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条例》修改必要性报告

时间:2019-05-14 05:2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律《条例》修改必要性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律《条例》修改必要性报告》。

第一篇:法律《条例》修改必要性报告

《兰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修改必要性报告

《兰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距今已近满三年。这三年来,我市通过强化社会宣传,依法建立控烟工作机制与工作体系,夯实属地化管理与强化执法监督等措施,使广大市民依法控烟意识得到不断加强,各行业经营者、管理者自觉履行《条例》控烟责任意识逐步加深,总体呈现出违法吸烟现象减少,无烟单位、场所增多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由于控烟现状与法规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条例》中部分规定也不符合现实执法需求,为维护广大市民的健康权益,《条例》的修订迫在眉睫。经市控烟办研究,对我市控烟工作现状与发现问题报告如下:

一、我市控烟工作目前主要工作方法

(一)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提高市民控烟意识 为加强我市控烟宣传工作,市控烟办举办了 “无烟兰州,最美微笑”照片征集活动。在兰州市公共频道和公交数字移动电视平台上播放 “二手烟危害”、“吸烟危害”及“戒烟治疗”等控烟公益宣传片。在我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六次会议和政协兰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期间,积极推进“无烟两会”宣传活动,向参会代表发送“无烟两会”短信提示,在所有礼堂大厅、会议室、休息室、餐厅、住所等室内公共场所设置“无烟两会”宣传标识,实现室内场所全面无烟。在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上,组织了无烟马拉松宣传活动,通过“无烟拉拉队”和无烟宣传展台,向参赛运动员选手、志愿者、观赛群众传递“无烟兰马,助跑健康”的理念,获得市民的高度评价。

2016年5月31日,为进一步深入宣传《兰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兰州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个“世界无烟日”大型宣传活动。兰州市人大,兰州市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及各县区政府相关领导、各相关部门控烟工作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控烟执法人员、相关医疗机构及志愿者共300余人参加了活动,多家媒体全程跟踪报道。

(二)完善控烟执法机制、推进控烟执法检查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控烟执法机制建设,结合年初国家控烟办提出的指导意见,市控烟办组织召开了2016年上半年兰州市控烟工作座谈会和“兰州市2016年媒体记者恳谈会”会议就兰州市控烟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各成员单位及媒体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要求各县区、各成员单位对各自组织机构进行自查,进一步强化工作制度的落实,制定控烟工作计划、落实控烟培训及信息报告制度。

市控烟办组织相关单位对部分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进行了暗访调查。暗访范围涵盖了兰州市6所市属医院及市中心的餐馆、旅店、美发店、网吧等30余家场所,并及时对暗访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为“世界无烟日”联合执法检查行动提出了指导性建议;5月31日,兰州市控烟办与相关执法部门对兰州市部分餐饮场所进行了联合执法检查。当日共检查各类场所100余家,对部分不规范场所提出了整改意见;9月6日-9日,我市在近郊四区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大型控烟联合执法活动。执法共计检查公共办公场所80家,餐饮娱乐场所105家,发放禁止吸烟标识300余张,并对其中的12家进行了责改。此次联合执法行动得到了省市各大电视、广播、平面媒体的广泛关注、跟踪报道,电视、电台、网络及报纸共报道相关信息20余篇,兰州电视台“零距离栏目”还对执法检查进行了现场直播。

2016年1-11月,各县区、各成员单位在控烟日常执法检查中,共检查各类场所14331家,劝阻个人吸烟行为2321例,警告、责令整改场所567家,罚款4家,共计10000元。其中,兰州市卫生计生监督所积极行动,自 2016年3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控烟专项检查,共出动监督员206人次,检查公共场所经营单位83户,责令整改78户,警告24户,一般程序行政处罚4户,罚款金额10000元。

9月13日-9月28日,我市作为全国三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开展了餐饮、办公场所尼古丁被动检测工作。该项工作由中国疾控中心指导,主要目的是收集科学数据并检验我市现阶段控烟工作实际情况。项目在我市城关区、七里河区随机抽取共50家办公、餐饮场所开展,为期10天。期间我市高度重视,共出动工作人员130人次参与,并有媒体记者跟踪采访,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发表相关信息8篇。

二、存在的问题

(一)控烟执法机制还未能全面形成

依法控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国家立法已在进行当中。《条例》实施以来,我市控烟执法工作现阶段正处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状态,目前各级控烟办人员编制与工作经费尚未落实;各执法监管部门对控烟执法案件的处置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劝导多、处罚少,起不到威慑作用;控烟执法工作还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更加主动开展控烟执法工作的责任意识,执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举报难、劝阻难、执法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执法困难问题的存在,与现行《条例》规定不满足执法需求有关。例如对个人罚款为50元,《条例》规定不能使用简易程序进行处罚,导致各执法部门在落实执法主体责任时有一定约束性,致使控烟执法未能保证有效的开展。

(二)控烟执法的有效落实缺少抓手

目前我市控烟执法体系没有有效的督促和激励机制,各级控烟办没有督促控烟执法工作推进的有效手段。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对本行业开展控烟执法工作,各县区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控烟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参差不齐,对我市控烟工作的整体推进十分不利。

为督促各县区、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控烟执法,真正把控烟执法工作与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相结合,控烟工作需要从《条例》出发,根据各县区、各成员单位实际情况及行业特点制定较为合理的控烟执法工作目标,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督导考核办法。市控烟办计划在《条例》修订完成后,组织专业技术机构定期对全市控烟工作进行系统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

(三)《条例》的宣传还很薄弱

市民的广泛知晓是《条例》的有效执行的基础。目前各县区、各部门对控烟执法宣传投入欠缺,宣传方法单一,致使市民对《条例》知晓率和熟悉程度较低,加上全市宣传资源偏少,各类媒体的公益播放和发稿偏少,宣传工作要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仍是一个需要长期和深入的工作。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办计划一是协调市政府逐步加大控烟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大公益广告投放力度,逐步扩大控烟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加强各行业的控烟知识培训,提高市民对《条例》的知晓率,形成全社会共同控烟的社会氛围;三是通过与团市委接洽,招募和发展民间志愿者团队力量,以民间支持辅助现实执法力量。总结 构建“场所自律、社会监督、行政监管、执法检查、专业监测、定期通报”相结合的控烟执法体系,需要建立在合乎执法实际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在《条例》施行的三年间,我们在摸索中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对兰州总体控烟执法环境也有了足够的了解和准备,为建立控烟执法的长效管理监督机制,《条例》的修订势在必行。

第二篇:慈善法修改

慈善法修改资料

2016年3月14日讯,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的修改稿,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以及政协委员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对草案共作了92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34处,包括个人不得公开募捐,经济严重恶化可“诺而不捐”,慈善信息平台由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指定等。

1.房屋将列入捐赠财产范围 草案规定,慈善组织应该每年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报送工作报告。有的代表提出,慈善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是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基础材料,是对慈善组织实施监督的重要依据,建议在草案中突出规定。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将草案有关规定修改为: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报送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报告应当包括开展募捐和接受捐赠情况、慈善财产的管理使用情况、开展慈善项目情况以及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情况。同时增加规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须经审计。

有代表提出,捐赠房屋的情况较为常见,建议增加相应规定。对此,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在草案这一条规定的捐赠财产的范围中增加列举“房屋”。

2.管理费不超当年总支出10% 有代表提出,要求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不得低于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70%,有些情况下难以做到,建议规定得更灵活一些。而有的代表则提出,要求管理成本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5%,标准过宽。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将草案修改为: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或者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70%。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特殊情况下,管理费用难以符合前述规定的,应当报告其登记的民政部门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

3.经济严重恶化可“诺而不捐” 有代表指出,捐赠人承诺捐赠后经济状况严重恶化影响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应当允许其不再履行捐赠义务。对此,法律委员会建议在草案中增加一款规定:捐赠人公开承诺或者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4.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活 有些代表建议,在草案中应充分考虑个人在困难时向社会求助的权利,适度赋予慈善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公开募捐的权利。但有些代表却认为,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活动,慈善法中可不作规范,不宜赋予慈善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公开募捐的权利。

法律委员会经研究认为,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活动,不受慈善法调整。因此,草案明确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和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

5.慈善信息平台统一指定 草案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对此,有代表提出,慈善信息平台不适宜由各级民政部门分别指定。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将草案规定中的“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修改为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

亮点1:骗捐诈捐将被追责

近年来,不时被曝出的骗捐、诈捐事件,屡屡消费着社会大众的善意和信任。因为没有相关法规追责,许多骗捐者、诈捐者都能全身而退,这类事件也常不了了之。

慈善法草案第三十一条规定:“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第五十九条规定:“受益人未按照协议使用慈善财产或者有其他严重违反协议情形的,慈善组织有权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慈善组织有权解除协议并要求受益人返还财产。”

第四十一条规定:“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捐赠人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赠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具体情形包括“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方式公开承诺捐赠的”。

亮点2:信息公开权责明确

慈善法草案为慈善组织、民政部门框定了财产管理、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原则、义务。

慈善法草案第五十二条规定:“慈善组织的财产应当根据章程和捐赠协议的规定全部用于慈善目的,不得在发起人、捐赠人以及慈善组织成员中分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第五十四条规定:“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不得在其投资的企业兼职或者领取报酬。”

第六十条规定,“慈善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并遵循管理成本最必要原则,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不得低于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百分之七十;管理成本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五。”

信息公开也是慈善组织必须做好的一大工作。慈善法草案第七十二条规定:“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其工作报告,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开展募捐和接受捐赠情况、慈善财产的管理使用情况、开展慈善项目情况,以及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情况”。

民政部门也要配合信息公开。慈善法草案第九十五条规定:“民政部门应当建立慈善组织评估制度。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机构对慈善组织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亮点3:激活慈善信托模式

另外一个亮点是慈善法草案专设了第五章“慈善信托”。

慈善法草案第四十四条规定:“本法所称慈善信托即公益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开展慈善活动的行为。”第四十六条规定:“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可以由委托人确定其信赖的慈善组织或者信托公司担任。”

简单来讲,慈善信托可理解为一种“将慈善财产委托给专业机构管理支配、保值增值,从而使更多资金注入慈善事业”的公益模式。

根据信托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公益信托的信托财产及其收益,不得用于非公益目的。”也就是说,无论本金还是收益,都不应再回流到委托人或其亲属的口袋。公益信托的保值增值是为整个慈善事业服务,而非他用。

因此,慈善信托或者说公益信托,只是面向那些一心为了慈善事业的人士。通过信托,可以让慈善人士更为省心、有效地运用资产、投身慈善。这对于激活爱心人士的热情、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来说是有益的尝试。

追问:草案封堵个人求助通道

草案没有禁止个人求助,但“一对一”捐赠容易带来问题

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二审时,个人求助引发了热议,有人认为,草案封堵了个人求助的通道。对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法案组副组长阚珂表示,这种说法不准确,草案并没有禁止个人求助。“本人、家庭成员、近亲属遇到了困难,向社会募集钱物解燃眉之急,草案对此并不禁止。”

阚珂介绍,“慈善捐赠”章节有这样一个条款:“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有的学者不赞成“直接向受益人捐赠”这一规定,认为这“一对一”的捐赠怎么是慈善募捐呢?但经过研究认为,应当从整部草案的规定来分析,草案规定慈善活动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公益活动”,捐赠人自愿把财产直接捐给受益人,这种“一对一”的捐赠也是一种善举。法律没有禁止个人求助行为。

不过阚珂也提醒说,不少案例表明,“一对一”捐赠容易带来一些问题。例如,有人为自己治病募来500万元,治病只花了300万元,剩下的200万元怎么办? 如果捐赠人要求退回,受益人可以提出,你把钱捐给我了就是我的,不应该退给你。另外一种情况是,个人募来治病的钱还没用完,病人死亡,那么剩下的钱怎么办?受益人家属如果拒绝退回,把钱用于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那么也只能是在道德层面进行谴责。

“因此,立法本意是引导慈善活动通过慈善组织进行,慈善活动受益人应该是不特定的大多数人。草案是按照这个思路设计的。”阚珂说。

媒体是否能发起募捐?

媒体发起募捐或代为发起募捐,都不可以

对于此前有媒体对新闻报道中的当事人发起募捐的行为,阚珂表示,按照草案现在的规定,这是不可以的。

“媒体如果报道某人生病、某个家庭陷入了困境,我觉得是可以的,这属于新闻报道。可是,如果媒体发起募捐,面向公众募集钱物转给受益人,或者是借助媒体平台发布受益人的账户,代为发起募捐,按照草案现在的规定是不可以的。”阚珂举例说,去年网上传有一女子为救女孩被别人家狗咬伤骗得了巨款,事实是她被男朋友家的狗咬伤的。如果媒体发起募捐,遇到这种情形,媒体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所以还是那句话,引导慈善募捐通过慈善组织进行,由慈善组织来衔接捐赠人和受益人。”

草案对个人募捐是禁还是放?

草案引导个人跟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

除了个人求助,个人募捐也引发了热烈讨论。慈善法草案一审稿禁止个人募捐,明确提出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展公开募捐。而二审时,这条禁止性规定删除了。

草案对个人募捐是什么态度?是禁还是放?阚珂对此表示,目前,草案的规定是“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

阚珂解释,这项规定的意思就是,对于那种个人不是为自己求助,而是给别人筹款筹物的募捐行为,草案引导个人跟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

为什么这样规定?阚珂说,因为对个人的募捐不便于监督管理。比如,一个人听说有人生病需要一大笔钱,想做好事,向社会发布消息募捐,然后再将募来的钱转交给病人。这个过程透明度很低,募集来的钱跟个人的钱很难区分清楚。

“还有,谁来监督?怎样公开?普遍的认识是,现代慈善应该是三方关系:一端是捐赠人,一端是受益人,中间是慈善组织。”阚珂表示,立法原意不提倡个人募捐,募捐要通过慈善组织来做。

税收优惠政策为何未明确?

比二审稿更具体;专家建议具体规定宜由专门税收法律跟进

作为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激励手段,税收优惠在慈善法草案中尤其受到瞩目。一审稿对税收优惠政策只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二审稿也没有写明具体的优惠幅度。

阚珂表示,制定专门的慈善法,跟二审稿相比,提交大会审议的草案,税收优惠政策更为明确具体。“规定国家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慈善组织多做扶贫济困的事情,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把善款用到刀刃上,这也与当前国家的扶贫政策相呼应。”阚珂说,草案还对大额捐赠税前扣除问题作了具体规定。

根据草案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企业慈善捐赠支出超过法律规定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当年扣除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三篇:试论《工会法》修改的必要性

试论《工会法》修改的必要性

四川大学邓觉新

内容提要:现行《工会法》缺乏具体法律责任条文,对工会“维权”保障力度有限,对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企事业单位起不到警戒效果,已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柔性”的工会民主参与权利、会员职工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钢性”的、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保障!为此修改《工会法》应当提上国家法制建设的议事日程。

关键词:工会维权法律保障修改《工会法》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工会组织“维权”作用极为重视,对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更寄以厚望。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提出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注民生,扩大基层民主的要求,为中国工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工会巨大的社会协调功能已逐渐为全社会所公认。然而曾经发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工会法》在新的形势下,其法律效力已明显滞后,尤其在保障工会履行“维权”职能的相关法律条款弱化及空洞现象更加凸显出来,原因在于工会“维权”的法律定位过余原则化、概念化和模糊,尤其是法律授予工会组织“维权”的法定权利、对违法“侵权”的预防机制和制约机制尚未得到根本性有效解决,现行《工会法》已适应不了国家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新形势的发展,本文就工会“维权”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一、依法“维权”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工会组织依照《工会法》“维权”,在法律保障上存在盲点

由于企事业单位相对职工个人拥有调动社会资源的绝对优势,拥有许多有利的“刚性”法律法规保障,掌握行政支配及指挥的权力,处于相对弱势的会员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一旦遭受侵害,《工会法》赋予工会组织的权利不足以拥有独自“维权”的能力。

《工会法》规定工会组织“维权”具有的权利归纳为:“建议意见权、提请解决权、要求纠正权、要求追究权、参与研究权、平等协商权、进行调查权、提请仲裁权和提起诉讼权”,这些权利都不是“最终决定权”。提出建议意见可以不接受;提请解决可部分解决、不解决;要求纠正可不理采或避重就轻;要求追究可拖延或敷衍应付;参与研究协商而不让参与民主决策;行使调查可制造障碍拒不配合。除了人人都有权行使的“提请仲裁和提起诉讼外”,工会“维权”的空间相当小,显得单薄和柔软,对严重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事件,更不具备依法强制性和有效抵制性。由此不难看出法定的工会权利和义务是不相称、不对等的。例如《工会法》规定工会有“平等协商权利”:一是工会虽作为独立法人组织,具体到企事业单位,工会经费根本不能支撑工会组织正常的独立运行(人员配备、工资待遇、工作经费、活动场地等等),财务完全不独立,实质是靠单位养活的“下属机构”,脱离不了依附关系,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做到、也不敢要求与企事业行政平等,其“平等协商”份量很难界定;二是工会虽有权代表职工“提请政府处理、向法院提起诉讼”,实际上除了依靠各级总工会,企事业单位工会很难做到。因为企事业基层工会要维护本单位的利益和发展,任何有可能提请政府或向法院起诉的行为都会对企事业不利,从而危及到基层工会组织自身的权利和长远利益;三是“平等协商”中,工会组织的“独特”性作用在《工会法》中体现不出来,也没有相应的能在司法实践中实际操作的司法解释。基层工会要把“屁股坐在职工这边”切实做好“维权”,常会不受欢迎,甚至得罪企事业领导,由于工会不敢旗帜鲜明地坚持“维权”,所谓 “平等协商”过程常流于形式,往往只能两边“劝解、合稀泥”,难达到真正的“维权”效果。

二、《工会法》过于封闭、单薄和原则,保障工会“维权”缺乏与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衔接、照应的空间,尚未完全融入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

全国人大目前已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这是一部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典,其中多达11处提到了工会组织和职代会,对维护职工劳动权益制定了相当具体的条文,为工会组织“维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也为工会“维权”预留了极大的法律空间。而《工会法》对职工劳动权益的保障相当笼统又无具体实施细则,仅限于在几种情况下可“责令”企业恢复职工被非法解除了的“劳动合同”,若不执行并未设定违法责任。纵观《工会法》,缺乏保障实施的“罚则”条文,进而使得该法缺乏严肃性。必然造成工会“维权”得不到《工会法》有效的法律保护。工会在“维权”实践中,往往不得不转向寻求其它途径、其它实体法律法规进行“维权”,其“维权”成本、代价和风险大增,常常因不现实,最终“维权”行动失败。如此,企事业单位只要“《工会法》明文制止的(会受到政府劳动部门责令的行为)不犯,侵权就难以被有效制止”。正是由于《工会法》缺乏对侵权企事业阻挠“工会依法履行维护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罚条文,使“国家保护工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落不到实处,即便不履行《工会法》也受不到法律追究。于是侵权时有发生,“隐性侵权现象”更为普遍存在。鉴于《工会法》“法律责任”中存在的遗漏、缺位、不确定性和难以操作,《工会法》体现不出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易受到其它实体法(如《劳动法》、《民法》、《治安处罚法》直到《刑罚》等)的照应及有效保障。架空的《工会法》对企事业单位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既然不足以构成法律强制约束力,就难以规范企事业单位落实好职工各项合法权益,更难以对违反本法者实施惩戒、处罚,工会的“维权”自然就显得苍白、尴尬和困难。

三、《工会法》赋予工会“维权”的法律武器,不具备独特的法律权威,且难以操作 《工会法》更像纲领性文件。很大程度上像在重复《中国工会章程》。每一部法律应有执法主体,例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是劳动部门,《合同法》是工商管理部门等等,而工会却成不了《工会法》的执法主体。法律关于工会“维权”的权利、义务,更像规范工会的工作方法。《工会法》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有相关性,但更应各有专指,其“法律责任”却多比照违反《劳动法》制定,更像其“附法”。所涉及到的执法权,均为劳动行政部门(《工会法》七条法律责任中就有四处提到劳动行政部门)。实际上,职工可能遭受侵权的现象情况复杂、涉及面广,职工在政治、经济、人权等各个方面均享有充分的合法权益(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与表决权、社会保障权、享受休假等权利),在企事业内部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些权益若受侵害,法律责任没有明确,必然造成《工会法》在本法意义上的虚化,即权利与义务、违法与处罚不对称,作为《工会法》维护的主体--工会自身的“维权”也会成问题,因为任何法律中都没有体现关于违反《工会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不难看出《工会法》除了很原则地提到治安案件和犯罪须追究责任外,违背其它任何条款均不构成治安案件或犯罪,不必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经济处罚,对侵害职工权益最高赔偿也仅是本人年收入的二倍(这是本法中可见的唯一量化标准),试想一个收入很低的农民工费尽周折,通过工会依法“维权”成功,仅得到年收入两倍赔偿,其“维权”成本是得不偿失的,反之对企事业单位来说,“侵权”成本微不足道,根本起不到任何警示和惩戒效果。总之《工会法》较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要“软性”和笼统得多。

工会依照《工会法》做不到独立自主地“维权”,往往只能以民事代理(如律师)的角色,代表职工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伤条例》等)去调解、协调或提请仲裁、诉讼,权限和作用还不如律师(后者是专业法律工作者,有着法定的职业优势),工会“维权”大多数情况是在事后和间接发挥作用,其“维权”空间狭窄,政府和法院审理“维权”案例,依《工会法》操作难度大。就工会“维权”,纵观全国几乎很少有依《工会法》上诉、审理和胜诉的案例。这部涉及面非常广的法律,除了如《工会章程》那样规范工会工作外,当前新形势下,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还没有产生过其应有的巨大作用。

四、《工会法》难以保障工会维护自身的民主政治权利,使得工会“维权”常显软弱、力不从心,工会应有的、代表职工群众的民主政治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一是对工会组织、工会干部的地位,《工会法》表述比较模糊。各级总工会比照国家行政机构设置,“机关化”倾向较浓,干部队伍结构过于“专业”固定,缺乏基层工会经历;反之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会从属性、依赖性较普遍,工会负责干部受单位人事调整变化大,专职人员年龄结构偏大(企事业单位往往将其作为安置老弱的部门),业务素质堪忧。工会主席应具有同级副职地位,享受相应待遇,只是政策性一般要求,不具法律效力。由于《工会法》对工会组织和干部定位较模糊,加之工会自身建设和机构改革调整不够完善,造成了工会组织地位低下、工会干部说不起话,开展“维权”不易。二是《工会法》对工会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权利”不是刚性要求,使工会难以介入企事业核心决策,难以实现民主参与和源头“维权”。知情知政难,参政议政更难,主动“维权”常无从谈起。因为《工会法》对企事业单位在法律责任中没有体现约束力和对违法的查处及惩罚,一旦侵权容易形成“马后炮”局面,事后“维权”成本高、代价大、会留下后遗症,于职工不利,很难取得成效。

综上所述,鉴于中国工会的特殊性质,不具备强制性权力,法律也没有赋予工会组织“维权”所必须具有的约束性权力,又缺乏其它法律法规对《工会法》的充分照应和保障,使得工会的维护职能显得苍白、缺乏力度,职工通过工会“维权”难度大、成功率不高,极可能还后患严重(一次“维权”小胜而最终导致劳动者失业),所以职工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寻求工会组织“维权”。

正是基于工会“维权”法律责权的不明确性,使得基层工会组织软弱、工会干部腰杆不硬、“维权”不力、不敢及无权“维权”现象普遍存在。因为基层工会干部首先是职工,“劳动人事关系”决定权掌握在单位领导人手上,形式上按《工会法》程序走,实际上常常由“老板”做主,“维权”令人堪忧。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会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化解矛盾、构建和谐,促进国家的稳定发展。现在国家既然专门为工会立法,就应树立起《工会法》的法律尊严和权威,就应当使《工会法》与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工伤管理条例》等等)相照应和衔接,就应设定相应的、可操作性的民事及刑事责任,就应该给工会“维权”赋予专属的、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使工会“维权”有法可依、行之有效;行政司法部门执法有据、违法必究;企事业单位遵纪守法、关爱职工;全社会人人依法行事、守法光荣,为此修改《工会法》势在必行。

作者简介:邓觉新四川大学工会副研究员中宣部四川大学舆情直报点顾问

第四篇:学习《禁毒法》的 必要性

1、你认为学习《禁毒法》的必要性有哪些?

答:禁毒工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关系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毒品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危害着社会治安秩序。因此,通过学习《禁毒法》,对于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禁毒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对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禁毒斗争,巩固和深化禁毒人民战争成果,全面推进我国禁毒事业,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学习了《禁毒法》后有什么收获?

答: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自从我们听了禁毒的讲座以后,我才知道毒品的危害。许多因为无知、好奇、冲动、叛逆、天真、自负……被死神缠绕着,最终倒在死神面前,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他们被毒品吸引了吗?

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神灵,却的确存在着恶魔。毒品就是这魔鬼的化身。如果你了解这种白色瘟疫诞生至今所酿成的惨剧,你就会明白这绝不仅是一个比喻。因为吸食毒品者被毒品所剥夺的也绝不仅是金钱和健康,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是灵魂沦丧,家破人亡至生命消逝。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每年为这白色恶魔所害的是无数的生命。

至今,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人数在吸毒总人数中比例达85.1%。85.1%,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已经家喻户晓了。使人有着双重依赖,唯有八个字应该紧记: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因此我们该做的很多,而且必须从小做起。然而认清毒品的真面目并彻底与其化清界限不仅仅需要无数的禁毒知识,更加需要的是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谨慎地择交朋友和高度的警觉和自制;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唯有将预防毒品从意识转化为行动,再由行动上的拒绝升华为精神上的排斥,从生命的高度去抵制这中食人瘟疫的诱惑,才有可能做到远离毒品而不受侵害。

一个为了吸毒,把家里的经济财产全部好光的人,还有人帮他吗?一个为了吸毒的钱,到处贩卖毒品的人,还有人帮他吗?

没有,无能为力。

人生有的一次生命是无价的,也是脆弱的。它承载着你的亲人,朋友和整个社会赋予你的责任,所以它绝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它承受不起任何不负责任的冒险,所以请珍惜你的生命—为自己,也为所有人——永远拒绝毒品!

第五篇:修改病句16法

一、提干法

句子较长难以理解时,可采取提取主干的方法。

例如:

1、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主干是“学员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谁“参加了学习”呢?显然是“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既是全句的宾语,又是“参加了学习”的主语。全句又不是使动句构成的兼语句,造成了句式杂糅的结构混乱的语病。

2、鲁迅猛烈地揭露、批判了封建道德,他反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都进行了批判。

主干是“鲁迅揭露、批判了封建道德”,“他反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对什么“都进行了批判”呢?显然是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句中的“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做了“反对”的宾语,就不能做“批判”的状语。

二、并列法

当几个概念并列在一起时,应分析各自的外延大小与联系。如果构成属种关系、交叉关系,那么这几个表述就是错误的。

例如:

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句中“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并列在一起,“一切出版物”包含了“报刊”、“杂志”,是属种关系,不能并列。

4、他们演出了文艺节目、打猴儿鼓、耍狮子、打篮球、表演武术等。

句中“文艺节目”包含了“打猴儿鼓、耍狮子”,属种关系不能并列。可以改成“他们演出了打猴儿鼓、耍狮子等文艺节目,进行了打篮球、表演武术等活动”。

三、补充法

为了语言的简洁,复句中的后几个分句常常承前省略主语。在省略的过程中,有的分句就偷换概念,表达成另一意义。这种病句可用补充法辨析。

例如:

5、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在这个转折复句中,“虽然”用在“这家工厂”后,那么“这家工厂”就是全句的主语。

说“这家工厂”“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是可以的,但说“这家工厂”“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就错了,因为“这家工厂”不是产品。

6、孩子们很喜欢退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谁“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呢?承前主语是“孩子们”,承前宾语是“李大伯”,句意不正确。

四、指代法

句中出现代词时,要结合语境详加辨析所指对象。指代不明时,可考虑句子是否有歧义。

例如:

7、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他”既可指代“嘉宾”,又可指代另一个人。指代不单一造成了句子歧义。

8、在中国文学史上,《狂人日记》是第一篇小说,他大声疾呼,用他那尖锐泼辣的笔去批判了人吃人的旧世界。

句中的“他”似乎指“狂人”,因为狂人也写下了日记批判了旧世界;又似乎指鲁迅。一个代词有了两个前词,产生歧义。可以不用代词,将“他”改为“鲁迅”或“狂人”。

五、词类法

“和、跟、同”既可做介词,又可做连词。词类不同,句意也不同,造成歧义。反过来讲,句意不同,所用词类也不同。

例如:

9、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和”做介词时,“背着”的是“总经理”一个人,“和”做连词时,“背着”的是“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人。这样,句子就有了歧义。

10、这哪是雨点?这分明是雪珠吗?是的,是雪珠!

前句设问,后句作答,最后强调抒情。作答句语调平缓用句号,前平后扬用感叹号。“吗”是疑问语气助词,应改不表示道理显而易见的陈述语气助词“嘛”。

六、断句法

有的句子,既可这样断句,也可那样断句。断句不同,意义不一。

例如:

11、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在“几个”后断句,意为“学校的”“几个”“领导”;在“学校的”后断句,意为“领导”是“几个学校的”。

1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在“日”后断句,意为时间限在“15日”一天,在“前”后断句,意为时间限在“15日”前。

七、对应法

有的主谓宾是并列结构时,应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辨析,以防出现主谓搭配不当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如:

13、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主语是并列短语“消防车”和“消防官兵”,谓语是“放弃休假”。说“消防官兵”“放弃休假”是可以的,说“消防车”“放弃休假”是错误的。

14、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谓语“挽救和培养”是并列结构,“失足青年”是宾语。用对应法辨析,“挽救失足青年”搭配不当。

八、组合法

有的词常常与别的词组合起来表意,单独使用有时会出现错误。

例如:

15、《消防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所”字单独使用时,常常用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句中的“所欢迎”就是一个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所欢迎的……”。从句意看,并没有此意,“所”字可与“为”字组成“为……所……”的被动句式。因而本句可改为“深为……所欢迎”或“深为……的欢迎”。

16、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介词“在”与“……中”组合不当,“在”应改为“从”。

九、增删法

除了否定词表示否定外,有的动词也含有否定意味。有时句中用了否定词后,句意是肯定还是否定难于理解。遇到这两种情况,可用增删否定词的方法理解句意。

17、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就是“禁忌”,动词含有未定意味。后边再加一个否定词“不可”就是肯定意味,“睡前可以恼怒”。分析本题时,可用增删“不可”的方法进行。

18、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删去“没”,意为不及格,添增“没”,意义相反,表示“及格”,这个意思是很清楚明确的。

十、辨析法

有的词语感觉不妥时,可找同义词或近义词多角度辨析,确实正误。

例如:

19、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关于”在语感上给人一种不适的感觉,可找近义词“对于”比较辨析。“关于”表示关涉,“对于”表示对象。句中是对象,所以应改为“对于”。

20、这次日晕发生在去年10月22日,据连续观察记载,那天上午八时以后,金顶上空出现了环绕太阳的晕圈,后来逐步形成了两个相交的椭圆。

“逐步”语感不适,可找近义词“逐渐”比较辨析。“逐步”的意思是“一步一步地”,“逐渐”的意思是“渐渐”。从句意看,“形成”时是“渐渐”,而不是“一步一步地”,所以应改为“逐渐”。

十一、质疑法

当句子从结构上分析无误时,就应从内容上质疑,以求得句子的病因。

例如:

21、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在第一个分句里,主干是“昨天是一天”,完全正确。定语“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修饰中心语“一天”,结构上是正确的,内容上却引人生疑。“截止日期”不就是一天吗?难道还有“最后一天”吗?于是病因就找到了。

22、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句子从结构上分析正确无误,内容却令人生疑。“50万朵的花粉体积有多大呢?酿造一斤蜜,用得了万朵的花粉吗?两个疑问一提,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说的是”50万朵花的花粉。”

十二、反问法

辨析病句时,遇到反问句要格外留心,反复推敲,很有可能表达与原意正好相反。

例如:

23、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句中“否认”“不”是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意义。肯定的反问表否定的意思,与原意正好相反。

24、我们班在数学竞赛中获集体第一名,这怎么能不使我们全班四十八位同学不高兴呢?

句中有两个否定词“不”,又加上肯定的反问表否定的意思,计有了三次否定,意思是否定的就是不高兴,与原意正好相反。两个“不”字要删去一个。

十三、实质法

老师讲否定时告诉学生,单重否定是否定,双重否定是肯定,并教给学生找否定词不达意的数量进行确定。这是对的,是一般规律。可有时也会出现特殊情况,表象上是三个否定句,实质却是两个否定词。如果看不破这一点,解题时一定会错。

25、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句中共有三个否定词,但实质上是两个否定词。“无时无刻”是“没有一时一刻”的意思。全句表达成肯定的意思,正好与原意相反。

26、山区那些可爱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无时无刻不在”是“时时刻刻在”的意思,句子表意正确无误。十四、二一法

一句话中,前一分句从肯定、否定两个方面陈述,后一分句也应从肯定否定两个方面照应,否则,就犯了两个方面与一个方面照应不周的错误。

例如:

27、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能否迅速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能迅速发展“和”不能迅速发展“。而后面”要加速训练并造就“只讲到一面,与前面的”能否“不照应。

28、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能否迅速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能迅速发展”和“不能迅速发展”。而后面“要加速训练并造就”只讲到一面,与前面的“能否”不照应。

十五、倒置法

当用介词”对“表对象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到底是谁对谁?

例如:

29、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介词“对”在句中表对象,但不是“名字对青年人陌生”,而是“青年人对名字陌生。”

30、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对一位出生入死的长征老干部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长征老干部”是主体,“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是客体。介词“对”表示对象,引出客体,应为“老干部对长征路上的„„„是非常熟悉的。”

十六、关联法

不同的句意关系,使用不同的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应用不当,也能造成病句。

例如:

31、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不管”是无条件复句关联词语,而句意是转折关系,应改为“尽管”。

32、如果作者的想象脱离了人物的思想实际,过于夸大人物的事迹,反而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该句为假设句,前用”如果“,后应该用”就“相呼应。”反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用”反而“连接显然不当。

小尾

不管大家学习什么科目,都要先找到解决这门科目里面的题型时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下载法律《条例》修改必要性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律《条例》修改必要性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税收征管法》修改的必要性及趋势

    《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改的必要性及修改趋势 王晶 关键词: 税收征收管理法 修改 必要性 修改趋势 内容提要: 由于我国近年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税收征管法》亟待......

    《立法法》六大修改亮点

    《立法法》六大修改亮点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是中国15年来首次修改立法法。 亮点一:规范授权立法,使授权不再放任 修改后的立法法规定:......

    作文修改八法(五篇范文)

    作 文 修 改 八 法 西峡县双龙一中 王海军 作文的修改是习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今中外大凡文章写得好的人,无不在修改上下功夫。朱弁在《曲洧旧闻》中记载:‚黄鲁直于相国......

    修改一法文言文翻译

    《修改一法》创作年代为清朝,出处为《退阉随笔》。下面是关于修改一法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修改一法文言文翻译原文近闻吾乡朱梅崖①先生,每一文②就,必粘之于壁,逐日③熟视......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六十九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新修改)

    法之公义,民之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三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

    新安全生产法修改内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劳动者权益保障法修改提议

    劳动者权益保障法修改提议 我国是劳动人口大国,但由于我国法律制定的比较晚,所以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内容不尽完善,导致劳动者自身权益不能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我国劳动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