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规程(试行)

时间:2019-05-15 11:2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大学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规程(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大学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规程(试行)》。

第一篇:XX大学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规程(试行)

福州大学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规程(试行)

(2003年12月27日六届三次教代会暨八届三次工代会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及时妥善处理本校内部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保障学校和教职工的合法权

益,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秩序,发展良好的劳动关系,促进学校劳动人

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东南强校”宏伟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实施意见》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并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规程所规定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当事人自愿申请,依据事实及时调解。

(二)同当事人民主协商。

(三)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四)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

第三条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对已达成的调解协议应当诚信履行。

第四条校内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含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及各单位劳

动人事争议调解小组)的调解工作适用本规程。

第二章调解组织和调解范围

第五条学校设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属教代

会和工代会下设机构。设立部门工会的单位设立调解小组,属二级教代会和工代会下设机构。

第六条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一)教职工代表3 人(由教代会推举产生)

(二)学 校 代表 3 人(由校长指定)

(三)工 会 代表 3 人(由校工会委员会指定)

(四)律师2人

校内各单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小组由下列人员组成:

(一)教职工代表 2人;(由二级教代会推举)

(二)单位代表2人;(由单位领导自定)

(三)部门工会代表 2 人;(部门工会指定)

(四)总支纪检委员1人

各方推举或指定的代表只能代表一方参加调解组织。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校工会代表担任主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校工会。部门调解小组组长由部门工会代表担任。

第七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职责:

(一)主持调解,依法维护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检查、督促争议双方当事人认真履行调解协议。

(三)加强对教职工进行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做到调、防结合,减少劳动人事争议。

第八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调解学校或各单位与职工之间发生的下列争议:

(一)因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三)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调解的其他劳动人事争议;

第九条 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已依法就上述第九条的劳动人事争议向有关机关提出仲裁或诉讼的,调解委员会不再受理调解,已经受理调解的终止调解。

第三章申请和受理

第十条 校内基层单位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应当从劳动人事争议发生之日起10天内,当事人要求调解的,以书面形式向所在部门调解小组提出,并填写《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立案申请

表》。

第十一条申请人申请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的申请书,应当有明确的事实理由和请求。申请人对申请所述的事实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可要求申请人提供与案件相关的材料。

第十二条有共同申请理由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在三人以上时,应推举代表(2-3人),否则不予受理。

第十三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在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当征询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对方当事人不愿意调解的,应作记录,在三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应在五日内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申请的决定。受理立案的,进入调解程序。对不受理的,应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应在受理案件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给劳动人事争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另一方当事人应当在接到副本的五个工作日内,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作书面答复。

第四章调解程序

第十五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及时指定专人对有关争议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做好笔录,并由调查人和被调查人签字。

(二)简单的争议,由调解组织指定2-3名调解员进行调解。复杂的争议,由调解组织负责人主持召开有争议双方当事人(代表)参加的调解会议进行调解。

(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在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争议事实和理由的陈述,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依照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及依照法律法规制定的学校规章制度、劳动合同进行公正调解。

(四)经过调解达成协议后,可制作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工会代章)。协议书一式三份,由当事人双方和调解组织各执一份。双方当事人应严格履行协议。

(五)调解不成的,应作记录,并在调解意见书上说明情况,由调解组织加盖印章。调解意见书一式三份;争议双方当事人、调解组织各执一份。

第十六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当事人可提出要求其回避:

(一)是当事人一方或是当事人亲属的;

(二)与劳动人事争议有利害关系者;

(三)与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解的。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对回避申请要及时做出决定,并通知当事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主任(组长)的回避,由该组织成员集体决定。其他成员的回避,由主任(组长)决定。

第十七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应当在接到当事人提出申请之日起30日内调解结束,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

第十八条本校内的有关单位应对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调查取证给予配合,提供方便。

第十九条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应遵守调解纪律,维护调解秩序,不得激化矛盾。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学校应支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在办公地点和物质上予以保障,其经费由学校承担。兼职的调解委员参加调解活动,需占用教学或工作时间,应按正常出勤对待,教师应计入工作量。

第二十一条本规程经校教代会审议通过,自校长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规程解释权属福州大学工会。

第二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汇报

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

工作情况汇报

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

在市人社发【2010】131号《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后,根据要求我们成立了雁塔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并推行出台了加强我区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

在市调委的指导下,我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不断前进,当前56家调解组织均被列为我市“建立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第一批示范性单位”。各基层调解组织正处逐步完善过程中中,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通过人社局指导逐步完善形成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根据建设要求由工会指导完善机制体制,人民调解组织约家,正着手通过基层司法所指导逐步将劳动争议入纳调解范围。在实际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当中,我们发现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外人员申请劳动仲裁现象,因此我们联系区级相关部门,通过沟通使其督促直属事业单位或直接在本单位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以便从内部解决和预防争议的发生。为了促进基层调解组织体制机制建设,在辖区内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经研究,我们将陕西省军区军人服务社、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雁塔区科技产业园等6家调解组织作为雁塔区“规范性调解组织”代表单位。

因辖区内用人单位较多,包括高新和曲江经济区,其仲裁在雁塔区,但均设有劳动监察部门,故用人单位情况的掌握和汇总,需要与相关部门(如高新、曲江劳动监察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等)的沟通和协调。由于情况复杂,此项摸底工作无法在街道劳动保

障所开展。鉴于种种原因,我们正在与各方沟通协调,克服困难,争取完成工作。2010年7月30日,在收到市调委2号文件后,我们立即召开会议组织学习了荆局长讲话精神。随后,由各相关

科室传达学习了市总工会许主席讲话精神。

调解,是对争议的柔性化处理,是一种“绿色”纠纷处理机

制。因此我们将调解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将基层调解组织建设、调解业务培训工作同时进行,以期在培训的同时系统性指导用人

单位建立本单位调解组织体系,并带动更多的用人单位积极参与

到全区“调解大环境”中来。在全区实施建立和健全劳动人事争

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的意见当中,我们将调解组织的日常管理办

法、调解员的培训考核作出了明确;并将调解工作纳入到对各街

道相关工作的考核范围内,下一步会制定具体的考核方案。我们

定于2010年9月初进行调解业务培训活动,具体情况正在安排

部署当中,涉及培训内容、培训结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情况,请市

调委给予指导。

在众多的劳动争议案例中,我们发现众多的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更多是在用人过程中的劳动争议或纠纷的规避,而非仅仅的调

解组织机构建设。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学习,从调解仲裁工作中

总结好的方法,着手整理和制订相关的办法和防范,通过对用人

单位的培训和建议,帮助其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依法行使其对劳

动者的义务。如:指导其依法制定签订劳动合同,如何按规定缴

纳社会保险,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超出则支付劳动者加班费等;建议用人单位通过在劳动合同的约定中、在招聘和录用过程中的相关程序和措施,以规避劳动争议的发生,从多种渠道寻求预防

争议的方法。这些工作看似非目前所重要的,但却恰恰是用人单

位所必需要的,通过这些工作能更大的带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其对争议的预防乃至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起着不容置疑的作用。

调解,字面意“协调、解决”,就是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间

关系的协调,问题的解决。调解工作目的是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

定,其工作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将不断努力,并相信在市级部门的带领和指导下,我市劳动争议将越来越少,劳动关系将越来越

和谐,我们的社会将更加稳定和繁荣!

第三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效明显

2013年上半年调解仲裁股工作总结

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效明显

(一)案件成效。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紧紧围绕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针政策46起,经济标的310多万元,结案率达100%。依法处理劳动纠纷,案件仲裁无一件被法院诉讼结案所变更,有效预防和化解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纠纷,维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协调,无积压案件。

(二)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全县企事业单位共签订劳动合同4724人,其中企业共签订3762人,事业单位共签订962人。

(三)是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工作建设情况:根据州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截止6月,成立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县调解仲裁工作进入到劳动仲裁和人事仲裁一体化运作的新时期。我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制定了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案,调解仲裁股现有工作人员3名,其中专职仲裁员一名,、仲裁庭1处、办公室1间。成立了1个企业劳动调解办公室(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劳动仲裁办公室),3个调解工作人员。上半年细化了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工作流程,制定了工作措施,明确责任,把制度和申报程序上墙,方便群众,工作得到快捷和提升。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工作量大,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仲裁机构虽然已经成立,但是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目前仲裁院只有工作人员3名(其中专职仲裁员一名),而每年的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工作量大,易造成案件的积压。场所建设与配套相对滞后。仲裁机构现有办公室1间,场所、相关配套设施与仲裁院的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机构不够健全。目前,全县有1家企业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尚有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调解机构。乡镇、街道、社区普遍没有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构。

第四篇:吉林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

吉林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

受理案件通知书

吉市劳人仲字【200】第号

年月日提交的仲裁申请,本委于年月日依法受理,现向你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送达材料包括:开庭通知、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当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时)、授权委托书、送达地址确认书、证据目录,请亲笔签收并注意查验送达材料,如未送达齐全,请于送达当日与仲裁委联系,逾期视为送达齐全。

二、申请人收到书面开庭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申请人重新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三、裁决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应当自本委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结束。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人事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执行送达人:

申请人签名(盖章):

年月日

第五篇:北京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办法

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及时化解劳动人事争议,促进劳动人事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和《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规范的通知》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以下简称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人事争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调解组织受理以下劳动人事争议:

(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二)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事业单位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 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社会团体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五)军队文职人员用人单位与聘用制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人事争议。

第四条

调解劳动人事争议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各区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和规范本行政区域内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推动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组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以下简称调解员)培训,建立调解组织受理登记、调解处理、工作考核等制度,提升调解工作能力。

第二章 调解组织和调解员

第一节 调解组织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用人单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三)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四)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五)其他依法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调解组织。

第七条 调解组织履行以下职责:

(一)调解劳动人事争议;

(二)引导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三)宣传劳动人事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四)聘任、管理调解员,组织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他用人单位应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可以单独设立,也可设在工会。

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组成,人数由双方协商确定,双方人数应当对等。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用人单位代表由单位负责人指定。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设有分支机构的用人单位,可以在其分支机构设立调解委员会派出机构。

不具备成立调解委员会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指定专人从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

第九条 工业园区、产业园区(以下统称园区)可成立区域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可设在同级园区,由园区工会代表和园区代表组成,负责人由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行业(商会、协会)可成立行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由行业(商会、协会)职工代表和行业(商会、协会)代表组成,负责人由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第十条 乡镇(街道)应设立调解组织,设置接待窗口,指定专人负责调解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指导辖区调解组织形成工作合力,有效化解劳动人事争议。

第十一条 依据本办法第八条第一款设立的调解委员会名称应为“×××(用人单位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据本办法第八条第三款设立的调解委员会派出机构名称应为“×××(用人单位名称)×××(分支机构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

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的名称应为“×××(园区名称或行业、商会、协会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乡镇(街道)调解组织的名称应为“×××(乡镇或街道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其他调解组织名称一般为“×××(设立单位名称或地区名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第十二条

调解组织应设有调解室,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调解室应悬挂和使用国家统一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挂徽及标识。

调解组织应规范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建立调解受理登 记、调解处理、告知引导、回访反馈、档案管理、统计报告、工作考评等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 调解组织应建立调解员名册制度,公开调解员名单,接受人力社保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定期向区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报告案件调解等工作情况。

第二节

调解员

第十四条 调解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

(二)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

(三)熟悉劳动人事法律知识,有一定政策水平,具备沟通协调能力;

(四)从事人力社保、工会、企业管理工作两年以上。第十五条 调解员的聘期、工作职责,由调解组织确定。调解员不能履行职责时,调解组织应当及时调整。

第十六条 调解员依法履行调解职责,需要占用工作时间的,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支持,按照正常出勤对待。调解员可根据调解工作情况获取适当劳务费。

第十七条 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应做到耐心细致、仪表整洁、语言文明、举止得体,并佩戴徽章。

第十八条 调解员在工作中不得偏袒一方当事人、泄露当事人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不得收受财物、为当事人介绍代理人或者谋取其他不当利益。调解员出现上述行为的,调解组织应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予以解聘,不得再聘为调解员。

第三章 调解程序

第十九条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第二十条 当事人申请调解时,应向调解组织口头或书面提出,并应提交当事人基本信息、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和事实理由。

对于口头形式提出申请的,调解组织应记录有关情况。第二十一条 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后,应对调解申请是否属于劳动人事争议受理范围、调解组织管辖范围以及申请主体和请求事项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审查,同时征询对方当事人意见,并在三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符合受理条件且对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调解组织应当及时安排调解;不符合受理条件或对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调解组织应注明理由,告知申请人可提起仲裁或向其他部门申请权利救济。

第二十二条 调解组织安排调解,应提前三个工作日将调解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三条 对于权利义务明确、事实清楚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可以指定一名调解员进行调解。复杂争议,可由两名以上调解员进行调解。第二十四条 调解员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友、同事等参与调解,也可以邀请具有专业知识、热心调解、群众认可的社会人士参与调解。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员应当主动回避或经当事人申请回避:

(一)与争议的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

(二)与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三)存在其他可能影响争议公正处理情形的。第二十六条 调解组织开展调解活动时一般不公开进行,但双方当事人要求公开的除外。

第二十七条

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应向当事人阐明调解规则和有关事项,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促使各方平等协商、互谅互让、消除纷争,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调解员应尊重当事人意愿,不得强行调解,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利。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参与调解,应听从调解员安排,自觉遵守调解纪律,如实陈述事实,尊重对方当事人。

第二十九条 调解员应将各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的陈述及调解结果等调解情况,记入笔录。

调解笔录应当由调解员及各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当事 人未签名或盖章的,调解员应在笔录中注明情况。

第三十条

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员应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应载明当事人基本情况、请求事项、调解结果、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等。

调解协议书由调解员及各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对各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协议书由各方当事人和调解组织各执一份。

第三十一条 调解协议达成后,调解组织应及时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

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调解协议的,调解组织应当督促其履行。经督促仍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应告知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调解组织应当告知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第三十二条 调解组织应自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工作。调解不成或不宜继续调解的,应终止调解并予以记录,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仲裁或者向有关部门申请权利救济。

第三十三条

调解组织应当建立调解工作档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书等材料立卷归档。

第四章 调裁衔接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直接申请仲裁的,仲裁机构可以向其发出调解建议书,引导其到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并明确告知调解组织地点及联系电话。

经引导后当事人提出调解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调解程序办理。

当事人不同意由调解组织调解的,仲裁机构应依法受理。

第三十五条 仲裁机构已经受理的案件,在开庭之前,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可以委托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收到仲裁机构的委托后,调解组织应按本办法规定的相关程序办理。

自当事人同意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机构应恢复审理。

第三十六条

调解组织调解重大、疑难、复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仲裁机构应予以指导。

第三十七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调解组织应告知当事人可自愿向仲裁机构申请审查确认。

当事人可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共同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出审查确认申请。

仲裁机构应自受理审查确认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确认工作。有特殊情况的,最长不得超过十个工作日。第三十八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协议,不予审查确认:

(一)不属于本办法中调解组织受理范围的;

(二)调解协议已经人民法院司法确认的;

(三)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四)协议内容显失公平或违背公序良俗的;

(五)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方合法权益的;

(六)当事人无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无代理人或其代理人不具有调解委托权限的;

(七)当事人要求变更协议内容或协议内容不明确的;

(八)当事人对调解协议表示反悔或要求撤回仲裁审查确认申请的;

(九)其他不符合仲裁审查确认条件的。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调解组织调解劳动人事争议,不收取费用。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XX大学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规程(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大学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规程(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汇报(大全五篇)

    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 工作情况汇报 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 在市人社发【2010】131号《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后,根据要求我们成......

    开封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细则

    开封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工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公正及时解决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人事争议处理规定‣以及•......

    2012年度全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座谈会

    2012年度全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座谈会在我市召开 今日,2012年度全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座谈会在钦州高岭商务酒店七楼会议室召开。会议传达了2012年全国劳动人......

    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人民调解法》和《工会法》,切实发挥调解在促进劳动人事关系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现根......

    《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

    《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 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有关问题的解答 1.问:《实施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近年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在维护社会公平争议、......

    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先进单位(共70家)(合集)

    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先进单位(共70家) 武汉市 10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解仲裁管理处 武汉市武昌区人力资源局调解仲裁管理科 江汉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 为深入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积极应......

    2014年办事处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工作汇报

    2014年办事处开展劳动人事争议 预防调解工作汇报 街道办事处地处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市府所在地,也是市规模最大的街道。目前共有6万多居民人口,辖6个社区,1个行政村,有驻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