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作调查报告
工作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保安工作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保安工作的性质,工作内容;熟悉物业
管理保安这一职业的职责、工作要求等,让我们对工作
分析有更深的理解。
调查时间:2014年 3月19日
调查地点:路桥小区南园小区梅岭
调查对象:小区保安
调查形式:面谈
调查内容:
1)、您所在的物业管理公司对您这一职位在招聘时有什么要求?
吴先生:我们这一行业一般都要求身体健康,品貌端正,无不良记录,遵
守国家法定法规,爱岗敬业。当然,退役军人优先录用。
2)、您在工作时需要遵循哪些制度呢?
吴先生:我们在上班期间一般要求着装整齐、仪表大方。要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佩戴工牌,经员工通道出入,同时打卡备案。另外要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
3)、您平时都需要做些什么工作?
吴先生:像我们这个岗位主要是负责管辖区域的安全防范,维护公共秩序、车场管理以及熟悉我们这里的区域地形、楼宇结构、单元户数、楼座排序、单元业主姓名、特征及入住人员的基本情况、出入规律、物业范围道路走向等全面的物业区域情况及出租状态。对
辖区周边物业所在镇、区、市环境有一定了解,指引来访客人行走。
4)、您平常在工作时对车辆是怎样进行管理的呢?
吴先生:我们一般对车辆安全都要
进行仔细检查,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来车时要将车辆指挥到位,要检查车辆有无损坏,车门有无上锁,车辆排列整齐。
5)、您的工作时间一般是什么时候呢?
吴先生:我们做保安工作的,一般是两班制的,既白班和夜班白班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夜班从下午六点到早上八点,一天工作12小时,两个礼拜休息一天。总的来说,也还比较累吧!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拘留所担负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一、被拘留人员存在的主要特点
关押期限短,人员流动
频繁。与其他行政处罚措施相比,被拘留人员的处罚期限较短,由于拘留时间短,造成拘留所人员进出频繁。往往来不及做非常细致深入的教育工作,只能针对被拘留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所规、所纪等方面的教育以及针对被拘留
人员的具体情况做好思想教育,这给拘留所的生活卫生管理、组织劳动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被拘留人员成分复杂。被拘留人员中,有治安拘留的,有其它行政拘留的,还有司法拘留等各种人员,他们的违法行为各不相同,基本上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被拘留人员的个人成分也很复杂,表现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生活习惯、志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拘留所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
工作弹性较大。被拘留人员大多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入所的,而治安案件往往带有季节性。比如夏天卖淫嫖娼较多,秋冬季偷窃较多。同时受公安机关专项整治的影响,往往集中打击交通违章时,交通违章拘留人员大幅增多;集中打击黄、赌、毒时,因黄、赌、毒被拘留的人员就增加,造成治安拘留所押量变化大,甚至出现超负荷运转,给规范化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二、提高拘留所工作水平的几点建
议
提高拘留所整体工作水平,推进规范化建设进程,需要注重思想观念的转变,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文明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突出行政性、强制性、人情性和教育性特点的拘留所管理教育工作模式,从而使拘留所成为对拘留人员的法律教育基地。以达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教育转化的目的,对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可考虑如下做法:
合理编制教材、安排课程,确保教材的合理性和针对性。组织管教民警以“所规所纪”、“行为规范”、《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制教育为纲线,以被拘留人员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职业等相关特点以及公安机关季节性专项整治工作为参考,合理配置出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内容。
注重入所教育,深化分类教育,加强两者有机结合。被拘留人员关押期限
短,流转快,要在短短几天中使其稳定情绪,适应关押环境,达到行为规范化、内务标准化的要求,必须强调入所教育。在入所时即告知其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了解其基本情况和个性特点;帮助其剖析违法原因;启发其从主观方面查找违法根源。同时,根据在拘人员的各自不同情况开展个别教育,因人而异,又对其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做到点面结合,加大教育工作力度。
结合形势,强化狱政攻势教育。结合当前严打整治形势,分析违法犯罪恶果,拉近执法者与被拘人员的心理距离,使其对法、执法者有正确的认识,以动员启发其检举揭发违法犯罪线索,自觉接受管理教育,将狱政攻势教育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教育活动中去。
组织劳动生产,开展劳动技能教育。针对一部分被拘留人员是无业人员,具有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特点,可组织他们进行生产劳动,开展相关劳动技
能教育,使他们在劳动中受到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荣辱观,培养其自食其力的能力。
拓展教育渠道,利用社会力量进行规劝帮教。为进一步做好被拘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拓展教育渠道,可利用诸如亲属会见规劝、邀请劳模、先进做报告、办案单位以案例说法等多种社会力量开展对被拘人员亲情教育、政治教育、事实及法律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帮教。
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
关于西部教育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区停车的社会调查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拘留所担负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一、被拘留人员的主要特点
关押期限短,人员流动
频繁。与其他行政处罚措施相比,被拘留人员的处罚期限较短,由于拘留
时间短,造成拘留所人员进出频繁。往往来不及做非常细致深入的教育工作,只能针对被拘留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所规、所纪等方面的教育以及针对被拘留人员的具体情况做好思想教育,这给拘留所的生活卫生管理、组织劳动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被拘留人员成分复杂。被拘留人员中,有治安拘留的,有其它行政拘留的,还有司法拘留等各种人员,他们的违法行为各不相同,基本上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被拘留人员的个人成分也很复杂,表现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生活习惯、志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拘留所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
工作弹性较大。被拘留人员大多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入所的,而治安案件往往带有季节性。比如夏天卖淫嫖娼较多,秋冬季偷窃较多。同时受公安机关专项整治的影响,往往集中打击交通违章时,交通违章拘留人员大幅增多;集中打击黄、赌、毒时,因黄、赌、毒被拘留的人员就增加,造成治安拘留所押量变化大,甚至出现超负荷运转,给规范化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二、提高拘留所工作水平的几点建议
提高拘留所整体工作水平,推进规范化建设进程,需要注重思想观念的转变,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文明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突出行政性、强制性、人情性和教育性特点的拘留所管理教育工作模式,从而使拘留所成为对拘留人员的法律教育基地。以达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教育转化的目的,对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可考虑如下做法:
合理编制教材、安排课程,确保教材的合理性和针对性。组织管教民警以“所规所纪”、“行为规范”、《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制教育为纲线,以被拘留人员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职业等相关特点以及公
安机关季节性专项整治工作为参考,合理配置出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内容。
注重入所教育,深化分类教育,加强两者有机结合。被拘留人员关押期限短,流转快,要在短短几天中使其稳定情绪,适应关押环境,达到行为规范化、内务标准化的要求,必须强调入所教育。在入所时即告知其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了解其基本情况和个性特点;帮助其剖析违法原因;启发其从主观方面查找违法根源。同时,根据在拘人员的各自不同情况开展个别教育,因人而异,又对其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做到点面结合,加大教育工作力度。
结合形势,强化狱政攻势教育。结合当前严打整治形势,分析违法犯罪恶果,拉近执法者与被拘人员的心理距离,使其对法、执法者有正确的认识,以动员启发其检举揭发违法犯罪线索,自觉接受管理教育,将狱政攻势教育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教育活动中去。
组织劳动生产,开展劳动技能教育。针对一部分被拘留人员是无业人员,具有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特点,可组织他们进行生产劳动,开展相关劳动技能教育,使他们在劳动中受到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荣辱观,培养其自食其力的能力。
拓展教育渠道,利用社会力量进行规劝帮教。为进一步做好被拘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拓展教育渠道,可利用诸如亲属会见规劝、邀请劳模、先进做报告、办案单位以案例说法等多种社会力量开展对被拘人员亲情教育、政治教育、事实及法律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帮教。
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人群肥胖与减肥状况调查报告
学历和起薪的市场调查报告
政府债务风险调查分析报告
对聋哑儿童的调查报告
一、“十一五”扶贫工作
20xx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和社
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扶贫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十七大及国家、省、市扶贫开发工作战略思路,紧紧围绕《全省扶贫开发纲要》、全县“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突出以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为主体,以产业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新思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县扶贫开发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方针政策,外争项目、内抓管理,按照“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思路,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使我县贫困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贫困现象得到了缓解,有力地推动了脱贫致富的进程。三年来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
12667.5万元,其中省级投入8372.5万元,市级投入104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达3564.2万元。
1、整村推进。“十一五”期间,计划完成省级整村推进285个。目前,省下达234个,已实施完成163个,正在实施71个;市级配套和市级部门挂钩实施完成33个。196个整村推进,共投入财政资金2900万元,完成群众投劳折资1245万元。
2、易地扶贫开发。按照“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的原则,共实施完成易地搬迁安置685户3050人,其中财政易地搬迁安置560户2500人,国债易地集中安置123户550人,共投入财政资金152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275万元。
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培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导,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200人,其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1200人,短期引导性培训2014人,共投入培训资金110万元。
4、科技产业扶贫。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旅游、矿产、水电、畜牧、生物资源开发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科学选择项目。完成战河乡5000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县高原牦牛特色资源开发项目,烂泥箐乡2014亩脱毒洋芋种植示范基地和西川乡4000亩核桃标准化种植项目,共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
5、农村民居、安居项目。完成安居工程1436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2500户。共投入扶贫资金1200万元。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
6、信贷扶贫。积极与金融部门合作,利用信贷资金扶持发展种养殖业,促进群众增收。共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650万元。
7、社会扶贫。积极动员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争取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实行县级领导联系挂钩到乡,科级领导联系挂钩到村委会,部门联系挂钩到村
民小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挂钩帮扶制度。共累计投入各级各类帮扶项目50个,帮扶资金1450万元。
主要做法
1、高强重视,加强领导。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务来抓,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扶贫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不断充实和完善扶贫工作领导班子,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县四套班子及各涉农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扶贫领导小组,各乡村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2、精心组织,落实目标责任。为把各类扶贫项目落到实处,县与乡签订了项目实施目标管理责任状,乡与村、村与农户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对目标管理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列入县对乡综合考评重要内容。把扶贫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作为考核提拔使用干
部的重要依据。明确任务,责任落实,精心组织,确保扶贫工作件件有人抓、有人管。
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对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和资金的安全运行。
项目管理。一是瞄准对象,科学规划。根据先难后易的原则,深入乡村调查研究,召开村民大会征求群众意见,根据缺什么补什么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最迫切、最困难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筛选项目,自下而上制定规划项目。二是严格公示公告制。省、市项目批复后,县乡两级通过电视、网站、政府公示栏等形式对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8个工作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实施进度、投资情况、工程质量、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公示。项目竣工后,设立标志碑进行公示。做到了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公示,使项目资金接受社会及群众的监
督。三是严格项目监督检查。项目实施中,组织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多次到各项目点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县扶贫办班子按南中北三个片区,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四是加强项目后续管理。项目完成验收后,及时进行移交,制定项目后续管理办法,明确具体管护人,做到谁受益谁管护谁维修,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五是严格验收制度。项目实施完成后,先由乡村自查自验,再由县扶贫领导小组逐一对扶贫项目进行县级验收,最后报请市级验收。要求县乡两级验收覆盖率达100%。
严格资金管理。一是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二是严格拨款程序。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按4:4:2进行拨付。资金拨付实行四级联签制。三是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所有扶贫资金全部在财政直接支付,到户资金一律实行一折通支付。乡村不设扶贫项目资金户。四是结合县情,制
定出台了《**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到村到户,规范安全。五是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完善了资金县级报账回补制,每批次资金报账由用款乡提出申请,经县扶贫办审批后,由县报账中心按批复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审核,报账再回补剩余资金。六是大宗物资进行招投标统一采购,严格管理。七是严格审计制度,项目完成后,要对项目资金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意见书。八是每年组织纪委、监察、财政等部门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一至二次的检查监督。
4、扶贫先扶智。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使项目区群众户均有1人掌握1—2项农村适用技术。
5、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始终把农民群众作为扶贫开发投入主体,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动员投工投劳。“十一五”以来共累计投劳折资3564.2万元,占总投资的14%。
6、部门协作,整合资金。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各类资金。一是整合扶贫内部各项扶贫资金;二是整合外部门投入。
7、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在发挥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实行社会帮扶和挂钩扶贫相结合的办法,形成合力推进扶贫工作。
8、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细化职责,落实责任。树立创新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促进扶贫工作取得新突破。
主要工作成效
扶贫开发投入资金明显增加。2014年至2014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667.5万元,其中省级投入8372.5万元,市级投入104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达3564.2万元。投入逐年增加。
贫困人口明显减少。全县贫困人口
从2014年20.9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18.4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减少2.42万人,低收入人口减少0.5万人。
贫困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782元增加到2014年1614元,增加106.39%。
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载体,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整村推进项目中完成农田建设2769亩;通电89件,345.12km,解决用电困难56个村1265户4535人;通路49件,23.34km,解决了34个村1947户8627人通路困难;水利工程完成193个件,659.8km,个水池1199个,解决22014人23708头牲畜饮水困难,新增灌溉面积5003亩,改善灌溉面积5222亩;1436户6892人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茅草房、杈杈房,2500户居民住上安全抗震民房;易地安置685户3050人达到了“搬得出,安得稳,能发展”的目标。
产业扶贫取得明显进展。紧紧围绕
县委、政府提出的五大支柱产业发展思路,结合村情、乡情积极扶持特色种养业发展,共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20142亩,引进推广优良畜种7290头。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2014年以来实施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就学难、就医难等得到明显缓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加强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全县培训8250人次,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3200人,已转移输出3232人。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认真做好扶贫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新建沼气池105口,节柴灶605眼,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完成种植经济林果20142亩,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于学校学生会干部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
学生会干部是学校管理的依靠力量和得力助手,对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个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否顺利开展,学校能否形成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在相当程度取决于学生会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和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我从2014年5月29日至6月25日,对学生会干部的工作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每个班级抽取5名同学,以及全体学生会干部和全体班主任参与。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会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三个方面。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现状及分析
学生会干部的工作态度需要进一步端正
一个学期以来,我校学生会干部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健全规章制度,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宗旨,认真加强校风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干部认真负责,工作
称职的情况,测评总平均只有73.5分。学生会干部富于进取精神,有较强的荣誉感、自尊心,手中还有一定的评比的权力等。所有这些,使他们处在优越的地位,容易产生骄傲情绪,不能平等待人,不能严于律己。部分学生会干部责任心不强,服务同学的意识不高,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观念,工作浮于表面,不够细致认真。有的学生会干部甚至还以权谋私,徇私舞弊,造成不良的影响。
学生会干部的工作方法,需要逐步扎实改进。
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条件。学生会的工作离不开广大同学的支持和帮助,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干部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在调查结果中,学生会干部模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情况,测评总平均75.4分;尊重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情况,测评总平均81.5分;关心班级,具有班级集体荣誉感的情况,测评总平均81.8
分。这些测评结果,都没有超过平均85分,说明学生会干部的榜样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榜样是人们学习的样板,是指引人们前进的旗帜,具有生动性和鲜明性。青年学生都具有积极向上的要求,容
易与先进人物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因此,学生会干部都应当掌握这种良好的
工作方法,成为普通同学的学习榜样。许多学生会干部的工作方法不成熟,方法
简单粗暴;在进行文明评比的过程中,说话语气生硬,不会使用文明用语;不懂
社交技巧,不敢正视冲突矛盾,不会协调人际关系。学生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
够理想,个别部门的考核不够严格,工作的步骤不够具体明确,服务同学的能力
有待提高。
学生会干部工作成效有所提高,仍要大力加强
学生会干部进行文明评比公正、客观的情况,反映最为强烈,问题也最为严
重,测评总平均只有72.0分。特别是对学体部考勤、女生部和保卫部的检查态
度意见较大,不满意率在总人数的10%以上。同学对学生会组织的活动满意程度,测评总平均76.1分,说明学生会组织的活动不能从同学的实际需求出发,不具
有吸引力,更谈不上寓教于乐了。部分学生会干部工作态度不端正,纪律性不严;
不注重平时学习,业务能力不强;不讲究方法方式,工作效率不高,自然学生会 的工作成效不显著。
二、建议和对策
第一、学生会要深入细致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会干
部的头脑。学生会干部必须端正工作态度,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特别要深入学习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自身的道德
修养水平。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生会干部要在日常学习中以身作则,在学风建设中起
到表率作用。针对一些学生会干部不努力学习和成绩下降的情况,要及时提醒,主动帮助,争取培养更多学习成绩与工作能力都优秀的学生会干部。同时,在学
生会内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倡导学生会干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第二、要继续加强学生会自身的组
~ 26 ~
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生会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学生会的制度。根据新的情况,学生会必须制定新的组织管理条例,努
力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使学生会的各项工作走向规
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学校要重视对学生会干部的选拔。学生会干部选拔和使用应当具备以下条
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端正,成绩良好;责
任心强,有团队精神;有一定领导才能,沟通能力强。选拔过程,要遵循学生报名—教育培训—竞争淘汰—班主任审核—学生会批准的程序。学生会干部的选拔必须严格考试,严格筛选;好中选优,优中选好,保证学生会干部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严格纪律,精干人员,落实责任,增强执行力,是加强学生会管理的基本
~ 27 ~
思路。增强纪律观念,可以从强化学生会干部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如开会准时、仪容仪表、队列训练等。严格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以实绩为主线,贯穿考核过程,记入社会实践的档案。德,主要考核学生会干部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等外部行为;能,主要考核学生会干部的政治水平,管理工作,责任感,工作水平和胜任工作的能力;勤,主要考核学生会干部的日常工作情况和组织纪律;绩,主要考核学生会干部在管理工作上的成绩和对学校做出的贡献等。
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学生会各部门每月可以按照部门人数的20%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学生会干部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第三,学校要加强学生会的宣传阵地建设,增进与同学的沟通交流。为了消除误会,加强沟通,使同学们及时了解学生会干部的工作动态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以改进宣传方法,拓宽宣传渠道,~ 28 ~
充分利用广播台、板报、集会等方式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宣传和报道。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和公开栏,运用各种渠道与同学接触,向同学们通报学生会的工作,同时积极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认真解决实际问题,并接受同学的监督。
第四,学生会干部要以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来思考和探索服务的内涵,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同学办实事,办好事。在今后的工作中,学生会要加强与校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切实考虑我校软硬件条件,将学校的实际困难及时反馈给同学,争取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研究的基础上,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发展中。与此同时,学生会要积极开展服务性工作,急同学之所急,做同学之所需,从小处着手,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部分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脱离同学的实际需求,同学参与不积极的问
~ 29 ~
题,学生会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从一味的追求规模和影响的大活动,转变为追
求真正受广大同学认可和欢迎的好活动。大力加强社团部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从广大同学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才能极大地丰富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
总之,学校应当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敢于放手,积极支持,让学生会干部独立自主地去开展工作,去发挥他们的才能,增强学生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学生会干部工作的过程中,当好参谋,帮助出点子,想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要优化他们的工作的方式、方法,从严要求,加强教育,提高素质,认真做好引导、监督和服务工作。要让学生会干部做到愿管事——敢管事——会管事——管好事——独立处事,从被动到主动,增强责任感,自觉地为学校多做贡献,多长才干,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努
~ 30 ~
力培养一支德才兼备、朝气蓬勃和团结协作的高素质学生会干部队伍。
~ 31 ~
第二篇:工作调查报告
工作调查报告
工作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中,国家对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规定。为客观了解我市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现状,分析和研究当前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与《规程》、《条例》的差距,从而为改进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确保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供现实依据,我们对本市21个区、县(市)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幼儿园健康检查制度;幼儿园卫生保健设施设各及环境卫生;幼儿健康状况(生活卫生习惯、体格、健康发展记录与分析评价);幼儿园保育员、医务人员素质等情况。根据以上内容,我们设计了5张调查表,用随机抽样法,向全市各类型园发出调查表200份,收回调查表97份,其中,公办园17所,机关和系统园23所,厂矿园35所,农村园22所。此外,我们还查阅了幼儿园有关资料。查阅的资料由被查园提供,内容有: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幼儿每周食谱;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
二、调查情况分析
1.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基本健全,但卫生保健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仍未完全克服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园各项健康检查制度(幼儿入园前体检、幼儿每年体检、半年测幼儿身高、季度量体重和测幼儿视力、工作人员上岗前体检和每年体检、幼儿晨检和全日观察)基本健全并执行较好。这说明,各类幼儿园对这些工作是认真负责和高度重视的。但也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73.2%的幼儿园尚未执行“季度测幼儿视力”这一制度,其余7项健康检查制度平均有3.7%的幼儿园是“有时执行”,有15.8%的幼儿是“未执行”。又如:没有建立和执行饮食用具、玩教具、沙池消毒制度的幼儿园分别为12.4% 22.7%, 87.6%。由此可见,少数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还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是需要扭转的。
2.幼儿园卫生保健设施设备基本齐备,但尚不完善多数幼儿园的卫生保健设施设备比较完善,要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基本条件是具备的。但也还有少数园的卫生保健设施设备不符合要求,如,51.5%的园没有防蚊用品,24.7%的园没有防署设施,85.6%的园没有取暖设备,61.9%的园没有隔离室(床)。
3.幼儿园清洁卫生工作出色,但环境“达标”令人担忧调查结果表明,坚持每周大扫除、每日小扫除、每日定时开门窗流通空气的幼儿园,分别占98%, 100%, 91%;由于各园都长期坚持认真做好幼儿园的清洁卫生工作,因而不少园都被评为市、区、县(市)的“精神文明”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城市幼儿园的环境卫生应达到“人均用地面积13澎,’.“人均建筑面积8.8扩”、“绿化面积应不少于2.Z”,但从本次调查情况看,这三项指标的“达标”率的确很低,只分别为35.%,19.7%、11.5%。处于这样一种环境、卫生水平可想而知,幼儿的活动空间多么狭窄,多么拥挤,幼儿的绿化天地多么有限。面对如此现状,怎不令人担忧呢?
4.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但在实践上缺乏全面性、一贯性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J质和健康的行为,使幼儿成为身心健康的人。从调查结果看,80%以上的幼儿园非常重视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每周剪指甲”等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但“饭前、运动后洗脸”、“饭后漱口”等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则较差,重视培养的幼儿园分别为66%23%。
按《规程》要求,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达到此要求的幼儿园占60.8%,未达要求的占39.2%-调查结果还表明,“三浴锻炼”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开展了这一特殊锻炼的幼儿园仅占42.3%。而且其中有些幼儿园的“冷水浴”、‘旧光浴”、“空气浴”还缺乏科学性,没有发挥应有的锻炼价值。
5.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趋于合理,但仍有不妥之处调查结果表明,各幼儿园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在时间连续性上,内容整体性、综合性上,活动的动静交替上,内容整体性、综合性上,活动的'动静交替上,作了较为合理的安排,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①户外活动时间未完全保证,达到“不少于2小时”(全日制园)的幼儿园仅占12.3%,另有21.1%的幼儿园未安排此活动,情况就更难估计。
②游戏活动每日达到2小时以上的幼儿园只占54.4%。这反映出,游戏成为幼儿基本活动的新的教育思想还没有真正付诸实践。
③生活活动的安排问题明显,表现在早餐与中餐间隔时间偏短,达到不少于3.5小时的幼儿园仅占33.3%,中餐与晚餐间隔时间偏长,超过5小时的幼儿园占42.4%。
6.幼儿园医务人员素质较好,但保育员、保健员配备不齐,素质也有待提高调查表明,至今城镇还缺保育员、保健员的幼儿园分别占29.8%, 31.2%、,农村园几乎没有或很少配备保育员。现有保育员和保健员多数学历“达标”,但受过职业培训和保健培训的分别只占74.6%和48.8%0这说明,解决好保育员、医务人员的编制,加强此类人员的业务培训仍是今后应努力的方面。
三、建议本调查告诉我们
我市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亦喜亦忧。为了扬长避短,改变不良状况,以缩短与《规程》、《条例》的差距,现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1)学习·理解掷程》、《条例》,确立“保教结合”产保教并重”的观念,树立卫生保健工作的目标意识,提高各园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幼儿园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增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3)积极筹措和适当增加办园经费,不断改善和充实幼儿园卫生保健设施设各,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健康的生活环境。
(4)积极开展幼儿健康教育,加强幼儿体格锻炼,重视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
(s)尽快落实保育员、医务人员的配备及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幼儿园保教人员素质。
工作调查报告2
一、安全技术培训调查的背景和的现状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安全基础工作,搞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也是维护职工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强化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也对煤矿企业提出了强制性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严格要求。对在新体制下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提出了新课题。这充分说明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比其它行业显得更为重要。 据查阅资料统计,xxxx-xxxx年,全国煤矿职工死亡人数114878人,百万吨煤死亡率为5.94。而同期美国煤矿死亡人数仅为1261人,特别最近三年煤矿死亡人数每年均控制在40人以下,xxxx年以后百万吨煤矿死亡率一直保持在0.05以下。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如此严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员安全意识差、能力较低,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加强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存在问题
从大量事故调查资料分析结果看,80%以上的事故都是“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说明,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质是减少事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认识不深,理解片面,对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抱着敷衍了事和走过场的态度,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三、规划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杜绝“一劳永逸”的学习态度,树立不断培训和努力学习的思想。为使安全培训教育取得预期效果,必须注重培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同时考虑到煤矿行业的.特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制订不同的培训规划措施如下:
1、安全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教育。主要有法律基础知识,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和《劳动法》等。 (2)煤矿安全基础知识。包括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性质和危害及防治办法;采、掘、机、运、通各个环节中的工作常识、要领及安全注意事项,如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技术、爆破安全技术、“一通三防”安全技术、矿井提升运输安全技术、矿井电气安全技术、井下现场救护常识等。 (3)煤矿安全技术法规。主要包括《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一通三防”责任制和各种《操作规程》及《作业规程》等。 (4)煤矿事故分析和处理。主要是案例教育,包括煤矿各种事故产生的原因、特征、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技术方法的理论和防治对策等方面。 (5)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方面的信息技术。 在具体培训中,可根据培训对象不同安排选用不同的内容。
2 、培训形式 (1)入矿培训。对象为新招收的工人,一般是脱产培训,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间为2个月。但在实际中很多矿并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内容简化,时间仅有一个星期左右,使得进矿的新工人刚一参加工作在安全方面的素质就先天不足,从而为以后的违章埋下隐患。 (2)现场培训。对象包括经过理论培训的新工人和对工艺、设备等不熟悉的所有各种工作人员,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也可能长达数月之久。内容包括手工操作过程、工艺设备流程、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等。 (3)脱产集中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的各类人员,根据工作岗位和性质,可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对特殊工种和各级安全监察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和定期安全培训,对其他工作人员也应进行定期安全培训。 (4)在职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没有时间或不需要进行脱产培训的各类人员,如班前、班后安全培训,利用会议间隙培训,利用有关图书资料自学等。
3、安全技术培训措施
(1)对安全培训设备与教学管理要两手抓,不能一手硬一手软。有些单位要么只重视更新培训设备和教室的装修,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等一应俱全,但对培训具体计划和落实执行情况疏于管理,人员培训缺少明确目标;要么只注意落实计划和任务数,但由于设备陈旧,缺乏必要的教学手段,教室或专职教师不足,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2)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安全培训变成走过场。为不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许多单位也对有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但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且只要参加学习就能通过考试,拿到合格证,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而且,由于生产比较紧张,全员培训经常得不到落实,生产能手、技术骨干和单位正职等人员需要参加培训时经常因为人手紧和工作繁忙无法参加,为了完成“任务”,只好指派他人参加。最后培训部门和接受培训单位的培训任务指标虽然完成了,双方皆大欢喜,但并未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
(3)增加安全培训投入。如在安全培训资金安排上,美国煤矿提取比例为0.02美元/t;文化程度方面,美国矿工高中以上占77%,其中大专以上占15%。相比之下,我国煤矿职工素质低,企业在安全培训方面的投入也较低。为提高本单位职工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大安全培训资金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的被动局面。
(4)加强和改进师资建设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作为安全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往往没有实践经验,专业技术课主要靠聘请生产技术人员来讲授。虽然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各种规章制度比较熟悉,但受时间和精力限制,难以保证培训内容的系统性。表现在教学上,对培训的具体方法研究较少,讲授时具体技术法规讲的多,理论和案例讲的少,而案例教学是培训中具有针对性能够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一环,只有抽象,没有具体,讲授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使安全培训质量大打折扣。
四、体会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继续研究和探讨,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煤矿特种人员培训方法要拓展教学思路,应用现代化教学的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现代科技教学应运而生,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的被动式课堂讲授模式,实现学员主动学习。要着力提高教师的素质;抓安全培训师资的充实提高,做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高质量教材、教案的编写,满足不同层次学习人员学习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治理、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强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切切实实提高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全技术素质,推动煤矿企业安全治理,促进安全生产。
工作调查报告3
为解公司员工的薪酬价值观、心理取向、对分配律的认识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单位300名员工的薪酬满意度进行调查。涉及对公司现行薪酬制度、结构、福利政策、公平性、激励性的满意程度和薪酬改革等11个方面共40个问题的内容,问卷设计以单项选择题为主,辅以少量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参与问卷调查的300名员工中,包括所属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39人,一般管理人员96人,生产人员165人。
1.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感觉
从调查结果看,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满意度较低,表示非常满意的只有4%,而较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的达到35%。此外,从公平性、激励性、对人才吸引性三个纬度进行的调查结果也表明,非常不满意均接近或达到10%,各个纬度的满意度均较低,非常满意度不到8%。一般情况下,完善的薪酬制度应该获得60%以上员工的认同,满意度调查说明现行薪酬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重新设计薪酬制度。
2.对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
员工对各类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不高,对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个人绩效、岗位价值、个人技能的不满意的为35%-41%,满意度较高的仅为14%-30%,反映出现行薪酬制度以职务等级作为主要付薪因素,缺乏考核、奖金固化,以及忽略岗位价值和个人技能差异。
3.对现行薪酬的结构满意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3%的员工对现行薪酬结构表示满意,可见现行薪酬结构以职务级别定薪的模式存在问题。对待级差的态度上,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的满意度分别为27%、67%和56%,说明不同层级人员对薪酬等级差距的大小存在矛盾,这就说明要通过规范、合理的'岗位评价,客观体现岗位价值的差异,以获得大多数员工认同。
4.对现行福利政策的态度
非常满意的占28%,较满意的占46%,可见员工对福利政策的满意程度较高,这与企业一直延续国有企业较高的福利水平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主要是因为企业为员工提供各种津贴,包括交通津贴、节日津贴或实物、住房津贴、购物补助以及子女升学补助等;服务,包括班车、工作服、体育锻炼设施、娱乐设施、集体旅游、食堂与卫生设施以及节日慰问等。
5.对现行薪酬公平感的感受
从调查结果看有42%的员工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对称(可理解为付出多,回报少),说明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存在较多的问题。有39%的员工对薪酬的相对公平性不满意,根据公平理论,如果对这一现象不及时采取措施,员工一旦感觉到不公平,往往会自己采取行动纠正这种情景,这会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员工对资历回报的满意度较高,这与现行薪酬结构中多个工资项目均能体现工龄因素有关。对个人技能与收入相比较的满意度较低,在年龄小、学历高的员工群体中表现更为突出,可见现行技能工资主要与工作年限挂钩,缺乏合理的技能评定体系,个人技能提升在薪酬中得不到体现。员工对岗位与收入配比不满意,还是说明没有客观的岗位评价。
6.对付薪因素的取向
根据各层次员工对付薪因素选择频次及总序数调查结果,岗位价值和个人绩效表现为最主要付薪因素,其次是技能和资历,这就意味着岗位管理和绩效管理将是薪酬改革中面临的难题,也是薪酬改革成败的关键。另外,员工对资历因素较为重视,也体现国有企业认同积累贡献的文化,也应引起重视。
7.对待薪酬改革的态度
中层管理人员中赞同进行薪酬改革的占95%,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中赞同的分别占81%和68%,总体来讲员工是支持薪酬改革的,但员工由于管理层次不同,在态度上存在差异,说明基层员工对于改革的不确定性存在顾虑,存在改革可能影响既得利益的担心。这就要求薪酬改革中,一方面要把改革的目的、意义宣传到位,在全体员工中形成共同愿景;另一方面要考虑最基层员工以及在竞争中弱势员工的利益。
8.改革后薪酬结构、水平的想法
在收入的固定部分与浮动部分的比例上,多数员工认为固定部分不应小于浮动部分,这与公司大多数岗位多从事规范性工作的因素有关。在收入级差问题上,中层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观点发生分歧,职位高的员工对拉开收入差距的意愿要强,而一般员工则反之。这就要求建立起一套能体现不同层级员工岗位价值的指标体系,客观反映岗位相对价值,同时通过薪酬调查获取外部相关信息。
9.竞争淘汰机制
75%以上的员工赞同建立竞争淘汰机制,82%的员工赞同异岗异薪,说明员工具有良好的工作动机,认为优胜劣汰是正常的,具有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企业近年来推行的岗位竞聘制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
10.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竞聘上岗的态度
80%以上的员工赞同进行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反映员工通过岗位评价体现岗位价值,以岗定薪的愿望。同时认为在薪酬改革中进行竞聘上岗非常有必要的员工占87%,这就要求绝不能再延续过去工资调、整时套改的方式,而应该在薪酬改革中同时推行用人机制的改革,实施竞争上岗,给员工足够的选择空间。
11.对薪酬提高的态度
中层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的态度存在一定差异,前者将岗位提升放在第一位,而后者将个人绩效放在第一位。但员工总体上认为岗位提升、绩效优良、技能提高、工龄增长应作为提升薪酬的主要因素,这也与员工对付薪因素的态度相一致。因此在薪酬制度设计中,不能忽略岗位晋升机制、绩效与薪酬挂钩机制、技能提高与回报机制等薪酬配套制度的建立。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结果,企业应立足多年的分配指导原则,按照岗位确定基础工资与岗位工资,按照工作年限确定年功工资及积累贡献工资,按照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确定奖金水平。合理的、员工满意度较高的薪酬体系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根本。
工作调查报告4
近年来,xxxx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县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运行。现将“打好种业翻身仗”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工作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建议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x位于xxxx城以东15公里处,辖区总面积279.6平方公里,202国道、沈吉铁路、沈吉高速东西并行从镇中穿过,交通极为便利。全镇下辖13个行政村(76个村民组)、1个社区,总人口16828人,其中农业人口12273人。耕地确权面积为75875.8亩,林地面积23.38万亩,森林覆盖率62.5%,境内水资源丰富,是清河的发源地。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享有“东北药材生产第一镇”和“龙胆之乡”的美誉。是一个以道地中药材种植为主导的农业乡镇。
在全镇现有耕地中玉米种植26000亩,水稻5000亩、大豆2500亩、中药材种植40000亩、绿化苗木1000亩。畜禽养殖86.8万只(头),其中养猪9500头,养牛3850头,养羊5100只,养鸡85万只。
xxxx种植中药材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目前药材产业已成为我镇的主导产业。全镇13个村村村发展了中药材,有药材专业村6个,从事中药材生产的农户有3120户,有6120人以种植中药材为主业,全镇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8家,有规模药材加工企业9家,其中新建1家,有家庭农场25家,农村经纪人55人,这些对当地的农产品流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药材的加工企业对稳定药材市场的价格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二、工作完成情况及成效
(一)抓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我镇在打好种业翻身仗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种植业方面,重点推广玉米抗旱和抗倒品种,鉴于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20风灾、旱灾、春季冻害对我镇大田作物、中药材造成严重影响,我镇玉米受灾面积达到5000亩,减产粮食1500吨,经济损失300万元,中药材受灾余亩,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因此我们农业部门在全镇推广玉米抗旱、抗倒伏品种,如108、先锋系列品种,根系发达,抗旱性强,以确保玉米的稳产。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优质水稻,全镇5000亩水稻,主要推广品种如稻花香这个品种既优质产量也较高,适合本地生产。中药材种植方面积极引导药农增加覆盖物等措施,抵御春季冻害保证药农增产增收。
二是在畜禽良种繁育方面,主要推广改良黄牛,推广品种,引进西门达尔牛品种,生长快,抗病强,全镇年改良达1000头,增加产值1000万元,农民收益显著增加。
三是种子经营方面,全镇有5家农资商店,销售各种粮食作物种子,农民购种的主渠道仍然在县城的种子商店购买,在xxxx商店购种的都是种地小户。种子经销商服务意识非常强,在孤山子村建设300亩的玉米品种示范田一处,引导农民种植优质品种。
四是在种子质量监管方面,镇农业站积极协助县执法大队,严格市场准入,严厉打击制假贩假行为,对全镇种子销售点采取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品种,抓源头,把质量,做好良种示范基地检查和市场监督检查,通过共同努力,我镇的种子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种子质量得到较大提高,近几年没有假种、假肥、假药情况发生。
(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中药材产业再上新台阶
1、积极推进有机绿色农业产业发展。连续两年推进有机中药材产业发展,全镇发展有机中药材种植2万多亩;因为药材产业是高效产业,刺激农户大量施用农家肥,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地力。
2、秸杆综合利用方面,全镇每年新播药材8000亩,投入到药材覆盖的稻草为3200吨还田。近两年新建村集体养殖场三家,一些玉米秸杆转化为饲料。
3、药材生产把残留在地里的.地膜拣出,地膜使用量大大减少,近几年我镇很抓药材生产,龙胆草、苍术等药材根须在起挖的时候把残留在地里的地膜全部拣出,净化了土地。
4、农药使用通过近几年的宣传,中高毒农药在农作物生产上使用的逐年减少。
5、畜禽粪便得到有效治理,农田地力得到有效改善。为更好的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有效加强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大肉牛养殖产业的示范作用,带动全民发展现代农业。例如:新民屯村,现存栏肉牛90头,新建蔬菜大棚10座,牛粪经生物发酵后还田,全部用于有机蔬菜生产,2020年新民屯村村集体分红收益达17.5万元,真正做到了村集体自力更生、自己自足。孤山子村、幸福村、长春屯村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每年除消化处理养牛场所产畜禽粪便外,还可消化处理周边地区秸杆1000余吨,有效改善和保护英额河上游水源地水质及防止农民焚烧秸杆污染空气,真正实现了养、排、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带动全镇养殖业蓬勃发展。
(三)取得成效。
1、全镇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我镇农业站在开始连续三年试验了玉米秸杆覆盖种植技术试验,在丁家街、大石沟、英额门等村,采用免耕高留茬栽培的玉米每年在5000亩左右,试验表明秸杆覆盖在沙性地、干旱地块增产明显,得到农户的认可。20落实重型农机免耕播种2060亩,采取保护性耕作模式,既起到培肥地力,保护土壤又能使玉米根系牢固,抗风抗倒。
2、镇政府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生态农业、千亿斤粮食等项目,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镇高标准农田规模不断扩大,为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投入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完成了xx和xx两个村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完成xxx8个村的千亿斤粮食项目。共治理河道修河堤13公里,砌防护墙8000延长米,修田间作业路20公里,修防渗渠5000延长米,改良土壤1万亩,配套各种喷灌200多台套,打抗旱井14眼。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玉米产量每亩从750公斤提高到850公斤、龙胆草每亩产量从300公斤提高350公斤,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全镇有大型农机具120台套,中药材生产几乎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程度处较高水平。
3、引导农户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业站技术推广员多次深入到各村,向农户讲解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主要讲解施肥的时间、方式,农药的配比、喷施方式等等,哪些是禁用农药,以及农药瓶使用后要及时回收处理不准随意扔掉造成二次污染。从每一个环节入手改变农民的一些不良习惯要相信科学,从而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确保我们的产品让人吃的放心。
4、争取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中药材产业发展
为做大中药材产业,2020年我镇积极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由于准备的不充分,没有申报成功。年我们又进行了申报,到目前为止,通过了省专家组的评审,获得省政府的推荐,申报材料已报国家农业农村部。4月2日在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公示公告,经审批后可获得国家补贴资金1000万元补贴。
强镇项目主要围绕扩大基地规模,建设道地药材集散中心和中药材深加工三个方面,具体提出了五个项目。分别是优质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椽子沟流域万亩药材景观带建设、千亩龙胆草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东北道地小药材集散中心(即中药材市场)、中药材切片厂(原产地趁鲜切片)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总投资xxxx万元,近期基地建设项目正在落实。
三、存在问题
1、药材种源复杂,急需审定提纯。目前全镇有20多个药材种植品种,主栽龙胆草已严重退化,从91年种植到现在已经30年了,近几年越冬冻害经常性发生,从而导致药材减产、甚至绝收。
2、关于龙胆草药材秧子焚烧的问题。我镇是药材产业特色乡镇,种植龙胆草近1.5万亩,其秸秆处理普遍性采取焚烧处理,优点是可以有效杀死各种越冬病虫害、补充土壤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确保药材更好的生长。处理秸秆的最佳时间在4月8日到12日之间,气温高的年份可能提前或延后,但此时正值防火戒严期,与上级要求的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相冲突。
3、因没有回收机制,农药瓶袋随意丢弃现像仍十分普遍,易引发水源污染。
4、保护性耕作工作难度较大。我镇主导产业是中药材,种植面积大,一些好的地块、大块地多是种植药材,玉米种植多是零散地块,现在上级要求大力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工作,实行重型免耕播种机播种,全镇任务数为2060亩。此项工作难度较大,一是村干部村民对此耕作方式不认可。二是土地零散机械播种难度较大。我镇保护性耕作是从20开始按照上级政策进行试验,当时采用玉米高留茬免耕技术,采用点播镐进行播种,大约做了3年,1万亩左右,试验表明秸杆覆盖在沙性地、干旱地块有所增产,一些低洼阴凉地块不适合免耕技术推广。
四、意见和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镇党委、政府将高度重视,结合我镇实际,重点研究,确保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有效推行。
1、加强农村机耕路的维修、维护工作。农村机耕路建设主要是通过一事一议、高标准农田、镇村自行实施等方式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对比标准能高些,效果好些,但数量较少。因机耕路多是在沟沟岔岔,建设时因资金不足,建设标准不高且没有边沟等,一到雨季,一场山水就把路冲毁。在维护方面,每年镇村都要投入资金对破损地段进行维修,以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2、抓好基地建设,加快中药材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一是抓住制药厂和中药饮片厂“溯源”机遇,引进药企自建基地。实施封闭式、规范化管理,安排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把基地建成优质无公害中药材种植基地。二是实施企业带动农户。由药企或者药商按照市场要求向药农提供种子种苗、栽培技术和销路,与农民签订种植合同,确定中药材保护价,统一组织药材生产,降低药农的种植风险,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三是合作社联农户。利用已有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参加,负责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提供市场信息,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户采取土地流转或者入股的方式,提倡集中连片搞标准示范园建设,便于集中管理,进一步起到引领和推广示范作用。
3、弘扬健康养生新理念,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供货于市场,要做好上游下游产品开发。要发挥中医药在大健康产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适应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重点是加快与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融合。要推广中药材养生理念,将药膳、药浴、药熏等现代休闲方式引进中药材种植基地,重点发展药食同源品种。鼓励专业合作社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在玉竹煎饼、紫苏油、黄精切片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开发药膳、药浴、药熏等产品,延伸产品链条。同时,重点打造农家游系列项目,将中药材景观带与果蔬采摘、满族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休闲农庄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原生态观光旅游、中药健康体验的风景区和绿色旅游景观带。
工作调查报告5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地提出,到“十一五”末全国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20%,这是一个政治任务,也是一个约束性指标,能源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开始显现。加强能源统计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抓手。现结合纳溪能源统计实际,谈谈当前能源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统计现状
1、领导重视,建立健全了能源监测统计机构。纳溪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能源统计工作,及时成立了能源监测统计股,设立了办公室,建立了能源统计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落实了人员。各乡镇、街道办明确了1名能源统计人员,建立了能源监测统计制度,建立了能源监测统计台帐,配备了电脑等信息化办公设备,统计力量基本得到了保障。
2、经费保证。目前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了专门的能源统计经费,对统计工作所需的必要经费采取了实报实销的方式给予保证,保证了能源统计工作顺利开展必须的经费开支。
3、现行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现行能源统计报表制度是在工业能源统计制度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区级统计部门只负责公共机构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能源统计工作,统计范围仅包括全区公共机构单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统计内容为能源产品的生产、购进、消费和库存等情况;设置的报表周期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主要表种有: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表、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附表、主要能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表和工业企业水消费表。
二、能源统计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统计队伍稳定性差。能源统计人员身份构成比较复杂,主要来自公务员、事业人员和“村官”。据了解,从近两年来看,全区乡镇从事能源统计的人员变动达到三分之二左右。由于能源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加之能源统计业务受人、财、物等多方面的制约,虽每年举办数次业务培训,但仍达不到本专业的要求,造成新接手的人员业务不熟、概念不清,直接影响了能源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能源统计人才严重缺乏。据调查了解,全区乡镇能源统计人员虽然大多数均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但无一人是学统计专业的。加之统计人员多数身兼数职,对能源统计业务钻研不够。短期的培训满足不了专业的需求,能源统计专业水平明显较低,难以适应新时期能源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能源统计基础薄弱。近年来,能源统计基础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特别是能源监测机构的成立,带动了全区能源统计工作的发展。但是,随着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新接手的统计人员不了解能源统计工作,甚至找不到统计报表,严重地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的企业和单位对能源统计工作的配合程度不是十分理想,对能源统计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尽管大会小会三令五申要完善能源统计基础资料,但是极少数到目前也未完成,甚至一些不引起重视。当前纳溪区能源统计基础工作面临新的课题,需要各方面的关注来加强工作。
(四)能源统计工作任务繁重。近年来,能源统计工作任务有增无减,要求越来越高。既有月报、季报,还有半年报、年报,加之各项专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及大型普查任务,基层既要纸质报表,同时还要网上直报。报表的逻辑关联逐年增多,能源统计审核任务十分艰巨,专业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能源统计涉及面广,报表种类多,工作量大,如此繁重的能源统计任务,尤其是在年报期间和普查年份,能源统计任务与统计力量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几点建议
(一)充实能源统计力量,加强能源队伍建设
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给予支持,充实和强化能源统计队伍建设,要给机构、给编制、给人员,积极组建专业化的能源消耗统计机构和网络。基层能耗单位是能源数据的源头,是实施gdp能耗公报制度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各能耗单位要有专门人员负责能源统计工作,为圆满完成能源统计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以适应日益繁重的'能源统计工作。
(二)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狠抓能源统计执法检查。
要进一步加大新《统计法》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开展大张旗鼓的、形式多样的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人员及社会各阶层的法律意识,营造依法统计、支持统计、重视统计的良好社会氛围;要进一步加大能源统计执法检查。切实改变处罚不到位,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违反《统计法》的单位和个人要坚持依法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介予以曝光,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三)强化能源业务培训,提高能源统计水平
能源统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事能源统计工作的人员,既要有专业的统计知识,也要有能源消耗与计量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目前,区级及区以下企业统计人员业务素质都较低,水平急需提高。要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经验、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只有不断提高能源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有效保证能源数据质量。
工作调查报告6
随着城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我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旧城改造项目、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推进迅速,征地拆迁评估审核工作已是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项目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带来政府投资审计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凸显。为了畅通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进程,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防范投资风险,促进科学决策,切实发挥政府投资审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就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线的认识和看法。
一、征地拆迁项目复核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抢装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数量的刻意增加(防盗网、防盗门、马桶等)和装饰装修不符合规范(地板砖、复合板铺设于水泥地面上,衣柜无柜门等)。相关征收实施单位报审的评估报告未对该部分进行价格调减,且数量与被征迁户事先进行了确认,造成复核审计时确认矛盾突出。
(二)随意变更评估结论的问题。少数征收实施单位和评估公司,在审计部门已出审计结论后,根据与被征迁户谈判的情况,采取变通的方式随意调整原已上报审计部门的评估报告,要求重新审计复核。主要表现方式为:一是调整提高房屋等级、成新率;二是对补偿方案中未列示补偿单价的项目,调整提高单价;三是虚列漏项提高补偿金额;四是有的.在审核现场已经不复存在的情况下,重新更改评估报告,要求审计部门再次审核。
(三)分户及还建人口认定的问题。由于补偿政策的限制,货币补偿中存在分户并根据分户进行奖励的情况,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舞弊行为的发生;同时,涉及还建人口的政策性认定标准,也可能产生人为扩大还建人口的现象。受政策规定的影响,审计部门无法对分户及还建人口进行有效的审核、确认。审计部门只能对征收补偿项目的数量及价格确认。
二、工程项目结算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招投标不规范,造成工程建设风险的增加。一些符合公开招标条件的项目,采取邀请招标或议标的方式确认承建商;有的建设单位存在分割工程采取邀标、议标方式发包的情况;有的单位招标时对建设项目关键数据不锁定,暂定价项目较多。
(二)施工单位竣工结算高估冒算现象严重。部分施工企业受利益的驱动,抱着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采取高套定额、虚列项目和工作量、虚报隐蔽工程等各种手段,故意抬高工程造价,存在审漏就赚、审出就减的想法,造成工程结算报价虚高。
三、针对政府投资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一)鉴于政府投资审计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建议切实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职责,层层夯实工作责任。对特殊事项政府部门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处理。
(二)对征收项目中存在的分户、还建人口、市场价格的认定及及其他征迁审核过程中需确认等事项,建议按照责任分工,由相关单位分级负责,据实审核认定,出具明确意见,并实施责任追究。
(三)各项目指挥部所委托的中介评估机构应严格按照评估资质允许范围进行评估,如超越资质范围进行评估,或者出现虚列项目、模糊偷换概念、调整补偿单价、采取变更、对已审减项目及金额调整后进行重复上报等现象的,由审计部门视情节及误差金额大小提出处理意见,将其纳入黑名单不准在我区从事相关业务。若情节严重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对违规聘用中介评估机构,或参与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人员由区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追责问责。
(四)区政府应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明确严禁工程建设单位人为将项目化整为零,如因需要确需分标段,必须由建设单位书面说明分标段的原因及理由,报经分管区领导批准。
工作调查报告7
一、概况
位于,东侧为南北商业主干道燕山大路,南侧为东西商业中轴兴安大街。项目座北朝南,位置独一无二。项目由先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重金投资2亿元建造,占地面积55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000平方米,联合深圳港信东方商业管理团队,紧跟国际国内商业发展最新潮流,按照“商品时尚化、购物享乐化、体验式消费、情景式购物”的理念,确定了“首家品牌化经营的情景式商业中心”的项目发展定位,即商场不仅将经营品牌化、特色化的中高档商品为主,而且商场自身也将严格按照“品牌商场”的目标,通过内部购物环境、卖场布局设计、橱窗设计、形象展示、POP广告等塑造良好的感观形象、通过产品价格、质量、服务、促销策略等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形象,进而达到“迁安购物首选”的目标。精心设计的经营主题,时尚高雅的商业空间引领迁安商业全面升级!兴宝大百货的建成开业必将引领迁安商业革命,改写迁安商业发展走势,成为迁安商业发展的新标杆,成为迁安城市繁荣的象征。该百货财务科设有财务负责人3名,会计2名,出纳1名,保管1名,其主要是核算公司所发生的经济活动,报告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计算、报告财务收支和业务开展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二、实践调查的目的
为了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会计核算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办法,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今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于26月1日——20xx年7月30日在进行了实践调查。
三、实践调查的内容与过程
百货的财务人员设置、账册设置、预算管理等具体包括为:
1、岗位设置状况,主要针对是否设有会计、出纳、保管。
2、人员素质情况,主要针对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是否遵守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等。
3、账册设置情况,主要针对总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等账册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主要针对内部财务制度是否健全。
四、实践调查的结果
通过这次调查、实习,发现该公司岗位设置,账册设置基本齐全,记载及时,基本上做到了账账、账证、账实相符。账务做到了日清月结。财务人员均取得了专业证书,都能够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发现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账、隐匿或者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发生。而且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同时我还发现该公司有几点好的做法:
(一)岗位设置与分工虽然该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是他们合理的设置了会计工作岗位,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确保了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内部控制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基本做到了数据维护管理与电算审核相分离;数据录入与审核记账相分离;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分工,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二)票据管理票据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因此,空白票据是由专人去保管,保管票据的人员没有参与银行的全部印鉴章的保管,这也遵循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票据保管人员对票据的领用和使用上严格遵守了票据管理条例,基本上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使用,对因填写错误而作废的票据,做到了全部联次保存。记账人员在会计账簿的摘要中对已使用的票据号码作了记录,以便随时检查已使票据号码的连续性。另外,未经批准公司财务人员没有发现擅自将票据背书转让、擅自签发空白支票,对已经开出的银行本票、汇票等,做到了随时关注使用情况,期满后立即进行了使用余额的核对和记录。每月还由专人将银行对账单与账簿记录进行核对,还将票据的使用情况与银行对账单有关记录一一核对,做到了账证相符。加强票据管理是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作中该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票据保管制度,做到了专人保管制度;专库保管制度;专账保管制度;保管交接制度;定期盘点制度。
(三)资金管理一是加强现金管理,严格执行了国家现金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对现金收入,如:银行提取的现金、职工归还的各种借款、其他收入等,按银行规定的库存现金限额,超出限额部分及时的送存银行,禁止挪用现金和白条抵库等现象发生。二是出纳办理的现金收支业务是以会计审核确认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的。职工个人预借的现金都是经过领导签字批准后,才予以支付的。三是出纳员对已办理收支业务的原始凭证都分别加盖了“收讫”和“付讫”戳记。同时还及时的根据记账凭证登记了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了日清月结,账账、账证、账实相符。
(四)经费管理加强财务审核制度,建立严格的支出审核制度,对于办公费、印刷
费、宣传费、设备购置费以及按规定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每一项开支,都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给予了报销。制定严格的经费开支报销程序,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的单据,并由经办人员签字,主管领导审批,财务人员审核后才能给予报销。加强资金的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严格按照支出计划执行,坚持按制度办事,抵制了不合理开支,杜绝了浪费现象。
五、实践调查的总结与体会
(一)改进建议
1、为了促进公司经济业务的发展,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规范财务工作,应该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法规制度和公司章程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严格制定一套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2、公司会计核算要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3、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4、财务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对财务管理工作负有组织、实施、检查的责任,财务人员要认真执行《会计法》,坚决按财务制度办事,并严守公司秘密。同时要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加大力度,财会人员的再教育主要是通过自学和每年一次的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来完成。致使相关专业知识更新较慢,涉猎不够广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工作的发展。
5、加强原始凭证管理,在原来的工作基础上,做到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
6、做好会计审核工作,经办财会人员应认真审核每项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手续完整性和资料的准确性。编制会计凭证、报表时,应经专人复核,重大事项应由财务负责人复核。
7、建立会计档案,包括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都应建立档案、妥善保管,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保管和销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该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应当在保留原有好的做法的基础上,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涉及到的新领域进行不断修改、补充与完善,以保证公司所需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更加畅通、合理、高效。
(二)调查体会
在这短短一段时间的实习中,我还发现了一些自己所欠缺的地方,这些是以前没注意到的。通过与公司同事之间的交流,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明白了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将来我要做好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当然本职工作是一定要做的好的,还有要尽
工作调查报告8
为加快我县文化事业建设,加大文化产业开发,推动我县民族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壮大,实现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10月8日,县人大常委会民工委、财工委在时副主任的带领下,到县文化体育局进行了关于泸西县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
一、近年来民族文化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的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彝族文化为主打,努力实施“民族文化工程”、“精品工程”,在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打破地域界限,优化组合艺术生产要素,提高精神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同时,逐步完善运作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挖掘本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使全县民族民间文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我县传统民族文化。
我县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智慧和结晶,涵盖在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产技术和工艺技能等方方面面。为传承、保护、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打造“阿庐文艺”精品,我县曾组建了彝族“羊头鼓舞”大型广场文艺表演队、壮族“虫茧巴乌”演奏队和“洞经音乐”演奏团,成立了“城子古村”开发领导小组。同时,以“阿庐文化中心”建设为契机,成立了“阿庐文化”研究会,收集、整理、研究并编辑出版了《阿庐文化》刊物;并以省、州、县的大型文化活动为契机,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艺术创作和排练演出,邀请省、州专家进行指导包装,在一定程度上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根据《云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普查》
(二)基层文化工作开展困难。
许多乡镇由于工作格局的实际情况和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不够,基层文化工作仍然存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要,不检查时不要的现象,基层文化工作仅限于乡镇机关内打场球,搞场文娱表演。全盘研究、部署、检查基层文化工作不够,帮助文化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少,文化工作在基层服务发展,传承文明,更新观念的作用没有
得到重视和发挥。
(三)民族文化产业化启动困难。
一个与泸西历史传统、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形式或实体的挖掘整理、宣传打造、直至市场化运作将是提升泸西城市品位、宣传泸西旅游形象,甚至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我省我州都有许多成功先例,社会各界的期望值也较高,大家都在讨论以文化提升gdp的可能性,然而以目前的条件来看,民族文化产业化产展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充裕的资金投入,容易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的鲜明的民族文化形式以及非常专业的艺术人员、策划人员目前我县都不具备或不成熟,结果只能是谈的多、动的少,也给文化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二、工作建议
(一)建议县人民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按照国家规定的“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求,在财政支出中确定对文化投入的具体比例;二是各级政府应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上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进行抢救性保护。应采取有效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三是政府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创作、研究、传播人员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四是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大力提倡社会投资办文化。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建一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基金会,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资助。
(二)继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
各乡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搭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传统民俗、节日庆典文化活动中,充分整合、利用泸西现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开展有价值的群众性文娱活动,使广大老百姓在吃饱穿暖之余玩得潇洒、过得愉快,远离一些低级趣味的娱乐活动。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打造我县民族文化形象。
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
影视剧等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打造、炒作我县历史、人文地理、民族文化方面一些较有特色的东西,促使外界关注泸县、对泸西感兴趣、想到泸西走一走、看一看,提升泸县人气、汇拢四方宾客,从而达到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为此,建议县人民政府重启《黑虎将军》、《马缨花》两部本土影视剧的拍摄筹备工作。
(四)建议县人民政府重建阿庐艺术团。
目前的县级艺术团队还是要以政府扶持为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民族文艺团队,广泛网罗各类突出的文艺人才,并解决其后顾之忧,以艺术团为基地,收集整理我县各类音乐、舞蹈、器乐、戏剧等传统民族文化形式并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宣传展示和重点打造,宣传泸西,宣传阿庐古洞,在此基础上再来逐步寻求民族文化市场化运作和树立泸西民族文化品牌之路。
工作调查报告9
xx是我市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但在城市面貌上却并不“贫困”。多年来,该县坚持“民生优先”的理念和“建管并重”的原则,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管理经验和方法。走进xx县城可以看到,这里的道路干干净净、绿化一街一品,经营规范有序、牌匾整齐划一,庭院内外整洁、花草树木遍植,加之清澈秀丽的“山河渠”穿城而过,呈现出整洁、清新、有序、和谐的城市面貌。xx作为一个地域偏远、发展基础较弱的县份,在城市管理方面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对全市有何借鉴意义?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总结出xx县城市管理的“真经”。
一、管理体系科学实用。
xx县的城管体制总体上分为3个层次:一是专门机构。由县城管局负责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等管理及城市规划监察工作;同时,通过受托方式行使一定的行政处罚权,即在受托范围内以委托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效果等同于综合执法。二是城市管理联席会议。由城管部门召集,公安、交警、工商、住建、环保等部门参加,通过依法厘清管理界限、细化职责分工,推动工作任务高效落实;采取错时、延时、分段管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消除了城管缝隙和盲区。三是街道、社区。xx全镇配备了30名居民小组长、50名社区环境卫生管护员,负责240余条巷道的日常环境卫生管护,并监督通报主要街路卫生状况。此外,在房屋征收中,还承担入户调查工作,因熟悉各家各户实际情况,有效解决了城市拆迁中经常出现的“涨户”问题。
启示: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调研发现,xx县的城管体制机制的创新之处至少有三点:一是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城管的触角延伸至背街背巷、进入到居民庭院。二是城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分工合作方面摒弃了简单叠加的做法,实现了多部门的协同,有效扩大了城市管理边界。三是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实现县城城管综合执法,不仅进一步理顺了城市管理权限关系,也较好地解决了城管与执法机构分设带来的管理效能问题。
二、管理方式贴近民愿。
xx县对待城管执法对象,采用的是疏导、规范,不直接使用强制性治理措施,做到先给出路、后施严管。比如:为根治摩的、港田车的违法经营问题,xx县巧妙运用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先成立2家正规出租车公司,合法驾驶人只要购买汽车并办理合法手续后即可挂靠运营,正规出租车每乘次3—5元,摩的、港田车每乘次2—3元,在价格相差不多的情况下,百姓自愿选择既安全又有保障的正规出租车,摩的、港田车没有了市场,自然退出,其原车主大多通过购买低价汽车,在基本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加入正规运营,解决长远生计问题。为解决占道经营问题,xx县引进资金7000万元,兴建了集商贸、餐饮、休闲于一体的大众商城,并实行免费提供库房、减免摊位费等优惠政策,由城管、工商等部门耐心说服流动商贩进厅经营,业户们看到进厅后不仅经营条件明显改善、营业时间得以延长,特别是大家平等占有资源、同一平台竞争,没有产生攀比、怨气和抵触情绪,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顺利、平稳过渡。为消除二次污染,xx县取缔了主街路的垃圾箱,改为上门收取垃圾。为此,专门购置了3台压缩式垃圾收集车,每日早6点至晚9点,定时循环收集垃圾。每当“步步高”的音乐声响起,街路两旁的商家住户提着垃圾袋、垃圾桶,纷纷奔向垃圾收集车,成为当地一景。
启示:以人为本是施政的基础。城市管理对象相当一部分属于弱势群体,对这部分人,动辄严厉打击、严格整治,效果不可能持久。xx县在城市管理工作中,能够主动换位思考,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定首先打开另一扇窗,并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这样的做法百姓自然乐于接受,和谐共赢也就成为必然。
三、规划建设一以贯之。
这些年,xx县的几届班子始终坚持一以贯之的发展战略,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城市总体布局方面,xx县上一轮城镇总体发展规划编制于xx5年,7年来,其法律地位得到切实尊重,没有因迁就任何开发商而作人为调整,随着科学规划项目的陆续建成,形成了规范统一、特色鲜明的城市基调。如山河灌渠改造工程,策划于20xx年,规划设计于20xx年,
计划完工于20xx年,先后经历3届班子,连最初规划的细小景点都未改变。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分三期工程,硬化道路26100平方米,安装路灯134盏,建设桥梁11座、景观小品56处,绿化92400平方米,颇有一点“小桥流水”的江南气息。在城市亮化方面,xx县政府首先出资28万元,聘请专业公司,对其主要街路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形成了具体的《亮化方案》,细化到每一个路灯、楼体,随即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参与、市场运作、居民受益”的`原则积极推进。目前,全县亮化楼体达118栋,亮化比例居10县(市)前列,特别是各主要街路虽亮化主题各异,但整体上又保持和谐统一,给小城夜晚增添了几分亮丽的色彩。在绿化建设方面,xx县也是先由政府出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然后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工程招标的方式,将镇内街路及公园广场绿化施工建设和绿化浇水、剪枝、除杂草、修剪绿篱、保洁、涂白、病虫害防治等绿化养护工作进行发包。连续5年,在各类街路、公园广场、机关单位等地,载植串红、牵牛、孔雀草、彩页草等各类花卉20余万株,栽植大叶丁香、榆叶梅等各种灌木近300万株,栽植、移植、补植金叶榆、金丝柳等13个品种25700棵,形成了“一街一品,一街一景”的绿化格局。目前,该县城市绿地总面积达到261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3。2%,绿地率达到2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1平方米。20xx年被评为省级园林先进县和省级园林城市。
启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时间维度上看,城市规划不仅应该成为城市建设、城市运行的依据和前提,而且同样具有指导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发展的重要作用。xx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做到规划先行、步步为营,才能确保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如果不切实尊重规划的根本性作用,以适应项目发展为名过度调整,或搞一些见缝插针式的建筑,或搞一些缺少配套的区域开发,极有可能使城市建设和发展失去根本,割裂了城市的整体功能,产业布局也难免凌乱不堪,更谈不上科学发展。
四、破解难题方法得当。
对城市管理中复杂问题的解决,xx县采取办法都比较直接、管用。在城市保洁方面,总体要求是全天候、全覆盖、不留死角。对一类街路实施机扫作业,并将城镇所有公园、广场、城乡结合部的卫生纳入日常管理,260名清扫保洁人员夏季早3点、冬季早4点开始晨清扫、日保洁,主街路每日早、午、晚3次上门收取垃圾,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环卫大队工作考核领导小组每日进行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对受到奖励的清扫保洁人员,在其保洁车上插1面小红旗,这既是奖励、也是监督,鞭策着清扫保洁人员不断努力工作,争创更好的业绩。在商业牌匾亮化方面,采取的方式是管理前移,即在商服业户办理户外牌匾审批手续时,通过循序引导、耐心说服,动员其对牌匾进行亮化。对主街路新挂或更新牌匾一律要求材质新颖、造型统一、亮化规范。几年坚持下来,各主街路的牌匾也成为当地的又一灯饰亮点。在冬季清冰雪方面,为保护环境,xx县从不使用融雪剂,始终坚持“绿色除雪”。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承担、全民参与、城管督办”的原则,主街路和公园广场由城管局直接负责;二类街路由县直部门单位分段承包,按各单位人员数量、经济实力确定分包面积;商服业户和居民住户将“五包”区内人行道上的冰雪清扫到路边石以下,由包路单位运出;背街背巷的冰雪,由街道办事处组织积攒成堆,由城管局清运。每到下雪天,机关干部均自觉提前1小时上班,自备清雪工具,赶赴承包路段,先清雪后工作。近几年冬季总有几场大雪,由于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工作主动,实现了“以雪为令,随下随清”和“大雪三日清,小雪当日净”,保障了冬季居民的安全出行。
启示: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败。面对当前城市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xx县没有以“共性”为理由推脱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深入调研,找准根结,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框,采取看似简单但却十分管用的方法,以至于在一些地区追求多年的目标,在这里早已成为了常态。事实也再次证明,只要敢于担当,勇于实践,方法总比困难多。
五、文化引领教育先行。
xx县群众参与城管的热情极高,主动爱护共有的家园环境已经形成了全民的行为习惯、甚至可以称之为文化,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教育引导。一是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倡导“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儒家思想,深入挖掘历史传承,总结提炼出“德、习、健、食、笑”五字养生精髓,并以小品景观形式矗立于街路两旁,倾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寿”文化品牌,以此塑造城市的“魂”。二是努力营造公益为先的良好氛围。首要任务是坚持对城管执法的正面宣传,没有任何杂音,牢固树立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让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与执法产生认同感,减少了城管工作阻力。其次是经济利益服从社会效益。xx各主要街道两侧的灯箱牌匾、工地围挡,一律刊登公益信息,为此虽然牺牲了一些经济利益,但收获的却是显著的社会效益。三是从娃娃抓起,教育群众逐步改掉陈规陋习。从xx6年开始,xx县大力推行城管教育进课堂,在中小学举办“小手拉大手”活动,先纯洁孩子的心灵,再去教育和影响大人。同时,在全社会开展“创建文明楼院”、“争做文明市民”活动,对杂乱无章的院落在电视上公开曝光,有效激发了市民群众自尊自爱、自我管理的热情。xx县各大街小巷的新建房屋并不多,但是家家户户房屋立面整洁、门前栽花种树、院子干净利落,279条主次干道绿化成活率达到95%以上,居民区全部实现美化彩化。调研中,我们还特别观察了一下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没有一个践踏草坪、攀折花树,让我们切实感受到xx的全民素质。
启示:上下同欲者胜。xx县的经验表明,加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放到百姓得到更好环境、更多实惠和更大便利上,在群众中切实形成共创共享美好家园的合力,唯有如此,才能将政府的管理冲动与百姓的强烈愿望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作调查报告10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不仅仅是农村教育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20xx年11月,根据重庆市市农业局的统一部署,南岸区农林水利局对我区农村经济现状暨农民教育培训现状进行了专项实地调研。
一、南岸区农业概况
南岸区幅员260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7个镇,69个行政村,全区农业人口10.9万,农村劳动力6.5万人,现有耕地面积5.22万亩。南岸区坚持实施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每年对全区专业大户和有培训需要的农户全员进行3—5天专业技能实地培训。同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了转移培训,每年培训人数约2200多人,顺利实现了再就业。目前,全区农业初步形成了花木(优质水果)、观赏鱼、生态休闲农业三大支柱产业。
二、调查方式及参与调查农户情况
根据要求,我区在农业比重相对较大的长生桥镇、迎龙镇、广阳镇和峡口镇4镇,采取抽样选点的方式进行调查,抽选到长生桥镇、峡口镇、迎龙镇三个镇后,继续采取抽样到村和农户的方式选择具体调查对象,在每个镇抽三个村,每村抽9家农户,共计81户。调查以入户问卷结合村民座谈、村干部总结陈述的方式进行。
(一)参与调查农民年龄结构:本次调查的农民中,男性54人,占66.67%;女性27人,占33.33%,接受调查的农户目前的职业主要是务农。其中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65岁,35岁以下18人,占21.97%;36岁至60岁53人,占65.07%;61岁以上10人,占12.96%。结果显示,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情况严重,留守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普遍年纪偏大。
(二)参与调查农户耕地结构:参与调查农户耕地面积为160亩,人均0.48亩,其中种粮耕地面积占17.88%(为自产自用),花木果园面积占70.15%,养殖水面面积占11.97%,表明被调查农民已基本完成从种粮为主向发展经济作物为主的转变,耕地总体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参与调查农户收入结构:参与调查的农民及其家庭成员中有30%常年外出务工,有60%参加过本地短期务工。平均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40%,部分家庭则比例更高,达70%左右。从务工人数看,外出务工人员(包括常年和短期)占总劳动力的46%。参与调查的农民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34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01.69元(主要是果树、花木等经济作物),占29.17%;养殖业收入680.97元,占19.83%;非农收入1751.34元,占51%。调查表明目前我区农业比重较重的区域,农户增加收入的主要方式已从一产业为主转变到以二三产业为主,一产业已从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转变为以经济作物为主。
(四)参与调查农户教育培训情况:参与调查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仅6.84年,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57人,占70.5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24人,占29.46%。近五年参加过农业实用科技推广短期培训的有61人,占有75.3%;未参加过的有20人,占24.7%;参加培训的人员平均受训天数为3天。希望通过培训增加家庭收入的有76人,占94%;希望通过培训提高务工就业技能的有61人,占75%;希望通过培训提高生产技术的有48人,占59% ;无明显培训目的“凑热闹”的有8人,占9.8%。通过培训或宣传,农民对当前国家的减免农业税、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农业综合补贴等五大政策的了解程度分别达到100%、81%、93%、48%和70%。调查表明,农民目前普遍使用的农业技术和知晓的农业政策70%来源于农业部门(农技中心)的推广宣传,表明明农业部门仍然是农民接受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渠道。
三、农民期望的技能教育培训的主要特点
调查表明:我区农民目前对教育培训的期望呈现以下特点:
(一)非农产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对年轻人更具吸引力
被调查35岁以下农民中75%的人愿意参加城市就业技能培训,有48%的愿意参加大、中专学历教育。由此表明,身处都市发达圈的农民对城市化进程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征地补偿只是暂时缓解生活困境,而就业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根本途径,因此普遍希望具有成为市民后的就业技能。希望培训和学习的专业主要是建筑、装饰、修理、餐饮、家政、物业管理、计算机操作等。
(二)种养殖业技术及产品销售技能培训对以一产业为主的农民更具现实意义
被调查40岁以上以一产业为主的.农民中80%的人愿意参加种养殖业及市场销售技能培训。调查显示,期望参加花木(优质水果)、蔬菜和精品粮食种植技术培训的分别占40岁以上人数的46%、37%和17%;期望参加养猪、养鱼和养鸡技术培训的分别占29%、18%和15%。在其他培训中,农产品加工培训占18%;农产品贮藏占20%;期望参加农业机械使用及维修技术培训的占15%。调查还表明,87%的农民希望参加农产品市场销售技能培训,希望具备农产品市场销售技能,反映出目前农村年龄相对偏大的农民“自产自销”的小农思想意识仍然存在,对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不够、参与度不够。
(三)费用低廉、居住地附近的短期培训更具人气
调查发现,46%的农户愿出10元以下的费用参加培训,17%的农户愿意出20至50元以内的费用参加培训,9%的农户希望参加免费培训,表明在培训费用上农民普遍倾向于价格低廉者。28%的农民选择村作为参加培训的地点;20%的农民选择镇作为参加培训的地点;43%的农民选择区农广校或农技中心作为参加培训的地点;9%的农民选择市或其他部门作为参加培训的地点,表明大多数农民希望就地就近进行培训。在培训时间上,期望培训时间为1天的占26%;期望培训时间在2至3天的占42%;期望培训时间为4至7天的占18%;期望培训时间在7天以上的占14%,表明大多数农户倾向于短期培训。
四、目前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途径除传统的种养业外,更多依赖于务工、经商及发展观光休闲型农业。当前农村“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没有完全形成,同时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专业技能,就业面比较狭窄,使务工收入普遍不高且得不到充分保障;经商风险相对较高,且一家一户发展规模有限;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受受用地、资金、基础设施等因素限制,普遍档次不高,效益难以持久。结合我区总体规划和城市化发展趋势,相对而言,从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入手以确保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为成本最小、综合效益最大的投入方式。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就发展和开展规模化培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训机构急需健全
现阶段负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主要有区镇两极政府、农业、教育、科技、劳动等部门,不但缺乏必要的政策、资金和舆论支持,且管理部门与资源配置不相适应,缺乏明确的实施主体,全区现有的农民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实习场所大多依托种养殖业大户的基地或企业操作车间,种养殖大户基地规模有限、比较分散且种养殖品种相对比较集中,缺乏综合性;企业处于自身利益考虑,培训的目的性和专业性很强,大批量、多口径、多方向培训存在实际操作困难。
(二)培训观念亟需转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镇、村两级对农民技术技能的组织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干部认为农民只要能有活干、不上访闹事就够了,对组织农民参加教育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宣传教育不到位;二是农民自身认识存在误差。相当部分农民等待城市开发建设征地,认为征地后政府会包办解决就业问题,自主参加培训、提高自身就业技能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目的不明显,学习的效果也不佳。同时部分农民存在急功近利思想。据培训统计调查,培训一项实用技术需25学时(4天),培训一项就业技能需50学时(8天),而部分农民希望通过2至3天的技能培训就能掌握一门技术,甚至在专家教授实地培训时,只要求讲“如何增加产量、如何减少投入”或直接传授“秘诀”,对应该具备的基本技术和管理知识缺乏兴趣。
五、对当前农民培训工作的建议
根据调查,我们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事关重大,对此,有如下建议:
(一)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一是从农民转移前抓起,搞好岗前培训。这类培训应以农村18—40岁的中青年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市场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定向、订单培训为主要途径,以提高转岗就业率为最终目的。根据社会和农民的需求设置专业,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学制,根据培训对象因材施教,根据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方法。二是以提高输出就业率为目的,着力打造培训品牌。培训职能部门和培训单位要树立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要求,制定培训规划,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实施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按需培训与订单培训相结合,走先培训后输出的路子,促进劳务输出的良性循环。三是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抓好岗位培训。引导用工单位充分认识提高职工素质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进而像注重技术革新一样重视对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自身条件不具备的可委托职业培训部门代为培训。四是以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为目的,搞好产业培训。这类培训应以农村中老年农民为主要对象。针对这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家庭负担偏重的实际,将培训阵地前移,以农作物栽培、畜牧养殖、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农机维修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式培训。
(二)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培训体系建设
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面广,培训群体数量大,需要对我市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目前,除部分定点的种养殖大户和企业培训基地外,我区有定点培训机构1家,属非营业性社会培训机构,隶属于区就业局;1家属营利性社会培训机构,隶属于市公安局;1家属教育培训机构,隶属于区教委;9家属社会办学机构,属私营、合伙、股份性质。针对农村有的是培训生源,缺的是培训资源;而教学单位有的是培训资源,缺的是培训生源的问题,一是强化政府统筹,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打破部门和职业学校类型的界限,打破先建校、后培训的旧思路,在整合利用社会培训资源上下功夫,力避培训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增加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实现统一规划和管理,做到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办学、统筹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建议政府成立领导机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二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搞好宣传教育与科技培训的有机结合。电台、电视台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变化,随时播放农民急需的新技术。
(三)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培训投入
开展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经费是保障。国务院下发的《20xx—20xx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明确指出: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工培训工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补贴经费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率。从实际情况出发,建议采取三个部分的原则筹措资金。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经费;二是财政专项资金;三是是参加培训的学员,适当交一部分,逐步形成政府扶持、用人单位资助、培训单位减免费用、农民适当承担部分费用的投入机制。
工作调查报告11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支农专项资金规模逐年增加,这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以往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检查情况看,在具体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本文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作一简单的分析,就如何创新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模式和机制进行粗浅的探讨。
1、支农资金管理主体不顺。一是支农资金管理部门多。目前,支农资金管理有财政、发改、交通、民政、扶贫、农发、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多个部门。二是同类资金涉及部门多。如:涉及农村公路资金的有发改、交通、扶贫等部门;涉及土地整理的有农业、国土、农发办等部门;涉及农民培训的有扶贫、农业、人社等部门。三是资金下达渠道多。同一个项目,有国债资金、转移支付资金等。
2、立项不科学。这些年,随着国家投入的不断加大,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一些地方急于争取资金,对项目的可行性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盲目夸大项目效益,立项报告真实性不够,可行性内容空虚,对风险评估不够,缺乏科学性。“办公室项目”多,项目申报随意性大。
3、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一是资金使用重复。目前,项目管理普遍不规范,申报随意性大。一些项目经过包装后,同时向多个部门申请资金。多头申报、重复申报严重。更有甚者,以此套取国家资金,谋取个人私利。二是资金使用分散。支农资金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有些项目资金使用分散,发展重点不突出,效益低下。
4、资金监管难。由于支农资金管理部门多,来源广,同一项目可能得到多个部门的扶持资金,而各主管部门之间又缺乏配合,信息不畅,给监督检查带来难度,难以及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和违规资金的多少,跟踪管理流于形式。
5、个别项目资金有被挤占套取现象。由于一些项目管理费难以到位,或个别项目单位经费紧张,在无其它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在项目建设资金上打主意,使项目建设内容大打折扣。
1、部门之间不协调。现行体制下,支农资金条块分割、分头管理,在政策和资金的分配上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往往是各自为政,缺乏沟通、配合。客观上,部门利益思想仍广泛存在,许多部门仍掌握着对财政资金的“二次分配权”,严重影响了支农资金的正常运转和及时拨付,甚至滋生腐败的温床。
2、预算分配不健全。现在,国家对“三农”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但是,每类项目建设,地方一年到底有多少资金,年初预算很难准确地反映。另外,支农项目和计划一般都由业务主管部门自行研究决定,并按各自渠道上报、批复,而一些主管部门对项目批复的随意性较大,透明度不高,不便于地方对资金的统筹安排。
3、事权财权不统一。支农资金并未按其性质归类管理,许多业务主管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资金管理混乱,出现同一部门管理多类资金,同一项目可在多个部门争取资金的现象。这也造成了支农资金多头申请、重复申报,甚至损失浪费,同时,加大了监督检查工作的难度。
4、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县的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财政增收困难,预算安排捉襟见肘,事业单位经费和绩效工资难以保障,在无其它增收渠道的情况下,许多单位想方设法在支农专项资金上做文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同时,财政的困难,也使得许多项目配套资金难以真正落实到位,造成一些项目难以按设计要求完整落实到位,工程量有所折扣,项目实施进度缓慢。
5、县级规划不到位。县级部门没有对全县项目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缺乏通盘考虑,项目库建设不到位,难以按照规划统一申请立项,统筹考虑,往往是由项目单位自行申报,而上级部门难以全面掌握下面的详细情况,项目的合理性难以判断。资金到位后,更缺乏统一的.监管协调机制,对资金的使用方向不明,到最后,项目资金来了多少,做了什么,没人清楚。
1、充分赋予县级统筹资金权限。为反映支农资金全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资金过于分散,对上级下达的专项,除给农民的直接补贴、救灾资金等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外,在不改变其基本用途的前提下,由县财政把握总量、优化结构、统筹安排、集中使用,真正做到同类项目一个部门批,同类资金一个笼子出。
2、深化预算制度改革。一是完善预算分配制度。在转移支付项目的设立上,按资金性质,如农村公路、水利、林业、土地整理等大类设立;在分配上,按各地农业人口、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水利工程处(座)数等,并结合当地财政收入及经济状况合理确定转移支付规模。二是完善现行支农项目和资金下达方式,取消部门对财政资金的“二次分配”权,支农资金打包下达到县,增强县级财政在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中的自主权。县级项目报省、市备案,除重大项目外,省、市对县的项目建设和资金安排不过多干预,只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县级政府对资金使用安全负责。
3、充分理顺支农管理部门,合理调整各部门的职能。发
改委等综合性的部门不具体分配资金、审批涉农项目,主要负责预算执行的监督、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及政策的研究,将预算的具体执行、项目的具体审批和组织实施等职能划归相关主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具体组织项目实施,并对项目建设的真实性、质量、项目效益等负责。财政部门要确保财政资金到位率,同时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日常监管。
4、适时调整县财政配套政策。近年来,国家对基层的大量投入,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相当一部分项目都要求地方配套,对一些财政困难县来说,压力相当大,配套不到位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造成工程质量低下或不能按计划完工,影响资金效益发挥。建议在国家财力已经好转的情况下,逐步取消县配套。
5、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一是认真规划、科学建库。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分类建立项目库,作为项目申报的依据。二是加强项目资金设计的合理性。对项目资金,在支出计划中,要适当安排设计、监理等管理费用。三是建立项目销号制度。在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的基础上,建立项目销号制度,对已完成建设的项目,在一定周期内不再立项安排资金,形成项目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有效防止多头申报、重复申报,套取国家资金的现象。
工作调查报告12
一、调查的背景与目的
我局始终将统计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及依法治统作为当年一项主要工作来抓,成立保密普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切实抓好保密普法工作,在工作中将本年开展保密普法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列入下一年工作计划当中。每年紧紧围绕计划开展工作,并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标准分4分,自评分4分)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已经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走进了每一所校园,融进了每一位教师的生活。但是,随着新课改的的深入,由于职业倦怠、缺乏创新精神、教研功利观念等原因,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校本教研的激情和新鲜感渐渐变淡,随之而来的现实问题、困惑却越来越多,影响、制约着教师业务的成长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我校开展《城乡“网上结对”互惠教研的有效方式与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旨在寻找教研新途径,拓展教研渠道,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突破城乡学校间的时空限制,与拥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学校结对,寻求专业引领、教研合作与成果共享。通过充分整合网上结对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集中结对学校的人力优势,让结对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
为使该课题的研究有一个科学的起点,课题组针对学校基层教科研活动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先后在XX市XX中学、第八中学、XX中学开展了学校基层教科研工作的问卷调查。
此次问卷调查,目的在于准确了解学校校本教研的现状,总结出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对网络教研的需求和期望,加强针对性研究,有效推动省级课题《城乡“网上结对”互惠教研的有效方式与策略研究》的深入开展,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主抓好课题研究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了培养力度,一是大力宣传先进的科研理念,使之内化为教师的理性认识,物化为教师的教学艺术;二是大力倡导教育科研,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以研促教,教研相长;三是以丰富的活动吸引教师自觉参加业务学习和锻炼,参加论文评比和优秀案例评选等,包括以下几项:(1)县级教学、科研论文征文活动;(2)县教科所案例评比活动;(3)县教研室论文评比活动;(4)中国教育编辑部论文征集活动等。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㈠ 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我们面向XX市XX中学、第八中学、XX中学的全体教师,从中随机抽取了220名教师参与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18份,占所发放问卷的99.1%。
㈡ 问卷调查的.设计方面:
问卷设计主要参照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倡导的校本教研三要素: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问题主要涉及学校和教师的背景、学校教研工作、教师个体教研状况、教师群体教研状况、对教育科研的困惑和期望等六方面。
㈢ 调查方法:采取抽样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与随机访谈相结合,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可靠。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在“新课程下,您最需要进修、学习的是哪些方面?”、“您最愿意参加的教研活动是哪些?”和“你认为,哪种方式的教研活动对你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这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中,大多数教师对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亟需加强的方面有清醒的认识,把个人探索、同伴互助与专家引领相结合的方式,看作是提高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加强教研活动工作的重要性。
2.在“你认为开展教研活动对有帮助吗?”、“两年来,您认为你校开展教研效果如何?” 和“你觉得你们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这三个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60%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校本教研效果不明显,对提高教学质量帮助不是很大。有70%的教师认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效果一般,看不出促进作用,从这一数据说明了大部分教师对学校教研活动工作的不认可,调查中教师普遍提出学校的教研活动常常仅限于听评课、教材研讨、形式单一、重复现象严重,虽然有时也有教研室组织的骨干教师送教下乡,邀请教研员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等,都由于时间、精力和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杯水车薪、教师受益面窄。这说明我们的教研活动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做法,因为只有高质量的教研活动,才能赢得广大教师的认可。
3.在“你认为制约自己参与教育科研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对个人专业成长不重视,认为教育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只是把精力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搞教研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教师认为学校的专业引领跟不上,也没有亮点和自身的特色,导致教师不能从教研活动中收益,感受不到教研活动对学校质量和自身专业素养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学校没有发展教育科研的激励措施,激励机制不完善,只能保证数量,难以保证质量。
4.在 “为了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你认为学校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和 “你理想中的教研活动是怎样的?”这两个问题的调查中,教师们从教研活动的各个方面提出来许多具体的要求、建议和措施,分别涉及到教研活动的各要素,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对教研活动的重视,对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尤其是对教研活动的形式怎样才能适合教师,怎样把先进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使广大教师通过教研活动获得培训和提高,最终有效实施新课程和促进学生发展等教学中的困惑提出了质疑,并阐述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认为教研活动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学问题,就要结合教学实际采取一些交流、探讨的方式进行,让教师乐于参与,敞开心扉去探讨交流,并有所收获。
四、调查给予我们的收获和体会
1.通过调查,我们深深体会到:校本教研,必须符合学校实际,必须适合教师实际,让每一位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2.通过调查,引发教师通过理性的思考问题,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内驱力,致使教师改变以往的观念,积极投身研究,努力提升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
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而且把这个活动作为本学期重要的教研活动。本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否突破,教法否得当,教学手段使用,教学思想、方法渗透,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老师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评论、探讨。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学校教育科研制度的建设最终是为了提升教师的素质,是为了最终达到无意识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20xx年,我校全面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制度的规范性和指令性优势,确保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有章、有序的开展。具体举措有:
一年以来,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成绩显著。校本研修,校内外专家讲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各级课题分层推进,规范过程管理,再次蝉联“西安市‘十二五’规划小课题基地学校”荣誉称号;中高考试题研修,以考代训,促进教师自主研修;教科研成果累累,研发校本教材12本,20多项教科研成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5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省市级以上奖励。
3.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了教师们对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一些好的方法和途径的建议,这对我们以后的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方法和思路,为课题的进一步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4.通过调查,在今后的教研中,我们将组织教师以各种形式互相研讨、交流、学习,形成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校本教研氛围,扎实开展教研,提高实效性。
5.通过调查,我校将抓住《城乡“网上结对”互惠教研的有效方式与策略研究》这个课题,通过网上结对学校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实现学校、教师结对常态化,促进日常教研活动与区域资源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结对学校的资源优势,突破单校教研中实际遇到的师资、技术、空间等方面的“瓶颈”,为教师群体提供跨时空、跨学校、跨学科、跨区域交流的服务平台,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从而提升教师教学教研水平。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担任班主任以来,学生的思想转变了,成绩提高了.在我的班级“尖子” 学生会越来越多,差生会由多变少到无.举几个例子:⑴有个学生叫fwd,在进我班之前受过处分.我大胆教育重用他.使他转变成一个品学较好的“三好学生”;⑵chshh,关于 这个学生,是白塔小学老师都知道,发生的一件件事情,上学期就逃学多次,成绩很差,他有多种刀具,他在学生中说:“我敢说,把blsh杀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没有放弃,分析了解情况,进行耐心教育,并买4元多的学习用具给他用.终于使他考上了初中.在上届有两个留级生,大家知道,谁想要留级生.这两个学生进入我班,我不歧视,进行正确引导教育.结果,都考上了初中,其中fhy考了总分187.5分, 在全校是第一名.今年我们班四个留级生都考上了初中.
五、今后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1.建章立制,规范校本教研管理。学校要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思想,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使每个学生发展为宗旨,着眼于教学活动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把开展校本教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大事来抓。认真组织教研课题的实施,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研究意识,自觉参与,提高素质。
2.让教师尝到教学研究的乐趣,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校本教研关键是培养教师的研究兴趣,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因此校本教研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感受和内在需求,突出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可以倡导教师积极利用网络,建立个人教研博客、参与学科群组讨论,使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研究的态度来审视学生、审视课程,研究课堂,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品尝到研究的乐趣,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3.坚持多种教研活动相结合的模式。探索引领农村学校通过与网上结对学校的互动教研有效方式使校本教研走出困惑,以求改进、突破“瓶颈”并有所创新。使校本教研摆脱浅层次的徘徊状态,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寻找专业引领,与网上结对学校实现“校际互动的专业共同体”,形成良好的问题研究的“人文氛围”,满足教师解决问题的需求,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达到校本教研可持续良性发展的目的。
4.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教研激励机制。落实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成果效应,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教研成果给予奖励,并将教师的教学教研活动成果与评优晋级挂钩。激发教师工作热情,鼓励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教研,以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工作调查报告13
按照上级要求,县妇联针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巾帼志愿者者队伍建设这两个主题,认真组织开展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县17个乡镇,10个社区,20个县直机关妇委会,有一支巾帼志愿者队伍活跃在社区,亦称为家庭暴力说劝队,主要由离退休老干部、计生专干、妇联主席等人员构成。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行政机构数21个(县妇联内设妇女权益维护类1个,城乡妇女发展1个,妇女宣传工作数1个,儿童和家庭工作数1个,再加上乡镇妇联17个),总人数25人,其中女性25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事业单位数5个(妇女权益维护类1个,事业单位妇委会1个,妇女儿童宣传类1个,妇女儿童教育培训类1个,家庭教育和文化建设类1个),总人数55人,其中女性占39人。城乡社区妇女组织数10个,社区妇联10个,总人数10人,其中女性占10人;家庭教育和文化类机构数10个,总人数10人,女性占10人,其中家长学校数8个,总人数8人,女性占8人。
二、现状分析
从上述情况来看,目前,我县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除了专门或兼职从事妇女儿童工作的妇女工作者之外,所谓的民间组织在一定意义上说存在的范围很小。专业范围更是受到很大程度地限制,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心理学等相关专业几乎为零。职业评价等级基本处于未获等级的状态。
出现上述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没有一定的行政执法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其发展的深度和力度。比如遇到妇女家暴投诉案件,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通过组织给你调解一下,至于给施暴者多大的惩罚,多大的威慑,给被施暴者多大的安慰,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就是这样的存在现实,就是让我们从事妇女维权的工作者也感到无可奈何,何况是她们呢?二是缺乏规范的岗位设置、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社会认同等,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缓慢的普遍原因。三是待遇偏低、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而不能安心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其发展的内在活力。就拿村一级的妇代会主任来说,她们的工资经济好一点的村可以拿到200-300元左右,经济差一点村拿的更少,甚至有的还拿不到钱,至于说她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对于她们来说已是她们最大的希望和满足了。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强源头维权,制定出台一些有关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好政策,在源头参与上提供可靠保障。
2、解决人员编制问题,使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在政治上拥有一个合法的明确的身份。提供合适的条件和待遇,在物质上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而吸纳和接收一批热心妇女事业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投入我们这支队伍当中来。
3、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和良好的用人机制,注入新鲜活力,提高综合实力,丰富工作内涵。
4、采取多种措施,逐渐获得社会的认同,提高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感。这不是一个立刻就能见到实效的短期行为,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长期的共同努力。
5、加大媒体的宣传,增强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巾帼志愿者队伍的关注力度,借助电台、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一批典型,搭建平台,营造氛围。
工作调查报告14
局党组:
为进一步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客观认识小车队在交通工作中的作用,分析小车队设立的意义及前景,现将小车队的工作情况及20xx年工作方案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小车队成立的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加快交通新型企业发展,树立交通形象,20xx年,交通局购买普桑7部,长安之星2部、普桑1部(稽查站),县换给普桑1部(皖s30953)。由于是分配给各站队,统一管理及调控机制缺乏,加之站队自律意识不强,致使20xx年交通车辆各类事宜陆续出现,一是管理差,车辆丢失2部;二是车辆使用差,私人用车严重交通责任事故2次;三是车辆保养差,车辆人为损毁现象普遍;四是车辆监督差,随意使用、乱停乱放、以私代公,交通形象严重受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改善和树立交通新形象,20xx年初,局成立了交通局小车队,股级单位、企业性质,具体负责县城中队、稽查站、新型客运企业的车辆管理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协调,分管办公室的同志分管。
(二)主要成绩
车队成立以来做到了“两下降、三保障、四提高”,即非工作用车次数及里程显著下降、车损率显著下降;保障了规费征收用车、保障了新型客运企业用车、保障了局及相关协调单位用车;提高了车辆使用与保管的安全系数、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社会形象。
20xx年,截至12月中旬,小车队已安全行车28万公里,全面完成运管所制定的里程计划,无重大责任交通事故,无出现人为的机械事故,车辆按时入库,驾驶人员服从调动,主动配合工作。
(三)具体做法
1、严格监管:交通局与车队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对车队按照管用分离的原则,就人车的管理、所需费用的划拨、车辆使用的程序、安全责任的认定等作了具体规定。车队每月就车辆的使用情况、各单位用车情况、驾驶员考核情况、车辆维修及用油情况等文字及报表向分管负责人汇报、向相关负责人通报。
2、规范程序:用车由各单位申报,运管所长审批申报单,小车队调度车辆,对码表数进行确认,归库时由单位负责人对行驶里程进行签字确认,车队对每月根据派车单进行台帐登记并进行总结。同时车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对到归库时间仍未归库的车辆,由值班人员进行电话询问和催促。
3、车辆供油:由小车队派专职人员陪同驾驶员共同定点加油,实行满油箱制,统一加油,统一结算,确保了油料的供应,同时对驾驶员确定百公里耗油数,基本上杜绝了公油私用现象。
4、保养维修。由车队所属维修站定期对车队所有车辆进行保养,督促驾驶员时刻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保证可随时出车。车辆维修时,由驾驶员填写申报单,车队分管负责人核实签字后方可维修。
5、安全管理:由车队与各驾驶人员签定了《目标考核责任书》,制定了“十个禁止”规定,在阴雨、雾、雪等恶劣天气下,无特殊情况,车队原则上不出车。车辆晚间必须入库,归库后车门及车库门一律落锁。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存在问题
由于以下因素导致出现了个别不协调现象。一是车队负责人综合素质
、车辆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站队负责人想控制车辆,随意用车;三是运管所油料标准核定低,里程不够;四是由于原先采取了“人定车,车不定队”的管理模式,致使车辆、驾驶员更换频繁(后经研究决定采用“保持稳定,局部微调”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五是交通局因应付各类检查和上级领导用车,时常从车队抽调车辆。
为此,下步需加大协调力度,运管所与车队定期举行协调会议,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二)车队存在的必要性
由各站队管理车辆,各自为政,管理分散,无法统一管理,必然会引发以下问题:
1、“公车私用”现象严重,甚至会使公车变成各站队负责人的.私家车,这在现在某些单位已成为事实。
2、由于车辆无固定停车地点,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可能会导致车辆的丢失。
3、车辆的定期保养、检修不能及时跟上,车辆技术状况难以得到保障,车损率较高,隐患极大,同时部分人员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雨、雪、雾、冻”等恶劣天气出车,可能造成交通事故频发。
4、交通稽征车辆满街跑,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形象。
5、车辆使用里程数无法控制,油耗损失难以估计,浪费极大。
三、20xx年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车队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保证运政、新型企业及其它临时性用车,保障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结合上述实际,特制定20xx年小车队工作方案如下:
(一)管理
1、进一步加强车队班子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加强车辆驾驶员考勤,保障驾驶人员在工作时出勤出力;严格落实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确保各用车单位随时有车可用。
2、设立意见簿。为加强车队、各用车单位的交流沟通,解决派车与用车之间的矛盾,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由小车队印制意见簿,发至运管所、稽管大队、四站(城东、城西、闸北、稽查站)、运政执法1-5中队和新型企业的负责人,对车辆技术状况、驾驶员、车辆维修保养填写意见和建议,每星期由小车队收集汇总一次,对所提出的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和整改。
3、每星期出一期车队动态,将各单位的用车情况及时通报给各用车单位;建立车队与运管所、各站队、新型企业的协调会制度,更好地协调好车辆使用行为。
4、由小车队每月进行一次车辆使用情况统计,并形成报表,分别报运管所、稽管大队、企管股、局分管领导、办公室、计财股,同时抄送给各站队、新型企业。
5、小车队在加强县城各单位的用车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乡镇交管站车辆的技术服务。
(二)核算
1、运政。截止20xx年11月30日,县城中队及稽查站经费及里程之比,折合每公里征费58.7元;按每百公里耗油11.5公升计算,每公升油征费510.4元。
依此测算,完成1480万元征费任务,需25.2万公里,2.9万公升油。
县城各站依据任务,按上述标准逐一测算并下达计划;运政执法中队考虑执法特殊性,收入每1万元另增加25公里(如每月完成20万元,增加500公里,每天折合增加16.7公里)。
2、新型企业。根据企业目前情况,仍按1.85元/公里计算,原则上不限定数额。
(三)调度
1、车辆:企业车辆原则上保障两部车,一部普桑(主要用于外出协调业务)、一部长安之星;运政单位从原所有普桑中调出皖s30953车,增一部长安之星。
2、运政:日常工作由各站(队)填写派车单,小车队调度车辆,出车时由车队、用车单位负责人对码表数共同在派车单上签字认定,归库时,对码表数和使用里程数最后在派车单上签字确
认,如无用车单位签字确认,小车队拒收派车单,其间发生的一切费用及责任事故由用车单位承担。特殊情况或突击性任务时,四站(城东、城西、闸北、稽查站)、五队用车由运管所长或稽查大队长批准。
3、新型企业:由用车单位负责人填写派车单,局三产办审批。派车、归库程序同运政。
4、重大问题,特殊任务由分管小车队领导批准。
以上车辆、驾驶员与站队的关系的总原则是“人定车、车定站”。
(四)考核
每月的工资单,按驾驶员档案工资的70%进行打卡,工资单上必须要有用车单位和车队负责人合签后才能发放(各用车单位要签明驾驶员工资的具体发放比例),另30%随各站队工资模式,年底由小车队统一兑现。
如果驾驶员连续两个月工资达不到70%,由小车队另行制定处罚意见。
(五)经费
按照“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以1.85元/公里的标准,由局计财股根据运管所、稽管大队、各站(队)、新型企业认可后的报表统一划拨给小车队。
涡阳县交通局:办公室 企管股 小车队
二○xx年二月二十日
工作调查报告15
从源头上减少人口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利国利民,关系重大。减少一个出生缺陷儿童,幸福一家人,快乐一群人,同时也减少了一份社会负担。落实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是落实计划生育国策中“优育”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二胎”政策放宽的新形势下,育龄妇女人数将增多,产龄将普遍增大,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的几率可能增加,为降低我市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一要加强领导。成立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卫生局、发改委、人口计生委、财政局、民政局、环保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妇联、残联及宣传媒体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__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市出生缺陷综合治理防治工作规划,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二要完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出生缺陷预防工作机制,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预防出生缺陷工作服务网络。三要将出生缺陷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严格的政府绩效考核措施,将控制人口数量指标和降低人口出生缺陷指标统一考核,定期检查考核评估,确定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四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专项经费,把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各项检查及治疗费逐步实行免费或列入城乡医保报账范围;切实改善妇幼机构的条件,强化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装备、宣传和治疗经费的投入。五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出生缺陷防治。动员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
(二)强化优生优育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优生优育是预防和降低出生缺陷率的治本之策,要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强化优生优育意识。大力宣传《母婴保健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环保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广泛宣传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产期保健等科普知识,提高群众优生优育自我保健意识,主动接受出生缺陷干预。要加强公益性宣传,在__电视台、《__日报》开辟专栏,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营造优生优育、预防出生缺陷的良好氛围。人口计生、文广、民政、卫生、妇联、共青团等职能部门,要联合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育龄群众对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知晓率及优生咨询率达到95%以上,不断增强育龄群众自我防范出生缺陷的意识和能力。
(三)强化
行政干预,确保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落到实处。一要强化行政手段,确保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位。针对当前__出生缺陷预防工作实际,按照__省出生缺陷干预工作要求,各相关部门要以预防严重、高发先天性疾病为主攻目标,完善以一级干预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医学检查与孕前保健为主体,防止出生缺陷的发生,做到婚前医学检查率和孕前优生检测率均达到80%以上;以二级干预产前筛查、孕期检查和孕期保健为重点,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做到产前筛查率达到50%以上;以三级干预新生儿疾病筛查与听力筛查及治疗为补充,做到新生儿筛查率和听力筛查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对已出生的出生缺陷儿提供优质服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治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二要强化监督考核评估工作。相关的行政部门及其监督机构要对出生缺陷预防措施的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评估,要奖罚分明,对预防人口出生缺陷措施目标任务落实不到位的,要按照计划生育处罚规定对相关人员及单位进行责任追究。
(四)强化网络建设,提高服务监测水平。在全市建立全面、系统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四级出生缺陷监测服务网络,把出生缺陷网络纳入社会治理社区网格化管理之中,及时掌握全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地区、人群分布情况,进行预测预报分析,为政府和广大群众提供科学有效的出生缺陷预防控制的咨询服务。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出生缺陷长期监测性研究,寻找出生缺陷主要致畸物,研究原生环境和环境污染、营养、生殖道感染、常见职业病危害等与出生缺陷的关系,寻找有效预防、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在全市建立一支技术精湛、业务过硬的出生缺陷监测、治疗、预防队伍,积极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遗传咨询、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缺陷的治疗与康复,使出生缺陷能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安全有效的医学干预服务。
第三篇:工作调查报告
工作调查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调查报告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作调查报告 1
近年来,县政府坚持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按照“试点示范、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措施,持续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实践,集中开展了以建阵地、优环境、促服务、惠民生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设施落差”,使农村生活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城乡和谐发展,建成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和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县,受到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明确工作思路,科学合理布局。坚持以农村群众需求为导向,把社区理念引入新农村建设,按照“土地节约利用、居住相对集中、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盘考虑农村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交通布局、生态布局和人口布局,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小区,推进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平房向楼房转变、村庄向社区转变,提出了居住向小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社区集中的农村社区建设思路。按照城区改造型、镇区聚集型、多村联建型、园区带动型、整村搬迁型五种模式,对现有自然村进行整合,把全县97个行政村规划为45个农村社区,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促进城乡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突出建设重点,稳步全面推进。坚持高起点规化、高标准建设、统一功能布局,依托原有的农村服务阵地和活动场所,采取争取省市补助、县级财政配套和村组自筹的办法,按照服务用房不少于2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标准,投资7000多万元改扩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万多平方米。抢抓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机遇,整合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危房改造等项目,将各项涉农资金进行捆绑,启动以告别深山区、土坯房、土窑洞、独居户和加快农民向城区、镇区、中心村集中为主要内容的“三集中、四告别”工程,建设大社区,从根本上改善山区群众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近三年累计对7061户2.56万农村居住群众进行搬迁改造,建成农民进城(镇)居住小区13个、住宅楼65栋3364套,推动了1.35万人进城、进镇、进中心村社区居住,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县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模式。
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功能。根据公益性服务、经营性服务、管理性服务的功能要求,按照“四站四室一院一超市一广场一队”(即:公共服务站、农业科技生产服务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站、计生卫生服务站、村“两委会”办公室、村民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多功能室、专业经济组织办公室、幸福互助院、便民利民服务超市,文体活动广场、便民服务队)的建设标准,县人社、民政、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对口支持社区服务中心配套完善硬件设施,安装室外健身器材393套,娱乐器材132套,配备办公桌椅698套,图书19.7万册,养老互助幸福院床位300多张。所有农村社区都建立健全了公共服务、群众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群团组织、养老互助院等机构,部分农村社区(如草碧镇碧水苑联合社区、高崖农民进城社区)还设有物业管理等机构,对各类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服务内容都作了明确,为开展社区服务奠定了基础。
4、树立民本观念,构建服务网络。一是构建便民服务网络。实行服务代理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大力推行“3+x”的便民服务模式,利用便民服务电话、短信群发系统、亲情的视频聊天系统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产业技术培训、农副产品销售、医疗康复、健康娱乐等全方位服务。围绕民间工艺品、苹果和蔬菜等主导产业,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协会5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97个,新注册、认定家庭农场32个,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20场次,受训农民群众4.6万人(次)。二是构建社会保障网络。全面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构建起了以社会养老、社会医疗、社会救助以及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体系完善的农村社区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扎实推行“参保登记、保费缴纳、待遇领取、权益查询、生存认证”五个不出村,各公共服务站普遍设置了养老医保、农村低保和证卡服务3个便民服务窗口,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代理”,深受群众欢迎。三是构建文化娱乐网络。利用建成的文体休闲广场和附属设施,组建自乐班、秧歌队等群众文化组织32个,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活动112场次,为农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同时,开展“十文明户”、“文明家庭”、“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农村人文环境。四是构建社会治安网络。在农村社区设置社区警务室和法律服务工作室,及时调解处理群众矛盾纠纷。截止20xx年底,建成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村4个,市级4个,其余村全部建成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5、健全完善管理,规范社区运行。农村社区及服务中心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主任由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担任,副主任由村文书、团支书和妇代会主任担任,成员由村“两委会”组成人员和各村民小组长担任。设置“三大员”:管理员由村群团组织负责人担任;监督员由本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干部担任;保洁员由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或农村公益性岗位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达到了有组织机构、有管理人员、有管理制度、有活动记载、有经费来源的“五有”标准,逐步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管理机制。同时,建立了社区(村)干部+信息员+户长的管理运行模式,实行一组一册(户主基本情况),一户一表(家庭成员详细信息)的网格化管理办法,使社区服务中心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群众,真正把农村社区建成一个为农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综合服务的载体。
工作调查报告 2
《劳动合同法》自20xx年6月29日颁布、20xx年1月1日实施以来,我区高度重视《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一方面通过多方宣传、举办培训班、座谈会交流、大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促进《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宣传和普及;另一方面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快推进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着力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监控力度,及时妥善处理劳资纠纷,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确保我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促进了劳动合同签订率的提高。
(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促进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期限向长期化方向发展。
《劳动合同法》强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鼓励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实际是从法律层面促使用人单位改变用工短期行为,考虑用工长期化。《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我区各类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从之前的一年期限为主转变为三至五年期限为主,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均依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促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劳动关系更为稳固。
(三)《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促进了用人单位用工管理行为的不断规范。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要把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内容,要求劳动合同制度化、法律化,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从根本上促使用人单位规范内部管理行为和外部经营行为,从而有利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我区各类企业对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及时进行了清理修改,使日常管理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劳动用工主要方面得到了较好的遵守执行。企业用工逐步规范,劳动关系日渐稳定。
(四)《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部分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目前还存在部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部分劳动密集小型企业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持观望态度,维持原有的用工方式,还未完全根据新法进行调整。还有部分规模较小、用工环境差,管理较差的企业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持消极态度,不遵守法律规定,严重违规用工。对于一些季节性增加用工和临时性用工,企业不愿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也认为没有必要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
2、劳动者不愿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依然存在。
《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据我区企业反映,企业要求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部分员工不愿签订劳动合同。这部分员工有的是因为误解签订劳动合同后限制其自由流动;有的是因为不愿缴交社会保险费;有的是误以为不签订劳动合同,一个月后一年内可以要求企业支付双倍工资。在劳动密集型尤其是加工企业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有些企业不愿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比例甚至达到50%以上。
3、部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意愿不强。
有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愿参加社会保险,主要原因有:一是个别私营企业误导劳动者,使劳动者误认为参加社保会减少收入,造成劳动者参保意愿不强;二是当前社会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未能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全省范围内自由转移和接续,一些企业外
来务工人员对社会保险认识不足,认为不能在当地连续参保至享受养老待遇的最低参保年限,回原籍后社保关系又不能顺利转移,不愿参保;三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现实中离职后选择退保,觉得退保手续麻烦,而单位缴交的社保统筹金不能退还也不能迁走,主观上排斥参保。
4、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法》个别条款的理解有异。
我区不少企业反映《劳动合同法》有些条款不容易理解,操作性不强。主要包括计件工人、季节性用工加班工资的计算和计发加班工资的基数确定、劳动合同范本条款过细不利于用人单位实际生产操作及管理、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程度界定、流动性较大的员工重返用人单位能否再次约定试用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适用不当可能导致企业用工僵化以及劳务派遣适用的岗位和具体操作程序等问题。
(五)完善《劳动合同法》配套法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执法部门难以操作、用人单位难以理解掌握的问题,因此急需出台实施细则和办法,提供指导性意见。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完善配套法规政策,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逐步解决社保转移接续问题。必须尽快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建议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问题。
2、明确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具体操作办法。主要是细化条例,明确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而未签订,经济补偿应如何计算;对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不辞而别的,应赋予用人单位一定的用工约束权等。
3、进一步明确年休假、加班工资待遇。年休假计算是否按员工的累计工龄,或是在现企业的工作时间;对于主动要求加班的,是否允许,应如何计算加班工资等。
4、对于特殊性行业、季节性行业的用工进一步明确。对特殊行业,如建筑业、餐饮业、服务业等,研究制定有别于生产性行业,适应自身行业特点的规定;对于淡旺季周期生产、临时性增加用工情况,也制定适用的法律实施细则。
5、规范劳务派遣的具体内容。对于临时性用工,季节性用工,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应如何规范操作。研究制订关于劳务派遣公司的监管细则。
6、明确细化劳动者的责任。对于劳动者自身主观原因没能及时签订合同,劳动者主动要求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形如何界定等,应制订明确细化的操作程序指导用人单位具体操作。
工作调查报告 3
目前,外贸服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开发投入少,研究力度不足。外贸服装由于行业、需求、功能和文化内涵上存在不同,因而设计生产以致经营方式都有别于一般服装与时装;外贸服装研究设计的重点是合理运用功能性材料,提高舒适性和安全保护性。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外贸服装的开发研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加之技术力量单薄,不注重科技投入,缺乏创新意识,从而制约了我国外贸服装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国内普遍缺乏对外贸服装的材质、色彩、款式和服饰品的技术质量进行系统开发研究,科技水平不高,信息缺乏、不畅通,不善于取长补短,照抄仿制现象较普遍,加之受到人力、时间和人为观念的束缚,形成一些外贸服装相混现象十分严重,没有能充分体现出职业特点和职业责任,造成生产中有一定的滞后现象,其中最突出的功能性外贸服装的落后,严重影响到外贸服装的生产发展和穿着性能的提高,阻碍了我国外贸服装与国际外贸服装通用化接轨的速度。
虽然先后有几家外贸服装生产企业成立了外贸服装设计研究所,开始攻关外贸服装的科技难题,但由于科技人员少,投入资金不足,而且均侧重于服装企业的设计方面的问题,对功能性材料的开发研究很少,选用材料多,从而造成与国际先进的外贸服装的防护性能有较大的差距。
市场运作不规范,无序竞争激烈。我国外贸服装的着装人数是一个庞大的行业群体,但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行业管理协调机构,各行业着装独立行事,尤其是一些强制性着装的行业,由于没有一个公平竞争的交流平台,缺乏规范的运作机制,地方保护在外贸服装投标过程中确实存在,加之外贸服装生产本身技术含量不高,门槛低,一些毫无生产能力,又不具有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的投机者利用外贸服装市场机制不规范,也加入到招标承接加工外贸服装任务中,无序的竞争使市场运作更复杂,这不仅对真正有实力的服装企业造成很大冲击,造成外贸服装的无序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加剧,也严重损害了广大客户的利益。
标准制修订不完善,影响生产和穿着质量。目前,外贸服装产品标准比较混乱,有相当数量行业的外贸服装,材料和服饰品的产品标准不全不细,照葫芦画瓢的多,制订的随意性大,不够标准规范,普遍缺少材料的产品标准,尤其一些防护服产品标准的考核项目不全及性能指标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一些防护服标准已有20多年没有进行修订,造成产品标准陈旧落后,难以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救生衣等部分产品没有制订产品标准,造成生产及验收不规范,影响到外贸服装性能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面辅料配伍性不强,影响穿着性能效果。许多外贸服装普遍存在面料与辅料及服饰品在穿着性能质量上的配伍性较差,一些辅助材料的品种单一陈旧、性能较差,如一些外贸服装用含毛量很高的面料,而里布用纯化纤布及涤纶短纤维缝纫线,由于在缩水性能、穿着性能和服用牢度寿命上差异较大,不仅给缝纫制作带来一定困难,也影响到服装的性能质量和穿着寿命。一些服装企业普遍存在采购及验收原料重面料、轻辅料的弊病,有的厂甚至对进厂的辅料及服饰品不进行理化性能检测就使用,严重影响到外贸服装穿着服用性能和企业的声誉。
服饰不配套,影响服装的整体美。由于真正优秀的外贸服装设计人员少和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目前,很多外贸服装在服装的设计上和整体搭配上不考究、不严谨,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服装与服饰品风格不一,上下装色彩不协调统一,而且多数外贸服装只限服装和帽子,忽视了鞋与服装起到配套装饰作用。
款式颜色雷同,使人难以识别。我国外贸服装行业众多,人们只要稍加注意、对比,就会轻易发觉,很多外贸服装颜色差别不明显,有的很相近,有几种外贸服装几乎选用同一色调的颜色,由于着装人数众多,加之服装款式雷同和标识不明显,造成一些外贸服装大同小异,给人以“千职一律”的现象,使人难以分辨。
对产品质量监督不强,造成质量时有波动。职业服装和材料虽然实行定点采购和生产,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漏洞,个别行业的生产加工厂家过多过滥,加之有的企业管理不严格,一些生产工艺和加工技术不到位,主管部门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力度不足,难以实现对产品质量进行动态全过程的技术监督,导致外贸服装的产品质量时有波动,影响到外贸服装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外贸服装发展流行的新趋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外贸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开始注重研究改变和提升以往的形象,进一步加快了外贸服装的研究开发。
外贸服装设计者、生产者、经营者必须准确了解和掌握市场结构以及发展趋势,确定产品定位及品牌风格,进行决策外贸服装的研究开发和设计方向。
我国外贸服装发展的新趋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社会对外贸服装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外贸服装与普通服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科技含量,所谓的科技含量,一是指设计要符合人体工效学的合理性,符合行业的保护特点,穿着舒适、实用;二是指服装的功能性,主要表现在面辅料、原材料、染料的无害应用及防护功能特性等方面。因此,不论是成衣还是面辅材料,其功能性是突出居首先要位置的,充分体现出外贸服装功能性这一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作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作为防护服之一的外贸服装的功能性将日益为企业所重视,尤其在特殊环境下的高科技特种功能防护服,如救生服,高空飞行服和太空服等。 外贸服装市场向高档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随着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外贸服装功能认识的加深以及人们着装意识的改变,消费者对外贸服装的款式设计、加工质量和企业服务都会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高档外贸服装将始终保持高品质、高价位,其势头有增无减。
外贸服装企业应根据职业特点、工作环境、穿戴对象和保护安全健康的需求来研究确定面、辅材料,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真正使外贸服装达到安全、实用、舒适、美观、时尚,并具有个性。国内为了能够与国外服装品牌抗衡,目前,服装生产方向是“小批量,多品种、高品质、快交货”,这是外贸服装高档化、专业化的方向。
外贸服装向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中国入世后,中国外贸服装面临国际性的机遇和挑战,国外外贸服装进入中国市场会变得迅速而直接;而国外外贸服装发展到今天,大部分已经是十分成熟,因此要想保持并扩大外贸服装的出口份额,只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精、深、细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才能使中国的外贸服装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慢慢发展起来。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世界各国各种交流机会的增多,以及网络和科技给人们的各种便利,使得职业人员对衣着的品味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服装功能性与个性和时尚的吻合程度、品牌的形象。外贸服装已经从单纯的区域定制中走出来,品牌化将是一个趋势。
品牌经营已成为企业经营中的重中之重,企业应瞄准国际市场,用国际外贸服装的标准组织生产制作,成为国内外认同的高标准外贸服装,不断提高附加值。
工作调查报告 4
关于某市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推动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水平,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市政协于XX月底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市政协主席XX、党组副书记XX、副主席XX的带领下,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通过城管部门的努力和全市人民的参与配合,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对城市管理的资金投入逐年加大,一些工作关系逐步理顺,新的工作措施、方案不断推陈出新,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城市功能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品味有了很大提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广大市民对此比较满意。
(一)积极推动,城区面貌发生较大改观
1、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加大城市卫生管理的工作力度,坚持推行“一扫全保”的清扫保洁制度,凌晨清扫,全天保洁。清扫保洁面积150万平方米,日平均清扫垃圾180吨,年平均清运垃圾6.5万吨。垃圾乱堆乱放和不卫生死角得到有效治理,市区整体卫生状况良好。出台了《违章违法建设查处工作意见》,共查处违章违法建设30余起,拆除违法建筑8处,妥善处理了桃林街改造工程拆迁钉子户问题。深入宣传发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全面铺开。XX年市城管局环卫处还荣获了省城市环境卫生行业先进集体。
2、市容秩序更加规范。
一是店外经营、占道作业现象得到改善。三年来城管部门共清理马路市场60余处、流动摊点2200余家、店外经营980余起,同时合理设置临时市场,规范加强摊位管理,重点治理马路市场,培养树立示范街道。二是车辆停放得到有效治理。先后投资15万元,规划机动车、自行车、摩托车停车泊位1500余处,设置出租车停放区15个,安装自行车、摩托车停放牌250个。三是户外广告明显改观。规范广告布置,严把审批程序,坚持专项治理,拆除违规破旧广告306块,刷新维修立杆广告186块,新设6块大型户外广告,树立广告牌匾示范街道。坚持经常治理小广告,配置清洗机,明确责任制,城市“牛皮癣”得到有效遏制。
3、市政设施不断完善。
规范垃圾无害化处理,完善了坡寨垃圾处理场设施设备,使其达到国家垃圾无害化处理2级标准,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考核中获得好评。先后维修城区公厕22座,维修新增道路指示牌262个,新安装果皮箱436个,维修灯光雕塑3座、跨街彩虹桥13座、大型艺术花灯39组、除锈刷漆主要路段路灯高杆灯239根、维修更换井盖128个、雨箅95块。制订《XX市城市亮化美化工程实施方案》,在金城路、函谷路,火车站、新华广场,百货楼、同心堂十字路口,金水湖、河滨游园公园两侧及周围38个单位安装了轮廓灯、霓虹灯、泛光灯、楼顶大型广告亮化和美化设施,使XX市区夜景焕然一新。
(二)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城管执法环境
城市管理是社会上的一个敏感部门,自身建设尤为重要。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现有干部职工197人,环卫工人426人,自20xx年8月正式成立以来,从提高队伍素质入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着力探索和改革城市管理模式。在思想政治上、执法能力上、团队意识上、工作作风上、道德建设上和廉洁自律上狠下功夫,在业务培训、岗位轮换、执法模拟、工作点评、责任追究五项制度上做足文章,有力提升了队伍素质,在去年省建设厅组织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检查中,得到肯定和好评。
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比较重要也比较显性的一环,城管局能够及时转变执法理念,推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积极构建和谐城管。一是规范执法行为,做到“三理、四心、六公开”,即“纠正违章有理,处理违章讲理,执法尺度合理”,“调查核实细心,说服教育诚心,对方不服耐心,纠正违章公心”,“身份公开、依据公开、程序公开、标准公开、责任公开、结果公开”。二是坚持教育在先、处罚在后。未经劝说教育不处罚,初次违章不处罚。对店外经营、流动摊点、乱停乱放,“一规劝、二警示、三处罚、四取缔”,消除抵触情绪,争取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三是推行教育感化,实行亲情服务。开展“进百家门、交百家友、服百家务、解百家忧”活动,用诚挚引导、亲情服务、无言行动,感化商户、感化市民,化埋怨为理解,变旁观为支持。四是坚持礼仪在先、礼貌执法,尊重执法对象,树立正确群众观。管理执法中敬礼在先、尊称在先,通过一个尊称、一个敬礼,带出一个好秩序、一个好市容、一个好环境、一个好形象、一个好威信。五是开展每人每天纠正一起违章行为活动。走到哪里,纠章在哪里,纠正一点,影响一片,教育一人,影响一群。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商户自觉约束和规范行为,为和谐城管的推行打下良好基础,得到了社会群众的肯定、认同和好评。
(三)完善机制,城市管理步入规范轨道
1、加大宣传力度,把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卫生意识
教育贯穿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之中。在电视、电台、报纸等宣传媒体开办专题专栏,设立曝光台;在繁华街道、人群集中地设置公益广告;在治理活动中,出动宣传车;节假日在街头设立咨询台,展出宣传版面。在城区中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共建活动,缔结文明单位,教育青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城市意识。通过长期深入的宣传活动,把城市意识教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有关法规,推行城市管理工作
岗位责任制。20xx年依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市政府通过下发了《XX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X市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范化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在城区开展乱贴乱画乱喷乱涂专项治理和打击活动的通知》,使城市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通过“定人员、定岗位、定区域、定职责”,细化责任,具体到岗、到人,责有所归、事有人管,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格局,城市管理逐步引入制度化、法制化、经常化轨道。车站路、康乐路实行定岗定责后,彻底改变了原来摊贩占道、交通堵塞、垃圾遍地的“脏乱差”现象。
3、从城市管理的特性出发,结合我市具体情况,有序、有效进行管理。
一是采取疏堵结合,解决占道经营顽症。本着既方便群众,又不影响市容的原则,规划了云梯南路、步行街、桃林街等便民市场,引导摊贩入市经营。在瓜果销售旺季,规定区域,集中摆放,统一管理,做到整洁市容和服务进城农民两兼顾。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门前五包”。同沿街单位、门店签订卫生、绿化、秩序、设施、美化“五包”责任书,动态巡查、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竞赛评比,督促责任落实。三是以示范工程为样板,培养树立了新华、新灵市容达标,桃林路摊点规范摆放,新华西街广告牌匾,金城大道灯饰亮化等一批示范街,起到了以点带面、影响带动作用。
工作调查报告 5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全旗人口17.6万,蒙古族占全旗总人口的56%,其中纯蒙古族地区就有两个,人口约3万人。为落实宪法第134条规定“法院审理案件要保证当事人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库伦旗人民法院切实把尊重和保证当事人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抓好双语审判作为开展好审判工作的重点,发挥民族地区法院特点,推出一系列措施方便少数民族当事人参与诉讼,使双语审判工作有序开展。
一、双语审判工作的开展情况
我院设有职能部门14个,派出人民法庭3个,全院共有干警64人,其中少数民族干警46人,审判员28人,其中蒙汉兼通的有20人,占审判员总数的71.4%,蒙汉兼通书记员的有9人,占书记员总数的64%。我院年均受理各类一审及执行案件千余件,其中全部使用蒙语的案件为400件左右,约占受理案件总数的39%。
针对地域文化特点及我院民族语言审判资源优势,我院以落实诉讼原则体现党的民族政策为突破口,从方便蒙古族当事人进行诉讼着手,深入开展并探索双语审判的模式。
(一)开展双语司法服务。
立案庭是法院的窗口也是整个诉讼程序的入口,为体现司法为民的宗旨,我院选配了法律知识较为丰富、通晓蒙汉双语的法官担任庭长、副庭长,开展双语接待和立案工作,对于不通晓汉语的蒙族当事人进行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登记立案等相关工作,并相应配套印制了蒙汉双语诉讼指南,同时,将诉讼费收费办法以双语方式上墙。在蒙古族聚居的苏木乡镇设立特色法庭—额勒顺法庭,法官和书记员全部是通晓蒙汉两种语言文字的干警,年均审理近百起的蒙文案件,当地农牧民大多不懂汉语,双语法官的合理配置不仅为当事人在法律咨询、案件信访、起诉、出庭等方面提供了方便,也充分保障了当地百姓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权利。在其他审判庭人员配置中,必须有一名通晓蒙汉双语的法官,保证每个业务部门都有能和蒙古族当事人进行交流指导的法官。我院还不断加强蒙文巡回审判工作,在苏木所在地设立审判点,在嘎查村设立巡回审判联系点,聘请当地威望高、责任心强的蒙古族农牧民为调解员,将法律送到蒙古族农牧民的家中。这些做法受到了广大蒙古族当事人特别是不懂汉语的蒙古族农牧民的欢迎。
(二)强化双语司法实践
建院以来,我院就一直使用民族语言进行庭审,尤其近年来,我院将此项工作作为一个亮点工程,不断加大蒙文庭审的比重,在刑事、民事、行政三大审判中,全面开展蒙文庭审活动。一是运用蒙语进行庭前指导。包括庭前用蒙语送达举证须知及传票等相关法律文书,在当事人及时了解案由、开庭时间及地点的基础上进行举证指导。二是用蒙语驾御庭审。运用蒙语告之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并进行举证、质证、答辩和陈述,运用蒙语归纳争议焦点。对当事人双方都是蒙古族的,推行全程蒙文审理。三是针对当事人双方有一方是蒙古族的情况下,我们充分告之当事人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尊重当事人的选择,为当事人聘请翻译等,并保证做到整个庭审过程的透明。四是在庭审中尊重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并以此为法官和当事人的亲和点,做好调解工作。
(三)加强双语裁判文书的制作
我院坚持运用蒙汉两种语言进行裁判文书的制作,专门聘用了兼通蒙汉双语打字的工作人员,并首先保证蒙语裁判文书的核稿、发文,并专职一名党组成员签字把关,提高了裁判文书的质量和效率。定期对蒙古族文字法律文书进行抽查、评比,不断提高法官运用蒙语进行裁判和制作法律文书的积极性。不定期的开展蒙文裁判文书的评比活动,利用各种方式,提高蒙文裁判文书的质量。
(四)抓好双语人员的培训和养成
我院深刻认识双语审判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蒙语法官的培训工作,鼓励蒙语审判人员的学历教育,组织并参加自治区的双语培训班,定期开展蒙文审判的工作交流会,倡导法官和工作人员学习和使用蒙语。要求审判庭通晓蒙语的法官帮助本庭其他人员学习和使用蒙语,并专门购买了蒙文打字软件,安装到各庭室的电脑中,进行蒙文打字的培训。目前就有八名书记员已经能够在庭审中熟练操作蒙文打字,保证了蒙文案件公正高效的审理。
(五)开拓双语信息化平台。
我院开通了内蒙古法院系统首家蒙文网站。这个蒙文版管理系统的版面共分为法院概况、工作动态、信息简报、优秀裁判文书和法律法规五个区域,各区域文字全部为蒙文。点击蒙文网站可以及时了解法院各类案件的审判动态,查询各种审理和执行案件的公告,还可查阅部分生效裁判文书,加强蒙文审判的业务交流,特别是可以查阅蒙文法律法规,蒙文法官可以迅捷地查阅相关法律条文,极大地方便了蒙文案件的审理,同时,也为蒙古族法官的教育、学习和成长构筑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促进了双语法官的培养。
二、双语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语干警队伍司法水平较低。我院双语法官及书记员的人数比重较大,但缺乏统一准确的翻译用语,导致裁判文书的术语表达不准确。审判人员的翻译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参差不齐。虽然立案送达的法律文书如传票、权利义务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已经印制了蒙文翻译,但从措辞和词语搭配还不是非常规范,特别是缺少全国或者民族自治地方统一的尺度。
(二)、翻译人员短缺。目前,我院没有专职翻译人员,只能由懂得蒙汉双语的法官开展双语审判,但是法官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还不能足以胜任。对于当事人双方为不懂汉语的蒙古族,或当事人一方为汉族,另一方为不懂汉语的蒙古族当事人时,因为没有翻译进行庭审翻译,案件审理非常困难。这既不符合法律要求,同时延长了审判时间,降低了审判效率,从审判工作需要上看,我们急需专职的翻译人员。法院专职翻译是否能设立专项编制,法院内部能否设立兼职翻译人员,如何设立值得探讨。
(三)、法院经费紧张。我院受理的蒙文案件较多,从立案到执行各种相关文书都是蒙汉双语制作,这导致诉讼成本过大、办公办案艰难。尤其在刑事案件中,公诉机关提供的都是汉文法律文书,如果当事人是蒙古族看不懂不接收,由检察院还是法院提供翻译权责不明。蒙文裁判文书送达后,执行机关不予接收,导致罪犯无法交付执行,我们现在的做法是翻译和制作两种文字的裁判文书,这样就会增加诉讼成本,上级机关能否在开展蒙文审判上,给予经费上的倾斜和照顾。
(四)、缺少标准工具书。在审判实践中缺少法律法规的标准蒙文翻译版本,缺少蒙文工具用书,这很容易造成文字歧义,虽然我院坚持使用蒙汉双语制作裁判文书,但是如果能够确定蒙古语的规范用语和翻译标准,将大大提升司法工作的效率。
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需要上级机关的支持和我院的努力才能克服。在下一步工作中,我院要充分认识双语审判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工作力度,保证审判执行和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前,在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正在面临着深刻的转型与变革。这一宏伟战略的实施,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创造了空前的历史机遇。我院审判工作也要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发展,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就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以双语审判工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全面推进审工作公正高效发展。
(二)坚持“分类指导、双语并进、优势发展”的原则
双语审判工作不仅涉及到案件审判程序、实体等一系列的审判问题,还包括法官队伍编制、法院经费配备、科学管理考核等一系列政务问题,是一个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比较敏感的原则问题。我们认为确立本地区双语审判体制既要考虑到确保蒙古族当事人使用民族语言文字权利和依法公正审判这两层基本因素,也要考虑民族地区语言环境的现实应用情况。既着眼于双语审判的特点和地区实际,又要着眼于民族的未来发展。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双语审判队伍建设:比如选拔优秀的、熟练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有志于服务当地的高中毕业生,通过免试、降低高考分数线等方式使其进入民族大学专项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对毕业后自愿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双语法律大学生,给予学费减免、子女到省会城市读书就业等优惠政策。比如在民族地区政法各类选拔和考录中,设法增加少数民族双语法律人才。在司法考试中,定向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更大幅度的降低分数线的招考政策;对长期在法院、检察院工作,并且有一定经验的人员,在司法考试中进一步放宽条件;应着力培养双语法律翻译人员。在部分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构设立翻译处,聘请专业人员,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事人的需要,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做好普法宣传工作;吸引汉族法律人才到这些地区工作并为其提供民族语言的培训机会,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应继续通过培训、交流、挂职等形式提高这些地区法律职业队伍素质等等。
(三)建立统一的双语审判考核和评估体系
随着审判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地区采用双语审判进行绩效考评作为评价审判工作效果的手段还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通过科学有效的双语审判工作,有效地督促双语案件审理达到合法化、规范化,同时对审判工作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应积极进行双语审判工作绩效考评,不断提高民族法官司法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双语审判工作调研和总结
双语审判是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审判活动。审判过程中有许多方面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和及时总结。目前,我们认为应着重进行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一是在总结现今双语审判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编《汉语词典》统一编制蒙古文法律法规翻译规范。同时针对双语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把个人自学、上级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干警队伍司法能力。二是要健全完善双语审判的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可以尝试设立双语审判庭,统一规范,统一管理。三是加强调研,针对审判用语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理顺母语和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制定影响和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法。
工作调查报告 6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 为了进一步寻求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与发展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地解决。在5月份对我们列宁小学六个年级10个学生和学校20位家长、10位教师通过问卷抽样式调查,对我校目前德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调查的目的。
通过对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调查,了解本校德育工作现状,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调查结果。
在调查中有教师、学生、家长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大致归纳成以下几点:
1、多开展一些学生竞赛活动;
2、学生行为习惯常规工作不懈气,开展诚信教育和弘扬民族主义精神教育;
3、学校要创名校、名师、名生;
4、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
5、学校要聘一些教师,形成专业化,特色化体育、音乐以及英语教学;
6、多开展一些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7、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存在差距。
三、困惑。
尽管我们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管理有方的德育队伍,也围绕德育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德育工作的复杂性与时代性,我们在德育上也存在着困惑。
从目前整体状况看,我们认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1、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学校德育与社会影响时而触合、时而冲突,“个人本位”、“功利主义”的价值标准与“大公无私”的价值标准成为矛盾。
2、升学教育机制使学校必将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智育上,德育地位相对降低,重智轻德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3、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心理品质、价值标准与以往学生相比已大不相同。
4、手段途径上过于强调形式,忽视了学生内心内在的需求,为德育而德育的现象比较严重。
再回到我们学校,许多困惑依然摆在我们面前:
(1)由于学校大量留守学生的存在,平均每班留守学生15人以上,客观上加重了班级德育工作的负担,不利于开展细致的德育教育。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行为习惯差异大增加了德育的难度。
(2)年轻教师多,由于教师自身的原因和素质不够完善,就使得学生的德育教育缺少“硬度”,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四、对调查问题的原因分析。
1、媒体和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媒体的广泛使用,一方面推进了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可以通过媒体接触更广泛的社会生活背景,学生受到的负面影响的概率也在增大。有的学生沉溺于网吧,从而影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2、单亲家庭、贫困学生、家长过于宠溺下的学生的增多使德育更为复杂。
3、缺乏与时俱进的德育工作新方法。在调研中我们感受到有的班主任老师不能针对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和个性差异,把教师自身知识更新补充和学生的成长发展结合起来,用教师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和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把抽象的道德说教转化为教师具体的道德行为和德育工作方法,进而在师生和谐交融中使学生自主、自觉、自动地接受教育。
4、日程比较满,事情比较多,工作压力和内容比较大,教师的精力多少有些不够用,影响了对德育实践的研究,使教师的德育实施操作处于被动地位。
五、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及措施。
1、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健全。我校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少先队大队部在德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在探索德育工作有效途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用以规范班主任工作和学生行为的考核评价制度,并且日趋科学和完善。
对学生德育行为量化评价,有《学生德育行为考核表》、《品德评价表》等;对班级管理评价,有《班级管理考核细则》,《文明班级条约》等;对班主任工作考评,有《班主任考核细则》等,使学校德育工作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章可循。
2、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要把加强德育工作放在事关学校兴衰的重要地位,纳入学校中长远规划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形成了完善的德育工作网络。在校长领导下,明确德育管理职责,由蔡金国书记、刘凯副校长以及郑建明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基层,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所有工作都强调突出全员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将拥有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为人师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3、重视并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优劣,因此我校始终将师德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在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教师以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素养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我校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发挥广大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德育论文研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等,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为学校德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
4、加强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是要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上。我校的养成教育也要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为此,我校就“规范”向学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学习。根据学校下发的文明礼仪读本,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学习,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校宣传橱窗,对学生进行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利用板报这个主阵地,让学生进行是非判断。利用“国旗下讲话”,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的系列演讲,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规范”深入人心。
5、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德育实践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树立热爱、关心集体的集体观念,使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学期我校在这方面主要进行了“行规之花处处开,文明礼仪伴我行”的活动;“弯弯腰”活动;“我为集体做小事”活动;“用小行动尊师”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整体参与,积极热情,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受“爱”的教育。
6、积极探索心理咨询活动的有效途径。进入新世纪,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现实社会中诸多的干扰诱惑和存在的某些不公正、不平等现象,使独生子女教育中的困惑和越来越多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日渐突出,学生的心理世界充满着矛盾、焦虑和困惑。学校将设立好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隐私,采取个别辅导和心理讲座相结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指导学生学会稳定情绪。
7、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坚持以“科研兴校”,正进行完成语文和数学两个省规划课题的课题,并顺利立项。我校德育将全面开发分别面向校园、家庭、社区的德育活动,并利用家校联系制度、校外辅导员制度、德育实践基地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实效。
8、德育要以人为本。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为德育教育的必要条件来对待,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以人为本,就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要明确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正在发展的人,是具备独特性的人。教师要处理好“奖”与“罚”的关系,要相信“让他跳一跳就摘到这个果子”的道理。
六、下阶段我校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全力营造学校德育工作的舆论氛围。
2、注重建立德育工作经验总结、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的教研机制,开展德育研究活动,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进程育人,提高学校德育服务质量。
3、学校的各种德育活动制度化、正规化和系列化,德育工作坚持做好课堂内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
4、组建家庭教育中心,力求学校的教育功能向社区幅射延伸。
5、经常开展“典型人物事例”引路活动。
6、加强师德教育,重视教师的榜样带动作用。
7、认识“灌输式”德育的局限性,推行生活体验教育。
8、设置学生德育成长纪录,运用好德育实践卡。
9、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扎实地开展管理与检查,做到公布及时,反馈及时。
百年大计,在于树人,树人的关键在德育,德育的主阵地在学校。我校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并重,均衡发展;同时,在全社区营造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浓重氛围,促使我校的教育事业更兴旺发达。
工作调查报告 7
一、调查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又指出:“幼儿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育在终身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发展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全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农村幼儿教育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xx年9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农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现转来分析,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调查目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等方面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虽然我国学界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却不多,本次调查是为进一步了解幼儿园教师这一行业的生存状况及准确定位幼儿园教师在工作岗位中的职业发展。
三、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15日至20xx年11月30日
四、调查对象
潮州市饶平县中心幼儿园新塘分园
五、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以“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发展情况”为题目的网络形式的调查问卷对教师进行调查。为保证调查研究的真实性,了解问题成因,在系统整理调研数据后,对个别农村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确保了本次调查研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次问卷共发放35份,回收有效问卷33份。
六、调查过程
根据书籍、报刊、网络等资料,对潮州市饶平县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初步讨论评估,并制定网络问卷的内容,问卷回收,统计问卷,根据统计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七、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一)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1、男女比例失调
在调查的名幼儿教师中,其中男性仅为2名,女性31名,男女比例接近1:15男女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幼儿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2、工作量大,工资待遇差
目前,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农村幼儿教师每天工作量在8—10小时的居大多数,占15人;其次是每天工作量在6—8小时,占10人;工作量10小时以上的占5人;工作量在4——6小时占3人,工作量4小时以下的占0人。通过图表可见,农村幼儿教师工作时间长,属于教师可支配的自由有限。工作忙,缺少时间,也成为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因素。同时,虽然较之以往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提高,但是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普遍较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调查结果显示,该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在少于1000的有5人,1000—20xx的有25人,高于20xx元的只有3人可见,作为专业人员的幼儿教师工资很低,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对于目前的工资很不满意,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与其付出不成正比,与个人的期望也有些距离,这些是制约幼儿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也有自己的利益需求,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农村幼儿教师流失严重。
(二)教师职业资格、能力、技术技能。
在调查中我发现该幼儿园的老师有三分之一是外聘老师,也就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他们的文化水平只有中专甚至更低,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接送学生和担任学生的生活老师,也就是负责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工资也比较低。拥有资格证的有24个老师,他们当中又22个大专生,2个本科生,但是属于学前教育的只有6个人,其他基本是其他师范专业的,甚至有几个是非师范专业的。由此可见,该幼儿园教师很多都缺乏具有坚定的学科知识基础,但对于自身所教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知之甚少,缺乏幼教基本理论、幼儿心理学方面知识。教师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知识面狭窄,急需更新知识结构,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
但是,调查显示,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还是较强的。对于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并积极实行的有20人,有计划但没实行的10有人,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有3人。绝大部分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有73%的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足可见,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主观意识较强。在问及幼儿教师自我展业发展的内容时,他们几乎将教学基本技能、技巧;学科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理念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部选择。可见,农村幼儿教师急需提高的业务素质是加强学科教学研究能力,创新思想观念和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环境问题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也需要和谐。这里的和谐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身心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师德修养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和谐成长。现在,很多公办幼儿园一般只进少量正式的公办教师,而大量招聘临时的合同制教师,原公办教师如果是在实行教师聘任制以前进来的,则保留公办教师的资格。民办幼儿园则全是合同制教师。这样,幼儿园教师就分成两类,即公办和非公办教师。这两类幼儿园教师即使在同一所幼儿园工作,其待遇也不能相提并论,难免会有摩擦。
目前农村幼儿园大多采取传统的“园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集权制的管理模式,这无疑对幼儿园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消极的影响。俗话说:“有一个好园长,就有一所学校”。但是,有一些园长的管理水平有限。因此,园长的管理水平也需要提高,为我们幼儿园应该注重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里的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寻找身边感动的故事等,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互勉共进的氛围,以促进教师的和谐成长。
(四)从业者自身的体会
我们可以看到只有5%的教师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45%的教师喜欢现在的工作,50%的教师对现在的工作感到一般,由此可见半数的教师因为能够胜任工作,并体验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所以她们喜欢现在的工作;而半数的教师可能只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与自己的兴趣需要相差甚远;再则有的教师因为幼儿园工作烦琐,随着年龄的增大,对职业产生了倦怠感;抑或是刚参加工作不久,不能胜任各项工作,所以还没有体验到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八、促进幼儿教师职业发展对策
通过对幼儿教师整体发展状况的呈现与分析,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现在主要从政府、幼儿园及教师自身等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政府方面
1、建立健全幼儿教师专业扶持、监督、评估政策法规
国家的政策法规直接决定了一项职业的地位、待遇,体现国家、政府对该职业的重视程度。我国目前与幼儿教师相关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与为幼儿教师教育提供规范和监督,如教师的入职标准,教师教育的监督责任等方面已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在依法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监督与评估,以及严格控制幼儿教师“入口”仍有欠缺有待加强。
2、完善幼儿教师任职资格制度
健全幼儿教师的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实现幼儿教师聘任的标准化,脱离专业的限制,吸引更多适合学前教育的人才。应该由教育部门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细化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推进其全面有效的`实施。可以把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融入到教师资格证书的考核制度中,对不同阶段的幼儿教师考核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幼儿园
1、改变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稳定幼儿教师队伍。
调查中显示,工作压力大和收入低是幼儿教师辞职的两个主要原因,为了稳定幼儿教师队伍,激发教师的工作兴趣,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幼儿园应减轻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师待遇,解决幼儿教师的困难。
2、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评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教师评价是用来评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与成绩;另一方面,是作为为教师提提供反馈,使其认识自身的工作表现,进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幼儿园在制定评价时应注重评价目的的发展性。通过教师评价考察教师的个人工作表。
(三)教师自身
1、增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对主动参与式、探究式等学习形式缺乏认同感,缺乏多样化的学习理念和习惯,自我发展、学习、思考和研究的意识不强,这严重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打破这一局面,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并增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主动关注自身发展。
2、进行反思性教学
教师要思考活动内容选得如何,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否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和弹性,教师能否借助活动进一步拓展;材料是否适合农村幼儿的学习。与同事进行交流,达到分享成果、启迪借鉴的作用。同事的实践可以作为一面批判的镜子,反射出自己行动的影像。
九、总结
总的来说,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任重道远,在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存在教师队伍老龄化趋势、男女比例失调;工作量大,工资待遇差;待遇不高,教师流动性较大;知识结构单一;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从宏观建立健全幼儿教师专业扶持、监督、评估政策法规;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完善幼儿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改革学前专业课程体系,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微观增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进行反思性教学。
工作调查报告 8
为了解XX县职业学校,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课堂教学的现状。20xx年3月17日至19日,体艺科、职教科在云和职业技术学校调研三天。美术学科、通用技术学科调研的主要内容是随堂听课、教师座谈与交流两项。以下是对18日上午半天调研活动后的总体情况简要分析汇报。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云和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于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云和职业技术学校现有美术专业班4个,其中高二年级2个,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各1个。现有美术专业专任老师7名,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基本为美术专业学校毕业,学历合格。通用技术专职教师1人。
二、课堂教学的现状
本次活动听课3节,其中美术专业课2节,通用技术课1节。美术专业课一节是电脑平面设计由吴莲老师执教,另外一节是素描由陈峰老师执教。通用技术学科是技术与设计1中一课,由刘伟林老师执教。
由于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除通用技术学科教材统一使用XX凤凰教育出版社教材外,美术学科的教材由任教美术专业班的老师自编内容供学生们选学,教学内容选取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美术学科和通用技术学科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以“讲授――练习”的模式为主,先由老师介绍或讲解,学生自由练习或是上讲台演示。个别学生上讲台演示,其他学生观看演示,不少学生则自由交谈。
三、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时难以转变
几节课同时反映出的问题是教育观念问题,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况且职业学校的专业课老师,少有参加高中新课程实验培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法也在情理之中。另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老师,已经根深蒂固,运用起来驾轻就熟。
2、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问题有待尽一步加强
学科教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虽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老师应更多考虑,选择适合学生就业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选择能体现本校的办学特色,或是体现XX县是中国木制玩具之乡的特色内容进行课堂教学。通用技术是动手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多让学生在实验室里操作实践。
3、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应逐步建立
在调研中,几个老师的课堂教学都以下课的铃声为终结,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或设计的作品,缺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讲解后,学生真正落实情况缺乏了解,不利于开展后续的教学。
四、研究与对策
1、呼唤职高教师也应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观念下形成的教学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有意识地去改变,在教学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回到原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去。普通高中进行的课程改革实验,老师们都通过学习培训来转变教育观念,通过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职高老师也应该不断学习,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转变成老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将教学观念转化成教师课堂教学的自觉行为。
2、加强学科老师的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作用
集体备课意义在于老师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云和职高美术组有别于其他普通高中,美术组教师个体数量较多,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强化做好集体备课工作,发挥群体优势,选择教学内容,更好地挖掘教材,探讨教学方法,不失为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
3、加强教学策略的研究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或讲完教学内容,而应该是观察学生在单位时间里想不想参与课堂教学,有没有掌握知识与技能,或者是专业技能有没有得到新的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习或者学习没有什么收获,即使教师再辛苦地教也是低效或是无效的教学。
要保证教师的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教学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有便于操作时间省等优点,而采用讨论或是自主学习的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式和研究精神,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开展和落实。
4、倡导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老师不断提高和发展。同时,也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没有评价的教学肯定是不全面和深刻的。两个学科的教师应该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练习后对学生作业或设计作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可以多元,可以由老师进行评价,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评或是学生互评。开展多元评价,能让任课教师明白教学任务是否圆满完成,是否有效,让学生知道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工作调查报告 9
1、认识有待提高,观念亟待转变。部分基层干部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什么是农村社区,为什么要建农村社区、如何建农村社区等缺乏基本认识。有的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就是盖几栋楼、修几条路、挂几块牌子,对有关政策了解掌握不够充分,认识上仍有偏差;有的认为资金少、用地难,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被动应付。部分农民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概念认识模糊,把农村社区建设当成政府工程,缺乏主观能动性,“等、要、靠”思想严重。加之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大农民习惯了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入住新的住宅小区生活成本较原来要高,且生产设备和劳动工具存放不便,大多群众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安不下心来,所以对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不高。
2、建设资金匮乏,投入严重不足。目前,资金短缺是社区建设的制约瓶颈。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县自有财力严重不足,县级财政支持扶持能力有限,农村社区建设上级补助资金又比较少,加之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镇村集体经济弱,要想拿出资金发展公益事业很难。大部分镇村资金筹措渠道比较单一,仅靠上级补助和借贷建设,融资难度大,致使普遍存在重住宅建设、轻配套设施,重社区建设、轻产业发展的倾向。此外,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期较长,资金到位慢,而镇村资金压力大,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存在很大难度。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市场化、多元化投资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也尚未充分调动起来,影响了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3、工作力量紧缺,服务水平不高。首先,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在职的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年富力强的村民不愿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造成社区干部后继乏人。据调查,全县为60个村配备月工资为500元的劳动保障助理员81名,其余37个村各确定了一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每月补助300元,担任社区工作人员,且对任职年龄作了规定。大多数村由文书或其他村干部兼任,如文书兼任的每月也最多只能领取1100元或者900元报酬(文书每月报酬600元),其很难做到脱离农业生产全天侯坐班。其次,现任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服务群众能力不强,工作内容仅仅局限于公共服务,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我服务、互助服务还没有开展起来。再次,对社区干部培训力度不够。任职前普遍没有接受培训,任职后培训形式化,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方式单一,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的业务培训多、为社区村民服务的培训少。
工作调查报告 10
为了解徐州市农民工就业状况、工资收入情况、工资被拖欠情况、下一步的就业打算以及希望政府帮助解决的主要问题,日前,徐州民调中心与徐州调查队联合开展了农民工就业、收入情况快速调查。调查对象为徐州五县及铜山、贾汪两区在本地企业和尚未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共计240人。
调查结果显示,56.2%的农民工对自己的收入感到满意,77.1%的农民工每月能按时领取收入,农民工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开销”和“子女教育”;50.4%的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工作“基本符合”期望,60.0%的农民工将“继续外出打工”,15.4%选择“在家创业”。
一、被访农民工情况
1、年龄集中在18-50岁之间。240位被访农民工中,18-30岁占38.3%,31-50岁占48.3%。男性占85.0%,女性占15.0%。
2、半数以上的农民工学历为高中、中专。52.5%的农民工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23.3%为初中,13.3%为大专及以上学历,10.9%为小学及以下。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
1、以短期零工为主。57.1%的被访农民工为“短期零工”,30.0%为“长期合同工”,10.0%为“自主经营”,另有2.9%目前“失业”。
2、以技术工人为主。63.9%的农民工从事包括建筑工、木瓦工、泥水工、电工、修理工、缝纫工、厨师、驾驶员等在内的简单技术工种,15.9%为工厂工人,13.3%为各类服务人员,另有6.9%为管理人员和办事员。
3、长三角地区为首选打工地。40.4%的农民工选择长三角地区为打工地,35.4%选择徐州本地作为自己的打工地,11.7%选择中西部地区,选择珠三角地区、京津地区等地的比例均不高于3.0%。
4、工作强度较大。58.8%的农民工平均每月工作天数在25天及以上,其中31.7%的农民工平均每月工作30天;57.8%的农民工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其中28.8%的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12.1%的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
5、对工作满意、不满意数各半。调查中,50.4%的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工作“基本符合”自己的期望,还有5.4%认为“比预想的好”;44.2%的农民工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到不满意,其中16.7%表示春节后将“换工作”。
6、六成农民工选择“继续外出打工”。 在回答“您对今后的工作有什么具体打算?”时,60.0%的农民工选择“继续外出打工”,15.4%选择“在家创业”,5.4%准备“在家种地”,另有19.2%表示“还没考虑好”。
三、农民工收入情况
1、农民工年收入大多集中在“1-5万元”。50.8%的农民工年收入为“1-3万元”;24.6%为“3-5万元”;1万元以下占15.4%,其中不足5千元的农民工比例为2.9%;9.2%的农民工年收入超过5万元,其中7.5%为“5-8万元”,1.7%在8万元以上。
2、半数以上农民工对自己的收入感到满意。56.2%的农民工对自己的收入感到满意,其中12.9%很满意,43.3%感到基本满意;32.9%的农民工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7.1%认为很不满意。
3、农民工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开销”。79.6%的农民工收入用于“日常生活开销”,39.2%用于“子女教育”,25.0%用于“人情往来”,17.1%用于“房租”,12.5%用于“赡养老人”,7.5%用于“医疗保健”,6.3%用于“储蓄”,2.9%用于“娱乐支出”,仅有0.8%分别用于“技能培训”和“投资”,3.8%用于其他方面。
4、工资被拖欠现象仍然存在。77.1%的农民工每月能按时领取工资,有22.9%的农民工工资会被拖欠,其中6.3%的农民工表示“经常被拖欠工资,严重影响了平时生活”。
在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中,36.4%被拖欠“1-3个月”,25.5%被拖欠“半年至一年”,9.1%被拖欠“一年以上”。20xx年春节前,47.3%的农民工“全部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29.1%“拿到一部分”,还有23.6%“没有拿到”。 在回答“您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追讨被拖欠的工资?”时,65.5%选择“和老板商量”,24.1%“不准备要了”,10.3%表示“说不清”,无一人选择“打官司”。
四、农民工的期盼
1、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选择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最期盼政府能“督促老板及时发工资,按月结”、“能有节假日,能休息,能签订劳动合同,希望有养老保障”、能“ 办理五险一金”。
2、在家创业的农民工。选择在家创业的农民工,最期盼政府能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特别是在贷款方面提供方便”,同时能“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3、在家种地的农民工。选择在家种地的农民工,最期盼政府能“帮忙讨回以前被拖欠的工资”,同时希望“ 医疗保险报销多一点”、“孩子上学不能乱收费,管理好肥料农药价格、质量”。
工作调查报告 11
一、问题的提出
20xx年8月8日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奥林匹克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从第一届奥运会到现在,每一次奥运会的举办,每一次圣火的点燃,都打开了人类心中那迎接文明的窗子。作为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20xx年的奥林匹克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东方文明礼仪的一次很好的机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为文明奥运出一分力呢?为此,我以“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做了一次社会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找,搜集有关“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资料。
2、查找书籍、报刊,详细了解对创建文明奥运不利的原因,并找出整治的办法。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调查什么获得的资料上网查找有关“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资料。我们还应该多注意日常行为规范。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我,也应为奥运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文明言行,礼貌待人,遵守公共道德和公民行为准则,给世界人民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并且,文明就在我们身边:走在道路上遇到垃圾,主动去弯腰去捡一捡;看到盲人过马路,主动让一让;路边的草坪少去踩一踩;有人问路,应该热情地为他服务……只要每个人都向文明跨出一小步,社会就会向前跨出一大步。查找书籍、报刊了解对创建文明奥运不利的原因,并找出整治的办法。认为“随地吐痰”、“吸烟”、“乱扔废弃物”、“大声喧哗”这些不文明行为将极大的影响北京奥运会的文明形象,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制止。同时呼吁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文明守则,做一个文明的奥运参与者,做一个文明的奥运东道主。
四、结论
1、通过这次研究,我们也知道了还有许多做的不好的地方,还有许多不文明的现象在出现例如:“随地吐痰”、“吸烟”、“乱扔废弃物”、“大声喧哗”。 2、虽然社会中不文明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已经大大的减少了。
五、建议
的奥运会即将召开,通过这次研究,我建议大家自觉遵守文明守则。
工作调查报告 12
一、目前街道人大工作的基本情况
经过这次调查,总体上看,我区各街道人大都能以法律赋予的职权为依据,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结合本街道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开展人大工作,比较好地履行了法律赋予的职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做好街道人大工作。坚持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的一条重要政治原则。在工作中街道人大都能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有机地统一起来,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主动接受党委的领导,凡是街道人大以及人大代表的重要活动,都事先向党委请示汇报,取得党委的同意和支持;同时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能及时向党委汇报,取得帮助和支持。大部分街道人大主席或副主席都能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和自主开展工作的关系。通过请示汇报,沟通协商,取得了党委的大力支持,街道人大工作能够在党委的领导下,依法有序地进行。
2、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履行监督职能。经济建设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我街道人大工作来看,都能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抓,围绕本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进行调查视察,开展监督检查,提出意见建议。
3、依照法律规定,适时开展调查视察活动。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和政府的重点工作,对带有全局性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视察是我街道人大开展活动的主要内容。在调查视察活动中,街道人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政府加以解决,确保了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社区的贯彻实施,维护了社区居民的稳定。
4、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代表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者。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是对每一名代表的要求。目前,街道人大通过走访联系代表,督办代表意见,支持代表行使职权,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等方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了解到,尽管街道人大能积极行使监督职能,但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使监督的效果不够理想。首先,代表活动难以正常开展。街道人大一年一度的人代会还算正常,在人代会上,代表们能就政府工作报告对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促进政府改进工作。但会后代表各奔东西,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做某些具体工作,实施人大监督就无从谈起。
三、加强人大工作的几点建议
1、正确处理好人大与党委、政府的关系
人大、党委、政府是权力系统中的三个中心,只有三者协调一致,才能促进各自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一方面党委要把人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人大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党委应充分尊重人大的法律地位。政府要树立法制意识,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做到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必须主动报请人大审议、批准。另一方面人大在工作中要与党委、政府多沟通,各项工作尽可能得到党委、政府的支持。
2、上级人大应加强对下级人大的监督与指导
上级人大由于地位的特殊性,加强对下级人大工作的监督指导,能给街道人大强有力的支持。一方面区人大的重视和支持,能使街道人大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使街道人大在开展工作时,能放开手脚。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街道人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街道人大干部的编制、职级、待遇、提拔、使用及人大的办公条件等问题,区级以上人大可向同级党委政府提出建议,督促加以明确、落实。这样,可使在街道人大工作的同志感到不低人一等,安心于街道人大工作。
3、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街道人大的影响
街道人大履行职权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街道人大的地位和作用人们知之甚少。这就要求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街道人大的影响,使各方对街道人大的地位及作用有足够的认识,自觉地维护街道人大的权威。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及电视、电台等媒体加大《监督法》、《宪法》及《地方组织法》中对街道人大地位及职权规定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街道人大的地位和职权是法定的,自觉地维护街道人大的权威。另一方面,要充分宣传在街道人大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好的经验,使群众明白街道人大是能够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是为民做主的机构,扩大街道人大在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影响。
工作调查报告 13
我与市农村办、市水利局的同志一道,就新形势下特别是农村“两工”及堤防保护费取消后,如何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形成的一个基本看法与基本结论是:农村水利已经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构建和谐农村的严重问题,加快解决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迫在眉睫。
一、现状与问题:农村水利问题已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经过多年治水努力,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最大市情是水情,最大忧患是水患”这一问题并没有根本改观,而且近年来有些问题呈现更加严峻的趋势。
1、堤防抗洪能力脆弱。经过近大规模二期治理,我市堤防工程尤其是重点垸堤防抗洪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泥沙淤积加快、工程老化严重、资金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堤防标准依然不高,防洪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重点垸堤防险工隐患仍然较多。我市5个重点垸一线大堤全长503.7公里。到目前为止,按二期治理设计标准,重点垸还有52公里未达标;按历史最高水位标准,未达标堤段有352.0公里,占堤防总长的69.89%;此外,尚有病险穿堤建筑物77处,当冲当浪堤段104公里,砂基堤642处,两水夹堤39处,每年汛期险情不断。二是蓄洪垸及一般垸堤矮单薄。我市蓄洪垸和一般垸共有33个,其中万亩以上的22个,一线大堤全长618公里,其中556.2公里大堤欠高,309公里堤段为沙基沙堤,247公里堤段迎流当冲,一遇高洪险情频发。三是撇洪工程和内江内湖防洪标准极低。我市撇洪工程和内江内湖堤防总长1500多公里,线长面广,先天不足。由于国家投资少,地方财政和群众投入有限,工程长年失修,防洪标准极低。特别是五强溪等一批大型水库建成后,外河中高水位时间延长,致使内江内湖挤排撇洪机率减少,电排排水效益降低,高洪水位时间过长,防汛任务加重。每到主汛期,内江内湖堤基翻砂鼓水、堤身散浸滑坡及穿堤建筑物险情接连不断,层出不穷,成为湖区人民的一块心病。
2、水库枢纽病险严重。我市共有水库1119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34座,小型水库1082座。病险水库672座,占水库总数的60.1%,主要问题是,不同程度存在坝体单薄、大坝渗漏和滑坡、溢洪道损毁、涵管破裂、启闭设施陈旧等症状。桃源县戈尔潭水库大坝坝体严重渗漏,最大总漏水量达104.51L/S,此外,还存在大堤滑坡沉陷、溢洪道严重渗漏、底板结构性破坏、输水建筑物损毁等问题,被认为是我市水库第一枢纽病险工程。
3、排涝设施老化失修。一是机电设备老化严重。我市建于70年代以前的机埠有395台4.5万千瓦,建于70-80年代的机埠有1831台13.5万千瓦,这些机埠全部超期服役,设备严重老化,机组平均效率下降20%以上。80年代以后修建的机埠,虽然设备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但由于大部分泵站无钱维修,机组效率也有不同程度地下降。据统计,全市有2431台电机2571台水泵1505台变压器急需更新改造。二是排灌配套工程不完善。我市排灌配套工程基本由乡村两级管理,缺少整体规划和资金投入,而配套工程特别是渠道工程数量多、距离长,疏挖任务大,乡村很少组织大规模清疏,只是发动村组各自为战,搞“百节工程”,致使渠道内杂草丛生,污泥淤积,渗漏严重,“有水排不出,缺水灌不进”的现象非常普遍。全市共有375条1434公里渠道需清疏,需资金2300万元。此外,还有300多处1万平米排灌机房、3000处附属建筑物没有完善,不能满足“高水高排、分区排水”的要求。三是内湖调蓄作用锐减。我市湖区大部分地势低洼,主要靠内湖调蓄和电排排水减少渍灾,到20xx年,内湖面积减少至43.79万亩,调蓄水量仅2.4亿立米,减少70.7%,相当于16万千瓦电排的年排水量。四是外河水位抬高带来负面影响。我市建于70-80年代的排涝装机有13.5万千瓦,大部分水泵为轴流泵,设计扬程7-8米。经过30多年运行,由于外河泥沙淤积,水位普遍抬高2-3米,相当于水泵实际扬程增加3-5米,造成水泵高洪水位能效降低,运行不稳,振动剧烈,60%以上外排的机埠被迫停机,加大了排区的渍灾损失。
4、灌溉工程效益衰减。一是大中型灌区灌溉功能萎缩。我市共有大型灌区4处,中型灌区32处,干渠156条1674.5公里,支渠855条3227公里,设计灌溉面积266.78万亩。已硬化干渠仅479公里,占干渠总长的28.6%。已硬化支渠仅383公里,占支渠总长11.9%。由于灌区工程设计标准不高,附属建筑物不配套,管理设施落后,渠道硬化率低,导致输水能力减弱,灌溉效益下降。全市大中型灌区灌溉渠道总体水利用系数0.4,极个别渠道仅0.2,实际灌溉面积170.79万亩,占设计灌溉面积的63.79%。二是小型蓄水工程蓄水能力下降。我市小型蓄水工程37252处,其中小型水库1082处,塘坝36170处(万方以上),设计蓄水13.0亿立米。由于缺少养护,病险严重,实际蓄水能力仅8.8亿立米,占设计水量的65%。
5、水管单位生存艰难。一是工资发不出,职工生存难。20xx-,全市水利系统应发基本工资21417万元,实发工资14563万元,拖欠6854万元,占应发基本工资的32.0%。应缴纳养老保险费用4846万元,实际缴纳2601万元,欠2245万元,占应缴费用的46.3%。二是单位负债重,维持运转难。20xx-20,我市基层水管单位为维持正常运转共需资金38964万元,实际到位12729万元,尚欠26235万元,欠费比例达67%。其中工作经费欠3856万元,占所需经费的45%,日常维护管理费欠1944万元,占所需经费的42%。三是人心不稳,留住人才难。全市水利系统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来素质就偏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达3502人,占51%;初级职称1932人,占28.1%;无职称人员4545人,占66.1%。更为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工资不能正常发放,基层水管单位普遍人心不稳,有文凭、有职称的专业技术骨干纷纷自谋出路。-20xx年,我市水利系统共流失骨干专业技术人员1612人,20xx年又流失218人,其中本科1人,专科56人,中专161人。
二、原因分析:制约因素日益凸现
导致目前这种现状,既有观念上的障碍,也有现实的原因,更有体制的因素。综合分析,主要是四大影响:
1、政府投入不够的影响。多年来,各级政府轻视农村水利建设的问题一直存在,沿袭的是“农村水利农民办”的治水思路,始终把农民作为水利投入的主体,认为农民是一个最大的群体,“盆大好刮粥”,与水有关的事情,都是农民的事情,农村水利基本上处于一种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求平衡的状态。突出表现为“大灾大投,小灾小投,无灾不投”的被动投入多,各级政府自觉修水利的少。一是国家投资逐年减少。,国家投资我市水利建设11.8亿元,20xx年下降到2.01亿元,减少83%,今年还有继续减少的趋势。目前国家正式审批立项的洞庭湖治理三个单项工程,总投资46.58亿元,其中国家意向投资25.57亿元,地方自筹21.01亿元,但二期治理已接近尾声,国家投资已达25.45亿元,可利用投资仅0.12亿元;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第一批项目的国家投资已基本上安排完,第二批项目正在争取中,能否启动还是未知数。二是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对于水利投资,国家在控制总投资的前提下,一般只按工程总造价的40-60%下达国债资金计划,其余部分由省市县配套或业主自筹。由于地方财政困难,配套资金很难足额到位。比如,洞庭湖二期治理重点垸堤防加固工程等三个单项,需地方配套21.47亿元,而到目前为止,省市县基本上没有安排配套资金。又比如,20xx年我市四水治理需资金976万元,其中国债资金450万元,要求地方配套526万元,而实际到位配套资金仅106万元,只占规定配套额的20%。
2、配套政策滞后的影响。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两工”和堤垸保护费被逐步取消。20xx-年,市“两工”用工总额5832万个,年平均用工总额1944万个,是农村水利修、防、管的投入主体。20xx年以前,我市各大垸、修防会每年收取堤垸保护费约1700万元,其中农村部分1200万元。多年来,堤垸保护费是维持堤防管理单位日常运转、大堤培修养护、堤防管理人员工资的主要来源。“两工”和堤垸保护费分别于20xx年和20xx年取消,取消后,由于配套政策没有及时跟进,特别是需要各级财政解决的范围不明确,致使跨乡跨村的水利建设投入主体不清,水利建设和堤防管理的主要资金来源被切断。
3、水费挤占挪用的影响。20xx—20xx年,3年时间,乡镇共挤占挪用水费5460万元,年平均挤占挪用25.3%。鼎城区牛鼻滩电排站19-20xx年共应收水费2307万元,实收917万元,乡镇拖欠1390万元。
4、水利改革不到位的影响。一是水利改革缺乏统一的政策和标准。由于省里的《定员标准》、《定额标准》和我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未出台,各区、县(市)改革进度不一,操作随意性较大。如同样是中型水库,高的是正科级,低的无级别,有的甚至被乡水管站代管;有的单位定员80人,有的40人,有的只有10多人。二是公益性水管单位的经费来源没落实。公益性水利工程编制内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以及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更新改造除险加固等建设费用,目前普遍没有落实到位,就连堤防工程等纯公益性水利工程,无论属地方财政还是国家财政负担的,绝大多数没有落实到位。三是分级投入机制未建立。国家投入一部分后剩余交地方负责,地方能拿一点算一点,剩余的望着国家,导致许多工程国家无投入,地方也无投入。四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对于面上众多的小型水利工程,一个有效办法就是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办法搞活经营管理权。我市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未形成气候,没有在大面上得到推广。
对策与建议:统筹解决农村水利问题
农村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建设和谐农村的前提。改变农村水利建设滞后局面,关键是要构建起利益主体明确、事权责任明晰的新型水利投入、开发和管理机制。
1、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各级政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把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摆在与城市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广辟投资渠道,形成各级财政分级负担的公共财政投入格局。就地方投入而言,主要是增加五个方面的投入:一是设立防汛应急基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用以解决汛前应急处险、汛期防汛抢险、汛后堵口复堤、险情处理、物资器材补充和水毁工程恢复等。二是设立水利建设专项基金。按不低于同级财政可用资金5%的比例,纳入年初财政预算,用于属地方负担的堤防等纯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除险加固、管理维护等。三是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补助基金。按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给予适当补助,并实行以奖代投。四是转移支付资金要列出专项。明确水利项目转移支付的范围和额度,并重点安排堤防等纯公益性水利工程。五是制定防汛用工和农村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用工办法。从制度上保证防汛用工、堤防维修养护等用工的需要。同时,建立水利投入责任体系和考核奖惩制度。要在划清事权的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水利投入责任,并进行考核和专项考核,严明奖惩制度,确保投入到位。
2、深化水利单位人事改革。一是尽快出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编定岗实施意见。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人员编制、级别予以明确,精减富裕人员,稳定水利技术骨干队伍。二是将纯公益性水管单位的人员工资等基本支出按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规定纳入县级财政统一发放。同时,要落实他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真正能安心工作,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三是要妥善解决好下岗人员的安置问题。首先要从财政拿出资金补足补齐拖欠他们的工资,同时根据政策和实际情况,从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解决下岗人员安置经费,享受下岗职工的同等待遇,以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
3、强化依法治水管水。依法治水是农村水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加强水法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水法意识。二是要加强水利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水利工程的安全与效益。依法保护水利部门的权益,如依法收回应由水利部门管理的洲土和禁脚等。四是强化水利规费征收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水利建设基金、防洪保安基金、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河道采砂管理费、洲滩开发利用管理费等各项水利规费征收。特别是市本级的水利建设基金要按城市维护税的15%足额划拨到位,以缓解水利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
4、创新水利发展机制。一是尽快出台市、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办法。统一明确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标准,提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方案和步骤。二是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明确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所有权,推进小型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民营水利的步伐,进一步调动社会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加快发展经营性水利。要充分利用水利部门的资源优势,并通过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金、外行业资金、外地资金和境外资金,积极发展经营水利,搞活水利经济,增强水利系统“造血”功能,壮大水利队伍和水利事业。四是理顺乡镇水管站管理体制。实践证明,过去“以乡为主”的管理体制不符合我市农村水利工作的实际,不利于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建议恢复“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5、改革农村水费征收办法。基本思路是由目前的乡镇征收为主改为县财政统一征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专户管理,水利部门列出使用计划,由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后及时拨付给水利主管部门使用,以确保水利系统的正常运转。
工作调查报告 14
所谓城市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在城镇中务工的具有农村户口身份或非城镇非农村户口的劳动者(即因企事业单位或政府办公占地所产生的农转非农民工)。
他们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处境却相当地困难,游离在城市和农村边缘,得不到基本的身份认同。
现在,在许多城市,为了改变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提出尊重农民工,把农民工改称为“新市民”,从地位上把农民工与市民同等起来。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值得重视和探讨。笔者就目前农民工情况做一调查,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来源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在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的劳动力,自**年以来,大量农民拥入城市,在不同行业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但工资却最低,同时分布在建筑业,工厂,一些服务业当中,从此,农民工遍布了大江南北。
建筑工地的工人、宾馆的服务员,小区的保洁员、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农村,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据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来人口都是从事建筑、美发、保洁、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
他们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到达城市打工的37%的民工中,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打工的。
二、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状况
1、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入极困难境地。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2、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生活跟同龄的城市青年相比有较大差距,他们缺乏务工青年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据我们了解到的务工青年一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一般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牌、看电视,他们一般不关心时事新闻。虽然很多人都想去看些文学、技能介绍等方面的书,但苦于没钱或没时间,只得去买些地摊上的书,或者干脆趁休息时间跑到书店看免费的书。
3、民工中,绝大多数没签用工合同。一项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希望组织对你提供哪些帮助”时,有30.1%的务工青年希望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据了解,外来务工青年中75%的人工作不稳定,56%的人未签劳动合同,52%的人加班后没劳动报酬。
4、务工青年法制观念和知识也很薄弱。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务工青年通常与用工单位口头协商工资待遇,只有不到44%的人签订了用工合同。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33.2%的人感到孤立无助,只有13.3%的人想到去找工、青、妇、组织。
5、由于工作不稳定,外来务工青年的子女上学也成了大问题,他们的孩子不得不打游击,很多务工青年子女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既无法跟城市学校相比,又无法跟他们家乡的学校相比。
三、农民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问题
(一)从失业保障方面看,城市居民在失业期间有失业补助,而农民工却没有。
农民工靠的是熟人“拉线”,为他们提供岗位;靠运气,不要因生大病、受重伤而失去工作。他们在失业期间多是靠积蓄,或向他人借钱,或是贷款、,也有一部分人不得不回农村老家,重操旧业。
从医疗方面看,很多农民工失业以后仗着年轻,身体好,硬挺着而不去医院看病,遇到重病、大病,绝大部分是自费,用工单位通常在不得已的情形下只垫付很小一部分费用。从住房方面看,农民工是无法享受福利分房或在政府提供补贴的情形下买商品经济房的。
有些农民工合伙租住于城乡结合部的农居点,一间房住二三十人,房租每人每月平摊几块钱,铺地铺,雇佣某家属做饭,在公共食堂吃饭;有些建筑工人住在工地附近的工棚里,拥挤不堪,采光和通风条件差,卫生情况不言而论。在保险方面,据了解,很多工厂对农民工只有工伤保险,但有年龄限制,如18岁以下50岁以上的农民工没有工伤保险,即指童工和超龄老龄农民工不在保险范围内。
童工和超龄工的工资比其他农民工工资低,而他们却干着同样的活,建筑承包公司等以更廉价的方式剥取他们的劳动力。这使得农民工也分了层次,童工与超龄工的处境更是困难,他们属于非法用工,更不在法律的保护之内,但他们又不得不在外打工维持家里的生活。
特别是50岁以上的农民工,从50年代经历过来的人,家里几乎有两三个孩子,至少有一个孩子在上学,上有老,下有小,只有在外打工钱来得快,像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就更不必提及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目前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近乎缺失的。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原因。
据了解是多方面的,通过对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士的访谈以及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1、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在城镇的边缘性这个特殊社会地位,户口是关键。虽然政府已经取消了原来旧的户籍制度,但太多利益户口仍在发挥着作用。
没有城镇户口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是正式城镇职工只是临时的工人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
这种过渡性的结构状态还没有相应的保障制度实施保障,这便使得农民工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没有相应明文规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条例的出现,农民工就难以享受社会保障权益。
2、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许多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基金没有得到落实。通过我对市人才市场的调查与观察,没有一家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人才市场,严格地说,是没有一个为农民工提供合法程序,签署正式雇佣关系的契约机构。
只有农民工自发形成的“农民工市场”在公路旁边,在小卖摊旁边等待雇主,随时还要遭受城管的驱赶,据说是因为他们影响了市容,给争创文明城市抹黑。同时,部分用人单位对法律保障缺乏正确的认识,隐瞒企业受保人员的真实情况,更有甚者拖欠农民工工资,强行对农民工实施暴力,危害他们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3、农民工自身社会保障意识较差,增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我曾问过一位农民工,为什么不去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他说大学生太天真,太学生气了,社会很复杂,能有工作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农民工团体意识较差,带有浓厚的小农意识色彩,怕“闹事”,眼光短浅,只要用人单位给某些领头农民工一点好处,利益诱惑,其他人便不了了之。
四、调查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任重而道远,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非常重大。十七大的召开,将给我们更高的启示,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方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关注农民工的疾苦,为解决他们的问题献言献策。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加强农民工教育,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大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力度。切实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扶植他们去就业,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创造学习的条件,是任重道远的,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用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完善两者之间的关系。
5、政府应当鼓励并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对周边农村的扶持。只有将农村建设成城市,才能从根本上把农民工带离边缘化,让他们重新正常的轨道上。
工作调查报告 15
学校安全工作示范报告(一)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对于学校来说,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意义。近日来,全市各级学校越来越重视安全工作,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有效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学习,加深了解,通过学校安全检查、走访和相互交流等方式,对安顺十中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安全工作现状
1、安全工作制度基本完善。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由学校最高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学校、上级部门和学校内部人员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各学校都制定了相关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以行政值班和教师值班工作为重点,加强一日例行的实施和检查,防患于未然。
2、安全教育得到加强。
学校做好了宣传教育工作,可以根据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从而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并充分利用国旗下的演讲、墙报、校园广播、班会、讲座等。教育学生有关疾病预防、道路交通安全、防火、防电击和防溺水的知识。通过组织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预防措施已经实施。
学校领导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加强,学校内部防范体系相对健全,关键部位(如校园门卫、视听教室、机房)的安全防范措施得到切实落实,现代教育设施和防范设施的配置可以同时设计、安装和使用。
4、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一个活动。
实施“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崇尚科学,拒绝xx ”“远离网吧”今年在教育局领导下,“地震自救”现场演练有效增强了青少年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促进了师生的参与“安全文明校园”创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师生的主体作用。
5、加大调查力度,及时消除隐患。
根据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各单位对校舍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洪安全等进行了大规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师生安全。
二、安全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适应当前安全形势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坚持创造“安全文明校园”,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为指导思想,以“教育不是小事,安全第一,安全责任比泰山更重要”以人防、物防、技防并举为原则,加强学校安保工作的力度和深度,逐步形成科学、制度化、规范化的安保体系。
1、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实施。
高度重视安全防范措施,牢固树立“教育不是小事。“安全责任比泰山更重要;以安全稳定为第一要务,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继续贯彻“学校安全工作的目标管理:,学校的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年终考核的标准之一,在安全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2、加大校园环境改造力度,确保教育教学正常秩序。
在近年来校园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协助公安部门做好治安工作。
3、预防为主,教育为先。
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关键。因此,教师和学生应定期接受交通安全、防洪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食品卫生等教育。,家长也应该通过家长学校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4、加大检查力度,积极消除隐患。
尽快调查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严格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调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隐患,有效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学校本身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报告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协调解决。
5、加强人民防空,积极推进技术防御。
要不断加大人防力度,加强教师的职责和领导;在做好人防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技术防范,提升安全防范的科技含量,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提高防火意识,加强防火工作。
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原则,认真履行职责,注重预防、责任和落实,落实到岗位和个人,按照“安全第一”消除各种隐患的原则,特别是冬春季节,消除侥幸和麻痹,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防火意识。
7、加强道德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根据《中小学德育纲要》,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德育体系,完善领导机构,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引入科学理论,扎扎实实开展德育工作,用科学理论指导德育实践。此外,要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坚持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增强青年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主动性,减少和消除青少年犯罪。
三、突出问题
1、交通安全隐患需要消除。学校离马路很近。学生上下学期间,交通混乱,需要进一步协调交通管理,防患于未然。
2、用电安全需要进一步规范。随着电脑、板板板通等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学校的用电量直线上升,原有线路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学校应高度重视电源线的检查,更换老化的线路,确保学校用电安全。
3、学生上网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绝大多数在校学生上网问题严重,已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难题。
4、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完善,没有预警机制,没有应急措施,职责不明确,
安全工作是关系到学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保证。要有效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实施学校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工作示范报告(二)学校安全不容忽视,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很一般。
83%的学校安全状况一般,没有学生被坏人杀害或伤害,这些学校外面有五个以上的保安。
10%的学校安全不好。在一些普通中小学和流动儿童学校,除了一个楼梯外,从外面可以看到六层的教学楼,其他楼梯都是隐藏的。而且这个主楼梯很低,最短的地方站在楼梯上很容易碰到天花板,宽度只有2米多。大楼南端的走廊尽头挂着“安全出口”转入品牌,才发现这条安全通道几乎是“管道”因为宽度不到1.5米,两个大人并排走很费力,而这个“试管”也是音乐室、语音室等教室的唯一出路。容纳54名学生的语言实验室下课后,孩子们必须在老师的指挥下排队,如果有打斗和人群,他们会“交通堵塞”。教学区和老师办公区之间,连接各楼层的楼梯都挂起来了,两边的护栏都是空心的。站在最高处的金属楼梯上往下看,颇有点电缆桥的感觉。
和一些流动儿童学校相比,这所公立学校的条件并不差。海珠区的一所流动儿童学校是典型的“麻雀学校”还有城中村学校。所有的学校建筑只有一个由仓库和篮球场大小的操场改造而成的四层教学楼。学校有800多名学生,包括学前班,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教学楼只有一个三四米宽的门洞作为出口,进楼必须先走十几级转角水泥楼梯。楼梯很宽,可以容纳五六个孩子左右并排走,但是中间没有扶手隔开。而且台阶窄,角度陡,即使是大人上下楼梯也要特别小心。下午4点,是放学的时间。几百个孩子鱼贯走出这段独特的通道,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完成。家长们在校门外焦急等待,孩子们则匆匆忙忙的小跑着下楼。走廊里响起了乒乓声,尘土飞扬。班主任聚集在楼下操场上,按班组织孩子出校门。很难想象,一旦发生意外,800多个孩子能在这么窄的门和陡峭的梯子下及时逃出生天。
%7的学校安全不错。学校一开学,学校(点)就下发了《学校安全隐患排查表》,督促学校(点)认真排查,中心学校根据排查结果制定整改方案,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与此同时,学校积极筹集资金,建立了监控体系,建立了坚实的“防火墙”;学校还配合镇派出所对学校消防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调查。
第四篇:工作调查报告
工作调查报告
工作调查报告1
20xx年10月,我被分到上海市川沙中学华夏西校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音乐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上海市川沙中学及蔡路两校的音乐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以及以后的师弟师妹们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以上两校的音乐学习以及 学生的素质做了以下分析及调查。 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及师弟师妹们以后的实习工作有些效果。
一、川沙中学华夏西校简况
我实习所在的学校是上海市川沙中学,学校规模较大,分东西两个校区,我在华夏西校实习。全校共40余个班。该校在川沙地区考试成绩排行前几名,近年来生源也较多,主要是上海本地的孩子。 学校的经济状况很好,设备先进,教室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学生的成绩较好,基础扎实,学生们动脑思考的能力也比较强,音乐基本素质相对比较较高。本校音乐老师有3名,师资能力比较雄厚,学生们在各个方面的素质也比较高。除了实习以外,我们几个实习生还做了一次全国书法等级考试的监考,地点在川沙中学,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是华夏西校的在校生及周边学校的学生,最小的有小学2、3年级的学生,考试等级均有,以5——8级为主。
二、蔡路中学简况
上海实习小组的宿舍在蔡路中学。川沙中学离蔡路中学有一段路程,坐车的话,也需要半个钟头的时间,所以在川沙实习的同学早上必须早起。刚去到上海蔡路中学时,蒙书记和周老师带着我们几个区见校长,吴校长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简单的说一下我对蔡路的了解,这所学校百分之八十的生源是外地学生(农民工子女),非常单纯,可爱,但各方面的素质相对川沙中学的学生低一些,当然,这不是我的看法,是老师们给我们介绍时讲到的。
三、两校的理念解析
川沙中学和蔡路中学的音乐教师能力都非常强,而且有着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两校的学生均有预初年级、初一以及初二及初三(华夏西校没有初三,初三在分校)。蔡路中学的预初年级和初一年级是教吹口风琴,但在华夏西校是没有这个器乐吹奏。据华夏西校的老师讲:因为投资太大,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在华夏西校是相当注重学习成绩的。蔡路中学则不然,他们学校鼓励学生们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不注重成绩,因为他们不用参加中考,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求知欲望比较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动”起来,不要那么束缚似乎成了这个学校的主旨,应对了吴校长的那句箴言。蔡路的经济实力丝毫不比川沙的差,据我们这些天的感受,感觉蔡路似乎更舍得去做一些与学生身心有益的事情,而华夏更注重学生的成绩和能力。
工作调查报告2
落实国发[20xx]17号文件精神,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是当前的一项重点。近日,结合“围绕‘三最’搞调研,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县委组对我县该项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
1、后扶政策体现党委政府的人本理念。调查中,我们发现,政策出台后,广大移民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多数非移民群众也表示总体认同。他们认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为了尽快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农业经济体系,采取了“先生产、后生活”的做法。在当时特定背景下,水库移民所得到的安置补偿标准较低,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作出了重大贡献,重建家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绝大多数移民现在生产生活条件仍然十分艰难。事情过去数十年后,国家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补偿移民及其后代,让广大他们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再次证明了国家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实际行动。
2、后扶政策能够缓解移民的现实困难。走访移民户时,他们这样测算:以一个三口之家的移民户为例,人均每年扶持600元,该家庭年均纯收入便增加1800元,累计增收3.6万元。按照现有的物价标准,这笔扶持资金可以供应一个小孩初中毕业,可以为一个残疾人或老年人提供20年的基本生活费,可以购买这个家庭一年的农药、化肥、种子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可以为这个家庭盖一间120平方米的平房,可以帮助这个家庭足额缴付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并分担相当部分医疗费,等等。可见,人均600元的扶持资金,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而言可以解决许多实际困难。
3、后扶政策有利于推进移民新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紧缺的是资金投入。此次后扶政策除了按照人均每年600元的标准直接扶持水库移民20年外,还出台了配套的项目扶持政策,第一期按照每名移民1000元的标准扶持5年,这无疑给移民新村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提供了大笔资金。如果按照省、市下达给我县8座大中型水库的10095名移民指标计算,5年内我县将获得超过5000万元的项目扶持资金,加上600元扶持资金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整个项目建设资金数目更大,将会彻底改善移民村组的基础设施状况。如果这笔资金中60用于乡村道路建设,可以硬化乡村道路200公里以上。
二、一件复杂的具体
1、移民身份难界定。我县9座大中型水库中,除了正在修建的皂市水库外,其他8座都已历经很长时间,最早的首桥水库距今已半个多世纪,最近的三江口水电站、南溪水库距今也有20多年。由于当时没有规范的文书档案,相当部分移民缺少档案资料,加上年长月久,大部分水库的移民档案已经残存不齐。我县8座老水库中,仅有寺垭水库和东泉水库的部分移民档案保存至今,三江口水电站的移民档案在改制期间不知去向,其它水库的移民档案尽皆销毁。真正有文字依据可核实的移民身份只有1000多人,不到全部移民的十分之一。目前,我县超过九成的库区移民只能依靠当地群众公认和村组证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认定的移民身份的真实性容易受到质疑。
2、扶持方式难协商。调查发现,由于扶持方式存在“一个尽量,两个可以”的灵活性,而扶持资金直接关系到移民和安置村原住村民的切身,双方在协商过程中存在比较尖锐的矛盾,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老水库移民认为,自己为水库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国家出台新的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是对他们付出的一种补偿,资金应该发放到移民个人;而安置村原住村民则认为,当时移民安置时大多以“一平二调”的方式进行,他们为移民无偿提供了生产资源,多年来,政府和当地群众对他们进行了扶持,目前移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当地居民,只给移民发钱有失公平。
3、现有指标难满足。[20xx]国发17号文件明确规定,对20xx年6月30日前已搬迁的水库移民现状人口“一次核定,不再调整”。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应该登记的后扶移民数远远超过省市下达的移民指标。省、市核定石门8座老水库(水电站)后期扶持人口指标是10095人,但石门《水利志》上反映的8座老水库的原迁移民人数是9548人,按国家核定各省移民现状人口指标平均自然增长率千分之1578计算,到20xx年底,8座老水库移民现状人口指标应该是13451人,加上20xx年和20xx年上半年的增长人数,初步核定的扶持人口近1。5万人,超过扶持人口指标4000多人,尽管人员严格按照政策核实人口挤水分,但人口指标不足的问题仍然严峻。
4、边缘问题难解决。在移民后期扶持人口申报登记过程中,以下几种与水库建设紧密相关的移民所反映的困难,从情理上讲应该给予关照,但从此次后扶政策中找不到直接依据。一是政策性农转非。如二都乡的竹园塔村217人和楚江镇的双红居委会138人在三江口水电站修建后,为了解决这部分人的生活问题,85年政府统一将他们转为非农户口,而这部分人现在仍然居住在原地,依然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土地全淹,应该搬迁而没搬迁。如在三江口电站修建时,新关镇安乐村有3个组土地全淹,4个组人均土地面积不到2分。三是原迁移民及其后代结婚后,夫妻一方农专非,其配偶及其子女的要求登记。四是原迁移民及其后代娶进、入赘但户口多年没迁进的要求登记。五是移民的子女没有及时上户的要求登记。六是非政府组织自行搬迁的人员要求登记。七是小型水库搬迁人员要求登记。
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切实保障基层经费。后期扶持量大,情况十分复杂,要把做实,县乡要有专门的经费。石门县后扶持启动以后,县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拨付了专门经费,但这只基本保证了县本级。在乡镇,特别是移民大镇,后扶任务繁重,所需费用比较多。例如,蒙泉镇就反映,该项开始以来,镇政府已经支出会议、车辆等费用6万多元。建议上级政府,适当给予乡镇一定经费补贴。
2、要细致做好群众思想。由于事过境迁,后扶政策如天上掉下馅饼,引起各方争议。我们在做群众思想时一定要深入细致。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后扶政策是对曾为国家水库建设“舍小家、顾大家”的库区移民的一种补偿,维护移民利益是政策的核心;另一方面,要从顾大局处引导,集中资金用于公共项目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让移民长远受益,“两个可以”的扶持方式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两方面的,尽力争取群众的理解,尽力让部分非移民在移民资金项目建设中与移民共同受益。
3、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倾斜。国发[20xx]17号文件虽然对移民身份“一次核定,不再调整”,但又规定“对移民人口的自然变化采取何种具体政策,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决定”、资金筹措“坚持全国统筹、分省(区、市)核算,企业、社会、中央与地方政府合理负担”,可见,省、市政府将可能考虑移民指标过紧的现实矛盾,采取增加部分库区的移民指标等措施妥善解决相关群众的实际困难。我们一定要紧盯政策动向,积极争取支持。
4、要注意防止各种身份占用。由于此次后扶以移民人数为基本,移民补贴为每人每年600元、补贴20年,项目补贴为按人每年1000元、补贴5年,整个后扶资金力度大、资金多,而各地移民登记又因档案缺失难以保证真实性。调查中,就有人反映,部分非移民通过各种途径打招呼要求登记。而个别村组、乡镇为了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也在千方百计争取登记更多移民。为此,建议建立年审排查制度和监督举报制度,严格移民登记。
5、要妥善安抚政策外影响户。虽然我们仍然有争取后扶指标的可能,但可以断定,政策性农转非、应迁而未迁、特殊原因未上户、被政府组织而自迁及小型水库移民等,与水库建设紧密相关的移民中必定有一部分人纳入国发17号文件及省市的配套文件的扶持范围。在今后的中,我们有必要在城镇低保、再就业等方面,优先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妥善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工作调查报告3
你好!欢迎来到***农家菜馆--这就是我们假期实践的地方。该家菜馆位于辽宁省**市***区**广场(**国际大厦斜对面白山路上) 白天该路段车来车往、川流不息、行人络绎不绝,晚上霓虹闪烁、灯红酒绿甚是繁华,这也预示着该菜馆的生意兴隆,同时也说明了该菜馆的菜味美价廉。言归正传而我在这家农家菜馆的职责是传菜,作为一名传菜员首先是要把本店的每一道菜熟记于心,其次是要把本店的每一张台和包间记在脑海里,最后我每天的职责和任务就是把厨师师傅做好的一道道美味佳肴按菜单准确的送达到每一位顾客的桌上,循环往复的忙碌着。偶尔在不忙的时候,后在大厅看着顾客们笑容满面的品尝着美味,觥筹交错之余谈论着自己的事业、工作和生活,这一幅幅幸福的画面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此情此景让我心里感觉很开心也很温馨,看着顾客的笑容和听着他们开心的交谈着就好像回到了家里看到了自己的亲人,顿时也没有了那种远离家乡远离亲朋好友的孤独寂寞感。但本店所招收的服务人员有限、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一天天下来很苦很累,可能当老板的心态都一样:那就是给员工最少的工资、让员工做更多的工作。可我认为是他们没完全弄明白什么是双赢?只有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位员工着想,这样员工才会死心塌地的为你工作为你卖命,哪怕是再苦再累员工们也心甘情愿也会很开心的把工作做的更好,因为员工们认为老板在乎我、把我但自己人、为我着想啦,所以这样菜馆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好。老板赚的利益就会越多来越多,而不是像老板所想的那样总是在想尽办法从员工们身上获取更多的利益,总是在饭菜上多取利益。做生意一是要讲诚信、二是要凭良心,客人来吃饭要求饭菜好味道美是必然的、可重要的是客人要求的更多是服务,来消费就要享受到一定价值的服务。老板只有从客人身上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生意才会做的更久。
通过为期45天的假期实践工作让我了解了很多同时也感想了很多:生活难、要生存更难;做生意苦、打工更苦。经济发展啦、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了、居民也懂得消费和享受啦。现代服务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了,尤其是餐饮业发展更迅速。饭店酒店到处可见,依我在饭店工作及与服务员、厨师甚至老板交谈可知:餐饮业发展空间很大、经济效益也很高。但做餐饮业讲究的是服务,也需要讲诚信讲信誉、更要凭良心讲究职业道德。对于饭店的长远发展来说每一位员工都很关键。比如说我们服务员,服务员就像饭店的一块活招牌,客人来吃饭一进门首先看到的是服务员,如果服务员面带微笑很热情的招待客人入餐,那么客人就会很乐意的在本店消费,甚至下次还有以后都会常来的,也可能会推荐他们的亲朋好友来本店吃饭消费;相反,如果服务员们天天愁眉苦脸、一脸的沮丧、客人来啦爱理不理的,则饭店的发展就可想而知啦。又比如厨师更是饭店发展的关键,厨师心情的好坏可能会直接导致饭菜味感和美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客人吃饭的心情、与饭店的利益密切相关。再如传菜员也很重要,如果厨师做好的菜如不能及时准确的送到客人的桌上会直接影响到客人进餐的心情,最终会导致客人不愿意在此消费。总之饭店的每一位员工与本店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做餐饮业就得做好管理、合理调配人员、合理利用资源,另外还得创造良好的饮食环境和卫生环境。比如说:桌台、地面、玻璃和餐具的卫生都需要随时保持清洁干净,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客人的心情和食欲。
另外我想说的是:通过这一假期的实践工作让我确实成熟了许多也懂事了许多。真心话暑假实践工作真苦真累,可想想自己的父母,他们一年四季都在不停的为儿女挣钱忙碌着,难道他们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吗?父母从来都没有任何怨言,只有埋头苦干,因为他们明白只有自己苦啦累啦,儿女们以后才会生活的更好、将来才不会那么辛苦那么劳累。我个人认为大学生还是应该多出来参加社会实践工作、与社会零距离接轨,才能对生活理解的更透彻、对父母体会的更深刻。
假期实践工作期间我对饭店了解了一些,最后我想说的是:我认为现代饭店的经营与发展最关键有两个部分--饭店的经营管理和组织管理
一、饭店的经营管理
饭店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总体管理与作为子系统的部门管理之分。饭店是一个多种业务有部门综合而成的整体组织,各个职能部门和各种业务活动各不相同。在经营管理中,总体的管理活动就是那些不局限于某一部门或某一业务的管理活动。它对整个企业和每一个部门都产生影响。
饭店总体管理的范围和任务,确定饭店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1 饭店的组织与制度设计。饭店经营的基础是组织和制度建设。它是保证饭店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为此,饭店管理者必须在其管理思想指导下,首先确定饭店组织结构、确定饭店部门的机构设置和管理层次的划分;建立饭店的领导体制,并制定饭店经营管理的基本制度。
2 企业经营战略与计划的制定。饭店在组织与制度形成之后,其经营活动的成败取决于企业能否制定正确的经营目标。而经营目标的确定过程也就是企业进行市场调查、制定企业经营战略和计划的过程。因此,管理者必须不断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掌握市场上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规律,进行宏观的市场调查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市场及饭店所处的经营环境,确定以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规划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战略。饭店和各职能部门还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计划和经营控制方法,以保证饭店经营目标的实现。
3 饭店市场营销。饭店市场营销活动包括饭店产品的设计、价格制定、饭店促销的全过程。其中心内容是饭店的销售活动。它也是饭店业务工作的基本内容,饭店必须在建立广泛的销售渠道和进行有效的饭店促销活动方面,做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4 饭店服务管理。饭店服务管理是饭店经营管理活动中最重要、最经常性的工作。饭店服务管理的范围包括前厅、客房和餐饮等主要业务工作的各方面,它要求饭店员工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过硬的服务技术。服务管理的重点是服务质量管理。它包括:依据国际和国家服务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建立饭店各部门的服务质量标准,并确定具体的操作规程、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以及对服务标准的实施进行控制。
5 饭店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在饭店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饭店管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对人的管理。饭店必须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放在重要的位置。饭店的人事管理包括:通过考核和选择,对饭店人员进行科学地配置;根据饭店经营的要求,进行严格的劳动成本管理;运用激励和各种科学的奖励手段合理使用人才,并不断对员工进行科学培训和继续教育。
6 饭店财务管理。饭店财务管理的水平对饭店经营成果有重要的影响。一个饭店管理者,必须学会当家理财,必须能对本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准确的说明和评价。从饭店总体管理的角度出发,对资金运动过程的管理:包括核定必要的资金需求量,进行资金的筹集和分配等。
7 饭店设备与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现代饭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饭店经营的必要条件,无论是饭店的设施和财产还是宾客的财物和人身安全,都是关系到饭店经营的成败。饭店安全管理的基础是首先要保证饭店设备的配套、正常运转以及饭店水、电、汽、暖、冷风等能源供应的正常。在此基础上,各职能业务部门按业务内容不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治安保卫制度。同时,饭店应经常在店内进行安全教育,以增强饭店员工的安全观念 。
二、饭店的组织管理
现代饭店的组织管理层次最通用的是一种四级管理体制,又称作梯形管理体制。具体分为总经理、部门经理、领班、和服务员四个管理层。在四级管理体制中,任何一级领导或管理人员都要明确自己业务范围、工作职责并拥有本专业应具有的知识和技能。
1 总经理
饭店的总经理作为饭店的最高管理阶层,他是饭店的最高领导者和决策者,负责整个饭店的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制定饭店的经营方针和长期的发展战略,确定和开拓饭店的客源市场,并对饭店的管理手段、服务质量标准等重大业务方向问题做出决策。另外,他还要确定培训计划,选择一流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保证饭店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
作为饭店总经理应该具有计划、组织、领导和决策方面的能力,以及相应的管理知识和理论,担当这一职务的人不仅需要受过商学院或饭店管理学院的正规教育,而且还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
2 部门经理
部门经理是饭店的中级领导,第二阶层的人员,通常被称为饭店部门经理。部门经理主要负责本部门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的分工,领导、指挥和监督。例如,前厅部门经理要负责前台的迎宾员、客房推销员、客房预订员和前台结账员的工作安排;检查服务程序,服务标准并随时提出具体的要求。同时,部门经理还有责任将所辖部门的营业情况、运转情况、经济效益等向总经理汇报,使总经理随时掌握饭店的经营情况。
作为部门经理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和要有丰富的经验。他不仅要熟悉、掌握本部门服务标准、服务程序,同时还要有具体实际工作经历并具备一定的服务技能。另外,部门经理由于是饭店一线的指挥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其计划、组织和人事管理方面的能力将十分重要的。
3 领班
饭店的领班,属于饭店管理的第三个层次,是领班组织的负责人。领班负责饭店某一部门中的一部分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安排日常工作、监督本班、组织服务员的服务程序和服务标准,随时检查他们的服务是否符合本饭店的服务质量标准。除此之外,在服务高峰和服务人员缺少的情况下,领班也有一定的具体工作要做。
饭店的领班除了具有管理才能,特别是安排人事的能力外还必须精通所在部门的各种业务。如本班组工作的主要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标准等等。同时,领班必须具有高超的服务技能、服务技巧并成为本班组服务台的样板,否则他就不具备领导本班组的权威。此外,他还要熟悉各个客服对象的概况、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以便预防和解决一旦发生的服务错误。
4 服务员
饭店服务员是饭店的最基层的工作人员。由于饭店的高质量是通过服务员的工作直接体现出来的。因此,饭店服务员的素质、个人形象、礼交礼仪、礼貌、语言交际能力、应变能力、服务技能和服务技巧等对饭店的经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任何饭店要提高服务质量,要改善经营管理就必须在服务员的素质方面有所突破,优秀的服务员队伍是最佳饭店的重要条件和资本。
总之要根据岗位责任制的规定,饭店所有的服务人员都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工作和服务程序及质量标准,并应具备相应的服务技能及理论知识。
最后再强调一点饭店的发展还需要组织的沟通。组织的沟通是对组织进行有效的协调与管理的手段。在饭店企业中,各部门之间、各管理层次之间、经理与下属之间,饭店内部的任何一级的员工之间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鼓励所有管理者和员工经常地、定期地对饭店的相关工作情况进行真诚的双向对话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和饭店经营管理的成功。
工作调查报告4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句古话对山区农民来说,正逐渐失去了说服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生活和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但地处安吉县西南部的&&乡部分群众,居住在偏高、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导致思想陈旧,观念落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成为我乡相对贫困的弱势群体。同时,由于居住环境的限制,要建房必须开山或者填土,人为的对山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和侵害,与县委、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这一发展思路不相谐和。因此,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推进中心村集镇城市化发展,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促使山区农民向县城等大城市迁移定居,实现山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保水增绿,生态保护,顺应新形势下农民对生活居住环境的更高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新时期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此&&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县府提出的“转移致富”工作要求,结合本乡的实际,于6月1日~6月15日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问卷调查,本文就调查所得情况作一分浅析与探讨。
调查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数据分析,不难看出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有着良好的基矗首先,群众对此项工作的支持率高,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仅有92户农户不愿“下山居妆。其他590户农户对政府提出的“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都极为支持,支持率达86%。其次,打算建房的590户农户中,有82户不打算在近几年新建房,175户打算今后1~2年内建房,141户打算在3~4年内新建房,192户打算在5年以后建房。同时,愿意搬迁的农户多,在打算建房的农户中,愿意搬迁到本村中心村的农户有333户,占48.8%,打算搬到本乡集镇的有12户,占1.7%,搬迁到本县其他城镇的有17户,占2.5%,县城建房的62户,占9.2%。这说明在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试点工作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普遍愿望。
从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分析,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总人口2615人,55岁以上的430人,占调查总人口的16.4%,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0岁左右,这部分人在之后逐步走向自然消亡之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加剧,这部分人从年龄和综合素质上都很难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去适应市场,进行第二次创业。因此对这部分人应以适当引导为主,充分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20岁以下,589人,占22.6%,且大多在校学习,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这部分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增强,绝大多数不会再走农业致富之路,而是通过务工、从商等途径自然下山转移。20~55岁之间的1596人,占61%,这部分人正当壮年,思想观念基本与当今时代同步,自身综合素质基本适应当今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同时也积蓄了一定的资金,无论务工、从商,进行第二次创业都有较好的资本,因此,这部分人应作为“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重点。
从劳动力结构分析,在这次调查的682户农户中,劳动力1627人,占总人口的62.2%,其中外出劳动力36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2.2%,有外出劳动力农户数为260户,占总户数的38.1%。外出的这些人中,有的已在外创下了一片天地,适应了离开土地的新型农民的生活,有的也正逐步向新型农民迈进,为我乡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作了有益尝试,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据。
从20xx年人均收入情况分析,全乡20xx年人均收入为3231元,在调查的682户农户中,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105户,仅占16.4%,这部分农户要鼓励他们搞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待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全家搬迁下山。1500~3000元之间的351户,占总户数的51.5%,这部分家庭通过一定的政策激励和配套措施的实施,可以促使他们向中心村集镇或向县城转移致富,3000元以上的农户共226户,占总户数的33.1%,这部分农户已有一定的资本和能力,应以引导他们直接向县城靠近,一步到位。
虽然在这次调查中,农户对“下山居妆工作都极为支持,满意率达86%,但是在农户的思想上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顾忌和想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农户经济条件已成熟,也很想搬到中心村或其它集中地带建房,但是又担心集中地带建房地基难以落实;
二是一些农户经济条件尚不成熟,又迫切想建新房,缺口资金希望政府从多种途径给予一定的支持;
三是部分农户担心搬迁下山后就业问题难以解决;四是是部分农户担心搬迁建房后离责任山、责任田远了,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开展“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的初步思路
在为时半个月的调查中,我们通过将农户对“下山居妆存在的想法和顾虑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使农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励农户下山居祝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加强宣传,进一步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下山居住,创业致富”的认识,使群众“想下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仅有的生产资料与现时生产水平不相适应,“靠山靠水”难以跟上教育生活等消费支出。城市经济逢勃兴起,城市已成为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的集聚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为农民在城市创业提供广阔天地。通过宣传和引导,使农户充分认识到“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是新时期实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是实现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中心村、集镇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形式。
二、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现有土地两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使群众“能下山”。①规划要具有前瞻
性和科学性,要充分考虑今后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居住带来的影响(前瞻),充分考虑以生态、旅游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居住带来的影响。②村及村民小组管理体制的调整过程中,只保留基础良好,发展潜能较大的中心村,大幅减少自然村落,做大做强中心村,适势兼并行政村。③下山新建房以县城迁居为重点,同时增强&&集镇居住功能,实行梯度转移,把家庭条件好、素质高的部分农户作为下山居住工作规划的重点对象。
三、促进增收,进一步加大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提高迁居经济实力,使群众“移得动”。①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坚持发展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高本地就业能力。②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通过技能素质培训、劳动力资源信息收集、企业结对等形式使更多人走向市尝走向集镇,达到异地致富的目的。③加大教育投入,使我乡的下一代有更多的人走向高等学府,实现教育脱贫。
四、政策引导,进一步激发农民下山居住的积极性和增强异地致富的信心,使群众“住得稳”。落实合理的土地生产资料流转政策,放宽农户原承包土地,荒山荒坡等生产资料的多种流转形式。完善合理的建设用地征占政策,放宽农户迁居条件,按“统一规划,自愿有偿,有序推进,梯度转移”的原则,积极鼓励“下山居妆。制定各项社会配套措施,放宽迁居农户的就业、就医、子女就学、劳动保障户籍等同等公民待遇,解决迁居户的水、电、通讯等生活问题。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帮助解决搬迁户建房、户口迁移等手续,制定统一的补助标准。
最后,在“下山居住,创业致富”工作过程中做到四个结合:即把“下山居妆工作与生态立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工作紧密结合,把“下山居妆工作与劳动力转移工作紧密结合,把“下山居妆与科教兴农工作紧密结合,把“下山居妆与社会各项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解决山区群众就业难、致富难的`问题,逐步向宽裕型小康社会迈进。
工作调查报告5
县从建立城乡低保制度以来,经历了救助项目逐步增多、救助对象逐步覆盖、救助政策逐步健全、救助措施逐步完善的过程。对于一个处在发展中的农业大县,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任务尤显艰巨,社会救助工作改革和创新尤显重要,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救助体系是当前民生工作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低保对象现状与产生的原因
目前,该县低保对象主要包括年人均收入低于1067元的农村贫困户,该类对象全县共有7092户、21276人;月人均收入低于200元的城镇低保对象,该类对象全县共有9102户、12282人。
这些弱势群体的产生,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等外在方面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自身的原因。大部分弱势群体由于种种原因,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导致其不愿意或者难以接受新生事物,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同时,弱势群体家庭又普遍存在劳动力缺乏、劳动力质量不高、发展生产的资金缺乏等困难,这又在客观上限制了弱势群体自力更生与自我发展。
2.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弱势群体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薄弱,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外出务工难,家庭经营开展难,增加收入的难度大,使其弱势程度不断加深。同时,由于资金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大大降低,形成贫困—低学历—再贫困的恶性循环,使弱势群体家庭难以摆脱弱势地位。
3.偶然因素成为弱势群体。据调查,在弱势群体中,因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各种残疾、生大病重病和自然灾害等偶然因素致贫的约占弱势群体的50%以上。
总体而言,弱势群体是经济落后的历史延续,是长期以来、甚至是几代人以来,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导致家庭经济状况积弱难返的结果。
二、该县城乡低保工作开展情况
从19初步建立起社会救助制度以来,该县弱势群体救助工作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试点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统一思想,调查摸底,动员部署,试点示范。基本目标是低标准起步,初步建立城市低保的制度框架。该县是从年在县城所在地原城关镇的东、南、西、北几个居委会试点,并在当年建立制度。
第二阶段:规范和完善阶段。主要是20xx年—20xx年,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资金投入增加,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基本目标是完善城市低保制度,规范城市低保的动作和实施。同时该县成立了专项工作机构:汉寿县低保中心。出台了《汉寿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补充规定》(汉政发〔20xx〕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工作的意见》(汉政发〔20xx〕32号)等文件,使该县城市低保不断规范。
第三阶段:拓展提高阶段。20xx年,城市低保工作已发展到成熟阶段,保障标准和救助标准逐年上升,管理也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救助工作逐步由单一的城市低保救助逐渐发展为以城乡低保救助、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生活救助为主体,与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电力、供水、收视、殡葬、燃气、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相衔接,以财政投入为主,以经常性社会捐助、慈善扶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工作调查报告6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在县纪委和民政部门的配合指导下,就我区低保工作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自检自查,收到了成效,找到了问题和不足,为今后我区农村低保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就我区农村低保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农村低保工作是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惠农政策的一项具体表现,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农村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必要途径。我区共有3个行政村,有367户,共1509口人。自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以来,按照“应保尽保”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户报、村评、区审、县定”的工作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办事原则,在全区认真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在接到上级有关精神之后,我区专门成立了农村低保自查领导组,由纪检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深入我区所在3个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进村入户,严格按照低保标准,认真核实,取消了一些因生活条件改善、年收入已超过低保标准的对象和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关系保、人情保,及时将那些最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体纳入低保对象。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方法,经过严格审查,实现了农村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目标。
(二)严格把关,规范程序。我区成立了农村低保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区农村低保日常业务,严格按照“户报、村评、区审、县定”的工作程序,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办事原则,防止了一人说了算,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和权力保等不正常现象,保证了全区农村低保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三)措施有效,操作规范。设立了农村低保资金专户,农村低保对象专户,将低保资金直接打入低保对象信用卡,实现了保障金社会化发放,既方便了低保对象,又防止了挪用、截留低保资金的现象发生,确保了低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三、农村低保工作中的问题
(一)操作行为欠规范,工作不够细致。一是基于农村家庭收入的测算相当困难,基本上还是以评议为主,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二是公示操作无实效,低保公示基本上是结合村务公开在村委会进行,有的村民离村委会较远,对公示并不知晓也在情理之中;三是一些村召开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会”存在没人参加的现象,加上文化素质偏低,不能很好的理解评议的性质,甚至会出现家族观念,人情亲情影响评议的现象,评议结果有时不尽人意;四是仍然有个别低保对象与低收入水平要求不相符。
(二)宣传工作不到位,主导思想需端正。一些基层干部服务意识不够端正,责任心不够强,这也导致了农村低保政策在群众中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甚至产生误解;很多群众认为只要年老或是身带残疾便可以领取低保,双方矛盾时有发生,给全区和谐建设带来工作上的压力。
(三)基层工作人员少,部门配合力度不够。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个浩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仅仅依靠民政部门去动员组织落实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基层民政办人员少、力量薄弱,导致工作开展难以有效满足群众的需要。
四、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要出台和操作性强的农村低保政策。
(二)配齐配强农村低保工作力量,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增加低保工作的透明度。
工作调查报告7
按照上级有关部署,我县全员人口信息录入工作已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两个多月,目前已完成整体工作量的80%,预计7月中旬可完成任务。在录入过程中,我们摸索到一些有效的具体做法,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引发了对全员人口信息录入工作的思考。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遇到的困惑和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做法:念好“三字”真经
我们把全员人口信息录入工作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工作一开始就在干部职工中强化质量观念,要求大家牢牢把握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齐心协力念好“实、准、快”三字经,有效促进了全员人口信息录入工作的健康开展。目前,全县已录入总人口25万人,预计到本月中旬能够全面完成录入任务。
在摸底阶段突出一个“实”字。信息的使用价值取决于信息本身的真实可靠,只有真实的统计数据才是科学决策的真正依据,在很多时候,决策失误的直接原因就是信息的失真以至虚假。这次录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预防“忙中出错”,我们从一开始就把数据真实摆在质量标准的首位,强调时间服从质量为摸清人口信息的真实底数,各乡镇采取了乡村联动、统一编组、责任到组、任务到人的方法,共同做好人口信息登记工作。在摸底登记时,工作人员逐户走访,严格程序,坚持逐一查看证件、询问本人、走访四邻,并注意不忽略锁门户、长期外出户等重点,从而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为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我们还对各村摸底数据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各种疏漏。
在核对阶段突出一个“准”字。这次录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县尽管在全市属于小县,但仍有33万多人口,而按要求,每个人录入20-40项信息,这就意味着信息总量要在600多万条以上,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最大的危险就是“忙中出错”。为此,我们采取了“三对照”的具体措施,以达到“三无”的最终目标。一是与户口底册对照,在询问本人的同时认真查阅家庭户口;二是与派出所户籍资料对照,查看必须录入而户口薄缺少的信息是否与公安部门的内部资料有出入;三是与新农合底数对照,确认我们调查的真实性。通过严格的核对程序达到“三无”,即人口基本信息无漏登,已婚育龄妇女信息无漏项,子女信息无漏报,最终实现“不漏户、不漏人、不漏项、不出错”标准,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
在录入阶段突出一个“快”字。为实现“快”的目标,乡镇做到了“三到位”,一是设备到位,各乡镇新购置电脑12台,租用电脑20台,满足了人口信息录入的需要;二是人员到位,抽调业务能力和责任心都比较强的骨干力量,在县人口计生局集中业务培训后,加班加点地进行信息录入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录入任务;三是奖惩到位,为激发信息录入员的积极性,各乡镇明确了相关的奖惩办法,公开评先奖励及责任追究的标准,并对信息录入人员增加岗位津贴,提高福利待遇,确保了责任、利益的统一。
困惑:面临三个难题
尽管各级干部职工对录入工作情绪高涨,干劲实足,但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具体工作中仍然遇到了一些比较棘手的实际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出生漏报发现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出生漏报是在所难免的,漏报人数即使很少,但如果不能在录入工作中及时发现,“全员”录入也会落空。然而,由于这次录入工作中没有具体的“免责”规定,政策外生育人员必然害怕暴露后被追缴社会抚养费,乡、村两级领导干部则怕暴露后追究工作责任,加之农村家族观念及邻里意识浓厚,即使明确举报奖励办法也很难有人举报。这是当前避免漏查漏报、确保全员录入必须尽快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是特殊人群调查难。这一人群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流动人口,这些人长期在外打工而又居无定所,以找零工为主,既无固定的场地,也没固定的住址,一般情况下只能调查到外出的人数和姓名,而难以与本人取得联系。再是下岗职工,特别是粮食、商业、供销、工业等部门下属的因经营不善而关闭或破产的企业,其职工大都已经外出,有的很难找到。对特殊人群的调查虽然只要坚持不懈最终总能完成任务,但要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任务就成了一大难题。
三是活动经费保障难。经费保障是个非常现实的客观问题,它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做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即使有明确的认识也很难付诸实施。我县是个省级贫困县,财政状况相当紧张,与其他类似情况的县市一样,提供足够的经费也就成了一大难题。
建议:构筑三大支撑
1、明确政策。省、市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同级党委、政府汇报情况,本着既要严肃计生政策又要着眼大局、实事求是的原则,尽快研究制定对此前漏报的政策外人口在这次录入工作中处理办法,让政策外生育的群众和乡村两级计生部门消除顾虑,从政策上为全员录入工作提供支撑。
2、完善机制。全员人口信息的调查、核对、录入及使用,是人口计生整体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录入的人口信息是一种动态信息,此后会随时发生变化,各级计生部门应该着眼当前,立足长远,真正建立一个经常性的人口信息管理机制,确保人口信息的随时更新、不断完善和真实可靠,真正实现人口信息的共享,为计生管理和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支撑。
3、足额投入。健全投入机制,提供经费保障。全员人口信息的信息量大,数据项目繁多,不仅首次录入需要一定的经费,而且今后的数据更新和信息管理使用是经常性的工作,仍然需要经费保障,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将其列为计生工作中的一项长期投入项目,通过科学核算将其纳入预算并定期足额拨付,以确保该项工作的健康运行。
工作调查报告8
《劳动合同法》自20xx年6月29日颁布、20xx年1月1日实施以来,我区高度重视《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一方面通过多方宣传、举办培训班、座谈会交流、大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促进《劳动合同法》的学习、宣传和普及;另一方面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快推进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着力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监控力度,及时妥善处理劳资纠纷,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确保我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促进了劳动合同签订率的提高。
(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促进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期限向长期化方向发展。
《劳动合同法》强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鼓励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实际是从法律层面促使用人单位改变用工短期行为,考虑用工长期化。《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我区各类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从之前的一年期限为主转变为三至五年期限为主,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均依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促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劳动关系更为稳固。
(三)《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促进了用人单位用工管理行为的不断规范。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要把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内容,要求劳动合同制度化、法律化,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从根本上促使用人单位规范内部管理行为和外部经营行为,从而有利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我区各类企业对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及时进行了清理修改,使日常管理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劳动用工主要方面得到了较好的遵守执行。企业用工逐步规范,劳动关系日渐稳定。
(四)《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部分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目前还存在部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部分劳动密集小型企业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持观望态度,维持原有的用工方式,还未完全根据新法进行调整。还有部分规模较小、用工环境差,管理较差的企业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持消极态度,不遵守法律规定,严重违规用工。对于一些季节性增加用工和临时性用工,企业不愿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也认为没有必要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
2、劳动者不愿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依然存在。
《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据我区企业反映,企业要求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部分员工不愿签订劳动合同。这部分员工有的是因为误解签订劳动合同后限制其自由流动;有的是因为不愿缴交社会保险费;有的是误以为不签订劳动合同,一个月后一年内可以要求企业支付双倍工资。在劳动密集型尤其是加工企业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有些企业不愿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比例甚至达到50%以上。
3、部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意愿不强。
有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愿参加社会保险,主要原因有:一是个别私营企业误导劳动者,使劳动者误认为参加社保会减少收入,造成劳动者参保意愿不强;二是当前社会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未能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全省范围内自由转移和接续,一些企业外
来务工人员对社会保险认识不足,认为不能在当地连续参保至享受养老待遇的最低参保年限,回原籍后社保关系又不能顺利转移,不愿参保;三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现实中离职后选择退保,觉得退保手续麻烦,而单位缴交的社保统筹金不能退还也不能迁走,主观上排斥参保。
4、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法》个别条款的理解有异。
我区不少企业反映《劳动合同法》有些条款不容易理解,操作性不强。主要包括计件工人、季节性用工加班工资的计算和计发加班工资的基数确定、劳动合同范本条款过细不利于用人单位实际生产操作及管理、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程度界定、流动性较大的员工重返用人单位能否再次约定试用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适用不当可能导致企业用工僵化以及劳务派遣适用的岗位和具体操作程序等问题。
(五)完善《劳动合同法》配套法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执法部门难以操作、用人单位难以理解掌握的问题,因此急需出台实施细则和办法,提供指导性意见。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完善配套法规政策,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逐步解决社保转移接续问题。必须尽快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建议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问题。
2、明确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具体操作办法。主要是细化条例,明确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而未签订,经济补偿应如何计算;对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不辞而别的,应赋予用人单位一定的用工约束权等。
3、进一步明确年休假、加班工资待遇。年休假计算是否按员工的累计工龄,或是在现企业的工作时间;对于主动要求加班的,是否允许,应如何计算加班工资等。
4、对于特殊性行业、季节性行业的用工进一步明确。对特殊行业,如建筑业、餐饮业、服务业等,研究制定有别于生产性行业,适应自身行业特点的规定;对于淡旺季周期生产、临时性增加用工情况,也制定适用的法律实施细则。
5、规范劳务派遣的具体内容。对于临时性用工,季节性用工,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应如何规范操作。研究制订关于劳务派遣公司的监管细则。
6、明确细化劳动者的责任。对于劳动者自身主观原因没能及时签订合同,劳动者主动要求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形如何界定等,应制订明确细化的操作程序指导用人单位具体操作。
工作调查报告9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实习学校张官屯中学的校本课程“孝敬教育”的开展与实施状况
2.在掌握学校对校本课程“孝敬教育”的开展与实施的情况后,对“孝敬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和效果进行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时间
1.调查对象: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对象为张官屯中学校长、教导主任及七年级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实习学校实地考察法、访谈法。
3.调查时间:20xx年6月5日
三、调查内容
1.孝敬文化教育的开展情况及实施措施
与校长和教导主任座谈,校长说:“为了抓好学生德育工作,我校始终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突破口,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实施孝敬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编印了《孝敬教育》校本教材,使孝敬教育真正走进了课堂。给学生编写制定了《孝敬父母十条》,印发了《孝敬教育双签协议书》,倡导家长、学生共同孝亲敬老。学校每年都利用“五一”长假和暑假,适时开展“感受生活,孝爱双亲”的活动,活动倡议学生利用假期帮助父母做家务,下地干活,切身感受父母的辛劳,学会感恩父母。组织开展孝敬教育,通过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育学生、感化家长。”教导主任强调:“孝敬教育教材每年修订一次,由学校校长、主任等人员一起修订,完善教材内容。”
实地考察:校园里有许多关于“孝敬教育”的宣传栏,有《孝敬父母十条》、《学生八心》、《社会主义荣辱观》、《孝敬教育产生幸福》等;楼道里的走廊文化是以孝敬教育为主,在楼道里每个班的外部墙壁上有“古二十四孝”之一,分别为“涤亲溺器---黄庭坚”、“行佣供母---江革”、“弃官寻母---朱寿昌”、“鹿乳奉亲---郯子”、“卧冰求鲤---王祥”、“百里负米---仲由”、“扇枕温衾---黄香”、“卖身葬父---董永”等;学校在七年级开展孝敬教育课程,一周一节课,并有专门的老师给学生讲授课程,每个班里都有孝敬课的班委任命。
2.“孝敬教育”的影响和成果
采访学生:在初一八个班,每个班随机采访十名学生。主要问题是:“古二十四孝你都了解哪些?”、“孝敬课上大家的听课状态如何?”、“上完孝敬课之后你是如何孝敬父母的?”学生们百分之四十六“古二十四孝”能说出十个以上,百分之四十三的学生能说出五个以上,百分之八的学生能说出二到三个,百分之四的学生一个都说不出来。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听孝敬课,听一些孝敬故事,只有极少数学生上课不听课。全部同学都有孝敬父母的意识,比如给父母做饭、洗脚、不和父母吵架、好好学习等等。
四、调查结果
张官屯中学对孝敬教育非常重视,孝敬教育的展开与实施状况很好。在课程的开设、老师的授课、教材的修订等方面都在有条不紊、规范的进行着。在校园孝敬文化建设、走廊孝敬文化建设、学生孝敬课收获等方面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从校长到主任,从老师到学生、从校园建设到走廊文化,到处都渗透着孝敬文化。达到了孝敬文化深入人心的效果,学生孝敬意识也有所提高。
五、调查分析
“百行之首,以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更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然而,现在的中学生好多不懂得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艰辛,孝敬父母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张官屯中学校本课程“孝敬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学生们的孝敬意识,增强学生们孝敬父母的情感,进而促进家庭和谐和幸福。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孝敬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工作,加强了思想道德的建设。
校长对“孝敬教育”的重视就决定了“孝敬教育”的顺利开展。校长带动了学校孝敬文化的建设,增强了学校的德育建设。教材的定期修订,为“孝敬教育”添加新鲜元素,补充新问题、新知识、新思想。校园“孝敬文化”和走廊“孝敬文化”让老师和学生经常观看学习,“孝敬文化”深入人心,校园里到处都有孝敬的气息。孝敬课程的开展让学生的心灵能经常接受孝敬的洗礼,让孝敬的意识深深印在学生们心中,并让学生经常回家实施孝敬父母的行动。这样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感会日益增加,继承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六、调查小结
张官屯中学校本课程“孝敬教育”开展与实施状况良好,也取得建设性的成绩。不仅增强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建设,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孝敬意识,使中学生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学校应该定期展开“孝敬教育”的实践活动,“孝敬课堂”可以走出教室,走向养老院等场所,展开一些实践活动。这样教育效果会更好。
工作调查报告10
一、基本资料
小朗,男,1991年12月21日生,初中文化程度,上学。现就读于汉阳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所初中,因其自己的“特殊身份”,再加上不善于交际便慢慢地开始接触网络,最近已经沉迷其中。后果可想而知,其成绩急速下滑,伴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小朗经常流连于网吧和游戏机房。他的母亲顾及到儿子,不愿把事情告诉忙于工作的丈夫,所以她找到了我们,希望可以帮助她的儿子。
二、背景资料
小朗未满一岁时父母离异,父亲盗窃被判入狱,母亲改嫁现在丈夫,他从小受到父母双亲的宠爱,一直都很听话,其母亲更是觉得对不起孩子,对他非常忍让。父亲的关爱同样也是无微不至。但是,自从知道自己并非现在父母亲生,他就开始自卑,开始封闭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形式上的反叛,但是总爱一个人独自呆着。刚开始还好,他还会和同学们有彼此的交流串访,但是自从去年开始,他就慢慢的开始沉迷网络。到现在为止,他已经不能自拔。但是较好的一点是他没有和家人有太多的对抗,只是不与家人沟通。
三、主要问题
案主的学习、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是不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
四、问题分析
案主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对案主造成太大的生活压力。尽管父亲不是其亲生的生父,但是除了血缘上的一点区别之外,丝毫没有一个养父的身影。母亲对他更是无话可说。双亲并没有要求他有多大的作为只希望他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他可以懂得作为父母的一片心意。
就其周围的同学朋友等人际环境而言,据其母亲和邻居们的反映来看,几乎没几个人知道他是离异家庭的孩子。所以也就不存在同学、朋友们的排斥和议论。而且在沉迷于网络之前,他与周围的同龄孩子相处的还比较融洽,并没有现在这么僵硬。也就是说,在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后,他在心理上有了一丝的迷惑和矛盾,所以开始逃避父母的关爱,逃避同学;开始自卑封闭自己。进而在接触了网络之后,便很快的陷入其中。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在行为上找到了新的逃避方式。我应该帮助案主认识到现实的真实性、不可更改性,以及现实的实质性一面,协助案主解开心结,坦然的面对自己,面对家庭和生活的现实。
五、理论基础
人是自主、自决的,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主要是由人自己选择的,而并非如环境决定论认为的:人的行为完全受外部环境支配。人的内在的“成长动力”和“健康动力”导致人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需要”。“自我认同”又可分为“成功的认同”和“失败的认同”。“成功的认同”是指人类有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的需要;“失败的认同”则表现为:逃避现实、不负责任、孤独寂寞、对自己的行为无法有效控制。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学会面对现实,要从一个事物,一件事情的多个方面来分析看待。不能固定思维,更不能封闭自己。要学会在外界的社会资源中吸收可供自己正常成长发展所需的东西。
六、个案评估
在案主母亲的引导下我们和案主有了第一次的接触交流,经过首次的沟通我们对案主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搜集整理和分析。依据社区居委会所掌握的资料、胡主任对该案主的介绍和与案主的具体谈话我们初步的对案主进行了一个问题的评估。
案主未满一岁时父母离异,父亲盗窃被判入狱,母亲改嫁现在丈夫,他从小受到父母双亲的宠爱,一直都很听话,其母亲更是觉得对不起孩子,对他非常忍让。父亲的关爱同样也是无微不至。但是,自从知道自己并非现在父母亲生,他就开始自卑,开始封闭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形式上的反叛,但是总爱一个人独自呆着。刚开始还好,他还会和同学们有彼此的交流串访,但是自从去年开始,他就慢慢的开始沉迷网络。到现在为止,他已经不能自拔。但是较好的一点是他没有和家人有太多的对抗,只是不与家人沟通。
案主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家庭、交际面临困境,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正是不成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最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他的问题特殊性在于以讨厌现实、逃离现实、不愿面对现实为根源,导致了自己交际的被冷落,心理上的自卑。在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更加的感觉现实不完美,一时间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之中,无奈与无助充斥着他的心里世界。不敢面对又无法逃避的心理使他倍感孤独、寂寞和困惑,进而表现出了种种的异常行为。就案主个人而言,他自己深感痛苦,他不知道该如何来处理自己心理世界翻腾蹈海般的拼死挣扎,也无法调整自己斩不断理还乱的心绪。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不愿意这样下去,他希望有人可以帮助他。整个的问题中应该说有两个事件参与者,他的母亲和父亲。因为事情的直接根源就在于,案主知道了现在的父亲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所以在我们帮助案主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发动他们来配合案主,以促进案主尽快自己解决问题。当前而言,案主还没有什么较为外显性的异常
行为出现,只是不言不语,不同周围的任何人讲话,不愿回家见到自己的母亲,不愿回想以前的事情。总喜欢一个人呆着,不想去想那些让他烦心的事,虽然他做不到。这种情况自他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一直存在,还不太清楚是否有细微的变化。
在与案主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案主一直希望自己的身体外貌可以变的像日本动画中的流川枫那样的理想,希望自己拥有让人难以回避的青春魅力,希望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都可以更多地关心自己,同时也希望自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以说他的理想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这是他们这个年龄独有的特征,也是他一直沉醉于青春偶像类小说的结果。他忽视了现实的不可更改性与客观性,这是他个人认识上的欠缺,也正是这样的完美心理才是他无法接受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感觉自己的最后一到防线也被突破,一直让自己感觉还算满意的家庭竟然也是这样的不完美,所以他在自卑的压抑下心理世界几乎崩溃。作为社工人员,我们不能直接介入他思想价值观的改变中,只能一步一步地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根源所在,并且独立的把它解决好。当然我们还可以充分的调动他周围的有利社会资源来支持案主成长,就社会资源而言,案主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同学们的理解,需要周围的家人朋友们可以主动的多给案主一点心理上的慰藉。让一颗颗火热的新融化他那颗有几分寒气的心。事实上案主的社会资源中造就潜在的存在着上述几个方面的所需资源,只是两者之间的需求关系和被需求关系没有及时积极的建立好。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案主自身实现问题解决和成长的优势所在。
在对案主的问题及周围社会资源环境进行了分析之后,我们认为案主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对案主造成太大的生活压力。尽管父亲不是其亲生的生父,但是除了血缘上的一点区别之外,丝毫没有一个养父的身影。母亲对他更是无话可说。双亲并没有要求他有多大的作为只希望他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他可以懂得作为父母的一片心意。
就其周围的同学朋友等人际环境而言,据其母亲和邻居们的反映来看,几乎没几个人知道他是离异家庭的孩子。所以也就不存在同学、朋友们的排斥和议论。而且在沉迷于网络之前,他与周围的同龄孩子相处的还比较融洽,并没有现在这么僵硬。也就是说,在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后,他在心理上有了一丝的迷惑和矛盾,所以开始逃避父母的关爱,逃避同学;开始自卑封闭自己。进而在接触了网络之后,便很快的陷入其中。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在行为上找到了新的逃避方式。我应该帮助案主认识到现实的真实性、不可更改性,以及现实的实质性一面,协助案主解开心结,坦然的面对自己,面对家庭和生活的现实。
依据理论分析而言,人是自主、自决的,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主要是由人自己选择的,而并非如环境决定论认为的:人的行为完全受外部环境支配。人的内在的“成长动力”和“健康动力”导致人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需要”。“自我认同”又可分为“成功的认同”和“失败的认同”。“成功的认同”是指人类有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的需要;“失败的认同”则表现为:逃避现实、不负责任、孤独寂寞、对自己的行为无法有效控制。人是社会中的人,人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学会面对现实,要从一个事物,一件事情的多个方面来分析看待。不能固定思维,更不能封闭自己。要学会在外界的社会资源中吸收可供自己正常成长发展所需的东西。
考虑到案主的年龄和现实中的问题我们决定采用现实疗法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潜在能力,通过现实的真实呈现来使其看清问题的实质。如果再在此情形下采用理性情绪疗法,我们怕案主无法在迷茫的思维中重新思考。所以还是用事实来说话,让案主自己在现实中弄明白自己的忧虑是不必要的,上网逃避是更不对的。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问题。现实治疗法认为:自我认同的发展受到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影响。它强调人不能靠情绪产生行动,强调我们应该先行动,在行动中改善情绪与观念。在治疗过程中社工是一个模范、也是一个教师,他要让案主感受到关怀与体谅,也要对案主进行行为示范、指导和监督。希望我们的帮助可以尽快让案主恢复,使他自己有一个较好的进步。
七、服务模式
考虑到案主的年龄和现实中的问题我们决定采用现实疗法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潜在能力,通过现实的真实呈现来使其看清问题的实质。如果再在此情形下采用理性情绪疗法,我们怕案主无法在迷茫的思维中重新思考。所以还是用事实来说话,让案主自己在现实中弄明白自己的忧虑是不必要的,上网逃避是更不对的。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问题。现实治疗法认为:自我认同的发展受到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影响。它强调人不能靠情绪产生行动,强调我们应该先行动,在行动中改善情绪与观念。在治疗过程中社工是一个模范、也是一个教师,他要让案主感受到关怀与体谅,也要对案主进行行为示范、指导和监督。
八、服务计划
目标:改变案主逃避真实生活的生活状态,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认识到自己的偏差,走会到自己常规的人生轨道。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一)接案:本案是在社区发掘到的个案。我们先了解基本情况,并约定上门走访的时间。
(二)初次接触,资料收集并研究。
(三)得到案主信任,确认工作关系。
(四)进一步接触案主,切入到工作重点。
(五)帮助案主做好接受现实的准备,并与其共同克服可能存在的困难。
(六)着重注意案主的心理变化,时时给予关心、引导和帮助。
(七)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和周围的同学搞好交流沟通,预防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波动。
(八)跟进服务,如果案主的状况良好,工作员结案。
九、服务过程
第一节:与案主母亲初步接触。为了得到案主的接纳与信任,我们首先从他最感兴趣的网络游戏和他的学习情况等谈起。谈话中进一步了解了案主的情况,如对父母的态度、作息时间、兴趣爱好等内容。初步达成帮助的协议,并约定下次在社区和案主见面的时间。
第二节:首先要让小朗接纳我们,然后再慢慢了解其真实想法,包括今后对父母、学习、生活等的观点。
第三节:我们在社区与案主谈及其对父母的看法,引导他慢慢的换一个角度分析自己。他对自己今后的一切还处在毫无目的的状态,他不想谈这方面的东西,不愿意听到关于父母的事情。我们不得不采取一些“家长式干预”。并乘胜追击,提出让他尽力与父母进行一次真诚的彼此交流。最后他勉强答应下来。
第四节:我们按约定的时间到他家,我们到时他正在翻看着学过的书本。好像有一种无奈的感觉,我们在与其母亲打过招呼后便进到了小朗的房间。第一次我们做了更为深层次的交谈,同时制定了下一步的计划。
第五节:我们和小朗进行了第三次的交谈。他按我们上次约定好的计划,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正常的谈话,他很兴奋的说:“他们好像不知道我的事情,他们好像也不太在乎这样的事情。他们还很关心的问我为什么变了……”。我们的预期目标已经达到。
第六节:我们和他母亲协商,让他父亲抽点时间回家,把事情慢慢的告诉他。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和他见一面。
第七节:小朗打电话给我们,见面后他说他父亲要带他到日本出差。并且申请了半学年的假期来重新补救对孩子的“父亲过失”。他说话时很兴奋,后来就有点激动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学校老师们也给他了半个月的假期让他调整,并且许诺以他的智力在将来的学习中很快会赶上的。我们继续进行了相关的鼓励。
第八节:我们在社区举行了“珍重”告别社区欢送会。我们给他打通了电话,他正在与自己的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我们告诉他应该多和自己的父母交流沟通,要多与周围的同学互动,同时也祝福他可以更好的生活。
初次会谈评估:案主的状况还算正常,他也乐意接受我们的帮助。总体而言,谈话中案主处于被动状态,我们提到哪个话题,他就会跟到哪里。其中有几次他讲话很激动,案主对我们的帮助也十分积极的配合。他没有做出排斥的行为活动,而且我们彼此基本上了解了对方,就其自身问题的相关信息资料搜集来讲,也基本上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初步评估(案主问题的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分析了案主的问题,案主性格内向,在生活中不爱说话,不善焦交际。自己爱好青春偶像剧类的流行言情小说,对理想自我的向往几乎完全依托小说中的主人翁。这一点一直在案主心中积累,直到其发现连自己最为信托、依赖的家庭、父母竟然也是那样的不“完美”,所以案主在这一事实面前突然陷入了迷失的境地。但是案主又无法从心底怨恨自己的父母,毕竟这只是案主的一种错觉,一时的心理偏差。只有借网络来慰藉自己。这也是案主当前的迷茫状态。
第二次谈话我主要了解了他前两天的想法,和与父母关系的改善发展,并且协助他制定了下一步的实施计划。
第二次谈话感悟:此次谈话比上次要顺利的多,谈话的目标是帮助他认识到问题的实质,发挥自身解决问题的潜力。这一预期的目标也基本实现,案主自己的成长动力很强。谈话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影响和产生目前问题的因素,帮助案主认识到这些诱因的存在。使其自己有意识的去解决此类问题。在这两次的谈话中反映出的一个个人问题是,工作的经验贫乏和谈话技巧的不足。希望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改进。
第三次谈话时,小朗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他说话的语气有了变化,不再低沉没有生气。而是脸上的表情也丰富起来,同时他的动作也多了许多。总之进步是非常明显的,谈话中我们主要听取了他对上次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并且进一步在思想意识上帮助他认识到了问题的可以解决性。
第四次谈话的评估:案主已经在思想意识上完全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和汉族要的根源所在。而且,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他主动提出了再联系我们,这就是一个进步的体现,相信他可以走好后面的道路。顺利的结案对我们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我们的成长进步也是很大的。
经过了四次谈话,案主在思想意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从一片迷茫的矛盾心情中走向开朗;从险些陷入网瘾的边缘回归到自己温暖的家庭。刚开始他十分的无奈,面对现实无能为力,在我们的帮助下,他渐渐的开始走出被动、躲避。他慢慢的认识到自己目前的问题实质,开始分析导致自身问题的因素,最终也发觉了自己的不足所在。从而进一步挑战自己的弱点,走向积极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的目标。在我们离开宁康园的那一天,他还打电话给我们,告诉我们他在途中已经和自己身旁的乘客讲话了。听到这些我们也相信他可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十、成效评估
就案主的问题来看,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案主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目标,并不像前段时间那样迷惑不解。案主的心理问题也一天天好转,已有回归家庭的正常生活参与社会正常生活的表现。根据案主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再调整计划,做跟进的工作。居委会的老师一致认为小朗真的变了很多,看到人不会低着头,也会有礼貌地与人打招呼了,那是自信和交际在逐渐恢复的表现。
十一、个案反思
1、社工不宜采用“高压式”的指导方法,这会降低案主的自决。
2、针对案主的不成熟,社工要投其所好,根据案主的喜好进入他的生活,再慢慢去引导他。工作员要时时关注案主的心理变化,尽快获得案主信任,巩固彼此之间的关系。
3、社工应该学会让案主剖析自己,让他亲自去面对一定的现实。要培养其面对现实的能力,学会在遇到挫折时从多角度出发去思考,学会向外界求助,学会正确、客观而理性的分析问题的实质。从而提高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实现自己的健康成长。
4、作为社工人员自己必须有预见性的准备,要有能力引导案主的讲话,不能毫无目的的随案主讲。这就要事前准备谈话的主题和需要信息。
除此之外我们工作者对自己做了自我评估如下:
1、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以积极的、平等的态度对待案主;
2、严格遵守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
3、合理运用个案工作技巧,包括交流技巧、解决问题技巧、改变行为技巧。利用倾听、引导、反馈、总结、打断等沟通技巧;
4、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危机介入模式中的人格理论、学习理论,行为治疗模式 的认知学习理论;
5、较好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6、案主的自理/自制能力好像没有处理;
7、在协助案主实践学习计划时要应用行为更易法的学习理论;
8、应该多些协助案主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别人的想法和目的。
工作调查报告11
日前,中国人力资源网就HR的工作现状开展了网络调查,参与调查的HR共1068人,其中有效调查1036份,有效率97%。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来自华南地区的HR比例较高,占34.6%,其次是华东地区,占27.7%,来自东北地区的HR相对较少,只占4.2%,地区差异较为明显。
HR群体的年龄分布趋向年轻化,22-28岁年龄的HR占到67.5%,29-35岁的占25.9%;35-40岁的占4.7%;40岁以上只占1.9%。与之相对应的是,从事HR工作1年以内经验的占20.3%,1-3年的占46%,4-6年的占23.2%,7-9年的占6.6%,以上占4%。
在学历方面,在所有从事HR的工作者中,大专、本科的学历居多,大专学历的有36.2%,本科学历的有55.9%;从事HR工作的高学历人士较少,其中硕士占5.2%,博士仅仅占0.1%;
在职位方面,所有的调查者中,从事助理工作的比例为16.2%,从事专员工作的比例为29%,担任主管的比例占30%,经理的比例占22.3%,总监的比例为2.5%。 调查中了解了HR所在企业的性质构成,结果表明,来自私企HR的比例为28%,民企为31%,国企为10%,中外合资企业为12%,外商独资企业为19%。
在从事HR工作的人员中,男性总体所占的比例较少,占38%,然而在高端职位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占30.8%,而从事高端HR职位的女性只占女性总人数的4.4%,大部分女性从事低端HR职位,占女性总数的55%,中端职位则占40.6%。尽管在HR的高端职位上,例如,HR总监,男性比例占大多数,但是56%的被调查者认为性别并不是影响HR工作晋升的主要原因,只有占6.5%的人认为性别和工作晋升有很大关系。
虽然目前从事HR工作的女性占很大比例,但是随着HR的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把HR看成是决策层的战略伙伴,此时性别的差异在HR工作中非常明显。HR是一份适合女性的工作,与员工打交道时,女性的细腻、温柔、敏感都让她们比男性更富有亲和力。而本次调查表明,53.2%的人则认为男性比女性更适合做HR工作,他们处理问题更加果断,有全局观,说明现代HR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人事与薪酬管理,它要求HR从业人员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视野,站在企业的决策层的高度看待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只要具备了相应的前瞻性和开创性,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都一样,不会有太多的区别。无论是作为男性还是女性,在职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取决于其职业个性的高度,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性别的因素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了。
HR的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当企业在建立期的时候,HR部门是企业管理的辅助部门,进行人员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等事务性工作,体现了很强的技术背景;当企业进入稳定发展期时,HR部门就成为了企业决策层的合作伙伴,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规划等核心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在本次调查中,63.2%的被调查者认为HR工作需要技术含量的工作,27.6%的人则认为HR工作是没有技术含量的,这说明对于很多小型企业,或者正处在建立期的企业,HR工作者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
本次调查表明,绝大部分HR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远见,有激情的工作者,他们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并且他们在工作中很多时候会做到人情与制度兼顾。当然,在问及HR工作的收入和付出是否平衡时,74.4%的HR 认为收入和付出是不平衡的,收获远不及付出,只有25.1%的人认为收入和付出是成正比的,而这些人大部分来自国有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在这一点上,与企业是否重视HR工作有极大的关系,21.3%的人认为企业不太重视HR,他们在企业充当着“出气筒”的角色,HR工作只是简单的事务执行;47.7%的人认为企业对HR的重视程度一般,他们把自己定位为成企业的“救火队员”;25.8%的人认为企业比较重视HR,仅有5.2%的人认为被企业非常重视,对企业的战略有很大贡献,他们把HR工作和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企业的“谋士”,参与策略的制定,对企业发展有很大贡献。
薪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某一职位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一般而言,HR的薪酬要低于同级研发、营销、生产等部门,这正是HR重要程度未能获得企业认可的体现。存在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传统观念上,往往将人力资源管理混同于人事管理,认为其是行政性、后勤性的工作,无法与生产、营销等一线生产部门相提并论,从而无形中降低了HR工作的重要程度;第二,HR从业人员的构成。在很多企业中,大部分从事HR工作的人来自原来的行政后勤部门,缺乏专业的HR知识与眼光,更无法立足于企业战略高度实施与开展工作,这也从客观上削弱了HR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大多数企业里,HR的重要性远不如研发、营销等职位。综合以上这些原因,不难理解为什么本调查发现大约59.1%的人有近期跳槽的打算,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 本次调查还重点分析了不同性质的企业对HR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下图可以看出调查的数据显示,不同性质的企业对于HR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的不同,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以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等为代表,另一类以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等代表,前者对HR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后者,不到10%的私营企业非常重视HR,而超过25%的外企企业非常重视HR。
之所以存在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存在对HR不够重视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大多是以家族式形式存在,家族的裙带关系成为了录用企业员工的标准。而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则不同,尤其是外资企业很重视人才的选拔,对人才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企业的发展依赖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其次,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规模教小,管理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别于外资企业,他们把HR部门放在企业决策的辅助角色,还没有把HR部门提升到战略制定的伙伴关系上来,这使得HR的重要性在企业中不能显现出来。
HR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在正常的企业运营活动中处于服务和支持的角色,其核心工作相对其它部门而言有滞后效应。因此,大多数人对HR角色存在较大的偏见,包括HR工作者自己,往往困惑于自身价值实现的途径,并且以此作为抱怨的借口,使自己的心态失衡。
HR工作者既然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自己的职业,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那么,作为HR从业者,一定要了解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大环境,了解所在企业的行业趋势,了解企业的发展阶段与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一定要有有容乃大的心态去从事自己的工作,用宽阔的胸怀去包容其他部门和其他人。只有在充分认识自身职业特性的基础上,调整心态,才有可能取得职业的成功。在风平浪静中能未雨绸缪,在关键时刻就能力挽狂澜,才能真正体现HR工作者的价值。
工作调查报告12
镇地处德阳西郊9公里,幅员33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1个场镇居委会,总人口2.3万人。
在声势浩大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XX镇党委、政府按照XX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作风工程来抓,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提高认识、周密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一是彻底结束了XX镇近来场镇交易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的历史,商品交易分类、规范、有序进入了指定区域;二是彻底结束了XX镇主要干道万丰大道(也是过境公路-县道德孝路XX场镇段)长期以来逢场即堵、拥挤不堪的历史,如今的万丰大道,宽阔通畅;三是无条件全部拆除了场镇商铺林林种种、千姿百态的遮阳棚、遮阳伞及各式各样的广告牌,各条街巷重现宽敞明亮;四是及时添置了一批环卫设施设备,加快建设了一批环卫基础设施,不断强化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硬件保障;五是XX镇城镇及各村组的“五乱”现象得到强力整治,清洁化、优美化、秩序化初见成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XX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明显的成效,关键在于镇党委、政府坚决有力地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本镇实际,敢闯敢试,探索建立了一系列长效机制,把全镇城乡环境治理工作逐渐引入了制度化、有序化、科学化的轨道。
第一,建立干群联动机制。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坚持实行“干部带头、全民参与”。一是干部带头。主要指镇全体党政领导带头宣传,深入大街小巷、田间院落,向广大群众宣讲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意义和要求,让大家理解、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带头清扫,镇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带领党政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打扫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带头碰硬,梳理出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多年来屡治未果的痼疾顽症,逐一研究制定处置方案,由镇党政主要领导率领由交通、公安、建设、工商、畜牧、卫生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重拳出击,强力攻坚,群众拍手称快;带头承包,每一位党政领导均与签订责任书,联系承包了场镇某一区域、某一村居或某一方面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其实施指导、督促,其成效与个人全年目标考核挂钩。二是全民参与。主要指广泛深入地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庄、进景区“七进”活动,分别举行启动仪式,以一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的表率带头作用,激发、吸引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中来,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热潮。
第二,建立督查问责机制。一是加大督查力度。成立了由镇分管领导牵头的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查组,每周不定期深入城乡第一线开展2次以上的明查暗访,对正反两个方面摄影、拍照,制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题片,定期组织镇村干部集体收看、评议,同时,向全镇各单位编发督查通报,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纳入全年目标考核。二是设置曝光台。向社会各界公布了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举报热线,安排专人负责接听、登记;在醒目位置张挂了专用举报箱;在镇广播站设置了曝光台,定时对通过督查组、举报热线、举报箱等各种途径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曝光。凡被镇本级及上级党政、新闻媒体曝光的单位,其联系承包领导、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均将按相关细则被处以定额罚款,直接上缴镇财政。三是实行约谈问责。对经督查、举报存在问题的单位,第一次由联系承包领导约谈该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二次由镇纪委书记约谈该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三次则由镇党政主要领导直接问责该单位的联系承包领导,并给予通报批评和定额罚款。
第三,建立环境保洁机制。一是加强教育。“清扫容易保洁难”,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保洁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很多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尚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针对此,XX镇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七进”活动,采取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结合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着力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大家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努力从源头上促进保洁工作。二是加强巡查。针对一些经营户和个人乱倒垃圾比较严重的现象,在张挂宣传警示牌的同时,建立场镇管理办公室巡查制度和社会举报制度,对经巡查和举报发现的乱倒垃圾者,一律按相关规定给予强制清扫或处以罚款的处罚,并对举报者给予奖励,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三是组建保洁队伍。在城镇,聘请了4名保洁员,分片分段负责相应区域的保洁工作,既及时制止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又及时清除各种垃圾。在农村,各村分别聘请了1-2名保洁员,主要是对沿道路、沿沟渠等重点部位实施保洁。目前,镇党委、政府正考虑引入市场化机制,着手研究将场镇清扫保洁,以及将各村垃圾收集到镇垃圾中转站等事项,整体承包给劳务公司,以便将政府从沉重的保洁清运压力中解脱出来,集中力量抓好灾后重建、推动经济发展。
第四,建立垃圾处置机制。一是采取“户集-村收-镇运-市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在场镇,由场镇管理办公室负责安排、聘请人员,将场镇各处的垃圾,用机动三轮统一运往镇垃圾中转站由镇处置;在农村,各农户将收集的垃圾倒入本院落垃圾池,各村聘请专人进行收集,或运往镇垃圾中转站由镇处置,或运往本村填埋场由村处置。镇政府花钱买服务,与德阳市环卫处签订垃圾清运处置协议,由市环卫处按照每天一次的频率,派专车到XX垃圾中转站,运走垃圾并予处置,彻底解决了全镇垃圾清运难、处置难的问题。
第五,建立巡逻执法机制。一是干部值勤。把城镇大街小巷划分为若干区域,分别安排政府机关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村镇建设办、农业服务中心、财政所等部门,由其安排出每日值勤轮次,报镇督查室备案。场镇逢场天,各大办公室值勤人员必须上午至少上街值勤2次、下午至少1次;冷场天为上、下午分别至少1次,主要负责劝导制止责任区的“五乱”行为,并由镇治理办和督查室进行检查、登记。二是队伍巡逻。组建了周一周三、周二周四、夜间队、周末队共4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巡逻队,分别由镇党政领导任队长、镇老领导任副队长,抽调有关部门、派出所、场镇管理办公室及居委会干部组成,所有巡逻队成员均佩戴统一的“城镇管理”标志,分别负责相应时段全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巡逻工作,发现、制止、纠正“五乱”行为。同时,各村还组建了“巾帼劝导队”,给予镇巡逻队大力支持。三是联合执法。确定每周星期五为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联合执法日,联合执法队由镇长任队长、分管副镇长任常务副队长,成员包括交通、公安、建设、工商、畜牧、卫生等执法部门人员及镇政府有关部门人员。每周星期五早上8:00,联合执法队全体成员均佩戴统一的“城管执法”标志,在镇政府集合,前往场镇及辖区其他区域进行巡逻执法,对各类“五乱”行为给予强力整治。场镇很多私搭乱建行为,特别是场镇口一家私营预制件厂,违规侵占场镇主干道人行道近200米近20年之久,此前多次整治无果,在全镇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钉子户,就在党委书记、镇长拒接一切说情,亲自率领联合执法队现场执法的强大声势下,被彻底铲除,起到了极大的警示教育作用,为全镇“打顽疾,拔钉子”活动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和实践基础。
第六,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投入问题,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最头痛的问题。投入不足,将极大地影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投入有: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今年6月以来,XX镇共筹措资金890余万元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在场镇及各村组较大院落,新建了14余个垃圾池、果皮箱;为场镇配置了1辆大型垃圾清运车、2辆机动三轮车,为各村配置了1辆机动三轮车;完成了场镇主要道路的路灯建设工程和主要街道的改造美化工程,启动了垃圾中转站、场镇雨污管网、大型综合市场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
二是人工投入。三是机具运转投入。这里,着重就人工投入和机具运转投入,即场镇及各村环卫标准化管理运行成本作一测算。场镇方面,一是环卫工人,共8人,每人每月工资600元、保险金300元,小计每月需7200元,每年需86400元;二是保洁工人,共4人,每人每月补助300元,小计每月需1200元,每年需14400元;三是机动三轮车驾驶员,共2人,每人每月工资800元、保险金300元,小计每月需2200元,每年需26400元;
四是机动三轮车保险费,共2辆,每辆每年1500元,小计每年3000元;五是机动三轮车燃油费,共2辆,每辆每天10元,小计每年7300元;六是机动三轮车维修费,共2辆,每辆每年500元,小计每年1000元;七是环卫、保洁工人设施费,小计每年1000元;八是场镇环卫设施维护费,小计每年5000元;九是垃圾处置费(协议委托市环卫处垃圾处理公司,从场镇垃圾中转站代为运输处置),每月6000元,小计每年7元。由此看,场镇环卫上述八项每年总计需要资金151700元。按场镇常驻人口3000人计算,场镇环卫每年人均所需资金为50.57元。各村方面,一是垃圾收集员,共1人,每月工资600元、保险金300元,小计每月需900元,每年需10800元;二是机动三轮车驾驶员,共1人,每月工资800元、保险金300元,小计每月需1100元,每年需13200元;三是机动三轮车保险费,共1辆,小计每年1500元;四是机动三轮车燃油费,共1辆,每天15元,小计每年5400元;五是机动三轮车维修费,共1辆,小计每年1000元。由此看,一个村环卫上述五项每年总计需要资金31900元(全镇6个村共需资金191400元)。按农村人口20000人计算,村环卫每年人均所需资金为9.57元。此外,全镇86个组,按每组1名保洁员、每人每月300元补助算,每年共需资金309600元(此项可由各组自行解决)。要解决好上述数额庞大的投入问题,必须抓紧探索建立以上级支持、乡镇投入、村组自筹、社会捐赠为主要模式的投入机制,为深入扎实地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七,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经党政办公会研究,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了对机关各部门、各村居及干部个人的目标管理考核,占总分值的10%。在考核内容上,设置了组织领导、建立制度、人员队伍、集中行动、日常保洁、“七进”活动、满意测评、举报督查等8个方面;在考核形式上,把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平常检查与年终算账有机结合,力求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在结果利用上,一方面,将此项考核得分纳入全年对集体、对个人的综合考核之中,另一方面,对此项工作实行单项考核,对获得先进的集体和个人给予特别奖励,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投身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工作调查报告13
我们的生活环境逐渐变得美好,但还是有很多人和事不爱护环境。因此,学校让我们六年级的学生到校外进行环保调查活动,所以我约了朋友到校外进行调查。
我们在约定的时间到达学校,但是王航因为有事不能来,所以我们三个不得不上路了。走在人民路上,我们发现很多平时可能不会注意,但对环保非常不利的事情。我们走到阎良宾馆,看到那里的烟囱里冒出废气,污染了环境,但是里面的人已经不省人事了。而当我们来到贝尔河的时候,我们看到河里全是垃圾,污染了这条河。沿河的地面也很乱,用来保护行人的护栏被人偷走了。行人经过的时候都很小心,怕不小心掉进河里。
我们一路走着,也看到一些人站在垃圾桶旁边,却没有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相反,他们把它扔在地上。一个善良的爷爷上前拦住他,被他骂的狗血淋头。还有一个人弯腰在垃圾桶里找东西,留下身边的地上全是垃圾,又脏又乱,很不雅观。我们沿着河边走,来到一片美丽的草坪。我看见几个小女孩在草地上跑着玩,一只小狗跟着她们。不远处,一对青年男女坐在草地上,相亲相爱,完全无视站在护栏旁边的“请爱护草坪”;品牌。有的人在路边的电线杆上贴小广告,雕凿一些内容,不管有没有破坏市容,只想着自己的一点点利益。
我们继续往前走,我看见有人在路边的书店里抽烟。烟灰被女售货员的阿姨倒在外面的路上。刮风的时候,路过的人都在呛咳,对身体有害。其他人从楼上往下扔垃圾。他们撞了行人也不道歉。他们躲起来偷偷笑。他们根本不谈公德。其他人随地吐痰,甚至小便。这些带有细菌和病毒的脏东西被留在街上,到处传播。街上的小餐馆全是白色垃圾。穿着脏衣服的服务员会给用油腻的手来吃饭的人端来几碗食物。我不知道随着那些饭吃了多少细菌。
我们一路看着,虽然觉得很累,但是很有收获。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保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是多么重要。记得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后天》,因为当时的人们不懂得保护环境,导致酸雨泛滥地球,人类只能在太空中寻找新的家园。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保护好身边的环境,从小事做起,哪怕只是弯腰捡一张纸,我都会去做。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重建家园不是不可能的。
让我们所有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携起手来,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开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工作调查报告14
一、调查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又指出:“幼儿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育在终身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发展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全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农村幼儿教育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xx年9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农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现转来分析,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调查目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等方面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是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虽然我国学界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却不多,本次调查是为进一步了解幼儿园教师这一行业的生存状况及准确定位幼儿园教师在工作岗位中的职业发展。
三、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15日至20xx年11月30日
四、调查对象
潮州市饶平县中心幼儿园新塘分园
五、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以“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发展情况”为题目的网络形式的调查问卷对教师进行调查。为保证调查研究的真实性,了解问题成因,在系统整理调研数据后,对个别农村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确保了本次调查研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次问卷共发放35份,回收有效问卷33份。
六、调查过程
根据书籍、报刊、网络等资料,对潮州市饶平县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初步讨论评估,并制定网络问卷的内容,问卷回收,统计问卷,根据统计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七、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一)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1、男女比例失调
在调查的名幼儿教师中,其中男性仅为2名,女性31名,男女比例接近1:15男女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幼儿教师队伍均衡发展。
2、工作量大,工资待遇差
目前,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农村幼儿教师每天工作量在8—10小时的居大多数,占15人;其次是每天工作量在6—8小时,占10人;工作量10小时以上的占5人;工作量在4——6小时占3人,工作量4小时以下的占0人。通过图表可见,农村幼儿教师工作时间长,属于教师可支配的自由有限。工作忙,缺少时间,也成为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因素。同时,虽然较之以往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提高,但是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普遍较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调查结果显示,该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在少于1000的有5人,1000—20xx的有25人,高于20xx元的只有3人可见,作为专业人员的幼儿教师工资很低,通过访谈了解到教师对于目前的工资很不满意,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与其付出不成正比,与个人的期望也有些距离,这些是制约幼儿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也有自己的利益需求,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农村幼儿教师流失严重。
(二)教师职业资格、能力、技术技能。
在调查中我发现该幼儿园的老师有三分之一是外聘老师,也就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他们的文化水平只有中专甚至更低,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接送学生和担任学生的生活老师,也就是负责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工资也比较低。拥有资格证的有24个老师,他们当中又22个大专生,2个本科生,但是属于学前教育的只有6个人,其他基本是其他师范专业的,甚至有几个是非师范专业的。由此可见,该幼儿园教师很多都缺乏具有坚定的学科知识基础,但对于自身所教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知之甚少,缺乏幼教基本理论、幼儿心理学方面知识。教师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知识面狭窄,急需更新知识结构,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
但是,调查显示,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还是较强的。对于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并积极实行的有20人,有计划但没实行的10有人,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有3人。绝大部分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有73%的教师经常进行教学反思,足可见,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主观意识较强。在问及幼儿教师自我展业发展的内容时,他们几乎将教学基本技能、技巧;学科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理念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部选择。可见,农村幼儿教师急需提高的业务素质是加强学科教学研究能力,创新思想观念和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环境问题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也需要和谐。这里的和谐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身心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师德修养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和谐成长。现在,很多公办幼儿园一般只进少量正式的公办教师,而大量招聘临时的合同制教师,原公办教师如果是在实行教师聘任制以前进来的,则保留公办教师的资格。民办幼儿园则全是合同制教师。这样,幼儿园教师就分成两类,即公办和非公办教师。这两类幼儿园教师即使在同一所幼儿园工作,其待遇也不能相提并论,难免会有摩擦。
目前农村幼儿园大多采取传统的“园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集权制的管理模式,这无疑对幼儿园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消极的影响。俗话说:“有一个好园长,就有一所学校”。但是,有一些园长的管理水平有限。因此,园长的管理水平也需要提高,为我们幼儿园应该注重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里的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寻找身边感动的故事等,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互勉共进的氛围,以促进教师的和谐成长。
(四)从业者自身的体会
我们可以看到只有5%的教师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45%的教师喜欢现在的工作,50%的教师对现在的工作感到一般,由此可见半数的教师因为能够胜任工作,并体验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所以她们喜欢现在的工作;而半数的教师可能只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与自己的兴趣需要相差甚远;再则有的教师因为幼儿园工作烦琐,随着年龄的增大,对职业产生了倦怠感;抑或是刚参加工作不久,不能胜任各项工作,所以还没有体验到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八、促进幼儿教师职业发展对策
通过对幼儿教师整体发展状况的呈现与分析,总结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现在主要从政府、幼儿园及教师自身等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政府方面
1、建立健全幼儿教师专业扶持、监督、评估政策法规
国家的政策法规直接决定了一项职业的地位、待遇,体现国家、政府对该职业的重视程度。我国目前与幼儿教师相关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与为幼儿教师教育提供规范和监督,如教师的入职标准,教师教育的监督责任等方面已发挥积极作用。然而在依法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监督与评估,以及严格控制幼儿教师“入口”仍有欠缺有待加强。
2、完善幼儿教师任职资格制度
健全幼儿教师的资格证书制度,有利于实现幼儿教师聘任的标准化,脱离专业的限制,吸引更多适合学前教育的人才。应该由教育部门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细化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推进其全面有效的`实施。可以把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融入到教师资格证书的考核制度中,对不同阶段的幼儿教师考核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幼儿园
1、改变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稳定幼儿教师队伍。
调查中显示,工作压力大和收入低是幼儿教师辞职的两个主要原因,为了稳定幼儿教师队伍,激发教师的工作兴趣,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幼儿园应减轻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师待遇,解决幼儿教师的困难。
2、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评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教师评价是用来评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与成绩;另一方面,是作为为教师提提供反馈,使其认识自身的工作表现,进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幼儿园在制定评价时应注重评价目的的发展性。通过教师评价考察教师的个人工作表。
(三)教师自身
1、增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习惯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对主动参与式、探究式等学习形式缺乏认同感,缺乏多样化的学习理念和习惯,自我发展、学习、思考和研究的意识不强,这严重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打破这一局面,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并增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主动关注自身发展。
2、进行反思性教学
教师要思考活动内容选得如何,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否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和弹性,教师能否借助活动进一步拓展;材料是否适合农村幼儿的学习。与同事进行交流,达到分享成果、启迪借鉴的作用。同事的实践可以作为一面批判的镜子,反射出自己行动的影像。
九、总结
总的来说,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任重道远,在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存在教师队伍老龄化趋势、男女比例失调;工作量大,工资待遇差;待遇不高,教师流动性较大;知识结构单一;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从宏观建立健全幼儿教师专业扶持、监督、评估政策法规;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完善幼儿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改革学前专业课程体系,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微观增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进行反思性教学。
工作调查报告15
批发零售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准相关数据对“扩大内需”的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这四个行业的统计调查采用的是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即对限额以上的经营单位采用全面定期报表制度,而对限额以下的经营单位(包括个体经营户)采用抽样调查。但限下抽样调查在实践中碰到了不少的问题,现就限下抽样调查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市限下抽样调查基本状况
目前贸易专业抽样的样本框是以经济普查资料为基础编制的。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统计,目前全市个体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总户数共133165户,其中:从事批发业的34495户,占总户数的25.9%;从事零售业的85085户,占总户数的63.9%;从事住宿业的794户,占总户数的0.6%;从事餐饮业的12791户,占总户数的9.6%。全市企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总户数共3089户,其中:从事批发业的1843户,占总户数的59.7%;从事零售业的1087户,占总户数的35.2%;从事住宿业77的户,占总户数的2.4%;从事餐饮业的82户,占总户数的2.7%。按照省局抽样调查方案要求,依据经济普查单位名录库抽取样本,全市共抽取样本户611户,其中:批发业个体96户,批发业企业84户;零售业个体101户,零售业企业84户;住宿业个体88户,住宿业企业25户;餐饮业个体103户,餐饮业企业30户。在样本户的批发和零售业中,涵盖了从事服装、家电、药品、家具、书报杂志类、化妆品、饲料、烟酒类、日常用品等各类商品经营户,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些样本的范围及类型基本上能满足抽样推断的需要。
二、限额以下和个体贸易调查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户配合意识差,对抽样调查工作认识不到位,怕麻烦,怕泄漏商业秘密,在申报时不如实申报,存在瞒报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调查数据的可靠性。
2、个体批发和零售数据分割问题及特殊行业的数据质量问题。
其一是贸易业单位批发和零售的数据很难划分,往往是批发中有零售,零售中有批发,如何划分缺少统一的标准,极难把握。其二是特殊行业的数据质量问题。如家具、建筑材料等,其共同特点是销售时间难以确定,且销售周期过长,忽冷忽热,忽高忽低,按实际发生额填报,或数据过小(甚至为0),或数据特别大,偶然性强,规律性差,比较难把握。
3、新增户数未能及时纳入调查范围
随着我市三年大变样步伐的不断迈进,我市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主城区的实力、魅力、竞争力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提升,新的商业聚集区不断兴起,如高铁站担起融入京津冀一小时都市圈、交游四海的重任。新开业的贸餐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一天一天的涌现出来,为个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批零和餐饮业经营户,尤其是个体户,每季甚至每月在经营过程中开业、停业、转让、倒闭等现象频频发生,个体经营户“月新季异”,难以及时纳入统计范围,因此就会造成个体总户数与实际情况难以相符,总量推断结果也会受到影响。
4、调查成本增加、基层经费落实困难
尽管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对普查和大型调查经费的开支有明文规定,对各级统计系统的各项抽样经费的安排也有具体的要求,但由于是“分级负担”,实际工作中基层经费落实较为困难。目前,全市各县区,特别是乡镇和村财力十分紧张,加之我国实行周期性普查制度以来,普查及抽样调查几乎就成了日常性工作,这项调查尚未结束,下一项调查又已开始。一些基层领导对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对调查经费安排不积极。
基层统计部门做贸易统计专业的人员仅为1人,还要兼顾其他专业,各乡镇统计员也是身兼数职(如报帐员、社区工作等),有些乡镇调查员缺乏抽样调查专业知识,对调查表上的指标还不能够完全理解,加之统计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较差,工作量极大。另外,对调查对象的记账补贴经费还没有通过任何渠道加以解决,影响了调查对象的配合。
三、对加强限额以下和个体贸易调查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限额以下和个体贸易抽样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切实提高抽样调查数据质量。
1、争取领导重视,强化政府行为
在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下,党政领导重视、明确政府牵头尤其重要,是确保区域性贸易调查成功的关键。只有地方党政领导的真正重视和关心,调查工作所需的人、财、物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各种关系的协调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健全各种责任制,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职能,确保上下一盘棋。在今后的贸易调查中,中央、省、市应加强对县(区)乡两级的经费补贴,并且要加大对专款专用的审查力度,以保证各级调查补贴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基层必须充分依靠乡镇(街道)政府和村(居)委会,要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熟悉情况的优势,用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增强调查户统计法律意识。
在宣传形式上可以采用由省级以上统计部门向每户调查户致一封公开信,使调查户明白国家对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和个体户实行抽样调查的目的、意义及作用;明白统计法规定的调查对象在统计中有哪些权利,又有哪些义务;明白在调查登记中调查户应遵守什么、注意什么事项。部分村企业、个体经营户根本还不了解《统计法》,更不知道在何种情况下构成了违法。因此,要使个体经营户统计有一个质的飞跃,宣传贯彻《统计法》必须先行。
3、加强基础工作,完善抽样调查方法
首先要建立和规范基层样本企业和样本户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加强对各级贸易统计人员尤其是基层调查员的抽样调查业务培训,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实现依法统计。其次在抽样框的设计方面,应考虑兼顾多级使用,满足地方的需要,提高基层统计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级调查队,搞好抽样调查统计,选好抽样框,确保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4、解决一定的调查经费。
任何工作只有高调的舆论宣传,没有物资基础支撑是很难正常进行下去的。应考虑对基层统计调查员和调查户给予一定的调查补贴,省级统计部门应下发相关文件,对调查对象的补贴的标准、资金来源渠道进行明确,并进行督促、检查。
5、加强统计调查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
目前调查户提供的资料是无偿的,我们对调查户还没有一个约束办法,有的调查户提供的资料随意性较大,这就要求我们统计调查员要切实负起责任,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要打消调查户的思想顾虑,要关心调查户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替他们排忧解难。这样才能与调查户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才能得到调查户的信任,调查户才会配合,才会讲真话报真数据。另外要大限度争取调查户的配合,加强与调查户沟通联系,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
6、加大对抽样调查数据的评估力度
建立和完善调查数据质量评估制度。以评估方法来确保调查数据质量是比较实用的措施。因此,目前根据贸易抽样调查所处工作环境,应采取:一是调查户申报经营收入,调查人员根据掌握的情况予以认定;二是发现调查户申报的数据有大起大落,明显与实际不符的要问明情况,查明原因,根据调查户经营规模、上交税费等进行评估;三是对个别确实不配合的,可根据经营规模或访问左邻右舍,了解同行业者的利率进行评估。对这样的调查户,通过再三做工作无效果,可以考虑换户。
第五篇:消防安全工作调查报告
消防安全工作调查报告一文是介绍消防安全工作相关的调查报告,如果您感觉本篇文章写的不错,可以推荐给您的朋友,或者收藏此文章,消防安全工作调查报告。如果您有更精彩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可以联系我们帮您发布到我们网站上,以供其他朋友参考!
2009年,我局消防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安部、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和《××县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意见》,严格落实《××县2009年消防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责任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来自:范文中国 www.xiexiebang.com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局领导对此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平安××”的重要组成部分,3月份成立了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局长念彩文任组长,副局长康平、纪委书记魏晶任副组长,魏晶同志分管该项工作。下设办公室,由潘玉明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并抽调有关科室同志具体负责。同时,各科室科长(主任)作为本科室消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直属各事业单位也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责任制,分别成立了由本单位负责人挂帅的消防安全工作机构,做到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
二、认真制定工作计划
制定与我县经济发展相适应的2009消防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在2009年初召开的全县民政工作会议2009年下半年召开的全县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上把消防安全工作和其它民政工作一并进行研究部署。每逢“五一”、“十一”、元旦等重大节假日也都及时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强调,督促整改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安全欢度节假日。
三、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
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意见》明确的管理职责和工作分工,狠抓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不断改善消防安全环境,切实加大消防监督力度,有效地预防和抑制了事故的发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调查报告《消防安全工作调查报告》。对照与县人民政府签订的《××县民政局2009年消防目标责任书》内容和要求,我局分别与殡仪馆、光荣院和国福酒楼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状,对消防安全责任进行了细化分解和落实。签订率为100%,并对责任制进行检查考核。认真履行对本系统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责。组织到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本系统消防安全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2009年先后两次组织开展(2009年9月、11月)对本单位、本系统的消防安全检查,未发现本系统有重大火灾隐患,对监督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督查有关单位、科室制定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消除安全隐患。全年共发现火灾隐患2处(救灾仓库和局综合档案室),整改火灾隐患2处。2009,本系统没有发生一起火灾。
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单位消防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环节、各岗位消防安全质量工作标准,规范单位人员消防安全行为,加强消防队伍建设,积极改善消防设施,逐步建立起“管理自主、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同时,按照市民政局的文件要求,制定了《××县民政局安全保卫责任制度》,向民政局各科(室)、所属事业单位和乡镇民政所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和救灾物资储备库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开展消防群防群治活动。
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
在县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义务消防队开展灭火演练。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学习观摩“11·9”消防安全日的消防演练,参观了消防车辆和装备器材、火灾案例图片展览,听取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讲授。同时,组织干部、职工听取了消防工作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以及热心消防、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报告,从正面引干部职工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大力营造消防工作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通过接受扎实有效的消防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了我局干部职工的消防知识和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了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
六、加大消防投入力度
一是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消防工作正常开展。二是加强消防设施建设。2006年共有消火栓13个,设置灭火器39个,消防应急灯22个。
存在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2009年,尽管我局的消防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虽经大量的宣传教育,仍有少数干部职工防火意识不强,消防安全知识了解不多;二是由于资金等原因,消防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依然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1、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一是继续把消防工作纳入民政工作计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二是进一步明确我县民政系统的消防安全工作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度,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
2、切实抓好消防设施建设。一是加大消防设施投入,确保消防设施建设、维护资金落实到位。
3、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坚持群防群治原则,让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入消防工作,人人有责。
4、深入开展消
防安全检查和治理。一是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对于确实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坚决责令其进行整改,杜绝火灾的发生。二是深入开展以光荣院、敬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的集体宿舍、殡仪馆、局机关综合档案室、救灾仓库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活动。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将以此次县人民政府消防安全目标责任制考评组到我局检查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查找差距,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为民政工作的良性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感谢您阅读消防安全工作调查报告这篇文章,如果您对本文有什么建议,可以在下面点击,同时您也可以查看其他朋友的评论。本栏目右方有其他更多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