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材编写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4 05:2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低年级数学教材编写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低年级数学教材编写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一篇:低年级数学教材编写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数学教材编写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已经进入全面的实验阶段,通过近几年的数学教学,我感觉到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教材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效渗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实验中的几点体会。一、一个“补”字,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补”就是给不完整的题目补条件、补问题,使其成为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来考虑问题和从问题出发来考虑条件的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二、一个“比”字,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比”就是比较。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与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把相似、相近的应用题知识区别开来,找出它们的差异,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对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更加明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三、一个“画”字,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画”就是用直观图形把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形象的表示出来。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给予抽象、概括,学生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从而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培养。四、一个“问”字,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问”就是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1、抓住关键句子,进行判断推理训练:这种练习方式,既强化了低年级应用题的重点与难点,又发展了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2、提出连续性问题,进行判断、推理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路,展现推理过程。让学生在经常地训练中掌握判断、推理方法,逐步地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五、一个“说”字,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

“说”就是说题意、说思路、说策略。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要会正确列式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将题意、思路、策略充分“说”出,培养其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1、先引导学生说清题意; 2、引导学生说思路;

3、说列式: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说明思维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反过来语言又促进思维的发展,使思维更加条理。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说题意、说思路、说策略,有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六、一个“变”字,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变”就是变换条件、变换问题。它可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说明问题实质,使学生思维更灵活、敏捷。这种变换形式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不是固定在某一个问题的结构和解法上,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总之,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浅谈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巧家县新华小学

肖秀元

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要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

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数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教学中要重视下列思维过程的组织。

第一,提供感性材料,组织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性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启动,是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渐次开始。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性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可先演算小数除法式题,使学生初步感知“除不尽。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商和余数部分,他们会发现商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与此同时使之领会省略号所表示的意义,这样,他们可在有效数字后面想象出若干正确的数字来。这种抽象概括过程的展开,完全依赖于“观察—思考”过程的精密组织。

第二,指导积极迁移,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数学教学的 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前人间接知识的过程,而指导学生知识的积极迁移,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正是学生继承前人经验的一条捷径。小学数学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都潜含着共同因素,因而使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系着,挖掘这种因素,沟通其联系,指导学生将已知迁移到未知、将新知同化到旧知,让学生用已获得的判断进行推理,再获得新的判断,从而扩展他们的认知结构。为此,一方面在教学新知时,要注意唤起已学过的有关旧知。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要唤起“商不变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等有关旧知的重现;另一方面要为类比新知及早铺垫。如帮助学生认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要在教学整数、小数时就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整数、乘以小数就是„„使学生在此前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成为“建立新的联系的内部刺激物和推动力。”

第三,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学生学习数学时,了解概念,认识原理,掌握方法,不仅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过程,而且要从一般回到个别,即把一般的规律运用于解决个别的问题,这就是伴随思维过程而发生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因此,一要加强基本练习,注重基本原理的理解;二要加强变式练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数学意境中实现知识的具体化,进而获得更一般更概括的理解;三要重视练习中的比较,使学生获得更为具体更为精确的认识;四要加强实践操作练习,促进学生“动作思维”。

第四,指导分类、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可使学 生的认识组成某种序列,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促进思维的系统化。例如出示各种类型的循环小数,让学生自定标准进行分类,以达到思维的系统化,获得结构性的认识。

二、要重视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训练

首先,指导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问题,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1.顺向性。这种思维是以问题的某一条件与某一结果的联系为基础进行的,其方向只集中于某一个方面,对问题只寻求一种正确答案。也就是思维时直接利用已有的条件,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

2.逆向性。与顺向性思维方法相反,逆向性思维是从问题出发,寻求与问题相关联的条件,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变为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

3.横向性。这种思维是以所给的知识为中心,从局部或侧面进行探索,把问题变换成另一种情况,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

其次,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科学方法。为使学生善于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思维感性材料。思维的感性材料,就是指用以实物直观或具体表象进行思维的材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又要求教师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感知向抽象的转化。例如教学质 数、合数概念时,先让学生写出几个大于1的自然数,在寻求其约数个数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后,可“发现”约数的个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有1和本身,另一种是除1和本身外,还有其他约数,从而便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依据基础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义、法则等。学生依据上述知识思考问题,便可以寻求到正确的思维方向。例如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作三角形的高,怎样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呢?很简单,就是先弄准什么是三角形的高,“高的概念”明确了,作起来也就不难了。

3.联系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旧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通向新知的桥梁。由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联想和类比,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

4.反复训练,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不是靠一两次的练习、训练所能奏效的,需要反复训练,多次实践才能完成。由于学生思维方向常是单一的,存在某种思维定势,所以不仅需要反复训练,而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三、要重视对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思维能力的强弱,因此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必须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培养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教材中例题和 练习中“也可这样算”、“看谁算得快”、“怎样算简单就怎样算”等提示,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类比,拓宽思路,选择最佳思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2.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教学中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启发学生联想起倍数应用题,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启发学生联想起分数应用题,这样可以调整和完善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从几倍的“几”到几分之几的“几”,到百分之几的“几”,从而使之连成一个整体,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广阔性,也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3.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借助形象思维的参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例如教材例题中前面的多是为学习新知起指导、铺垫作用的,后面的则是为已获得的知识起巩固、加深作用的。因此,对前面例题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对原理理解清楚,对后面例题教学则应侧重于实践,即采劝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做的方法,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

教学中要重视从直观形象入手,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获取多方面感性认识,并借助于形象思维的参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第三篇:低年级应用题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低年级应用题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低年级应用题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鞍山市台安县高力房镇中心小学 杨秀琳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抓一个“补”字,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补”就是给不完整的题目补条件、补问题,使其成为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来考虑问题和从问题出发来考虑条件的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如:小明家养了18只小鸡,9只大鸡,?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分析数量关系,补充问题。有的学生说:“小鸡18只是部分数,大鸡9只是另一部分数,可补求总数的问题。”这时教师再问:“还可补充什么问题呢?”有的学生说:“小鸡的只数和大鸡的只数相比,小鸡的只数是大数,大鸡的只数是小数,可补出相差的问题。”还有的说:“小鸡的只数和大鸡的只数相比,大鸡的只数是一倍数,小鸡的只数是几倍数,可补求倍数的问题。”这种由条件补充问题的过程正是综合的过程。又如:,黑兔有3只,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几只?这题缺少什么条件?要求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几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白兔的只数和黑兔的只数),黑兔的只数已知道了,必须补上白兔的只数。这种由问题想条件的过程是分析过程。教师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由条件补出问题,由问题补出条件,不仅使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二、抓一个“比”字,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比”就是比较。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与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把相似、相近的应用题知识区别开来,找出它们的差异,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如第二册88页例7:①有红花9朵,黄花6朵,黄花比红花少几朵?②有红花9朵,黄花比红花少3朵,黄花有几朵?先引导学生通过题面观察、比较答出:两题中有一个条件是相同的,即红花9朵,另一个条件和问题不同。再让学生结合直观图,观察两题有何相同与异同的地方:①题里的第二个条件就是②题里的问题;①题里的问题在②题里变成了条件。因此,解题时应根据条件和问题确立解答方法。最后再从结构比较两题:从条件看,都是已知红花多、黄花少,多的红花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由此可得:题①是求黄花比红花少几朵,要从红花里去掉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也就是黄花比红花少的部分,即“9-6=3(朵)”。题②是求有多少朵黄花,要从红花的部分去掉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就是红花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也是黄花的朵数,即“9-3=6(朵)”。这样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对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更加明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三、抓一个“画”字,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画”就是用直观图形把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形象的表示出来。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教师给予抽象、概括,学生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从而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培养。如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时,题“左边有8朵红花,右边有3朵黄花,一共有几朵花?”首先在黑板左边用红粉笔画出8朵红花,让学生观察,在黑板右边用黄粉笔画上3朵黄花,引导学生看黑板说意思:“左边8朵红花,右边3朵黄花”,这样使学生首先得到了感性材料。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几朵花?”就很自然的把“画”出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应用题。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这样根据题意和已建立起来的表象,联系加法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很容易说出“要求一共有几朵花”就是8和3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抓一个“问”字,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1、抓住关键句子,进行判断推理训练:①苹果比梨多5个,谁多?(苹果多)苹果可分为哪两部分?(一部分和梨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梨多的部分)②冬瓜比南瓜少3个,谁多?(南瓜多)南瓜可分为哪两部分?(一部分和冬瓜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冬瓜多的部分)上述两例,第一问是引导学生依据“比多”、“比少”应用题知识直接作出判断。第二问是依据作出的判断,推论出多的数中可以分为哪两部分,这种练习方式,既强化了低年级应用题的重点与难点,又发展了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2、提出连续性问题,进行判断、推理训练如,二年级有28人,要开展课外活动,平均分成4个组,每组有多少人?①这题说了件什么事?告诉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②求每组的人数,实际应当求什么?(把总人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③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用什么方法求?除法);④怎样列式呢?(28÷4)。这4个小问题的设计旨在揭示算式“28÷4”的由来,学生回答的过程是一个判断、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解决了问题(列出算式28÷4),而且受到判断、推理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路,展现推理过程。让学生在经常地训练中掌握判断、推理方法,逐步地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五、抓一个“说”字,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 “说”就是说题意、说思路、说策略。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要会正确列式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将题意、思路、策略充分“说”出,培养其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如:果园里有苹果树250棵,梨树比苹果树少50棵,梨树和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1、先引导学生说清题意:题中告诉的一个条件是苹果树250棵,另一个条件是梨树比苹果树少50棵,问题是求梨树与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2、引导学生说思路:要求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必须知道梨树的棵数和苹果树的棵树,苹果树的棵数是已知的,应先求出梨树的棵树。这样的思路明确了,解题策略就出现了。

3、说列式:梨树棵数为:250-50=200(棵),苹果树与梨树一共有的棵数:250+200=450(棵)。“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说明思维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反过来语言又促进思维的发展,使思维更加条理。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说题意、说思路、说策略,有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条理性。

六、抓一个“变”字,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变”就是变换条件、变换问题。它可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说明问题实质,使学生思维更灵活、敏捷。如“有红气球6个,有黄气球24个,共有多少个气球?可变为:①有红气球6个,黄气球比红气球多18个,共有多少个气球?②有黄气球24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18个,共有多少个气球:③有红气球6个,比黄气球少18个,共有多少个气球:④有黄气球24个,比红气球多18个,共有多少个气球?⑤有红气球6个,黄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4倍,共有多少个气球?⑥有黄气球24个,黄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4倍,共有多少个气球?尽管条件叙述形式变了,但其黄气球、红气球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这种变换形式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不是固定在某一个问题的结构和解法上,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总之,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概念,法则教学,必须坚持以“理”为主,以“思”为本。教学概念和法则,教师应通过直观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理解其本质属性。

如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不仅要使学生知道结论“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三个加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弄清法则的来龙去脉,思考法则的使用条件和范围。这样,才能既教给学生准确知识,又使学生掌握了思维的钥匙。

(二)计算教学,必须常问学生“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目前,小学生做的题目固然不少,但教师往往只管“对”或“错”,不管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法。如一年级学生做:“9+6=15”,有的是数小捧数出的,有的是用凑整十法口算的,也有的是死记硬背得数口歌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不一样,认知过程和思维方法也是不同的。教师应借此机会,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口述想法和做法,从中归纳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应用题教学,必须坚持启发分析引路,训练思维。目前,部分教师只教给学生算式,不教给算理,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中,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可采用改变思维方向、思维方法、转换思维形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用不同的提问,用新的角度、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对同种数量关系的问题用不同的表达形式表示,抓好变式教学,把重点放在思路分析上。让学生机械记忆,模仿做题,结果既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妨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开阔思路,活跃思维。所以,我们应不失时机抓好数学教学各个环节中这一能力的培养。

第五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引言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材具有优越的条件。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它具有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即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育的任务是形成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活动结构。数学的这些特点和数学教学的任务,使得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较之其它学科占有更重要的地位。那究竟怎么样来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为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逻辑思维涵义、特点、作用及基本形式

2.1 逻辑思维的涵义及特点

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数学课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通过数学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自觉的掌握并运用逻辑规律进行思维的能力,也就是遵循逻辑规律,明确的使用概念,恰当地下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的能力。

逻辑思维的特点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抽象思维既不同于以动作为支柱的动作思维,也不同于以表象为凭借的形象思维,它已摆脱了对感性材料的依赖。

2.2 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及基本形式

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表现在: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可以使我们通过揭露逻辑错误来发现和纠正谬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学习知识;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思想。

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则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是通过对认识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所指对象的思维形式,其表现形式相当于语言中的词语和词组。判断是对认识对象的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联结而成的,表现形式相当于语言中的句子。推理则是根据一些判断而得出另一个判断的思维形式,它是判断与判断的联结、过渡,相当于语言中“因为”和“所以”之间的语句关系。

第1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教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

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能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正确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即概念、判断和推理,遵循思维的规律,保证思维的确定性、一贯性和不矛盾性,使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合乎逻辑地获得新知识,教师在数学课的教学中,也应把起码的形式逻辑知识和辨证逻辑知识贯穿其中。以形式逻辑知识为主,兼顾一点辨证逻辑知识。通过逻辑思维教学,使学生深刻地揭示概念、判断、推理的本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1 在代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的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直接体现在推理论证能力上。在代数教学中,数、式、方程的运算是重点,其中在运算过程中要求步步有理、有据,否则就无法进行,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已知的定义、定理、性质、法则、公式等。整个运算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1.1 加强概念的理解,奠定判断和推理基础

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掌握知识的逻辑联系。比如在学习方程概念的时候,把数、字母、代数式、等式、方程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本质特征概括: 数 + 字母 → 代数式 → 等式 → 方程。

这种图示法,在教学中坚持运用,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会从整体上去认识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方法,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和建立科学的认知结构。

在概念教学中要重视感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比如,在讲解负数时很多学生对负数的概念很难理解,负数概念教学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这时可以举两个实例来帮助理解,可利用温度和海拔高度来引入。把冰的融化温度定为0℃,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低5摄氏度记作-5℃;规定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放有个“-”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样学生对正负数的理解就轻松多了。然后再向学生指

第2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出收入与支出、上升与下降等这一类似的成对出现的“具体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或0表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和应用,并且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然而在学习概念时,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概念的意义,而是根据老师的要求将其一字不漏的背下来,没有真正的理解它的内涵及外延,不从定义的实质出发去思考问题,而是从形式上观察作出判断,如对有理数的概念,不少学生能背诵或默写其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但在做题的时候却总是出错,比如判断:0、-

1、-3.2、0.5、8是不是有理数时,很多同学就弄不清楚了,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加强理解,全面、正确的掌握有理数的四种不同分类:

○1 正整数 ○2负整数 ○3 正分数 ○4负分数

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明确有理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为判断推理奠定了基础。

3.1.2 利用判断练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判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解题中要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在解每一道题的时候,事先必须进行周密的思考。仔细观察,找清运算依据,进行多方面思考。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合。比如在解应用题中,要求计算有多少个人的时候,有些学生由于计算错误得出几分之一个人的情况,这是明显的错误。这时就可以判断此题在解题时可能出错了。

例1:问:-23和-哪个大?有些学生可能就凭感觉二选一了,这时我们就要启发学34生进行分析(分析:要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实质上就是比较其绝对值的大小,这一推理思路。)因为-232323、-都是负数,-<-,所以->-。343434评:这看起来是一道判断题,但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极大的帮助。对这种题不断练习,学生就可以很快、很准的作出判断。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判断能力,而且还培养了逻辑思维思维能力。

3.1.3 在法则、性质、公式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的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直接体现在推理论证能力上。

第3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1.3.1 在学习法则、性质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课本中不少法则、性质的推导都是培养逻辑推理的极好材料。

例2: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的推导,先从底数、指数都是具体的数,根据幂的意义和乘法计算法则,让学生自然得出结论;联想到这是底数是一般的字母的情况;然后再到底数和指数都是字母表示数,引导学生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再让学生观察这个式子,归纳得出结论。并要求学生正确的用语言表述性质:“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最后再把推广到:

○1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乘法; ○2底数 是单项式或多项式的情形。

这个过程的推导过程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有层次地逐步进行概括、归纳、抽象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过程。而用语言叙述性质,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性质的对比、推广,既使学生对性质深刻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1.3.2 灵活运用公式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在因式分解的教学中,导出公式并不难,可是在具体的题中运用公式时学生就犯愁了。掌握公式的结构和公式中字母的含义,正确地运用公式,既能提高运算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3:如导出公式(ab)a2abb后,对比分析等号两边的结构特征:左边是两数和的平方;右边是二次三项式,首末两项是两数的平方和,中间一项是加上这两数积的2倍。公式中的a、b可以是具体的数、或字母、或一般代数式。然后用面积示意图,图3.1

2第4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评:这样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公式。并且数形结合又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形成和发展。运用公式时,如计算(3x4y)2,先把3x看作公式中的a,4y看作公式中的b,原式=9x224xy16y2。

逆用公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

例4:计算3x4y8xy

解:原式= 4x8xy4yx(逆用)

=(2x2yx)(2x2yx)(平方差公式)

=(2x2y)x(完全平方公式)

22222223.1.4 重视解题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3.1.4.1 发现隐含条件,培养学生正向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并且有多种思维方式,从已知条件推出所证的结果,这是数学教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

例5:k为何值时,方程kx4x1=0 有两个实根?学生求解时,一般都是这样解:由题意得△=164k≧0,∴k≧-4。这样的解答正确吗?不难发现,它是错的。因为此题虽未明确指出方程是二次方程,但要求的是方程有两个实根时k的值,故二次项系数k≠0,2第5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这是因为k=0时,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仅有一个解,故本题的解为k≧-4 且k≠0,这说明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定义时,不能忽视其附加条件a≠0,一元二次方程有两实根的条件应该是a≠0且△≧0。

例6:知: x1,x2 是方程x-(k-2)x+(k最大值。

学生可能会这样解:因为x1、x2是方程的两个实根,所以根据韦达定理:x1+x2=k-2,x1x2=k222+3k+5)=0的两个实根,求x12+x22的+3k+5,x12+x22=(x1+x2)2-2x1x2=(k-2)2-2k2-6k-10=-k2-10k-6=-(k+5)2+19 当k=-5时x12+x22的最大值为19。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当k=2程有实根吗,此题必须保证方程有实根的情况下求解,在这里不要忽略了方程的判别式,△=b²-4ac=0-15〈0,不成立。所以x12+x22的最大值为19。23.1.4.2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与通常由条件推知结论的思维相反,先给出某个结论或答案,再去找使之成立的条件,这种思维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发现一些新规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逆向思维,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和创造性思维很有价值。已知

coscoscos()例7:已知

32,,均为锐角,求,的值。

学生首先考虑“角”要统一化:“异角”化“同角”,然后通过三角恒等变形,得出,提取等式左边因式,或再化为,至此,转化目的没有成功,陷入困境,无法求出值。的逆向思维:由于本题求两个未知数 的值,但条件给出只有一个方程,无法求解。“退”,一般应有两个方程,才有确定的解,或者是具有某种“特定”形式。为此,观察上述已化简式子

第6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cos,发现一个以方程;“进”,循此思路可化为

2为未知数的二次

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是一种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命题的理解、数学方法与技巧的掌握,还是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都要通过解题活动来完成。同时“解题”也是评价学生认识水平的重要手段。波利亚说:“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解题”。能否正确的解题其中逻辑思维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3.2 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其途径不外乎就是通过定理的教学、解答例题的教学和学生解答习题这几个方面。比如:使学生在命题的证明中填注理由,定理教学中,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让学生自己积极思考,以寻求证明思路,这是首要的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措施。包括分析法(要什么、有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和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入手,通过逻辑推理,最后得到结论,即由因导果)的推理方法的运用。此外在教学中,不论是定理教学,还是在解答论证题的教学中,必须采用先作口头论证,而后写出“证明”,这是培养他们按照逻辑顺序思考的能力的措施。

要使学生掌握各种推理方法,虽然有些定理可以用直接法来证明,但在教学中,在学生可接受的前提下,有的定理也可用间接法来证明。比如:在三角形的教学中,“大边对大角”和“大角对大边”这两个定理的证明,都是用的直接法。其实也可用间接法推证。

例7:以“大边对大角”定理为依据,证明“大角对大边”定理: 如图3.2

第7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在△ABC中,∠A〉∠B,求证BC〉AC 假定BC≯AC,则BC=AC或BC〈AC 若BC=AC,根据等腰三角形定理,则必∠A =∠B,此与已知条件不合,若BC〈AC,根据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定理,则必∠A 〈∠B,仍与已知条件不合,因而BC〉AC, 同样,也可根据“大角对大边”定理,证明“大边对大角”定理,但应注意的是使学生明确两定理不能同时互为依据地用间接证法来推证。

3.2.1 在平面几何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中,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平面几何是初中的教学重点。很多学生面对题目却无从下手。有的心里明白但说不清楚;有的证明过程烦琐,逻辑上缺乏严谨。而真正能做到思维合理,推理论证正确的则为数不多。其主要原因就是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不到位。学生在学习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知识的方法。所以必须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逻辑思维。

例8:如图3.3,△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PA是⊙O的切线,PB交AC于点E,交⊙O于点D,若PE=PA,ABC60,PD=1,BD=8,求线段BC的长.

解 由切割线定理得 PA=3.

根据弦切角定理 得PACABC60.

又因为 PA=PE,所以PA=PE=AE=3,ED=2,BE=6. 由相交弦定理得 EC=4.

在三角形BEC中,根据余弦定理的BC=27.

评:此题是中考中典型的证明题。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实际上就是考了学生对余弦定理的掌

A P E B C D

第8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握和是否能正确的运用逻辑推理。

3.2.2 在立体几何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3.2.2.1注意直观演示,发展空间想象力

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学立体几何的重要任务

几何,起码要懂得把事物、模型、图形联系起来。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摆弄和制作空间图形的模型,由实物、模型化出图形,再由图形想象出模型、实物,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时,对某一形象难于领会,通过简单的演示,也会一目了然了。

例9: 垂直于平面内一条直线的直线是否一定垂直于这个平面? 图3.4

让学生拿出三角板,如图3,把一直角紧靠桌面进行旋转,引导学生观察在旋转过程中另一条直角边始终和桌面内的直角边保持垂直,但并不能保证和桌面都垂直,所以垂直于平面内一条直线的直线不一定垂直于这个平面。

例9可看出,适当的直观演示,不仅能帮助学生领会数学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2.2.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把问题表达得准确、明了,要求语言准确、精练,文字叙述要恰到好处,写每一个字都要规范化。对一些常用的关键词如:“如果„那么”,“设„则„”,“因为„所以„”;“因为„,又„”,等等,要用得恰当,这样才能分清什么是条件什么是结论。

对于证明题要分清步骤,逐步证明。具体做法是,一道作图题或证明题,先画一个草图,再作分析,然后口述作图步骤或证明过程。因为口述一个“过程”,不但要有语言表达能力,还必须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经常进行口述训练,对作图和证明就会逐步熟练,对

第9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思路也会逐步清楚。

3.2.2.3 根据题意,创设已知条件

当题目已知条件较少时,往往需要添置一些辅助线和辅助平面来创造已知条件,而且这些创造的已知条件又是解题的关键。

例10: 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已知:∠BAC在平面内,点P,PE⊥AB,PF⊥AC,PO⊥,垂足分别是E、F、O,PE=PF 求证:∠BAO=∠CAO 图3.5

分析:如图3.5,根据角平分线定理: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即原题只要证出:OE=OF,且OE⊥AB,OF⊥AC,就得出∠BAO=∠CAO 证明:作辅助线,连接OE,OF 在△PEO和△AEO中,因为PE⊥AB,EO是公共线,O是垂足,又PO⊥,所以 OE⊥AB(三垂线定理)

同理可证:OF⊥AC,所以OE=OF,即:点P的射影O点在∠BAC的平分线上。所以∠BAO=∠CAO。

评:要正确的证明此题不仅要求对角平分定理和三垂线定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将知识点运用到证明过程中。

3.3 沟通不同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同部分知识内容之间,往往有着科学的内在联系,能发现他们并能正确的运用他们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使一些问题化难为易,也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

第10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3.1 列方程解应用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例11:有个二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此数与数字和的乘积是324,求此数

解法1:设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x3,则[10(x3)x](x3x)324,解之x6,则此数为36。

解法2:如果求什么,就设什么,那么方程不易列,也不容易解。设这个数为10xy,那么xy=数字和,十位数字=x,个位数字=y,这样列出方程。

由此可见,未必所求即所设就容易,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存在两种解法时,我们认为列方程、解方程较好的方法。在确定等量关系时,为了便于计算,一般用和比用差好,用积比用商好。此外任何列方程组的问题,都可以用列一元一次方程来解。有时候,题中不能直接设未知量,可先设间接未知量,求出间接未知量再列方程。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有时候为了帮助发现数量关系,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的方法,如表格法,图示法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3.3.2 代数在几何中的应用

例12: 如图3.6,三角形ABC中角平分线BD、CE分别交对边于D、E两点,且BE=CD,求证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图3.6

此题如果用纯几何方法证明起来有些麻烦,不妨改用代数方法。证明:因为BD平分∠ABC,所以BC:CD=BA:AD,第11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同理CE平分∠ACB,得BC:BE=AC:AE,又BE=CD 于是有BA:AD= AC:AE,因为∠A为公共角,所以△ABD与△AEC相似,即∠ABD=∠ACE,∠ABC=∠ACB 所以AB=AC。

3.3.3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将几何综合推理和向量代数运算推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开辟地更广阔。向量运算,可有效地揭示空间(或平面)的图形的位置和数量关系。由定性研究变为定量研究,是数形结合思想的深化和提高。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例13: 如图3.7,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圆O为三角形的内接圆,P为圆上一点。求证,P到A,B,C三点距离的平方和为定值。

证明:PAPOOA PBPOOB PCPOOC

222222PAPBPC(POOA)(POOB)(POOC)

222222223PO2PO0OAOBOC3POOAOBOC

因为PO、OA、OB、OC为定值,所以得证。

评:此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12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3.4 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14:小强家住在农村,十月一日,国庆节放假回家,正赶上父亲收割庄稼,由于今年大丰收,粮食太多,自己家的谷仓已经全部装满,还剩下很多。这时爸爸想出了一个注意,决定用一个长方形木板,借助两面墙,在西屋的墙角处围了一个直三棱柱的谷仓,木板可立,可横。小强心想,这么多的粮食,怎样围才能装最多的粮食呢?经过测量和运算,小强得到了满意的方案。向父亲提供了建议。小强是怎么作的呢?如果换成任意的两面墙,如何处理? 分析:显然,围成直三棱柱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若两直角边分别为a和b,则x2y2 是长方形木板的长和宽(定值)的平方。这样,这个问题就主要体现在均值不等式的应用上。假设小强用直尺测出木板的长为a,宽为b,依题意可知:a>b>0,且两墙的夹角(即二面角)为直角。

(1)a作底边,设S为底面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两直角边一个是x,一个是y,则有:S底=11,V1b,且x2y2a2,2xy2xya2因为xy2xy,所以xy,222a2b2b时取“=”号。即V1,当且仅当xy42ab22b 时取“=”号。(2)b作底边,同(1)可得V2,当且仅当xy42又因为a>b>0,所以ab>0, ab>0,a2bab21a2bab2b(ab)0,所以又 444a44即V1>V2,故把长方形木板的长边放在底面,且围成的直三棱柱的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容积最大。评: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数学问题还很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3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总结

本文主要从代数教学、几何教学和沟通不同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三方面来研究,然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能够注意观察审题,准确找到题目中的解题信息,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就是很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除了在一些方法上和技巧上加强训练外,还应多启发学生多想、多练、多问,并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习惯。只有注意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才能真正从繁琐复杂的数学题海中解脱出来,只有经过训练、培养,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方式方法,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解数学综合题中做到“游刃有余”。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更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数学教育只有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可持续的提高和发展。才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的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第14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红梅.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3)[2]张宏.浅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焦作大学学报,1994,(02)[3]徐新萍.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2007,(06)[4]徐纪忠。浅谈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0,(01)[5]张俊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校长阅刊,2005,(12)[6]马惠颖.关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4)[7]胡海.浅谈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8]陈莉.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02)[9]练桥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教育学术月刊》1992,(04)[10]陈细兵.谈职业院校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第15页,共16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致 谢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杨红老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第16页,共16页

下载低年级数学教材编写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低年级数学教材编写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范文模版]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而指导 学生学习和掌握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

    怎样培养学生几何逻辑思维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几何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的重要表现,如何在几何课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需要认真探索的。几何的学习和研究时时刻刻在概念、判断、推理过......

    如何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问题进行判......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特性和产物,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间接地、概括地反映。逻辑思维也称抽象思维,它如形象(直感)思维一样是一种思维现象。它是在感性认识形式(感觉、知觉、表象)所......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引言 数学在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不仅如此,它既是高度抽象的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工具性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以理性形式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是人的一种认识活动。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有力保证。因......

    如何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J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秦睿茗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解决三年级数学成绩下降......

    高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语文学习中,高中学生因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已影响到阅读与表达的质量,逻辑思维的强弱与语言理解、语言表达的好差呈一种正相关系。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