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封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细则
开封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公正及时解决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人事争议处理规定‣以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劳动人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依法成立,贯彻“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调解处理争议。
第三条
各级工会负责推动建立健全机关、企事业单位争议调解委员会,建立与机关、企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联系,指导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指导职工做好职工代表的推荐工作,指导帮助职工依法维权。
第四条 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工会、企业联合会建立联合表彰机制,对在调解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员给表彰奖励。
第二章 调解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 第五条
企业可在分(子)公司设臵调解办事机构及在车间、工段、班组设立调解组织,调解本单位内部发生的争议。第六条 调解委员会由若干名委员组成。设立主任1名,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若干名。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
调解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第七条
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人数之和不得少于调解委员会成员总数的二分之一。
第八条 调解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解释法律法规和劳动人事政策,做好争议的预防工作;
(二)管理及聘任、解聘调解员;
(三)依法受理、调解争议;
(四)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争议;
(五)对争议调解活动进行监督;
(六)检查、督促争议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第九条 调解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全体会议,遇有特殊情况应当及时召开,研究本委员会职责履行情况和重要工作事项。
调解委员会主任或三分之一以上的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提议召开调解委员会会议的,应当召开。
调解委员会决定事项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第十条 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参加业务知识培训,熟悉劳动人事政策,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联系群众,为人正派,办事公道。
第十一条 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调离本单位或者其它原因需要调整的,应当按照本细则及时补充和调整。
第十二条 调解委员会调解争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二)依据事实,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劳动人事政策合法、公正、及时调解争议;
(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未调解为由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第十三条 本单位当事人提出申请,或者仲裁委员会建议调解的下列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受理:
(一)因解除劳动或人事(聘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调解的其他争议。第十四条 调解委员会对下列争议不予调解:
(一)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
(二)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已经审结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不应调解的。
第十五条 调解委员会在本单位工会设立日常办事机构,承担争议调解工作。办事机构的名称可称谓争议调解办公室。
第十六条 调解委员会调解争议,可以指定或由当事人自主选择1名或数名调解员进行调解。
第十七条 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和健全各项调解工作制度和工作档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等文书资料立卷归档。
第十八条 调解委员会应当有专门的调解场所,张贴调解工作纪律、程序及相关事项,并配备必要的调解工作设备。
第三章 调解员
第十九条 调解员是由调解委员会聘任,依法调解争议的专职工作人员。调解员分为专职调解员和兼职调解员。
第二十条
调解委员会可以聘任一定数量的专职调解员;也可以根据调解工作需要,从本单位相关部门或相关机构的人员以及专家、学者、律师等各界热心人士中聘任兼职调解员。
调解员所在单位应当支持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第二十一条 调解委员会聘任的调解员应当公道正派、善于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
第二十二条 调解员由调解委员会聘任颁发聘书,编制调解员名册、上报集团公司工会备案,并在本调解委员会范围内予以公告。
第二十三条 调解员自被调解委员会聘任之日起,即具有以下职责:
(一)依法调解争议;
(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四条 调解委员会负责建立调解员聘期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续聘或解聘的依据。
调解员聘期一般为三年,调解员在聘期内如工作单位变动、考核不合格以及按照本细则规定应予解聘等情形的,调解委员会应当及时解聘。
调解委员会对聘期未届满解聘、辞聘的调解员以及其他原因不再聘任的调解员,应予以公告。
第二十五条
调解员调解争议应当坚持原则,明法析理,明辨是非,主持公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达成协议。
第二十六条 调解员根据调解需要,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调解;也可征得当事人同意后,邀请当事人的亲属、同事或者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经验的人员参与调解。
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申请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委员会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事项、理由和时间。
第二十八条
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在10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活动。代表的人数由调解委员会确定,或者调解委员会与当事人共同商定。
第二十九条 调解委员会应当在申请人提交•调解申请书‣(•调解申请书‣式样见附件一)后3日内,做出调解或者不予调解的决定。
(一)当事人调解申请不符合调解规定,决定不予调解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制作•不予调解通知书‣(式样见附件二),送达申请人;
(二)接到当事人单方调解申请且符合调解规定的,应当询问对方当事人是否同意调解,对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不得调解,并作好记录,制作•不予调解通知书‣,在3日内送达申请人;
(三)经询问当事人均同意调解且符合调解规定的,由调解委员会指定或由当事人共同选择的调解员调解争议。
第三十条 调解工作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告知当事人调解规则;
(二)请当事人陈述争议事实及申辩理由;
(三)向当事人宣讲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四)在当事人认可事实、分清责任、互谅互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提出调解建议;
(五)经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式样见附件三)。
•调解协议书‣内容有: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争议事实、事项、当事人的责任及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的方式和期限。
(六)•调解协议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调解员署名并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七)当事人共同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并经当事人签字认可予以履行。
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
(八)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发现争议事项不属于本委调解范围或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制作•调解意见书‣(式样见附件四),经调解员署名并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在3日内送达当事人。
第三十一条 •调解协议书‣或•调解意见书‣一式三份,争议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有第三方及其以上当事人的,可据实制作。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选择或者接受调解员;
(二)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
(三)要求调解公开或者不公开进行;
(四)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第三十三条 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如实陈述争议事实,不得提供虚假情况;
(二)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和程序;
(三)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不得阻挠、限制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力;
(四)尊重调解员的工作,不得有伤害其的言行和激化矛盾的不当行为。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
第三十五条
调解委员会自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如果当事人同意继续调解的,调解委员会可继续调解。
第三十六条 经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认,仲裁委员会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认确认并臵换仲裁调解文书。
仲裁调解文书生效后,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仲裁委员会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通过调解委员会或仲裁委员会变更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第三十七条 仲裁委员会认为可以委托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的争议,应当由当事人填写•调解申请书‣(式样见附件五),仲裁委员会在收到•调解申请书‣之日起3日内,出具•委托调解函‣(式样见附件六),并将该争议案件资料复印件一并转交人民调解委员会,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内,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期间,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五章 调解监督
第三十九条 调解委员会应当积极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第四十条 调解委员会应当依法对本委聘任的调解员以及调解活动进行监督。
第四十一条 调解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委员会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解聘:
(一)滥用职权,强迫调解,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
(二)故意拖延调解、玩忽职守的;
(三)泄露当事人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及影响调解信息的;
(四)有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第四十二条
调解工作人员应客观记录争议调解等情况,不得有因偏袒一方当事人而不客观记录、故意涂改记录或者将争议调解过程中应当保密的情况泄露给特定当事人等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的,参照本细则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理。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未建立工会的小型企业,可推举企业和职工共同认可的职工代表、企业经营者及职工与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沟通协调,预防和解决争议。
第四十四条
实行聘任制公务员制度的行政机关、聘用文职人员的军队聘用单位可以参照上述规定建立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聘任(用)单位与聘任(用)人员之间发生的争议。第四十五条 本细则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5年4月28日•开封市人事局、开封市总工会联合印发†开封市人事争议调解暂行办法‡‣(汴人„2005‟63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北京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办法
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及时化解劳动人事争议,促进劳动人事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和《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规范的通知》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以下简称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人事争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调解组织受理以下劳动人事争议:
(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二)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事业单位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 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社会团体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五)军队文职人员用人单位与聘用制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人事争议。
第四条
调解劳动人事争议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各区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和规范本行政区域内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推动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组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以下简称调解员)培训,建立调解组织受理登记、调解处理、工作考核等制度,提升调解工作能力。
第二章 调解组织和调解员
第一节 调解组织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用人单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三)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四)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五)其他依法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调解组织。
第七条 调解组织履行以下职责:
(一)调解劳动人事争议;
(二)引导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三)宣传劳动人事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四)聘任、管理调解员,组织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他用人单位应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可以单独设立,也可设在工会。
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组成,人数由双方协商确定,双方人数应当对等。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用人单位代表由单位负责人指定。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设有分支机构的用人单位,可以在其分支机构设立调解委员会派出机构。
不具备成立调解委员会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指定专人从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
第九条 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以下统称园区)可成立区域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可设在同级园区,由园区工会代表和园区代表组成,负责人由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行业(商会、协会)可成立行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由行业(商会、协会)职工代表和行业(商会、协会)代表组成,负责人由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第十条 乡镇(街道)应设立调解组织,设置接待窗口,指定专人负责调解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指导辖区调解组织形成工作合力,有效化解劳动人事争议。
第十一条 依据本办法第八条第一款设立的调解委员会名称应为“×××(用人单位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据本办法第八条第三款设立的调解委员会派出机构名称应为“×××(用人单位名称)×××(分支机构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
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的名称应为“×××(园区名称或行业、商会、协会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乡镇(街道)调解组织的名称应为“×××(乡镇或街道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其他调解组织名称一般为“×××(设立单位名称或地区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第十二条
调解组织应设有调解室,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调解室应悬挂和使用国家统一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挂徽及标识。
调解组织应规范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建立调解受理登 记、调解处理、告知引导、回访反馈、档案管理、统计报告、工作考评等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 调解组织应建立调解员名册制度,公开调解员名单,接受人力社保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定期向区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报告案件调解等工作情况。
第二节
调解员
第十四条 调解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
(二)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
(三)熟悉劳动人事法律知识,有一定政策水平,具备沟通协调能力;
(四)从事人力社保、工会、企业管理工作两年以上。第十五条 调解员的聘期、工作职责,由调解组织确定。调解员不能履行职责时,调解组织应当及时调整。
第十六条 调解员依法履行调解职责,需要占用工作时间的,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支持,按照正常出勤对待。调解员可根据调解工作情况获取适当劳务费。
第十七条 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应做到耐心细致、仪表整洁、语言文明、举止得体,并佩戴徽章。
第十八条 调解员在工作中不得偏袒一方当事人、泄露当事人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不得收受财物、为当事人介绍代理人或者谋取其他不当利益。调解员出现上述行为的,调解组织应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予以解聘,不得再聘为调解员。
第三章 调解程序
第十九条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第二十条 当事人申请调解时,应向调解组织口头或书面提出,并应提交当事人基本信息、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和事实理由。
对于口头形式提出申请的,调解组织应记录有关情况。第二十一条 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后,应对调解申请是否属于劳动人事争议受理范围、调解组织管辖范围以及申请主体和请求事项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审查,同时征询对方当事人意见,并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符合受理条件且对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调解组织应当及时安排调解;不符合受理条件或对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调解组织应注明理由,告知申请人可提起仲裁或向其他部门申请权利救济。
第二十二条 调解组织安排调解,应提前三个工作日将调解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三条 对于权利义务明确、事实清楚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可以指定一名调解员进行调解。复杂争议,可由两名以上调解员进行调解。第二十四条 调解员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友、同事等参与调解,也可以邀请具有专业知识、热心调解、群众认可的社会人士参与调解。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员应当主动回避或经当事人申请回避:
(一)与争议的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
(二)与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三)存在其他可能影响争议公正处理情形的。第二十六条 调解组织开展调解活动时一般不公开进行,但双方当事人要求公开的除外。
第二十七条
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应向当事人阐明调解规则和有关事项,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促使各方平等协商、互谅互让、消除纷争,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调解员应尊重当事人意愿,不得强行调解,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利。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参与调解,应听从调解员安排,自觉遵守调解纪律,如实陈述事实,尊重对方当事人。
第二十九条 调解员应将各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的陈述及调解结果等调解情况,记入笔录。
调解笔录应当由调解员及各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当事 人未签名或盖章的,调解员应在笔录中注明情况。
第三十条
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员应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应载明当事人基本情况、请求事项、调解结果、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等。
调解协议书由调解员及各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对各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协议书由各方当事人和调解组织各执一份。
第三十一条 调解协议达成后,调解组织应及时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
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调解协议的,调解组织应当督促其履行。经督促仍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应告知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调解组织应当告知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第三十二条 调解组织应自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工作。调解不成或不宜继续调解的,应终止调解并予以记录,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仲裁或者向有关部门申请权利救济。
第三十三条
调解组织应当建立调解工作档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书等材料立卷归档。
第四章 调裁衔接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直接申请仲裁的,仲裁机构可以向其发出调解建议书,引导其到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并明确告知调解组织地点及联系电话。
经引导后当事人提出调解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调解程序办理。
当事人不同意由调解组织调解的,仲裁机构应依法受理。
第三十五条 仲裁机构已经受理的案件,在开庭之前,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可以委托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收到仲裁机构的委托后,调解组织应按本办法规定的相关程序办理。
自当事人同意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机构应恢复审理。
第三十六条
调解组织调解重大、疑难、复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仲裁机构应予以指导。
第三十七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调解组织应告知当事人可自愿向仲裁机构申请审查确认。
当事人可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共同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出审查确认申请。
仲裁机构应自受理审查确认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确认工作。有特殊情况的,最长不得超过十个工作日。第三十八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协议,不予审查确认:
(一)不属于本办法中调解组织受理范围的;
(二)调解协议已经人民法院司法确认的;
(三)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四)协议内容显失公平或违背公序良俗的;
(五)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方合法权益的;
(六)当事人无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无代理人或其代理人不具有调解委托权限的;
(七)当事人要求变更协议内容或协议内容不明确的;
(八)当事人对调解协议表示反悔或要求撤回仲裁审查确认申请的;
(九)其他不符合仲裁审查确认条件的。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人事争议,不收取费用。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汇报
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
工作情况汇报
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
在市人社发【2010】131号《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后,根据要求我们成立了雁塔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并推行出台了加强我区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
在市调委的指导下,我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不断前进,当前56家调解组织均被列为我市“建立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第一批示范性单位”。各基层调解组织正处逐步完善过程中中,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通过人社局指导逐步完善形成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根据建设要求由工会指导完善机制体制,人民调解组织约家,正着手通过基层司法所指导逐步将劳动争议入纳调解范围。在实际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当中,我们发现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外人员申请劳动仲裁现象,因此我们联系区级相关部门,通过沟通使其督促直属事业单位或直接在本单位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以便从内部解决和预防争议的发生。为了促进基层调解组织体制机制建设,在辖区内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经研究,我们将陕西省军区军人服务社、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雁塔区科技产业园等6家调解组织作为雁塔区“规范性调解组织”代表单位。
因辖区内用人单位较多,包括高新和曲江经济区,其仲裁在雁塔区,但均设有劳动监察部门,故用人单位情况的掌握和汇总,需要与相关部门(如高新、曲江劳动监察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等)的沟通和协调。由于情况复杂,此项摸底工作无法在街道劳动保
障所开展。鉴于种种原因,我们正在与各方沟通协调,克服困难,争取完成工作。2010年7月30日,在收到市调委2号文件后,我们立即召开会议组织学习了荆局长讲话精神。随后,由各相关
科室传达学习了市总工会许主席讲话精神。
调解,是对争议的柔性化处理,是一种“绿色”纠纷处理机
制。因此我们将调解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将基层调解组织建设、调解业务培训工作同时进行,以期在培训的同时系统性指导用人
单位建立本单位调解组织体系,并带动更多的用人单位积极参与
到全区“调解大环境”中来。在全区实施建立和健全劳动人事争
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的意见当中,我们将调解组织的日常管理办
法、调解员的培训考核作出了明确;并将调解工作纳入到对各街
道相关工作的考核范围内,下一步会制定具体的考核方案。我们
定于2010年9月初进行调解业务培训活动,具体情况正在安排
部署当中,涉及培训内容、培训结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情况,请市
调委给予指导。
在众多的劳动争议案例中,我们发现众多的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更多是在用人过程中的劳动争议或纠纷的规避,而非仅仅的调
解组织机构建设。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学习,从调解仲裁工作中
总结好的方法,着手整理和制订相关的办法和防范,通过对用人
单位的培训和建议,帮助其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依法行使其对劳
动者的义务。如:指导其依法制定签订劳动合同,如何按规定缴
纳社会保险,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超出则支付劳动者加班费等;建议用人单位通过在劳动合同的约定中、在招聘和录用过程中的相关程序和措施,以规避劳动争议的发生,从多种渠道寻求预防
争议的方法。这些工作看似非目前所重要的,但却恰恰是用人单
位所必需要的,通过这些工作能更大的带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其对争议的预防乃至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起着不容置疑的作用。
调解,字面意“协调、解决”,就是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间
关系的协调,问题的解决。调解工作目的是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
定,其工作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将不断努力,并相信在市级部门的带领和指导下,我市劳动争议将越来越少,劳动关系将越来越
和谐,我们的社会将更加稳定和繁荣!
第四篇:吉林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
吉林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
受理案件通知书
吉市劳人仲字【200】第号
:
年月日提交的仲裁申请,本委于年月日依法受理,现向你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送达材料包括:开庭通知、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当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时)、授权委托书、送达地址确认书、证据目录,请亲笔签收并注意查验送达材料,如未送达齐全,请于送达当日与仲裁委联系,逾期视为送达齐全。
二、申请人收到书面开庭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申请人重新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三、裁决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应当自本委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结束。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人事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执行送达人:
申请人签名(盖章):
年月日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
《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 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有关问题的解答
1.问:《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近年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在维护社会公平争议、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全省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54.2万件,涉及劳动者260.2万人,涉案金额241亿元,年均处理案件30.84万件,约占全国的1/7。2017年,全省68.4%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在基层调解解决,实现案结事了;超过80%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在仲裁阶段得到化解。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面临压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劳动人事争议将持续多发、高发,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数量增多与处理难度加大并存的态势将持续存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任务艰巨繁重。
为有效解决我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实施意见》聚焦畅通渠道、均衡发展、提升能力、增强保障、组织实施五大板块,旨在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不断完善多主体、多方式、多层次,相互协调、有序衔接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格局,依法有效地处理争议案件,为构建和谐广东做出应有贡献。
2.问:《实施意见》在健全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协商解决机制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是什么?
答:协商是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法定程序。根据对部分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近半数的职工在发生劳动争议时愿意将协商作为权益救济的首选渠道。但是,受制度不完善、宣传引导不到位等因素影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解决争议的能力普遍偏低,大量本可以在单位内部解决的争议,不得不寻求外部解决方式,既增加了当事人维权成本,也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为此,《实施意见》明确,要健全用人单位内部协商调处机制,引导和支持当事人协商解决争议,提出了以下政策措施:
一是健全单位内部协商机制。要求各有关部门“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和法治文化建设,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协商沟通机制。” “在涉及职工分流安置等劳动关系重大调整时,指导用人单位充分听取职工和工会的意见,引导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协商达成协议。”
二是引入第三方参与协商。针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解决争议的能力普遍偏低的问题,《实施意见》规定:“鼓励社会组织和专家接受当事人申请或委托,为其解决纠纷予以协调、提供帮助,探索开展协商咨询服务工作,督促履行和解协议。”
3.问:《实施意见》提出要完善基层多方联动机制,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调解是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重要方式。通过调解来化解矛盾纠纷,有利于把纷争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双方当事人的对抗性,节约仲裁资源和诉讼成本。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工作中,我们一贯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不断加强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调解在争议处理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目前,全省90%以上的乡镇(街道)和4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依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所(站)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2017年,全省各类调解组织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24.5万件,占案件总数的60%。但是,工作中也存在调解组织建设力度不够、调解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调解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意见。
一是分类推进调解组织建设。针对调解组织建设力度不够的问题,《实施意见》要求各有关单位指导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和“300人以上已建立工会的企业”普遍建立单位内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在争议多发的制造、餐饮、建筑、商贸服务以及民营高科技等行业和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区域建立调解组织”。
二是基层调解组织联动调解。针对调解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实施意见》规定: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会组织等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要主动向社会公布服务电话、地址与服务指南等信息。实行调解登记制度,收到当事人调解申请,应当依法登记并及时开展调解工作,对涉及政策性较强的重大、复杂或群体性劳动人事争议,可以联合调解。
三是统筹社会力量参与调解。针对调解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实施意见》规定:实行调解员库管理,将优秀的仲裁员、调解员以及具备法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经历、公道正派的专家学者等纳入调解员库,通过服务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直接响应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诉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和支持退休的法官、检察官、仲裁员等社会专业力量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室,并通过调解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建立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合调解工作制度,推动劳动关系三方共同调处劳动人事争议。《实施意见》还强调:健全法律援助与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衔接机制,必要时组织律师或法律援助人员参与调解;司法行政部门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时,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作为法律顾问服务内容。
4.问:《实施意见》在创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制方面提出了哪些改革措施?
答: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中国特色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不断完善,在争议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仲裁机构年均立案受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超过10万件,终局裁决率超过30%,80%以上的争议案件在仲裁阶段终结。应该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在争议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仲裁办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办案程序有待进一步优化,仲裁程序特色优势发挥不明显。为此,《实施意见》提出了创新仲裁机制的措施:
一是加强立案前指引和法律风险释明。《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加强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指引,向双方当事人准确释明法律及政策的规定,及时提示理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及仲裁风险,并准确告知当事人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和要求有关行政机构依法处理的权利。
二是推行系列简便庭审的制度机制。《实施意见》指出,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要推行仲裁立案前调解、庭前质证、书面审理等简便庭审的制度,对调解不成申请仲裁的案件,可以委托主持调解的基层组织代为收件;对经调解达成协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审查确认的,依法出具仲裁调解书。
三是推进调解仲裁法律服务建设。《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总工会在调解仲裁机构开通法律援助“直通车”,普遍设立法律援助窗口或者建立日常联系制度;工会向符合条件的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情况;探索开展公职律师驻点仲裁院,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四是完善仲裁服务监督机制。《实施意见》指出,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要根据当事人的需求,不断优化调解仲裁服务,推行预约开庭、休息日或夜间开庭等服务,建立仲裁案件过问登记、卷宗评查和办案监督制度,制定调解仲裁便民服务清单和仲裁文书公开规则,分地区、分类别逐步推进仲裁文书公开等。
5.问:《实施意见》在完善调解、仲裁、诉讼衔接机制上提出了哪些新规定?
答:加强调解、仲裁、诉讼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调解仲裁公信力、节约诉讼资源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实现争议处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都明确要求加强裁审衔接与工作协调。各地在实践中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在加强诉调对接、裁审衔接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目前,全省各地及以上市和一半以上的县(区)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建立了裁审衔接机制,在实现裁审衔接机制长效化、受理范围一致化、审理标准统一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实施意见》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做出规定: 一是发挥简易诉讼制度优势。《实施意见》规定,人民法院对规定的小额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依法实行一审终审,缩短诉讼案件审结时间。
二是进一步完善支付令制度。《实施意见》要求,人民法院对违约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以及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事项已达成调解协议而用人单位在约定期限内不履行,劳动者申请支付令的,应当依法出具支付令。
三是完善调裁诉衔接机制。《实施意见》强调,调解组织要主动接受仲裁机构、人民法院的指导,协助仲裁机构、人民法院调处劳动人事争议。要进一步统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与司法审理尺度,人民法院对仲裁程序认定的事实双方当事人无异议部分,可以直接认定。要建设裁审衔接信息平台,加强仲裁院与人民法院在裁判文书交换、案件信息通报、起诉和执行、联合培训、疑难案件协同处理等方面的合作衔接。有条件的地区,人民法院可在仲裁院设置派出法庭,为起诉或申请财产保全、强制执行的当事人提供便利。
6.问:针对地区间调解仲裁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施意见》提出了哪些政策措施?
答:我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地区分布不均衡,各地调解仲裁事业发展也极不均衡,这是新时代主要矛盾在调解仲裁领域的体现。针对我省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调解仲裁案件分布不均、办案力量不足等短板问题,《实施意见》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是推进调解仲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意见》规定,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进调解仲裁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示范仲裁院建设;在县(区)或者街镇设立仲裁派出庭、巡回仲裁庭、调解庭、简易庭,方便当事人就近、就地参与仲裁活动,出台仲裁派出庭、巡回庭管理制度,实现案件编号规则、登记管理、信息系统、仲裁员聘任管理“四统一”。仲裁派出庭和巡回庭按照所属仲裁院确定管辖范围、工作标准和授权开展工作,接受仲裁院的管理和监督。仲裁派出庭应当有固定办公、庭审、调解、接待服务场所和必要的工作设备设施,具体由所在地保障。
二是统筹调配仲裁员合理划分案件管辖。《实施意见》规定,各地可以结合本地实际,统筹仲裁员聘任,加强动态管理,建立仲裁员统筹调配制度;对办案力量不足的县(区),地级以上市仲裁院可以派员协助办案;适当调整管辖范围,集中统筹仲裁办案工作;市本级直接管辖案件较多的地区,要逐步将部分案件下放县(市、区)管辖,加强对全市的业务指导。
三是建立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仲裁工作对口交流制度。《实施意见》要求对口市签订交流协议,互派仲裁员异地办案和学习锻炼,组织联合培训、案例研讨、经验交流、观摩庭审,协助调解仲裁规范化建设。并规定仲裁员异地交流学习时间原则上每期3个月。
7.问:《实施意见》提出增强服务保障,要突出哪些重点? 答: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基础保障建设。目前,调解仲裁工作基础保障的重点集中在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和服务条件等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工作基础等因素的制约,各地情况并不平衡,主要表现出调解仲裁工作人员相对缺乏、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经费保障不足、服务条件有待改善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措施:
一是拓宽调解仲裁工作人员来源渠道。《实施意见》提出,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努力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将法律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员配备到仲裁工作岗位。并鼓励仲裁机构从律师事务所、下级仲裁院遴选仲裁员。可以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政府雇员等方式依法使用仲裁辅助人员,或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调解、记录、送达、安保等工作交由相关单位提供;建立健全兼职仲裁员管理制度和劳动关系三方派员常驻仲裁委员会制度。
二是加强调解仲裁工作队伍的培训。《实施意见》要求,建立仲裁员阶梯培养机制和异地交流学习制度,组织开发培训教材,组建调解仲裁培训师资库;落实仲裁员聘前培训和日常业务学习制度,保障调解仲裁员每年40学时脱产培训时间。创新培训方式,鼓励各地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法官培训机构等单位合作开展调解仲裁员培训;探索开展网络培训。组织开展优秀仲裁文书评选、仲裁事业发展征文、业务技能比赛等活动。
三是探索建立仲裁员激励约束和职业保障机制。《实施意见》要求各地要落实仲裁员分级管理制度和仲裁工作人员办案补助制度,要将仲裁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四是加强服务场所保障。《实施意见》对调解室的设置风格和设置数量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仲裁院至少要设置一个调解室,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统筹劳动保障维权服务,由一个机构统一做好劳资纠纷处理的协调和指引工作。
五是推进调解仲裁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要求省、市、县、乡镇(街道)统一使用调解仲裁业务系统,深入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开通网上调解仲裁服务,实现仲裁与诉讼案件信息同步传输和即时共享,建立互联互通的仲裁庭审观摩系统。
8.问:在贯彻落实《意见》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 答:《实施意见》出台,关键在于落实。《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对照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关于调解仲裁工作的具体要求,不断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综治协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主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工作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发挥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中的主导作用,承担牵头职责,人民法院要发挥司法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形势研判、信息沟通、联合会商、协调配合制度,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互动有力、运转高效的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