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阳城经济圈建设报告
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报告
一、2011年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一)提高核心带动力
2011年,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始终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总路径,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积极应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趋紧、通胀压力加大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较好、位次前移、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综合承载力、服务力、形象力和带动力明显提高。完成生产总值1383.07亿元,同比增长17.1%,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增幅创历史新高。实现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7.14亿元,同比增长37.3%,增收51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420元,同比增长17%,比全省高出29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81元,同比增长23.5%,比全省高出3181元。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32平方公里扩大到2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123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9.20%。荣膺了“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入选中国十大低碳城市。开工建设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一环一射两联线”的市域快速铁路建设顺利推进。贵清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二环路全线贯通,“三环十六条射线”道路路网建设基本形成。建成贵阳铁路枢纽改貌货运中心、花溪地利农产品物流园、孟关国际汽贸城,组建成立贵阳农村商业银行,开工建设贵阳国际金融中心。
(二)推进黔中经济区形成
黔中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重点经济区。范围包括贵州省贵阳市及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县,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仁怀市,黔东南州凯里市、麻江县,黔南州都匀市、福泉市、贵定县、瓮安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共计32个县(市、区)。区域国土面积51236平方公里,占贵州的29.1%。一是推进贵安同城化发展。贵阳与安顺地缘相连,人文相通,两市中心城区直线距离约90公里,随着贵昆铁路提速改造工程的竣工,两市的客运运行时间仅40分钟,待长昆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运行时间仅30分钟。随着贵阳市建成区的拓展和轻轨、环城铁路的开工建设,贵阳市与安顺市的空间距离逐渐缩小。推进贵阳安顺同城化将有效解决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矛盾和摩擦、消除行政壁垒,为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二是推进贵龙城市经济圈建设。建立较高层次的高效的管理机构,强化对贵龙城市经济带开发建设的统一管理,形成龙里与贵阳同城化发展新格局的体制机制。强力实施“东扩”的城市空间发展计划,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龙洞堡贵阳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进。6月27日, 贵(阳)龙(里)城市经济带路网暨中铁项目安置区在贵州省龙里县开工,标志着贵龙城市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全面启动。三是从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产业发展的分工协作、加强产业发展新机制的构 2 建等方面入手,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与花溪区、平坝县协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二、2012年城市经济发展展望
根据国家关于“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空间布局要求和《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坚持“主城优化提升,新区组团联动,市县同城发展,增强辐射能级”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三区五城五带”(贵安新区、双龙新区、北部新区;百花生态新城、花溪生态新城、天河潭新城、龙洞堡新城、北部工业新城;二环四路城市带、贵阳至遵义城市带、贵阳至安顺城市带、贵阳至毕节城市带、贵阳至凯里及都匀城市带),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空间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服务力、形象力和带动力,把以贵阳为核心的黔中城市群建设成国家级城市群。
(一)优化空间布局。统筹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以贵阳为核心、以快速陆路交通通道为主轴的黔中城镇带和产业带,形成产业带与城市带互动发展新格局。以贵阳市现有建成区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完善“三环十六射”,加快 “二环四路”城市带建设,构建百花生态新城、花溪生态新城、天河潭新城、龙洞堡新城、北部工业新城五大城市新组团,带动环城公路沿线的城镇发展,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卫星城镇、特色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镇网络体系,以高新技术、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以贵阳、安顺两大城市为节点,以贵黄高速公路、长昆客运专线为主轴,形成贵阳-安顺城镇带和产业带,带动“贵安新区”规划建设。以贵阳、遵义 3 两大城市为节点,以贵遵高速公路、渝黔高速铁路为主轴,形成贵阳-遵义城镇带和产业带,带动“北部新区”规划建设。以贵阳、都匀、凯里三大城市为节点,以贵广高速铁路、贵广高速公路、长昆客运专线为主轴,形成贵阳-都匀-凯里城镇带和产业带,带动“双龙新区”规划建设。以贵阳、毕节两大城市为节点,以贵毕公路、成贵快铁为主轴,形成贵阳-毕节城镇带和产业带。
(二)提高“以产带城”的能力。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增强城镇经济实力和增加就业为核心,以“五带”为基础,建成大规模、专业化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主轴带,形成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化工、医药、特色食品、现代物流、旅游休闲等为核心的产业走廊。二是加快园区建设。坚持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方向,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扩区和调整区位工作,推动白云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息烽磷煤化工基地、清镇铝煤化工基地、修文工业园、开阳磷煤化工基地建成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其它园区向省级产业园区升级,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配套力和承接力,促进工业用地向城镇和交通沿线集聚,形成若干工业集聚区,进一步拓展园区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融合。
(三)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综合运输网络结构,继续适度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综合运输结构调整,促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铁路:在既有川黔、贵昆、湘黔(黔桂)铁路干线的基础上,构建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发达地区4~10小时的“一环十射”快捷大能力铁路运输通道。公路:做好黔中 4 经济区高速环、贵阳经开阳至瓮安、修文至黔西、修文至金沙、贵阳至惠水、清镇至黔西、厦蓉高速清镇至织金段等项目建设工作,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完善、服务高效的区域高速公路网和城际道路网,实现贵阳至遵义、毕节、安顺、都匀、凯里周边邻近地州市中心城市公路运输3小时内到达,形成区域客、物流运输大通道,发挥贵阳市交通枢纽的辐射与联系作用。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并力争建设贵阳—安顺—六盘水、贵阳—息烽—遵义、贵阳—贵定—凯里、贵阳—龙里—都匀等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提高区域间快速通达能力,构建轨道交通与多种交通方式并存、互为补充的现代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航空:配合推进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及三期扩建工程,加快建成西部地区重要枢纽机场。鼓励和引导航空公司开辟和增加航线,加大航班频次,进一步优化提高与省内专线的航线及密度。水运:以开阳洛旺河码头、息烽大塘口码头建设为核心,以乌江干流航道建设为重点,提高对外通道作用,通过水路交通软硬件建设,客货物流能通过乌江黄金水运通道北下长江。信息:加强能源、原材料、航空航天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三网融合”,着力构建黔中经济区内无障碍信息平台,统一电话区号、移动网络并实现信息网络平台一体化。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加快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构建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以信息化带动经济区内各地的发展。水利:加快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并采取从乌江调水和开发贵阳市周边地区的水源,加大黔中供水量。尽快编制“黔中经济区”发展战略水资源综合规划,适时调整水发展的空间布局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一是强化公共事务服务职能,加快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同城同待遇”步伐。重点是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逐步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建成西南劳动力培训基地和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园区;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医疗急救网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微企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积极探索医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构建社区服务保障新机制,使全市城区人口全部纳入新型社区覆盖公共管理“半小时服务圈”;建立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全面推进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制定出台《贵阳市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细则》,解决流动人口在居住、就业、就医、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依托乌当、花溪、清镇、开阳等省级试点,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把事关群众生活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教育、公共交通、电力、燃气等公共服务,向小城镇覆盖,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加强区域合作。一是建设黔中经济区核心区。围绕黔中经济区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综合优势和引擎功能,从区域布局、产业发展、交通路网、服务功能等方面规划建设并做大做强核心区,提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带动周边地区同城化发展,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二是规划建设贵 6 安新区。积极推进贵安新区规划建设,制定先行先试发展政策,突出贵阳、安顺一体化发展,将贵安新区打造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成黔中经济区最富活力的增长极。
(六)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总抓手,着力构建绿色的经济生态体系、宜居的城镇生态体系、自强的文化生态体系、友好的自然生态体系、和谐的社会生态体系和协调的政治生态体系,加快建成经济实力更强、生态环境更好、幸福指数更高的生态文明城市。
第二篇:城市经济圈建设报告
城市经济圈建设报告
一、2007年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现状
构建以贵阳为龙头,由周边若干城市(镇)带组成的贵阳城市经济圈,加快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强竞争力的城市经济增长极是贵州省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贵州省从2006年初颁布实施“十一五”贵阳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2007年是规划实施的第二年,经济圈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贵阳市政府推进城市经济圈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贵阳市政府2007年4月份专门召开了“关于加快推进贵阳城市经济圈规划实施的建议”工作座谈会,邀请了省、市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各大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广泛的吸纳各个领域和阶层的意见和建议,为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起到了对社会宣传的作用。
2.加强政府间的合作。贵阳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建设问题。曾多次与安顺市、黔南州就协调机制、经济发展、资源共用、共享、投资项目开发等问题进行磋商和探讨,并签署了合作协议。2007年3月,安顺市党政代表团前来我市对推进城市经济圈再行协商,安顺市与贵阳市在贵阳市行政中心举行了两市县区友好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安顺市西秀区等七个县区分别与贵阳市云岩区等七个区正式签订友好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安顺市委、贵阳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就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促进两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确定了要在“政府推动、优势互补、市场运作、互利双赢”的原则下,加深联系,共同加快两市和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快速发展。贵阳市的七个区与安顺市对口的区、县都在积极地寻求合作的机会,共谋发展。
2007年8月,贵阳市常务副市长申振东带队,到黔南州政府就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推进步伐有关事宜与黔南州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就贵龙经济带的建设、召开三方对接会等问题达成共识。随后,贵阳市南明区与黔南州龙里县就城市经济圈规划实施达成合作意向,两地将整合优势资源,联合打造“贵龙”城市经济带。南明区与龙里县分别成立了以行政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实施“贵龙”城市经济带建设。
2007年10月9日,加快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发展协调与合作会在黔南州龙里县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唐德智出席会议。会上贵阳市、安顺市和黔南州三地发改委分别就实施贵阳城市经济圈规划情况进行了汇报、分析,并提出了当前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对“贵龙”经济带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2007年开工建设了贵阳至广州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简称快速通道),贵广快速通道的建设,将形成贵阳城市经济圈贵阳市连接龙里、贵定等县市的一条新的主干线,为加快构建城市经济圈的经济网络和基本框架创造有利基础条件。同时,贵广快速通道也是贵阳城市经济圈通往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快速通道,为推进贵阳城市经济圈各市县资源整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是积极谋划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黔南州的龙里县紧临贵阳,在纳入贵阳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后,龙里县政府十分积极,提出要建设依托贵阳,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城市经济带。以龙里县水桥为起点,建设一条长20.4公里(其中在龙里县境内有17.06公里)、宽80米的城市大道接贵阳油榨街——小碧城市干道,目前正处于规划对接阶段,为此,黔南州政府与贵阳市政府一起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4.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贵阳市域内也存在着行政区划不适应的现象。经过半过世纪特别是近20年建设和发展,贵阳市已经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突出的标志是城市中心区已全部实现了城市化。城市化的发展必须充分释放城市极核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区建设面积扩展。为此贵阳市政府进行了“三马片区”和“龙洞堡片区”的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增强云岩区和南明区的辐射带动力。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是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的规律,首先要在经济圈内形成良好的资源配置条件,公共基础设施条件、服务环境条件等要有利于形成廉价的资源配置成本;其次在经济圈内要有合理的产业链,形成紧密经济联系。第三经济圈内要有一个强大的市场,并具备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效的政府行为,能够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经济要素间的关联、流动,实现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补、共享。
对照上述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所应具备的条件来看,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贵阳城市经济圈内的城镇之间在资源的利用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资源开发组合条件良好,比较优势突出。但贵阳城市经济圈在产业链及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还有所欠缺。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配套和协作不够密切,未能形成互补性较强产业链。以铝工业为例,贵州的铝土矿资源和电力资源较为丰富,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的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是全国主要的氧化铝生产基地,但从整个铝工业的发展来看,存在着铝工业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目前产品附加值低,以铝型材为主,对延伸的下游铝加工产品,特别是市场紧俏、附加值高的高精铝板带、箔材、现代交通用的大型铝合金材料等,在贵阳城市经济圈域内目前尚属空白。二是贵阳城市经济圈内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差异较大,而统一的基础设施条件对形成统一的市场意义重大。三是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发展“软环境”上差异较大,突出体现在政策互动的速度过慢。经济圈内各区、县客观存在的政策规定、执法标准、投资环境的差异,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统一规范。如贵阳市周边城市都在反映的进入贵阳市的电信一网通、户口迁移、居民就业、子女入学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内外有别”,客观上为推进城市经济圈建设形成了一堵“围墙”。正因为有这样一些缺陷,贵阳城市经济圈所应具备的要素集散功能、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2008年推进贵阳城市经济圈发展政策建议
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是区域问题、局部问题,但事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为促进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健康发展,2008年,从政府层面上,应对以下两方面予以充分的考虑:
(一)营造经济圈内无差异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根据贵阳城市经济圈市场发育迟缓的现状,政府应当根据本区域的市场化进程,共同制订出有效的区域市场交易规则,完善区域市场竞争秩序制度。政府不仅要对市场竞争作出法律规范,还要对市场竞争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问题作出法律规范。联手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制定统一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土地批租政策、外贸出口政策等,营造无差异的政策环境。建立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和行政隶属关系,采取各种措施,吸引社会各类投资主体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尤其要为民间投资创造公平的投资环境,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间投资项目管理体制,向民间投资开放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
(二)实施跨区域项目带动,实现圈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圈经济形成的重要依托,没有足够的、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城市以及城市圈经济就不能有效运行,尤其是交通网络和通讯设施的发达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吸引和辐射能力,关系着城市圈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基础设施的滞后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着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由于目前缺少统一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子规划,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圈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要想有效降低经济圈综合成本,提升竞争力,要进一步强化在区际交通、通信、水利、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与协调,统筹规划,实现跨行政区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规模经济效益。
第三篇:大学校园经济圈的调研报告
大学校园经济圈的调研报告
一、正文
自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产业经济处在新一轮的大建设大发展之中,特别是大学城的崛起给当地的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大学周边经济迅猛发展,从传统的基于校内消费外溢到主流的校外消费。有关高校经济圈的研究报告也一直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尤其是金融危机当前,大学周边经济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更引起学者的重视,高校经济圈一词逐渐开始频繁出现在学术论文、政府规划文件、媒体宣传中。然而由于高校经济圈对社会影响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不同的学科背景和评价视角,再加上教育持续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性的影响,目前对高校经济圈的理解比较多元,有关理论研究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定义和通用的评价标准。
高校经济圈概念是由经济学的理论及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对高校经济圈做一个简单的阐述。高校经济是由传统的依托大学校园基于大学生消费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狭义的讲,这种经济的主体是规模庞大的大学生,发展的领域主要是在校园周边,以简单消费为主。广义的说,它的涵盖面非常广,还包括因大学而引发的各种产业经济,即所谓的“毗邻大学城”项目,如科技研发,校园房地产,媒体广告等,主要依靠的是高校强大的社会效应。由此得到:大学经济圈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区域内高校师生以及相关人员共同形成的产业和消费链,是依托大学校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性经济,涵盖了教育教学、科研、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出版、培训,物流,旅游,健身,娱乐以及相关的三产服务。
二、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深层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个人消费问题将会导致社会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及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而且对家庭伦理道德、学校教育管理和社会秩序带来消极影响。关于大学生的消费问题,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在他们的消费支出总额中,文体娱乐或旅游、香烟、零食等享乐品、上网、通讯等消费支出相对比例很大,用于购买书报、学习用品的消费支出相对比例较小,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还有很多在校谈恋爱的学生消费支出过度,消费差距拉大。
经过抽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消费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而是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现代化过程是消费的温床,急剧的社会变革,西方文化的侵入,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大学生耳濡目染,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大学生消费经济和文化的社会心理背景。
1、从众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决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先进的科技知识,具有理性的思维,但是有的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较弱、自尊心与虚荣心较强等,使得他们在消费时,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例如家庭不富裕的学生,看到很多人有手机,自己千方百计也要买一部,以免被人看不起。这种从众心理使一些家境相对贫寒的学生负债累累、精神压抑,甚至不堪重负而导致心理疾病。
2、时尚性。时尚即流行,是社会上一时崇尚的样式,从发式到服饰 从语言到动作都有时尚性。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前卫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总乐于接受流行,领先于时代,追求品牌、新颖、时尚和潮流,各式各样的品牌充斥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把大学生卷入了梦幻消费。他们吃讲究营养,穿讲究样式,住讲究宽敞,用追求品牌,充分展现个性。因此,追求前卫、时尚是新世纪青年典型的消费心态。他们喜欢以聪慧和奇特装点生活,信奉物质是快乐的源泉。
3、易受暗示性。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等刺激手段,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社会心理学研究指出,暗示者、被暗示者,及环境的特点都会影响暗示的效果。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媒,如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众多媒体,就常利用暗示心理向大众传播信息,引导群众采取相应的行为。大学生接触各种媒体的机会更多,他们虽然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但心理不甚成熟,在各种暗示充斥的情况下,难免会失去分辨和判断能力,盲目地采取媒体所宣传的决策或行为。例如,大学生的生活消费经常以媒体的宣传作为参照标准,购买广告推销的化妆品、服饰等。大学生的这种易受暗示心理使得他们产生许多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4、攀比性。人们总是选择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标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休闲娱乐中,总是有意无意的与他人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这种不考虑自己经济状况,一味的攀比促成不合理的消费,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灵。
5、个性化。在这个崇尚自由的时代,大学生开始不喜欢集体活动,而
是追求个性独立、表现自我、以求与众不同。这是新型青年文化的显著特点。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他们追求独特、个性和自由。消费行为开始向理性化转变,出现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
6、差异性。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差异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从而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另外,我国东西发展不平衡,南北差异较大,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贫富状况不同。我国的农民人口占80%,农民出生的大学生占60%。农民的经济水平较低,他们支付庞大的学费已很困难,更别提为子女提供高额的生活费用。而有钱子弟一掷百元,令贫困生羡慕甚至嫉妒。他们难免出现模仿和从众行为,个别学生甚至为满足虚荣心而滋生偷窃、抢劫的想法或反社会行为。
三、校园展览会的市场现状
由于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大学生对商品选择还未形成理性、科学和实践的标准,他们对商品认识和品牌的建立主要是依赖广告宣传的灌输。大学生对品牌有着清晰的阶层划分,倾向于选择同类产品中的领袖品牌,即经常曝光于他们视野中的品牌产品,广告宣传无疑是最大的产品信息来源。2005年,近70%(69.1%)的大学生认为“购买商品时,还是有广告的品牌比较可靠”,他们也认为“广告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广告的存在与广告诉求,投放的有效性等会客观影响大学生的消费选择。以“动感地带”广告为例,大学生了解该广告的主要渠道是校内广告,其次是电视,然后才是同学介绍,以及报纸、杂志。这也将指导了面向大学生的广告的投放重点,毫无疑问,校内广告必然是首要渠道。
虽然大学生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对价格比较敏感,CUS-2005显示,从大一到大四,品牌在对价格的博弈中逐渐占据上风。大学四年对大学生的品牌消费意识是一个重要的塑造时期。而且,一旦走出这个阶段,实现经济独立的大学生将把对品牌的渴望转换成真实的消费。因此,对忠诚消费者在大学阶段进行前期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学学生成长为新富群体时,前期的培育将会收到巨大的市场反馈回报,大学生的忠诚度有可能会持续一生。并且现在暂时的预测为每年一届的举办校园展销会。即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主能力也可以吸引更多学生的眼光。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用内容分析法对大学校园经济圈进行内涵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以下:
1.假期劣势。经过调查,寒暑假期间留守学生寥寥无几大约不到20%,校园周边的商铺有70%歇业,正常营业的仅限于小吃,美发行业等,娱乐休闲,如 KTV,溜冰场几乎全部停业。平时普通的长假不会对商家的经营造成影响,但是大约三个月的寒暑假对其冲击力是巨大的,使其进入周期性的经营低谷,尤其是临近假期新开业的商家,在经营未稳时又要面临“假期劣势’,往往入不敷出,惨淡收场。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目前还没有行之可效的方法,有待我们继续关注。
2.商业发展的“瓶颈”。大学市场化使大学校园所在区域得到充分的开发,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商业逐渐饱和。保持经济圈的持续发展,一是通过产业转型维持其活力,这必须寄托于大学校园的科研能力,一是大学校园规模的扩大来满足商家对毗邻大学的商机渴望。
3.不适度的市场化。自从教育改革,大学市场化不断的推进,社会对大学商业化的了解往往要高于对大学校园学术方面的了解。市场化的今天,学生过度的关注物质生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定位不合理。特别是大学校园附近休闲娱乐行业的盛行,说明大学校园在如何引导学生精神消费方面投入不够。在市场化的同时,大学校园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学术,大力建设精神文明。
4,郊区化的“短视”。郊区化的特征,郊区化的效应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一座像样的城镇。以大学校园为核心,医疗,教育,商业,投资,房地产开发等同时跟进。以武汉为例,近10年来有19 所高校在江夏区开辟新校区,从以前一望无际的黄土地到如今栉比鳞次的楼舍,郊区化带动当地经济,促进农村城市化。这些都得益于大学校园的扩招,但是根据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不久,大学生人数将大幅减少,郊区的校舍毕竟只是主校区的补充,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人去楼空”,当最主要又最重要的消费群体消失后,将会出现连锁效应,因为大学城的资源配置都是围绕这些大学展开的。据武汉政府部门调查测算,一名大学生需要三个人为之提供后勤服务,我们可以想象那时的失业率是多么高,地区的经济萧条是多么悲怆。鉴于此,我们在进行郊区化的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参与规划,引
导高校的合理发展,防止过度的农村城市化,多考虑未来,保证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昙花一现。
综上所述,我们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大学校园经济圈的内涵,得出了大学校园经济圈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们了解大学校园经济圈的现状和把握其未来走向具有现实意义,当前还是以学生消费为主,辐射其他行业。但是随着中国高校改革成熟,大学校园经济圈研发将积聚一定的实力,相关三产业的崛起也会是必然之事。大学校园经济圈对区域经济的推动需要时间的积累,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当给予大学校园经济圈积极的支持。
五、附件:
调查问卷
1,。您的月生活费是()
A.400B 500C 800 D一千以上
2.您的每月支出
(1)伙食和日用品
A.200以下 B.200~400C。400~600D。600~800
(恋爱)
A无 B 100以下 C100~300D300~500 E 500以上
(3)逛街购物
A100以下B 100~300C3 00~600D 600~1000E 1000以上
(4)通讯费
A 50以下B 50~100C 100~200D 200以上
(5)交际(如请客,聚会。学生工作)
A 50以下B 50~100C 100~200D 200~500
3.你是否有计划消费的习惯?
A 是 B没有
4.买东西时你最能够注重
A 实用 B价格 C品牌 D喜欢就好
5.你对校内食堂。超市及其他店铺的物价是否满意? A很满意B还可以接受C不满意
6.你对校园周围现有商业设施的种类及数量有何意见?
A 很丰富B基本足够C太少啦!
7.你了解过校园展销会吗?
A.很了解B 不是很了解C没听说过
8.你觉得校园展销会几年办一次比较好?
A 一年 B两年 C三年D四年
感谢您对我们的调查工作予以配合!谢谢!
第四篇:贵港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我国农村建设情况,及时总结已有的典型地区建设经验,认真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于2011年7月20日,通过网上收集资料,对广西省贵港市的新农村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已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贵港市概况
贵港市位于广西省东南部,现辖53 个镇,17 个乡,2个民族乡,共74个乡。总面积10606平方公里,总人口503.31万,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27.8亿元,年均增长1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5387元增加到12217元,年均增长13.1%;财政收入40.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9.6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61元,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均在两位数以上。2010年我市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17.5%,创历史新高。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5个县(市、区)先后荣获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或进步奖。
十年来,贵港市培育起86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4家,市级7家,农产品加工率由14%提高到22%。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优质稻、优质水果、糖蔗、桑蚕、中药材、茶叶、蔬菜等优势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优质谷面积达276.1万亩,比建市前增加近5倍;经济作物面积372.9万亩,比建市前增加67.7万亩,增长67.7%。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广泛推广应用,其中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总面积和低水位农田早稻防洪避涝综合增 产技术走在广西前列,农业科技贡献率由38%提高到48%。
一、贵港市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近年来,贵港市紧跟全国、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部署,不断推动农村改革,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在增强工作信心的同时,有必要对贵港市农业和农村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对于认清贵港市农村发展现状,明确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仍然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支持不足
改革从来就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农村制度、机制、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日益繁重。近年来,国家部署了一系列农村改革措施,包括税费改革、惠农补贴、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等等。贵港市与全国、全区农村改革发展同步,在推进农村制度体制改革上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此外,还有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农村林权改革等都为农民带来了新的实惠等,为农村改革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农村改革仍然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支持不足。以农村金融为例,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生产风险高,地方相关配套支持能力有限,金融生态较差等原因,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支持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突出成效,但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贵港市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基础性作用。2006年以来,贵港市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的政策,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着力解决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农村沼气、农村饮水安全,以及水土保持和生态涵养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3.8亿元,完成通村水泥路项目207个,总长856公里,修通281个行政村。全市通水泥(沥青)路行政村的比例从2006年的24%提高到目前的50%。同时完成水利投资6.5亿元,建设水利工程156项,惠及全市农村300多万人口;农村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0多万户,入户率超70%,农村宽带用户已达到
3万多户;完成新建沼气池3363座;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但是由于经费支持不足,贵港市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贵港市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农田水利设施方面,有280座中小水库难以发挥作用,有相当一部分灌溉设施年久失修;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仍然有150万;有46个村没有通公路;农村教育、体育、文化等设施不完善;还有个别贫困山村没有通电。
(三)农村基层组织已成为贵港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但村级组织缺乏利益支持,功能弱化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的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没有稳固的农村基层组织,就不可能有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长期以来,贵港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抓培训、抓示范、抓整顿、抓投入、抓制度、抓创新,取得了突出成效,为贵港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但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贵港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村级后备干部不足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从贵港市刚刚完成 “两委”换届工作情况看,46-60岁的人数仍然有4953人,其中60岁以上的人数还有334人。二是部份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状况与群众的期待存在较大差距。从贵港市刚刚完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题问卷调查情况看,在贵港市一些村62.9%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当前农村党支部工作制度不健全,8.1%的参与调查者认为村干部的工作方法过于简单,67.8%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与新农村建设还有需要适应的地方。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贵港市农村基层组织缺乏利益支持。目前贵港市还有542个村没有集体收入占47.25%,而财政给予的工资只有450元/月(港南、覃塘还没有达到);村干部养老保障贵港市虽然走在全区前列,但人均月待遇标准也不超过100元。由于上级财政投入少(自治区只有80元/月/人,市本级没有投入),村干部工资增长的难度大,岗位缺乏吸引力,从而导致部分村级组织存在执行政策能力弱、服务能力弱问题。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但发展水平不高,农民增收困难仍然是贵港市今后长时期新农村建设需要破解的重大工作难题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全面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息息相关。虽然贵港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少,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更少,带动能力不强。如粮食加工企业,全市有112家,但上规模的只有38家;又如林产品加工企业,虽然数量多达1368家,但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0家,大部分是作坊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多为刨花板,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贵港市农民增收。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去年已达到4140元,而贵港市只有3405元。2007年,贵港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56%。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解决贵港市农民增收困难问题将是我们与全国一道要面对一个长期任务。
二、贵港市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
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这是30年改革开放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经验。贵港市如何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实现贵港市农业、农村工作的稳步发展?我认为我们必须深化认识,认真思考,科学谋划。
(一)深化支持体制改革,为农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建立引导和支持新机构和新业务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机制。要改变贵港市农村金融支持不足的现状,关键是要建立支持的体制机制。一是强化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银行等涉农银行服务“三农”的职责。二是发展民间金融同时加大对其监管。鼓励和支持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
2、加强规划,探索建立公共财政长效投入机制。贵港市要抓住中央大幅度增加惠农支农资金的有利时机,组织人力对贵港市各部门农村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资金、资源使用情况作一个深入调查研究,对
贵港市农村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作认真深入的分析排查,确定重点工作领域,编制贵港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分制定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计划,建立财政投入长效机制,逐步有序解决贵港市新农村建设重点难点问题,推动贵港市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3、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流转市场机制。贵港市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63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要降低农业成本,融入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只能走集约经营的道路。做好土地流转服务、管理和支持工作。同时,政府要发挥政策支持引导的作用,建立制度帮助完善市场机制。
(二)创新投入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物质条件,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贵港市要在财力不足的条件下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需要创新投入机制,发挥政府、社会、农民群众等多方面的作用。要加强组织领导,有效整合各部门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通信、电力、发改委、财政、扶贫开发、教育、文化、卫生等众多部门,多渠道、多头管理是效益不高的一个原因。应当从制度设计入手,有效整合相关部门的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区域投资效果。
(三)提升贵港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1、搞好规划布局,着力培植各具特色的农业优势产业基地。按照实施《贵港市“十一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贵港市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实际,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规划好贵港市农业产业布局,对确定为各县市区主导产业的品种,不断扶优扶强,使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在全市形成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专业村屯。
2、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把贵港市丰富的农业资源转变成经济优势,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大力引进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发粮食、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林产等产品加工,带动贵港市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
3、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连结农民生产和市场的重要链条,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有效组织形式。要争取上级支持,大力引导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他们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内部运作,与农民建立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联动机制,并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专业协会的综合实力,使之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龙头企业、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纽带。
第五篇:大学校园经济圈的调研报告
大学校园经济圈的调研报告
一、正文
自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产业经济处在新一轮的大建设大发展之中,特别是大学城的崛起给当地的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大学周边经济迅猛发展,从传统的基于校内消费外溢到主流的校外消费。有关高校经济圈的研究报告也一直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尤其是金融危机当前,大学周边经济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更引起学者的重视,高校经济圈一词逐渐开始频繁出现在学术论文、政府规划文件、媒体宣传中。然而由于高校经济圈对社会影响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不同的学科背景和评价视角,再加上教育持续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性的影响,目前对高校经济圈的理解比较多元,有关理论研究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定义和通用的评价标准。
高校经济圈概念是由经济学的理论及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对高校经济圈做一个简单的阐述。高校经济是由传统的依托大学校园基于大学生消费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狭义的讲,这种经济的主体是规模庞大的大学生,发展的领域主要是在校园周边,以简单消费为主。广义的说,它的涵盖面非常广,还包括因大学而引发的各种产业经济,即所谓的“毗邻大学城”项目,如科技研发,校园房地产,媒体广告等,主要依靠的是高校强大的社会效应。由此得到:大学经济圈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区域内高校师生以及相关人员共同形成的产业和消费链,是依托大学校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性经济,涵盖了教育教学、科研、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出版、培训,物流,旅游,健身,娱乐以及相关的三产服务。
二、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深层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个人消费问题将会导致社会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及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而且对家庭伦理道德、学校教育管理和社会秩序带来消极影响。关于大学生的消费问题,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在他们的消费支出总额中,文体娱乐或旅游、香烟、零食等享乐品、上网、通讯等消费支出相对比例很大,用于购买书报、学习用品的消费支出相对比例较小,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还有很多在校谈恋爱的学生消费支出过度,消费差距拉大。
经过抽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消费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为,而是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现代化过程是消费的温床,急剧的社会变革,西方文化的侵入,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大学生耳濡目染,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大学生消费经济和文化的社会心理背景。
1、从众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决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先进的科技知识,具有理性的思维,但是有的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较弱、自尊心与虚荣心较强等,使得他们在消费时,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例如家庭不富裕的学生,看到很多人有手机,自己千方百计也要买一部,以免被人看不起。这种从众心理使一些家境相对贫寒的学生负债累累、精神压抑,甚至不堪重负而导致心理疾病。
2、时尚性。时尚即流行,是社会上一时崇尚的样式,从发式到服饰 从语言到动作都有时尚性。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前卫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总乐于接受流行,领先于时代,追求品牌、新颖、时尚和潮流,各式各样的品牌充斥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把大学生卷入了梦幻消费。他们吃讲究营养,、穿讲究样式,住讲究宽敞,用追求品牌,充分展现个性。因此,追求前卫、时尚是新世纪青年典型的消费心态。他们喜欢以聪慧和奇特装点生活,信奉物质是快乐的源泉。
3、易受暗示性。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等刺激手段,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社会心理学研究指出,暗示者、被暗示者,及环境的特点都会影响暗示的效果。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媒,如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众多媒体,就常利用暗示心理向大众传播信息,引导群众采取相应的行为。大学生接触各种媒体的机会更多,他们虽然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但心理不甚成熟,在各种暗示充斥的情况下,难免会失去分辨和判断能力,盲目地采取媒体所宣传的决策或行为。例如,大学生的生活消费经常以媒体的宣传作为参照标准,购买广告推销的化妆品、服饰等。大学生的这种易受暗示心理使得他们产生许多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4、攀比性。人们总是选择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标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休闲娱乐中,总是有意无意的与他人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这种不考虑自己经济状况,一味的攀比促成不合理的消费,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灵。
5、个性化。在这个崇尚自由的时代,大学生开始不喜欢集体活动,而是追求个性独立、表现自我、以求与众不同。这是新型青年文化的显著特点。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他们追求独特、个性和自由。消费行为开始向理性化转变,出现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
6、差异性。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 的差异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从而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另外,我国东西发展不平衡,南北差异较大,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贫富状况不同。我国的农民人口占80%,农民出生的大学生占60%。农民的经济水平较低,他们支付庞大的学费已很困难,更别提为子女提供高额的生活费用。而有钱子弟一掷百元,令贫困生羡慕甚至嫉妒。他们难免出现模仿和从众行为,个别学生甚至为满足虚荣心而滋生偷窃、抢劫的想法或反社会行为。
三、校园展览会的市场现状
由于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大学生对商品选择还未形成理性、科学和实践的标准,他们对商品认识和品牌的建立主要是依赖广告宣传的灌输。大学生对品牌有着清晰的阶层划分,倾向于选择同类产品中的领袖品牌,即经常曝光于他们视野中的品牌产品,广告宣传无疑是最大的产品信息来源。2005年,近70%(69.1%)的大学生认为“购买商品时,还是有广告的品牌比较可靠”,他们也认为“广告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广告的存在与广告诉求,投放的有效性等会客观影响大学生的消费选择。以“动感地带”广告为例,大学生了解该广告的主要渠道是校内广告,其次是电视,然后才是同学介绍,以及报纸、杂志。这也将指导了面向大学生的广告的投放重点,毫无疑问,校内广告必然是首要渠道。
虽然大学生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对价格比较敏感,CUS-2005显示,从大一到大四,品牌在对价格的博弈中逐渐占据上风。大学四年对大学生的品牌消费意识是一个重要的塑造时期。而且,一旦走出这个阶段,实现经济独立的大学生将把对品牌的渴望转换成真实的消费。因此,对忠诚消费者在大学阶段进行前期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学学生成长为新富群体时,前期的培育将会收到巨大的市场反馈回报,大学生的忠诚度有可能会持续一生。并且现在暂时的预测为每年一届的举办校园展销会。即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主能力也可以吸引更多学生的眼光。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用内容分析法对大学校园经济圈进行内涵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以下:
1.假期劣势。经过调查,寒暑假期间留守学生寥寥无几大约不到20%,校园周边的商铺有70%歇业,正常营业的仅限于小吃,美发行业等,娱乐休闲,如 KTV,溜冰场几乎全部停业。平时普通的长假不会对商家的经营造成影响,但是大约三个月的寒暑假对其冲击力是巨大的,使其进入周期性的经营低谷,尤其是临近假期新开业的商家,在经营未稳时又要面临“假期劣势’,往往入不敷出,惨淡收场。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目前还没有行之可效的方法,有待我们继续关注。
2.商业发展的“瓶颈”。大学市场化使大学校园所在区域得到充分的开发,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商业逐渐饱和。保持经济圈的持续发展,一是通过产业转型维持其活力,这必须寄托于大学校园的科研能力,一是大学校园规模的扩大来满足商家对毗邻大学的商机渴望。
3.不适度的市场化。自从教育改革,大学市场化不断的推进,社会对大学商业化的了解往往要高于对大学校园学术方面的了解。市场化的今天,学生过度的关注物质生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定位不合理。特别是大学校园附近休闲娱乐行业的盛行,说明大学校园在如何引导学生精神消费方面投入不够。在市场化的同时,大学校园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学术,大力建设精神文明。
4,郊区化的“短视”。郊区化的特征,郊区化的效应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一座像样的城镇。以大学校园为核心,医疗,教育,商业,投资,房地产开发等同时跟进。以武汉为例,近10年来有19 所高校在江夏区开辟新校区,从以前一望无际的黄土地到如今栉比鳞次的楼舍,郊区化带动当地经济,促进农村城市化。这些都得益于大学校园的扩招,但是根据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不久,大学生人数将大幅减少,郊区的校舍毕竟只是主校区的补充,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人去楼空”,当最主要又最重要的消费群体消失后,将会出现连锁效应,因为大学城的资源配置都是围绕这些大学展开的。据武汉政府部门调查测算,一名大学生需要三个人为之提供后勤服务,我们可以想象那时的失业率是多么高,地区的经济萧条是多么悲怆。鉴于此,我们在进行郊区化的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参与规划,引导高校的合理发展,防止过度的农村城市化,多考虑未来,保证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避免昙花一现。
综上所述,我们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大学校园经济圈的内涵,得出了大学校园经济圈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们了解大学校园经济圈的现状和把握其未来走向具有现实意义,当前还是以学生消费为主,辐射其他行业。但是随着中国高校改革成熟,大学校园经济圈研发将积聚一定的实力,相关三产业的崛起也会是必然之事。大学校园经济圈对区域经济的推动需要时间的积累,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当给予大学校园经济圈积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