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明确职责 心系群众 充分发挥文化局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作用
怒江州文化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明确职责
心系群众
充分发挥文化局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作用
——贡山县文体广电旅游和外事侨务局
我县文化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以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文化厅、州文化局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和州委提出的“构建两个国家级基地,打造一个世界级品牌”的战略目标,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着力打造我县“三江明珠”品牌,全县文化工作有了较大发展。
一、贡山县基本情况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地处我国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端,中缅、滇、藏结合部,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核心区域,国土面积为4506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72.08千米,辖四乡一镇26个村委会,2个居民委员会,242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6%。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国家重点扶贫县。主体民族传统节日有独龙族“卡雀哇”节、怒族“仙女”节、傈僳族“阔时”节以及藏族的藏历新年节。四种宗教文化(天主教、藏传佛教、基督教、原始
—1— 宗教)并存,且互不干涉和睦共处(一家人也有多种信仰并存),形成了这一区域特有的各种文化兼容、共存的多样性特点,是东西方文化、宗教文化的交界点,被喻为民族文化“活化石”。
二、贡山县民族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1、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随着全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使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十一五”期间我县新建了县图书馆业务大楼、县“三江明珠”艺术团业务用房,修缮了县文化馆业务大楼,新建了捧当乡文化站、茨开镇文化站,扩建了普拉底乡文化站、丙中洛乡文化站,完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完成了32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到目前为止,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县农村电影管理站、县“三江明珠”艺术团均有了独立馆舍,能正常发挥着各自的职能作用,为基层文化活动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十一五”期间,我县立足于资源优势,对全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普查,共收集3000多张图片资料,整理完成3万多字涉及诗歌、舞蹈、音乐、口弦、濒危文字、口传文学、民居建筑、习俗、节庆等内容的文字资料,独龙族“卡雀哇”节和怒族“仙女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独龙江乡独龙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和丙中洛乡怒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名通晓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工艺技艺的各族各类艺人进入省级
—2— 保护名录,70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子项目进入州县级保护名录。
3、因地制宜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贡山县群众文化工作始终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遵循艺术生产规律,克服困难,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多层次、多形式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十一五”期间,共计文艺演出场次250多场次,演出节目2500多个,演职人员达2万多人次,观众人数达10多万人次,通过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每年积极参与组织 “仙女节”、“卡雀哇”、“阔时节”等民族节日文艺演出,组织参与了“普九”文艺下乡专场演出、送“十六大”、“十七大”进独龙村寨专场文艺演出。特别是在2004年和2006年分别成功举办了“纪念独龙江公路通车五周年暨纪念江泽民同志为独龙江公路通车题词五周年”大型原生态演唱会和庆祝“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五十年华诞”《三江明珠》大型民族音乐舞蹈诗文艺晚会,通过组织举办这些大型文艺活动,为更好地挖掘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储备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员和文化资源,大大提升了“三江明珠”中国·贡山的知名度。
4、加强文艺创作,不断推进文艺精品。我县文艺工作者始终以“三贴近”为原则,以本土文化为基点,创作出了《热情贡山》、《激情贡山》两台接待性专场晚会和一批如《独龙织女》、《起奔
—3— 传情》、《独龙阿洒》、《鲜花的祝福》、《崛起的大山》等优秀节目,其中《独龙族酒歌》《独龙织女》和《起奔传情》在2006年度云南省歌、舞、乐展演中获金、银、铜奖。
5、稳步推进文博工作。县文物管理所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境内文物的管理、保护和抢救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做到行政村普查覆盖率100%,自然村普查覆盖率98%。截止目前已复查完成9个文物点,新发现32个文物点。上报了翁里怒族民居建筑群、普卡旺独龙族民居建筑群2个文物保护点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6、积极发挥图书馆服务社会功能。图书馆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做到了“外树形象,内抓服务”,为读者提供热情、大方、细致、周到的服务。扩大了图书馆在社会的影响;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管理环境,增强主动服务意识,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抓好窗口服务和读者服务活动,积极发挥县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功能。县图书馆馆藏图书4.2万册,“十一五”期间每年接待读者2000多人次,借阅图书5000多册,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地方文献借阅、电子阅览等服务。
7、加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继续推进“2131”工程。我县
—4— 农村电影管理站自2004年成立以来,为保障“2131”(二十一世纪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放映总目标,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农村电影管理站坚持深入农村开展电影放映工作,采取在县城郊区、社区以及乡镇村寨不间断地开展广场电影,把银幕挂到了我县四乡一镇的村村寨寨,切实加强了电影放映力度。几年来,共完成放映场次场2025场,观众人数达5万多人次,放映覆盖率为100%,其中放映民族语影片200多场,科教片放映500多场。
8、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文化行政执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加大对贡山县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引导,对社会群众反映强烈的网吧,歌舞厅等热点、焦点经营场所,采取集中治理,并加大惩处与整治力度,公布文化市场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及社会监督;坚持接到举报迅速处理、秉公执法、执法必严的工作准则,进一步规范了贡山文化市场。目前,全县共有文化经营户56家。其中歌厅、音乐茶室16家,音像制品零售、批发、出租经营户22家,书报刊零售点5家,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户5家,打字复印室4家,台球经营户2家,电影放映经营户1家。文化市场和稽查队、扫黄打非办十一五期间共下乡500余次,出动车辆900次,查处违法经营户5家,收缴违法盗版光盘(碟)38425碟,收缴违法盗版书籍8000余册。
—5—
三、独龙江乡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综合发展规划》(2010年—2014年)和与省文化厅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相关要求,我县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结合旅游小镇建设,建好一个独龙族博物馆,征集唱响一首独龙族歌曲,征集编排一套独龙族舞蹈,提升乡文化站文化配备设施,提升6个行政村文化室文化配备设施,资金共投入400万元。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文化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工作部署动员会议,制定了《贡山县文化局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独龙江乡文化站以及所辖六个村委会的音响、灯光、计算机、照相机、书架、桌椅、液晶电视等价值80万元的设备,于2010年11月23日前已全部送到位。独龙族歌曲和独龙族舞蹈的工作由州文化局负责完成,预计今年12月30号前完成,独龙族博物馆建设由县民宗局负责完成。
四、文化安全和文化边防建设面临的困难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截止目前全县 26个行政村尚未建设文化活动室。
2、设备设施不足。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所需的灯光、音响、—6— 乐器、舞台类的各个民族服装等的配备力度不足。加上掌握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的民间艺人大多数生活较为困难,为了生存而无暇顾及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播传授。
3、现代化高科技的各种设备配备不足,这对本地民族文化的收集、整理、传承和适度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
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加强和巩固边境地区农村文化阵地安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承安全等民族文化建设方面带来一定的挑战,农村文化阵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设备配备明显不足。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存在的困难
缺乏开展非遗保护所需的工作经费。目前能够掌握独龙族、怒族传统民间文化的绝大多数民间艺人年纪都在五、六十岁以上,而且生活比较贫困,年轻一辈又不愿意主动向老艺人学习本民族文化,县内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特别是在传统的民间音乐、舞蹈等方面存在濒临消亡的现象,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现存的濒临消亡的民间传统文化也无法及时进行挖掘、收集和保护传承。
六、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
目前我县各个乡镇文化站(除独龙江乡文化站以外)都建设
—7— 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并开通了网络。但是网络费用一年下来产生七、八千元,进一步增加了地方人民政府的负担,现在有些乡镇面临网络关闭的局面。
七、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以及特殊人才、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优秀的文化艺术领域的专业人才留不住,没有盼头,缺乏竞争意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那些有编创能力的文艺人才,因我县特殊的地理区域环境和工资待遇问题而留不住,而本地对文艺方面有天赋和培养潜力的好苗子,却因文化水平有限而受到限制无法正常招考进来。由于我县属边境民族地区,加之贡山所处的地理位臵的特殊性,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滞后,演艺市场条件尚未形成,艺术团走向市场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应考虑培养我们自己的专业艺术人才,想方设法留住这些艺术人才,通过他们积极挖掘和整理我县独龙族,怒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通过艺术加工逐步推出一批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剧节目,积极为我县民族文化旅游事业服务。
八、贡山县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建议由县政府牵头,组建贡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本县境内各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日常管理。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建议由政府办、文化、城建、国土资源、水利、林业、环保、旅游、民宗局、政法委、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
—8—
2、制定贡山县民族文化保护总体规划,控制在保护区内非传统建筑的建设,实施新、老区分开的原则,同时在新区的建设中注意建筑风格与周围的民居、自然相协调,改善保护区内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
3、注意对已登录的文物及民族文物、传统工艺等实物资料的保养与保管,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的承袭与培养。
4、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贡山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管理办法》、《贡山县民族文化传承人管理办法》、《贡山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区管理办法》、《贡山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管理办法》等并以实施规范性保护和传承加以开发利用,积极为贡山社会发展服务。
5、有计划、有秩序、有组织地分别对县内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诗歌、曲艺、音乐、舞蹈、绘 画、雕塑、节日和庆典活动,民族体育,生产生活习俗,传统工艺,以及口传文化等,进行收集、整理,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为贡山民族文化旅游服务。
6、组建一支由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文学创作等专业中业务水平较强的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小组,配备专业设备即照相机,摄像机、采录机、计算机、定位仪等现代化设备,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合理利用,创作和编排反映本土民族的文艺节目和歌舞剧节目,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我县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发展。
—9—
7、加强对乡镇文化站及村文化活动室工作人员的民族文化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以及业务知识的培训,建立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服务体系,及时建设“农民素质教育学校”、积极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8、坚持文艺工作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组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原生态文艺活动,挖掘民间艺术人才,活跃农村文化宣传阵地,增强民族凝聚力,巩固国防,稳定边疆,繁荣和发展我县文艺事业,出台我县引进文化艺术领域专业人才的特殊政策,建立文化艺术人才激励机制,积极为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贡山县文化局在县领导心目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在群众中有了一定的威信,在事业发展中有足迹,极大地增强了全县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的自信心、事业心和自豪感,形成了文化局自强不息、无私奉献、雷厉风行的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这是文化局继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
以上是我局在十一五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进展,我们深知,与经济发达地区以及老大哥兄弟县文化局和先进文化局比较,我们还有许多不足,许多工作还需要加强和改进。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把我局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使我局在加强公共文
—10— 化服务、推动城乡文化发展繁荣、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贡山县文体广电旅游和外事侨务局
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11—
第二篇:明确职责心系的群众充分发挥文化局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作用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怒江州文化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明确职责
心系群众
充分发挥文化局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作用
——贡山县文体广电旅游和外事侨务局
我县文化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以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文化厅、州文化局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和州委提出的“构建两个国家级基地,打造一个世界级品牌”的战略目标,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着力打造我县“三江明珠”品牌,全县文化工作有了较大发展。
一、贡山县基本情况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地处我国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端,中缅、滇、藏结合部,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核心区域,国土面积为4506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72.08千米,辖四乡一镇26个村委会,2个居民委员会,242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6%。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国家重点扶贫县。主体民族传统节日有独龙族“卡雀哇”节、怒族“仙女”节、傈僳族“阔时”节以及藏族的藏历新年节。四种宗教文化(天主教、藏传佛教、基督教、原始--------------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宗教)并存,且互不干涉和睦共处(一家人也有多种信仰并存),形成了这一区域特有的各种文化兼容、共存的多样性特点,是东西方文化、宗教文化的交界点,被喻为民族文化“活化石”。
二、贡山县民族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1、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随着全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使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十一五”期间我县新建了县图书馆业务大楼、县“三江明珠”艺术团业务用房,修缮了县文化馆业务大楼,新建了捧当乡文化站、茨开镇文化站,扩建了普拉底乡文化站、丙中洛乡文化站,完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完成了32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到目前为止,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县农村电影管理站、县“三江明珠”艺术团均有了独立馆舍,能正常发挥着各自的职能作用,为基层文化活动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十一五”期间,我县立足于资源优势,对全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普查,共收集3000多张图片资料,整理完成3万多字涉及诗歌、舞蹈、音乐、口弦、濒危文字、口传文学、民居建筑、习俗、节庆等内容的文字资料,独龙族“卡雀哇”节和怒族“仙女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独龙江乡独龙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和丙中洛乡怒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名通晓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工艺技艺的各族各类艺人进入省级--------------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保护名录,70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子项目进入州县级保护名录。
3、因地制宜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贡山县群众文化工作始终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遵循艺术生产规律,克服困难,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多层次、多形式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十一五”期间,共计文艺演出场次250多场次,演出节目2500多个,演职人员达2万多人次,观众人数达10多万人次,通过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每年积极参与组织 “仙女节”、“卡雀哇”、“阔时节”等民族节日文艺演出,组织参与了“普九”文艺下乡专场演出、送“十六大”、“十七大”进独龙村寨专场文艺演出。特别是在2004年和2006年分别成功举办了“纪念独龙江公路通车五周年暨纪念江泽民同志为独龙江公路通车题词五周年”大型原生态演唱会和庆祝“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五十年华诞”《三江明珠》大型民族音乐舞蹈诗文艺晚会,通过组织举办这些大型文艺活动,为更好地挖掘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储备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员和文化资源,大大提升了“三江明珠”中国·贡山的知名度。
4、加强文艺创作,不断推进文艺精品。我县文艺工作者始终以“三贴近”为原则,以本土文化为基点,创作出了《热情贡山》、《激情贡山》两台接待性专场晚会和一批如《独龙织女》、《起奔--------------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传情》、《独龙阿洒》、《鲜花的祝福》、《崛起的大山》等优秀节目,其中《独龙族酒歌》《独龙织女》和《起奔传情》在2006云南省歌、舞、乐展演中获金、银、铜奖。
5、稳步推进文博工作。县文物管理所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境内文物的管理、保护和抢救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做到行政村普查覆盖率100%,自然村普查覆盖率98%。截止目前已复查完成9个文物点,新发现32个文物点。上报了翁里怒族民居建筑群、普卡旺独龙族民居建筑群2个文物保护点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6、积极发挥图书馆服务社会功能。图书馆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做到了“外树形象,内抓服务”,为读者提供热情、大方、细致、周到的服务。扩大了图书馆在社会的影响;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管理环境,增强主动服务意识,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抓好窗口服务和读者服务活动,积极发挥县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功能。县图书馆馆藏图书4.2万册,“十一五”期间每年接待读者2000多人次,借阅图书5000多册,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地方文献借阅、电子阅览等服务。
7、加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继续推进“2131”工程。我县--------------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农村电影管理站自2004年成立以来,为保障“2131”(二十一世纪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放映总目标,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农村电影管理站坚持深入农村开展电影放映工作,采取在县城郊区、社区以及乡镇村寨不间断地开展广场电影,把银幕挂到了我县四乡一镇的村村寨寨,切实加强了电影放映力度。几年来,共完成放映场次场2025场,观众人数达5万多人次,放映覆盖率为100%,其中放映民族语影片200多场,科教片放映500多场。
8、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文化行政执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加大对贡山县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引导,对社会群众反映强烈的网吧,歌舞厅等热点、焦点经营场所,采取集中治理,并加大惩处与整治力度,公布文化市场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及社会监督;坚持接到举报迅速处理、秉公执法、执法必严的工作准则,进一步规范了贡山文化市场。目前,全县共有文化经营户56家。其中歌厅、音乐茶室16家,音像制品零售、批发、出租经营户22家,书报刊零售点5家,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户5家,打字复印室4家,台球经营户2家,电影放映经营户1家。文化市场和稽查队、扫黄打非办十一五期间共下乡500余次,出动车辆900次,查处违法经营户5家,收缴违法盗版光盘(碟)38425碟,收缴违法盗版书籍--------------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8000余册。
三、独龙江乡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综合发展规划》(2010年—2014年)和与省文化厅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相关要求,我县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结合旅游小镇建设,建好一个独龙族博物馆,征集唱响一首独龙族歌曲,征集编排一套独龙族舞蹈,提升乡文化站文化配备设施,提升6个行政村文化室文化配备设施,资金共投入400万元。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文化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工作部署动员会议,制定了《贡山县文化局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独龙江乡文化站以及所辖六个村委会的音响、灯光、计算机、照相机、书架、桌椅、液晶电视等价值80万元的设备,于2010年11月23日前已全部送到位。独龙族歌曲和独龙族舞蹈的工作由州文化局负责完成,预计今年12月30号前完成,独龙族博物馆建设由县民宗局负责完成。
四、文化安全和文化边防建设面临的困难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截止目前全县 26个行政村尚未建设文化活动室。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2、设备设施不足。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所需的灯光、音响、乐器、舞台类的各个民族服装等的配备力度不足。加上掌握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的民间艺人大多数生活较为困难,为了生存而无暇顾及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播传授。
3、现代化高科技的各种设备配备不足,这对本地民族文化的收集、整理、传承和适度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
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加强和巩固边境地区农村文化阵地安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承安全等民族文化建设方面带来一定的挑战,农村文化阵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设备配备明显不足。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存在的困难
缺乏开展非遗保护所需的工作经费。目前能够掌握独龙族、怒族传统民间文化的绝大多数民间艺人年纪都在五、六十岁以上,而且生活比较贫困,年轻一辈又不愿意主动向老艺人学习本民族文化,县内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特别是在传统的民间音乐、舞蹈等方面存在濒临消亡的现象,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现存的濒临消亡的民间传统文化也无法及时进行挖掘、收集和保护传承。
六、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目前我县各个乡镇文化站(除独龙江乡文化站以外)都建设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并开通了网络。但是网络费用一年下来产生七、八千元,进一步增加了地方人民政府的负担,现在有些乡镇面临网络关闭的局面。
七、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以及特殊人才、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优秀的文化艺术领域的专业人才留不住,没有盼头,缺乏竞争意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那些有编创能力的文艺人才,因我县特殊的地理区域环境和工资待遇问题而留不住,而本地对文艺方面有天赋和培养潜力的好苗子,却因文化水平有限而受到限制无法正常招考进来。由于我县属边境民族地区,加之贡山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滞后,演艺市场条件尚未形成,艺术团走向市场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应考虑培养我们自己的专业艺术人才,想方设法留住这些艺术人才,通过他们积极挖掘和整理我县独龙族,怒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通过艺术加工逐步推出一批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剧节目,积极为我县民族文化旅游事业服务。
八、贡山县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建议由县政府牵头,组建贡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本县境内各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日常管理。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建议由政府办、文化、城建、国土资源、水利、--------------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林业、环保、旅游、民宗局、政法委、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
2、制定贡山县民族文化保护总体规划,控制在保护区内非传统建筑的建设,实施新、老区分开的原则,同时在新区的建设中注意建筑风格与周围的民居、自然相协调,改善保护区内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
3、注意对已登录的文物及民族文物、传统工艺等实物资料的保养与保管,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的承袭与培养。
4、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贡山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管理办法》、《贡山县民族文化传承人管理办法》、《贡山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区管理办法》、《贡山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管理办法》等并以实施规范性保护和传承加以开发利用,积极为贡山社会发展服务。
5、有计划、有秩序、有组织地分别对县内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诗歌、曲艺、音乐、舞蹈、绘 画、雕塑、节日和庆典活动,民族体育,生产生活习俗,传统工艺,以及口传文化等,进行收集、整理,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为贡山民族文化旅游服务。
6、组建一支由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文学创作等专业中业务水平较强的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小组,配备专业设备即照相机,摄像机、采录机、计算机、定位仪等现代化设备,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合理利用,创作和编排反映本土民族的文艺节目和歌舞剧节目,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流活动,促进我县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发展。
7、加强对乡镇文化站及村文化活动室工作人员的民族文化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以及业务知识的培训,建立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服务体系,及时建设“农民素质教育学校”、积极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8、坚持文艺工作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组织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原生态文艺活动,挖掘民间艺术人才,活跃农村文化宣传阵地,增强民族凝聚力,巩固国防,稳定边疆,繁荣和发展我县文艺事业,出台我县引进文化艺术领域专业人才的特殊政策,建立文化艺术人才激励机制,积极为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贡山县文化局在县领导心目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在群众中有了一定的威信,在事业发展中有足迹,极大地增强了全县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的自信心、事业心和自豪感,形成了文化局自强不息、无私奉献、雷厉风行的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这是文化局继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
以上是我局在十一五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进展,我们深知,与经济发达地区以及老大哥兄弟县文化局和先进文化局比较,我们还有许多不足,许多工作还需要加强和改进。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好做法、--------------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好经验,努力把我局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使我局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城乡文化发展繁荣、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贡山县文体广电旅游和外事侨务局
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知识就是力量-----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知识改变未来----------------
第三篇:浅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
浅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如何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的一种制度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应该大力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同时,也促进教育技术自身的成熟。
所谓教育技术,就是指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它包括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在此,我们主要讨论多媒体教学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就是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可控性,教会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效率;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部仅仅能用在教学中,还能够充分发挥这种训练、传播作用在宣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信息促进学习,虚拟仿真效果使学生如临其境,还可以为社会各界提供绘声绘色的文化服务宣传,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明文化的意识,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利用其优越的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学习的效率,还能够进一步增进社会各界的学习文化的效益,使不可能进行的实验在屏幕上展现,化微观为直观,化想象为直觉,化抽象为具体,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的可视效益。多媒体教学用一种直观的效果让学生在直接接受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创造力,同时,还可以在传播社会文化的同时集思广益,充分发挥社会群众的创造力,让社会文化服务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的信息来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失业,还能为社会各界提供广博的文化信息,让国内外优秀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补充,让社会优秀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通过普通的数字信息、视音频信息、控制信息创设了开放、合作、和谐的课堂教育模式,同时,也为社会文化服务的建立创建一个开放式、创新性、交流性、互补性、和谐化、智能型、科学型的体系。
因此,要大力加强重大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作用,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大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发展。
第四篇: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浅析2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图书馆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鄂托克旗图书馆馆长 刘亚涛
摘 要:本文论述了基层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所承担的职责,提出通过创新基层图书馆现行管理与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的社会职责,切实保障基层群众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角色;服务
图书馆是一个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开发智力、开展教育活动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基层图书馆与一些大型图书馆在软硬件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但从图书馆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服务、满足大众基本文化需求而言,基层图书馆的作用举足轻重。那么如何使基层图书馆真正成为服务基层大众的场所;如何更好的发挥其职能效应,进而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得力助手,这是我们每个基层图书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和职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基层图书馆无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则是基层图书馆的天职。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配臵从中央到地方, 随行政层级的降低而呈层级递减状态, 即机构层级越高,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越充足;反之, 机构层级越低, 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越缺乏。如县级的基层图书馆,它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营就显得较单薄。这种特点是导致县级基层图书馆业务经费配臵失衡、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差的根本原因。以我馆为例:我馆于1999年10月被授予“国家三级图书馆”,担负着为全旗10多万大众的服务工作,以及分布在全旗方圆2.1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6 个基层苏木镇,76个嘎查(村)76个文化室和69个草原书屋,128个文化户,22个社区文化室等服务点的业务指导工作,但是我馆服务资源严重缺乏,现在岗人数仅17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员的比例是60%;馆内设施简陋,馆藏单一,数量少,经费不足,读者寥寥无几,活动无从谈起。
我们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基层。现有的国情是我国广大基层群众人口比例大, 但文化知识水平较低, 文化生活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在现有体制下, 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还是由基层的县级图书馆来组织和提供。因此, 能否办好基层图书馆, 不仅是一个文化为群众服务的观点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当前, 我们倡导办好基层图书馆, 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 加强基层图书馆事业建设, 这是为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 更是保障广大民众基本文化知识满足的需要。
二、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世纪是社会信息全面发展的时代, 基层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和管理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 基层图书馆又担负着开发智力资源和传播知识信息等诸多功能, 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 科学文化知识的信息含量是多元化的, 这就给基层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搞好基层图书馆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㈠创新基层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而基层图书馆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大力发展基层图书馆事业,是提高公众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⑴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新机制。
一是政府主导,做好规划,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的力度。制定本地区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方案,将方案分解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并把图书馆建设列入工作计划,每年或每个阶段对图书馆建设确定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领导亲自抓,制定落实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形成层层抓、合力抓的氛围。二是通过政策法规促进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制定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将基层图书馆建设纳入人大立法程序,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使基层图书馆从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到人才队伍、“软件”服务等方面有法律保证。三是增加投入。可以采取上级拨一点,本级出一点,社会助一点,企业捐一点等办法,广开资金投入渠道。四是培育人才。要培养一支复合型的图书管理人才队伍。地方政府领导应有超前意识,将图书管理人员送到发达地区图书馆学习,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先进馆参观交流,通过培养,使他们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备信息开发、信息服务、信息管理、信息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⑵开拓服务领域,拓展服务空间,把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农村牧区。
1、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在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建设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图书馆,我们应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馆藏优势、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对苏木镇文化站、图书室进行有层次、分阶段的建设和系统化的科学管理。主要通过建立基层业务辅导站和图书流动站帮助提高苏木镇文化站、图书室的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基层业务辅导站。对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实力雄厚,在苏木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建设方面肯投入,起点高,设施全,藏书丰富,自身发展的后劲比较充足的苏木镇文化站、图书室,基层图书馆就可以与其建立图书馆业务上的指导性关系,对其藏书结构、图书加工整理、读者活动、图书借阅、规章制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等方面,进行业务辅导活动,使其业务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农民读者开展服务工作。同时利用这些苏木镇文化站、图书室的优势,开展业务协作协调,把服务工作辐射到周围乡镇的农民读者中。
二是建立图书流动站。这是基层图书馆开展文献流通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它比较适合于苏木镇经济实力不是很强、财政投入有限、藏书数量不足的文化站、图书室。基层图书馆可以通过与其建立图书馆流动站的合作关系,由苏木镇文化站、图书室出场地、设备和管理人员,由基层图书馆配备文献资料,提供业务辅导等服务,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两种调配图书资料的形式,保证苏木镇文化站、图书室有充足的文献资料为广大农牧民读者开展文献服务。图书流动站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文献数量可多可少,文献的载体形式可以互相补充,文献内容更适合本地区读者阅读特点。与此同时,要重视建立特色文献图书流动站,使其服务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
以我馆为例:我馆担负着全旗6个苏木镇文化站、草原书屋、农家书屋、图书室业务辅导与示范的重任。近年来,我们不间断的为主要苏木镇和边远牧区提供业务培训指导,经常深入基层,尤其对技术力量薄弱环节给予上门服务。2010年10月29日我馆举办了68个嘎查村业务人员关于图书分类和编目的集中培训班;在基层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开展数据图书编目的试运行,分别为蒙西镇、木肯淖乡、苏米图苏木、阿尔巴斯苏木四个全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苏木乡镇基层服务点进行图书录入指导,截止目前,我们为基层12个嘎查(村)整理图书36000余册。同时,我馆利用每年全旗“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融入到农村牧区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主流之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2、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社区,作为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强社区图书站建设。建立社区分站,不仅方便了成人读者,也增加了未成年人的文化娱乐场所,为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丰富的知识源泉。以我馆为例:我馆在旗府所在地乌兰镇范围内社区建立了10个读者服务站和共享工程服务点,将国家资源中心和我资源中心自创的馆藏资源有针对性的分发到各个站点,每个点配发图书500册,每个月轮换一次,极大的方便了读者的需求。同时,作为社区图书站专门开展丰富社区未成年人精神生活的活动,每年都会在学生寒暑假时期为社区未成年人组织电子阅览活动,通过移动播放器等载体为社区未成年人播放有益的视频节目。并且在我们的网站上传一些适合未成年的读物、讲座、益智类游戏等,此举,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同时也引导了孩子们能够正确的认识、使用、利用互联网。
⑶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基层图书馆建设有机结合。
图书馆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单一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是其重要原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不仅将为基层图书馆改变馆容馆貌提供有利契机,而且将为基层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生动、快捷的传播方式将为公众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提供极大便利。基层图书馆建设应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成果来延伸、丰富服务内容,在加强文献服务的同时,重点发展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通过与“共享工程”自治区、市分中心联网,使基层图书馆的实际文献数量增大几倍乃至几
十、几百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各类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可以使有限的购书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我馆为例:2008年12月12日,自治区文化厅与我旗人民政府签订了县级支中心建设管理责任书;2009年5月,旗政府为我中心落实专项经费20万元,我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式启动,建成了123平米可容纳40人同时在线浏览的电子阅览室,25平米信息网络机房,接入了百兆宽带互联网,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的卫星接收、互联网连接,12月,所有配套设备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行;从2010年开始,旗财政每年为我中心核定专项经费9万元。可以说共享工程落户我旗,为我馆在硬件上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共享工程设备运行以后,我们利用蒙科立多种图书管理系统将馆内所有的资源包括报刊、杂志、图书、地方文献从“采访-编目-典藏-流通-连续出版物管理-公共检索-阅览室管理”等环节上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并建立了读者检索系统和读者刷卡借还系统,截止目前,我们共录入图书20000余册,回溯建库20000余册,录入报纸1800,杂志5400份,极大的方便了读者的借还需求。我们以此为突破口,将图书馆传统意义上的服务模式进一步给予了完善、细化,将馆内已有的资源进行了合理的整合,从行政、业务、行为规范三个方面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规章,并借“五月图书宣传周”、“八月十五中秋节”、“信息技术培训班”、“建立机关、学校、社区、军营读者服务站”、等载体,将馆内的服务内容逐步向外拓展和延伸,使广大读者借助活动的开展很快熟练掌握和了解了图书馆所提供的后续服务。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基层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就会得到进一步延伸,服务质量就会得到进一步改进;就会有更多的基层群众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为提高广大基层群众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惠君.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图书馆论坛,2006(1)
2、李国新.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时代任务.图书馆,2005(2)
3、我国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中国文化报,2007.5.17(3)
第五篇: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涵,进一步阐述了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着重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2
一、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概念,并确定了“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建设目标,自此,全国掀起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热潮。2014年《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纳入省人大常委会2013-2017年立法规划正式项目。本次立法旨在推动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全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内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主导建设,由公共财政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建设,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社会文化需求为目的,按特定标准合理布局的文化设施格局;目前纳入这一体系的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站)、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点等。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应运而生,被概括为:独立地或通过合作方式向公众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础设施及其蕴含的各类资源的架构,包括所有实体图书馆、馆外服务点和流动书车,以及它们的合作性服务平台。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构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全社会的,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构成而言,主要包括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组织协调机构、以及各种文化服务部门等几个方面。其中各种文化服务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是本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文化服务设施之一。与其他设施相比,首先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当丰富,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甚至实物表达的各种文化,是一个极具包容性和多元性的大舞台。其次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社会文化信息,在其工作过程中能够超越空间障碍和突破思想障碍,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内容上的互动,达成共识与合作,无形中对社会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美国当代著名的图书馆学者谢拉将这称之为社会和谐的力量,启迪到图书馆来的人们,独立地思考引发探询。现代公共图书馆不但起社会和谐的力量,还拥有社会同化的力量。以盐城市图书馆为例,为加快推进“书香盐城”建设,通过推广“盐渎风”全民阅读,据统计,2014年,以市图书馆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盐阜大众报社、盐城晚报社等多部门联合,共举办16大项300多场次活动,包括“读书与梦想”征文和视频作品比赛、“书香伴我成长、经典浸润人生”国学颂读书、演讲大赛、“书香盐城、放飞梦想”少儿绘画大赛、开展《黄海讲堂》品牌讲座等系列活动弘扬民族文化、传播文化知识等,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构成了盐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亮点。简而言之,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三)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和职能反作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地方“领头羊”,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必须重新认识地市馆的性质和社会职能,从而利于地市馆的规划和功能的发挥。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是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经费由政府全额拨款,为读者提供文化服务,因此,地市级公共图书馆职性质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学术性、教育性、服务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等。公共图书馆的这一系列性质,决定了公共图书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文献收集、整理、借阅职能之外,还承载辅助教育、文化休闲、知识支持、模式拓展等功能。美国著名图书馆学者谢拉认为,“人们创建图书馆是为了满足某些社会需要。图书馆的发展史不仅仅与社会思想史有密切关系,而且与支持图书馆的文化结构为价值观念的变化的密切的联系。”《图书馆学概论》认为“图书馆是保存人类记忆的一种社会性的机械装置,是将图书馆内容传播到人们意识之中的一种社会装置”。由此可见,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是一个文化传播使者,是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教育中心
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又具有公共性的服务性质,是开展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说地市级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是支持终身教育的有效形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地市级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活动,如开展学术专题报告、举办各种讲座等从技术和环境上支持了高品位文化活动的开展,把自身发展成为社会公众进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基地,其开放式教育职能是其他教育机构无法代替的。
2、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休闲活动中心
地市级图书馆加强休闲娱乐相关设施建设,将休闲娱乐纳入到文化休闲的范畴,把图书馆建设成为传播和活跃社会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通过自由舒适的阅读环境、文化娱乐消遣活动传播人文关怀和平等的理念,争取将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文化活动以及文化活动的组织作为文化资源,纳入到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中来,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公众文化活动的中心。盐城市图书馆每年开展的迎新年读者联欢会、常年开展的书画展览和读者书友会等休闲服务,以及书山寻宝、有奖猜谜、趣味体育竞赛等活动有效增强图书馆的亲和力,为促进图书馆的全面发展创造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环境。
3、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知识支持中心
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地市级图书馆的丰富馆藏资源是文化服务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期以来,地市级图书馆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古代典籍孤本到现代海量数字资源,都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咨询,为企业追求最佳效益服务,为专业学者提供提供学术服务。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性在公共服务体系中是不可缺少的,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指导作用,还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在对用户所需信息搜寻组织加工的基础上,开展知识创新服务,以最大限度缩短文献信息与读者需求之间的差距,节约读者的时间和精力,使公众的知识更新速度和能力都得以大大提升。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整合、开发和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服务。据统计,盐城市图书馆2014年全年接待读者1631578人次,外借图书1627471册次,通过开展参考咨询、决策参考、外文翻译等方式直接参与社会文化经济建设;并通过与基层单位合作设立分馆,流动图书车定点定期上门服务,举办科普演讲、书画艺术展览、地方历史名人讲座、海盐文化讲座等系列讲座,满足读者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知识支持。
4、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拓展中心
信息数据的全面爆发,公共图书馆仅靠传统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公民的文化诉求,面临如此艰难的境地,盐城市图书馆在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勇于探索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延伸服务,如环向合作、横向合作、纵向合作等模式。环向合作,以文化服务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造文化生态建筑群,增强文化服务的感染力、渗透力以及贡献力。如盐城市以聚龙湖为中心,从公用基础设施到共享文化资源,由浅入深的合作,周边汇聚: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盐阜大众报、淮剧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形成文化圈;横向合作,以“四色文化”发展为导向,利用图书馆海量馆藏资源,加强与新四军纪念馆的红色文化、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的白色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盐城湿地生态系统的绿色文化以及沿海五县(市)的蓝色文化合作;纵向合作,一方面以产业链为主线,直接与书商、出版商、数据库商等公共图书馆上游企业联系,以最少的经费为公民提供最符合需求的资源服务,最最恰当地符合18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采纳的杜威“三最原则”;另一方面以地级市公共图书馆学会为整个区域的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心地位,为县(市)级及乡镇、社区图书馆、文化站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鉴于当前我市图书馆专业人才的欠缺,应重点培养和引进综合型人才(其他学科双专业硕士)和图书馆学专业人才,提高图书馆馆员的自身素质,让他们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中最大程度地满足公民的资源服务需求。
三、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肩负着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的重任。从公共图书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来看,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既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又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在当前大数据爆炸的时代,对于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应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为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吕梅;构建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阅读权利[J];全国新书目;2007年10期;
[2]王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环境下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李惠玲;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及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方标军;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议;江苏省文化厅;2013年;
作者简介:徐宏成,1966年出生,副研究馆员,江苏盐城市图书馆副馆长,多年从事图书馆行政管理与创新服务研究,先后发表包括《构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文化基石--盐城市乡镇图书馆发展启示》等各类论文2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