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5:2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加强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2011年5月5日政协红河州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政协红河州委员会

建水紫陶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及“手工拉坯、名人书画、阴刻阳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而闻名于世,具有质如铁、亮如镜、音如磐、洁如玉的特点,被誉为“陶中瑰宝”,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建水紫陶再次焕发勃勃生机,呈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按照我州“十二五”规划和文化产业建设的要求,州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把“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列为州政协常委会调研课题。2011年4月11日至12日,州政协主席李保文、副主席陈军率领部分州政协常委和文史委委员及相关专家学者,对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建水县人民政府的专题汇报,实地考察了碗窑村古窑遗址和绍康陶品、火宝陶艺、工艺陶厂、进兴工作室、贝山陶庄、陶茶居、紫陶会馆7家企业,并召开紫陶行业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水紫陶的发展历史和工艺传承保护情况

建水陶瓷历史悠久,从该县西汉古墓群出土的陶丸、陶片表明距今两千多年前建水就有了原始制陶业。据1980年国家陶瓷专家对建水碗窑村古窑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发掘考证,建水“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细陶”。产生于清光绪年间的建水紫陶最初是生产达官贵人的烟斗,政府禁烟后碗窑村陶户改制花瓶、笔筒、汽锅等陶器。从民国初年起,在紫陶上广泛采用名家书画、断简残帖等装饰,经刊刻填泥、烧制磨光后,建水紫陶呈现出典雅秀丽、自然斑驳、浑朴古拙、别具一格的金石韵味,被称之为文人陶又被誉为“陶中一秀”,产品不仅畅销滇南,还远销到东南亚一带。新中国成立后建水紫陶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创造了历史的辉煌。1953年向逢春带着80多件紫陶产品到北京参加首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以刊刻雕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受到全国工艺美术界好评,部分展品被选送到国外展出,由此建水紫陶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建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紫陶作为建水主要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紫陶得到迅速发展。建水紫陶生产企业作坊2008年仅32家、产值2000多万元,到2010年就发展到60多家,产值达6000多万元。建水紫陶不仅畅销昆明还销往北京、上海、广东、广西、四川、重庆,部分还出口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建水紫陶烧制技艺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绍康和袁应德、马成林、向炳成等7人入选云南省和建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绍康陶艺、陶茶居、贝山陶庄、火宝陶艺等被列为传承点。目前,建水紫陶共有从业人员2000多人,其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人,有云南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人、高级工艺美术师3人、工艺美术师10人、助理工艺美术师47人,有掌握拉坯、雕刻、打磨等制作工艺的技术人员300余人。为促进紫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近几年县政府组织建水紫陶精品积极参加省和国内外的比赛、会展,先后荣获金奖10余项、银奖30余项、铜奖40余项。2010年5月,13件建水紫陶精品作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在上海世博会云南馆展出,受到社会各界和世界各国来宾的称赞,紫陶工艺品“哈尼茶贮”还被选为世博会乙类高级礼品馈赠各国元首。目前,“建水紫陶”证明商标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初审,6月将获得批准,“中国名陶之乡·建水”已经申报成功。

二、建水紫陶工艺在传承保护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紫陶产业发展定位不明、思路不清

建水紫陶(与锡工艺品一样)作为我州目前最具地方特色、最具影响力、最具竞争力的传统工艺品牌,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对紫陶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无论政府、民间还存在着认识不深、信心不足等问题,还没有清淅的思路和定位,也没有制定完整的紫陶产业发展规划。

第二,企业规模小,结构单一,市场开拓不够

从投资层面看,建水紫陶生产企业投资上百万的仅两三家,大部分企业规模都在几十万元之间,初具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不足10家;从发展业态看,产业专业化分工发育不足,企业小而全,资源供给、研发生产、营销物流均各自为阵,市场开拓不够,竞争力弱,形不成合力,不利于产业发展;从产品结构看,建水紫陶产品种类单一,紫陶工艺品、收藏品与旅游纪念品、日用品的构成比例不尽合理,许多产品雷同,创新不够。

第三,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工艺技术人才缺乏

建水紫陶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家庭作坊式企业居多,在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同时制陶工艺传承人和高端技术人才年龄偏大,后继人才储备不足,影响到紫陶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紫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水虽然拥有一批制陶工艺美术师和技术人员,但总体上文化水平不高、艺术修养不够,其产品的艺术创新力弱、文化内涵浅,更缺乏国内书画名家参与,导致建水紫陶艺术精品、珍品不多,在全国的认知度不高、影响力不大。

第四,建水优质陶土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

陶土资源储量不清,没有专门进行过勘查,无保护规划措施,无序开采、滥用浪费优质陶土现象突出,甚至出现陶土资源外流到昆明、宜兴等地。目前在碗窑村有4个持采矿许可证的砖厂在大量开采使用优质陶土,还有陶土资源枯竭的省内外制陶企业作坊到建水大量购买优质陶土外运,从长远看不利于紫陶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加强建水紫陶产业发展的建议

当前,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及大力支持,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州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建水县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站在培植红河州文化产业的战略高度,把建水紫陶合力打造成为红河州、云南省乃至西南地区的著名工艺品牌,使之成为我州又一张靓丽的最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名片。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确立目标,理清思路,大力推动紫陶产业发展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证紫陶产业的绿色发展和紫陶产品的生态品质,树立“科学发展、生态紫陶”的总目标。积极实施“资源优势促产业发展”的战略,大力推动紫陶产业发展。按“传承工艺、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现代打造”的思路,正确处理好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建水紫陶的价值和特色是纯手工艺术品,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优势,积极有效地发展艺术陶、陈列陶、礼品陶,吸引省内外和国内外制陶大师、创意设计名家、著名书画艺术家参与,提高产品的工艺水平,提升紫陶的文化品位,推出更多的大师精品之作,共同打造紫陶艺术精品、珍品,把“建水紫陶”品牌做精、做细、做强。另一方面,要充分借助“建水紫陶”的影响力,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积极稳妥地拓展市场范围广、应用面宽的日用陶、装饰建材陶、园林陶、工业陶或包装用品陶等产业门类,真正实现紫陶产业的全面发展。在这方面,市场是导向,稳妥是关键,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紫陶研究与发展的整体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应当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精品陶之路,一条腿走实用陶之路。精品陶要创新提升,加快发展,创品牌;实用陶要积极探索,稳妥发展,做大做强。

第二,突出特色,因势利导,推动紫陶产业逐步向集群化园区化发展

首先,要突出特色,搞好紫陶小镇的规划建设,实现与建水历史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建水紫陶源于碗窑村,历史悠久,在产业发展中应按照“既尊重历史,又照顾现实”的原则,以碗窑村和古窑遗址、龙窑等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分期分批规划建设独具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建水紫陶小镇”。对碗窑村的交通道路和村民的房屋、现有紫陶企业作坊进行立面改造,统一建筑风格,合理布局,区分功能,形成一个崭新的具有建水历史文化内涵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旅游景观区。这样既不会人为地割断建水紫陶手工工艺传承的历史渊源,又有利于与建水历史文化旅游的对接,互为依托,共同发展。

其次,要超前谋划,统筹兼顾,切实抓好“云南省建水紫陶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推动紫陶产业集群化发展。园区建设要着眼于提高紫陶全行业综合竞争实力,加大开放力度,集聚市场资源要素,进行资源整合,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要实施紫陶园区招商和项目招商,激活企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实现紫陶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紫陶工艺装备和产品设计水平,提高产业效益,迅速形成一批能够接受大批量订单的大型紫陶企业,着力打造紫陶集群生产基地。一是以长远发展的目光超前谋划园区的整体规划方案,既要请起点高大手笔的专业公司设计,又要结合建水的历史文化特色,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紫陶协会、研究会和行业代表人士的意见,认真组织专家评审;二是完善园区功能,其经营规划要以紫陶为主,进行综合利用。既要有产业化生产又要保留纯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同时可同步发展如书法绘画根雕奇石的艺术品市场、古玩市场、会展中心、画家村、民族民间艺术、陶吧、酒吧、美食小吃等相关地方特色产业。三是园区规划要统筹兼顾开发商和紫陶生产企业作坊双方的利益,实现双赢,园区新征用地的用途应将紫陶生产企业作坊用地与招商引资商业开发用地区分开,促使现有紫陶生产企业作坊入驻园区。

再次,要做好产品结构的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要科学地制定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在产业发展中按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进行合理布局。高端产品要注重艺术创意、设计研发,突出产品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体现的是收藏、陈列、鉴赏的艺术文化内在价值,走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相结合,东方文明与西方文化相结合,地方民族元素与世界民族元素相结合,多元文化艺术配合的道路。鼓励创意创新,鼓励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积极吸引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制陶艺术大师到企业来,积极烧制艺术精品陶、礼品陶。中端产品要引进资金和外地实力雄厚的企业,整合本地资源,组建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紫陶工艺品、礼品和旅游纪念品龙头企业,扩大市场份额,以满足广大国内外游客的需求。低端产品要积极开发日常生活器皿、工业用陶和装饰陶,满足中低消费群体的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在主导发展紫陶的同时,还要在挖掘建水历史已有的陶瓷品类宋青瓷、元青花、釉陶等方面下功夫,使之发扬光大,作为紫陶产业发展的多元补充。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服务管理,努力营造紫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建水紫陶是我州最具地方特色文化的突出代表,也是我州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对紫陶文化的保护、策划、开发、宣传和推广,扩大影响力;要通过举办博览会、参加展示会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沟通;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加强广告宣传,实现借势文化,拓展市场的目的。同时,要加强对紫陶生产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行为,维护行业的有序发展。州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立足州的层面对建水紫陶工艺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产业发展,从土地、信贷、招商引资、信息服务和帮助制定行业标准等方面,给予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扶持资金主要用于产业规划制定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促进建水紫陶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较之其他名陶,建水紫陶无论是产业规模和产值,还是品牌知名度、影响力都无法比拟。建议专门组织人员到江苏宜兴和江西景德镇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借鉴他们探索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第四,实施人才培养引进战略,建立紫陶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交流机制

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针对技术人才后继乏人的状况,在紫陶产业发展中,一要引导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培育优秀的紫陶生产技术人才,以保持企业的发展后劲;二要培养紫陶企业管理人才,加强对人才培训的宏观指导,组织实施人才培训计划,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三要引进高级科研和创意设计人才;四要引进专业营销人才,组建有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和商业头脑的专业营销队伍,积极拓展市场。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合作,为紫陶企业培养各类高端专门人才,推动紫陶产业的发展。此外,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职称的申报、升级工作。

第五,坚持科学发展,制定陶土资源的保护利用规划,并严格实施

县人民政府应尽快组织有资质的地质勘探技术单位对建水县陶土资源进行普查勘测,全面掌握陶土资源的总储量、分布位置、品质及化学成分等。要尽快制定出台陶土资源保护利用的规划和措施,明确划定保护区域,实行许可证制度,加强对优质陶土的科学管理,合理采集使用,严禁乱挖、乱采、乱建和外运,杜绝陶土资源的浪费和外流,避免外地企业的不良竞争,确保建水紫陶产业的持续发展。

第二篇: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调研报告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使得资源的优化配置得以实现。因此,我们要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引导传统文化适应市场经济制度。只有在坚持传统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前提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才可能实现。要想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开发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今天抱着这一态度,展开了对我国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情况的调研。以便得出保护、开发、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何种经济模式?同时在开发时要怎样才能丰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之符合我国通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二、传统文化开发利用现状

1、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要领导并长期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党要坚持并完善科学执政方式,健全民主集中制,推动党在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上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党要积极制定并颁行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意见和决定。

2、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间团体。要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要加强立法,提到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等瓶颈。要坚决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及时向人民群众释清保护与复兴传统文化的原因和意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3、全社会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坚持了解传统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要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要自觉学习并推广、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在市场经济中,积极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上消费,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延长传统文化的产业链条,对传统文化要深加工、细加工,扩大其市场份额。要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前提

1、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规划之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职能部门尽职尽责,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只有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规划实施,才能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认真组织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实践证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前提条件。

2、合理开发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培育一批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市场,实现物质文化遗产的振兴价值。通过实施文化经济政策保持民间艺术,特别是手工艺生产企业走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与开发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开发民族民间特色产品。如德钦县民族银制品厂,香格里拉尼西乡制陶业,州藏药厂,藏族、傈僳族等民族手工毛纺制作,尼西、奔子栏一带的木制品生产。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产业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州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产生,如流失严重、后继乏人、投入不足、资金紧缺、人才匮乏,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乏保护意识等。当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民族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的倍加关爱和保护。在调查时发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中还存在重视不够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许多工作还停留在申报、命名和调查材料的存档上,工作相对滞后,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已处于濒临消失的境界,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形势十分严峻

1、缺乏整体性的保护规划。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由于涉及的部门多,加之没有统一的规划,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2、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依存于独物时空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各种文化艺人、技艺、民间习俗等文化遗产已在不断消失,一些作为流传文化载体的语言文字正在消失。如藏族曲艺《格萨尔》的说唱艺人在我州至今仅存2人,傈僳族的音节文字在渐渐消失。

3、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民族民间文化(如民居、雕塑、民族民间设施、工具、服饰等)有失去原有的文化性和独特风格之趋势。尤其是以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值得认真关注。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虽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引起了重视,但由于财政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民族文化发展,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挖掘、保护、研究、开发工作无法实施。

(四)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更需要一批专业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我州从事民间文化的职业人员,特别是具有一定业务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的文化专业人才缺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宣传力度还不够大

相关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搜集整理、保护工作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还不大,特别是有关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和政策,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的宣传,在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缺乏应有的共识,从而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建议

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各民族的宝贵财富。人类文明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文物化成。加强对我州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保护、也要继承发扬和创新。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要实行依法保护,利用现代手段将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针对我州当前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各级党委、政府、各行各业、社会各界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连接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最近国务院领导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该保护的要全力保护、该扶持的要扶持到位、该投入的要加大投入、该给的政策要给足。”等有关文件及指示精神,把传承与保护工作纳入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二)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明确责任,着力解决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突出问题

1、文化保护与传承,立法先行。如何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把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步纳入法治化管理保护的轨道,这是当前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中央、省都相继出台了有关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法律法规;有的州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保护办法。建议州委、州政府:一是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州县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二是抓紧制定和起草与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保护办法,严格依照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办事,依法抵制和制止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决定和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2、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做好传承工作。民间艺人一直是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建立文化传承人(继承单位)认定和培训机制。通过艺人命名,帮助扶持、保护等形式,做好对传承人的激励机制。解除传统单一保守的传承方式,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培养民间艺术后备队伍,使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做到后继有人,永不失传。

3、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处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关系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将合理开发利用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把我州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好地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之融入现代经济社会生活,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在利用中加快发展,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合理利用开发。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我州建设民族文化州、构建和谐社会、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大资金投入

要把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所需经费继续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投入,同时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多渠道募集资金,抢救保护,传承和开发民间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整体保护,以保存历史记忆,加以传承和弘扬。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和培养后备人才

实施“人才战略”,一是要积极培养一批热爱民族文化工作,热心投身于文化工作,并有爱岗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理论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二是重视文化传承人队伍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性保护;三是进一步促进文化遗产和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工作,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水平;四是建议教育部门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文件规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通过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的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及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大力营造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是缺乏有关法律法规,对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依法行政要求不够明确。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虽然出台了一些规章条款,但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发展等整体实施缺乏依据,法律规范、法律责任、法律义务不清,在实际操作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古今珍贵、散落民间的民族民间艺术品缺少针对性管理,同时,对文字、照片、音像等各类资料的管理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

2、是管理机构尚未形成,缺乏上级专业组织的帮助与指导。缺少自上而下的规范管理,基层现有的一些组织管理力度不够。基层协会组织,缺少本专业干部和专家级人才,对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不够,合理开发利用的市场意识和政策条件欠缺。若长此下去,传统的文化资源不仅会慢慢丢失,出现潜在的断层,而且也将丧失一个弘扬民族工艺的文化市场。所以,加强民间工艺的保护,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3、是濒危品种保护和传承人培养的问题有待解决。对于濒危程度较高的品类,从传承人和资料的搜集、整理方面的保护措施还不到位。由于目前的传承处于自觉自愿状态,以及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工艺特有的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等,致使参与者不多,传承人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更是鲜有问津者。另外,一些落后的观念、做法和生产方式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如民间广泛流传的“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及“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或“传男不传女,传女不嫁人”等家族式生产的清规戒律,造成一些艺术形式得不到发展。

4、是宣传力度不够,教育工作不到位。由于近年来,我们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系统教育欠缺,导致一些青少年玩的是韩国游戏、看的是日本动漫、跳的是美国街舞,而对本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知之不足。一些知识分子在出国留学期间与外国友人交流,方感民族文化的重要和博大精深,回过头来“恶补”的就是民族传统文化这一课。

5、是市场意识和规模化生产有待提高。近年来,**区一些民间艺人积极整合民间文化资源,在将其产品投入市场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就整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来说,缺少规模性和影响力,还没有进入大市场良性循环领域,仍然满足不了大批量需求的要求。

调研结论

保护、开发、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采用市场经济模式。同时在开发时要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之符合我国通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要在全社会形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观念:在开发时必须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开发。要使传统文化顺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推动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是一个长期而且艰苦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投入。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抓住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新**、新奥运”的机遇,充分发挥**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优势,加快保护、发展、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步伐,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使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成为**2008年奥运会文化活动的看点,努力做到“两推动”、“三统一”、“四转变”,逐步构建起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格局,进一步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两推动”:通过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统一”: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机地统一起来。二是政府及文化事业机构管理与协会组织管理有机地统一起来。三是个体性作坊性的传承、经营与产业化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四转变”:一是民间工艺的交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方向转变。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急需进一步扩大。以民间文化交流为纽带,带动经济、政治全面发展的对外交往方式收到良好效果。二是从单纯活动型向系统管理型转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工作是政府文化部门和事业机构的一项工作职责,应逐步从单纯组织活动向系统管理转变,特别要尽快建立基础数据库,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三是从分散式无人管理向集中的统一管理转变。全区有一个组织工作系统,成立保护领导小组,下设保护协会,责任落实,规范管理,真正推进。将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文化部门职能,切实落实到位。四是从以活动而保护向以保护传承而活动方向转变。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形成常态管理模式,取得长期工作效果。要对有一定社会文化价值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应及时纳入搜集、整理范围,加以保护、抢救、改造,使其艺术特色得以保留并健康发展。

2、是加强与**市及其它区县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充分发挥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实现文化行政和文化政策的职能转换,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纳入实际工作的总体考核体系。加速转换职能,并谦虚地学习和接受那些来自海内外学术界的涉及文化及其保护的理念和先行经验。借助专业协会和专家力量,加大调查、普及、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使保护工作成为市民自觉的行动,成为文化部门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特别是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将搜集、整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之中,根据遗产的不同等级,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搜集整理中应坚持全面搜集、忠实记录、准确翻译、慎重整理这四个原则。

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一是各级政府应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上投入必要的经费进行抢救性保护。应采取有效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绝技、大师和名作,挖掘培养传承人。如对确立了师徒传承关系的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二是政府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创作、研究、传播人员在生产、经营、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三是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大力提倡社会投资办文化。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基金会,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机构和人士的资助。中央、地方政府的文化部门、各地方自治实体、民间社团、企业、法人财团、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基层社区和有关的个人等,都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3、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一是积极搭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交流平台,让国内外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二是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引入正规学校教育,是年轻一代认识、了解和欣赏民间艺术美感,维系民族感情、延续民族信念、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和长效措施。要逐步开设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民俗表演等课程,使其成为学生素质教育和特长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渗透到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利用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等文化场所,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培训和鉴赏活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中进行普及和推广。三是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传统民俗、节日庆典以及国内国际文化交流等文化活动中,充分整合、利用**区现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努力恢复和开展有价值的活动。如在钟鼓楼等文物景点、文博系统的博物馆、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及传统四合院保护区开展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力争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期间,使之成为外国朋友了解京城绝活和百姓生活,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一个窗口。

4、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促进消费。应以培育品牌为基础,向产业化发展,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与历史文化保护区及旅游景点相结合,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消费。一是整合资源,产销结合,定点(门店式)展卖。通过搭建协会网络,集中艺人和产品,以门店为依托,形成网络经营。二是整合资源,厂店合一,集中展卖。全面提高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形成规模效应。三是根据**区实际,结合“新**、新奥运”和文化强区,探索差异化发展之路,打造品牌项目。如:以具有永恒美感的四合院为依托,开发项目,用胡同、四合院、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营造出的独具特色文化氛围吸引中外游客。对表演性和审美价值较高的民间艺术项目,应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进行合理利用与开发。在手工艺生产中,避免盲目追求流水生产线和机械化,使工艺产品失去手工艺的特点。在适应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在造型、图案的设计、原材料运用和制作技艺方面努力探索新领域。

第三篇: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宝山乡吾木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情况

调研报告

一、吾木东巴文化基本情况

东巴文化是纳西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优秀代表,2003年荣列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就是世界对它文化价值的公认,它的传承命运如何关系到纳西文化的整体发展情况。早在清朝末年吾木村就有办东巴学习班的历史。目前,东巴文化和各种传统习俗及仪式在村中仍然保持得比较完好。基于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底蕴,为保护和传承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11月20日宝山乡吾木村委会被丽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指定为东巴文化传承点并进行了吾木东巴传习院授牌仪式,恢复和发掘了一些传统民俗仪式和必要的传统文化活动点。

我乡吾木村委会是东巴文化传承和保护较为完整的村落,吾木东巴文化作为纳西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命运如何关系到纳西文化的整体发展情况。历史上,吾木是宝山乡乃至老六区片的文化重地,同时有一批老东巴,为吾木东巴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吾木地处高寒贫困山区、交通不便、发展滞后,尤其是大部分民众仍处于解决温饱的状况等因素的制约,东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

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二、吾木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现状

近年来,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不断加强,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其作用和价值不断显现。我乡历来较为重视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在乡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文化宝山”的发展思路,并力所能及地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保护传承工作。

一是恢复各种东巴仪式。①吾木一带的纳西族古时就以自然村为单位,正月初七至初九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②文化大革命后全都停止了祭天。③从2002年正月起恢复祭天仪式。④至今已恢复有10年,不仅把这套仪式很好地传承下来,而且也促进了东巴文化的保护。

二是在多方支持下,我们建立了东巴文化传习院,建立传习院会员制度,发展协会会员48人,传习院定期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开展东巴文字传授等,为东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场所。

三是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民间文化等活动。在2011年4月10日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庆典上,东巴文化传习院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积极参加了白沙分会场的民族文化展演,取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四是通过组织各种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活动,尽力保护东巴文化的完整。每年传习院都按照习俗搞祭天、祭

龙王、祭暑、祭祖等祭祀活动,每月初五定为该院会员学习东巴文化日,每周在本村完小教授学生东巴文化课,教授小学生东巴舞蹈,在节日活动期间进行表演,使东巴文化和濒危的民俗仪式等活动得以保持和传承,较好地保护和发掘了纳西民歌、东巴舞蹈、器乐及各种丰富的民俗活动及东巴礼仪。东巴经书、文字、字画、木牌画、神轴画、抄写经文、艺术编织、纸剪等东巴文化的精华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传承。

三、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东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突破和进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的正常经费十分紧缺,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所需经费都是以“化缘”的方式解决,不仅使一些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而且在东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上困难重重。二是由于没有从事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的专职人员,当前开展一些文化活动都是由一些东巴文化爱好者自发组织开展,对一些传统习俗难以系统地整理。三是一些东巴传承人大多处于高龄,年轻人多数在外打工,继承东巴传人的积极性不高,东巴文化保护传承面临失传,断代的困境。四是民间文化传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五是东巴造纸等技艺有待恢复。有史料记载,吾木的东巴早在几百年以前就掌握了造纸技术,他们自行造纸(东巴纸)、书写东巴

文,并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他们的智慧,过去,当地的东巴经书非常丰富,种类也非常多,近年来由于受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部分东巴技艺有所流失。对这些技艺的恢复传承也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六是东巴文化传习院的制度章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和保护工作还不够。

四、在吾木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中提出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鉴于在吾木东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和专业的东巴文化传承人员,使现有的东巴文化传承者都为民间自发形成的东巴文化爱好者,对传习院开展活动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我们建议由县财政每年安排保护传承专项经费或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吾木东巴文化的各项活动正常开展。

2、设立专业人员来从事吾木东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活动,主要负责东巴文化的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健全传习院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吾木东巴文化传习院的工作宗旨和方向,完善传习院的制度章程。组建一支既掌握民族文化又具有新的文化传承理念的传承队伍,保证传习院在社区文化承传和保护工作方面取得实效,把重点放在培养社区传统祭祀仪式传人、手工技艺传人和习俗说唱传人,保护好社区文化的活载体。

3、组建一支社区传统民族文化展演团体,引导群众参与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利用节假日宣传展演民族文化,激活地方民族文化活动氛围,弘扬民族精神,巩固社区的活态文化根基。重点扶持民间文化传人和艺人从事文化产业的开发,以点带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4、对村组所有的文化点进行普查建档,做好民俗文化活动点的环境保护工作,酌情修缮恢复。对社区的文化遗址、历史遗址、民间文物进行全面的普查造册登记,建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防止社区文物继续流失,做好社区文物的保护工作。

5、关注民间文化传人的生存环境,提高民族文化的社会地位,首先要提高民间文化传人的社会地位。对吾木东巴进行评定,着力改善坚持在民间从事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文化传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提高民间民族文化传人的福利,让他们更好地从事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本土民族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切实做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才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实质内涵。

第四篇:关于丹阳市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丹阳市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的调研报告

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的大国,我们拥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显得日益重要起来。在这个假期,我主要通过上网查资料、翻阅有关书籍,辅以询问老人、老师等,对丹阳市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及保护做了一份调研报告。

首先我通过上网查了相关资料来简单介绍一下丹阳市。丹阳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市接壤,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05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1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

丹阳是现今江苏地域在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的15个县份之一,当时称曲阿,后改名云阳,唐天宝元年(742年),因当时境内生长着众多的“赤杨树”,“赤”与“丹”同义,“杨”与“阳”谐音,故名“丹阳”,后取“丹凤朝阳”之意,定名丹阳。

丹阳地方不大,但它的历史地位却不低,几乎所有的丹阳人都知道,在历史上它曾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所以丹阳被称为“齐梁故里。丹阳现境内文物遗迹丰富,存有南朝帝陵石刻11处26件,散布在胡桥、荆林、前艾、建山、陵口等地,20只石兽是我国石刻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季子碑刻相传为孔子唯一存世手书;公元883年铸造的唐中和铜钟被誉为“江南第一钟”;丹阳还是“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源发地;行宫九里村是“吴”姓祖始地;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境区存有距今3000年前的葛城、珥城遗址、季子庙、沸井、明万善古塔、通泰桥、开泰桥、玉乳泉井、海会寺、嘉山寺等名胜古迹。

而丹阳在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方面做的倒还不错,很多资料都显示这一点。由于丹阳市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有以“吴国第一城 ”、南朝石刻和齐梁文化等为代表的有形文化遗产,也拥有众多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1月,丹阳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共建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举行签字仪式,此举标志着丹阳市的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工程正式启动。

丹阳市更邀请国内顶尖策划规划团队参与设计规划,将占地66平方公里的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分成了八大功能区,主要是以文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以及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其核心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分为凤凰湖文博园区、长溪谷养生社区、水晶山生态林园区、皇业寺宗教文化区、仙塘湾温泉休闲度假区、胡桥旅游集镇、萧梁河民俗旅游区和高铁站前商贸区等8大功能板块。

丹阳具备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旅游,其核心就是文物。丹阳的石刻文物是另一个媒介。历经1500年沧桑岁月的丹阳南朝石刻,不但文物形制完整、形体硕大,而且数量最多、保护最好。其中修安陵石刻——“天禄”作为南朝历史文化遗存的代表作、丹阳灿烂历史文明的象征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复制展出并收藏。据介绍,整个南朝石刻风景区占地5000亩,初步规划3000亩。景区内重点规划建设丹阳齐梁文化公园、齐梁文化生态公园、中国石刻艺术博物馆、齐梁历史文化博物馆。根据石刻分布情况,将以最具影响、保护状态相对完好,交通比较便捷,恢复历史生态环境景观可行性最大的荆林三城巷石刻群为中心建设一座“丹阳齐梁文化公园”,使其成为丹阳文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转化成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强纽。

虽然在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上丹阳市做的可圈可点,但是根据查到的资料,不难看出在保护、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行为思想倾向,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老祖宗留下的一些文化产物的遇冷乃至消亡,使一些传统文化传承正在面临着的断层之忧。因此,在合理开发利用丹阳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做好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作为非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典型代表——丹阳市,因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素有“江南文物之邦”的美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丹阳市历史文化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由于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导,丹阳历史文化保护出现了城市建设对城市传统风貌特色保护不够、历史街区保护与周边发展协调不够、文物古迹保护与周围城市环境融合不够的“三不够”的问题。目前,由于大规模旧城改造强烈的冲击,老城区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由于对西门大街历史街区的保护采取的是简单化保存的措施,造成历史街区与城市发展进程极不协调;除了南朝陵墓石刻,对其他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主要停留在对文物个体实施保护阶段,文物保护缺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同时,在现阶段,由于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尚未建立,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城市建设未能有机结合,作为城市重要资源的历史文化遗产未能发挥充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艰巨的工作,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一劳永逸,只有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灿烂的历史文化永远传承。相信丹阳市会做的更好,我们拭目以待。

学院专业:教育学院学前教育

姓名:殷玲玲

学号:090122028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它所包括的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其相应的活动场所等,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和中华文化主权的有力象征。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2003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启动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计划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基本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和原则,对保护工作的任务、目标、要求和措施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05年6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有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国家设立了由文化部牵头、九个部委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文化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省区市及所属的地市县也纷纷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统一协调和领导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陕西省还建立了由59人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保护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为切实摸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2005年6月,文化部部署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截至我们调研时,陕西全省已有100个县开展了普查工作,占93.5%,已有1.6万名传承人登记在册。截至2008年5月底,广西14个地级市中桂林、柳州已基本完成普查工作,其他12个市正在进行之中。

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十个门类共518个项目,涉及758个申报地区或单位。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以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2006年10月,文化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颁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在此基础上,全国各省区市也都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逐步形成,初步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保护。陕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51项,入选第一批省级名录的有145项,全省10个地市均已建立了名录体系,目前共有市级名录项目395项。该省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县级名录的建立。广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8项,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名录的有58项,第二批自治区级名录55项已完成公示程序。与此同时,全区14个市已有13个建立了市级名录,共入选289项。全区109个县(市、区)中,已有62个县建立了县级名录,共入选515项。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2007年6月5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1月26日,又公布了第二批551名代表性传承人,这两批传承人涵盖了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五大类。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制度化,文化部又制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对国家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权利、义务和资助等作出明确规定。一些地方政府也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不少省公布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已有31人入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并已评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67人,涵盖8个大类、113个项目。该省文化厅制定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并通过为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发放生活补助、安排授课带徒、展演和展示其优秀作品等方法,鼓励支持传承人开展各种传习活动。广西已有11人入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已评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0名,通过为传承人颁发证书、举办培训班、发放传承资助经费等方法,保护传承人,对其开展传习活动给予支持和一定的保障。

二、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方

在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我国政府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不仅坚持正确的保护原则和保护理念,而且注重在实践中摸索规律、积累经验,初步探索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成效显著的保护方式。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应该实施整体性、综合性的保护方式,其中活态传承是核心,使之与当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就是我们实施保护的主要原则。除此,以文字和影像的方式、以博物馆的方式或作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都是辅助的方式,而且这些方式都应以不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按照自身自然演变规律发展为前提。目前保护方式主要有:

1.活态整体性保护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又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为了使民间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下来,就必须重视与其紧密相依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要使活态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原始自然状态是不太可能的,但在一个局部的特殊环境中,采取相应措施,使原生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较长时间,则完全可能。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村),既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屏障,又能将民族文化遗产的真实状态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活文化”。

文化生态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活态整体性保护的新阶段。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历史街区与村镇、传统民居及历史遗迹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依相存,并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全国不少地区正在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积极探索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方式方法。如安徽省和黄山市立足于历史悠久的徽州文化,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常重视,正积极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编制了《关于建立国家级生态保护区的报告书》;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了《中国红水河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四川省制定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规划纲要》。有关《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命名与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由文化部起草完成,正交由社会各界广泛讨论,修改完善后将出台。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尝试,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积累经验。文化部实施的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做法,将有效推动这项工作顺利开展。

2.生产性保护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福当代,是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对于那些已经失去生存条件的文化形式,可采用收入博物馆的方法加以保存;但对于那些仍然具有生命力,又有开发潜质的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则可以进行合理开发,以生产性的方式加以保护,这既有利于它们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又能体现其价值。

在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中,一些地区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民间文化艺术节、旅游节、工艺品展销会、民间歌舞比赛、开展集中宣传展示活动等,使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资源,获取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一些地区有效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已经形成了本地区亮丽的文化名片。如山东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四川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河北的“吴桥杂技艺术节”等等。本次调研的广西南宁市,积极开发和利用民歌艺术,自1999年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来,壮族民歌就打出了“国际牌”——在海内外“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以歌促商”,为南宁市的对外开放、经济建设、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2007年为例,民歌节通过市场运作,仅节庆本身总收入就达近3000万元;节庆期间接待游客48.97万人次,全市宾馆饭店出租率达81.44%,旅游收入32008.63万元;签订投资项目102个,签订内外贸易合同873份。“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不仅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而且拉动了南宁市经济的发展。

3.记录式保护

在全国各省区市统一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工作人员运用录音、录像及亲笔记录等方式,记载民间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声音、表演或技艺、生产过程,获取真实可靠的图像、实物、文本记录及其他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整理分类,建立档案、资料库,进而利用多媒体、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建立数据库等,以便永久保存,并逐步做到资源共享。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河南郑州大学建立了中原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北京、浙江、湖南等地以口头文学转换成卡通片的方式进行保护。又如本次调研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在筹建“广西民族文化网”网站。南宁市在普查工作中已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5个,实物征集63个,拍摄图片5000余张,制作光碟200余张,录音资料和录像资料均达180个小时,涉及的门类丰富、内容多样。为了保存和利用好这些第一手资料,南宁市依托南宁文化信息网,在全区率先开设了“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网页。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打开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分布电子地图,并能获取相关的资料信息。

在抢救挖掘、记录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许多省区市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编辑成文本,出版了一批相关书籍。如陕西有《陕北民歌大全》、《陕北民俗舞蹈史话》、《陕北民间舞蹈实录》《榆林小曲集》等,广西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彩调艺术资料大全》、《刘三姐传世山歌》、《毛南族民歌》、《仫佬族风情》、《平果嘹歌》(五集)等。

4.博物馆收藏与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实物和物质载体,如民间美术中的绘画、雕塑、手工艺品;民间戏曲中的剧本曲谱、乐器、戏服、古戏台等。每一件实物和载体,都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为了将这些稀少而又珍贵的实物进行分类收藏、展示和研究,就有必要建立博物馆。如今,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省、市、县大都设立了博物馆,负责本地区文化遗产的收藏、展示、研究和鉴别。在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内,还邀请民间艺术大师或优秀传承人现场献艺。在陕西调研中,我们就参观了多处民俗艺术博物馆或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榆林的星元图书馆参观了榆林剪纸展览;在延安的民间工艺展和民间艺术陈列馆,欣赏到了延安地区的剪纸、手绣品、布贴画、年画、糜贴画等;在西安市参观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内珍藏着33600余件(套)民俗瑰宝,精美的石雕、木雕、砖雕、民用器具、历代名人字画墨宝图照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中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劳作、生活、艺术、审美、习俗和风情。

三、迫在眉睫,保护与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也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随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农耕文明正在迅速瓦解,传统的民间文化已逐渐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强势文化强力扩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商业行为的侵蚀等,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构成了严重威胁。剪纸、年画、皮影、傩戏等民间艺术随着它们生存环境的改变而日渐式微;陕北道情、陕北说书等一大批稀有的民间剧种和表演形式正在衰落或被同化;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消亡、变异;无数珍稀罕见的民俗技艺和民间文艺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器物有的正在毁灭,有的已流失海外;过去搜集整理的图文资料、音像资料也急需“再度抢救”。这一切都告诉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1.提高文化自觉,端正思想认识

在此次和其他调研中,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这几年虽然有了良好的开端,但各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少数地区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建立,普查工作尚未全面展开,工作推进缓慢、滞后。这些问题源于一些部门和领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种种误区。例如,有些人重申报而轻保护、重开发而轻管理,把“申遗”的成功当做目的,当做“政绩”,而成功之后该做什么,他们就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了;有些人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软任务”,视经济建设为“硬任务”,认为抓后者能够显示“政绩”,而抓前者则很难有成绩,因而工作上不重视,经费上不支持;还有一些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不过是“一阵风”,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过去,因而得过且过,采取应付态度;如此等等。这对于保护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对此,我们应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珍爱、尊重祖先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对处于弱势地位且脆弱无比的非物质文化,应该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与保护,使之再现生机与活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2.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保护工作基础

机构和队伍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目前,虽然我国绝大部分省区市均已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等,但基层组织机构仍很薄弱,相当一部分市县级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建立或健全,许多地方尚没有专门工作人员,保护力量明显不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此外,不少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

要有效、有序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机构和队伍不可缺少。只有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分级负责,层层落实,才能使这项工作正常开展;只有拥有一大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从业人员,保护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据调查,在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方面,有些地区已经走在了前面,如浙江、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都已先后举办两期以上骨干培训班,培训了一批工作骨干,有力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3.以人为本,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

以人为本,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链十分脆弱,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一是普遍“高龄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大部分年龄都在60岁以上,且不少体弱多病。二是后继乏人。由于许多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学,不少民间艺术大师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尴尬境地。如本次调研的国家级保护项目壮族布洛陀的第七代唯一传承人黄达佳,目前仅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徒弟;环江毛南族花竹帽编织工艺也仅存一位老艺人,门下只有一位接班人。三是缺乏基本保障。传承人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长期以来,他们的艺术创造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与回报,生活困难,工作条件艰苦。如果政府不能给予他们有力的扶持和资助,仅靠“热爱”维系的创作活动肯定是难以长久的。

4.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经费保障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前提。在调研中,我们所到地区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就是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一些基层县、市,由于缺少专项经费,无法添置必备的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致使普查工作难以进行,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和资助也难以落到实处。为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将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保障此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应多渠道筹集资金,既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也要吸纳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赞助,还可考虑从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经济收入中提取适当比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目前,一些省、区、市已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如浙江省“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的抢救保护专项资金,每年安排8200万元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充分体现了该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下载关于加强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调研报告(小编推荐)

    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年初工作安排,经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对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进行专题......

    材料与工艺调研报告(5篇模版)

    材料与工艺调研报告 目前材料的运用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时尚,而且还是人们最普通到家庭建设的最基本项目,人们在准备进行家居装修工程时要对装饰材料及其作用,品种,质量标准等进行......

    陕北民歌传承保护调研报告对策

    陕北民歌传承保护调研报告对策为进一步提升陕北民歌的保护能力,推动陕北民歌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根据年度工作安排,近期,市政协教科委组织相关专家、委员对陕北民歌的传承与......

    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之专题调研报告

    梅州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之专题调研报告 卢倩妮 陈卓华 陈向明引言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广义的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印刷设计与工艺调研报告

    印刷设计与工艺 一、关于印刷 印刷是指将图像或文字原稿迅速大量复制的一种技术。一般使用印刷机将油墨印在纸张上,它是出版的基本组成部分。印刷机是能够在承印物上印刷的......

    化学工程与工艺就业调研报告

    化学工程与工艺就业调研报告 聊城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 指导教师: 摘要 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就业难"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讨论话题。作为化学工程与工......

    关于全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专题调研报告(含五篇)

    关于全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 融合利用专题调研报告(2015年12月2日市政协三届十五次常委会议通过)为了......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青 浦 区 职 业 学 校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服装组执笔:汤亚娟、邓春虹一、课改背景 纺织服装行业作为青浦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越来越体现出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