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吃水不忘挖井人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设计意图反思
9.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材分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吃水难问题,让我们深刻感悟到毛泽东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引水思源的好行为。本班的学生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把识字和朗读放在第一位,有着较强的识字能力和扎实的朗读基础。在这一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我们自创的识字方法,很快掌握本课生字,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能够感悟到毛主席的好品质,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学生分析:
本班的学生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把识字和朗读放在第一位,有着较强的识字能力和扎实的朗读基础。在这一课教学中,学生能够运用我们自创的识字方法板很快掌握本课生字,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能够感悟到毛主席的好品质,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设计理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毛主席的美好品质。上课伊始,创设极能导行入情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积极投入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找出生字,识记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感情,从而让孩子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教法学法:
1.教法:通过课前收集、朗读课文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产生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2.学法:利用卡片、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与所认识的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扎实的朗读基础。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理解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教育学生,要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不要忘记那些教育、帮助、关怀过自己,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感知借助课文语言材料,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
2.寓识于读,认识本课田字格及绿线格里的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3.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课文的录音磁带; 2.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月21日总第41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感知借助课文语言材料,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
2.寓识于读,认识本课田字格及绿线格里的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一、巧设导语,揭示课题。1.同学们,当你得到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帮助时,你该怎样?即使过了很长时间也应该怎样? 2.今天我们就学习第9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受到启发的。2.听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教师相机小结,学生认识生字
对!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主席画像)。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呕心沥血。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于耳。(相机出示:主席、领导、革命、解放)。让我们大家在毛主席伟大品质人格的鼓舞下大声地读出它们吧!愿意吧吗?(生齐读)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老乡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好吗? 4.板书课题、理解认字。
齐读课题
问:看到课题后,你们有话要说吗?(自由发展)
(设计意图:部分同学可能不理解“吃水”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请教一下别的同学或者自己先来猜一猜,鼓励学生想出办法弄明白)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师:谁来当今天的小悟空,用你的火眼金睛把题目中的三个生字挑出来,并用你喜欢的方式带领大家读一读吗?(指名)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正音:“吃水”“瑞金”“沙洲坝”等)
3.聪明的小悟空们,再来施展一下你们的法力,把这些字在课文中做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好吗?(学生边做标记边认读,再次识记生字)自由读课文,画出要掌握的生字,并且掌握生字的读音。
同桌互相读词,说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
4.出示卡片。词:谁来当今天的小师傅(唐僧)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考考悟空们的认字情况呢?
5.游戏:交朋友
想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吗?那就请你拿出自己的识字方法板把卡片贴在你喜欢的方法的后面,心里还要明确为什么贴在那?这样你就能和他们交上朋友了!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设计意图:孙悟空是小朋友们非常喜爱的一个传奇人物,本课创设这一小小的情境,目的是想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学得有兴趣、乐学。让学生根据前面情境大胆猜,培养思维的创新性。在故事情境中识字,降低了识字难度。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解题引入,整体把握。
1.自己读课题,讲讲题目的意思。2.细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你知道课文中的“挖井人”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吗?说说自己的理由。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书,激发学生把书读好的欲望。为抓住本篇课文重点和突破难点作了有效铺垫,而不需老师过多的说教。)
四、读听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1.观察图片:
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幅图,是什么?
师:这刻有碑文井在哪里,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知道了。生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1)读讲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学听辨他说得对不对。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画下来。
(2)读讲第二句,其他同学听辨。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3)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相机出示:沙洲坝,指读、齐读 师:沙洲坝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听老师给小朋友唱一首民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
师:小朋友也来读一读,从这句民谣中你知道了沙洲坝是个怎样的地方? 2.老师讲背景,学生细听。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
(设计意图:要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教师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美好的情境,起到了引人入胜、激发兴趣的作用。)
五、练习书写“忘、想、念”
1.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特点。
2.写好每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谁还有不同意见?(学生边说,老师边范写“忘”字)
3.学生独立写其余2个字,随时进行指导。
4.总结、作业。
小朋友们,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因为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光辉事迹。下节课把你们搜集到的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小故事或小节目等准备好,从多方面认识这位伟人,领略他的风采!
师生一起在《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舞中结束。
(设计意图:写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一条龙”贯穿小学阶段各年级的始终。老师给出正确的识记字形的方法,夯实基础。)第二课时
3月22日总第4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学习本课内容,是要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感恩”的种子,进而在他们的人生中培养出一种“感恩”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拥有善于感受幸福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感知借助课文语言材料,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
2.寓识于读,认识本课田字格及绿线格里的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3.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端正地书写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一、解题引入,整体把握。
1.自己读课题,讲讲题目的意思。2.细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调动全员参与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在情境中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二、读听结合,理解课文 A.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有几句话?(1)读讲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学听辨他说得对不对。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画下来。
(2)读讲第二句,其他同学听辨。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3)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2.老师讲背景,学生细听。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B.第二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是呀,沙洲坝要是三天不下雨,连洗手帕都没水,可见那里是多么干旱呀。村民们吃水一定有困难,不信,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来。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动笔画几句话。你从哪里看出村民们吃水很困难? 2.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什么?哪句写着呢?再细读这两句话思考这个问题。(1)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画出这个词)
(2)想象,没有水吃,会有哪些困难?结合这两句话来想象。(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
是呀,沙洲坝的村民们吃水实在太困难了,他们甚至还去挑脏水饮用。这一切被当时居住在那里的毛主席看见了,他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心怎么做?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引读“毛主席就带领„„一口井。” 相机理解“带领”的意思?并用它说上一句话(1)“带领”是怎么做?画上这个词。(2)想象挖井时会受哪些累? 想象、扩展,出示题目:
a.毛主席初到沙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难,心里会怎么想?
b.乡亲们得到主席的关怀和帮助之后,又会怎么想?
c.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事?
师: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一口井终于挖好了,当挖到五米深的时候,清澈的泉水喷涌而出。乡亲们,战士们,功夫不负有心人,井终于挖好了,赶快提一桶起来大家尝一尝。学生做喝水的动作。你喝了之后,想说什么?
5.学生自由组合小组A.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兵、乡亲)把题目表演出来;B.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比一比谁是优秀的小演员。(教师必须参与各小组的表演中去,做一些必要的指导)
4.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小结:这一自然段有二句话,前一句写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坝没有井,吃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写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了一口井。朗读这句时,要读好刚才画出的词,体会这两句的顺序。
5.看图,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着清凉甘甜的水后,那兴奋激动的场面:(1)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
(2)想象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练习说话)
6.乡亲们是多么高兴,战士们是多么高兴,而一旁的毛主席更是高兴得不用说了。你能带着高兴的心情读好这一段吗?指名朗读、齐读。把你体会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C.第三自然段。
1.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 看第二幅图,讲讲图上画的是什么?
出示红井图片,你们看,这就是当年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的那口井。你们想想看,沙洲坝的村民们有了这口井,会干哪些事?书上是怎么写的?读第三自然段,用几句来写的? 2.师:是啊,毛主席是伟大的,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才解决了沙洲坝村民们喝水难的问题。他的心中总是想着人民,沙洲坝的乡亲们为了永远牢记毛主席,就在这口“红井”旁边立了个石碑,教师引读——上面刻着,生接读
出示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1)“立”是怎么回事?“时刻”怎么讲?
(2)讲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的意思。
(3)把这句话画下来,想乡亲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碑?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
师:小朋友,再好好读读这句话,想想看,石碑立好后,乡亲们每天来到井边打水,看了以后又会说什么呢?过路人看见了会说些什么? 师:后来,沙洲坝又流行唱起了一首民谣:
(齐读)红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喝上一口红井水,一股暖流涌上心。
师:对,小朋友,当乡亲们每次喝到那甘甜的泉水时,第一个想起的是谁?——毛主席。就象我们吃饭不忘谁呢? 师:这口井曾经被反动派破坏了五次,可是村里的人都勇敢地一次次把它修好,你听了以后,想说什么?
师:沙洲坝的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的,如今沙洲坝成了一个镇,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可是他们还是饮用井水。(图片,展现现在这口井),因为村民们永远想念—— 师:“吃水不记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十四个大字刻在碑上,涂上赤金,使它永远在人们心中闪烁。带着敬佩,想念的感情来读好这句话。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指导背诵。
3.教师讲解:因为乡亲们听见的不仅仅是解决人民多年未解决的吃水问题,而是毛主席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谋幸福,解放全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主人,面对美好的生活,人民又怎能忘记这位新中国的谛造者呢?!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就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也就更生动表达了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共和国的创始人和他从事的伟大事业,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
4.除了毛主席以外,还有好多的革命家、老前辈也是这样处处为人民服务,谁来讲一例? 5.今天也有许多叔叔、阿姨为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在辛勤的工作,有的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结: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所以说课题的这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为不要忘记对自己关怀、帮助过的人。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D.回顾课题,感恩他情 1.出示问题:“吃水的时候,我们要不忘‘挖井人’。那么,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呢?”
(穿衣不忘做衣人、吃饭不忘种田人等)2.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关心着你的成长,无私地帮助过你?你会忘记他吗?为什么? E.课文升华
1.出示视频《感恩父亲》的故事,以此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加深孩子对“感恩”这种生活态度的认同。
2.再读课文,体验文中“感恩”情怀。F.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1.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敬的心情读全文,并注意三个自然段的顺序。2.练习背诵。(1)填空:
①()城外有个村子叫(),毛主席在()领导革命的时候在()。②()后,乡亲们在()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2)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调动全员参与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在情境中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成分。此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这样,学生对词义的感悟就会更加具体、真切,指导朗读也就更加有效。)
三、学习生字
1.出示以下生字,让学生找出它的形近字: 井——升刻——该外——处
比较每组生字有什么不同讲给大家听。(让学生从字的音、形、义的不同讲给大家听,字义的区别让学生组词即可)
2.还剩几个字没记?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它呢?(用已有的数笔画、结构分析、谜语、部件等记忆生字的方法去识记)强调:“念”上边不是“令”。3.观察位置,指导书写。1)要求观察字形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讲一讲,其他同学动笔描一描。2)教师示范书写,指导一个让学生写一个,要求一气写成。4.巩固练习。
1)填空:本课中四个独体字是______表示动作的字有______。2)给生字组词:(落笔)井()刻()外()开()该()处()挖()念()乡()忘()立()主()3.听写下面词语。地方很远上面小村子 刻着一口井井旁边
4.写一封感谢信,可以感谢妈妈辛勤的工作,感谢小伙伴热心的帮助,还可以感谢路旁的小野花带来的美丽和好心情„„
(设计意图:在指导书写时,注重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板书设计: 9.吃水不忘挖井人 毛主席 乡亲们
吃水难———————挖井————————立碑 教学反思:
教师出示字词,单一的每次都让学生读出词语,教学设计就会比较单一,而这次师父运用了“小老师”的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考大家认字,这样加强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识字要求,也达到了。学生能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会生字,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第二篇: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面”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4、初步了解毛主席的伟大。
【教学重点】
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收集到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3、有关插图。
4、歌曲《东方红》、《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
(播放歌曲)
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
(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介绍)
(教师小结,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毛主席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生字。
二、读题置疑
读了故事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1、“挖井人”是谁?
2、“吃水人”是谁?
三、整体感知,尝试读文,解决问题
1、借助汉语拼音,带着问题通读全文。
2、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为自然段打上序号。
四、识字
1、导入:在生活中,要是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问老师,问同学……)
2、由于儿歌,指导学生用儿歌中的方法边读边画,自主识字。
3、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指名读,开火车读,扮演小老师领读。说说读、记这些生字时应注意什么?)
五、朗读感语
1、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请你练习读一读课文吧!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2、分自然段读课文。
(指名读,男女赛读,同桌练读)
3、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间。
六、写字
1、出示“井、面、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观察位置,说一说怎么写好看。
3、书空后,师范写。
4、学生练写,评议。
第三篇:识字7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设计意图反思
识字7 教材分析
本课为“看图会意识字”。即让学生通过看图来体会构字的原理。人、从、众、木、林、森。为“人、从、众”所配的图是一个小朋友、两个小朋友、三个小朋友。为“木、林、,森”所配的图是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学生看了图,再通过诵读为识字提供语境的韵文加以巩固与深化:“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二木林,三木森。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就能悟出这两组字的构字原理。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偏旁:羊(羊字旁)、戈(戈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学重难点
1.学会8个生字,书写正确整洁,笔顺到位。2.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背诵儿歌,积累词汇。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生:预习课文,能读儿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4月22日 总第57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理解第一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第一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识字7读课题 2.学生读生字卡片认读熟字:“木”、“人”、“工”、“心”、“跟”。(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切入新课。)
二、看图学词语
1.出示左页左上图:图上画了谁?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他走路的姿势像一个什么字? 2.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像一个什么字?读字,词。出示:人 3.图二、三的教法同上。4.小结:刚才我们边看图边学习了哪几个生字,新词?想想,这些生字与图有什么关系? 5.齐读生字,新词。6.说说生字与图的关系,生字很像图上画的样子。(设计意图:看图认识词语,理解词语。)
三、看图学儿歌
1.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生字:“条”、“黄”、“变”、“成”,读准“成”的后鼻音和翘舌音(2)检查儿歌的朗读情况,分句读,指名读,相机正音。读懂儿歌。2.提出问题:二人从是什么意思? 3.三人众是什么意思?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先请大家听一个小故事:蚂蚁搬走小青虫。蚂蚁怎么搬走小青虫的呢?从这个故事里,你知道了些什么?
那么,黄土真的变成黄金了吗?那么是什么意思呢?
4.朗读、背诵课文。自己根据音节,读准这首儿歌的字词。5.个别读生字。分句朗读儿歌。
6.思考这三个问题:二人从可以理解为两人在一起或者是一人干什么,另一个也干什么。三人众可以理解为人多了就是众。
7.听故事,说说知道了些什么?
不是真的变了,而是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任何困难都能克服。(设计意图:熟练朗读,达到能背诵。)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众、群、条、黄
2.提示“群”的写法,认识一个新的偏旁“羊字旁” 3.巡视学生写字情况
4.按笔顺提示在课本上描红。
(设计意图:认读生字,学习正确书写。)
板书设计
识字7
人 从 众 工人 跟从 群众
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第二课时 4月23日 总第58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学过的生字词,继续学习其他字词,能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生字,写字姿势正确。2.理解第二则短文的意思,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3.有感情地诵读短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生字,个别读,开火车读 2.背诵第一则短文。
(设计意图:巩固学过的字词,正确认读。)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从、众”两个字都是由“人”这个基本字累加起来表现字义的,你们能运用这个特点,弄清这几幅图与字之间的联系吗?大家试试看。
1.出示图片,学生自学。
讨论交流:图一是一棵树,树的总称就是树木。图二两棵树合在一起,就是林,林表示树多了,就叫树林,就像很所松树长在一起,就叫做松林。图三是三课树排列的样子,就像森字,表示树更多了,一眼望不到边,也叫森林。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并相机出示词语,正音。
小结:刚刚我们学习的“林和森”也是由一个“木”字累加起来的。齐读生字词语。
1、学生自己读生字,观察图画,找出规律。2.讨论交流:
图一是一棵树,树的总称就是树木。图二两棵树合在一起,就是林,林表示树多了,就叫树林,就像很所松树长在一起,就叫做松林。图三是三课树排列的样子,就像森字,表示树更多了,一眼望不到边,也叫森林。
3.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插图,学习新字词,能把字和图有机的联系起来。)
三、看图,学习短文
1.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单、丝、线、独
(2)检查儿歌的朗读情况,分句读,指名读,相机正音。由读儿歌,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读懂儿歌:
(1)说说“二木林,三木森”的意思。
(2)重点讨论“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意思:单丝是什么意思?单丝不成线是什么意思?
独木是什么意思?独木不成林是什么意思? 3.小结: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团结起来,力量才会很强大。4.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分句朗读短文。自己根据音节读儿歌。说说短文意思:
单丝不成线是说一根丝一扯就断,许多丝组成线就扯不断。独木不成林就是说一棵树不能成为一片树林,要很多树长在一起才成为树林。
5.齐读短文。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学习短文,理解短文意思。)
四、指导写字卡片:“变”、“成”、“单”、“丝”
1.引导书空笔顺,认识新的偏旁。2.教师范写,指导重点笔画。
3.巡视指导 读卡片上的生字,个别读,齐读,读准字音。4.书空笔画。5.按笔顺描红(在课本上)。6.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写。
(设计意图:继续认读生字,能正确书写。)
板书设计
识字 7 木 林 森 树木 松林 森林
二木林,三木森。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教学反思
这篇识字文很有意思,它都是由一个字根发展起来的。前面一部分字根的学习对与学生来说和简单,但是对下面配套的一首儿歌来说,学生理解相对就比较吃力,需要一句一句的解释。在解释儿歌的意思时可以打一些通俗一点的比方来帮助学生理解或者是结合书上的插图,如“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比较抽象,可以结合书上的插图,几个小朋友一齐搭积木,就能搭出美的作品。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乡、井”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体会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识字卡、词语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乡、井”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体会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课前准备
识字卡、词语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 课时
导入
1.提示课题:井是什么样的?(师出示“井”的挂图)井有什么用?想一想:挖井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2.出示生字“挖”“忘”“井”,学习这三个生字。
3.齐读课题,思考。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2.教师出示生字,学生主动拼读生字,并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
朗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1.读课文第1自然段,出示本段出现的生字“席”“导”“革”“命”,学生认读、齐读。
(出示毛主席画像)他是谁?(学生回答后,老师简介毛主席的生平及事迹)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出示本段生字“战”“士”,学生巩固识字。再齐读本段,要求读准字音。
3.教师范读第3段,学生找出生字,教读,再读整个段落。
4.自己读一读所有生字,不太会读的多读几遍。齐读,开火车读。
5.朗读接力,在比赛中正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理解课文,突破难点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人们的生活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口井跟一般的井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给这口井立碑?(指导读第2段)讨论讨论:人们为什么会想念毛主席?(引导体会“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
4.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关心着你的成长,无私地帮助过你?你会忘记他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1.学生认读生字。(齐读,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卡。
3.接力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写字
1.观察本课的这几个生字,它们中哪些可以做好朋友?(忘、想、念)
a.它们为什么可以做朋友?
b.它们都应该按照什么笔顺规则写?
c.观察田字格中字的位置,照着写一写。
2.学写其他几个字。
重点指导写好“乡”。
学生仔细观察:先写好什么?位置在哪里?再加上一撇就可以了。
3.学生练习写字。
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全文,选择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第五篇:设计意图及反思
《认识图形》的设计意图及反思
一、设计意图
《认识图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知识。本单元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正确的加以识别,从而为学习图形与几何奠定初步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经验,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基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判断相关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还是球。一方面这是本单元教学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识别的过程依赖于对相关形体主要特征的感知,也反映了学生对几何抽象的感知。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课的开始我抓住儿童的好奇心,以打开礼物发现学生熟悉的机器人为诱导,引入新知,再在找一找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二)动手操作,感知形状
“分一分”是用实物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辨认物体的形状,让学生初步感受将外形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形成这些物体形状的表象,为建立图形概念打下基础。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思想,一方面又突出了分类的多样性。
(三)实践探究,形成表象
这一环节我分五个步骤进行教学:
1、初步感知球的特征。
2、初步感知圆柱的特征。
3、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4、初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5、比较不同。
在教学方式上,我力求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学生初步感知各种不同形状物体的外形特征后,适时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让学生体验并了解不同形状物体的特征;通过组织交流汇报和引导思考,让学生区别不同形状物体的不同特征。
接着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有利于学生理解物体形状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初步建立各类物体的表象。
最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游戏巩固
多种形式,富于变化的游戏设计,我运用了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
(五)全课总结
二、教学反思
在《认识图形》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猜一猜各种操作活动。一是通过动手操作、动嘴说,让学生
体验并了解不同形状物体的特征。二是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探究的能力。对于这样的教学设计我本来很有信心,可是上课效果完全出乎了我的预料。对于这样的过程和结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本课大部分教学时间我都用来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所以我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组织教学问题,我有想到一年级学生的自控力差、好奇心强,集中于学习活动的注意力维持时间短。但由于课堂准备学具多,诱惑力强以及学生不是经常训练动手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我的指挥,课堂随意性较大。
2、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缺乏一定的基础知识、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加上我没有及时的进行示范、引导和指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至于学生不能充分把握我的意图,甚至对我提出的要求也不能完全领会,因而,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往往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有时还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现象。
3、语言不够准确精练,课堂组织教学及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强,没有很好的感染学生、引导有序活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方法缺乏指导;评价学生的方法不够灵活。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