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旅游景区的创新管理模式
(一)景区管理创新
最近听我们景区的一位主管介绍工作的时候说起一件新鲜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维特施加植物园,里面种植了各种珍贵的花卉,由于游客素质参差不齐,常有花卉不翼而飞的事情发生。前几年,植物园的管理人员采取四面出击的办法,一旦捉拿到偷窃花卉者就课以重罚,但见效甚微。去年初,植物园的一位主管灵机一动在植物园内的各个角落都竖立起一块告示牌,上面这样写着:“凡检举偷窃花卉者奖励200美元。”打从这时起,植物园花卉被窃事件一天天减少了。变罚为奖,变管住游客的被动局面为游客参与管理的主动局面。事实上,这只是源于管理人员转换了一种思维角度,巧妙地改动了一下管理的支点。
这几年在从事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也深有感触,无论是像我们这样的旅游业咨询企业,还是我们所接管的景区,都存在着管理方式需要不断改进创新的问题。总是运用垂直思维的老办法,常常会感到为难,甚至可能发展到越管越僵。如果能尝试采取创新思路,一些长期令人头痛的问题有可能迎刃而解,或者起码会变得不那么难办了。正是基于此考虑,我们北京巅峰智业机构在给景区做规划、设计等咨询工作的同时,一直致力于用创新的思路、酒店管理式的规范去管理、投智于更多的景区。六年前,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全资控股)正是在此理念下应运而生,成为国内首家专业的景区托管公司。目前,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景区管理系统,拥有较为充足的管理人力资源。我们相信“像管理酒店一样管理景区”,通过与景区的多种合作:合作经营、委托管理或者是租赁经营,通过为景区投智投资,一定能创造、提升景区的价值。
我们把投智放在首位。为什么呢?景区管理的市场化程度很弱,全国景区有2万8千多家,80%的景区其所有权和管理体制都是国有化的。这些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的景区,受体制、经营思路和人才的制约,很多经济效益不佳。即便是开发商投资的旅游景区,由于原有行业背景大多也不是旅游业,也缺乏专业的市场营销、经营管理、规划策划、产品建设方面的经验。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景区规范管理逐步受到重视,亟待品牌化的专业管理企业介入其中。景区作为旅游产业链中的核心部分,具有双重属性。从景区的旅游属性来说,它是一种商品,需要进入市场,体现价值,追求利益最大化;从景点的自然属性来看,它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一种宝贵资源,需要得到较好的保护。景区交给企业管理是它进入市场体现价值的必然,关键在于要用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景区,发现其价值提升其价值。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原北京国智景元旅游顾问有限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在积极探索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新模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加大引进市场化经营模式,通过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景区管理模式。我们认为合作经营和委托管理的方式,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最有效方式。
合作经营是指景区以经营性资产做价,吸收其它经营成份,组成多元化经济成份的股份公司,用现代企业制度对景区进行经营。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将景区的经营与管理分开。作为政府派出部门的景区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局,只负责制订景区的发展规划、建设方案审批和资源保护监督实施的管理职能。而景区的游客服务、景点维护和市场营销则交由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公司来负责。这样一来,管理者职责清楚,执行有效,经营者以市场为导,效益更好。这种模式为旅游开发和景区保护提供了一个切实有效的制度保证。
景区委托管理就是景区所有者或经营者,聘请有景区经营管理经验,有市场渠道和营销资源,并且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协助做好自己景区的经营管理工作,包括整个景区运营、项目经营、内部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委托管理对一些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景区经营需要专业人员,否则就会出现混乱而无法管理。政府通过有偿出让管理权,既可以保证国家收入,又可以通过管理权的收回或出让来约束经营者的行为,保证政府对景区的绝对控制。
以我们合作经营的山东淄博周村古商城为例。2006年该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2007年又成功晋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当年游客接待量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400%,今年发展的势头更加迅速,一季度接待的游客量是去年同期的5倍,经营收入也同比翻了3番。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引起了省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景区成功的运营管理模式也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周村古商城就是周村区政府及旅游局与达沃斯巅峰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经营的成功典范,2006年12月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了周村古镇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全面接管景区经营管理工作。?接管后的短短一年时间里,公司总部和派驻景区的管理班子将公司多年来总结出来的营销手段和经营管理标准规范引入到周村的具体管理中。周村模式的巨大成功,我们归纳为“思路三变、营销四重、管理五抓”。在规范管理的同时,我们也利用强大的投资平台,为周村引来新项目新投资,目前周村已经进入了全面抓经营的阶段。
(二)专业创造价值
在具体案例的实践中,我们善于总结和归类,将成功经验运用到更多的景区管理中,用标准化的管理要求验收我们所管理的景区,真正做到“像管理酒店一样管理景区”。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怎么建+怎么卖+怎么管”三位一体的集成专业服务。
我们建立了六大严谨规范的景区标准体系:人员培训标准体系、市场营销标准体系、游客信息标准体系、服务规范标准体系、票务管理标准体系和财务管理标准体系。建立了我们专业的营销网络:与国家旅游局及27家地市级以上旅游局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每年为他们开展景区托管合作、景区投融资等专题培训近百场;与中国旅游报、旅游卫视等36个地市级以上权威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刊(播)发景区软广告上千条;与首都国旅、南湖国旅、上海春秋国旅等500余家国内知名旅行社形成了战略联盟,同时,公司还创建了中国旅游运营网、中国旅游营销网、中国旅游投融资网以及易游网,通过这些营销网络,能快速有效帮助各景区实现方圆五百公里范围内的精确市场营销。
我们还整理编制了专业的景区管理和评估诊断手册,公司先后为各类景区输出了50余名高管人才,散布在全国各地各类景区中,2007年底,通过他们长期实践经验总结,编制了一套科学、实用的景区管理与运营诊断手册,为景区的科学管理、效益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派出的团队都以这些标准和手册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这些专业优质能力,使我们在发现、提升、创造和传播一个景区的价值上有着独到的长处。
因此,由专业景区管理公司来对景区进行合作经营和委托式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新模式,市场潜力巨大。
达沃斯巅峰公司经过近6年的探索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公司快速的发展说明了景区托管的商业模式在国内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同时也证明了达沃斯巅峰经营团队在实践中已经积累和摸索出了一套运作规则和管理模式。随着公司承接的几个项目的逐步打造,公司自身的品牌优势也积聚爆发,08年以来,各地景区寻求合作的意向越来越明晰,我们真心希望为景区投智投资,为景区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管理服务,用我们的智慧为更多景区创造出新的价值,打造景区管理的“希尔顿”品牌。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企业之一。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巅峰智业在中国首家提出像管理酒店一样进行景区管理,我们针对不同景区的现状提供合理高效的解决方案,并配备专业团队入驻景区,参与和指导景区运营。总结我们在全国40余家景区运管、景区托管的实践经验,以提高我们现有景区的盈利能力和商业价值,为当地民众提供就业机会,为地方政府提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巅峰智业旗下,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旅投)成立于2007年,公司业务涉及景区的投资运营、合作经营、委托管理、运营咨询以及投融资服务等。至2015年,公司综合运营过的景区累计达到40余家。其中巅峰旅投及其投资合作公司运营过的5A景区4家、4A景区20余家、省级景区若干。
第二篇: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摘要:忽视游客体验与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造成中国旅游景区经营失败的根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景区既要为游客创造快乐体验,又要保护地方资源与环境并促进社区长期发展。快乐的游客体验是由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构成的,要塑造快乐的游客体验,景区应根据产品差异性、参与性与挑战性原则配置旅游产品与服务。同时,在开发与经营过程中保持生态与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区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景区;体验;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3)11-0041-04 全国旅游主题公园近80%已倒闭,给中国旅游业已造成3000多亿元的损失。其中的代表是亚洲投资最大(10多亿元)的科幻公园福禄贝尔乐园于1998年1月宣布破产清资,投资上亿的通什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开业不到8个月就倒闭。武陵源为了保住“世界自然遗产”这一金牌,不得不拆除违规建筑,耗资3 45亿元,相当于1990年到2001年底武陵源所有门票收入的总和!忽视游客体验与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造成这两大问题的根源。
一、关注游客体验是旅游景区生存的条件
忽视游客体验是旅游景区倒闭的最重要原因,景区为什么不能吸引游客,关键是景区的产品不能够让游客产生“舒畅”的旅游体验。没有游客,景区就失去了生存条件。
(一)体验经济的特征
PineⅡ和Gilmore(1998)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提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对旅游景区来说终极的体验就是“快乐”。
他们将体验分为4大类:消遣、教育、逃避和审美。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必须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即处于四个方面的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Spot)的体验。到迪士尼乐园、赌城拉斯维加斯就属于最丰富的体验。PineⅡ和Gilmore还提出了塑造体验的5种方法: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强化主题印象、淘汰消极印象、提供纪念品与重视对游客的感官刺激。
(二)游客需求:快乐“三感”
游客希望在旅游景区实现他们“求补偿、求解脱”的目的,在旅游过程中补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得到的东西,从日常生活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游客希望得到的体验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快乐。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体验经济时代的游客特征是:
1、更愿选择散客而非团队;2.选择个性化定制的旅游产品而非标准化产品;3.不是购买整体产品而是购买零件自己组装;跟随他人去名胜古迹到发现旅游胜地;4.从“走马看花”式的巡游到“下马赏花”式的游览;5.从“旁观”到“参与”,从“领受”到“奉献”;6.从只重视“到此一游”的结果到同时重视“结果”与“过程”,从“被组织”、“被安排”到“自己组织”、“自己安排”。
从游客的旅游终极目标来说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是由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三要素构成的。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新鲜感,即新奇与鲜活。亲切感是从接触中,特别是人与人接触中,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他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孤独,只有那些欢迎、关心与理解的接触才能够产生亲切感。自豪感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是一种对自己满足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值得尊重的人,值得自己也值得别人爱的人。一个成功的景区应该通过各种场景设施与服务来明确游客的这三种感受。
(三)最优体验标准:畅
什么是最优体验呢?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在其名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提出了最优的体验标准是“畅”(flow),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都不能让人获得快乐体验。
二、均衡利用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战以来,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理念经历了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主义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演变历程。
经济增长主义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中国旅游景区开发在过去的25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国内的旅游开发长期受经济产业思想主宰,把旅游收入超过地方GDP的5%(或8%)成为地方支柱产业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目标。而且指导中国旅游业发展的2条重要假定是: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业是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这两条假设加剧了中国旅游景区的过度开发与环境破坏。
资源保护主义
随着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扩大,人们对资源保护的关注逐步加强。以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社区与交通干线。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这种开发理念注意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和谐共存的方法,仍然把这两者看成是对立关系。
可持续发展观
19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社区方法(CommunityApproach)是这一思想的代表。Murphy倡导从社区利益出发,由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区发展与社会承载力。后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引入,旅游景区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与社会的代内代际公平。可持续旅游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环境完整的统一。经济效率指既要维护现在的经济生产力又要给未来下一代的经济机会。社会公正指保护人类与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指保护基本的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指导可持续旅游的4个重要工具是:娱乐机会谱、可接受的变化极限、游客影响管理和旅游最优管理模型。
三、“快乐剧场”:体验经济时代的景区管理模式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成功的旅游景区必须要为游客生产快乐的体验,同时要实现景区的资源、环境与文化的完整统一。正如地中海俱乐部提出的经营信条那样“我们的工作就是创造快乐!”地中海俱乐部的“完全无忧无虑的度假、全包的假期与一次性付费”经营理念就是要让游客真正享受快乐。从本质上说,旅游景区就是一个快乐剧场,游客与居民、员工共同演出一场欢乐剧。
(一)总体管理
旅游景区要长期规划、总体控制;实行从家门到景区大门的全程空间管理。政府方面要鼓励公众参与规划,严格监管企业开发行为,制定行业规范,评估与监控旅游影响。对游客进行教育与沟通,培养负责任的旅游者。推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以粮代赈”等政策。
(二)项目配置原则
差异性:差异性表现为唯
一、第一与多样。要体现新鲜感,首先景区产品要有特色,具有唯一性,即独特性;其次景区产品具有第一的特征;最后要给顾客多种选择。特色要求景区要有主题,要让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它必须提供游客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就象你在黄山与在泰山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一样。由于任何项目都要衰老,维持独特性或新鲜感的根本是项目持续创新。西方国家对主题公园衰老问题的对策是每3年进行一次产品更新,而节庆表演节目则每年有30%的更新率。
参与性:游客不仅是体验的主体也是体验的成分。参与性体现在两方面,项目本身需要游客参与以及游客参与项目的设计与组合。必须要游客来参与产品的设计,或者是提建议或者是自己组装,才能够提供游客真正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工业社会之后,技术的隔离和社会忧伤与焦虑创造了对社会互动经历的需求。比如电话导致面对面沟通的减少,但技术不能替代真实的互动,当顾客的口味与偏好转向老式价值时,景区必须提供社会互动的体验。
挑战性:项目的设计还要考虑对游客有一定的挑战性,给游客突破自己生命极限证明自己生命价值的旅游项目,这些项目为游客培养自豪感。当游客爬上一座高峰、跳一次蹦极、飞跃某一峡谷等征服某种艰难险阻,成功完成了别人无法完成或自己以前无法完成的事件时,自豪感就产生了。比如极限运动需要冒受伤甚至死亡的危险,使人在跨越心理承受极限时获得极大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当然景区配置项目一定要掌握好项目的难度,要让游客有选择,大多数项目的难度要适度,即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够成功,否则反而会产生挫折感。
(三)资源与环境管理方式:梯度开发或循环利用,“减”人数“增”植被
资源与环境的多样性是独特游客体验的必要条件,也是新鲜感的基础。没有了生态多样性,自然就不能给游客带来新鲜感。生态环境成为了景区的重要吸引物。在满足经济、社会和审美需要的同时,保证文化统一、基本的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对文物保护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指导方针,以及因地制宜,采用分区、容量控制、轮休等方法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防止“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恶性开发。
景区资源采用梯度开发模式:比如在温泉度假区,50 63℃温泉水用于供热采暖;37 50℃用于洗浴;30 35℃用于养殖(鱼、虾、蛇)与景观用水;20 25℃用于农业(浸种、育秧、种菜、养花)、泳池用水、湿地用水;10 20℃农田灌溉。或循环利用模式,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休闲度假村,其基本循环是: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猪肉、鱼、蚕等可供游客食用、垂钓、或作为旅游商品购买。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正是:“桑茂蚕壮猪肥鱼大,塘肥基好茧多丝优。”
保护生态可以做“加法”,如碧峰峡,有意塑造红、黄、绿、蓝等五彩的森林景观,种植一批红叶,精心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同时配套种植黄芪、虫草、贝母、当归等特产药材,以及沙棘、蔷蔽、花椒、红豆杉等经济植物,变单一林种为综合资源。
另一种资源管理方式是“减法”,就是对开发的限制措施。世界遗产管理中常见的减法包括:限制总体游客数量,不让游客数量超过承载力;暂时的景点关闭;提供复制品对顾客开放,而将真品保护起来;实行分区:在重点文物区与游览区之间设立缓冲区,减少游客对珍稀文物的破坏;设置固定参观路线;价格限制:对有些景点免费,而有些易受破坏的景点采用高价限流;移走人工制品:对一些易风化的文物,如摩崖石刻,采用搬迁的方法在博物馆中保存起来,而不暴露在外。
在我国的敦煌和九寨沟已经实行了定时定量方法来限制旅游人数,莫高窟每日限定数百游客进窟参观,九寨沟每日限定2000游客进区旅游,对国外游客如日本游客实行预约参观。黄山则实行轮休制度。苏州开始通过政策杠杆与价值杠杆来达到保护园林的目的。在碧峰峡,为保证统一规划,万贯集团斥资1000多万搬迁了景区内的数十户农产,其房屋除一部分改作竹制别墅外,其余部分全部拆除,恢复自然状态。
(四)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
社区是塑造游客体验的重要道具,社区参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区居民对景区开发的影响感受最深:二是社区居民本身是构成游客体验中“友好气氛”的必要成分。促进社区发展实质上是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社区为游客的新鲜感以及亲切感提供必要的基础。景区开发要带动社区发展,增加地方就业、社会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在老少边穷地区,旅游扶贫是中国特色的景区开发的必要使命,2000年8月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开工,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广东、贵州与海南纷纷仿效并且在通过旅游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
(五)景区服务:亲切感的源泉员工服务是游客亲切感与自豪感的重要来源。在地中海俱乐部,导游是地中海俱乐部的灵魂。像朋友一样与游客同吃同住同娱乐,与游客打成一片。又像一个节目主持人,风趣幽默、恭谦勤快、对游客有求必应。在共同营造景区氛围中,员工起着主导作用。这表现在对游客的服务行为上,包括微笑、眼神交流、令人愉悦的行为、特定角色的表演,以及与游客接触的每一细节。现在的服务业特别重视服务情景中的员工与游客面对面接触的真实时刻管理,这一切都为了给游客一个快乐体验。
第三篇: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全国旅游主题公园近80%已倒闭,给中国旅游业已造成3000多亿元的损失。其中的代表是亚洲投资最大(10多亿元)的xx公园xx乐园于1998年1月宣布破产清资,投资上亿的通什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开业不到8个月就倒闭。xx为了保住“世界自然遗产”这一金牌,不得不拆除违规建筑,耗资3.45亿元,相当于1990年到2001年底xx所有门票收入的总和!忽视游客体验与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造成这两大问题的根源。
一、关注游客体验是旅游景区生存的条件
忽视游客体验是旅游景区倒闭的最重要原因,景区为什么不能吸引游客,关键是景区的产品不能够让游客产生“舒畅”的旅游体验。没有游客,景区就失去了生存条件。
(一)体验经济的特征
PineⅡ和Gilmore(1998)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提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对旅游景区来说终极的体验就是“快乐”。
他们将体验分为4大类:消遣、教育、逃避和审美。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必须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即处于四个方面的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 Spot)的体验。到迪士尼乐园、赌城拉斯维加斯就属于最丰富的体验。PineⅡ和Gilmore还提出了塑造体验的5种方法: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强化主题印象、淘汰消
极印象、提供纪念品与重视对游客的感官刺激。
(二)游客需求:快乐“三感”
游客希望在旅游景区实现他们“求补偿、求解脱”的目的,在旅游过程中补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得到的东西,从日常生活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游客希望得到的体验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快乐。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体验经济时代的游客特征是:
1.更愿选择散客而非团队;2.选择个性化定制的旅游产品而非标准化产品;3.不是购买整体产品而是购买零件自己组装;跟随他人去名胜古迹到发现旅游胜地;4.从“走马看花”式的巡游到“下马赏花”式的游览;5.从“旁观”到“参与”,从“领受”到“奉献”;6.从只重视“到此一游”的结果到同时重视“结果”与“过程”,从“被组织”、“被安排”到“自己组织”、“自己安排”。
从游客的旅游终极目标来说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是由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三要素构成的。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新鲜感,即新奇与鲜活。亲切感是从接触中,特别是人与人接触中,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他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孤独,只有那些欢迎、关心与理解的接触才能够产生亲切感。自豪感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是一种对自己满足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值得尊重的人,值得自己也值得别人爱的人。一个成功的景区应该通过各种场景设施与服务来明确游客的这三种感受。
(三)最优体验标准:畅
什么是最优体验呢?心理学家xx在其名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提出了最优的体验标准是“畅”(flow),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都不能让人获得快乐体验。
二、均衡利用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战以来,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理念经历了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主义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演变历程。
(一)经济增长主义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中国旅游景区开发在过去的25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国内的旅游开发长期受经济产业思想主宰,把旅游收入超过地方GDP的5%(或8%)成为地方支柱产业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目标。而且指导中国旅游业发展的2条重要假定是: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业是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这两条假设加剧了中国旅游景区的过度开发与环境破坏。
(二)资源保护主义
随着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扩大,人们对资源保护的关注逐步加强。以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社区与交通干线。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这种开发理念注意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和谐共存的方法,仍然把这两者看成是对立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观
19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社区方法(Community Approach)
是这一思想的代表。Murphy倡导从社区利益出发,由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区发展与社会承载力。后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引入,旅游景区开发开始
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与社会的代内代际公平。可持续旅游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环境完整的统一。经济效率指既要维护现在的经济生产力又要给未来下一代的经济机会。社会公正指保护人类与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指保护基本的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指导可持续旅游的4个重要工具是:娱乐机会谱、可接受的变化极限、游客影响管理和旅游最优管理模型。
三、“快乐剧场”:体验经济时代的景区管理模式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成功的旅游景区必须要为游客生产快乐的体验,同时要实现景区的资源、环境与文化的完整统一。正如地中海俱乐部提出的经营信条那样“我们的工作就是创造快乐!”地中海俱乐部的“完全无忧无虑的度假、全包的假期与一次性付费”经营理念就是要让游客真正享受快乐。从本质上说,旅游景区就是一个快乐剧场,游客与居民、员工共同演出一场欢乐剧。
(一)总体管理
旅游景区要长期规划、总体控制;实行从家门到景区大门的全程空间管理。政府方面要鼓励公众参与规划,严格监管企业开发行为,制定行业规范,评估与监控旅游影响。对游客进行教育与沟通,培养负责任的旅游者。推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以粮代赈”等政策。
(二)项目配置原则
差异性:差异性表现为唯
一、第一与多样。要体现新鲜感,首先景区产品要有特色,具有唯一性,即独特性;其次景区产品具有第一的特征;最后要给顾客多种选择。特色要求景区要有主题,要让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它必须提供游客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就象你在黄山与在泰山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一样。由于任何项目都要衰老,维持独特性或新鲜感的根本是项目持续创新。西方国家对主题公园衰老问题的对策是每3年进行一次产品更新,而节庆表演节目则每年有30%的更新率。
参与性:游客不仅是体验的主体也是体验的成分。参与性体现在两方面,项目本身需要游客参与以及游客参与项目的设计与组合。必须要游客来参与产品的设计,或者是提建议或者是自己组装,才能够提供游客真正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工业社会之后,技术的隔离和社会忧伤与焦虑创造了对社会互动经历的需求。比如电话导致面对面沟通的减少,但技术不能替代真实的互动,当顾客的口味与偏好转向老式价值时,景区必须提供社会互动的体验。
挑战性:项目的设计还要考虑对游客有一定的挑战性,给游客突破自己生命极限证明自己生命价值的旅游项目,这些项目为游客培养自豪感。当游客爬上一座高峰、跳一次蹦极、飞跃某一峡谷等征服某种艰难险阻,成功完成了别人无法完成或自己以前无法完成的事件时,自豪感就产生了。比如极限运动需要冒受伤甚至死亡的危险,使人在跨越心理承受极限时获得极大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当然景区配置项目一定要掌握好项目的难度,要让游客有选择,大多数项目的难度要适度,即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够成功,否则反而会产生挫折感。
(三)资源与环境管理方式:梯度开发或循环利用,“减”人数“增”植被
资源与环境的多样性是独特游客体验的必要条件,也是新鲜感的基础。没有了生态多样性,自然就不能给游客带来新鲜感。生态环境成为了景区的重要吸引物。在满足经济、社会和审美需要的同时,保证文化统一、基本的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对文物保护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指导方针,以及因地制宜,采用分区、容量控制、轮休等方法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防止“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恶性开发。
景区资源采用梯度开发模式:比如在温泉度假区,50-63℃温泉水用于供热采暖;37-50℃用于洗浴;30-35℃用于养殖(鱼、虾、蛇)与景观用水;20-25℃用于农业(浸种、育秧、种菜、养花)、泳池用水、湿地用水;10-20℃农田灌溉。或循环利用模式,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休闲度假村,其基本循环是: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猪肉、鱼、蚕等可供游客食用、垂钓、或作为旅游商品购买。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正是:“桑茂蚕
壮猪肥鱼大,塘肥基好茧多丝优。”
保护生态可以做“加法”,如碧峰峡,有意塑造红、黄、绿、蓝等五彩的森林景观,种植一批红叶,精心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同时配套种植黄芪、虫草、贝母、当归等特产药材,以及沙棘、蔷蔽、花椒、红豆杉等经济植物,变单一林种为综合资源。
另一种资源管理方式是“减法”,就是对开发的限制措施。世界遗产管理中常见的减法包括:限制总体游客数量,不让游客数量超过承载力;暂时的景点关闭;提供复制品对顾客开放,而将真品保护起来;实行分区:在重点文物区与游览区之间设立缓冲区,减少游客对珍稀文物的破坏;设置固定参观路线;价格限制:对有些景点免费,而有些易受破坏的景点采用高价限流;移走人工制品:对一些易风化的文物,如摩崖石刻,采用搬迁的方法在博物馆中保存起来,而不暴露在外。
在我国的xx和xx已经实行了定时定量方法来限制旅游人数,莫高窟每日限定数百游客进窟参观,xx每日限定2000游客进区旅游,对国外游客如日本游客实行预约参观。黄山则实行轮休制度。苏州开始通过政策杠杆与价值杠杆来达到保护园林的目的。在碧峰峡,为保证统一规划,万贯集团斥资1000多万搬迁了景区内的数十户农产,其房屋除一部分改作竹制别墅外,其余部分全部拆除,恢复自然状态。
(四)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
社区是塑造游客体验的重要道具,社区参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区居民对景区开发的影响感受最深:二是社区居民本身是构成游客体验中“友好气氛”的必要成分。促进社区发展实质上是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社区为游客的新鲜感以及亲切感提供必要的基础。景区开发要带动社区发展,增加地方就业、社会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在老少边穷地区,旅游扶贫是中国特色的景区开发的必要使命,2000年8月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开工,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广东、贵州与海南纷纷仿效并且在通过旅游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
(五)景区服务:亲切感的源泉
员工服务是游客亲切感与自豪感的重要来源。在地中海俱乐部,导游是地中海俱乐部的灵魂。像朋友一样与游客同吃同住同娱乐,与游客打成一片。又像一个节目主持人,风趣幽默、恭谦勤快、对游客有求必应。在共同营造景区氛围中,员工起着主导作用。这表现在对游客的服务行为上,包括微笑、眼神交流、令人愉悦的行为、特定角色的表演,以及与游客接触的每一细节。现在的服务业特别重视服务情景中的员工与游客面对面接触的真实时刻管理,这一切都为了给游客一个快乐体验。
第四篇:创新管理模式[范文]
敬业奉献,探索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未来世纪的勾画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发展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资源也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人必须要会创造。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模范履行教育职责,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开拓创新精神。
我校加大办学投入,突出课程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改进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设施,努力提升全体师生的思想及业务素质,大力推广“永威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学生道德品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如:成立了书法、美术、音乐、电子琴等兴趣小组。在教学工作中,学校、教师、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教育质量近几年来一直名列我镇第一名,我校不断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
制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业务素质过硬,师德师风良好,学生
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具体汇报如
下:
一、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班子队伍,走管理树校之路。
学校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体系,要使之科学有序运转,关键
在于管理。我校成立以魏中顺校长为组长的班子领导组,各成员分工
明确,各司其职,求真务实,团结奋进,为本校的发展,献计献策,高效发挥其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实效,按照“目标导向,分层
管理,整体推进,全面达标”的管理模式,以分层管理、分层考核、分层包干为主要形式,保障学校管理上下畅通,落到实处。坚持值日
巡查制度,加大检查反馈和问题整改力度,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建立
奖惩机制,将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切实提高学 校管理实效。使学
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得人服其制,人尽其才,财尽其
用,物尽其效,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三是要不
断更新管理理念。要经常分析问题,针对实际问题采取应变措施。在坚持抓好常规管理和创建良好校风的同时,搞好服务,依法管理,情
感育人,从而出质量,创效益、树形象。
三、强化素质教育,走特色强校之风。
我校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强化素质教育,建立了多种的课外活动小组,制订活动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近几年
来我校曾多次代表镇中心校到县参加小学乒乓球比赛并获取奖项,其
中取得了男生组团体第三名,女子组团体第二的好成绩。有多名学生
在县书画比赛中获奖,在读书活动中获奖。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
性得到彰显。
(一)德育工作
我校十分重视在师生的德育教育,近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了“以
法执教,以德立教”专项教育活动,及“强化学校管理,规范教学行
为”的专项教育活动,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组,制定德育工作
制度。
2、每期进行一次师德考评会,具体方法是召开学生家长,学生代表参加的对教师评议活动。
3、经常抓学生的思想工作,以班主任为主,把学生的问题
处理在萌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法制教育。
近年来,由于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我校先后获得“镇红旗少先
队”、“县文明学校”、“县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县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县法制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五、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
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教诲。作为学生要懂
得感恩,感激给你生命的父母,感激教育过你的师长,感激曾经帮助
过你的人,感恩磨难磨砺了你的意志。成长中的学生,要懂得感恩是
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不懂得为别人的难处考虑的人是自私的,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而成功。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世界,乘着感恩的翅膀成长翱翔。
二、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坚持以“教改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宗旨,以“德
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学校制定各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领导班子,内练硬功,外树形象,练就了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
队伍。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各门课程,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挤占体育课,艺术课,团队活动和综合实
践活动时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
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学生作息时间符合上级规定要求,双休
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没有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和上新课现象。
学校实行对作业总量干预制度,有效减轻学生装过重课业负担,学生课业总量符合上级规定标准。
学校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管理,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备、讲、批、辅”等做出具体要求,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学校十分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在学校内积极开展有意义的读书
活动,鼓励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在各班内开辟了作品展示栏,及时展示师生的读书心得。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近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2009——2010学年,连续10年获我镇中心校教育质量评估先进单位,并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六、安全管理
我校为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切实做好“平安先行学校”创建工作。学校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上好每节安全课,做好突发事件的演练,提高学生安全自救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宣传媒体,加大校园安全教育宣传力度,突出安全工作重点,抓住安全工作薄弱环节,切实抓好“交通安全、毒品预防、消防安全、路队安全、疾病防控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课间午间活动安全”等宣传教育,让“安全”两字真正扎根在师生的心田。
近年来,由于我校制度具体措施到位,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件,从而保证了我校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因此,在2009——2010学年获县“平安校园先进集体”的荣誉。
七、教师队伍
近年来,我校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加强师德建设,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十条禁令》,规范教师行为。
认真做好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建立教师培训工作制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学历提高率达90%以上。
严禁教师搞有偿家教,严禁举办各类辅导班,加强师德修养。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强化对教职工的考核力度,科学构建“多劳多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构建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和方式,进一步提高学校人、事、物的管理效益。公正、公平、科学地对教师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切实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
七、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投入大量经费,绿化美化校园,改善办学条件,近几年来,学校投入绿化的资金五万余元,美化、亮化资金三万余元,营造出“校园即花园乐园”的良好氛围。校园绿树成荫,四季如春。楼前绿地植物造景,体现“阳光、雨露、理想、追求”的绿化主题。因此我校在2011——2012学年中心校组织的“学校整体形象”量化考评中,我校一举拿下全镇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文化第一。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几年来我校取得的各项荣誉,离不开各级领导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广大师生的辛勤努力,我们决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期望,戒骄戒躁,乘胜前进,力争再创新的辉煌。
第五篇:浅析旅游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策略
浅析旅游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策略
摘要:营销是景区产品发挥其价值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国景区的发展一直比较忽视的就是营销部分,不过近些年来各种营销策略也相继被运用。本文是分析现在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的策略,主要在解析了景区营销创新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具体阐述了关系营销、网络营销、体验营销以及事件营销的涵义、特点、以及策略等方面。
关键词:景区产品,营销,创新。
1.旅游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的理论概述 1.1旅游景区产品的一般概念
旅游景区产品是一种服务业的产品,是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总和。[1]旅游景区产品实质上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或销售点以货币形式向旅游经营者购买的一次旅游活动所消费的全部产品和服务。1.2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概念
所谓旅游景区营销,就是从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开发商的角度出发,区分、确定旅游景区产品的市场所在,建立景区产品与这些市场的关联系统,保持并增加景区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2] 1.3营销创新
营销创新就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
2.旅游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策略分析 2.1旅游景区的关系营销策略 2.1.1景区关系营销的内涵
景区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景区与旅游者、相同类型景区竞争者、政府旅游管理机构及其他公众等发生互动作用的一个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个人和组织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旅游景区关系营销是景区促销手段的一种,其目的是在旅游景区与旅游者或者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使旅游景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竞争力。2.1.2景区关系营销思想的体现——4R营销
首先,4R营销是指反应(Reaction)、关联(Relativity)、关系(Relation)、回报(Retribution)组合的营销模式,它提出了如何建立关系、长期拥有客户、保证长期利益的具体操作方式,真正体现和落实了关系营销理论。景区站在游客的角度及时地倾听旅游者的需求,迅速作出反应满足顾客的需求,通过设计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景区产品和游客需求建立关联,提高游客的忠诚度,巩固并吸引了旅游者,从而获取景区的利益并且提高景区的价值。
2.1.3景区关系营销的实施建议 2.1.3.1 设计景区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代表旅游景区的品质,在资源类似的竞争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景区的识别性和竞争力,不仅可以提高景区被选择的机会,也为旅游者降低了选择的成本和精力,通过提高旅游者的忠诚度,提升旅游景区产品的价值。2.1.3.2建立顾客关系管理机构
顾客关系管理机构负责顾客的关系管理,通过收集和管理顾客信息。景区建立顾客关系管理机构收集游客的需求信息和体验后的反馈,协调景区各部门做好顾客服务,以此维持景区和顾客的良好业务关系。顾客关系管理不仅可以维持现有旅游者的回头率,使得初次消费者成为景区的经常性消费者;还可以提高游客的推荐率和吸引力,争取潜在旅游者成为景区的现实旅游者。2.1.3.3建立通畅的景区内部沟通体系
有效的内部沟通可以使景区及时地得到景区内、外部顾客的信息,帮助景区做出决策。该体系通过与员工的交流,了解顾客的需要,以使决定公司怎样才能使员工对顾客的服务更具有针对性,便于进行协调配合,树立高质量服务的整体景区形象,最后达到以助于员工更好地服务顾客的目的。2.1.3.4借助网络平台发展顾客关系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利用现代流行的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系统及时了解顾客的信息,并积极开发自己的网络平台为游客提供咨询,达到景区管理同游客近距离接触,可以结合网络营销的相关技术达到关系营销的目的。
2.2旅游景区的网络营销策略 2.2.1景区网络营销的内涵
网络营销是结合互联网技术与现代营销学的一种营销理念,在网络发展的过程中网络营销一直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并且目前已有部分景区利用该营销模式拓展自己的市场。2.2.2网络营销在我国景区中的利用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景区的网络营销还不是应用的很广泛,但一些著名的景点是有自己的一个官方网站,例如泰山、九寨沟等知名景区景点已相继拥有自己的旅游官方网站,我们可以在其网站上了解该旅游景点相关活动和设施。国内旅游景点的网络网站还仅限于信息的一个单方面的给予,主要内容还是景区的一个介绍,而一对一的咨询以及预定票务等官网上还没有实行,相对而言,旅游行业中饭店业、旅行社业的网络营销就发展的较为完整。2.2.3景区网络营销的优势
(1)网络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无时间地域限制等特点,有利于提高景区营销信息传播的效率,增强景区营销信息传播的效果,降低营销信息传播和景区营销经营的成本;
(2)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在网络平台下进行充分比较后进行自由选择,有利于节省景区产品购买者的交易时间与交易成本;
(3)景区网络营销网上交流,无实体租赁店面的经营成本,使得旅游景区具有小成本、大收益的特点;(4)网络平台操作快速,景区可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即时调整产品和价格,同时也可以快速向游客提供最新信息, 便于沟通。2.2.4景区网络营销的策略
(1)利用网络高科技,通过高清影片制作及配音等在网络上仿真模拟地宣传景区资源特色,景区服务等;(2)将网络与旅游线路设计体系、旅游产品设计系统相组合,利用网络进行形式多样的景区旅游者调查活动以此来定制旅游产品,充分体现和满足个性化旅游的需要,在信息化系统支持下,实现景区产品的个性化定制;
(3)开辟景区直接营销渠道,利用互联网和日益推广与完善的网上转账支付方式进行景区产品的网上直接交易,并通过网络尽可能地给旅游者提供方便,如帮忙预定机票、火车票、住房等,并且提供咨询服务;(4)注重景区网络热门搜索与关注度,景区的官方网页宣传一定要进入网络搜索排名的前列或者在其他热搜网络排名平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以此吸引对搜索到关键词感兴趣的人群,发展潜在客户与品牌形象。
2.3旅游景区的体验营销策略 2.3.1景区体验营销的内涵
体验营销是以创造、引导并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产品为舞台,以有形产品为载体,通过整合各种营销方式,营造顾客忠诚的动态过程。[3]旅游景区的体验营销是以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为目标,在景区景点内开发体验参与性的活动,让顾客在景区体验中理性与感性并存,在参与过程中体现景区产品的价值。
2.3.2景区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1)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的需求发生改变,同时改变营销时代
目前,我们已进入了营销3.0 时代,这一时代超越了以产品为基础的1.0 时代和以消费者为基础的2.0 时代,以更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消费者,把他们视为具有多维性,受价值驱动的人群,甚至是潜在的合作者。[4]消费者更看重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旅游者也从被动的接受景区的现有产品积极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当中,他们一其自身的情感需求为依据对景区他提出要求。
(2)实施体验营销有利于提升景区的竞争优势既经济,是景区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转变为现在的说的体验经济,体验经济下体验营销也就应运而生,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注重体验产品的获得,所以整个景区的营销趋势向体验方向发展。虽然体验营销是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很多景区运用不够灵活,所以实施好体验营销对景区来说就是一种竞争优势。
(3)实施体验营销有利于景区产品的升级换代
景区产品分为观光型产品、度假产品和专项产品,其中专项产品是指以供给专门化、主题化、特种性的产品为目的的景区产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专项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体验产品。景区通过实施体验营销向游客推出体验型旅游产品,有利于增强景区产品独特的卖点,使产品得到升级换代,从而延长景区 的生命周期。
2.3.3景区体验营销的组合策略及应用
景区体验营销的组合策略是指从体验的角度为游客提供包括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关联体验在内的五类体验,组合方法相互合可以提高体验营销的效果,加强景区和游客之间的互动。
在笔者看来该营销策略利用的最好的就是迪士尼乐园,从美国加州第一间主题公园开业至今的五十多年间,迪士尼不仅在美国深受民众和游客的欢迎,而且在其他文化背景相差悬殊甚至是中国在继香港之后也要在上海开一家,这些坚实地奠定了全球游乐园行业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迪士尼乐园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为游客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难忘体验,让游客们在游玩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细细领会、品味并积淀迪士尼品牌的核心内涵:对童真、梦想、快乐的美好追求。
2.4旅游景区的事件营销策略 2.4.1景区事件营销的内涵
事件营销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 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5] 2.4.2景区事件营销的特点
(1)以某一特殊活动强化景区的品牌形象,比较典型且长期进行的就是节庆活动的策划,以这种方式将景区策划成具有某一特色的地方,使其成为大众期望的旅游目的地;
(2)事件营销的传播相当于景区打了一个广告,不仅自己参与宣传,如果事件足够吸引人,那么媒体和公众也会从正面积极地散播该景区消息,以此扩大影响力;
(3)在淡旺季游客量差异很大的景区进行事件营销可以缩短景区接待不均的差异,例如青岛冬季和夏季在只依赖海滨资源的情况下游客接待季节性差异很大,而冬季举办的糖球会、萝卜会等有效的吸引了周围地区的游客,适当增加了冬季游客量,增加游憩设施的利用;
(4)事件营销还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景区的关注度,通过事件的关注度吸引景区的关注度,再配合景区景点相应的宣传,增加景区景点的游客量。
参考文献:
[1]禹贡、胡丽芳.景区景点营销[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111 [2]吴忠军.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75 [3]焦晓波.体验经济时代顾客忠诚的结育[J].经济问题探索,2003(11):P125—129)[4]Philip Kotler.Marketing 3.0: From Products to Customers to the Human Spirit [M].NY: Wiley,2010.
[5]韩敬.浅谈我国旅游景区的事件营销[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3):119—121
[6]王应霞.浅析旅游景区关系营销策略[J].经济师,2007(7):93-95 [7]王小松.旅游景区网络营销发展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旅游时报,2010(6)[8]鲍富元.旅游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的对策探析[J].财经政法咨询,2007(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