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的民主化管理
浅谈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的民主化管理
蔡时岩 熊业民
岳阳市君山区移民开发局 邮编:414005
2016年9月18日
【摘要】:本文结合我区移民工作实际,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实行民主化管理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以移民村为单位,充分调动移民群众积极性,自行 组织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以求充分发挥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效果,并就建立民主化管理模式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民主化管理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政府对农村公共建设投入逐年增加,专项逐年增多。但建设的主体变成了政府部门,以代建方式发包建设,投资效率低下。仅存的“一事一议”因制度缺失,往往也以代建方式实施,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管权得不到保证,农民的积极性不高。2008年我省启动水库移民后期项目扶持,在管理方式上,我们面临着代民作主还是由民做主、是官本位还是民本位的选择。作为从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干部,如何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特别是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工作中走出一条新路子,让移民群众最大化享受国家后期扶持政策红利,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也尝试着后期扶持项目实行民主化管理,采用村民自建方式,特别是今年,我们在辖区内柳林洲镇永城村实施了道路硬化项目村民自建试点,效果还蛮好的,获得了村民的肯定。由此,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村民自建模式①确实值得推广,实践出真知,下面就我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实行民主化管理谈谈我们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当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管理现状
按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 1
务院令第471号)总则第五条规定:移民安置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管理体制②。该管理体制在事实上也适用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管理工作。这一管理体制规定较为原则,实践中,按照“县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县级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具体如何管理,特别是对越来越多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如何管理,各地都有自己的探索和模式,不一而足。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有其特殊性。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规定,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③。对纳入后期扶持范围的移民群众连续扶持20年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并且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总量有限,主要通过提高省级电网公司在本省(区、市)区域内全部销售电量(扣除农业生产用电)的电价,提价收入专项用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以及提高电价形成的增值税增收部分专项用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这就要求开展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对相对有限的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在管理使用上尽量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让移民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我区目前国家核定后期扶持移民人口28000人。近三年来,国家、省级下拨我区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节余资金、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及其他专项资金,每年在2500万元左右,人均计算约900元左右。在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和项目的使用管理上,长期以来,我市采取直补到人和项目扶持两种方式,由县级移民部门作为责任主体,组织对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实施,与财政部门配合,负责直补资金的发放。实践中,县级移民部门通常将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安排到移民乡(镇),后期扶持项目实际上由乡(镇)组织实施。乡(镇)组织实施后期扶 2
持项目,通常采取包干的形式承包给施工单位实施。这样的项目管理体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增加了管理成本,移民后期扶持项目通常较小,100万以上的项目很少,项目资金量一般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由区到乡(镇)、再由乡(镇)承包给施工单位,管理成本增加。二是责任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县级移民部门将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交乡(镇)实施,县级移民部门对乡(镇)因没有管理权限,在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上不仅不能管理,相反,为完成年度目标责任,有时还得依赖于乡(镇)抓紧实施。三是乡(镇)在组织实施项目时自主性较大,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随意性也大,项目任意调整变更的情况较多,项目实施效果通常较差,如我区2015年度许市镇许家牌村村内道路硬化项目和良心堡镇河坝项目就是这样,前者项目变更为城镇道路建设白改黑,后者久拖不建。四是移民群众对后期扶持项目建设失去了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主要是以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数进行预算下拨,但除人均每年600元的直补到人资金外,对移民后期扶持项目,除村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外,移民群众基本上不知情,有些项目则完全由乡(镇)直接向上级申报,并没有征求村“两委”和移民群众意见。五是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承包给施工单位实施,施工单位从中获取一定利润,本来不多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作用发挥必然受到影响。六是施工单位与移民群众容易产生矛盾。施工单位通常是一些临时组建的施工队,以盈利为目的,在移民村寨实施项目,移民群众对施工队的做法,对施工质量往往不满,为此难免扯皮。
二、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民主化管理成效
实践表明,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民主化管理村民自建与政府部门代建相比,显现出诸多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成效显著。
1.杜绝了跑项目争投资,阻断了投资“跑冒滴漏”。省级实行总量调控下的核准备案制,按移民人口、库区类型和贫困度核定县级投资基数,按年度考评结果实行奖惩,县区靠项目实施的绩效争取投资,杜绝了跑项目争投资,降低了行政成本。移民投资直接核准到村,省去中间环节,公开透明,阻断了层层挪用、截留。
2.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村民自建与发包相比,建设成本一般降低三分之一左右,节省投资构成:就地取材,就地用工,材料费和工资成本降低;省去了承建商的利润(20%左右)、监理费(3%)、招投标费(3%)、承建商管理费和税负等村民自建与政府代建相比,建设成本一般降低50%左右,在比发包节省30%投资的基础上,再节省用地拆迁和非工程费用20%以上。君山区柳林洲镇永城村道路自建造价35万元,其中村民劳务报酬15万元。按自主发包计算,概算投资42万元,节约投资0.17%。按政府代建的基本建设概算投资45万元,村民自建可节约资金10多万元。建设项目由村委会民主推选,从源头上解决了投资的盲目性,项目都是村民最急需的工程,村民自觉落实管护措施,保证工程发挥长期效益。而政府部门代建只重建设,后续管护成为不解难题,再加上有的代建项目尊重民意不够,有的工程建成之日就是废弃之时。
3.移民从劳务中再次受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材料费用比重小,劳务费用比重大,一般占项目总投资的30—60%。君山区柳林洲镇永城村道路自建评估招投标价45万元,村民自建造价35万元。其中就地取材5万元,劳务费15万元,两项合计20万元,占总投资的57%。
4.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自建机制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建设项目和建设方式选择自己说了算,建设过程民主、公开,项目建设成为自己的事,农民不仅积极参加建设,还主动无偿让地、砍树、拆迁,感人的实例不胜枚举,这与政府代建的征地拆迁困难形成鲜明对照;由于投资清楚明了,农民放心,富裕村民捐资的热情日益增高。
5.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稳定。村民自建机制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群众权益,缓解了移民安置区各种矛盾。我区移民项目实施三年多来,全区自建项目无一例举报上访,共发生三起举报乡镇政府代建,均得到及时纠正。君山区柳林洲永城村移民许某,前些年经常上访项目和资金使用问题,通过移民项目自建,他表示,自己的事自己干,项目实施一本清帐,心顺了,再也不上访了。
三、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民主化管理策略
参考外地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参照《指导意见》作出的要求,对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民主化管理,推进移民村民主化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民主化管理是趋势
我区水库移民属于非自愿性搬迁安置移民,绝大多数是从深山峡谷外迁或后靠安置。我区28000人的后期扶持人口,绝大部分都是受地理环境的限制,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故在移民村开展民主化管理,显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全区几十个移民村,移民虽在500人以上,但与全村总人数相比,所占比例较小,这也增加了以村为单位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民主化管理的难度。此外,我区“空壳村”④现象严重,工作经费存在困难。但我们也要看到有利因素,一是乡镇基本上都配备有移民专干;二是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属于专项资金,5
只能专款专用于安置区移民,在项目的选点上避免了村民因人多优势对移民不利;三是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能够让全村群众共同受益;四是移民群众通常在一个村内集中安置居住,形成一组一寨的格局。这些因素的存在,以村为单位,利用村“两委”较为成熟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来开展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民主化管理工作成为可能。
(二)民主化管理讲原则
移民村开展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民主化管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移民群众自治原则,由移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二是坚持移民群众利益为主原则,虽以村为单位,但需充分考虑多数移民群众的利益,兼顾其他村民利益,避免民主化变成村民化、家族化、大姓化,从而牺牲更加弱势的移民群体;三是坚持建管分离原则,项目建设主体与责任主体相分离,将“管钱管事”与“花钱做事”相分离,分工协作,相互监督,共同推进项目建设管理民主化;四是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将项目实施情况及时公示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三)民主化管理重措施
1.建立项目申报民主评议机制。由村委会或移民自行组织,召开移民代表大会,对本村移民群众所需实施的项目进行梳理,民主确定项目申报清单,申报项目一经确定不得任意调整变更。
2.明确项目建设主体和责任主体。召开移民大会或者移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项目建设民主化管理理事会,选出理事长1名和理事若干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不得参选理事会。理事会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具体负责组织项目实施,村委会作为项目责任主体负责监督理事会的工作。理事会成员任期以2年为宜,可连选连任。通过理事会章程明确理事会职能职责。理事会议事实行民主集中制,村委会不得任意干涉理事会行使职能职责。
3.自主选择项目建设方式。对群众能够自行建设的项目,原则上由理事会组织移民和本村村民自建,或由理事会聘请有相应资质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服务。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自建存在困难的项目,由理事会自行办理招标事宜。
4.建立项目公示制度。在项目申报、审批、实施等阶段,村委会或理事会应将项目名称、建设内容、资金使用、竣工验收、管护责任等情况,在移民集中居住区域张榜公示。
5.建立民主化管理经费保障制度。按照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难度和项目资金量大小,合理提取项目建设民主化管理工作经费,工作经费提取应不得超过项目资金总量的0.5%,以理事会名义存入专户,由村委会与理事会共同保管,作为项目管理经费专款专用。
6.建立项目管护制度。项目竣工验收后,由村委会根据项目类型,明晰产权,建立健全工程项目运行和管护的长效机制,通过分摊、公约、竞拍等方式,把项目管理责任落实到移民户。
7.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村委会和理事会按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和报送档案材料,指定专人负责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一个项目一个档案。
8.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在项目管理中违反程序,或村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弄虚作假,以及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移民有权提出批评,并要求责任人赔偿。对侵吞项目资金的行为,除取消其理事会成员资格外,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9.建立激励制度。对在项目建设民主化管理中认真履行职责,能够从村集体和移民群众角度考虑问题的党员干部,要积极鼓励和表彰,作为村里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由村委会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县、乡两级政府要切实履行服务和监管职责,不能放手不管,要做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规划指引、技术指导和服务监管。
通过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民主化管理,可有效解决县区传统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方式上存在的种种不足,并能让移民群众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也让移民群众转变长期以来存在的“等、靠、要”等不良思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腐败的作用。通过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民主化管理,也为移民村的法治化建设、民主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项目审核办事指南》; ②《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③《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④《扶贫移民网》。
第二篇:太湖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太湖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我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以下简称后扶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和效益,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安徽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和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发改移民[2008]113号)等文件精神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项目资金属政策性基金,实行预决算制度。
第三条县水库移民主管部门负责后期扶持项目的管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乡镇后扶项目的监管和服务。村委会是后扶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负责本村后扶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监管和项目建设条件的协调,村项目理事会是项目建设和资金报帐主体。
第四条项目管理原则
1、移民自愿原则:按照“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的原则,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项目理事会,理事会在村委会的领导下,代表移民群众,负责项目的建设和管理,组织移民自建,并依照报帐制和公示制度规定的程序使用资金。
2、公开透明原则:建设项目实行民主决策,其实施管理和资金
使用除在移民村(组)范围内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外,并在县政府网站上公示,保留到项目竣工验收结束为止。
3、全过程监管和服务原则:县移民主管部门会同县发改、财政、扶贫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乡镇人民政府对项目的前期工作、计划、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和服务。
第二章项目的规划及计划管理
第五条县移民主管部门会同乡镇、村及有关部门编制后扶项目规划。
第六条后期扶持项目的内容:后扶项目要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听取移民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选择移民直接受益的小型项目,扶持资金投向为人畜饮水、农田水利、村组道路、文教卫生、农村沼气、小流域治理等公益基础设施,不安排经营性项目和移民培训。
第七条项目扶持范围:以移民村为基本单元,以库区和移民集中安置区为重点,移民占全村居民比例低于20%以下的自然村原则上不安排扶持项目,非移民村不得纳入项目扶持范围。
第十一条每年年终乡镇应对全年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总结,编报总结和统计报表。
第三章项目的前期工作
1、申报程序。村委会根据移民意愿并听取移民村群众意见后确定项目,报移民主管部门建立后扶项目库。县移民主管部门商有关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项目资金计划和移民村项目申报情况,确定移民村投资计划,村委会根据“先急后缓”的原则拟定项目
实施计划,经移民同意并听取移民村群众意见后,报乡镇水库移民服务办公室初审汇总,乡镇政府审定后报县移民主管部门。
2、项目申报内容。项目民主决策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大项目)、项目实施方案或初步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包括项目概况、项目背景、建设内容及规模、施工图、实施期限及步骤、投资概算及来源、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项目效益分析、项目运行管护机制,其重点是概算表和施工图。
3、时间。乡镇政府每年十二月底之前上报下项目计划,由县移民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上报省市移民主管部门核准备案。
第十五条项目计划下达后不得随意调整,经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确需调整,在不改变受益范围和增加移民资金投资前提下,按原申报程序报批后调整实施。
第四章项目的实施管理
第十六条后扶项目只要村民能够自建的,原则上不进行招投标,由理事会组织村民自建,并实施有偿劳务。村民劳务可参照当地劳工工资,由理事会进行公示,经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审核同意后,可以凭发放名册直接纳入工程投资报帐。
第十九条项目的实施必须经乡镇水库移民服务办公室确认开工条件具备,下达开工通知后方可开工建设。
第二十二条村委会应担当起项目工程的管护职责,并将责任分解到村民组或责任人,建立健全工程运行和管护的长效机制。
第二十四条项目原始资料由县移民主管部门存档,县移民主管部门要按档案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后扶项目管理档案。
第五章项目资金的管理
第二十条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按《安徽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报帐制度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7]458号)和《太湖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报帐管理实施细则》执行。
第二十六条后扶项目资金实行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专项用于项目扶持,项目资金严禁用于偿还村级债务和行政费用等其他支出。
第二十九条项目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管理。
第三十条理事会要定期公示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并记录在案,接受群众监督,并按报帐制规定程序报帐,接受政府监督。
第六章项目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县移民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单位及乡镇政府加强对项目计划和项目实施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服务,及时了解资金使用和工程建设质量、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责令纠正、整改。不合格的应进行返工,直达到验收标准为止。没有计划或未完工项目不予验收。
第三十二条监督检查的内容
1、项目的民主决策程序
2、项目的建管方式
3、项目理事会运行情况
4、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5、项目工程质量情况
第三十四条项目实施过程中,理事会要对所有项目资料妥善保存,随时接受财政、审计、监察和移民主管部门及乡镇政府的监管和上级稽查。县移民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或举报线索不定期开展项目检查。
第三十五条未经批准擅自调整计划,拖欠、截留、挤占后扶项目资金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和归还,有关部门要依规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凡挪用、骗取、贪污后扶项目资金的,应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的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县水库移民管理局、财政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和资金管理自查报告
某区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和资金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为全面提高移民项目、资金管理水平,加快建立健全移民项目、资金规范管理长效机制,某区以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监管、提高效益为主题,积极开展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及资金专项自查活动。
一、基本情况
(一)后期扶持项目实施情况。
2006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国发[2006]17号文件精神,依据湖南省湘移发[2007]2号文件要求对符合政策的移民人口进行登记,经核实我区共有X名水库移民。2011年2月,区划调整后从某县移民局接收X名移民。
2007年开始我区按照一个尽量、两个可以的要求,在充分听取移民所在村(组)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的类型一是直接发放到人,二是项目扶持。其中项目扶持内容主要是对库区及移民安置村安排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建设的项目。另外,我区还开展了困难移民慰问、关爱计生特困家庭等活动。
2006年-2014年我区共实施各类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X个,发放各类移民资金X万元。
(二)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我区移民资金实行项目计划管理和预算管理,资金支付严格按照上级移民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计划组织实施。直补到人资金按户建卡登记,以银行一卡通形式发放到人。移民工程项目严格按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计划进行工程招投标、签订承包合同、办理工程验收和决算。项目资金拨付按合同及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
移民资金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制,实行统一资金拨付、会计核算、报账管理,移民资金账务处理实行专人专帐管理,并建立了项目支出审批管理制度,对资金拨付、日常财务收支、往来款项等经济业务,明确审批程序和相关人员的审批权限。实行了移民资金财务公开,做到区上网、村上墙。
二、自查情况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区水利局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区水利局,明确责任领导是区水利局局长范宏平,组成人员由区水利局移民办、办公室、建管股、成员组成。
落实责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有效衔接不同阶段工作,形成有力的工作合力,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制定方案,明确任务。结合实际制定了《某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和资金管理工作检查方案》,对工作目标、任务、步骤作了具体安排。
加强业务指导学习和工作协调。各乡镇人民政府分别负责所属单位的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做好活动资料收集和材料报送,避免活动走过场和流于形式,确保取得实效。区水利局在自查的基础上负责对各乡镇进行情况督查。
第四篇: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办法
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实施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发[2006]53号)和《财政部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06]29号)精神,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库区和安置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以下简称后扶项目)是指纳入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并列入投资计划的项目。
第三条后扶项目按照“县级负责、部门主管、乡镇组织、村组实施”的原则组织实施。即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移民后扶项目实施负总责,移民部门负责后扶项目计划编制、实施管理和检查验收,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监管,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移民村委会负责实施。
第四条实施后扶项目必须坚持尊重移民群众意愿,让移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原则,总体上以水库移民村为实施法人单位。分散在农户的种植业、养殖业等项目,由乡(镇)、村组织,农户具体实施;相对集中连片的农业开发项目由移民村组织实施;单个投资30万元以上项目、跨村项目的实施主体由县(市、区)移民部门按规定组建。
第二章项目前期工作管理
第五条后扶项目必须按市(州)移民部门批准的后扶规划开展前期工作,其规模和标准要根据规划确定。
第六条建设地点分散、规模偏小的项目前期工作,由乡(镇)指导移民村按类别和后扶规划、行业规定编制实施方案和投资概(预)算。
第七条建设规模较大的后扶项目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由项目业主委托有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开展前期工作。
第八条后扶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后,项目法人单位要及时将前期工作成果报移民部门审核。单项工程投资规模100万元以上项目的初步设计由市(州)移民部门核准,报省移民部门备案。
第九条移民后扶项目实施方案和初步设计变更须由项目法人单位按批准程序报项目审批单位审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
第三章项目计划管理
第十条项目计划由县(市、区)移民管理部门根据批准的后扶规划编制。
第十一条 县(市、区)移民部门在编制项目计划前,要组织力量审查和核定后扶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概(预)算。
第十二条 移民部门提出的项目计划商县(市、区)财政部门后,须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同意。
第十三条县(市、区)移民部门应于每年10月底前将上一计划执行情况和经县(市、区)人民政府同意的下一计划安排分别报市(州)移民部门和省移民局备案。
第十四条市(州)移民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后扶项目计划进行审查汇总报省移民局。省移民局负责审核,并于当年3月底前将计划下达到市(州)或县(市、区)移民部门,同时抄送财政部门。
第十五条经批准的项目计划不得随意调整,要严格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若确需调整,须按照项目计划申报程序报批。
第四章项目建设管理
第十六条。后扶项目实施实行合同管理制。项目实施前,责任主体应与承建单位签订项目实施合同,明确项目的实施内容、完工期限、质量标准、项目效益和违约责任等。
第十七条建设规模较大的后扶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湖北省招投标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06号)有关规定,实行招投标。
第十八条总投资50万元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要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法定代表人对后扶项目实施质量负全责。
第十九条项目实施后均应进行验收。验收工作要以行业规范为依据,按项目等级、资金规模和批准权限分级组织。
单个投资在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的项目,由县(市、区)移民部门会同相关单位组织验收;单个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县(市、区)移民部门提出申请,省移民局会同省财政厅、市(州)移民部门组织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责任方要限期整改,其费用由责任方支付。
第二十条移民后扶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县级报帐”,项目验收合格后法人单位要对项目从前期到竣工整个过程的全部费用进行竣工决算,在1个月内将决算报县(市、区)移民部门审核,并办理决算销号手续。
第五章项目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后扶项目监督检查的对象是项目的实施责任主体和相关负责人。
第二十二条县(市、区)人民政府定期或不定期对后扶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对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安全和质量保证负总责。
第二十三条被监督检查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对检查出的问题要严格按规定整改或处理。
第二十四条移民后扶项目计划要在项目所在村张榜公布,竣工后要将项目实施情况张榜公示,接受移民群众和社会监督。
第二十五条对贪污、挪用、侵占、截留移民资金,以及因失职、渎职而造成经济严重损失或后果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 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省移民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县(市、区)移民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该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鄂政办发[2007]118号)请遵照执行。
第五篇: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和《甘肃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政策实施方案》精神,切实抓好我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和实用技能,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现根据《陇南市*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就认真开展水库移民的培训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开发性扶持、整体式推进的方针,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水库移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改善他们的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到科技培训与产业开发齐抓,工程建设、移民安置与生态保护并重,逐步建立起促进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相协调的长效机制,实现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水库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在峰崖、胡峡两个水库移民区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力争用三年时间,培训人数达到560人次,使80%以上的移民能够熟练掌握2—3门实用技术,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形成特色产业,让他们真正成为“生产有技能,致富多门路”的新型农民,促进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达到全县经济发展平均水平。
三、遵循的原则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培训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中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2、农业科技知识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财政投入、县乡村配套与移民自筹相结合的原则;
5、科技培训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四、培训实施
1、培训对象:峰崖、胡峡两个水库移民安置区内年轻力壮、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壮年劳动力。
2、培训机构:农技中心、畜牧中心。
3、培训内容及教材:培训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特色产业开发为主,重点培训大棚蔬菜、西瓜栽培、蚕桑、烤烟、制种、苗木繁育、花卉盆景、中药材种植、核桃高接换优芳香植物种植及养猪、养鸡、养牛、养羊、养鱼等知识。
培训教材根据专业需要,采取邮购、订购等方式统一购买相关书籍或请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专门编写所需教材及资料。
4、培训方式:按照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举办短期培训班与现场培训指导相结合、分期分批培训的方式进行。
5、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一般为长期培训1—3个月,短期培训3—10天,具体培训时间可根据技术难度要求进行安排。
6、培训计划及培训经费:按照各专业知识的具体情况,设置培训内容、安排培训科目,编制较为详细的培训计划。
经初步测算,共需培训经费5万元,详细情况见《*县水库移民后期培训计划及培训经费安排表》。
四、考核与评价
本着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原则,参加培训的学员要进行考试和考核,合格者由培训单位颁发结业证书,根据学员自愿,做好培训学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培训机构要确保学员全面掌握相关技能和农业科技知识,真正达到劳动力合理转移、充分就业、产业开发取得新突破的目的,圆满完成培训目标任务。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确保项目工作的正常开展,县上要成立专门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项目建设工作的副县长为组长,发改委主任、财政局长、农牧局长、教育局长为副组长,农技中心、畜牧中心、果树站、蔬菜站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发改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并抽调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实施方案,联系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负责落实培训资金、督促检查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大投入,为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要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村社集体、个人等多方共同承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切实解决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要探索有效的经济补偿机制,减轻群众接受培训的经济负担,为水库移民全面接受培训创造条件。要按照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对培训资金进行严格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实现培训资金的效能最大化。
3、整合资源,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在充分利用县农广校、农职校、农机学校、陇原技校等教育培训资源的基础上,改造和完善一批乡镇农民技术学校,努力改善培训条件,使之真正成为水库移民的主要培训基地。同时,要加强培训机构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尽可能地把一些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安排在峰崖、胡峡两个水
库移民区,优化整合培训资源,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4、强化管理,确保项目实施质量。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要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会办公室反馈信息,提高培训质量,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状况,随时调整和充实培训内容,使参加培训的人员真正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水
库移民培训项目领导小组要加大对培训工作的指导,定期督促检查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培训计划的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