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ZARA品牌店分析报告
ZARA品牌店分析报告
目录
一、ZARA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品牌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品牌理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经营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顾客来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品牌特色························································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ZARA在中国的店铺设计与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模特:定型形象的诱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橱窗里的情景剧···················································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ZARA主要管理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ZARA总部管理系统···············································错误!未 1
定义书签。
3.2 ZARA采购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ZARA物流配送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ZARA分店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结语·······························································错误!未定义书签。2
一、ZARA简介
1.1品牌介绍
ZARA是西班牙著名品牌,是世界四大时装连锁机构之一,(其它三个为美国的休闲时装巨头GAP、瑞典的时装巨头H&M、德国的平价服装连锁巨头C&A),ZARA的本领是它是全球唯一的一家能够在15天内将生产好的服装配送到全球850多个店的时装公司。ZARA是Inditex集团下的品牌,Inditex是西班牙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的服装零售商,在全球52个国家拥有2000多家分店。旗下拥有ZARA、Pull and Bear、Massimo Dutti等九个服装品牌,ZARA是其中最成功的,被认为是欧洲最具研究价值的品牌之一。ZARA公司位于西班牙的拉克鲁尼亚,有2.7万名员工,年销售服装9000万件,在全球50多个国家拥有2000多个销售商店(其中有760多家ZARA专卖店)。ZARA公司对服装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够做到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就快速制作并进行销售。所以在服装业已经被作为极速时尚业的头把交椅,他的营销模式非常的独特,ZARA可算得上是“抄版大王”,在战略上采取了快速、敏捷、多品类、小规模、大终端的竞争战略。1.2品牌理念
ZARA品牌的设计与应用,从立体到平面以及到标签,都富有很强的设计感与时代感,深受全球时尚青年喜爱,设计师品牌的优异设计,价格却更为低廉,简单来说就是让平民拥抱High Fashion。1.3经营范围
女装,男装,童装,鞋靴,帽子,围巾。1.4顾客来源
ZARA的顾客定位——25~35岁的主力顾客层,一般以年轻时尚人士为主。ZARA的目标消费群是收入较高并有着较高学历的年轻人,主要为25—35岁的顾客层,这一类的购买群具备对时尚的高度敏感度并且具备高消费的 能力。而且作为时尚、年轻的消费者在全球的时尚文化和生活方式上有着趋同的追求。1.5品牌特色
ZARA旗下拥有400余位的专业设计师,一年推出的商品超过120000款,可说是同业的5倍之多,而且设计师其平均岁数只有25岁,他们随时穿梭于米兰、东京、纽约、巴黎等时尚重地观服装秀,以撷取设计理念与最新的潮流趋势,进而仿真仿效推出高时髦感的时尚单品,而且速度之快十分令人震惊,每周两次的补货上架,每隔三周就要全面性的汰旧换新,全球各店在两周内就可同步进行更新完毕,极高的商品汰换率,也加快了顾客上门的回店率,因为消费者已于无形中建立起ZARA随时都有新东西的重要形象。除此之外,ZARA设计群也实时与全球各地的ZARA店长进行电话会议,透过了解各地的销售状况与顾客反应,来灵活变通调整商品的设计方向,因应客人的百变口味。
二、ZARA在中国的店铺设计与布局 2.1模特:定型形象的诱导
定型形象是人们所共有的关于某一群体的人是什么样子的看法,是一种被简化的认知途 3
径,因此时常拿来作为塑造人物的技巧和手段。“譬如,我们在想到不同种族、民族、职业、性别、社会经济阶层和国籍等的成员时就会使用定型形象,并认为似乎这些群体的所有成员都是一样的。定塑形象的叙事策略是一种强化诱惑的方式,它们“为产品编制玫瑰色的神话,通过象征意义的导入,不断刺激消费者的乌托邦冲动”提供给消费者对商品的最直观感知。展示模特是店铺空间里最常见的用来塑造定型形象的人物道。
ZARA店铺内到处足这样的形象:通身亮色的展示模特,没有面貌却拥有完美的体态,动感十足又姿势各界,从头到脚都被商品包裹住,不只层叠的衣服还有帽子、鞋、腰带、眼镜一应俱全。在这一方空间里,每个模特都被定位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通过其所展示的商品和行为姿态传达出来,生动的形象生成了一种氛围,定型形象所置身的定型场景也在其周身被想象出来。消费者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诱导中认定了一种商品的搭配对应着一种形象,一种品味,一种时尚感,于是,由对定型形象的崇拜和向往转嫁为对商品的占有欲,“将最深层次的欲望通过形象引入到消费中去”。因此,通过展示模特塑造某种定型形象并不只是一种商品展示的行为,而是作用于更深一层次的欲望,甚至是无意识需要的行为。
如图所示,这是位于“ZARAMEN”(男装)区域门面正中心的三架模特。除了姿势的稍有不同外几乎是一个样子,高大健硕的身躯,神气挺拔的姿态,然而三种不同的商品搭配却塑造出了三个不同的定型形象,也为消费者建立了对不同身份与生活场景的想象。这些都不是无中生有的妄想和端测,而是每一种定型形象自身所表达的情感和传递出的想象。罗纳德里根说,“如果你见过一株红杉,就见过了所有红杉。”如此类推,消费者通过对一个定型形象的认知而引发出对“他们”的认知,时尚的幻象正是通过一个个被精心设计的定型形象启发消费者深一层的欲望,服饰商品对模特身体的包装成为一种弦耀性的遮掩,款式、造型、格调、配饰、色彩、图案、长短、厚薄、藏露等都得到极有预谋的表达,是夸张的强化。通过
种种策略,时装与模特一起使观众在饱尝身体与时装美的同时坠入欲望的漩祸,也留下了一种难以抹去的幻象,无意识受控于情感认同,"从对定型形象的具象感知和真空想象中建立起消费者对时尚类群的认知,同时形象内置的消费欲望于无形处形成对消费者的诱导,将时尚的感知和解读转化为对商品占有的欲望。2.2橱窗里的情景剧
店铺空间内还有一处由人物参与时尚幻象建构的场景。相对于室内模特所处空间的开放性,它是封闭的,而相对于顾客的流动性,它又是容易被驾驳的,它以静态场景演绎动态空间,以封闭式场域制造观剧式效果,它就是橱窗。有时尚媒体评价,ZARA的橱窗,比大牌时尚杂志的潮流版面更能预告时尚的趋势。品牌把橱窗当作剧场里的舞台,通过产品、灯光、场景道具的精心组合,上演一出生动的情景剧,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消费者带入叙事场景中,通过一种置换式的想象,使消费者在个人满足中参与品牌时尚幻象的叙事建构。消费者在购物中,往往处于流动状态,眼神停留在某处的时间短至几秒,橱窗常以别出心裁的创意设置情景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ZARA店铺橱窗不仅通过高频率的更换来展现其潮流先锋的时尚感,也不仅是简单地对都市生活场景的模拟,而是借立体空间的叙事场域,把品牌内涵和具体商品凝注在一个场景中,把流动的顾客注意力紧紧套牢在娓娓道来的情景剧里。商品与消费者的内心感受橱窗剧场中被粘合在一起,生活化的场景让消费者感到亲切自然,觉得触手可及;立体的、动感的、充满文艺色彩的橱窗场景仿佛把消费者带入到一个身临其境的美妙梦境,不由得想一进后台探个究竟。服饰衬托出橱窗中模特的仪态、气场甚至心情,集合了灯光,背景画面,道具小件,向消费者讲述着一个个向往中的时尚生活故事。
三、ZARA主要管理系统
“对于每个行业的标杆企业来说,其供应链管理水平一般来说都大大超出同行业其它竞争对手。供应链管理水平正是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咨询公司埃森哲在它的一份报告中这样总结道。而素以“买得起的时尚”、“快速、少量、多款”为经营宗旨的ZARA,其从产品设计到市场营销的全部环节都印证了埃森哲的结论。
ZARA的供应链突出了一个“快”字。首先在产品设计方面,ZARA很少完全依靠自己设计和研发,更多是从其它时装品牌的发布会上寻找灵感。根据服装行业的传统,高档品牌
时装每年都会在销售季节提前六个月左右发布时装信息,一般是3月发布秋冬季时装,9月份发布春夏季时装。这些时装公司会在巴黎、米兰、佛罗伦萨、纽约等世界时尚中心来发布其新款服装,而ZARA的设计师们则是最积极的“观众”。这些信息被迅速反馈回总部后,马上会有专业的时装设计师团队分类别、款式及风格进行改版设计,重新组合成ZARA自己全新的产品主题系列。
ZARA总部有一个260人的专业团队,由设计专家、市场专家和采购专家(负责采购样品、面料和生产计划等)组成,共同探讨将来可能流行的服装款式、花色、面料等,并讨论大致的成本和零售价格等问题,形成初步的一致意见。在设计师绘出服装草样并完善后,这个团队还会根据草样进一步讨论确定批量、价格等问题,决定是否投产。开放的团队、频繁的沟通、保证马上付诸实施,这使得ZARA的设计除了拥有低成本和流行元素外,更具备了六个月的时尚信息“提前量”。
3.1 ZARA总部管理系统
强大的协同供应链运作体系以及背后支撑的“大集中”系统,是ZARA这家来自西班牙的服装零售商快速成功的关键。ZARA既是一个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零售连锁店。作为西班牙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的服装零售商,Inditex旗下拥有八个服装品牌,而创立于1975年的ZARA,则以只占集团三分之一数量的专卖店,贡献了70%的销售额。
因此,当ZARA今年甫一进入中国市场,立刻便引起了人们对其成功原因一探究竟的好奇。“ZARA就像时尚领域的‘追风客’。它强大的供应链管理以及背后支撑的信息系统,是确保其在‘追风’中获得丰厚回报的最有力保证。”清华科技园现代企业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海峰表示。
如此快速的供应链,得益于ZARA在信息共享和利用方面的卓越表现,而这又取决于其信息化建设的多年积累。ZARA总部的大部分信息系统都是由ZARA的IT部门自主开发完成。ZARA的信息化可以简单总结为“大集中”式系统。所谓“大集中”是指在西班牙总部,ZARA拥有一套完整的计划、采购、库存、生产、配送、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的平台,以及在这个台基础上的供应链协同系统。而其它遍步全球的营销网络则通过它们的终端系统与总部保持紧密连接,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回总部,并完成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的流转。
另一个“大集中”的体现是ZARA全球各专卖店都通过信息系统返回销售和库存信息给总部进行计划分析。总部系统可以统一分析畅销或滞销产品的特征,供完善或设计新款服装时参考。另外,各门店还实时把销售过程中顾客的反馈意见,或者自己对款式、面料及花色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甚至是来自光顾ZARA商店的顾客身上穿的可模仿元素等各种信息都反馈给ZARA总部。因此该计划模块的信息集中度、共享度、及时度都非常高。
如果说总部是“大集中”信息的“海洋”,那作为“支流”的各地区分公司端,信息化架构则会根据当地特点有一些细小的不同。例如在中国市场,据ZARA本地的独家零售系统开发伙伴捷玛公司一位人士介绍,中国的信息系统在设计之初便采用了“H”型架构,即每
个门店的信息系统相对来说都是平行和独立的,直接和西班牙连接,因此ZARA在中国的
门店每天晚上都可以将各种销售数据和报表直接传给西班牙总部。同时,ZARA位于上海的总部也会通过系统得到每个门店的信息。这些海量数据详细包含了每款商品销售的尺码、颜色、数量、卖出时间、折扣信息等,由于每个国家的门店每天都会向西班牙总部传送这些数据,因此又反衬出ZARA总部信息化平台的强大。“它使得整个供应链能够以一个既快速又可以预测的节奏运行。”《哈佛商业评论》如此评价道。这种“大集中”机制以及对单个门店在信息传送方面严格的时间要求的意义在于,它能随时让遥远的ZARA总部准确地知道中国市场上所发生的故事。Inditex的首席执行官Castellano心中早有定论:“在时装界,库存就像食品,很快会变质。而我们所做的一切,便是要减少反应的时间!” 3.2 ZARA采购管理系统
ZARA的采购环节也非常有特色。在布匹采购方面,ZARA主要购买原坯布(一种未染色的织布),根据需要进行染色后再生产。这样不仅可以迅速应对市场上花色变换的潮流,还可以有效降低原材料库存成本并防止缺货的风险。为防止对某家供应商的依赖,同时也鼓励供应商更快的反应速度,ZARA剩余的原材料供应来自于其公司附近的260家供应商,每家供应商的份额最多不超过4%。当服装进入生产阶段,ZARA的做法则和当今世界上流行的外包模式大相径庭,它不仅拥有自己的纺织厂及服装加工厂,并在欧洲一些主要地区建立了独立的物流运输企业。由ZARA投资控股的14家工厂连结成一个超大型的自动化配销仓库,完全自制自销,虽然生产成本比外包生产提高了15%至20%,但高效率的作业管理使得生产速
度得到提升,并减少了存货带来的滞压成本,因此除了有效消除掉这部分可见的成本外,生产企业基本还可以维持10%的稳定利润。3.3 ZARA物流配送系统
接下来的配送环节也至关重要。为加快物流速度,ZARA总部设有双车道高速公路直通各配送中心。通常订单收到后八个小时内货物就可以被运走,每周给各专卖店配货两次。服装被从物流中心用卡车直接运送到欧洲的各个专卖店,并利用附近的两个空运基地运送到美国和亚洲,再利用第三方物流的卡车送往各专买店。3.4 ZARA分店管理系统
ZARA要求各专卖店每天必须定时把销售情况发回总部,并且每周要根据当前库存和近两周内的销售预期向总部发两次补货申请。连锁店通常每周向总部发两次订单,产品也每周更新两次。订单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之前下达:西班牙和南部欧洲的连锁店通常是每周三下午3∶00之前,每周六下午6∶00之前,其他地区是每周二下午3∶00之前和周五下午6∶00之前。如果连锁店错过了最晚的时间,那么只有等到下一次了,公司对这个时间限制的管理非常严格,订单必须准时。所有产品在连锁店里的时间不会超过2个星期,公司在每个季节开始的时候只会生产最低数量的产品,这样可以把过度供给的风险控制在最低的水平,一旦出现新的需求,ZARA可以通过其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迅速组织生产。在存货方面,行业的通常做法是,季度末的时候一般会储存下个季度出货量的45%~60%,而ZARA公司的该项指标最大不会超过20%,它的供应链依靠更加精确的预测和更多更即时的市场信息,反应速度比一般的公司要快得多。
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是对专卖店管理人员的重点考核内容。另外,为了保证订单能够集中批量生产,减少生产转换时间和降低成本,各个专卖店必须在规定时间前下达订单,如果错过了则只有等到下一次申请。总部拿到各专卖店的销售、库存和订单等消息后,综合分析各种产品是畅销还是滞销,如果滞销则取消原定生产计划。
在ZARA的连锁店里如果有产品超过2~3周的时间还没销售出去的话,就会被送到所在国的其他连锁店里,或者送回西班牙。通常,这样的产品数目被控制在总数的10%以下。在实际运作当中,通常只有不合常规的比例数的产品会被送回到西班牙。这样一来,连锁店的产品更新速度相当快,而且有些款式的衣服是不会有第二次进货的,顾客也就会受到刺激从而在现场就做出购买的决定,因为他们知道一旦错过之后就有可能再也买不到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ZARA公司每种款式的存货水平都比竞争对手低,并且季节末期的时候需要打折出售的产品也相对地少。而且,即使打折销售,行业的平均水平是6~7折,而ZARA公司却能控制在8.5折以上。由于在当季销售前ZARA只生产下个季度出货量的15%左右,这样ZARA在一个销售季节结束后最多只有不超过18%的服装不太符合消费者口味,而行业平均水平约为35%。可以说,ZARA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高效的协同供应链运作体系。
四、总结
良好的终端视觉形象是品牌最好的广告,没有良好的终端形象和产品以及服务做基础,宣传越多,负面效果就越大,品牌价值也就伤得越重。
ZARA的技巧和思路是容易模仿的,就如同时装款式的翻版一样简单。但是同样的工作,由于不同的模式,而产生了不同的效率和速度,这是决胜的关键。ZARA的品牌快速运作系统,正是得益于各个部门之间无缝隙的系统化衔接与协作,倘若设计师采款落后半步,信息沟通滞后一点,物流配送延迟一些,终端陈列每月减少几次,店员服务欠缺一个环节等等问题,ZARA都将不是世界级的零售品牌巨头。成功的快速模式背后,是巨细无遗的管理与执行,这是不二的制胜法宝。
第二篇:ZARA品牌故事
ZARA品牌故事
品牌名称:ZARA 所属国家:西班牙 创始时间:1975年
创始人:阿曼西奥·奥尔特加 所属机构:Inditex集团 首席设计师:John Galliano 官方网站:http://)
ZARA在华七上“黑榜”:扩张太快贴牌生产
2011-04-13 01:00:1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有158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作为全球“快时尚”风向标的国际巨头,ZARA却在中国屡陷质量门,两年时间7次“上榜”。不过,对于所有的问题,ZARA始终选择沉默应对,并至今没有对问题产品给出任何处理意见。
截至记者发稿时,ZARA中国公司方面一直以负责人开会或休假为由拒绝回应。而面对每次质量事件,ZARA均选择了沉默,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也从未给出任何处理意见。
扩张太快是主因?
据北京市消协公布的检测报告,日前测试ZARA、G2000、观奇、G-STAR等品牌合共57个样品中,有20个样品所有测试项目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主要问题存在于纤维含量、色牢度、甲醛、PH值等方面。其中,包括一款ZARA牌样品在内的6种样品纤维含量与实测值不符,占样品总数的10.5%。
以抽查不合格的ZARA休闲裤为例,上面标注的面料标签中称,“含棉量为75%、羊毛20%、涤纶5%”,而实际检测结果其含棉量为68.2%,比标注少了6.8%左右,羊毛则仅为10.6%,比标注少近一半。聚酯纤维,也就是涤纶含量为15.7%,超过标注的两倍。
这并非个案,近年来ZARA已成为各地工商、质检部门不合格产品名单中的“常客”。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8月至今,ZARA至少7次陷入“质量门”。
扩张太快被业内人士认为是ZARA屡出问题的主要原因,“价格便宜加上发展速度太快,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质量会降低,而且每个店又开得那么大,市场成本过高,所以公司会压缩成本,包括原料成本以及人力成本。”有业内人士表示。
以ZARA休闲裤中虚标的原料部分来看,目前棉价在3万元/吨左右,羊毛价格则约合9.2万元/吨,而取而代之的腈纶原料价格约为2.6万元/吨,增加最多的涤纶则更便宜,仅有1.39万元/吨左右,就单件来看差别并不大,但累计后,其成本差别就非常显著了。
“ZARA在中国的销售远远超过总部的预期,从2009年开始就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一位业内人士称,2009年上半年ZARA仅在上海就开了4家店面,新开门店接近其2006年2月进入上海3年来的开店总数。从2006年至今,ZARA已经开店75家。
而且,ZARA将继续加速在中国的扩张,其母公司Inditex今年3月份宣布,2011年其门店覆盖中国的城市数量将从目前的30个增加到42个。
管理“缩水”
“竞争使然,快时尚行业正处在跑马圈地的战略布局阶段,ZARA、优衣库等都势必要加快开店步伐。”联纵智达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崔洪波称。优衣库、H&M、ZARA、C&A等国外品牌,今年不约而同地把国际化重心向亚洲转移,并不断加码中国市场,开始布局二三线城市。
ZARA频发质量事件后,开始被外界质疑其海内外质量有别。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ZARA在欧洲大部分都是自建工厂生产,甚至拥有自己的面料厂,但在亚洲地区不可能短时间内快速设立工厂,ZARA开始引入股权合作的OEM工厂。
虽然其强大的优势在于供应链管理,但在亚洲地区扩张速度太快,后台管理可能会跟不上,“即便照搬欧洲那一套到亚洲地区也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再加上速度、成本等压力,无形中可能会放松一些条件,内控管理水平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该人士称。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出现“虚标门”与ZARA的定位也有关系,“ZARA既想保持年轻时尚又有品质的品牌,但价格定位又不能太高,因为其消费群体面向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和年轻的上班一族,这样一来公司在质量上可能有所牺牲,不然原料成本肯定要增加,导致价格上涨。”
ZARA缘何如此“潇洒”?
业内人士指出:“ZARA目前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中国消费者对它的热捧使得它完全能按照自己的标准走,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既希望能买国外的大品牌,价格不高还很时尚,因此往往会忽视质量问题,这就是为什么ZARA屡上‘黑榜单’,但消费者的热情丝毫不受影响的原因。”
崔洪波也认为,质量事件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ZARA正常的销售,“对服装而言,消费者本来就是对质量弱关注度的。关心的都是流行时尚、潮流款式等因素,关键是品牌的身份标签和认同感最重要,质量对于服装来讲是一个保障购买因素,非激励购买因素。”
但崔洪波认为ZARA品牌声誉会因此大大受损,“最大的影响还是在于品牌声誉上,这个影响短期可能并不会太多,但在竞争态势更激烈的环境下,中长期来看一定会有影响。”崔洪波认为。
第三篇:ZARA的市场调查分析
目录
品牌背景
战略方向
调查分析报告
企业宗旨(理念识别)
企业定位及产品
企业口号
员工行为规范(行为识别)
市场调查推广
促销活动
售后服务
品牌背景
ZARA是西班牙Inditex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它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零售品牌。Inditex是西班牙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的服装零售商(前两名分别是美国的GAP和瑞典的H&M,2005年其全球的销售额67.41亿欧元,销售数达4.29亿件,纯利润8.03亿欧元。截至2006年6月它在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2899家专卖店,旗下共有8个服装零售品牌,包括ZARA、Pull and Bear、Kiddy’s Class、Massimo Dutti、Bershka、Stradivarius、Oysho、ZARA Home,ZARA是其中最有名的品牌。ZARA创于1975年,目前在全球62个国家拥有917家专卖店(自营专卖店占90%,其余为合资和特许专卖店)。尽管ZARA品牌的专卖店只占Inditex公司所有分店数的三分之一,但是其销售额却占总销售额的70%左右。
品牌历史:1975年,学徒出身的阿曼西奥·奥尔特加在西班牙西北部的偏远市镇开设了一个叫ZARA的小服装店。而今,昔日名不见经传的ZARA已经成长为全球时尚服饰的领先品牌,身影遍布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门店数已达1000余家。
品牌故事:2005年才第一次登上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的ZARA,2006年排名已经仅次于Adidas,品牌价值达42.35亿美元。
ZARA的每一位门店经理都拥有一部特别定制的PDA,通过这台联网的PDA他们可以直接向总部下订单,而总部可以直接掌握每一间门店的销售情况,同时门店店长也可以和总部产品经理及时沟通。这样ZARA可以做到设计、生产、交付在15天内完成。《哈佛商业评论》称:ZARA建立了一个不同于传统行业的通信供应链,正是这个供应链帮助ZARA完成了它的15天神话。
在ZARA你总是能够找到新品,并且是限量供应的。这些商品大多数会被放在特殊的货架上面。这种暂时断货策略在很多人眼中太大胆了!但是想想所有限量供应商品在市场上受到的追捧吧,人们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而ZARA的暂时断货正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ZARA由于这种颠覆性的做法慢慢变成了“独一无二”的代言人。
品牌特色:ZARA旗下拥有超过两百余位的专业设计师群,一年推出的商品超过12000款,可说是同业的5倍之多,而且设计师其平均岁数只有25岁,他们随时穿梭于米兰、东京、纽约、巴黎等时尚重地观看服装秀,以撷取设计理念与最新的潮流趋势,进而仿真仿效推出高时髦感的时尚单品,而且速度之快十分令人震惊,每周两次的补货上架,每隔三周就要全面性的汰旧换新,全球各店在两周内就可同步进行更新完毕,极高的商品汰换率,也加快了顾客上门的回店率,因为消费者已于无形中建立起ZARA随时都有新东西的重要形象。
战略方向与管理
独特全程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对ZARA公司运作模式的研究发现,ZARA为顾客提供“买得起的快速时装”战略的成功得益于公司出色的服装行业的全程供应链管理,以及支撑供应链快速反应的IT系统应用。
“三位一体”的设计与管理: ZARA自己设计所有的产品,在其公司总部有一个300人的商业团队,由设计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和采购人员组成“三位一体”的商业团队。他们一起通力合作,每年设计的新产品将近40000款,公司从中选择10000多款投放市场。与竞争对手不同,该团队不仅设计下个季度的新产品样式,同时还不断地更新当前季度的产品。
设计师首先手工画出设计草图,然后与其他同事—市场专家、生产计划和采购人员,进行充分交流。公司通过这个过程保持自己一贯的“ZARA 风格”,避免设计师的个人特点破坏了公司的整体风格。
“垂直整合”生产管理:ZARA公司自己在西班牙拥有22家工厂,其所有产品的50%是通过它自己的工厂来完成的,但是所有的缝制工作都是转包商完成的。这些工厂都有自己的利润中心,进行独立管理。其他50%的产品是由400余家外部供应商来完成的,这些供应商有70%位于欧洲,其他的则主要分布在亚洲。ZARA自己通过CAD裁剪原材料,缝制工作全部交给转包商。转包商通过与Inditex集团下属的企业合作,自己去收集、运输裁剪后的布料。转包商把衣服缝制好之后,再送回原来裁剪的工厂,在那里烫平并接受检查。产品最后用塑料袋包装好,贴上相应的标签,然后送到物流中心。在物流中心与拉科鲁尼亚的工厂间都有专门的运输铁路。外包的产品生产出来后,也是直接送到物流中心的。为进一步保证质量,ZARA公司还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检查。
“一站式”购物管理:连锁店通常每周向总部发两次订单,产品也每周更新两次。在ZARA的连锁店里如果有产品超过2~3周的时间还没销售出去的话,就会被送到所在国的其他连锁店里,或者送回西班牙。通常,这样的产品数目被控制在总数的10%以下。
IT和通讯技术是ZARA商业模式的核心
IT系统,使得ZARA独特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更好的实现
IT与业务的有效结合是ZARA公司IT应用卓越的关键
调查分析报告
在调查中不难看出,ZARA的的管理和销售都是和其它品牌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设计和制作到销售,都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以及它吸引人的独特的一面。
面临全球采购、订单交期缩短和季节性波动等一系列挑战,被称为“时装界的Dell”的Zara一如既往地引领着全球时尚品牌潮流,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开设门店900余家。
Zara广泛的门店分布和成功的运作关键在于采取了“离经叛道”的“极速供应链”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在最终顾客需求订单的拉动下,以订单交期为供应链管理核心,通过提高供应、生产、销售及物流的柔性和速度,随时更换产品数量、设计、面料、色彩;并且采用“多批次,小批量”的生产、配送模式,实现对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快速反应,获得规模经济。在ZARA买到的衣服很少撞衫,因为在全球设计的款中,每款都有一定的数量,不补货。这样的销售更能抓住消费者的心里,在货源的供应和产品的质量更是得到了很好的保障,都有相应的模式进行规范和约束,着就铸造了一个品牌的成功。
企业宗旨
ZARA的宗旨就是“一流的设计、二流的面料、三流的价格”
ZARA定位及产品
ZARA是Inditex集团下的品牌,Inditex是西班牙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的服装零售商,在全球52个国家拥有2000多家分店。旗下拥有ZARA、Pull and Bear、Massimo Dutti等九个服装品牌,ZARA是其中最成功的,被认为是欧洲最具研究价值的品牌之一。ZARA主要走的是中端市场,消费人群也是年轻的消费群众,以时尚的设计和相对低廉的价格赢得广大消费群众的追捧。
ZARA的设计定位是,模仿全球顶级的时装设计。
ZARA的产品主要包括服装,鞋子,配饰,包包等
企业口号
一流的设计、二流的面料、三流的价格
员工的行为规范
市场调查推广
ZARA的市场调查主要主要针对的人群就是年亲的消费者,这一类消费者的主要特点就是爱时尚,但是没有充足的资金,而ZARA就满足了这一类人的市场需求。
ZARA的市场推广主要是其品牌的设计卖点,都是根据全球的时尚潮流设计,其自身的设计就是一种很好的推广。
促销活动
在换季的时候对存货进行最低8.5折销售。
售后服务
在不是人为的情况下,出现质量问题可进行退换货物。
各类手册的规范
第四篇:品牌分析报告
《品牌分析报告》
品牌名称: SONY 专业年级: 2015级 市场营销 组员: 郝若言(20***010)
一、公司概况:
1、基本情况:
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民用及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关键零部件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它在音乐、影视、计算机娱乐以及在线业务方面的成就也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和娱乐公司。索尼公司在截止到2007年3月31日结束的2006财年中的合并销售额约达700亿美元。索尼集团拥有多种不同的业务领域,是一家非常独特的企业。索尼将充分利用自身业务结构的特色,通过与业界其他企业的相互合作,成为宽带网络时代引领潮流的媒体和技术公司。
2、发展历程:
在公司发展的60多年时间里,作为一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全球化企业,索尼一直致力于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人们实现享受更高品质娱乐生活的梦想。目前,索尼公司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子公司和工厂;集团70%的销售来自于日本以外的其他市场;数以亿计的索尼用户遍布世界各地。
以“全球本土化”的运营策略为目标,索尼于1996年10月在北京设立了统一管理和协调在华业活动的全资子公司,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旨在从事中国国内电子信息行业的投资,产品市场推广,顾客售后服务联络,并针对索尼在中国的各所属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及广泛的业务支持。
3、现状:
近年来,索尼集团把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截止2007年3月底,索尼在华总投资额约10亿美元,员工总人数达34500名。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将充分利用集团总部的资源优势,在中国强力打造适合本土发展需要的集商品计划、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运营平台,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植根中国、长远发展”是索尼公司对中国的长久承诺和在华业务拓展的宗旨。在中国发展各项业务的同时,索尼还积极投身教育、文化、艺术、环保等社会公益领域。几年来,索尼公司已经向中国的公益事业投入了数千万美元,赢得了中国教育界、科技界和文化界等社会各界的好评。秉承以技术贡献社会的发展理念,索尼将继续为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而不懈努力,为促进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长久的贡献。
4、经营理念:
公司最根本的经营理念是为包括我们的股东、顾客、员工乃至商业合作伙伴在内的所有人提供创造和实现他们美好梦想的机会。
5、公司使命:
索尼树立了创新源于好奇,梦想成就未来。
二、公司现在采取的战略方法:
1、多元化战略:
为了发展成为面向世界的企业集团,索尼公司不断向新领域探索,朝着一条多元化的道路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索尼通过合营而带来了多元化。虽然从业务结构上看,各领域都是毫不相关的,但是不论是化妆品、金融、保险,还是体育用品乃至娱乐,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即索尼的经营层认为这是有发展前途的领域。在各行业经营的各子分公司大都发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巩固了索尼集团的经营基础。
2、全球本土化战略:
索尼的发展目标就是进军全世界,这使得索尼形成了全球本土化的经营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索尼开始向海外扩张,从日本开始到美国、欧洲、东南亚各个地区开设工厂,从而实现了本土化生产,而这种本土化生产又必须实现本土的管理,因此公司在当地聘用员工和管理人才,使索尼的员工成为国际人才。
3、求新创异战略:
“求新创异”是索尼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索尼永远不变的信念。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索尼一直走在别人前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不仅取决于井深大对技术的痴迷,更源于索尼“乐于做一只金豚鼠”的与众不同。索尼的技术创新体制保证了公司开发产品的独特性,它超越了一般日本企业先重视生产后重视技术开发的发展常规,这种独特的体制使得索尼的市场占有率不断递增。
4、人才管理战略:
索尼公司强调尊重公司里的每一个人,很少有歧视现象。开放式的管理和宽松、平等的环境营造出开放式的气氛,使员工能够安心在公司工作,更多的关心公司,帮助公司不断发展。独有的“终身雇用”制的索尼公司特别重视帮助员工实现人生的乐趣,实现人生价值。“内部跳槽”制的出现实现了“人尽其才”的目的,更防止了“肥水外流”的出现。
5、产品战略:
产品创新:索尼公司在推出新产品和改进型号方面是全世界最高效的公司之一,平均每天推出4种新产品。从索尼的发展历程来看,产品创新已经成为了索尼公司企业产品差异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6、价格战略:
⑴需求导向的定价策略:索尼公司的市场定位很明确,就是瞄准中高端市场。索尼注重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原因,了解顾客对产品价值的看法,以最终确定更贴近消费者的价格。
⑵保持价格相对稳定:在价格稳定方面,索尼显然是充分很多,没有大幅度的涨价或降价。
7、分销战略:
在分销策略上,索尼公司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市场采用不同的分销渠道。在占领美国市场就采用高效灵活、控制性强的短通路,攻下市场制高点,在欧洲市场则采用代理机制,借力占领市场。
三、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1、政治、经济因素:
全球经济危机,日元汇率持续上涨,日本本国货币购买力增强,加大国外投资,进行贸易以及开发新市场的热情。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全球性经济萧条的形势下,多数国家政府宣布,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家电市场有望继续增长,订单存在纵深发展空间。
社会发展趋向,社会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消费倾向、产品与服务的需求等都有所提高。
2、社会因素:
目前城乡居民购买力均大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价格的承受能力也有所提高,而且除了今年我国家电下乡运动的开展,人们对电器产品的需求提高,而且品牌电器将成为人们需求的重点。
3、技术因素:
随着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先进性成为通常要求时,企业就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不断创造新的产品,并足以引起顾客的兴趣,企业才有希望在这个行业中生存下去,品牌的生命才能得以延续。创新因子成为索尼品牌的重要内核。
历史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在这场数字革命中,索尼公司认为自身的优势主要有三点。一是产品结构的完整,在数码和网络的整合中,电子产品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索尼搭建了一个能支持这个产品的完整的事业结构,完全可以满足数码市场的要求。在家电、通讯方面胜于其他公司。二是数码核心零部件技术,索尼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三是技术版权,据美国技术版权登记数据显示,索尼的专利数在全球排名处于领先水平。手中握了如此多的法宝,加上根基雄厚,索尼将不仅是模拟时代的英雄,更要做数字时代的王者。
4、自然因素:
作为电子产品,买方的需求量较大,并且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客户购买新产品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企业生产出差异化的产品,从而吸引消费群。因电子产品行业替代产品几乎没有,买家就比较容易被行业内企业“套牢”,转换成本很小。
四、公司战略方法分析:
1、优势:
⑴品牌效应:20世纪末期索尼几乎垄断的行业地位使人们把SONY这个品牌认为是高质量,高享受的代名词。
⑵企业文化:公司治理包括:强化compliance体系、索尼集团行为规范准则。Sony与客户:安心便利服务、倾听“客户心声”。Sony与员工:人事制度、员工多样性等。
⑶企业财务实力:截止2010年3月,实现318亿日元(3.42亿美元)的盈利。经过60多年的发展,拥有雄厚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系统,是成功运营的保证。
⑷明确的发展战略:当环境发生急剧的变化或企业发展面临新的转折点,索尼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就会拿出应变措施,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为企业的发 展指明方向。
2、劣势:
⑴产品研发能力下滑:曾经的索尼具有相当强的研发能力,平均每年都有推出1000多种产品,而现在技术上未能继续处于领先地位,失去领导者地位,业绩下滑。
⑵产品质量问题:索尼企业近几年来频频出现数码产品的质量问题,大大影响了它的品牌形象。
⑶公司产品业务过于庞大:涉及较多的产业很可能会导致企业核心能力的缺失或削弱,缺乏领导市场的产品。
⑷市场定位过于单一:索尼公司一直把自己的品牌定位于中高端产品,而自己本身的电子产品却没有一样是市场的领导产品。
3、机会:
⑴开发新产品:需求结构上,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是多元化的。
⑵改善成本结构,提高收益:索尼公司可以通过降低PS3游戏机芯片和其他部件的制造成本以及增加PS3游戏种类的方法提高其销量。进行大规模的重组,并通过裁员和缩减工厂来降低成本。
⑶扩大在中国的销售网络:索尼公司对中国长久承诺和在华业务拓展的宗旨 ——“植根中国、长远发展”。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还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市场需求回升,对索尼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4、威胁:
⑴受困于金融危机: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电子产品需求下降的危机。日本索尼公司裁员1.6万人。降低投资及缩小业务规模以求成本。
⑵市场竞争激烈,对手挑战强大:在电子领域中苹果电脑的iPod数位随身听在全球热卖,取代了WalkMan原有地位。拥有自傲特丽珑(Trinitron)技术的WEGA独自开发高清影像技术而错估液晶电视的发展。
⑶高价格影响其销售市场:索尼的产品的销售价格通常比同类产品要高,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成为了它的一个外在潜在威胁。
5、SO战略:
利用索尼的国际品牌的优势,在加之过硬的技术和品质,适当地营销方式抢占中国市场,选择中高端产品的发展方式,使中国市场早日取代日本,欧美市场。
6、WO战略:
在资金运营方面应有所偏重,发展重点核心业务,如电子娱乐类;另外在公共关系方面也应顾及自己的品牌形象,至少不能让公关这部分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7、ST战略:
相对其威胁,索尼公司的优势仍然存在,打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牌无疑能使其产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另外,加强营销策略并招募了解国内市场的营销人才和研发人员必将使公司业务在中国有强势发展,8、WT战略:
在贯彻WO策略的同时,面对其威胁,以价格为代表,适当降低利润率,使索尼变成不再是大多数人奢望的电子产品,以销售额带动利润,在中国市场是有利可图的。
9、小结:
根据SWOT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索尼的优势在逐渐下降。在科学技术高速
第五篇:品牌分析报告
品牌分析报告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收益价值,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其载体是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及服务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源于消费者心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
能够做到口口相传才称得上是品牌。
品牌是通过一系列的市场活动表现出来的结果所形成的一种形象认知感觉,品质认知,以及通过这些所表现出来的客户忠诚度。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谈品牌,企业和公司都希望把自己的品牌做出来,把品牌做好,国家也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多支持,媒体也在传播各种品牌理念。但当前我们的品牌观念存在很多误区,很多人对品牌的认识并不清晰,造成其塑造品牌行为模糊、随意,产生的品牌结果自然也不如人意。
品牌价值不等同于产品(服务)价值
企业和公司做产品有产品价值,做品牌有品牌价值。产品可以贩卖,品牌也可以贩卖。顾客消费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获得的是产品的利益,如果消费者得到的是有品牌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就会获得品牌价值的利益。
要塑造品牌,首先品牌就得有单独的价值,品牌的单独价值满足和产品(服务)是不一样的,产品满足是消费者利益的需求和需要,而品牌满足更多的是欲望。
欲望就是心理想要,消费者为了自己欲望的满足也会掏钱消费,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是一种心灵需求的情感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品牌利益。
品牌是产品(服务)概念对应的人群情感
企业所塑造的产品应该是该产品对应的消费者的情感价值的具体表现。比如现在的年轻女孩喜欢的“超级女声”中的李宇春,正说明了“李宇春”这个“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习惯、行为等品牌元素符合这些女生心中的情感需求,这就产生了价值,这个价值是“李宇春”所对应的群体的情感需要,而不是她自己的需要。所以品牌就是满足产品对应消费者的情感价值,而并非企业产品的商标、自身的包装或是产品概念等。
品牌不是自己造出来的现在有许多媒体都开辟了品牌栏目,找些企业家和专家来谈品牌,结果都拐了弯。媒体不了解品牌,最后形成了盲目性,都以为品牌就像造原子弹。其实品牌不是自己能够造出来的,品牌是消费者认同出来的,是通过公共关系等手段塑造,得到别人心理情感的价值认同。
简单的利益认同不是品牌价值
没有一个消费者会对品牌有了好感度就去消费的,好感只是情感价值的一部分,还要累积更多的情感价值才能达到品牌的整体认同。简单的利益认同是使用价值,是消费者对产品利益的需求,而对品牌利益的需要是在社会环境中的情感需求和欲望需求。
塑造一个品牌不仅仅在于企业能通过品牌取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其社会效益也是不可忽视的。
品牌营销分析
品牌营销(Brand Marketing)是通过市场营销使客户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服务)的认知过程。市场营销既是一种组织职能,也是为了组织自身及利益而创造,传播,传递客户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的一系列过程。
品牌营销(BM)的过程,其实就是企业以目标市场的需求为中心,努力地塑造和传播
产品或品牌形象的过程。品牌营销的主要任务就是塑造和传播目标客户心中的品牌形象,与同类产品(服务)形成区隔。品牌营销是以市场为核心导向的营销策略。
为了能够成功地塑造并顺利地传播品牌形象,有效地开展品牌营销活动,最终实现品牌营销目的,就有必要对品牌营销活动实行科学地策划。品牌营销,营销的是品牌的形象,其目的就是在客户心中塑造出个理想的品牌形象,那么围绕品牌营销的目的,在其具体的品牌营销活动中就需要去做大量的工作,包括各种信息的收集,对目标客户的心理期望掌握,对品牌形象的设计,对传播方式的选择以及对品牌形象的创意等。
品牌营销分为四个部分:
品牌个性(Brand Personality)品牌传播(Brand Communication)
品牌销售(Brand Sales)品牌管理(Brand Management)
品牌个性(BP):品牌命名、品牌包装、品牌概念、品牌代言、形象风格等。
品牌传播(BC):广告风格、传播对象、媒体策略、广告活动、公关活动、口碑形象等。品牌销售(BS):渠道策略、人员推销、广告促销、事件行销、特惠促销等。
品牌管理(BM):团队建设、营销制度、品牌维护、职员激励、经销管理等。
品牌实现思路
通过以上阐述和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有效实施。
一、品牌分析和调研
根据长期的品牌监测数据,对行业品牌整体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和调研。
品牌分析(Brand Analyst)
品牌识别系统分析、品牌接触点分析、品牌生态位分析、品牌指数分析、品牌竞争格局分析、品牌成熟度分析、品牌趋势分析、品牌体验分析等。并根据行业品牌总体表现分析行业品牌生态、品牌演化阶段和演化趋势。
二、品牌维护和再建
1、品牌维护流程
(1)了解品牌价值核心。
(2)理性的品牌延伸。
(3)品牌属性及新品牌策略
(4)及时的品牌危机公关
2、品牌维护战略
公司为获得顾客忠诚而努力保护产品形象和声誉,维系产品或服务的感知度,以质量导向型顾客为目标市场。
实施品牌维护战略:提升产品形象,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优化流程。
(1)提升产品形象。
实施本战略的难点在于如何维护品牌资产,尤其是品质的感知度。建议公司可以通过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背景”来实现品质感知度的维护或者提升。
(2)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
公司可以让高价格来反映高价值。
公司有三种选择:第一,可以在改进服务的同时提高价格(多对多)。第二,可以改进
服务但保持价格不变(多对同)。第三,可以改进服务但降低价格(多对少)。
(3)优化流程。
公司应集中于产品(服务)质量的提高。为了维护或提高质量,公司可以考虑流程重组,内部或外部兼并,产品(服务)革新以及战略联盟(甚至是与竞争者)。通过这些战略,公司将能保护产品或服务的可感知质量以及品牌形象。
三、品牌体系的构建
1、品牌阶层规定
2、品牌配置范畴的规定
3、品牌种类图(区域指标)
4、使用者类型调查的实施
5、品牌体系调查的实施
6、流通调查的实施
7、品牌体系战略的确立、实行、评估
四、品牌运作和管理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品牌的运作和管理?
媒体的变化:观众和读者在减少;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中小媒体的出现;有线电视网的普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消费者的变化:消费者需求增加;消费者变得更加挑剔;消费者更喜欢寻求娱乐和刺激;消费者学会了讨价和比较;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增加和消费习惯的变化。
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更加剧烈;产品和质量的差异减少;恶性竞争的恶果;品牌的求异战略受到挑战;产品的可替代性增强;国际品牌的冲击。
企业本身的变化:产品(服务)的创新受到挑战;人才的流动性加大;组织结构面临挑战;企业文化的障碍;资金不足的烦恼;市场的分裂和不稳定性等。
由于上面四种明显的变化,在未来,没有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是很难有长久生存的空间的。只有成功的品牌管理才有持续成长的企业和未来的辉煌。
品牌运作和管理应该遵守的四个步骤:
确定品牌的“精髓”
步骤一:描绘出品牌的理性因素。
首先把品牌现有的可以用事实和数字勾画出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力、物力、财力找出来,然后根据目标再描绘出需要增加哪些人力、物力和财力才可以使品牌的精髓部分变得充实。这里包括消费群体的信息、员工的构成、投资人和战略伙伴的关系、企业的结构、市场的状况、竞争格局等。
掌握品牌的“核心”
步骤二:描绘出品牌的感性因素。
由于品牌和人一样除了有躯体和四肢外还有思想和感觉。我们在了解现有品牌的核心时必须了解它的文化渊源、社会责任、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和情绪因素并将感情因素考虑在内。根据要实现的目标,重新定位品牌的核心并将需要增加的感性因素一一列出来。寻找品牌的“灵魂”
步骤三:找到品牌与众不同的求异战略。
通过第一和第二步骤对品牌理性和感性因素的了解和评估,升华出品牌的灵魂及独一无二的定位和宣传信息。人们喜欢吃麦当劳,不是因为它是“垃圾食物”,而是它带给儿童和
成年人的一份安宁和快乐的感受。人们喜欢去 Disney乐园并不是因为它是简单的游乐场所,而是人们可以在那里找到童年的梦想和乐趣。所以品牌不是产品和服务本身,而是它留给人们的想象和感觉。品牌的灵魂就代表了这样的感觉和感受。
培育品牌的“生命”
步骤四:品牌的培育、保护及长期维护。
品牌形成容易但维持是个很艰难的过程。没有很好的品牌关怀战略,品牌是无法成长的。很多品牌只靠花掉大量的资金做广告来增加客户资源,但由于不知道品牌运作和管理的科学过程,在有了知名度后,不再关注客户需求的变化,不能提供承诺的一流服务,失望的客户只有无奈地选择了新的品牌,致使花掉大把的钱得到的品牌效应昙花一现。所以,品牌运作和管理的重点是品牌的维持。
以往人们在谈论品牌时往往想的是产品或企业的商标,真正的品牌是从信誉开始进入到感情的过程。
品牌运作和管理的四个重点要素
建立卓越的信誉
因为信誉是品牌的基础。没有信誉的品牌几乎没有办法去竞争。WTO后很多国外品牌同中国本土品牌竞争的热点就是信誉。由于国外品牌多年来在全球形成的规范的管理和经营体系使得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誉度的肯定远超过本土的品牌。本土的企业在同跨国品牌竞争的起点是开始树立信誉,不是依靠炒作,品牌信誉是要依靠提升管理的水平,质量控制的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机制和提升团队的素质。我们必须马上开始研究客户需求的变化并不断创新出可以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有个性化功能的产品或服务。未来的品牌竞争将是靠速度决定胜负的。只有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市场变化和客户消费习惯变化的品牌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调整战略来适应变化的环境并最终占领市场。
争取广泛的支持
因为没有企业价值链上所有层面的全力支持,品牌是不容易维持的。除了客户的支持外,来自政府、媒体、专家、权威人士及经销商等的支持也是同样重要。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名人的支持并利用他们的效应增加我们品牌的信誉。
建立亲密的关系
由于客户需求的动态变化和取得信息的机会不断增加,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已成为唯一的途径。只有那些同客户建立了紧密的长期关系的品牌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所以国内外的品牌现在都不遗余力地想办法同客户建立直接的联系并保持客户的忠诚度。增加亲身体验的机会
客户购买的习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光靠广告上的信息就决定购买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消费者需要在购买前首先尝试或体验后再决定自己是否购买。所以品牌的维持和推广的挑战就变成了如何让客户在最方便的环境下,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就可以充分了解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功能。这种让客户满意的体验可以增加客户对品牌的信任并产生购买的欲望。
对于任何品牌而言,衡量品牌四要素的指数均可量身裁定,成为专项指数。这些指数可成为品牌评估的基准线,提供“跟踪”衡量品牌形象变化的依据。
品牌管理指数包括信誉指数、关系指数、支持指数和亲身体验指数。、品牌运作和管理的目标及价值法则
最优化的管理
遵循这一法则,其根本解决的是优化的管理和运营,它提供中等好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最
好的价格和最方便的手段面对客户。这样的企业不是靠产品的发明或创新或是同客户建立的亲密关系来争取市场的领袖地位的,相反的,它是靠低廉的价钱和简单的服务来赢得市场的。
——例如,美国的Wal-Mart公司就是这类公司的成功典范。Wal-Mart现在仍然不断寻求新的途径来降低成本并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和简单的服务。Wal-Mart和yahoo的合作将使Wal-Mart在全球日用消费品零售中继续保持领袖的地位。
最优化的产品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在产品研发上不断推出新一代的产品,它就可能成为产品市场领袖。他们对客户的承诺是不断地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当然并不是靠一个新产品就可以成为产品的领袖,而是要年复一年地有新产品或新功能来满足客户对产品新性能要求。
——例如,Intel就是电脑芯片领域的产品市场领袖;Nike是运动鞋业中等产品市场领袖。这些产品市场领袖竞争优势并不在于他们的产品价格,而是在于产品的实际实用效果即产品的“表现行为”。
亲密的客户关系
遵循这一法则,企业要把精力放在如何为特定客户提供所需的服务上,而不是放在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上。他们不是追求一次性的交易,而是为了和选择性的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只有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的情况下才可以了解客户独特的需要也才可以满足客户的这种特殊需求。这些企业的信念是:我们了解客户要什么,我们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和售后支持来实现客户的远景目标。
——例如,Airborne Express就这样一个靠密切的客户关系而成为行业领袖的公司。这个企业从客户入手并为客户提供超过他们的期望值的服务,从而使Airborne Express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倍受瞩目的快递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