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 研 提 纲(人大调研)
汇
报 提 纲
中共他拉哈镇委员会 他拉哈镇人民政府(2011年6月)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我镇生态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生态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三县”建设的总体部署,把加强生态建设作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思路,生态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林业产业发展水平有效提升
目前全镇有林地面积为47639.4亩,其中:成林地42749.6亩,未成林地4889.8亩,森林覆盖率6.74%。三年来我镇累计造林9197亩,其中:经济林65亩。在林业产业发展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点:一是突出关键环节,集中有序推进。把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宣传发动、规划制定、典型引带上,多次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到造林户家中进行宣传发动,提高农户发展林产业的积极性;由主管领导牵头,相关业务部门参与,制定了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并逐年进行实施;先后在六家子村、康平村建设2处林业产业基地,为规模发展林业产业奠定了基础。二是建立种苗基地,夯实产业基础。种苗基地建设是林业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我们通过宣传发动、技术指导等措施,在永升村、康平村、山湾村等地建立种苗基地10处,共计200亩,年均产出量达到40万株,年均效益达到32万元,满足了全镇造林需求。三是建立健全机制,强化治理管护。切实加强对林木资源的管护,先后制定了林业资源管理办法、林业资源巡视管护机制、镇村干部包区包片责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机制,我镇林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四是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从2004年以来,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我们积极探索林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组织造林户推行了“林药间作、林粮间作”模式,2004年至2006年我镇每年完成林药间作4000亩,2011年林粮间作面积达到1000亩,林间间种板兰根500亩、防风100亩。
(二)草业发展成果不断扩大
全镇草原面积17.7万亩,其中:盐碱化草原1.7万亩(基本不能产草),三化草场8.5万亩(产草量极少)。近年来,依托项目植物改良盐碱草原400亩,引水治理沙化草原3000亩。一是依托项目,强化草原改良的针对性。实施盐碱草原治理项目,借助中科院东北研究所科技力量,投入12万元,对400亩三化草场进行了植物改良,选种了耐盐、耐旱、耐瘠薄、越冬抗寒力强的羊草、碱毛、白刺等12种植物进行混播,并在试验区内投入1.1万元,进行了水稻(15亩,每亩稻田费用700元,亩产700斤)种植试验,经科研人员测定,经改良后,土壤硬度有明显下降,天然降水利用率提高,总盐含量降低、有机质大幅提高,为草原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落实工程措施,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近几年来,我们抓住嫩江涨水的有利时机,加快康六工程续建工作,从南引干渠共计引水120万立方米,盘活水资源,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优质牧草亩产量达到244公斤。加大对优质草场管护力度,完善基础设施,草原围栏达到5万亩。三是加大禁牧力度,巩固治理成果。保持禁牧高压态势,用铁的手腕强化草原禁牧管理,健全草原放牧、开荒惩处机制。建立生态巡视机制,对重点区域由纪检部门牵头组成督察组,组织政府机关干部分时间、分路段、分地块进行巡视管理。
(三)水产业发展基础持续巩固
他拉哈镇共有水面5.8万亩,实有水面3万亩,大哈拉乌苏泡、乌尔塔泡已近干涸。2010年野生鱼产量达到67 吨,纯收入达到67万元。放养鱼塘达到12个,纯收入达到99万元。近年来,为推进我镇水产业发展,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措施。一是着力抓好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水产品产量是基础,养殖基地是保障,为此我们将提升现有养殖基地的生产能力作为重点,对鱼池堤埂下大力气清淤扩容,同时多方协调提高养殖基地水、电、路配套水平,修复和改善养殖环境,不断提高水产业综合生产能力。目前全镇12个放养鱼塘水、电、路配套设施已经基本完善。二是突出开发优质水产品。坚持开发优质水产品的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水产业产品结构,重点扩大鲫鱼、鲢鱼、黑鱼、胖头鱼、草鱼等品种的养殖规模,生产能力达到60吨。三是积极探索发展休闲渔业。为增加水产品效益,拓展生态旅游空间,围绕“驿站文化”品牌,深刻挖掘驿站文化底蕴,加大宣传力度,以沿江垂钓、水上风光、农家饭菜等旅游项目为重点,形成了田园大亮子、大哈拉图渔场两处休闲渔业观光点,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效应。
(四)重点区域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山湾村山湾屯中南部由于多年雨水侵蚀,形成了数条穿屯而过的水蚀沟,面积达到20亩。2009年以来,在国家土地治理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利用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对水蚀沟进行了综合治理,在水蚀沟周围分设2处水泥排 水口,采取水泥固筑的方式对水蚀沟周围进行护砌,护砌全长近300米,形状为梯形,防止雨水继续侵蚀。同时利用生物技术在水蚀沟内部人工栽植了沙棘、锦鸡等抗旱固沙树种,有效防止水土流失。2011年我们对工程进行了维护,保证了工程使用效果,目前水蚀沟扩展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治理效果非常明显。
(四)新型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2009年以来,我们以改善村屯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重点,借助项目资金,完成了山湾屯、北地房子屯2个自然屯的沼气池整屯安装工作,共安装新型沼气池210个。同时,借助能源办项目,安装新型卫生厕所190个。今年计划安装新型卫生厕所200个,目前项目已经开始实施。通过引导农户,全镇安装太阳能热水器90个。楼房、平房地热使用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林业产业发展规模小。目前全镇仅有种苗基地200亩,而且品种单一,全部为“小乘黑”杨树,效益较低。林药间作面积从2006年以后逐年减少,没有形成规模。二是盐碱沙化草原治理效果不明显。虽然有投入而且经过治理,但是由于资金有限,治理效果不明显。三是干涸泡泽治理需要项目资金支持。哈拉乌苏泡、乌尔塔泡等水面已近干涸,需要项目资金支持进行重新开发治理。
三、今后工作打算
十二五期间,我镇生态产业发展思路是:按照县委十六届八次全会要求,以“林业产业、草业产业、水产业、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充分挖掘现有生态资源,加快生态产业发展步伐,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一是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加快果树、葡萄等经济林建设,到十二五末,完成经济林500亩。加快种苗基地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品种的原则,围绕市场需求,充分挖掘潜力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个体、私营企业、合资合作组织通过租赁、承包等形式参与种苗建设,建立以小乘黑、银中杨、糖槭、杜松、云杉、果树、葡萄为主的种苗基地10处,总面积力争突破500亩。进一步抓好林药间作,以点带面,通过500亩林药间作示范基地带动,落实林药间作2000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利用林业资源空间优势,扶持林禽、林菌等林间养殖业的发展,引导和扶持林间生态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建设节约型立体林业,促进农民增收、林业增效。二是推进草业产业发展。加快沙化、碱化草原治理,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工程,采取种稻治碱、围栏育草、人工种草等措施,推进盐碱化、沙化、退化草场的植被恢复和改良,完成草原改良10万亩。成立 草业公司,组建青贮公司,组建草业专业合作社,推动草业产业发展。三是加快水产业发展。通过申请项目,对乌尔塔泡、大哈拉乌苏泡进行引水治理,解决泡泽干涸问题,恢复水面,扩大水产品养殖面积。加快重点品种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打造品牌。进一步拓展生态渔业旅游空间,完善各渔场基础设施,开发江边垂钓、捕捞项目,增加水产品效益。四是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通过宣传、引导,鼓励农户安装使用沼气,安装沼气池1500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风力发电设备企业。加快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0个,新增地热面积5万平方米。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快生态产业基地建设。建议由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建设一批标准高、带动力强的基地,以基地带全面,以基地促发展。二是建议县政府加大对乡镇的支持力度,在项目上予以倾斜,加快草原、泡泽治理进程。三是建议县政府尽快制定生态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如林药间作等出台奖励扶持政策,推进生态产业发展。
第二篇:人大调研
2011年1月14日,在传统春节即将来临之际,长台关乡十余名人大代表代表、委员专程来到长台关乡初级中学进行调研,并视察指导工作。人大代表和委员首先听取了校长齐银智关于学校近年来发展情况的汇报。齐校长重点介绍了学校的创新和推进新课改的能力。人大代表对学校近年来注重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参加调研的“两会”代表、委员也进行了发言,从肯定、鼓励、提高等多个方面,畅谈了对学校办学成果的赞许、办学特色的肯定、和一些关于强调学生心理健康和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议。座谈会后,调研委员及代表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长台关乡初级中学的校区和学生寝室及食堂和体育活动场地。还视察了学校大门口道路建设,幼儿园操场硬化工程。听取了齐银智校长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工作汇报。随后,人大代表们实地调研了学校建设校园围墙、道路的具体工作。人大代表委员希望学校要加大校园围墙建设的力度,确保学生的平安,希望乡里各部门积极配合学校的体育、文化、道路建设等工作;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三篇:调研提纲
XXX公司
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调研提纲
XX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行业咨询部
总体调研
基本情况
1、企业地址、邮编、电话、传真,项目联系人等基本资料。
2、企业经营范围。
3、企业近几年的销售额与行业市场排名。
4、画出一个组织流程图,列出企业高层领导机构、员工总人数,列出各部门职责及部门负责人员姓名。(请了解项目决策小组人员组成)
5、企业是否采用按照项目的方式来进行房地产管理?
6、企业对分子公司是采用什么方式管理?
企业发展
1、企业目前主营业务的现状及成长性预测。
2、企业短期的发展目标以及长期的发展战略?
3、企业计划如何实现既定的规划?
信息化建设
1、目前企业微机软、硬件基本情况。是否已经使用计算机管理软件,使用效果如何?解决了哪些问题,存在哪些缺陷?
2、本次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其中最迫切的什么问题?
3、企业有没有考虑过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可否提供相关文档。
4、企业对金蝶企业的主要需求及期望目标?
5、企业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否了解他们的信息化程度如何?
业务部分
企业现行房地产成本管理模式
1、贵企业获得关于项目成本的数据需要多长时间?
2、当前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是怎么样的?
3、是否采用责任成本、目标成本、作业成本的管理方法?
4、贵企业是如何处理项目估算、目标成本、预算成本、实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在核算的时候是否采用统一的科目设置?
5、成本控制现状(各环节成本控制的要点和考核依据是什么?)。
a)项目前期 b)项目规划 c)招标环节 d)签约环节 e)施工环节 f)结算环节
g)销售及物业管理环节
6、目前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是采用事后核算还是采用事中动态核算?核算是否准确、是否及时?)
7、成本管理现在能够核算到什么层面?是到项目还是到项目下的产品?(别墅、高层、多层、车库等)?
8、成本在不同产品间进行分摊的依据是什么?
9、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成本差异分析?10、11、12、财务帐和成本帐中间是否会经常存在差异?
集团性企业如何加强对下属子公司或项目公司的成本监控?及时 集团简的成本资料能够做到有效借用吗?
业务处理流程
1、企业的职能部门的设置及各部门的职能?
2、项目前期可行性论证流程是怎样的?
3、规划设计的审批流程是怎样的?
4、招标过程是怎样管理的?
5、合同审批流程是怎样的?
6、变更签证管理的流程是怎样的?
7、合同结算及付款流程是怎样完成的?
合同管理
1、采用什么方式来进行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中存在什么问题?(分类是否清晰?)
2、现在的项目合同和已经的项目合同查询方便吗?
3、公司对原材料的管理是采用总包的方式,还是采用甲供或甲控的方式来实现?
4、对于甲供材料管理中由于价格变动造成的成本变动是如何处理的?
5、合同归口在什么地方管理?
6、其他部门对合同的查询现在是采用什么方式?
7、合同的变更和签证是如何做的?
8、合同的拆分目前是如何做的?
9、合同的结算是如何做的?
项目预算
1、目前公司对成本的控制是通过目标成本还是通过预算?
2、预算的依据是什么?
3、项目预算由那各部门来执行?
4、在项目施工中预算的变动是如何处理的?
5、预算的拆分是如何进行的?
资金管理
1、集团资金是集中管理吗?采用什么方式来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
2、付款计划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3、资金计划是如何制定的?
4、付款的依据是什么?
5、如何对应付账款、已付账、合同总金额、合同的变更签证金额加强管理?
6、在实际付款过程中有没有超额度、超计划的付款发生?有没有付款的预警方式?
7、在付款管理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8.付款流程是怎样的? 工程
整体解决方案其他部分
房地产行业动态成本解决方案是房地产行业和业务关联程度比较高的部分。房地产企业作为一个企业,也涉及到其他工作的管理,其中基础的有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可以按照标准的解决方案的调研方法来进行。
第四篇:调研参考提纲
调研参考提纲
1.如何深挖我区旅游资源潜力、培养旅游市场、推介旅游产品、叫响旅游品牌?
2.如何提高山海关旅游产品品质、提升旅游景区品味、彰显关城旅游品格?
3.如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4.如何进行旅游队伍结构优化,适应新形势下旅游战略发展的需要?
5.景区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如何破解?
6.针对当前困扰我区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确切的方法和建议。
7.结合我区旅游特点及国际、国内旅游发展趋势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
一是形成促进旅游服务质量改善的工作手段。
示范、评定、检查等工作,是过去旅游部门引导和管理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在发展初期,能够集中力量,解决一些重大或突出的问题,使旅游发展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使旅游市场经营环境有所改善,对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此种方式的一个最大弊端,是动态性不强,即不能长久地对旅游供给方形成评价、监督机制。在目前旅游行政部门人手少、管理范围广、推进发展任务重的困境下,需要转换工作思路,调动各方面力量来促进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而最重要的转变就是要把对旅游服务质量感受最深的游客发动起来,让他们成为评价和监督旅游服务质量的主体,而政府部门的职能是让游客的这种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优秀旅游城市是旅游行政部门工作的重要阵地,但是如何引导其转型升级,是困扰旅游行政部门的一大难题。可以借鉴电视频道收视率调查等方式,委托有公信力的调查机构,对游客开展抽样调查,进而对306个优秀旅游城市的服务水平进行全面评估。然后按月或按季度发布调查结果,以此来引导优秀旅游城市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理想的目标是能形成类似环保部门通过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促使城市加强环境建设的倒逼机制。推动一些旅游发达城市将游客满意调查指标作为考核旅游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据。在目前全国推广有难度的情况下,有条件的省区可以考虑先行尝试。
旅游市场监管是旅游行政部门的本职工作,也是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虽然旅游市场治理整顿进行多年,但是旅行社、导游欺客宰客行为仍然时有发生,这成为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一大顽症。从力量对比看,如果没有新的工作手段,全国几千人的执法队伍,要想卓有成效地对两万旅行社、40万名导游的经营服务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值得研究的工作办法是让游客来监督旅行社和导游。首先,是要通过多种方式教育游客,让其理性消费,同时知道自己在旅游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在当前新《旅行社条例》实施过程中,除了要以此为内容培训旅行社和导游外,同样需要将其中涉及游客的内容向游客进行深入宣传,可以考虑在旅游住宿设施免费发放指导游客在参团过程中理性消费和正当维权的小册子,可以借助媒体,特别是网络和电视媒体进行以指导旅游消费为主要目的的专题讲座。其次,是要形成游客对旅行社和导游服务进行直接评价的机制。可以参考的例子是,银行柜台前一个小小的评价仪器对银行服务的改善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建立让游客直接评价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的机制,从而对其不合理的服务行为形成制约。最后,是要形成服务质量的筛选和惩戒机制。依托游客的直接评价形成的数据库,旅游行政部门可以考虑通过同有影响力的媒体合作,定期发布旅行社的服务质量报告(类似中央电视台的每周质量报告),公布服务质量优质的旅行社名单和欺客宰客旅行社名
单,对其进行舆论监督。
二是搭建旅游管理和服务的工作平台。
过去旅游部门通过标准化和旅游定点管理方式,基本实现了对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监管的全覆盖。但是新时期随着旅游供给单位的日益增加和定点管理方式的取消,旅游部门监督和管理旅游供给方面的力量大大削弱。在这种背景下,搭建一个新的旅游管理和服务平台显得非常迫切。一个可以考虑的思路是,借助信息化,通过旅游和金融结合,发行公民旅游卡的方式来搭建这样一个平台。目前山东、河南、四川等地都在发行旅游一卡通,广东省发行了国民旅游休闲卡。这些卡的功能基本局限在为游客提供打折服务和部分金融服务方面,旅游行政部门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来可以此为基础,通过扩大旅游卡的覆盖范围将其构造成为旅游行政部门的信息卡、管理服务卡、宣传促销卡。其一可以通过卡片消费信息,为旅游行政部门提供及时、一手的旅游消费结构数据,以补充现有旅游统计时效性不强的问题,进而为旅游的服务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其二,可以此为平台,加强旅游投诉处理,通过把欺客宰客商户剔除出去,并在配套的旅游网站上发布信息的惩戒方式,促使旅游经营者诚信经营。其三,还可以通过卡片,为旅游宣传促销带来便利。比如某个地区可以根据客源市场发展需要,对想重点发展的市场持卡人进行折扣促销和消费券发放,通过与手机捆绑或网站互动等方式,开展更为精准的旅游营销活动。
三是强化引导旅游发展的工作基础。
旅游标准化工作是过去20年政府部门推进旅游业发展最为成功的抓手,也是引导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工作基础。在新形势下,这一工作必须加强,不能削弱。但是需要考虑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完善和优化旅游标准化工作。一是需要突出重点,在继续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强旅游标准制定的基础上,要争取每隔一两年能推出一个类似星级饭店和A级景区标准这样的工作成果,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一个不能实施或者是社会不知晓、不接受的标准没有太多实质意义,因此要把工作重心放到重点标准的宣贯推广上来。二是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旅游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要鼓励地方和企业的标准化行为,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是最近深圳盐田因为旅游企业累计采用、制定修订标准总数达2000余项,被评为全国首个“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要把地方比较成熟的旅游标准尽快上升为国家标准,进而在全国进行推广。要在工作分工上,发挥行政部门和旅游协会的两方面的力量。可以考虑行政部门主要指导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对旅游标准执行的验收进行抽查;如有必要,针对一些分等级的标准,行政部门可参与最高等级的评定。而协会
应该执行标准宣贯的日常性工作。
第五篇:调研提纲
调研提纲
一、在项目审批方面,要优先考虑已纳入国家规划,符合产业政策(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等项目)、安全高效矿井,特别是露天煤矿等项目的审批。
二、对违规建设已投入生产的煤矿,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对没有纳入政府能源规划,不符合先进产能,低效、安全隐患多,对市场及社会稳定影响不大的矿井进行关闭;对已纳入国家规划,符合产业政策,符合先进产能,市场相对稳定,影响社会稳定的安全高效矿井,特别是安全系数较高的露天煤矿给予优先核准。
三、管理方式
各主管部门在市场准入环节上重发证轻监督,监管不力。例如,国土资源部(厅)负责颁发煤炭资源勘探和生产许可证、土地使用证。国家安全监察局负责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设在各政府部门里面的煤炭管理部门负责颁发矿长资格证和煤炭经营资格证。在规范市场主体进入煤炭行业,保证煤炭市场有序发展方面,这些主管部门重视市场主体的资格审查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煤炭行业的各主管部门只注重给以颁发证书,轻视事后检查和监督,导致各类煤炭企业不注重技术、生产安全条件的改善,探矿权、开采权的层层转让,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进而酿成了现在的矿难频频发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煤炭资源开发秩序混乱的局面。
建议取消或下放项目审批中有关环保、水土保持、节能、环境治理等环节,改变项目建设方为取得相关项目建设证件,只注重方案的编制审批,对后期方案的实施不重视,虎头蛇尾。政府相关部门根据不同地区及特点统一制定煤炭开发项目有关环保、水土保持、节能、环境治理等标准及要求,企业在项目建设及投入生产后,要按标准进行投资建设和生产,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在项目建设及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治理、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方面的监管力度。
四、安全管理与监督。
按照目前的安全监督体制,政府对煤矿的行业管理职能和安全监察职能是完全分开的,即所有煤矿不论其所有制结构如何,在安全方面一律要接受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管理。由于目前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距较远,这就使得大量煤矿不会接受真正的日常检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只能根据下面报上来的书面材料进行所谓的安全管理。脱离了执法部门的现场监督检查,完全依赖被检查人的自我汇报,煤矿安全难以得到保证。结果往往是哪里出了事故煤矿安监机构就出现在哪里,监管机构俨然只有处理善后的使命。即所谓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救火式管理。同时还造成了“一人感冒,全体吃药”的整改方式,给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的正常生产带来很大干扰。
建议:
1、根据各地区煤矿数量及区域条件适当增加煤矿安全监察人员数量。
2、要让有经验、有技术,对煤矿熟悉的人员进入到煤矿安全监察行列。
3、运用科技手段对煤矿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