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业论文:榆阳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联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14267(模版)
榆阳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联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章 绪论
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主力军,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的兴起不仅满足了弱势群体贷款需求,同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农户联保贷款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如:经济效益、风险控制、产品营销、法律清收等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大大影响或者阻碍农村信用社农户信贷联保业务的持续发展。而且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业务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
当前农村金融环境存在农业保险滞后、个人征信缺位、法律清收不力、农业行情起伏等问题,这些问题妨碍了农户信贷联保贷款业务的发展。而且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较为复杂的问题妨碍着农户联保贷款业务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管理滞后、信贷风险管理滞后及人力资源管理滞后。若单凭农村信用社自身力量解决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这个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远远不够的。由于我国是以政府为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且上农户联保贷款务也是由政府要求农村信用社所实施的,因此政府也应当参与在解决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发展的问题中。在农村信用社自身加强信贷资产业务管理的基础上,出台配套政策来扶持推动农村信用社该项业务的发展。社会其他方面,也应该本着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采取一些相应的辅助措施来拓展农村农户信贷联保业务的发展。
而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农户联保贷款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背景
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农村经济问题始终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和快速的发展。我国经济虽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局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经验。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回升的根基仍然不是十分的牢固,而且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形式多样的因素影响着我国经济平稳发展。要保持经济平稳,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仍有一定的难度。世界经济的复苏基础也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全球性挑战压力也在加大。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农业基础仍不稳固,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因此要贯彻党中央的政策,更好地促进农户收入增加,改善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断改革,其分支机构及信贷业务逐渐的向地(市)以上地区集中和靠拢,从而导致农村地区的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分散、单笔数额小、抵押担保难等问题的出现,最终导致农信社信贷困难,信贷资金滞留。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在此阶段我国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而且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增长速度快。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发挥农信社重要的支农作用,农村信用社应建立什么样的农户小额贷款模式,如何开发出符合农村金融市场需要的产品。又应该怎样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促使农户增收。虽然农户信贷是近些年摸索出的比较切合实际的信贷模式,但是农民对贷款需求状况如何,农户贷款信用又是如何,还贷能力能否实现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方法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的形式来了解调查本地农信社的存贷款业务、营业收入、经营利润以及在以上业务实行中存在的问题等相关材料信息。再结合相关理论、文献并在诸多学者之前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分析参照。并借鉴学者对其他地区解决农信社信贷联保的问题有效的方法,对本地农信社在信贷联保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优化。研究思路
收集国内相关学者对农户农信社信贷联保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的研究文献及学术论文,着重于国内农村农户信贷联保发展较为突出的相关研究资料。同时着力于陕西省省内农信社信贷联保的背景分析,通过对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农信社信贷联保状况的实地调查与研究,收集了榆阳区农信社信贷联保规模的相关资料。在借鉴省内其他地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调查验证分析,比较榆阳区与其他县镇农信社联保贷款的规模,以及相关制度型问题,得出利于榆林市榆阳区农信社信贷联保的规模发展与稳健运行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本文的写作是建立在学者以前研究的基础之上,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笔者从这些资料中受益匪浅。综合各专家学者的观点 研究基础
金融发展理论 2.1.2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总量的增长与金融结构的改善和优化,主要包括金融资产的发展、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一般认为,金融发展是指金融资产规模相对于国民财富的扩展。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主要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主张用金融相关比率(FIR)指标,即金融资产总量与GNP的比值来反映金融增长的程度。而麦金农和肖的理论则认为金融发展是金融市场的形式和金融行为的完全市场化,他们用MZ/GNP指标来衡量金融增长水平。总之,金融发展是指金融资源存量与流量的相对规模的扩大,不论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还是金融市场的完善,都是金融发展的基本要素。国内的一些学者又提出关于金融成长的说法,认为金融成长是对金融增长与金融发展概念的一种结合,但不是概念的简单相加。金融成长不但对原有的纯经济内涵作了补充,而且还对非经济内涵有所包容,比如金融制度的变革、金融观念的转变、金融结构的时空差异等。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金融增长表示了金融成长的量性规定,而金融发展则反映金融成长的质性规定。1.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对金融与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n年,cshUnxpeter(1911)在其著作“仆e仆eo叮ofEeonomieDevelopmnet”中,提出了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力这一观点。在现代金融史上,对该领域最早进行专门阐述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约翰.G.格利和爱德华·5.肖,1955年9月他们在《美国经济评论》(mAericnaEcon二ciReview)发表的《经济发展的金融方面》一文,第一次从金融的角度探讨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60年,格利和肖在他们合著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更清晰地描述了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在这部著作中,格利和肖提出,各个经济部门或单位之间的“事前”储蓄和“事后”投资的差异是金融制度存在的前提,金融制度的存在,是在整个储蓄一投资过程中把资金从储蓄者转移到投资者的必要条件,充分发展的金融制度是由多种金融机构、多样化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组成,货币和银行只是众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结构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非全部。格利和肖认为“一国经济能否最有效地运用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金融制度的效率。”(Gurlyenad Sha。,1960),这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即使在21世纪初的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对金融发展理论更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当推1969年出版的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Goldsmiht,1969)。在这部关于金融发展理论的经典著作中,戈德史密斯虽然没有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出严格的定量分析,但提出了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金融相关比率(FinnaeialInterrelationsRatloFIR),金融相关比率是某一时点上一国金融工具的市场总值与实物形式的国民财富的市场总值之比。戈德
史密斯认为一国的FIR值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同方向的变动,即经济越发达,FIR值越大。戈德史密斯还提出了金融中介率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定义为:金融中介比率在流量方面被认为是国内金融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取的国内非金融部门和国外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净额占发行总额的比率。在存量方面,金融中介比率表现为用未清偿的金融工具总值除以某一特定时期国内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国内非金融部门和国外部门发行的债务和股权证券的市场价值之商。按照这一定义,金融中介率应是在国内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额中金融中介机构所占的融资份额,反映了金融的广度和深度。这部著作的影响很大,其所提出和采用的指标至今仍然是衡量金融发展的主要依据。他采用金融中介的资产对GNP的比重代表金融发展的水平,运用35个国家从1860一1963年间的有关数据,得出的分析结论是: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一般都伴随着金融发展的超常水平。反之,经济发展趋于缓慢甚至处于停止时期,金融发展的成效也微乎其微。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农村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之根本,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村资金短缺问题,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育迟缓,信贷资金供求矛盾突出,政府扶贫贴息贷款运行效率不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资金短缺状况,小额贷款的实践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对于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信用社增效来说,都具有重要作用,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榆阳农信社自从诞生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机构遍布城乡、从业人员众多、业务规模壮大、经营机制灵活、服务客户广泛、结算手段先进、服务功能齐全的金融机构,在榆林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的重要作用。
本文研究具有以下目的:
(一)论文通过分析榆阳区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解决本地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推行不力的思路,以期能为当地农村信用社决策部门完善农户联保贷款提供决策依据
(二)论文通过分析榆阳区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外在原因,指出农户联保贷款的完善是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上予以更多的支持,同时在论文中指出了政府部门在政策层面可采取的扶持措施,以期能为政府推广农户联保贷款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一)完善农户联保贷款有助于提高榆阳区当地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经济效益,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完善农户联保贷款有助于解决榆阳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完善农户联保贷款有助于当地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扩大内需,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四章
农村信用社信贷联保贷款机制
农户联保贷款实际上是由农村若干农户联合的信誉担保,类似于国外的团体贷款,主要解决金融担保和实物抵押问题。主要有如下特征: 第一,群体性:必须由若干户(如5一10户)非直系亲属关系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农户以信誉作为担保,团体内任何一个成员不能履约还款其他成员承担连带责任;第二,保证性:整个联保小组成员需共同与农村信用社签订联保协议后,农村信用社才授予联保小组单个借款人的贷款限额,借款人才能与农村信用社签订借款合同。信用村(户)和信用乡(镇)评定制度信用户和信用村是小额农户信贷方式的群体扩展和区位延伸,是向建立农民信用体系迈出的重要的一步。对部分普遍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整体信用度较高的农户、乡镇,可以评定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在信用村(户)、乡(镇)中,应当具备农户普遍信用意识强、无逃废债、同级党政组织重视信用环境建设等条件。农村信用社在同等条件下,对它们实行贷款优先、额度放宽、手续简便和服务优先。支农信息员制度为解决多年积习在农村信用社形成的不良风气,在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等方面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农村信用社在原有的客户经理制度上创新了支农信息员制度。支农信息员各村的两委及群众代表选举产生,并张榜公布。支农信息员沟通农村信用社和广大农民的信息桥梁,可以帮助农村信用社全面了解农民的资金需求情况,监管支农贷款的流向,保证贷款的安全收回。支农信息员制度有利于完善农村基层信用组织的支农服务休系,拉近农村信用与农民的距离,让农民真切的感受到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就在身边,有利于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农村信用社防范信贷风险。
农信社信贷联保贷款业务简介 在我国,农户联保贷款可以说是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功用不足的一种弥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基于农户的信用程度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这里所指的农户是指具有当地农业户口,主要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等。农户小额信用 贷款一般是用于满足农户从事简单种植和养殖业等的小额资金需求。而对一些农户从事较大规模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资金量超过小额信用贷款额度的情况,小额信用贷款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借鉴国际上小额信贷的先进模式,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0 年制定了《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提出开展农户联保贷款的业务。农户联保贷款是指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 3—10 户农户自愿组成相互担保的联保小组,农村信用社向联保小组的农户发放的贷款。农户联保贷款采取“自愿联合、多户联保、依约还款、风险共担”的办法。联保小组的成员相互之间承担连带责任,在部分借款人不能按照约定归还贷款本息时,联保小组其他成员应当代为还款。同时,联保小组成员有责任协助小组其他成员的贷款申请、使用及管理。在贷款本息未还清前,联保小组成员不得随意处置用贷款购买的资产。在还清所有贷款的条件下,联保小组成员可以自愿退出联保小组。经联保小组成员一致决定,可以开除违反联保协议的成员,但在开除前应要求借款人还清所欠贷款。联保小组一致同意承担被开除成员所欠贷款的,可以在该成员末还清贷款前开除违反联保协议的成员。农户联保贷款的贷款期限依据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周期及其偿债能力合理确定,一般为一年,最长不得超过三年。农村信用社可以对农户联保小组成员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予以适当优惠,其利率标准不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的法定活期储蓄存款利率加一个百分点,具体由农村信用社县(市)联社确定,并报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备案。满足下列条件的农户都可以申请办理农户联保贷款:单独立户、经济独立、在农 村信用社的营业区域内有固定住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资信良好且从事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合法、稳定的经济来源;有与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贷款需求并提出借款申请;自愿签订并遵守农户联保协议。一般来讲,凡是农户较大额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生产有保障、产品有市场、风险可控制,都可采取农户联保贷款的方式。农户联保贷款主要用途有: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贷款;农机具贷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贷款;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贷款;加工、手工、运输、商业等个体工商户贷款以及其他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可以一次授信、周转使用,也可以采取逐笔核贷的办法。
3.3农信社信贷联保贷款运行机制
第五章
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存在的问题
1、农信社内部存在的问题
(一)人情贷款
“人情贷款”(包括条子贷款、跨地区贷款、违纪贷款等)加大信贷资金风险,严重地影响了金融部门正常活动。在手法上具有交换性。当事人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以变通的办法钻金融法规、制度的空子,你在贷款上给我帮助,我便在其他方面为你效劳;你在物质上给我实惠,我便在贷款上给你提供方便。一句话,你给我半斤,我给你八两。这种行为不但影响了信贷资金的质量,而且败坏社会风气。
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现在不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体的;是固定资产,还是流动资金;是小额,还是政策允许的大额的贷款,本来是正常渠道或政策规定的贷款,有些人也要动用“人情”这个媒介来拉关系,尤其是在紧缩信贷资金的情况下,资金越困难,“人情贷款”就越严重。
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有的为达到贷款目的,抱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心理,一而再、再而三,采取甜言蜜语,向经办人员说情,取得同情心,从而得到贷款;也有的采取人情与金钱双管齐下的方法获取贷款;还有的利用其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同事的同事的关系进行说情等等,使交情纽带与供贷者之间的关系网越织越大,关系户越来越多,利益因素越来越重。
在性质上具有腐蚀性。“人情贷款”的实质是以权钱为资本,以钻机制空子为条件,以人情关系为媒介,以谋取私利为最终目的,它对金融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一些人在“人情贷款”面前丢掉了党性原则,忘记了金融职业道德,搞乱了金融法规法制,“三查”制度被废除,担保程序被简化,抵押被取消。由此可见,“人情贷款”不仅会导致国家信贷资金遭到损失,而且还会使一些干部职工思想蜕化变质,坠入犯罪深渊。沦为人民的罪人。
(二)管理风险 有贷无回 3.1.1 信誉风险
声誉风险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社会流传的农村信用社不好的声音,导致农信社缺乏公众信任的风险。近年来,银行揽储成为热点话题,不管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完成自身的储蓄任务,在广告宣传中存在夸大自己,中伤他人等不正当行为,误导了公众,特别对于农村地区的人们。使得农村信用社面临着严峻的信誉风险,如何树立起信用社良好的公众形象十分重要。3.1.2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指的是借款人因自身缺少信用或者信用意识模糊,拖欠贷款不还或是不全额还款,造成信用社资产损失的风险。有以下几点原因:(1)农户不具备按时还款的意识
目前,很多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都属于贷款家庭的恶意逃债。这些不良贷款绝大部分的贷款人不是因为家庭困难不能偿还贷款。而是,有些人从一开始就已经做了骗取社用社贷款的打算。贷款者相关的信用调查和了解贷款者家庭收入是农村信用社的一个软肋,根本原因是法律不健全,这也是一直困扰着农村信用社的问题。这导致了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偏低,不良资产比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这种现象长期以来出现在缺乏管理的农信社中。(2)缺少贷款的抵押手段
首先,信用社贷款的抵押品在价值上很难做到具体评估,一旦发生损失,抵押物的变现很困难,达不到抵押的目的。其次,抵押行为法律手续是不完全的,如抵押登记,公证,所有权的转移,留置权等执行起来是困难的。三是没有办法落实责任,确保贷款。因为贷款多为相互的,甚至是环保,超过自身担保能力范围的过度担保,农村信用社又缺乏有效的调查方法来确保业务是否正常,所以很难找出企业到底有多少能力担保,因此在收贷方面难保证责任。第四,贷款企业的负债率往往过高,由于缺乏原始资本积累,再加上经营方式粗放,许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拥有80%以上的负债率,可见其自有资本是最小的。因个人原因造成保证失效。3.1.3 支付风险
支付风险指的是由于农村信用社缺少流动性资金,造成的不能及时支付客户资金的风险。
由于资金实力薄弱,缺乏强大资产作后盾和同业业务差,不能及时调配资金,农村信用社对流动性要求比其他金融机构显著较高。虽然大多数的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率是比央行的比例要高得多,但仍难以消除支付风险。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存款受季节影响大。存款主要来自于农村,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存款的波动性是非常强的。而总存款有很大一部分是一年期存款,一旦遭遇大面积自然灾害,很容易导致支付风险。
(2)资产负债存款依赖过大。信用社的负债来自存款,存款户可以随时提出提前取回存款。另一方面,信用社的盈利来自贷款的息差,可是贷款一旦未收回,社用社就将面临着无法支付的风险。由于长期缺乏资本的农村信用社,再加上普遍亏损,实际上大部分的所有者权益一直是负数,几乎全部依靠资产负债,存款负债及存款绝对比重的形成略有下降,直接导致挤兑的出现。3.1.4 内控风险
内控风险,即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违规所产生的风险。主要是因为缺乏内控机制,管理体制落后。我国有很多地方的农村落后,使得农村信用社只能靠业务员人工操作业务,有的业务甚至需要业务员挨家挨户去敲门。这样一来人为操纵空间就大了,讲关系,论权力的现象屡有出现。内部员工为了得到好处,进行违规操作,给信用社造成很大的经营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水平落后。第一,缺乏监督和制约的管理行政人员,目前的系统无法有效监控领导层。农村信用社高管的权力太大,滥用职权,而监事会和软弱的董事会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第二,出现问题后,责任不能落到具体人的头上,无人可查。第三,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执法不严,监管不力,导致了显著的风险。
3.1.5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的发生是因为当地的地方政府不当干预。造成信用社损失的风险。有些县甚至乡镇级行政部门经常干预农村信用社,要求贷款资金,以支持地方经济实施工作。然而,这些政府官员不懂得经济运行规律,有钱却办不了实事。一些项目存在明显漏洞,却偏要启动,很快出现问题。从农信社的贷款根本无法偿还,造成信用社的损失。
(三)服务落后
3.2.3 信贷管理落后的因素
(1)信用社制度自身的缺陷。由于农村信用社作为合作金融组织,直接受到国家银行的长期领导和管理,承担政策性任务。但以大众为基础的合作制,使自己的管理出现了较大的空档。首先,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同虚设。作为理事会的一些成员缺乏金融专业知识,信用社不知道内部管理的具体内容,我们不能参与企业决策,他们不能行使有效的监督,民主管理没有更好的实行优惠政策,加之受行政干预的因素也会使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资产经营效率低下。其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没有有效的自律机制。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信用社,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有效规章制度,没有建立会计,财务,信贷,人事,工资,奖励,考核等制度。
(2)信贷操作不科学。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脱钩以后,信用社行业管理和监管机构制定了一批贷款管理的内部控制系统,但这些系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首先,贷款调查,审查,批准,确认及其他贷款管理制度不系统。第二,贷款比例管理系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贷款比例的尺度监管的不严格,经常出现过度贷款的情况。第三,绩效考核和不良贷款及其他系统的实施问责追究不到位。大量分布在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和个体民营企业作为农村信用社支持的主要对象,在其成立之初一般不会考虑自有资金的问题。一般采取“债务管理”战略,依靠贷款起家,用贷款进行经营,周转资金。很少关注自己的发展和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发展过程,经常出现无法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现象。
第六章:解决农户联保贷款的对策探讨
对策及建议
1.政府应采取的扶持措施
(一)适度放松利率管制: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所受的利率限制还是比较严格的,尽管人民银行允许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较其他商业银行有更灵活的浮动范围,但是信用社的竞争对手不是正规金融,而是民间金融.民间金融享有的是资金供求决定的市场化利率,后者的利率往往远高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面对目前日益强大的民间金融,农村信用社处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农村信用社要持续发展,就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以增加包括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在内的小额农户贷款的利润空间。国外成功经验表明:小额贷款利率应超出资金成本8%-15%左右。按目前我国农信社的资金成本3.5%左右的水平计算,小额贷款利率应在11.5﹪-13.5%之间。而目前我国农户小额贷款利率一般在6.9%左右,大大低于国际上通行的小额贷款的利率区间。我国农信社要走向良性循环,关键是利率问题,只有放松利率管制,确保农户联保贷款等业务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农信社的发展才可以持续。
(二)搞好个人征信建设:当前,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甚至缺位不利于农村信用社调查及贷后回收工作,加大了农户联保贷款业务的交易成本及信贷风险。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以下从为改善建议:
第一,加强政府主导作用,规范征信市场秩序。我国现在尚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受发展阶段所限,市场发育状况和社会信用环境都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单纯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政府应在借鉴各国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经验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在发展初期通过制定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开放数据、组织建立统一的数据检索平台等措施,积极推动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以较低的成本初步建立起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并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二是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规范信用资料的公开、合法、正当的收集与使用,在条件成熟时,作为个人信用立法的提案人,促进个人信用管理相关立法的出台,实现个人信用管理有法可依;三是加强信用行业管理,监督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使其合理、合法地利用和传播征信数据,严厉制裁各种违规行为;四是建立必要的征信市场准入机制和数据模型认证机制,督促社会征信标准化建设。2.农信社应采取的优化措施
(一)市场营销管理优化:我国农村信用社在研究和推行战略营销管理时,一方面要加强对本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树立主动的“战略适应”意识;另一方面,必须树立战略设计与战略执行并重的思想,形成战略营销管理的动态系统。具体来说,首先,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在经营管理中坚持以CS战略和全方位质量管理的思想为指导。其次,在竞争战略选择上,农村信用社可根据自身的规模、技术、资源、实力等因素正确选择目标市场,找准正确的市场定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低成本战略、差别战略、集聚战略等。
(二)信贷风险管理优化:处于转轨期的中国金融业,风险的主要性质是由传统计划金融制度与成长中的市场经济的矛盾产生的风险,起主要作用的因素还是制度。必须牢牢抓住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市场金融体制这个根本,决不能离开制度改革去单纯搞技术防范。农村信用社要积极稳妥地按合作制原则进行规范。农村信用社只有把金融体制完善好,实现规范化经营,才能在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
3.社会其他方面应给予的辅助措施
(一)贷款担保方面予以辅助: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信用担保公司,但多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至于农业担保公司还很少见,而且为数不多的农业担保公司多为政府财政出资建立的,民营农业担保公司还很缺乏,考虑到农业担保的市场需求相当强烈,如果风险管理控制得当的话,农业担保公司还是有相当大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的。未来民营农业担保公司可在预防农户联保小组遇到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导致整体清偿力不足时发挥代偿作用。
(二)信用调查方面予以辅助:由于当前农村个人征信系统还很落后及农村信用社农贷营销人员数量不足,再加上农户信用档案管理水平低下,包括农户联保贷款在内的农户贷款急需社会其他方面在农户信用调查方面予以辅助。在信用调查方面能给农村信用社予以辅助的人员或组织最好是与广大群众有经常性、广泛性联系的人员和组织。依此条件,能在信用调查方面给与辅助的一般而言最好还是村民自治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哈尔滨商业银行选择的农村信用信息员多为村委会有工作能力、责任心强的村干部或农场财务科科长。这些信息员拥有较为完善的当地信息,了解农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信誉程度和社会关系,能有效降低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第七章:结论
由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及政府对利率的过严控制,农户联保贷款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农村信用社很难独自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问题的解决不仅仅要靠农村信用社自身苦练内功、优化管理,政府在政策层面也应出台相关配套措施扶持农户联保贷款业务的发展,至于社会其他方面,不论其出于盈利目的还是处于惠农目的,也可与农村信用社合作共同推进此项业 务品种,以便更好服务“三农”,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本文研究的可能创新在于,首次用较大篇幅从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诸多角度全面深入地剖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大胆提出了农户联保贷款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并且不揣浅陋、有所创新的从农村信用社内外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何锦强.王众.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大学法学院[J].时代金融,2011年14期 冀婧.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J].农业经济,2013年12期
吴慧来.开展农户联保的必要性及实施建议[J].上海金融,2001,(10)刘蜂.何田.农户联保贷款的制度缺陷与行为扭曲:黑龙江个案[J].金融研究,2006,(09)
第二篇:巴林右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
巴林右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巴林右旗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水平,增加对巴林右旗境内的农牧户和农牧业生产的信贷投放,进一步满足农牧户在生产、生活方面的信贷资金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贷款通则》、《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指引》和《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规章,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户联保贷款是指农牧户依照本办法组成联保小组,巴林右旗农村信用社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并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
第三条 农户联保贷款实行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
第二章联保小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四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借款人可以自愿组成联保小组: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单独立户,经济独立,在巴林右旗农村信用社服务区域内有固定住所;
(三)已成为巴林右旗农村信用社社员;
(四)具有贷款资金需求;
(五)具有合法稳定的收入;
(六)在巴林右旗农村信用社开立存款帐户。
第五条 联保小组由居住在巴林右旗农村信用社服务区域内的借款人组成,一般不少于五户。
第六条 设立联保小组应当向农村信用社提出申请,经农村信用社履行贷款调查、审查、审议程序后,所有成员共同与农村信用社签署联保协议。
第七条 联保协议有效期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三年。联保协议期满,经农村信用社同意后可以续签。
第八条 联保小组所有成员应当遵循“自愿组合、诚实守信、风险共担”的原则,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照借款合同偿付贷款本息;
(二)督促联保小组其他成员履行借款合同,当其他借款人发生贷款挪用或其他影响贷款偿还的情况时,及时报告农村信用社;
(三)在贷款本息未还清前,联保小组成员不得随意转让、毁损用贷款购买的物资和财产;
(四)对联保小组其他借款人的借款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在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时,小组其他成员代为偿还贷款本息;
(五)民主选举联保小组组长;
(六)共同决定联保小组的变更和解散事宜。
第九条 联保小组成员在全体成员偿还信用社所有贷款本息后,可以在通知联保小组其他成员后自愿退出联保小组;未全部清偿前申请退出的,须经联保小组全体成员一致同意并经信用社审查同意,方可退出,未清偿的贷款本息由联保小组其他成员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联保小组成员在未清偿自身贷款本息前不准退出联保小组。
第十条 经联保小组一致同意并经农村信用社审查同意,可以开除违反联保协议的成员,并责令被开除者在退出前还清所欠贷款本息。
第十一条 联保小组变更后,必须与农村信用社重新签署联保协议。
第十二条 联保协议期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联保小组解散,但联保小组成员仍应按照联保协议履行偿还贷款本息和保证义务,联保协议至联保小组全体成员清偿所欠联保协议项下的全部贷款本息后终止。
(一)联保小组成员少于农村信用社规定的最低户数;
(二)根据联保协议约定或经联保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决定解散;
(三)联保小组半数以上成员无力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四)联保小组严重违反联保协议。
第三章贷款限额的核定
第十三条 核定联保小组成员贷款限额的主要依据:
(一)种植户的种植面积及年纯收入;
(二)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及年纯收入;
(三)农牧产品加工、销售、运输等多种经营户的年纯收入;
(四)借款人的信誉状况、还款能力;
(五)借款人的家庭财产状况;
(六)联保小组组长的意见。
第十四条 对单个联保小组成员最高贷款限额一般不超过该成员近三年平均年收入,额度原则上不得超过5万元。已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的,应包括在农户联保贷款最高限额之内。
第十五条 各基层信用社应根据当地信用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居民收入和需求、自身的资金供应状况、借款人的还款情况等确定合理的贷款限额。
第十六条 各信用社应对农户联保小组的设立、变更及贷款限额的核定、调整情况予以公示。
第四章贷款的发放
第十七条 联保小组各成员需要贷款时应分别提交借款申请书,农村信用社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并通过后,报有权人签批。并在授权范围内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并附联保协议。超过审批权限的,按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超权限的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农村信用社应将贷款发放给联保小组的借款本人,不得由其他联保小组成员或联保小组组长代为办理贷款。
第十九条 贷款用途:
(一)种植业、养殖业等农牧业生产费用贷款;
(二)农牧业产品加工、销售、运输等个体经营贷款;
(三)消费性贷款;
(四)助学贷款;
(五)农村信用社同意的其他借款用途。
第二十条 在联保借款合同有效期内,借款者本人在各自最高贷款限额内可周转使用贷款。
第二十一条 农户联保贷款期限由农村信用社根据借款人从事行业的特点、生产经营活动的周期协商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联保协议的期限。
第二十二条 农户联保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政策,由农村信用社根据存款利率、费用成本和贷款风险等情况确定,但利率不得高于同期法定利率的最高浮动范围。
第二十三条 农户联保贷款还款可采取一次性偿还和分次偿还两种方式,还款方式需在借款合同中约定。期限超过一年的,从贷款期限满一年起,应分次偿还本金。
第二十四条 农户联保贷款的结息方式由农村信用社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由双方自主协商确定,原则上应以按季结息为主。分次偿还本金的,按贷款本金余额计收利息。
第五章 贷款的管理
第二十五条 借款人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联保小组任何成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将贷款转让、转借他人或集中使用农村信用社贷给联保小组其他成员的贷款。
如发现有违反上述规定行为的,要提前收回贷款本息,并取消其联保小组成员资格。
第二十六条 贷款发放后,联保小组组长应负责协助农村信用社管理贷款,及时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贷款使用情况,并及时告知农村信用社。
第二十七条 贷款发放后,信贷员应加强对贷款的跟踪检查和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贷款使用情况。
第二十八条 农户联保贷款档案管理。
(一)农户联保贷款档案以行政村为单位,按联保小组建立保管。信贷员对农户联保贷款档案的真实性负责,负责农户联保贷款档案内容的及时更新;信贷会计负责农户联保贷款档案的管理。
(二)农户联保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联保小组成员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人口、住址、联系方式、家庭实有资产状况和债权债务情况等;
2、设立联保小组申请书及联保协议;
3、联保小组成员借款申请书;
4、农村信用社审查、审议、审批情况;
5、农户联保贷款合同;
6、其他需要掌握的材料。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巴林右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负责解释、修订。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浙江温州龙湾农村合作银行农户联保贷款协议
浙江温州龙湾农村合作银行农户联保贷款协议
浙龙合银联借字〔
〕第 号
经浙江温州龙湾农村合作银行__________支行(甲方)与_________乡(镇)_________村第_________联保小组(乙方)双方协定,自愿订立本协议。农户联保小组成员借款申请书及借款借据为本协议有效组成部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一、联保小组保证遵守《浙江温州龙湾农村合作银行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和各项规定。
二、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由农村合作银行在最高贷款限额内(见列表),对借款人分次发放贷款。最高贷款限额指最高贷款余额。在此期限和最高贷款限额内,不再逐笔办理联暴贷款协议。
三、每笔贷款最后到期日不超过上述终止日。每笔贷款利率以借款借据为准。借款手续生效后,借款人按货款人的要求,保证将所借货款用于申请用途,接受农村合作银行监督。
四、联保小组中的借款人与其他借款人自愿组成联保小组进行互相联保,并一致推荐_________为组长,协助农村合作银行货款收回。
五、保证方式:连带责任保证,联保人对借款人的借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即本协议乙方中任何一户违约,其它各户自愿承担全部连带清偿责任。
六、保证范围:包括全部借款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所需各项费用。
七、偿还方式:货款到期,农村合作银行可直接从借款人或保证人帐户扣收,或由借款人、保证人主动偿还,逾期货款利息按月息_________‰结息。结息以约定日为准。超约定日部分,按农村银行罚息规定计算。
八、本协议未尽事宜,按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甲方:
乙方
农村合作银行(公章)
信贷员(签章)
订立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签约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本协议书一式______份,农村合作银行及联保小组成员各一份。
第四篇: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巴塞尔协议III))出台后,商业银行的定位也有了新的变化,其功能不再是原来简单的金融服务和信用中介,而是风险管理。因此可以说,风险管理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和基本任务。花旗银行总裁沃尔特·瑞斯顿也表示说银行家主要从事的就是经营风险的职业,非常直白地印证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就微观上而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应该是防止或减少损失,以保障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因而处置和控制风险则显得尤为重要;就宏观而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出发点要保证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转,确保金融秩序的稳定,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单个商业银行保证自身的稳健经营,防止单个商业银行倒闭的多米诺骨牌现象的发生。我国商业银行一个主要特征是长期属于国有,政策保护下的运行模式,造就了风险意识淡薄和风险管理的实践与经验匮乏的现象。尤其是与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比较起来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方面有着不小的距离,有待于更大水平的提高。因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方法和措施,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紧迫的现实课题。
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经济,金融体系也不够完善。发展到今天,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讲,尽管发展趋势已经逐渐清晰起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风险状况并不乐观,风险管理经验还不成熟,缺乏风险管理方法。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起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远远落后,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解决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必须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够有效的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才能够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以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颁布实施,其创新之处在于对操作风险关注起来,并进行银行资本监管。自此开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关注的不再只是针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风险管理而是对同样关键的操作风险在内的三大主要风险的监督控制。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文主要根据收集的数据列举出这三大风险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表现,了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以便于实现对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逐个进行具体分析。
1.1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合约的一方当事人由于本方不愿或无力履行合约规定,这种违约行为会造成合约的另一方付出损失即信用风险,又可以直接理解为违约风险。
1.1.1不良贷款率
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比率是银行财务指标,不良贷款与总贷款之比,其高低与银行经营稳定性成反比。通常,不良贷款率应小于5%。在我国不良贷款存在的问题,不仅对单个银行和银行业发展的构成隐患,也使得金融市场甚至是宏观经济都面临危险发生的可能。如果市场经济环境有所改变,难免商业银行不会面临信用风险的威胁。如今,通过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持续摸索发展,不良贷款率有了很大的改善,己经从2008年的2.42%降低到2012年的0.95%,具体不良贷款余额变化和不良贷款率变动的情况见下图: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从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我国商业银行不管是在不良贷款余额的年末存量上还是在不良贷款率上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减小趋势
1.1.2资本充足率 计算公式为:
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00%(≥8%为达标)
从上面的统计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银行数在03年仅为8家,截至2010年12月份末,我国281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从数据上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达到在《巴塞尔协议Ⅲ》中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事实上,为了达到监管要求的目标,商业银行对资本市场进行过度依赖的再融资,使得目前银行资本金不足的现状暂时得到缓解。然而这种治标不治本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融资只是缓兵之计,看似达标的资本充足率存在隐患,要真正实现资本充足率监管满足要求,商业银行最关键的不是单纯的追求数量上的增长,而是应该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的抵御风险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监管风险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也不得不面对严峻的事实,在第二章中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后,可以看到长期以来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资本充足率低下等,这就足以说明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不容乐观,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有待于改善和提高。下面就从银行的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着手分别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2、1银行外部原因 2.1.1一金融体制不健全 2.1.2金融监管不到位 2.1.3经济增长模式差 2.1.4社会诚信水平低 2.2银行内部原因 2.2.1风险管理文化缺失 2-2.2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匮乏
2.2-3风险管理方法单一,风险管理工具少 2、2.4风险管理组织构架还不够完善
l、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2、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
4、风险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
5、风险管理内容简单
6、滞后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3、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3.1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外部环境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在1992年之前一直实行的都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相比较市场经济发育比较成熟的国家,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则较为特殊,为帮助我国商业银行摆脱外界环境中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保证其能够集中精力专注于完善自身内部组织体系以增强抵风险能力,那么,创造一个良好的利于发展的趋向宽松、公平、透明的风险管理环境的措施
3.2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
在前面我们知道银行的高级管理层负责银行的经营发展,需要依赖于的经营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因而为促进银行更好的经营发展,银行董事会应该根据经济环境和市场状况,做出一定时期内清晰的符合自身发展的经营规划和风险管理规划。做好风险规划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要确定其所要实现的目标,准确掌握风险可承受范围,制定并把握好相关的依据标准;其次是对资本金方面做好规划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成本做好预算。
3。3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求对所有权和经营权予以分离,在此基础上,提高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的力度,以实现内部人控制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进而有效监督和制衡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经营执行权。
3.4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在树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意识并提出相关建议的基础上,应该付诸行动。并以此为后盾,服从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监事会共同领导,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从总行、分行和基层行三个层面进行构建。
3.5健全风险管理理念,充实风险管理文化 3.6完善风险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创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代替过去旧的落后的体系,结论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绝不是一项简单易做的事情,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项长期重大的意义深远的艰巨任务。一方面要有科学合理的理论做基础予以支持、指导、配合,另一方面要配合现实经历,在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前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持久的系统的不易简便操作的工作,由此观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复杂而艰巨,仍有诸多问题需要并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第五篇: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个人贷款业务在国内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在客户需求、信用制度、业务流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实行分类,扩大客户需求、完善信用制度、改进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等改善措施,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个人贷款业务;商业银行;问题;对策
相比发达国家来说,我国个人贷款业务起步比较晚,不论是业务环境还是业务本身都存在着一些不足。通过了解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概念、分类,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最后在分析了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措施,促进我国个人贷款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一、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
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特殊的金融企业。
2.个人贷款业务。根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个人贷款是指贷款人向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个人贷款又称零售贷款业务是银行向个人发放的用于满足其各种资金需要的贷款,属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一部分。个人贷款的一方主体是银行,另一方主体是个人。个人贷款可由银行直接向个人发放或通过零售商间接发放。它不仅是一种信贷行为或放贷业务,而且是一种信用关系。
3.个人贷款业务种类。个人贷款业务根据产品用途的不同,可分为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等。个人住房贷款是指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的贷款,包括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住房组合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是指银行向个人客户发放的有指定消费用途的人民币贷款业务,主要有个人住房、汽车、一般助学贷款等;个人经营贷款是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流动资金周转、购置或更新经营设备、支付租赁经营场所租金、商用房装修等合法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
二、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
1.客户需求方面。我国长期以来形成“成由勤俭败由奢”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了居民消费的特征是“量入为出”的消费模式。虽然80年代末的“超前消费”曾冲击了传统的消费模式,但未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消费习惯。而且,近年来住房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等改革措施不断出台,安身之处、子女上学、医疗保健、退休养老等这些原本无须考虑的生活压力将越来越多地由个人承担,而政府机构精简、国企改革调整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不确定性。在收入增长良性预测未建立的情形下,居民不敢贸然进行消费。同时,在市场不旺、物价滞胀的形势下,居民投资冲动低落,也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投放。
2.信用制度方面。商业银行陆续在个人贷款办理过程中?取个人信用报告体系,由于实施不久,大部分客户对个人信用没有概念。虽经过几年的发展,系统有了一定的更新但系统内的个人综合信息仍有部分错误或更新较慢等情况。加上对个人贷款市场的竞争使银行之间缺乏沟通,从而使得信用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另外,银行出具的“非恶意拖欠还款证明”字样的证明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是否属实也很难知晓,因此很难正确掌握个人相关信用信息,对于个人贷款业务的开展有了抑制作用。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始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工作,但是上述工作还仅限于金融部门,信用信息也仅限于金融信息,很难实现其他非金融信息的汇总。
3.业务流程方面。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流程总的可归纳为普通模式和较为先进的个人贷款中心模式两种,但两种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普通模式的特点为分散经营,业务流程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分散经营增加内部竞争,降低整体的效率,流程操作无法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分散经营使得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平衡点难以有效权衡,纸式审批效率低下,市场竞争力较弱;个人贷款中心模式尽管个人贷款中心模式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省略了很多繁冗的行政环节,提高了效率,但是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个贷中心存在机制定位不正,现代化技术手段欠缺效率仍需提升,前台营销与后台审批脱节等问题。
三、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对策建议
1.实行分类,扩大客户需求。我国是一个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大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各地区不相同,社会信用程度也有差异,而商业银行在各地区都有网点分布。为此,要发展个人贷款业务就要实行分类,针对不同商品和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增加个人贷款的品种,使产品在设计上更具有个性化。如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重点开办住宅贷款、旅游贷款;在经济发展中等水平地区开办中高档家用电器贷款、经济住房贷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侧重开办耐用消费品贷款、助学贷款;在农村开办农户小额贷款、农机消费贷款等。另外,还要创新个人贷款的还款方式,使其更具灵活性、多样性等。年轻居民收入水平较低,而未来的收入则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递增偿还方式比较适合他们的情况;中年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但随年龄增长,其收入一般不会递增,而是会逐渐下降,递减偿还方式比较适合他们的情况。
2.完善信用制度。现实需要法制先行、充分运用市场化的运营的模式。从区域上来看,以上海和大连、广州两种模式建立起来的个人信用制度正在摸索试行。前者联合征信的模式是由多家银行共同成立一家专门公司,负责汇聚各家银行个人贷款记录、信用卡使用情况以及客户的社会信用和特别记录及个人相关资料;后者是由政府和商业银行牵头,保险、税务、公安等部门共同参与此项工作,使信用更健全、权威。目前,商业银行同业公会已经建立了主动信用联合,或促成政府牵头率先来建立的区域性个人信用诚信机构,在建立全国性系统的个人信用制度之前,承担起个人信用汇聚查询的功能,减少各银行由于个人信用问题而对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形成掣肘,从而对促进个人贷款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振兴以及银行资产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3.改进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商业银行还处在传统的个贷模式,在流程改造过程中应加快向个贷中心模式的转变;部分银行已具有个贷中心,但还未真正达到个贷中心模式的实质,其效果还不明显,并存在很多问题,应继续加大个贷中心的建设力度,使个贷中心的流程更加合理,通过流程的调整提升个贷中心规范化操作水平,进一步控制风险,实现个贷中心集约化经营的效果。
此外,商业银行还要提高人员素质,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个人贷款业务的日常管理面对的是千万个信贷需求者,其管理比传统的对公信贷业务更加复杂。因此,对人员的要求不仅要求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包括信贷、会计、储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心理学、公关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敏锐的洞察能力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以积极的态度,主动、热情、友善、高效的姿态面对客户,树立起银行在公众的良好形象。(作者单位: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参考文献:
[1]张正大.延边州个人贷款业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2.[2]李嘉联.广东A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3]罗静.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4]王莹.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流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