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章 新疆油田发展史 20问
一、为什么说新疆石油工业承担着新生共和国的重托?
1,甘肃的玉门、陕西的延长、新疆的独山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经开采的三大油矿,虽然规模小,产量低,但毕竟提供了突破的可能。
2,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在回答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征询时掷地有声:中国有石油,中国具备大规模储藏石油的地址条件。
二、克拉玛依油田是怎样发现的? 1,根据1954年10月12日中苏两国政府联合公报,1955年1月1日,中苏石油股份公 司的苏联股份移交中国。移交后成立的新疆石油公司,按照当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的决定,在黑油山(克拉玛依)地区钻第一口油井。
2,1955年6月14日,一支由8个民族36名青年职工组成的独山子矿务局钻井处1219青年钻井队,在钻井队长(技师)陆铭宝、副队长(副技师)艾山带领下,来到黑油山东南方向5.5公里处,承担起钻凿黑油山1号井的任务。3,1955年7月6日启动钻机开钻,于10月29日,钻至620米处完井出油。
4,黑油山(克拉玛依)1号井的出油,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也同时揭开了新疆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序幕。
三、克拉玛依油田是如何诞生的?
1,1956年4月23日,位于南黑油山两个局部构造之间的4号井又出油了,这进一步证实了黑油山确有不受背斜控制的油藏存在。
2,时任石油部部长助理康世恩果断决策,提出了中国石油史上著名的“撒大网,捞大鱼”的勘探部署
3,1956年5月1日,按照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的读音,新疆黑油山油田正式更名为“克拉玛依油田”。
4,1956年5月11日,新华社发布消息: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地区,已经证实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大油田。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石油部部长李聚奎在发言中自豪地宣布: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面积已达130平方千米,储油面积还在扩大,可采储量在1亿吨以上,克拉玛依已经具备了开发建设大油田的资源条件。
5,1956年10月1日,在国庆7周年的典礼中,,《1956年发现的大油田克拉玛依》的巨大模型随游行队伍通过北京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6,《克拉玛依之歌》(词曲作者:吕远)7,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1号井完钻出油,1956年8月起,克拉玛依油田开始试采,当年新打井21口,生产原油16424吨。1957年,投入试采井74口,当年产原油70271吨,超过独山子油田建矿以来最高年产量(1953年70241吨),克拉玛依油田是一个储量丰富、潜力巨大的油田被实践证明。
四、“克拉玛依”名称的由来?
1,“克拉玛依”是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黑油”的读音。
2,克拉玛依油田原称为“黑油山油 田”,1956年5月l日改称为“克拉玛依油田”,曾有“喀拉玛依”、“克热玛依”等不同的写法, 3,1956年9月5日后统一为“克拉玛依”。
五、为什么说克拉玛依油田的勘探开发是新中国是有工业的第一曲壮歌? 1,(1)1953年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当年原有产量62.2万吨。只能满足国家需要的百分之四十三(43%)。
(2)1951年只有8个地质队、2个地球物理队、7个钻井队
(3)中央主管经济的陈云同志指出:要争取两到三年内找到一两个大的油区,否则不能安定人心
(4)1955年,安排在克拉玛依等8个构造上打井,计划进尺4.1万米占当年全国探井进度计划的28%。
2,(1)新疆油田公司前身是中苏石油公司。1950年中苏石油公司成立,根据协议,苏方提供设备、器材、技术,中方提供工作地段和土产材料,双方投资各占50%。
(2)1955年1月1日起,苏方股份移交给我国,改名为新疆石油公司(3)中苏石油公司合营4年,为新疆石油工业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有:恢复和发展了独山子油田生产、积累了地质资料、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干部 3,解放时,独山子油矿已奄奄一息,只有两口井出油,日产原油2~3吨,两口蒸馏锅,靠人工进料,间断生产。
4,克拉玛依勘探开发不同阶段,起过重要作用、做出重大贡献的有(钱萍、余萍、曹进奎、张毅、王炳成、张家达、张恺、陆铭宝)等同志都是在那一时期锻炼成长起来的,学到苏联的一些勘探和管理方法。
5,1956年4月,是有工业部部长助理康世恩同志,率领部工作组和苏联专家组组长安德列等来新疆,考察克拉玛依情况,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克拉玛依已初步探明是一个大油田。
6,1956年4月,成立克拉玛依钻探处,由公司副总经理秦峰兼处长,抽调十几名处级干部,加强克拉玛依工作。
7,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1号井出油,11月26日,新华社发布了第一口探井出油的消息。中央主持经济工作的陈云,李富春同志多次询问克拉玛依的勘探情况。
8,1958年9月10 朱德主席来到克拉玛依视察,并挥笔题词:为钻井两万口,生产石油两千万吨而奋斗。
9,钻机整体拖运,油井上土法保温,长烟道保温,这些都是当时的群众性的发明创造
10,克拉玛依油田所处的准葛尔盆地油气极为丰富,石油总资源达86亿万吨,天然气总资源量达2.1万亿立方米。目前,以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20%多,天然气储量不足10%。
11,2002年12月22日克拉玛依油田成为新中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级大油田。2011年共生产原油1090万吨,天然气37.1亿立方米
12,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正式竣工投产,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批示表示祝贺,工程入选“建国6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同时,独山子300万方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200万方商业原油储备库建成并投入运营,呼图壁气田40亿方天然气储备库正在抓紧实施。
13,克拉玛依石化600万吨完善稠油加工及配套项目建成投产,千万吨炼油扩建项目全面启动。今天的克拉玛依,已经成为包括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是有工程技术服务,油气集输,炼油化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完整的石油化工业体系
六、新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石油企业是怎样成立的?、1,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彭德怀,收到上报来的1942年、1943年苏联和原国民党政府议定在新疆建立金属与石油两股份公司的协定草案。
2,1950年1月2日,刘少奇报告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主席,建议提出在新疆合办金属与石油企业的要求,以便利用苏联资本,开发新疆资源,发展新疆产业。毛泽东采纳了刘少奇的建议并指示尽快采取相关措施。
3,1950年9月30日,中苏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总部暂设独山子,(1953
年1月1日迁至乌鲁木齐,时称迪化)这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4,1950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向苏方无息借款800万卢布。
5,1951年4月17日,中共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党支部成立,隶属于中共乌苏县委。
1951年6月,中共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委员会成立,隶属中共新疆分局。6,1952年2月,周恩来语重心长的叮嘱到北京汇报工作的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中方副总经理钱萍:要好好学习,一定要培养出一批干部来。
7,1952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局总理、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副主任李富春致函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习仲勋、西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贾拓夫时,强调“大力开发西北地区的石油。要将石油工业建设放在今后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
8,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向苏联派出首批留学生23人,分别进入莫斯科石油学院和克拉斯那达尔石油专科学校,限期五年,1957年6月回国。
9,1954年3月15~~21日,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局总局第五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在西安召开,确定稳步发展吐鲁番盆地的勘探。1954年9月13日,周恩来总理批准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增加投资数额和将吐鲁番盆地划归中苏石油股份公司。1951年,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地质调查处成立。
10,1954年12月31日,中国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主持,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移交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宣告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结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七、井和193号井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1955年7月6日开钻,当年10月29日完钻出油的 克拉玛依l号井,其出
油的关键性作用,不仅仅因为它作为一口参数井(预探井)意 外出油带来的惊喜振奋了新疆石油工业的士气,更因为它证实了黑油山地区是有希望的含油聚集带,而非过去普遍认为的黑油山油藏已基本散失;对新疆石油工业来说,则标志着一扇走出困境通往新天地的大门已经敞开。它是让后人瞻仰的标志性井位。
2• 193号井1958年4月8日开钻,8月29日完钻,井深2275.73米,最高日产原油达到260吨,为当时全国绝无仅有的高产井。从理论上讲,193号井单井的年产量有可能达到9万多吨——远远高于新疆石油工业首先开发的独山子油田最高年产量的7.03万吨,这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能源紧缺,只有克拉玛依一个大型油田的历史背景下就显得格外突出了。所以,193号井被誉为“王牌井”、“英雄井”,引起了无数关注的目光,甚至惊动了中央高层领导。
3.1958年9月12日,朱德亲临193号井生产现场观看了喷油盛况,这不仅是对193号井的肯定,也是对新疆石油工业在那段艰难岁月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的褒奖。然而193号井的历史价值不止于此,它的价值更在于:它的高产进一步证实新疆具有丰富的油藏储量和广阔的勘探前景,是新疆油田蓬勃发展的历史见证。
八、新疆油田工业的摇篮——独山子油矿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1• 独山子,是克拉玛依市的一个下辖行政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是新疆石油工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之一。
早在19世纪末期,独山子就以石油矿藏闻名,其实独山子背斜有自溢的石油泉32座,当地居民收捞原油,用于点灯膏车。
2• 1909年,新疆省政府筹银30万两,从俄国购买了1架顿钻钻机,在独山子
开掘了第一口油井。王树楠在其主编的《新疆图志》将第一口油井开掘情况做了记录:“挖油机一座,运置独山子,开掘油井,深至七八丈(约25米),井内声如波涛,油气蒸腾,直涌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数尺。”
3• 1936年,新疆省政府与苏联达成口头协议,共同开发独山子石油资源,同年4月,新疆省政府派员与苏方人员联合组成独山子石油考察团,在独山子地区进行石油勘察;1936年10月,新疆省政府将原设在安集海的炼油厂并入,改称独山子炼油厂。
4•1937年1月14日,独山子第一口
浅井完钻出油,井深200多米,日产原油10吨左右。
5• 从1936-1949年,独山子油矿经过独山子炼油厂(新疆与苏联合营)、乌苏油矿筹备处(国民政府负责)、独山子油矿管理处(新疆伊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政府主管)三个阶段的经营,共钻井33口,进尺14152米,采油11497吨,日产20—110吨,单井最高日产达40吨。
6•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名列全国三大油矿之一的独山子油矿职工150人,日产 原油3-5吨。
7.1949年9月25日,新疆解放。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949年12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成立,宣告新疆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5军14师进驻独山子油矿,协助恢复生产。
8.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交给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基本任务是:查明新疆石油资源的情况、增加石油产量、满足新疆地区需要、并且大力培养石油工业干部。
9.1951年5月,独山子油矿恢复勘探和生产,第一口探井50号井和开发井38号开钻。当年完钻的38号井,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完钻的第一口石油生产井,获得高产自喷油流,初期日产油量26吨,当年生产原油1844吨。
10• 1954年,油田生产井增加到43口(其中抽油井33口),但产量却减少到4.88万
吨,比1953年下降30.5%。1955年,整个油田基本采用抽油机开采,油井数量虽然增加,但产量继续递减,降为3.29万吨。
11• 1954年10月12闩,中苏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宣布自1955年1月1日起,包括 中苏石油公司在内的各中苏合营股份公司中的苏联股份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将业务管理和全部财产移交新疆石油公司。
12• 尽管新疆石油工业未能在独山子油田获得预期的丰硕成果,但通过独山子油田的开发实践,新疆石油工业在勘探、钻井、采油、炼油及辅助生产等领域的专业队伍渐具雏形,完成了边生产边培训队伍的任务,对于刚刚起步的新疆石油工业乃至中国石油工业来说,独山子这一最初的小舞台,无疑起到了练兵场的作用。
13•
如果说,独山子油田开发伊始,新疆石油工业先行者的队伍还只是寥寥几人,那么1955年后从独山子走出来的队伍就已经蔚为壮观了——而这支从独山子油田走出的专业队伍如同一只已经长大的雏鹰,展翅于新中国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广阔蓝天。
九、如何理解克拉玛依油田的勘探开发是一段辉煌的岁月,是一个动人的神话?
1.克拉玛依从1955年10月29日1号井出油,到1958年正式开发,再到1960年底克拉玛依油田原油产量达到163.67万吨,创油田开发以来历史最高水平。1960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原油产量达到166.23万吨,全国原油产量419.62万吨,克拉玛依油田原油产量占当年新疆原油产量的98.46%,占到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39%。——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工业基础还非常薄弱的20世纪50年代,如此高的开发建设速度,只能用奇迹来形容。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
发初期,生活和工作条件极为艰苦,各民族石油职工,面对的是方圆几十千米的戈壁荒滩,“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
2• 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新疆油田干部职工以国家大局为重,在渺无人烟的戈壁荒滩上,以忘我的奉献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所创下的这份业绩,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作“辉煌”;而这段岁月,也理所当然地被烙上了创业者们充满激情的辉煌印记。
2• 克拉玛依,新中国唯一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一座短短几年间就奇迹般自亘古戈壁上崛起的城市。它因油而存在,因油而发展,因油而举世闻名。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也是一个动人的神话。
3.1957年1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成立自治区直辖的克拉玛依市(县级)。1957年6月20日,克拉玛依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
4• 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七十七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克拉玛依市的决定》,决定设立克拉玛依市。1958年6月17日,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通知:克拉玛依受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市人民委员会设在克拉玛依,市下设独山子和乌尔禾两个区,并在克拉玛依、大拐、中拐、小拐等地设立三个街道办事处,并且要求迅速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5•
1958年7月25日,克拉玛依市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委员,宣告克拉玛依市正式成立。
6• 从此,在克拉玛依这片原本是亘古荒原的大地上,一座石油城市拔地而起。它是新疆石油创业者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硕果体现,也是记载新疆石油创业
者丰功伟绩的永久纪念碑。
7•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副主席朱德来克拉玛依视察时,给予这座城市高度的褒扬:“3年以前,这里只有一个打猎的维吾尔族老人,可是3年以后,你们已经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建立起一座4万人口的石油城市,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也是一个动人的神话。”
十、如何理解克拉玛依油田作为新中国工业长子所具有的真挚情怀?
1• 从50年代末起,新疆石油管理局就开始向四川,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辽河、河南、江苏等油田和石油物探、管道、科研、设计、炼油化工等单位以及中国海洋石油企业输送了大批精兵强将。
2.1958年11月13日,时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长张文彬率领包括钻井,采油,工程地质等百余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参战队伍,赴四川川中参加石油会战。3.1959年3月,为支援辽松、华北石油勘探,新疆石油管理局派出385人参加会战。
4.1960——1961年,新疆石油管理局抽调5600余名职工参加大庆会战,是主力队伍之一。
5.1964——1966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先后派出1336名干部和技术工人支援到胜利,四川,大港,青海,等油田以及兰州炼油厂。
6,1967年——1970年新疆石油管理局抽调4995名职工,参加江汉会战和长庆,辽河,华北石油勘探开发以及湖南长岭,炼油厂建设。
7.1975年新疆石油管理局抽调2576名职工支援辽河,长庆,江苏等油田和石油管道局。
8• 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建设之初,受到了来自全国的无私支援,而伴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大发展,克拉玛依油田也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支援新油田开发建设大会
战的任务。
9• 在中国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历史舞台上,处处都闪现着新疆石油人的身影,而这种“哪里有油哪安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正是石油人最真挚的情怀。
十一、新疆油田对其它油田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哪些贡献? 1.。1951年,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成立。2、1952年2月4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第一批人员到达喀什。3、1958年9月23日塔里木矿务局1463钻井队,适用B——3钻机开钻依奇克里克1号井。井深468米处发现油浸,潜入清水诱喷,10月9日凌晨,喷出轻质工业油气流日产原油120——140吨,塔里木盆地第一个油田——依奇克里克油田诞生。4、1964年9月,新疆石油管理局开始筹建塔里木勘探会战指挥部 5、1976年柯1井喷出高产油气流,标志着柯克亚高产油气田发现。
6、1978年11月21日,柯10井强烈井喷,1979年11月5日柯9井井喷,发现柯克亚大型凝析油气田。
7、1985年,证实塔里木盆地“三隆四坳”的地质构造格局。
8、1984年4月10日,塔里木勘探开发指挥部在库尔勒市正式成立。9、1999年7月,隶属新疆石油管理局的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整体移交给塔里木油田公司。
十二、为什么说新疆油田对新疆石化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克拉玛依地区不仅拥有独山子石化公司和克拉玛依石化公司,而且克拉玛依油田还投资建设了乌鲁木齐石化厂、依奇克里克炼油厂和泽普石化厂,为新疆石化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1936年8月新疆省与苏联政府合作,成立独山子石油考察厂。10月安集海
炼油厂并入,改称独山子炼油厂。1956年独山子炼油厂进行扩建,1958年第一期扩建完工,年加工能力提高到40万吨。1959年第二期扩建完工,年加工能力100万吨。1960年第三期扩建完工,年加工能力提高到120万吨。到1965年炼油厂共有生产装置17套,可生产60种产品。
3.1959年9月,独山子炼油厂一次原油加工能力达到600万吨。
4.2005年2月8日,独山子石化公司,10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工程项目获得国家批准,总投资272亿元,包括22套炼油装置,和12套化工装置。5.1959年3月20日,克拉玛依炼油厂开始动工新建。1959年8月,常压蒸馏装置建成投产,1961年加工能力12.5万吨,1980年,年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
6.1970年,经国家纪委批准,新疆石油管理局着手筹备兴建乌鲁木齐石油石化厂。1971年1月,工程正式动工,计划达到100万吨。但于1973年初停建,1975年4月,乌鲁木齐石化厂工程在米泉县铁厂口新址开工。1978年第一期炼油系统工程全部建成投入生产。1981年9月1日,大化肥项目正式开工。1983年3月原隶属新疆石油管理局的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划归中国石油石化工总公司,1987年4月正式移交。1958年10月,依奇克里克油田宣告发现。1987年已无法正常开工,于当年5月全面停产封存。
7.1983年9月27日,康世恩建议开发柯克亚油气田,并建设年加工能力15万吨炼油厂,、年产6万吨合成氨中型化肥厂、年产1万吨液化石油气厂、合称泽普石油化工厂。
19986年5月1日,举行泽普石化厂形式典礼。1987年5月提出:“三项工程、三年建成、五亿投资、一流质量、一次试车成功”的33511建厂奋斗目标。1989年6月5日,胜利完成:“33511”的建厂目标。1999年7月,隶属新疆石油管理局的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整体移交给塔里木油田公司。
十三。为什么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克拉玛依油田重要的战略调整期? 1,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
2,20世纪60年代,克拉玛依油田已开发区“两降一升”(产量下降、油层压力下降、油气比升高)3,钻井、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完善(1)钻机井架整体搬迁
(2)大直径岩心取岩心和分析工艺技术(3)小井眼钻采技术(4)修井技术的完善(5)老井下尾管工艺
(6)适合抵注水量的注水流程工艺(7)层工艺技术(8)热力采油实验
4,从1960年开始,新疆石油管理局下属的石油产品研发和生产单位,不断研制出了各类新的石油产品,到1966年,已能够生产6大类72个品种的石油产品,有力支援了国家国防和经济建设。5,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初期采用采油机发电机组。1958年在市中区建成中心电站,总装机容量3200千瓦。1960年,开始修建白碱滩火电厂,1961年建成两台1500千瓦的汽轮发电机组。1962年开始筹建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964年9月和1965年第一、二台机组先后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7480千瓦。6,1959年1月10日,克(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线正式投产,年输油能力53万吨。1959年建成第二条输油管线,年输油能力50万吨,(后
由于施工质量部高,投产后问题较多,于1964年拆除)。1962年,第三条输油管线建成投产,年输油能力85万吨。
7,1959年开始,克拉玛依原油运往内地,1959年1月19日,第一批东运原油用汽车运到当时兰新铁路的红柳河装上铁路槽车东运兰州炼油厂。1964年在乌鲁木齐王家沟建成包括30个装车鹤为的装油台和长4.5千米的专用线。
8,克拉玛依油田的农副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新疆石油管理局在距住地较近的安集海、新源、阿克苏、乌尔禾、百口泉、艾里克湖以及乌鲁木齐黑山头垦荒,办起了7个农厂。1960年迅速扩展到霍城、塔城、库车、乌苏县四棵树、克独管线四泵站等地。1962年年底,共有40多个农业生产点,1963年,耕种土地面积最高曾达33853亩。
十四、克拉玛依油田稠油开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1,从1984年至2008年上半年,克拉玛依油田累计生产稠油突破5000万吨大关,成为国内第二大稠油生产基地。从1984年的年产两万吨发展到2007年年产413万吨的规模,2007年稠油产量占油田原油产量的三分之一。2,1958年,在准葛尔盆地西北边缘发现了乌尔禾——夏子街浅层稠油带,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稠油。
3,1960年,克拉玛依油田率先在克拉玛依黑油山浅油层进行了火烧油层的矿场实验,但实验效果难尽人意。
4,1967年到1971年,克拉玛依油田在黑油山的一个井组开始了蒸汽驱实验。1983年,克拉玛依油田稠油开发实验终于跨过了失败的门槛,九1区蒸汽吞吐实验获得突破。
5,1986年,发现红山嘴油田,探明地质储量达到3750万吨。
6,1998年至2007年,累计探明稠油储量2477万吨,基本解决了稠油产量的稳定增长与接替储量不足的矛盾。2008年已有45个稠油油藏头日开发。7,1997年,还开辟了一个大井眼井组进行蒸汽开发新实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8,2007年起,克拉玛依油田又开始了针对超稠油开采技术的公关。
十五、为什么说克拉玛依引水之歌气壮山河?
1• 有水的地方才有生命,有生命的地方才可能有人类文明的繁衍和发展。
2•
历史上,克拉玛依的发展曾几度出现危机,核心内容都只有两个字——缺水。
3•
为解决缺水问题,克拉玛依人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寻水历程。
4•
20世纪50年代,油田开发初期,由于没有足够的水源,生产生活用水都要用车辆甚至骆驼从几十千米外拉运。直到玛纳斯河——克拉玛依管线给水工程的修建,才缓解了油田开发初期的用水需求。可由于上游农业生产和居民用水的需要,玛纳斯河断流,水的危机再次凸现,直接威胁了油田勘探开发的进行。
5• 1958年6月,新疆石油管理局开始寻找第二条水源,1961年2月,在几乎完全依靠人力挖掘的条件下,克拉玛依历史上的第一条人工水渠,百(口泉)——克(拉玛 • 依)水渠终于竣工,暂时缓解了油田大规模开发造成的用水紧张局面。
6•
1965年,克拉玛依实现了油田稳产百万吨的突破,也造成了第三次水危机的出现:百——克水渠的供水量已不能满足油田产能建设和生活用水的增长需要。
7•
1967年,白杨河引水工程开始筹备,至1979年其配套工程储水1900万立方米的调节水库和日处理4万立方米的净化水厂建成,才使克拉玛依油田
生产和生活用水在短期内得到了保障。
8• 20世纪80年代,中国石油工业战略重心西移,克拉玛依出现了第四次水危机——
9• 当时克拉玛依地区实际年用水量为2.4亿立方米,而区域内各种水源只能提供1亿立方米,缺口巨大。
10•
1997年,引水工程正式实施,2000年8月1日,总长400多千米的引水工程全面竣工。
每年8月8日的克拉玛依水节,更有了这座城市灵动的气韵。
11•
对于这座干渴了几十年的城市,引水工程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而非同寻常的。它是对几代石油犬创业伟力的永续和慰藉。
十六、新疆油田勘探开发分为哪几个阶段? 新疆油田勘探开发分为哪几个阶段 ⑴ 艰苦创业(1955年——1959年)
⑵迎难而上(1960年——1977年)
⑶改革发展(1978年——1999年)
⑷历史跨越(2000年——2007年底)
⑸新的起点(2008年至今)
• ⑴ 艰苦创业(1955年——1959年)
• 1955年10月29日,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黑油山1号井喷出高产油气流,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和诞生。1959年,原油年产量从油田建设之初的3.29万吨上升到98.67万吨,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油田,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 ⑵迎难而上(1960年——1977年)
1960年,原油产量达到163.67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39%。
1977年,原油产量达到306.8万吨。• ⑶改革发展(1978年——1999年)
1980年开始持续稳步增长,1990年跃居全国陆上石油工业第四位,1999年原油产量达到906.2万吨。
第一个百万吨油田,彩南油田(1992年发现)。第二个百万吨油田,石西油田(1995年发现)。第三个百万吨油田,陆梁油田(2001年发现)
• 1998年7月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新疆视察时欣然挥笔题词:“加快准噶尔盆地勘 探开发,再现克拉玛依油田辉煌!”
⑷历史跨越(2000年——2007年底)
2000年1月1日,新疆油田公司重组改制,开始按照国际惯例规范运作。2002年12月22日,油田原油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实现了克拉玛依油田几代石油人的梦想。⑸新的起点(2008年至今)
2008年,按照集团公司集约化、专业化、一体化整体协调发展的要求,新疆油田公司和新疆石油管理局重组整合为新疆油田公司,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油气并举,又好又快建设现代化大油气田。
十七、新疆油田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1•
稳步落实“两步走”目标,到2011年原油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天然气产 能规模增长到50亿立方米以上,现代化大油气田的格局基本形成;到2015年油气 产能规模达到1600万吨以上和100亿立方米,实现由大油田向大油气田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成绿色、数字和人文特征鲜明、充满生机与活力 的现代化大油气田。
十八、克拉玛依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什么? 1• 发展远景:一个定位、五大基地、三大新兴产业、两个平台。
2•一个定位:将克拉玛依打造成为世界石油城。
3•建设五大基地:油气生产基地、油气技术服务基地、炼油化工基地、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技术工人培训基地。
4•发展三大新兴产业:金融产业、信息产业、旅游产业。
5•构建两个平台:高品质的城市、最安全的城市。
6.两市,四城
两市:经济强市,国际名市
四城:品质之城,文明之城,安全之城,幸福之城
7.建成小康社会全国先进城市,在全疆跨越式发展中走在前列,在长治就安上作出示范,成为特色鲜明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公众安全感,市民幸福感的城市,为在全疆率先实现现代化。打造世界石油城奠定坚实的基础。
8.2011年9月20日,徐卫喜在中国共产党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做《抢抓历史机遇,推动科学跨,为建成小康社会全国先进城市奋斗》 9.经济强市:积极创建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信息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交通枢纽中心,成为鲜明的区域中心城市。
10.国际名市: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力争打通与周边国家及地区间的国际贸易大通道,积极创建连接中亚的交通枢纽、物流集散地和机械贸易装备贸易中心,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城市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11.品质之城,新型城市化取得新突破,城乡一体化全面实施,现代化实现力争达到90%
12.文明之城: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和学习型城市,形成文明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品位大幅提升。文化综合实力居全疆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0.5% 13安全之城:刑事案件发案数逐年减少,公共安全指数达到90%以上。14.幸福之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全面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八以下,恩格尔系数控制在30%以下。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努力建成全国幸福感最强的城市之一。十九,“三基”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964年强调以 “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功训练,的内容为三基 2, 三基的由来,1962年5月8日凌晨1时15分,大庆油田中1注水站突然起火,不到三个小时群补厂房化为灰烬,主管一线生产的宋振明认为,这场火灾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岗位责任制不明确。
3新时期的三基工作是~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素质
4.基层建设:是以党建、班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工作:是以质量、计量、标准化、制度、流程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着力点;基本素质:是以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员工素质与能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5.加强三基工作的意义:三基工作是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是大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石油的独特优势。6.加强三基工作具有积极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加强三基工作是实现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加强三基工作是适应公司经营规模和管理幅度扩大的客观需要。加强三基工作是推进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加强三基工作是促进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
加强三基工作是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本质要求 •三
十、“新疆油田公司”名称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
1• 1950年9月30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成立,总部暂设独山子,1953年1月1日迁至乌鲁木齐,时称迪化。
2• 1955年1月1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将公司业务管理和属于公司的全部财产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燃料工业部新疆石油公司。
3• 1956年7月1日,新疆石油公司更名为新疆石油管理局,于1962年3月从乌鲁木齐迁驻克拉玛依。
4• 2000年1月1日,新疆石油管理局重组改制为新疆油田公司和新疆石油管理局。
5• 2008年1月1日,新疆油田公司和新疆石油管理局重组整合为新疆油田公司。
第二篇:第一章新疆油田发展史
毛泽东指出:“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啊!”
甘肃的玉门、陕西的延长、新疆的独山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经开采的三大油矿
1954年10月12日中苏两国政府联合公报
1955年1月1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苏联股份移交中国
1954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的决定,在黑油山(克拉玛依)地区钻第一口油井
1955年6月14日,一支由8个民族36名青年职工组成的独山子矿务局钻井处1219青年钻井队,在钻井队长(技师)陆铭宝、副队长(副技师)艾山带领下,来到黑油山东南方向5.5公里处,承担起钻凿黑油山1号井的任务 1955年7月6日启动钻机开钻,于10月29日,钻至620米处完井出油。黑油山(克拉玛依)1号井的出油,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也同时揭开了新疆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序幕。
1号井,其出油的关键性作用,不仅仅因为它作为一口参数井(预探井)意外出油带来的惊喜振奋了新疆石油工业的士气,更因为它证实了黑油山地区是有希望的含油聚集带,而非过去普遍认为的黑油山油藏已基本散失;对新疆石油工业来说,则标志着一扇走出困境通往新天地的大门已经敞开。它是让后人瞻仰的标志性井位。
1956年4月23日,位于南黑油山两个局部构造之间的4号井出油,从而证实了黑油山确有不受背斜控制的油藏存在,也为关于黑油山地区的学术辩论画上圆满的句号
时任石油部部长助理康世恩果断决策,提出了中国石油史上著名的“撒大网,捞大鱼”的勘探部署
1956年2月,新疆党政领导王恩茂、赛福鼎·艾则孜视察克拉玛依油田时,指示“黑油山”名称应改为“克拉玛依”。1956年5月1日油田正式定名为“克拉玛依油田”,曾有“喀拉玛依”、“克热玛依”等不同的写法
1956年8月起,克拉玛依油田开始试采,当年新打井21口,生产原油16424吨 1957年,投入试采井74口,当年产原油70271吨,超过独山子油田建矿以来最高年产量(1953年70241吨),克拉玛依油田是一个储量丰富、潜力巨大的油田被实践证明
1953年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0年9月30日中苏石油公司成立 中苏石油公司合营4年,做了许多工作,为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① 恢复和发展了独山子油田的生产
新疆解放时,独山子油矿已奄奄一息,只有两口出油井,② 积累了地质资料
8个地区进行了构造钻井,在9个构造上钻了探井,找到了71个地质构造,查明其中的26个有含油希望,为进一步勘探提供了重要地质资料。③ 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钱萍、余萍、曹进奎、张毅、王炳诚、张家达、张恺、陆铭宝等同志都是在那一时期锻炼成长起来的,学到了苏联的一些石油工业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 1956年4月,成立克拉玛依钻探处,由公司副总经理秦峰兼处长 参加勘探建设的人员从四面八方调来:有鞍山调来的浅钻队;玉门、延长、四川、宝鸡等石油厂矿调来的技术工人;从上海、湖南、湖北、四川来的不少知识青年。到1956年底,克拉玛依已有近5000多名职工,组织起26个钻井队和相应的生产、生活队伍
1960年达163.6万吨,占当年全国天然石油产量的39% 2002年克拉玛依油田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级大油田
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正式竣工投产,工程入选“建国6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
193号井1958年4月8日开钻,8月29日完钻,井深2275.73米,最高日产原油达到260吨,为当时全国绝无仅有的高产井 193号井被誉为“王牌井”、“英雄井”
1958年9月12日,朱德亲临193号井生产现场观看了喷油盛况
193号井的历史价值在于:它的高产进一步证实新疆具有丰富的油藏储量和广阔的勘探前景,是新疆油田蓬勃发展的历史见证。
早在19世纪末期,独山子就以石油矿藏闻名,能称得上规模开采的,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新疆省库尔喀喇乌苏县政府在县城内设立劝工所,创办劝工场,在独山子用土法采炼石油,具体方法:一是直接收集渗出地表飘在水面的石油;二是根据油泉涌露方位,先掏横洞,在横洞挖若干竖井(坑),捞取渗出的石油。
1906年俄国商人(阔阔巴夫)向新疆地方政府申请租赁独山子石油矿藏的开采权,遭到了拒绝
1909年,新疆省政府筹银30万两,从俄国购买了1架顿钻钻机,在独山子开掘了第一口油井。
1913年,新疆省(督军杨增新下令)恢复石油生产,招商包采、包运独山子等地石油,交迪化(今乌鲁木齐)工艺厂炼制
1936年,新疆省政府与苏联达成口头协议,共同开发独山子石油资源。同年4月,新疆省政府派员与苏方人员联合组成独山子石油考察团,在独山子地区进行石油勘察; 10月,新疆省政府将原设在安集海的炼油厂并入,改称独山子炼油厂。
1937年1月14日,独山子第一口浅井完钻出油,井深200多米,日产原油10吨左右
1943年5月17日,苏联政府停止独山子油矿开采及炼油工作,召回专家,并将自有设备运回
1944年8月8日交由甘肃油矿局负责开采,先后启封修复11口出油井,其中7口井能正常生产,单井日产量最高为4吨,油矿日产量10吨左右。同时,在不能自喷的油井上,利用天然气进行“气举”采油获得成功
1945年9月,三区革命军接管独山子油矿(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政府主管)
1942年下半年,独山子油矿采取在不能自喷的油井上安装抽油机,用30或50匹马力电动机带动抽油机抽油,当年原油产量达到70321吨,为新中国成立前独山子油矿最高年产量,这也使得独山子油矿成为了同玉门、延长齐名的解放前中国三大油矿之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949年12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成立,宣告新疆和平解放 1950年9月30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宣告正式成立,总部暂设独山子(1953年1月1日迁至乌鲁木齐,时称迪化)新中国石油工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交给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基本任务是:查明新疆石油资源情况,增加石油产量,满足新疆地区需要,并且要大力培养石油工业干部
1951年5月,独山子油矿恢复勘探和生产,第一口探井50号井和开发井38号井开钻 1960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原油产量达到166.23万吨,全国原油产量419.62万吨,克拉玛依油田原油产量占当年新疆原油产量的98.46%,占到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39%。
克拉玛依,新中国唯一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
1957年1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成立由自治区直辖的克拉玛依市(县级)
3月18日,国务院同意成立克拉玛依市筹备委员会,进行建市筹备工作 6月20日,克拉玛依市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
1958年4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呈报《关于建立克拉玛依市的请示报告》,认为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基本具备了建市条件,并提出了具体建市方案
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七十七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克拉玛依市的决定》,决定设立克拉玛依市
1958年6月17日,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通知:克拉玛依受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市人民委员会设在克拉玛依,市下设独山子和乌尔禾两个区,并在克拉玛依、大拐、中拐、小拐等地设立三个街道办事处,并且要求迅速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1958年7月25日,克拉玛依市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委员,宣告克拉玛依市正式成立。
从50年代末起,新疆石油管理局就开始向四川、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辽河、河南、江苏等油田和石油物探、管道、科研、设计、炼油化工等单位以及中国海洋石油企业输送了大批精兵强将。
1958年11月13日,由时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长张文彬率领的包括钻井、采油、工程地质等百余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参战队伍,赴四川川中参加石油会战。
1959年3月,为支援松辽、华北石油勘探,新疆石油管理局派出385人参加会战。
1960年-1961年,新疆石油管理局抽调5600余名职工参加大庆石油会战,是主力队伍之一。1964年-1966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先后派出1336名干部和技术工人支援到胜利、四川、大港、青海等油田以及兰州炼油厂。1967年-1970年,新疆石油管理局抽调4995名职工,参加江汉油田会战和长庆、辽河、华北油田勘探开发工作以及湖南长岭炼油厂建设。其中独山子机械厂迁湖北天门县建立石油工业部第三石油机械厂,乌鲁木齐石油技工学校迁河南南阳组建石油工业部第二石油机械厂。
1975年,新疆石油管理局抽调2576名职工支援辽河、长庆、江苏等油田和石油管道局。
克拉玛依油田还投资建设了乌鲁木齐石化厂、依奇克里克炼油厂和泽普石化厂
1936年8月,新疆省与苏联政府合作,成立独山子石油考察厂。10月,原安集海炼油厂并入,改称独山子炼油厂
1956年,独山子炼油厂进行扩建,1958年第一期扩建完工,年加工能力提高到40万吨,1959年第二期扩建完工,年加工能力提高到100万吨,1960年第三期扩建完工,年加工能力提高到120万吨。到1965年,炼油厂共有生产装置17套,可生产60种产品。
1989年10月,年加工能力100万吨的第二套常减压装置建成,原常减压装置加工能力扩大到150万吨
20世纪90年代,独山子炼油厂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先后建成催化重整等多套装置,原油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产品品种增加到200余种 1995年9月,独山子炼油厂一次原油加工能力达到600万吨。
2005年2月8日,独山子石化公司10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工程项目获国家批准,总投资272亿元,包括22套炼油装置和12套化工装置 1959年3月20日,克拉玛依炼油厂开始动工兴建
1959年8月,常压蒸馏装置建成投产;1961年加工能力12.5万吨;1980年,年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
1970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新疆石油管理局着手筹备兴建乌鲁木齐石油化工厂。1971年1月,工程正式动工,计划达到100万吨。但于1973年初停建,1975年4月,乌鲁木齐石化厂工程在米泉县铁厂口新址开工。1978年第一期炼油系统工程全部建成投入试生产。1981年9月1日,大化肥项目正式开工。1983年3月,原隶属新疆石油管理局的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划归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7年4月正式移交。
1958年10月,依奇克里克油田宣告发现。1987年已无法正常开工,于当年5月全面停产封存
1983年9月27日,康世恩建议开发柯克亚油气田,并建设年加工能力15万吨炼油厂、年产6万吨合成氨中型化肥厂、年产1万吨液化石油气厂,合称泽普石油化工厂。建厂期间简称“泽普三项工程”。国家计委将泽普石化厂三项工程列入1984年国家基本建设重点项目
1986年5月1日,举行泽普石化厂形式典礼
1987年5月提出“三项工程,三年建成,五亿投资,一流质量,一次试车成功”的33511建厂奋斗目标。1989年6月5日,胜利完成“33511”的建厂目标
1999年7月,随着原隶属新疆石油管理局的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移交给塔里木油田公司,泽普石化厂也一并移交
“两降一升”(产量下降、油层压力下降、油气比升高)
克拉玛依低凝固点原油资源
①油田地质研究及开发调整规划的编制
②钻井、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和完善(A)钻机井架整体搬迁;
(B)大直径岩心取岩心和分析工艺技术;(C)小井眼钻采工艺技术;(D)修井技术的完善;(E)老井下尾管工艺;(F)适合低注水量的注水流程工艺;(G)层工艺技术;(H)热力采油试验。
③石油产品的炼制与开发
1966年,已能够生产6大类72个品种的石油产品,有力支援了国家国防和经济建设。
①水渠建设
20世纪50年代,玛纳斯河——克拉玛依管线给水工程的修建
1961年2月,百(口泉)——克(拉玛依)水渠终于竣工,克拉玛依历史上的第一条人工水渠
1967年,白杨河引水工程开始筹备
1997年,引水工程正式实施,2000年8月1日,总长400多千米的引水工程全面竣工。每年8月8日的克拉玛依水节
②电力建设
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初期采用柴油发电机组; 1958年在市区建成中心电站,总装机容量3200千瓦
1960年,开始修建白碱滩火电厂,1961年建成两台1500千瓦的汽轮发电机组 1962年,开始筹建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964年9月和1965年第一、二台机组先后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7480千瓦。
③原油储运
1959年1月10日,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线正式投产,年输油能力53万吨
1959年建成第二条输油管线,年输油能力50万吨(后由于施工质量不高,投产后问题较多,于1964年拆除);
1962年,第三条输油管线建成投产,年输油能力85万吨。1959年开始,克拉玛依原油运往内地。
1959年1月19日,第一批东运原油用汽车运到当时兰新铁路的终点红柳河,装上铁路槽车东运兰州炼油厂。
1964年在乌鲁木齐王家沟建成包括30个装车鹤位的装油台和长4.5千米的火车专用线
④农副业生产
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新疆石油管理局在距住地较近的安集海、新源、阿克苏、乌尔禾、百口泉、艾里克湖以及乌鲁木齐黑山头垦荒,办起了7个农场 1960年迅速扩展到霍城、塔城、库车、乌苏县四棵树、克独管线四泵站等地。1963年,耕种土地面积最高曾达33853亩。1962年年底,共有40多处农业生产点
艰苦创业(1955年——1959年):1955年10月29日,1号井,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和诞生,1958年9月11日,朱德副主席视察克拉玛依时赞扬道:“三年时间,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建立起一座4万人口的石油城市,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也是一个动人的神话”
迎难而上(1960年——1977年):1960年,原油产量达到163.67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39%,1977年,原油产量达到306.8万吨
改革发展(1978年——1999年):1990年跃居全国陆上石油工业第四位,1999年原油产量达到906.2万吨。1992年,彩南油田投入开发,第一个百万吨级带装沙漠油田诞生,实现了新体制、新技术、高速度、高水平、高效益的目标。1995年,石西油田投入开发,第二个百万吨级整装沙漠油田建成,其管理主体工艺技术、天然气处理工艺、自动化采集探制处理应用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1998年7月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新疆视察时欣然挥笔题词:“加快准噶尔盆地勘探开发,再现克拉玛依油田辉煌!”
历史跨越(2000年——2007年底):2001年,陆梁油田投入开发,当年日产上千吨,第三个百万吨级整装沙漠油田亮相,树立了勘探开发一体化、新区高效快速开发两个典范。2002年12月22日,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新的起点(2008年至今):奋斗目标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油气并举,又好又快建设现代化大油气田。
1950年9月30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成立,总部暂设独山子,1953年1月1日迁至乌鲁木齐,时称迪化。
1955年1月1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将公司业务管理和属于公司的全部财产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燃料工业部新疆石油公司。
1956年7月1日,新疆石油公司更名为新疆石油管理局,于1962年3月从乌鲁木齐迁驻克拉玛依。
2000年1月1日,新疆石油管理局重组改制为新疆油田公司和新疆石油管理局。
2008年1月1日,新疆油田公司和新疆石油管理局重组整合为新疆油田公司
第三篇:新疆发展史(资料)
新疆发展史
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汉代出现于我国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改称新疆。近代新疆各地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还在大约距今二三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天山南北各地,诸如哈密的三道岭、七角井、吐鲁番盆的阿斯塔那、乌鲁木齐县的柴窝堡,以及木垒、奇台、伊犁、库车、巴楚、且末、于阗、皮山等地都已出现人类祖先活动的遗迹,其石器型制、打刻技术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纹与我国甘肃、内蒙、宁夏等地相近。新疆位居东西交通孔道,历史上十分频繁的民族迁徒和交往,导致了新疆古代居民错综复杂的种系族属和民族关系。西域同中原地区的交往联系源远流长。很早以前,我国的丝及丝织品便中经西域远销南亚和欧洲,古希腊人称中国为“丝国”。沿此以往,这条横贯东西的贸易通道被后人统谓作“丝绸之路”。我国古史中对于西域地理历史的真实具体记载当始自汉代,同样也在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开始设置地方政府机构,所以,自汉代以后,西域便已是我国不分割的组成部分。我国古史中对于西域地理历史的真实具体记载当始自汉代,同样也在可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开始设置地方政府机构,所以,自汉代以后,西域便已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至西汉初年,天山南北各地社会经济已有很大发展。西汉王朝统一西域大业是从讨伐匈奴开始的。
匈奴是秦汉之际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活动的一个实力强盛的 游牧民族,初弱,后强盛。匈奴对北方地区,包括西域的统一管辖,结束了该地区长期以来诸游牧部落不相统属的分割局面,为后来全国性的统一局面形成创造了条件。汉武帝刘彻为了打败匈奴,巩固其统治,决定“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为此他先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以加强同西域诸地的联系,共同对付匈奴。张骞西使加深了中原地区对西域的了解,密切了两地之间政治、经济联系,扩大了汉朝在西 域诸地的政治影响,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张骞 第一次出使西域后不久,公元前121年汉朝大将军霍去病大败驻牧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汉朝在此置武威、酒泉两郡(后改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从而切断了匈奴同氐、羌诸部的联系。尔后汉朝同乌孙的联盟使匈奴在西域更显孤立,公元前109年,汉军将领赵破奴等率部西征攻破楼兰、姑师等西域重镇。前102年,汉军攻破大宛城(今费尔干纳),汉朝在西域各国中的威望大增。翌年,汉朝在西域的轮台、渠犁等地驻兵屯田,并置使者校尉统领之。使者校尉是汉朝政府设在西域的最早的地方官员。公元前60年,驻扎西域的日逐王贤掸降汉,天山南北诸地均归汉朝中央政府统属。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域诸地自此成为我们统一多民族伟大祖国的组成部分。汉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西域同中原地区的关系。
西汉末,外戚作乱,王莽篡权,内地政局不稳天山南北各地复陷入分裂割据状态。东汉初年,匈奴南下,重新统治了西域各地.公元73年,东汉王朝派遣大军攻伐北匈奴,其中汉将窦固、耿忠等率部出酒泉,于天山一带击败匈奴呼衍王部,占据伊吾(今哈密市)。同时,窦固部将、时任假司马的班超受命顺天山南麓西行收复失地,班超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家才干,在西域各地人民大力帮助下,南征北战,有力地稳定了西域的政治局势,后受封为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在任期间,还派甘英等人于公元97年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其使团足迹曾抵达波斯湾,使东西方之间的交往联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西汉时期,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极大地带动促进了西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域的农作物胡麻、蚕豆、石榴、大蒜、葡萄、苜蓿等相继传入内地,被誉作“天马”的大宛马、乌孙马、各种毛皮也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中原地区。同时,原地区的丝绸和丝织品也传入西域并经此西传欧洲。此外,伴随着屯田士兵而传入西域的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经验,如铁铧、铁锄等铁制农具及代田法,还有掘井技术和冶铁技术等。西域的手工业,如陶器制造,毛纺织品,玉石制造业技术工艺俱有相当高的水平。汉代新疆广泛流行汉朝的五铢钱,和田马钱以及安息银币等说明了该地区蓬勃发展的商业水平。现有的石窟壁画和大量的汉文记载都说明当时西域的音乐舞蹈艺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并给内地很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出现了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融合的局面。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唐朝统一了西域,并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以及回鹘西迁,是这 一时期西域历史上的两件大事。北宋时期,西域存在着高昌回鹘王国、子阗王国、喀喇汉王朝三个并立的地方政权。到了南宋时期,于阗王国并入喀喇汗王朝,但又出现了西辽王朝。1206年,蒙古汗国建立,1271年改国号为元。蒙元时期西域大部分地区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明代,西域在东察合台汗国统治之下。明朝中叶,东察合台汗国演变为叶尔羌汗国。元、明两代,西域各族人民为保卫和开拓祖国边疆、繁荣西域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技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清代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的时期。
18世纪中叶,清朝先后平定了准噶尔贵族和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了新疆,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这对于我国西北疆域的最后界定,新疆各主要民族及其分布格局的形成,以及新疆各民族之间、新疆与中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71年,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回归祖国。乾隆二十四年(1759)后,改称西域为“新疆”或“西域新疆”,清政府开始在新疆各地置官立府,行使中央政府对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辖治理。新疆与内地的军政体制基本一致,国家的统一局面得到进一步加强。1840年是中国近代社会的重要分界,鸦片战争以后,新疆和祖国其他地区一样,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新疆各族人民反地外国入侵,反对分裂以及反对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任务更为繁重。新疆同祖国的命运越来越密切。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大清王朝日益衰弱,中国领土主权遭到帝国主义的践踏。位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更深受沙俄侵吞之害。沙 皇俄国在完成对西伯利亚的扩张之后,开始蚕食侵占我国领土。1860年到1851年前,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订》和《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由于清朝衰落,就连毗邻新疆的浩罕小国都有伺机吞并我国领土的野心。一些反动和卓打着“圣战”的旗号,攻城掠地,无恶不作,给新疆人民带来沉着灾难。沙俄又借口伊犁农民起义和阿古柏势力威胁到俄国安全,打着保护和代守的旗号,公然出兵占领伊犁。新疆面临为外国瓜分侵占的危险。清政府在经过一场所谓“海防和塞防密瓜”的争论之后,西北防务生新得到清统治者的关注和重视。光绪元年(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受令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清军入疆顺应历史潮流,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至光绪三年底,清军已陆续收复到天山南部诸地,阿古柏的侵略政权覆没。光绪七年二月,清政府使臣曾纪泽(曾国藩之子)经过与沙俄艰苦的谈判,几经周折,双方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条约议定次年沙俄军队撤出伊犁,中国以赔款和允许俄商在新疆贸易不纳税,俄国在嘉峪关和吐鲁番设领事作为代价。1882年,伊犁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发布新疆建省上谕,刘锦棠被任命为首任新疆巡抚。将迪化直隶州升为府,新疆军政中心由伊犁移到乌鲁齐。实行以军府制为主体的多元性行政管理体制到单一郡县制的转换,使新疆行政建置与内地趋于一致。清朝对新疆的经营,无论是规木模和范围皆远胜从前历代,社会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
1、屯田戍边,农垦 5 事业规模空前。
2、移民及人口增长。
3、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4、商业贸易有一定发展。
5、兴办各种文化教育事业。清王朝进入公元20世纪后,已是穷途末路,气数临近,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日益高涨。革命党人的足迹,也踏上新疆的土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不久,新疆革命党人刘先俊等人计划于迪化城策动起义。因叛徒出卖而失败。翌年,以杨缵绪、冯特民、李辅黄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伊犁起义成功。宣告清朝在伊犁反动统治的结束。之后因清朝宣统皇帝退位,袁世凯命杨增新为新疆都督,杨增新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革命党人妥协,资产阶级领导的伊犁起义失败。但伊犁起义作为新疆各族人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发动的旨在推翻清王朝,埋葬封建专制制度的伟大革命斗争功不可没。伊犁起义还激发了新疆各族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热情和斗志。杨增新窃取伊犁起义成果,担任新疆都督后,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制造民族不合,推行愚民政策,镇压不同意见。遭到社会各界的反对。在统治新疆17年后,终于死于统治集团内讧。1928年,愚昧不堪的金树仁继新疆都督,社会**进一步加深。1933年末,金树仁被迫出逃。阴险狡诈的封建军阀盛世才接任都督,开始他长达10年之久的反动统治。1933年是新疆的多事之秋。以穆罕默德·伊敏为首的大突阙主义分子妄图分裂祖,破坏国家统一,但由于人心向北,几个月后就覆灭了。盛世才是一个典型的反动政客。摆出一付积极治理新疆的虚伪面孔,积极发展同苏联的联系,妄图利用苏联人的支持保持自 己“新疆王”的独裁地位。在一些进步青年的影响和苏联的帮助下,盛世才于1936年形成“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的“六大政策”。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同盛世才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0月,盛世才同意我党在迪化成立八路军办事处,滕代远任主任。随后,党中央派遣了一百多位党员来疆工作。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工作取得的成就使盛世才十分不安,1939年有意制造磨擦,冷淡关系。1941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侵苏战争,盛世才错误估计形势,公开与苏联、中共彻底决裂。制造所谓“四一二阴谋暴动案”捕杀中共党员,残酷杀害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中共党员,抛弃六大政策,投向国民党蒋介石。新疆沦入国民党反动统治之下后,各族人民生活日益恶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更加尖锐。政治局势的恶化孕育了三区革命风暴。三区革命是在国内外形势影响下,在苏联的支持和进步知识分子领导下的新疆各族人民反对盛世才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1943年3月,国民党政府发布命令要求各族人民捐献一万匹军马,交不出就按就出市场价格一倍的马价交现金。1944年8月,尼勒克县牧民首先发动反对“献马运动”的武装起义。成立“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临时政府。1945年初,革命军打败国民党。同年,三区民族军正式成立。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一天《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莫斯科签字。国内外和平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蒋介石派张治中到新疆同三区革命政府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1月,双方签订11项和平条款,根据条款规定,改组新疆省政府,成 立由三区革命代表、七区代表和国民党中央代表共同组成的新疆省联合政府,张治中任新疆省联合政府主席,阿合买提江、包尔汉任副主席,阿巴索夫任副秘书长。纠正三区革命初期的一系列错误,抛弃了“东土耳其斯坦”的旗号,团结新疆各族人民,使革命走上正确轨道。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破坏和平。导致新疆省联合政府破裂。然而,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内战,并不能阻挡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步伐。1949年,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1949年秋,党中央派遣邓力群到伊犁与三区革命政府联系,三区革命政府涌跃响应。1949年9月,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分别通电起义,新疆宣告和平解放。接着王震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进驻新疆。1949年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古代中亚的一个民族,存在于公元2世纪到5世纪.他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但是被波斯萨珊王朝和西突厥联手消灭
(一)乌孙: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县附近几县及现哈萨克斯坦部分。是当时乌孙国的属地,但绝大部分被沙俄侵占;
(二)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拜城县一带;
(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
(四)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一带;
(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东南、罗布泊西北一带;
(六)楼兰: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罗布荒漠中,后改国名为鄯善(与现在的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有别),现仅存楼兰遗址;
(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西南,玄奘取经曾在此停留过;
(八)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东、车尔臣河南岸,为西域36国中最小的国。
(九)戎卢:在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南;
(十)纡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东;
(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南;
(上述四国全部在今和田地区东部一带,均已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淹没)
(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东南的藏桂乡附近,尚有汉时皮山古城废墟;
(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西南;
(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东一带;
(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区英吉莎县东南;
(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和喀什市;
(十七)莎车:今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后被于阗吞并;
(十八)尉头:今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和喀什地区巴楚县一带;
(十九)温宿:今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和温宿县一带;
(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和尉犁县,后被焉耆吞并;
(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带;
(二十二)卑陆: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带;
(二十三)乌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昌吉市以北一带;
(二十四)卑陆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东一带;
(二十五)单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东北;
(二十六)蒲类: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七)蒲类后国: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八)西且弥:今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东南;
(二十九)东且弥: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三十)劫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东北;
(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以北;
(三十二)山国: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
(三十三)车师前国:现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交河故城;
(三十四)车师后国:现新疆乌鲁木齐市及附近地区;
(三十五)车师尉都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东南;
(三十六)车师后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周围。
此外,还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吉宾、乌弋山离等十几个小国为西域国家,现在中亚及阿富汗、印度等国境内
第四篇:心得体会 新疆发展史
心得体会
此次培训期间,首先非常感谢地委党校选配了最优秀的师资力量,他们在这几天的培训给我带来了不仅仅是专业课程上的指导,更是对心灵上的启迪和对未来职业生涯中的灯塔。除此之外,给我感触很深的还有老师们那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而这些优秀的品质都将会给我未来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离开家乡到现在,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实施“对口援疆计划”给我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带来的实惠。中央决策层启动的对口援疆政策,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来支援地域最广、所涉人口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援助领域最全面的一次对口支援,也可以说是政府对我们的全面关怀。这一举措,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和特殊关照,体现了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民生情怀。
这次对口援疆的计划使我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是这次契机让我再次走进了神圣的象牙塔,再次更新了脑中的旧思维理念,从而进一步清理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从根源上解开了许多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和疑惑,视野大大地拓宽了,看待问题也是从多层面和多角度了。正所谓:聆听的是智者的声音,感悟的是知识的力量,学到的是思想的精华。在学习期间,我尽可能通过网络媒体以及各类图书拓宽了知识面,从未提高了认识水平。我认为,认识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对自我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职业素养。只有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加强,才能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还认识到除了提高自身素质,更应该重视团队的力量。而这个观念是在不久前的一次以增强队伍凝聚力的活动中习得的。这次活动是我明白了,在一次优秀的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是不可缺少的战斗力量。
新疆历史上曾是欧亚大陆交通和文明交往的通道,连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著名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特定的地理区位,使新疆历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多民族并存与融合、多种文化兼容与并蓄的特色。自公元前1世纪起,新疆地区就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是新疆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
今天,新疆各族人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是新疆发展与进步的生命线。新疆各族人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推进新疆的发展与进步。
美丽而富饶的新疆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守护与建设这片土地的新疆各族人民是伟大而光荣的。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有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伴随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新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中国近代以来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道路,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整个国家实现了由封闭停滞到蓬勃发展的历史性飞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统一起来。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保障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历史主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党始终不渝地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及时地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发展权利的保障和拓展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体现,而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目的,就是保障和拓展人民群众的发展权利。这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不竭动力。
可以说,通过这次培训,切实的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工作自信,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管理能力。除此之外,我从中还学到了很多新的思维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要更加努力的学习。
第五篇:新疆油田公司简介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油生产企业,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准噶尔盆地及其外围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集输、销售等业务。
新疆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大油田,原油产量居中国陆上油田第四位、连续25年保持稳定增长,累计产油2亿多吨。2002年原油年产突破1000万吨,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预测石油资源总量为86亿吨,天然气为2.1万亿立方米,目前石油探明率仅为21.4%,天然气探明率不到3.64%,勘探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今后一个时期,公司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科学经营油田,实施加快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和人本战略,力争2010年实现年产油气2000万吨;用5-10年时间,把新疆油田公司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油气生产企业;到本世纪中叶,油田继续保持生机与活力,把新疆油田建设成为具有创造力、竞争力、生命力的世纪油田。
联系电话:0990-6881419
地 址:新疆克拉玛依市迎宾路66号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崔茉 魏泓飞)7月23日至24日,集团公司海外油气业务2012年领导干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贯彻落实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定信心,开拓创新,依靠科学管理全面提升海外发展质量效益水平,确保2012年各项生产经营硬任务的完成。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汪东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上半年集团公司海外油气业务在极端困境中实现了良好开局,成绩突出,为集团公司生产经营业绩的提升做出重要贡献。下半年是海外油气业务巩固“海外大庆”成果和全面启动第二个“海外大庆”建设的关键时期。海外油气业务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更加繁重。就下一阶段海外油气业务的重点工作,汪东进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巩固和扩大“海外大庆”成果。目前,海外业务面临的投资与经营环境较为严峻,资源国政局动荡仍在持续。海外油气业务必须坚定信念,毫不懈怠,必须同心同德,竭尽全力,确保全年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全面完成。为此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顾全大局,敢于担当;突出重点,加大勘探力度;加快步伐,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坚持不懈,切实抓好安保工作。
二是优化业务布局,切实重视和加强新项目开发工作。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按照“明确资源导向,抓好布局优化,坚持效益优先,实现规模突破”的原则,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审时度势,果断出击,充分利用当前国际油价有所回落的有利时机,通过兼并和收购,力争拿到一批规模性资源项目,实现海外油气业务的新突破。
三是提升管理,促进海外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海外业务作为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科学管理和国际化方面始终走在集团公司的前列。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注重海外发展战略研究与管理,切实抓好海外业务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海外“三三一”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股份公司副总裁薄启亮作海外油气业务工作报告,要求全力以赴完成各项生产经营硬任务,抓住机遇实现海外业务新发展新跨越,依靠科学管理提升海外业务质量效益水平。股份公司副总裁孙波作会议总结,强调要坚定完成全年生产经营任务不动摇、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不动摇、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动摇。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温青山出席会议并讲话。集团公司总部机关相关部门、海外板块、各海外企业及重点项目公司相关负责人等共20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