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散化公共治理”下的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
摘 要: 以英国为发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了“分散化公共治理”的世界性浪潮,通过广泛设立代理机构,将服务提供职能从部委中分离了出来。代理机构具备更大的管理自主性、更明确的服务职能、结果导向的绩效预算、构建伙伴关系的灵活性、更强的公开性与问责性等,成为有效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组织结构基础。我国的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也应实现政策决策和服务提供的有效分离,通过构建良好的公共治理模式,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质量。
关键词: 标准化; 代理机构; 分散化公共治理; 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 d631.4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5.02.008
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应当建构于何种良好的公共治理模式之上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标,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发展还存在结构性治理问题,最突出是缺乏公共政策制定与服务提供有效分离、相互制约的治理框架,导致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自主性、专业性、责任性、公开性、回应性不足,构建外部合作伙伴关系的灵活性欠缺,绩效与预算脱钩,职能宽泛模糊,缺乏创新能力等诸多问题。为了探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笔者对20世纪80年末以来兴起的、以新公共管理理念为指导的“分散化公共治理”(distributed public governance)改革进行了回顾性考察,分析了英国在“分散化公共治理”中最重要的两种代理机构形式――执行机构(executive agencies,ea)和非部委公共机构(non-departmental public bodies,ndpbs)对英国“公民宪章运动” ① 的积极影响,总结了英国经验对构建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良好公共治理模式的启示。
一、“分散化公共治理”:实现管理自主权与绩效控制的平衡
(一)“分散化公共治理”的内涵
“分散化公共治理”浪潮的核心内容是在政府部门之外设立大量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代理机构、权力主体和其他政府实体等,以达到政府“良治”(good governance)的目的。它的研究主题是如何在日益多样化的政府组织形式下保护公共利益。这些代理机构、权力主体和其他政府实体在规模、功能、资金来源、法律和组织形式、内部治理结构、责任机制以及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它们也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即在政府部门内分拆机构,分拆后的机构与主管部门建立准合同性质的关系;在制度上将这些实体从传统的组织部门内剥离出来;赋予他们全部或部分法律地位。[1]3-5
1988年英国《改善政府管理:下几步行动计划》(improving government management :the next steps,又称ibbs report)标志着代理机构创设的开始。随后扩散到亚欧非等地区的众多国家,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全球性转向”。[2] 如加拿大的服务署、特别事务署,法国的公共管理组织,德国的公法实体,荷兰的独立行政实体,新西兰的皇家实体和半自治实体,西班牙具备行政职能的自治实体,瑞典的委员会和机构,英国的代理机构和非政府部门公共实体,美国的独立机构、独立的监管委员会、政府公共事业公司等。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这些代理机构、权力主体和其他政府实体所占用的公共开支和人员在中央政府内的重要性往往超过50%,有时甚至达到75%。比如,英国131家代理机构的雇用工作人员总数超过整个公务员队伍的3/4。加拿大仅3家代理机构的员工人数就占到整个联邦政府人员的35%以上。[1]6-13今天,在“整体性治理(holistic governance)”等改革潮流兴起后,对“分散化公共治理”的研究仍然是一个热点。
“分散化公共治理”的本质是追求代理机构首席执行官的管理自主权与中央政府对其绩效目标控制之间的有效平衡。所谓“分散”就是在政府管理中实现决策与服务提供的相对分离,决策者和服务提供者由原来的隶属关系转变为契约关系,中央部门负责掌舵、评估与控制,代理机构负责实施政策和提供服务。在“分散”的架构下,将结果导向、顾客导向、绩效管理等现代商业管理中的成功原则、理念、机制、方式引入到政府内部管理之中,实现政府内部管理的理性化和现代化。“分散化公共治理”强调决策与执行、政策制定与服务提供的相对分离,又保持中央部门对于代理机构的适度控制,为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普遍的组织结构基础。
(二)英国“分散化公共治理”的实践
“分散化公共治理”率先在英国出现有其必然性。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受到新公共管理、公共选择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的影响,同时,政府管理面临着管理危机、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英国传统行政模式受到了广泛的批评。有学者将传统行政模式的问题概括为结构单一性和管理非现代性的困境。结构单一性是指用同质化的政府机构和组织方式履行政策制定、服务提供和管制职能等不同性质的职能。与此对应,不同工作性质的公务员,都用同一个录用体制、统一的工资级别、考核标准,实施无差别管理;管理的非现代性,主要表现为对管理不重视,管理人才地位低下,缺乏结果导向,绩效测定和责任机制不完善等。[3] 导致结构单一性和管理非现代性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中央部门没有把划桨与掌舵分开,即把决策与执行、政策制定与提供服务分开,中央部门和部长既划桨又掌舵,“过载”的政府必然效率低下、僵化臃肿、对社会需求反应迟钝。
针对这些问题,1968年的富尔顿报告(fulton report)专门论述了传统文官体制的弊端,强调将各部的职能剥离给执行机构,但未获实施。1988年“下几步行动方案”发布后,英国开始大量设置代理机构。在所设立的代理机构中,最重要的是执行机构和非部委公共机构,它们是英国中央政府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这里重点进行分析。
执行机构是一个提供服务的机构,它或者扮演监管者的角色,或者在经营性功能之外扮演专门性的政策角色。法律上,执行机构是英国政府的合法组成部分,在主管部委的授权下运行,没有自己的法律身份。治理结构上,呈现多样化特点,多数设立了管理委员会,少数设立管理咨询委员会,有的设置了高层次的“联络员”。执行机构实行经理(首席执行官)负责制,经理职位向全社会开放,竞争录用。职员大多为公务员。资源和预算程序上,执行机构通常由上级部门提供资金,但要接受相应的支出审核。自治权、责任和控制上,宏观政策框架与资源配置由各部部长与财政部、公务员管理部长协商制定,日常政策操作与执行完全由执行机构首席执行官负责。用《政策框架协定》文件明确规定部长、首席执行官的权利和责任。《政策框架协定》每5年由各部委审查一次,评估执行机构是否完成了政府绩效目标,机构是否有继续存在的价值,或者在组织形式和结构上如何进行调整以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政府政策目标。范围上,执行机构业务非常广泛,如社会福利管理、狱政管理、证照核发、救济金办理、就业管理、会议服务、军需供应、工商注册等。[1] 245-263
非部委公共机构是指不属于政府部门,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管理,并承担一定职能的机构。法律上,大多数非部委公共机构是依法建立的实体法人(bodies corporate),独立于英国政府,有自己的法律地位;治理结构上,所有非部委公共机构都接受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委员会成员通常由部长任命,职员一般为雇用,受聘者不属于公务员;资源和预算程序上,多数非部委公共机构的资金来自于支持调拨款(grant-in-aid),也有的来源于收费或者税收,资金使用要通过年度报告和账目报表提交议会并接受国家审计局的审查;自治权、责任和控制上,执行性非部委公共机构要在出资部门的框架文件要求下运作,框架文件规定了非部委公共机构的主要职责;在公共活动范围上,非部委公共机构的职能包括行政、管理、经济、监管、咨询等许多方面。[1] 264-280
通过具有一定自主性的代理机构的设置,使英国公共服务的提供免受政治干预,同时在专业化水准、绩效改善以及快速回应社会需求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正因如此,“下几步行动方案”被认为是英国“最重要的行政改革举措之一”,标志着英国“公共服务改革的一个转折点”。[4]69英国的经验被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荷兰、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学习效仿。国际公共管理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值得我国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借鉴的治理模式。
二、“分散化公共治理”: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组织结构基础
“分散化公共治理”通过广泛设立多样化的代理机构,为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提供了新的组织结构基础。在新的组织结构基础上,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诸多“前提”――标准的制定者、标准的执行者、价值理念、人事安排、绩效测定、预算管理、责任与控制、公开性与审查等都发生了变化。以1988年英国设立执行机构为分水岭,将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传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在传统科层制管理模式下,小规模、非系统地将企业管理中的标准化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二是现代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建立在“分散化公共治理”基础上,以1991年梅杰政府的“公民宪章运动”为开端,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进入了现代阶段。这两个阶段在所依赖的治理模式、服务提供机构的自主性、服务职能与角色、预算制度、伙伴关系构建、公开性与问责性以及持续改进机制6个方面均不相同(见表1)。
(一)将政策和服务提供职能分开,提升代理机构的管理自主性,为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实施质量奠定了组织结构基础
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制定是掌舵,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实施是划桨。前者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后者更加侧重专业性和技术性。在“分散化公共治理”下,核心部门(如主管部门、财政部)的人员很少,主要承担服务标准的制定职能,执行机构、非部委公共机构等代理机构专门负责服务标准实施。将政策制定和服务提供职能分开,赋予了代理机构管理上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涵盖机构编制、人员录用、工资报酬、内部组织、财务管理等多方面。负责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代理机构成为自主性实体,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质量和效率提供了良好的组织结构基础。具体来讲:
1.代理机构将服务提供职能从中央部门分离出来,有利于缓解“政府超载”,使部长和核心部门专注于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相关的宏观政策的制定。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制定是带有政治性的政策问题,需要根据社会需求、财政基础、发展阶段统筹考虑。只有将服务职能从中央部门中分离出来,部长及核心部门才能更好地“掌舵”,对备受关注的问题作出快速反应,保证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相关政策制定的高品质。2.代理机构的自主性有利于在实施公共服务标准时排除政治干扰,保证专业性。由代理机构独立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就从政府过程层面,确保了服务的提供与部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保障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无差别、无歧视、专业性和独立性。
3.代理机构拥有人事和财政管理的自主权,可以提高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效率、降低成本。较大的人事自主权,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服务,采用不同的公务员管理和招录制度。这样既可以提升代理机构管理者的地位,也方便通过开放竞争的方式,聘用私人部门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利用私人部门成熟的管理技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实施效率。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代理机构实行绩效预算制度,他们更关注绩效,注重简化程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财政资金的使用,降低成本。
4.代理机构权责一致有利于确保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结果导向和公民导向。执行机构、非部委公共组织等代理机构的设立,在获得充分管理授权的同时也要对服务提供的绩效承担责任,权责一体的代理机构动摇了传统文官制度的经典原则,改变了官僚制的行政文化,有助于代理机构从规则为本转变到公民导向,从过程控制转变到结果导向。在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时更加关注产出和结果,而不是投入;更加关注回应社会和公民的需求,而不单单是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对高标准、高品质的公共服务更加怀有使命感,而不强调规章和程序压倒一切。
(二)代理机构具有单一明确的服务职能,有利于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确定、绩效评估和责任控制
传统上中央政府部门履行的职责和从事的活动十分庞杂,所追求的目标具有多样化及弹性(非量化)特征,使得部门目标设定和管理绩效的评价十分困难,由此导致责任机制的不完善。这被认为是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5]132
与传统中央政府部门不同,代理机构的职责是更加明确和单一化的。“部门承担着一整套责任,而代理机构则只有一项特定职责„„人们可以把代理机构想像成政府的小时装店,现代的大商场常常有许多小时装店组成,每一家时装店都有自己的固定消费群。同样,现在政府部门也被分成许多类似于小时装店的代理机构,每个代理机构都有自己特定的工作范围„„代理机构的逻辑是,每项服务都应该设立单独的实体,这样就不会忽略任何一项服务。如果一个代理机构负责有多重责任,它可能无法较好地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而只有一项任务的代理机构会努力把这项任务完成得尽善尽美。” [1] 46
在职能明确、单一的情况下,英国的执行机构或非部委公共机构就可以设定其公共服务可衡量的标准。这些绩效标准体现在主管部制定的“政策和资源框架文件”和年度业务计划中。以伦敦地铁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属于非部委公共机构,它将1994/1995年度的主要公共服务标准设定如下:可靠、快捷方面,上一年度实际为水平为95.5%,1994/1995年度计划目标为95.5%;明净、整洁、高效方面,列车清洁程度顾客满意率上一年度实际为水平为64%,1994/1995年度计划目标为65%;安全的环境方面,乘客安全感上一年度实际水平为83%,1994/1995年度计划目标为90%;热情服务方面,服务态度乘客满意率上一年度实际为水平为63%,1994/1995年度计划目标为64%。[6] 可以看出,该机构设置的服务标准内容上单一明确,测度上具体、可量化。2000年后,工党政府开始颁布“公共服务协议”(public service agreements――psas,实际上是首相和大臣之间签定的目标责任书),执行机构相应与主管部长签定“服务供给协议”(service delivery agreements――sdas),对管理目标和工作结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化。总之,不论是依据“政策和资源框架文件”还是“公共服务协议”,代理机构因其职能单一明确,更容易围绕单一职能确定量化的服务标准,这就有效降低了绩效评估与管理的难度。
单一明确的服务职能也有助于责任控制。如前所述,“分散化公共治理”追求的是管理自主权与绩效控制的有效平衡。在中央政府缺乏有效手段控制代理机构绩效时,后者凭借充足的授权和较大自由度,有追求自身利益的可能性。因此“分散化公共治理”下,代理机构要接受主管部门的“适距控制”,即保持适当的距离实施间接的控制,实施“适距控制”的主要障碍就是信息不对称。而代理机构具有职能单一明确的特点,容易据此设定量化的政府公共服务标准,依据量化标准进行绩效评估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为中央部门更好地控制代理机构的履责情况提供有效依据。
(三)代理机构实行绩效预算,为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实施中确立结果导向和公民导向提供了激励机制
任何政府机构都有争取预算最大化的倾向,问题的关键是按照什么标准拨款才能收到最佳的激励效果,保证资金的最大价值。在传统的官僚制度下,“各级政府„„注重的是投入,而不是结果。它们的拨款给学校是根据各校注册入学的学童人数;给福利机构是根据有资格享受福利的穷人人数;给治安部门是根据对付犯罪所需要警察的估计人数”。[7]97这种基数预算,导致传统官僚制不注重测量绩效。
“分散化公共治理”下,绩效预算的实施使得代理机构比科层制部委集权模式更加注重顾客需求和服务结果。在“分散化公共治理”下,代理机构的绩效预算是一种契约式管理,出资部门确定政府公共服务标准,代理机构负责专注于这些服务标准的实施,资金的使用要按照协议接受绩效审核,这实际上是一个中央政府部门基于《公共服务协议》向代理机构购买标准化的公共服务和产品的过程。代理机构为了争取资金,有更强的激励关注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结果,有更强的激励关注公民的需求,有更强的激励与先进典型做“基准比较”,追求业务卓越。这相比于之前照章办事、程序至上、得过且过的行政文化,无疑更加富有生机和使命感。以“北爱尔兰驾驶员考核与车辆检测局”为例,该局在设定1993/1994 年度的主要公共服务标准时,规定如下:车辆检测中80 %申请者等待检测的时间低于4周,其余最长不超过5周;驾驶员考核――80 %的申请者等待时间不超过8周,其余最长不超过10周;出现失误的比率不超过全年考核、检测总数的0.5 %;检测和考核程序上的顾客满意率高于96%等。[8]46 可以看出,绩效预算下代理机构更有激励关注公共服务在效率、质量、顾客满意等方面的标准,体现了结果导向和以公民为中心的理念。
(四)更具灵活性的代理机构有助于在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中构建多元伙伴关系
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是一个需要多元参与的治理过程,志愿组织、社区组织和公民的多元参与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制定输入有效的社会需求,为服务标准的实施提供外部的技术和资源,通过社会问责保持外部压力,促进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持续改进。
“分散化公共治理”开创了一种灵活执行职能的模式。更具灵活性的代理机构在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时更容易与志愿组织、社区组织、市场组织构建合作伙伴关系。主要体现在:
1.快速、敏捷的反应。以非部委公共机构为例,其日常事务管理与政府部委的部长保持较远的距离,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作为独立的法律实体,它们在构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时,不必经过纵向申请批准的繁琐程序,可以独立、快速做出反应,把握合作的对象与时机。
2.职能专门化降低了伙伴关系构建的交易成本。当今的组织社会,各类组织发展有不断分化的趋势,志愿部门、社区组织、市场组织也是多样化、细分化的,相应地具有多样化的技术优势。以印第安纳波利斯市为例,它在20世纪90年代将其信息技术运行、城市机场管理和污水处理系统外包给承包商时,市政府在每件案例中要保障的最重要的资源是高度专业化的技术知识和世界一流的管理人才。[9]30-44 在寻求高度专业化的技术知识和人才的过程中,职能专门化的代理机构具有明确的目标和专业化管理人才,比职能宽泛的中央部门在搜集信息和筛选合作对象时更有针对性和专业优势,这将有效降低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交易成本。
3.创新需求催生构建伙伴关系的动力。执行机构与非部委公共机构等代理机构在框架协议范围内享有较高的自主权,同时也承担着按公开标准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与压力,相比于传统部委,它们更有动力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和技术实现绩效提升。但是创新在政府官僚制中所遇到的阻力往往比在网络治理结构内部所遇到的阻力更大,因为大量内部的平行约束机制会限制产生好想法所必备的互动环境,而纵向的障碍又会阻止产生出的想法从“冒泡”到决策的整个过程。[10]27因此,如果在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过程中需要突破技术、人才、信息方面的限制而产生创新需求时,代理机构更有动力积极寻求与志愿组织和社区组织构建网络化的合作伙伴关系。
4.开放的治理结构。许多代理机构与传统中央部门相比,在治理结构上更具有开放性。一些非部委公共机构,如代表消费者意见和利益的团体中的许多委员都是普通人,这为公众提供了参加公共生活的机会。
(五)代理机构更加具有公开性与问责性,这是促进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发展的外部压力机制
作为向公众提供标准化公共服务的机构,代理机构的事务公开和问责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执行机构和非部委公共组织会通过如下措施变得更为公开和透明,并接受问责:
1.信息方面,执行机构和非部委公共组织要按照2000年《信息自由法案》的相关规定保障公众能够获取公共服务标准的相关信息。
2.事务公开方面,执行机构和非部委公共组织要通过年度报告、管理报告、财务报告、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公开本机构的各种活动和财政开支。其中,年度报告是主要的公开途径,需要提供本机构的职能与公共服务标准的信息。
3.用户/公民导向方面,执行机构和非部委公共组织在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公开会议或其他咨询形式,就本机构的服务事项向公众用户与利益相关者广泛征询意见,以确保服务标准能充分回应并满足公众用户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此外,还要运用简化的程序、个性和具体性的回复处理投诉。
4.议会质询方面,议员经常会要求内阁部长提供有关执行机构和非部委公共机构的政策、决策和行动方面的信息,并就机构的政策及运作框架问题接受议会质询。
此外,还有出版物信息公开等制度化、规范化的渠道。与半封闭的传统中央部委相比,执行机构和非部委公共组织实施公共服务标准的过程处于高度透明的环境中,保证了较高的公开性与问责性,为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压力机制。
(六)定期回顾审查是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持续改进的动力机制
在“分散化公共治理”下,负责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执行机构和非部委公共机构要接受制度化的回顾审查。全面回顾审查原为五年一次,1998年后根据《公共服务协议》约定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持续性业务回顾审查。2002年7月,内阁办公厅发布了《更佳的政府服务:21世纪的执行机构》报告,对执行机构进行回顾审查,小型非政府部委公共机构也需要进行“简式回顾审查”。回顾审查的关键事项包括组织方式的选择和改进绩效。回顾审查的目的,在于考察执行机构和非部委公共机构在实现其服务宗旨、服务内容、关键服务指标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对绩效的回顾审查,帮助公共机构改进公共服务的绩效并决定公共机构今后存续的必要性。如果执行机构和非部委公共组织不能在实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过程中达到应有的绩效水准并不断改进,那么机构本身存在的必要性就会受到质疑。因此,定期的审查机制,提供了一种常态化的外部压力,构成了执行机构和非部委公共机构持续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标准的外部动力机制。
三、“分散化公共治理”对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启示
英国是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先驱与典范,与之相比,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尚缺乏一个良好的公共治理模式。中央部门缺乏对行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有效分离与相互制约,造成公共政策制定与服务提供职能不分,这是导致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低,社会需求回应性差,公民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换言之,英国“分散化公共治理”前存在的组织结构单
一、管理非现代化的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因此,有必要借鉴英国在“分散化公共治理”中广泛设立代理机构(执行机构、非部委公共机构等)的成功经验,推进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构建良好的公共治理模式。
(一)用治理的思维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构建良好的公共治理模式
“分散化公共治理”下的代理机构热潮,实质上是国家服务功能与角色在当代崛起的一种显著标志,代理机构的产生是与服务提供相适应的。与其将代理机构作为新公共管理的一种工具,不如地说它本质上是一种治理的工具。代理机构的出现体现了服务对治理结构的时代要求。在统治中,国家是唯一的;在服务中,国家只是备选项之一。官僚制下远离用户的、一刀切的、不测量绩效的服务是不会被公众接受的。服务意味着按照明确承诺的标准达到用户满意,代理机构是被选中的最合适的提供模式,它的出现带来了一场公共治理结构的变革。
在我国,以2012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标志,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已进入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的新阶段。在2013年我国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不能忽视治理和治理模式变革的问题。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经验表明,推进公共服务及其标准化建设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基础,必须进行公共治理模式的相应调整。因此,我们也需要以治理的思维去思考和构建适应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发展的公共治理模式。
(二)中央政府部门应稳步推进政策制定与服务提供的有效分离与相互制约
西方国家“分散化公共治理”浪潮的精髓在于掌舵与划桨分开,这是当代行政改革的普遍趋势,也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在我国,除深圳“行政三分制”改革以及地方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的尝试外,鲜有推进政策制定与服务提供有效分离与相互制约的行政改革实践。借鉴“分散化公共治理”的模式,要对中央部门进行机构分拆,设立相应的服务代理机构,将政策执行和服务提供职能从部门中剥离出来,赋予服务代理机构,并授予其在人事、财务、编制等方面充分的管理自主权。在组织关系上,将主管部门与服务代理机构由隶属关系转变为契约管理关系,并引入现代管理的理念与方式,譬如,在服务代理机构中实行绩效预算、加强服务信息公开、完善责任机制、实行职员聘任制,提高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专业性、透明性和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性。
(三)依据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职能,灵活设置多样化的机构
根据多样化的服务职能,设置多样化的机构是英国政府及公共部门基本架构的鲜明特点。在英国,除了内阁部门,还有执行机构、非内阁部委、非部委公共机构以及其他类型的公共机构(如公营公司)等多样化的组织负责公共服务提供。
在我国,除了要对中央政府部门进行机构分拆,设立相应的服务代理机构外,还要从“政事分开”的原则出发,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回归行政系统内部,承担行政服务提供职能。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可以参考英国非部委公共机构(non-departmental public bodies,npbs)的概念,赋予其独立公共法人地位,由政事一体化的隶属关系改为契约管理关系。这类事业单位可与中央部门依据公共服务框架协议,按照协议的服务标准,提供政府标准化的公共服务。总之,只有根据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职能,灵活设置多样化的机构,才能构建完整的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治理结构。
(四)前瞻性地统筹“分散化公共治理”与“整体性公共治理”的关系
在英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建设过程中,保守党是执行机构的支持者,后来的工党则转向了“协同政府”。理论界关于“分散化公共治理”与“整体性公共治理”孰优孰劣也颇多争论。应当说没有任何一种治理模式是完美的。“分散化公共治理”的核心是以分工和分权,实现灵活性运作,但容易产生协调难的问题;整体性治理的核心是以合作和并权,实现整体性运作,但容易产生僵化低效问题。两者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需要合理互补,相互取鉴。[11] 从现实视角审视,“分散化公共治理”对我国现阶段而言是难以越过的,但开始这种公共治理模式变革之前,需要前瞻性地统筹思考“分散化公共治理”与“整体性公共治理”的关系。在设立具有自主性的服务代理机构时,要坚持慎重设立的原则,机构设立需经由严格规范的程序进行必要性、合理性审查。同时做好顶层设计,防止服务代理机构之间职能交叉或者过度“碎片化”,保持相互之间最大的协调度。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公共治理模式的构建少走弯路。
第二篇: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探讨
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探讨
一、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的概念
公共就业服务的职能是实施就业政策,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开发,对城乡所有劳动者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对用人单位用人提供招聘服务,对就业与失业进行社会化管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基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务代理等。
标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殊的文件。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营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经相关利益群体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的机构所批准,方能生效。标准化是指标准的制定、发布和贯彻实施的过程。
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就是为获得最佳社会效益,对就业服务各类服务项目的品质要求、研发、供给活动、后期服务等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经就业服务相关利益群体协商一致,并发布、贯彻实施和修正完善的全部活动的总合。
二、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和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加强机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能力、规范服 务行为,其意义和作用主要有:
有利于各级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统筹管理,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充分利用现有公共就业服务资源,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合理确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充实人员力量,规范机构名称,统一服务标准,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有利于公共就业服务的科学化管理。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标准能够为就业服务体机构的运作提供目标和管理依据,标准化是科学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服务标准是就业服务机构管理目标在服务质量、服务方式、服务行为等方面的具体化和定量化。
有利于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态度。为使服务项目能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就必须对服务的各项质量指标有明确的规定。有了标准就能在服务过程中按标准的要求进行工作,保证服务质量。随着就业服务及相关主体需求的变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质量标准,及时改进、改善服务环境和提高服务态度。
有利于沟通理解和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就业服务标准表达了就业机构对服务项目和服务过程的认识,通过标准可以加强机构之间、行业之间、服务机构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就业服务对象根据服务标准,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在不同就业服务机构享受和期望值相符的服务。就业服务中涉及的人力资源个人隐私、用人单位薪酬信息、档案保管中的个人信息,以及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扶持等,可以通过设置强制性的标准得到保护。
三、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的若干问题
公共就业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要以现有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为基础
近十年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已经得到加强,以街道、镇乡、社区、村的就业服务平台为前沿,以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为支撑的体制,表现着公益事业的属性。在制定标准的技术要求、服务规范的同时,也是充分搜集先进的就业服务技术、先进的人力资源服务手段方式的过程,并且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在综合分析、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形成公共就业服务标准的内容。
公共就业服务应统筹管理,整合市场,统一标准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统筹下管理,公共就业服务标准的制定应以省(直辖市)统一为宜。各地应当整合公共职介所和人才市场,统一称为人力资源市场。通过这个过程,进一步加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做到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充分利用现有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发挥原有服务机构的优势,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合理确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 标准,服务范围,划分等级,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由于公共就业服务本质的民生属性和具有一定的政府依法行政的职能因素,在统一制定标准时应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重,并与民营中介机构拉开利益差距。标准的制定要考虑不同的主体利益诉求各异,要充分协商征求劳动者、用人单位、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专家学者、标准化机构的意见,绝不能单方面订立标准。
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要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基础并与时俱进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使命和责任的使然,要求公共就业服务以规范、科学、精细的管理作为基础和平台,建立和创新一系列有利于民生,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服务标准。科学化、精细化是现代管理理念的重要标志之一。管理过程所表现的是信息不断输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要充分运用已有的网络通讯技术并不断地改进,实现信息联网和业务经办信息化。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对有利于公共就业服务长期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精细化管理标准,如就业创业培训制度、失业登记制度、就业援助制度、人力资源动态管理制度、职业中介等专项服务制度。应当把这些政策措施快捷地融入网络时代、信息社会,摒弃传统的粗放的管理方式,创 新理念,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提升管理绩效和水平。通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定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降低服务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
公共就业服务要与时俱进,通过信息网络电子技术平台,实现上、下、左、右工作机构的无缝链接,方便、快捷、安全,消除各级管理环节上、空间上的分隔,逐步将过去手工审查审批改为网上审查审批,把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的业务主流程信息化,减少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从机制上筑起“防腐堤”。
与时俱进时还要求对新的政策和新的重要工作任务制定新的标准,如农民工岗前培训、支持重点产业人力资源保障等新的工作任务,要适时修改随着时间推移工作任务或内容已经发生变化的原有标准。
公共就业服务要实行统一标准,进一步规范管理服务行为
第一、要统一业务流程。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业务流程均要包括就业管理、失业管理、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就业援助(包括消除零就业家庭、促进低保人群就业、公益性岗位开发等)、综合统计报表(包括就业工作的各项统计数据)、劳动事务代理等主要业务。
第二、要统一服务准则。在全市(省或直辖市)就业服务机构要制定统一的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行为准则,明确要 求在服务工作中必须使用文明用语,恪守文明礼仪,做到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对内设的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在服务过程中应承担的工作内容、数量和质量以及完成工作的程序和标准、应有的权限和应负的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对外则向服务对象作出服务质量和服务时限的承诺,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同时,要相应建立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失职追究制度。
第三、要统一信息网络。建立全市(省或直辖市)统一的人力资源信息库,依托街道社区和乡镇工作平台,开展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采集,形成人力资源的基本信息库和台帐;实现各级(直辖市、区县、乡镇、社区(村)四级)就业服务机构微机联网,有条件的地区要向乡镇、社区延伸,逐步覆盖全市(省或直辖市),形成信息运作畅通、快捷、高效和供求信息充足的信息网络。
第四、要重点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并尽快纳入统一标准中。目前,就业服务工作已经延伸至社区(村),但在偏僻区县的乡镇、村还没有完全建立就业服务平台,一些已建的村级就业服务站还没有实现与全市(省或直辖市)就业工作多项服务项目的接驳。应按人力社保部的要求,全面建成基层社区、村的就业服务平台,承担就业工作的基本职责,执行有关的统一标准。
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制定机构
标准的制定可以是政府、协会、研究机构。国外制定行业标准往往是协会承担,而在我国、特别是公共就业服务的公益性质和部分行政职能属性,由政府部门或其授权机构来承担更具有权威性。
第三篇:政府公共服务创新
政府公共服务创新
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创新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对电子政务与服务 型政府二者的内涵及二者在交互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讨论,指出二者都体现了相同的服务行政的核心价值理念,而电子政务是推动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力量之一。进而提出应该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发挥电子政务所具有的新方法、手段、观念的作用;发挥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起到的促进作用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的作用。
关键字:电子政务创新 服务 政府引言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我国政府将政府办公、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实现政务工作电子化,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电子政务既包括各级行政机关系统的政务工作信息化,也包括执政党以及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政协等机构的政务工作信息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政府、企业、个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电子政务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而我国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起步较晚,但目前的发展形势很好。因此,加快和完善我国电子政府建设迫在眉睫,电子政务的研究也越来越具有现实价值。建设电子信息政府,可以提高政府提供服务的效率,改善服务的质量。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全方位服务,把政府承担的各类服务的内容、程序、办事的方法等向社会及时、准确地公布。在政府提供的网络窗口,可以使广大单位与公民个人简便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办理各种业务。建设电子信息政府,可以实现一定区域内的行政机关的信息、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等各种资源的有效共享,提高各种资源利用的效率,大大降低行政成本。政府创新服务的主要内容
2.1电子政务引领政府服务创新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要素是政府服务。它是一个有机体系,包括政府提供或生产服务的物理环境、服务的中心内容、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消费者”对于服务的反馈和评价等要素。政府服务体系是各要素共同运作的过程,每个要素都与服务的质量息息相关。政府服务的可靠度、回应度、信用度、移情度和有形资产等决定了政府服务质量的优劣。电子政务为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特质设备与技术支持,并引领政府服务创新。
首先,电子政务为政府服务创新搭建全新的平台。功能完善的政府体系,运行协调的电子政务,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电子政务要对政府各类职能和管理行为进行界定、分类、重新设计流程,使其软件化,并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协调和不断完善。实践证明,电子政务的实施,给现代政府构筑了一个履行职能、实施管理、提供服务的新平台。但这个平台的意义绝不止于工具的层面,它整和了政府职能转变、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的多重价值。通过实施电子政务,政府的服务具有高度的集成化,政府服务的运行原理、实现机制和具体
手段都与传统的政府运作有着显著的差别。
其次,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在于变管理为服务的过程。政府创新就是要强化政府的服务观念,把原有的管理工作更多地转化成公共服务,并在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开拓。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永恒主题,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常常要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信息系统来实现。电子政务的实施,不是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就结束了,而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可以说,从公共行政进入信息时代以后,政府的改革创新和电子政务业务流程的创新就结合在一起了。现代行政要求规范、科学、效率、成本降低和公正透明的政务流程,这些目标要通过创新和电子化得以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电子政务也需要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
最后,电子政务为政府服务的内容、类别、服务机构与人员提供了选择权。政府服务有无选择是管制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的根本区别。服务型政府模式下,服务的成立条件则是被服务者的要求与自愿。因此,杜绝强制是服务型政府的服务所实现的根本变革。这是服务的性质问题,而不是服务的内容问题,更不是服务量的多少问题。
2.2 加强与群众的良性互动
电子政务使政府与公众的联系更为紧密和直接。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在全社会的共享程度, 普通公民借助互联网可以彻底摆脱信息的闭塞。在传统的政府垂直决策模式, 决策信息从上往下流动。决策最高层很难了解最底层的基本情况, 而政府管理的中间层则缺少横向沟通。诸如政出多门等弊端由此而生。互联网降低了中间管理层次的中转作用, 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对政府高层的决策直接发表意见, 政府高层可以直接获得这些反馈;政府部门之间经由网络加强了联系, 其决策意向也可以上网让公众进行讨论和选择。电子政务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政府部门将有效率的个体整合在一起,在群体合作、信息处理、时间管理和决策制定方面更加迅捷,其所独具的交互式、开放性、直接性,提供了有效畅通的利益表达方式。
2.3 促进了政府决策方式的创新
首先,电子政务促进了政府决策的分散化。信息社会的决策数量激增,非常规化、非程序化决策增多,使分散决策成为必要。同时,对问题的快速反应和快速处理,也依靠即时决策、就近决策,这就要求决策权必须分散在各个问题发生地。另外,政府权威的基础建立在知识和信息之上,而知识和信息的分散性决定了权威的分散性,进而决定了决策权的分散化。基于信息的组织和传统的官僚机构同样以规则为依托,基于信息的组织可能更加高度合理化。其次,电子政务促进了政府决策的有限理性。电子政务建立后,将会有一个专门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政府可以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还能够大大提高行政决策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同时,网上直接畅通的交流为政府与公众的联系和政府与“外脑”的及时沟通提供了最佳手段和最优途径。便于政府集思广益,听取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管理决策,防止个人专断,从而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
2.4 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从根本上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运作主要是面向管理和控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运作则主要是围绕公共服务展开的,电子政务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这一重大转变,因为电于政务的基本特征就在于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丰富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增强政府的服务能力,促使其服务绩效趋于最大化。与传统的政府服务相比较,电子政务着眼于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社会需求的合理化和现实化,它为民众获取各类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了更
广阔的准入。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网络技术支持下,电子政务不仅能够以方便、快捷、多样化、个性化等方式满足民众已有的服务需求,还能够通过对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整合不断创造出新的服务需求,所以构建电子政务意味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化和政府服务能力的增强,进而使政府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回应力和创造力更多、更好地满足民众对其公共服务品质不断增长的需求。电子政务的效果和存在的不足
3.1对电子政务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
电子政务带来了公共服务的局部改进,但创新不足和创新无效的问题依然严重。也就说,当前电子政务在公共服务创新中所起的作用大多只是技术的改进,或者甚至产生一些没有价值的创新。近几年,我国许多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盲目跟风,贪大求全,疯狂上项目,计划用最新的技术、最好的设备,实现最全面的功能。结果或是受限于内部人员对电子政务的态度和必需的技能,或是受限于公众的文化水平和传统习惯,造成电子政务建设本身进退维谷,处于尴尬境地,就更谈不上公共服务的提升与创新了。
3.2电子政务尚未全面推动政府转型
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取决于两个核心要素: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合理的公共服务制度安排。相对于改革开放前我国的财政能力长了十倍,但是给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并没有增加。所以我国公共服务的主要问题不是没有公共服务的经济能力,而是缺乏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然而,重视市场、崇尚民主的电子政务并未使政府由过去单一的经济建设向公共治理转型,未能建立合理的公共服务体制。现实生活中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缺失和公共服务的不到位,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政府转型的严重滞后。从整体上看,一方面政府没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 另一方面,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得到强化。政府没有通过基本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使全体老百姓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3 电子政务的整合性有待完善
具备整合功能的政府门户网站不仅应包括相关政府机构的网站连接,还应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的制度性设计.将各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出版品或数据库予以分类整合起来,并在统一的基本架构下各自发展,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使社会公众在电子政务的使用上更为简便.而不需要重新去了解各网站的内容架构,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但目前许多政府部门内部的计算机业务信息都还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不同部门。各自为政,标准不统一,互联性差,信息孤岛现象也十分严重。
3.4 电子政务的可使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电子政务的可使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于该项服务能否以互联网直接在线完成:二是该项服务是否由专人负责,并能作出快速响应。如果政府能通过电子化手段把传统的政府服务直接在网上在线完成.对广大公众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对不能在网上直接完成的事.如果政府相关部门能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做出快速回应。并能告知目前处理的阶段与回复的期限,公众也能给予理解和支持。但目前在线提供的电子政务很少.公众的咨询也很难得到及时的回复,在一些地方。电子化服务成为对社会公众没有实际意义的摆设。结束语
电子政务是一项新生事物,要让其快速、健康发展。只有持续的推崇创新,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作为创新项目.在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有利于政府的改革、有利于公众的利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的电子政务项目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坚持。推崇创新,鼓励应用,就是要求政府部门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忌肓目的贪大求洋,而应紧紧围绕公众的需求开发相应的服务系统,向社会提供合适的电子政务项目。
参考文献:
[1]朱高峰.信息化与科学发展,EIJI.中国信息界,2005;(2).
[2]王润理.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3]徐晓林.电子政务与政府服务[N].光明日报,2003-10-16
[4]陈祥荣.我国电子政务应强化信息服务[J].中国信息导报,2003,(3)
第四篇:政府公共服务党课讲稿
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明确界定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提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
政府公共服务,简单来讲,即政府满足公共需求的行为,是为公共利益提供的一般性或普遍性服务,其突出特点就是体现在“公共”二字上。
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经阶段。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基本公共服务,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
二、我区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期望及满足现状
让公共服务的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更是百姓的热切期盼。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关注度是改善民生的晴雨表。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区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期望及现状,我从服务种类的角度,在城区X社区内做了一次小范围的公共服务关注度调查,调查项目为八大类基本公共服务,调查对象为50名社区居民代表。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的关注度最高,约占调查人数的七成。因为调查范围小,获得的数据具有局限性,但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区群众在公共服务方面的需求程度与满意程度。
一是社会保险。今年3月初,松陵镇直港村村民陈阿姨交了2万多元,把自己的农(土)保转成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从4月份起,她每月就领到近700元的养老金了,以后还可以享受养老金的正常上调。农民也可以领退休金,这是陈阿姨的心愿,也是我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的真实写照。
二是医疗卫生。家住**小区的周阿姨,每月定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量血压、测血糖,不出小区门便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免去了市区医院排队挂号的麻烦。目前,我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覆盖率已达100%,居民能在15分钟内步行到达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在扩大站点覆盖率的同时,对困难人群的医疗救助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受益人群不断增加。此外,吴江各镇(区)职工医疗报销窗口于今年年初实现全覆盖,普通门诊费用和低于1万元的住院费用都可以直接在各镇(区)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办理。
三是住房保障。如果一个人奋斗一生买不起一套房子,或终生就为一套房子奔波,那么就很难谈得上幸福生活。小杨,是汽车租赁公司的一名职工,一家三口与父母同住在73平米的房子里,家庭人均收入1980元,符合我区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2012年,小杨通过审核公示,申请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实现了买房的梦想。
三、我区政府在推进公共服务上的实践亮点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从服务举措、服务理念等多个层面不断完善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将改革成果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百姓自家房檐下微小却又确定的生活一部分。1.人性化网络互动,打造公共服务新窗口。政府网站作为政府运用信息化手段向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平台,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在《吴江读本》上有这样一段故事:
“远离就好!昨天的雨和风太大了,还是要为气象鼓掌!”——网友“xjiji2”
“嗯,新闻发言人很积极,赞一个!”——网友“zangma100” 这是“吴江气象”在东太湖论坛上发布的帖子“‘海葵’实时动态信息”中网友的热烈回复。台风“海葵”袭击吴江的三天内,吴江气象局持续发布了“‘海葵’实时动态信息”等帖子13篇,为吴江网民提供台风最新动态和预防建议。论坛上网友反响热烈,点击率超过15000,有关回复近300条。为迎战5年来波及吴江的最大台风“海葵”,吴江市气象局除了利用媒体平台、气象局网站、预警显示屏、短信、传真等多种传统途径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外,还使用了手机全网发布、气象局微博、东太湖论坛等新手段加强信息的发布,为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2.多元化主体参与,吸纳公共服务新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既吻合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精神,又是在深入推进社会转型进程中,吸收各国社会管理先进理念的创新之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莫于川以志愿者为例说,“一个社会没有志愿者,那是不可想象的。
**年,**注册成立区志愿者总会,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事业逐步发展、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志愿者活动呈现出积极、活跃的态势,不仅促进了吴江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也成为吴江精神文明建设一个有力支撑点和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建设的巨大力量。在城中社区,就有这样一支由党员同志及热心居民组成的民情志愿者队伍。3.统一性求助平台,增添公共服务新色彩。“12345便民服务热线”在吴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四、关于公共服务方式创新的几点思考
首先,强化服务意识,把微笑带回家。公共服务不是一个时髦的标签,也不是一个运动的口号,它是实实在在满足公众需求的活动。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能,它所体现的是政府执政理念和伦理文化的更新,既要有硬件的建设,也要有软件的建设。一支公正廉洁、乐于奉献、一心为民的服务队伍是软件建设的核心部分。
其次,优化供给模式,让优势显出来。近年来,公共服务的供给不断规范化、合理化,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相比,公共服务的供给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最后,落实监督管理,使公平看得见。在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健全的法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力量,也承担着监督和管理的重要责任。
第五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
摘 要: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通过研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意义,探索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范围,并从公共服务活动逻辑和要素两个层面,分别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类型进行划分,提出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最后指出应重点依托国家政策法规,健全组织机构,强化服务认证管理优化,推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加强标准宣传、制定与实施以及评估监督机制,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等主要保障措施。
关 键 词:体育管理;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3-0046-07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national fitness,by studying the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 fitness public service standardization,the author probed into the scope of national fitness public service standardization,and in terms of public service activity logic and elements,respectively classified national fitness public service standard types,put forward basic requirements for standardization work,and lastly,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main assurance measures: based on national policies and legislations,complete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tensify service certification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carry out human resource strategy management; strengthen standard promotion; establish,implement and evaluate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perfect the informationalized service platform etc.Key words: sports management;national fitness;sports public service
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将“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重点任务。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全民健身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步入新的历史发展起点。目前,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面临着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不均衡,服务提供主体和方式单一,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以及监督问责缺位等诸多困难。如何站在新的起点上攻坚克难,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本研究认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势在必行。标准化是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是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石,它是“特定范畴内最优秩序的体现,以集中反映出实际或潜在问题为特征,以制定相应的具有共同性和重复性的规则与活动为手段”[1]3-6。当前,标准化已经从技术发展到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公共服务标准化成为我国标准化研究的热点。伴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政府公共服务提升水平逐渐显现,公共服务标准化正向更深层次、更广行业范围延伸[2]。届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实施标准化,对提升服务水平、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意义
1.1 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属于公共服务均等化下位概念,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为全民进行健身而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服务[3]。因此,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离不开标准和标准化。其次,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范围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涉及全国各个地区,只有依靠标准化工具,才能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明确规划、科学建设,从而保障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
1.2 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
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我国正在改变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开始引入市场化、社会化机制[4]。在此供给模式和机制下,政府需要依靠标准评判服务水平的高低,选择服务供给主体;服务供给主体需要依靠标准,才能提升服务质量;此外,社会公众参与公共治理,也依靠标准才能有效监督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服务质量。因此,标准化是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的支撑。
1.3 推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创新
吴敬琏[5]在2014年谈到企业发展时提出“创新才是生产力”,要“靠创新来做强我们的企业,靠创新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来赚钱”,做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也同样要靠创新驱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创新可表现在服务方式、内容和技术等方面。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在新的发展机遇期将会涌入更多市场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大力推动创新成果的产出。将创新成果快速有效推广和应用必须实施标准化。“标准本身是各种技术和经验的结晶”,将创新成果及时研制成标准并加以实施,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途径。另外,“采用和推行先进标准是难得的‘技术转让’”[1]24,29-31,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标准化实施中已经积累丰富经验,我们也要重视引入推行国外先进标准。
1.4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2014年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提出,其战略意义不仅在于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同时肩负“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作为保障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其建设也必须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一方面可为市场和社会等多元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提供服务指导,引领体育服务创造方向;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供给主体形成良性市场竞争,积极提高服务标准,引导社会组织做精做强体育服务,从而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体育服务组织。由此可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将激发体育市场活力,增强体育服务市场竞争性,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
1.5 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科学管理
根据科学管理理论,保证工作效率重要手段是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中,效率就是投入的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等因素与产生的全民健身效果之间的比率。“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在追求更高的效率”,“低成本,高产出的管理就是高效率的管理”[6]。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只有实行标准化,才能实现有效科学管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范围
2010年10月国标委发布的国家标准《公共服务标准化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从运动知识普及、公共体育设施、公众体育活动、竞技体育4个维度指出体育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范围[7]。(1)运动知识普及体现出“体育公共信息”普及与推广,公共知识和信息主要包括健身常识、体质监测数据等;(2)公共体育设施是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场所和工具,大致包括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体育场馆及健身场地;(3)公众体育活动是群众参与公益性体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或内容,包括各类群众性体育运动会及公众健身活动;(4)竞技体育往往是由国家公共财政独立支撑,属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重要内容,包括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重大体育竞赛组织举办等。《指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范围的界定,为标准化研究打下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划分不利于在现有体育组织建设框架下开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
结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需求,考虑全民健身现有主管部门设置等因素,从需求和现实条件出发,本研究认为以下9个方面是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1)组织。组织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协调合作的形式,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运作的重要形态,其目的在于克服个体健身限制,达成健身群体的共同目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组织是以服务社会大众健身、提高大众健康为宗旨的组织。“更具理性与效率、更富于弹性、更具有活力的组织”[8]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的迫切需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组织标准化范围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组织、认证机构、社会团体组织和企业组织。
2)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开展的基础,尤其是体育场地。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标准提出了明确目标,意见指出“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 m2”。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标准范围应该包括场地、建筑物和设备等。
3)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规模和质量。只有真正拥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才能真正拥有保障“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的实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人员、社会组织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人员等。
4)群众体育竞赛和活动。群众体育竞赛和活动是全民健身群体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群众体育竞赛和活动标准化有利于指导社会组织和大众群体组织举办体育竞赛和大众健身活动,有利于保障群众体育赛事和活动的顺利举办。通过组织群众体育竞赛和活动,调动全民参与健身积极性,活跃社会全民健身氛围,并在全民健身中起到示范作用。群众体育竞赛的标准化范围包括:竞赛审批程序、竞赛规程、组织机构、竞赛规则、参与对象要求、场地环境和安全保卫等。
5)运动项目。运动项目是全民健身的载体,包括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走、跑、球类、游泳、武术、健身操、爬山以及赛马等。对运动项目的标准化工作,将运动项目的技术方法、内容、竞赛规则等制定标准,有利于指导全民自发组织科学锻炼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
6)国家国民体质监测。国家国民体质监测是对全民健身状况调查的工作,国家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体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国家国民体质监测需要广泛宣传发动,有计划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协调。国家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化范围主要包括宣传工作、组织工作、测试队伍、测试方法、测试仪器、测试标准、结果反馈等。
7)经费。为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将经费标准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范围,并实行全国统一基准定额。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经费包括:财政支出的健身保险、健身经费、彩票公益金对全民健身的经费分配标准、全民健身职业技能培训费用、认证费(包括职业技能、服务产品、服务质量、机构资质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企业和社会团体服务补贴等。
8)体育锻炼标准。体育锻炼标准是根据不同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对不同的锻炼项目设定不同标准,用于鼓励和推动全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体育锻炼标准依据年龄阶段应包括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年、老年;另外,根据体育锻炼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作用,也可以将研究成果制订成标准,可分为对心血管疾病、腰肌劳损等人员的体育锻炼康复标准。
9)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管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开展,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管理主要包括: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规划、安全、环保、卫生、统计、绩效评估等内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的类别
3.1 标准分类方法
标准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层级分类法、对象分类法、性质分类法、约束力分类法等。按照服务主体的层次,标准包括国际、区域、国家、行业、地方、企业以及组织等一系列标准,标准间关系存在从上至下的递进关系。按照服务客体属性,划分为产品、工艺、过程、数据等标准类型。按照服务载体属性,可分为基础性、技术性、管理性以及工作标准等[1]90。
根据国家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有关文件指南分类视角,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进行分类,有利于及时吸收国家服务标准先进研究成果,对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2 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活动逻辑分类
依据GB/T15624-2011《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类型划分为3类,包括: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础标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标准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标准。
1)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础标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础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活动中最具有共性的因素为对象制订的标准,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最基本、最有广泛意义的概念和服务事项的标准,主要包括服务术语标准、服务分类、服务标识与符号、服务代码、工作原则、要求等。
2)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标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内,为了满足公众关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方面的需要,规范供方与公众之间直接或间接接触活动过程及相关要素的标准,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信息、公共服务提供者、服务环境、服务设施设备、服务契约、安全与应急、服务质量等。
3)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标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标准是对公共服务供给合理性、恰当性以及群众满意感的全面评估,对无法符合预期效果服务进行调整与改进,主要包括公众满意度、服务分等分级和服务质量评价等。
3.3 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要素视角分类
依据国标委《指南》[7,9]对公共服务标准的分类,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要素的视角,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分为7个类型:
1)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础标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基础标准内容同3.2之1节)所述,它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领域内标准集合的共有基础,可以使服务语言达到统一、准确和简化,加强各类标准之间的相互贯通与协调统一,促进加强公共服务管理工作。
2)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质标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质标准包括人员资格标准和组织资质标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人员资格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从业人员的健康与职业素质、专业及学历、技能与经验、行为准则、专业培训经历等;组织资质标准内容主要包括: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人员资质、运行管理、安全、环境、设施、设备及用品等。当前,我国各行业为加强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水平,对从业组织和人员的资质进行规范化管理。在我国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中,承接服务的社会组织资质已经成为第三方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佛山市确定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的暂行办法》中将社会组织“参加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并获得评估等级在3A以上的”作为优先录用条件。
2001年8月7日,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提高社会体育工作者的素质、丰富国家的人才资源,为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标准建设提供一定保障[10]。另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组织资质标准建设刻不容缓。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方式成为公共服务高效供给措施,但是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组织资质标准滞后,将严重影响公共服务供给。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质标准,有利于从业人员主动提升服务理念和业务能力,有利于引导服务组织自我监督和完善,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标准化提供专业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
3)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标准。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是关键支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目前已经成为各国企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实施并运行的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科学方法。《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全面质量管理“PDCA”管理理念,即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遵循8项管理原则,即以顾客关注、领导行为、成员参与、过程调整、管理控制、动态改进、决策机制、互惠共赢,为社会组织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产品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引、监督作用。在供需双方的贸易活动中,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也已经成为获得需方信任和获得订单的前提,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金钥匙[11]。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也要积极引入国际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标准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4)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规范。为确保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过程满足服务规范的要求,应制定服务提供规范,规定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手段。2014年9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制定《大型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基本管理、基本服务以及满意度,对提升大型体育场馆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但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规范还不健全,如全民健身所需的中小健身场馆、场地的公共服务提供规范、行政服务人员规范以及从业服务组织服务提供规范尚未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规范应该详细规定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方式,服务流程和环节,服务规范、职责,预防性措施,与大众沟通的安排,考核指标,服务记录和服务监督与反馈等事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规范是全民健身体育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参考依据,也是各级公共体育部门开展全民健身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因此当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制订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规范。
5)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是对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组织进行标准体系符合性评价与改进的指导性文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应当规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的原则、依据、条件、方法、程序、内容和改进等事项。依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得出的评价、确认的结论,作为服务组织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也可以作为服务组织对社会明示和向公众承诺的证据[7]。
5.2 健全组织机构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关系国家发展,要求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予以保障。我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身建设滞后,标准体系设计不够,标准不够明确规范,标准范围较小。我国现有2个体育标准化技术工作机构――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委员会(SAC/TC291)和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6),是负责论证与修订体育标准的专门性机构。其中,国家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主要负责体育用品基础、管理、通用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针对体育基础、竞技活动、设施设备、场所等标准的研制。《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文件,其中涉及到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体育场馆等相关国家标准并实施。但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的缺乏仍然是制约全民健身发展的桎梏。为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发展,迫切需要设立专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机构,组织协调全国上下各机构、地方政府、企业、社团、学校共同参与制定、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
5.3 强化认证管理
认证机构有别于体育用品制造企业、销售商和消费者群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机构,能够对体育用品、服务和管理体系进行合格评定活动[15]。我国《标准法》第十五条规定“企业对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产品,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申请产品质量认证。认证合格的,由认证部门授予认证证书,准许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规定的认证标志”。经国家认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我国于2002年和2005年先后成立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NSCC)和北京华安联合认证中心(HAUC)。HAUC是第一家专门从事体育服务且得到权威部分认证的正式组织机构,同时也具备认证体育相关服务业务的法定认证机构。认证机构的产品和服务认证,加强了体育市场的监管,大力提高体育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方式,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这种供给方式将会成为趋势,如何在众多的服务供给中决定供给方?那就需要用标准来衡量,其中独立于政府部门与消费者之间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认证将会发挥“质量评价”的作用。认证机构的质量认证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人民对公共服务的监督。我国体育主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强化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认证管理,以更好地支撑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建设。
5.4 推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保障与提升需要依靠标准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始终需要依赖财力、技术、人力资源等基本生产要素。在当前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指导下,全民健身投资导向明确,财力生产要素将具有优势;对于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势获取就要靠人员在知识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因此优秀人力资源将是决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成功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但是目前我国从事体育标准化的人才匮乏,难以满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发展需要。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伊始,政府应该注重创造高级的生产要素机制,改善生产要素质量,并在提升标准化关键条件上做投资,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人才培训机制,构建培训体系,加强专业标准化人才的培训,建立标准化人才库,保障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岗位需求。
目前,国家标准委正在积极进行公共服务标准化人才培训,全民健身相关主管部门也应当及时启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人才培训、培养计划,推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建设是利国利民的长久工程,国家对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确保人力资源获取,而且要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发展(培训与发展、职业发展、管理发展与组织发展)、激励、维持和研究等。
5.5 加强标准宣传、制定、实施、反馈机制
2015年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措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会议指出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是关键[16]。2014年11月,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确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应当站在促进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完善标准管理,通过标准化,提升全民健身公共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促进体育消费,激发体育市场活力,推进体育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工作中,主管部门首先要加大标准宣传教育,强调标准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引导和鼓励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部门、企业法人、自然人以标准规范服务行为和产品质量;其次,要研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机制。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力量参与制定、使用、修订标准,并落实标准化工作。在标准制实施与修订过程中,鼓励地方政府、协会、商会等制定发布满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创新需要的标准,选择部分领域或地区开展试点,及时总结经验研制标准,尽快将最佳的公共服务推向全国各地。另外,也要及时引进和借鉴国际先进标准,以促进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最后要加大标准的反馈监督评估机制,跟踪标准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标准修订,让标准发挥政府管控、企业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的重要职能,使之成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5.6 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为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顺利开展,政府需要加强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完善标准的制修订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建设和宣传标准化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为标准化工作提供实时、高效、可靠的信息平台。2012年,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行动纲要》明确标准化工作是“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技术支撑”,指明公共体育标准化推进工程要“重点加强全民健身标准化工作”。目前,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标准化工作,已经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的经营和监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随着全民健身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标准数量将显著增长,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将大力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效率。
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正处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全面深化改革发展阶段,对此,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要积极借鉴吸收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先进成果,推进组织公共服务提供的标准化建设;体育主管部门应该进一步改革创新,积极深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健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通过稳步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实施,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生伟.标准化管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2] 标准信息中心.什么是标准化?[EB/OL].http://,2015-10-20.[12] 苗圩.ICT技术将会触发第三次工业革命[EB/OL].http://money.163.com/15/0328/15/ALQAK75M00255
5CT.html,2015-03-28.[13] 昨天是世界标准日:标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EB/OL].http://news.163.com/14/1015/13/A8JOR4D500014AEE.Html,2014-10-15.[14] 两会聚焦:吕薇称服役26年《标准化法》亟待修订[EB/OL].http://,2015-03-11.[15] 第141号认证机构管理办法[Z].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7-20.[16] 国务院确定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措施[EB/OL].http://,201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