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财乡用县监管调研报告2
关于“乡财乡用县监管”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财乡用县监管”的调研报告
我县“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在确保乡镇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与使用权、财务审批权及债权债务关系“五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了以“预算共编、帐户统设、资金统调、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在实施新的模式中,县政府坚持把乡镇作为独立的预算主体,规范了乡镇财政预算编制和调整程序,实现了县乡预算共同编制;县政府对乡镇的银行帐户进行了全面清理,统一在乡镇信用社开设了“收入专户”、工资专户”,“运转性支出专户”,“社保资金专户”,“项目资金专户”,“村级资金专户”等六个帐户,并规范了帐户的业务操作流程;对乡镇实行了集中支付,将乡镇预算内、外收支全部纳入县区财政统一监管,统一调度乡镇预算内、外的各项资金,有效地保证了乡镇各项支出的需求;乡镇政府采购已全部纳入县区统管,县政府对乡镇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和限额标准以上的采购业务统一办理;对乡镇使用的各种税、费票据进行了全面清理,实行“票据统管”,达到了源头控制、以票管收的目的;全面开展了“五清”工作,为改革顺利实施排除了障碍,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创新了乡镇财政管理理念。县政府把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作为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财政监管、规范理财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化解乡村债务和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推进了财政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县乡民主理财制度、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长效机制等一系管理制度的创新,“为公理财,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财政发展理念逐渐被乡镇接受。尤其是将控制乡村发生新债和加大化解乡村旧债作为考核乡镇工作和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引导乡镇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杜绝了乡镇举债建设,超前消费的错误行为,使“还债也是政绩”的理念成为广泛共识。从而,为不断提高乡镇理财、聚财和管财工作水平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二)规范了乡镇政府理财行为。一是收入进一个“笼子”,乡镇财政预算内外收入全部上缴县级财政集中管理和核算,确保了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促进了乡镇收入有效增长。二是支出一个“口子”,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顺序,合理安排支出和拨付资金,收紧了资金管理的“口袋”。三是资金调控一个“盘子”,在不改变乡镇资金所有权的前提下,对乡镇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综合预算,统筹安排,统一使用,增强了县级财政的调控能力。四是专项资金运行一条“路子”,社会保障资金、退耕还林补助和粮食补助等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社会化发放,严格按“报帐制”、“直通车”操作办法管理,并实行了涉农资金发放“一卡通”,确保了专款专用,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五是管好一支“笔头子”,各乡镇都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大额支出经民主理财小组集体研究通过,乡镇长一枝笔审批,乡镇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定期公示,强化了监督机制,提高了乡镇遵守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的自觉性。
(三)制止了乡村两级发生新债。通过实行改革,又进一步全面核实和锁定乡村债务的底数,在全市建立起以“核实底数,控制增量,消化存量,目标考核”为主要内容大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的长效机制。县政府在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方面都推出了新举措,扎住了举债的口子,从根本上为缓解乡镇财政困难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促进了乡镇财政职能发挥。“乡财乡用县监管”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乡镇财政职能的转换,乡镇财政所把工作重点由由过去的收支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其业务工作不再单纯是“征收税款”和“上划下拨”,而是直接面向基层,服务为主,集中精力做好“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的收支结算工作,做好五保户供养、农村低保、新型合作医疗补助等各项国家救助类专项资金的核付工作,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退耕还林等各项国家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的管理工作,做好筹集和管理各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使财政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运转水平低下。实施“乡财乡用县监管”后,尽管县政府程度不同地提高人均年公用经费的标准,但目前保证乡村运转的水平还普遍低下,尤其是村级按目前的标准难以保证正常运转。税改后,省上对村级转移支付补助只包括村干部报酬、办公费和报刊征订费,未安排村民小组长、“三员两长”(中心户长、计划生育副村长、计划生育宣传员、计划生育信息员、计划生育助理员)和卫生防疫员、妇幼保健员、畜牧防疫员及群团妇等人员报酬,而这些人员的报酬都是在税改转补村级补助中解决,致使全市村级干部报酬普遍较低,村级组织运转仍然困难。
(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后,改变了县乡原来大的管理方式,加强了县乡之间的业务往来。因此,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加强县乡之间的网络建设、采用统一的管理核算软件就显得尤为必要。从外地试点情况看,他们普遍采用了统一的管理软件,通过县乡连网,实现网上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业务支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配套改革进展缓慢。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不仅仅是县乡财政管理方式大的重大改革,它涉及到县乡财政体制的方方面面,将会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产生重大影响,必须同乡镇机构改革、化解乡村债务等改革配套进行。从我县目前的实际看,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乡镇政府的自主收入大幅减少,而又缺乏新的财源增长点,导致乡镇财政困难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很好的解决,大部分乡镇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的思想很强。同时,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一些乡镇创收的积极性还不高,化解债务缺乏主动性,存在着消极等待现象,还有少数地方的“五清”工作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加大清理力度。
(四)县级财政压力增大。实施“乡财乡用县监管”后,县级财政为了确保乡镇人员的工资和正常运转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增加了对乡镇的财力补助,乡镇财政的困难和矛盾上移到县级财政,加之,要求县级财政配套的资金较多及我市乡镇机构改革即将全面铺开,都需要改革成本支持,县级财政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越来越大。
三、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乡镇财政的困难。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只是规范了乡镇收支管理,对乡镇财政困难起到缓解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困难问题,还必须靠发展地方经济,壮大财源基础,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做大财政蛋糕,增加地方财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收入的组织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抓收入的积极性,确保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中及时足额实现,使地方财力有效快速增长。同时,要根据上级的税、费政策,在经济发展中拓宽税源,增加财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二)切实解决好乡镇财政运行中的实际困难。特别在目前乡镇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债务负担沉重,运转水平还很低,财力保障能力还很弱的情况下,县级财政要继续坚持财力下移、缺口上移的指导思想,从体制上保证乡镇有充实大的财力,给予更大力度的、规范的转移支付补助等,确保乡镇人员工资发放,努力提高乡村政权组织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水平,支持乡镇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要注重解决目前村级运转困难的问题。
(三)继续加大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力度。当前,乡镇债务因累积时间长,成因复杂,化解困难,成为制约县乡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引发县乡财政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乡镇财政困难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做大经济“蛋糕”,进而做大财政“蛋糕”。但在贫困山区短时期内经济不能明显改观、收支矛盾不能根本缓解的前提下,首先,要继续做好控制新债工作,要加大制止隐形债务和赊欠行为,坚决扎住债务的口子。第二,要加大债务化解力度,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帮助,通过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挖掘节支潜力,清理清收债权、盘活乡村资产、实行停息和减息等多途径促进化解。第三,要建立偿债基金,县乡财政在年度预算中按照当年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安排偿债准备金,专项由于还债。建议:省上将乡村债务列入转移支付范围,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可根据各县财力状况,核定奖补资金的比例,以帮助县乡消化债务,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四)积极推进县、乡财政信息网络化建设。“乡财乡用县监管”的作用不仅是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路子,而且是规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促进乡镇财政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涉及财政体制、预算管理、收支核算、人员管理、岗位设置等多项内容。要把县、乡财政信息网络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同时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会计电算化等多个层面上整体推进。我市要结合金财工程的实施,按照“乡财乡用县监管”试点工作的要求,加快乡镇财政网络化信息建设,积极推广应用网络技术,实现县乡联网。各级要积极创造条件朝这个方向努力,通过争取上级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促进实现县乡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提高乡镇财政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县对乡财政的监管,确保各项业务正常有序开展。
第二篇: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的调研报告
**市“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在确保乡镇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与使用权、财务审批权及债权债务关系“五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了以“预算共编、帐户统设、资金统调、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在实施新的模式中,各县区坚持把乡镇作为独立的预算主体,规范了乡镇财政预算编制和调整程序,实现了县乡预算共同编制;各县
区对乡镇的银行帐户进行了全面清理,统一在乡镇信用社开设了“收入专户”、工资专户”,“运转性支出专户”,“社保资金专户”,“项目资金专户”,“村级资金专户”等六个帐户,并规范了帐户的业务操作流程;对乡镇实行了集中支付,将乡镇预算内、外收支全部纳入县区财政统一监管,统一调度乡镇预算内、外的各项资金,有效地保证了乡镇各项支出的需求;乡镇政府采购已全部纳入县区统管,县区对乡镇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和限额标准以上的采购业务统一办理;对乡镇使用的各种税、费票据进行了全面清理,实行“票据统管”,达到了源头控制、以票管收的目的;全面开展了“五清”工作,为改革顺利实施排除了障碍,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创新了乡镇财政管理理念。各县区把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作为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财政监管、规范理财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化解乡村债务和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推进了财政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县乡民主理财制度、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长效机制等一系管理制度的创新,“为公理财,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财政发展理念逐渐被乡镇接受。尤其是将控制乡村发生新债和加大化解乡村旧债作为考核乡镇工作和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引导乡镇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杜绝了乡镇举债建设,超前消费的错误行为,使“还债也是政绩”的理念成为广泛共识。从而,为不断提高乡镇理财、聚财和管财工作水平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二)规范了乡镇政府理财行为。一是收入进一个“笼子”,乡镇财政预算内外收入全部上缴县级财政集中管理和核算,确保了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促进了乡镇收入有效增长。二是支出一个“口子”,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顺序,合理安排支出和拨付资金,收紧了资金管理的“口袋”。三是资金调控一个“盘子”,在不改变乡镇资金所有权的前提下,对乡镇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综合预算,统筹安排,统一使用,增强了县级财政的调控能力。四是专项资金运行一条“路子”,社会保障资金、退耕还林补助和粮食补助等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社会化发放,严格按“报帐制”、“直通车”操作办法管理,并实行了涉农资金发放“一卡通”,确保了专款专用,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五是管好一支“笔头子”,各乡镇都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大额支出经民主理财小组集体研究通过,乡镇长一枝笔审批,乡镇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定期公示,强化了监督机制,提高了乡镇遵守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的自觉性。
(三)保证了基层政权正常运转。改革后,各县区都程度不同地加大了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今年各县区对乡镇的财力补助比上年净增加了8989.1万元,平均增长27.48%,较好地体现了“财力下移,缺口上移”的指导思想,确保了乡镇政府的基本支出和农村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及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全市乡镇级年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平均达到了2000多元,最高的岚皋、镇坪、汉阴县分别达到3000、3600、4000元。村级补助各县区保证了省定每个村不低于1.2万元的标准,旬阳、岚皋等县将村级补助标准已经提高到1.5至1.6万元,乡村两级政权组织运转艰难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制止了乡村两级发生新债。通过实行改革,又进一步全面核实和锁定乡村债务的底数,在全市建立起以“核实底数,控制增量,消化存量,目标考核”为主要内容大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的长效机制。各县区在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方面都推出了新举措,扎住了举债的口子,从根本上为缓解乡镇财政困难创造了有利条件。汉滨区制定控制新债“十不准”规定,并对新增债务的乡镇实行“一票否决”制;镇坪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签定“化解债务责任状”;平利县实行“化解债务双向考核”,即县政府考核乡镇政府,县财政局考核乡镇财政所;紫阳县对乡镇工资性贷款统一由县财政打包,与乡镇信用社签定协议,承借承还;旬阳县对乡镇收入返还部分,明确了用于化解债务的比例,从用途上予以限制;其他县区也都制定了乡村债务化解办法。上半年,全市乡村两级在没有发生新债的前提下,共化解旧债771.6万元。
(五)促进了乡镇财政职能发挥。“乡财乡用县监管”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乡镇财政职能的转换,乡镇财政所把工作重点由由过去的收支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其业务工作不再单纯是“征收税款”和“上划下拨”,而是直接面向基层,服务为主,集中
精力做好“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的收支结算工作,做好五保户供养、农村低保、新型合作医疗补助等各项国家救助类专项资金的核付工作,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退耕还林等各项国家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的管理工作,做好筹集和管理各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使财政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强化了村级财务规
范管理。全市2449个村的村级集体财务都纳入了“村财村用乡代管”。各乡镇设立了农村财务服务中心,每个村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并明确了村级财务报帐员,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目前,全市村财村用乡代管运行正常,大部分县区已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白河县实行的“三统一”(统一票据管理、统一报帐程序、统一操作流程)和“一坚持”(坚持每季度到各村公开财务)的管理办法,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平;平利县推出的“三大举措”(每季度到各村公开财务、统一使用财政收入结算票据、每年在各村开展一次财务清查),管住、管好了村级财务。“村财村用乡代管”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促进了民主监督,增强了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实现了管理民主的要求,遏制了村级发生新债,维护了农村社会安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运转水平低下。实施“乡财乡用县监管”后,尽管各县区程度不同地提高人均年公用经费的标准,但目前保证乡村运转的水平还普遍低下,尤其是村级按目前的标准难以保证正常运转。税改后,省上对村级转移支付补助只包括村干部报酬、办公费和报刊征订费,未安排村民小组长、“三员两长”(中心户长、计划生育副村长、计划生育宣传员、计划生育信息员、计划生育助理员)和卫生防疫员、妇幼保健员、畜牧防疫员及群团妇等人员报酬,而这些人员的报酬都是在税改转补村级补助中解决,致使全市村级干部报酬普遍较低,村级组织运转仍然困难。
(二)乡村债务化解困难。截止今年6月底,我乡村两级债务为7、8亿元,其中:乡镇债务5、83亿元、村级债务1、97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291、5万元、每个村负债务8、04万元,负债面为百分之百。虽然各级采取种种措施加大了控制新债的力度,但只是起到了“刹车”的作用,要真正“消肿”却非常难。目前化解债务的困难和矛盾比较多,一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可用财力增长缓慢的原因,没有化解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对化解乡村债务目前缺乏政策和配套措施,同时因企业破产、人走债留、税费尾欠、机构改革、人员变动等诸多因素,导致债权难以清收。沉重的债务加重了县、乡财政运行的负担,给“乡财乡用县监管”的顺利运行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后,改变了县乡原来大的管理方式,加强了县乡之间的业务往来。因此,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加强县乡之间的网络建设、采用统一的管理核算软件就显得尤为必要。从外地试点情况看,他们普遍采用了统一的管理软件,通过县乡连网,实现网上办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业务支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目前我市因没有县乡信息网络平台支持,“乡财乡用县监管”实际操作还停留在手工操作层面,不仅难以达到有效监管和规范管理的目标,而且给县、乡业务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增加了办事环节,加大了行政成本,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实现“乡财乡用县监管”信息化管理已显得非常急迫而重要。
(四)配套改革进展缓慢。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不仅仅是县乡财政管理方式大的重大改革,它涉及到县乡财政体制的方方面面,将会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产生重大影响,必须同乡镇机构改革、化解乡村债务等改革配套进行。从我市目前的实际看,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乡镇政府的自主收入大幅减少,而又缺乏新的财源增长点,导致乡镇财政困难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很好的解决,大部分乡镇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的思想很强。同时,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一些乡镇创收的积极性还不高,化解债务缺乏主动性,存在着消极等待现象,还有少数地方的“五清”工作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加大清理力度。
(五)县级财政压力增大。实施“乡财乡用县监管”后,县级财政为了确保乡镇人员的工资和正常运转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增加了对乡镇的财力补助,乡镇财政的困难和矛盾上移到县级财政,加之,要求县级财政配套的资金较多及我市乡镇机构改革即将全面铺开,都需要改革成本支持,县级财政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越来越大。
三、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乡镇财政的困难。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只是规范了乡镇收支管理,对乡镇财政困难起到缓解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困难问题,还必须靠发展地方经济,壮大财源基础,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做大财政蛋糕,增加地方财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收入的组织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抓收入的积极性,确保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中及时足额实现,使地方财力有效快速增长。同时,要根据上级的税、费政策,在经济发展中拓宽税源,增加财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二)切实解决好乡镇财政运行中的实际困难。特别在目前乡镇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债务负担沉重,运转水平还很低,财力保障能力还很弱的情况下,县级财政要继续坚持财力下移、缺口上移的指导思想,从体制上保证乡镇有充实大的财力,给予更大力度的、规范的转移支付补助等,确保乡镇人员工资发放,努力提高乡村政权组织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水平,支持乡镇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要注重解决目前村级运转困难的问题。建议省上按三到五年时间,逐步将村级补助标准提高到2.5万元。
(三)继续加大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力度。当前,乡镇债务因累积时间长,成因复杂,化解困难,成为制约县乡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引发县乡财政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乡镇财政困难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做大经济“蛋糕”,进而做大财政“蛋糕”。但在贫困山区短时期内经济不能明显改观、收支矛盾不能根本缓解的前提下,首先,要继续做好控制新债工作,要加大制止隐形债务和赊欠行为,坚决扎住债务的口子。第二,要加大债务化解力度,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帮助,通过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挖掘节支潜力,清理清收债权、盘活乡村资产、实行停息和减息等多途径促进化解。第三,要建立偿债基金,县乡财政在预算中按照当年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安排偿债准备金,专项由于还债。建议:省上将乡村债务列入转移支付范围,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可根据各县财力状况,核定奖补资金的比例,以帮助县乡消化债务,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四)积极推进县、乡财政信息网络化建设。“乡财乡用县监管”的作用不仅是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路子,而且是规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促进乡镇财政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涉及财政体制、预算管理、收支核算、人员管理、岗位设置等多项内容。要把县、乡财政信息网络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同时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会计电算化等多个层面上整体推进。我市要结合金财工程的实施,按照“乡财乡用县监管”试点工作的要求,加快乡镇财政网络化信息建设,积极推广应用网络技术,实现县乡联网。各级要积极创造条件朝这个方向努力,通过争取上级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促进实现县乡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提高乡镇财政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县对乡财政的监管,确保各项业务正常有序开展。
(五)坚持不懈地协调推进各项配套改革。“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层次、宽领域的综合改革,涉及预算管理、收支核算、人员管理、岗位设置等多项内容。因此,要保证改革取得实效,不能局限于收支管理这个层面的操作,而要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多个层面上同时启动,综合推进。要注意“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与县乡财政体制、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等改革政策之间的协调,防止政策互相冲突,确保政策的统一性,使各项配套改革互相促进,实现多赢。
(六)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的主体是县乡两级。在我市目前县乡财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和必要的经费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县乡两级改革的积极性,促进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省上从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中拿出适当资金,设立专项奖励基金,主要用于对开展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防范和化解不良债务方面工作扎实、措施得力、管理规范、成效显著的县以及在农村综合改革过程中成绩突出、做出巨大贡献的个人的奖励,对政策执行不到位,改革进展缓慢的县予以通报批评,形成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作的良性机制。同时建立税改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确保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所需的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各项改革能够顺利开展。
(七)充分调动乡镇积极性和保护乡镇既得利益。我市的“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模式,它不仅仅是财政体制的改革,也不仅仅是会计核算的改革,实质上是基于县乡财政高度关联性这一特点,树立“县乡财政一盘棋”的思想,将县乡捆到一起来通盘考虑财政收支的问题,突出县级财政的监督管理权所进行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因此,要坚持“五权”不变的原则,把实行新的管理方式同参与各方的利益协调机制实现整合,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同时,对乡镇发展经济、增加税收,实行超收部分全额返还或按比例给予奖励,体现“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独立会计主体的法律要求和省市的政策规定,最大限度地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和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加强“乡财乡用县监管”相关制度建设。在合理划分乡镇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提高对乡财政的转移支付比例,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支持乡镇大力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增加乡镇政府的可用财力;逐步规范和完善乡镇公用经费分类核定办法,建立公用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县乡财政的内控制度,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力审批程序,完善乡镇收入解缴和支出票据报审制度,进一步加强乡村财务管理监督,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资金兑现到位。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强化制度约束,完善干部绩效考评制度。
第三篇:乡财县管调研报告
乡财市管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财政二十多年来,较好的发挥了乡镇财政生财、聚财和理财功能,在保证农村基层政权正常运转、推进乡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在乡镇财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凸现的新时期新情况下,我市积极应对乡镇改革契机进步推出了“乡财乡用市管”模式。
经过多方筹备,按照加快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规范完善以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乡镇财政管理制度,在200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截至2008年12月底“乡财市管”制度施行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在此期间各乡镇街道对乡财乡用市管实施办法的严格执行,在票据统管、财务审批、账务处理、支出结构、债务化解等方面成绩卓然。
一、票据统管,财务审批。通过施行政策前对各乡镇街道收费票据的清理、缴销和领换,基本上做到了各乡镇收费票据的统一,严格执行了“以旧换新、限量领购、定期核销、票款同步”的管理办法,不再出现坐支现象;在财务审批方面严格遵守了“先审核、批报、后付款”的原则,不在出现垫支、预付的出现,且原始单据都是合规单据,对个人领取的费用或补助款项,都统一制定了表格或专门的领款条,不再出现使用白条支取现金的现象;在原始单据单张500元以上的,财务审批人在每张原始单据的正面都有签批,且乡镇财政所通过使用算计及辅助设备对原始凭证进行扫描,通过专网报市财政局审核之后记账。
二、账务处理。乡镇财政所总预算会计复制管理账务,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准确记录乡镇的各种帐目;按月与市财政局有关职能科室对账;实行会计电算化,通过市财政局统一配发记账软件,及时合理正确的将当日发生业务做账务处理,并在凭证打印设置上做了统一的规定,除结帐和更改错误的记帐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单据外,其他记帐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会计填制记账凭证后,所长对记帐凭证进行审核,并对每一笔业务逐项复核,无误后在记帐凭证上签字;通过统一的规定和设置,各乡镇账务脉络清晰,账务的查询更能准确到位,对数据的掌握更能全面及时,对乡镇经济发展的方向认识和经济效益服务的提高更上升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优化收支。各乡镇的所有收入都必须缴入市财政局设立的“基本结算帐户”,市财政局按“基本结算帐户”留存资金性质分预算内、预算外分别记账,并分乡镇设立明细帐户;乡镇以任何形式取得的资金,都要在2日内缴入“基本结算帐户“,不得私设帐户、坐收坐支;乡镇在收取资金时,要使用从市财政局或相关部门领购的正式票据;乡镇地方财政收入计划根据上年地方财政收入情况和世界税源情况,由市、乡共同确定;规范收入秩序,不允许乡镇出台对税收征收部门的奖励政策,取消已出台的政策,由市财政局统一制定对税收征收部门的奖励政策,奖金由市财政局支付;支出方面按照“保人员工资、保正常运转、保重点支出”的原则,由市财政局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指导意见,报市政府批准,乡镇根据市政府批准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3日内报市财政局备案。在保证工资性支出需求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农村基层组织运转必需的开支,剩余财力用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其他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向农业、教育、计划生育、农村公共医疗体系建设等重点事业、法定支出和偿还债务倾斜;乡镇每月25日前根据本乡镇在“基本结算帐户“结存的收入性资金余额向财政局提出下月支出申请,市财政局审核后于下月初以授权支付形式拨付;乡镇财政所每年9月份对乡镇财政供养人员进行一次清理核实,确保供养人员数量;各类专款或项目经费,按规定专款专用,合理开支,不得截留或挪用,并确保有关资料规范齐全;通过一系列政策条例的落实,各乡镇财政工作人员的认真执行,我市各乡镇税收收入在完成税收任务的同时平均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万元。支出结构得到更大的优化,农业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民生支出占乡镇总支出达到%。
四、化解债务。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坚持量力而行、量财办事方针,强化债务风险意识,严格控制新增乡镇债务。乡镇政府性债务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是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按照“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具体要求,在乡财市管实行前将个乡镇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摸清家底,实行乡财市管之后,严格控制新债权债务的出现得到良好的效绩。对比情况见下表:
由表可见各乡镇在实行乡财市管后没有出现新的债权债务,并追回乡镇陈欠总计元,债务清还总计元。随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偿还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彻底根除各乡镇积累下来的政府性债务这一难题。
第四篇:村财乡代管村用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文章标题:村财乡代管村用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XXX乡村财乡代管村用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各村、乡属各单位:
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省纪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部委精神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X纪发〔2006〕16号)及XXX省基层财政管理处《关于做好“村财乡代管村用”改革试点工作意见》,为确保我乡“村财乡代管村用”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实现村级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村财乡代管村用”改革试点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通过实施“村财乡代管村用”改革试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逐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二、基本原则
“村财乡代管村用”是指在不改变村、支两委资金和财物所有权、使用权的前提下,将“村两委”财务由乡财政所进行统一代管的一种方式。“村财乡代管村用”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实行“村财乡代管村用”,必须充分尊重村(包括村民小组,下同)集体经济组织的意愿,以不影响农村稳定为前提,采取鼓励而不强行,引导而不干涉的方式,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开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财务管理状况确定实行“村财乡代管村用”的内容和方式,不搞一刀切。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收入少、收不抵支,财务混乱的村,必须实行“村财乡代管村用”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对集体经济发达,财务规范的村原则上要求实行“村财乡代管村用”。
(三)坚持“五权”不变的原则。一是以村为基本核算单位不变;二是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不变;三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使用权不变;四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审批权不变;五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变。
(四)坚持民主理财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村集体财务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村民主理财的作用,加大财务公开力度确保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村财乡代管村用”的管理范围
“村财乡代管村用”的管理范围是全乡7个行政村级组织的资产、财务、资金。具体包括:集体统一经营收入,村组各项承包收入,“一事一议”资金,租金收入、土地征用补偿费,财政补助资金,集体积累资金,归还的应收款及欠款,借款及贷款,各种捐助资金,变卖资产收入,其他资金收入等。
四、“村财乡代管村用”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一)清理村级资金和财务。集中时间,组织专业人员,对7个村现有集体资产和2001年以来集体财务状况进行清理,并将清理结果在乡镇、村的政务、村务公开栏上张榜公布。
(二)召开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下同)召开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经到会人员半数以上同意后,正式向乡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委托乡财政所代理村集体财务。
(三)清理旧账,设立新账。在对原有村集体财务账户进行清理、核实、撤消的基础上,乡财政部门设立村集体财务的专户专账,按照财政部印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旧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规定,实行分村管理和单独核算。
(四)规范收支程序。上级财政拨付的村组干部报酬、办公经费等集体资金,直接存入乡财政设立的专户,并分账核算,由乡财政所代管账务。村设立报账员,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关开支,由村报账员按照有关程序到乡财政所报账。村级级资金支出坚持一支笔签字。村集体主管财务负责人应在审批权限内审批,支出金额在200元以上(含200元)的由村集体负责人和村理财小组研究审批。每月底,各村都要将本月收支经村民理财组审理(理财组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理财组不予通过的由经办人自己负责,通过的要加盖理财章。
(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资产台账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村干部任期届满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土地补偿费监督管理制度等。
(六)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小组。已成立民主理财小组的村,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还未成立民主理财小组的村,由各村民小组推荐候选人,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及其成员。理财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审定收支预算,审核公益事业
第五篇:乡财县管乡用实施方案
xx县“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实施意见根据xx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第二步工作的意见精神,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缓解乡镇财政困难,决定从XX年1月1日起对全县所有乡镇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按照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符合我县实际的乡镇财政管理规章制度。通过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实行“乡财县管乡用”,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促进县乡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县乡利益分配不变原则。县乡分税制财政体制不变,在乡镇财政体制实施期间,除财税政策调整外,乡镇财政收支范围和定额上交(补助)基数不变。
(二)乡镇的预算分配权不变原则。乡镇政府按《预算法》的有关规章制度自主决定本级财政预算编制,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决定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三)乡镇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原则。乡镇的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各乡镇所有,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
(四)财务审批权不变原则。乡镇的财务审批仍实行乡镇长“一支笔”审批规章制度。
(五)独立核算主体不变原则。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乡镇财务核算,结余归各乡镇所有。
(六)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原则。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乡镇享有和承担。
三、主要内容“乡财县管乡用”是在现行财政体制和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对乡镇财政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预算管理方式,做到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权、核算权相分离,由县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
1、预算共编。县财政部门按有关政策,结合财力实际,兼顾需要与可能,明确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具体指导意见,报县政府批准;乡镇政府根据县财政部门的指导意见,结合各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编制本级预算草案,经县财政部门审核后,报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经批准后,由乡镇财政所及时批复至各单位,同时上报县财政部门。乡镇财政预算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执行。在预算执行中需调整的,由乡镇政府提出预算调整方案,报县财政部门审核。
2、账户统设。由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委托乡镇财务核算中心在乡镇金融机构开设财政专户分账户,分账户设“基本结算户”、“专项资金专户”、“支出专户”和“村级资金专户”。“基本结算户”和“专项资金专户”银行印鉴由乡镇财务核算中心公章、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代理会计私章组成,实行印鉴分管。“基本结算户”用于核算乡镇所有预算内、外收支,其他收支及往来款项。包括农业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应上交的其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及县财政调度资金、乡镇借款等。“基本结算户”下分设“待解农业税收存款”、“农业税附加存款”、“财政预算内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专项资金存款”等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农业税上缴时,通过该户上解到县金库;上交其他收入时,由该户上划到上级有关部门银行账户。各项支出通过该户分别拨到“专项资金专户”、“支出专户”和“村级资金专户”。“专项资金专户”用于核算上级下达的各种专项资金和人员工资以及民政定补等收支事项。“支出专户”用于核算公用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该账户不得接收除“基本结算户”拨款外的一切收入,只能用于支出。“村级资金专户”用于核算乡镇村级各项收入和支出。
3、集中收付。乡镇所有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以及上级部门补助收入等必须全部进入“基本结算户”,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代理会计根据乡镇收入类别和科目分别进行核算。乡镇所有支出由乡镇各部门根据年初预算提出用款计划,送乡镇财政所审核、乡镇长审批后,报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代理会计审核,再根据用款性质从“基本结算户”拨付到有关专户,乡镇按规章制度使用。
4、采购统办。乡镇各项采购支出,由乡镇提出申请,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按照乡镇的资金库存情况进行审核,3万元以上的大额采购支出需报县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再交县采购中心集中统一采购,采购资金由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代理会计直接拨付给供应商或县采购中心专户。
5、票据统管。乡镇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罚没票据,其管理权全部上收到县财政部门,乡镇票据采取“限量领用、定期核销、票款同行”的管理办法,做到以票管收,票款同行,严禁坐收坐支。农业税收票据由农税专管员负责向县农税局办理票据的领、缴、销手续。未经财税部门监制的票据均为非法票据,乡镇不得使用。
四、业务操作程序乡镇财务核算中心取消总预算会计,增设财政结算员,负责向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领用、核销财政票据;办理与政府内设机构和所属部门之间的收支结算;登记收支台账和现金总账,准确记录和反映政府各部门的收支活动情况;向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代理会计办理收入报解和支出报账;协助并参与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分析。“基本结算户”的财务核算由县会计核算中心代理会计办理。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代理会计履行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职责,负责乡镇总预算会计核算,登记总预算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参与和指导乡镇财政预算编制,按月向乡镇政府和县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办理乡镇财政收支结算和年终决算;负责乡镇财政的票据管理;对乡镇财政的预算管理实施监督。“专项资金专户”、“支出专户”和“村级资金专户”的财务核算由乡镇财务核算中心代理会计办理。乡镇财务收支操作程序如下:
(一)收入解缴程序。除工商税收外,乡镇各项收入必须全部缴入“基本结算户”,不得串户或缴入其他账户。
1、乡镇工商税收由乡镇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和管理,税款由税务部门按日直接上解县国库。
2、农业税收由乡镇农税代征员统一征收,并编制分村、分税费项目的征收报表,在两个工作日内向财政结算员办理报解手续。财政结算员审核汇总后,区分资金性质,填制缴款书,及时将收入全部缴入“基本结算户”,财政结算员按旬将农业税收通过“基本结算户”全部上解县国库。
3、乡镇政府所属部门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代收款项和其他各项收入,一般应在乡镇收费窗口统一办理,各部门报账员应按日结算,将收入全部缴入“基本结算户”,并及时与财政结算员办理缴款手续。属于应上缴上级的各项收入,统一由财政结算员通过“基本结算户”上划县有关账户。乡镇预算外收入、农业税附加、事业收入等留在“基本结算户”。
4、上级部门补助收入、县财政调度资金、乡镇借款收入,不论何种来源渠道,必须全部进入“基本结算户”。
(二)支出领拨程序。乡镇财政支出由部门根据预算提出用款计划,送财政所审核、乡镇长审批,再由乡镇结算员报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代理会计,代理会计根据乡镇综合预算,结合当期资金收支结余情况,按照资金拨付顺序,提出拨款意见,并按以下规章制度办理。
1、乡镇日常支出,先由财政结算员编制用款计划,经乡镇长审批后,报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单笔开支在10000元以上的,需报县政府分管领导批准,未经批准自行办理,将按有关规章制度严肃处理。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在乡镇财力许可、报账及时等情况下将资金从“基本结算户”拨入“支出专户”。
2、税改补助中村级管理费和村级附加补助以及随农业税收征收的附加,由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按照“基本结算户”的实际收入直接划转至“村级资金专户”,按照村级资金使用办法进行管理。其他专项支出按相关的管理办法和程序进行拨付。
(三)收支对账。乡村两级报账员应做到日清月结,及时向财政结算员报账,填制《出纳报告单》一式两份。出纳的现金日记账的本期收支发生额及余额,应与财政结算员的现金总账本期收支发生额及余额核对一致,做到账实相符,确保资金安全。乡镇财政结算员应分部门、分收入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按旬与各部门报账员进行收入结算,将收费与缴款相核对,切实做到票款同行,确保收入足额入库,并将发生的收支凭证,连同《票据结算报告单》等向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代理会计报账,经代理会计审核后填制《财政结算报告单》。次月第一个报账日须将银行对账单、单位会计报表、工商税收进度表等会计资料报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代理会计与乡镇财政结算员对账时,应将各项收费收入、拨入经费核对无误,银行存款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一致,以真实反映各项资金收支结存情况。同时,代理会计应按月与县财政总预算会计进行对账,确保与上级往来、上级补助收入核对一致。代理会计应按规章制度进行分类核算,并于下一报账日将会计报表及执行情况分析反馈给乡镇。
(四)年终结算。年末,乡镇财政结算员要对照预算,认真核对年初各项预算数字;清理的各项收入,包括清理本乡镇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暂存款项;清理核对当年各项支出,包括经费支出、暂付及应收款项;清理各项债权债务,做到“欠人归还、人欠收回”。在清理的基础上,做好本级政府单位会计决算工作。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代理会计按照财政管理体制的规章制度,计算乡镇全年县财政应补助、应上解和相应返还数额,核对乡镇当年一般预算财力、基金预算财力、预算内资金结算应补应交数额,并按照县财政总预算会计提供的《县乡财政结算单》,进行预算收入、补助收入和上解支出项目的调整,结清与上级往来,编制一般预算收支和预算外资金收支平衡表,分析预算内外收支平衡能力,合理调整支出结构和支出规模,确保预算内外分别平衡,实现乡镇财政的综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