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试题(立法法)
《立法法》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的是(A)。
A.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某省人才市场管理暂行条例》 B.某省人事厅颁布的《某省人才流动管理暂行办法》 C.某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某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D.某省人事厅转发人事部制定的《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官管理暂行办法》
2、依《立法法》的规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向下列哪一级机关报批(A)。
A.省级人大常委会 B.省政府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3、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立法主体只有(A)。A.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 C.自治县的人大常委会 D.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为(A)。A.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 B.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 C.诉讼和仲裁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我国违宪审查的机关是(A)。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司法部
6、一个代表团或者多少名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A)。A.三十名以上 B.十名以上 C.二十名以上 D.五十名以上
7、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多长时间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B)。
A.10天 B.一个月 C.五天 D.六个月
8、尚未制定法律的事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下列哪一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B)。A.法制办 B.国务院 C.司法部门 D.内务司法委员会
9、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后向下列哪一部门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B)。
A.人大常委会 B.主席团 C.各代表团 D.国务院法制办
10、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须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A)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A.过半数 B.三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全体
11、(A)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政府规章
12、按照《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的立法主体不仅包括国务院部门(各部、委、央行、审计署),还包括下列哪一机关(A)。
A.国务院直属机构 B.司级以上单位 C.法制办公室 D.局级以上单位
13、下列选项中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是(A)。A.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B.刑事基本法律 C.民事基本法律 D.有关国家机构的基本法律
14、列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次数为(C)。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5、下列哪一机关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C)。A.省级以上政府 B.司法部 C.国务院 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16、下列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
A.同等效力 B.法律解释高于法律 C.法律解释低于法律 D.两者之间无可比性
17、交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未获得通过的法律案,如果提案人认为必须制定该法律,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重新提出,由下列(C)机关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A.大会主席 B.代表团会议 C.委员长会议 D.委员长
18、行政法规的签署及公布部门为(B)。
A.国务院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法制办
19、《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以及(B)。
A.经地方政府批准较大的市 B.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C.地级市 D.县级以上的市
20、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C)。
A.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
B.地方政府规章公布后,应及时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和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 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
D.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
2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由(B)机关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A.常务委员会 B.大会主席团 C.地方政府 D.司法部门
22、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下列哪一机关进行裁决(D)。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主席团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3、下列关于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表述正确的是(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C.国务院无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能直接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24、下列哪一部门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D)。
A.人民解放军各总部 B.各军兵种 C.各大军区 D.中央军事委员会
25、下列选项中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的表述正确的是(D)。A.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大会主席团进行审议 B.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可以随时撤回
C.法律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大会主席团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 D.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各代表团进行审议
26、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的施行日期表述不正确的是(D)。A.法律应当明确规定施行日期 B.签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载明该法律的通过和施行日期 C.法律的施行日期应明确年月日 D.法律可以不明确规定施行日期
27、行政法规的组织起草机关为(B)。
A.国务院各部委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 D.国务院法制办
28、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哪一事项作出规定(B)。A.所有地方性事务
B.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C.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地方性事务 D.国务院规定的地方性事务
29、下列关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原则哪一项是正确的(A)。
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B.不得违背地方政府规章的基本原则
C.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
D.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 30、下列选项中有关地方政府规章的表述正确的是(B)。A.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程序由地方政府制定
B.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 C.地方政府规章应当有地方行政首长决定 D.地方政府规章应报全国人大批准
31、地方性法规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案的提出、审议和表决程序应由下列哪一级机关规定(A)。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上级人民代表大会 C.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多选题
1、根据《立法法》的要求,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定(ACD)。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B.教育制度 C.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
2、在我国,能够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国家机关是(ACD)。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法律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不同的法律解释其效力也不相同。根据我国《立法法》 的规定,下列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是(AC)。A.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涵义的
B.法律规定业已修正需要重新定义其相关内容的
C.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D.法律之间发生冲突,需要裁决其效力优先性的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法律冲突适用的规则是(A. B)。
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B.新法优于旧法 C.一般法优于特别法 D.下位法优于上位法
5、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表述是正确的是(B. C)。
A.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自治区的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 C.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D.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行使民族立法权
6、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A. B)。
A.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B.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C.国家立法权
D.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程序
7、地方政府规章的签署及公布权归属于(A. B. C)。A.省长 B.自治区主席 C.市长 D.区长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有(A. D)。
A.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 B.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 C.诉讼和仲裁制度 D.地方性事务
9、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都是我国立法机关,关于二者的立法权限分工是(A. B. C)。
A.全国人大制定、修改基本法律 B.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C.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部分补充、修改基本法律 D.全国人大制定行政法规及规章
10、下列选项中由国家主席予以公布的是(A. D)。
A.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B.省级人大制定的法规 C.国务院制定的法规 D.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三、名称解释
1、授权立法:授权立法:是指授权立法是指对于尚未制定法律的事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2、自治条例:是指自治条例属于地方法规,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需要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3、地方政府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二)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4、法律解释:是指当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或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法律解释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5、行政法规:是指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四、简答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哪几个“法”之间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它们之间发生冲突,按什么程序处理?
答: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2、简述在哪些情况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需要行使法律解释权? 答: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一)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二)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3、简述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及宗旨。
答: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立法还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并且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4、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
答: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包括:有关国家主权的事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民事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诉讼和仲裁制度以及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第二篇:《中国行政法律制度》部分试题
一、判断题
1.行政法的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2.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职权的享有者。╳ 3.我国已制定出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
4.作为行政法律关系调节器的行政法律规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5.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6.部门规章只能由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制定。╳
7.依法行政原则和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8.有关犯罪和刑罚的事项也可以由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作出规定。╳
9.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规所调整,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的行政关系。╳ 10.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责任的承担者。╳ 11.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
12.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以行政主体的身份出现。╳ 13.并非所有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都是行政机关。√ 14.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15.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由国务院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的原则设立,并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 16.公务员在上班期间的行为是公务行为。√
17.公安干警在下班期间制止犯罪的行为是公务行为。√
18.内部行政行为可以适用行政复议,但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19.并非所有的行政行为都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20.行政立法是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方面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21.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22.法律可以设定各种处罚。√
2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24.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是行政处罚的法定条件之一。√
25.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撤销同级人民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 26.行政机关无权撤销自己作出的行政行为。╳
27.罚款主要适用于以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行政违法行为。√
28.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限制违反治安管理秩序的行为人短期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 29.除法律、行政法规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30.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必须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
31.行为人违反规章以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为不应属于违法行为。√ 32.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33.违法行为在三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34.如当事人有申辩行为,行政机关可因其认错态度而加重处罚。╳ 35.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时可对违法行为当场进行处罚。√
36.在行政处罚的调查阶段,调查或检查时的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37.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38.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39.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0.执行罚在程序上必须预先告诫。√
41.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实施。√ 42.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预防、制止或控制危害社会的行为产生。√ 43.即时强制一般都是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
44.行政复议既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又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45.凡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均属于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46.行政相对人对规章以下的规定不服,可就该规定单独申请行政复议。√ 47.对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不服,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48.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
49.对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
50.对政府工作部门的派出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只能向设立该机构的部门申请复议。√
51.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政府应当将不属自己管辖的复议申请,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当事人。√
52.行政复议机关接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受理与否的审查。√
53.在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
54.行政复议申请人已就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并且已被受理的,复议机关不予受理。√ 55.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
56.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不可以同时提起行政赔偿请求。╳ 57.行政复议中涉及行政赔偿的问题可以调解。√
58.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59.法律规定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60.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机关不可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61.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62.凡是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的行为均可提起行政诉讼。╳
63.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实施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家公务员。╳
64.如果行政机关所设的派出机构行使行政职权所为的行为被诉时,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65.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行政诉讼也不例外。╳ 66.行政诉讼被告负举证责任,但不排除对某些事项应当由原告提供证据。√ 67.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律师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68.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的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69.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 70.维持判决意味着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确认。√
71.对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也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 72.对于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 73.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可行使追偿权。√ 74.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10年。╳ 75.赔偿请求人获得的赔偿金不用缴纳任何税费。√ 76.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77.行政立法行为实质上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78.行政机关以书面决定的方式拒绝发许可证的行为是一种不作为的行为。╳ 79.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80.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案件。√
81.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法院判决的可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50元至100元的罚款。√ 8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收诉讼费用。╳ 83.行政诉讼费用由原、被告双方分担。╳
84.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
85.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行政机关的过错引起,并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的,则行政机关应负赔偿责任。√ 86.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处罚。╳
87.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88.违法行为一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89.行政机关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的,应当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90.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91.违反法定程序是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标准之一。√ 92.行政行为的约束力只是针对行政相对人的。╳
二、选择题
1.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的行为的惩戒。以下不属于国家职务关系保护的选项有哪些?(C)
A.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记大过的行政处分 B.行政机关要求公务员承担部分赔偿费用 C.公务员因退休而与行政机关解除职务关系
D.公务员因在执行职务中暴力殴打致人伤害而被判处刑罚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工程设施建设严重影响防洪,逾期不拆除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行政机关的这种做法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行为?(C)A.行政处罚 B.行政收费 C.代执行 D.直接强制
3.税务机关依法强制行政相对方缴纳滞纳金的行为是(B)A.行政处罚 B.执行罚 C.行政处分 D.行政裁定
4.行政处罚是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何种行为的处理?(B)
A.违反民事法律规范 B.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C.违反刑事法律规范 D.违反一切法律规范 5.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B)A.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拘留 B.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
C.不得给予一次行政拘留,一次罚款 D.不得给予一次警告,同时吊销许可证 6.我国行政处罚法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表现在:(A)A.赋予相对人处罚决定过程中的陈述、申辩权
B.没有规定相对人对处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C.规定相对人对违法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不予执行
D.没有规定相对人对行政处罚给予造成的损害可以请求国家赔偿
7.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额的罚款,罚款的限额如何确定:(C)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 B.由国务院规定
C.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规定 D.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8.对偷、漏关税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何机关给予处罚:(A)A.海关 B.税务机关 C.财政机关 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9.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非生理缺陷的原因而违反治安管理的,(C)A.可以处罚 B.不可处罚 C.应当处罚 D.不应处罚
10.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哪项?(D)A.听证程序由行政机关决定是否启动,与当事人无关 B.当事人承担行政机关举行听证的费用 C.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D.可适用于吊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11.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是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既申请行政复议,又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C)
A.由复议机关先行处理,因为先复议后诉讼是复议与诉讼关系的一般原则 B.由法院处理,因为复议与诉讼之间的关系遵循的是司法最终裁决原则 C.按照管辖的先占原则处理,由最先收到诉状的机关管辖 D.应当由复议机关与法院双方协商解决
12.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的,应如何处理?(A)A.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B.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5年
C.起诉期限从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但应延长至5年
D.如果已过3个月的诉讼时效,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因为诉讼时效已过,将引起诉权丧失的后果 13.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的调解问题的表述中哪个是正确的:(B)A.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审理行政案件 B.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结案 C.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 D.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是指对涉及民事争议同样不可调解
14.关于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改变所作具体行政行为问题,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B)A.被告行政机关在诉讼期间不得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
B.被告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其改变要取得原告的同意 C.被告在一审期间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在二审期间不得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D.被告在诉讼中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已满足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诉讼
15.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方主体是(C)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主体 D.授权组织
16.下列各项中的何项不属于行政权相对于其他国家权而所具有的特点(B)A.主动性 B.优益性 C.广泛性 D.自由裁量性 17.行政职务关系(公务员法律关系)属于(B)
A.内部行政法律关系 B.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 D.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18.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具有(B)A.公定力 B.确定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
19.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立法与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划分标准的是(C)
A.以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依据、内容和目的为标准 B.以抽象行政行为的权力来源为标准 C.以抽象行政行为的规范程度和效力等级为标准 D.以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主体为标准 20.行政复议机关在下列哪种情形下应当撤销或变更具体行政行为(D)A.具体行政行为程序不足 B.具体行政行为不当
B.C.具体行政行为不公正、不合理 D.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21.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其基本精神是要把大多数案件交由(D)A.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B.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C.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D.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2.行政诉讼中由被告负举证责任,这一规定的理论基础是行政机关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B)A.先裁决,后取证 B.先取证,后裁决 C.边裁决,边取证
D.裁决与取证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才有程序的价值 23.下列何种行为被认为从来就不具有法律效力(B)
A.被废止的行政行为 B.无效的行政行为 C.被撤销的行政行为 D.被解除的行政行为 24.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发布的法律规范文件属于(A)A.行政法规 B.法律 C.部门规章 D.其他规范性文件 25.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的是(D)
A.国务院秘书长 B.审计长 C.各部部长 D.各直属机构的正职行政首长 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的是(D)A.行政公署 B.街道办事处 C.区公所 D.居民委员会 27.行政法的核心是规范(C)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方 C.行政权 D.行政行为 28.行政程序就是(D)
A.司法机关审查行政行为时所遵循的程序
B.行政相对方在配合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
C.立法机关在制定行政法律文件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 D.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 所遵循的程序 29.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由行政机关自身承担行政责任 B.公务员的违法行政,由其所属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责任 C.被授权组织的违法行政,由该组织承担行政责任 D.被委托组织的违法行政,由该组织承担行政责任 30.行政复议的当事人不包括下列各项中的(D)A.申请人 B.被申请人 C.复议机关 D.第三人
31.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诉讼,而此处所谓“民”的正确理解是(D)A.公民 B.农民 C.老百姓 D.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2.对于具有共同原告资格的人,法院在通知其参加诉讼后,其仍不愿参加诉讼,法院(B)A.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 B.不能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
C.可以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 D.视情况不同而决定是否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 33.决定行政职权具有不可抛弃性的因素是(B)
A.行政主体享有自由裁量权 B.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的双重性 C.行政权的单方性与强制性 D.行政权的优益性 34.下列何项不是行政处分(A)A.降职 B.降级 C.警告 D.撤职
35.下列何项属于行政行为效力自终止之日起向后失去法律效力,但不溯及行政行为已发生过的效力作用(C)A.行政行为的无效 B.行政行为的撤销 C.行政行为的废止 D.行政行为的解除 36.行政立法的主体是(C)
A.国家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中央国家机关 37.下列各项中不是行政法律行为的是(D)
A.行政立法 B.行政命令 C.行政裁决 D.行政指导 38.下列各项中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程序的是(C)
A.行政机关为制定规章而进行的调查、论证过程 B.行政机关处分其公务员的程序 C.行政机关发布关于加强本工商企业年检工作的若干规定的程序
D.行政机关检查税收物价违法情况的行为程序
39.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B)A.一人 B.二人 C.三人 D.无限制
40.公务员承担行政追偿责任的法定情形为(D)
A.公务员无过错 B.公务员有过错C.公务员有故意违法 D.公务员有故意违法或重大过失 41.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二年时效,自下列何项之日起计算(D)A.行使职权行为做出之日 B.行使职权行为生效之日
C.行使职权行为侵害他人权益之日 D.行使职权行为被依法确定为违法之日 42.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不可能是(C)
A.人民政府 B.公安派出所 C.公务员 D.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43.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收集证据。此处所谓自行应当理解为(D)A.未经被申请人机关负责人同意 B.未经申请人同意 C.未经复议机关同意 D.未经法律授权 44.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事项有(A)
A.行政处分 B.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的调解
C.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做出的岗位轮换的决定 D.行政机关做出的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决定 45.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D)
A.行政复议申请人对规章不明的,也可以在申请复议时一并提出对该规章的审查申请
B.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不服或认为违法的,也可以单独对该规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C.所有经过了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申请人对此复议决定不服的,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 46.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
A.除《复议法》规定以外,其他法律规定申请复议期限为5天的,应以5天为准 B.除《复议法》规定以外,其他法律规定申请复议期限为90天的,应以90天为准 C.复议申请期限全部以60天为准
D.《复议法》与其他法律对申请复议期限规定不一致的,以其他法律的规定为准 47.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C)
A.海关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 B.公安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 C.计生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 D.税务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 48.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自己复议的情形是(B)A.国务院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
B.国务院各部、委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
C.行政最终裁决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 D.专业性较强的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
49.《行政诉讼法》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此 处所谓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不包括(C)
A.被行政机关处罚停产停业整顿 B.企业的破产 C.企业的兼并 D.企业的撤销 50.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主体,该行政主体不是(A)
A.人民法院 B.人民政府 C.法律法规授权的事业单位 D.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51.所谓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有(D)
A.人民政府 B.人民政府职能部门 C.中国共产党的机构 D.卫生防疫站 52.经复议维持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应当是(B)A.复议机关 B.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A.复议机关和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D.复议机关和原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的共同上级机关 53.下列有关我国公务员概念的正确表述是指(B)A.行使行政权、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
B.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行政权、执行国家公务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C.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D.在各个国家机关中行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54.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被总称为(B)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55.下列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层级最高的是(A)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规章 56.下列各项中有关行政法中的行政的正确认识是(A)
A.行政法领域的行政是指国家行政 B.我国行政法领域的行政仅指“动态”行政即行政活动 C.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认为行政是指除立法、司法以外的一切国家职能 D.只有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动才是行政法领域的行政 57.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A)
A.行政法律关系 B.社会关系 C.行政法律规范 D.行政关系与监督行政关系 5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是(D)
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B.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C.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D.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动
第三篇:立法法评析
Script>袁明圣
[摘 要] 立法法作为一部完善和规范立法活动的国家基本法律,其起草与制定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寄予厚望。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立法法既未能解决现行立法体制及立法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其规定本身也不尽合理,甚至有违宪之嫌,其预期效益也难以实现,从而造成立法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立法法的制定本身也反映出近年来立法过程中所存在的设租与寻租,以及立法的随意性等重大问题。
[关键词] 立法法 评析 合宪性 立法效益
一、引言:众多的期待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为改变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各个领域中无法可依的局面,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内的有关国家机关做了大量的工作,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经过20余年的努力,我国法制建设已初步由“无法无天”走向法制的基本完备。但由于主客观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立法体制、程序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检视,多方面的研究结果引出一个共同的期待:尽快制定立法法。立法法的制定一时似乎成了解决立法活动中所存在的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立法法的制定,成为理顺立法体制、解决立法冲突(包括立法权限冲突和立法文件冲突)、完善立法程序以保证立法质量和提高立法速度、避免立法无序的主要措施,[1]在行政法学界,也有不少学者认为立法法的制定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行政立法中存在的“诸如行政立法的权限、程序、解释和冲突”等问题,以及完善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和监督的重要制度设计。[2]因此,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立法法列入立法规划时,有的学者禁不住欢呼这是“中国立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3]
立法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其论证和起草工作的,历经数年的不懈努力,立法法带着理论界与实践部门人士的众多期待,终于于2000年3月15日正式出台。由于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肩负着太多的重托,所以它的出台理应引起学界热烈的评论与赞语,但与以往国家一些重要立法的出台所引起的热烈反响相较,立法法出台后,学界的反映未免有些冷清。毫无疑问,立法法的出台,使立法体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在欢呼雀跃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应当理智地对立法法的内容乃至立法法的制定过程件本身作些反思?笔者认为,这种反思并非是毫无意义的。
二、先天不足:合宪性问题的困扰
古有瑕不掩瑜之说,笔者却欲反其意而用之,用瑜不掩瑕来评价立法法,可能是再恰当不过了。立法法的出台虽使如立法权限的分工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立法法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却是无法回避的。
立法法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其整体上与某些具体规定的合宪性问题。在立法法出台之前对草案的讨论中,学界对此即有不同的认识,大多数学者认为立法法草案不存在合宪性问题,[4]但也有学者认为,全国人大通过立法法自行进行立法权限的划分本身就违背了基本的宪政原则,而且,全国人大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的“立法监督权”实质上是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剥夺,同样是违宪的。[5]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并非是毫无道理的。立法法对有关国家机关“立法”权限的划分,因涉及各国家机关的关系而从根本上说属于“宪法”问题,应当通过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加以处理,全国人大虽然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但也只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全国人大以日常立法,即通过制定立法法来对它自身与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划分这一问题作出规定,其宪法依据是不充分的。
而且,就现代分权理论而言,立法权的执掌者为国家立法机关,这在我国宪法中得到了明确的确认,根据宪法及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特定的行政机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但是,这些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及规章的权力并非立法权,而属于行政权的范畴,[6]立法法将行政法规也作为其调整对象混淆了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区别。从根本上说,宪法授予这些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权力是为了使之能够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因此这种权力实质上属于执行权的范畴。立法法在未能正确把握特定的行政机关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权性质的情况下,将之纳入到立法法的调整范围之内,这无异于承认这些行为属于立法行为,无异于承认行政机关、地方机关可以与国家立法机关分享立法权,这显然是与国家立法权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宪法规定相悖离的。
就立法法的具体内容而言,其合宪性问题集中体现在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和创设军事立法权的问题上。根据宪法的规定,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和发布部委规章,[7]二是特定的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和发布地方规章。[8]在这里,所谓的“部委”指的是由总理提名,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决定任免其首长的职能部门,具体包括各部、各委员会以及审计署。除此以外的其他部门不属于部委的范畴。按照一般的理解,宪法的这一规定实质上排除了其他部门制定行政规章的可能性,因为宪法在作出这一规定时并不是规定国务院的某一类性质的机构享有行政规章的制定权,而是明确列举的方式;而且,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与其他直属机构,无论是在地位上,还是在职能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是不可能把它们归为一类的,直属机构不属于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9]这一精神在1999年颁布的行政复议法里得到了体现。该法第7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包括“国务院部门的规定”在内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时,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对该规定的复议申请,同时在该
求”外,[19]别无其他规定。一方面,既然立法法将“行政立法”、“地方立法”乃至“军事立法”都在立法法中加以规定,那也就没有任何理由仅对“法律”的解释问题作出规定,而回避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乃至军事机关对法律、法规的解释问题;另一方面,既存的“行政解释”、“地方解释”、“检察解释”、“审判解释”乃至所谓的“军事解释”等是否仍然合法存在?如果说这些解释存在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因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相关决定而得到承认的话,[20]那这种授权决定本身是否合法、正当?退而言之,即使承认其合法性与正当性,各种所谓“解释”的效力及冲突如何解决?而且,既然它们拥有对法律的解释权,规定它们可以“法律解释要求”又有何意义?反之亦然。对此,立法法没有为我们提供答案。
此外,立法法的某些规定还可能会造成适用上的困难。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立法法第3条关于立法指导思想的规定。立法法第3条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毫无疑问,这些原则都是要的,是国家立法机关进行立法时所必须遵循和贯彻的,但是否要在立法法中加以正式规定呢?综观现行宪法颁布以来的立法文件,我们可以看到,在法律的正式条文中确认这一原则还是第一次。笔者愚见,立法法的这一规定将会带来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立法法作为我国享有立法权或“准立法权”[21]的国家机关在进行“立法”活动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律依据,所有有关机关,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立法机关)都必须在其法律创制活动中切实地一体遵行,而不得有任何违反。如此一来,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国家立法机关在制定或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时,是否应当遵行?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特别行政区可以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其现有的政治、法律、经济及社会制度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到维系,在这一基础上制定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否存在违反该条规定的问题?据笔者愚见,这一问题的答案绝非那么简单。应当说,宪法以“序言”而非正式条文的方式确认这些原则绝非是随意的,而是在充分考虑到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殊性而慎重权衡的结晶。
四、拔出萝卜带出泥:权力割据及其他
立法法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就暂论至此。从立法法的出台,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发现一些其他问题呢?我想是有的。综观20年来的立法经验,除了理论界与实际部门的同志所指出的问题以外,笔者认为,立法法的制定过程本身还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权力割据问题。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尽管我们常常表示出对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理论不屑一顾的神情,却几乎全盘接受了三权分立理论的概念范畴、理论假设、分析工具和思维方法而鲜有批判和创新,因而只能无时无刻不处在三权分立理论的强大影响与支配之下。”[22]应当说,这一评价基本上是中肯的,理论界在阐释我国的宪政体制,论及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时,都是基于三权分立的理论前提进行的。[23]笔者想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实际立法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一种权力的割据而不是权力的分立。[24]
立法法关于立法权限的规定,只有权力的分配,而没有权力的制约,对当前所存在的权力割据现象非但没有加以适当的控制,反而进一步使权力的割据法律化。立法法关于军事立法权等的确认都不过是事实上所存在的权力割据的法律确认而已。由于权力本身的诱惑力及其背后所隐含的巨大利益,立法权力割据现象的存在及法律化必然进一步刺激有关机关试图加入权力分配与再分配的行列,以便从中分得一杯羹,这也是不少地方不遗余力地争取“计划单列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等并非虚名的“名号”的内在驱动力。
2、立法活动与立法过程中的利益驱动现象。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存在,尤其是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在立法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从刑事诉讼法关于律师介入时机的折衷规定所体现出的公安部门的强大势力,到行政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问题的规定,[25]都可以说是这种利益的体现。由于每一件立法的出现,都必然意味着某种国家权力的授予或分配,而权力则意味着某种潜在的利益,因是之故,各种五花八门的立法也就有可能出台。与此相对照,事关绝大多数人切身利益的,也可以说是现代市民社会中最重要的法律――民法典却迟迟不能出台。当然,民法典所以迟迟不能制定,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仔细分析起来,除了客观方面的原因外,是不是也印证了立法过程中对自身利益、部门利益追求现象存在的事实?也许尽管民法典事关每一个公民,但却与任何集团的利益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也不会产生权力的赋予与分配或再分配,因而其迫切性似乎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立法法关于立法权限的分配问题,也因涉及相关机关的权力及权力背后的利益而使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进一步言之,某些所谓“立法”,如部委规章等,实质上就是利益分配的产物,借用经济学的术语,是“设租”与“寻租”的产物。通过这些立法,某些行业、某些集团的利益(甚至是巨额利润)虽然得到了维护,但却以牺牲社会公正与大众利益,甚至是国家利益为代价。这种情况在某些社会性立法及政府对经济的管制性立法中也极为常见,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立法不过是利益集团寻租的结果,或者说是管制捕获的产物。[26]国家立法尚且如此,因其部门利益倾向或地方保护主义倾向而受到普遍责难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及地方性法规自不待言。
3、立法资源的浪费问题。立法资源的浪费,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立法活动违背立法目的,使立法无从取得其预期效果,甚或造成更为严重的混乱局面。立法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都必须考虑到一个立法成本问题,如果一种立法不能产生其预期效果,或者立法仅仅是对已有法律的一种重新表述,那么,从经济的角
度看,无疑就是对有效立法资源的浪费。由于现行宪法体制所限,立法资源呈现出某种稀缺的状况。[27]除立法法外,刑法、合同法的制定都体现出这么一个问题。这两大法典尽管是非常必要而迫切的,但从其具体内容看,可以说,这些法典却实质上价值不大,尤其是刑法典。所以这样说,起码基于两个方面的理由,其一,从总体上看,刑法典只是对已有刑事规范的简单堆积;其二,刑法典的制定也没有起到稳定刑事法规范的作用,以至无法实现立法的预期效益。刑法典的颁行不过两年多的时间,却已多次对它进行修改就是例证。一些本应在刑法典中加以解决的问题如罪名、各种犯罪的内涵与外延等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而为了能够使之得到顺利实施,又不得不通过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加以界定,从而加大了司法成本,使立法成本转化为司法成本。[28]各种“行政立法”、“地方立法”等的情况也大抵类似,并已引起一些学者及实践部门的同志的忧虑和重视。[29]
更令人忧虑也更为严重的是,当前我国法治进程中的顽症主要不是无法可依的问题,而是在法律被制定出来以后,相当数量――如果不是说绝大多数,宪法也不例外――未能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甚至是根本就没有被执行,这是一种对立法资源完完全全的、彻底的浪费。也许有人会说,有法总比没有好,它总有被遵循、执行的时候。笔者却不以为然,有法不行不如无法,无法可依尚可带给人们一丝希冀,而有法不依则连留给人们的这一丝希冀也被击得粉碎。如果说这些法律还曾偶尔被遵行、被执行的话,那这种“偶尔”也只不过是对法律权威、对公正的亵渎罢了。因为“偶尔”就意味着差别,意味着前后不
一、反复无常。对于执法机关来说,“偶尔执行”法律实质上是对其执法权力的滥用。[30]
4、立法的随意性问题。立法的随意性不仅体现在普通法的制定上,甚至连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修改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现行宪法颁行以来的近20年中,我们已先后对它进行过3次修改,共有17条修正案。而这些修改基本上是在没有修宪的强烈社会诉求与充分的理论准备和论证下进行的。[31]从宪法的修改情况看,对现行宪法进行的3次修改,都是以中国共产党中央提出修宪的建议为起点的,从修宪建议的提出,到修正案的通过,其速度之快,真可谓是匪夷所思。与修宪前理论上的沉寂极不对应的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修宪后的溢美之词却不绝于耳。只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对此表示过怀疑与忧虑,但这种怀疑与忧虑终因曲高和寡而显得异常的寂寥。
就立法法而言,尽管在起草过程中即有学者对其必要性提出过质疑,但却未能引起重视。与其说它是理论界经过深思熟虑论证的结果,不如说更多地是对实际部门权力划分要求的回应:“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在方方面面的实际部门的要求下开始着手起草这部法律的,实际部门的要求是出于感觉,他们感到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立法权限划分不清,因而强烈呼吁要制定一部立法法来解决这一问题。”[32]这种状况除反映出立法的随意性以外,同时也印证了前面提及的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追求倾向。
五、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哪一方面看,立法法都不是一次成功的立法。在极为有限地解决了立法活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的同时,又增加了新的矛盾与法律冲突。人们对它的期望值很高,但它带给人们的却只有失望――学者的失望、对法治的失望。但是,立法法本身及某些规定所存在的诸如合宪性等问题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是立法法的制定过程本身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如何提高立法活动的科学性与法治化水平,避免立法行为的随意性;提高社会民众对立法活动的参与程度,实现立法的民主化;克服立法活动所体现出来的对部门利益、地方利益、集团利益无尽的追求,尽可能防止由于立法行为而加剧现实政治生活中业已存在的权力割据现象,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立法的效能,避免宝贵而有限的立法资源的无谓浪费。当立法行为不再为梦醒时分的一时感觉所困扰时,那也就是立法乃至整个社会真正民主化、法治化实现之日,也只有在法律得到有效的、全社会的一体遵行时,法律的权威才能得以维系,法治才能成为现实。
(本文原刊于《东吴法学》2001年专号,发表时有删节)
注释
民政府则因全国人大分别通过的特别授权决定而获得地方规章的制定权。
[9] 章剑生:《行政诉讼法基本理论》,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法典及合同法典为最。
[32] 王磊:《多重矛盾之下的<立法法>(草案)》,载《北大法律周刊》2000年第2卷第2期专题版,网址:http://。
立法法评析(第6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行政立法
行政立法
一、行政立法概述
1.行政立法
行政机关依法在职权范围内制定、修改、废止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文件的行为。
三层含义:
(1)从立法主体上看,行政立法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在我国即是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2)从立法权限和程序上看,各行政立法主体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立法程序进行立法。
(3)从立法内容上看,行政立法只涉及国家的行政管理,这是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立法的主要区别。
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文件可分为法律性和非法律性文性两大类。法律性的行政文件,指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主要由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构成,如中国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及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发布的规章;非法律性的行政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只对指定的部门和管理对象具有影响力,如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指示、通知、报告、请示、批复、函件等行政措施。
2.行政立法的形式: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 3.行政立法与其他行政行为之间的区别:
(1)行政立法主体的法律限定性,即享有行政立法权主体是法律特别规定的行政机关或特定的行政首长(在我国,行政首长不享有完整的行政立法权),而不是所有的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
(2)行政立法程序的法律限定性,即行政立法主体在行使这项权力时,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其严肃性超过其他行政行为。
(3)行政立法内容针对的对象具有普遍性,而不是针对特定的事和人。(4)行政立法结果具有规范性和反复适用性,其规范性通过法定的强制力保障其实施,在被废止和撤销之前,一直具有效力,可以反复适用。
(5)行政立法行为一般还有不可诉性,即对行政立法行为发生争议,一般不得通过司法途径进行裁决,我国目前的行政诉讼制度即使如此。(人民法院享有审理行政案件、裁决行政争议的权限。由于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裁决行 政争议时要参照行政规章,因此就要对行政规章进行司法审查,就要确定行政立法是否合法 有效,是否越权,是否违反法定程序。人民法院通过审查,如果认为相应行政规章违法、越 权或违反法定程序和法定形式,就可以向相应行政机关或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人民代表大 会提出撤销或改变的建议。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如果发现行政法规和规章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可以不予适用。人民法院虽然没有撤销行政法规、规章的权力,但法院对违法 的行政法规、规章不予适用,也是对行政立法的有效监督形式。)
二、行政立法主体 1.行政立法体制
我国是多级立法体制,根据现行的规定,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中央一级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直属机关;地方上的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区(自治州、自治县)、省会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城市。《立法法》一方面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第七条),同时又将立法权限分配给了不同的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另一方面又分解了法律性规范的审查、批准、修改和撤销的权力,表明中国的立法权是在符合多级立法主体中分配。
2.行政立法主体
指依法获取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具有法律意义的规范性行政文件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
根据宪法、《组织法》、《立法法》以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实际上拥有行政立法权的主体由中央行政立法主体和地方行政立法主体。
(1)中央行政立法主体——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国务院直属机构。
(2)地方行政立法主体。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宪法,《组织法》、《立法法》,拥有所辖区域内行政管理事项的行政立法职权,从法理上也拥有受托立法权。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据《地方组织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可以根据法理和法规,就其职权范围内的行政事项制定规章。
地方行政立法主体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统称地方政府规章。3.行政立法权限
三、行政立法的类型 1.主动立法
是指行政机关根据行政需要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行政决议和命令;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市的人民政府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城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行政规章,《立法法》进一步明确了行政机关在职权事项内的主动立法权(国务院)和本行政区域具体行政管理事项的主动立法权(地方政府)。
主动立法是行政立法主体以自己的意志独立行使行政立法权,也就是说,在不与效力层级高的法律、法规所限定的内容相冲突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地制定行政法律规范。正是由于这一点,决定了在现实行政立法实践中,行政立法主体的主动立法积极性相对最高,由于缺乏必要的权力监控制度和明确的法律约束规则,主动立法权滥用的现象屡屡发生。
2.受托立法
又称委托立法或授权立法,很明显,这三种常见的译法都是立足于委托授权方,而从行政立法主体立场看,这种立法的行为显然是接受委托而行代理权的行为,故译受托立法更贴切。
受托立法是指行政立法主体依据特定法律的授权,或者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的专门委托,在授权和委托的权限范围内,依据法定程序,代为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对行政立法主体而言,这是一种被动的立法活动,受托立法权源自法定的授权或专门的委托。
我国《立法法》对授权立法制定了规则:
第一,授权与受托主体的限定性,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备授权立法的主体资格,其他立法主体不能进行立法权的授予;受托立法的主体只能是国务院和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第二,授权立法事项的限定性,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其专属立法事项(第8条)尚未制定法律时,有权做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对经济特区的授权立法事项没有明确限定,似可以参照上述规则执行。
第三,授权决定应当明确授权的目的和范围。
第四,受托行为行使的限定性,被授权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授权目的和范围行使该项权利,不得将该项权利转授给其他机关。
第五,受托立法效力的限定性,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经济特区法规根据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只在本经济特区适用;授权机关有权撤销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授权立法事项,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受托主体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法律制定后,相应立法事项的授权终止。
3.补充立法
也称延伸立法,是对法律的一种补充规定,也是行政机关因执行法律而订立的施行条例或细则加以规定或说明时,行政机关须订立一种执行细则以达到执行法律的目的。
我国宪法第89条规定国务院的第一项职权,便是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即内含有国务院可以进行补充立法。由于补充立法是对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的一种补充规定,补充的内容日然以被补充的法律为依据,不得违反该法律,不得超越法律的范围。一旦该法律被废止,补充立法的内容也随之失去效力。补充立法没有得到法律、法规的授权,不得创制新的法律规则。补充立法的合法性,一般均有立法机关或上级机关检查、监督。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自然包括了补充立法。
四、行政立法程序 1.立项
其一,立法提议,拥有立法提议权的主体主要是一级政府行政部门和行政机构,以及其他机构,至于各党派、社会团体,法人和公民是否拥有立法提议权,《法规条例》和《规章条例》都没有规定,从行政立法的实践来看,他们是可以建议立法的。
其二,立法计划,政府法制部门对立法申请进行汇总研究,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拟定本级政府和部门的立法工作计划。
其三,审批立项,国务院审批行政法规的计划,有立法权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审批规章的立法计划,审批立项的立法计划要明确行政法规或规章的名称、起草单位、完成时间等事项,立法工作计划在执行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2.起草
是指列入立法计划的法规和规章,由行政立法主体组织拟写法律文件草案的过程的总称。行政法规有国务院组织起草,部门规章由国务院部门组织起草,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起草。
在现实的立法实践中,立法项目的课题研究先于具体起草工作,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吸收立法事项的专业技术专家、政府官员、法律学者共同参与立法咨询工作,廓清该项法案要调整的范围、要解决的问题、立法指导原则、基本法律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协调,可借鉴的国内外资料,以及法律责任等。
第五篇:立法法解读(DOC)
立法法法条解读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于2000年7月1日正式施行。立法法属于宪法性规范范畴,学习和掌握立法法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对提高司法人员的法的观念,指导司法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立法活动的法律规范,现除了立法法外,此前,还有宪法、全国人大通过的各国家机构的组织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或者有关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府制定相关法规、规章的决定;此后,国务院依据立法法制定了三个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法规、规章备案条例》,法律规范较多,内容十分丰富。
一、法的范围
这里讲的法的范围实际上就是指立法法调整的范围,也就是说哪些“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活动受立法法的调整。关于这一问题在立法法的起草和审议过程中有较大的争议和分歧。有的主张立法法的调整范围只应限定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有的主张可限于法律和地方权力机关的法规;有的主张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有的主张应包括法律、法规和规章;还有的主张军事法规、规章及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也应纳入调整范围。经反复研究、协商,最后通过的立法法的调整范围是:
(一)法律。法律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权,具体范围立法法第8条明确规定了10项。法律的制定实际又分有层次,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国家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二)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三)地方性法规。依法享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包括:
1、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2、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是指: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四)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不包括它的常委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须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五)规章。亦称行政规章,是国家行政机关依职权制定的针对某一类事件或者某一类人作出的一般性规定。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1、国务院各部门可以制定部门规章。如果属于涉及国务院两个部门以上职权范围的事项,或者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章,或者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2、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规章。
3、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较大的市的政府可以制定地方规章。
应当注意的是,地方政府规章只能由政府制定,而政府各部门无权制定。
另外,军事法规、规章不属社会行为规范,没有纳入立法法直接调整的范围;立法法对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也没有作出规定;宪法是所有法律的依据,具有至高无上的效力,因此宪法不在立法法调整的范围。由此可以看出,现行立法法并没有涵盖所有的立法活动,当然,立法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在其他立法活动中是应当参照和贯彻的。
二、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等级是有高低之别的,立法法对此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它涉及到同位阶的法律规范之间和不同位阶的法律规范之间的效力问题。法的效力关系到法律规范的制定和适用两个领域。在法的制定中,效力等级低的法律规范不得与效力等级高的法律规范相抵触。在法的适用中,效力等级高的法律规范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因此搞清各法律规范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同位阶的不同法律规范之间的效力等级相同,因此其适用规则本文放在下一节“法的适用”中讲,此处主要讲不同位阶法的效力等级。效力等级高的是上位法,效力等级低的是下位法。
(一)宪法具有最高等级的效力。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处于法律规范的最高位阶,具有最高的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其相抵触。
(二)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法律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共效力仅低于宪法,但高于其他一切规范性文件,其他规范性文件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三)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国务院作为中央人民政府,其制定的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权力机关和政府的法规、规章,是保证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
(四)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政府的规章。权力机关制定的法规的效力高于政府制定的规章是我国宪政体制决定的。
(五)省级政府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较大的市的政府规章。这是上下级政府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管理体制要求的。
(六)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各民族自治地方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虽然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具有优先于法律、行政法规适用的效力,但《立法法》第88条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撤销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那么,就有一个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效力关系问题。笔者认为,二者之间不宜用法的位阶进行解释,总不能认为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位阶高于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考虑,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基于法律的特别授权作出的特别规范,因而用“特别授权优先”的规则来解释较为恰当。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这既是一种特权,又是与一般的地方性法规重要的区别,因为一般地方性法规是不允许变通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变通规定问题在一些部门法中也有规定。但是,变通法律、行政法规的权限,不同的法律作了不同的规定。
1、规定只有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才有变通权。如刑法第9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区或者省的人大可以对刑法作出变通或者补充规定。该法没有规定自治州、自治县人大也有此权力。
2、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有变通权。如民法通则第151条,婚姻法第50条、民事诉讼法第17条、继承法第35条、收养法第32条等法律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都有权作出变通或者补充规定。但没有规定下辖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和直辖市的人大有此权限,只规定省的人大常委会对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有批准权。
3、立法法第66条关于变通权的规定与上述第2种基本相同,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均有权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分析上述三种变通权的规定,我们会发现第1种刑法的规定与第3种立法法的规定之间出现了法律冲突,这就是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对刑法是否具有变通权?难以确定这两个法律的效力及如何适用。首先,两法均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处于同一位阶,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但是,关于变通权的规定,刑法显然是特别法,立法法是一般法,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规则,应当适用刑法,自治区和省的人大有变通权,自治州、自治县人大无变通权;然而,刑法是1997年施行的,立法法是2000年施行的,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规则,应当适用立法法,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有变通权,省的人大没有变通权。这就出现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无法确定如何适用,根据立法法第85条,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七)经济特区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这是因为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制定的特区法规,可以变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因此具有优先适用效力。但这与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完全不同的,后者不能变通法律。
国务院各部门的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三、法的适用
法的适用与法的效力是紧密相连的,法的效力是法的适用规则的基础,法的适用规则主要是解决法律规范之间发生冲突时如何选择适用法律规范的问题。对此,立法法作了专章规定。
(一)上位法优于下位法。不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发生冲突时,应当选择适用上位法。
(二)特别法优于一般法。这是指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应当适用特别规定。这种不一致的情况可能出现在同一部法律规范之中,也可能现出在同一机关制定的不同法律规范之中。如刑法第233条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规定与133条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犯罪的规定就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构成犯罪的,应当适用特别法第133条定罪处罚。又如刑法分则第3章第1节,该节的第140条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随后的第141条至第148条又规定了生产、销售几种特定伪劣产品的犯罪,后者是特别法,生产、销售后者特定的伪劣产品,应当适用各特别法条定罪处罚。但该节的第149条又特别规定了“重法优先”原则,因而第149条相对于第140条至第148条来说,又是特别法,此时就应当根据第149条规定的原则,选择适用法条定罪处罚。
(三)新法优于旧法。当同一机关前后制定的法律规范就同一事项都有规定时,应当适用新的规定。
(四)不溯及既往原则。新的法律规范溯及力的基本原则是不溯及既往,反对不教而诛,保证人们的安全感,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并实行的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但这一原则并非是绝对的,当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了特别规定的,新法可以溯及既往。如刑法规定当新法对行为人更为有利时,新法具有溯及力。又如,在《合同法》颁布后,最高法院作出的《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合同法实施以前成立的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合同无效,而适用合同法,合同有效的,则适用合同法。这样,更有利于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法律规范冲突的裁决。立法法对同位阶的法律规范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发生冲突,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建立了裁决机制。
1、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2、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由国务院裁决。
3、同一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4、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的规定不一致的,由国务院提出意见,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国务院裁决。国务院2001年公布的《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第15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协调;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国务院法制机构提出处理意见报国务院决定”。第18条规定“根据本条例第1 5条作出的处理结果,可以作为对最高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第5 3条送请国务院解释或者裁决的答复”。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并可以参照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法院送请国务院解释和裁决。根据《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经国务院法制机构协调一致的意见,人民法院应认可系对冲突的有效裁决。
6、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含根据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与法律不一致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关于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还有两种情形,立法法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1、省级地方性法规与本辖区内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不一致的。有学者主张,这两种法规的效力等级是一样的,因此,应当由省人大常委会裁决[2]。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虽然不能肯定说省级法规的效力高于较大市的法规,但根据立法法第63条第2款,关于较大市制定的法规不得与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以及较大市的法规须报经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方可施行的规定,如果出现两种法规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应当适用省级地方性法规。
2、省级政府规章与本辖区内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不一致的。一般来说法规的效力高于规章的效力,地方性法规是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依据。问题是,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与省级政府规章制定机关在国家机构的系列中不在同一层次内,法规的制定机关处在较低层面,规章的制定机关处在较高层面,一个是法规,一个是规章,二者制定的法律规范是可能发生冲突的,无法以比较效力高低来决定适用哪一个规范。笔者认为此种情形下,由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裁决较为适宜。
人民法院审理各类案件,应当按照上述法律适用规则决定应当适用的法律规范。当法律规范之间的规定出现不一致,产生矛盾,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应当依照程序提请有权机关依法裁决。有权裁决机关的裁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是人民法院决定适用法律的依据。
(六)宪法的司法适用。宪法是否可以直接作为司法裁判的根据,历来是有争议的。传统的观点和作法,认为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作为法律的母法,不宜直接作为人民法院裁判案件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55年7月30日复函新疆高级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中不宜援引宪法作为论罪科刑的依据[3]。2001年7月最高法院就齐玉苓被人冒名顶替上学,齐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侵犯案给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批复中指出: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一司法解释的公布,社会反响强烈,受到了广泛的褒扬,有人称它开了宪法司法化的先河,解决了宪法可否作司法裁判的依据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就宪法作为裁判依据问题上,笔者主张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宜直接援引宪法条文,而只需阐明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即可;二是部门法中有规定或者有相似规定的,应当直接援用部门法而不宜适用宪法,以确保宪法的严肃性。
(七)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具有优先适用性。立法法没有涉及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但它是我国法的渊源,对国内具有适用效力。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尤为重要。在立法法颁行以前,我国已有多部法律就国际法的国内效力作了明确规定。民法通则第142条规定: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我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我国法律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实用国际惯例。民事诉讼法第238条规定: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刑法第9条规定: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国际法的国内效力及适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把握以下几点。
1、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对我国具有法律效力,应当适用于国内的司法裁判。
2、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对我国没有效力,应当拒绝适用。
3、国内法律与我国缔结、参加的国际条约不一致时,适用国际条约,这就是国际法优先规则。
4、适用国际法,一般只有发生在涉外法律关系及涉外诉讼活动过程中。
5、关于刑事普遍管辖权。因为刑事普遍管辖要求,不管是否本国公民,不管是否在本土犯罪,也不管是否针对本国或者本国公民实施的犯罪,逮捕地国家都应对犯罪人予以刑事处罚,这是权力更是义务。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犯罪,只在所承担条约义务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超出义务范围我国不主动行使刑事管辖权。同时,为了遵循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犯罪,我国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尽快本土化,在行使刑事普遍管辖权时,应当适用国内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不宜直接引用国际条约作为定罪科刑的依据。
四、法的解释
法的解释,因依据的标准不同,可以划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本文所讲的主要是立法法所规定的立法解释,由于法的应用解释与司法活动联系更加紧密,所以本文附带且以一定篇幅叙述法的应用解释。
(一)立法法规定了“法律解释”,其性质属于立法解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法律解释主体只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2、法律解释对象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由于宪法不属立法法调整范畴,虽然宪法的解释权也属全国人大常委会,但是由宪法直接规定的。所以这里讲的法律解释对象不包括宪法。
3、法律解释的效力与被解释法律具有同等效力。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空间上,立法解释与法律一样在同样的范围内具有同等的约束力;二是时间上,立法解释与法律在同样的时间内具有效力,也就是说立法解释的出台在时间上虽然较法律的颁布晚,但立法解释时间效力与法律施行期间相同。
(二)关于法律应用解释
法律应用解释的主体,在我国有一个演变过程,基本上可以198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为界,此前法律应用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此后,解释主体除最高人民法院以外,扩大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许多学者和机关认为我国法律应用解释权力分散,多家行使,不利于法律的统一实施,要求纳入立法法予以规范。因此,在1999年10月第一次提交给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审议的《立法法(草案)》(第一稿)中明确规定:“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同时规定:“如果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有不同意见时,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解释要求”,“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解释不一致时,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解释为准”。草案还明确规定:“1981年6月1 0日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同时废止”。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春生就该草案向常委会议作的说明中指出:“这样规定,有利于防止‘法出多门’,保证法制统一。至于行政机关、检察机关遇到如何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时,……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当然可以对下级机关提出的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予以答复,以指导下级的工作,但这种答复同法律解释性质不同”。草案这一有关法律应用解释的规定,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反对。时隔两个月即1999年12月15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中写道:“国务院法制办、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一些地方提出,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法应当只对立法解释作出规定。如果对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作出规定,只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职能是不够的”。于是,当月提交给常委会讨论的草案第二稿将第一稿中有关应用解释统一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的规定及相关内容删除了。这或许是草案第一稿不成熟,或许是权力之争。
目前法律应用解释的规定还是维持原状。如果出现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对同一法律的解释不一致时,怎么办?除了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立法解释外,有学者主张:“在没有作出立法解释之前,在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应当以最高法院的解释为准。因为审判机关必须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应该将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对法律的解释强加给法院。至于最高法院的解释对行政机关、检察机关是否有约束力,没有见之于法律的规定和公认的看法,但由于法院在解决纠纷中,享有最终的裁决权,如果行政机关、检察机关违背最高法院的解释,一旦诉讼到法院,则应当由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如果行政机关、检察机关明知最高法院对某一法律条文的解释,为避免在诉讼中败诉,自觉尊重最高法院的解释,当然是可以的。但如果行政机关、检察机认为最高法院的解释违背立法原意,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进行立法解释。”[4]
立法法也并非对法律应用解释的内容只字未提。立法法第55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可以对有关具体问题的法律询问进行研究予以答复,并报常委会备案。这种法律询问答复具有应用解释的性质,具有法律效力,应当引起我们司法实践的足够重视。如:199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与高法、高检、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作出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的答复意见》(法工委复字[2002]12号)指出:刑法第17条第2款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8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如果绑架人质后杀害人质或者拐卖妇女、儿童故意造成重伤、死亡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5];全国人大法工委2001年4月和12月分别对《法官法》第9条第1款第6项中“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的解释等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
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就审判工作、检察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作出的解释,属应用解释。司法解释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同时司法解释也不属立法法规范的内容,所以,本文只就其中的时间效力等谈一些粗浅看法。
关于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曾就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于2001年1 2月7日共同制定了《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共有4层含义:
1、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
2、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适用司法解释;
3、对同一行为存在新、旧司法解释,新的司法解释实施以前的行为原则上适用旧的(行为时的)司法解释,但是适用新的司法解释对行为人更有利时,适用新的司法解释;
4、司法解释施行前已办结的案件,按照当时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没有错误的,不再变动。“两高”的这一司法解释与刑法、立法法有关效力的规定是基本吻合的。司法实践中应当重点掌握的一点是,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与被解释法律条文的施行期间相同。这是因为,虽然从时间段上讲,司法解释的出台必定较被解释的法条晚,但司法解释是对法条的内涵的阐释,解释的内容就是法条本身内在之义,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自然与被解释法条的施行期间相同。因此,司法解释本身不存在独立的时间效力,同时,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问题也不属于刑法规定的溯及力范畴。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2003年4月2日在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司法解释要依法进行,不能违背《立法法》的基本原则,不能超越法律赋予最高人民法院的权限。这一讲话无疑是中肯的、正确的。但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活动也确实存在不规范的情形。比如,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5月作出了法释[2001]15号《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15号解释”),规定对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达到一定数量或情节的均依照刑法有关条款定罪处罚。不久,最高人民法院于当年的9月发出了编号为法[2001]129号对执行“15号解释”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129号通知”),内容有二:一是行为发生在“15号解释”以前,且系因生产、生活所需,没有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不作为犯罪处理;二是行为发生在“15号解释”之后,且系生产、生活所需,没有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可以免除或者从轻处罚。这里可以看出,根据“129号通知”规定,对同样的行为是否定罪,以该行为是发生在“15号解释”之前还是之后为标准,发生在前无罪,发生在后有罪。这里出现了罪与非罪的标准竟然不是刑法而是司法解释的怪现象。更有甚者,最高人民法院又于2003年1月发出了编号为法[2003]8号《关于处理涉枪、涉爆申诉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8号通知”),内容是:“15号解释”公布后,依照该解释作出裁判并已生效的案件,当事人提出申诉,经审查认为生效裁判不符合“129号通知”规定的,应当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依照“129号通知”规定的精神予以改判。面对这一个“解释”两个“通知”,使人觉得茫然,感到困惑。笔者通观这3个文件认为至少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违背了立法法的有关精神和最高法院自己的有关规定。根据立法法的精神和最高法院已有的规定,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与被解释法条的施行期间相同,而“129号通知”和“8号通知”违背了上述精神和规定;
2、这3个文件—个比一个更加与法律不相吻合。“1 5号解释”的部分内容不符合法律本意(这是仅从后两个通知推翻了解释的部分内容的角度上来讲了,笔者并未考查“15号解释”对法律是否存在实质违反);“129号通知”则认为“15号解释”是罪与非罪的标准;“8号通知”进一步以是否违反“129号通知”的规定作为决定是否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曾专门对司法解释作出明确规定,有三点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司法解释必须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二是司法解释的范本只有解释、规定、批复三种;三是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应当在裁判文书中公开引用。“129号”和“8号”通知未见载明经审判委员会讨论,不是正式司法解释,充其量只能认为是解释性文件,不能作为公开引用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即使自我发现“1 5号解释”存在不足或者错误,也只能制定新的司法解释予以修改补充,而不能以一般的“通知”来变更正式的司法解释。这两个通知是对司法解释的侵犯,不能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使人不解的是,在“15号解释”施行之后,“129号通知”发布之前,依照刑法和具有法律效力的“15号解释”判决的案件,要依据“129号通知”判定为错案,究竟错在哪里?笔者认为,至少说在“129号通知”公布之前依照刑法和“15号解释”裁判并已生效的案件,是没有错误的,是不能依据“8号通知”决定再审,按照“19号通知”改判的。当然,并不是全盘否定司法解释,事实上司法解释绝大多数是非常好的,为具体应用法律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同时司法解释存在某些不足也是难免、不足为奇的,正象法律也在不断的修改、补充、完善一样。但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大的失误,要依法,不越权,提高司法解释的质量和公信度。
五、法的监督
为了规范立法活动,提高立法质量,立法法对立法活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规范了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保障了立法活动的正确进行:
(一)建立批准和备案制度。如,较大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须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行政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省级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级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由省级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同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较大的市政府规章同时报省级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备案;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报授权机关备案。
(二)建立违宪违法审查制度。立法法第90条规定,国务院、中央军委、高法、高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同时,立法法还规定了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规章的事由和权限。
(三)建立法律规范冲突的裁决制度。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或者相同位阶的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就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有关机关根据权限予以裁决。这一问题,前文已经详论,此处不再赘述。
立法监督机制的建立不仅规范了立法活动,保障了法律规范创制的科学性,维护了法律的统一和尊严,而且对有关组织和公民学习法律,依法办事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氛围,同时也对司法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规则,促进了法律的正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