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农业科技史读书报告
《中国农业科技史》读书报告 ——贾思勰《齐民要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农经112 徐菊芬 16111222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 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齐民要术》是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富有经验的老农当中获得的生产知识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亲身实践与体验,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概括总结,最后完成了《齐民要术》这部伟大的著作。《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 《齐民要术》体系开中国古农书体例之先河,成为后世农书参考和模仿的典范。在结构安排上,序言全面阐述了贾思勰“以农为主、通过经营农业以求富强”的进步思想和科学观点。同时反映了贾氏人定胜天、实事求是、遵重客观规律和因时、因地、因物、因具体情况制宜的朴素唯物的辩证观以及崇尚劳动、重视生产、“后胜于前”的进步历史观。卷一讲述耕田、收种以及全面总结土壤耕作技术,抓住黄河流域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当时北方抗旱保墒的耕作技术。种谷是具体的粮食作物栽培技术,叙述谷物的篇幅近占所有粮食作物篇幅之半,讲述也最详细深刻,说明粟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中是首要粮食作物。粟是当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所载粟类品种达106个,对粟的栽培方法也作了详细地介绍。卷二主要论述了1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包括土地耕作;时宜地宜要求;品种记录、性能分析、选种技术,下种;作物施肥培育中的轮作、绿肥、“坏墙垣”,保育,防虫;收获及贮藏等方面的农作物生产技术,诸方面皆有详细论述。如作物的种期有上时、中时、下时之分;作物“地宜”有上、中、下之别。同一作物,不同土地用种量不同;同一作物,上时、中时、下时用种量也各异。结构安排呈现如下特点:(1)合计大、小豆叙述字数约占整个粮食作物叙述字数比重的11.6%;由于大豆不但可作为粮食和豆制品,还可作为饲料作物。小豆财被广泛用与禾谷类作物轮作,同时还可作为绿肥作物。(2)叙述水稻的字数约占整个粮食作物叙述字数比重的10.9%,水稻篇篇幅之大与稻作在北方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似甚矛盾,然从其内容分析来看具有合理性。(3)大小麦篇的篇幅占11.3%的比重,其论述以小麦为主,原因在于麦作在魏晋南北朝时是北方地区仅次于粟的作物。其时已定型的耕耙耢旱作农业技术为冬小麦较大规模在黄河流域的种植奠定了基础,同时面食品种的丰富多彩反过来又促使了麦作的生产。(4)黍稷占到整个粮食作物叙述文字的6.5%。北方地区由于战乱,荒地较多,北魏在恢复农业生产时,黍稷被用作开荒地的主要作物。(5)以旱作为叙述主体,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旱作农业在生产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卷三主要记述了22种蔬菜的栽培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蔬菜栽培技术有较大发展,土地利用率提高,对因土种植,以及诸田园管理技术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蔬菜的栽培是种植业中有机组成部分,是粮食作物的重要补充,安排在卷二之后,体现了作者对于种植业内部结构的理性认识。卷四总述园篱和栽树,之后分述枣、桃、安石榴等11种果树的品种及选育技术,总结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果树的经验。魏晋南北朝时嫁接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果树管理方面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如嫁枣法、烟熏防霜法、越冬防寒法等。卷五主要讲述林木的栽培技术,所涉树木主要有桑、柘、榆、白杨等13种。在林地的选择、耕作和整理,树木的繁殖和移栽,苗木的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卷六为畜牧兽医卷,占全书篇幅11%左右,是《齐民要术》主体部分。该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汇总了北魏以前有关家畜饲养及医疗的经验;一是吸收了拓跋氏的牧业经验。内容上分别叙述了牛、马、驴、骡、羊、猪、鸡、鹅、鸭等9种畜禽的选种育种、饲养管理、相畜术、兽医术以及酥、酪等乳制品加工和羊毛制毡技术,最后一篇为养鱼。卷七、八、九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主要讲农产品的贮藏与加工,是《齐民要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篇幅约占全书的30左右。农产品加工部分在技术上表现出如下特点:首先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技术全面。农产品加工包括酿造、果品加工、蔬菜保藏、烹饪、食盐的精制、肉类的加工保持、淀粉糖化、饼饵、面食、糕点、饮浆、煮胶等有关地主阶级的家庭消费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的知识应有尽有,甚至连制造笔墨及使用原材料所应具备的知识也包括在内。其次酿造技术系统全面,造酒技术更趋成熟。有关酒、酱、豉、菹等的酿造技术在《齐民要术》中占很大篇幅,涉及卷七全部,卷八、九的部分。卷十基本上是作者搜罗历史上和当时的有关经史子集文献,引用了280多条资料,记录了“非中国物产者”,所引述的100多种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齐民要术》的历史意义 1.《齐民要术》在著作结构和思想方面的成就 《齐民要术》微观农学体系结构的形成,是贾氏对于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全面系统理性认识的结果。书中对战国秦汉以来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积累等进行了比较客观地总结与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中某些新的因素在书中也有比较充分地反映,如农业商品化趋势增强、地主治生之学出现、农产品加工受到重视、畜牧比重上升等。《齐民要术》的农学体系结构反映了上述变化、趋势,奠定了后世中国传统农书的体例结构。2.《齐民要术》农业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齐民要术》提出土壤耕作和保墒,如耕田燥湿深浅要得宜,适时中耕锄草,使土壤保护润泽;《齐民要术》还讲述了种植绿肥、应用有机肥料(主要是熟粪)改良土壤,以及种子选育和品种命名法,如:以品种育成者命名;观形命名;会义命名;观形命名法至今还在使用。《齐民要术》还非常重视作物的轮作与套种,主张不要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轮作既可以保持土壤质量,又可增加收成。这些技术完全合乎耕作的科学原理,正确反映了土壤、水分、肥力与耕作关系的客观规律。同时,《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六世纪以前劳动人民畜牧生产的经验,涉及的家畜(牛、马、驴、骡、羊、猪)和家禽(鸡、鸭、鹅)的饲养管理,选种繁育,疾病防治以及畜产品加工。并且,首次系统地总结了园林经验,林木的压条、嫁接等繁育技术。此外,在伐木开荒、植物鉴别、植物种与种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上也有正确认识。特别是对遗传和变异性也有所认识;贾思勰认为只要适其天性,动植物就能“肥充繁息”,他还认识到遗传与环境条件的统一性。《齐民要术》是一部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农业百科全书”,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初步建立了农业科学体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全书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以及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农学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 张芳、王思明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史》 贾思勰《齐民要术》 石声汉《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知识》
第二篇:读书报告——科技史《中国科技小史》
❀《科学技术史》读书报告❀
《中国科技小史》——读书笔记
书目信息
书名:《中国科技小史》作者:王鸿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次:2004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报告
作者把本书命名为“中国科技小史”,顾名思义,“小史”就应该是通俗、符合大众口味的人文读本,的确本书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流畅的笔调叙述了中国社会从远古到今天所产生的科技成果,考察了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社会条件,分析了许多科技成果的历史作用。细心通读之后可以发现,本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以科学技术为经,以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文化、哲学和中外关系等复杂因素为纬,以历史坐标为序,以作者的叙述和思考为梭,织成的一幅结构精致、色彩斑斓的中华文明史图像,下面谈谈本书各章节内容以及自己的一些体会。
值得一提是造纸术的发明,由于汉王朝要利用知识分子对社会进行教化,办太学,以及经学家们的讲古学风,春秋以来的竹简、木牍和丝帛已经远远供不应求了。受养蚕制丝过程中的漂絮这一过程的启发,当地中海沿岸罗马帝国的学者们用埃及产的草纸和羊皮纸书写的时候,中国人在西汉前期就发明了植物纤维造成的麻纸。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麻类、绳头、渔网、破丝旧绸和树皮等造出了质量优良的蔡侯纸。这项发明注定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引起了人类书写材料的革命,通过促进社会信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广泛传播,而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杠杆。
此外,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良医辈出,医药学名著很多。这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一直被后代中医称为经典;华佗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施行手术。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分立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尽管这一时期是战乱时期,科学技术在夹缝中也取得在发展,而且反应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三国时期曹魏的马钧发明了能把砖石抛射几百米远的抛石车,他还改进了东汉人毕岚发明的翻车,制成了农田灌溉抽水的龙骨水车。反映这一时代特色的是攻防武器的发明和改造,如钩车、撞城车、云梯、火攻车等。
这个时期我认为比较突出的成就在数学领域,例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勾股定理、二次方程的解法等。成就最大的要数刘徽,他的《九章算术》对大部分算法做了理论性的论证,首次用割圆术来求得了当时世界上嘴精确的π值。
第四章主要讲隋唐帝国和五代十国。随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科技迅速发展:
(一)兴盛的建筑业,唐都长安,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典范,不仅布局合理有效,而且拥有完备的给排水及供热系统,对此后周边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朝李春修建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石拱桥,早于西方700年。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现存最早的印刷品《金刚经》便是出自唐朝。
(三)唐朝的医学成就,唐贞观年间政府办分科医学校,早于西方200年;唐高宗时政府编订药典《唐本草》早于欧洲800多年;孙思邈编《千金方》,被尊称为药王。第五章对应的历史时期是对抗的宋辽夏金。宋朝是中国天文学的巅峰期,仪器方面有苏颂与韩公廉的水运仪象台;历法制定方面,杨忠辅制作统天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的长度,这个跟现在世界通用的格里哥利历完全相同。
指南针应用于北宋航海,南宋时将指南针与方位盘结合,形成“罗盘”,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后来传入西方,于是有了麦哲伦与哥伦布作的大探险。
火药的应用直接促进了兵器工匠事业的发展。火箭、火球、突火枪,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管状金属火枪”,借火药爆炸力发射弹丸,是现代大炮的前身。在中国火药并没有使社会生活和历史发生了真正的改变,反倒是传入欧洲之后,引起了世界的变化。
此外由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第六章单独介绍了大一统的元朝。虽然元代单列出来,但是科技成就并不如前几代突出,主要有郭守敬、王恂等为编订《授时历》,创制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10余种天文观测仪器。在农学方面,《农桑辑要》总结了中国13世纪以前的农业生产经验,保存了大量古农书资料。
第七章作者讲述了踟蹰前行的明朝,明代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传统科学在这一时期开始衰退,传统技术则走向顶峰,农学和医药学也有长足的发展,而西方科技的传入揭开了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序幕。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总结性的巨著,但比起前代,发明创造大大减少。
第八章是关于发展中落后的清朝。其实清朝就是一个衰落期,和这个时期欧洲技术进步的节奏相比,清代始终没有产生真正的近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当欧洲人进去蒸汽时代时候,闭关自守的我们已经落后很多了。
从第九章到第十一章谈的是从大清帝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发展,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西学东渐”到中华民国的艰难探索,再到新中国的逐渐发展强大,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我们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程,最后道出了对中国未来科技繁荣的展望。
纵观全书,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再次游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我对此还是很自豪的。在世界所有的古文明中,中国农业文明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从产生之后就连续地贯穿了人类的全部历史,而另几支古文明都先后在不同人种的生存交汇中分化或发展成为与原来面貌大不相同的东西。由于这种独一无二的相对连续性,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灿烂的技术、文化和科学成果,这片土地成了古代世界重要发明和发现的故乡。在人类社会从古代向近代过渡的过程中,这里的发明和发现曾穿过西北的戈壁沙漠,经过喜马拉雅,通过海上航路,向西传播,为亚欧大陆历史推进提供了众多不可或缺的技术条件。
然而当近代文明首先在西方崛起之后,世界上最绵长的东方古中国文明却徘徊不前。为什么在明代之后又走向衰落了呢?结合学过的历史和本书内容,分析其原因如下: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壤。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都与农业相关,即使是天文历法大多也是出与农业的需要。
2、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以及剥削者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
4、中国科学技术满足于实际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例如前面讲的,我们发明了火药,然而却不像欧洲人加以更多的应用,反而鸦片战争的时候,自己的大炮敌不
过别人的洋枪洋炮。
第三篇:中国桥梁史.doc读书心得
中国桥梁史-------读书心得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桥梁占有重要的一页。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字记载历史的伟大国家,长江、黄河和珠江流域孕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曾在世界桥梁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造就了现代科学技术,19世纪又发明了现代炼钢法和作为人造石料的混凝土,使欧美各国相继进入现代桥梁工程的新时期。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帝国主义列强为掠夺中国的资源在中国修筑铁路、开挖矿山、设立租界,也引入了现代桥梁技术。1937年建成的钱塘江大桥是第一座由中国工程师主持设计和监造的现代钢桥。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并引进了当时的先进桥梁技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桥梁建设的黄金时期。在学习发达国家创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建设造就了中国桥梁的崛起和20世纪90年代的腾飞,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和业绩。可以说,中国桥梁已走上了复兴的道路,正在从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迈进,有希望在21世纪的自主创新努力中重现辉煌。
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而在古代桥梁方面,中国的祖先也有许多创造性成就为世界所公认。英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和《中华科学文明史》中对中国古代的梁桥、浮桥、拱桥和索桥等桥型的发展都作了详细的评述和考证。
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梁桥为钜桥。该桥建于商代(前16~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克商都朝歌,发钜桥头积粟以账济贫民。”古代的石梁桥一般跨度都在10米以下,最大的石梁长达23.7米。迄今仍保留的中国古代石梁桥当推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的福建泉州安平桥,该桥共362孔,全长5里(2223米);以及建造更早的泉州洛阳桥,该桥始建于宋皇五年(1053年),全长1097米,有47个桥孔。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1275年所著游记中对此都有记述。《诗经》载“亲迎于渭,造舟为梁。”.公元前12世纪(前1135年)周文王迎亲,在渭河上修建了浮桥。以后,春秋战国以至秦汉,因战争的需要曾多次在黄河、渭河、洛河上架设浮桥,并采用铁链代替竹索为舟船间的连系。
据西方的历史记载,最早的浮桥始于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浮桥”。公元前493年,波斯王大流士进军希腊,为横渡伊斯坦布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用360艘战船顺流排列,7天7夜间有200万人通行过桥。
在天然形成的拱形石洞的启发下,公元前6000年的两河流域先民就开始用砖坯砌成拱圈。应该说,四大文明古国都先后掌握了用砖块和石块修筑拱门和拱桥的技术。可以推测,中国在商朝也已学会了建造拱桥。古代的拱桥最初都是半圆拱,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人建造了许多著名的输水拱桥,世称“罗马石拱桥”,至今尚存30余座,并开始突破半圆拱的惯例而建造了小于半圆的圆弧拱。
中国隋朝的杰出工匠李春于公元610年修建的河北赵州安济桥是一座独具匠心的杰作,该桥主跨37.4米,矢高7.1米,拱肩两侧砌有二个小拱(称为腹拱)形成空腹的拱桥,不但减轻了自重,而且有利于排洪。这种中国首创的“敞肩圆弧拱”直到14世纪才出现在欧洲,这可能和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中所传递的中国古代桥梁信息有关。
马可·波罗所著的《马可·波罗行记》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河上有一美丽的大桥,各处桥梁之美鲜有及之者„„建置甚佳,老实说,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他所说的就是位于北京西南郊的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全长212.2米,加上两端引桥总长266.5米,为11孔不等跨圆弧拱桥。在桥拱上采用的是框式纵连式的砌拱法使整个拱券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桥面两侧有青石栏板279块,望柱281根,柱上共雕刻有489个大小、神态各异的石狮。卢沟桥的建成,方便了金中都与南方的交通。它工程宏伟、结构科学、技艺高超、造型优美,代表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用木梁像斗拱那样多层叠置外挑,或加上斜撑以增加悬挑的能力直至在跨中合拢形成跨度可达30余米的拱形桥梁是中国古代工匠的独创,在西部的川、藏地区和东南的浙闽地区至今仍可见到。最著名的当推宋代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虹桥。该桥桥跨约18.5米,桥宽9.6米,拱矢约4.2米,当时称“贯木”架桥法。在元朝时,这种桥型曾被蒙古军队带至欧洲,架设了一座跨越多瑙河的桥梁。
用天然的植物纤维(如藤、麻和竹条)制成索桥是中外亚热带地区的古代先民的自然创造。中国约在3000年前已开始建造索桥。《汉书·西域传》中已有“以绳索相引而渡”的记载,可见西域的藏、彝等少数民族对中国首创的索桥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灌县都江堰的珠浦桥是现存中国古代竹索桥的杰出代表。中国是最早发明冶铁技术的国家,至迟在隋唐时代(6世纪)就有了铁索桥。1665年徐霞客的《铁索桥记》详细描述了贵州境内一座长约122米的铁索桥;法国传教士于1667年出版了一本《中国奇迹览胜》,书中也介绍了中国铁索桥。英国李约瑟博士指出,这两本书直接启发了西方建造铁索桥的尝试。
四川泸定县的大渡河铁索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是中国铁索桥的代表。该桥跨长约100米,桥宽2.8米,采用13根粗如碗口的铁链作为承重索,上铺木板桥面,是由川入藏的重要通道。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一起面临着更加宏伟的跨海大桥工程建设,以求实现全球四大洲陆路交通网的梦想。中国正在建设的上海连接洋山港的东海大桥、杭州湾通道工程和舟山联岛工程以及规划中的跨越渤海海峡、胶州湾、珠江口的伶仃洋、琼州海峡和
台湾海峡的工程对于中国桥梁工程师是一个挑战。面对超大跨度的桥梁、超深水基础和海上的复杂自然条件和恶劣环境,我们必须通过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提高竞争力。
中国桥梁界要承认差距,不甘落后,坚持自主设计和建设的方针,通过实践取得经验和进步,克服缺点和不足,从而以一大批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优秀的美丽桥梁来赢得国际同行的尊敬,重现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
第四篇:科技史读书报告
《科技史十论》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席泽宗,1927年生。山东垣曲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51年中山大学天文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至今。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现为该所研究员兼中国科学技术史理事长。专攻中国天文学史。兼及科学思想史和科学史综合研究。著有《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科学史八讲》和《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等书。
第二章:科学史对于历史学科的研究至关重要,缺少了科技史,“社会经济背景、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思想的变迁”就不可能完整。科学史虽然是一门历史学科,但科学史的研究不仅要用到历史知识,还必须用到科学知识。科学史与历史学科在实际研究中是相分离的。他们的分离是有原因的。科学史与历史学科是可以相互交融的,是互补的。科学史的研究需要历史科学的帮助,历史学家的一些研究也要科学史家提供佐证。
第三章:中国古代科技有着辉煌的过去,在相当成一段时间内,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中国古代王朝,对于科技虽然谈不到重视,但也绝不是压制。各代对于科学事业痴迷的不乏其人。从事科学基础研究也不在少数,如祖冲之研究圆周率,《墨经》论述光学原理等。古代的整体系统思想,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自然科技史料更是今天科学研究不可多得宝贵财富。
第五、六、七、八章:中国古代科技的范式是阴阳五行,无论是天文、地理、农和医,都可以用五行的相生、相克解释。阴阳五行对自然地解释是以象释象,不同于以理释象,利于理解,但不利于进一步的发展。天文学在古代科技中占有很大比重。它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而且是代天立言,有着许多社会职能,这也是使我国星相学长时间内占据世界第一地位的原因。但是天文学只求实用这一
点,也限制了它进一步发展。
第九、十章:中国古代的星象记录,为现代研究超新星,太阳黑子周期等天文学问题提供了丰富资料,解答了很多疑问。中国科学研究所成立40年来,竺可桢、钱临照两位前辈在科技史研究上都做出巨大贡献。很多成就都开了中国科技史研究先河,同时对整个世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有关科技史十论几个问题的读后感言:
一、科学史的研究不止对科学研究提供丰富历史资料,同时也对历史研究助益颇大,例如竺可桢老前辈《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判断尚书年代,可谓科学考证,胜于文字考证的千言万语,对历史研究是一大创举。
二、徐光启与弗朗西斯·培根对比,徐光启要比同时代的弗朗西斯·培根伟大。主要有三个方面:(1)弗朗西斯·培根著有《新工具》一书,提倡实践,但本身没有成就。而徐光启对于天文观测、水利测量、农业开垦方面都卓越成绩。
(2)培根过分强调归纳法的重要,忽视演绎法的作用。徐光启则在演绎法方面有所长。(3)培根著有《新大陆》,主张设立理想研究院,却说而不作。徐光启大力发展数学,组织人力研究与数学相关的十门学科,即天文气象、水利、音乐、军事、统计、建筑、机械、地理、医学和钟表。但是培根的学说被后来欧洲科学家发扬光大,徐光启的学说却在历史中散佚。这一点不能不发人深省。故而一个人无论如何伟大,亦难以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必须要有与这个成就相匹配的社会环境。一个没有生存土壤的学说不管多么伟大,都不能长久存在。就如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宣扬民本思想,也不能在中国率先诞生君主立宪制度。因此,科技发展,必须和时代背景相结合。
三、中国人的宇宙模型不同于同时期世界各民族神话模型,在古代先贤的观念中,宇宙不是神创造的(基督教思想),不是由原人演化来的(印度教思想),而是由虚无之中诞生的。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并不相信有造物主,道家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儒家有“子不语怪力乱神”。后来的晋代玄学家继承了这一思想,晋代郭象曾明确说“造物无主,而物各自造。”体现了中国宇宙模型的唯物性。
四、无论是战争期间还是和平期间,古代科技发展从来就没停止过脚步,甚至在战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期间,科技的发展速度更快。中国古代科技在宋元时期一度达到高峰,但在明清两朝,思想禁锢严重,甚至大修文字狱,朱元璋删节孟子,删掉孟子中的民本思想,利用八股取试,使得科学技术一度衰退,甚至连宋元取得的成就也被人遗忘。由此可见,对于科学发展而言,战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上的专制与禁锢。没有思想的自由,就没有科技的发展。
五、在中国,一切技艺的极致都以道来体现,术数是道,庖丁解牛也是道。对道的推而广之,是除阴阳五行之外古代科技的又一范式。古代崇尚自然,把自然作为道。这虽有利于对自然的观察理解,但是不利于对自然的超越,不利于对自然进行理性逻辑的阐释。
六、中国人尊重古人,这有利于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但是在科学上也不脱古人的藩篱,难以有超越。学术研究大都是返本归源是的,很多是经典的注释,如刘徽的《九章算术注》。这样改革创新往往有很大阻力,不利于新学说诞生。篇二:中国农业科技史读书报告
《中国农业科技史》读书报告
——贾思勰《齐民要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农经112 徐菊芬 16111222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齐民要
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
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齐民要术》是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富有经验的老农当中获得的生产知识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亲身实践与体验,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概括总结,最后完成了《齐民要术》这部伟大的著作。
《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 《齐民要术》体系开中国古农书体例之先河,成为后世农书参考和模仿的典范。在结构安排上,序言全面阐述了贾思勰“以农为主、通过经营农业以求富强”的进步思想和科学观点。同时反映了贾氏人定胜天、实事求是、遵重客观规律和因时、因地、因物、因具体情况制宜的朴素唯物的辩证观以及崇尚劳动、重视生产、“后胜于前”的进步历史观。
卷一讲述耕田、收种以及全面总结土壤耕作技术,抓住黄河流域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当时北方抗旱保墒的耕作技术。种谷是具体的粮食作物栽培技术,叙述谷物的篇幅近占所有粮食作物篇幅之半,讲述也最详细深刻,说明粟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中是首要粮食作物。粟是当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所载粟类品种达106个,对粟的栽培方法也作了详细地介绍。
卷二主要论述了1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包括土地耕作;时宜地宜要求;品种记录、性能分析、选种技术,下种;作物施肥培育中的轮作、绿肥、“坏墙垣”,保育,防虫;收获及贮藏等方面的农作物生产技术,诸方面皆有详细论述。如作物的种期有上时、中时、下时之分;作物“地宜”有上、中、下之别。同一作物,不同土地用种量不同;同一作物,上时、中时、下时用种量也各异。结构安排呈现如下特点:(1)合计大、小豆叙述字数约占整个粮食作物叙述字数比重的11.6%;由于大豆不但可作为粮食和豆制品,还可作为饲料作物。小豆财被广泛用与禾谷类作物轮作,同时还可作为绿肥作物。(2)叙述水稻的字数约占整个粮食作物叙述字数比重的10.9%,水稻篇篇幅之大与稻作在北方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似甚矛盾,然从其内容分析来看具有合理性。(3)大小麦篇的篇幅占11.3%的比重,其论述以小麦为主,原因在于麦作在魏晋南北朝时是北方地区仅次于粟的作物。其时已定型的耕耙耢旱作农业技术为冬小麦较大规模在黄河流域的种植奠定了基础,同时面食品种的丰富多彩反过来又促使了麦作的生产。(4)黍稷占到整个粮食作物叙述文字的6.5%。北方地区由于战乱,荒地较多,北魏在恢复农业生产时,黍稷被用作开荒地的主要作物。(5)以旱作为叙述主体,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旱作农业在生产结构中占绝对优势。
卷三主要记述了22种蔬菜的栽培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蔬菜栽培技术有较大发展,土地利用率提高,对因土种植,以及诸田园管理技术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蔬菜的栽培是种植业中有机组成部分,是粮食作物的重要补充,安排在卷二之后,体现了作者对于种植业内部结构的理性认识。卷四总述园篱和栽树,之后分述枣、桃、安石榴等11种果树的品种及选育技术,总结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果树的经验。魏晋南北朝时嫁接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果树管理方面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如嫁枣法、烟熏防霜法、越冬防寒法等。
卷五主要讲述林木的栽培技术,所涉树木主要有桑、柘、榆、白杨等13种。在林地的选择、耕作和整理,树木的繁殖和移栽,苗木的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卷六为畜牧兽医卷,占全书篇幅11%左右,是《齐民要术》主体部分。该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汇总了北魏以前有关家畜饲养及医疗的经验;一是吸收了拓跋氏的牧业经验。内容上分别叙述了牛、马、驴、骡、羊、猪、鸡、鹅、鸭等9种畜禽的选种育种、饲养管理、相畜术、兽医术以及酥、酪等乳制品加工和羊毛制毡技术,最后一篇为养鱼。
卷七、八、九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主要讲农产品的贮藏与加工,是《齐民要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篇幅约占全书的30左右。农产品加工部分在技术上表现出如下特点:首先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技术全面。农产品加工包括酿造、果品加工、蔬菜保藏、烹饪、食盐的精制、肉类的加工保持、淀粉糖化、饼饵、面食、糕点、饮浆、煮胶等有关地主阶级的家庭消费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的知识应有尽有,甚至连制造笔墨及使用原材料所应具备的知识也包括在内。其次酿造技术系统全面,造酒技术更趋成熟。有关酒、酱、豉、菹等的酿造技术在《齐民要术》中占很大篇幅,涉及卷七全部,卷八、九的部分。
卷十基本上是作者搜罗历史上和当时的有关经史子集文献,引用了280多条资料,记录了“非中国物产者”,所引述的100多种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齐民要术》的历史意义 1.《齐民要术》在著作结构和思想方面的成就
《齐民要术》微观农学体系结构的形成,是贾氏对于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全面系统理性认识的结果。书中对战国秦汉以来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积累等进行了比较客观地总结与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中某些新的因素在书中也
有比较充分地反映,如农业商品化趋势增强、地主治生之学出现、农产品加工受到重视、畜牧比重上升等。《齐民要术》的农学体系结构反映了上述变化、趋势,奠定了后世中国传统农书的体例结构。2.《齐民要术》农业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
《齐民要术》提出土壤耕作和保墒,如耕田燥湿深浅要得宜,适时中耕锄草,使土壤保护润泽;《齐民要术》还讲述了种植绿肥、应用有机肥料(主要是熟粪)改良土壤,以及种子选育和品种命名法,如:以品种育成者命名;观形命名;会义命名;观形命名法至今还在使用。《齐民要术》还非常重视作物的轮作与套种,主张不要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轮作既可以保持土壤质量,又可增加收成。这些技术完全合乎耕作的科学原理,正确反映了土壤、水分、肥力与耕作关系的客观规律。同时,《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六世纪以前劳动人民畜牧生产的经验,涉及的家畜(牛、马、驴、骡、羊、猪)和家禽(鸡、鸭、鹅)的饲养管理,选种繁育,疾病防治以及畜产品加工。并且,首次系统地总结了园林经验,林木的压条、嫁接等繁育技术。此外,在伐木开荒、植物鉴别、植物种与种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上也有正确认识。特别是对遗传和变异性也有所认识;贾思勰认为只要适其天性,动植物就能“肥充繁息”,他还认识到遗传与环境条件的统一性。
《齐民要术》是一部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农业百科全书,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初步建立了农业科学体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全书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以及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农学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张芳、王思明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史》 贾思勰《齐民要术》
石声汉《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知识》篇三:科学技术史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书名:《上帝掷骰子吗》
作者:曹天元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版次:2006年1月1日
《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作者曹天元以通俗易懂且富有戏剧性的语言创作的有关量子物理学的读物,旨在给人们普及一些有关量子物理学的知识。起初作者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发表的发表一些极简的论坛,但看到读者反应异常热烈,再加上自己的热情,于是就完成一篇将近3万字的稿子,最后经过修订出版,普通版2005年问世。而这本书也是作者送给国际物理年的一份礼物,被评为具有超级影响力的科普读物,还被誉为“中国的《时间简史》”。本书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带领我们遇见最伟大的人物、观看最动人的故事、走近最边缘的空间、感受最精微的体验;本书的范围跨越之大还是一个显著特点从微观到宏观,从存在到坍缩,从科学到哲学,从严谨到幽默;从你的极限到人类的极限再到宇宙的极限。就是这样,他开始带领我们体验量子物理之旅。第一次听说《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选修课时雷老师讲的,在听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只知道是有关科学技术的书,但是并有想到它是有关量子物理学的知识,更没有想到居然是以历史为线索写的。而在看到这本书的真面目时,心里也有点怕怕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有关科学的东西几乎都是令人头痛的东西,虽然作为一个理科生。但是,当我按着目录的指引去阅读序一(努力演说不可言说之事)、序二(激
动人心的量子史话)和作者的自序时,心理负担轻松了很多,因为这些序言都有说到本书是通俗易通的意思,而我就这样带着着一种怀疑的心态开始了量子物理学之旅。而在刚开始的第一章——黄金时代,我就彻底为之折服了。因为高中时我们理科生也有学习一本有关量子物理的选修物理课本。当时,我记得也是抱着一种仰视的心态去学习的,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还是挺有趣的,而虽然知道怎么做对题目,但是有一些理解起来还是挺模糊的,较片面,有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意味,毕竟有关量子物理的过程还是挺复杂的,曲折的。但是在这本书中,似乎有很多之前我们觉得极其难以理解的东西,在这里,就得以一个简单明了的列子来说明了。或者,一些我们想不到的思路或是之前弄不明白的思路,在这里都被描述得很清析。所以我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同时也影响了自己的思维。在黄金时代这章中,讨论的主要是光是粒子还是波这个问题。但是这个过程是复杂曲折又是激动人心的。在刚开始时,书中以这样的一个问题来展开——光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而我们能看到光又是你如何发生的呢?接下来就是有关光性质的讨论和论述。所以就有一批又一批声望很高的物理学家和一些与量子物理有关的人物出场了。在古希腊时代,人们猜想光是一种从我们眼睛里发射出去的东西,当它到达某样东西时,那个东西就能够被我们眼睛看见了。这算是较原始的说法了。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应该是著名的伊斯兰科学家阿尔·哈桑归纳的那样: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由于光从物体上反
射进入眼球的结果。而小孔成像实验就是他为论证这一点而做的实验。而我们在了解了广德发生时,又要回到一个本质的问题了,那就是光在本质上到底是什么东西?最初的说法源于古希腊时代,那时的人们认为光是一种细小的粒子流。但同时又有这样一种想法,既然声音可以是波,那光为何不可呢?也就是这样,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展开了长达数个世纪之久的战争。而至今我们很少听说的以太这种东西也是为波动说而假定出来的,只是后来被否定了,因为毕竟只是假定存在的。在这场微粒说和波动说的战争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只是,似乎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征,那就是他们心胸似乎都是较为狭窄的,而且也是较为固执。但我觉得他们的这种性格其实给他们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就是他们死要面子不肯屈服或接纳其他科学家的观点而导致他们即使苦苦钻研几年时间也一无所获,而与此同时其他科学家已经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成就,这有点类似于固步自封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的执着和固执,他们才能在各种议论和压力中坚持自己正确观点而不至于随波逐流,与成功擦肩而过中。也许科学家就是这样的吧。而在这场战争中,我也体会到了这两个派别经历的挫折。因为,坚持微粒说的牛顿毕竟是有很大名声的,谁能轻易质疑他呢?所以微粒说也就将近统治世界一个世纪之长,好在还是有人敢于发出挑战,那就是托马斯·杨。这就有跟现实生活很相像,比如一些小学生因为害怕老师而什么都按照老师所得做;一些小官员怕得罪大官也只能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做却不管会不会违背一些原则。但是很庆幸,也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追求真理而敢于与
权威作斗争,也就是这样,我们才不致于只是限制于微粒说这一观点上,杨是英勇的,而干涉条纹实验就是他做出的强有力的证据,而一直坚持微粒说的科学家也为此感到恐慌,所以也做出了应对措施,他们提出了很多对波动说不利的的实验证据,,但是波动说支持者并没有为此困惑,而是找出解决办法,也就是菲涅尔有关偏振现象的实验证明从此奠定了波动说的基石,但同时以太这个概念也被质疑而到后来就被舍弃了,所以就出现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麦克斯韦的理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而赫兹也成功的证实了这一理论,但是他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实验给后世带来了多大的影响。之所以称这为黄金时代,也是因为它与之后带给人们的暴风雨的生活作对比,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乌云这一章了。说到两朵乌云,无非就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令人惊奇的实验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黑体辐射最终导致了量子论革命的爆发。但是在科学家们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时,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实验结果发生了,有一些就连实验的设计者都无法相信,而这些结果又是与他们的预期结果相反但是却符合事实。而有一些实验结果又是一个层面再到另一个层面的跳跃,使得做出这个实验的科学家也畏惧去接受这样的惊人的完美的结果,因为他自己也解释不清这样的实验结果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对于前者那样的情况,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关于探测光以太对于地球的飘移速度,但是结果却令人失
望。而对于后者,黑体辐射中普朗克关于黑体公式的提出,由自己拼凑出来的公式却完美解决了维恩公式对于长波的局限。但是,他并不知到其中的原理,更不知里面隐藏的普遍使用的原则假设,所以他自己也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但是也是因为这个一直困扰他的问题,所以他才会有更大的成就,那就是量子概念的提出,而书中用货币的度量来形象的说出了能量是可以不连续的,我觉得是最贴切不过了,而这个概念也颠覆了传统,这也是他自己都想不到的,甚至难以接受的。但是量子就是这样艰难的出生了。看到这样的一些情况,也许很多人都会想说,其实科学家也不是都有准确的预见能力的,其实他们也只是凭借运气,正如普朗克一样。但是我想说的是,运气也是要凭借才能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或敏锐的察觉能力,那么就算他意外地提出了普朗克的黑体方程也只是停留在这一阶段而已。所以说普朗克提出黑体方程和量子概念是有一定的基础和根据的,即使他自己察觉不到,或许是存在于潜意识里的。当然这本书还说了好多关于这种情况的著名实验,也许这也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取书名为《上帝掷骰子吗》的原因吧,但是,如果要我回答,我会说上帝从不掷骰子,因为一个人得以成功,是靠脚踏实地地努力和自己努力争取的。篇四:读书报告——科技史《中国科技小史》
《中国科技小史》——读书笔记
书目信息
书名:《中国科技小史》 作者:王鸿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2004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报告
第一章名为“古华夏文明”,从考古学和传说中的远古文明说起,讲到了黄帝时代的发明和炎黄文化、禹夏文明、铜器和甲骨文明,讲到了天命和天文学、西周的社会、科技和历史铁器时代的技术革命等。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其中介绍的黄帝时代中国先民完成的一项古代世界的伟大发明——黄钟,根据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以及其他一些学者意见,黄钟的发明把古代中国的音乐、天文、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单位初步统一于一体,它对中国几千年中的计量、数学、天文、器乐乃至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黄钟制最初采用的九和十二成了中国文化中相当重要的数字;从计量学角度看,它构成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此举开创了以自然界不变常数为基准确定单位制的先例。此外关于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天文学上的一些成就大家都很熟悉,这里不必详述。
第二章讲的是“强秦雄汉”,主要是围绕秦汉两代的科技发展来讲的。春秋战国时的铁矛和铁犁把一个时代送走,迎来了统一华夏地区的秦皇汉武,在这个政治的新纪元,科技也有了更大的发展。在冶铁方面,西汉中期出现了炒钢技术,促进了整个手工制造业的进步,这项技术欧洲人直到1750年左右才开始使用;同一时期的水法炼铜也是一个重大工艺发明。在工业方面,武帝末年已经在全国推广了新式畜力工具——耦犁和耧车,大大促进了生产力地提高;西汉晚期出现了利用杠杆把杵臼改成了水硾,这是最初在机械中有效地利用了风和水作动力,它使谷物加工效率提高了100倍。在纺织机械方面,手摇纺车、织布机和提花机的性能都有了改进,他们使汉代中国的纺织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以及罗马地区。天文学方面,天文仪器得到了重大改进,落下闳创制了浑仪,并用它重测了28星宿的距度,认为天球是圆形的。当然也有让世人惊叹的张衡的浑天说及他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最早的要早1700年。值得一提是造纸术的发明,由于汉王朝要利用知识分子对社会进行教化,办太学,以及经学家们的讲古学风,春秋以来的竹简、木牍和丝帛已经远远供不应求了。受养蚕制丝过程中的漂絮这一过程的启发,当地中海沿岸罗马帝国的学者们用埃及产的草纸和羊皮纸书写的时候,中国人在西汉前期就发明了植物纤维造成的麻纸。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麻类、绳头、渔网、破丝旧绸和树皮等造出了质量优良的蔡侯纸。这项发明注定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引起了人类书写材料的革命,通过促进社会信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广泛传播,而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杠杆。此外,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良医辈出,医药学名著很多。这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一直被后代中医称为经典;华佗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施行手术。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分立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尽管这一时期是战乱时期,科学技术在夹缝中也取得在发展,而且反应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三国时期曹魏的马钧发明了能把砖石抛射几百米远的抛石车,他还改进了东汉人毕岚发明的翻车,制成了农田灌溉抽水的龙骨水车。反映这一时代特色的是攻防武器的发明和改造,如钩车、撞城车、云梯、火攻车等。
这个时期我认为比较突出的成就在数学领域,例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勾股定理、二次方程的解法等。成就最大的要数刘徽,他的《九章算术》对大部分算法做了理论性的论证,首次用割圆术来求得了当时世界上嘴精确的π值。
第四章主要讲隋唐帝国和五代十国。随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科技迅速发展:
(一)兴盛的建筑业,唐都长安,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典范,不仅布局合理有效,而且拥有完备的给排水及供热系统,对此后周边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朝李春修建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石拱桥,早于西方700年。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现存最早的印刷品《金刚经》便是出自唐朝。
(三)唐朝的医学成就,唐贞观年间政府办分科医学校,早于西方200年;唐高宗时政府编订药典《唐本草》早于欧洲800多年;孙思邈编《千金方》,被尊称为药王。第五章对应的历史时期是对抗的宋辽夏金。宋朝是中国天文学的巅峰期,仪器方面有苏颂与韩公廉的水运仪象台;历法制定方面,杨忠辅制作统天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的长度,这个跟现在世界通用的格里哥利历完全相同。指南针应用于北宋航海,南宋时将指南针与方位盘结合,形成“罗盘”,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后来传入西方,于是有了麦哲伦与哥伦布作的大探险。火药的应用直接促进了兵器工匠事业的发展。火箭、火球、突火枪,都是这一阶段的产物,“管状金属火枪”,借火药爆炸力发射弹丸,是现代大炮的前身。在中国火药并没有使社会生活和历史发生了真正的改变,反倒是传入欧洲之后,引起了世界的变化。
此外由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第六章单独介绍了大一统的元朝。虽然元代单列出来,但是科技成就并不如前几代突出,主要有郭守敬、王恂等为编订《授时历》,创制了简仪、仰仪、圭表、景符等10余种天文观测仪器。在农学方面,《农桑辑要》总结了中国13世纪以前的农业生产经验,保存了大量古农书资料。
第七章作者讲述了踟蹰前行的明朝,明代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传统科学在这一时期开始衰退,传统技术则走向顶峰,农学和医药学也有长足的发展,而西方科技的传入揭开了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序幕。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总结性的巨著,但比起前代,发明创造大大减少。
第八章是关于发展中落后的清朝。其实清朝就是一个衰落期,和这个时期欧洲技术进步的节奏相比,清代始终没有产生真正的近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当欧洲人进去蒸汽时代时候,闭关自守的我们已经落后很多了。
从第九章到第十一章谈的是从大清帝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发展,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西学东渐”到中华民国的艰难探索,再到新中国的逐渐发展强大,作者为我们介绍了我们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程,最后道出了对中国未来科技繁荣的展望。
纵观全书,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再次游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我对此还是很自豪的。在世界所有的古文明中,中国农业文明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从产生之后就连续地贯穿了人类的全部历史,而另几支古文明都先后在不同人种的生存交汇中分化或发展成为与原来面貌大不相同的东西。由于这种独一无二的相对连续性,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灿烂的技术、文化和科学成果,这片土地成了古代世界重要发明和发现的故乡。在人类社会从古代向近代过渡的过程中,这里的发明和发现曾穿过西北的戈壁沙漠,经过喜马拉雅,通过海上航路,向西传播,为亚欧大陆历史推进提供了众多不可或缺的技术条件。然而当近代文明首先在西方崛起之后,世界上最绵长的东方古中国文明却徘徊不前。为什么在明代之后又走向衰落了呢?结合学过的历史和本书内容,分析其原因如下: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壤。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都与农业相关,即使是天文历法大多也是出与农业的需要。
2、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以及剥削者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3、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
4、中国科学技术满足于实际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例如前面讲的,我们发明了火药,然而却不像欧洲人加以更多的应用,反而鸦片战争的时候,自己的大炮敌不
过别人的洋枪洋炮。篇五:《科学的历程》读书报告
《科学的历程》读书报告
张** 环境z12** 1211520*** 《科学的历程》是由吴国盛先生所著的一本科普读物,本书以西方文明和科学的发展为主线,同时讲述了东方文明和科学技术对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这本书把自然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放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描述,又把人类文明的产生作为宇宙演化的一部分来阐述,有助于读者弄清自然科学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以及人类文明在宇宙发展中的位置,从而加深读者对自然科学史的了解。
而且,本书不仅包括物理学的发展史,也包括化学、生物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是一本较全面的科学史著作。通常科学史的著作比较枯燥,不讲述科学发现的生动细节。这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是在讲述严肃的历史发展的同时,没有扔掉科学发展的那些生动活泼的细节,使得该书有更大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科学的历程》,这本书既凸显了理性思维,又不乏人文关怀,在完美的阐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时代的主题的同时,也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道主义色彩。在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科学和技术始终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推动了人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发展,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兴盛衰落。乔治.萨顿说过,科学的历史虽然只是人类历史的一小部分,但却是本质的部分,是唯一能够解释人类社会的进步的那一部分。19世纪经常被誉为科学的世纪。它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都推到了又一个高峰,为人类开创近代文明史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20世纪则把近代科学推到了一个转折点,科学技术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成为了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而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正面临新的挑战,也是飞速发展的一个时代。
回顾我们五千多年的科学史,有过辉煌,也有着辛酸,但无论如何,我们终要走向明天。回顾历史,可以让我们明天的道路更宽广,让我们带着沉重的科学史,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第五篇:中国设计史报告
中国设计史
我给谁,你懂得!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解释权归7-5-401
艺术设计是人类有意识,有艺术创造力所体现的造物活动
一切造物意味着设计
a、审美功能
b、使用功能 c、物质功能
d、精神功能
1、能有效解决人类的喝住穿着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即意味着设计
2、按美得规律来塑造物体标志着设计艺术的发生
P9
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舞蹈人文彩陶盆(青海大通出土)
这件陶盆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定居生活而出现的器物,她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也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艺术品
P13 黑陶
新石器晚期,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采取轮制法制作,素面磨光最多带纹饰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的几种。
黑陶鹰尊
P18 青铜器的纹饰
饕餮纹、夔纹和云雷纹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浑铸法
分铸法
失蜡法)
P24 青铜礼器
食器和酒器的区分(水器和乐器老师好像没说)
食器:鼎
烹煮食肉器
酒器:爵
鬲
盛粥器
觯
甗
蒸饭器
觥
簋
尊
簠
卣
盨
罍
敦
觚
豆
放腌菜肉酱和味品
壶
斝
P42 《考工记》
不仅是我国目前所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手工艺技术文献,而且也是我国古代和文化 史的重要著作。
书中比较完整的记载了先秦时期大量手工艺生产技术资料和一系列生产管理及营建制度,反映了先秦时期我们祖先的造物思想观念。
今天所见的《考工记》应作为《周礼》的一部分。
《考工记》蕴含着丰富的工艺技术和工艺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器物制作规范的记载,分别就器物的功能,造型,材料,工艺等审美特征进行系统地阐述,概括总结出他的工艺观。审美观,设计艺术思想与基本原则。
《考工记》是我国最早提出关于工艺制作原则的著作,如“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工艺美学原则,在我国古代设计艺术理论与设计艺术作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经久不衰和富有生命力的思想核心。
P51 瓦当
青龙瓦当 西汉
P60 西汉“长信宫灯”
人物造型身着汉代 曲裾深衣。
汉代铜灯形制各异而各具特色,形成中国灯具史上特有的阶段,其为后代各朝代的灯具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汉代铜灯可分为:盘灯、虹管灯、筒灯、行灯、吊灯
P64 鎏金:脱鎏金是将金和水银结合成金汞齐,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物表面
错金银(名词解释):也称“金银错” 错金银是古代汉族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最早是在器物表面上布置金银图案的,就可以叫金银错。主要有图画法和镶嵌法
p156 釉里红(名词解释)釉里红系用铜红料(氧化铜)在瓷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后在高温中一次烧成。其红色用铜红料在釉下,故属釉下彩。
P199粉彩(名词解释)——我猜
粉彩是在我国古代釉上五彩工艺基础上,结合西方传教士引进的珐琅彩工艺法,经过工匠的巧妙融合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陶瓷装饰技法。
建筑彩画:运用浓艳色彩在梁、枋、椽、天花、斗拱、柱头等部位描绘的各种图案纹样。既有装饰作用,又可以保护木材,是我国的传统建筑艺术特征。+
P67 铜灯
原理:虹管灯
灯座可以盛水,利用虹吸原理,可将灯烟送入灯座,溶于水中,既能防止环境污染又有利于人体健康。汉代铜灯形制各异而各具特色,形成中国灯具史上特有的阶段,其为后代各朝代的灯具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汉代铜灯可分为:盘灯、虹管灯、筒灯、行灯、吊灯
汉代铜灯设计特色
a、模仿动物,人的造型
b、朴素的环保意识
c、特殊功能与类型的设计
P76 魏晋南北朝
青瓷
南北两地有区别:a、南方瓷秀丽,北方瓷浑朴
b、南方瓷轻巧,北方瓷厚重
c、南方瓷含氧化铁较多,北方瓷含氧化铝和氧化钛较多
d、南方瓷釉色青翠,北方瓷青中泛黄
白瓷
特点:是使用低含铁量的瓷土釉料烧制而成,胎料较为细腻,薄而滋润,呈乳白色,釉厚处则泛青,此为北齐白瓷的特征。
P88 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
以壁画、泥塑著称。有五座唐宋木结构窟檐建筑,是中国现存建筑中珍贵的标本。
麦积山石窟
1、地势险峻
2、泥塑艺术出类拔萃
洛阳龙门石窟
优雅端庄,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风格的中
佛教艺术,是形成中国式佛教石窟艺术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节。
云冈石窟
有些飞天、乐伎明显的流露波斯色彩
歌舞为业的妹子
P96 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布局:南北走向的中轴线
全城分为三个部分: 宫城、皇城、外城郭。
皇城位于全城北部中心,建有皇宫和太子东宫和服务朝廷的掖庭宫。
外城郭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展开,专建坊市。
买“东西”一词的由来
源于隋唐长安城里设置的“东市”和“西市”
隋唐长安城的规划继承了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规划,采用严格的市坊制,左右对称。
长安城的规划也对周边的区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日本的平城京和平安京。从历史角度说隋唐长安城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
P98 唐代
南方越窑青瓷与北方邢窑的白瓷相媲美,即成“南青北白”的鼎盛格局,标志我国瓷器设计与制作正真进入青瓷白瓷并驾齐驱的新阶段。
唐代青瓷
a、突破了以往以圆形为主的单一格局
b、侧重于釉色设计大多数器具素面无纹,少数为花纹装饰。
青瓷
主要靠造型的多变和青釉的淡雅温润取胜,少数青瓷衣划花和堆贴法装饰具有浅浮雕的效果。
P99
唐三彩
多以黄、褐、绿为主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
制作过程:采矿、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烧制
采用二次烧成法
用途:作为一种明器。(高官生活腐化,从上而下的厚葬之风是唐三彩迅速兴起发展的原因)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极品)
北宋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P120 宋代五大名窑(官)
A、汝窑
特点:汝窑以青瓷为主,“芝麻挣钉”则是因烧造时足部用很小的支钉支起,然后把汝窑瓷器支在空中烧。这样烧制的瓷器烧好后,底部釉面会有几个点。
汝窑瓷胎体一般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而在造型上则比较庄重大方。
B、官窑
特点: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
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著称。“
C、钧窑
特点:器皿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有多种有变色彩,层次感丰富 D、哥窑 特点:a、哥窑釉属无光釉,但色调丰富多彩
b、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
片。
c、哥窑通常釉层很厚,釉内有气泡,如珠隐现
d、哥窑瓷土含铁量高,发生氧化器胚呈紫黑色
E、定窑
特点: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 P156 黄道婆
对纺织业的贡献: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P175………..忘了老师说什么 P184 明代家具
特点: 明代家具用材考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形成别具一格的设计特色。
体现在家具中均采用卯榫结合的框架式结构,卯榫结构众多,斗拼巧妙,结合牢固,形成简洁内敛、极少张扬的特点。
注重造型美,造型浑厚洗练,稳重大方,比例适度,线条流利
A、太师椅
B、官帽椅
C、高靠背椅
D、交椅
P188 《园冶》
作者 计成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园家计成著
《园冶》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
《园冶》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同时《园冶》采用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文,在文学上也有其一定的地位。
新石器时代
1、农业发明:一万多年前的栗,七千年前的水稻
2、使用磨制和钻孔的石器
3、发明制陶:彩陶
4、学会饲养牲畜:六畜
5、发明房屋建筑和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屋、干栏式木构建筑
6、发明纺织:麻布、陶、石纺轮、刀杼、骨梭
李春于595~605年设计的 赵州桥
是现存的双曲石拱桥,是世界上首 创“敞肩拱”桥型
驰道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
秦朝
汉代香炉最出名的是
佛山炉
元代,政府禁止金属货币的交易
交子
一度成为社会唯一的货币的样式。
中国清代的第一张邮票是外国人发行的 大龙邮票(我不知道是不是)
辽代的 应县木塔
是中国现存最高的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
1949年建国以后,形成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等四大名绣
论述题
1、请任选下列设计门类中的某一类设计并论述其从古至今的发展演变历程。
A、家具 B、陶瓷器 C、金银器 D、交通与桥梁 E、建筑与城市 F、服饰与纺织 G、农具 H、货币 I、文字与造纸 J、青铜器 K、农具 L、石窟 M、兵器
2、主要论述各类设计的功能,材质,装饰,造型的变化过程。
马踏飞燕
建筑 梁、坊、檩
宁乡四羊方尊
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
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喻动于静。
是采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在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
范法浇铸,一气呵成。
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
善于把握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之间的处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后司母戊大方鼎
房屋梁、枋、檩结构示意图找不到…