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易班建设的现实挑战与发展机遇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易班建设的现实挑战与发展机遇
摘 要 互联网视域下网络教育应运而生,易班作为时代产物,集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教学、文化生活服务于一体,承担起高校网络育人的使命。易班的诞生、发展与当前教育现状深度契合,既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中吸引大学生群体关注度,又要转变高校不合时宜的教育模式,具有现实必要性。在易班建设过程中面临用户接纳度低、平台发展滞后、用户粘性弱等挑战,同时在各级部门合力重视,发展定位准确,补充课堂教学,教育大数据分析等发展机遇中彰显了自身独有优势。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 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12
The Realistic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las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BAI Xiaoxue,SUN Dong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Shenyan,Liaoning 110168)
Abstract Network education arises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ken.E-class as the product of the times,it integ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daily education,and cultural life,that undertakes the mission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in colleges.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class are in deep agreement with the current education status.E-class has the necessity of reality because it is not only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ompetitive Internet,but also to change the inopportune educational mode of the college.During the E-class construction,it faced the challenges of low acceptance of users,lagging development of platform,weak stickiness of users and so on,at the same time,it has shown its own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such as it comes to the attention of depart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development positioning accurate,big data 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 and so on.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rnet; big data
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7.5%,移动网络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万物互联”态势,而网民中人数最多的是学生群体。在互联网时代,全面建设校园网络教育平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宣传新思想、把握学生成长动态的重要途径势在必行。易班作为当今高校全方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日常事务,推进校园文化活动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在建设与发展中仍需不断接受现实挑战,紧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易班网络育人的时代价值。高校深入开展易班建设的必要性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易班是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实施平台,是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产物,易班的诞生、发展与当前教育现状深度契合,具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
一方面,大学生网民是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据统计数据显示,多数大学生每天有2~6小时处于上网状态,即时通讯、网络购物、在线学习、移动支付……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每日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传统校园文化在新鲜多元的互联网的映衬下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日益下降。面对网络的全面普及,传统教育方式也不再能够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与接受。同时,近年来部分西方国家借助互联网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意识影响与隐性诱导,网络乱象不断,不实信息横流,网络监管滞后,影响着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价值判断,甚至是政治倾向,大学生亟需积极正向的良性引导。
另一方面,互联网迅猛发展带来教育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教育方式受教师主观意识影响较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欠缺科学依据与考察,收效欠佳。建设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根据学生行为与状态,为高校教师提供准确而庞大的资源池,根据易班平台反馈的学生网络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能够有效帮助高校实时教师了解?W生动态,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方案,从而提升育人实效。
易班建设的现实挑战
当今,网络平台竞争力强,各大品牌社交平台发展成熟,运行稳定,易班作为后起之秀若想在现有市场占据大学生份额,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教育平台作用,势必需要迎接一定的现实挑战。
2.1 易班获大学生接纳度低
易班平台起步较晚,多数大学生已经拥有个人熟悉而认可的社交平台,如:微信、新浪微博、陌陌等网络社交工具。而易班的推广依赖上级行政命令,是高校自上而下要求落实的,促使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管接受性差,导致学生心理对易班的认可度低,使用度不高,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接纳易班。
2.2 易班平台建设具有滞后性
当前,易班发展速度远不及品牌度高的成熟网络平台,易班内容与功能推进的速度、深度以及学生运用的广度均亟待加强与改进。虽然功能繁多,但是操作步骤繁杂,需要大学生探索与开发,影响了用户体验度。同时,易班社区建设尚未完成,首因效应导致用户满意度低,尚未形成学生积极参与的良性互动。
2.3 易班定位导致用户粘性弱
易班定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属网络平台,其功能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部分学生具有抵触心理,尚不能对易班产生依赖心理,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尴尬境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发力。同时,易班娱乐功能贫乏,学生对易班平台的需求不强烈,表现为用户粘性不够。易班的发展机遇
新形势下,易班的发展可以说是时代的召唤,在国家、省市各级教育部门的协同努力下,易班将建设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网络互动示范社区。发展形势乐观,前景光明。
3.1 各级部门合力重视提供政策支持与建设保障
易班自诞生以来既得到教育部、省市教育部门及高校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教育部连续将“易班推广计划”列入工作要点并加以推广、实施。各级部门针对易班推广积极召开推广行动计划工作启动会、建设经验推广会等,印发易班推广计划实施方案等,自上而下始终致力于探索易班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以使易班推广行动成为提升高校育人工作实效性的有力支撑,切实发挥其网络平台优势,使易班平台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突出元素。
3.2 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易班致力于构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网络平台”,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平台和大学生网络校园学习生活平台。易班自诞生就服务于高校师生群体,其定位准确,以互联网的表达方式思想融入到大学生教育教学与生活中为发展目标,隶属于大学生专属网络平台。明确的定位为易班未来进一步丰富育人内容,增添育人方式,强化育人功能提供了夯实的基础。同时,易班平台赋予高校教育管理生机与活力,网络平台方便整合高校的选课查询、讲座报名、图书借阅、请假销假、成绩查询等校园服务功能,打破原有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繁杂与无序,实现网络信息化、流程规范化,记录完整化,进而提高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效率,增强高校服务职能。
3.3 补充课堂教学,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易班平台不但为学生提供校园资讯,事务服务,而且是学生自学与补充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易班优课YOOC为学生提供了共享题库与课件、网络公开课、在线测试等自主学习功能,未来还可进一步探索专业课教师进驻班级,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分享新知。易班平台为学生打造了“线上预习,线下听讲,线上答疑”的全方位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时时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弥补短板,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掌握水平。
3.4 汇聚教育资源,提供科学数据
易班作为高校网络教育平台,汇聚各类学生活动行为和网络表现的大数据,如:学生心理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价值倾向等真实信息,整合高校大学生行为数据,为学生网络行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便利条件与客观依据。高校组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团队,科学开展数据分析与研究,注重易班大数据的科学利用,为高校调整教育方式,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有效推进学生工作的智能化和亲和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易班建设可谓任重而道远,既充满机遇,又布满挑战,只有在继承原有思想政治教育优良工作作风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新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才能与时俱进地把握教育规律,积累育人成果,创造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2] 林慧琳.互联网+”视角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实现路径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3] 许长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O[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8).
第二篇:互联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所创造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形式、学习方式以及教育科学研究视野的多样化和个性化。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如今,“互联网+”已渗透到课程、教学、学习、教学评价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互联网+教育”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更多的学校利用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云课堂、云教研等多种信息化形式风起云涌,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互联网+教育”可以把抽象、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皆可自主学习;能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有助于教师创造更有新意、更有价值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率;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体验和自主发展等,这些无疑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
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新型教育方式虽然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一些局限性,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方式,“互联网+教育”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被动漫、游戏所吸引,而对学习的三维目标要求可能被削弱,从而弱化教育的本质;课改建立的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可能会被削弱,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也面临被弱化的可能;大量的课件、视频等充斥课堂,往往导致一些教育资源、教育信息技术的滥用和泛化问题;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也可能被“互联网+教育”产生的一些问题所掩盖等。
在新的教育时代,我们既要抓住有利机遇,又要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转化为前进的契机,让“互联网+教育”中不合理的因素变得合理,使互联网真正为教育服务,以创建一个创新的、良性的、可循环的新的教育生态
第三篇:“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探析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路径探析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契机的各行各业都掀起创新升级的潮流。处于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改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紧抓时代特征,将“互联网+”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网络载体。“互联网+”载体的应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互联网建构网络育人平台、主动掌握网络话语权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一个新的课题。
一、“互联网+”与教育
(一)“互联网+”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互联网+”正式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拉开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序幕。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不仅涉猎广、程度深,而且给人们的学习、生活、思维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指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互联网技术作支撑,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甚至创造出一种行业新形态。人们把“互联网+”跟火、电的发明相提并论,亦可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作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互联网可以“+”所有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要根据传统行业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取长补短,完成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互联网+零售”产生了淘宝,“互联网+餐饮、酒店等”产生了美团,“互联网+通信”产生了QQ。凭借自身“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诠释着“互联网+”时代的独特性:1.“跨界融合”,“+”本身意味着跨界、变革、开放,通过跨界创新,实现重塑融合;2.“创新驱动”,改变中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唯一出路便是创新;3.“重塑结构”,网络信息化、全球化打破原有社会结构,借助“互联网+”重塑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4.“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也是来源于对人性最大限度地尊重;5.“开放生态”,将孤岛式的创新相链接,实现以人性为导向,开放的价值生态;6.“连接一切”,实现互联网与其他事物有层次、有差别连接。
(二)“互联网+教育”
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简言之,“互联网+教育”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互联网+”时代下,教育界如何顺应互联网思维的发展趋势,转变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有效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入驻教育领域,其先进的思维和技术是教育发展创新的动力和养料。目前,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微课,主题明确,短小精练,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空间渗透知识理论;慕课,课程丰富,门槛较低,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教育效果最优化;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地颠覆,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新趋势,线上课堂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探究,线下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研讨、交流,教师答疑解惑、总结讲授,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以此激发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弹幕教学,问题及时反馈,课程应时调整,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等等。“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模糊时间空间概念,跨越传统教育物理空间限制,通过“寓教于乐”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力求达到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
二、“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顺应时代潮流,高校与时俱进,直面挑战,改革创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契机
1.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趋于开放共享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和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为补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现大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然而受发展背景、地理位置、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的影响,各大高校所拥有的思政教育资源却不平衡。“互联网+”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壁垒,“思政大咖”、前沿观点、优质资源不再是某一高校的“镇校之宝”。名师讲堂的网络化,赋予大学生平等享受优质课程的机会,不仅能够进行跨越“校域”的思想碰撞,更能实现学生与“思政大咖”的平等对话,促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把握。同时依托“互联网+”不仅突破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倒逼其更新教育理念。“互联网+”的开放性大大拉近了各大高校的距离,优质教育理念的共享,科学教育教学方式的借鉴,从而形成本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自主学习
当今大学生朝气蓬勃、个性突出、思想多元,追求标新立异,但同时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塑造尚未形成,在文化价值观碰撞激烈的社会思潮中,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迷失方向。“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流水线式教育模式,学生个体根据自身差异,自主选择网络课程教育,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线上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体验,以生动的教育内容、立体逼真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实现在无外力监督的情况下自主探究学习,完成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
3.加速思政教育自我净化能力,丰富思政教学模式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尽管理论层面高,但实际上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效率低下,培养出的大学生易与社会脱节。“互联网+”打开了思政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强调知识信息的人人参与,与时俱进,关注热点,加强思政教育领域的自我净化能力,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为教育领域注入新元素,引发教学模式巨大变革。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弹幕教学等模式成为初探,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云教室,不仅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主体愿望,还提供了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画面,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化。这些教学模式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借鉴,并为日后的改革创新提供思想启迪,结合思政课程的特殊性,探索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思政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提高高校思政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1.学生学习深度下降,信息甄别能力有限
对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学生学习内容相对固定,信息量较少,复杂性也不高。而随着“互联网+”入生活、进课堂,学习门槛降低,海量化的信息资源无不充斥着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模糊时间空间的特性提供了随时随地获取时政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学习广度。然而学习时间、内容严重碎片化,加之学生面对大部分零散、唾手可得的信息通常只是浮光掠影、浏览而过,缺乏深度思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把握,甚至造成学生对信息的片面理解或者彻底曲解,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同时网络信息是一个思想的“大染缸”,如何保障大学生有效获取有用信息、科学思想,拒绝各种落后、消极、反动的消息文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2.冲击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填鸭式”的理论灌输为主,并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面对面”的教育。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渗透,传统教育方式实效性逐渐减弱。首先,“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平等性与扁平化,大大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自由平等的网络空间表达观点,参与互动,依赖感倍增,思想更加多元;其次,“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信息获取渠道,海量的信息源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动摇了思政教师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再次,“互联网+”强调用户体验,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多种网络课堂和网站信息的交互教育,由此突破了思政教育“一间教室”的传统模式。
3.课堂师生情感交互减弱,传统育人功能弱化
情感交互是情感教学的核心,具体指教师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参与,控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并使之处于最佳状态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技能课程教育,主要实施对大学生“德”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思政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魅力更能调动学生情绪,引导课堂氛围,加强教师情感传达的熏陶感染力,激發大学生政治认同,引发大学生共鸣。而“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更加凸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音像并存,吸引眼球,师生分离的状态相对减弱了线上课堂的现实感染力、亲和力和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减少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机会,弱化了传统思政课堂情感育人功能,对于铸魂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互联网+”视域下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不仅是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更是对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变革。怎么利用好“互联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在于怎么运用“+”思维更新思政教育理念。
(一)树立课堂联网的开放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集聚浓厚时代气息的课程,然而有些高校关闭教学楼的无线网络,有些思政教师拒绝学生使用移动网络,因为他们讲的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甚至网上课程更加生动、富有吸引力。面对此种状况一味采用“堵”的形式是无济于事的,进而倒逼高校思政教师要有终身学习意识和时代意识,关注网络热点,熟用网络话语,善用网络平台,主动将互联网引入思政课堂,针对学生兴趣点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也加深了学校与社会技术发展的进一步联系。
(二)梳理网络时代的学生观
尽管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但与教育领域的融合相对滞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书本、重实践,网络应用却相对浅显化。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拒绝网络参与的误区,旨在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学生理想信念,完善学生人格,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正确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网络信息,科学对待互联网络,将互联网发展成为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
(三)构建碎片知识的重塑观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开发网络课程和网络平台为主渠道,运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短小精炼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但大学生个体政治理论知识和信息甄别能力有限,长期接收碎片化的网络信息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辨别、重组,形成正确的政治知识理论体系,这将要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多种方式进行碎片化知识的重构,形成完整的政治理论知识体系。
四、“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
运用“+”思维,为“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纵观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尚浅,把握先进网络技术的意识淡薄。因此,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需多管齐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进而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一)搭建“互联网+”育人平台,拓展思政教育空间
当前,互联网成为集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于一体的重要平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运用互联网搭建教育平台,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渗透教育。一方面,高校要针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主动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贴吧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定时推送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正能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同时开设各类主题教育网站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构建高品质“校媒群”,利用互联网信息海量化、碎片化的特点,进行有效信息的选择、加工、重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平台的建设,运用互联网构建预警反馈平台。建立思政教师的博客、微信群、在线心理资讯等互动平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大数据可变性与真实性的特点,实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关注热点、心理健康,并做好积极引导与干预。
(二)占领“互联网+”网络阵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当代大学生是不折不扣的网络一代,移动互联网络如影随形,“低头族”“手指族”随处可见,成为“无网不欢”群体的主力。“互联网+”自由、平等、开放的特点,深得主体意识较强大学生的青睐,手指间的拨动就能轻松实现信息浏览、思想传播,方便快捷获取资源的同时也极易在网络舆论中沉溺其中。“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的教育功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其中,突出历史英雄、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校园之星等中华精神的感染力,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培养思政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成为思政教育平台网络舆情的引导者,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制高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另外高校需要建立网络监控系统,通过网络监控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弘扬传播正能量,及时过滤失真、消极的网络信息,做到对突发事件的澄清与舆论引导,牢牢占据网络教育阵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使大学生在网络教育中也能不断完善人格。
(三)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有机结合“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彻底摒弃传统课堂教育,而是取长补短,通过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联动、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互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互动,借鉴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的各自优势,优化思政教育手段,实施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首先,课前自学。思政教师根据热点提前布置多个学习主题,学生可根据兴趣差异选择其中之一,通过网络资源库或者各大教育网站,获得相关信息资料、各大高校名师讲解,从而形成知识的初步理解;第二,课堂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选择相同主题的同学分为一组每个组内通过交流、沟通、协作、整合等学习环节,形成本组课题观点,并与全班同学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聆听并记录学生主题学习的困惑与难点,判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观察学生的总体表现,并作个性化指导。同时每个同学可以对别组课题发表看法,提出疑问,并用移动网络设备即时解决,也可以构成课下再探索问题。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根据探讨内容进行及时地引导与解答;第三,课后提升。课后思政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网站、手机APP等形式上传拓展资料,进行网上讨论及训练成果的评价,通过大数据记录分析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与思想状况,方便教师个体关注与指导。同时开展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运用实践经历巩固理论认知,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目标。
(四)紧抓“互联网+”时代契机,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互联网+”能否真正嵌入高校思政课堂,关键在于思政教师对“互联网+”时代的科学认识和运用能力。第一,高校思政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主动认可并学习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多种网络媒介更新、重塑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而避免与大学生之间不必要的“数字鸿沟”,保证双方获取信息元素的同步性;第二,“互联网+”是一个思想的“大染缸”,消极、反动、暴力等负面信息不在少数。所谓正人先正己,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高校思政教师首先要明道、信道,提高自身“免疫力”,加深专业知识底蕴,同时提高媒介素养,对当下时政热点做出及时有力的分析,引导大学生筛选正能量,抵制消极负影响;第三,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互联网+”注重用户体验的特性决定了“互联网+”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反思,关注学生思想变化,始终以学生动态为指南,及时进行教育引导;第四,熟练互联网络技术,提高网络文化产品研发力。“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网络技术,通过大数据记录分析,快捷准确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思想状况,并作定时追踪。甚者思政教师还可依据一线教育教学经验,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运用网络技术开发思政网络教育产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主流意识形态。
第四篇:“家庭医生”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家庭医生”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医学行业中,有一种医生非常特殊,他们很少坐堂门诊,而是穿梭于各个社区之间,在家里为患者诊断。这样的医生,在美国被称为“家庭医生”,在英国则叫“全科医生”,两者本质上都是直接为所在社区的居民服务,是社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但是在中国,“家庭医生”要想普及,还需漫漫长路要走。
日前,为了大力深化医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国各地都开始施行各种措施,力求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其中对于家庭医生的支持就是一个方法。家庭医生是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签约主体,在城市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为主体,在农村以村卫生站的乡村医生为主体,其服务方式包括预约服务、随访服务、双向转诊、健康咨询等。
但是目前的问题在于,我国的家庭医生制度才刚刚起步。大部分患者都不知道或者不信任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很多人认为,只有做不了专科的医生才会去做家庭医生。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国外对家庭医生的专业性要求相当高,全科医生是一份让人羡慕的职业,资历深、收入高,是在金字塔的塔尖儿上。因此,要想改变国内的家庭医生的状态,还需要政府和医院以及医学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
其实,家庭医生的未来市场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从调查可见,很多人都希望可以在家庭或者社区中就享受三甲医院的专家待遇。不过,家庭医生类人才普遍缺乏,全科医学教育的相对落后等现实问题,使得家庭医生要走进社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家庭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科医生,而现在全科医生不多,因为待遇等方面的原因,全科医生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个行列。
如何发展全科医生,是让全科医生担当起家庭医生的责任,做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这必然是一个趋势,也将真正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惠及百姓。然而,只有解决全科医生的待遇、居民的信任等问题,家庭医生这样的好制度才不会流于空谈。
(环球医学编辑:余睿智)
第五篇:城镇化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国家逐步放宽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许多农民离开土地寻找新的生计。一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一部分农民走进城市,成为建设城市、服务城市的新生力量。城镇化进入“乡镇企业带动”的发展阶段。关键词:中国 城镇化 挑战 机遇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开始与发展
(一)背景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十八大之前,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业内人士普遍的说法是,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中国城镇化率统计是以常住人口计算,按照这样的算法是已经突破了50%,但如果按照有城镇户籍的人数,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36%。官方统计的数据是,在城镇打工的2.6亿的农民工中,真正在城市购房的还不足1%;大约有1.59亿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具体到对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布局,更进一步的规划是,在东部地区,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资源(600139,股吧)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在此基础上,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把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创造新需求,围绕未来城镇化战略布局,下一步国家将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输油气管道和城市交通基础设
施建设,以此来发挥其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为破解城镇化的改革难题,未来除了将大幅度提高农村征地补偿,改革土地管理制度之外,还有可能在全国统一推行居住证,而这样的改革,势必也会对解决收入分配、扩大内需等问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目的城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是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三)发展
在目前城镇化过程中,应坚持正确的建设方向并注重引导,防止造成重大失误和损失。第一,高度重视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从中国国情出发,城镇化中接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应以城市为主,城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点和主导方面。其次才是小城镇。正确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是稳步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这样才能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第二,要坚决防止大城市病的发生。全国加速推进城镇化,户籍制度正在改革,农民进城的门槛正在降低,进城落户的条件正在放宽,这是加速推进城镇化所必要的。但同时必须坚决防止在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的情况下,城市人口机械性的过快增加,造成道路不畅,交通堵塞;学校不足,学位短缺;供水、供电、供气紧张;垃圾处理不了,浊水横流,河流污染,环境破坏;社会治安恶化等大城市病的发生。城市管理者一定要作好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容量,积极开辟就业渠道,给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条件;做好宏观调控,使城市人口的机械增加与城市公用设施、教育、服务、生产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克服和防止盲目扩镇、建镇热潮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一部分转移到镇,这是必然趋势。但是全国1.9万个建制镇不可能全面扩容,不能一哄而起,必须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好统筹规划,选择少数有发展条件的镇有重点地扩建和发展。切不可形成扩镇、建镇热潮。
二、我国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
(一)我国的城镇化仍将加速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国家逐步放宽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许多农民离开土地寻找新的生计。一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一部分农民走进城市,成为建设城市、服务城市的新生力量。城镇化进入“乡镇企业带动”的发展阶段。二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为适应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流动,中央提出逐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进入城镇务工经商,户籍制度的壁垒开始打破:之后又提出。在城市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人城市就业,城镇化进入“流动就业推动”的发展阶段。虽然目前我国经济面临一些困难,但经济运行和通货膨胀率都保持在预期变化区间内。随着宏观调控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可以预期,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5%;到 2020年,可达到60%左右。即从2011年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增幅将达到近10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稳步运行在30%到70%的快速发展区间。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式将加快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发展方式粗放,且发展质量不高。一是城镇建设过度扩张。在城镇化开发中,部分地区盲目扩大建设规模,低密度开发,分散型建设。土地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镇化,土地利用率低。二是城市常住人口过快增长。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城市常住人口不断上升。由于常住人口增长远快于户籍人口,城市管理压力加大。三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拉大。大多数在城镇落户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难以享受就业地的基本公共服务,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参加社会保险的比率低,医疗、养老及子女教育等问题难以解决。
(三)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将加快完善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与体制不健全和机制不完善有关。从土地城镇化看。推进城镇化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目前在土地征用方面还存在一些制度障碍,部分农村居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受到侵犯。从人口城镇化看。2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没有城市居民的身份,不能融入所在的城市,也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若管理不当会形成新的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现在起到2020年,已不到10年时间,随着改革的深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也将不断改革和创新。
三、我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城镇的形成发展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发展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深刻影响着自然环境。城镇化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是由于城镇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所消耗自然资源以及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而引起的。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可利用资源的相机减少,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尖锐。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或消耗行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
发展城市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涵和发动机,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和促进器,二者相互促进,理想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 工业化与城镇化适度同步推进,二者协调发展。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长期实行重工业化优先发展的战略。而
(三)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粮食问题
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土地,弃耕抛荒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粮食进口率逐渐增高,使得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不利于中国国家发展和政局稳定。如果中国高层进一步关注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借助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正能量,重新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办集约化大农业,实现中国农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这样城市化就有利于农村大发展,也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反过来,农村的现代化的发展,会剩余更多的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会进一步促进城市建设发展。
(四)部分大城市快速发展出现了“城市病”的迹象
城市因人口聚集而提升发展效率,但也因此产生更多能耗,交通、水电气热等供应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过大和过度集中,将出现“城市病”。我国城市的版图正在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延伸。当城市数量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人们却惊愕地发现,本应为人们
生活提供便利的城市正在遭遇着越来越多的问题。“生活在大城市还有多少幸福感?”
四、结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城镇化史诗,这也是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9%,拥有6亿多城镇人口,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设市城乡657个,小城镇近2万个,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其中农民如何变成市民,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建设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的机遇。建设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将使我国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更大的台阶。参考文献:
《浅析中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聚焦中国新型城镇化》
[http://topic.eastmoney.com/czhtz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