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特色抓产业 依托乡镇抓产业 结合创业抓产业
立足特色抓产业 依托乡镇抓产业 结合创业抓产业
余江加速由农业县向工业县转型 010年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双双位居全省第一
新春伊始,余江县工业经济捷报频传:总投资23亿元的博纳硅电子项目、中日合资同和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等一批大项目纷纷落户,1-2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收1.6亿元,同比增长118%。近年来,余江县以产业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瞄准雕刻、眼镜、循环经济、微型元件这四大本地传统特色产业,狠抓特色产业、块状经济和创业经济,全力优化投资环境,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加速由农业县向工业县转型。2010年,余江县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已达45%,二产提高了11.2个百分点,顺利实现了二产超一产的历史性突破。
作为传统农业县,余江县在经济发展上没有明显的亮色,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刚刚过亿,列全省第87位;2007年为1.55亿元,列全省第88位,两年间不进反退了1位。如何通过加快发展来摆脱落后位置?2008年初,余江县新一任党政班子在反复分析县情、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工业强县‛这一新的发展思路,把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抓工业、抓项目上来,形成了主攻工业的浓郁氛围和强大合力。针对余江县是全国闻名的‚雕刻之乡‛、‚眼镜之乡‛,雕刻、眼镜、微型元件和循环经济这四大传统产业有一定规模和比较优势、但多年以来一直是‚小打小闹‛这一现状,近年来,余江县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启动和鹰潭市建设世界铜都步伐的加快,因势利导,将四大传统特色产业确立为重点发展产业,举全县之力,强力扶持四大特色产业的发展,通过大力实施产业招商、出台优惠政策、优化服务环境,努力将原先以个体户分散经营为主的传统产业整合升级为带动能力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地方优势产业。同时该县充分发挥乡镇的传统产业优势,依托乡镇狠抓块状经济,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潢溪镇有上万人长期在外从事以废旧金属为主的废旧品回收业,县里因势利导,抢抓国家大力扶持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以保太集团为龙头,倾力在该镇打造循环经济基地示范园。锦江镇的微型元件是全国三大基地之一,县里以该镇为依托,着力打造规划面积1500亩的锦江微型元件产业园这一国家级创业基地,现已建成400亩,入园企业40余家。该县还以邓埠镇、中童镇为依托,分别设立了雕刻产业园和眼镜工业园。依托乡镇抓产业,使余江县形成了‚一区多园‛的块状经济发展格局,促进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11个乡镇的财政收入全部突破1000万元,其中潢溪、邓埠两镇超过1亿元,中童镇达到2.02亿元。
在发展四大产业的过程中,余江县还注重结合创业抓产业,推动和形成创业经济,吸引在外经商人员回乡创业。该县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企业前来落户;另一方面结合全民创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吸引一大批在外地的本土能人返乡创业。‚余江眼镜人‛被评为全国十大劳务输出品牌,在外从业人员有近5万人;余江雕刻曾被誉为‚天下第一雕‛,在外从业人员也有数万人,其中大小老板有数千人。为吸引‚余江眼镜人‛和‚余江雕刻人‛返乡创业,县里通过设立了眼镜工业园、雕刻产业园,为返乡创业者搭建起创业平台。大批能人的返乡创业,既促进了该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又在全县掀起了全民创业的热潮。如今,该县园区面积在3年内扩大了一倍,形成了‚四园两带‛的工业布局。
为加快推进产业快速发展步伐,余江县专门成立四大产业建设指挥部,分别由一名县委常委担纲挂帅,并从各有关部门选调了一批精兵强将实行集中办公。该县明确产业建设指挥部的工作职责,规定在各个指挥部所辖范围内全权代表县委、县政府,全面负责产业推进的各项工作,协调解决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县里建立产业推进责任制和调度督查机制,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进度,定期开展工作督查。并出台了引进工业项目、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有关奖励办法,对有过之人‚打板子‛,给发展的有功之臣‚奖银子‛,并予以提拔重用,极大地激发了干部投身产业发展主战场的热情和干劲。2010年6月,余江县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县里咬定发展不放松,提出‚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的要求,各级干部一手抓抗洪救灾,一手抓产业发展,实现了大灾之年的产业大发展。到2010年,全县雕刻、眼镜、循环经济、微型元件四大特色产业共纳税6.897亿元,占全县比重达到76.6%。同时,涌现了一批规模大、纳税多的龙头企业,其中建鑫铜业2010年实现税收达2.23亿元,保太集团实现税收达1.5亿元。为打造一个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余江县大力创优服务环境,建立了‚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的行政审批新机制,并对重点项目实行县级领导挂点服务制和部门协作联动机制,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去年以来,该县共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5个,实际引资额达26亿元,目前全县主营业务收入超5亿元的大企业已达7家。同时结合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等活动,建立了推进效能建设、优化政务环境的一系列制度。实行跟踪服务制度,对招商引资企业和重大项目实施全程跟踪服务,为外来投资者做好‚一条龙‛全程保姆式服务。设立企业投诉举报制度,开展涉企收费清理检查,除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有关收费项目外,全县没有出台涉企收费项目。实行工业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规定每月1-23日为企业安静生产日,任何部门不得到企业进行参观和检查,特殊情况须经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同时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余江县工业企业扶优扶强奖励办法》,从扶优扶强措施、优惠政策兑现奖励等方面支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每年,县委、县政府对年度纳税十强企业、出口创汇先进企业、技术创新企业进行表彰奖励。自2009年以来,该县还实施了‚四大产业创业孵化基地‛战略,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县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老板晏长保激动地告诉笔者,‚之前,由于创业初期,缺少资金,自己筹钱购买了设备,却被高额的厂房租赁费难住了,入驻到创业示范一条街后,不仅免了店面、厂房租赁费,而且还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给我们企业注入了‘强心剂’,坚定了我们今后的发展信心‛。‚创业孵化基地‛成为了四大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此外,该县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入园企业在厂房租赁、水电减免、招工和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设立企业技术进步奖,并以企业为主体,大专院校为依托,在市、县职业院校中开设相关技工专业,为产业发展做好技术服务和人才储备工作,引导企业实现产品升级,全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去年,余江工业园区的建鑫铜业因扩大生产面临资金周转压力,县政府主动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融资1亿元。2010年,该公司新生产线达产达标后,全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比上一年度翻了两番,成为地方工业的龙头企业。
通过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余江县工业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去年,该县20强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3.2亿元,全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7.7%、94.7%,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一。今年1至3月,全县完成财政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08%。
第二篇:发展抓产业,改善抓民生
发展抓产业,改善抓民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
目前制约新农村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市场制约农产品的程度加大;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消费需求多样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难、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农产品丰收增收难度增加。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产生双重矛盾;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后劲乏力,农业生产技术推广难,大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在外务工人员主要从事体力活,青年劳动力进厂务工较多,经商创业较少,返乡带富能力不强。三是农民群众收入渠道少,增收难度大;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与外出务工,上规模的种养殖大户少,受市场波动和价格影响较大,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四是农业生产生态薄弱;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土壤系统破坏,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为了更好的解决制约新农村发展过程存在这些因素,应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发展抓产业,改善抓民生。
一、发展抓产业
(一)围绕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破解制约发展瓶颈 结合本村发展实际,确立以中药材标准化育苗、种植为主,设施农业发展并重,发展种养殖大户,培育特色“艳阳天”品牌辣椒种植,鼓励引导各类作物合理种植,利用区位优势,提高各类作物商品率的发展思路。继续探索“订单农业”与“农户+基地+企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种植辣椒、西瓜、洋葱等蔬菜,发展经济作物。依托传统特色产品生产,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种植、养殖优良品种,培育大户,走精细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尽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高附加值型转变,围绕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破解制约发展瓶颈。
(二)围绕发展生态绿色农业,确保增产、增效、增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采用有机肥、农家肥促使土壤结构优化,杜绝使用无机类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营造人人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家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文化氛围。村“两委”牵头鼓励成立发展农产品专业协会等合作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市场营销、农资供应等服务,支持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积极创造条件,疏通渠道。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施行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保证土地流转收益归农民所有,鼓励土地适当向种植大户集中,实行规模经营。同时积极利用政策和机遇叠加,大力发展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提高中药材育苗、种植的质量,提升市场影响力,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开展中药材初加工、深加工,增加中药材作物的附加值,带动剩余劳动力不出村社就近务工。确保农产品与经济作物丰收增产增效增收。
二、改善抓民生
(一)围绕新农村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改善民生。
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大力改善村社道路,实现村社出行道路硬化、砂化;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拓宽农田生产道路,增强防汛抗旱能力。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农民工实用技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务农能力、转移就业能力、创业致富能力。同时,通过鼓励农户与企业合作、户户合作,开展中药材深加工,积极发展中药材经营。致富能人发挥带头作用,开展互帮互助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收入。
(二)围绕加强组织基础,增强服务能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改善民生。
村“两委”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主动研究、熟悉农村市场环境的变化。适时指导农村农村经济工作的开展,引导和调动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利用村级活动场所,发挥“四个中心”作用,开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主题教育。同时提高致富、带富能力,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村“两委”经常关心孤寡老人,五保户、孤儿、低保户的生产生活,同时开展好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关心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与学校结对共建开展帮扶活动,开展“我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活动,让书信成为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进步,孩子吐露心声的新媒介。村“两委”在两节期间,利用农工返乡的有利时机,加强开展惠农利民政策宣传的力度,积极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运用务工中学的管理、技术经验回乡创业,示范带动更多有志青年回报家乡,发展家乡。党员志愿者开展“心连心”活动,帮扶贫困党员脱贫致富,帮助留守老人开展好生产、生活。结合开展的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发展面临的难题,认真研究,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坚持运用政策与机遇,理清发展思路。增强服务能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还面临着新的矛盾与问题,要更好的坚持科学发展,通过发展抓产业,改善抓民生,以便更好的解决制约新农村发展过程存的矛盾与问题。
第三篇:XX乡镇围绕产业抓党建交流材料
打破传统模式 围绕产业抓党建
XX乡是一个纯农业乡镇,全乡幅员面积138.9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13个组,4458户,17305人。乡内主要以发展生猪、水果、蔬菜、蚕桑为主。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引导的各类协会应运而生。在协会的带动下,全乡农民在生产发展中,技术上有了保障,供销渠道减少了流通环节,使协会会员谋求了最大的利益。2002年X乡仔猪协会被省科协授予“四川省百强协会”称号,2005年我乡仔猪通过协会申请注册了“金鼓牌”仔猪。这都得益于该乡党委打破传统模式,围绕产业抓党建,在协会中建立党组织的结果。
一、围绕产业抓党建的主要动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在农村抓党建的传统模式,已很难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优势产业的深度开发不相适应。多年来,我乡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狠抓仔猪、水果等优势产业和蔬菜、水果特色产业开发,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全乡农村大量涌现出了产业基地、种养大户、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帮助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由于利益的驱使,部分农村党员“重经济,轻政治”的思想特别严重,这也使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出现了“盲区”。二是与新形势对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按传统模式建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由于受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使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充分体现。三是与农民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和多变性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发展相互融合,从而使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部分农民党员离乡离土,外出务工经商,一部分则由从事固定的生产种植流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党员教育管理难的现象,甚至有少数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党员意识淡化。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出现,迫切要求我们必须随着农民党员活动场所、活动规律的变化来不断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按照“党组织管协会、协会促产业、产业联农户”的思路,大胆创新把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变过去按党员居住地划分党组织为按党员从事的产业和各自的专长划分;变过去党组织由组织单方设定为党员自主选择和组织统筹安排相结合;变过去党组织的统一化教育管理为普遍教育与专业培训相结合,把产业协会中的党员和经济能人组织起来,着力把致富能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更好地带动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二、围绕产业抓党建主要做法
(一)创新管理机制,加强组织引导。一是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完善领导体制。全乡有65名乡、村干部担任协会领导职务,协会负责人中党员比例占85%。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协会行为。按照“民办、民管、民治”的原则,初步健全了协会的代表会议、理事会议、监事会议等“三会”制度和会员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三个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协会内部的民主管理,形成协会自律机制。三是改进党组织设置,党支部延伸到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上。党委打破过去按区划设立党组织的传统做法,根据产业布局调整设置党组织,先后成立了以仔猪发展为依托的仔猪协会党总支、以蚕桑发展为依托的蚕桑协会党总支、以水果发展为依托的金花梨协会党总支和以蔬菜发展为依托的瓜菜协会党总支,扩大和延伸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二)引进专家指导,为协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了解决全乡仔猪、蚕桑发展科技含量低、市场份额少、品种优势不突出的问题,乡党委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蚕校、省农科院和重庆生物研究所等单位聘请4名专家教授。按照专家联协会带农户的运行模式,在蚕桑的生产管理、科学饲养;生猪的品种改良、饲养等各个环节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科技示范,变科技优势为经济效益。蚕桑协会首席专家、重庆生物研究所余教授,引进示范的嘉陵20号蚕桑新品种,以叶片厚、叶芽多、叶面大、营养丰著称,每亩节省成本25元、增产增收150元,亩平经济效益提高175元,仅此一项为蚕农增加收210万元。
(三)提供协调服务,改善协会发展环境。一是提供信息服务。乡党委、政府在因英特网上建立了X仔猪网站,与全国各有关网站进行联网,及时采集市场和科技信息,定期为协会和农户发布信息。二是提供政策和支持。先后出台了引进良种母猪奖励政策,产业发展小额信贷扶持政策和信贷贴息政策等。乡党委还组织政法工商部门,严惩菜霸、市霸,为协会和农户生产经营保驾护航。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党委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服务协会和农户的平台,几年来,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协会和会员扩大产业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争取各方支持,协调筹资10万元作为协会的流动资金,保证了协会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广泛宣传动员,引导农户进协会。各协会党组织通过广泛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加强思想教育,帮助群众转变观念、消除思想顾虑;通过采取举办培训班、实地指导和印发资料等措施,坚持分期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的技能本领,增强市场观念,积极引导农户加入专业协会。目前四大协会吸收会员1586人,带动农户4458户。内联8家龙头加工企业,56户运销专业户,营销队伍120人,外联全国20个省市。
(五)实施“三个培养”,选配好关键岗位的骨干力量。即把协会中的专业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干部培养成协会的致富带头人;把协会中勤劳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近两年,乡党委在协会中先后选拔60名村级后备干部,发展新党员24名,其中15人成为村干部,6人选拔为村党支部书记。元山村仔猪协会会长、现年32岁的养殖大户陈德远,利用外出打工掌握的生产技术,回乡创办了该村第一家年出栏近千头的生猪养殖基地。村党支部为支持这一大户的发展,帮助筹措贷款5万元解除该户的资金困扰。在该户的带动下,该村已有10户 规模的养殖大户。在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陈德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六)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引领农户闯市场。4个协会中,每个党员实行对口帮扶,帮带5户以上的农户,提供技术咨询、市场信息等服务。在党员的带领下,庙坪的仔猪闯出了市场,远销新疆、陕西、河南等省内外30多个县市。
三、围绕产业抓党建初见成效
围绕产业抓党建,拓展了农村党建工作渠道,密切了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步伐,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一)延伸壮大了农业产业链。“支部加协会”运行机制,在推进农村新兴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成立一个、影响一片、致富一方的引带和辐射效应。X仔猪协会根据仔猪生产的发展,先后组建了饲料供应、科学饲养、疫病防治、仔猪销售等各类专业分会4个,不仅推动仔猪养殖规模迅速扩大,而且将产业链延伸到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现在,已形成了“养猪的不卖猪,卖猪的不养猪”产销分工的格局。全乡销售专业队伍达120多人,拥有20多台专用的运输车辆,从事仔猪养殖的农户有2000余户,注册了 “金鼓”商标,产品远销省内外。
(二)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协会已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一般农村专业协会的会员年收入是入会前的2—3倍,高的达5—10倍,60%的会员户平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10%的达3万元以上。新型农村组织化方式,让庙坪、元山、和平、金鼓等村农民普遍尝到了甜头。2006年会员户人均年纯收入达到0.8万元,全乡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近2350元,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三)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乡党委把协会作为支部联系和服务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坚持党管协会,发展壮大协会,不仅将党组织延伸到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上,扩大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还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在产、供、销、加、运、信息等环节村组“统”不了、政府“包”不了、农民“办”不了的矛盾。几年前,卖猪难引起的农民们集体上访,现在村民有困难,支部出面,协会解决,从而赢得广大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庙坪村村民贯南京深有感触地说“跟着支部走,致富不用愁”。
(四)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奠定了基础。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壮大,在让农民得到实惠的同时,也为解决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人员安置难题找到了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乡现有“七站八所”人员49人,其中涉及农村口的人员16人,现在因协会发展需要,已安排9人到协会帮助工作。
第四篇:突出特色抓产业 促进发展保增收(2011)
突出特色抓产业 促进发展保增收
中共德宏州委 德宏州人民政府
2010年德宏州农业农村工作紧扣促进发展保民生保增收主题,以强势推进特色产业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势高位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0.6万吨,同比增长11%,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实现大灾之年粮食大丰收;完成农牧渔业总产值61.45亿元,同比增长9.9%;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368元,同比增长19%;完成中低产林改造60.65万亩,占州计划的100.8%。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坚持强基础增后劲不放松,在大旱之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一是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全年共完成水利投资4.4亿元,以麻栗坝水库、回龙河水库、芒林水库为重点的水源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21万亩,使全州农田有效灌溉及旱涝保收面积达到158.21万亩;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5.69万人的饮水安全;新建防渗渠道364.54公里,完成中低产田改造7万亩和22个耕地占补平衡项目5128万亩,新增耕地3.41
统产业播种面积稳步增长。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200.44万亩,同比增长10%;茶叶总面积35.6万亩、总产值达24307.2万元,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2010/2011年全州甘蔗面积达到84.01万亩,预计实现甘蔗总产410万吨,生产食糖49万吨;完成冬季农业开发面积101.3万亩、实现农业总产值7.6亿元。二是快速推进生物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抓好特色产业原料基地建设,采取一系列关键措施,保证了计划的圆满完成。首先,由州委常委每人负责一个生物特色产业项目,每个产业项目制定一个具体的政策文件,州人民政府与各县市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责书,把任务明确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其次,把强化督查作为有力的工作方法,将特色产业纳入20项重点督查工作之一,制定了《德宏州发展生物特色产业督查办法》,成立了发展生物特色产业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了强有力的督促检查机制,使特色产业督查形成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每个月都有不同级别的州级督查组在各县市进行督查,对推进今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强化技术措施,实施良种良法。针对各个特色产业对种植节令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对今年的任务确立了保时、保质、保量的“三保”措施,保证种苗质量、种植质量和技术服务质量,保证在最佳种植节令完成种植。2010年共完成生物特色产业种植任务51.75万亩,超额完成下达任务 45.5万亩的113.4%。第四,抓示范带动,启动了生物特色产业高效示范基地建设。为加强示范引导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全州启动了国家高山油茶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一批国家和省州示范基地项目,建设面积近
主创新开发的“后谷咖啡”、“迪思坚果”、“红瑞柠檬”、“遮放贡米”等品牌声名雀起、享誉省内外。尤其是咖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预计可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亿元。
四、抓科技创新,构筑产业发展智力支撑
为构筑产业发展强大科技支撑,全州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和创新工作,建有水稻、玉米、柠檬、橡胶、马铃薯5个国家级农业综合实验站,咖啡、柠檬2个国家级品种资源库和后谷咖啡院士工作站,在全省州市中位居前列。有4家龙头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5名学科带头人进入省创新人才培训计划,专利授权达157件;通过省级审定的德宏生物特色产业优良品种32个;完成绿色食品认证企业7家,面积14.8万亩,产量5.9万吨;完成无公害申报单位4家,认定面积51.68万亩,产量128.27万吨;有机食品认证企业1家。麻竹、西南桦标准化种植、加工技术通过国省验收,西南桦、澳洲坚果、咖啡、德宏水牛和石斛产业的发展规模、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油茶嫁接技术正在申报国家专利。实施咖啡、柠檬、生态茶、澳洲坚果等特色产业培育项目4个,建立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4个,面积3430亩。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新型合作经营机制4家;兴办各种农业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251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65个,各类专业协会50个,合作组织成员1.99万个,带动农户6.67万户,实现经营收入4.68亿元。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云南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建立州院、州校合作机制,一大批合作项目正在实施中。以生物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农业产业化科学持续循环发展新格局正在全州形成。
低,尚不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条件,“三农”历史欠账多,资金缺口大。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传统优势和新兴生物特色产业建设仍未形成规模发展,基地建设不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落后、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低、带动力不强等问题,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四是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全州现有贫困人口仍占全州农村人口的43.3%,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繁重艰巨。
2011年我们将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国家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滇 西边境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等重大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德宏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为龙头,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文明程度,统筹城乡发展,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把德宏农业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服务桥头堡的重要平台;把德宏农村建设成为中国西南的美丽花果乡村、边疆幸福家园、宜居旅游胜地、特色产业基地、开发开放窗口、滇西生态屏障。
第五篇:整合项目办大点突出特色抓产业
整合项目办大点突出特色抓产业
麦积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势头强劲
区委农工部王军锋
今年以来,麦积区紧紧抓住实施“一城两园”建设机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25个农业综合示范点建设为重点,以打造特色亮点为切入点,积极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持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和新农村建设,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理清思路,发展目标更加明确。麦积区农业农村工作围绕“巩固提高保旗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早召开了全区农村工作会议,准确分析了当前我区“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明确提出了“种植调结构,林果抓增效,畜牧扶龙头,劳务建基地”的发展思路,做到了早安排、早部署。以“一城两园”建设为重点,集中优势,整合项目,全力抓好25个农业综合示范点;点面结合,突出特色,全方位抓好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等各项农业农村工作,为全区
大干苦干,争创一流业绩,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跨越式发展明确了方向。
二、靠实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为了抓实抓好抓细农业工作,通过反复讨论,严格筛选,确定了中滩缑杨蔬菜基地、九龙山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甘江沟万亩苹果综合示范基地等25个农业综合示范点。把城郊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建设、三新阳片区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村能源等工作列入全区50项重点工作。每个农业重点项目,都由区四大组织领导牵头包抓,确定了责任部门和领导,以及包点技术人员。各乡镇围绕全区工作制定了本镇的重点项目,区政府与涉农部门、乡镇签订了农业重点项目责任书,对各乡镇承担的具体工作进行了细化,进一步靠实了责任,每个项目都有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真正形成了包片包点包质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三、强化措施,项目任务有效落实。区四大组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解决 “一城两园”建设、城乡一体化、农村能源等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组织开展了春季农业生产帮抓活动,召开了农业重点项目工作现场推动会,承办了全省水利普查工作现场会,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同时,分别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农业重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督查,跟踪问效,做
到了重点工作有部署、有督查、有落实、有成效,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四、突出重点,农业项目初见成效。全区上下聚精会神、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春播任务全面完成,春播粮食作物面积达31.1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完成15.9万亩;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新建果品4.13万亩,核桃建园2.2万亩,凤凰山、太阳山等5个万亩核桃基地建设初步建成。完成蔬菜种植面积6.49万亩,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115亩;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新修梯田9080亩,农村沼气已开挖沼气池2444口,浇注2296口,建成1999口,产气和“三改” 1174户。凯迪造林0.8万亩,32.01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一城两园”稳步推进,花牛苹果商贸城建设已完成征地550亩,北山生态产业示范园麦积段核心区4处园林小品及水保风景林、生态景观配置任务全面完成,1621亩产业示范园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完成土地整理1800亩,南山花牛苹果产业园已完成果树建园16186亩。以马跑泉、花牛、麦积3个市列试点镇、10个试点村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后川村“农家乐” 提升改造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曹埂村建工市场二期工程已完成“三通一平”。全区共争取农业项目67个,到位资金10350.1万元,招商引资17个项目。
五、创新机制,现代农业初具规模。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规模化种植,麦积区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重
点龙头企业为支撑,坚持土地流转与种植大户相结合,土地流转与优化产业布局相结合,土地流转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土地流转与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相结合,扩大单户种植规模,推行以农户自愿调换、“大户+农户”、“企业+农户”为主的三种流转方式,鼓励土地向大户、业主流转,农村已土地流转超过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1%,形成了南山万亩苹果基地、北山万亩葡萄基地、三阳川威龙公司12万亩鲜食葡萄基地等一批规模较大的产业基地;召开了麦积区龙头企业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出台了龙头企业奖励扶持办法,形成了以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的农业产业化企业93家,已成为引领麦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通过土地流转,协会创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