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央企要做好3至5年过冬的应对准备
国资委副主任:央企要做好3至5年过冬的应对准备
新闻分析:中央企业如何渡难关、过寒冬
新华网北京12月28日电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28日说,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抓紧做好3年至5年渡难关、过寒冬的应对准备。
根据国资委此前公布的数据,今年前11个月央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6%、净利润同比增长3.6%,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2.1和46.5个百分点。针对明年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此前也表示,中央企业做好应对更大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在28日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黄淑和从中央企业业绩考核的角度,为中央企业如何渡难关、过寒冬提出了主攻方向,即保增长、提质量、调结构、抓管理。
“中央企业需要的首先是有效益的增长,不是单纯的规模扩张和偏离主业的四面出击;其次是集约的增长,主要依靠内外部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还有就是可持续的增长,主要依靠结构优化、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等,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科学发展。”黄淑和说。
对于质量提升,黄淑和说,目前中央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资本占用与价值创造还很不匹配。“越是资金紧张的时候,越要谨慎投资,减少资本占用,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越是成本费用上升的时候,越要强调全成本核算,抓好降本增效,提高盈利水平。”
在结构调整方面,黄淑和强调,越是形势严峻的时候,越要自觉地围绕主业调整优化结构;越是面临危机影响的时候,越要主动地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结构调整的核心是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不是盲动,不是一哄而起,不是重复建设,而是要向国家需要控制的领域进,向有技术优势的领域进,向有人才储备的领域进,向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进。退,不是被动,而是为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集中资源干好那些该干的事。”
对于企业管理提升,黄淑和表示,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中央企业管理精细化程度还不够高,管理提效的潜力还相当大。“越是在国际竞争激烈的时候,越要向一流企业看齐,取长补短,提升管理水平,不断追求卓越;越是在生产经营困难的时候,越要通过强化管理,有效控制风险,避免出现失误;越是在经济增长乏力的时候,越要层层落实管理责任,从管理中要效益、求发展。”
黄淑和还特别强调,中央企业要特别注重风险管控。一要关注投资风险,抓紧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合理控制投资规模,掌握投资节奏,优化投资结构,避免盲目扩张;风险高的投资项目,该暂缓的暂缓,该退出的退出。二要关注合同风险,对于合同中存在的漏洞和风险,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并抓紧做好应急预案。三要关注财务风险,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切实做好资金筹划,优化融资和资本结构,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加强资金集中管理,特别要加强对外担保、金融衍生品等业务风险的管理。
根据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2012年的利润和经济增加值目标原则上不能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为体现“保增长”的要求,对因形势和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客观上难以准确把握而使实际完成值超过目标值较多的,在核定考核结果时暂不扣分。
此外,国资委还将出台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考核奖励办法、中央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业绩考核处理办法、中央企业承担国家战略性任务业绩考核处理办法等业绩考核配套政策,使中央企业业绩考核更趋合理。
国资委:2011年央企实现净利润9000亿元
28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接近或突破9000亿元。2012年中央企业业绩考核以保增长、提质量、调结构、抓管理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做强做优主业,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黄淑和讲话指出,2011年中央企业各项考核指标已经基本完成,绝大多数企业可以完成或超额完成考核目标。
一是经济效益有望再创新高。预计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接近或突破9000亿元,经济增加值保持在3000亿元以上。二是发展质量继续提升。许多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瓶颈得以突破,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1-11月,中央企业在资产总额增长16.5%的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5%。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中央企业科技投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了一批国际领先的技术标准,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四是各项战略性任务圆满完成。
黄淑和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国际国内形势分析认为,总体上看,世界三大经济体处于不景气状态,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低迷期;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各种潜在风险和矛盾不断增多。因此,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抓紧做好3-5年渡难关、过寒冬的应对准备。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体要求,2012年中央企业业绩考核引导的主攻方向是保增长、提质量、调结构、抓管理。
保增长,是2012年中央企业的首要任务,也是业绩考核的中心工作。中央企业所需要的增长,首先是有效益的增长,不是单纯的规模扩张,不是偏离主业的四面出击。其次是集约的增长,主要依靠内外部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此外是可持续的增长,主要依靠结构优化、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等,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科学发展。
提质量,是应对挑战、做强做优的内在要求,也是业绩考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中央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资本占用与价值创造还很不匹配。越是资金紧张的时候,越要谨慎投资,减少资本占用,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越是成本费用上升的时候,越要强调全成本核算,抓好降本增效,提高盈利水平。
调结构,是中央企业“稳中求进”的方向,也是业绩考核的着力重点。越是形势严峻的时候,越要自觉地围绕主业调整优化结构;越是面临危机影响的时候,越要主动地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结构调整的核心是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不是盲动,不是一哄而起,不是重复建设,而是要向国家需要控制的领域进,向有技术优势的领域进,向有人才储备的领域进,向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进。退,不是被动,而是为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集中资源干好那些该干的事。
抓管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中央企业管理精细化程度还不够高,管理提效的潜力还相当大。越是在国际竞争激烈的时候,越要向一流企业看齐,取长补短,提升管理水平,不断追求卓越;越是在生产经营困难的时候,越要通过强化管理,有效控制风险,避免出现失误;越是在经济增长乏力的时候,越要层层落实管理责任,从管理中要效益、求发展。
黄淑和指出,围绕2012年业绩考核的重点任务,国资委将出台四项业绩考核配套政策:
一是为体现保增长的要求,对因形势和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客观上难以准确把握而使实际完成值超过目标值较多的,在核定考核结果时暂不扣分。
二是出台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考核奖励办法。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专利金奖和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企业,在年度业绩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
三是出台中央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业绩考核处理办法。因解决厂办大集体、分离“三供一业”等历史遗留问题而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的,在业绩考核中予以酌情考虑。
四是出台中央企业承担国家战略性任务业绩考核处理办法。对完成国家战略性任务、有利于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项目,在考核目标确定或考核结果核定时予以实事求是的考虑。
统计局:私企工业利润前11月超国企 增长率是其三倍多
在2012年即将结束之际,中国的国有及国有控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情况却并不理想,而且前11月实现利润的总额已经低于私营企业,增长率更是远远逊色。
国家统计局昨日所公布的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638亿元,同比增长24.4%,各种所有制形式中,利润及增长率各有不同。其中,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率最高,达46.2%(同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3543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最慢),而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最大。
虽然股份制企业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可能同时包括国有及私营成分,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利润低于私营企业是多年来没有出现的情况。其原因既有行业分布的特点,也有压缩成本能力的高低。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受到宏观调控和经济整体增速放慢的影响,前11月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个行业同比下降。利润下滑的主要行业集中在基础制造业,这正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中的领域。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97.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8.3%,而以往利税大户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利润增速只有15.4%。
基础制造业利润下滑也使得聚集于该行业中的央企利润增速表现不佳。国资委日前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8317.9亿元,同比增长仅有3.6%。央企中,铁路、汽车、水运、钢铁、机械等行业市场需求下滑,相关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
对于实体经济利润下滑的情况,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进一步指出了三大原因,一是在货币政策收紧过程中,金融企业定价能力明显增强,实际贷款利率和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对实体企业形成挤压。二是实体经济中的上游行业相对下游行业利润增长加快,导致下游行业利润减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利润基本集中在资源性行业中。再次,由于大企业更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大企业往往发挥影子银行的作用,以更高成本对其关联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也对中小企业的利润形成挤压。
由于明年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明年中国的工业企业都将打一场市场开拓和成本调控战役。据记者了解,国资委日前以“紧急通知”的形式给中央企业下达了开源节流的急令。
前11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近4.7万亿 同比增幅持续回落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638亿元,同比增长24.4%。与1-10月相比,下降0.9个百分点,增幅进一步回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成本下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有所回升。
数据显示,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9338亿元,同比增长28.2%。11月当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5421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当月实现利润1024亿元,同比下降14.2%。
分析人士指出,前11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速持续下滑,显示实体经济增速进一步放
缓。
统计局:前11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连续5个月下降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显示,前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638亿元,同比增长24.4%。自今年6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出现小幅反弹后,已连续5个月持续下降。
企业受欧债危机冲击
交通银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连续下降与整个经济和政策环境有关系。从国际环境来看,欧债危机依然是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因素,外部环境使中国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受到冲击。而国内经济增速也在持续放缓。同时,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增加。
东方证券分析认为,在通胀下行以及去库存的影响下,2012年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将出现明显回落。分析称工业企业利润下滑态势或将持续至明年。
国企盈利能力较低
数据显示,11月当月实现利润5421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当月实现利润1024亿元,同比下降14.2%。前11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3543亿元,同比增长13.5%。远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平均增速,唐建伟称,国有企业盈利能力较低是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与其效率和竞争力低下有关,国有企业中赚钱的主要是垄断企业。
事实上,今年下半年以来,工业增速渐显放缓。此前统计局数据显示,受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增速下降的影响,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延续前两月回落之势,为12.4%,降至年内最低。而26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更预期,明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低于今年13.9%的预期增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成本的降低,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有所回升。数据显示,前11个月,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98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14%。这一利润率为近半年来最高。
此外,分行业来看,前11个月,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个行业同比下降。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35.4%,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59.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5%,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2.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5.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3.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4.2%。
同期,由于上游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攀升,部分行业效益状况恶化,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利润下降97.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也下降8.3%。受出口影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1.5%。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降 市场预测四季度GDP继续回落
随着经济增长降温,企业生产经营也受到影响。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至11月份实现利润46638亿元,同比增长24.4%,该数据较今年1至2月份的34.3%,大幅下滑了近10个百分点。
自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起点标准由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主要反映39个工业大类企业的经营状况指标。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月份实现利润5421亿元,同比增长17.9%,单月增幅已经较年初几乎腰斩,而11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当月实现利润1024亿元,也出现同比下降。
今年1至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9338亿元,同比增长28.2%,较1至10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业内专家指出,利润增长持续回落表明今年四季度经济增长或将继续下滑,三季度GDP增长9.1%已经超预期回落,预计四季度GDP可能跌破9.0%。
机构报告预计明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平均涨薪9.8%
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26日发布《2012年中国企业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这份报告预计,201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平均涨薪幅度将达到9.8%。
报告数据显示,受到高离职率的压力,有近三分之一的中国企业在2011年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调薪。报告预计,2012年,受政策和市场的多元影响以及企业自身运营能力的分化,调薪将呈现减薪与涨薪的双向变动。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分析认为,明年上半年,决定员工薪酬变动的首要因素将由企业内部的收入和利润,转为外部的人才市场供需。换言之,无论企业运营能力如何,只要用人,付薪水平就必须向市场平均值靠拢。
这份报告在企业离职率方面的调查则显示,2011年各行业企业的员工平均离职率达到18.9%,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其中传统服务业员工离职率达到了21.2%,制造业员工离职率也高达20.5%。
年终奖差距拉大引不满 学者吁限制国企随便发钱
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终于熬到拿年终奖的时候了,但是许多人并不开心,因为害怕期待已久的年终奖并没有想象中的如意。最近,许多关于年终奖的话题和新闻事件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比如资深教授年终奖不敌银行新人,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以及国企与私企之间,甚至企业内部本身之间存在着庞大的差距,多者几十万,少者几百元,甚至干脆没有,这让许多人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有了深深的失落。
年终奖究竟是什么属性?它在当今社会出现的这种差距又是否正常?真正的年终奖又该是什么样的?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说:“不管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之间乃至行业之间,年终奖应该保持一个相对的公平。”而中南财经大学教授乔新生则说:“年终奖应该多多益善,但国企除外”。
年终奖的两极分化
年终岁尾,关于年终奖的话题层出不穷,如一汽-大众给职工发放相当于27个月工资的年终奖的新闻,引来诸多争议,再如一个名为“各城市年终奖排行榜”的新闻也同样流传甚广,此外各种关于年终奖的调查也广受关注……
这些新闻、话题其实都有一个普遍的焦点,即年终奖的差距,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企业之间的差距,甚至同一企业中不同职位之间的差距……从几十万、十几万到几百元,再到干脆没有,差距之大,不仅让许多人羡慕,也让他们心生失落乃至愤懑。
那么,年终奖的这种分化到底合不合理?苏海南说:“所谓年终奖,就是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一种奖励。在企业内部来说,差距不应过大,因为它表现的是对共同努力的一种回报。有些企业把年终奖当成对中高层的特别奖励、大幅度拉开差距,这种思路应该改变了。因为中高层对于企业的贡献所应获得的报酬,其实已经在月度绩效薪酬或绩效年薪中体现过了,年终奖不应该再一次偏重他们。就企业之间乃至行业之间来说,如果企业的效益是因为垄断、行政权力等因素而远超行业平均值的话,也就是说这种效益并非是因为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而达成的,那应该通过税收或税后利润上缴给国家,而不应该与企业员工的年终奖挂钩。”
对于当前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年终奖差距很大的现状,苏海南说:“这和当前政府努力扭转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相违背,是不适当的。”
年终回报应相对公平
年终奖的差距让许多网友不满。对此,苏海南说:“这个问题应该分开看,一方面针对不合理的年终奖差距所产生的不满没有什么问题,另一方面,不满不合理年终奖所造成的收入差距,不代表应该回归平均主义,对因为个人的努力程度而产生的年终奖差距应该保留和维护,对此不应有红眼病。如果只要有差距就一概反对,这并不是现代社会应该有的观念。”
那么,年终奖的差距究竟多大才合适?苏海南说:“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里,年终奖一般都是追加一两个月的工资,工资的标准或者是本人的,或者是两三个层次的平均水平,这样差距不会太大。年终奖应该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奖,而我们目前的情况主要趋势是差距偏大或过大,甚至两极分化,这种局面需要改变。”
如何改变年终奖差距过大的现状?苏海南说:“解决的方法有两个,第一从源头上调控,那些非劳动因素的收入和效益,不应该作为分配的来源;如果是因为政策或垄断原因而使得企业效益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这种高效益的收益应上缴国家。其二,通过个人所得税来调节,把年终奖的差距拉小。”
国企就该福利高吗?
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新闻报道和网友的曝料中,年终奖高的往往是垄断行业,国有大企业,而低的或者没有的则往往是那些小企业、私有企业。
这种现象究竟是否合理?国企是否就该待遇好、福利高?对此,乔新生说:“年终奖是一个市场行为,不应该过于敏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出一点问题,不必大惊小怪,我个人的观点是,年终奖越多越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还处在一个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时代,年终奖固然多多益善,但国企除外。”
国有企业是特殊的经济体,乔新生说:“国有企业滥发年终奖,要改。在任何国家,国有企业都不可能随便就发工资奖金,因为这样做,有私分国有资产的嫌疑,可能要坐牢的。”
但是显然,我们对国有企业的约束力并不足够。乔新生说:“改变的方法,应该是出台国有企业法,很多年前我们就提过,但是一直有争议,反对者认为我们有公司法,公司法中就有国有企业的内容,不必单独立法。但是今天看来,约束力并不够,比如年终奖的问题,显然就是因为法律缺失,如果有法可依,就不会出现国有企业随便发奖的事情,就不会出现年终奖发27个月工资之类的事情。如果有完善的国有企业法,国企发工资、发奖金同样可以,但首先应该有法律依据。没有的就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和制裁。”
共同富裕需要公平
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然而年终奖差距造成的争议和非议,并不仅仅是患不均,乔新生说:“从长期的平均主义到今天的市场分配,观念的冲突确实有一定的因素。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非市场的因素正是造成差距过大的原因之一。所以,古人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而现在患的是不公、不法。”
乔新生说:“造成国有企业滥发年终奖的原因,第一,是国有企业经营者权力过大。第二,我们目前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出现了问题。第三,法律的缺席,让国企随便就可以发奖。所以,如果说真有报道中说的多发年终奖的国企,那么我建议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介入,看看究竟是在炒作,还是真有其事,如果真有,是什么理由让他们多发年终奖?”
但这一切,并不合理。乔新生说:“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当然是共同富裕,改革30年,到现在,已经到了收入分配体系改革的阶段,这是一个伤筋动骨的改革。而年终奖的问题,正是收入分配体系中的一个问题。所以,改变过去的分配体系,必然也就会改变年终奖的差距问题,反之,要改变年终奖差距过大的现状,就要依赖于收入分配体系的改革。”
第二篇:【企业管理】央企如何做好品牌危机管理
慧灵网 【企业管理】央企如何做好品牌危机管理
品牌的原始含义是烙印,即你的产品、服务或者公司在顾客头脑中综合印象的总和。从企业角度来讲是面向顾客做出的独特价值承诺。成功的企业就是做对承诺并且履行承诺,成功之后又失败的企业可能在于做对承诺但没有履行承诺,后者的失败关键在于一个或者一系列品牌事件造成品牌危机,从而伤及品牌资产。
品牌危机的由来
品牌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品牌资产来源于品牌联想。品牌危机由品牌事件演化而成,是品牌联想朝着不利于品牌的方向变化的状态。品牌事件演化为品牌危机,是由于企业与公众的认知不一致,企业的行为与其做出的独特价值承诺相背离,从而导致企业行为与公众期望的冲突。如果品牌事件得到很好的处理,品牌事件就不会演化为品牌危机,因此,对品牌事件的处理总是影响了品牌事件的走向。
近几年一些央企曝出的天价吊灯、天价酒、奢华消费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品牌事件,经由媒体传播以及企业缺乏智慧的回应变成了品牌危机,使得部分央企丧失民众的信任,已经难获民心。这就产生一种现象,当某些央企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民众会毫不吝啬言语笔诛口伐,使得这些央企的品牌形象不断受到二次或者多次伤害。
比如前段时间兰州自来水超标事件,网上到处是“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系兰州中石化管道泄漏所致”大标题的新闻,微博上、微信上到处是骂中石化的声音。事实是,中石化也是躺着中枪。兰州石化是中石油旗下企业。但是消费者和部分媒体不管你是中石油还是中石化,反正品牌形象一直不佳,既然兰州石化带有石化,那就一定是中石化的事,这是一种“认知事实”。所以,尽管中石油本该是事件主角,但是还有很多人和媒体把“罪魁祸首”安给了中石化。
去年,中石化一位发言人曾在一次论坛上提到“每天平均有639人次在骂中石化,经过媒体传播放大的负面舆情492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每次品牌事
慧灵网
件处理并不得当,没有做好品牌危机管理,导致每一次事件都在给自己的品牌减分,让自己的品牌形象被公众所厌恶。所以,品牌危机管理是摆在众多央企面前的关键课题。
何为品牌危机管理
品牌危机管理是指企业要做好品牌危机的预警和防控,同时当发生危机时企业对危机采取应对措施,积极消减负面影响,争取做到转危为机,以确保品牌保值增值。
这里面包含三个方面,危机的预警,危机的处理和危机的恢复管理。
品牌危机预警是品牌危机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品牌危机管理的关键所在。所谓“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品牌危机预警主要是指人们基于品牌危机的认知和品牌危机意识,从而构建的预警和防控系统。
危机的处理是指在面对危机时,要当机立断,能够快速控制事态的发展。任何犹豫不决、等待观望的行为都会使危机变得更加严重,更难处理。此时除了化解危机,更要懂得危机转化的能力,毕竟危机的反面是机遇,危机管理的根本在于企业能否转化危机,使危机为企业所用。
危机的恢复管理是开展后危机时代的品牌管理。企业需完善后品牌危机管理机制,对具体事件进行追溯、分析和总结,并对相关责任人作出相应的奖惩处理,重点放在如何减小危机对品牌的负面影响,进一步通过相关工作升级品牌资产的相关工作中来。
当前,进入全媒体时代,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更胜以往。这对央企的品牌危机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央企首先是要具备的一定是危机管理意识,企业领袖要起到引导作用,正如比尔盖茨的名言是“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张瑞敏的口头禅是“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成功企业都是具备品牌危机意识的企业。
美国某权威机构在对全球500大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后指出,可口可乐、通用电气这些品牌长青不坠的原因,不在技术优势而在其危机管理。所以,央企要想做到品牌长青,必须强化品牌危机管理能力,能够不惧怕任何品牌事件,懂得化危机为品牌动力,推动品牌良性发展。
央企如何开展品牌危机管理
一般而言,央企品牌危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出现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服务问题,下属业务单位经营危机,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
2、客户、经销商、员工等利益相关者起诉公司;
3、出现重大领袖危机,例如领袖形象受到流言严重干扰;
4、面临重大经营风险,例如并购投资、资本运作等;
5、出现重大品牌传播风险,例如传播内容引发公众负面情绪和抵触;
6、其他威胁公司品牌形象或给公司品牌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等。
为了防止出现上述问题以及出现上述问题后进行有效管理,央企需按照如下三步开展品牌危机管理工作。
慧灵网
一、危机预警
要想在危机来临时做得不被动,就要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建立危机预警系统,能够及时捕捉企业危机征兆,及时为各种危机提供切实有利的应对措施。既然是防微杜渐,员工的危机观念就是关键环节,此时,影响员工观念的企业文化在支撑企业品牌危机预警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央企可通过企业文化宣贯来强化企业员工的品牌危机意识,以此实现对品牌危机预警系统的支持。只有树立超前的、无形的、全面的品牌危机意识,才是企业品牌危机管理中最坚固的防线。换言之,企业内部倡导品牌危机意识的企业文化,能够使品牌危机意识在所有员工内心中形成一种潜意识,有利于培养出一支品牌危机意识强的员工队伍,不仅能够强化对产品或服务标准的认同感,逐渐养成对客户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质量行为,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品牌危机发生的概率,也能够强化品牌事关人人的意识,使企业在品牌危机发生时,快速认知和迅速反应,为捍卫企业品牌而努力奋斗。
除了企业文化外,央企还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危机预警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建品牌危机管理小组。成员至少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品牌经理以及危机相关部门负责人;
2、每年至少由品牌部门负责组织开展一次品牌危机管理培训,强化品牌危机意识;
3、加强品牌资产评估管理,监督品牌和检查品牌危机信息,及时发现和捕捉品牌危机征兆。
二、品牌危机处理
当出现品牌危机时,应按以下流程处理品牌危机:
1、当出现品牌危机事件时,自发现之时起二十四小时内由品牌经理负责协调各机构及时组建品牌危机管理小组,并召开品牌危机管理会议商量对策;
2、为处理危机制定有关的策略和步骤,并对企业所有的员工进行危机培训和宣贯,使每一位员工能够展现规范的行为,全面、快速的处理危机,并能够监督危机的发展及有关公司政策的执行;
3、由品牌部门负责人负责做好与大众媒体和新媒体公关,必要时提请品牌危机管理小组委派代表或指定新闻发言人出面做好社会和媒体公关;
4、针对具体情况,对受害者和利益相关者及时做好沟通和赔偿工作;
5、对于假冒商标和品牌,应根据事件的严重性,首先由品牌经理代表公司向对方提出异议和警告;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法院提出诉讼;
6、对品牌危机管理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奖惩处理。
三、品牌危机后的恢复管理
品牌危机结束后,企业还需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防止危机再度发生,并尽快恢复公司声誉与品牌形象,重新取得社会、客户、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方面的信任。
慧灵网
此时,企业可以通过如下四步开展工作。
1、在品牌危机消除之后,品牌危机管理小组应该及时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总结危机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有效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2、品牌委员会应该针对品牌危机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品牌监测和评估系统进行进一步完善与补充,确保有类似危机苗头时可以早发现、早预防,把危机消除在萌芽里;
3、同时,必须做好危机后品牌的正面宣传工作,重新建立起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信心,采取积极的实质性的措施维护公司品牌的形象;
4、对外加强与主要媒体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确保未来危机处理的及时和有效性;对内恢复组织成员的士气,使得组织能够早日恢复正常工作。
总之,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和中国品牌梦的“领头羊”。此时,我们要意识到,品牌基业长青的根本是经得起风浪的能力,善于防范危机、化解危机、把每次危机都变成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懂得预防、懂得化解、懂得转化,不仅做到让危机少之又少,而且做到每次危机后都能强化品牌承诺,履行央企责任,央企才能够不断赢得消费者的信赖,社会公众的尊重,利益相关者的认可,逐渐成长为屹立于世界级品牌之林的强势品牌。
第三篇:十月求职新招数之如何做好自身的准备应对名企面试
十月求职新招数之如何做好自身的准备应对名企面试
以前,有个求职者在经过千辛万苦后获得了面试机会。他浏览了未来雇主的工作年报,搜集到了令招聘经理惊叹的公司基本信息,终于顺利通过面试,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这种在90年代晚期才有的“精灵”式求职故事在现在以已经很少出现了。在雇主占主导地位的劳动力市场,求职者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有必要进行全方位的自我展示。但是,怎么知道招聘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如何去了解面试官然后投其所好?这需要对职位、公司、行业乃至面试官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深度和广度的搜罗。
幸运的是,有多种多样的资料来源,大多数在网上免费或者很便宜,并且随时可以提供。一定要舍得下苦功夫,让自己去获取这些竞争优势。
查阅雇主的网站
上海招聘网的顾问曾说过,如果有需要,你未来雇主的官方网站是了解雇主的最佳渠道。一定要查看公司的年报,也不要落了“媒体报道”这一块信息,里面有很多关于公司的最新报道。你在思考这些信息的时候,考虑这些公开的职位信息和细节,是如何跟公司的使命和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做完这些还不够。利用好公司网站的搜索功能,用它来搜索你的面试官和你的面试管理卡上的其他信息(尽管你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猜测哪些人会面试你,搜索他们的相关信息。这样总比完全不知道要好,而且你了解面试官的相关信息,可能在面试中使他们眼睛一亮而完全记住你)。你可以检索公司的历史档案或者媒体报道,这些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公司大部分的业务类型。“了解面试官的情况也许是你能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RonFry说。RonFry是《最刁难面试的101个答案》一书作者(该书在亚马逊上有售,网友评价不错)。
研究雇主
宁波招聘网的总经理曾说过,找到关于你未来雇主的关键统计数据以及独立第三方的远景看法。胡佛在线(Hoover'sOnline)为每一个用户提供公司的简要描述、财务数据,还有成百上千家大公司的竞争者(的情况),可资参考。
“你也可以去未来雇主的竞争者那里获取有关的财务信息。”洛杉矶时报职业专栏作家JoyceLainKennedy说。新的信息来源
现在还需要扩展你的视野,去查阅各种刊物、网站发布的关于你雇主和它所在行业的相关信息。在信息来源上你会找到一个更宽广的出口,嘉兴人才网的Kennedy说。在国家级刊物里搜寻主要大公司的新闻,在各种地方报纸里寻找小企业的信息,还有大公司如何与当地的社会大众相互影响等,会有利于你掌握你所申请公司的有效信息。
商贸杂志
温州招聘网的人力主管说过,到现在为止,你的调查可以接近尾声了,但不要松懈下来,掘地三尺深挖你目标公司和它所在地的行业情报,通过查询商贸杂志和其他专业刊物。“找到近几个月的相关商贸杂志”,RonFry建议道,“你会找到新的产品介绍,还有同行对这个公司的评价。”
你可以在大学或者公共图书馆找到这些杂志或者复写本。网上也有这些刊物的电子版本(如中国知网),不过有的需要付费。
第四篇:开学前老师要做好哪些准备
开学前老师要做好哪些准备?
一年一度的新学期就要开始了,我们作为一线老师,面对开学,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首先要自己总结一下自己的寒假生活,提高自己的总结力和思考力。
★老师要把慵懒的心收回来。寒假期间,大家都可睡到自然醒,如今上课了,就不允许了。而且,每次开学前几天,我们都要提前到学校培训学习,这就是在调节我们的生物钟,慢慢进入到工作状态。
★要提前制定自己的新学期计划。希望老师们在认真反思自己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整体规划一下将要承担的工作。根据自己的职责和目标要认真书写年级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学科教学计划,小课题研究计划等。
★建议老师们应该多看看教材,多在各个教学网站上搜一搜新的教学资源,然后进行总结整理,写出自己在新学期的第一单元备课。晚上可以多看看教学视频网站,看看里面的名师是如何给学生上课,自己要上好开学第一课做准备。
★过了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老师们要把心思应该逐渐转移到自己的学生身上,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自己在寒假应该处理完,但又没有完成的事情。充分利用教学网站,下载一些最新的教学资源,等开学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逐渐的收回学生寒假期间的心,能让他们尽快适应学习生活。
★作为班主任,既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过去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扎实、比较有效,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具体地谋划一下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改变自己,破解自己的问题。从而带好班级。
★老师要善于创新,勇于思考,用探索新的计划,新的思想,新的形式来武装自己。用新感悟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又要去享受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快乐,找到幸福的源泉。
开学之初,我们都有很多准备工作需要做,要快点行动起来了,带着自己的准备一起上路吧!
第五篇:开学前 学生要做好哪些准备
开学前 学生要做好哪些准备?
一个月的寒假生活即将过去,同学们就要回到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对学生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校园环境,陌生的学科教材。大多数中小学生在寒假除了放松度假之外,也充分的利用假期补习功课,有的闲中有忙,有的忙里偷闲。
那么,作为中小学生即将迎来的开学,你准备好了吗?
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的适应新学期的生活,我们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 ★总结寒假生活
家长要认真地帮助孩子们总结好假期生活体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知不足者,方能进步”。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最后形成书面材料,成为心得体会或日记。
★端正学习态度
很多学生在学校里受到约束,进入寒假,放松自己,有的用手机上网已成时尚,快开学了,自己要端正学习态度,走出网海,沉浸书香才对。自己要树立学习目标和自信心,争取新学期有新的更大进步。
★调整作息时间
一个月的寒假已经打乱了同学们的生物钟,那么在距离开学不到三天的时间,家长们需要帮助孩子恢复到上学的作息,以便开学之后能更好的适应,不会因为起不了床而让早晨变得手忙脚乱。
★检查寒假作业
每年到这个时候,寒假作业都会令人很头疼。因为过春节,走亲访友,忙得不可乐乎,很多学生都是到快开学时,才想起还有未完成的作业。家长们除了在假期里要督促以外,这个时候更多地是检查和帮助孩子们。
★准备学习用品
孩子的学习用品需要准备好。我们也要根据孩子的需要增添一些学习用具。家长可以为孩子购买一些相应的学习用品和书籍。
★制定学习计划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计划,定出各科的标准,计划要针对实际,切实可行,不可高不可攀,束之高阁。以此促进自己的新学期学习。
★复习旧知识
开学前的这几天,根据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的学科特点,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以全面掌握教材为基础,以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核心,以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应用为突破点,查漏补缺地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依循自己的节奏和感觉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预习新教材
开学前,同学们应该沉静下来,看看新学期的各学科教材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看懂看不懂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对自己学习内容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在开学后,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寻找学习新途径,新方法。
总之,在开学前,孩子们不该急躁,应该从繁忙迷惑中走出来,扔下手机,离开电脑,出去晒晒太阳,做做户外运动,养精蓄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