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湟中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的汇报(5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5:1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湟中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的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湟中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的汇报》。

第一篇:关于湟中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湟中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的汇报

湟中县人民政府(2007年3月29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今天,市人大祁主任一行到我县调研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这是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湟中县人民政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下面,我就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基本县情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

我县辖11镇5乡,416个行政村(含委托城南新区管理的总寨镇),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总人口48.3万,其中农业人口44.4万。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79所,在校学生86314名,其中,小学314所(含教学点51个),在校学生40005名;初中38所,在校学生23067名;完全中学8所,在校高中学生10165名;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3257名;幼儿园15所(小学另附设学前班372个),在园(班)幼儿9748名;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4名。教职工总数4561名。1996年,我县扫盲工作通过省政府国颁标准验收;1998年“普九”工作通过省级验收;2002年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称号。

近年来,我县在巩固提高基础教育成果的同时,以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努力缓解升学压力,大力改善高中阶段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中阶段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十五”以来,全县高中教育阶段学校硬件建设投入达7627万元。其中县以上财政专项资金达2780万元,招商引资2103万元,学校自筹2744万元。全县高中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达16.6万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达到21万平方米,拥有计算机2010台、图书37万册、电子图书12万册;固定资产总值达1.05亿元,占全县学校固定资产总值的48%。2000年以来,全县高中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投资达617万元,占全县高中学校建设总投资的9.5%,投入的加大,有效改善了高中办学条件。

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截止目前,全县有高中教育阶段学校11所,其中普通高中8所、职业学校3所。普通高中在校生达10165名,职业高中在校生达3257名,高中阶段学生总数比2000年增加5055名,增长了49%;班级总数达到187个,其中,高中一年级教学班62个,高二年级61个、高三年级64个,教学班总数比2000年增加了78个,增长了58%;高中阶段专任教师达617名,比2000年增加了212名。

三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6年,我县普通高考报考人数为3131名,上线人数为2387人,上线率为76.2%,上线绝对人数列全省第一,比全省平均上线率高出7.6个百分点,其中本科上线率为46.4%,比全省高出24.2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

四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全县基本形成了以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以湟中职业技术学校、西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和多巴职业技术学校为骨干,以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农村初中教育改革 实验学校为补充的三级职业教育体系。2006年,全县3所职业技术学校设立教学班98个,开设专业34个,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达3257人,教职工161人。“十五”期间,从各职校毕业学生4334人,其中实现稳定就业4024人,分别是“九五”期间的4.2倍和4.5倍,就业率达92.8%,比“九五”期间提高了5.3个百分点。2006年全县各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毕结业生转移就业975人,同比增长160%。职业学校毕业学生就业后实现工资性收入5360万元,是“九五”期间的4.8倍,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县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高中入学压力,解决初中待业青年就业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高中教育多元化投资渠道,认真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近几年,我县初中毕业学生报考高中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大部分学生需要住宿,解决高中学生的住宿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针对国家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重点投向“两基”攻坚地区,高中教育投入相对较少的实际,我县在积极申报争取国家投资项目的同时,创新思路,大胆尝试采用招商引资的办法修建学生公寓楼。2003年以来,先后在多巴中学、总寨中学、湟中一中、拦隆口中学、李家山中学等5所完全中学通过招商引资、教职工集资、社会融资等方式,实施学生公寓楼建设项目。几年来,累计投资2003万元,解决了6700名高中学生的住宿问题。多巴中学与县城乡建设总公司达成协议,由该公司全额投资325万元,建成总面积为4325平方米的单面四层学生公寓楼一幢,解决了996名学生的住宿问题;总寨中学与浙江中发集团青海分公司达 成协议,由学校向教师集资100万元,公司垫付272万元完成了公寓楼的建设,解决了1500名学生的住宿问题;湟中一中与县城乡建设总公司达成协议,由该公司投资500多万元,学校组织教师集资400多万元,建设总面积11000平方米的双面、六层、功能齐全的学生公寓楼一幢,解决了2400名学生的住宿问题。今年,县第二中学、田家寨中学、职业技术学校、卫校招商引资的学生公寓楼也正在建设之中,总投资将超过1800万元。

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使各类学校均衡发展。为便于学生就近上学,实现全县8所普通高中和3所职业高中的均衡发展,我县制定了根据招生计划,划定了招生范围。规定省级标准化学校从招生范围内招收计划的80%,从全县招收本校计划的20%;市级标准化学校从招生范围内招收计划的90%,从全县招收本校计划的10%;其它完中从招生范围内招收计划的95%,从全县招收本校计划的5%;职业中学从全县招生。通过划定招生范围,加强了高中生源的合理配臵,促进了全县薄弱高中建设,为实现全县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有效控制普通高中班容量,我县通过控制招生计划、严格招生标准、规范招生行为,控制了高中班额,确保了招生质量。2000年平均班额为47人,2004年平均班额为63人,2006年为55人。

三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推进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为提高教育质量,我县提出了“质量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加强学校管理,制定了《湟中县学校管理常规》,举办了学校管 理现场观摩会、校长培训、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校本教研等一系列活动;各中学坚定不移地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积极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方法,从严治教,强化学校管理,办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涌现出了一批校风正、校园美、质量高的示范性学校。

四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主任的职业教育委员会和由主管县长任主任的职业教育中心,对全县职业教育发展实行统一协调和宏观管理。教育部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拓宽办学思路,努力整合教育资源,紧紧围绕我县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办学理念市场化、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格局多层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专业设臵特色化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各职业教育机构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初高中回乡青年转移培训工程。去年以来,根据甘河工业园区、生物园区和城南新区等园区迅速发展壮大和企业用工量不断增加的实际,成立了甘河工业园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上新庄藏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藏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和生物产业园制药专业培训中心,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定向输出。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开设了唐卡、堆绣专业,建立了唐卡、堆绣制作中心。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1年至2006年,全县职业教育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84万元,新建教学楼3幢、实训楼1幢、办公楼1幢、学生公寓楼2幢,新增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全县职业教育总资产达到2252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金900万元,在县 职业技术学校开工建设总面积8000平米的学生公寓楼,争取并落实了投资385万元的全省中职农林类实训基地项目,争取省职业教育专项资金500万元,在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新建实训楼5030平方米;创办了民间传统工艺唐卡、堆绣制作中心及圣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塔尔寺青春旅行社、工艺装潢广告公司、医疗诊所、种植业等实训基地和产业实体,形成了“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职业教育良性循环。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高中阶段教育在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绩,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仍然突出。由于高中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基础设施条件有限,致使每年有大量的初中学生毕业后不能继续接受高中教育。同时,按照西宁市高中扩招规划,今年,高中入学率要达到75%,到2010年,高中入学率要达到85%。按照这个比例,到2010年,我县高中阶段在校生将达到21100名以上,在校生比2006年净增7600多名,增长57%,新增140个教学班,新增校舍需求10万平方米,总建设资金预计需2.2亿元,靠县级财力无法解决,高中阶段教育日益增长的招生任务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

二是教师缺编严重。近六年来,我县高中生增加了5055名,增长了49%,而教师只增加了35%。高中所需教师基本上从初中选拔,整体素质较差,同时给初中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困难。因规范学制,今、明两年,我县还将有7800名小学生进入六年级,到2010年,高中教师需求量在500名以上。但由于我县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高中教师队伍是当前我县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最为紧迫的问题。

三是职业教育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职业教育特色专业教师缺乏,难以适应市场专业设臵需求;随着职业教育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各职业学校校舍等基础设施紧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也很突出,影响了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快速提高。

四是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足。目前我县的两所省级标准化学校和一所市级标准化学校因受校舍、师资、设备等的限制,不能容纳更多的学生就读。同时,由于这些学校扩招过快,而师资等满足不了高中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直接影响了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让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有机会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是关系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件大事,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然要求,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步伐,是当前我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后,我县将紧密结合高中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整合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积极挖潜,以现有高中为基础,盘活存量,想方设法实现高中扩招。具体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7 市项目资金的同时,充分运用财政、金融、信贷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扩张效应,继续实行社会化融资方式,提高教育融资能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高中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采取新建、扩建、改建和高、初中分设、高中重组等形式,扩大高中办学规模。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二)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育协调、多校一体的管理体制,整合、利用和盘活全县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农业、扶贫、残联、妇联、团委、科技等方面的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切实搞好初高中毕业回乡青年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联合办学,进一步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力争年内使职业教育在校生总数达到4500人,到“十一五”末,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达到6000人以上,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比例大体相当。紧紧抓住甘河工业园区、城南新区、生物园区等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政策机遇,切实加大项目争取力度,重点建设种植养殖、电子电工、唐卡堆绣和医学等专业实训基地,切实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积极开展联合办学,拓宽职业教育投资渠道,不断扩大“学校+公司”运作模式,增强学校自主发展能力。做大做实工业园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上新庄藏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藏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生物产业园制药专业培训中心。

(三)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现有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强化对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提 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带动全县师资水平的提高。通过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严把教师入口,疏通出口,建立教师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扩大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对口支援,建立鼓励城镇学校教师、应届毕业生到边远学校任教机制。

(四)深入推进高中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高中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高中校长及中层领导采取公开考聘、公平竞争、择优聘任方式,试行校长年薪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试行校长职级制。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重点来抓,加强教研力量和教学研究,加大科研、教研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贡献率。推进普通高中教学改革,建立完善教学过程监控和质量全面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教师、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全面提高高中教学质量。

(五)处理好高中教育发展中的三个关系。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处理好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在加快发展、扩大规模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避免发生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倾向,保证高中阶段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优质高中建设,进一步改革完善高中招生制度,通过严格控制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支持优质高中优先发展,鼓励薄弱高中加快发展,扶持职业高中稳步发展。正确处理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逐步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第二篇: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宣传标语

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读高中,上大学,铺设美好人生路。

2、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是男女平等的具体体现。

3、不读高中的孩子将成为新一代的文盲。

4、农家女孩欲求美好前程,读高中上大学是条康庄大道。

5、不送子女读高中,家长后悔一辈子。

6、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梦园不再遥远。

7、贫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贵不读书,富贵不长。

8、家长今天的辛苦,是为了孩子明天的幸福。

9、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知识可以创造财富。

10、送子女读高中上大学是农村家庭摆脱贫困的最佳出路。

第三篇:自治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调研组

自治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调研组

到伽师县调研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喀什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状况,11月8日,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张建仁及地区教育局副局长陶育红一行10人在县委副书记、县长哈力〃热合曼,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范振江等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就伽师县高中阶段学校建设、教育教学、教师队伍招聘、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升学情况以及学生资助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先后到县一中、双语高中、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公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场馆,进行参观调研。了解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校企合作等情况。参观结束后,调研组与县委,教育局,学校等领导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孙卫东对我县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汇报。张厅长表示:伽师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有效的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全县学生求学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张厅长认为,伽师县拥有除高等教育外的所有类别教育,教育结构较为合理,要素齐全,满足了适龄人口“有学上”的基本要求,并为实现“上好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张厅长希望伽师县政府要找准发展定位,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上,要强化“重点”意识,确保做到底数清、路数明、招数高、效果好。要借助援疆资金,通过争取项目筹措更多的办学资金,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尤其要鼓励和支持职业技术学校围绕地方经济

发展开展自主教学,培养当地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探索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模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县委书记、县长哈力〃热合曼表示:将以伽师县教育的实际情况为标杆,找准影响我县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加快伽师高中阶段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和措施,供领导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切实解决老百姓“上好学 ”的新需要,推进教育重点工作开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四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汇报专题片文本

新起点上的腾飞

——原州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汇报专题片文本

六盘山以北,清水河两岸,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走来,在两千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44万原州区的回汉儿女。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举世文明的古丝绸之路横跨原州,厚重的中原文化、璀璨的伊斯兰文化、神秘的西夏遗存文化、粗犷的草原文化、苍劲的大漠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孕育出独特的人文环境。这里文化多元并存,民族和谐相处,民风淳朴,教育发达,被誉为宁夏的文化之乡。

近年来,原州区以“夯基础、强生态、促发展、惠民生”为根本,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经济战略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006年,原州区“两基”工作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估验收;2007年,原州区被国家三部委评为“西部两基攻坚先进集体”;2008年,原州区“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团评估验收;2010年,原州区通过自治区政府验收,进入教育强县之列。

2011年,固原一中喜迁新址,又恰逢120华诞校庆,庆典活动盛况空前。以“突出人文,重视做人”为办学特色的固原二中,英语教学实验成效显著。固原市回民中学是宁南山区唯一享受自治区财政特补的扶贫性高级中学,回族学生占50%,是省级木球、篮球运动基地、田径训练基地。作为后起之秀,原州五中高考成绩连创新高,2011年实现了高考重点上线55人,二本以上录取260人的历史突破。作为高中阶段教育重要一环的固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服务于宁南山区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000余名,毕业生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山区回汉人民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的“领头雁”。

众志成城谋发展,紧锣密鼓续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人民群众期盼更高水平的优质教育,原州区干部群众满怀信心,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全方位提升“两基”水平,创建教育强区,力争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区委吴书记同期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原州区坚持“科教兴区”战略不动摇,“两基”攻坚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2010年跨入自治区教育强县行列,原州区作为宁南教育文化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十二五”期间,我区以《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巩固提高“两基”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提升全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原州教育酝酿着新的腾飞。2010年11月,我区如期实现“教育强区”目标,区委、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成立了由政府区长任组长,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负责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领导、协调、规划、指导和考核认定等工作。区委、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研究《原州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方案》,解决高中学科教师紧缺、校舍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召开全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动员会议,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了“普高”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工作要求,确保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如期实现。

按照自治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原州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方案》、《原州区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原州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安排》。教育部门抓管理、提质量、按照进程安排抓落实,财政部门抓经费、保投入,发改部门争项目、夯基础,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强校园安全监管,狠抓周边环境整治,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保驾护航,形成了以党委、政府为主导,教育系统为主体,各部门紧密协

作的普高工作合力。

我们抓住高中教育基础建设、生源保证、师资建设三条主线不放松,为普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三年,区委、政府想方设法,筹集近400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周边环境治理、校园绿化、教师奖励等方面。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等宝贵机遇,重点实施了固原一中整体搬迁、固原回中扩建,建成了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放心校舍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快了普通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突飞猛进的教育信息化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教育局主管的原州教育信息网为广大城乡教师提供了宽阔的交流平台,缩小了城乡教师的差距。四所高中和技术学院全部实现了多媒体进课堂,2011年秋季起,原州五中将实现电子白板的班班通。实施“校安工程”,全区所有寄宿中小学生可在学校保证一日三餐,学生舒心、家长放心。

为保证高中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区出台了《原州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学生每年分别给予1000元、1500元、2000元的资助。技术学院积极落实国家对贫困生每年1500元的补助政策,普通高中学校从学费中提取10%用于减免学费和发放助学金,确保了高中阶段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大力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名师培育”工程,面向重点师范院校招考优秀毕业生,选拔招聘在职骨干教师,优化高中教师结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校本教研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网络培训、集体备课、优质课竞赛,促进了高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7.54%;中职学校专任教师达87%,学历达标率91%,各类学校校长任职培训和提高培训合格率达到100%。

政府张区长同期声:

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我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结构,依法规范学校管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狠抓素质教育,夯实普高基础。坚持德育为首,切实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定期举办“小三手”比赛、经典古诗文诵读、师生书画比赛、科技小发明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少年儿童展示个人特长、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组织了清明节“缅怀先烈、感恩思源”祭扫活动、“孝敬父母月”活动,参加铁道部“和谐之旅” 夏令营体验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田径、篮球等传统运动项目,2010年5月原州区被评为“全国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县”。加强新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实验教学,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2011年中考600分以上高分学生占固原市50%以上。

——改革招生政策,提高普及程度。建立了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为基础、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将公办重点高中招生计划按50%比例分配到每所初中,统筹兼顾,平衡生源,促进城乡初中教育的均衡发展。

——双手并举,普高、职教协调发展。坚持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并举的原则,全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翻了一番,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连续多年二本以上录取人数超过1500人,三本以上录取率超过40%。

联合固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东西部“0+3”,“1+2,2+1”,“1.5+1.5”等多种形式联合办学,近三年来共向区内外中职学校输送初、高中毕业生5350名,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中职招生任务。坚持定向培训、品牌培训、规范培训的思路,积极争取项目支撑,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按照企业需求、学生就业愿望,近三年培训初高中毕业生近3000人,使他

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为就业谋生奠定了基础,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

——加强成人教育,提升农民素质。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教育、农牧、就业、科技、扶贫等部门和乡镇工作职能,积极开展“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大力推进多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670期,培训城乡从业人员近18万人次,完成技能鉴定7000多人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扶持民族教育,提升普及水平。基于回族人口占51.9%的区情,坚持“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原则,采取资金倾斜、师资优先配置等有效措施,提高民族教育水平。全区在新建、改扩建的中小学校中,对回族聚居区乡校的投入占资金总数的58%,建成三营中学等六所设施完善的“自治区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学校,回族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9.9%、98.7%。三营镇鸦儿沟小学成为“教育移民”的成功典范,彭堡镇撒门小学、张易镇盐官小学的女童教育成绩突出。

播种希望,收获硕果。一批批原州学子正从山旮旯起飞,飞向祖国的四面八方,飞向神圣的知识殿堂。穷乡僻壤山窝窝飞出的一个个金凤凰,向世人宣告着新原州的新希望。

六盘巍峨瞰原州,白云悠悠思古道,借助国家深入开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原州人民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慨奏响和谐发展的主旋律,用灵动的智慧和绿色的梦想编织着推动经济腾飞的美好锦程——教育强则原州强!

第五篇: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汉滨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区高中阶段教育现状,促进全区高中教育健康发展,八月中下旬,市区政协联动,组织部分委员和教育学者深入恒口、大同、江北和安康城区,对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师生、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安康中心城区高中教育发展尤其是汉滨区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高中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成效

随着全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特别是普通高校连续的大幅度扩招,有力拉动了高中教育需求。区委、区政府积极应对,采取有力措施,调整高中教育资源,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高中教育事业有了较快发展。

(一)适度配置教育资源。根据省市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汉滨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用6年时间对全区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第一阶段2010-2012年学校总数由516所调整为347所,其中高中由11所调整为7所;第二阶段2013-2015年学校总数再由347所调整为256所,其中高中由7所调整为5所,职中由2所调整为1所。2010年秋季已停止流水中学、新建职中的高一招生。

(二)大力扩充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坚持把创建标准化高中,不断扩充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作为提高高中办学水平,推进普及高中教育的重要举措,2008年江北高中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2009年恒口高中创建为省级标准化高中,五里高中创省标工作将于年内通过省上验收,张滩高中正在加快校建步伐,努力向省级标准化高中迈进,大河中学、瀛湖中学正在积极创建市级标准化高中。

(三)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高度重视高中学校班子建设,相继对全区高职中学学校班子进行了充实完善,一大批年富力强、有能力、想干事的年轻骨干力量进入学校班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坚持每年从师范类本科毕业生中为高中学校招录教师,连续三年招录达158人。同时,允许部分重点高中根据学科教师紧缺情况,自主分开招聘教师,及时满足学校发展需求。

(四)教育质量逐年提高。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学校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高考上线人数逐年上升。2007年区属高中高考报考4387人,二本上线822人;2008年区属高中报考人数5164人,二本上线1089人;2009年区属高中报考人数5094人,二本上线1398人;2010年区属高中报考人数4837人,在报考人数下降的情况下,二本上线1410人。

(五)职业教育有新的发展。坚持普教与职教并举,不断加大对职中的项目资金投入,每年召开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职中招生任务和各初中生源输送任务,制定职中招生优惠政策,在输送生源考核上,职教与普高同考核、同奖惩,有力推进了职业教育发展。一是在校生规模扩大,区属2所职中2010年在校学生2183人,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入职中人数近30%。二是校容校貌大为改观,新建职中新建了公寓楼和实训用房,安康职专新建了塑胶运动场。三是专业建设成效明显,电子电工、旅游专业建成省级示范专业,新开设了数控、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师范专业,并相应配置了实训设备。四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每年在省、市专业技能大赛中,师生均取得良好成绩。五是专业老师队伍为断加强,三年新招专任教师18人,安排教师参加了国家和省级专业教师培训,建立了兼职专业教师人才库。六是密切了与联办学校及就业企业的关系,大多数职中生毕业后得到妥善安置。

(六)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为各校配备了两套以上警用防暴器械、3至5名安保人员和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坚持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及时查处并打击滋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侵害师生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有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以上成绩的取得,一是得益于党府高度重视。在学校布局规划、土地征用、资金投入、建设项目审批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二是得益于普通高中收费政策的调整。国家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使全区高中教育收费逐年增加。三是得益于创新投资体制。通过贷款、吸纳社会资金等手段,拓宽了高中教育建设投资渠道,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局面有所改变。四是得益于示范带动。多年来,坚持每年一度的全区教育工作会,专题研究高中教育发展问题,组织校长赴发达地区考察高中教育,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路,增强了发展的紧迫感。同时,以创建省级和市级示范学校为龙头推动高中教育的发展,示范学校创建在高中建设中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高中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体制尚未形成,政府拨款只能保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基本没有落实。学校依靠收费维持日常运转,学校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项目投资。学校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不宽,办法不活,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强。高中学校校舍普遍不足,不少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学设备陈旧而不全,部分农村高中办学条件极差,生存非常艰难。中省没有支持高中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和项目,加之区本级财力有限,学校建设主要靠自筹和举债进行。近三年高中学校土建项目资金投入215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70万元,占17.2%,导致各高中学校负债累累,债务达到3507万元。高中学校教学设施普遍落后,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实验教学内容等不适应高中新课改的要求。

二是职业教育发展困难多。主要是职业中学受经济条件限制,投入不足,吸引力不强,学生及家长缺乏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城区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主要表现为农村生源逐年减少,城区生源大幅攀升,而且班大人多,江南片区中学校校爆满。安康中学现有学生4091人,54个教学班,班均76人;汉滨高中现有学生5632人,教学班64个,班均88人;按50人标准班,两校应编194个教学班,现实编118个教学班,少编76个教学班。按省颁师生比高中1:

14、初中1:17计算,应配备教师682人,现定编430人,在岗416人,缺教师266人。两校占地面积与国家标准相比差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差3.6万平方米。2010年,城区江南片区初三毕业生3500人,安中、汉滨高中仅能接纳2200人,其余向市二中分流300人、江北高中300人、滨江中学100人,群众意见很大。城区江南片区中小学人数迅速增长,2005年小学学生数13202人,初中学生7710人,高中学生6491人,2010年小学学生达到了17301人,初中学生达9475人,高中学生达8643人,外县及农村中小学生加速向城区流入,其中2009年秋季流入城区中小学生2306人。

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源,一是高校扩招带来的急剧增加的高中教育需求与有限资源不相协调,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从2000年到2010年增长了6倍多,同期我区高中在校学生数只增长3倍。二是国家教育投入政策导向带来结构性矛盾,高校大幅度扩招,国家给高校按生均计算的投入不变,还较大幅度提高了学生家长的培养成本承担比例,而为高校输送新生的高中教育,国家却没有大的项目扶持,基础教育巨大的国家投入主要用于九年义务教育,出现教育投入上的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型”现象,使高中教育面临政策困境;三是普通中专就业不畅,分流初中毕业生的功能弱化,加剧了高中入学压力;四是投入渠道单一,地方财政困难,投入有限,不能保证高中教育发展的需求;五是教育思想保守,办学理念落后,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三、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建议

“十二五”期间,我区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机遇与困难同在。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将直接带动高中教育。二是人民群众蕴藏着较强的送子女上高中特别是上优质高中的愿望,教育支出成为群众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将对高中教育问题更加重视,投入会有所增加。四是一些贫困地区超常规发展高中教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借鉴。五是我区经济快速增长将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六是多年来积累的发展高中教育的经验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调研分析,对 “十二五”期间加快全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中阶段教育,承担着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的双重任务。人民群众普遍把送子女上高中作为改变子女命运,改变家庭面貌最主要的途径。所以,高中教育成为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对于整个义务教育的发展,发挥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是惠及全体人民的一件大事,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扩大就业,加快脱贫步伐,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后劲,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全国全省高中教育发展的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教育强区和教育富民的战略思想,把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作为满足群众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宁可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也应把高中教育的问题解决好。

(二)科学制定“十二五”期间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大力支持中心城区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区政府批准的《汉滨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符合全区高中教育发展目标,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施下去,形成全社会理解教育资源整合、支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应达到75%以上,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应达到2.4万人,省级示范学校达到5所;高中阶段教师总数应达到1400人以上,学历合格率应达到90%以上;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由2010年每万人24人,到2015年应提高到每万人30人以上;职业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招生人数应逐年增长。

为实现上述目标,一要坚持政府统筹,合理规划。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出发,科学规划高中教育,合理配置高中资源,制定促进高中教育超常规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尽力满足群众需求。二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力争“十二五”末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要坚持创新,完善多元办学体制。建立和健全符合汉滨实际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高中教育投入体制,大力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兴办高中教育,逐步提高家庭在高中教育培养成本中的分担比例。四要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把创建示范高中作为加快高中建设的抓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表彰奖励示范学校,并给予政策优惠,充分发挥其对高中教育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五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内涵外延并举的发展思路。立足实际,充分提高现有资源的效益,尽力培植新的资源,不断扩大办学总规模,更新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六要坚持以城带乡,合理布局。应合理设置高中校点,建议在江南、江北各新建一所高中,在总体布局上坚持适当集中,规模发展,以提高资源效益。

(三)多渠道增加对高中阶段教育投入。投入问题是制约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首要因素,也是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的难点。要求得高中阶段教育较快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强化政府行为,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按省市有关规定,落实高中按生均计算的公用经费标准,足额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学校日常运转。二是确保学校收费全额返还用于弥补建设经费不足,任何部门不得平调、截留和统筹。三是大抓项目建设,按照规划论证一批高中建设项目,积极自筹和向上争取各类高中建设项目,将扶贫资金向高中建设倾斜。四是举债办教育。实行学校贷款,政府贴息,学校通过收费还本,这是贫困地区发展高中教育最成功的经验;学费适当提高后,规模较大的高中具备一定的还贷能力,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将极大地激发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五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中。区上应到发达地区招学引资,优化民办学校发展环境,吸引外地团体和个人来我区投资兴办高中,也可用入股的形式参与我区薄弱高中改造。对独资兴办高中的,可由政府无偿提供土地或占用薄弱校土地,投资方投资建校,经营一定期限后将校产归地方政府所有。在兴办方式上支持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国有民办等多种体制办学,支持有条件的中学引进民办因素,增加学校财力,吸引高水平教师,对办学成绩突出的民办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并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额分配上予以照顾。六是工商、税务等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校发展校办产业,落实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学校也应增强自我发展意识,自筹资金,勤俭办学,改善办学条件,不断谋求新的发展。

(四)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和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建立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胜任高中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是发展高中教育的关键所在。一是严格按照现有学校规模和省市规定的编制标准核定高中教师人数,并根据发展规划核定增加高中教师的编制。对编制空缺的要及时补充,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到省内外高等院校及人才市场动员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学校任教。二是对紧缺专业教师,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简化手续,吸引本科毕业生来我区任教。在编制范围内,凡学校选择的毕业生,政府应认编认钱。三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根据短期内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特别是紧缺专业的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要着力抓好现有教师学历提高和业务培训,鼓励通过各种渠道在职提高学历,并对获得本科学历人员在使用上与一次性学历毕业生一视同仁。四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工作的责任性,培养优良的教风,提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教风带动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与此同时,要大力加强高中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应建立高中校长后备人才库。教育行政部门要配合组织人事部门研究制定高中校长的条件和素质要求,积极探索高中校长培养选拔途径和办法,努力培养出一批出色的校长。在选拔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中,应坚持在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育思想端正,熟悉学校管理,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或教育行政干部中挑选。应及时配齐配强学校领导班子,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五)切实抓好示范学校建设,积极扩充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坚持开展标准化高中创建工作,力争到2015年,保留的区属5所高中全部创建成省级标准化高中。同时,汉滨高中和江北高中要努力向省级示范高中迈进,全区高中在校生规模达到2.4万人,基本实现高中教育均衡发展。

(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业技术教育的新路子。目前,技能型劳动力就业形势日渐看好,职业技术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要把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一视同仁,加快发展速度。“十二五”期间,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好一所示范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办职业技术教育。教育部门应经常组织职业技术学校去发达地区考察办学经验,根据市场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调整设置对路专业,添置教学设施,聘请专业课教师,动员和吸引初中毕业生到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加强与省内外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依托驻外省市办事机构与当地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联系,促进职校办学上的“订单培养”,为职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与维护劳动权益提供服务。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推动初中毕业生分流,逐步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趋于协调,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下载关于湟中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的汇报(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湟中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情况的汇报(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总结

    县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总结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十五”以来,我县在全面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的基础上,积极适应经济建设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

    县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总结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so100一、准确定位,实施优先发展战略 随着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产品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迫切需要造就一......

    贵州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工作

    附件: 贵州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工作 考核验收实施细则(试行) 根据《贵州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工作考核验收办法》(黔教督发„2011‟84号),为了确保考核......

    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的情况汇报

    我市总人口145万人,暂住及流动人口4.2万人,辖20个镇和两个开发区(其中属黄桥老区的有13个镇),计304个行政村。改革开放后,如皋在全省率先获得“江苏省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199......

    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的工作汇报

    我市总人口145万人,暂住及流动人口4.2万人,辖20个镇和两个开发区(其中属黄桥老区的有13个镇),计304个行政村。改革开放后,如皋在全省率先获得“江苏省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199......

    高中发展调研汇报材料

    和硕县第一中学高中教育发展汇报材料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关心支持下,和硕县第一中学作为全县唯一一所民汉合校的完全中学,立足县域实际,结合学校特点,确......

    漳州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办公室

    漳州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办公室 漳中招[2007]1号关于组织参加厦门旅游职校、福州旅游职校和漳州二职校有关专业招生面试的通知各县(市、区)中招办,市直各中学: 接厦门市、福州市......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什么意思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什么意思? 普及高中教育主要是提高高中的入学率,达到90%以上,是通过很多措施实施的。 所以中考还是要考的,逐步实施推荐和能力考核方式。高中分为普高和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