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产业的生产效率研究(含5篇)

时间:2019-05-14 05:1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小麦产业的生产效率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小麦产业的生产效率研究》。

第一篇:我国小麦产业的生产效率研究

我国小麦产业的生产效率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6―2010年我国小麦生产效率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再运用Tobit 回归模型对影响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提高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的途径做了简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黑龙江、江苏、湖北、宁夏、新疆等地区的技术效率常年处于有效或高效状态。河北、山西、陕西和甘肃等省份的技术效率常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人均播种面积的增加对小麦生产效率产生促进作用,而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对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产生了负向影响。灾害的发生对于小麦生产效率的负向影响也较为显著。

关键词:小麦生产;生产效率;数据包络线分析

一、引言

目前我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小麦单产居世界前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消费国,小麦进口较多,出口很少。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我国对小麦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因此,研究小麦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增长源泉,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小麦生产效率,对于提高农用土地利用效率和小麦单产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基于Tobit模型对小麦产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较少,本文将采用这一模型对我国小麦产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基于Tobit模型的小麦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1)估计方法的选择

在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中,对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Tobit模型是经济学家Tobin于1958年在研究耐用消费品需求时提出的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基本结构如下:

yi*=βxi+εi

yi= yi* yi*>0

yi= 0 yi*≤0

式中:yi*为潜在的被解释变量;yi为被解释变量;xi为解释变量;β为回归参数向量;εi服从于N(0,σ2),i=1,2,…,n。

该模型的特征是:解释变量xi为实际观测值,而被解释变量yi只能以受限的方式观测到。当yi*>0时,yi= yi*,yi为无限制观测值;当yi*≤0时,yi= 0,称yi为受限观测值。

(2)影响因素变量的选择与假设

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本文以上文得出的陕西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值作为因变量,以小麦生产效率的各种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构建Tobit回归模型。为了研究方便,本文首先作出如下假设:

(1)农村劳动力的投入对小麦生产效率具有正向影响

劳动力的投入数量以及劳动力的生产效率都可能对小麦生产效率的高低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劳动力平均播种面积这一指标来考察劳动力资源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假设在一定面积的小麦生产范围并且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播种面积越大将越有利于提高小麦生产效率。

(2)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折纯量、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对小麦生产效率具有正向影响。

小麦生产效率除了可能受到劳动力资源投入的影响外,还可能受到其它一些变量的影响,例如化肥施用量、农用机械总动力等。这些条件均是小麦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一定的小麦播种范围并且考虑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情况下,假设生产条件越好,即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越多、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动力投入越多,对小麦生产效率的提高越有帮助。

(3)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小麦生产效率有正向的影响

经济发展和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相应的农业生产资源配置也会有所不同。同时,经济较发达地区往往更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对小麦生产效率的改善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采用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一指标代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越高,则其用于改善生产经营条件的资金就越多,越能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实证分析

根据以上假设,构建了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TEit=β0+β1CSRit+β2BZMJit+β3HFSYLit+β4NYJXit+εit

被解释变量TE为上一节计算的中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值。解释变量中CSR代表农民人均纯收入,BZMJ代表人均播种面积,HFSYL代表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折纯量,NYJX代笔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i=1,2,…,15分别代表15个样本省份,t设置2006年为l,2007年为2,…,2010年为5。β0、β

1、β

2、β3为模型待估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

运用Eviews 6.0软件进行面板数据的Tobit回归,模型计算结果如下

表5 回归结果

解释变量 系数 标准差 T值 显著性

常数项 0.696850 0.075350 9.248182 0.0000*

**农民人均纯收入-2.94E-08 1.00E-05-0.002936 0.9977

人均播种面积 0.474813 0.147945 3.209394 0.0020*

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折纯量 1.027126 0.237076 4.332471 0.0000*

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0.047494 0.012727-3.731663 0.0004*

注:*代表在1%水平下显著

在一定范围内,人均播种面积的增加对小麦生产效率产生促进作用。这与张忠明(2010)对农户粮地生产效率的微观研究结论基本吻合,即小规模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率相对较高。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化肥投入会对小麦的总产出起到促进作用。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前文的假设相背离。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动力投入越多,生产效率越低。从单位面积产出的实际情况看,无论农业机械化程度有多高,小麦产出的决定性因素是播种面积总量,小麦的播种面积不会因机械化程度提高而增加。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1、主要结论

(1)黑龙江、江苏、湖北、宁夏、新疆等地区的技术效率常年处于有效或高效状态,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也基本维持在1左右。说明这些省份的要素配置较为合理,小麦的生产效率很高。河北、山西、陕西和甘肃等省份的技术效率常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省份的纯技术效率较低,表明了在这些地区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处于中等水平,技术小林诚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另外,这些省份的规模效率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规模有效。

(2)在一定范围内,人均播种面积的增加对小麦生产效率产生促进作用。而单位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对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产生了负向影响。

(3)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化肥投入会对小麦的总产出起到促进的作用。但是在非DEA有效的地区,化肥投入均存在过量的情况。劳动要素的过量投入也是造成这些地区技术效率过低的原因之一。此外,灾害的发生对于小麦生产效率的负向影响也较为显著。

2、政策建议

(1)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促进小麦产出的持续增长。我国应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的研究力度,提高科技支撑度。应该通过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针对不同地区气候差异、不同灾害类型和灾害发生的程度系统地对我国农业灾害发生的规律进行全面研究,并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另外,要加强农业灾害预测预报系统建设。气象预报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各级气象部门应该以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为最主要的核心,通过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灾害天气预警和信息的及时发布,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统筹规划,以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等措施减少灾害的影响。

(2)合理配置小麦生产要素。控制化肥施用量。化肥的使用量对于粮食产量增加无疑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但过度使用化肥会削弱庄稼生产能力。氮肥过多使用可减弱庄稼抗病虫能力而增加消灭病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了食品的安全性,导致和加剧环境污染。过多施用化肥,易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滋生,继而破坏水环境,甚至使得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同时也浪费大量紧缺资源。合理施用化肥,调整化肥品种结构,逐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

参考文献:

[1] 孙学科,范金等.中国地区农业TFP测算与分解:以南京市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8(1)

[2] 顾海,孟令杰.中国农业TFP的增长及其构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

第二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实证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实证研究

作者:刘砚平刘庆庆

来源:《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06期

摘要:文章首先运用超效率DEA模型从静态角度对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超效率DEA值进行测算并排序;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从动态角度对商业银行的效率持续性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整体较好,但是“五大行”明显差于“股份制”,且整体规模无效率现象严重;我国商业银行的Malmquist指数普遍较高,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

关键词:商业银行;超效率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2.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2)06-0028-06

第三篇: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

一、有色金属产业基本认识

(一)有色金属简介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锰、铬构成的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的总称。与黑色金属相比,有色金属更具有耐蚀性、耐磨性、导电性、导热性、韧性、高强度性、放射性、易延性、可塑性、易压性和易轧性等特殊性能。它是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有色金属可分为四类:

1、重金属:一般密度在4.5g/cm3以上的金属。如:铜(Cu)、镍(Ni)、钴(Co)、铅(Pb)、锌(Zn)、镉(Cd)、铬(Cr)、铋(Bi)、锡(Sn)、锑(Sb)、汞(Hg)等;

2、轻金属:密度小(0.53~4.5g/cm3)的金属。它们化学性质活泼,如:铝(Al)、镁(Mg)、钙(Ca)、钠(Na)、钛(Ti)、钡(Ba)、锶(Sr)等;

3、贵金属:地壳中含量较少,提取比较困难,所以价格较高。它们的密度较大,化学性质稳定,如:金(Au)、银(Ag)、铂(Pt)等;

4、稀有金属:如:钨(W)、钼(Mo)、锗(Ge)、锂(Li)、镧(La)、铀(U)等。

(二)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特点

1、常用矿产数量相对不足,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我国铜、铝、铅、锌等常用有色金属矿产储有量相对不足,例如铝土矿保有储量27.76亿t,其中A+B+C级储量(工业储量)仅占1/3,居世界第7位;铜矿储量7493.79万t,其中A+B+C级储量(工业储量)不到3000万t,位居世界第7位。而我国稀有金属资源丰富,在世界上是闻名的,钨矿保有储量为529.08万t,是国外钨矿总储量的3倍;锑矿保有储量达278.16万t,占世界锑矿储量的40%以上;稀土金属资源更是丰富,稀土氧化物储量达8715万t,仅内蒙古白云鄂博一个矿床的储量就相当于国外稀土总储量的4倍。

2、金属矿产富矿少,贫矿多 我国铜矿平均品位只有0.87%,品位大于1%的铜矿储量约占全国铜矿储量的35.9%,在大型铜矿中,品位大于1%的铜矿储量仅占13.2%。我国铝土矿的质量也比较差,加工困难、耗能大的一水硬铝石型矿石占全国总储量的98%以上。全国钼矿石平均含钼量大于0.2%的仅占总储量的3%。全国岩金出矿品位4.14g/t,砂金出矿品位0.169g/m3,岩金6g/t以下的中低品位矿床占83%以上,砂金矿床小于0.15g/m3的占38%,0.15~0.25 g/m3的占26%,大于0.25g/m3的占34%。

3、综合矿多,单一矿少

我国独特的地质环境导致形成大量多组分的综合性矿床。例如,我国铅锌矿床大多数普遍共伴生有铜、铁、硫、银、金、锡、锑、钼、钨、汞、钴、镉、铟、镓、锗、硒、碲、钪等元素,尤其是银,许多矿床成了铅锌银矿或银铅锌矿,其储量占全国银储量的60%以上。我国900多个铜矿床中,单一矿仅占27.1%,综合矿却占了72.9%。钛资源94.28%来自综合性的钒钛磁铁矿矿床,而来自钛铁矿砂矿、金红石砂矿和岩矿的只占5.72%。钒储量92%以上赋存于共生矿和伴生矿中,其产量几乎全部来自于钒钛磁铁矿和石煤伴生钒。钼作为单一矿产的矿床,其储量只占全国总储量的14%,而作为主矿产还伴生有其他有用组分的矿床的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4%。

(三)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相关政策法规

2008年1月和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先后发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和《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客观上促进了废旧有色金属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国务院常务会议2009年2月25日审议通过了《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于2009年5月11日正式发布实施,规划内容主要围绕推进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技术改造、企业重组为重点;工信部委托再生金属分会编制的《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专项规划》(2010——2015)和《再生铜行业准入条件》、《再生铝行业准入条件》、《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已完成,即将颁布实施,《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再生金属产业的主要任务,对“十二五”时期再生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准入条件》将为抑制再生有色金属相关品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规范和引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2005年——2010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镍、锡、锑、汞、镁、钛)产量年均增长率约14%,远高于同期世界有色金属产量的增长速度。其中,2010年我国铝、铜、铅、锌等十种有色金属工业产量达到3135万吨,同比增长20.4%,产量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二)消费量稳定增长

我国建筑、交通运输、电网设施等主要有色金属消费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对有色金属需求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消费量占世界比例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见图1。2010年,我国铝、铜、铅、锌等十种有色金属消费量占世界三分之一,消费量连续八年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有色金属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三)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越来越显示出其对经济的强劲推动力。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发展令人鼓舞,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成效显著。以高效地下采矿、系列大型浮选机、选矿拜耳法、系列大型预焙铝电解槽、铝电解重大节能技术、富氧熔池熔炼、闪速熔炼、底吹炼铅、1+4热连轧、炭航空制动材料、大直径硅单晶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为代表,极大地提高了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水平,增强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国际竞争力。采、选、冶主要工艺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已陆续出口。我国已经从有色金属技术装备纯进口国向出口国跨进。

(四)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反映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采矿损失率、贫化率、选矿回收率、冶炼回收率、加工成材率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断得到改善。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最近10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利用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有色金属矿山回采率平均达到79.4%,选矿回收率平均达到87%,冶炼回收率平均达到95%,铜、铝加工材成品率分别达到65%和71%。

(五)循环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我国再生金属的开发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再生金属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布局,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三大废旧金属加工利用中心。2010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720万吨,约占有色金属消费的四分之一。在 2003 年到 2010 年期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年均递增在20%以上,再生金属产业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呈上升趋势,铝工业的废弃物利用从最初的赤泥延伸到电厂粉煤灰、煤矸石、炉渣、氟石膏、硫脲渣、石油化工废催化剂等,目前已发展到复合发泡混凝土砌块、环保陶瓷滤球等新产品。冶金企业普遍装备余热锅炉,能源的梯级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三、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尽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把优化产业结构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干扰,盲目建设势头仍然不减,使产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在过去10年里,国内先后出现了电解铝、氧化铝、铜冶炼、铅锌冶炼、镁冶炼、钨冶炼等领域的投资过热,导致一大批有色金属冶炼产能建成以后由于缺乏稳定原料供应无法发挥效益,并造成国内外市场有色金属矿产原料价格暴涨。2005年国内约有200万吨电解铝产能闲置,独立电解铝厂大多处于亏损状态。2010年年底,我国电解铝冶炼产能超过约2300万吨,结构性矛盾凸显。

目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产品结构仍以初级原料性产品为主,消耗大量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深加工产品国产率较低,部分需求仍依靠进口。2008年高精度铝板带进口量约50万吨,相当于当年国内铝板带产量的四分之一。

(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利用率仅为60%,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共(伴)生金属综合利用率不到3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有色金属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5%左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潜力很大。

当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三废”资源化程度还比较低,固体废物利用率仅在13%左右;低浓度二氧化硫几乎没有利用;从工业废水中回收有价元素基础薄弱;还有部分企业余热利用率较低。

我国再生金属利用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废铅金属熔炼率仅为85%左右,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95%;我国锌的再生利用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虽然是全球最大的锌消费国,但废杂锌的年回收量仅在10万吨左右,仅占锌年消费量的4%,回收利用率低,国外相对成熟的钢铁产品镀锌、炼钢烟尘回收锌和干电池的回收利用在国内发展只是起步阶段。

(三)技术支撑能力有待加强

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世界主要矿业大国相比,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三废”治理和资源化技术集成创新能力薄弱,在能源转换和梯级利用技术开发方面重大突破较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亟待加强。

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中,能够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的溶浸采矿技术起步较晚,高效大型采选矿设备主要依靠进口,矿山安全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开发薄弱;在冶炼领域中,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节能的核心技术不多,特别是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装备比较落后,造成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金属回收率存在明显问题;在加工领域中,替代含铅焊料、易切削黄铜、银氧化镉电接触材料,以及含汞锌粉等的新型环境友好材料开发滞后,太阳能、燃料电池等新型能源材料开发有待加强。

(四)资源的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 随着中国有色金属产量的持续大幅度增长,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内主要有色金属矿山面临着资源危机。据调查,在我国113个大中型有色金属矿山中,探明资源枯竭型矿山占56.6%,探明资源危机型矿山占28.9%,探明后备资源有保证的矿山仅占19.5%。由于国内矿山供应能力不足,造成原料自给率逐年下降。目前,全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国内矿山自给率不足50%。有色金属工业已发展成为对外依存度最高的产业之一,目前年需求量的60%的铜、40%的铝、20%的铅、15%的锌靠进口原料生产,这将严重影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环保问题日益严重

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与环保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多年来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忽视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受到较严重的破坏,地质灾害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重金属污染、化学药剂污染、滑坡和泥石流、塌陷与地表开裂、尾沙坝和废料场垮坝、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挤占大量土地等。

四、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扩大有色金属市场空间

从长远发展看,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色金属在我国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低碳化的过程中,需求将是刚性的。未来几年,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建设新农村等政策作用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将全面升级,重点转向耐用消费品、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消费主体将从城市转向城乡并重,有色金属作为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电子工业等产业发展的重要材料,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市场扩张机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有色金属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为我国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科技,材料先行,国家重点扶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有色金属行业密切相关,有色金属产品需求市场巨大,这将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带来历史机遇。

(三)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将增加有色金属产品需求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强调低碳减排、节能环保,我国也已经出台了节能、减排相关的政策法规,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深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人们环保理念的确立,交通工具将趋向采用轻质材料达到节能目的,建筑物将普遍采用高效节能材料,等等,这些都将为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韧性、轻质、高强度性、易延性等特点的有色金属提供发展空间,有色金属产品需求量将得到极大增加。

五、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经济结构

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和备案制,鼓励有实力的铜、铝、铅、锌、钛等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重组,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转移,形成专业化分工的梯形结构,打造一批在资源、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方面占有优势的有色金属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全面提高产业竞争能力;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实施跨地区兼并重组、区域内重组和企业集团之间的重组,通过战略重组,打造一批世界级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制造基地,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上品种,上档次,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深加工产品;坚持“矿业为主,多元经营”的发展战略,巩固基础,降低成本,增收节支,择机扩张,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优化经济结构。

(二)加大技改扶持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继续加大对传统有色金属企业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推动技术进步的决心和信心;抓住国家在新增投资中安排工业专项资金的机遇,以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有色金属产业技改贷款贴息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扶持现有矿产骨干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力度,坚持走矿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子,开发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原材料产品多次转换、加工、增值,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高度关注世界有色金属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着力推进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支撑作用,造就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三)发展循环经济,搞好再生利用

支持采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开发利用铜、铅、锌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制定煤铝共生资源利用专项规划,抓好高铝粉煤灰利用示范工程;搞好铜、铅、锌冶炼余热利用,推广废渣、赤泥等固体废弃物的应用,实现生产“零排放”;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体系,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有色金属回收交易市场、拆解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用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工艺装备,建设若干年产30万吨以上的再生铜、铝等生产线,促进资源化利用上规模、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减少矿产资源消耗。

(四)开发海外矿产资源,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在国家统一规划下,鼓励我国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境外有色金属资源。通过地质勘探、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有色金属产业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和收购海外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矿产资源基地,提高我国资源保障能力;发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协调作用,实现大宗有色金属原料进口的统一对外,制止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促进有色金属工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企业展开行业自律化解贸易争端,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必要时可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五)加强人才培养,培育现代企业管理队伍

在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有色金属人才小高地作用,充分发挥与科研院校合作的“后盾”作用,加快现代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对掌握世界前沿知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对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人才,给予重点培养和支持;加快开展重点产业和关键行业紧缺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培养一批生产一线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和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篇:我国政府审计效率的研究

我国政府审计效率的研究

一、审计效率的现状

(一)不少被审计单位年年审计年年违纪

在充分监督制度下的上市公司存在的严重的会计造假行为势必衬托出非上市公司存在会计造假的严重事实,审计打假也成了审计工作的一个重点。对于每一个工作在审计一线的政府审计人员来说,都有这样的感受:审计过的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是审计的悲哀吗?政府审计是经济活动中履行监督职能的专职机构,是需要有锐气和勇气的,可制度的非约束性,审计的无风险性和对问题处理的非规范性,不自觉地形成了对敏感问题的回避,弱化了审计监督的力度,审计的威慑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从而造成对同一个企业、同一个行业、同一个部门,甚至同一个经济个体年年审计年年问题不断,同样的问题有的被审计单位年年犯的情况。这样的现象,不能不使我们对政府审计的工作力度、威慑作用进行一番反思。

(二)权力寻租也是目前政府审计无法回避的社会丑恶现象

有权力的地方就容易滋生腐败行为,审计定位于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又相对独立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并依照法律赋予的行政执法权进行执法活动,这样毫无疑问地也会产生权力设租和权力寻租的社会陋习。

(三)政府审计中难以回避的政府情结,折扣了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之所在,没有审计的独立性就不能够完成政府审计目标。政府审计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难以回避的政府情结,又折扣了政府审计的独立性。首先,体现在地方保护主义上。地方保护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可审计过程出现的地方保护现象屡见不鲜。其次,体现在部门利益上。审计监督是要得罪人的,但又不能把所有的人全部得罪,在现行体制下的政府审计不得不考虑相关部门众口铄金的影响,审计部门也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造成政府审计不足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政府审计人员素质低下:政府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审计效率。政府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其次,政府审计程序混乱:审计程序在政府审计机构及其人员在项目审计中无法保证审计工作有秩序进行,紊乱无章;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增大审计费用,阻碍了提高审计效率的提高。再次:机构设置不合理,由于政府审计机关在机构设置上的不合理,致使审计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影响着政府审计效率。最后:会计造假的惩戒力度欠缺,惩戒力度欠缺是导致审计单位进行会计造价的根本原因。被审计单位之所以进行会计造假,就是因为造假的收益大于成本。

三、为提高政府审计的效率采取的相应措施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政府审计机关还应制订相应的准入制度对政府审计人员的资格做出要求。如可参照英国《政府审计法》的规定,要求政府审计人员必须至少取得一个职业会计团体的资格证书。政府审计可以仿效注会,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是法定的,每年一次,否则不能通过年检。注册会计师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因为学习的结果与收入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学习可以降低执业风险和减少潜在失业可能性。这样政府审计增加了竞争就增加了活力,增加了危机感就增大了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规范政府审计程序

规范政府审计程序主要包括:①审计准备阶段要制定科学、周密的审计方案。审计方案是审计机关为达到预期审计目标,在实施审计前对审计项目作业所作的计划和安排。审计方案的科学与周密程度直接影响着审计效率和效果。审计方案对组织方式、分工协作、汇总、处理等事项作出行动纲领,提出要求。制定审计方案时,一是审计进度安排要明确,审计组要在规定时间完成各项任务。要通过事前调查尽可能摸清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因临时变更审计方案、打乱进行节奏而影响审计效率。二是审计人员分工要合理。既要充分发挥各成员的特长,又要均衡工作量。三是审计任务要量化。要具体到每个项目审计到什么程度、审计抽样的样本量达到多少比例等等。

(三)已精简高效为原则设置内部机构并爱妻附属机构进行合并与简化

政府审计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置必须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英国政府审计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置。英国审计署的内部机构只设立了六个局,其中第一局为综合行政部门,其他五个局为专业审计部门。我国的政府审计机关可以将许多综合的行政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及一些事业单位进行合并,以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四)进行政府审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我国政府审计机构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及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行政型的审计模式影响了审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应将这种行政型的政府审计模式过渡到人大领导下的立法行政型政府审计模式,实行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彻底消除各级政府的本位主义行为,提高政府审计效率。

(五)加强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作为组织实现其目标,加强内部管理的一种手段,在组织内部管理监督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于提高审计效率起着积极的作用。要建立科学、完善、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必须解决合理授权、对被控对象的控制程度、企业具体控制范围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好控制与被控制的矛盾、控制面和控制点的关系和内部控制运行的人文环境。

(六)健全法律法规,加大会计造假的惩戒力度,提高审计效率

政府审计法律法规是由国家规定或认可的,具有法定的约束力,由国家强制保障其遵守执行的审计规范。审计法律法规的强制力,能够对违规单位的惩罚力度。惩罚力度的加强能够给被审计单位以警示的作用,大大的提高了审计客体的造价成本,最终得以提高审计效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政府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政府审计部门的不断改革,审计环境的不断完善,政府审计定能为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保驾护航的作用。

第五篇:宣州区小麦生产

宣州区稻茬麦生产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小麦是我区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8万亩左右,近年来单产一直徘徊在350公斤左右。与实现单产400公斤,丰产田500公斤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1稻茬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视度不高

虽然水稻种植要比小麦种植辛苦得多,但农民普遍认为,种小麦收入低,而不愿投入,不愿多花工。而实际上,小麦种植不仅比水稻种植省工,而且小麦生产收益率要比水稻高的多。

1.2 稻茬腾茬晚,播期晚

由于所选用的水稻品种或栽培方式不当导致腾茬晚。有的水稻田块甚至到12月份初才收获腾茬。腾茬晚使小麦不能适期播种,越冬前很难达到壮苗标准。

1.3 稻茬整地难,导致播种质量差

稻茬麦土质粘重,通气性差,土壤结构差,耕层浅。地难整,大坷垃多,且不易整细碎,造成整地质量差。播种经常存在露籽、深籽、丛籽和缺苗断垄的现象,很难做到小麦播种均匀一致,深浅适中,造成稻茬麦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

1.4 播种量大

由于整地比较粗放,不能做到一播全苗,农民习惯于增大播种量。大播量势必导致冬前基本苗数过大,冬前分蘖缓慢,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分蘖迅速增加,单位面积的群体数量猛增,造成田间郁蔽,通风透光性差,小麦长势弱,病虫害发生加重,倒伏危险增加,导致成穗率低、穗头小、粒数少、粒重减轻、产量降低。

1.5 渍害严重,根系发育不良,后期易早衰

我区春季降水比较集中,稻茬麦田地势一般比较低洼,再加上田间“三沟”不配套,致使一下雨麦田就出现积水的现象,而且雨后不能及时排水。渍害同时会使纹枯病等病害严重发生,进一步影响根系的正常发育,造成根系的早衰。

1.6 施肥不合理,用药不到位

多数农民不能掌握科学的基、追肥的施用比例、施用量和施用时间。小麦各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病时间,发病规律,及各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关键时期、防治方法,很多农民心中还是没有概念。

以上宣州区稻茬麦生产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得到改善和解决,使稻茬麦生产的基础环境设施得到改善,农民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得到加强,才能在适应我区稻茬麦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来实现稻茬麦单产的提高。稻茬麦生产建议

2.1 选择优良的小麦品种,并进行播前药剂拌种

选用早熟、耐湿、抗病高产小麦品种是提高稻茬麦产量的关键,而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则在我区显得更为重要。播前药剂拌种对解决播种时的缺籽以及后期的病虫草害,实现高产有着显著的效果。

2.2 选用配套的稻麦品种,及时腾茬,适时播种

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同下茬小麦的品种选择相配套,保证稻田能及时腾茬,小麦在适宜的播种期播种。生产实践表明我区稻茬麦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下旬到11月上中旬。

2.3 推广机直播,控制播量

腾茬后晾茬改墒,采用施肥、旋耕、播种一体化的机直播种植方式。不但解决了“三籽”问题,还能实现播种的均匀,出苗的整齐,容易实现冬前壮苗。在适宜播期,建议播种量为12-14公斤/亩,播期推迟则酌情的增加播量。

2.4 开好“三沟”,减少渍害

做到垄宽在2米以内,横沟、竖沟、周沟,沟沟相通。沟宽控制在20厘米以上,沟深保持在30厘米以上。雨后及时排水,减少田间积水,减少渍害的发生。

2.5 科学施肥,推行氮肥后移技术

应采用“基肥足,苗肥轻,穗肥重”的科学施肥方法。推行氮肥后移技术,加大拔节肥的施用量,防治早衰,确保穗大粒多。

2.6及时做好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播种期要搞好药剂拌种。草害一般在播后进行封闭处理后,再在小麦三叶期或拔节前进行化除。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初期以纹枯病防治为主,兼治苗蚜。抽穗至开花以防治赤霉病为主,兼治穗蚜、灰飞虱。

2.7 推广普及高产栽培技术,强化农民的栽培生产技术

农民是实施农业生产的操作者,只有高产栽培技术深入心中,才能在生产的各个环节,科学地进行操作和管理,才能切实的实现高产。农民亟需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及普及,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相关的推广普及工作,来强化农民的栽培技术,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标。

下载我国小麦产业的生产效率研究(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小麦产业的生产效率研究(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麦生产计划书

    禾久农业集团2014年冬小麦生产计划书 为保证完成2014年38000斤无公害小麦生产,特拟定本计划,具体任务和指标分析如下: 一、生产前分工以及责任 (一)以分管农业的领导为组长的领导......

    小麦产业分析2016-2020(5篇)

    小麦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2016-2020) 一、我国小麦产业概况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小麦产业概况 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谷物产量和消费量的30%左右,而贸易量......

    陕西小麦产业发展意见

    陕西小麦产业发展意见 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35%的人口以小麦作为主要粮食,年小麦产量和消费量都在6亿吨左右,贸易量1亿吨。世界小麦产量增加,库存已走出2007至2......

    优质小麦生产协议书

    优质小麦生产协议书 优质小麦生产协议书 1 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甲方_________委托乙方_________生产优质小麦,为了保证合作的成功,特制定以下协议,协议双方共同遵守。......

    新疆小麦生产概况

    新疆小麦生产概况 1.近年全国各省小麦生产情况 新疆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小麦优势产区。其小麦生产对地区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5年的3.23%和......

    优质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优质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确定了优质小麦生长的目标产量及其构成、生育指标、栽培技术、灾害预案与补救措施、适时收获。 本规程适宜豫北生态麦区及其生态条件相......

    小麦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小麦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一、精细整地近几年,小麦受旱、受冻的经验表明,播种前耕翻、深松、旋耕后进行耙地镇压,及小麦播种后经过镇压的麦田,麦苗生长相对正常,受旱、受冻较轻;反之,......

    宁陵县2015~2016年度小麦生产总结

    宁陵县2015~2016年度小麦生产总结 今年我县小麦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共同努力,克服了历史罕见的冬春连旱及低温冻害,有效控制了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