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全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专题调
研报告
关于全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 融合利用专题调研报告
(2015年12月2日市政协三届十五次常委会议通过)
为了助推市委三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及全市旅游发展战略贯彻落实,按照市政协常委会2015年工作要点安排,9月上旬至中旬,市政协7名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市政协各内设机构、市旅游、文广新局负责人和部分政协委员参加,组成四个调研组深入全市九县(区)就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现状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433发展战略,坚持把旅游产业开发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来抓,全市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市委三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制定出台《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旅游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指明了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于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各县(区)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将促进旅游改革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为突破口,有力促进了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目标定位准确。各县(区)深入挖掘整理和保护开发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确立文化旅游发展定位,策划旅游营销主题,围绕秦早期文化、伏羲文化、氐羌文化、三国文化、西狭文化,打造人文历史旅游文化品牌;围绕文县白马人民俗、西和乞巧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民俗旅游文化品牌;围绕两当兵变、宕昌哈达铺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全市历史民俗文化旅游呈现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态势。市县(区)聘请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精心编制了《陇南市旅游产业“十三五”规划》,旅游业发展规划、精品景区和特色景点修建性详细规划,以规划的纲性约束作用保证旅游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的贯彻落实。
(二)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基础逐步夯实。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夯实。市县区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去年以来,筹集资金15.7亿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A级景区12个,其中4A级9个;宾馆饭店共981家,总接待能力达到98100个床位;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2242人,发展旅行社和旅行社分社共15家。积极构建智慧旅游平台,在重点景区、旅游企业、星级农家乐等场所实现了免费无线WIFI、二维码全覆盖,开通和设置旅游信息查询平台、旅游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和门户网站,旅游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三)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活力逐渐增强。各县(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扶持特色旅游企业,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建设,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比如康县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成立凤凰谷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有限公司,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农副土特产销售、特色种植养殖,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礼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2000 万元,扶持发展文化产业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注册资金200万元以上的文化企业实行3年政府贴息贷款,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旅游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县(区)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拓宽融资渠道,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成果初步显现。各县(区)在盘清家底的基础上选择优势资源,精心打造,先后建成了两当兵变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创建了祁山堡、西狭、天池、云屏、三滩等一批历史民俗文化鲜明,体现地方特色,并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景区景点。历史文化名镇和古村落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历史民俗文化的抢救挖掘和传承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比如,市政协编辑出版了《白马民俗文化系列丛书》、《白马汉大辞典》,在保护白马人民俗文化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县近期申报 “土琵琶弹唱活动(异地)”、“池歌昼傩舞技艺”两项目,荣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成功举办了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中国(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一批重大文化节会,在省内外、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有力扩大了陇南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但是,从整体上研究,我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尚处培育开发初级阶段,与发达省市、优秀旅游城市相比,与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的多元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一是融合领域不够广泛。历史民俗文化元素在旅游各环节体现少而偏,多数景区景点停留于原始粗放状态,没有融入民间工艺、特色餐饮、民俗节庆、戏曲曲艺等,旅游活动单调乏味,不能充分应和现代旅游重体验、重休闲、重参与的需求趋势。二是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景区建设与乞巧文化、白马文化、高山戏、“男嫁女娶”婚俗等特色民俗文化元素紧密结合不够,缺少相关人文摄影、绘画、诗词、歌曲、舞蹈、故事等,融合度表面化、浅层次,致使游客驻留时间有限。三是融合机制不够流畅。文化与旅游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一些主要景区没有文化与旅游联合审题研究互动平台,营销缺少一致行动。四是融合效益不够显著。我市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融合产品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不明显,双向拉动的效应还不突出。究其原因,大体在于:对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认识不够深刻,旅游资源开发较快,文化传承保护低层次徘徊,未能形成发展合力;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景区景点管理机构与旅游主管部门关系错位,甚至存在旅游部门管不了景区景点的尴尬局面;缺乏行业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整合带动能力不强。
二、加快我市历史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业融合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顺应大势,推动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上位升温。旅游产业作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旺盛的生命力。我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特别是秦早期文化、乞巧文化等历史民俗文化人无我有,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具备很大的开发价值和挖掘潜力。各县区积极探索创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方法途径,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特别是西和县坚持以乞巧文化为主线,走出了一条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当前,随着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一批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我市交通瓶颈制约将彻底打破,旅游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前景十分广阔,应顺应发展大势,进一步强化融合即是发展、互促共赢发展理念,抢抓历史机遇,站在“大旅游、大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正确处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事业与产业、文化与旅游、宣传与建设的关系以及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支柱产业之一。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资源,集中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掀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热潮,在一定时期内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超常规发展。
(二)传承保护,盘清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利用各类家底。一要深度挖掘我市乞巧文化、白马文化、氐羌文化、西狭文化等珍贵文化遗存,特别是“乞巧”、“池哥昼”、“高山戏”和云屏号子、康南毛山歌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找准与具体旅游景点、项目的结合点,做好包装策划和市场营销研究,为推动自然资源与历史民俗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融合做好基础性工作。二要按照尊重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的原则,抓好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民居、极具考古价值的殿宇等古建筑、古遗址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进一步做好宕昌县哈达铺镇、文县碧口镇、文县石鸡坝乡哈南村、两当县杨店镇杨店村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工作。三要加强白马文化、氐羌文化等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好“乞巧节”和“陇蜀道”、“北茶马古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建议市上适时成立羌文化研究会。四要出台政策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扶持,为其开展传习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帮助其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对学艺者采取助学、奖学的方式进行鼓励,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
(三)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的知名品牌。一要以大景区建设为龙头,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全力打造好官鹅沟大景区、阳坝亚热带原生态休闲体验区、白龙江民俗风情区、嘉陵源生态养生度假区、大堡子山历史民俗文化旅游区五大景区。二要依托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茶马古道、陇蜀道、西狭颂等为主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景区,开发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体验、秦早期文化及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游、陇蜀道探险、汉隶书法赏析等旅游产品。三要依托乞巧文化、白马文化、氐羌文化等为代表的特色民俗文化,围绕实施氐羌民俗文化聚集区、白马人风情体验区等文化旅游骨干项目,全面加强景区、景点、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和包装。以文化体验为主导,开发多种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文化演艺、民族民俗体验产品。四要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与影视、网络、媒体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精心创排和制作一批反映陇南文化旅游特色的文艺作品、文艺剧目、电影、微电影、电视片、宣传片等,争取在央视等国内知名媒体的头版或黄金时段刊发播放,并在各大宾馆、景区点滚动播放。五要加强与文化演艺企业的合作,鼓励演艺企业与地方特色节目融合,在景区持续开展主题演艺活动。
(四)创新体制,增强历史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发展活力。一要理顺管理体制。下放有关管理权限,调动县区保护、利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宣传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协作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重点在行业发展规划衔接、扶持政策制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宣传推介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同步。二要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大旅游的范畴编制好文化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文化旅游资源。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要注重保护与传承,体现个性和特色,把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体现在规划编制中,高效配置资源,合力打造旅游文化精品。三要加快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积极采取招商引资、政策扶持、财政资金引导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管理,破解旅游发展投资难题。四要结合我市向南开放战略,加大向川渝、陕南地区开放力度,在规划编制、交通连接、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开发、线路打造、宣传营销等方面加强沟通和衔接,力争实现合作共赢。
第二篇: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
旅游中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袁崇方
08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20081640410
摘要:民俗本真就是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真正的文化。民族文化成为旅游资源与民族本身的本真特征密不可分的。随着旅游业的飞跃发展,以及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使得地区民俗文化“商品化”日趋严重。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雷认为:在旅游经济中,出于赚钱的目的,任何可以合法地吸引外来游客的文化因素,都可以被包装,被定价、作为商品提供和出售给游客,文化被当做商品来买卖。舞台化是商品的重要形式之一。
关键词:开发中保护、原始性、追求本真
一、旅游发展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旅游商品化,基于一种现代经济领域发展趋势的潮流之一,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也随之出现,并在旅游业迅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民族地区获得经济收益的主要途径。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的出结论。例如我家乡所在地
位于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的泸沽湖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湖边的居民主要为摩梭人,也有部分纳西族人和来自木里的少数藏族,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婚姻制度(阿夏走婚制)。自开发以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包括我们国内的、国外的游客。使得泸沽湖地区迅速发展起来,旅游大量增收,使得湖畔地区的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泸沽湖和永宁地区的收入差距就拉开了。泸沽湖湖畔居民的收入是永宁地区的两倍甚至是三倍(来自宁蒗旅游局统计的的数据)。然而泸沽湖吸引力不仅是那碧波荡漾的泸沽湖湖水,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独特的摩梭母系氏族婚姻制度。【1】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在全人类都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在泸沽湖却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夏”婚姻形态。独特就在这里,许多人怀着好奇的欲望来到云南的泸沽湖看看这个特殊的民族的生活和习俗。
然而由于导游及商家的吹捧使得泸沽湖发展前途是令人担忧的。随着导游的大肆肆无忌惮的乱宣传,以及一些商家的利益欲做了夸大其词,以及一些列类的宣传,对泸沽 1
湖地区的民俗保护,以及当地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例如:导游把泸沽湖摩梭走婚制带上了公众舞台,民族文化商品化,舞台化,大肆鼓动游客参与一些不健康的脱离了民族文化的另类活动。这大大的侮辱了摩梭文化,摩梭女性。至今许多人听说我是来自丽江宁蒗的,就问你们的泸沽湖是不是很开放,可以和许多摩梭姑娘睡觉。我听了真的很无言,也很生气。我觉得这是泸沽湖发展旅游的悲哀。导游素质如此的低劣所造成的。有些民族的东西是不因该拿出来放在公众视野中的,民俗它具有神秘性、隐蔽性。我觉得在泸沽湖民俗文化负面传播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当地泸沽湖的摩梭姑娘:杨二车拉姆,因为她走出云南大山后开始大肆鼓吹他们民族的婚姻,如杨二车拉姆写的类似自传的《走回女儿国》一书中就很无知的把摩梭母系氏族阿夏走婚制度赤裸裸的写了出来,销量还很好。她是无知的,虽然她的宣传使跟多的人了解泸沽湖,来泸沽湖旅游,但她没考虑到正是她的大肆鼓吹导致了摩梭走婚制的负面宣传效应。
另一个方面:就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古老的文化和民俗逐渐消失。
旅游业的发展收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具有历史见证背景的古老建筑被拆毁,被大量新兴的现代建筑所取代,还是以我们丽江为列,对于国内人来说,人人都基本上知道彩云之南有个丽江。现在丽江的旅游业发展得很火,就像当年的大理一样,来云南的游客基本上是走:“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这条线,而由于丽江的发展是的大理逐步变得像一个“中转站”一样。在大理停留的时间很少,大多数游客把时间花费在丽江的游览上。丽江如此发展,使得西双版纳与大理都不敌,使得到丽江投资做生意的人很多,外商等等。然而不要光看目前的状况,我们要考虑的长远些。丽江会不会重蹈大理的覆辙呢。【2】许多丽江当地的特色在消失,古香古色的立即爱那个古城逐渐被喧嚣嘈杂所代替,如今你去古城看看,人多如牛毛。酒吧舞厅的喧嚣会使你内心如何静下来休闲。这就是旅游所带来负面的一个方面。纳西文化也逐渐在消逝。丽江本地的纳西居民被边缘化了。另外由于政府鼓民居迁出使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古城缺少了民族的文化元素。一个民族除具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本质特征外,还有它的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就是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和民族建筑文化,这是让人一眼就能识别你是哪个民族的一个显著标志,然而,这一切都比较商业化了,在丽江古城里,如今你很少看见丽江本地居民穿着他们本民族的服饰呢,几乎没有了(除个别年纪大的纳西族妇女)年轻人都是休闲或牛仔裤等等,在重大民族节日会穿下。
(一)、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俗节日和民俗活动逐渐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生存已处于濒危境地。在许多民族的节日业逐渐消逝,本来是要求宗族的人才可以参加的(例如在【3】宁蒗地区的毕摩祭祀活动,以及泸沽湖和宁蒗拉伯乡的摩梭和普米族的转山活动)但现在由于旅游业发展,宗教,民族宗族节日也成为了商业链上的一个部分;例如在丽江许多老东巴穿着东巴祭祀服饰与游客合影等。现在人人都有了商业意识了,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却缺乏意识。民族文化是旅游业的载体和发展的基础。
(二)﹑游客“落空感”产生,失去二次旅游的可能(回头客减少)。游者外出旅游、到何地旅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金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了解,了解的途径包括游客自我知识经验的积累、旅游地宣传等等因素。然而这些都不是旅游者亲身感知到的,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片面性,夸大化,从而导致旅游者从先前获得的信息中形成的对东道主社会的“预期感受”与现实旅游过程中的“实际感受”之间出现了一种差距
(三)、民族文化的趋同化,失去地方特色。旅游地的借鉴式发展模式就导致了文化的趋同性。民族旅游及其文化商品的出现,在某中意义上说是检验一个民族自我认同能力的,也是体现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认知能力的。当民族对本民族文化达到一定的自觉的时候,就会产生自豪感,但当外来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利益以及为迎合游客旅游需求的时候,东道主社会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人为地加以改造,形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千篇一律,再加上现代化国际化标志在里面,丧失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只是一种旅游产品。这时候的旅游产品不再是地方文化的代表,只是一种经济产品,更严重的是产生民族文化的趋同化,失去了地方特色
少数民族地区以民族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为依托开发各种旅游产品(泸沽湖摩梭文化、丽江纳西民族、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等)形成旅游过程中的商品交换行为。旅游商品化现象是现代旅游业中不可避免的,它给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益处,同时,针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护而言,它又是一种威胁,如何使旅游商品化在民族文化的“生态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的永续增长两者之间得到平衡,是我们研究民族旅游与民族经济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少数民族被三化:【4】王因权:在“三化”上下功夫中讲到:现在旅游景区的民俗文化在经过包装后趋向于“商品化、功利化、虚伪化”。文化本身脱离了它的母体,变成赤裸裸的金钱骨架。因此这样的旅游发展是可悲的。
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保护传统民俗文化
民族民间文化应走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的路子,以旅游作为平台,保护、传承与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只追求商业利润而忽视古老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因该做到相互协调,相关促进的。旅游业的发展因为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物质保障,反过来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又能更好持续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后完善。保持和增加更大的景点吸引力。各大旅游景区应将民俗节日文化通过一定形式展示给游客。像如对待泸沽湖的民俗文化,我们应该尊敬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婚姻制度,在开发过程中,应当正面进行宣传,适当加以引导,应让母系社族社会走婚制度要有正确的看法。应当保存它固有的那种区域性的神秘宗族特性。以及只是在内部宗族流传的隐蔽性。因为这是一方面继续会保持它的吸引力,因为神秘隐蔽才会有吸引力,如果搬上大众舞台,那就失去文化的韵味,失去地区民族所特有的性质。另一方面在于保护民俗文化不被现代文明侵蚀以致消逝殆尽,当旅游过程中过多的度当地民俗注入过多的商业因素和权力因素而被高度组织化,机构化,舞台化后,民俗旅游越来越脱离民俗原生态环境和生存的土壤,民俗生活被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中、人们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放的方式甚至是一系列符号或民族服饰、民族物品、商业化的歌舞表演来展示被扭曲的历史底蕴的民俗文化,深厚的民俗文化演变成了高度商业化下快速复制的伪文化商品。格林伍德说过:“文化商品化只需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
三、旅游业发展未来走向
(一)、杜绝纯商品化现象,走文化保护与发展道路。
我认为商品化是旅游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它是链接旅游东道主社会与游客的桥梁,不仅传递着旅游地的社会、文化信息,还是社会经济流通的手段。旅游过程中的商品是民族文化的代表,同时也给地区带来经济利益,我们要是这种文化得以持续下去,就必须走文化销售的道路,杜绝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纯商品化交易。【5】“旅游商品不仅一种旅游证明的纪念品,也是一种对地方文化起到宣传作用的文化标志物。”在出售旅游商品的时候,做好文化包装工作,使每一件商品出售的同时,也让该商品的文化底蕴被游客所知晓。
(二)、加强民族意识和普及民族文化知识教育。
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首先是对文化的开发。相对而言,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受到其他较之更为发达地区的影响,而且起主导作用的是发达地区的开发商及旅游者,这些本土的、原
4始的、族文化受到外来因素的冲击而变得非本土化,造成民族文化的变迁、涵化、时为了迎合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需求进行文化的再创造,增强民族意识,让人民有民族文化的自觉,是避免这些问题的关键,只有民族意识增强,才会让人们有自信心,才能从根本上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商品。要增强民族意识,就必须有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做好旅游宣传,尤其是服务人员,他们的服务过程就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一个过程,这能体现一个民族地区旅游质量,同时也是文化宣传的一个途径,让旅游者了解本地文化,从而形成旅游中的文化产品销售氛围。
从泸沽湖和丽江古城的例子可以的出:旅游商品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效益,文化是旅游商品开发的基础,所以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永续发展,归根结底是对地方独特文化的保护。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文化价值的旅游活动及其商品化现象必然带来一定的代价,所以我们要以文化为基点,发展旅游文化商品,走生态文化的道路,同时要增强民族意识,做到民族文化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普及、教育,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永续发展。
感谢泸沽湖管委会和丽江摩梭传承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对本次实习提供帮助和提供大量的资料,以及丽江假日酒店的提供资金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彬、包磊: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本真性影响研究
【2】杨二车拉姆:《走回女儿国》
【3】杨晓敏:《凉山的呼唤》.民族出版社
【4】王因权:在“三化”上下功夫
【5】杨萍:再论民俗旅游资源保护、层次、措施
第三篇: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城市规划概论》结课作业
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调研报
告
姓名:康一林
班级:规132 学号:201301020223 成绩:————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位于华北平原北端,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早在周朝时期,就是燕国和蓟国所在地,北京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北京拥有的名胜古迹有: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是中国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该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爱,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东西款750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城墙上开有四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四座角楼,角楼有三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他利用昆明湖和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或首都北京市区中心,面临长安街,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天安门原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举行了开国大典并被设计入国徽,墩台上的城楼大殿东西宽9间,南北深5间,用95之数,是取帝王为“9”,“5”至尊,至高无上的含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名胜古迹的破损, 它们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八达岭长城是中国长城的杰出代表,明代长城的精华地段。虽经受几百年来风霜雨雪的侵蚀,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而今仍显雄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多年来,八达岭长城景区的历任管理者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使八达岭长城焕发出其独有的魅力。一:八达岭长城 1.维修长城 保护长城
1952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提议“保护文物,修复长城,向游人开放”,从此,长城的保护和利用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罗哲文等专家多次到八达岭长城实地考证、勘测,提出了科学严谨的修复方案,开始了解放后长城的保护维修工作。1984年在邓小平“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下,掀开了长城保护修缮新的一页。特别是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特区投巨资对长城进行抢修和对关城进行复建。按照《威尼斯宪章》的要求,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持文物的真实性,使之完整地传给后代,从1953年至今,他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八达岭长城进行多次修复。到目前为止八达岭长城对外开放的长度为3741米,游览面积由原来618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9348平方米。附墙台及空心敌楼21座,垛口1252座。修
复后的八达岭长城及关城再现了历史的原貌,从而也使长城得到了科学的保护。
2.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在遗产的宣传上,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专门设立宣传科和对外联络中心,通过媒体,以大旅行社、大学校、大企业工会为重点对象,以公路和城市公交车辆为重点流动广告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八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达岭的品牌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八达岭长城。对内在景区职工和从业人员中广泛宣传并组织认真学习《文物保护法》、《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威尼斯宪章》等法律、法规和遗产保护方面的知识,举办知识竞赛和保护遗产征文演讲等普及遗产保护知识的活动。从而增强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3.发展旅游 促进保护
自1981年成立延庆县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以来,特区办事处在发展旅游事业的同时,一直致力于长城文物保护工作。为加强和做好遗产保护工作,由一名副主任专门负责文物遗产管理工作,设立文物管理科,负责辖区内长城的保护和管理,日常工作也都围绕这一中心进行,科学规划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对长城进行定期巡查,及时维修出现险情的墙体、敌楼、更换磨损的马道砖,对破坏文物保护标志和乱刻乱画等行为进行制止。专职管理机构的设立,使遗产保护步入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健康轨道。
近几年,他们对长城两侧建控区域进行严格控制。拆除了长城附近大型商业设施22个、长城沿线设置的商业摊点60余个、大型构筑物2处、违章建筑6处,为此,八达岭特区每年直接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同时,他们还通过引进人才、开展业务培训等途径来提高管理队伍、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更好地、科学地保护管理八达岭长城打下基础。
保护是核心,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遗产的保护。只讲保护,不讲利用,保护就失去了为人类社会造福的意义。因此,只要合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将会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发挥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八达岭旅游观光的国内外游人与日俱增,旅游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是依托历史文化、自然遗产发展壮大起来的。他们在积极恢复长城原貌的同时不断加强文物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和景区环境建设。长期以来,一直控制长城两侧建控区域内不允许有任何建筑。为保护和宣传八达岭长城,挖掘长城文化内涵,满足游客在游览长城的同时了解更多的长城知识。1990年和1994年,特区在景区内远离核心保护区的地方,先后建成开放了展示长城历史和风貌的“中国长城博物馆”、“长城全国影院”、水关长城、夜长城、残长城自然风景区等长城文化旅游景点,更丰富和突出了长城文化和特色。4.制定规划 持续发展
八达岭特区办事处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结合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在1992年八达岭——十三陵特区总体规划和1998年八达岭特区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规划的基础上,对景区进行规划,制定出八达岭大景区总体规划,突出了文化遗产保护核心区的保护目标和商业区外迁、突出文化氛围、过境路改线、环境整治、绿化美化等多项措施。
在规划中,对商业区、办公区、游览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并以奥运为契机,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全新理念体现于八达岭长城的发展之中。现位于商业区的办公楼已迁至景区以外,腾出核心区的土地,用于遗产保护和环境整治,进而将重点文物核心保护区的商业、服务业设施迁移到建控地带以外,实现文物保护区内的高度净化,突出长城的历史文化氛围。计划用5年的时间在八达岭长城景区,按照植树种草、间缝插绿的原则,实施立体绿化、美化,为游人创造优质、舒适的旅游生态环境。
今天的八达岭长城已经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会的舞台,成为联络中国与世界的友谊之桥,成为中外游人了解长城历史和文化的课堂,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的时期,长城有了新的内容,握手和平,传承友谊,世界瞩目八达岭。长城、和平、友谊的和谐乐章在八达岭长城上奏响。
二:颐和园
1.颐和园保护管理的基本原则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的一种杰出表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谐地融为一体,颐和园是中国的噪音源思想实践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形式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世界几大文明的象征代表来描述颐和园的价值,使人们对颐和园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颐和园的管理者从新审视自身的责任,加强管理与研究提出了颐和园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2.延续历史文脉
颐和园原名清漪圆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是一座以万寿山合昆明湖为主题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模仿杭州西湖而建。
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文化,中国皇家园林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涵纳了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而这些内容皆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景手法在三维立体空间中给予了生动的展现,颐和园的保护活动,就是要注重发挥传承中国传统园林文脉的作用,遵循一切实践活动均有出处的原则。
并且,颐和园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我们要尊重历史,更要保护历史,这无疑要求我们要保护这些文化古迹。3.与历史环境不可分割
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中国博物馆式的皇家园林,内涵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园林,文物,建筑,宗教,民俗,戏曲等诸多方面,堪称中国文化精粹的一个立体锦集,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颐和园的保护措施及原则,高大伟)。历史地区及其环境应被视为不可替代的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体现在颐和园方面就是可视性景观环境的保护,北京市政府严格控制了颐和园的周边的建设规划,颐和园在保护,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中,也极力避免对环境视觉的破坏。4.文物的保护
颐和园的所有物质实体均可视为文物,其中古建筑3000余间,面积7.59万平方米,为实现古建的可持续利用颐和园建立周期性维修制度,投资额度超过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千万元,为保护古建,削减核心景区70%的商业网点,撤除了园内所有外设商业摊点。改革开放后,颐和园严格按照传统的设计施工程序,传统的建筑材料,加大了古建筑的修缮力度,恢复东宫门广场,北宫门广场,长廊沿线,动地沿线等处的青砖甬道及路面,丰富 和完善了园林古迹景观。
颐和园园藏文物四万余件,品类包括铜,瓷,玉器,家具,杂项等,以晚清工艺为特色,其中也不乏历代文物之精品。20世纪80年代开始,颐和园先后举办了清华轩和文昌院“园藏文物精品展”,澹宁堂“园藏宫庭家居精品展”,开辟了德和园“慈禧生活用品展”,永寿斋“中国太监历史展”,“赅春园遗址展”等展览。
颐和园内碑碣,石刻以及露天陈设的铜器等文物众多,颐和园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加以保护。为减轻酸雨等环境污染对露天陈设,石质文物的损坏,持续开展防腐蚀实验研究,1999年投入80万元全面整修了环湖望柱,修复破损栏杆。5.与社会发展协调
保护的目的是更长久的利用,把当代的成就,过去的珍贵遗产和自然美景结合起来,“适当利用已失去原有用途”的遗产满足“社会和文化的需要”,颐和园是中国传统文化成熟期的园林代表作,以旅游为手段,通过系列文化活动,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外围周边则找出保护地带,控制,统一各种工程措施在造型,时代感,材质,色彩上的谐同,甚至园林绿化也尽量使用传统造园的手法以自然群落方式进行配置,增强社会配置,增强社会发展与历史环境的相互融合。6.以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保护
保护遗产及所处环境,不能简单地保持原始和传统,要利用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给予有力的促进,颐和园加大科研力量,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研究,考察,检测颐和园保护的各个内容,制定科学有效的保存,维护和管理方法。7.旅游适度开发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颐和园的文化旅游活动是一项文化-经济事业,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要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检验,衡量,确定颐和园的旅游发展规模和速度,以保护好颐和园文化-风景自愿为前提,发展适度的文化旅游。
8.可持续利用
颐和园的管理实践在原真性实体保护的前提下,重视遗产与历史环境,社会发展,园林旅游的关系,坚持规划,推动政府借助科技手段促进园中的山水,建筑,植物,文物以及园外借景环境的保护,构建出完整的文化管理服务体系,是这个人类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并能传承后代,永续利用。三.文物保护的方法
众所周知,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破坏文物即意味着抛弃历史,抹杀城市的特色,也意味着,城市除了变成一个拔地而起的钢筋水泥丛林外,最终只能
是一片丧失历史文化内涵,没有人文北京的现代都市沙漠。
无论是中国的文物,还是外国的名胜古迹;无论是北京的古建筑园林,还是其他地区的文化瑰宝;无论是雄伟壮丽的八达岭长城,还是闻名中外的颐和园。都是我们现如今应当重视与保护的东西。并且,在保护之中我们有应当合理的利用它,当然,我们现如今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很丰富、很有价值。遗憾的是在经济开发中遭到了建设性的破坏。从八达岭长城和颐和园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我们现在对名胜古迹基本的保护方式就是静态保护,并且多数古迹都以修复为原貌为基础,实行适度开发旅游的政策。以一个较低的姿态让人们进行参观,但同时又保证其环境效益不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受伤害,保持旅游效益和古迹保护平衡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毫无疑问是城市的雄厚的发展资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资产。因此,在保护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经营中,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有意识地、特别重视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华夏文化,造福子孙后代。
[1]百度文库,八达岭长城的保护与利用 [2]《中外造园史》,张健
[3]《颐和园的保护原则及其实践》,高大伟
第四篇: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宝山乡吾木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情况
调研报告
一、吾木东巴文化基本情况
东巴文化是纳西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优秀代表,2003年荣列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就是世界对它文化价值的公认,它的传承命运如何关系到纳西文化的整体发展情况。早在清朝末年吾木村就有办东巴学习班的历史。目前,东巴文化和各种传统习俗及仪式在村中仍然保持得比较完好。基于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底蕴,为保护和传承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11月20日宝山乡吾木村委会被丽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指定为东巴文化传承点并进行了吾木东巴传习院授牌仪式,恢复和发掘了一些传统民俗仪式和必要的传统文化活动点。
我乡吾木村委会是东巴文化传承和保护较为完整的村落,吾木东巴文化作为纳西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命运如何关系到纳西文化的整体发展情况。历史上,吾木是宝山乡乃至老六区片的文化重地,同时有一批老东巴,为吾木东巴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吾木地处高寒贫困山区、交通不便、发展滞后,尤其是大部分民众仍处于解决温饱的状况等因素的制约,东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
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二、吾木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现状
近年来,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不断加强,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其作用和价值不断显现。我乡历来较为重视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在乡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文化宝山”的发展思路,并力所能及地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保护传承工作。
一是恢复各种东巴仪式。①吾木一带的纳西族古时就以自然村为单位,正月初七至初九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②文化大革命后全都停止了祭天。③从2002年正月起恢复祭天仪式。④至今已恢复有10年,不仅把这套仪式很好地传承下来,而且也促进了东巴文化的保护。
二是在多方支持下,我们建立了东巴文化传习院,建立传习院会员制度,发展协会会员48人,传习院定期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开展东巴文字传授等,为东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场所。
三是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民间文化等活动。在2011年4月10日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庆典上,东巴文化传习院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积极参加了白沙分会场的民族文化展演,取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四是通过组织各种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活动,尽力保护东巴文化的完整。每年传习院都按照习俗搞祭天、祭
龙王、祭暑、祭祖等祭祀活动,每月初五定为该院会员学习东巴文化日,每周在本村完小教授学生东巴文化课,教授小学生东巴舞蹈,在节日活动期间进行表演,使东巴文化和濒危的民俗仪式等活动得以保持和传承,较好地保护和发掘了纳西民歌、东巴舞蹈、器乐及各种丰富的民俗活动及东巴礼仪。东巴经书、文字、字画、木牌画、神轴画、抄写经文、艺术编织、纸剪等东巴文化的精华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传承。
三、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东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突破和进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的正常经费十分紧缺,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所需经费都是以“化缘”的方式解决,不仅使一些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而且在东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上困难重重。二是由于没有从事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的专职人员,当前开展一些文化活动都是由一些东巴文化爱好者自发组织开展,对一些传统习俗难以系统地整理。三是一些东巴传承人大多处于高龄,年轻人多数在外打工,继承东巴传人的积极性不高,东巴文化保护传承面临失传,断代的困境。四是民间文化传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五是东巴造纸等技艺有待恢复。有史料记载,吾木的东巴早在几百年以前就掌握了造纸技术,他们自行造纸(东巴纸)、书写东巴
文,并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他们的智慧,过去,当地的东巴经书非常丰富,种类也非常多,近年来由于受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部分东巴技艺有所流失。对这些技艺的恢复传承也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六是东巴文化传习院的制度章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和保护工作还不够。
四、在吾木东巴文化传承与保护中提出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鉴于在吾木东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和专业的东巴文化传承人员,使现有的东巴文化传承者都为民间自发形成的东巴文化爱好者,对传习院开展活动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我们建议由县财政每年安排保护传承专项经费或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吾木东巴文化的各项活动正常开展。
2、设立专业人员来从事吾木东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活动,主要负责东巴文化的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健全传习院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吾木东巴文化传习院的工作宗旨和方向,完善传习院的制度章程。组建一支既掌握民族文化又具有新的文化传承理念的传承队伍,保证传习院在社区文化承传和保护工作方面取得实效,把重点放在培养社区传统祭祀仪式传人、手工技艺传人和习俗说唱传人,保护好社区文化的活载体。
3、组建一支社区传统民族文化展演团体,引导群众参与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利用节假日宣传展演民族文化,激活地方民族文化活动氛围,弘扬民族精神,巩固社区的活态文化根基。重点扶持民间文化传人和艺人从事文化产业的开发,以点带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4、对村组所有的文化点进行普查建档,做好民俗文化活动点的环境保护工作,酌情修缮恢复。对社区的文化遗址、历史遗址、民间文物进行全面的普查造册登记,建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防止社区文物继续流失,做好社区文物的保护工作。
5、关注民间文化传人的生存环境,提高民族文化的社会地位,首先要提高民间文化传人的社会地位。对吾木东巴进行评定,着力改善坚持在民间从事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文化传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提高民间民族文化传人的福利,让他们更好地从事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本土民族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切实做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才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实质内涵。
第五篇:保护与传承家乡优秀民俗文化资源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保护与传承家乡优秀民俗文化资源
调查目标:由于年轻一代离开家乡,在外打拼,家乡中的很多优秀民俗已被年轻一代遗忘,通过这次调查,提供事实,让更多年轻一代了解家乡中的珍贵民俗资源,明白保护与传承家乡优秀民俗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达到保护民俗的目的。
调查时间:2013年1月5日——2013年2月5日。
调查对象:家乡资深长者、一些对家乡民俗有深入了解的学者、网络。调查方式:访谈、网上调查。
一、保护与传承家乡文化,我们义不容辞
家乡,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寄托,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永远都在牵挂着家乡。在我们各自的家乡中,都有许多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引以为豪。其中,家乡的优秀民俗文化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自豪。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近年来它的内涵与外延日益成为学界热衷探讨的问题,本文是对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和原则性作出一定的思考。民俗文化是人类世代相传的智慧宝藏,在构建多元文化和展示中华民族特质文化的过程中,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民族文化精神建设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只有做到保护与传承好优秀民俗文化,才能创造和谐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社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经济的发展,社会也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的民俗也渐渐被冷落,这是一件令我们失望的事。所以,保护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迫在眉睫。
我们只有学习祖先的智慧,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它的保护与开发意义主要表现在民俗传承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已日渐突出,民俗文化遗产在多极化世界格局的构建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地球是一个文化生态村,但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存在,已受到当今世界强势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强烈冲击,处于弱势和边缘的民俗文化遗产危在旦夕。物质的共享与文化的多元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则才是符合人类共同的发展利益的。当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多元文化的发展中,在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积淀、不同经济模式、不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民族本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这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所在。民族民间文化的丧失就是民族精神的丧失,也就如同民族的灭亡。因此,保护、继承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正经历着历史上最重要的文明转型期,文化分层现
象明显,流行文化占据了年轻人的精神空间,老年人是传统民俗的坚定捍卫者和实践者,中年人则在中间徘徊。几千年来以人为本、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活态文化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消失和消亡。文化样式的消失并不意味着文化基因的灭亡,但文化基因的传承、文化创造性的发展需要我们自觉深刻地认识我们的传统。
在我的家乡潮汕,至今还有很多古老的习俗沿袭了下来,因为这是我们维系我们更好生存下去的精神纽带。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有很多的优秀民俗被年轻一代冷落了,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如果连乡民都不愿去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优秀民俗,谁还会来拯救这些宝贵资源呢?因此,我们必须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发扬我们自己的优秀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
二、潮汕民俗文化的简介
我们潮汕人创造的潮汕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潮汕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与明清,创新于现代。潮汕最具有特色的是潮汕文化,是潮汕民间习俗的总和。潮汕昔因客家人南下,宋室南迁,眀室南来避难,战乱较少,是中原文化的卧虎藏龙之地,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岁时节俗、礼仪习俗、用品服饰等均有特色,自成体系;“既有潮汕厝,皇宫起”,独具特色的潮汕民居别有一番古典雅致,如驷马拖车、下山虎、四点金等民俗建筑;又有水布、市篮等习俗用品;既有新年烧龙、“人节”、吃七样羹、中秋烧塔、冬至食冬节圆等饮食习俗;也有做四句、吃丁酒、食红桌等婚娶、生育习俗;有赛花灯、游标旗、“营老爷”等游艺民俗;有好事送礼成双,歉事送礼成奇等交际礼仪;有“三山国王”、“天后宫”等的神文化;有抒情优美,潮汕味重的潮语歌曲、潮剧等民间曲艺文化;有独具特色的潮汕功夫茶;最具特色的传统成人节是“出花园”。从某些层面上通过对这些民俗的考察了解,我们可以认识一个族群的精神内核。
潮汕文化对潮汕人的影响十分深远,如何传承并弘扬潮汕文化,提高潮汕人人文素质,这就成为我们应该面对的一个重要的思考课题。
三、新时代对潮汕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立足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营造继承和创新的文化氛围,以此稳固我们的文化根基。
(2)政府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引导和研究,完善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加强对民间艺术团体的扶持力度。把优秀的民俗文化集,打好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
(3)保留其精华,摒弃其糟粕。传统文化不是一味的固守继承,而是要批判的继承。
(4)挖掘、整合潮汕民俗文化,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民俗文化的发展靠保护和传承,二传承必须依托于教学。潮汕青少年是潮汕的未来和希望,应注重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的教育。
(5)当今社会,由于多元文化的碰撞,相当部分青少年感情淡化,厌世、自私、懒惰。对此,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民俗文化中丰富的生命意识、生活观的教育资源,加强青少年的教育,使青少年热爱生命,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情趣。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美学资源。节日喜庆中开展的民间歌舞、民间游艺等,都是精湛艺术,它的没是有声有色、充满动感、自然流畅的;刺绣、雕塑等民间工艺品,是人赏心越目;潮曲、潮剧,也同样令人陶醉;还有
入口回味无穷的功夫茶;具有地方特色的门神、年画、供品、祭祀品、花灯等,也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某种观念和风俗的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形式。人们在喜庆活动中,不仅得到身心的娱乐,还得到美的享受和生活情趣。
(7)作为一个潮汕人,特别是有意识的潮汕人都应该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与时俱进,高度重视,不断对潮汕民俗文化进行思考、学习、研究、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弘扬潮汕民俗优秀文化,加强对潮汕人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育、提升潮汕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推进大潮汕的文化建设,从而增强海内外潮人的凝聚力,振奋海内外潮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精神。使潮汕优秀文化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从而开创潮汕民俗的新局面。
总而言之,保护家乡的优秀民俗文化,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