康全面放弃地产业务,进军养老行业的一个重大举措,主要利用亲和源在健康养老产业内多年积累的良好运营模式与经验以及品牌价值,为下一步在健康养老产业内布局打下基础。虽然在收购发生后,宜华健康股价直线下跌,股票市场短期不看好本次收购的表现,但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宜华健康在出卖地产业务后,始终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使得市场恢复了对企业的信心。截至2016年11月5日,宜华健康的股票价格已经和年初时的股价持平。

宜华健康股价的回升,充分表明产业外企业进军健康养老的模式已经从收购运营不良机构进行整合与提升变为收购拥有良好品牌与运营能力的机构,借助其多年发展积累,谋求进一步扩张。收购的目的不在于短期内的盈利,而是占据关键市场份额,谋求长期发展空间。

对于亲和源来说,投资近6个亿,经历十年的经营后,在入住率已达到95%的情况下,市值仍然只有7个亿。这一情况无疑折射出了目前健康养老产业大型机构现金流不畅,市场估值过低的困局。在本次收购案之前,亲和源一直在寻求新三板上市未果,此次收购案无疑为亲和源解决了较长一段时间内的资金问题,保证其良性运转。

(二)光大控股收购北京汇晨

北京汇晨养老机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一直致力于建设以养老机构为体系支柱、以老年医疗为区域核心、以小区服务为实施基础的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四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产业集团管理式公司。截至2016年10月,汇晨在北京布局了六家老年公寓,一家日间照料中心,并且在威海市建立了面向于旅居养老的汇晨荣成老年公寓。作为一家民非机构,汇晨以运营社区中型养老机构为核心,通过租赁的方式进行连锁化经营,走的是以运营为核心的轻资产运作道路。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于1997年在香港成立,是中国光大集团的金融子公司,公司秉承大资产管理理念,专注发展跨界资产管理及投资,投资涉及多个行业,在2015年开始考虑布局养老产业,在考察多个养老机构后,最终选定北京汇晨养老机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投资标的。

2016年5月13日,光大控股宣布收购汇晨养老67.27%的股权,投资界预计本次交易估值大约4个亿左右,通过此次收购,光大控股将充实大健康版块,并且以汇晨养老作为实体与公司的融资租赁和保险业务进行协同,发挥“金融+实业”的优势。从此次并购金额和控股比例来看,光大并购汇晨并不是一次短期的财务投资行为,而是一次对未来大健康产业的布局。

对于汇晨养老来说,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后,通过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已经度过生存危险期,达到年盈利10%的规模,但由于养老运营仍是微利,汇晨的连锁扩张速度较慢。通过此次光大资本的注入,汇晨资金实力大增。在提升自身养老运营和服务水平的同时,未来3-5年将加快连锁化进行,先覆盖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此为基础,快速向二线城市进军。以自身养老机构运营能力为核心,以“养老机构+旅居养老”方式,覆盖本地和候鸟旅居人群,打造连锁化养老集团。

三、资本青睐标的三大核心特征

在今年VR、AR、TMT等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之时,养老产业以其数量庞大的消费人群,及其广阔的产业前景吸引着众多资本的眼球。要说2015年资本方还在观望是否进入养老产业,随着2016年宜华健康对亲和源的收购,拉开了资本收购优质养老标的热潮。2016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运营成熟的养老机构纷纷被并购,优质的养老标的成为资方眼中的“唐僧肉”。和君集团健康养老事业部总结了被并购方的三大核心特点:

(一)轻资产运作模式

从今年六个主要资本并购案可以看出,自行购置地产开办养老机构的重资产运作的养老标的已不在吸引资本的目光,反而靠租赁地产提供机构养老服务或直接提供居家上门养老服务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受到资本的青睐。养老产业是个资金回报周期较长的产业,并且产业的盈利点在于服务的满意度而非硬件的投入,因此,以轻资产运作并着力于养老服务的机构才能在养老行业普遍难以盈利的情况下,获得利润,谋得长期生存的能力。

(二)成熟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资本对于产业的发展是助力。资本具有逐利性和对资产的长期回报率的要求,意味着只有拥有成熟商业模式才能受到资本的青睐。对于养老产业来说,由于其福利性的特质,养老机构大都依靠政府补贴度过发展的萌芽时期,一旦抓住养老产业的刚需,摸索出成熟的商业模式,定会收到资本的关注。不管是汇晨以做运营管理为主的社区中型养老模式,还是夕悦的居家上门服务模式,又或是寸草春晖专注于失能失智老人照护的模式,都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建立起的成熟商业运作模式,并得这些商业模式到了其服务覆盖范围之内老年人的认可,并在多年的运营中获得稳定的现金流量。拥有此类特质的养老机构才会收到资本的关注。

(三)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

资本的注入,可以使得企业能够进行连锁化复制,快速扩大规模。养老机构快速扩张和服务输出是建立在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之下的,因此资本并购养老标的的一大特色就是已经建立起标准化的体系。从今年的六个并购案例也可以看出,汇晨、夕悦、寸草春晖无一不是通过多年的运营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并能够进行标准的输出。因此,想要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养老机构,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是必须要做的基础工作。

四、互联网浪潮下,智慧养老平台获风投青睐

智慧养老平台主要以轻资产的养老标的为主,投资体量大都在千万量级,且大部分停留在A轮阶段。由于此类企业处于创业初创期,急需大量资本投入,而私募基金也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标的来增加项目的多样性,以此来降低投资风险,两者一拍即合。近期的养老相关互联网平台及终端产品的融资状况如下图:

私募基金更多看重的是已经成型的产品和平台,这些投资并不是战略投资,更多是为了获得短期投资收益,最终通过资本的退出,获得资本利得。资本的逐利性和养老行业的长期性有天然的矛盾,因此,此类资本会选择运营互联网平台的智慧养老项目,这类项目可以借助资本来快速增加端口流量,占领细分市场,通过扩大在企业产业内的话语权和市场地位,打压竞争对手,获得竞争收益。流量端口的快速占领,对此类轻资产企业至关重要。

拥有流量优势的智慧养老企业,获得私募基金的A轮融资并度过前期的烧钱阶段后,能否占领流量端口,占据市场份额,获得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智慧养老企业的主要客户是养老运营机构,通过养老运营机构来服务老年人,因此在市场扩张中,需要紧跟成熟养老运营机构的需求,通过和运营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老年人刚性需求,提高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016年,是大量智慧养老企业通过PE、VC进行融资扩张的时期,由于互联网的基因是赢者通吃,因此这些企业在大量烧钱后,能否通过B端圈走大量的C端客户来抢占市场份额,是智慧养老企业存活的关键。乱世出英雄,在度过今年的乱世后,和君集团健康养老事业部预计将会出现智慧细分市场的最大赢家,但花落谁家,还待观望。

五、上市公司趋于理性,有钱不任性,务实不烧钱的切入养老领域

2016年最风生水起的资本市场就属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新三板被看做是中国未来的纳斯达克,由于其上市条件较为宽松,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挂板,截至2016年11月5日,新三板挂牌企业达9384家,远超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数量。其中,切入养老行业的企业有19家,其主业覆盖家政、医疗、旅居、保健品和养老机构信息化系统的设计等领域,都是在原有的消费者结构上进行调整,把重点消费群体扩大至老年人和养老机构,其主营业务都不是养老行业的关键业务。这19家企业的名称及其养老相关业务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智慧养老方向切入养老行业的新三板上市企业占大多数,而养老行业的关键领域如居家养老服务、康复理疗、护理人才培训等企业很稀少甚至缺乏,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未富先老,整体来看老年人消费水平较低,导致大部分养老服务提供商盈利能力薄弱,资金上不能负担新三板挂牌前的股份化改制和第三方机构进行尽调的费用,另一方面是股转系统通过负面清单的方式设立隐形挂板要求,对挂牌企业的现在和未来的盈利能力有一定要求,使得部分养老服务提供商挂板失败。这给一些商业模式清晰,具备一定盈利能力的想转行做养老行业的新三板已挂牌企业提供了机会,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定增等手段扩大资金能力,通过并购遇到资金困难,但运营情况良好的养老机构或养老服务提供商,来分享养老产业未来巨大的盈利空间。

在上市公司盲目进军养老市场的热潮之后,如今开始趋于理性,谨慎对待向养老产业的多元化扩张。比如以虚拟养老院方式切入养老产业的奥维通信,关闭了其在厦门的虚拟养老中心,仅保留了天津市虚拟养老服务中心、甘肃民维虚拟养老服务中心和南京奥维居家养老云服务中心这三家养老服务中心。公司以无线电通讯设备起家,通过非相关多元化切入养老,在经历初期的扩张期后,正在逐步关闭亏损严重、难以吸引消费者、没有客户流量虚拟养老中心,停止扩张,而把重点转为专心运营好已有的养老服务中心。这充分体现了上市公司有钱不任性,务实不烧钱的对待养老产业的态度。

从上市公司涉及的行业来说,包含了信息系统、智慧养老、养老地产、金融投资、医药、保健品、养老器械、医疗体检、养老服务和养老保险,几乎覆盖了整个养老生态链体系。从这些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看出,转型切入养老行业的公司主要分布在信息系统、地产、保险和医药四种类型的行业。一方面是这些企业在各自产业发展初期实现了资本积累,获得了行业的超额利润率,因此拥有了可以进行多元化的产业资本,另一方面,这些行业与养老有天然的协同性,其行业资源可以直接用于发展养老版块业务,而不用完全另起炉灶。但从上市公司对养老业务的重视程度来说,由于养老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盈利模式还不成熟,除了宜华健康完全由地产业务转为养老业务外,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对养老业务都处于理性涉入阶段。更多的情况是,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成立专门的子公司发展养老业务,而不把养老业务装入上市公司,以防拉低上市公司的利润率。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6)》课题组认为,通过资本的助力,养老行业将逐渐度过起步期。养老机构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要关注上市公司的动态,以借船出海之心,通过被并入运营稳定的上市公司,解决现阶段资金和客流难题,做深产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优质贴心的养老服务。对上市公司来说,要想分享养老产业的巨大蛋糕,重资产投入重新开始建立养老机构或做养老服务提供商是不明智的。最明智的选择是通过搜索养老产业内的优质标的,通过并购切入养老行业,在养老产业发展初期开始布局,等到养老产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赢取超额利润。

人才篇

纵观2013年至今的养老产业进程,不管需求潜力多么巨大,从业企业多么众多,资本追逐多么狂热,在这场养老朝阳产业的狂欢中,我们冷眼观察总能发现,任何模式、任何业务、任何投资策略,到头来,决定养老企业在越发惨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能够存活下来并拼出一片天地的,永远是养老人才。

一、现有养老人才的结构性失衡

据统计,我国现有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不到30万,其中只有四万多人是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据民政部印发的《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所提,到2020年要实现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达600万人的目标。如果按照国际公认的3位老人需要一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我国需要的养老护理人员数量大约在1000万人,护理人才缺口高达900多万,我国的养老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

(一)养老人才体系:“七分专业,三分综合”

对于养老产业来说,养老的人才体系主要是指针对半自理、非自理等养老刚需市场提供管理和服务的人才团队。针对这部分老年群体,其“七分保命三分开心”的需求特征,决定了养老人才体系必然是偏重于医疗、康复、护理、健康监测管理等专业照护服务,其次是心理疏导、法律咨询、休闲娱乐等精神和生活服务。

(二)公共教育体系嫁接不上,人才教育基础薄而透,官方来源少

在教育部2016年的全国高校本科新增专业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有29所本科院校新增了与养老相关的专业,如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许多职业院校也新增了与养老相关的专业。另外,我国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约30余所,中职院校约25所,总计年招生仅为2500人左右,在职服务人员中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也仅约2万人。除了养老人才教育基础薄弱之外,养老行业就业环境、公共教育内容与养老行业实际需要脱节等因素,也导致毕业学生就职意愿低、流失率高。虽然国家及各省市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以京津冀为主体的“京津冀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产教协作会”也走出了“京津冀职业院校教育资源+全国养老产业优秀企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的联合共享模式,泰康等大型企业也纷纷开始“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但相对于1000余万的养老护理员缺口,其所带来的就业人数仍然显得杯水车薪。

(三)人才培养费时费力,企业用人基本靠挖,跨界打劫多

细分养老人才的现有来源,主要分为教育路径、内部升迁及外部整合三种。面对目前养老产业内群雄四起、跑马圈地的激烈竞争局面,通过教育体系和内部培训体系进行的养老人才培养,其不管是从耗时上来说还是从所花费的成本上来说,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面前都显得力不从心。因此,现有养老从业企业的业务运营,主要以从各个相关领域打劫人才为主,国内的医疗、康复机构以及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专业养老照护人才,都成了企业争先抢夺人才的主战场。

(四)在职服务人员鱼龙混杂,养老人才市场整体“既乱又差”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行业中,41-50岁中年护理人员为民办机构护工队伍的主力军,而30岁左右的青年人群的占比很少。其中,养老护理员多以农村户籍已婚女性为主,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同时,目前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的劳动保障机制存在较多问题,近半数养老护理员没有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另外,机构内部针对不同类型人才的梯度划分、培训晋升机制、激励管理制度等均处于几乎空白的状态,要么花费较长时间自己慢慢摸索,要么从台湾、日本等产业先行地区引进,但又同时面临着外来经验的水土不服问题。

(五)未来90后00后当道,养老职业“轻技术、重体力、环境差、待遇薄、通道窄”的先入印象,更加影响年青一代的就职意愿

我国的养老产业刚刚兴起,在产业内一片繁荣、蒸蒸日上,各类人才纷纷汇聚角逐产业竞争的同时,整个产业的职业形象却仍然停留在原始阶段,人们对养老护理等产业相关职位的心理感知,仍然停留在“轻技术、重体力、环境差、待遇薄、通道窄”等先入为主的职业形象,将会在未来90后、00后当道的人才市场上,更难吸引高质量人才。因此,养老产业人才市场环境的改善,需要以政府、企事业单位为主体、以社会组织为辅助、以企业为实操等各方力量的共同推进和改善。

二、培养养老人才的“七步法则”

未来的养老产业,除了以政府为主导在产业层面积极推动“多方合作、资源共享、人才流动”,从职业规范、人才培养、资格认证等顶层方面逐步落实和规范整个产业人才市场的标准和制度之外,企业仍需在政策有效落地之前,由内而外,寻找自己养老人才的培养之道。

(一)一建组织架构

企业或机构在人才体系建设上,首先要根据自有战略愿景和业务结构,构建与之相对应的组织人才制度,如保利和熹会“五部一室”的直线职能制组织架构的建立,只有当组织内部的架构关系与企业或机构的整体未来愿景相匹配时,组织和人才才能够在良性的大环境中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二)二掐关键人才

基于合理的组织人才架构设计,在力争“快速推开局面抢占市场规模”的产业竞争力度下,很难留有时间让企业自行培养关键人才,因此需要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结构,在人才体系构建和布局的一开始,就要绑定如青松照护、日医集团等国内外品牌机构,掐取行业内或相关行业有竞争力的关键人才,抢占人才高地,借助关键人才和合作机构的品牌力量和先行经验,撬动自身人才体系的快速建立。

(三)三分梯级制度

在内部人才体系的梯度建设上,很多企业已经走在实践的道路上,如保利和熹会将内部人才在横向职能上分为照护、医疗、膳食、行政、社工、后勤、管理等职责类型,在纵向晋升梯度上设立“分级照护职业生涯规划”,将照护人才从低到高分为“新员工、初级照护师、中级照护师、高级照护师”,每一级的岗位晋升均需要通过相对应的内部培训,在高级照护师之上又设置管理者、照护专家、内训师三个顶端职业,为内部人员提供“1+3”的职业晋升通道选择。

(四)四定内培机制

除了外聘专项人才,面对“人才”这一养老产业未来核心竞争点,企业最明智的选择应是尽量内训属于自己的体系化团队,将自有团队与外聘团队有机整合。因此,设计专业性体系化的内部培训课程、与学校联合教学培训、通过民政部或社会福利协会等政府机构的专项培训课程与资质审核机制等方式,建立完整合理的内部培训机制及审核机制,与人才选择、人才晋升等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五)五用激励体系

上述组织架构、关键人才、梯级晋升机制以及内部培训机制建立之后,下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养老产业人才的工作环境的提升,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福利待遇和社会认同感的提升。一方面要通过改善薪酬体系提高基础薪酬待遇,另一方面则需要考虑目前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常用的组织激励体系。激励体系的建设,一方面是通过奖金、提成等方式实现,一方面更加最重要的是要考虑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内部能力评级、职业荣誉评级等方式,提升人才的职业认同感与社会认同感。

(六)六借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目前在每个产业,都会引起业务革新与模式革新,养老产业同样如此。对于养老人才的养兵之法,除了在架构、制度和机制上做全面考虑之外,企业或机构还应积极引入互联网等新型技术,通过互联网的对外链接,线上盘整国内外多方先进企业及培训体系,线下通过互联课程进行员工能力培训。另外,通过康复辅具、养老机器人等方面的技术更新,也可以改善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条件,缩减日常工作中的体力支出。

(七)七留外部端口

在内部养老体系以及线上互联体系建立之后,最后在养老人才系统的建设上,还需考虑为外部资源的导入与交换,留下端口,如对学校开放教学实习机会,对其他企业开放员工交换学习机会等,通过外部端口的嵌入,搅动内部人才体系的流动性,激活体系内人才个人自发的能力更新。

综上所述,养老人才已是可预见的未来产业核心竞争点,但目前不管从政府由上而下的政策落地来看,还是企业由下而上的人才组织及培训实践,都还停留在初级混乱阶段,存在问题的同时,也埋藏着无限的机遇,等待着企业组织去不断拓展,前进。

2017

在政策、市场、资本、技术等多重因素的持续推动下,展望2017年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君集团健康养老事业部认为可从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模式选择两个方面,总结推测2017年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产业发展方向:“养老+大健康”,刚需养老为底,养生养老为体

从2013年产业元年开始,养老产业经过了近4年的政府推动与市场化竞争。在这4年间,整个养老产业服务体系的“政府筑底”工作逐渐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底层托底架构已然成形。基于此,养老产业的主要用户群体也逐渐由失能失智、半自理和高龄老人等需要护理照护的刚需群体,向年轻活力老人覆盖,在此过程中,养老产业的业务重心必然是基于刚需性的医疗、康复、护理等向以“康复保健、养生娱乐”为中心的“大健康”产业蔓延。展望2017年的养老产业发展方向,刚需养老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而养生养老将进一步多元化、创造性的繁荣发展。

由此,基于“养老+”理论,2016年的医养结合、社区和居家养老、智慧养老之后,生态养老、旅居养老、养生养老、老年娱乐、高端保健、中医养老、养老保险等围绕全龄老人全生命周期的老龄“大健康”领域将在2017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从医疗医药到康复保健:以中医康复、慢病管理为排头的养生养老

当“保命型”基础医疗服务体系逐渐完善,老年群体的“长寿化”、“健康化”特征逐渐明显,以及消费观念的升级换代,2017年养老产业的医疗服务部分,将从以“诊断治疗”为主的医疗医药服务,向以“中医康复、慢病管理”为主的养生保健服务转移,中医、康复、慢病管理与健康管理等,将在2017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从生存所需到精神所需:以森林康养为代表的生态养老

2017年,当基础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完善、老年消费潜力逐渐激发、生活质量和水平逐渐提高之时,更多的中高端养老群体将会倾向于寻求“更好的生态环境”和“不一样的老年生活”,届时老年旅游等将会更加火爆。2016年5月6日,国家林业局印发《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林业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目标: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5 万亿元,林业年旅游休闲康养人数力争突破25亿人次,国家森林城市达到200 个以上,人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规划明确要求做大做强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康养,开发和提供优质的生态教育、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养老等生态服务产品。以森林康养为主要形式的生态养老将会成为下一波的市场角逐内容。因此,2017年,将是生态养老标准化、体系化、规范化、体验化、个性化发展的一年。

(三)从线下实操到线上资源:智慧养老信息系统构建

从2013年养老产业元年开始,政府便一直在鼓励、引导和促进养老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基于“互联网+养老”的养老O2O产品涌现市场。2015年和2016年,全产业养老信息系统建设与完善的同时,基于“养老+互联网”的产品创新仍在继续,同时养老机器人等智能化养老产品也不断创新和迭代。展望即将到来的2017年,在以企业为主的各自养老信息系统创新迭代的同时,以政府为主的整个养老服务体系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将会更加完善。另外,基于以上信息系统的智慧养老和智能养老产品,将会以“技术研发”和“跨界合作”为推动力量,得到更快的发展。

(四)从产业运营到资本运作:产业为本,金融为器

整个2016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成为养老产业的关键词,各类型养老企业都在摩拳擦掌的登陆新三板、A股进行更高维度的角逐。展望2017年,这股资本运作的浪潮将会越演越烈,以产业运营为基础,以资本运营为催化,整个养老产业格局将会进一步被改写。

二、企业模式选择:

(一)“占资源、聚资本、拢人才”将成为养老企业市场竞争要点

不管是对于在养老产业内“苦苦支撑”的先入者,还是门外“有钱有势”保持关注的跨界者,选择正确的“入场方式”,凝练自己的“核心能力”,进而吸引并绑定“人和钱”,通过并购与整合迅速挤掉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做大规模,是在未来激烈产业竞争中取得一席之位的必要路径。经过2013年产业元年的“懵懂摸索期”,到2014年的“企业乱入期”,到2015年的“概念模式期”,再到2016年的“资本热捧期”,养老产业的发展在短短几年内,已经出现“概念模式基本定型、标杆项目基本定式、企业竞争基本定点”的“三定局面”,养老产业未来的竞争重点已经不再是概念模式的创新出奇,太申祥和、太阳城、亲和源等养老产业标杆项目的借鉴意义也已逐渐跟不上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养老企业竞争的要点已逐渐从抢得政策风口和抢占市场先机,向“占资源、聚资本和拢人才”上转移,凭借上述三点,迅速扩大规模,做养老产业市场竞争的最后胜利者。

将“占资源、聚资本、拢人才”的养老产业未来市场竞争的三个致胜要点,放到企业个体的战略布局和战术选择上去通盘思考,未来养老企业的生存之道无外乎两种,一是点状发力,做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专业技术能力,做未来产业竞争的“业务能手”,像U盘一样,“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二是线状布局,做大产业链资源整合平台,像插线板一样,通过各种途径与具备关键技术能力的外挂型“业务能手”合作,做各类型外挂合作方的“组织高手”,通过利益共享机制做大平台价值。

(二)“U盘式拔插”的生存之道: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拔插,自由协作

养老产业从本质上来讲,是服务于老年人这一特定群体的服务产业,不管是机构型养老、社区型养老、居家型养老还是异地旅游养老,都应是根据不同类型老年人的不同特色需求,提供的各类型的针对性产品与服务。作为一个服务性产业,决定其从业企业能否被市场认可并永续存在的,不是企业的资本和资源实力强弱,而是其服务是否专业到位,其专业技能在产业竞争中是否强劲。因此可以判断,未来养老产业从初创期向规模化、集聚化、平衡和联盟等产业演进阶段发展的过程中,无论从业企业数量如何暴增、企业类型如何多元化、市场竞争如何混乱,以点状专业技术能力为主要竞争力的产业“业务能手”型企业的市场价值,一定是随着养老产业的整体发展而不断增值。

未来养老从业企业不管布局的是何种养老战略版图,也不管以何种商业模式切入养老产业,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的专业技术能力,将成为支撑养老企业发展的核心内生力量,是养老从业企业的标配技能,也是未来衡量和评定养老企业价值量级的核心指标。拥有自我专业技术能力的企业就像U盘一样,是自备生存能力的,不管是“不装系统”的自我独立发展,还是“被迫装入系统”的合作发展,都可以凭借其核心技术能力进行自由组合和拔插,对外界市场环境的依赖性较弱,进而具备较强的自我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养老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未来养老企业的专业技术能力获取途径,可分为“自我发育”和“并购整合”两种。“自我发育”式的专业技术能力获取,如目前市场上已经具备较强品牌价值的青松照护、日医集团等,其专业技术能力的发育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且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及用户市场的逐渐积累等,都需要持续大量的成本投入,对于目前以速度取胜的养老产业竞争环境,企业的进入壁垒较高。因此,从所需投入的资金和时间成本综合考量,目前很多养老从业企业多采用“并购整合”的方式获取专业技术能力,如通过引进美国居家照护服务品牌“仁爱华”成立的我国居家养老照护行业领导者慈爱家,自我不发育能力,而是通过资本的力量并购或整合已经成熟的养老服务专业技术型企业,借力打力,以期最快的抢占市场先机,获得综合型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平台型外挂”的生存之道:做大平台,技能外挂,并购整合,自成一体

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势头,一定是从混乱竞争走向有序竞争,产业演化的集聚阶段和平衡联盟阶段,产业集中度将持续升高,行业将面临着重新洗牌以及寡头企业强强联盟的竞争态势,业务多元化、资源共享化和企业数量减少将成为未来整个养老产业发展演化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并购重组”将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也成为决定企业能否成功实现产业过渡和升级的制胜点。

未来养老企业参与竞争将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通过内部能力提升,更有效率的竞争者通过漫长激烈竞争将效率低的竞争对手赶出市场;二是通过并购整合借势发力,收购竞争对手,获得协同效应,进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能力;三是控制规模主攻专业能力提升,小即是美,进可攻,退可守。“U盘式拔插”类企业的生存之道近乎第一种和第三种的竞争模式,主张向内发力,内圣外王。而通过并购重组,在原有业务和组织平台上,整合外挂型的技术型、资源型和资本型企业,做大平台,向内实现专业技术强化与业务复合多元化,向外实现快速规模化以抢占市场空间强化竞争能力,既是养老产业已有从业者未来必须面对的企业升级路径,也是站在门口观望的跨界者切入养老产业的最佳选择。

“平台型外挂”的养老企业生存之道,最重要的是搭建好适合各类企业进行挂靠和合作的平台组织和合作机制,吸引各类“有钱、有人、有资源”的企业进行合作,其次是要在并购和整合各类外挂型企业之后,构建强有力的平台组织管控能力,将“外挂企业”和“自有平台”进行系统性的整合,最大化其整合之后的市场竞争力。

(四)养老企业未来发展最佳模式:纵向专业深耕+横向平台拓展

养老产业发展至今,资本的发力、大型上市公司的介入以及产业边界的逐渐模糊,均促使养老产业从业企业不断的进行自我战略部署和战术选择的转型和升级,以适应愈发激烈的市场角逐。不管是如青松照护、日医集团等的“U盘式拔插”型的企业,还是如宜华健康、复星集团、华业资本等“平台型外挂”的企业,都是符合未来养老产业发展趋势的企业生存路径选择,也是现有陷入生存困境的养老从业企业不得不去思考和选择的转型升级路径。

然而,不管是对于养老产业内以“专业技术能力”为核心竞争力并以形成产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U盘”型企业,还是养老产业外不断渗入以“平台式外挂”手段实现产业切入的跨界者,在产业内普遍的“占资源、聚资本、拢人才”的竞争大势下,纵向的专业深耕,加上横向的平台拓展,横纵结合,以纵向的专业技术能力深挖站稳市场脚跟,以横向的并购整合和平台拓展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空间,无疑将成为产业快速发展时期赢得市场竞争的最佳途径,也将是未来养老产业企业竞争不可避免的路径选择。

第五篇:积极发展养老产业

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按照国际划分标准,我省已于198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08年末,全省老龄人口已达729.38万人,占人口总量的15.56%,今后一个时期还将以每年4%以上的速度增长。为此,应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发展养老产业空间广阔

养老服务产业化绝非单纯的养老概念,确切地说,它应该属于一种综合性的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涉及领域广等特点,其基本内涵是:为老年人提供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其外延至少包括家政服务业、医疗护理业、保险业、老年理财业、老年休闲娱乐业、老年用品、老年旅游、老年教育、老年文化体育、老年心理咨询等行业。目前,这些行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大,而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发展养老产业前景十分广阔。以养老服务市场为例,目前我国城乡空巢老人比例达到了1/3,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300多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1/4左右时间处于肌体功能受损状态。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目前要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而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0.84%,缺口非常大。

在国外,养老产业被称之为“银色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相当成熟,如日本银色产业1998年产值3100多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000亿美元,2005年韩国银色产业产值27万亿韩元。养老产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足1000亿元人民币。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老年人市场需求为4000―6000亿元,2010年将达1万亿元,供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商机。更重要的是养老服务吸纳就业能力强。我们测算,按照就业人员与有需要的老年人数1:4的比例计算,预计到2020年我省各类养老机构大约需要280万名服务人员。正因如此,许多国家或地区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稳定就业的重要举措。如日本政府最近推出的一揽子提振经济方案,其中一项就是培训失业人员成为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据统计,到2010年,日本养老机构需要新增服务员超过10万人。再如,贵州省日前提出把贵州建成中华养老基地”,经推算,将为贵州创造上千亿元的绿色GDP,并将以年均20%~30%的速度实现可持续增长,将年均拉动贵州5%~10%的经济增长。

此外,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生的关注,政府财政将逐步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社会保障机制日益健全,保障功能越来越强,公共服务的总量越来越大,相应地将会促进老年人消费的快速增长。因此,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不仅是市场内在的驱动,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发展养老产业具有紧迫性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养老服务体制迈出了实质性的改革步伐。200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老龄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老年服务业要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标志着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在这一精神指导下,政府养老服务管理体制逐步改革,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有了初步发展。然而,受计划经济模式、思想和观念的长期影响,整个社会对推进养老服务产业还缺乏认识和准备。首先,由于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相对隐蔽性,地方政府特别对人口老龄化的形势认识不充分,重视程度不够。简单地把养老看成是国家的事,单纯地依赖国家发展养老服务,将养老服务的主体定位于政府,服务机构性质定位于纯福利性、公益性和微利性,没有真正认识到把养老服务作为一项产业来扶持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其次,片面地认为

发展养老产业与发展社会福利相悖,或是把养老产业等同于养老行业、养老事业,没有正确认识到养老产业的内涵,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地对什么是社会福利、什么是养老产业不甚明晰,有的地方把所有养老机构都看作是养老产业,有的地方把所有养老机构(老年公寓、老年住宅区)都视为社会福利事业;有的以在工商还是在民政登记为标准来区分社会福利和养老产业;有的又以营利与非营利来区分社会福利和养老产业。第三,整个社会对养老产业发展途径基本处于观望阶段,在对待发展养老产业的问题上采取“等、靠、要”的态度,没有形成一定的工作合力,社会舆论宣传引导不够,尊老、敬老、爱老的意识不强。比较而言,无论是休闲娱乐、教育、医卫、日常用品等方面,现在整个社会对少年儿童需求的产业比较重视,而对老年人群需求的产业比较忽视。第四,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年人多数不愿入住养老机构,导致社会投入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不高,养老服务市场培育与发展严重滞后。

庞大的老年群体迫切需要社会承担起养老责任。预计到2020年,我省老年人口将达1122.03万,2044年将达到最高峰2100万,占总人口的41%左右,而且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绝对数量将一直呈上升趋势。另外,当前单身的、不要孩子的夫妇增多,几十年后将会出现一大批丧偶和独身老人步入独居老年人行列,成为特殊的老年人群体。他们既无家庭,更无儿孙辈的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照料在相当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省城镇独居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年夫妇的纯老家庭户已高达67.6%,农村纯老家庭户达50.34%;城镇有子女的老年人只有26.01%与子女同住,实际空巢率为73.99%,农村有子女的老年人44.51%与子女同住,实际空巢率为55.49%;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占6%左右,约有42万人。因此,要解决这些日益严重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仅靠政府运作是不现实的,这就迫切需要社会承担起养老责任,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家庭功能弱化迫切需要社会承担起养老责任。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主要原因:一是子女数的减少;二是代际居住方式的变化,即从过去的共居转向分居;三是劳动力社会参与率的提高和社会竞争因素的介入,使得不少作子女的陷入了某种角色冲突,即“事业子女”与“孝顺子女”的冲突。因此,一方面,家庭规模核心化、小型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步退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代沟加深,双方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异地分居等方面的摩擦与矛盾增多。老年人没有合适的思想交流对象,易产生孤独感,精神压抑,心理负担加重。因此,纯碎单一的家庭养老从老年人的心理方面来说也难以满足其需要。再一方面,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和更高精神慰藉需求的特点,现代的家庭结构和生活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需要的以上四个特点,健康问题带来的对照料的依赖以及医疗需求等压力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稳定发展,迫切需要社会承担起养老责任。

国(公)办养老机构暴露的问题迫切需要社会承担起养老责任。一是由于政府财力的限制,真正能够享受政府承担养老的老年人所占比例非常低,主要集中在“三无”、“五保”困难高龄老人。二是由于多数国办的养老机构没有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压力,并存在不当享受社会福利、社会二次分配不公的现象。三是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服务水平比较低,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主要集中在吃、穿、住、医等方面,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方面的比较少,许多领域还没有得到开发,入住老人容易产生精神抑郁、孤寂落寞等心理疾患。因此,发展养老产业,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事业,既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能有效解决国(公)办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

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的举措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与发展养老产业存在的巨大商机,我们必须早字当先,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以期争取主动,造福人民。

早提高认识。受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理念多是停留在道德层面、社会层面,强调的是道德伦理和个人、家庭责任。然而,在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的今天,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经济体制都已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养老理念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实际和适应社会时代的需要。因此,创新养老理念显得尤为紧要而迫切。在肯定传统养老理念合理价值,积极倡导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快推进养老的产业化、市场化,培育人们在养老理念上的市场概念、社会概念和产业概念;更多的是要借助社会力量、市场力量,通过建立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社会养老资源,解决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养老产业放到重要位置。宣传媒体要大力宣传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意义,通过舆论宣传、开辟专栏等形式,广泛动员全社会重视养老问题,引导社会进一步转变养老观念,增强责任和义务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关心支持养老产业的良好氛围。

早制定规划。目前,政府对养老服务的规划、布局缺乏科学引导,一方面,政府没有将养老服务作为一个产业来抓,没有制定养老产业中长期规划;另一方面,对具体的养老机构和设施数量、布局、规模档次以及资金、用地安排等缺乏统筹安排,以致造成“低、小、散”的局面。当前,省和各市县都在着手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全省各地在“十二五”规划中应把养老服务业作为一个重点和亮点。为此,一是要把养老产业纳入各地经济结构调整中,组织发改委、人保、民政、财政、国土、税务等部门组成联合课题组,对养老服务产业化情况开展一次调研,摸清本地区老龄人口状况和产业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时段进行科学预测,尽快编制发展养老产业的远中近期发展规划方案,合理确定发展目标,以规划来引领养老产业发展。二是把老年服务和活动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老年人的需要。三是掌握老年人的实际消费需求,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近期、中期和长期养老产业优先发展的领域,确保养老产业持续发展。

早采取措施。一是尽快出台养老服务产业政策。政策扶持的重点和对象应该是民营养老产业。涉及的产业应当包括老年家政服务业、医疗护理业、老年保险业、老年理财业、老年休闲娱乐业、老年用品、老年用品、老年教育、老年文化体育、老年咨询等行业。二是尽快出台国办养老机构改革办法。目前许多地方已经觉察端倪,开始探索国办养老机构发展新方式、新办法,如辽宁省提出,要“转变政府投资观念,今后政府原则上不再兴办国有独资的养老机构”,“要实行钱随人走的货币化养老方式”,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购买服务的办法,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应,让老年人获取优质的服务。因此,要借鉴辽宁、上海等地的做法,改革以往国家办福利机构的实施方法,对于已建好的国办养老机构,也要鼓励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进行改革。对“三无”、“五保”、“低保”等特困老年群体,政府应实行货币化养老方式,鼓励其入住养老机构。三是制定产业管理政策法规。据了解,目前对于养老服务机构的行政审批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当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尽快制定养老产业的管理法规,完善行政管理政策,规范行业秩序,使养老服务机构合法、有序经营。对于明确不同性质养老服务机构的界定标准,是否可以考虑套用福利企业的标准模式操作。四是尽快出台一些具体优惠补助政策,制定养老产业发展的认定、政策扶持、经费资助、日常监管等具体操作办法,并做好服务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共同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要及早抓好试点。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经济社会和个人家庭等多个方面,既不能漠然对待,又不能一轰而起。要区分类型,选好项目,先行试点,抓好典型,扎实而稳妥地推进。当前,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老龄化的程度等,分别选择一些县区、企业等,进行产业化养老模式的探索,进行发展养老产业、宣传教育、设施建设、财力保障和运作程序等方面的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如我省的嵊州市,近年来积极培养养老产业块状,初步形成了“养老一条街、养老一个镇、养老一个村”产业布局,既突出块状经济,又重视产业的集聚效应,具备了发展养老产业的坚实基础。再如我省的温州、嘉善等地,养老产业都已有初

步的发展。是否可以考虑,在全省先选像嵊州、温州、嘉善等地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开展试点,以点带面,全线铺开。此外,关于老年群体的养老费用问题,一方面,是否可以考虑向城镇职工开征养老保险税,即个人在退休前交住房公积金的同时划出一块作为单独作为养老保险金,待到退休时直接将这部分资金划到相应的养老机构;另一方面,对于农村老年群体,是否可以考虑按农村大病医疗保险的模式进行运作。还有,就是探索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是否可以考虑在金融制度创新实验区建设中,采取必要措施鼓励扶持保险企业开办商业性护理保险,并由政府组织,医保、卫生、民政等联合开展建立社会保险性质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探索。先期可在社会医疗保险中适当增加老年护理项目,适时在部分人群中试点试行,待条件成熟后,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险种。

下载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报告(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报告(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产业篇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产业篇近日,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林促会健康养老专家委员会、惠之孝(北京)国际养老产业研究院、和君集团健康养老事业部联合......

    关于成都市养老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成都市养老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时间:2011-08-11 来源:四川人大网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三友集团董事长、总裁 郝士权【内容提要】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且......

    2016养生养老品牌调研报告

    2016养生养老品牌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速,养老养生产业潜力巨大,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国务院、省、市相继出台了扶持发展养老服......

    养老产业调研报告

    养老产业市场调研报告 摘要 养老行业以服务老人和社会为己任, 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和市场状况下, 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是主要方式, 民营养老方兴未艾。本行业分析报告首先对养老......

    养生养老演讲

    养生养老 大家好我是水吧员张艳 健康长寿的是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梦想,谈到健康长寿就会联想到养生,养生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大众对于养生的追求虽可理解但......

    养老养生案例

    黄山圣天地项目 黄山圣天地项目位于黄山市经济开发区中心位置,西临梅林大道,东临枫树路。黄山圣天地占地2.58万方,总建筑面积7.4万方,一期颐养公馆共有养生公寓390套,面积区间49......

    养老产业

    养老产业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养老问题是事关公平与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不立即着手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无法集中高效使用有限的社会优质劳动力资源,直接......

    关于辽宁省发展养老产业的思考

    关于辽宁省发展养老产业的思考 2004年6月1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辽政发[2004]19号)。辽宁省加快发展养老产业,是基于本省城镇人口比重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