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如何认识宗教这一社会现象的报告
关于如何认识宗教这一社会现象的报告
宗教作为社会历史发展几千年来的最终产物,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成就。就全世界上千万的信徒来说,宗教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相对于人们心灵层面上的信仰。是一种文化的集合。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更有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
就目前的宗教发展现状而言,除迷信,或是蛊惑人心的邪教外,大部分的宗教还是具有积极地发展方向和社会意义,在我们身处的社会中这还是具有良好的意义。宗教的起源是由于人类在远古时代面对未知事物难以理解,至此人类创造了各种的神话,而神话中的主角便成为了人类心目中的庇佑神,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宗教领袖或是政治家利用先人所创造的神话进而有了宗教这一产物。故由此可见,宗教相对于人类的发展史来说是与其相辅相成的,是与其共同存在的,更是不可分割的产物。
现如今世界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内的三大宗教是人类追求精神领域的极致表现,是人类伟大的智慧结晶之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宗教在精神领域的作用是无法比拟的。人们将一些不可能实现的希望寄托于宗教身上,从而得到精神慰藉,这是所有现存的精神类药物所不能实现的。这使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精神层面的鼓舞,更是人们重拾了生活的希望。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宗教同样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在原始社会中,宗教维系着氏族社会的秩序,孕育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且在原始艺术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作为统治阶级剥削的产物便于统治阶级的残暴剥削,同时相对于被剥削阶级更是一种可以用来利用的媒介来反抗剥削压迫。而且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宗教在促进各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发展方面也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在我们身处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对宗教进行正确的引导,它也会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回顾历史发展,宗教作为一种“外衣”,在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反抗外敌入侵以及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被压迫阶级往往能够创造性的利用宗教,在宗教的外衣下提出许多反对压迫者的政治要求,并且发动和阻止群众进行反抗。这对于社会体制变化,社会阶级变动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几百年的世界发展史无论是哪一次的变革都有宗教的身影。西汉末年,张角的“太平道”起义,北宋宣和年间,方腊利用“明教”的幌子起义,后来包括反对帝国主义的义和团起义。这些历史经验说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宗教始终有利于号召,聚集队伍。这只是对于小的方面而言,就大的方面而言,宗教有利于社会凝聚,历史发展,阶级变革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014年4月23日星期三
第二篇: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我国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成为全球性的共识与探索。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来推动。这一过程的代价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有必要探索一条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模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认识、健全法规,完善规划、夯实基础,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全面推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发展与改革各项工作。
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继续制定全国及地区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绿色型建筑,加快城市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大力宣传低碳消费理念和低碳行为好的做法,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进一步强化抑制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的出口政策,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3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着力提升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发展使用沼气,利用生产生活物质原料,促进新能源的加快发展; 4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把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和封存等先进地毯技术作为提升国家技术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列入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规划。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民低碳理念的支持之下,结合我国政府经济推进低碳经济的有效措施,能够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2009年政府公布了基本药物目录,下调部分药品价格,但随后市场上40%左右的药品被全部下架,改换包装后以新的形式、更高的价格重新销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政府公布基本药品目录,严令下调部分基本药物价格,以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基本用药费用负担,这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好政策,体现了政府对关注民生的关注和重视。然而药品更名或改换包装的现象也愈演愈烈,不但影响了政府政策的有效实施,破环了政府的威信力,同时也将极大的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部分生产厂家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令人堪忧,受利益驱使,置政府规定于不顾,对于规定的药品推迟降价甚至不降价。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如发改委)对重点单位集中进行检查,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药监局等应加强对药品商标、品牌的管理,严格审批程序,防止要求降价的药品变脸,重回市场;
其次,改头换面后的药品之所以能继续在市场上流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零售及医疗机构。应加强管理,明确规定基本药物实际零售价或零售环节加价率。
最后,为保证惠民政策达到实效,应发动群众和新闻媒体的力量监督政策的实施,可以设立专用举报电话,对违法改换包装、销售高价药物的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同时,普及基本药物知识,在药品成分都一样的情况下,高售价并不意味着更好的药效,消费者应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另外,国家应支持药企提升产品质量、创新营销和管理模式,保证药企。相信在多方努力下,这种现象能得到一定遏制,真正逐步做到医药事业以病人为中心,以百姓为中心。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奢侈品消费已经快成为世界第一,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全世界奢侈品消费方面已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甚至有分析认为,未来两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之一。
奢侈是富裕的产物。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有了经济实力购买奢侈品,同时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拉动,促使奢侈品中国购买力量迅速膨胀。国人逐渐走出保守、观望的消费心理,消费信心指数稳定上升,必将拉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这种现象背后的问题:
首先,奢侈品消费人群中不乏盲目跟风、贪图虚荣、未富先奢者。奢侈品消费虽属个人行为,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状态,假如炫耀、斗富之风蔓延,必然是与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的。社会应加强教育,特别是对青年人的引导,倡导一种更为理性的消费理念,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次,面对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我们也应想到中国还有数以千万计的贫困人口。而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快速增长,可能也正是中国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表现。一方面很多人还在为温饱而发愁,另一方面却有很多人穷奢极欲,这种强烈的反差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进一步努力,利用税收等政策降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
第三,奢侈品大多数都是国外企业生产的。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措施以拉动内需,如何让奢侈品消费的这股热情转化为大力创新的力量,从而提升国内品牌知名度,真正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是我们目前应考虑的问题。
农民工子弟的学校,因为土地原因,教学楼楼顶建了塑胶跑道,谈谈你的看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来到城市打工挣钱,由此产生了跟随来到城市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由于我国现实国情,很多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着教学资源少,教学不规范,学生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跑道建在楼顶,学生在娱乐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不能够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子弟的教育投入也严重不足。各地民工子弟学校几乎都面过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办学地点“动荡漂泊”。这些年政府高度关注,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就学,也取得不错成绩。但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发展趋势决定了农民工子女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根本。对于农民工子弟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首先,各地政府必须首先在思想上认识到农民工子弟能公平享受教育资源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弱势群体教育的投入,将较多承担农民工子女就学学校的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最后,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差距,同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有的时候制定决策会发现实施起来慢慢会与计划产生偏差,甚至最后的结果完全背离计划,管理学上叫做离心力现象。结合经历谈。
离心力现象反映了计划与执行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以不断的促进决策与执行的相统一。
产生离心力现象可能有如下原因。首先,要考虑决策是否正确,如果是由于决策制定失误而导致无法实施,则要分析造成决策失误的原因。其次,如果决策相对合理,在实施的过
程中,出现了突发的情况或者其他状况,则要分析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不断的调整,提高执行力,以期更好地执行决策。
对于我自身而言,这个问题也曾经出现过。举切身例子。
这个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今后走上公务员工作岗位,会不断地以此鞭策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严谨制定决策,同时,对已经确定的决策,要积极贯彻执行,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寻找更优的解决方式。
公务员下基层锻炼蜻蜓点水,你怎么看?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领导指出,能力建设是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今后将着力抓好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两个环节,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
由于一些公务员从家门到校门又直接考入机关门的公务员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对底层民众生态欠了解,处理棘手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一些年轻公务员久坐办公室,容易养尊处优,滋生官僚作风,损害政府形象。有计划地组织公务员到基层培养锻炼,对提升公务员自身素质与能力,服务群众大有裨益。
公务下基层锻炼最怕蜻蜓点水,一曝十寒。应做到“三去”,即“走出去”。对年轻公务员实行强制性锻炼,确定一定的参加工作时间和年龄段,符合者无条件参加下基层锻炼,锻炼时间也进行限定。
二“沉下去”。“沉下去”就是要求公务员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在实践中磨炼自我,而且还要为民办事,服务群众,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为老百姓解难事,办急事,练就一身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三“融进去”。“融进去”,就是要通过制度与机制给公务员压担子,督促其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生产劳动;就是要让他们在锻炼中熟悉了解民情,掌握底层民声,零距离地与当地群众交流沟通,建立情感纽带,将百姓所思所愿及时反馈上来;就是要启动管理、监督、考核与问责制度防止公务员将下基层锻炼当作“农家乐”,同时吸纳所在地群众参与对公务员的评议,决定其去留。
总之,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规范的程序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使公务员培养锻炼不走样,增强政府效能,促进勤政廉政,促进公务员制度更趋科学化,进而推动选人用人制度的改革创新,打造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第三篇:下岗这一社会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下岗这一社会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我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社会学家,在那个数以千万记的工人下岗的时候,我只上小学,也未曾嗅到任何社会动荡的味道,反之,家庭状况在98年左右蒸蒸日上,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和别人讨论中国经济的发展,我总是说,98年,是大家开始真正富起来了的日子,但是大多数人听到我这么说,只会苦笑的摇摇头,把他们斥责我幼稚的话憋在心理,98年,对于他们,对于中国大多数基层市民阶级,是一场流血的记忆,对很多人,甚至是这一辈子的梦魇,现在十二年过去了,下岗,已经从一个流行的词慢慢淡出社会,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回过头来,认真的回忆一下,98年~03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这些事情的背后的深层意义......让我们先回顾一下98年初中国的大背景:
首先中国面临着罕见的通货紧缩的危机,物价一降再降,这种场景和今天一直彪升的物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和大多数人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都觉着不可思议.同时都认为通货紧缩收益的不就是人民大众吗,物价跌了,人们手中的钱可以买更多的东西了.但这仅仅是表面,大家都忘记了,人们赚的钱,都是在市场交换中余下的利润,物价的下跌,会使利润减少甚至消失,就会导致消费消极,消费消极的后果就是继续通货紧缩.继而就是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景气.当年我和爸爸晚上上街,发现呼市的夜市一再的萎缩,直到完全消失,爸爸告诉我,物价太低了,大家摆摊也没赚头了,所以不摆了,现在经济不景气啊.当时我只有小学五年级,完全不能理解爸爸的意思,但是看到原来热热闹闹的夜市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也明白了一个词的涵义,萧条.其次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国企,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的浪潮已经让部分国企破产解散,剩下的国企但大都经过了改制,但是,变的是经济制度,而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改变了,大多数人都还是抱着国企的铁饭碗混口饭吃,虽然国企不再像改革前那样是个金饭碗,但是混口饭吃,养活家人还是可以的.那时候的现象是一个一百个人可以高效工作的国企,总是要塞进四五百人,除了真正有本事的少数人之外,剩下的大多数就是每天干干举手之劳,剩下就是晃晃度日,等到月底拿工资.有相同现象还有就是行政机关,这种现象有多普遍,记得小学的时候大家写作文,经常会写这么一句话“一杯茶水一包烟,一张报纸过全天”连小学生都能清晰认识到的问题,在大众眼里却如此正常和普遍,甚至是羡慕.而这些人需要谁来养活,是国家,98年,亏损的国有企业占全部国企的90%以上,这么多国企,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工人群体,国家用本来就不多的国家税收来养活这些人,而正常的经济体制下,这些人是要交税养国家的.这一反一正,是多么大的支出,举个数据,98年罕见全国全流域性洪水造成的损失约为1666亿,相当于当年只上半年全国国企的亏损额.当我们惊叹洪水巨大的破坏力时,却都忘却了国企是个更大的洪水猛兽,吞吃的国家的资产
这时候,城市理虽然危机蠢蠢欲动,但是表面还是平静的,大家还都是能每天吃块肉的,但是农村就不一样了,我想,那几年,是中国农民最痛苦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浪潮,是从农民开始,但是给了农民多少好处呢,农民辛辛苦苦的种地,还要给国家交税,还要给当地政府交各种形式的“XX费”,还要在当地政府垄断的种子化肥站买高价劣质的化肥种子.辛苦一年下来,却发现自己中的粮食根本卖不出去,只能低的不能再低的低价卖给粮食贩子,而这些粮食贩子,往是当地政府的领导的侄子外甥之流,当时国家的税收,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其实就是通过农民来养活城市,养活国家经济,这样算来,农民一年下来,还能剩什么东西.类似的经济问题还有很多很多,这一切的形成,是新中国建国以来逐渐积累起来的,虽然经过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但是剩下的问题还有很多,甚至愈演愈烈,加之改革带来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中国的经济处在崩溃等死的边缘,而WTO的即将加入,相当于把一个经济烂摊子交给外国人,给他们说,中国的东西,随便拿.所以,中国迫切期待一场改革
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重大的改革,总要以一部分的人的牺牲为代价.而在中国的情况下,农民已经牺牲了40年,已经牺牲的不能再牺牲,唯有普通市民阶级,也就是大部分国企的普通的职工,牺牲他们,遇到的阻力最小,对国家的代价最小,但是效果是最大的,所以就有98年那一场胜过洪水的剧变--下岗
98年朱镕基上任国家总理,上台后立即对中国经济情况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指出,中国必须扩大内需,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国家需要扩大税收,必须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搞起,国有企业的问题就是人员过多,效率底下,国企入不敷出.国企要三年解困,就必须下岗分流 减员增效,对部分严重亏损的企业,则卖给私人,交由市场处理.于是,超过三千万人的国企职工领到一份微不足道的买断工龄费用,就地辞职,无处可去,还有大量的企业,直接卖给私人,原厂职工,除了少数能干活的和有关系的留下,其他的,就地解散,曾经一年前大家还津津乐道的工资,退休金,公费医疗,瞬间成为泡影,而被下岗的人大多是改革开放前就进入工厂的,深受体制的影响,除了工厂理清闲的工作,基本什么都不会,而这些人的年纪,恰恰处在上有老人赡养,下有孩子抚育的年纪,当年大家喊出的“四零五零”的称号,就是针对这些下岗职工,对于那些夫妻双双下岗的人来说,且不说过年给老人的赡养费,开学给孩子交的学费,一下子全没了着落,没有了收入,平时一家人的生活就已经成了问题.一个个家庭的悲剧,汇集起来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悲剧,太多的人在这一刻心口上留下了深深的伤口,也许再过十年,回忆还会导致阵阵的疼痛
这场变革中还有一个受伤的团体,那就是下岗工人的孩子们,他们是最无辜的,也许在一天前,她还在学校欢笑打闹,回家后却得到父母下岗的消息,面对自己可能交不起学费的危机,家长的痛苦,家长的吵闹,经济的窘迫,是一道一道的划痕,刻在她们的心理,我很多同学,都一夜间沉默寡言,我记得我在学校理向一个女生说那年春节晚会的黄宏的小品词:“我不下岗谁下岗!”,她直接回了一句:“放你妈狗屁!”这个女生的家长双双下岗,大冬天的在街上摆摊买猪下货,家里还有一个有糖尿病天天要注射胰岛素的奶奶.我得很多同学在这个变革中改变自己一生的性格
当然,变革自然有变革的受益者,最大的受益者是国家,利利索索的甩掉了三千万人的包袱,甩掉了一大批亏损国企,变补贴为收税,剩下的国企,你不好好干就卖掉你,这期间也成就了一大批私营企业家,一大批千万资产的企业,被几百万的价格廉价卖给了私人,国家经济的松绑,带动市场经济的复苏,像我叔叔的私营企业家直接受益,98年,在一大群人在愁下顿怎么吃饭的时候,叔叔家里花了40万买了私家车和商品房(那时候叫集资房).这就是为什么我下意识的总将98年作为中国经济转折的原因,当我了解其他人的悲剧的时候,我甚至有一种歉意感,当然,这些是正常的受益者,而那些国企的厂长,书记,却趁着改革,捞了最后一笔,甚至捞了下岗工人的国家补助,这种现象发生在每个国企,这一批人,他们是历史的罪人,做过坏事的人,必将遭到惩罚!
让我们把注意力继续放到下岗工人身上,在一段时间的痛苦和迷茫之后,大家开始清醒起
来,开始考虑自己的生计,一少数有本事的人去了私企,生活甚至得到了改善,但这仅仅是一少数,更多的人是没有太大的本事的,当然这不能怪他们,他们出生,成长,工作在这么一个体制里,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而他们现在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一部分人摆了地摊,卖吃的,卖小商品,辛苦的赚取微薄的利润,一部分人去了下岗职工优先录取的工厂,但据我所知,很大一部分,是血汗工厂,一天工作13个小时,月终拿上可以养家的几百块钱,还有很多下岗女工,不得以进入了性服务行业.这些人起码还能养活自己和家人,还有很多失败者,完全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信心,或者轻生,济南就发生了不止一起因为下岗全家一起上吊的事情,或者迷信宗教,FLG就是在这个时期昌盛起来,现在看FLG那些莫名其妙的教义,大家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信,但是体会一下当时那些下岗职工,这些也许是使他们活下去唯一的希望.相信很多人很多人看到上面的叙述,会很有感触,那我们深层次的想一下,国家这么做,到底对不对,不这样做会怎么样,这些人的悲剧可以避免吗?
首先,我前面已经叙述过98年的中国经济形式,也就是说,如果不进行改革,中国经济就是在慢慢等死,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就是这些国企,这三千万下岗职工.从正面讲,改革的成果显而易见,国企一旦变成私企,立刻就开始盈利交税,国家也不用为这么多人买单.而在在国企改革时同时进行的三大改革,教育,住房,医疗,改革也同时铺开,虽然现在表明三大改革是彻底失败的,但是就当时来说,的确是有促进经济的作用,大家花的钱多了,经济就活了起来,国家税收增加了,国家就富了.一个简单的数据,98年内定下的三年内的外汇指标是2000亿,这在当时看来是个遥不可及的数字,但是现在我国的外汇储备是1.8万亿,同时,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甚至出现增长过热的现象,虽然我们现在面对疯长的物价房价痛心疾首,但是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过的比以前好了,起码现在花几百做个头发的人大有人在了,在以前,这是不可思议的农民也是改革的受益者,首先是税费改革,然后是保护价收粮,然后是取消农业税,最后还有农业补助,农民为共和国贡献了50年,终于迎到了好日子,虽然来的太晚了,但是比不来好.就上述来说,改革是必需的,改革从成果上也是成功的,中国成功摆脱了以前经济体制的阴影.但是面对一幕幕在改革中的悲剧,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在这期间做错了什么
首先直白的说,国家把经济的包袱,丢给了下岗职工,从而得到解脱,从这点来说,这些下岗职工注定就是悲剧,这一代人在为下一代人的幸福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而在下岗执行期间,过于粗暴的执行方法,过于简单的处置手段,就轻而易举的把他们推向失业的悬崖,而这期间那些厂长,书记,还在像蛀虫一样吞噬他们的利益,这些畜生连基本的人性都没有.前面已经说过多次,这些人,在过去的体制下成长起来,他们会什么,几个钱就打发他们进入社会,这本身就是一种危机,而下岗这个政策执行之快之彻底,使这个危机成几何次的增场,如此多的人
在短时间内粗暴的被宣布下岗,这就是行政的非人性,这也是各地政府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结果,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制造社会动荡,但是很幸运的是,没有发生,只能对下岗职工说:感谢你们的善良.其次实在下岗再就业的问题上,下岗政策的前面的阶段,各地政府压根没做任何工作,直到后来才慢慢纠正,但是政府对下岗再就业的辅助,也只是杯水车薪.更有甚者,完全不考虑下岗工人的苦楚,在98年之后,大部分下岗职工走向街头,开始做小本生意,不得不承认,济南的市
容市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大家都吃不下饭去了,要什么市容市貌,我永远忘不了,赤峰严查市容市貌那些警察/城管的作为,他们直接踹翻下岗工人开的馒头摊子,逼的摊主钻到警车下面不出来,他们直接推走早餐摊的三轮车,纵然摊主已经跪在地上,他们搬走烤饼摊的蜂窝炉,下岗工人哭着拉着他们的手,求求他们不要带走,但他们只留下一句污染空气的说辞.他们没收整整一个摊子的皮带,让30多岁的男摊主跪在地上求他们,这些事情,在我的童年,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经常目睹这些非人性的事情的发生,我真想问问那些警察/城管,你们有没有人性啊,不是下岗,不是生活所迫,谁会冒着零下十度的严寒出来摆摊.他们的下岗,是为了国家经济的松绑,他们做得贡献还不够大吗,为什么你们连他们生活下去的机会都要剥夺!直到今天,我看到南京搞什么文明城市评选,什么市容市貌建设,我脑海里总是那些砸摊子的警察.他们,是加剧下岗悲剧的又一个凶手!
正是这些粗暴的没有人性的行政手段,加剧了下岗人群的悲剧,在大批工人下岗的同时,同样臃肿的政府机构却未见裁员,工资到长了不少.而且在下岗,国企转让的同时,大量的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私吞国家财产的现象发生,一群人民公仆大发国难财,他们就是一群猪狗不如的人.这一切,无不增加着社会危机,但是这一切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可是上层无闲顾及,这就是这次改革的失败之处,对于大家现在恨之入骨的三大改革,就不做过多评论了.写了这么多,可以总结一下了,98年的改革,是通过牺牲一代人达到挽救下一代人的目的,这一批人为国家50年经济体制的失败买了单,他们年轻时面对政治斗争,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下却又被迫下岗,无疑,他们是悲剧的一代人,但他们做了一件大事,就是牺牲自己挽救了国家经济,就这一点,我们不容望却
这次改革,结果是成功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待下岗工人的行政手段之粗暴,执行之非人性,是我们必须反思的.尤其那些这个时期还欺压,剥削下岗工人的那些公仆们,你们,永远是历史的罪人!
收笔,再一次像三千万下岗工人致敬,你们,受苦了!
第四篇:关于对大学生创业这一社会现象的浅析及对在校高中生的启示
关于对大学生创业这一社会现象的浅析及对在校高中生的启示
大学生创业近年来越来越热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这一途径,他们的创业活动处于迅猛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就有很多的新闻聚焦到大学生创业这一板块上来。他们选择的项目很多,模式各异,成果也不同。高中生应该怎样看待这样一种情况,他们从中可以吸取到什么。我课题小组便对此社会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得出结论。现撰总结论文如下。
一.大学生选择创业人数增多的原因
(一)就业难(就业率、数据)
(二)创业愿望
(三)学校社会提供扶持政府为何扶持
(四)出现许多创业成功的案例 振奋人心
(五)创业对大学生来说的优点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
(一)自愿还是被动创业成功率 技术含量 经营范围
(二)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观 认为创业是没有办法才选资金经验 专业与所选项目的不对口等客观 学校教育借贷难等
(三)遇到困难时创业者的应对
三.大学生对创业项目(行业)的选择
(一)大学生所选项目的特点门槛低启动资金少易于开展
(二)影响大学生选择项目的因素行业发展的前景 行业利润率 资金 竞争程度兴趣和爱好 自身的特色(他们看重什么因素)
四.大学生对创业模式的选择
(一)现有创业模式传统新颖
(二)大学生的选择原因
五.大学生创业的前景
(求助,这个怎么写)
六.大学生应该如何创业(这个有必要写吗)
(一)如何选择项目
(二)应以怎样的状态去创业
七.社会应怎样更好的扶持创业
八.中学生应如何看待这种社会现象理智
九.中学生从中吸取什么
第五篇: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
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新的里程碑
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标志着党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指导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新的里程碑,必将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在4月22日至23日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科学分析了宗教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深刻阐述了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新的里程碑。
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
总书记指出,我国宗教工作形势总体是好的,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得到贯彻,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宗教工作法治化明显加强,宗教活动总体平稳有序。实践证明,我们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
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阐述了党关于宗教的本质特征、存在根源、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基本观点,阐明了包括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争取、团结和教育宗教界人士等在内的一系列宗教政策和宗教工作思路,恢复和澄清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则,实现了党在宗教工作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此后,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一以贯之,从未改变。
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是一以贯之的。党一贯认为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强调指出,“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全局性工作”,“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这次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
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一以贯之的。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我国国情和宗教具体实际出发,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制定出来的。总书记强调,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引导信教群众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明确了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向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回顾和总结党的宗教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具体实际,明确了今后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开展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诉求。
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同中国宗教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宗教理论重大成果,得出许多科学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明确了我国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的特征;制定了党和国家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指出新世纪新阶段党对宗教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强调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是处理宗教问题的根本保证。此次会上,总书记明确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种问题,结合我国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用以更好地指导我国宗教工作实践。
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总书记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宗教关系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全局性工作的重大关系,也是党的宗教工作的价值追求。总书记指出,我国的宗教关系包括党和政府与宗教、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处理我国宗教关系,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这个根本,必须坚持政教分离,坚持宗教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实施,坚持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处理好这些关系,就能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形成积极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关系。明确了党的宗教工作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根本保证
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明确了宗教工作的任务,制定了新目标,着重强调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证。
宗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是总书记对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作出的科学论断。新形势下,党的宗教工作要发挥好宗教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推动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抓手。一方面,要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尊重和发挥他们在宗教内部事务中的作用,努力建设政治上可信、作风上民主、工作上高效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另一方面,要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支持宗教界搞好人才队伍建设。
要有重点地开展宗教工作。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宗教工作范围广、任务重,既要全面推进,也要重点突破。要结合各宗教情况,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以做好重点工作推进全局工作。一是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要保护广大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和教规的关系,提高法治观念;二是中国各宗教要结合自身情况,解决好突出问题,要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防范宗教极端思想侵害;三是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宗教问题,在互联网上大力宣传党的宗教理论和方针政策,传播正面声音;四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在宗教工作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证。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提高处理宗教问题的能力,及时研究宗教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推动落实宗教工作决策部署;要加强对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使各级干部尽可能多地掌握;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做好对宗教工作的引领、规划、指导、督查。统战部门要负起牵头协调责任,宗教工作部门要担负起依法管理责任,各有关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要齐抓共管;要广泛宣传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加强宗教方面的宣传舆论引导;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宗教工作任务重的地方基层组织,要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加强对信教群众的工作;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