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植物营养学实验报告
实验: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
实验学时:3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过磷酸钙与重过磷酸钙均为水溶性磷肥,所含有的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不仅是水溶性的速效磷,也有一部分为不溶于水但能被柠檬酸提取的磷。测定其有效磷的含量对评定肥料品质、合理施用磷肥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方法,理解影响过磷酸钙中有效磷变化的因素。
二、实验内容
(1)用2%柠檬酸浸提过磷酸钙,制备待测液。(2)用钒钼黄比色法定量测定,并计算出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用2%柠檬酸浸提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中的有效磷(其中包括Ca(H2PO4)2·CaHPO4和游离H3PO4),浸出液中的正磷酸盐利用钒钼黄比色法定量测定。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本实验采用集中授课形式;2人为1组,共同完成实验操作。
五、实验条件
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振荡机、电子天平、容量瓶、小漏斗、三角瓶、滤纸等。试剂:(1)50mg/LP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5℃烘干的磷酸二氢钾KH2PO4(AR)0.2195g溶于约400ml蒸馏水中,加入25ml 3mol/L H2SO4,定容至1L,即为50mg/L的标准溶液,可长期保存使用。
(2)2%柠檬酸溶液:称取20g结晶柠檬酸(H3C6H5O7·H2O,AR)溶于水中,定容至1L即可。
(3)3mol/L H2SO4:量取浓硫酸166.7ml,用蒸馏水稀释至1L。
(4)钒钼酸铵显色剂:称取12.5g(NH4)6Mo7O24·4H2O(钼酸铵)溶于约200ml水中。另将0.625gNH4VO3(偏钒酸铵)溶于150ml沸水中,冷却后加入125ml浓硝酸,再冷至室温。然后将钼酸铵溶液缓缓倒入偏钒酸铵的硝酸溶液中,随倒随搅拌,最后用水稀释至500ml。
六、实验步骤
1.称取通过100目筛孔的过磷酸钙样品0.5~1.0000g于150ml三角瓶中,加入2%柠檬酸溶液50ml,用橡皮塞塞紧瓶口,振荡30min,立即用干滤纸过滤,最初7—8ml滤液弃去。2.吸取清亮滤液1~5.0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约35ml,准确加入10ml钒钼酸铵显色剂,定容、静置30分钟后用490nm波长,1cm光径比色皿在光电比色计上进行比色(以空白调节比色计吸收值为零点)。
3.标准曲线的制备:吸取50mg/L(ppm)的P标准溶液0、2.5、5.0、7.5、12.5、15.0、20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35ml,准确加入10ml钒钼酸铵显色剂,定容,15~20min后用490nm波长、1cm光径比色皿在光电比色计上比色。以吸收率为纵坐标,五氧化二磷的浓度(mg/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结果计算:P2O5%=A×显色体积×分取倍数/m×10×100×2.291 A:从标准曲线查得待测液中P2O5浓度mg/L; m:样品质量g; 10:将mg/L换算成g; 100:换算为百分含量; 2.291:将P转换为P2O5的系数。6
6七、思考题
静置是目的是什么?
八、实验报告
根据贵州大学实验报告的格式按时完成实验报告,特别要分析实验结果。
九、其它说明
(1)本方法显色时间较短,常温下15~20min即可显色完全。但在冬季较低温度下显色慢。
(2)根据比色时磷含量的多少,选择合适的比色波长,2~10mg/kgP2O5选用420nm,14~40mg/kgP2O5选用490nm,待测液中铁含量高而产生黄色干扰时,通常选用较长的波长如450nm或470nm。本法比色选用的波长范围为400~490nm,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波长由400nm增加到490nm时,灵敏度会降低10倍。
实验: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
实验学时:3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在植物必需的常量元素中,氮、磷、钾的测定更为经常和重要。不论在诊断作物氮、磷、钾的营养水平和土壤供应各该元素的丰缺情况时,或者在确定作物从土壤摄取各元素的数量和施肥效应时,都经常要测定植物全株或某些部位器官中有关元素的含量。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中的氮磷钾的存在形态与消化的关系,掌握植物中全氮磷钾的测定方法,了解测定时应注意的事项。
二、实验内容
(1)植物样品的消煮—待测液的制备。(2)植物全氮的测定(半微量蒸馏法)。(3)植物全磷的测定(钒钼黄吸光光度法)。(4)植物全钾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一)植物样品的消煮(H2SO4—H2O2法)方法原理植物中的氮磷大多数以有机态存在,钾以离子态存在。样品经浓H2SO4和氧化剂H2O2消煮,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有机氮和磷转化成铵盐和磷酸盐,钾也全部释出。消煮液经定容后,可用于氮、磷、钾等元素的定量。
本法采用H2O2加速消煮剂,不仅操作手续简单快速,对氮磷钾的定量没有干扰,而且具有能满足一般生产和科研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但要注意遵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防止有机氮被氧化成N2或氮的氧化物而损失。
(二)植物全氮的测定(半微量蒸馏法)植物样品经开氏消煮、定容后,吸取部分消煮液碱化,使铵盐转变成氨,经蒸馏和扩散,用H3BO3吸收,直接用标准酸滴定,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
(三)植物全磷的测定(钒钼黄吸光光度法)
植物样品经浓H2SO4消煮使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磷酸盐。待测液中的正磷酸与偏钒酸和钼酸能生成黄色的三元杂多酸,其吸光度与磷浓度成正比,可在波长400~490nm处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磷。磷浓度较高时选用较长的波长,较低时选用较短的波长。此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可在室温下显色,黄色稳定。在HNO3,HCl,HClO4和H2SO4等介质中都适用,对酸度和显色剂浓度的要求也不十分严格,干扰物小。在可见光范围内灵敏度较低,适测范围广(约为1—20mg/L,P)故广泛应用于含磷较高而且变幅较大的植物和肥料样品中磷的测定。
(四)植物全钾的测定(火焰光度法)植物样品经消煮或浸提,并经稀释后,待测液中的K可用火焰光度法测定。
②① 3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本实验采用集中授课形式;2人为1组,共同完成实验操作。
五、实验条件
1.仪器设备:
2.试剂:)硫酸(化学纯、比重1.84)、30%H2O2(分析纯)、40%(m/v)NaOH溶液、2%H3BO3—指示剂溶液、标准溶液[C(HCl或1/2H2SO4)=0.01mol/L]、碱性溶液、钒钼酸铵溶液、6mol/LNaOH溶液、0.2%二硝基酚指示剂、磷标准液[C(P)=50mg/L]、K标准溶液[C(K)=100mg/L]。
六、实验步骤
(一)消煮: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称准至0.0002g),放入100ml开氏瓶中,加1ml水润湿,加入4ml浓H2SO4摇匀,分两次各加入H2O22ml,每次加入后均摇匀,待激烈反应结束后,置于电炉上加热消煮,使固体物消失成为溶液,待H2SO4发白烟,溶液成褐色时,停止加热,此过程约需10分钟。待冷却至瓶壁不烫手,加入H2O22ml,继续加热消煮约5—10分钟,冷却,再加入H2O2消煮,如此反复一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一般情况下,加H2O2总量约8—10ml)再继续加热5—10分钟,以除尽剩余的H2O2。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定量地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v1)。
同时做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方法误差。
(二)全氮的测定
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5.00—10.00ml,(V2,含NH4—N约1ml),注入半微量蒸馏器的内室,另取150ml三角瓶,内加入5ml2%H3BO3—指示剂溶液,放在冷凝管下端,管口置于H3BO3液面以下,然后向蒸馏器内室慢慢加入约3ml40%(m/v)NaOH溶液,通入蒸气蒸馏,(注意开放冷凝水,勿使馏出液的温度超过40℃)待馏出液体积约达50~60m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已调节至pH为4.5的水冲洗冷凝管末端。用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至由蓝绿色突变为紫红色(终点的颜色应和空白测定的终点相同)。用酸标准溶液,同时进行空白液的蒸馏测定,以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结果计算
全N%=C(v-v0)×0.041×100/(m×v2/v1)式中
C—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滴定试样所用的酸标准液,ml; v0—滴定空白所用的酸标准液,ml; 0.041—N的毫摩尔质量,g/mmol; m—称样量,g;
v1—消煮液定容体积,ml;
v2—吸取测定的消煮液体积ml。
(三)全磷的测定
吸取定容、过滤或澄清后的消煮液10.00ml(V2含磷0.05~0.75mg)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2滴二硝基酚指示剂,滴加6mol/LNaOH中和至刚呈黄色,加入10.00ml钒钼酸铵试剂,用水定容(V3)。15分钟后用1cm光径的比色杯在波长440mm处进行测定,以空白溶液(空白试验消煮液按上述步骤显色)调节仪器零点。
标准曲线或直线回归方程 准确吸取50mg/LP标准液0,1,2.5,5,7.5,10,15ml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按上述步骤显色,即得0,1.0,2.5,5.0,7.5,10,15mg/LP的标准系列溶液,与待测液一起测定,读取吸光度,然后绘制标准曲线或求直线回归方程。
结果计算
全P,%=C(P)×(v1/m)×(v3/v2)×104
-式中C(P)—从校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得的显色液中磷浓度,mg/L; v3—显色液体积,ml;
v2—吸取测定的消煮液体积,ml; v1—消煮液定容体积,ml; m—称样量,g;
104—将mg/L浓度单位换算为百分含量的换算因数。-
(四)全钾的测定
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5.00—10.00ml(v2)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v3)。直接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读取检流计读数。
标准曲线或直线回归方程 准确吸取100mg/LK标准溶液0,0.5,1.0,2.5,5.0,10,20ml,分别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定容后的空白消煮液5或10ml(使标准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和待测液相近),加水定容。即得0,1,2,5,10,20,40mg/LK的标准系列溶液。以浓度最高的标准溶液定火焰光度计检流计的满度(一般只定到90),然后从稀到浓依次进行测定,记录检流计读数,以检流计读数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求直线回归方程。
结果计算
全K,%=C(K)×(v3/m)×(v1/v2)×10-4 式中
C(K)—从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求得的测读液中K的浓度,mg/L; v1——消煮液定容体积,ml; v2——消煮液的吸取体积,ml; v3——测读数定容体积,ml; m——称样量,g;
10-4——将mg/L浓度单位换算为百分含量的换算因数。
第二篇: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学院:宁夏大学农学院 课程:植物营养学
班级:2009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指导教师:何文寿 姓名:王文锋
学号:12009241821 实习时间:2010.11.05
实习地点:宁夏农垦贺兰山生物肥料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诺得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学院:宁夏大学农学院
课程:植物营养学 指导教师:何文寿
班级:2009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号:12009241821 姓名:王文锋
实习时间:2010.11.05
实习地点:宁夏农垦贺兰山生物肥料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诺得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实习目的】
1.参观有机肥料厂,参观了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相关生产设备和仪器仪表的工作、操作原理
2.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深化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实习意义】
在本科专业教育中,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肥料生产车间工作模式,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实习地点】
宁夏农垦贺兰山生物肥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加工基地位于宁夏农垦贺兰山清真牛羊肉工业园区,距宁夏银川市西北约40公里,现有固定资产500万元,属宁夏农垦集团独资公司。公司引进日本酵素菌生物技术,依托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宁夏大学、宁夏农科院、银川市水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先后开发生产了适应不同动植物需求的酵素菌系列专用肥及叶面肥、滴灌肥等。
主要产品有:酵素菌葡萄专用肥、酵素菌园林花卉专用肥、酵素菌瓜果蔬菜专用肥、酵素菌渔肥、酵素菌有机-无机复混肥、复合肥、盐碱地改良剂、绿满丰微量元素叶面肥、各类液体生物菌制剂等,产品除宁夏外,还远销新疆、甘肃、内蒙等地。
宁夏诺得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座落在美丽的塞上江南-----银川,是专门从事豆科根瘤菌接种剂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公司下设研发中心(含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咨询、售后服务)、生产部、销售部。公司拥有全套自动化生产线和先进的检测仪器,年生产豆科根瘤菌接种剂2000万亩。
主要产品有:
一、大豆根瘤菌
大豆根瘤菌的作用:
1、替代氮肥,节约成本,增加产量。
2、改善大豆品质。用根瘤菌种植的大豆中的亚硝酸(一种有害物质)含量与用化肥种植的大豆相比有明显降低。
3、增强大豆抗病性。①根瘤菌可诱导大豆产生系统抗性,直接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②根瘤菌给大豆提供氮肥是在植株体内,土壤中的病原菌无法利用,从而进一步加强防病效果。
4、培肥土壤。大豆收获后,含有氮肥的根瘤会残留在地下,使土壤越种越肥。
5、提高发芽率
花生根瘤菌
二、花生根瘤菌的作用:
1、替代氮肥,节约成本,增加产量。
2、改善花生品质。用根瘤菌种植的花生中的亚硝酸(一种有害物质)含量与用化肥种植的花生相比有明显降低。
3、增强花生抗病性。①根瘤菌可诱导花生产生系统抗性,直接提高花生的抗病能力。②根瘤菌给花生提供氮肥是在植株体内,土壤中的病原菌无法利用,从而进一步加强防病效果。
4、培肥土壤。花生收获后,含有氮肥的根瘤会有部份残留在地下,使土壤越种越肥。
5、拉高发芽率。
【实习步伐】
【心得体会】
这次实验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实习内容特别丰富,而且通过这个实习我们都得到了知识上的复习和能力上的提高。正是因为这个实习,加深了我对植物营养学这门学科的了解,同时对我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了初步认识。这次实习不但巩固了我们平时所学,也为我们日后的专业工作提供了非常实际的便利。
中国是一个缺乏能源的的国家,却又是一个最浪费能源的国家。比如人畜粪便及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假如充分利用起来的话,就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优质能源资源,但假如弃之不用的话,它就成为了一种永无尽止地污染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环境的废物。再比如,现在在我们的河流中漂浮着的蓝藻,一方面说明水质出了问题,但另一方面说明那水中富有有机养分,河下的泥土沃田最好,用这样的水灌溉农田能够增产粮食。因此,假如我们能够将原本弃之不用大量流入水中的有机废物利用科学技术来进行加工生产成为有机肥料的话,不仅能够为国家节省大量生产化肥所消耗掉的宝贵能源,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污染,逐步达到净化空气、水体和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平衡。
由于多年来的习惯改变,现在的农民已经不再衷情于传统的以人畜粪便为主的农家肥。多年来化肥的推广和普及已经使农民习惯了施用化肥的好处:表面上的干净、施用上的方便、效果的明显、储存上的简单等等,反正在他们眼里过去那种“以粮为纲”年代中施用那种又脏又臭又吃力的传统农家肥已经是白头宫女说天宝的陈年烂谷子事啦,而现代化就是机械化加化肥化。孰不知多年化肥用下来后,其效果是一年不如一年,其用量是一年强于一年,就象人用惯了霉素,就产生了抗体,药量越用越重,药效反而越来越差,多年下来,还造成土地板结化、肥力下降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而一旦发现后果之时,往往已成情况严重之势。
针对于此,生物有机肥料应运而生。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生物有机肥的生产能将原本有害的事物无害化,而其使用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使作物增产,同时还能促进化肥的利用,提高化肥利用率。我们现在所学的植物营养学主要就是与此相关的。
植物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产品质量。
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初步的了解了生物有机肥的制作工艺,更多的是学到了在有机肥行业的前辈们的经验指导。比如在宁夏诺得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给我们的讲话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创业的艰难,但也得知生物有机肥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而我们的专业将来也是有很大前途的。在宁夏农垦贺兰山生物肥料有限责任公司和宁夏诺得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哪里的员工也给我们讲解了一些生产上的常识和技巧。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了很多日后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检验了平时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对植物营养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于我来说无疑是受益匪浅的。我相信,这次实习让我获得的经验、心得会促进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寻找到合理的方法和正确的方向。
最后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实习机会。
三天的实习生活充实而紧张,回顾这三天的的实习,收获良多。我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系统的锻炼,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首先从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层面上说,这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升华;其次从我个人来说,实现了从未涉世大学生到初步了解社会的转变,为以后工作奠定了基础。这个实习,给了我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了解了专业课程对口的行业,为我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的选择奠定了基础,我很感激学校给的这次实习的机会,实习的收获真的很多。
第三篇:植物营养学及无土栽培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学及无土栽培实习报告 09农业资源与环境 于子旋 09128023
植物营养学作为一门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作用,探讨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能量交换的科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必备课程。无土栽培学则是现代农业新技术与生物科学、作物栽培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科学,在无土栽培的学习中也必须重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了解并掌握土培法和无土栽培之间的异同。所以在上周09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章老师和郜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实习。
一、实习目的: 了解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工作程序。了解复合肥料的配方设计理论及复合肥的生产和应用。了解植物营养学理论与现代工厂化农业的关系及其实际应用。4 了解现代化温室大棚中无土栽培设施以及调控原理。
二、实习时间、地点:
2011年12月14日下午,大杨店农业园实地观察。2011年12月15日上午,丰乐生态园参观学习。
2011年12月16日上午,中盐红四方集团参观学习。
三、实习内容: 大杨店农业园:
在大杨店农业园里主要的旱作植物有油菜,棉花,小麦等。在农业园中,为了研究土壤以及植物之间的养分关系,进行了实际的试验操作。采用的试验方法主要有大田实验及田间小区试验。
在大田中进行可以进行养分实验,优点:翻耕少,效果比较好;缺点:在大田中试验水流不是单进单出,可能会引起养分的互相流动,可能会引起实验结果上的误差。例如在离农业园正门不远的地方有一片油菜田,采用的便是这种大田试验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比较简便,减少很多人力物力,实际运用价值比较高,可以用来进行肥料养分的效果实验和育种。
相对于大田,分区较为明显的形状比较规整的试验田便是田间小区,在小区试验中就要注意田间试验的误差来源,以及对误差的控制方法。
总体上讲,小区的大小,形状,重复数以及实验本身的设计都有可能引起试验误差的产生。
在大小和形状上,由于边际效应存在,长边方向应与肥力高低方向一致,进而减少试验误差,可以提高精度,所以可选用正方形,而且在同样边长下,正方形的面积也是最大的,同样兼顾到了小区产量。如果小区面积较小时操作时应该要比较精细,减少试验误差,使可行性>=95%。
在重复数上,应将处理数>=5,区组间允许存在差异,同时差异可以被消除,但当处理数足够大时区组间的差异排除后可以较为明显的减少误差,提高精度。在实验设计上的处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收获时应当将这些因素排除,例如缺颗现象,应当将预算中的这部分所可能占用的养分及可能产生的光合量考虑在内,最终得出试验数据,进一步分析。例如,农业园中司友斌教授所做的棉花养分试验采用的便是这种小区试验方法,在这种试验方法中,对地形以及小区形状及资源配置有一定的要求,比较适用于高校或各研究所进行科研试验及项目开发,在小区中得
到较好的效果时可以再采用上面所说的大田试验方法做推广实验,从而得到较为使用的效果。
接下来便到了茶园,茶园看上去还行,可实际走进茶园会发现有较为严重的缺棵现象,而且茶园中茶树长势较差,叶片干枯发黄且小。为了了解其长势不好的原因做出以下分析。
首先我们要了解茶树所适宜的生长环境,茶树喜阴好酸,所生长的土壤一般偏酸性,Ph4.5—5.5。
而农业园的土壤为黄棕壤下的黄褐土属,质地较为粘重,且多为中性。土壤中铁、铝含量较少,有机质含量较低,保水保肥能力较弱。又因为灌溉水多为中性,加上施用生理酸性肥料量的减少,对茶树的生长十分不利。为了适应茶树的生长,我们必须改善改善茶树生长环境,对利于茶树生长的因素改良。下面是我觉得较为实用且可行的几种方法:
1、土壤性质上的改良
土壤性质上的改良包括土壤结构的改良、PH值的调整等,以这两种为例,给出以下建议:在土壤结构上,黄褐土较为粘重,湿时粘着性大,适耕期短,耕性差,湿时成条,干时板结,耕作阻力大,在改良时可以采取浅翻深松相结合,逐步加深耕层,深松耕层以下土层。这样既可以疏松表层、减轻地表侵蚀,又可容蓄较多的降水,增加土壤抗旱能力。在酸碱性上,可以增加土壤中的致酸离子如铁、铝的含量,使土壤变酸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2、土壤肥力上的改良:在土壤肥力上,黄褐土养分贫瘠,氮素供应水平低,磷素更少,还缺乏锌、硼、钼等微量元素。在改良上应尽量通过合理施肥调节土壤供肥能力,一般旱地重施有机肥,增磷补氮。对于心土层裸露的土壤,更要重点培肥,施磷结合种绿肥作物,不仅可以广积有机肥料,还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畜牧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外部环境的调控:在灌溉上,可以在资源配置上,应有一个调节灌溉水的水质,例如水的PH,可以改为弱酸性的水,有助于土壤ph的改变,利于土壤条件的改善,同时有利于茶树生长。
下面是一些茶叶相关的知识以及茶树优良品种的培育方法:春茶而且幼叶较好,秋茶中咖啡碱较多导致茶较苦,夏茶则含较多茶多酚,使其变涩。老叶茶梗等可以做成紧,缩茶,或称苦茶,一般煮茶用,但煮出的茶会将老叶或茶梗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甚至重金属释放出来,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不宜多饮。对于较好的茶叶品种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将茶树叶或茶根进行培养或者进行移栽,另外茶树的培育也有茶籽,可以进行培育。通过茶叶套袋可以控制自花传粉,去除雄蕊后也可以得到优良品种的保持。
随后我们到了果园,观察了树的数量、株型、大小、茎部茎杆粗细,了解到在选育时应结合地形,气候,具体季节以及当地资源配置选择树种。同样可以进行肥料养分的试验,应注意误差来源的控制。
最后我们到了辐照车间,了解到辐照车间是利用钴60作为放射源,其原理是放射性核材料裂变产生能量;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γ射线。主要作用主要有:消毒灭菌,这可能会引发食品核辐射残留问题;辐照化学应用,高分子聚合,如油漆,变性淀粉胶制作;诱变育种;生理辐射效应等。其中γ射线可将某些元素与自然物质相结合,而且不会有残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在类似的核利用上有两种类型:一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例如核电站;二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γ射线,如食品生产中的辐射源。
丰乐生态园:
丰乐农业生态园是安徽省最大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它集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生态观光、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园以花卉、瓜果、植物为主题,以水为灵魂,自然环境恬静、优美。园区分为四大功能区:精品花卉瓜果大观园、亲水休闲区、儿童娱乐区、果蔬采摘园。我们主要参观了精品花卉瓜果大观园。主要提到了无土栽培技术分类:固体基质培、水培和雾培,栽培的设施设备,光照环境调控设施(如遮阳网),温度环境调控设施(如湿帘),二氧化碳调控设施和空气湿度调控设施,这些保护设施主要是调控栽培作物的光、温、水、气等环境因子。例如在进入大棚的地方“龙门”下的绿色植被的基质主要是固体基质:石棉,加上营养液之后便可以生长植物。在后来的瓜果大观园里又观察到了由珍珠岩颗粒和泥炭基质栽培的转基因西红柿。在花卉等景观物质的观赏中也陆续观察到了一些无土栽培的植物。
在温室大棚里,尤其是像丰乐生态园这样占地面积很大的现代型温室中,一般都是在日光温室基础上排灌、施肥、光控、温控、湿控、植保等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并实现无污染、全天候、周年连续性生产。在这样的要求下使得投资成本变高,但在结合了无土栽培技术后可以较好的发挥温室设施的生产效能,也是无土栽培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在无土栽培中,不用土壤,用其它东西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在丰乐生态园中主要运用的是基质栽培,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它是将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机或无机的基质中,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法,供给作物营养液。栽培基质可以装入塑料袋内,或铺于栽培沟或槽内。基质栽培的营养液是不循环的,称为开路系统,这可以避免病害通过营养液的循环而传播。基质栽培缓冲能力强,不存在水分、养分与供O2之间的矛盾,且设备较水培和雾培简单,甚至可不需要动力,所以投资少、成本低,生产中普遍采用。从我国现状出发,基质栽培是最有现实意义的一种方式。在营养液的选用上应该充分考虑到植物需求养分的特点来定,用量则需要结合不同季节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而定。中盐红四方集团:
1、企业概况:2008年6月13日成立红四方集团,在2009年三月与中盐签约改名为中盐红四方,8月正式挂牌。集团主要生产农化、盐化和精细化工三大系列产品。主要体现在煤化工,盐化工,以及合成化工上,例如合成氨工艺就属于煤化工,而侯氏制碱法工艺属于盐化工。而且集团得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三项认证。
2、工艺介绍
合成氨工艺主要表现为四个步骤:制气、压缩、净化、合成。
高塔造粒:600℃的尿素溶液被高压泵泵到塔顶,再由塔顶向下喷出,在自上而下有许多窗口而且足够高的造粒塔中接受充分的冷却形成颗粒状。
3、肥料介绍
主要是复混肥料,又可继续分为单元肥料、复合肥、复混肥、掺混肥(BB肥)。其中复合肥与复混肥的区别为:复合肥是由化学方法合成,比例较为固定;而复混肥是单纯的机械混合,属物理方法,而且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解。复合肥和复混肥主要特点为颗粒较为均匀,每个颗粒中含有各种元素。优点表现为①养分种类多,含量高;②物理性质好;③副成分少;④成本较低。
掺混肥则是各个颗粒组成与肥料的整体组成不一致,要求每个颗粒成分单一。
4、肥料生产依据:通过测土配方等方法了解①作物对养分的需求②土壤养分状况③施肥技术要求从而得到较为合理的科学的肥料配方。
5、肥料生产方法:主要为转鼓团粒法,转鼓氨化造粒/喷浆造粒。
在听完红四方的负责人说完其公司的基本信息后,我们便跟随工作人员进车间实际观察了生产过程,在参观过程中,发现车间内粉尘很多,而且有比较浓重的化学物质挥发的气味,建议在参观或工作中带上口罩以防粉尘吸入后不良反应,同时车间内有较多的转动的机器,所以尽量不要穿戴比较拖沓的围巾之类的物件,以防对安全造成隐患。
下面对肥料行业的前景结合所学相关的植物营养学知识及肥料相关知识做出大胆的设想。
在现在社会中,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在土地利用上较为重视农业用地,所以农业在现代社会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农业方面的关注必然也会日益增加,所以农资企业应该更好更快的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在我看来,农业离不开植物,植物离不开养分,所以什么时候有农业,肥料行业便一直存在。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化学肥料生产除继续增加产量外,应朝着高效复合化,并结合施肥机械化、运肥管道化、水肥喷灌仪表化方向发展。液氨、聚磷酸铵、聚磷酸钾等因具有养分浓度高或副成分少等优点,应成为大力发展的主要化肥品种。当然为了配合农业设施中的管道灌溉的应用还可以将肥料制成流体肥料,并在其中掺入微量元素肥料和农药,成为多功能的复合肥料,便于管道运输和施肥灌溉(喷灌、滴灌)的结合,有省工、省水和省肥的优点。随着设施农业(如塑料大棚等)的发展,蔬菜、瓜果对二氧化碳肥料的需求量将逐步增多。但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一样不能忽略环境的保护,所以为了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应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以便在满足作物对养分需要的同时避免土壤性质恶化和环境污染。
在现在农业条件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国家应该结合各高校和土壤研究所等对各地农用田进行普查,将各个地区的农田利用情况、土壤性质,土地肥力特点,种植作物情况等结合土地所在地区的环境(光热条件和灌溉情况等)做出土壤分区统计,并根据所得到的结果对地区土壤施肥提出合理建议,并提出合适的应施肥料的氮磷钾比例,做到肥料专供,既避免了肥料的浪费,也提高了土壤肥力的有效性。
四、实习感想
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各种植物营养及肥料相关方面的人才的培养、科技的推广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担负了重要的历史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但是专业实践课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主要是理论与实际脱节,缺乏实验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
面对这种局面,我认为应当加大教学实验室建设, 引进实验器材,切实有效地抓好教学基地的建设,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参观、生产实习等等,切实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益。
第四篇:植物营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植物营养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在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服从分配,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业务上掌握植物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熟悉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了解土壤学作物栽培学与遗传学植物保护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在本学科能独立从事研究教学和其它技术管理工作。治学态度严谨,协作精神良好。
3、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包括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及实践教育(指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公益劳动)。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1、5年,其余为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时间,考虑到植物营养学科的特点,三年中至少最好有一个完整生长季节进行科学实验。课程学习不得少于30个学分,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公益劳动等占3个学分。硕士生如要延长或缩短学习年限,由本人申请,经导师学科院(系)审查同意,报校长批准,但延长或缩短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10个:
1、植物营养生理学
主要研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分配和调控;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缺乏和过剩的症状和发生机理,以及这些过程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重点研究植物在旱涝盐碱高温冷害病虫害通气不良营养缺乏或毒害等环境胁迫条件下的植物营养生理学及适应性变化规律,新无机营养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营养机理等,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2、植物营养遗传学特征
应用植物营养遗传学原理,采用营养动力学,酶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高产作物耐缺氮磷钾锌及其它营养元素的营养遗传特征,作物品种筛选及调控营养机理研究,为高效节肥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3、复合肥料及各种新型肥料的肥效机理及施用技术研究
结合化工和农业部门以及生产需要对复合肥及新型肥料的肥效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依据。主要包括:三元复合肥肥效增产机理;钙镁硫硅,微量元素稀土及segeco等元素肥料作用机理环境效应施用方法和技术研究;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生产工艺肥效机理以及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新型肥料进行试验研究。为肥料生产和施用提供依据。
4、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研究
主要是针对氮肥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开展平衡施肥与计算机推荐施肥技术开发,解决当前农业生产技术和应用问题。
5、土壤生物量氮与氮素循环及调节作用
主要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生物量氮的动态及其周转的氮量,微生物周转氮与作物吸收关系,土壤养分养分的生物有效性,肥料中氮利用率以及在土壤-作物系统循环和施肥调控。
6、新型高效缓效肥料研制及工业废渣农业利用
结合各种材料特点和作物营养规律,开展长效肥控效肥缓效肥磁性肥叶面肥药肥以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的配方及生产技术研究。充分利用我国自然资源和工业废物开展研究,如锌硼铁锰钼等工业矿渣钢渣草碳褐煤等资源利用与开发。
7、组织培养与无土栽培营养配方(组合)及应用技术
组织培养及无土栽培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优化营养配方的筛选,应用植物营养学原理,对一些经济类植物进行营养液组合研究,是植物营养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几年来已经建立了一些研究实验室手段并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8、植物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技术研究与开发
根据植物营养失调症特征和叶片颜色变化规律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施肥;土壤作物化学诊断方法;精准农业及施肥技术;土壤植株营养快速诊断方法及速测仪应用;dris技术营养图谱信息系统及诊断应用技术。
9、施肥对环境质量影响及良性生态循环施肥技术研究
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基础上,开展施肥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施肥对土壤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影响,施肥与温室效应等研究,为合理施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和生态农业提供依据。
10、土壤氮的mit过程
结合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开展 不同有机物料中氮在土壤中的矿化过程(氨化作用硝化作用),矿化氮的微生物和矿物固持作用(微生物体氮矿物固定态铵),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氮的矿化势(n0)有机氮组成及其作物有效性的影响,不同矿化阶段的净矿化率净残留率及影响土壤氮mit过程的因素的研究。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总学分达到32学分以上(不含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课程分为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两种。学位课规定为6门(见附表1),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含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其它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选修课根据研究生培养方向至少选5门课程。此外、在导师的指导下,硕士生还可以选修其它有关专业的课程(见附表1)。
跨学科(指跨二级学科)入学的研究生,以及入学前是专科毕业的研究生,须补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或考核成绩合格不计学分。
1、必修课(学位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自然辨证
法概论)4学分
(2)外国语(包括专业外语)6学分
(3)高级植物营养学 3学分
(4)植物营养的土壤化学 3学分
(5)植物营养与施肥专题 3学分
(6)植物营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 3学分
2、选修课
(1)高级植物生理学 4学分
(2)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3学分
(3)第二外国语 2学分
(4)植物营养研究技术 2学分
(5)植物营养诊断与管理 2学分
(6)施肥与环境保护 2学分
(7)土壤-植物-动物体系中的微量元素 1、5学分
(8)微量元素分析技术 2学分
(9)高级试验设计 2学分
(10)多元统计分析在农业中的应用 2学分
(11)仪器分析 2、5学分
(12)计算机算法语言 2、5学分
(13)植物生理研究技术 3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实行导师负责制
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是聘请校外的知名教授和专家,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2、课程学习
硕士研究生必须学好规定的各门学位课程,要根据研究方向以及硕士生的基础,经过导师同意选读几门选修课。硕士生课程学习方式,可以随班听课,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学以及采取研讨会和学习会等方式迸行,学习方法可以灵活。无论那种方式,都必须通过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获得学分。
3、学术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应经常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报告会,多写读书报告学习心得调查报告等,并要求在院(系)或教研室做学术报告2~3次。
4、实践教育
硕士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在第二或第三学年组织硕士生参加大学本科的部分教学工作,形式可以是讲授部分章节,指导实验实习课程辅导等,总工作量应不少于12
0标准学时,其中讲课不少于6学时。经考核合格计2学分。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在整个学习期间不少于3周。同时应参加不少于3周的公益劳动。研究生要写出社会实践报告,院(系)和研究生部党团组织要进行组织和考核,对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劳动的或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5、文体活动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文艺素养。
六、考核方法
1、课程考核: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其中必修课程采用读书报告形式的,其课程论文要求达到能在一般正式专业杂志或学报上发表的水平。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2、中期考核: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须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学位论文选题和身体状况等。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第五篇:植物营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植物营养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在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服从分配,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业务上掌握植物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熟悉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了解土壤学作物栽培学与遗传学植物保护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在本学科能独立从事研究教学和其它技术管理工作。治学态度严谨,协作精神良好。
3、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包括课程学习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及实践教育(指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公益劳动)。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1、5年,其余为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时间,考虑到植物营养学科的特点,三年中至少最好有一个完整生长季节进行科学实验。课程学习不得少于30个学分,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和公益劳动等占3个学分。硕士生如要延长或缩短学习年限,由本人申请,经导师学科院(系)审查同意,报校长批准,但延长或缩短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10个:
1、植物营养生理学
主要研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分配和调控;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缺乏和过剩的症状和发生机理,以及这些过程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重点研究植物在旱涝盐碱高温冷害病虫害通气不良营养缺乏或毒害等环境胁迫条件下的植物营养生理学及适应性变化规律,新无机营养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营养机理等,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2、植物营养遗传学特征
应用植物营养遗传学原理,采用营养动力学,酶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高产作物耐缺氮磷钾锌及其它营养元素的营养遗传特征,作物品种筛选及调控营养机理研究,为高效节肥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3、复合肥料及各种新型肥料的肥效机理及施用技术研究
结合化工和农业部门以及生产需要对复合肥及新型肥料的肥效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依据。主要包括:三元复合肥肥效增产机理;钙镁硫硅,微量元素稀土及SeGeCo等元素肥料作用机理环境效应施用方法和技术研究;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生产工艺肥效机理以及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新型肥料进行试验研究。为肥料生产和施用提供依据。
4、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研究
主要是针对氮肥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开展平衡施肥与计算机推荐施肥技术开发,解决当前农业生产技术和应用问题。
5、土壤生物量氮与氮素循环及调节作用
主要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生物量氮的动态及其周转的氮量,微生物周转氮与作物吸收关系,土壤养分养分的生物有效性,肥料中氮利用率以及在土壤-作物系统循环和施肥调控。
6、新型高效缓效肥料研制及工业废渣农业利用
结合各种材料特点和作物营养规律,开展长效肥控效肥缓效肥磁性肥叶面肥药肥以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的配方及生产技术研究。充分利用我国自然资源和工业废物开展研究,如锌硼铁锰钼等工业矿渣钢渣草碳褐煤等资源利用与开发。
7、组织培养与无土栽培营养配方(组合)及应用技术
组织培养及无土栽培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优化营养配方的筛选,应用植物营养学原理,对一些经济类植物进行营养液组合研究,是植物营养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几年来已经建立了一些研究实验室手段并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8、植物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技术研究与开发
根据植物营养失调症特征和叶片颜色变化规律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施肥;土壤作物化学诊断方法;精准农业及施肥技术;土壤植株营养快速诊断方法及速测仪应用;DRIS技术营养图谱信息系统及诊断应用技术。
9、施肥对环境质量影响及良性生态循环施肥技术研究
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基础上,开展施肥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施肥对土壤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影响,施肥与温室效应等研究,为合理施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和生态农业提供依据。
10、土壤氮的MIT过程
结合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开展 不同有机物料中氮在土壤中的矿化过程(氨化作用硝化作用),矿化氮的微生物和矿物固持作用(微生物体氮矿物固定态铵),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氮的矿化势(N0)有机氮组成及其作物有效性的影响,不同矿化阶段的净矿化率净残留率及影响土壤氮MIT过程的因素的研究。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总学分达到32学分以上(不含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课程分为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两种。学位课规定为6门(见附表1),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含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其它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选修课根据研究生培养方向至少选5门课程。此外、在导师的指导下,硕士生还可以选修其它有关专业的课程(见附表1)。
跨学科(指跨二级学科)入学的研究生,以及入学前是专科毕业的研究生,须补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或考核成绩合格不计学分。
1、必修课(学位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自然辨证
法概论)4学分
(2)外国语(包括专业外语)6学分
(3)高级植物营养学 3学分
(4)植物营养的土壤化学 3学分
(5)植物营养与施肥专题 3学分
(6)植物营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 3学分
2、选修课
(1)
此文共有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