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县草原保护和利用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06:0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铜鼓县草原保护和利用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铜鼓县草原保护和利用调研报告》。

第一篇:铜鼓县草原保护和利用调研报告

铜鼓县草原保护和利用调研报告

铜鼓县地处山区,拥有非常丰富的草地资源,天然草地面积10.85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8.25万亩。在1996年实施的飞播牧草项目和2003-2007年起实施的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之后,我县草原草场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近年来我县对草原草场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主要围绕草地确权、草地承包和加强草地监测等方面进行开展。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高度重视草地保护和利用工作。

我县是南方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覆盖率高达87%,活立木蓄积量947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4495万根,人均山林15亩,位居全省前列。林业一直是我县主导产业,政府相对来说忽视了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林业和畜牧业有冲突的时候(比如发展山羊养殖会对杉树幼苗和阔叶林造成一定的破坏),政府一般都偏向林业,而且很多草地都划归了林地范围。近两年来通过我局多次找上级领导沟通,县政府对草地保护和利用有了足够的重视,今年3月份由县政府召集畜牧、国土、统计等部门进行了草地核查,将我县国土资源部门土地二次调查中统计为荒草地、灌木林、疏林地变更为草地面积统计,同时出台《铜鼓县开展草原确权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草原确权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方法步骤和工作目标。

二、加强草地监理队伍建设

一是成立草地监理站,负责全县草地监理工作,我县草地监理站是在天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实施办公室基础上成立的,定编4人,与畜牧股合署办公。

二是调整人员结构,近几年我局招聘畜牧兽医专业大学毕业生4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人,研究生1人,有两人从事草地监理工作。

三是完善草地监理设施,我局配备了GPS、土壤分析仪、电脑、打印机、望远镜、照相机、越野车等设备,使草地监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开展草地承包工作。05年以来共与106户农户签订了草地承包协议,累计承包面积3.2万亩,其中由林海牧业有限公司承包的沩山牧场面积1.03万亩,主要开展放牧、休闲、旅游等项目开发。

四、存在的问题,农民对草原的保护意识任然不强,对草原草场的利用依然较为粗放,例如放任山羊在草场上自由采食,对退化草场不加以补植和维护等。

一些建议:

一、参照林权改革试行草地产权改革。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草原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工作的组织领导,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草地产权改革方案,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将草地产权划拨给农民,要确保草地用途不能变,责权利到人,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农民对草原保护和利用。

二、强化依法治草,落实各项草原保护制度。

严格按照《草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和要求,实行草原保护制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加强草地监理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监测预警机制,促进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加大各项投入,推广科学种草。

要加大草原保护和利用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逐步完善草原监理、检测、科研、防灾等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促进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草原畜牧业发展,增强草原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广泛运用先进实用技术,提升草原保

护建设利用整体技术水平。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推广先进的技术,提升草地产能,提高农民种草养畜积极性。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要加强宣传工作,大力宣传草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广泛普及草原科技知识,弘扬种草、护草、爱草的绿色文化。树立和运用大资源的理念,高度重视草原资源的保护开发,确保草原永续利用。

链接:铜鼓林权改革情况:铜鼓过去由于占林地面积85%的集体山林没有确立经营主体,存在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经营机制不活、林农负担过重,盗伐滥伐现象严重等问题,丰富的山林资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从2004年8月开始,一场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内容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县开展。121.3万亩集体商品林分户经营面达119.6万亩。落实林权宗地77573宗,分户登记率为96.6%,发放林地使用权证3.48万本。通过还山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广大林农对林地有了使用权、转让权,对森林、林木有了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过去,一听说要封山育林,老百姓就有意见。现在林农护林、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9年,铜鼓县造林4.2万亩,其中民间投资造林占61%,首次超过国家工程项目造林,真正实现了由过去的“千把斧头砍树”向现在的“万把锄头造林”的转变,形成了国家、集体、企业、个人造林多轮驱动的发展新格局。

铜鼓县畜牧水产局

2011年9月23日

第二篇:对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草原是牧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县是自治区确定22个牧业县和30个易灾县之一,草原畜牧业比重占全县畜牧业比重60%以上。但近年来,特别是1996年至2004年期间,由于草原畜牧业一味追求数量扩张型发展路线,忽略了草原生态承载能力,使全县牧区人口和牲畜存栏不断增加,同时受利益趋使滥垦乱挖草场案件时有发生,草原自然灾害、生物灾害频发,造成草场载畜能力明显下降,全县天然草原生态日益恶化,几乎所有的天然草原均不现程度地出现“三化”现象,甚至约有20余万亩的草场已不能做放牧使用,严重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破解草原生态保护与草原畜牧业经济如何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县党委书记曾亲自牵头组织县四套班子领导先后两次深入牧区调研,并明确提出:“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是关系牧区牧民长期发展的根本问题,抓好草原生态保护是真正对牧民负责的一项重大工程”,要坚持按照“保护草原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草原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则,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依托国家天然退牧还草项目工程,通过5年的努力实施了6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948.5 万元,建设草原围栏面积278 万亩(其中禁牧60万亩、休牧188 万亩、划区轮牧30万亩),使围栏草场面积达到全县实际可利用草场面积494万亩的56.28%;切实加大牧民定居、草畜平衡建设力度,2008年完成了安乡托斯呼尔图村、哈镇乌拉斯台村2个牧业村队的牧民定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了饲草料地种植任务,积极推广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和冷季舍饲、暖季放牧制度,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了新建定居点30%牲畜冷季舍饲圈养;认真做好草原虫鼠害监测和防治工作,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每年防治面积在30万亩以上;不断规范和加强草原行政执法力度,通过开展清山清查活动,杜绝了滥垦乱挖破坏草场行为,避免了人为破坏草场现象发生。

通过以上举措,**县草原生态得到了明显改善,草原畜牧业呈现勃勃生机。通过实施退牧还草项目,全县天然草草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改善了草原植物的生存环境,使草地植被得到休养生机的机会,草原植被覆盖度和产草量均有明显提高。经测定:我县项目区内程区内草原植被平均盖度提高了5-15个百分点,平均高度提高了3-8厘米,平均地上生物量提高了10-24%。项目区牧民通过项目带动和国家禁休牧陈化粮折现补助,已累计直接增加收入1700万元以上,户均达到1万元左右;通过实行牧民定居、以草定畜、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冷季舍饲圈养等配套措施,不仅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放牧压力,还能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畜群结构,改良家畜品种,加快出栏周转,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牧民增收。据调查,舍饲圈养1只羊效益比放牧高出50元左右,按户均年出栏羊100只计算,可比放牧牧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通过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和行政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草原生物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人为破坏草场行为得到严肃查处,给草原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对维护本地社会稳定,巩固边境治安管理,保障县域经济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在草原生态保护过程中,注重与草原畜牧业生产统筹兼顾,保证了草原生态不退化,畜牧业生产效益不降低,牧民收入不降低,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牧区畜牧业经济双赢的科学发展目标。

第三篇: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城市规划概论》结课作业

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调研报

姓名:康一林

班级:规132 学号:201301020223 成绩:————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位于华北平原北端,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早在周朝时期,就是燕国和蓟国所在地,北京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北京拥有的名胜古迹有: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是中国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该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爱,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东西款750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城墙上开有四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四座角楼,角楼有三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他利用昆明湖和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或首都北京市区中心,面临长安街,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天安门原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举行了开国大典并被设计入国徽,墩台上的城楼大殿东西宽9间,南北深5间,用95之数,是取帝王为“9”,“5”至尊,至高无上的含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名胜古迹的破损, 它们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八达岭长城是中国长城的杰出代表,明代长城的精华地段。虽经受几百年来风霜雨雪的侵蚀,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而今仍显雄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多年来,八达岭长城景区的历任管理者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使八达岭长城焕发出其独有的魅力。一:八达岭长城 1.维修长城 保护长城

1952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提议“保护文物,修复长城,向游人开放”,从此,长城的保护和利用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罗哲文等专家多次到八达岭长城实地考证、勘测,提出了科学严谨的修复方案,开始了解放后长城的保护维修工作。1984年在邓小平“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下,掀开了长城保护修缮新的一页。特别是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特区投巨资对长城进行抢修和对关城进行复建。按照《威尼斯宪章》的要求,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持文物的真实性,使之完整地传给后代,从1953年至今,他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八达岭长城进行多次修复。到目前为止八达岭长城对外开放的长度为3741米,游览面积由原来618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9348平方米。附墙台及空心敌楼21座,垛口1252座。修

复后的八达岭长城及关城再现了历史的原貌,从而也使长城得到了科学的保护。

2.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在遗产的宣传上,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专门设立宣传科和对外联络中心,通过媒体,以大旅行社、大学校、大企业工会为重点对象,以公路和城市公交车辆为重点流动广告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八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达岭的品牌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八达岭长城。对内在景区职工和从业人员中广泛宣传并组织认真学习《文物保护法》、《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威尼斯宪章》等法律、法规和遗产保护方面的知识,举办知识竞赛和保护遗产征文演讲等普及遗产保护知识的活动。从而增强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3.发展旅游 促进保护

自1981年成立延庆县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以来,特区办事处在发展旅游事业的同时,一直致力于长城文物保护工作。为加强和做好遗产保护工作,由一名副主任专门负责文物遗产管理工作,设立文物管理科,负责辖区内长城的保护和管理,日常工作也都围绕这一中心进行,科学规划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对长城进行定期巡查,及时维修出现险情的墙体、敌楼、更换磨损的马道砖,对破坏文物保护标志和乱刻乱画等行为进行制止。专职管理机构的设立,使遗产保护步入了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健康轨道。

近几年,他们对长城两侧建控区域进行严格控制。拆除了长城附近大型商业设施22个、长城沿线设置的商业摊点60余个、大型构筑物2处、违章建筑6处,为此,八达岭特区每年直接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同时,他们还通过引进人才、开展业务培训等途径来提高管理队伍、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更好地、科学地保护管理八达岭长城打下基础。

保护是核心,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遗产的保护。只讲保护,不讲利用,保护就失去了为人类社会造福的意义。因此,只要合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将会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发挥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八达岭旅游观光的国内外游人与日俱增,旅游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是依托历史文化、自然遗产发展壮大起来的。他们在积极恢复长城原貌的同时不断加强文物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和景区环境建设。长期以来,一直控制长城两侧建控区域内不允许有任何建筑。为保护和宣传八达岭长城,挖掘长城文化内涵,满足游客在游览长城的同时了解更多的长城知识。1990年和1994年,特区在景区内远离核心保护区的地方,先后建成开放了展示长城历史和风貌的“中国长城博物馆”、“长城全国影院”、水关长城、夜长城、残长城自然风景区等长城文化旅游景点,更丰富和突出了长城文化和特色。4.制定规划 持续发展

八达岭特区办事处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结合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在1992年八达岭——十三陵特区总体规划和1998年八达岭特区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规划的基础上,对景区进行规划,制定出八达岭大景区总体规划,突出了文化遗产保护核心区的保护目标和商业区外迁、突出文化氛围、过境路改线、环境整治、绿化美化等多项措施。

在规划中,对商业区、办公区、游览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并以奥运为契机,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全新理念体现于八达岭长城的发展之中。现位于商业区的办公楼已迁至景区以外,腾出核心区的土地,用于遗产保护和环境整治,进而将重点文物核心保护区的商业、服务业设施迁移到建控地带以外,实现文物保护区内的高度净化,突出长城的历史文化氛围。计划用5年的时间在八达岭长城景区,按照植树种草、间缝插绿的原则,实施立体绿化、美化,为游人创造优质、舒适的旅游生态环境。

今天的八达岭长城已经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会的舞台,成为联络中国与世界的友谊之桥,成为中外游人了解长城历史和文化的课堂,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新的时期,长城有了新的内容,握手和平,传承友谊,世界瞩目八达岭。长城、和平、友谊的和谐乐章在八达岭长城上奏响。

二:颐和园

1.颐和园保护管理的基本原则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的一种杰出表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谐地融为一体,颐和园是中国的噪音源思想实践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形式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世界几大文明的象征代表来描述颐和园的价值,使人们对颐和园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颐和园的管理者从新审视自身的责任,加强管理与研究提出了颐和园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2.延续历史文脉

颐和园原名清漪圆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是一座以万寿山合昆明湖为主题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模仿杭州西湖而建。

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文化,中国皇家园林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涵纳了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而这些内容皆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景手法在三维立体空间中给予了生动的展现,颐和园的保护活动,就是要注重发挥传承中国传统园林文脉的作用,遵循一切实践活动均有出处的原则。

并且,颐和园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我们要尊重历史,更要保护历史,这无疑要求我们要保护这些文化古迹。3.与历史环境不可分割

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中国博物馆式的皇家园林,内涵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园林,文物,建筑,宗教,民俗,戏曲等诸多方面,堪称中国文化精粹的一个立体锦集,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颐和园的保护措施及原则,高大伟)。历史地区及其环境应被视为不可替代的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体现在颐和园方面就是可视性景观环境的保护,北京市政府严格控制了颐和园的周边的建设规划,颐和园在保护,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中,也极力避免对环境视觉的破坏。4.文物的保护

颐和园的所有物质实体均可视为文物,其中古建筑3000余间,面积7.59万平方米,为实现古建的可持续利用颐和园建立周期性维修制度,投资额度超过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千万元,为保护古建,削减核心景区70%的商业网点,撤除了园内所有外设商业摊点。改革开放后,颐和园严格按照传统的设计施工程序,传统的建筑材料,加大了古建筑的修缮力度,恢复东宫门广场,北宫门广场,长廊沿线,动地沿线等处的青砖甬道及路面,丰富 和完善了园林古迹景观。

颐和园园藏文物四万余件,品类包括铜,瓷,玉器,家具,杂项等,以晚清工艺为特色,其中也不乏历代文物之精品。20世纪80年代开始,颐和园先后举办了清华轩和文昌院“园藏文物精品展”,澹宁堂“园藏宫庭家居精品展”,开辟了德和园“慈禧生活用品展”,永寿斋“中国太监历史展”,“赅春园遗址展”等展览。

颐和园内碑碣,石刻以及露天陈设的铜器等文物众多,颐和园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加以保护。为减轻酸雨等环境污染对露天陈设,石质文物的损坏,持续开展防腐蚀实验研究,1999年投入80万元全面整修了环湖望柱,修复破损栏杆。5.与社会发展协调

保护的目的是更长久的利用,把当代的成就,过去的珍贵遗产和自然美景结合起来,“适当利用已失去原有用途”的遗产满足“社会和文化的需要”,颐和园是中国传统文化成熟期的园林代表作,以旅游为手段,通过系列文化活动,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外围周边则找出保护地带,控制,统一各种工程措施在造型,时代感,材质,色彩上的谐同,甚至园林绿化也尽量使用传统造园的手法以自然群落方式进行配置,增强社会配置,增强社会发展与历史环境的相互融合。6.以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保护

保护遗产及所处环境,不能简单地保持原始和传统,要利用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给予有力的促进,颐和园加大科研力量,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研究,考察,检测颐和园保护的各个内容,制定科学有效的保存,维护和管理方法。7.旅游适度开发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颐和园的文化旅游活动是一项文化-经济事业,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要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检验,衡量,确定颐和园的旅游发展规模和速度,以保护好颐和园文化-风景自愿为前提,发展适度的文化旅游。

8.可持续利用

颐和园的管理实践在原真性实体保护的前提下,重视遗产与历史环境,社会发展,园林旅游的关系,坚持规划,推动政府借助科技手段促进园中的山水,建筑,植物,文物以及园外借景环境的保护,构建出完整的文化管理服务体系,是这个人类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并能传承后代,永续利用。三.文物保护的方法

众所周知,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破坏文物即意味着抛弃历史,抹杀城市的特色,也意味着,城市除了变成一个拔地而起的钢筋水泥丛林外,最终只能

是一片丧失历史文化内涵,没有人文北京的现代都市沙漠。

无论是中国的文物,还是外国的名胜古迹;无论是北京的古建筑园林,还是其他地区的文化瑰宝;无论是雄伟壮丽的八达岭长城,还是闻名中外的颐和园。都是我们现如今应当重视与保护的东西。并且,在保护之中我们有应当合理的利用它,当然,我们现如今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很丰富、很有价值。遗憾的是在经济开发中遭到了建设性的破坏。从八达岭长城和颐和园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我们现在对名胜古迹基本的保护方式就是静态保护,并且多数古迹都以修复为原貌为基础,实行适度开发旅游的政策。以一个较低的姿态让人们进行参观,但同时又保证其环境效益不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结课作业

受伤害,保持旅游效益和古迹保护平衡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毫无疑问是城市的雄厚的发展资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资产。因此,在保护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经营中,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有意识地、特别重视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华夏文化,造福子孙后代。

[1]百度文库,八达岭长城的保护与利用 [2]《中外造园史》,张健

[3]《颐和园的保护原则及其实践》,高大伟

第四篇:贵州省植物资源特点及其保护利用调研报告

贵州省植物资源特点及其保护利用调研报告

姓名:邓娟

年级:11级

班级:林学1班

学号:110903000

5指导老师:安明态

目录

1.贵州的气候

32.贵州植物资源的基本特点 3

2.1植物种类丰富 3

2.2植物区系成份复杂,热带、亚热带的成分占明显优势

32.3植被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植被类型复杂多样 3

3.贵州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3

3.1保护现状 3

3.2利用现状

44.贵州优先保护的10种经济植物资源 4

4.1银杏 4

4.2珙桐 4

4.3黔纹母树

54.4贵州苏铁 5

4.5小黄花茶 5

4.6贵州八角莲 5

4.7全秃海桐 5

4.8黄枝油杉 5

4.9桫椤 6

4.10红花木莲 6

5.贵州优先开发利用的10种经济植物资源 6

5.1猕猴桃 6

5.2荠菜 6

5.3马尾松 6

5.4贵州山核桃 7

5.5蓝莓 7

5.6顶坛花椒 7

5.7辣椒 7

5.8杜鹃 7

5.9杜仲 8

5.10刺梨 8

6.总结 8

1.贵州的气候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植被丰厚,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组成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

2.贵州植物资源的基本特点2.1植物种类丰富

根据最近资料统计,裸子植物中,我国产的各科 ,贵州都有分布。被子植物的科,属,种及变种,在全国所占比例较多,与国内各省区相比,仅次于云南、四川。在丰富的植物种类中,蕴藏了众多的经济植物,为开发植物资源提供了良好 的物质条件。

2.2植物区系成份复杂,热带、亚热带的成分占明显优势

我省既有泛热带分布式的禾木科、豆科、大戟科、茜草科等,还有热带亚洲分布式的爵床科、天南星科、苦首苔科、榨科。热带亚热带性质的其它分布式,如旧世界热带分布式,也都不同程度的具有。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为我省开发亚热带植物资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3植被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植被类型复杂多样

贵州地处中亚热带,受自然地理水平地带性规律的制约 ,贵州的地带性植被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性质。植被有明显的渡性特征,既有湿润性的常绿林,又有半湿润性的常绿林,还有大面积的次生性落叶阔叶林光皮桦、响叶杨。复杂多样的植被,为我省开发和利用多种植物资源提供了可能。

3.贵州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3.1保护现状

为了在开发利用资源时做到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我省做出的具体措施如下

① 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是木材资源的重要来源,采伐较多,使我省很多地方成为缺材地区,为此我省把国家森林法落实到各市县,依法办事,既保护了森林资源,还保护了许许多多的植物资源。

② 建立自然保护区,为各类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以黔金丝猴、琪桐等为主的珍贵动植物。

③ 合理利用植物资源。例如本来只为用材而砍伐森林,现要利用其枝娅加工成小型玩具、家用器材等,我省已渐渐地对多种不同性质的产物加以利用,克服产品单一的经营管理状态。

3.2利用现状

贵州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在利用植物资源的同时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下是我省对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

① 对高维果品资源的利用。贵州植物资源中,刺梨、猕猴桃维生素含量最高,现其利用正处于初期的试验阶段,有待更产业化的开发无籽刺梨、大果刺梨、大果称猴桃等优良品种。

② 对重要中草药资源的利用。如天麻、杜仲、黄连、吴英及黄草等中草药利用较多,对天冬、获荃、党参、首乌、白岌、桔梗、茵仁、黄柏、爬岩姜等重要中草药的利用少些。

③ 对观赏植物与盆景植物资源的利用。贵州出产的一些珍稀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如洪桐、秃杉、鹅掌揪等,其他观赏植物如杜鹃、普薇、山茶等被制成盆景供观赏。

4.贵州优先保护的10种经济植物资源4.1银杏

银杏有祛疾止咳、抗涝抑虫、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抑菌杀菌等医疗作用;有除皱、保护脂质免受自由基伤害的美白作用;有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治虫害、调节气温等生态价值,属濒危植物,可作为优先保护的植物。主要分布在盘县、道真、正安、务川等地,在长顺县有就地保护的保护途径。

4.2珙桐

珙桐为我国独有的珍惜名贵观赏植物,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而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其材质沉重,是建筑的上等用材,也是制作细木雕刻、名贵家具的优质木材,属濒危植物,可作为优先保护植物。梵净山、松桃、道真、绥阳、毕节、纳雍等地都有分布,主要以设立保护区为保护途径。

4.3黔纹母树

其抗性强、防尘及隔音效果好,是城市及工矿区绿化及观赏树种。植于路旁、庭前草坪上及大树下都很合适。成丛、成片栽植作为分隔空间或作为其它花木之背景效果亦佳,属稀有植物,为贵州特有,因此列为贵州优先保护,分布在贵州大部份地区,保护途径为设立保护区。

4.4贵州苏铁

贵州苏铁仅贵州特有,是古老的苏铁纲植物的后裔,是在不同生境下新分化出的类群。由于不合理的利用,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属濒危种,还作为一种良好的观赏绿化植物,且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因此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分布于南盘江河谷地带、兴义、望谟和安龙等县,主要是就地保护的途径。

4.5小黄花茶

它是遗传育种研究和庭园观赏的难得植物,有重要价值,为赤水特有种,有消肿的药用价值,可保护肝脏,是贵州省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因此列为贵州优先保护经济植物。小黄花茶现仅分布于贵州省赤水市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闷头溪,就地保护。

4.6贵州八角莲

有重要的药理作用,能化谈散结,祛瘀止痛,毒蛇咬伤;根状茎及根供药用,有解毒,止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及劳伤疼痛;对兔耳血管有扩张作用;对蛙后肢血管、家兔小肠及肾血管则有轻度的收缩作用,属濒危药用植物,可列为贵州优先保护经济植物。分布在贵州大部份地区,有就地保护和栽培驯化等保护途径。

4.7全秃海桐

四季常青,花味芳香,种子红艳,为著名的观叶、观果植物,适适合做为盆栽布置展厅、会场、主席台等处。抗二氧化化硫等有害气体的能力强,称为环保树种,适合种植于工矿区。还可治腰膝痛、风癣、风虫牙痛。属稀有植物,仅生长于贵州,列为贵州优先保护经济植物。分布于贵州东北部,就地保护。

4.8黄枝油杉

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具有研究价值。木材较坚硬,结构细,是家具和建筑优良用材。树干通直,雄伟挺拔,枝叶浓密,适于庭园绿化;根系发达,能耐石山干旱,是石灰岩石山绿化的优良树种,属渐危种,因此列为贵州优先保护经济植物。分布于贵州东南部黎明平、独山、平塘、荔波等县,呈小片分布,就地保护。

4.9桫椤

桫椤植株高大,一般株高1~6m,最高近10m。一般主干不分枝,叶顶生,形如巨伞,状若华盖,树形优美,苍劲挺拔,四季常青,享有“蕨类植物之王”的美誉,还被科学界称为“活化石”,是中国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极具观赏价值。故列为贵州优先保护经济植物。主要分布在赤水,设有自然保护区。

4.10红花木莲

渐危种,常绿乔木,其树叶浓绿、秀气、革质,单叶互生,树形繁茂优美,花色艳丽芳香,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其树形优美,四季常绿,是很好的庭院观赏树种,且树干通直,是优良的用材树种,是渐危树种,为名贵稀有观赏树种,列为贵州优先保护经济植物。望谟县有分布,就地保护。

5.贵州优先开发利用的10种经济植物资源

5.1猕猴桃

猕猴桃果型大,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特别高,含有白氨酸、酪氨酸等12种氨基酸。主治肝炎、消化不良、烧烫伤,维生素C缺乏等症。对消化道癌症、高血压、等具有一定的防治或辅助治疗作用,是高级的滋补营养食品,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有加工袋装,制成饮品等开发利用途径,生长在修文,红阳等地。

5.2荠菜

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属野菜类,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香气浓郁,味极鲜美,营养价值高。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荠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降低血压,具有抗癌作用。做干野菜,鲜野菜都是较好的开发利用途径,在贵州大部份地区的田野、路边及庭园中都能生长。

5.3马尾松

马尾松的松油脂及松香、叶、根、茎节、嫩叶有药用价值,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乳腺炎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其汤汁可美容养颜,马尾松花粉是唯一含有 200 多种活性营养成分、是人体需求的保健珍品,长期食用可达到生理平衡,提高免疫力。木材可加工为各种家具,枝叶可加工为药物,生长在贵阳、毕节、遵义等地区。

5.4贵州山核桃

山核桃具有不错的食疗功效,能滋润补养,微炒后用黄酒送服能治疗腰痛,根是治疗脚痔不错的自然药物,鲜外果皮捣碎取汁擦治皮肤能够治癣症。含脂量较高,食用价值高,是上天赐予大地人们的果实。有制成核桃汁,袋装核桃等开发利用途径,适宜生长在安龙、望谟、册亨、兴义等县。

5.5蓝莓

蓝莓眼睛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其果胶含量很高,能有效降低胆固醇,促进心血管健康,能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记忆力,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肌肤,缓和皮肤松弛下垂和眼袋。有制成饮品,干果等途径,适宜生长在贵阳、遵义、修文、麻江。

5.6顶坛花椒

它是贵州花江峡谷地区特有的经济植物,其具有喜钙、耐旱、水土保持效果好等特点,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是该地区主要的水土保持经济树种,合理开发利用,将生态重建与花椒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培养和壮大花椒产业和产业竞争力,发展社会经济。开发途径有晒干袋装,适宜生长在贵州花江。

5.7辣椒

其为色素植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具有强烈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它含有一种特殊物质,起到减肥的作用,还对皮肤有很好的美容保健作用,是女性的“补品”。大量种植,加工袋装可有效开发利用,生长在贵州大部份地区。

5.8杜鹃

大方有百里杜鹃,品种优良,枝条细瘦,光滑无毛,老枝灰白色,叶多密生于枝顶,叶片薄革质,先端渐尖,总状伞形花序,子房圆柱状锥形,有较高的观赏性,可以持续发展其带动的旅游业。合理利用开发其价值,如做成盆栽等,生长在梵净山、大方等地。

5.9杜仲

杜仲含有80多种天然活性物质,有降压稳压的作用,正是所需多人需要的。杜仲黄金组合,能有效地保护人体心脑肝肾,预防高血压,这些药用价值是最大的经济价值。可大片种植杜仲,将其树皮做药物原料,叶做成保健茶,从其汁液中提取天然橡胶,借助杜仲林养金蝉,金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杜仲适合栽培在贵州的遵义、湄潭、正安、贵定等县。

5.10刺梨

刺梨被人们誉为“VC之王”、“天然VC贮库”。刺梨果实还含维生素E、维生素p、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素和16种氨基酸,其中的天门冬氨酸对白血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有较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等经济价值。可加工成袋装果干,刺梨酒,药丸等方便食用的产品,适宜生长在贵州的毕节、六盘水、龙里以及贵阳周边。

6.总结

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使贵州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立体农业特征明显,种植被类型组合复杂多样。应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尽多地将达到要求的区域申请为植物保护区,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植物资源。针对开发利用经济植物资源方面,应注重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绿色产品、安全产品、有机产品;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采用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技术、遗传改良、作好技术和物质储备;建立苗木基地,把好种质质量关,将植物的生产基地建设与良重繁育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的有机结合,走一条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提高产品贮藏保鲜技术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五篇:某某县草原生态保护报告

**县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草原作为“地球的衣被”,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我县境内有天然草原81.2835万亩,草原大多位于渭河、洮河水系的源头和上中游地区,面积大,分布广,有着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对减少地表水土冲刷和江河泥沙淤积,降低水灾隐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对保护渭河源生态环境,转变生产方式,建设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县在草原利用过程中,由于重畜轻草、滥垦乱挖、以林压草、管理缺位等原因,导致草畜结构失衡、草地产量下降、草地一定程度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草原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局部的,而破坏和恶化则是全域的。

(一)基本现状

1.天然草原基本现状

**县有天然草场面积86.32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81.28万亩;其中禁牧面积46万亩,草畜平衡面积35.2835万亩。天然草原类型大致分为温性草原、温性草甸草原、山地草甸三大类。全县草原鲜草总产量达到

18.22万吨,折合干草6.20万吨;核定载畜量8.94万羊单位,实际载畜量11.41万个羊单位。

2.草原鼠虫害情况

近年来全县鼠虫害危害面积维持在40万亩,严重危害30万亩,其中人工草地危害13万亩,严重危害10万亩;天然草场危害27万亩,严重危害15万亩。草原鼠虫害主要发生在农牧交错区的草原。其中:蝗虫呈中等发生,主要危害区域在温性草原,危害时间自6月开始。草原鼠害、地下害虫(蛴螬类、蝼蛄类、金针虫类、地老虎)、蚜虫和粘虫呈中等发生,主要危害温性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全县境内草原鼠虫害发生面积较大,危害严重。草原鼠虫害的发生,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环境,造成草场的退化,引起水土流失。人工草地的产草量下降,局部区域缺苗断垄,植株枯萎死亡,部分地表裸露,草原退化较为严重。

3.人工草地现状

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到33.45万亩,其中多年生留床面积30.55万亩,一年生2.9万亩。多年生人工种草主要以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为主(苜蓿25万亩,红豆草5.55万亩);一年生人工种草品种主要以高粱、燕麦、豆青、饲用玉米为主(草高粱高粱1万亩、燕麦0.8万亩、豆青0.5万亩、甜高粱0.6万亩)。

4.草原监理机构情况

2007年由县人社部门批准成立县种草饲料站,同时加挂草原监理站牌子,核定编制4人。县草原监理站现有兼职人员6名,20-30岁年龄段1人,40-50岁年龄段4人,50岁以上1人;本科1人,大专5人,有执法证人员2人。

聘用218名村级草原管护员,协同草原监理站开展禁牧和草畜平衡平时巡查和执法检查。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和专业执法设备。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快建设、持续发展的思路,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制止开垦草原、乱征滥占草原、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等不合理开发利用草原资源的现象,保护草地资源生物多样性;加强植被恢复建设,实施科学的草原利用制度,降低草原的放牧压力,减少病虫害危害;严格管理草原区的土地利用和矿产开采,合理开发草原水资源、旅游资源;实现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良性循环,促进草原资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1.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制度建设。近年来,**县坚持保护优先与开发有序的原则,兼顾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以有利于畜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切实提高县乡两级政府对草原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出台一系列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政策,狠抓草原生态建设。一是制定了《**县草原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县草原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县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县草原虫灾应急预案》,提高了应对草原灾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证了灾害发生时能够全面、迅速、有序地对相应灾情进行应急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了草原资源。

二是制定了《**县禁牧休牧管理办法》、《**县禁牧管理办法》、《**县草原禁牧巡查制度》、《**县草原监测制度》等一系列草原保护监测制度和管理办法,聘用218名村级草原管护员,协同草原监理站开展禁牧和草畜平衡平时巡查和执法检查。通过扩大宣传覆盖面、加大督查和查处力度等有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各类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

2.积极开展草原普法宣传。通过组织送法下乡、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宣传、积极开展执法巡查等活动形式,发放普法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举办法律现场咨询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省草原条例》、《**省草原防火条例》、草原补助奖励机制等草原法律法规政策、典型案例以及成绩经验等内容,进一步提高公民保护草原的法律意识,形成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良好法律氛围,为全面推进依法管理草原和生态保护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草原监督管理。一是积极开展草原生态监测,开展草原返青期、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和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效果监测,掌握了全县草原资源与生态现状,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二是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力度,通过出动车辆、技术人员,防止草原鼠虫害发生;积极

争取省级财政补助母鸡灭蝗示范经费,开展生物防治草原虫害防治示范。

4.加强草原防火工作。一是加强草原防火法律法规宣传。以全面宣传草原防火法律法规,预防草原火灾发生为主线,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利用广播宣传、印发资料、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草原防火的重要意义,真正做到草原防火人人有责,提高了全社会的草原防火意识。二是严格执行草原防火制度。各乡镇草原防火机构在防火期内严格执行防火期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做到领导在岗、值班人员在位。强化草原防火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握和处置草原火情,建立健全草原火灾隐患排查记录。一旦发现火情,在规定时间上报县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值班室,严格执行草原火灾归口管理上报制度和火灾零报告制度。三是加强草原火灾的隐患排查。针对我县大部分乡镇春旱夏旱严重,秋季降水又偏少,草原火险等级偏高的形势,要求各乡镇及黄香沟牧场以村为单元,对草原火灾管控区域、草原旅游景点及林草接壤等重点区域的火灾隐患进行排查。

5.加快优质饲草生产基地建设。围绕全市“西部草都”的建设目标,以全国苜蓿重点县建设为契机,以助推精准脱贫为核心,结合自然环境等条件,加快推进我县饲草基地建设工作。2017年我县在秦祁乡铜钱村完成建设500亩燕麦草种基地,在秦祁乡糜川村完成建设500亩紫花苜蓿饲草基地,在新寨镇廖家寨完成建设100亩红豆草草种基地。依托渭宝草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市阜丰草业有限公司和**县盛农现代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饲料加工企业,购置饲草料加工机械,在秦祁、北寨、路园、莲峰、锹峪、清源、会川和田家河建成8个饲草料加工配送中心;组建1支饲草料加工技术流动服务队,通过走进田间地头,由技术服务队提供饲草加工机械,农户提供劳力的方式,将收购加工的农作物秸秆配送给饲草料缺乏的养羊合作社和农户,促进饲草匮乏区和富足区域间的双向流动,完善饲草料供应体系,转变草牧业发展方式,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

1.对草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不够。长期以来,草原一直被人们视为普通的生产资料,而其生态保护功能尚未被充分的认识和重视。一是存在人为开垦草原的现象,被垦草地因坡度大或土地肥力不足形成大面积的撂荒地,造成水土流失。二是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重畜轻草,农牧民重利用轻保护、过度放牧,草原失去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不堪重负,造成草原退化。三是存在重林轻草问题,对草地的投入与其综合作用极不相称,未能实现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2.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县地理位置特殊,境内低温寒冷与干旱少雨并存,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草原生态极易破坏,恢复难度大。虽然通过实施一系列草原保护建设工程,草原生态退化趋势得到遏制,但全县整体上保护建设速度明显赶不上退化速度,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县有近30%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3.干旱缺水日益加重影响草原植被恢复。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内陆干旱少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县草原旱化日益强烈。根据气象资料显示,我县年平均降水量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下降了200~300mm。草原干旱缺水使牧草生长水分供应不足、发育不良甚至干枯死亡,加剧了草地的退化和草地载畜能力的下降;草原干旱缺水还造成牲畜长期饮水不足,生长缓慢。

4.监测管理和综合服务滞后。随着我县草地资源保护与建设逐渐被重视,使长期制约草地资源监管和服务的主要问题更加突出,机构、人员设置与草地资源保护建设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草原监理执法机构不健全,保障体系难以适应草业发展的需要。我县草原监理站成立于2007年,与种草饲料站合署办公,股级建制,现有干部职工4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名,均为兼职人员。由于草原监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交通、通讯、器材十分短缺,科技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严重影响了草原监测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加之**县草原大部分地处边远,地形复杂,造成草原执法监理人员工作战线长,任务大,担子重,管理困难。

5.草地保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我县经济发展落后,地方财政困难,与草原资源发展现状和草地资源所处地位相比,对草地资源保护建设的投入远远不够,致使草地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资源消耗过重,基础设施建设与维修都跟不上生产需要。在项目实施完成后,缺乏后续资金和长效管理维护机制,使项目功能难以继续发挥作用。

(四)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全面提高对草原生态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使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上提高对草原生态作用和地位的认识,树立生态意识,增强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强化草原执法力量。增加草原监理和技术推广人员编制,配备专职的草原监理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建立草原执法和技术推广的专业化队伍,开展草原保护、监理和执法工作。

3.加快人工饲草料地建设步伐。采取有效措施,不断调整优化牧草种植结构,建立优质牧草连片种植基地,加快草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以满足规模日益扩大的舍饲养殖业发展的需要;引导牧民尽快适应新的生产方式,着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牲畜圈养后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实现生态建设与畜牧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下载铜鼓县草原保护和利用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铜鼓县草原保护和利用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草原生态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草原生态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县草原生态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雄据金张掖东大门,东靠永昌,西邻张掖、民乐,北与阿拉善右旗接壤,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青海省为界......

    水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水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在xx副主任指导下,我委先后到部分乡镇,以及市环保、水利、农委、农工办等相关部门和市自来水公司,通过实地察......

    水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调研报告

    关于水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决议 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15年5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切实加强全市水环境保护和大气污......

    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调研报告[大全]

    序号:39 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调研报告 通信0902 黄小云 学号:200903010209 [内容提要] 水是生命之源。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世界淡水资源出现严重紧缺......

    全县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全县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原创: 办公室 漳县政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民......

    铜鼓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调研报告

    铜鼓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调研报告我县在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旨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切入点,这对于推动农村扶......

    知识产权保护调研报告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关于目前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不足之处,比如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不强,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较低,知识产权的流失严重......

    知识产权保护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关于目前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不足之处,比如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不强,企业知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