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嘉定区南苑中学 贺红梅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面对西方外来文化汹涌而至的波涛,我们既不能因为曾有一个辉煌的古代文化时期而夜郎自大,更不能因急功近利而盲从。因此,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道德意识有待加强。如没有责任感、同学间缺乏友爱精神等。这些现象虽然是苗头倾向,但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天空中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基于以上思考,我提出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的课题。
二、拟解决关键问题:
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通过二期课改教材体系与新课程实施策略的构建等途径,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质,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生活在和谐世界中的完美的人”,成长为21世纪承担复兴民族大业、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栋梁之材。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如“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是设在武汉大学的国家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下设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室、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楚文化与楚地出土文献研究室等机构,办有《人文论丛》年刊。它发挥武汉大学文、史、哲、外语、图书馆各学科的传统优势,长期以来在学术上相互渗透,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并且在中国传统哲学、楚文化、明清文化、明清社会经济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现任中心主任为著名文化史专家冯天瑜教授。国内对“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很多,而把初中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还不多见,这就为本课题展开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参考文献:《语文新课程标准》、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王松泉等主编《语文教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通过《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1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
2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的丰厚的文化积淀,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感情,正好弥补枯燥的标准化考试使学生对语文产生的距离感,弥补我们语文教学的缺陷,促进完善我们的语文教学。
3在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
4以“语文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
5在二期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五、研究对象:本校全体学生。
六、研究内容:
“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它首先应该是“二期课改新理念下”的一种研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它必须是以二期课改理念作统帅,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中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其次,我们要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初中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诸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来寻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如走近古诗文经典、走近传统节日、古诗文背诵大赛、写字比赛、成语故事演讲比赛、设计名人名言卡,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中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八、课题研究的展开和初步成果
(1)、走进古诗文,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
把走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之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文的应试能力。
a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课文,制订教学方案。
b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目录和老师根据班级实际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并制订“走近古诗文”方案—— 1)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好我国的文化遗产,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优秀文化熏陶,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2)教育口号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活动的具体途径和原则 3)三个原则:
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要求;对所背诵的古诗文能达到朦胧理解即可,即本着“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生受益”的方针指导学生读经诵典;坚持以学校领读为主体,以家庭助读为辅助,以社会力量为推动的三结合模式。4)六条途径:
听,即听录音,利用课前时间,班级播放古诗文录音,让学生听。看,教室里布置一些古诗文,课间学生可以随时观看。读,学生可以在课前2分钟,和睡前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讲,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文大意。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活动,进行再创造。赛,根据不同年级组织不同级别的古诗文比赛,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c整理编辑了《诗歌鉴赏》——
古诗词鉴赏是近几年来考核考查的重点项目,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而且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教材角度,从考试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所谓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受,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古诗词鉴赏,对众多的学生而言都觉得有点难。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呢?关键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鉴赏诗歌可以先从了解有关诗歌的一些常识,如:古诗的不同传统、风格、流派等开始。
第一讲:诗歌的传统之一 ——现实主义传统 第二讲:诗歌传统之二——浪漫主义传统 第三讲:诗歌风格 第四讲:陶渊明及其诗歌 第五讲:唐代的边塞诗人——高适 第六讲:唐代的边塞诗人——岑参 第七讲: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 第八讲: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 第九讲:鉴赏诗歌的方法一 ——知人论世 第十讲:鉴赏诗歌的方法二 ——体味意境 第十一讲:鉴赏诗歌的方法三——咀嚼字词 第十二讲:鉴赏诗歌的方法四——了解典故 第十三讲:鉴赏诗歌的方法五——明辨手法
第十四讲:鉴赏诗歌的方法六——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第十五讲:如何提高鉴赏能力及训练题
d 举办《诵读经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古诗文朗诵会
e 依托学校的“毽舞飞扬”活动,举办了征文比赛,弘扬民族文化。(2)、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初步拟定文化课堂教学模式,整理完善研究方案。九 课题实践意义与成效
“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以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根本点和出发点,从理论上拓展和丰富了学科教学方法研究的内涵和领域,总结了新课改理念下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文化氛围,把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
通过课题这个平台,使广大语文教师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贺红梅老师、吴林老师、王艳丽老师荣获上海市第四届古诗文论文大赛三等奖。学生也在古诗文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陈嘉兰同学荣获上海市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嘉定赛区一等奖,夏梦同学荣获上海市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嘉定赛区二等奖。陆佳莹同学荣获上海市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嘉定赛区三等奖。
十、课题研究的展望 1 坚持把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视做语文教学可以肩负的一项重任。如开展《论语》每日一读等活动。各研究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发挥所长,大胆摸索适合自己和学情的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力争达到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力,知识和能力,学识和德行能得到和谐发展的目标。关注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广泛虚心学习,认真深入研究,探寻最科学的语文教法和学法,竭力提高课堂效益。各参与研究的教师负责完成一份能体现课题研究思想的优秀论文或案例或录像课。力争有作品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各语文课题研究教师应秉承、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语文学习在学生终身学习、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第二篇:《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嘉定区南苑中学贺红梅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面对西方外来文化汹涌而至的波涛,我们既不能因为曾有一个辉煌的古代文化时期而夜郎自大,更不能因急功近利而盲从。因此,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道德意识有待加强。如没有责任感、同学间缺乏友爱精神等。这些现象虽然是苗头倾向,但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天空中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基于以上思考,我提出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的课题。
二、拟解决关键问题:
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通过二期课改教材体系与新课程实施策略的构建等途径,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民族文化精髓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素质,培养与提升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形成具有民族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成长为“一个生活在和谐世界中的完美的人”,成长为21世纪承担复兴民族大业、为人类作出更大贡
献的栋梁之材。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如“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是设在武汉大学的国家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下设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室、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楚文化与楚地出土文献研究室等机构,办有《人文论丛》年刊。它发挥武汉大学文、史、哲、外语、图书馆各学科的传统优势,长期以来在学术上相互渗透,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并且在中国传统哲学、楚文化、明清文化、明清社会经济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现任中心主任为著名文化史专家冯天瑜教授。国内对“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很多,而把初中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还不多见,这就为本课题展开深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语文新课程标准》、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王松泉等主编《语文教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通过《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课题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孩子打好传统的根基。
1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
2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的丰厚的文化积淀,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感情,正好弥补枯燥的标准化考试使学生对语文产生的距离感,弥补我们语文教学的缺陷,促进完善我们的语文教学。
3在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
4以“语文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
5在二期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
力和科研能力。
五、研究对象:本校全体学生。
六、研究内容:
“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它首先应该是“二期课改新理念下”的一种研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它必须是以二期课改理念作统帅,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中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其次,我们要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初中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诸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来寻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如走近古诗文经典、走近传统节日、古诗文背诵大赛、写字比赛、成语故事演讲比赛、设计名人名言卡,课本剧表演、观看有关民族文化的影视录象等)寻求中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3、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八、课题研究的展开和初步成果
(1)、走进古诗文,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
把走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之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文的应试能力。
a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课文,制订教学方案。
b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目录和老师根据班级实际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并制订“走近古诗文”方案——
1)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好我国的文化遗产,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优秀文化熏陶,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教育口号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活动的具体途径和原则
3)三个原则:
重视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要求;对所背诵的古诗文能达到朦胧理解即可,即本着“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生受益”的方针指导学生读经诵典;坚持以学校领读为主体,以家庭助读为辅助,以社会力量为推动的三结合模式。
4)六条途径:
听,即听录音,利用课前时间,班级播放古诗文录音,让学生听。
看,教室里布置一些古诗文,课间学生可以随时观看。
读,学生可以在课前2分钟,和睡前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
讲,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文大意。
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活动,进行再创造。
赛,根据不同年级组织不同级别的古诗文比赛,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c整理编辑了《诗歌鉴赏》——
古诗词鉴赏是近几年来考核考查的重点项目,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而且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教材角度,从考试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所谓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受,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古诗词鉴赏,对众多的学生而言都觉得有点难。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呢?关键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鉴赏诗歌可以先从了解有关诗歌的一些常识,如:古诗的不同传统、风格、流派等开始。
第一讲:诗歌的传统之一 ——现实主义传统
第二讲:诗歌传统之二——浪漫主义传统
第三讲:诗歌风格
第四讲:陶渊明及其诗歌
第五讲:唐代的边塞诗人——高适
第六讲:唐代的边塞诗人——岑参
第七讲: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
第八讲: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
第九讲:鉴赏诗歌的方法一 ——知人论世
第十讲:鉴赏诗歌的方法二 ——体味意境
第十一讲:鉴赏诗歌的方法三——咀嚼字词
第十二讲:鉴赏诗歌的方法四——了解典故
第十三讲:鉴赏诗歌的方法五——明辨手法
第十四讲:鉴赏诗歌的方法六——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第十五讲:如何提高鉴赏能力及训练题
d 举办《诵读经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古诗文朗诵会
e 依托学校的“毽舞飞扬”活动,举办了征文比赛,弘扬民族文化。
(2)、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初步拟定文化课堂教学模式,整理完善研究方案。
九 课题实践意义与成效
“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育的研究”以课程改革为背景,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根本点和出发点,从理论上拓展和丰富了学科教学方法研究的内涵和领域,总结了新课改理念下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文化氛围,把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
通过课题这个平台,使广大语文教师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贺红梅老师、吴林老师、王艳丽老师荣获上海市第四届古诗文论文大赛三等奖。学生也在古诗文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陈嘉兰同学荣获上海市第六届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嘉定赛区一等奖,夏梦同学荣获上海市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嘉定赛区二等奖。陆佳莹同学荣获上海市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嘉定赛区三等奖。
十、课题研究的展望坚持把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视做语文教学可以肩负的一项重任。如开展《论语》每日一读等活动。各研究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发挥所长,大胆摸索适合自己和学情的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力争达到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力,知识和能力,学识和德行能得到和谐发展的目标。关注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广泛虚心学习,认真深入研究,探寻最科学的语文教法和学法,竭力提高课堂效益。各参与研究的教师负责完成一份能体现课题研究思想的优秀论文或案例或录像课。力争有作品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各语文课题研究教师应秉承、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语文学习在学生终身学习、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第三篇:小学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郎溪县实验小学题组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课例研究》是我校在全国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中立项的子课题,2010年申报,20011年通过论证开题。有孙如意校长领衔,李爱国校长负责,教科室主任吴艳翎监督,陈芬组长主持。历经四年,现将有关工作向大家做如实汇报。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价值
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它与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作为当前的教师不可以离开信息教学,不能不善于提炼信息,不能不运用信息,必须在运用和加工信息的同时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当前多媒体与教育教学的整合,使学习和娱乐融合;“网络”更是突破了传统的教室,突破了校园的束缚;“通信”解除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教育工作者全球的信息都可以检索,并可以通过“通信”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交流活动等;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变单向的、平面的、乏味的教学方式为互动、立体的、开放式教育方式。新的平台给教育教学工作赋予了新的生机,在它的推动下让传统的教学、课程开发、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革。
信息技术为教学教学资源提供了开放式选择模式,通过信息技术使我们获得极其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我们为利用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而欣喜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准确有效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目前网络上信息有“内容量巨大”“获得简单”等优势,但是也存在着“难以处理”的特点。为此,就需要我们科学的、有效的、富于创造性的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从而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和锻炼并积极的进行研究,才能驾驭信息时代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才能不在纷繁的信息海洋中迷失。因此,我们选择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课例研究》这一课题展开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具体细致的研究方法,且通长时间的积累,把信息技术架构下的课堂展现出来。通过课例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优点,推广致用。
本课题将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从课例入手,研究和探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关系,该课题既与现实教育教学紧密联系,又有开拓的前瞻性,它的研究对于教育教学有着无可限量的作用。
二、中期研究成果
2011年本课题开题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与指导下,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下,我们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1、学校的公开课成为交流研讨的重要场所。新设备的使用促进一批优秀信息技术员的产生。
学校的公开课成为交流研讨最重要场所,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教育教学实施所在,因此我们从学校的教育教学这块入手,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确实通过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这一基本点展开研讨。教育不是单一的教,而是让孩子也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研究中,我们研究中对孩子做了调查,通过对孩子们的课堂接受效果考察,通过孩子们的参与互动性来评判利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作用。于此同时,我们转变观念,不再是简单的通过几个专家来评析课例,我们课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孩子们学习的帮助做出了整理。让孩子发表意见,帮着出谋化策,对孩子提出的好建议好想法要积极采纳并加以表扬和鼓励;对课堂的教育教学研究我们提出了明确的分工,例如每节公开课主授课人应当做什么,记录人保证记录的完整性,调查员搞好孩子们的调研,整理员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课题组长对课题组每个成员的进行监督等等。在研究的经历中确保每个研究的学员能够学到了许多,能够提高了许多,每个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的责任感增加了,研究的意识和目标也更加明确。
“树木的繁茂归功于土地的养育。”我校为了使研究工作有良好的“土壤”,花巨资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电子白板。设备的添置必然涉及到使用,所以我校展开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信息技术员。利用这批优秀的信息技术员,我们带动了全校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热潮。在这种交流中增进教师的学习,触发了教师研究的热情,真正的实现了“科研兴教,以教兴研。”的初衷。
通过研究,我们转变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积累课例研究的经验,并培养了一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课例研究的骨干教师队伍。
2、在互助式课例研究的过程中,围绕“课例”进行深入探讨,总结经验与模式,让授课教师得到提升,也为其他同行教师带来了有益的启发。
在前期与中期的研究中,我们把优秀的课例进行了整理。有针对性的就课例进行评价与探讨。例如:“我们在朱兆勇老师的课堂中发现了过分依赖课件,对于学生提出
生的想法和老师的课件不一致时就会让老师的教学被动起来„„”
“在张云老师执教的《数学广角》中,我们研究发现,该让学生动手的部分,老师也通过信息技术展现出来,直接给了学生结果。缺乏动手去操作得到的答案,不能给孩子深刻印象。使孩子缺少了自主探索的乐趣,信息化课堂有各种优点,但是过分依赖它也会造成教学中的遗憾„„”
在课例中明确了优缺点,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根据问题的成因我们分析总结并找出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将我们的研究汇编成册。这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也是向各兄弟学校、向主课题组展示研究所得的依据。
3、借助校园网、校园论坛、县教育信息网等信息化途径,扩大课题研究的范围,提升研究的层次。
在我课题组对课题的研究中,为了更好的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我们将研究的方向扩大到网络,在网络中将研究的所得公布,让有识之士看到我们的研究。利用网络我们得到了各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为我们的研究打开了新的途径。
例如:在《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课例中,我们将老师们的课堂实录上传到我校网站,在网络上听各方面的评价,针对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我们收到了一百多条意见。正是这些研究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使我们的研究得以提升。
我们的研究虽然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课例研究,仿佛该研究拘泥于课堂,但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将它超脱于课堂。真正的做到了将研究进行到底。
4、将研究扩展到学生与家庭中,让学生和家长深入课堂,让学生和家长对我课题组的研究提出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深度。
在课例研究中,我课题组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做到了将家长请进课堂,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深入课堂,让家长们看到我们的教学。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提出对我们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研究方面不足与优点。从请入家长到研究中这一研究方式中,我们整理了八个班级家长对我们课题做出的评价,将他们的评价汇总反馈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
这一研究方式直接促进了家校联系,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最终实施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
5、研究成果斐然,课题组老师在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获得各种荣誉。例如:课题组老师朱兆勇,在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同时在全国信息技术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刘贤丽(课题组老师)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在省级优质课中获奖;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宣城市汉字录入大赛获得市级二等奖;张云老
并利用信息技术应用特长在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市级电脑设计大赛中获得较好名次„„
面对众多的成绩,我们深知不能懈怠,不能骄傲,我们肩负的使命越发沉甸,这越是能激发我们研究的兴趣。我们将更加投入,更加坚定的融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中去。
6、中期研究经历汇编成册。
我们已经将前期的研究整理汇编成册,现将我们的中期研究汇编,我们调动各方面力量将所有研究材料提取出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汇编,一方面是将研究资料做到了合理的归纳与整理,另一方面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好的方式方法。最后,我们的汇编材料也将成为各个学校的研究工作的范本。
7、问题探讨
纵观前一阶段的研究,我们发现在我们的研究中也遇到了三大类问题——依赖症(过分的依赖信息技术导致教学的偏执)、浮躁症(研究中对某些问题仅仅只能停留在表面,难激发教师投入深入研究的潜心性)、和疲塌症(除了用制定的规章去约束外,是否可以找到应付疲塌的新方法),面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各种解决的方法与方案,也进行了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研究的路还长,要走的路依然崎岖,所以还希望各界领导,各界人士给予我们再次深入的指导。
我们真诚感谢上级领导和专家对我们的帮助,特别鸣谢刘雍潜教授对我们课题组做出卓绝指导。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界领导的关心下,在我课题组的努力下,我们学校的课题研究必将迈出新的步伐,必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必将结出累累的硕果。我们的教育教科研工作将成为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四篇:高中英语课改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高中英语课改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高一英语备课组骆仕威
课题名称:
详析问题,精设任务,巧组学生合作小组活动
课题提出背景: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但任务型教学常用模式----小组合作活动在实际课堂中组织、操作出现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研究内容:
1、任务型教学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成因;
2、解决问题的对策。
目前进展:
经观察、体验和实践,已完成以下两个阶段性工作:
1、总结出问题所在及成因:
①有活动没体验;
②场面冷落,学生无话可说;
③尖子生尽情表现,其他人冷眼旁观或不专心听讲;
④貌似热烈讨论但学生谈与讨论内容无关的话题;
⑤小组活动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2、探究得两个对策:
①加强支持性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②真正理解任务的定义和类型,作好课前准备,精设任务。后期计划:
预计3月中旬可完善解决对策的探究及结稿。
第五篇:小学生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一、开题立项
稳步推进
1、研究背景课外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习情感、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从课外作业的现状来看,并不如人意,主要表现为:一是全由老师布置、批改、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二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不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统一作业内容;三是简单重复、机械训练的书面抄写作业多。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的厌恶,致使学生对学习索然无味、敷衍了事。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作业效率可想而知。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改变学生课外作业中的这种现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增强课外作业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鉴于以上认识,我校决定: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从课外作业的设计、批改、评价等环节着手,进行“优化课外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的研究。
2、概念界定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采取相互竞赛,也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例如课本剧表演、手工制作、读书笔记实践活动等。如此丰富的作业形式,一定有合适不同学生的作业内容,学生也一定会选择符合自己专长和个性的题目去完成。
3、课题理论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由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转为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积极探索。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对教材内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都作了较为新颖的阐述和规定,但对于占据学生学习活动近三分之一时间量的作业活动却没有说明。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众多目标,不仅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还要依赖于作业的改革,因为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完成的练习,对教师而言它就像一把尺子,既可以反映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又可以衡量某种教学方法使用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所以新课程改革得更关注作业的优化设计,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4、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从多学科角度开展对课外作业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握研究发展趋势。(2)调查研究法。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优化课外作业的措施更有效。(3)行动研究法。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切实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跟踪分析,及时转化效果,为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二、创新工作
研究有序
1、积极做好课题的研究准备工作
我校十分重视“优化课外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的开题、宣传、立项等工作。特别邀请了教研室的陈文主任参加了本课题的开题仪式,并对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措施给出了十分中肯的修改意见,使课题的研究有了良好的开端。
为了能使课题工作顺利展开,课题组长对组员进行了明确分工,让大家各负其责,朝着研究目标努力。为了让课题研究更有成效,课题组长还制定了《课题研究制度》,并让组员认真学习。并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完善研究制度。
为了做好“优化课外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组组员积极听取有关“减负增效”的专题讲座,广泛收集相关资料,阅读了相关书籍并且上网查阅了许多相关的资料,来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明确研究思路。
2、调查研究学生作业状况
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必须建立在了解其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学生都有个性差异,作为教师,我们提倡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我们随机对小学生进行了“小学生作业问卷调查”、“小学生家庭作业家长问卷调查”。然后由课题组各成员根据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学生对“看课外书”及“动手作业”比较喜爱,对“朗读背诵”也比较偏爱,但对课后练习题的喜欢程度不高。因此,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要大力研究语文家庭作业,积极改进语文家庭作业,让小学语文的家庭作业突破应试教育的框架,走出“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圈子。
3、组织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我们特别注重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科研能力。我们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明确各年级课外作业的时间,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课外作业、布置、批改、评价的理论文献,如《让语文作业活起来》《谈谈语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学习中做到个人与集体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推荐组内成员阅读《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名师作业设计经验》等书籍,并且定期进行学习交流。课题组长会及时将理论学习登记表上的相关内容上传到课题网站上,真正使理论学习成果让课题组成员共享。另外,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教科研行家、专家学习。课题组成员每次外出学习、听课回来之后,会主动向老师们介绍一些经验和好的做法,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学校还邀请了市教研室主任周怡和、陈文等专家来做专题讲座,为课题的展开提供了更多的理论知识。
4、积极开展主题沙龙活动为了能够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教学中,我们还开展了
“如何设计有效课外作业”“优化作业设计与减负”等主题沙龙活动。课题组成员各抒己见,讨论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根据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等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
5、课题组成员认真上好课题研究课为提高老师教学教研能力,课题组长要求每位课题成员每个学期上一节研讨课,并且每次公开研究活动都要做到集体备课、全员听课、说课反思、重视评课。集体评议时先由执教老师进行说课,然后再由其他老师进行评课。使每位课题组成员都有较大的收获。
三、搭建平台
初见成效
(一)教师方面
1、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撰写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其中包括调查研究表、教学论文、课堂实录、教学反思,使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课题组教师的多篇论文在市级获得一、二等奖,在省级刊物发表。高雅婧老师的论文《让低年级孩子爱上语文作业——浅谈减负增效下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发表于2011年第8期《学生之友》。许福兰老师的论文《小学语文“减负增效”之浅思》获金坛市一等奖。杨康梅老师的论文《让阅读放飞心灵》发表于《新课程》2011年第6期。
2、教师学会如何精心设计作业,实现“减负增效”要减负,就必须让孩子从成堆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精选习题,精心琢磨,作业要适量,难易度要适当。现在作业设计已成为备课中的重要内容,我们提倡“分层作业”、“自主作业”,设计“作业超市”或“作业套餐”,供学生选择倡导教师分层布置作业,对不同学生留不同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不同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根据部分学生学习情况免做部分作业。推行“计时”作业,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明中等程度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以此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提高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的效率。并且增加实践性作业,实践性的作业既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方面为了真正地减负增效,并且能反馈到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程度教师。现在每节课会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教师同时巡视、察看学生当堂的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可及时纠正、指导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也会最大限度的自己开动脑筋考虑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课堂上作业后,课外可以少布置或布置一些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没有那种课业负担的心理,反到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激发他们再学习、再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四、问题思考
研究方向
1、由于我们课题组的老师都是语文老师,并且都是班主任,平时教学任务较重、班级工作事务繁多,所以理论学习的时间不充分,活动的形式不够多样化,随意性比较大。
2、虽然课题组的每位成员都上公开课,都进行了教学反思,教学评价,但是这些都仅仅局限于本校,很少有机会上市级公开课,因此课堂教学水平并不能提高很多。课题组的成员都积极撰写了多篇论文、案例,可是获奖、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却不多。
3、由于对当前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研究不够,在精心组织的研究过程中,设计开发的实践性作业似乎并不是都能适合学生的需要。部分实践活动的设计,在农村家庭中开展难度大。虽然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作业,但还是有极个别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可能与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以及长期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关。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与重点
1、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将进一步的注重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课堂实践能力,包括对相关理论的理解能力,撰写研究笔记、案例、论文的能力,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能力。
2、在研究过程中,想方设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水平,争取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3、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各位老师的优势和特长进行有重点的专题研究,加强总结和交流,为下一步研究提供有效的经验,力争做出具有借鉴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