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建设投入的逐步加大,我乡农村文化建设也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乡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我乡于2009年完成了国债项目综合文化站建设,新建综合文化站300平方米,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各项配套设备也已陆续到位。但我乡所辖10个中心村(20个自然村)仅一个村有农村文化活动室,其他村的文体队开展活动都是借用庙宇或私人的场地。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及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我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处,新建农家书屋14家,但由于场地和资金原因,乡集镇没有体育健身设施,乡综合文化站的藏书仍来自于农家书屋的实施。
2、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
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又由于资金的缺乏开展活动的次数也不多。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一次,-1-
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文化活动又逐渐活跃起来,但形式单一,仅有一些歌舞、快板、小品等,难以吸引观众,甚至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也少有具有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乡农村光纤电视覆盖率达100%,除了打牌外,很难将人们的眼光吸引到文化活动上来,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
我县文化站均为一站一编制,在乡镇基本都是身兼数职,甚至工作重心都在乡镇的其它工作上,难以做到专干专用。全乡7支文体队,95%的人年龄都在60岁左右,又由于资金原因缺乏培训学习,演艺水平难以提高。全乡各类民间艺人20余人,由于没有资金扶持,多数人由于生活原因外出打工,极个别人也少有时间进行创作,更别说进行交流、学习、提高。
4、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
近年来,乡文体事业经费均是由财政转移支付,科教文卫等打捆使用,2005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6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7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8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09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10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2012年乡财政投入文体事业经费元,占财政支出比例%。
5、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2003年机构改革,乡文化站更名为乡宣传文化服务中心,近两年来又出现了乡综合文化站的称法,使基层工作者对机构的谁知出现了混乱。由于微薄的财政转移支付,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对公益事业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没有积极性,根本谈不上谋发展。另外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交流机制,让文化专干在固定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缺乏必要的工作活力和激情。这一切让基层文化建设停留在喊口号,写报告,做形象地层面上了,没能发挥农村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而且当地也没有形成一套包括文化产业运营机制、文化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和文化建设效果评估机制等在内的农村文化建设机制和体制,盲目性、随意性很大,也没有专门一部针对基层文化建设的特定法律。文化建设人治化倾向十分严重。
二、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
一是用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近年来,乡文化站鼓励乡民间艺人积极进行创作,并为他们提供平台,让他们自己演出自己的作品,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我乡新农村建设面貌、党的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好人好事等的优秀作品,这些具有乡土气息的作品贴近群众的生活,使观众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吸引了一大批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二是成立协会性质的组织。2007年10月,我乡在全县率先成立了首个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万林分会,让七支老年文体队有了自己的组织,并从各队中选举德高望重的队员进行管理,吸引了一大批文艺骨干参与县乡学习,并经常组织开展文艺活动。
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
1、农村文化需求状况。目前,我乡乃至我县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劳务收入,致使留守农村的群众90%以上为老、幼。除了在校学生,85%以上只有小学文化。农民家庭的文化支出99%为孩子的上学支出,其余为电视光纤费用。
2、存在的困难。中国农村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体,体现中华民族的诚信、中庸、厚道、内向的文化。目前我们正在经历市场化过程,人们在市场中更多的是注重市场本身存在的利益,并要以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获取利益,渗透到农村造成的后果就是损人利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个人主义加之农村的保守主义更加会阻碍农村现代化进程。加之电视媒体商业化运作,媒体之间的竞争,都在刺激观众的收视欲望,各种低俗、媚俗文化迅速大量蔓延,导致了基层文化的恶性膨胀,严重危害了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当今打开电视,接近农村、农业、农民的节目少之又少,但是很多东西都和农村社会脱节,致使农民的文化消费与现行的文化生产不能有机结合,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电视虽然是农民的心里依赖,在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垃圾文化渗透到基层为一些农民所接受,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自以为是接受了时髦的先进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摒弃了原有的文化心里基础,用市场渗透的文化作为行事准则,摧毁了原有的乡土大地,不伦不类的文化意识形态成为新农村建设和文化建设中的不利因素。
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改变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状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除了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外,还需从以下方面努力:
⑴创新理念,借助各种载体,活跃农民文化生活。
一是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各地农村都有不少民间艺术人才、民间绝活艺人,由于多种原因,大多面临断层后继无人的状况。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发掘、整理优秀传统民间艺术,解决传人问题,并积极鼓励和帮助他们自编自演,参与到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文艺活动中去。
二是节俗文化活动。传统节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是深深植根于民间大众,应充分认识其文化底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巨大现实意义。当然,其中也可能夹杂某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我们要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可以采取政府对传统节俗文化采取资金补助或由政府组织举办节俗文化活动的方式,积极加以扶持和引导,使频临消亡的民间节俗文化活动成为广大农村社区民间文化的健康主流。
(2)创新机制,培育新型文化队伍。
通过择优招聘,将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乡镇文化干部队伍中。配齐配好乡镇专职文化站长和村级文化协管员。加强对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鼓励乡村文化工作人员自学、进修,有目的选送部分人员到相关院校深造。同时进行业余文化人才资源普查,大力培植业余文化队伍,对文艺骨干免费进行培训。
第二篇:新处乡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处乡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也是全面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人自2009年4月在新处乡坳后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农村工作,对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行了深入实践和探讨。坳后村是新处乡的红旗村,是全县最早一批实施整村搬迁的村。离县城、古市镇较近,是松阳县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展较快的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取得一定的成效,其经验与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近年来,松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处乡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相适应、相协调,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坳后村的基本情况
新处乡坳后村原处于海拔500多米的山腰上,人均耕地0.8亩,且大多是山坳里的山垅田。村里交通极为不便,通往山脚的是一条宽不足一米,用石块砌成的陡峭山路。因为经济落后、生活环境相当恶
劣,全村305个村民中,30岁以上的光棍就有40多个,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为了改变落后贫困的面貌,该村于1997年10月开始实施“下山脱贫”工作,2001年基本实现下山,如今,全村已建成80余幢新房。搬迁后的坳后新村位于新处乡东部,海拔245米,距县城17公里,距龙丽高速古市出口约8公里,交通便捷。全村现有99户,305人;有竹山492亩,山林3411亩,耕地130亩,园地393亩,主要产业是茶叶、吊瓜、笋竹林等。为了真正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该村还因地制宜,先后开发了名优茶、吊瓜、笋竹两用林、香榧等经济作物,并形成了茶叶、吊瓜生产、收购、销售企业型经营模式,有的村民买了小货车搞起了运输,有的还把汽车开回了家,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2009年该村人均纯收入5639元,是新处乡红旗村。重新安置的坳后村规划起点相对较高,配套设施相对完善。该村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民风淳朴。从2001年起,坳后村便被授予县级文明村的光荣称号,2002年通过“小康村”验收;2004年通过了市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验收,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 “新农村示范村”。2008年评为县级生态村、2009年被评为市级“法制示范村”、县“巾帼示范村”、县“信用村”。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坳后村从本村实际出发,抓住机遇,积极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形成了自身特色,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为新处乡农村文化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抓组织落实,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政策保障。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视和扶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文件。紧紧抓住省委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以及对欠发达地区政策倾斜等重大机遇,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发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村干部经常投身于各种农村文化建设与活动之中,村民也能切身感受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和利益,积极拥护、热心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
2、抓阵地建设,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设施保障。村两委高度重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使用,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该村开展村务活动、组织活动、文化娱乐的阵地,加强了农村文化建设。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赠送了腰鼓、音响等设备,充实了村文化器材。设立了县图书馆坳后村流动图书站和远程教育网络室。新处乡第一所健康学校也在坳后村挂牌成立。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搭建信息平台,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及时为村民送去健康、致富信息,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投资80万兴建的坳后村委办公楼集办公、教育、娱乐为一体,一楼是老年活动室,二楼是办公场所、三楼是村健康学校和文化娱乐活动场所,2010年还建成了群众健身活动广场。
3、抓载体创新,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动力保障。一是以送电影、送戏、送图书、送科技下乡为载体,丰富农民文化生活。送文化下乡成为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种有效载体,为农民群众捧上了“文化大餐”。为创新服务形式,延伸服务范围,增强服务能力,设立县图书馆坳后流动图书室,每月阅读人数达30人次,逐步缓解基层群众反应读书难、读新书好书难问题,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将送电影下乡与各项活动相结合,县图书馆送科技下乡,放映幻灯片,宣传科普知识、香榧、茶叶、吊瓜栽培管理技术等内容。每年农历十月,由全体村民集资邀请戏班子进村演出,极大的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2009年,我联系了松阳高腔到坳后村专场演出,2010年,又邀请了温州百花婺剧团到村演出,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
二是以农民文化节为载体,激活农村文化活力。松阳县“农民文化节”以农民为主角,在全县20个乡镇开展了乡乡一台戏、全县乡村文艺汇演、讴歌了新农村新发展,展示了新农民新风采,掀起乡村文化蓬勃发展的新高潮。随着物质生活的的提高,村民对精神生活的渴求也愈来越强烈。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办派驻坳后村农村工作指导员的精心组织下,于2010年1月组建成立了坳后村女子健身舞队和腰鼓队。而从筹建初期到现在,除了下雨天,村里的“舞林大会”几乎从未间断,每天晚饭过后,村民便自发到村大会堂练习健身舞和腰鼓。以前没事的时候只能打扑克、搓麻将,自从大家聚在一起跳跳健身舞,敲敲腰鼓,生活变得有意思多了,既锻炼了身体,还拉近了邻里关系。2009年10月,新处乡举行第二届农民文化节文艺汇演,由坳后村选送的独唱、舞蹈节目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而在2010年喜庆元宵县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宣传演出“送戏下乡”活动中,坳后健身舞队首次登台演出,队员们用其纯朴的舞姿,舞出了心中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热爱,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声,成为了本场演出的一大亮点。2010年11月4日,新处乡举办第三届农民艺术节,由坳后村选送的采茶健身舞又获一等奖,腰鼓表演获三等奖。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不仅丰富坳后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又为农民朋友送去了精神食粮,并促进了邻里和睦,提升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培育了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
三是以创省级生态县、创生态文明村为载体,提高农民生态文化意识。9月7日,省级生态乡镇复核检查组一行来到新处乡坳后村检查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坳后村腰鼓队以饱满的精神热烈欢迎检查组一行的到来,验收组一行对坳后村在生态乡创建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全村广泛开展“乡风文明进农家”、“五好家庭”、“十佳文明示范户”、“清洁家庭”创建活动,引导村民破除陋习、崇尚科学。坳后村党支部、村两委以“创省级生态县”为契机,大力激发村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活力,把环境整治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实践载体,强化职能发挥,力足实干精神,形成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把每月的15日定为“党员干部卫生大扫除日”,并以全体党员和村干部的名义向全村村民发放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倡议村民“美丽乡村,从我做起;美化家园,人人有责;携起手来,为建设和谐美丽的坳后而共同努力。在村民中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同时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服务站有机结合,加大与村外的信息沟通和联系,使村民掌握信息、学习科学文化的能力大大加强。
4、抓典型带动,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示范保障。坳后村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的典型示范带动下,新处乡其他村也纷纷效仿起来,积极加入文化娱乐的队伍中来,如外石塘村也开始组建健身舞队。通过坳后村示范点,以点带面,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利用文化活动引导人们树立追求和谐理念,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这些“种”下去的文化火种,正日益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的农村文化的发展。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农民不仅是农村文化的受惠者,更应该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坳后村进行的文化活动形式,十分贴近生活,农民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坳后村的文化活动形式也很贴近生活,同时村里广泛开展了村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由村民“唱主角”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形式活泼、村民喜闻乐见、内容健康向上,有效占领了农村文化阵地。
5、抓城乡共建,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坳后村有县下派农村工作指导员,指导员把城里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给广大农民,使其深受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有效推进城市文化向农村辐射,不断提升了农村群众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觉悟。新农村文化城乡共建,文化成果城乡共享。坳后村交通便捷,离县城较近,又位于古市镇近郊,城市文化带动农村文化、城市文化引领农村文化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而这一路径选择也造成了城乡文化互融互通的生动场面。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富裕起来的农民有求文明、求娱乐、求健康等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断探索中,新处乡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路逐步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文化建设氛围日益浓厚、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突出表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公共服务设施还比较落后;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盛行,赌博等恶习难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到城乡一体化进程,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1、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调查中我发现,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存在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有部分农村干部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只注重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干部们普遍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就是组织村民“说说笑笑,蹦蹦跳跳”,简单地将农村文化建设当成文体化、娱乐化,他们看不到文化活动在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凝聚民心、和谐人际关系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在工作中将文化建设排在各项工作的后面,往往是经济当主角,文化作配角,结果导致对文化建设工作领导不力,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新农村文化建设投资力度不大。新农村文化建设既要建设新农村文化产业,更要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事业。而文化事业提供的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而这对集体经济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调研中发现由于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思路不广、方法不多、成效不大,这种状况制约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
3、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据调查,农村健康文化生活贫乏。当前全乡老百姓享受文化生活主要形式还是看电视、听广播和棋牌娱乐等,更有甚者是聚众赌博来打发时光,现实的文化娱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不协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及产品在数量上还较少,形式上仍然较为单一,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仍然是当前的突出问题之一。
4、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在调研中发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应有的体制和机制。这主要体现在:一是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村民文化建设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和体现出来。在当前政府主导的文化建设中,村民被放到了从属地位,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没有被很好的激发出来。三是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5、农村文化设施仍比较薄弱。有的挤在一些破旧的祠堂庙宇,有的还是借用其他房屋,作为临时站舍,且站舍设施大多较落后。在村级文化设施中,尽管个别村比较先进,但总体落
后的面貌也没有根本改变。
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对此,认为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的社会和谐。
1、加深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认识,尤其是农村干部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当前应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发展为重的原则。二是农村文化要立足于“大文化”建设,百姓对文化的需求,远不止我们到乡下去放几场电影、送几台节目、装几路有线电视、赠几箱图书这么简单和有限。要树立建设“大文化”的观念。“大文化”包括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三是正确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一要丰富文化活动。要把“三下乡”与“常下乡”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既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又增长农民的科技、法律等知识,提高依法致富的本领,增强集体主义的意识,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二要深化创建活动。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营造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三要培育典型特色。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申报、开发。开发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四要让文化乐民更富民。充分发挥文化热心人的积极性,让农民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农村文化有个特点,就是你做我也做,别人跟我学,不断催生一批以“农民参与、农民享受、农民快乐”为主题的项目活动,逐渐形成一个产业群。
2、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支持”。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应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法制轨道,把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成果作为领导干部重要的政绩来考核,真正把保证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文化活动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确保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的人员姓文、想文、谋文、干文。二是要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要使文化阵地建设同时遍地开花难以做到,必须在有财力条件、有工作基础、有工作积极性的乡、村、农户率先建立一批质量较高、活动较正常的宣传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户。以点带面,通过建成一批巩固一批,示范一批带动一批,逐步在全县建立较为健全的网络阵地。
3、加强教育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农民需要文化,但文化更需要农民。要培养一批农民文化骨干。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注意发现、培育农民文化骨干和带头人,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要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状况,塑造农村新风貌,必须注重提高农民素质。农村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农民没有一个好的精神风貌,就谈不上是新农村。首先,要普及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水平。通过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使绝大多数农民能够识文断字,能够读书看报,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其次,要拓宽农村培训领域,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农业生产技术的不同要求和市场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向农民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普及科技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全面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
4、加快机制转换,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城市的文化基础雄厚,文化设施先进,文化现代化气氛浓厚,城市文化反哺农村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加快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将城市文化
资源逐步引向乡村。坚持“以城带乡,以城促乡”的发展模式。尝试建立起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进行的互动机制,充分利用村文化室、农村远程教育系统等现有设施,引导和组织群众开展了贴近农村农民实际、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表演、知识竞赛、农业技能“学、比、评”等文化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分配,不断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现实。
第三篇: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共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06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我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2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
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2004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2、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是霍童的“二月二灯会”和畲族聚居村的“三月三畲歌对唱”。但这些毕竟是少数乡村举办的少数文化活动,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我区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群众长期看不到中央、省、市(区)的电视节目,也得不到发展生产的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乡村文化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致使一些地方赌博及“****彩”等歪风盛行。
4、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均为一站一编制,由于基层文化站待遇低,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编的有12人,但仅有9人在岗,被乡镇挪作他用或被外借的有3人,即使在岗的也往往兼有乡镇(街道)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乡镇文化专干平均年龄偏大,由于缺乏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区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滞后有历史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不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偏见和缺乏支持,给各地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经济欠发达、投入不足也严重约制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步伐,但从各级政府自身来说,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活动经费严重短缺。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少,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未能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除了人头经费外,区、乡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文化站不能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生存困难。目前乡镇只能勉强发放人员工资,没有文化建设项目,没有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图书室的图书不能正常更新。
二是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滞后。由于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足,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又不愿意花钱投入,致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从事文化事业的同志心灰意冷,缺乏积极性,大多放弃主业改做乡镇中心工作。
三是文化管理体制不畅。一方面,乡镇文化站专干以块管(乡镇管)为主,人员大多被乡镇抽去从事中心工作,专干没有专用。区文化主管部门无法对他们进行调配和交流使用,基层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没有交流、缺乏工作活力。而且乡镇财政对文化站投入极少,管理不力,导致相当多文化站形同虚设,没能发挥农村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广电与文化分属两个职能部门,对农村的传媒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而且农村地域广、人口分散、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收益小,仅靠广电部门是无能力承当农村广电网络建设。虽然国家规定到2010年农村地区20户以上的村全部实现网络村村通,但原有“村村通”的用户并未列入新的网络“村村通”工程计划,得不到上级补助资金,导致我区目前许多乡村原有接收设备无力更新。在卫星传播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广大农村地区只收1-3台外地的电视,无法收看省、市、区电视节目。
第四篇: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摘 要: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广场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群众性休闲娱乐方式,吸引着村民参与其中,并逐渐受到广大村民的喜爱。本调研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天津市新农村文化广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了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现状,并对今后新农村广场文化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建议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161-0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乡风文明是核心。新农村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以专业文化为引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群众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大众历史现象。随着20世纪90年代广场文化活动逐渐兴起,广场文化在农民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情况,把握新农村广场文化的特点和规律,项目组在天津市选取了西青区精武镇姚村、小南河村、蓟县邦均镇骆古庄村、宝坻区方家庄镇小杜庄村广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一、调查地和受调查者基本情况介绍
1.调查地点基本情况与样本统计特征
调研地姚村现有3个规模较大的文化广场供村民进行活动,其中两个广场面积1 000平方米左右,广场上设有篮球场、活动室、健身器材等,另外一个广场面积较小约320平方米;小南河村是清末爱国武术家、精武之祖霍元甲的故乡,建有村民活动广场,广场上有体育健身设施和亭子等;蓟县邦均镇骆古庄村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村庄有一个文化广场,广场硬件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宝坻区方家庄镇小杜庄村村民生活富裕,民风淳朴。村庄设有文化广场、篮球场地、健身器材等。
在天津市新农村调查基地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95份,有效问卷为193份,有效率约为99%。调查发现:(1)性别:调查中女性占67.9%,男性占32.1%。(2)年龄分布:18岁以下的村民占4.6%,18―40岁村民占到38.9%,41―60岁村民占到42%,60岁以上的村民占到14.5%。各阶段的年龄分布正常。(3)政治面貌:群众居主体地位占71%,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分别占13%、16%,无民主党派人士。(4)文化程度:村民受教育程度主要是初中(占43.5%)和高中(占28.5%),调查中占18.7%的村民是小学文化程度,村民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为9.3%,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新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总体比较低,村民的文化层次结构有助于我们了解村民的基本文化需求。(5)广场建立时间:调查发现59.1%的新农村广场建立时间是在2000年以后,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广场是随着农村平房改造、响应中央“两手都要抓”的政策才建立的,建立时间还比较晚。(6)职业分布状况:“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产生于居民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欲望上,而不同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准、知识构成、文化素养以及情趣的差异,表现在文化需求的层次也是有明显差异的。”[1]调查发现村民的文化素养存在层次化、从事职业的复杂化,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层次性。所以开展新农村广场文化活动时要考虑到不同职业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层次。
2.村民对当地广场的态度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态度将直接从思想上影响他们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信心和支持程度,并最终决定他们将采取什么样的姿态和行动投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中。”[2]所以我们调查村民对当地广场的态度。(1)了解到村民对当地广场建设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天津市新农村村民对广场“非常满意”和“满意”占比重为70.4%,占5.2%的村民对广场不满意。从开放题“您为什么参加广场活动?”的回答中,村民将参加广场活动的原因归为以下五种:锻炼身体;娱乐,放松身心;交朋友,增加人际关系;打发空闲时间,丰富业余生活;兴趣爱好;了解外面世界。经归纳可以发现:村民在休闲娱乐、交往、获取文化知识等方面的需求较大。广场文化建设需要根据村民的文化需求举办广场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的满意度。(2)对于村民是否喜欢参加广场文化活动的调查,占24.9%的村民表示非常喜欢参加广场文化活动,比较喜欢的村民占43%,这两部分共占比例为67.9%。从这部分村民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参加广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村民中的榜样作用。占30%的村民持“一般”的态度,他们对广场文化活动无所谓喜欢与不喜欢,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对于这部分人群要积极进行思想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将他们吸引到广场文化活动的队伍中来。占2.1%的村民不喜欢参加广场文化活动,据访谈资料得知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广场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广场文化活动脱离村民实际生活致使村民不喜欢参与;第二,村民有其他的休闲娱乐途径,如待在家里看电视;第三,村民有“参与广场文化活动无用”的错误观念等。所以要尽最大力量引导他们来到广场,感受广场文化氛围,一步步吸引他们参与到广场文化活动中来。(3)男性在广场上待的时间主要是在1小时之内;占44.3%的女性则待的时间是1小时到2小时之间。广场活动时间与性别相关性调查得出:p值为0.033,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男女两性对一天内在广场待多长时间有显著差异。女性在广场待的时间比男性长,广场文化活动对女性的吸引力更大。从侧面反映了男性对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兴趣不大或者开展的广场文化活动不适合男性参与。
3.广场硬件调查
“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地区文化品位和经济实力的体现。”[3]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场文化设施越来越多。天津市新农村文化广场上设施主要有体育器材(87.6%)、文化墙(26.9%)、宣传栏(61.7%)、座椅(74.1%)。从调查数据可发现新农村广场上文化墙建设比较少。个别广场上设有儿童滑梯、连廊、喷泉、亭子、音乐设备等。调查发现一些广场上没有安装照明灯,村民无法在晚上进行广场文化活动。
4.广场文化活动调查
(1)广场文化活动具有季节性、时段性:村民在新农村文化广场上进行活动较频繁的是在夏季(72.0%),冬季最少(2.6%);一天当中,村民在傍晚、晚上活动的多,占比例为73.6%。(2)广场文化活动专业性调查:从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来看,村里的广场文化活动主要是由居民自发组织的,占比例为56.5%,村民自主性和积极性较强。在调查中广场文化活动有专业人员指导的占比重为28%,活动受到的专业指导欠缺,多数活动只是注重娱乐性。(3)广场活动的管理情况:在调查中只有39.4%的广场活动有人负责,负责人缺乏导致广场活动组织散乱。甚至广场上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如“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等。(4)广场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新农村广场活动开展较多的游戏娱乐类活动(96.4%)和体育类活动(77.7%),农村广场文化建设比较注重活动的娱乐休闲功能;科普宣传活动(27.5%)、技能培训活动(1%)开展得比较少,广场举办的科学文化知识宣传活动和技能知识培训活动还不到位;政治活动占31.6%,广场的政治教育性还有待提高;企业产品宣传活动占15%,农村广场文化仍需要与市场相结合,发挥它的经济价值。
二、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农村政治、经济、生态、家庭、人际交往的关系调查
1.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
在对广场文化活动内容调查中发现政治活动占比例为31.6%,居第三位。政治活动内容主要是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有助于提高村民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和敏感度,有利于村民更清晰地了解党和政府,增强村民对党和国家的自信心,培养村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对广场文化建设的态度调查:(1)村委会经常在广场上举办活动的占14.5%,占50.3%的村委会偶尔举办广场活动,几乎不在广场上办活动的村委会占到21.2%。村委会对于广场文化建设主要是流于形式。(2)从广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来看,新农村广场文化活动主要是由居民自发组织的,占比例为56.5%,村委会组织的活动占29.0%,政府、社会组织的活动占12.4%。(3)广场活动经费来源。新农村广场活动的经费主要由参与活动人员自费,占比重为46.1%。其次就是村(社区)经费支持(39.9%)、政府拨款(26.9%),企业赞助占到13.5%。从这三项的调查看出基层政府、村委会对广场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人力和物力上投入不足,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的重任主要由村民自己承担。所以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应加强对广场文化建设的重视,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有资金的投入,所以要依靠以场养场,才能长期巩固广场文化活动。广场吸引小摊贩、小吃摊、烧烤、儿童玩具摊等第三产业,收取一定的经费巩固活动。新农村占69.4%的广场周围有小摊贩(如:小吃、烧烤、儿童玩具等)做买卖,占26.4%的广场周围没有小摊贩。在有小摊贩做买卖的广场中,占26.1%的广场周围的小摊贩需要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
3.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人际交往的关系
(1)人具有社会性,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都有交往的需求。新农村广场上活动的村民非常愿意和别人聊天的比例占到36.3%,比较愿意和人聊天的占32.6%。村民认为参加广场活动使得自己的交往范围更多了占到63.7%,占88.6%的村民认为参加广场活动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有好处。广场文化活动促进了社会互动,加强村民之间的交往。(2)村民的交往对象主要是朋友和其他居民,与朋友聊天占43%,与其他居民聊天占到34.7%。村民比较开放、随意,心理防御性低。而且大多是原村村民,村民之间聊天的话题多,这也增加了村民的交往圈。(3)新农村广场上村民聊天的内容主要是家庭琐事(36.3%)、邻里关系(26.4%)、小区建设(13.5%)和社会新闻(15.5%),新农村村民在国家政治(3.6%)方面交流、关注得比较少。村民之间比较喜欢谈论家庭琐事、邻里关系方面的话题,乡土气息浓厚。(4)村民在广场上与人聊天的原因主要是兴趣爱好(44%)、传统习惯(24.4%)、维系情感的需要(22.3%),为了获得帮助而进行的功利性交往所占比重则很少。
4.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家庭建设的关系
从社会学意义上看家庭是由血缘和姻缘关系联系起来的初级社会群体。家庭的功能本质上是个人的基本需求的表现,人们在家庭中寻求情感支持,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对村民的情感满足起到了补充作用。(1)家庭成员对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支持程度很高,占比例为95.9%,仅占4.1%的村民不支持家人参加广场文化活动。(2)在参加广场活动的村民中,占23.8%的村民经常和家人一起参与广场活动;占41.5%的村民偶尔会有家人相陪,15.5%的村民的家人几乎不陪伴。从数据可看出村民个体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吸引了家庭其他成员的参与,有利于扩大广场文化活动的群众队伍。(3)调查显示占82.4%的村民认为通过参与广场文化活动有利于家庭和谐;占2.1%的村民认为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对于自己的家庭和谐无影响。村民通过参与广场文化活动,丰富了业余生活,培养了宽容的心态,这使得村民回归到家庭中能够宽容家人,促进家庭的和睦。
5.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与大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类要按照规律办事,要有环保意识。生态文明同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一样,都属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调查表明:占64.8%的广场活动后有垃圾,占35.2%的广场活动后没有垃圾。丢垃圾现象可能由两方面原因造成,其一,农村在环境和卫生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不足,导致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欠缺,如广场上没有设置垃圾桶;其二,村民自身环保意识不强,公共文化意识有待提高。这都阻碍了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所以这就需要利用广场进行环保宣传,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2)人们对广场周围绿化环境“非常满意”占比例为12.4%,“比较满意”占比例为66.3%,占19.7%的村民对于广场周围的环境绿化持“不满意”态度,有1.6%的村民对广场周围的环境绿化很不满意。绿化环境的好坏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直接体现,部分村民对村庄绿化不满意,说明新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还需更加努力。
第五篇: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国共产党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06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我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2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2、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2004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均为一站一编制,由于基层文化站待遇低,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编的有12人,但仅有9人在岗,被乡镇挪作他用或被外借的有3人,即使在岗的也往往兼有乡镇(街道)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乡镇文化专干平均年龄偏大,由于缺乏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4、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是霍童的“二月二灯会”和畲族聚居村的“三月三畲歌对唱”。但这些毕竟是少数乡村举办的少数文化活动,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我区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群众长期看不到中央、省、市(区)的电视节目,也得不到发展生产的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乡村文化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致使一些地方赌博及“六合彩”等歪风盛行。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