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流动现会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4 04:5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流动现会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流动现会汇报材料》。

第一篇: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流动现会汇报材料

宁远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情况汇报

中共宁远县委 宁远县人民政府

(2011年7月)

去年以来,我县按照“四化两型”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打造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排头兵,承接产业转移风生水起,推新工作成效明显,工业经济实现了大突破、大跨越、大发展。现将我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情况

我县坚持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力,把对接产业转移作为推新工作的第一抓手,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对接产业转移的第一位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菜单。大胆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主动破解难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今年1-6月,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7.2亿元,同比增长4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2.03亿元,同比增长52.93%;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94亿元,同比增长47.03%。新增入统企业5家,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到59家。

1、突出做高做新,加快产业升级。坚持把加快产业升级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和重点。一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支持建材冶金、加工贸易和农林产品加工三大传统优势产业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工艺,向“两型”

化、品牌化发展。去年11月以来完成技改投入4亿多元,辉盛鞋业、恒信纸业等一批规模企业实现了改造升级,产能、产值和效益成倍增长,增加工业产值5亿元。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永州莲花水泥、福嘉有色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进展顺利,永州新兴锌品“用于氨法生产纳米及活性氧化锌的连续生产系统”获得国家专利,实现了我县工矿企业专利权零的突破,腾达矿业研发的石膏纤维新型材料,填补了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空白。三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按照集中处理与点源治理相结合的办法,对高污染、高排放企业进行全面整顿,先后关停小水泥厂、小纸厂和小砖厂15家,今年上半年全县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10%。

2、突出做大做强,打造产业集群。大力引导相关产业向园区集聚,大力发展上下游产业和关联度强的产业,初步形成了加工贸易、建材冶金、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目前全县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到1200多家,入园规模(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以上企业24家,华荣鞋业建成后年出口创汇1.5-2亿元,蓝海化纤、中盈科技、正浩制衣、力诚电子、三鑫制衣、欣宁远光电子、三汇汽车电子等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可新增产值40亿元。同时,大力支持莲花水泥、福嘉有色等企业靠大做强。莲花水泥与中联重科成功联姻,二期建成后年产值达8亿元,在全省排前五位。福嘉有色、榕达钢业二期、锵泰自动化机械制造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建材冶金区可新增产值80亿元。两年内有望形成建材冶金、加工贸易两大百亿产业集群。

3、突出做硬做美,夯实园区平台。按照“政府主导、统一

规划、市场运作、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产业分区”的原则,坚持“板块式发展、组团式开发、填充式建设”。一是完善园区规划。按照以园扩城、以园兴城、工业建新城的思路,启动了加工贸易区、建材冶金区控制性详规修编,完成了五里桥食品药品生物工业区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修编。二是加快园区建设。按照“大投入、大建设、大配套”的工作思路,以道路、供水、供电、通讯、通网络等为重点,大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农发行贷款8000万元,用于五里桥(食品药品生物)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征地2000亩。加工贸易区、建材冶金区工业大道加紧建设,建材冶金区220千伏输变电站建设加快推进。今年上半年,新扩园区1.2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厂房6.5万平方米。三是美化园区环境。对园区裸露土地、标准厂房周边以及园区邻路边沿全部绿化,园区垃圾实行日产日清、日清日运、全天保洁,园区路灯全面开通。同时,加快园区休闲娱乐、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物流等配套建设,努力打造优美宜居园区。

4、突出做活做优,提升招商质量。充分利用我县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紧盯珠三角,瞄准长三角,加快与广东的观念对接、基础设施对接、体制对接和产业对接。一方面,做活招商机制。出台专门招商文件,明确领导和部门招商责任,加大招商引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形成了全民招商的生动局面。大胆创新招方式,开展换位招商、蹲点招商、龙头招商、聘请经济顾问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新模式招商,积极组团参加全国和省、市举办的各项专题招商活动,大力推介宁远,广泛招引客商。去年11月份以来,我县签约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项目

25个,实际到位外资4150万美元,同比增长25.8%;到位内资10.99亿元,同比增长12.1%。另一方面,做优招商质量。始终坚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底线,由“引资”向“选资”转变,突出引大入宁、引优入宁、引新入宁、引产业集群入宁。去年11月份以来,引进投资过亿元以上企业6家,过千万元企业13家,新引进了泰利丰手机、比亚迪汽配、日本索尼液晶面板、锵泰自动化机械制造、长沙大自然生物制药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层次优的大项目。

5、突出做好做实,优化服务环境。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无止境、扩大开放无禁区、优质服务无上限”,把优化服务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了《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规定》、《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等,为企业落户、创业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平台。二是优化服务环境。在为企业服务方面,我们提出了“只要你到宁远来,一切好商量”,推出了经济部门挂牌服务,执法部门亮牌服务,职能部门代办服务,县级领导实行保姆式服务的新举措,并在县电视台公开全体县级领导、单位党政一把手的电话,畅通联系渠道。对企业办理证照,由县政务中心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全力打造方便、快捷、高效地服务环境。三是优化社会环境。坚持以创建省文明、卫生、平安县城为载体,全力推动环境卫生大改观,硬件设施大改善,平安宁远大推进,初步实现了“山青、水秀、地干净、人文明、治安好”的阶段性目标,宁远的人气、财气和对外形象实现了大提升。四是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等问题。针对企业“用工荒”,我县通过

出台用工财政奖励政策,给乡镇分配招工指标,开展大型招聘会、强化技能培训等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今年共新增劳动用工8000人。在融资方面,县委、县政府积极协调银信部门,帮助企业牵线搭桥,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下段工作打算

今年下半年,我县将继续把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领导力量向产业承接和发展集中,工作重点向产业承接和发展转移,政策优惠向产业承接和发展倾斜。一是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做好五里桥(食品医药生物)区10平方公里总规和6平方公里详规,并完成5000亩征地任务;完成加工贸易区、建材冶金区征地扫尾,拉通建材冶金区、加工贸易工业大道路基;开工建设建材冶金区污水处理厂,铺设好园区排污管网,新建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继续强化招商责任,推动全民招商,引进3家以上亿元以上企业,确保全年引进内资20亿元、外资6000万美元。三是切实抓好项目建设。要采取个案研究、集中会诊、现场办公等方式,解决企业用工、用地、融资等困难。重点支持莲花水泥二期、华荣鞋厂、福嘉有色、蓝海化纤、中盈科技、锵泰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亿元企业加快建设,争取年内投产。四是全面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坚持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深入企业了解生产情况,为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加大新建项目的跟踪落实力度,强化督查调度,争取早日投产。实行项目审批代理制,提供无偿、规范服务。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典型案件查处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我县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的良好态势,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向好、结构趋优的喜人局面。上半年实现GDP 32.2亿元,同比增长1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同比增长45%,高于上年同期9.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完成2.55亿元,同比增长41.5%,高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8310元、1590元,同比增长12.5%和20%。经济运行特点主要体现为“五个增长”:一是工业强势增长。上半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7.2亿元,同比增长45.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7.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1.5亿元,同比增长51.6%;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5.77亿元,同比增长31.3%;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1.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7.04%,低于产值增幅14.6个百分点。二是农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2亿元,同比增长5.3%。早稻播种面积26.4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6255亩;烤烟种植面积7.07万亩,扩面1.67万亩;新增油茶面积2.05万亩;出栏生猪41.12万头,新增1000头以上养猪大户40家;出笼兔172.15万只,新增养兔专业户15家。全县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大户570户;年出笼500只以上的养兔大户3797户,占总养兔户的47%,产兔量达总数的64%;全县推广各类农机(具)4500台套,总动力达102.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同时开展各类支农活动,为群众送种子、化肥20余万元,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新建沼气池120口;新修农村通畅工程55.8公里;完成农村改水1200户、改厕500户;整修扩容山塘188口。三是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

上半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占市下达计划的53.5%,同比增长45%,提速9.4个百分点,实现了高位增速,对GDP贡献率超过50%。一些重大投资项目进展较好,宁道、宁新公路加快建设,城市引水工程、中医院综合楼及永新时代大厦二期、御景豪庭、领御中央、锦绣华庭等房地产项目进展快;城市提质工程已完成舜帝北路、文庙路、九亿街“白改黑”,投入超过年初预计目标。四是城乡消费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64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农机下乡”销售总额1.3亿元,发放补贴1924万元。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消费12.48亿元,同比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消费1.16亿元,同比增长18.1%;旅客周转量5.8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0.6%;货物周转量10.7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4.8%。接待游客91.2万人次,同比增长11.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商品房销售金额4.07亿元,同比增加12%。五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54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65万元,占全年任务的55.1%,同比增长41.5%,增速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37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045亿元,同比增长64.7%。

第二篇: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

附件

《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

若干政策(试行)》的申报办法

根据《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合政„2011‟51号),制定本申报办法。

一、双千工程项目库

(一)申报条件

“双千工程”项目库分为产业升级技术改造、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两化融合示范、新建工业项目等五类子库,实行总体规划、分年实施、滚动发展。市经信委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公示发布一次“双千工程”项目。

1、直接入库的项目。包括获得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的工业项目,列入省“861”计划、合肥市“1346”行动计划和“121”项目计划的工业项目。

2、经专家评审的项目。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合肥市产业指导目录》要求的项目,由项目单位每年5月和10月,向所在县区经委(经促局)、开发区经贸局申报,经过初审后,统一上报市经信委组织评审并公示。同一个项目只能申报列入其中的一类子项目库。

1、“产业升级技术改造项目”要求总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

2、“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要求当年仪器设备投资额不低于200万元。

3、“两化融合示范项目”要求当年仪器设备投资额不低于200万元、由市级及以上主管部门认定的“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实施的项目。

4、“新建工业项目”要求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

5、“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中,节能环保项目指产业化项目,要求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企业生产的产品须列入《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或《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或《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导向目录》或《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或《合肥市推荐应用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导向目录》;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要求总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年资源综合利用量不低于5000吨;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推广应用项目要求项目年节能量达到500吨标煤(含)或年节电150万千瓦时(含)以上;清洁生产项目要求列入省市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

(二)申报资料

登陆合肥市工业经济网(www.xiexiebang.com)“合肥市双千工程项目网上申报系统”,填报相关内容。并提交双千工程项目申请表、项目备案(核准)批复文件、环评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编制机构资质证书等纸质材料。对申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和“两化融合示范”项目的,只需提供双千工程项目申报表和项目建设任务书。

二、技术改造项目(含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一)申报条件

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产业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或“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子库,项目在竣工投产纳税后,一次性申报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范围包括生产厂房、设备和生产辅助设施。对于需新征用地的项目,只给予设备投资补助。

(二)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1-

1、1-2);

2、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项目竣工验收报告以及纳税证明;

4、购置设备的合同、银行付款凭证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验原件);

购置进口设备的须补充提供银行付汇凭证及报关单。

5、厂房和辅助设施建设的合同、建筑业发票及银行付款凭证复印件(验原件);

企业购买厂房的,须补充提供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产权证复印件(验原件)。

三、新建工业项目

(一)申报条件

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新建工业项目”子库,项目在竣工投产纳税后,一次性申报设备投资补助。

(二)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1-

1、1-2);

2、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项目竣工验收报告以及纳税证明;

4、购置设备的合同、银行付款凭证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验原件);

购置进口设备的须补充提供银行付汇凭证及报关单。

四、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项目

(一)申报条件

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子库,项目在竣工投产纳税后,一次性申报固定资产投资补助以及企业管理团队奖励。

(二)申报材料

1、申报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材料,按本通知第二条“技术改造项目”或第三条“新建工业项目”申报材料的要求上报。

2、申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管理团队一次性奖励的材料: ⑴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2);

⑵安徽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⑶安徽省经信委、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联合批文复印件。

⑷项目投产纳税的证明材料。

3、申报节能环保产业项目管理团队一次性奖励的材料: ⑴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2);

⑵产品列入《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导向目录》、《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合肥市推荐应用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导向目录》的证明材料、相关证书复印件;

⑶项目投产达标的证明材料。

五、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推广应用项目

(一)申报条件

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子库,项目在实施完成并正常运行3个月后,由市经信委组织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节能量审核。

(二)申报材料

1、申报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材料,按本通知第二条“技术改造项目”或第三条“新建工业项目”申报材料的要求上报。

2、申报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推广应用项目的节能量奖励材料:

⑴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2);

⑵企业能源消耗情况说明和《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表(P201表)》(上及本各期);

⑶节能量审计报告。

六、清洁生产

(一)申报条件

企业列入省市主管部门公布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名单。

(二)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2);

2、省市主管部门公布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名单的文件复印件;

3、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4、省市主管部门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批文复印件。

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奖励

(一)申报条件

当年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

(二)申报材料

由市统计局提供证明材料。

八、小型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及担保费补贴

(一)申报条件

由市政府推介的小型工业企业(按照原划型标准,即上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以下、资产4000万元以下,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企业)、当年上缴各项税收比上年同期增长10%(含10%)以上、当年新发生流动资金贷款。

(二)申报材料

1、“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项目资金申请书(附表3-1);

2、申请报告;

3、“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项目资金申请表(附表3-2);

4、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5、企业已发生贷款的“借款凭证”汇总表(按银行贷款合同编号汇总)(附表3-3);

6、银行贷款利息支出明细表:附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合同、借款凭证、银行借款利息结算凭证复印件(每一笔贷款分别按贷款合同、借款凭证或贷款进账单、借款利息结算凭证的顺序装订)(附表3-4);

7、企业已发生贷款的担保凭证汇总表(按担保合同编号汇总):附企业与担保机构签订的担保合同、担保费用结算凭证复印件(每一笔贷款担保分别按担保合同、担保费用转账凭证、担保费发票的顺序装订)(附表3-5);

8、企业本累计及上年同期完税证明汇总表及完税确认证明表,并经税务部门核实盖章(附表3-

6、附表3-7);

9、“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项目资金汇总表(附表3-8)。

九、两化融合示范项目

(一)申报条件

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两化融合示范项目”子库,项目在竣工投产纳税后,一次性申报仪器设备投资补助以及企业管理团队奖励。

(二)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1-

1、1-2);

2、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市级及以上主管部门“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认定证书及批文。

4、项目投产纳税的证明材料。

5、购置仪器设备的合同、银行付款凭证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验原件)。

十、品牌示范企业建设

(一)申报条件

当年被评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企业。

(二)申报材料

1、申请报告和申请表(附表1-

1、1-2);

2、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品牌示范企业认定批文。

十一、其它

(一)申报材料受理。符合条件的企业或单位统一向市行政服务中心经信委窗口申报(联系电话:3537919)。

(二)形式审查。对企业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核实后予以受理。企业申报材料中的发票、合同、付款凭证均应提供原件,经验证后退回。

(三)资金监管。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对弄虚作假,套取、转移和挪用专项资金的,一经发现,予以通报批评,追回专项资金,五年内取消申报本政策有关补助和奖励的资格,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四)申报时间。申报投资类补助的项目在竣工验收后,于季度末次月的1-10号前报送申报材料;其它各类奖励按申报,于次年的3月下旬报送申报材料。

申报时间截止日遇节假日顺延。各单位均应在规定申报时间内报送申报材料。逾期没有申报的项目,视为其自动放弃,不再受理。

(五)补助期限。投资总额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1年;3000万元-1亿元(含3000万元)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1年6个月;1亿元(含1亿元)以上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2年。

(六)政策衔接。对于2011年1月1日之前入库,按照合政„2010‟26号规定已申报享受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项目,按原政策执行至补助期满,一次性申报。对于2011年1月1日之前入库,未享受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项目,按本政策执行,申报材料的发票有效期自2010年算起。对于2011年1月1日以后入库的项目,按本政策执行,申报材料的发票有效期自2011年算起。

(七)本通知由市经信委、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三篇:关于加速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思考

关于加速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和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思考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是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当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市毗邻粤港澳,是湖南的南大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2007年4月,我市被国家商务部授予首批“全国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这给我市经济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周边地区也都在大力吸引转移产业,承接加工贸易产业的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关键在于全面提高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

一、以园区建设为核心,搭建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移新平台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核心在于建设好新型工业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和载体。园区是发展工业的集约化载体和平台,也是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窗口和门户。要围绕解决园区用地不足、发展空间不够、承载能力有限、配套能力不够强的问题,有针对性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全市产业园区的统筹规划。我市现有一个国家级重点承接产业园(郴州出口加工区和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一个省级示范区(郴州经济开发区)、三个重点承接示范县(宜章县、桂阳县、资兴市)、四个重点承接工业小区(华塘、石盖塘、良田、桥口),要合理规划建设产业特色明显、配套能力强的产业园区。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能源、建材、医药食品、化工机械六大支柱产业是我市工业发展的主体,是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和重要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应围绕我市这六大支柱产业发展来进行规划建设,使之成为这些产业的集聚地和龙头,园区内产业要有较强的配套能力;处于中心城区半小时经济圈的三个重点承接示范县和四个重点承接工业小区除要形成自身的产业特色外,还应注重与本市国家和省级园区的产业有较强的配套能力,形成以产业配套为纽带的园区产业集群。统筹工业用地储备和供给,完善规划技术体系,为加工贸易产业的落地提供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充足的空间准备。加快制定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对每个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分工、产业类型、入园门槛(包括项目的技术水平、知识产权、投资强度、效益、环保、能源原材料消耗、物流量及成本、就业)及退出机制等进一步明晰。二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水、电、路、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园区建设资金投入,用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扶持资金,重点用于园区的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区财政对本地的园区建设,每年也应相应安排一定配套资金。创新园区投融资体制,探索成立开发区投资公司,参与开发区工业项目用地的招拍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建设等。三要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各工业园区的环保设施,加快“三废”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做好配套服务,推进区域性物流基地建设,合理规划物流基地空间布局,加速完善物流基础配套设施。四要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标准厂房的建设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要大力支持新建标准厂房,要从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园区的标准厂房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可尝试招商和吸引本地民间资本组建工业房地产投资开发公司,进行商业开发,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对工业房地产的售价和租金制定最高限价,以解决园区建设资金不足和建设速度不快的问题。五要制定灵活的园区经营政策。积极探索推进园区体制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大园区资源整合力度,各园区在招商和承接产业转移中,如引进的好项目因规模、资金、电力、物流、原材料供应等因素,不适应在本园区开发建设,可在全市其他园区流转,即引进项目可在适应的园区落户建设,其项目建成后产生产值和税收可按一定比例分别计入项目的引进方和落户方,以整体提升全市招商引资力度。改善园区发展环境,增强园区吸引力和承载功能。六要打造园区品牌。加强宣传,完善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我市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投资创业的优良环境、便捷全面的优质服务、交通区位的优越条

件,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推行项目入园登记报批手续代理制,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创立知名园区品牌,努力将园区打造成我市招商引资的城市名片。

二、以产业集群为重点,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上新台阶

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产业集群,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要因地制宜,从我市的实际出发,确定产业集群,突出龙头带动,壮大优势产业。重点支持发展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能源、建材、医药食品、化工机械六大支柱产业。要围绕我市的支柱产业培养骨干龙头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大项目,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综合成本优势,选准产业的承接点,优先承接对产业集聚有带动作用和能延伸产业链、配套能力强、壮大产业集群的产业转移项目。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形成一个高效协作的产业链,是将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培育分工合理、协作紧密、利益相关的中小企业,改善产业配套环境,形成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大中小不同类型企业相互依存的企业群体,没有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就失去了依托。我市民间资本有较大的存量,我们应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创业,大力扶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植中小企业群体,使之主动承接核心大企业的配套环节,提高本地配套率,实现产业配套的"内循环",形成大小业主和谐共生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业整体效益和经济总量。我市矿藏丰富,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是我市一大特色优势产业,全市有近100家从事矿产品加工冶炼的企业,大多为中小民营企业,已有产业集群雏形,但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还不明显,产业链还不完整,产品开发趋同性较大,低层次的同业竞争激烈。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对该产业集群的发展要进行正确的规划和引导,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组织行业协会,整合产业资源,按高纯有色金属产品、有色金属制成品、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及产品、有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等,对产品生产开发进行适当分工,在精深加工上做足文章,形成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完整的产业链,避免同质恶性竞争,发挥整体优势。对一些我市具有垄断优势的有色金属原料和产品,可通过行业协会引导有关生产企业联合成立营销公司,统一销售价格,赢得此类产品的市场定价权或增强市场定价的话语权。近年来,我市开展电子产品加工贸易,起到了很好的行业带动作用。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有华录数码、高斯贝尔、台达电子、莱富电子等知名加工贸易企业进驻郴州,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该产业对电子元器件和外围配件的配套要求更高,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和承接与此相关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壮大该产业集群。

三、以破解瓶颈问题为突破,取得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成效

当前,用地难、融资难、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一是要解决好土地问题。今后几年是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高峰期,我们要抓住我市被国家商务部授予首批“全国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的难得发展机遇,积极争取上级国土部门的支持,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同时,要坚持统筹安排、优先考虑的用地原则,将全市全年用地指标由政府统一调配,充分利用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园区的存量土地以及城乡闲置土地、厂房,盘活土地存量,扩大土地增量,做好土地储备,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效率。二是要做好融资工作。开辟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信贷“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转移企业,适当增加贷款额度、放宽企业贷款抵押担保条件,开展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及其他相应的信贷支持。三是做好劳动用工保障。充分发挥我市高职院、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实行厂校合作,组织实施承接产业转移用工培训,职业院校可根据承接加工贸易重点产业进行专业设置,与相关厂家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生产厂家可对学校职业培训给予资助,与在读学生签订毕业后就业协议,建立稳定的用工来源和渠道。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重点抓好乡镇一级劳动力市场建设,搭建村级就业工作平台,不断延伸就业服务。加大农村就业培训基地、农村劳动力品牌培训基地、见习培训基地的建

设力度。

四、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增强工业发展新动力

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核心作用,不断提升工业素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和杠杆作用,积极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产出能力。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和量作为衡量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和行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科技成果、品牌创建的产权化程度和水平。加大对企事业单位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的资助力度,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市科技经费及有关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重大技术发明、专利转化实施、品牌创建与培育及其产业化。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要以知识产权创造为新的切入点,使之真正成为自主创新技术、产品的高产区和聚集地。做好企业技改创新中的技术产权化工作,积极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步伐。择优扶持基础较好、条件较完备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培育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上规模、高质量、多品牌、综合创新能力强的“旗舰”型企业。积极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引导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市场机制原则与我市企业合作进行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实施,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采取智力与技术入股等方式进入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孵化和产业化联合体,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转移和推广应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研究开发机构,使之成为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的技术支撑平台,重点发挥其科研优势,力争在优势产业的重点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关键技术和工艺创新。优先承接具有核心技术专利和知名自主品牌产业转移项目,以保证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鼓励和支持加工贸易产业创立自主品牌和名牌,逐步减少OEM生产方式,使我市的产品逐步提升到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五、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保障,营造承接产业转移新环境

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着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解决问题。严格执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等制度,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和完善重点工业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强审批事项改革,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优化办事流程。设立重点投资企业优化环境监测点,受理企业投诉。在权限范围内的案件,相关部门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答复;实行行风评议,优化执法环境,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业不正之风;提高政府管理部门干部指导和服务工业发展的业务水平和实务能力,在工业、科技、经济综合管理等有关部门培养和使用一批有工科及工业经济教育背景、有企业管理工作经历、有政府相关部门业务工作经验,熟悉工业经济工作,懂项目招商、可行性分析、评估、包装、计划项目申报和项目实施管理,有工业经济管理工作兴趣的优秀干部,快速提升政府部门抓工业的水平和服务能力;深化投融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体制改革,为市场主体和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畅通流动创造条件,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市知识产权局 陈乐瑟

2008年8月9日

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 加快宣恩经济发展

宣恩要加快自身发展,根本性的举措,就是要紧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一历史性机遇,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一、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去年7月23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此举是为了配合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区域特点明显的加工贸易发展布局,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为宣恩加快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其一,此次政策调整将直接导致东部地区部分企业财务成本的大幅上升。由于加工贸易出口利润微薄,部分企业将难以为继,面临停产危险,因而向中西部地区实行转移。

其二,部分企业可能将东部地区的生产基地向中西部地区集并。对于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都有投资的部分企业来讲,此次政策调整后,企业在东部地区将只保留从事研发、贸易、信息等职能的企业总部,其生产基地可能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进行整合集并,从而规避国家政策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三,中西部地区吸引外来投资具有更加明显的比较优势。此次政策调整后,对于寻求投资的国内外客商而言,中西部地区更为优惠的加工贸易出口政策、更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丰富的资源,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吸引外来投资更具竞争力。

三、宣恩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宣恩县虽然在经济上处于劣势,但在环境、资源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大批产业转移项目。

一是区位和交通优势。宣恩位于湖北西南边陲,县城分别距州府机场42公里及宜万铁路恩施火车站45公里,离沪蓉高速公路出口33公里,正在规划设计建设的安张常铁路和恩黔高速公路从县城经过,209国道贯通宣恩南北,县乡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交通网络便捷、顺畅。

二是低成本优势。与发达地区相比,宣恩县劳动力成本低,平均价格仅是南方沿海发达城市的三分之二。水、电、土地、原材料等供应充裕且价格低廉,生产要素的某个或几个要素成本非常低,这是大多数外商企业考虑投资的最大吸引力。

三资源优势。宣恩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乾隆皇帝钦题御匾“皇恩宠锡”的伍家台“贡茶”,历史上敬奉土司皇御用的覃家坪“贡米”,久负盛名的“宣恩早”蜜柑、新选育的“贡水白柚”和黄金梨,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腿”之一的宣恩“大派火腿”,竹节参等名贵道地中药材,薇菜、莼菜、蕨菜等富硒山野菜,特色资源丰富,远销国内外。宣恩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全县大小河流121条,水电装机可达40万千瓦,已装机20万千瓦,水电开发如火如荼。宣恩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硅矿、白云岩、紫砂陶土、炭质页岩、天燃气等地矿资源30余种,储量丰富,“岩板上开花”的菊花石,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宣恩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农业人口31.01万人,农业劳动力15.78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近3.8万人。这些优势犹如一道道强“磁力”,牢牢吸住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目光。

四是基础设施优势。近年来,宣恩县加大了水、电、路、讯等方面的投入,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同时狠抓了县城建设,建设贡水走廊,实施旧城改造,开发城市新区,完善市政设施,美化和亮化了县城街道,改善了城镇人居环境。工业园一园两片,正在新建的莲花坝工业园片区今年6月份既可吸纳企业入园。

五是政策及服务优势。近年来,宣恩县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工业园还分别制定了个案政策。税费、土地等优惠政策成为外商企业投资的重要吸引力。县内“亲商”、“爱商”、“护商”气氛浓厚,政策环境优良,客商及企业均可享受“保姆”式服务。

四、宣恩加快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几条措施

1、以时不我待的竞争意识抢抓机遇。充分认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是加快发展本地区经济发

展的历史机遇,更是加速中西部崛起的助推器。当前内地欠发达地区都在抢抓这一历史机遇,作为后发地区的宣恩更是时不待我。因此,要抢抓机遇,主动出击,积极承接沿海梯度转移产业。

2、以多元方式招商推动沿海产业转移。把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作为我县招商的重点,把沿海发达地区作为最佳招商区域,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大团组与小分队相结合、以情招商与以诚招商相结合、专业招商与以商招商相结合、网上招商与会展招商相结合等多种办法招商引资,大力推进产业招商、特色园区招商、会展招商,以增强招商引资的多元动力。

3、以完善的配套设施吸纳沿海产业转移。一是组织配套。加强对产业转移承接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政策支持到位、矛盾和问题解决到位、服务协调到位;二是设施配套。完善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尤其是城市交通道路、人居环境、社会治安等;三是产业配套。围绕发达地区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支持、鼓励、发展一批中下游配套企业;四是人才和技术配套。发挥职校、各类培训学校的作用,大量培训技术人员,创新用人选人机制,建设高水准的人才市场,为产业转移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4、以工业园区为平台承载沿海产业转移。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和平台,统筹考虑园区工业整体布局,建好园区道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积极为产业转移修好“跑道”、打造好“载体”。并建立健全以资金融通、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园区服务体系。

第四篇: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

合政[2010]26号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合肥实际,制定如下政策。

一、设立“加快工业发展专项资金”

1.设立“加快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实行总量控制和预算管理。

2.在本市区域内注册并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的工业企业,不分所有制及隶属关系,均属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二、鼓励投资工业项目

3.凡是在合肥地区投资建设的工业项目,在项目建设期内,按申报期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给予一次性补助。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范围为项目土地使用权、生产厂房、设备和辅助设施。对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项目优先予以支持。

对投资总额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1年;3000万元-1亿元(含3000万元)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1年6个月;1亿元(含1亿元)以上的项目,补助期最长不超过2年。

对投资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牵动性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可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政策支持。不再重复享受上述扶持政策。

4.建立《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到2012年,组织实施超过1000个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引导超过1000户重点企业高强度投入,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进入国内领先、世界先进行列。“双千工程”实行总体规划、分实施、滚动发展。市经信委每年底下达下一“双千工程”项目计划,中期调整充实项目库。

5.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项目,均可申请项目前期费用补助,每个项目前期费用补助最多不超过200万元。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含1亿元)的项目,按实际支付的项目前期费用给予全额补助;投资额在3000万元-1亿元(含3000万元)的项目,按实际支付的项目前期费用70%给予补助;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按实际支付的项目前期费用50%给予补助。项目前期费用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评价报告费用。

三、鼓励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

6.鼓励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对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除按本政策第3条规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5%补助外,项目投产达标后另给予企业管理团队20万元一次性奖励。

7.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对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节能产品推广应用项目和节能技改项目,除按本政策第3条规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5%补助外,另对项目节能量给予奖励。年节能量达到1000吨标煤或节电300万千瓦时奖励10万元,同一项目每增加节能量1000

吨标煤或节电300万千瓦时增加奖励10万元,单个项目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的重大节能改造项目,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办法给予政策支持。

8.鼓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对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节能环保产业项目,除按本政策第3条规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5%补助外,项目竣工投产后另给予企业管理团队20万元一次性奖励。

9.鼓励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凡通过市级以上清洁生产认定的企业,给予管理团队10万元一次性奖励。

四、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

10.鼓励企业多产多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垄断性行业企业)当年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超出上年的部分,扣除基准增幅部分后的增量给予奖励。以企业当年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两项指标各按50%加权作为计算奖励的依据,并将企业划分为若干类,各类企业基准增幅和增量奖励比例每年核定一次。

对当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个企业奖励10万元。并对其全年考核指标超过上年(不足500万元的按500万元计算)的增量,不分企业类别,统一再按0.6%比例给予奖励。

对当年执行“一企一议”、“一事一议”政策的企业,其全年超过基准增幅部分的增量,统一按0.6%比例给予奖励。

对同一投资主体在本市投资设有多家企业的,合并为一个考核单位计算奖励。每个考核单位全年奖励额最多不超过5000万元。

11.鼓励工业企业从市外引进或在本地培育新办配套企业。配套企业自投产之日起3年内,每年新增的所得税、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70%奖励给主导企业,30%奖励给配套企业。

12.新办或从外地整体搬迁来肥的中小工业企业,竣工投产后,在3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时,按其当年实际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的1%一次性奖励给企业法定代表人,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20万元。

13.列为国家级新产品的,奖励管理团队20万元,其中法定代表人为40%;列为省级新产品的,奖励管理团队10万元,其中法定代表人为40%。

五、鼓励企业技术中心和“两化融合”项目建设

14.支持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对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并经国家、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项目,其新增研发试验设施、仪器设备等给予投资额10%的补助。

15.支持“两化融合”示范项目建设。鼓励工业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列入《合肥市工业“双千工程”项目库》的“两化融合”示范项目,给予设备投资额10%的补助。

六、鼓励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16.城区产业园区土地出让收益奖励。对各城区产业园区范围内的工业项目土地出让收益,扣除国家和省规定的相关费用后,由市财政通过区财政奖励给各产业园区,用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17.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县、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实行总额控制。

18.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补助。为鼓励开发区、产业园区集约利用土地,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发区、产业园区多层标准化厂房的以奖代补。按各区当年实际建成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资金的30%补助给产权单位。

七、其它

19.固定资产投资补助政策兑现的资金,由市与企业注册地所在县、区共同承担,其中市财政承担50%,县、区财政承担50%。市区范围内的企业,由市级统一兑现,资金由市财政与区财政结算。三县范围内企业,由市与县分别兑现。奖励政策涉及地方税收留成部分,市与县、区按现行分税制比例承担,由同级财政负责落实。

20.鼓励企业多产多销奖励的资金,按企业税收缴库级次,由市与企业注册地所在县、区共同承担。三县范围内的企业,由市与县财政按5∶5比例承担;市区范围内的企业,由市与区财政按8:2比例承担。

21.申请上述政策的企业或单位,均在行政服务中心市经信委窗口统一申报受理。属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按季申报,其它各类奖励按申报。市经信委、财政局、审计局和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在2周内一次性审结,并在有关媒体上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经市政府批准,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给相关企业或单位。

22.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肃财经纪律,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对弄虚作假、骗取奖补资金的行为,要追回已拨付的资金;情节严重的,要严格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3.本政策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原发《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合政〔2006〕1号)、《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修订试行)》(合政〔2007〕18号)同时废止。

24.本政策由市经信委、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五篇: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汇报材料

关于**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中共**区委办公室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区 创新工作方式,全力 承接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取得长足发展。2011 年,全区地方生产总值完成 141.16 亿元,同比增长 13.5% ;财政总收入完成 6.82 亿元,同比增长 34.2%;区属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 36.8 亿元,同比增长 28.7%。2011 年 8 月,我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市区; 2011 年 3 月、2012 年 2 月 先后 2 次荣获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二等奖,在全省县市区中均排第 17 名。

一、主要 成绩 1、园区有大变化。一是定位功能初显。围绕高科园“工业新城、绿色新区、承接产业转移样板区、两型社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科学规划“一园五区”即“电子信息产业园区、铜加工产业园区、食品加工配套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综合服务区”。二是配套设施加强。目前,高科园基础设施及配套累计完成投入 7.5 亿元,建成区面积 12平方公里,“四纵六横”路网全部成型。水、电、讯等配套全力跟进,紫霞安置小区、工业新城大厦等配套项目全面启动。三是管理机制创新。在高科园享受凤凰园工业园现有省级工业园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在建设上市区共建共享,较好地理顺了体制机制。2、项目有大发展。一是洽谈项目落户多。

下载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流动现会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流动现会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