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开启智慧 书香飘逸校园
阅读开启智慧 书香飘逸校园
——东坪完小创建“书香校园”汇报材料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教育的真谛之一”,“一个学校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书那就是学校了,相反,可能一个学校什么都有,但假如没有为师生的精神发展的图书,那它不是一所学校”。著名学者朱光潜曾说:“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史。”虽然这只是学者表达的个人观点,但细细揣摩,却不无道理。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深知阅读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在现代社会,提高每个公民的民族素质和文化底蕴,无疑成为了一种精神领域的时尚。三年来,我校以“营造书香校园,构建理想课”为契机,以评选“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为途径,引领全校师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形成了“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的良好氛围。
一、巧建书香之制——以有力的机制激励人
学校树立从阅读入手,创建具有书香特色的办校思路。
1、成立领导小组,业务副校长具体负责的领导制度,以确保书香校园建设的各项制度有效落实。
2、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做人力保障。校园硬环境建设以美术老师和班主任老师为骨干,创建和美的书香班级环境。
3、学校筹集经费做好物质保障。学校从办学经费中筹集资金美
化书香班级、书香校园,购买图书完善校图书馆,接受社会与班级学生的图书捐助,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巧设书香之境——以优良的环境熏陶人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教室里边度过,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这一点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充分的重视,“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教育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在班级的环境布置上努力凸显书香意蕴,力争通过环境的布置,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飘满书香,使学生在书香的浸润下不断的成长。
学校层面:美术教师身先士卒,统一筹划学校楼递间文化长廊,学校在每一层楼分别建立了2个公共书柜,学校安排健康小常识、文学小常识、学校喜报等文化橱窗。
班级层面:班主任发动学生捐书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实现“捐一本读七十多本”的资源共享;黑板报主要结合学校工作,分学习小组进行主题展示,如学生作品园地、学习阅读比比看等;班级栏主要张贴的是学校统一布置的工作以及班级内部开展的活动的安排,班干部名单职责以及课程表等;荣誉墙主要张贴的是班级的获奖证书。
三、巧定书香之标——以多维的目标指引人
学校按照整体把握、循序渐进、切合学生特点等原则确定各阶段学生阅读目标,并将各学段阅读任务与目标编入学生的每日《东坪完小“快乐展示课堂教学”家庭串讲与阅读落实手册》,编入《东坪完
小打造书香班级课题寒暑假阅读落实表》,让阅读有的放矢,让学生心中有目标,时时处处有导向。如每日完成的《东坪完小“快乐展示课堂教学”家庭串讲与阅读落实手册》最后页有学校推荐落实的阅读书目。而且各班级能直接根据所在学段对号入座确定目标任务进行循序渐进地阅读,操作即简单有序,又科学有效。
四、巧定书香之时——以充足的时间造就人
学校统一创定了班级阅读模式,四年来坚持启动了以班为单位的“一日三读”模式,即晨读的广播《弟子规》20分钟跟读——中午30分钟的图书角自主阅读——放学后20分钟的在家亲子共读。通过此模式不仅确保了阅读时间,还将阅读细化到学生学习生活常规中去,潜移默化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五、巧授书香之法——以巧妙的方法指导人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学校在2013-2015年确定每周周三、在2016年至今确定单周周三写字广播课为一节专业阅读课(因为双周为书法课时间),各班在语文老师带领下进行主题阅读与阅读方法指导。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如根据文章特点教给学生运用泛读法,加快阅读速度,加大阅读信息量;采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等。
随着课内阅读课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不断研究,摸索出儿
童阅读的教学策略:低段的大声朗读教学策略、低段的图画书教学策略、不同年级段整本书阅读策略、诗词诵读教学策略、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各体裁阅读教学策略。
六、巧搭书香之台——以多彩的活动锻炼人
为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的特长,在活动安排上,围绕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精心为他们设计了多样的的活动:
①全校每期举行不同年级不同主题形式的读书笔记评比。②全校每期举行一系列多样的寒暑假读书活动。③全校每期开学的读书汇报展示会。
④全校每期开展一周以阅读为主题的教育专题活动。⑤全校开展“关爱农村学生书香传递”的爱心捐书活动。⑥与新华书店一起开展“好书推荐”“读书感悟”比赛活动。
我们以建设书香校园为平台,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让生命更富内涵。“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书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充满趣味,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充实,让我们眼前的世界五彩缤纷。
我们相信,读书能够启智,读书让人明理,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促进发展,读书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我们更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有全体老师的努力,东坪完小一定能让书香弥漫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能让书香沁入每一个孩子的心脾。
第二篇:营造书香校园+开启智慧人生
营造和谐书香校园 开启美丽智慧人生 ——宜昌三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书香校园课题总结报告
课题缘起:
宜昌三中是一所有着七十年悠久办学历史的老校,同时也是宜昌市最早的被省教育厅命名的湖北省教改试验初中,风雨几十年,曾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进入21世纪,随着宜昌城市建设布局的调整和形势的变化,老校的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在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的今天,如何把最好的教育献给学生,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是每一位三中教育人苦苦思考的问题。在针对学校现实的状况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师生意见的基础上,以王涛校长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刻地认识到:学校发展必须回归教育的本源,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扎实开展素质教育,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突出自身特色,使学校拥有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因此,打造三中学校文化建设品牌,营造和谐书香校园成为我们当前的必然选择。
课题推进:
1、活动推动。文化育人在活动。学校于上半年启动三中首届涉江读书节,通过启动仪式、千人诵读、师生家长联动、系列读书竞赛、班级读书角建设、年级读书漂流等活动,历时4个月,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氛围。
2、活动深化。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学校发展五年规划,将书香校园建设作为学校特色 发展定位,并将之制度化、常规化。以语文学科为龙头,落实阅读指导方案,设立阅读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每学期学生必读篇目有检测,教师读书有交流,家长读书有体会。学校旨在通过几年的坚持,使之成为我校工作的亮点与特色,进而推动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
课题实施:
2009年3月6日,坐落在长江之滨的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中学首届“涉江读书节”活动正式启动,三中校园热闹非凡,宾客云集,师生千人诵读场景令人震撼,学校也由此拉开了营造文化生态,建设书香校园活动的序幕。
为了把读书节活动办出实效,学校以举办读书节活动为突破口,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校长亲自带领一帮人开展调研和筹划,按照“全员参与、以校为点、辐射社区”的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积极创新、持之以恒”的要求,学校拟定了一套详细的活动方案,通过倡议发动、告知家长、创建班级图书角、开设阅读课、编印图书指导目录、编发师生阅读文集、落实每日诵读时间(晨读和午读)等一系列措施,力促学生多读书,勤积累。与此同时,学校也为师生和家长提供了多种多样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如开展“经典诵读比赛”、“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征文和演讲比赛、“名著知识竞赛”、“亲子诵读会”、“手抄报比赛”、“英文诵读赛”、“手抄报展览”、“ 名师名家讲坛”、“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少年·书香办公室评比”、“优秀读书笔记展览”等,并购置经典文化书籍,开放图书馆,设立电子阅读网络,成立师生读书俱乐部,定期举办文化沙龙等,务求使学生、教师和家长能在读书活动的推进过程中逐渐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断地丰富自身涵养,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今,这一活动已经在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受到市局领导、师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走进三中校园,朗朗书声和随处可见捧书而读的身影成为了校园最靓丽的风景!
在创建书香校园过程中,我们确立三大目标,建构三个立体读书平台,突出四个结合。
借此全面推进和谐书香校园建设。
一、制定三维目标:定位建设书香校园的价值趋向
第一维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使他们的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启迪。尤其是通过阅读让学生具有持续性增长知识的能力”,让学习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让学习与学生相伴终生。对学生层面我们则提出了阅读的口号是:“与经典同行,志存高远,开启智慧人生!”
第二维目标:让阅读成为教师和家长的自觉需求,让阅读成为教师和家长获取知识的源头活水,用阅读提升素质,用阅读合理释放工作压力和提升家教水平。对教师和家长层面则提出了阅读的口号是:“以阅读提升生命的张力!”
第三维目标:创设学习化、人文化的校园阅读生态环境,让校园充满书香。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阅读带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让优秀文化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对学校层面则提出了阅读的口号是“打造文化品牌,营造书香校园”。
二、创设立体读书平台:构架建设书香校园的展示空间
1、图书资源立体平台。
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物质保障,学校激活图书室,学校在现有图书资源的基础上逐年购置更新图书,重视报刊杂志的征订,建设学校阅览室,并坚持每天对师生开放,为师生提供借阅绿色通道;建立班级图书角,不断积累丰富班级图书,并推行图书共享机制,开展“图书共享,精神共享”活动,班级和班级的图书定时进行交流,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的功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利用教室走廊等空间资源建立文化长廊,让学生随手可拿到书,随时可看到书;出台奖励制度,鼓励师生自主订购报刊图书,建立师生个人小书架。
要读书,读哪些书,怎么读,对于一所书香校园而言,这都是应该要思考的问题。或许,学校无法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读完所有的书,但可以让孩子在学校里体会到想读一辈子书的快乐,获得能读一辈子书的好习惯,而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阅读的习惯与学生读到怎样的书息息相关。一位九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到:每当遇到困难时会随意翻翻旁边的书,把注意力转移到书中,心中的乌云自然逐渐消散。生活中有问题,可以找书籍帮忙;在书中发现疑问,也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书不仅让她开阔眼界,还培养了她的交往能力,养成了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好书成为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也给了我不小的启迪。给师生提供优秀书籍成为此届读书节的首任务。
我校在书籍的提供上就综合采用了以下这些方式:
①推荐阅读书目。结合新课程标准,学校按年级的不同,向学生提供了三中学子必读和选读书目;针对学校家长实际,推荐了部分家庭教育指导丛书,供师生和家长选购所用。一位家长在读书节间通过阅读学校推荐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发现自己教育孩子的不足之处。她说:“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真正爱孩子的母亲,要在儿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另一位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常常把鼓励和表扬混为一团,很少鼓励孩子,几乎不表扬他,通过阅读读书节给家长推荐的书籍,让她分清了表扬是把注意力身上,而鼓励是注重孩子所做的事情以及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读书节期间,我校学生都拿到一本《涉江读书节经典阅读篇目指南》,书包里都会装上一两本爱书,一有空就读。
②定期借阅、定时上网。学校推荐阅读的书籍在学校图书馆内大部分都有纸质藏书,因此,学生们都能够凭借学校借书卡进行借阅,或利用电脑课堂在互联网上进行电子图书的阅读。为统一管理,学校安排了每天的中午时间为图书借阅时间,各班根据排定的时间轮流进行借阅。
③建立班级图书角。各个学生拥有的图书是不同的,为最大化分享彼此拥有,提高图书利用率,各班都建立有班级图书角,登记造册,专人管理。学校各班级每月对图书
增添量、借阅量、读后感写作数量与质量进行统计公布,每年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少年等。
④在书香环境中耳濡目染。在学校的宣传板上,精心布置着学生的习作,在教室里张贴有名人名言、诗词名句,校园内的橱窗宣传栏,或有格言警句,或有新书介绍等,置身其中,不经意地读一读,在一次次的不经意中,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暗然而生。
⑤图书漂流。如果说以上的书籍提供方式都是静态的,那么图书漂流方式则是一种动态的方式。我们也尝试着这一做法。先以班级为单位,再扩展到年级,进而推广到全校。具体做法是一位学生把自己看完的图书以小书信的形式附上阅读感言,放在书中等待第二人的阅读,第二人读完此书后,也写一感言附在书中给下一位读者,依次不断往下传递,就仿佛漂流瓶一般,谁也不知道谁会收到,但不管谁都怀有一份关爱与互助。
⑥制定阅读计划。为了进一步将“涉江读书节”活动落到实处,让所有学生能在读书活动的推进过程中逐渐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不断地丰富自身涵养,学校语文组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宜昌三中学生阅读活动方案》,内容包括:a、每日课前一背。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人一周摘抄一百字语言优美的片断,以及一个文化文学等小常识或者成语等,小组内互相传抄,抄写在专门的积累本上。每天上语文课之前两人为一组互相检查背诵。b、每周末在家一抄.周末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读书,要求学生读《读者》《精美散文》《意林》等现时杂志等书,做全文摘抄,并且规定抄完后必须有“摘抄理由”、“好词积累”、“好句欣赏”,能力强的同学还应该有“仿写感悟”。
C、每周自习课教师指导阅读一节。学校要求各年级每周开设阅读课一节,教师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指导。D、节假日及寒暑假读大部头。学生读名著并且上学后一定要进行交流和检测。
2、阅读方式立体平台。
①指导阅读。我们学校在推荐阅读书目中的基础上,立足课堂,规定每周各班开设一节阅读课,由语文教师负责,并纳入工作量考核,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阅读指导和交流。每学期开办2次名师讲坛,邀请知名专家为师生和家长传授阅读方法和技巧。
②经典诵读。中学阶段是学生记能力较强的时候,因此,我们抓住这一记忆的黄金时期,让学生识记对他一生有用的东西,为他的精神打底。我们学校提出了经典诵读的要求,除了诗词歌赋之外,还增添了各种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等,并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比赛。
③亲子阅读。家长的爱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进而影响孩子的心理与行为。如果能让家长也喜欢看书,那么在一个爱书家庭里培养出来的孩子,应该是勤奋谦和的。因此,我们学校强调亲子阅读,有学校统一推荐家庭教育阅读书目,教师则经常指导家长进行选择和针对性阅读。提倡学生和家长在家共同阅读学习,撰写亲子阅读家庭教育心得,并举办“亲子阅读会”,为家长和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效果的平台。
④师生共读。老师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往往对学生有着示范作用。爱看书的老师,往往就会有一批爱读书的学生。我们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能和学生共同阅读,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语文和英语课堂上,提倡教师范读、领读,课后,鼓励师生共读,师生一边阅读,一边交流心得,其乐融融。
三、建设阅读交流立体平台。
1、校园传媒立体化。
我校本着全面覆盖,彰显个性的原则,除了涉江广播台外,还设置有《涉江》校刊、《涉江》校报、学校网站、教师博客等传媒手段进行立体覆盖。学校涉江广播台设有文学专栏——《经典大舞台》,及时播报学生的阅读情况,播发读后感,读书心得等;校报主要发表学生习作,汇编经典美文。学校网站辟有读书专栏,建有教师博客,为师生
发布教育心得、教学札记、教育故事、阅读感悟提供交流平台。
2、读书活动立体化。
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既能促进师生对读书的兴趣,更能使师生们在活动中一展才华,锻炼能力。学校的许多活动都是围绕着文化开展的。其中,最盛大的是一年一度的“涉江读书节”。除此之外,学校还开展了学生作文赛、古诗文诵读赛,读书笔记展览等,各年级成立了学生读书俱乐部,俱乐部拥有会员200余人。除了学生活动外,学校还组织了教师读书沙龙、“教师演讲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不管是从覆盖面还是形式上都是丰富而具有立体性的,起到了较好的交流促进作用。
3、读书管理立体化。
读书节要真正取得实效,还必须建立起读书管理的长效机制。王涛校长认为“文化育人在活动,我们要向管理要效益,出精品,创品牌”。读书管理尽量做到重策划、重过程,重反馈,在计划中考虑周详,在实施中落实到位,在结束时评比总结反馈。无论是对教师读书、学生读书还是家长读书,我们既有共性要求,也兼顾个性彰显。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按照读书节活动方案,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出主题板报。特别是在召开主题班会、制作格言、名人名言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等形式上,多渠道、深层次宣传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为深入落实读书节的各项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读书活动提高了师生的人文素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读书学习热情。
1、提高了学生对人格的珍视意识,促进了个体自身的和谐发展。书籍成就了人的美德,让人感到生命的限度和无限。读书,是在读一种思想。在别人的思想中体味自己的生命而达到思想的同化与进步。学生体验人生过程的时间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思索,以铸造自我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而书籍无疑是最好的铸造材料。读书节活动开展以来,全校学生对人生的认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为对活动充满热情,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自主自强诚信意识大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明意识、行为习惯、思想认识等有了较大的提高。一位九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到:每当遇到困难时会随意翻翻旁边的书,把注意力转移到书中,心中的乌云自然逐渐消散。生活中有问题,可以找书籍帮忙;在书中发现疑问,也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书不仅让她开阔眼界,还培养了她的交往能力,养成了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好书成为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也给了我不小的启迪。据初步阅读调查,82℅的学生对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籍进行了系统性阅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读书节活动开展以来,校园里书香阵阵、书声朗朗。学生既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了文学修养,又净化了心灵,启迪了人生。
2、弘扬了三峡文化,有效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的读书节以涉江为名,正是希望借屈子为理想而求索的寓意,大力弘扬三峡历史文化,激励全校师生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并带动我们的学生、家长、教师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广泛涉猎,传承经典。学校将读书活动和新课改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阅读政治、历史、地理、科技等多方面的书籍,在潜移默化中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一种学习需要,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全方位带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如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设计办手抄报等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举办各种读书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可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和批判的精神。
3、增强了家长参与德育教育的意识,拓宽了全员育人的渠道。亲子读书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家长参与德育教育的意识,他们从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转变为首先关注孩子做人上来。一位家长在读书节间通过阅读学校推荐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发现自己教育孩子的不足之处。她说:“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真正爱孩子的母亲,要在儿子面
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另一位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常常把鼓励和表扬混为一团,很少鼓励孩子,几乎不表扬他,通过阅读读书节给家长推荐的书籍,让她分清了表扬是把注意力身上,而鼓励是注重孩子所做的事情以及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说明家长们已认识到了家庭行为教育的重要性。据统计,全校有80%的家庭教育水平和家长素质在读书中得到了提高。许多家长认为:好父母应做到“三要”:一要做孩子的良师,做到教子有耐心;二要做孩子的益友,寻找与孩子共同的乐趣,与孩子交朋友,把一颗爱心、成长的经验传授给孩子;三要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营造家庭教育氛围,善于欣赏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特长。
4、学校品牌效应日渐凸显,社会办学效益逐步提高。由于读书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措施得力,不仅受到城区兄弟学校的认可,而且在宜昌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并多次被《三峡日报》、《三峡晚报》、《三峡商报》、《宜昌电视台》《三峡科技》、《宜昌教育》、《宜昌教育网》等各媒体报道,多次接待了教育局领导、学生家长、兄弟学校的参观交流。关于读书活动的德育案例经市教育局推荐上报市精神文明办。有关文章在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成果展评活动中获奖。学校办学特色目标进一步明确,教师凝聚力和人气得到有效提升。
宜昌市第三中学
2010年1月3日
第三篇:三口小学:书香校园 飘逸书香
书香校园 飘逸书香
------灌南县三口小学师生读书效果显著
三口小学 翟耀军
近日,省教育现代化创建评估专家组对三口小学的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进行了初步评估。专家组对该校给予高度的评价。
在这次评估中,三口小学师生多年来的读书读出的内功充分显现出来。走进灌南县三口小学,单从文化氛围去看,让专家们真正“闻”到了浓浓的书香。
第一眼看到的是“文源楼”走廊下“童话一条街”,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根据自己在“好书漂流”过程中读书体验创作的书画、编织的“工艺品”装饰的一条街。人们简直是走进了童话世界。
足不出户,让你尽情浏览经典童话,尽兴交流读书感悟。来到“沁源楼”,专家组成员被孩子们亲手创作的班级童话展板吸引。30多块展板,让人目不暇接。
“思源楼”文化墙更是彰显了儿童的气息。师生共读,修炼了他们的内功,才有如此的创意、如此的内涵。
走进教学楼,各班门前整齐一式的流动书橱、一字排开的读书笔记让人驻足观看。站在教室里,专家们体会着“让每一面墙说话”。
专家们不仅看了儿童的读书成果,更看了老师、校长的读书收获。翻看他们的笔记和论文集,领导不住地点头。
据悉,灌南县三口小学正在积极筹备9月28日读书节活动——跳蚤书市。书香在三口小学飘逸。
第四篇:“书香校园”典型发言材料:书香飘逸的校园
[第四期福建省推进学生课内外阅读专题研修班] 安溪八中典型发言:《书香飘逸的校园》
谢章棋 陈炳贵
一个校园的美,不仅仅在于洁净、素雅,更在于文化的积淀。有了书香,学校才显得大气、厚重;有了书香,师生们就拥有了一份雅致、诗意的生活。
“全面发展,人文见长”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师生,在校主“勤敬”校训的激励下,养成了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校园到处飘逸着书香气息。
一、历史悠久,积淀深厚
安溪八中创建于1956年秋,由新加坡侨亲柯进来先生独资兴建,当时校名为进来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1969年增办了高中,1978年定名为安溪八中,至今已经有56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胜地——清水岩山麓,校园依山傍水,交通方便,环境幽雅。现有5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93人,教职工224人。2001年9月,被福建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三级达标学校”。2009年4月,被确认为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
校主柯进来先生以“救国办学校”的拳拳之心,历尽坎坷,曾于1956年秋变卖新加坡蔡厝港处的18个店面,汇款回国创办进来学校附中。此举令人闻之肃然起敬,当时的安溪县长王朝阳为此敬题:“热爱祖国、关怀桑梓、辛勤办学、芳名永铸”。进来先生的精神为以后一大批爱国侨胞捐资兴学树立了良好榜样,他们薪火相传,捐资助学,校园里随处可见侨亲们那份殷殷的桑梓深情。
如今,在敬业楼下,我们还可以看到三十多年前,柯宝国先生留下的那段话:“跟爱我自己的儿女一样,我乐意和各位同学分享我这一点福运。希望同学们相继相承,一样让别人的孩子来分享一部分你们的福运。”感受柯宝国先生的这份大爱,有理由相信它将激励八中的莘莘学子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校主柯进来先生立下的校训“勤敬”二字,更是成为了历代八中人兢兢业业奋斗的精神源泉,他们勤于工作,勤于学习,为校争光。
56年的办学历史,积淀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修
身治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胜地——清水岩山麓,校园依山傍水,交通方便,环境幽雅,便于广大师生修身治学。
二、领导重视,物质保障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书香校园的建设,及时成立书香校园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根据“教师读书工程”工作安排,及时制订相关活动方案,将创建泉州市书香校园的工作与党支部的争优创先工作相结合,列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教师读书工程”活动,进一步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自2006年以来,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学校通过争取华侨捐资、上级拨款、自筹资金等多种途径,投入近三千万元用于扩大校园面积、兴建校舍、增添教学设备。包括兴建了400米标准运动场教学楼、俊杰宿舍楼、添文图书馆、俊杰体育馆、美安艺术楼和各种功能教室等,并且添臵了大量的图书和实验器材,为创建书香校园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三、追求实效,凸显特色
(一)品读教育大家经典,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1.学校在市教育局推荐有关书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确定教师精读书目,由每一位教师自己进行选择,然后由学校统一购买,分发给教师阅读。如:《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我即语文》、《我就是数学》、《美术教育学新编》、《福建教育》、《开放潮——书香校园》等,充分体现了不同教师的学科阅读需求。
2.2011年开始,学校还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手提电脑,方便教师上网读书。
3.2010年以来,每位教师每年至少精读1-2本对个人成长有益的教育专著,撰写不少于1万字的读书笔记,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质量较高的读书心得体会。其中,有100篇左右的论文发表在CN杂志或刊物上。让教师们明白“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
(二)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学校每年3月份或4月份,确定为学生的读书节活动月,通过举办学生读书征文、学科知识竞赛、书法比赛、课本剧等一系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学校每周还设立专门的阅读课,学生到阅览室后,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性的阅读;各班级坚持落实从周一到
周五,每天早上7:00—7:30的晨读制度,语文教师印发相关的晨读材料,由班主任负责管理落实。
(三)搭建读书交流平台,展现学生写作风采。1.独具特色的“茶会”—— 以茶会友,品茗人生。
去年以来,文学社以独特的“茶会”形式,把文学活动的主动权完全交给社员,让他们可以自由组合,自定话题,品茶海聊,真正让社员享受文学,表现文学,成为文学社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2.邀请专家前来开设讲座,承办语文学科不同级别的教研活动。先后有安溪楹联学会易金切秘书长、泉州市作协陈志泽主席、泉州师院戴冠青教授、泉州市教科所陈怀朗教研员等莅临指导;同时,学校还积极承办各种语文学科的教研活动,如:2011年3月份,举办的泉州市农村中学语文校本研讨会。通过邀请专家开设讲座或承办学科教研活动,不但提高了本校语文学科的教育教研水平,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3.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学社团采风活动。
我校“春萌” 文学社先后和安溪一中“云帆”文学社一起到清水岩采风,搜集资料完成校本课程的作业;与东溪中学文学社联合举行的“红色之旅”,进行本地革命史的研究;与安十一中的文学社成员一起行走茶乡,感受茶文化;以及组织社员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等一系列采风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
4.文学社编委会定期编印《春萌》社刊,年段编委会自编年段作文小报,校运会期间,组织学生编印《校运快讯》,引导学生写稿投稿,激发创作兴趣,提高创作能力。
5.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作文现场赛,为县、市中学生作文现场赛选拔优秀人才,也为文学社提供新的后备力量。
(四)关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书香氛围。
1.专门为每个班级配备一个书柜,建立班级“图书角”,书籍由班级学生和老师自己提供,方便学生阅读,也方便教师在晚自修或课外时间读书,使师生阅读习惯化、常态化。
2.学生会还设立“流动图书馆”,方便学生课外阅读。
3.校园内设有滚动的电子屏幕和名人雕像,显眼处悬挂名人名言挂图,设臵宣传栏,如“校园文化宣传栏”、“阅报栏”、“文明礼仪之星宣传栏”、“学习之星宣传栏”等,尽可能让每一堵墙、每一个地方都成为“会说话”的工具。处处充满着文化气息,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感染,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五)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在开展读书活动的过程中,学校还注重开发青春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如:《生育关怀》、《心窗》等读本,让健康的、科学的知识伴随着同学们成长的每一个脚步,走出青春健康的误区,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引领学生健康成长。通过阅读和教育,用心学习的同学多了,“早恋”的现象少了;懂得自我保护和认识自己的同学多了,无知的少男少女少了;乐观向上的同学多了,消极无为的人少了;积极进取的同学多了,沉迷网吧的现象少了。青春健康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效,获得了市、县领导的一致肯定,新华网福建频道、安溪县电视台、《安溪乡讯》、《泉州晚报》也作了专门报道,2011年在泉州市计生协会的会长培训、福建省计生协会的师资培训上,作了专门的经验介绍,成为我校读书教育活动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六)创建省图书示范馆,打造书香校园品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我校通过创建省级图书示范馆,进一步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加舒畅的读书环境。
2006年以来,侨亲柯来法先生先后投资200万,帮助学校建成添文图书馆楼。如今,图书馆内,各种配备齐全,有书库、师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等,现有藏书120874册,其中各类工具书1184种,报刊157种,电子图书100000册,人均册数达到40.3册。
学校领导一直重视图书馆建设,着力打造这座精神的粮仓,努力使图书馆成为学校书刊资料信息的中心,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也成为打造书香校园的一个品牌。
四、书香熏陶,累累硕果
走近清泉,心灵便会滋润;捧起书籍,生命才会精彩。我们的教师在书香的引领下脱颖而出,我们的学生在书香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文墨飘香,累累硕果:
(一)2012年1月,根据泉州市教育局《关于评选推荐泉州市“书香校园”、“书香教师”的通知》精神,经专家评审组评审,市教育局综合审定,决定授予我校“泉州市书香校园”,郑明川老师“泉州市书香教师”荣誉称号。
我校创建泉州市“书香校园”的经验和做法,在《安溪教育信息》2012年第四期做了专题介绍,在2012年泉州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得到了泉州市市长黄少萍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二)涌现了一批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现有省级骨干校长培养对象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骨干教师1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6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0人。
(三)学校秉承一贯良好的校风、学风,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突破。近五年来三次夺得安溪县高考状元和一次中考状元,培养出优秀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名牌高校,创造了农村中学的奇迹。
(四)多年来,学校高考语文成绩突出,平均成绩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近10分,居全县二级达标学校之首,每年都有考生跻身全县前六名。学校的语文组,也被评为“泉州市2008-2010普通中学先进教研组”。
(五)几年来,学校有学生有300多人次在县级以上各级竞赛、征文比赛中获奖,尤为突出的是詹振强、陈建宽、傅新艺、柯蕙香、蔡培香等同学荣获全国青少年读书征文活动特等奖;刘双双同学荣获“福鼎白茶杯”全国地理标志征文大赛特等奖;刘剑伟同学在2007年泉州市中学生作文现场赛中夺得全市第一名。此外,学生习作被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转载的有近200篇,学校还将这些获奖或发表的作文以《清水岩山下》为题结集成册。《海峡都市报》以《一所农村校的“文学奇迹”》为题,专文报道了我校的经验和做法。
总之,学校通过创建“书香校园”的活动,给学校、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为学校优质发展找准了支点,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平台,为学生腾飞坚固了基石。我校将在“书香校园”这一活动的引领下,伴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凸显办学特色,体现素质教育,形成教育品牌,走出一条成功的办学之路。
2012年11月
第五篇: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书香飘逸校园
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书香飘逸校园
环县木钵镇中心小学 郑广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学校什么都可以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教育。纵观世界各国,凡是崇尚读书的民族,大多是生命力顽强的民族。全世界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平均每年读书64本,读书使犹太人在流离失所中诞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和门德尔松等无数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而且在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也有惊人的比例。一句话,酷爱读书的犹太人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民族,热爱读书的国家,必定是不断向上的国度。
然而在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热爱读书的民族,只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出现,读书人的阅读视野逐渐狭窄化了。应试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挤占了学生的读书的空间,学生无暇读书,不想读书的现象也不少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几乎不再读其他的书了,这就是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的黯淡。这是令人痛心,发人深省的,面对现状,我们痛定思痛:决心让改变从阅读开始。思路决定出路,阅读改变命运。
一.营造书香校园
校园的文化布置努力做到以文化人。阅读主题是“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处在校园最醒目的位置,两侧楼厅柱子上是我们的阅读目标: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飘逸校园。走进校园的每一位师生能够感受到浓郁的书香气息。教学楼上的标语: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 先读书等。提示语:今天,你读书了吗?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的《三字经》、《弟子规》贴在了教学楼的楼梯上,校园操场13面文化墙有中华孝道、诚信教育、历史小故事、中国古代圣人等,让每一面墙壁都是一面生动的教科书,让每一面墙壁都变成无声的语言,使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增长见识,耳濡目染。在熏陶中得到启迪。唤醒学生的读书欲望,让每一位孩子能够喜欢上书,校园向学生推荐书目一百本,这些书是经过大浪淘沙淘下来的最伟大的好书。
二.改变学生的行走方式,凸显三大课程
晨诵:用经典开启新的一天。早操前规定20分钟的时间,背诵学校编撰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160手中规定的部分,分年级分期完成任务,六年毕业背诵古诗160首。同时一至三年级分别背诵《三字经》,《歇后语》、《谚语》;四至六年级背诵《论语》让中华文化之根,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清晨到校领略母语美,沐浴音乐魂。
午读:用美丽的童书滋润孩子美好的童年。中午《三字经》操后,安排30分钟的时间进行,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在这里我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12月5日,香港乐施会为我校捐助图书3378册绘本图书,为我校阅读课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段时间内全校师生必须读书,不许备课、批改作业。让师生共读。教师读教育名著,去年统购教育名著400余本,要求每月读一本名著,交回一份读书心得,每期读透一本付诸行动。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上前行,与人类伟大的智慧谈话。用教师的阅读热情去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阅读是一种唤醒,是一种激励。每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慢慢的通过阅读方能做到人类文明薪火相传。
暮省:学会反思的生活。学生每天完成学业后,能够反思一天的生活,学生写日记,教师写教育随笔、课后反思。让我们在反思中进步。如果说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的话,那么写作就是站在自己的肩上攀升。
三.提供展示的机会,搭建成功的舞台
以活动促阅读,在活动中不断的提升。我们开展了多项活动引领,多次成功举办教师、学生读书演讲赛,教师教育随笔评比活动。每周一国旗下的德育大课堂时,安排两名学生演讲,一名是月活动主题演讲,另一名是读书演讲。自习课安排课前一分钟演讲,中午《三字经》操后有一名学生或演讲或反思。在讲的同时也留给了学生画的空间,校园前墙做了六面黑板,让学生办班级读书板报,班内分若干小组,每两周一更换,定期举办读书手抄报。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我们欣喜地发现师生的视野更开阔、气质更高雅、我们的校园充满着浓郁的书香气息,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我们真诚的期待儿童快乐愉悦的学习,憧憬美好幸福的生活,就让我们从读书开始,让我们与读书为友,让我们捧起书本,在安徒生的童话里陶醉,在唐诗宋词中穿行,在无声的语言里,看人文与科技共舞,看经典与时尚齐飞。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吧让浓郁的书香能够充盈我们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天道终酬勤,宁静定致远!让们的校园出处弥漫书香,让书香伴我们一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