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课题《搭建学生自主发展平台行动研究》的阶段性报告材料
巨 城 示 范 小 学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理论学习
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关于行动研究的理论知识,了解了行动研究的概念及行动研究的一些特点,以及它的实施步骤与基本模式等问题;并深入学习了“自主学习”的相关知识,使这些新的理念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我们将所有参与实验的教师分为三个大组: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研究工作。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课题研究工作制度”等,逐步完善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课题组成员一直订阅《山西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等教学杂志,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自主发展”课堂教学
课题组成员选择自己任教的其中一个班级为实验班级,进行实践:
1、寻求与构建“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自主发展”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自主发展”教学模式的基本课堂教学结构是:创设情境,激励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反馈补充——实践应用,拓展延伸。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激励思考。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氛围,大胆提出质疑,主动思考探究。(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指导自主学习,体现探究过程,进行合作交流,自行解决问题。(3)师生互动,反馈补充。师生多维互动,及时反馈激励,复习巩固创新,共同归纳总结。(4)实践应用,拓展延伸。强化思维训练,拓展应用实践,情感体验感悟,延伸自主发展。实验教师灵活运用该模式,又创造性地总结出以下子模式:(1)情境引领——自主探究——内化延伸;(2)创设情境——实践探究——拓展延伸;(3)激发兴趣——自主探究——拓展创新
2、实施“自主发展”教学模式 在教学结构上,实验教师恰当地设计教学环节。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自主发展”学习的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学共进。在自主探究中,注意提供探究材料,体现探究过程,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在合作交流中,重视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创造适合不同学生接受能力和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史料不及的体验,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在教学组织上,把培养质疑品质作为“自主发展”的关键。集体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个人自觉思考、师生共同探讨,已成为我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包括个体自学、自愿结合、互帮互学、小组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开展全班范围的讨论与交流。
在教学评价上,把及时反馈激励作为“自主发展”的动力,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着重从学生参与教学的状态和程度以及思维活动的深度和频度等方面,给予及时反馈和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实现学生多元智能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改革“自主发展”教学设计
我校把改革传统的教学设计,完善“自主发展”教学设计作为提高备课质量,优化“自主发展”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和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学设计既要凸显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是教学设计的质量要求),又要体现采取的相应教学策略(这是教学设计的操作系统和核心环节),还要体现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这是系统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完善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一般经过个人备课(形成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研讨教学设计)—个人再备课(完善教学设计)—上课(验证教学设计)。我们通过对教学设计的研讨、展示、评优活动,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高备课质量,尤其是集体备课质量,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4、优化“自主发展”课堂教学
为了优化“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每学期我校都开展以研讨课、观摩课、评优课为中心内容的教学研究活动。研讨课重在对“自主发展”教学模式与策略的研讨交流;观摩课重在引领教师在课题研究总体思路的框架下,进行教学实践与创新;评优课重在促进全体教师相互学习,普遍提高。
“研讨课、观摩课、评优课”教学研究活动的过程,是以课例为载体,以理论为支撑的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的过程。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为那些专注探索的教师们搭建了探索展示平台。大家共同探索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及至策略。
二、取得的阶段成果
(一)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个人发展
首先,本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储备,感知学习的乐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主体积极性。这说明学生的“主体参与”得到落实,“主体参与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
其次,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发展”教学模式的实质,是让学生经历自己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互动、自主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恰当的引导和及时的帮助,以及对学生个性和情感体验的关注,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教学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增强。调查分析结果也表明,学生们预习态度与习惯、问题意识与解疑、合作意识与能力都得到很大发展,基本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本课题研究不但构建了“自主发展”教学模式与策略,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完善,而且提高了教师创新教学能力。广大教师从优化课堂教学入手,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设计激励情境,营造民主氛围,引导质疑解难,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增强学科相融性。本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对教学实践中问题的研究,对成功的经验的总结,实现从教学经验到科学理论的升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不断获得进步,提高专业技能,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具体表现。
在课题研究中,我校教师得到教研、科研人员在理论与技能上的及时指导,应用理论于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向现实转化,实现着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的总体提升。
(三)促进学校办学特色持续发展
本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以创新求发展,以质量创特色,在课改研究中实施课题牵动策略,牵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师生共同成长。
此外,我们课题组成员还围绕课题研究创办了自己的五期杂志《教研之窗》,其中收集了十几位教师的优秀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及部分学生的优秀日记、作文等作品。王仙兰老师的《鸟的天堂》、王玉霞老师的《大瀑布的葬礼》、王召武老师的《圆的认识》、任瑞芳老师的《生命生命》等十多节研讨课、观摩课,受到了领导的好评。课题组成员还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丰富详实的资料。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自主发展”教学理论与“自主发展”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
2、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原有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在短时间内难以转变。
3、对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时间与效率之间的矛盾问题一时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4、课题组成员时间、精力、学识的有限和实践中不可控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研究的浅陋、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1、课题组成员不断更新观念,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提升个人素质。
2、多向同行请教,向专家请教,虚心学习。
3、努力克服工作中的障碍,合理安排时间,勤于实践,必须用勤奋的态度和良好的教学效果来取得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4、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
四、下阶段研究计划
本课题研究构建了“自主发展”教学模式基本框架,带动了各学科教学改革,带来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以及学校办学特色发展,同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专题经验、论文和案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明显的效果。
本项研究是一项规范性研究,研究过程实现了理论提升和教学质量提高相互促进,研究成果显著,达到了研究目标。我们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习惯,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和鼓励。定期反思总结,梳理材料,撰写教学感悟、教学论文。教改的路是艰辛的,但也唯有这种艰辛才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欣喜。课题顺利进行了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只能作为我们今后继续课题实验的基础,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第二篇:关于课题《搭建学生自主发展平台行动研究》的阶段性报告材料[范文模版]
关于课题《搭建学生自主发展平台行动研究》的阶段性报告材料
巨 城 示 范 小 学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理论学习
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关于行动研究的理论知识,了解了行动研究的概念及行动研究的一些特点,以及它的实施步骤与基本模式等问题;并深入学习了“自主学习”的相关知识,使这些新的理念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我们将所有参与实验的教师分为三个大组: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研究工作。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课题研究工作制度”等,逐步完善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课题组成员一直订阅《山西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等教学杂志,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自主发展”课堂教学
课题组成员选择自己任教的其中一个班级为实验班级,进行实践:
1、寻求与构建“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自主发展”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自主发展”教学模式的基本课堂教学结构是:创设情境,激励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反馈补充——实践应用,拓展延伸。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激励思考。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氛围,大胆提出质疑,主动思考探究。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指导自主学习,体现探究过程,进行合作交流,自行解决问题。
(3)师生互动,反馈补充。师生多维互动,及时反馈激励,复习巩固创新,共同归纳总结。
(4)实践应用,拓展延伸。强化思维训练,拓展应用实践,情感体验感悟,延伸自主发展。
实验教师灵活运用该模式,又创造性地总结出以下子模式:(1)情境引领——自主探究——内化延伸;(2)创设情境——实践探究——拓展延伸;(3)激发兴趣——自主探究——拓展创新
2、实施“自主发展”教学模式
在教学结构上,实验教师恰当地设计教学环节。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自主发展”学习的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学共进。在自主探究中,注意提供探究材料,体现探究过程,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在合作交流中,重视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创造适合不同学生接受能力和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史料不及的体验,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在教学组织上,把培养质疑品质作为“自主发展”的关键。集体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个人自觉思考、师生共同探讨,已成为我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包括个体自学、自愿结合、互帮互学、小组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开展全班范围的讨论与交流。
在教学评价上,把及时反馈激励作为“自主发展”的动力,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着重从学生参与教学的状态和程度以及思维活动的深度和频度等方面,给予及时反馈和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实现学生多元智能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改革“自主发展”教学设计
我校把改革传统的教学设计,完善“自主发展”教学设计作为提高备课质量,优化“自主发展”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和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学设计既要凸显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是教学设计的质量要求),又要体现采取的相应教学策略(这是教学设计的操作系统和核心环节),还要体现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这是系统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完善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一般经过个人备课(形成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研讨教学设计)—个人再备课(完善教学设计)—上课(验证教学设计)。我们通过对教学设计的研讨、展示、评优活动,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高备课质量,尤其是集体备课质量,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4、优化“自主发展”课堂教学
为了优化“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每学期我校都开展以研讨课、观摩课、评优课为中心内容的教学研究活动。研讨课重在对“自主发展”教学模式与策略的研讨交流;观摩课重在引领教师在课题研究总体思路的框架下,进行教学实践与创新;评优课重在促进全体教师相互学习,普遍提高。
“研讨课、观摩课、评优课”教学研究活动的过程,是以课例为载体,以理论为支撑的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的过程。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为那些专注探索的教师们搭建了探索展示平台。大家共同探索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及至策略。
二、取得的阶段成果
(一)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个人发展
首先,本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储备,感知学习的乐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主体积极性。这说明学生的“主体参与”得到落实,“主体参与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
其次,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发展”教学模式的实质,是让学生经历自己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互动、自主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恰当的引导和及时的帮助,以及对学生个性和情感体验的关注,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教学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增强。调查分析结果也表明,学生们预习态度与习惯、问题意识与解疑、合作意识与能力都得到很大发展,基本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本课题研究不但构建了“自主发展”教学模式与策略,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完善,而且提高了教师创新教学能力。广大教师从优化课堂教学入手,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设计激励情境,营造民主氛围,引导质疑解难,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增强学科相融性。本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对教学实践中问题的研究,对成功的经验的总结,实现从教学经验到科学理论的升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不断获得进步,提高专业技能,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具体表现。
在课题研究中,我校教师得到教研、科研人员在理论与技能上的及时指导,应用理论于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向现实转化,实现着教师自身的持续发展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的总体提升。
(三)促进学校办学特色持续发展
本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以创新求发展,以质量创特色,在课改研究中实施课题牵动策略,牵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师生共同成长。
此外,我们课题组成员还围绕课题研究创办了自己的五期杂志《教研之窗》,其中收集了十几位教师的优秀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及部分学生的优秀日记、作文等作品。王仙兰老师的《鸟的天堂》、王玉霞老师的《大瀑布的葬礼》、王召武老师的《圆的认识》、任瑞芳老师的《生命生命》等十多节研讨课、观摩课,受到了领导的好评。课题组成员还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丰富详实的资料。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自主发展”教学理论与“自主发展”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
2、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原有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在短时间内难以转变。
3、对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时间与效率之间的矛盾问题一时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4、课题组成员时间、精力、学识的有限和实践中不可控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研究的浅陋、缺陷。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1、课题组成员不断更新观念,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提升个人素质。
2、多向同行请教,向专家请教,虚心学习。
3、努力克服工作中的障碍,合理安排时间,勤于实践,必须用勤奋的态度和良好的教学效果来取得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4、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
四、下阶段研究计划
本课题研究构建了“自主发展”教学模式基本框架,带动了各学科教学改革,带来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以及学校办学特色发展,同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专题经验、论文和案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明显的效果。
本项研究是一项规范性研究,研究过程实现了理论提升和教学质量提高相互促进,研究成果显著,达到了研究目标。我们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习惯,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和鼓励。定期反思总结,梳理材料,撰写教学感悟、教学论文。
另外,由于信息技术将成为教学过程中整合各种信息资源、课程资源的平台,一些新的方法、手段,及至策略引入改革之中,正在成为增强教学内涵底蕴的主要方式,因此,完善“自主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涉及到许多有待进一步探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我们有信心在深入研究与实践中取得新的进展。
教改的路是艰辛的,但也唯有这种艰辛才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欣喜。课题顺利进行了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只能作为我们今后继续课题实验的基础,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第三篇:搭建社团平台 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搭建社团平台 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学生社团是学生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自发组织、自愿参加的学生自治团体,是学生开展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和途径,它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社团活动成为中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给同学开发潜能、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他们的健康心理和独立人格,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又为我们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破解学习时间减少的难题,取得骄人成绩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学校加强社团管理,辅导教师强化责任,让社团活动成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特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是人人有社团。通过社团活动达到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的目的,就必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做好前期动员成为第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师培训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班会、板报、校报校刊、名人讲座,让学生明确社团的意义,参加社团的作用和目的。印发《给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知道社团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解答家长的疑惑,争取家长的支持。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起了学生参加社团的兴趣,甚至主动组织人员,聘请指导教师,申请建立自己的社团。
二是实施三级管理。社团多,管理成为问题。学校一把抓,精力不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校长、书记、副校长和中层领导及骨干教师组成的社团领导小组经过再三讨论,最后确定了对学生社团实施“三级管理模式”。即:学校一级管理,重点调度“十大社团”活动,由校团委负责管理;每个年级部成立、管理20个二级社团,由级部管理;每班成立3—5个社团作为三级社团,由班主任负责管理。每个社团都建立了章程、社团标志,明确了指导教师,制订了本学期的活动计划,印制了《社团活动记录》,定期开展活动。社团活动有辅导教师、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三是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校重点调度的十大社团,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全身心靠上。
社团活动已经顺利开展起来,为了让它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保持学生持久兴趣,还需要不懈努力。一是定期展示观摩。为了保障社团活动持久发展,学校对社团的活动和材料整理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三级社团每周活动一次。“社团活动记录本”由社长记录,指导教师签字。
2、一级社团(学校十大社团)每月组织一次大型活动并出一份材料(按整档要求、特别注意图像材料收集)。
3、二级社团(级部社团)每两月组织一次大型活动并出一份材料(按整档要求、特别注意图像材料收集)。校团委每月对三级社团材料检查一次,将检查结果纳入级部考核,并提交学校行政办公会。校团委牵头每学期对学校十大社团考核一次。量化材料包括:社团实施方案、计划、社团活动记录本、过程性材料(必须有图像材料)、成果现场展示、在各级比赛中获奖证书等。评委听取指导教师汇报,同时对以上材料打分量化排名。二是开展明星评选。三是参与高层次比赛。
青云学府团委 2009-11-6
第四篇:抓好远程教育搭建发展平台
抓好远程教育搭建发展平台
推动XX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
我们XX镇位于XX市区东郊,总面积82.47平方公里,辖XX个行政村,4.3万人。目前,全镇已建成远程教育农村站点XX个,入户260户,我们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全力支持,为远程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们始终将远程教育工作摆在镇党委工作的突出位臵,紧紧围绕“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广大群众长期得实惠”这一目标,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强力推进。将远程教育纳入重点工作管理,实行目标考核。先后成立了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远程教育办公室、远程教育督导组,为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并加大经费投入,先后投资75万元建成“三厅一中心”,即:远程教育播放大厅、远程教育劳务信息服务大厅、远程教育文化产业展厅和镇远程教育信息服务中心,把远程教育的信息资源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效果。
二、培育龙头,示范带动,全面发挥远程教育网络职能作用
自远程教育开展以来,我们始终把镇级服务中心建设及其功能发挥作为远程教育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来抓。一是完善硬件设施。镇上我们建成了“三厅一中心”,配备了电视、电脑、投影仪、机顶盒、档案柜等多媒体设备。二是增点扩面。在建好镇管 1
理中心和各村终端接收站点的同时,广泛宣传动员村两委干部、双强党员、致富能人、科技示范户,积极安装机顶盒,扩大了远程教育覆盖面。三是完善信息网络建设。我们吸收农技、畜牧、蔬菜、食用菌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做好信息的对内接收推广和对外宣传发布,有针对性地接受果、菜、牧、菌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四是抓好学习教育。我们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系统安排各站点每月学习计划,要求每个村都要根据各自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安排学习内容,让远程教育为各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三、健全机制,严格管理,确保远程教育站点高效运转
(一)健全队伍,严格管理。一是由组织委员牵头,从机关干部中抽调X名对远教业务精通的同志,分包全镇X个片,定期不定期到各村检查指导工作,帮助各村站点做好操作员培训、学习制度制订、设备调试收看等方面工作。二是配强操作员队伍,每个站点至少配备两名操作员,一是提倡让村两委中相对年轻的村干部兼任操作员,二是将XX名大学生村官明确为各村的操作员,统一经市远程教育办公室专门培训,发给操作员证,持证上岗。这样既可减轻农民负担,又能确保操作员队伍的长期稳定,为有效发挥远程教育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健全制度,规范运行。统一制定了《XX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规定》、《各站点操作人员工作职责》、《播放设备及场所管理制度》、《例会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制订下发了《镇远程教育奖惩制度》,明确包村干部为第一责任人,2大学生村官为具体责任人,采取“十天一通报、一月一考核”的办法,切实提高村级站点的点击率和使用率,连续几年,我镇远程教育点击率在三门峡各乡镇名列前茅。
(三)加强督导,整体推进。我们建立了三个层次的督导体系:一是镇三套班子成员分片督导。三套班子领导分片包村,经常深入站点,督促远程教育计划的落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将远程教育列入重点工作督查内容,实行逐月量化考评,对连续两个月未完成规定任务的,取消包村干部年终评先资格。三是管理中心专项督导。每月XX日组织召开各站点操作员例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排查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通过多层次的强化督导,齐抓共管,推动了远程教育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四、结合实际,发挥优势,促进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XX镇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将远程教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一是将远程教育与农民增收相结合。通过远程教育网络知识的“洗礼”,全镇群众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氛围十分浓厚。车窑村是我镇蔬菜种植专业村,党员干部通过从远程网上学习沼气综合利用的科技知识,许多群众在自己的大棚菜里进行猪—沼—菜一体化的综合利用模式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养猪和种菜的生产效益。大中原村群众学用果树管理新技术,大胆实践,改造树型,提高了果品的数量和质量,建成了优质果树示范基地,吸引了众多的乡镇果农前来参观学习。特别是我镇的花卉生产,从宣传发动,到种苗引进、技术指导、包装销售,大部分都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实施。从20XX年开始,全镇
3已建花卉大棚80余座,占地120余亩,栽植非洲菊、玫瑰、剑兰等花卉70余万株,年产值达600余万元,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6元。二是将远程教育与劳务经济发展相结合。我们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宣传劳动用工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劳务培训,发布用工信息,充分发挥乡镇劳务信息服务中心的平台和辐射带动作用。20XX年通过远程教育劳务信息平台,转移劳动力8700余人,劳务收入达1.3亿元。三是将远程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远程教育的平台,我们还成立了民间艺术协会,组织留守妇女学习剪纸、面塑、绢花等技术,已发展会员86人,带动农民300余人参与到民间艺术的开发与销售,剪纸、绢花、皮影等民间艺术品已走向全国、远销海外,其中 “千古雄关,道家之源”的一幅剪纸作品以6万元被河南一家五星级酒店收藏。全镇仅绢花厂就有六、七家,就业人员达200余人。
总之,通过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真切感受到它已成为了干部素质教育的示范工程,群众致富的活力工程,干群关系的桥梁工程,经济发展的助推工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着力在规范管理、发挥作用、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全力推进远程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使远程教育在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谢谢大家!
第五篇: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
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
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戚以燕
(南昌市铁路第三幼儿园江西南昌330002)
内容提要:
新〈〈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迈进了一个新的里程,面对新的变革,我们应该怎么做和怎样去做,这是摆在我们幼教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位管理者思考的问题。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去全面贯彻和落实新〈〈纲要〉〉精神,发挥引领和服务作用,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适宜的平台。
关键词:专业化搭建平台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社会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适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育工作者。可见,如何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中每一位幼儿园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此,我的思考和策略阐述如下:
一、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搭建教师观念与行为转变的成长平台。
(1)做到眼中有孩子。在实践中,教师眼中有孩子,才能关注孩子,深入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把握孩子已有的经验,分析孩子的特点,才能在活动的组织中真正体现新的课程观念,实现“承认差异、发现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使孩子获得有差异的发展”目标,以平等的心态、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记录、了解、分析每个孩子的成长变化,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孩子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
(2)做到心中有目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发展目标,结合幼儿发展现状和兴趣要
求,引导幼儿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例:大三班的孩子在下雨天发现鞋子在泥中的印子很有趣,孩子们立即对鞋子发生了极大的兴趣,有的说:“我的鞋底的花纹象一艘小船,我的鞋底的花纹象一道道水波纹……”教师根据预设目标中的“发挥幼儿想象,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自然生成了《有趣的鞋子》这个活动。孩子们带来了自己喜欢的、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穿的鞋子,针对不同大小、式样各异的鞋子,教师引导孩子开动脑筋,怎样使这些鞋子摆放美观、拿放方便,有的说按大小,有的说按季节……正是教师心中有目标,孩子们在探索活动中,才既发挥了想象,又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和合作意识。正是教师心中有目标,孩子们在探索活动中,才既发挥了想象,又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和合作意识。
(3)做到随时有教育。要求教师能随机整合有利于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因素,能随机发现孩子的兴趣,并能引导幼儿探索,从而实施促进孩子发展的目标。我们要求教师每月从主题教学和日常生活方面,捕捉教育案例,并组织交流研讨,以达到提高教师整合教育、随机教育的能力。
(二)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搭建“学习型教师”成长平台:
(1)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激励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适宜不同教师个性需求的挑战目标,使教师看到自己努力的方面,并将各自的努力形成合力,在自我超越中达到群体超越的境界。同时重视荣誉激励和群体激励的作用,园内设置“园先进”、“园学科带头人”等,还要求骨干教师发挥积极的导向和辐射作用,从而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2)幼儿园要创建学习型组织,把目标指向有效促进园内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教师自身的 作者简介:戚以燕——1960年10月出生,小教高级
终身学习意识,同时幼儿园的管理者要在建构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率先垂范,成为学习楷模;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提高教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例:对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他们工作热情高,但经验不足,遇到困难易焦虑不安,束手无策。因此,管理者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放手让年轻教师挑重担,同时又给予切实的帮助、及时的指导,激发年轻教师的工作自信心。对工作五年左右的教师,管理者则注重激发她们不断创新、勇于突破自我的工作热情,提供外出参观、学习、考察的机会,让她们在业务进修中开拓视野,同时为她们搭建平台,鼓励她们坚持实践、不断进取、勇于探索创新。对成熟期的教师,提供教科研的机会,将实践升华理论,用教科研提升教学质量,对于老教师,在关心、尊重、信任的前提下,让她们在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中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和顾问作用,将老、中、青教师塑造成连动的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3)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激励教师不断成长。每学期每位教师都要在园内开放半日活动,围绕主题向全园教师展示各自的教育实践成果,每次展示开放活动后都开展集体反思和研讨。活动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同时又是获益者。教师间的交流使得个人的经验和思考成为一种共享资源,同时还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使教师的才能得到了施展。
(三)为教师创设创新空间,搭建成长平台。
(1)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工作的空间,让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人,积极投身于创造性的教育实践中去。管理者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改变“等、靠、要”的被动局面,改变“你说我干”的依赖思想,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能力、态度和经验,创造条件,放手让她们针对本班幼儿发展的状况和需要,自主选择教育内容,实施教育计划,制定教学策略;允许教师根据幼儿动态的学习过程和兴趣,变化活动计划,调整活动过程。当然,管理者在给予教师选择权的同时,要加强监控,做到既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又能坚持教育的原则性。
(2)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现代管理思想。管理者要从督查者、评估者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支持者、服务者,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出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例:大班探索活动《旋转乐园真好玩》,教师在设计活动时,目标过大,活动流程形式比较单一和雷同,这时管理者以平等的探讨式的伙伴关系和教师一起反思、修改,将目标定为尝试在自制旋转玩具的过程中,体验与探索成功的乐趣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活动流程以观察→回忆→探索→自制玩具→记录→分享乐趣为主线,使这堂课获市探索活动展示竞赛一等奖。
(四)帮助教师树立教科研信心,搭建“研究型教师”成长平台。
(1)帮助一线教师树立信心,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大胆开展和参与教师研究工作。例:在开展“音乐在因材施教中的作用”课题研究实践中,克服过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将过去的欣赏教学与言归于课题研究中的欣赏反复比较,找出不同之处,找出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在提高音乐教学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相信自己,积极参与。
(2)学会学习、学会反思,每位教师都必须充分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应具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探索的欲望,让平时的学习积累成为自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研究源泉;同时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的思想、行为、目的、态度和情感,在分析问题的成因之后,重审自己教育的思想依据,寻找新的思想与新的策略,以解决面临的问题,验证各阶段所形成的假设和教育方案,提高和丰富教师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水平。
(3)学会创新,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在教改大背景下的今天,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要鼓励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地自我更新,具有开拓性、新颖性的良好思维方式,异中求因、因中求异,大胆探索和尝试,大胆质疑和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
总之,管理者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搭建适宜的发展平台,教师的潜能得到了发挥,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就会走得更快,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就会提高得更快!
参考文献:
〈〈上海托幼〉〉2005.5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上海托幼〉〉2005.6上海教育报刊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